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实践教学特点

实践教学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0: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实践教学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实践教学特点

篇1

由于我国和美国之间的社会环境和市场发展模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导致中美高校在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同点。但对于市场营销来说,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因此,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些相同点,本文作者通过对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一、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中的实践教学特点

1.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背景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其最早是由美国兴起的,随后进入到我国的高校教学中,其主要是对市场变化进行有效的调查和分析,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营销专业发展也越来越快。而在进行市场营销教学时,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市场营销专业起源于美国,我国在引进时没有对其进行自我的创新和突破,导致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难以适应我国的市场发展规律。在当前我国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往往是通过一些课堂模拟实验和市场调查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然后通过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专业分析,并结合所学营销理论来找寻合适的解决办法等。

2.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优点

对于我国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来说,其受我国传统教学的观念影响较重,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市场营销又是一项对理论知识要求较为严格的学科,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实践教学任务。而在进行毕业论文的设计时,实践教学内容则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案例,然后通过理论知识的结合,使学生在毕业工作之后即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二、美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1.市场营销背景介绍

对于美国来说,无论是商品经济还是制度等方面都较为完善,在进行市场营销调查时的范围更加广泛,因此,美国高校在进行市场营销专业的开设时往往都具有非常优越的实践教学场地。而美国的市场营销教学将实践教学作为整体教学的重点,因此,美国的高校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营销能力的培养。再加上很多的营销专业教师都会担任一些企业职位,这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2.美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优点介绍

对于美国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其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往往采用一年三期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具有更加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大量的实践学习,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市场,且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更快地适应。另外,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所需要到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各种问题,而各种工作经验又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提供有效的例证,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理论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中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分析

通过对中美实践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知道,两者在实践教学内容和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这种情况,其主要是由于两国在经济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所侧重的内容不同。但我国当前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却不容忽视,第一点是教学条件的限制,这是影响学生实践学习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的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制定人对实践教学过于忽视,导致其在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时仅仅是为了证明某些理论的正确性,严重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要性。加上我国高校较多,很多的高校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导致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影响实践教学效果。最后则是实践教师经验不足,其往往都没有真正地进入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工作,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是自身的判断,缺乏实践支持。为了提高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需要尽快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首先是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增加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时间,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实践教学内容。另外,在选择实践教学教师时,需要保证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其实践能力。最后则是高校需要联系优秀企业,和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到企业中进行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项对实践课程要求非常严格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但通过和美国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尽快对其进行完善。

作者:周淑金 单位: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篇2

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提高其专业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践性教学,许多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狠抓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如何能在提高汽修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效率同时又适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当前汽修行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汽车维修专门人员,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人员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认为抓实践性环节的教学首先应在校内实习中制订出适应当前汽车行业发展和中专学生专业水平的实纲,更新并增加相应实习内容,在传统的拆装实习基础上应增加相应的养护实习教学内容。因为随着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机械配合精密复杂,汽车维修也是从出现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方向转变。也就是说,当汽车运行一定路程或时间后,就要进行强制维护,视检测情况做适度维修,从而确保了汽车的良好运行状态,降低了故障率。而且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将来在工作岗位上首先要从事的就是汽车的维护和保养,也就是所谓的“汽车护士”,对此我们在实习教学中需要增加汽车的一级和二级维护等内容,这样既适合中专学生的专业水平,又可以使校内实习贴近维修实际。

其次,在校内实习中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使用各种汽车维修工具和检测仪器的能力。尽管我国当前汽车维修业的技术水平依然滞后于新款车型的技术开发,但将随着汽车现代化的日新月异而快步迈进高科技领域。面对着众多的现代化汽车,我们对汽车的维修观念也必须随之而更新,要从光凭经验、感观为主的维修方式转变为“检查靠资料,拆装靠设备,检测靠仪器”的现代汽车维修方式。以对汽车的检测为例,在轿车中,大多数都装备了电控单元,它除了控制汽车的运行状态外,还具有判断、记录汽车故障的功能,诊断设备通过接口与汽车电控单元相连,读取故障代码,向汽车维修人员提供故障的症结所在。近来,汽车远程诊断技术的推广又势必推动我国的汽车维修技术、维修方式迈上又一个新的台阶。因此在实习中我们需要增加一些汽车维修设备使用等操作内容,例如:四轮定位仪的使用、示波器的使用等。

在增加学生使用汽车检测仪器和设备的能力同时,还不能忽视汽车维修工具的正确使用。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在维修过程中对汽车零部件的损害。例如在实习中一定要让学生了解各种扳手的适用场合。虽然同一个螺栓可以由不同的种类的扳手拧开,但是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扳手,还有像扭力扳手这样的工具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而且要反复练习,拆卸螺栓时不仅要知道拆卸力矩还要知道正确的拆装顺序。

作为一个汽车维修专业教师在抓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同时,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的水平,要对汽车整个内部构造了如指掌。

在校内实习中我们还要把专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始终。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可以引入汽车企业文化,建立汽车文化氛围。在实习教学中我们强调丰田公司的“5S”管理制度,即清理、清洁、整理、整顿和自律,可以贯穿到整个实习教学中,在实习过程中始终坚持执行“5S”管理,让学生在校内实习中就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首先考虑的是应聘者的专业素养,汽车维修行业尤其如此。良好的专业素养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

篇3

教学质量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职院校的首要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传授必要的职业熟练技巧、知识和职业行为能力,使学生能从事专门的职业工作。汽车机械类专业课实践教学有其特殊规律和特点,只有摸清其规律、掌握其特点,才能合理地安排教学和学习的过程,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有效课堂、达成有效教学。

一、教学准备工作内容多,教学任务重、时间紧

(一)教学特点

1.汽车机械类专业实践课教学准备工作内容很多,以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实训为例,包括实验教师准备、实物准备、资料准备、场地准备,教师准备需要实验部门派出具有适当专业技能的实验教师,实物准备需要备好实践课所需实验机台,如车辆准备、部件总成准备、各种检测辅助工具准备、量具准备、油品准备等,资料准备应该提供与实验车型相对应的维修手册和用户手册等,并把相应实验参数提前印发给学生。场地准备则应根据学生班级人数和分组情况准备实验场地,不能造成实验教学拥挤状况,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出现。

2.除了教学准备工作事务繁杂外,汽车机械类专业实践课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迫,以自动变速器机械系统拆装实验两节课连排为例,实验教师完成讲解、拆卸演示需要整整45分钟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非常少,这样,学生消化知识、掌握技能的教学环节占时不够,影响教学效果。

(二)对策与方法

1.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应该协调合作,明确分工,分头做好教学准备。实验教师负责准备实物、场地;理论教师负责准备资料和实验参数及其分发。

2.对于任务重、项目内容多的实践课程,采用四节课连排的方式,以便在教师讲解、演示后,学生能有足够的时间练习和消化,留出教师纠错和复讲的时间,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实践教学项目需要多人协调操作,实验重复性差

(一)教学特点

汽车机械类专业实践课教学当中许多实验项目需要多人协调操作,如汽车转向和制动系统排空气、汽车四轮定位检测、汽车故障诊断等项目就是非常典型的实例,而且一般来说,此类实验占用课时时间相对较多,这样,实验老师讲解演示完毕后,某些学生就只可能练习一部分操作,影响学生对整个实验技能的学习和练习。这样的实验耗时多,操作复杂, 要重作一次,教学时间不充分,而且,课后辅导都无法再现实验原貌,实验重复性差,学生得不到充分的操作练习。

(二)对策与方法

1.针对实践教学项目需要多人协调操作问题,可采取分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经验,汽车机械类专业实践课教学的分组应以每组10人左右合适。分组教学能保证学生对整个实验技能的学习和练习不产生知识训练空挡。

2.对这类实践性教学,教师应该配备适当的实践教学光盘或仿真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挂在空间或在课后辅导时,为学生播放,解决实验重复性差的问题。

3.分组方法可采用“三个搭配”,即每一个教学组中,既要有文科学生,也要有理科学生(文理搭配);既要有男学生,也要有女学生(男女搭配);既要有学习上进的学生,也要有学习后进的学生(先进、后进搭配)。文理搭配可以使学生在知识层次取长补短,男女搭配便于在拆装和搬运汽车机械类零部件时互相配合,先进、后进搭配使先进学生带动后进学生一起进步。

三、操作者需具有工、量具使用和钳工操作基本技能

(一)教学特点

学生在进行汽车机械类专业机台类拆装实验前,应掌握扎实的工、量具使用和钳工操作基本技能,工具方面,例如,各种扳手的选取方法和操作要领,汽车专用工具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举升器具安全操作规程;量具方面,各种游标尺、高度尺、钢板尺、千分尺、量缸表的使用方法与读数方法;钳工操作方面,拆装螺丝、螺栓方法和注意事项,简单攻丝和套丝方法,锯、锉等基本技能。汽车机械类专业实践课的项目内容,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操作技能之上的更深、更高层次的操作,没有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或者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没能熟练掌握,势必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

(二)对策与方法

1.在汽车机械类专业机台拆装维修课程之前,开设完钳工实习、工量具使用等专业基础课程。

2.对照汽车机械装配工艺,强化装配钳工训练内容,达到见到螺栓就知道用什么规格型号的扳手的境界。

四、操作者需具有一定的体能

(一)教学特点

众所周知,汽车机械类专业机台的结构,即使拆卸成为部件和零件之后,都还具有较大的体积,较重的质量,在搬运、检查、清洗、修理过程中,操作者需要耗费一定程度的体力劳动,有时,甚至需要多人协调操作,因此,在分组教学时,应考虑气力弱小学生和女生的体力能否胜任相应操作需要。

(二)对策与方法

1.分组时注意男女学生搭配,便于在拆装和搬运汽车机械类零部件时互相配合。

2.设计制作专用实验实训台架,拓展现有实验台架使用功能,尽量减少体力搬运操作。

五、教学评价和考核必须及时完成

(一)教学特点

在以任务驱动为目的的汽车机械类实践教学环节中,由于实践教学实验重复性差,需要及时纠错、及时进行教学现场评价,过后评价不能复制现场操作实况。不利于学生有利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对策与方法

由教师根据实践教学课堂要求下达任务,制定工作任务单、操作工单,拟定实效任务,各组组长帮教帮学负责检查组员项目任务完成质量,并填写工作任务单。最后,由教师集中抽查和点评任务执行和完成情况,进行实效评价,必要时,进行重新演示、纠错,并对学生评分。

六、操作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

(一)教学特点

教学安全是最突出、最直接的教学效果。汽车机械类专业实践课的教学中,涉及的安全因素非常多。如机床操作、汽车运行实验、制动和转向实验等等。

(二)对策与方法

教师在实践操作课前,应按操作要求清理和整顿场地,消除安全隐患。在实践操作课时,应该反复强调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要领,讲清操作步骤。学生练习时,应时刻关注操作违规现象,及时纠正学生操作错误。

七、结语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教师对照实物讲解,增强讲课效果,或学生利用实验设备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并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是汽车机械类专业实践课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汽车机械类专业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对策方法探索,丰富和完善了汽车机械教学实践环节理论,能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邮帜芰和创新能力,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学的参与程度,改善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 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胡江倩.论有效教学标准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教育,2001.10(17-18).

[2]徐芳.从微观教学谈如何实现有效教学[J].教育教学,2011.01 (176-177).

篇4

关键词:物理;微课;教学实践

微课程是2011年起在国内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特点是学习时间零散化、学习内容微型化、学习工具多样化。短短几年,微课程的研究蓬勃发展,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物理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物理实验、知识点突破等环节,恰当运用“微课”,不但能针对性地答疑解惑,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物理教学实践情况来看,物理“微课”拥有切实的“新型”教学特点。

一、微课的教学内容主题突出,针对性强

微课程把庞大的学习内容分为若干个小板块,处理成重点突出的“微内容”,并且这些“微内容”彼此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然而每一个微课程又是一个独立的“点”,并且每一个“微内容”知识点针对性强,主题突出明了。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新知识的效率,而且可以为学生复习巩固提供便利。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感到模糊时,就可以自主独立地回过头来利用微课进行“再学习”。这样,既避免了题海战术,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微课教学情景化强,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具体来说,微课程的设计根据不同的课型应采用不同的模式。在物理教学的课程中课型主要有概念定律讲解型、物理故事讲述型、实验探究型和典型习题剖析型等。在平时的传统教学中,老师们大多数都采取“语言式教学”,如介绍相关科学家或物理学史,讲述相关的物理原理或者小故事,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等。这种方式用得多了,我们就会产生形式单一,缺少变化,“耗时低效”的感觉。而这些问题正好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来解决。微课程的文字、图片、视频和动画内容的表达逻辑清晰、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使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课程所表达的内容。而且,在物理学科中有很多趣味小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物理前沿科学等内容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那么在微课程设计选材中纳入一些富含趣味性的内容,如果在可读性强的基础上再让微课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用这样情景化强的微课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和兴趣的激发有重要作用。

三、微课传播途径比较广,既可以用于课堂,也可以用于网上自主学习,学习时间灵活

从微课的容量来看,微课视频与相关设施总容量一般都在资兆左右,视频格式支持手机、平板电脑、MP4等多媒体格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师生可以方便灵活地把微课内容保存到手机、笔记本电脑、MP4等终端设备上,从而实现课堂学习与移动学习相结合,既可以使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网上自主学习;微课传播途径比较广,便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传播,方便了教师之间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微课便于教师进行知识管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用微课教学演示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填补了实验的空缺,而且可以反复播放,达到强化的目的

篇5

一、调整教学目标,修改教学计划

一方面,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另一方面,将物理教学目标定位于将学生培养成既有现代科技基础知识,又具有初步实践技能的未来“蓝领”群体,对物理教学加强研究,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基础情况(近几年,由于中考物理为十分制,学校许多师生轻视物理学习.),适当降低要求,改进教学。

二、转变人才观念,保持良好心态

职校学生学习基础差、信心不足,教师要正确对待:转变人才观---相信职校学生也能成才,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多一些宽容,多一份耐心。教师对学生有信心,学生自己才有信心;教师对学生希望越大,学生自信心才越强。要善于赏识学生,不仅仅看到学生的分数,更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机会,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表扬,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且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此外,由于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和要求他们,做到因材施教.

三、优化物理教学方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在入学摸底的基础上,教师要反复研究学生,职校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对涉及经验、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具有较强的掌握能力;他们排斥概念、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通俗地讲,就是他们更多地对专业实践感兴趣,而对纯理论的课程内容兴趣不高.同时根据物理学科的学习规律和教学特点,我们要设计教学方案和程序,做到少讲、精讲,及时点拔,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善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参与课堂研究,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 同时还应采取“做中学、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的教学观.使学生达到会思考、会分析,会作笔记、会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有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兴趣培养,并贯穿学习始终,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回顾物理学史,介绍物理学家的动人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是近代与现代开创的自然科学,在现代生产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理教材中,许多物理规律和物理量名称都是以物理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电学中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就是以勤奋好学、专心致志的法国科学家安培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牛顿”和“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以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牛顿一生发明创造很多,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在科学上做出那么多贡献时,他的回答是:靠的是夜以继日的思考。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介绍法拉弟,这位自学成才的物理学家,虽然出身贫寒,但他不怕困难,顽强奋斗,历经十年艰辛探索,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等等。通过回顾物理学史,介绍物理学家们的动人事迹,使学生产生正确、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物理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是要做好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例如在讲电容器时,做电风扇通电时不转动,而连接上电容器接通电源后,风扇才能转动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电容器,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关于电场中静电力的教学,可以把几个金属球放于绝缘的金属托盘中,通过起电器使金属托盘和小金属球带电,由于静电排斥力的作用,几个小球纷纷被弹起再落下,给学生产生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一新鲜好奇的现象,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的乐趣,寓教于乐,逐步把学习物理变成心理需求。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可以将一些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瞬变过程转为定格分析,将难做的实验加以模拟,并用图、文、声、动画等手段展示出来,便于学习理解,容易激发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欲望。例如,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性质时,从课件演示的动态过程可直观了解到自由落体运动轨迹图象的变化,这些动画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探求知识的兴趣。讲授机械振动时,学生对回复力、加速度、位移、速度的关系不是很清楚,在平时的实验中,不可能对瞬间状态进行定格分析,但是制成简洁模拟动画,可以很轻松地实现任何时刻的定格分析。

4、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收集当今物理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展示物理科学在各领域运用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科学的重要魅力。比如,2007年,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奔月卫星,挣脱地心引力的束缚,进入到地球以外的无限宇宙空间中,实地接触了月球表面,将古老的神话变成了现实;2008年,我国又成功发射了凝结着民族智慧与光荣的“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太空行走,在浩瀚太空中铭刻下了中国人的印记。这些航天技术的重大成就,可以结合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来解释。通过引入这些问题,使高科技与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拉近了距离,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信心。

五、采用多种形式,全面考核评价

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并结合学生的态度与情感进行.

篇6

多媒体课件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CAI相结合的产物,它能同时抓取、处理、编辑、存储、展示不同类型信息媒体,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多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和传递,是为辅助教学而专门设计的计算机程序。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的优点:速度快、容量大、交互能力强。它能够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良好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对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成果渗透到教育领域,为很多学科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多媒体与其它学科结合的新的教学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

对教师来说不仅接触到高科技领域,学习了新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可减少示范次数,节省体力,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同时,教师能从繁重的教案编写中解放出来,一方面可以专心搞科研;另一方面,也有充沛的精力设计出有创意的更多更优秀可以因材施教的课件,使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

1.多媒体的概念

多媒体(Multimedia)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传播媒体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个复合术语。从早期教学技术中多媒体优化组合来理解多媒体,是指语言、文字等传统教学媒体和各种电子类现代教学媒体的有机组合。这种结合使相应的单个教学媒体功能互为补充,但各种媒体信息并不能统一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和管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多媒体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天的多媒体主要是指处理和应用多种媒体信息(如符号、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的一套综合技术。在理论上关于多媒体的定义很多,以下定义能较好地反映多媒体的内涵特征:多媒体是指在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实现同时采集、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技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

2.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计算机能够进行教学是因为在计算机系统中运行了具有教学功能的软件,这种具有教学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统称为课件(Courseware),它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呈现某种教学内容,指导和控制教学活动的计算机程序。多媒体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也称多媒体CAI课件,简称多媒体课件或MCAI课件。我们可以主要从两方面来认识:从技术上讲,多媒体课件主要采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处理文、图、声、像等信息媒体,以表现内容的一种计算机软件;从内容上讲,多媒体课件是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地选取与设计教学信息媒体并进行有机的组合,从而形成优化的教学结构的一种教学系统。

3.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集成性。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把多种形式的信息媒体整合在一起,可以进行集中的加工、处理,再综合表示出来。这种对媒体信息的集成性能改善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和表达的方法,使人们通过各种感官的有机组合获取信息,从而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

(2)交互性。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利用图形菜单、图标、窗口等美观的图形界面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利用键盘、鼠标、触摸屏及数据手套等多种方式作为人机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使信息的传播和信息的接收之间进行方便的通信和交流,用户可以随意地控制,任意地操作各种媒体。

(3)智能性。多媒体课件不仅仅只是一个呈现者,还应该是能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对其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来促进学习。

(4)虚拟化演示和模拟是多媒体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虚拟化是未来多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

4.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

根据多媒体课件的现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多媒体课件大致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工具化。进行一个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至少需要由教学专家、学科专家、计算机专家等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而在实际工作中,很难组织这样一个彼此协调的团体,且又很难找到一个这样精通各方面的专家。通常是精通教学的不一定懂计算机软件开发,懂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不一定有教学和具体学科方面的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质量课件的开发,从而影响了多媒体课件的推广应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对教学软件和课件开发工具的研究,因为一个通用型多媒体课件工具软件,不仅可以综合处理包括文本、图形、动画、图像和音响等各种信息,而且对使用者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使用者只需根据系统的提示输入有关课件结构、教学单元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单元之间的连接等方面的数据,即可生成课件,因而提高了课作制作效率,加快了课件开发进程。依靠课件开发工具的支持,课件的制作就可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国外已有一些著名的开发工具,如Director,Authorware等。

(2)理论化。目前人们愈来愈重视认知学习理论对多媒体课件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的普及,人们认识到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识的主动建造者,教师不可能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必须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理想的交互作用方式以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个别化”模式己被打破,因为根据认知学习理论的研究发现,个别化模式确实有利于发挥认知主体的主动性,但就其学习效果来说,往往只对涉及较低级认知能力的学习,目标比较有效,而对涉及较高级认知能力的学习目标则不如“协作型”教学模式。在多媒体课件中学生模型是用于记录学生情况的一种数据结构,是为了使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进行教学时能了解所教对象,做到比较有针对性而建立的。传统的学生模型大多数是“知识型”,即只能记录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目前的学生模型己逐渐转向“认知型”,即着重记录学生关于当前所学概念的认知结构与认知能力特点,实现认知模型的学生模型建造。目前这些问题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其关键是要解决认知结构的形式化表示与认知能力的表征及定量测量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多媒体课件教学在理论上的一个发展方向。

(3)网络化。多媒体课件与计算机网络结合,使每个终端可在远地通过网络从主机的大容量存储器中随时提取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并可与计算机交互作用,讨论学习的心得体会。所完成的作业、练习及所提的问题可输入计算机,由网络传送给教师,所有的学习者可在不同的时间内,通过同一学习内容而互相联系,展开讨论,形成交互式学习。因此,它是一种共享各种教学资源、开放的、远距离大面积的交互式教学方式,是一种较理想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随着网络化的模式的出现,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在个别化方式的同时,还呈现出另一个重要特性,即协作化学习。协作化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交互活动,这些交互活动是深化问题理解和获得高级认知能力的外部条件。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的协作学习,就是能对学习者群体的合作学习进行支持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模式,即为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提供协商讨论、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环境。

(4)多媒体化。多媒体课件具有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和个别化等特点,这些方面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动运行的功能,更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多种媒体信息集于一体,使人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同时由于多媒体采用了图形交互界面、窗互操作、触摸屏等技术,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可实现教学中信息的双向交流。另外,大容量的磁盘、光盘等存储设备的出现,为计算机存储大量的声音和图像信息提供了物质条件,新的压缩技术为图像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因此,多媒体技术应用与CAI形成的多媒体课件系统是一种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管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把多媒体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显示在屏幕上,同时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的教学系统,而不是多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动于一体,作用于学生各个感官的教学信息,又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方便灵活、多样的人机交互方式。它是一种较理想的教学系统,也是当前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5)智能化。智能CAI系统(ICAI)是指将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新型的学习环境,它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历史和学习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诊断学习者的错误,判断错误产生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校正策略,能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的教学原则。它是当前多媒体课件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康,梁斌.多媒体课件设计原理与制作基础[M].济南大学出版社,2001.

篇7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思想,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效地凸显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进而,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作出相应的贡献,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铺垫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正确把握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进行论述,以期能够确保语文课程魅力的最大化实现。

一、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口语表达能力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也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采取的都是被动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很少有自主交流、主动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严重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与人交流能力的锻炼。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搭建口语表达的平台,要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得以充分的展示。

例如:在教学《晏子使楚》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复述活动”,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反复的、自主阅读之后,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复述活动,比如,以“晏子”的角度、以“楚王”的角度等进行复述活动,如,以晏子角度进行复述:前几天,接到大王的命令派我去访问楚国,可是到了楚国之后,发现所有的城门都关闭了,只有一个类似狗洞的小门开着,并在接待人的指引下,我意识到这个门是要引我进去的。我看了看接待人,对其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组织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自主的改编复述,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以往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是为了阅读而阅读,既不利于文本价值的体现,也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教材,要借助恰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进而使学生在自主交流、自主探究中掌握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更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在阅读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唯一的听众是如何走进我的生活之中的?(2)“听众”来林中的目的是否前后发生了变化?(3)为什么“听众”说自己是聋子?(4)在得知“听众”是音乐教授后,我有什么反应,我为什么没有拆穿?……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中心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对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的特点得以有效的展现。

篇8

作者简介:廖强强(1971-),男,江西新干人,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杨延(1962-),女,上海人,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课题编号:ZDGJ4-10)、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上海高等教育“085”工程建设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94-02

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普通化学。基础化学是环境工程系学生必修的课程,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的垫脚石。笔者结合学校的工科背景、电力特色,跟踪国内外现代科技发展,在基础化学教学中引入和渗透与电力行业、新能源相关的化学知识、应用案例,使基础化学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电力、新能源的专业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开展了具有电力特色的基础化学教学活动。

一、氢燃料电池

在“无机化学”的氢气一节中,增加了氢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新用途的教学内容。因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再无其它生成物,所以用氢燃料电池作汽车动力,对环境无污染。因此,用氢燃料电池的汽车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汽车。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都在研究开发氢燃料电池。1999年初,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壳牌公司在冰岛政府的支持下公布了“氢经济”的国家计划——用无污染的氢能源代替所有小轿车、公共汽车上使用的柴油和汽油。目前,德国也已经推出了各种氢燃料电池汽车。

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氢气输送到电池的负极,经过铂等贵金属催化剂的作用,氢原子中的一个电子被解离出来,失去电子的氢离子(即的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燃料电池的正极,而这个电子则只能经过外部电路,到达燃料电池正极板,从而在外电路中形成电流。电子到达正极板后,与氧原子和氢离子重新结合为水。只要源源不断地给负极板供应氢,给正极板供应空气,并及时把水蒸气带走,就可以不断地产生电能。燃料电池车的能量转化效率比传统汽车高60%~80%,是内燃机的2~3倍。燃料电池的燃料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的是清洁的水,能量转换过程中不产生CO和CO2,也没有其他污染物排出。因此,氢燃料电池汽车是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的绿色交通工具,氢气是完美的汽车能源。

二、碘离子的缓蚀协同作用

在“无机化学”的卤素元素一章中,讲到碘化物有许多功用,比如碘和碘化物的酒精溶液(碘酒)用作消毒剂,碘仿(CHI3)用作防腐剂,碘化银用于人工降雨等。除此以外,碘离子还可以用作锅炉酸洗时碳钢的缓蚀剂。在用氨基磺酸作为锅炉的化学酸洗剂时,单独加入烷基咪唑啉时缓蚀效率可达90%,单独加入碘化钾时缓蚀效率可达76%,如果在烷基咪唑啉中添加少量的碘化钾,则缓蚀效果可显著提高,达到97%。[1]这是因为碘离子首先和带正电的铁表面吸附,而使铁表面带负电荷,带正电荷的咪唑啉阳离子再和负离子作用吸附于铁表面,提高了咪唑啉的缓蚀效果。碘负离子在介质中的溶剂化程度较低,越容易被金属表面吸附,因此称之为特性阴离子。缓蚀剂借助特性阴离子与金属表面的吸附如(图1)所示。图1中M为金属,X-为特性阴离子,L+-R为阳离子型缓蚀剂。将碘离子的功用与锅炉化学清洗联系起来,既加深了同学们对元素化学知识的理解,又引入了电厂化学的专业知识。

三、烟气脱硫

在“无机化学”的氧族元素一章中,介绍了硫的各种化合物,其中讲述了SO2排放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及酸雨情况不断加剧的原因,烟气脱硫(FGD)作为控制以高硫煤为燃料的锅炉烟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采用,采用最多也最成熟的是以石灰石浆为吸收剂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脱硫过程主反应为:

SO2 + H2O H2SO3 吸收

CaCO3 + H2SO3 CaSO3 + CO2 + H2O 中和

CaSO3 + 1/2 O2 CaSO4 氧化

CaSO3 + 1/2 H2O CaSO3·1/2H2O 结晶

CaSO4 + 2H2O CaSO4·2H2O 结晶

CaSO3 + H2SO3 Ca(HSO3)2 pH控制

同时烟气中的HCl、HF与CaCO3的反应,生成CaCl2或CaF2。吸收塔中的pH值通过注入石灰石浆液进行调节与控制,一般pH值在5.5~6.2之间。

通过引入烟气脱硫工艺的介绍,学生们不但了解了SO2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了解到火电厂为了控制SO2排放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四、钠硫储能电池

在“无机化学”的氧族元素一章中,介绍了一种多硫化合物,学生们觉得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好像没有实际用途,其实不然。钠硫电池(含多硫化钠)作为新型化学电源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出现后,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受到极地重视和发展。钠硫电池具有许多特色之处:一是比能量高,其次是可大电流、高功率放电,再次是充放电效率高。由于采用固体电解质,所以没有通常采用液体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那种自放电及副反应,充放电电流效率几乎100%。国外重点发展钠硫电池在固定场合下(如电站储能)应用,其优越性越来越明显。如日本东京电力公司(TEPCO)和NGK公司合作开发钠硫电池作为储能电池,其应用目标瞄准电站负荷调平、UPS应急电源及瞬间补偿电源等,并于2002年建成容量为8MW的储能钠硫电池装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钠硫电池的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研发出世界上最大的钠硫单体电池。

五、渗透压发电

在“物理化学”课程中讲了渗透压的概念后,补充了海水渗透压发电技术,这是一种新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利用液体具有渗透压的原理,当河流汇入大海时,由于河水与海水分别含有不同浓度的盐分,会促使“河流淡水”与“海洋咸水”相互渗透,产生很大的海水渗透压,从而推动涡轮机进行发电。

海水渗透压发电非常环保。因为海水渗透压是一种从自然物理过程中获得的能源,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更不会排放出CO2。而且,由于海洋与河流是现成的资源,所以海水渗透压的收集成本相对比较低,也比较容易获得,而且海水发电也不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制约。

挪威国营电力公司Statkraft在2009年11月宣布在奥斯陆峡湾岸边建造了全球第一座渗透压(osmotic)发电厂原型,并希望在2015年之前建造一座可投入商业使用的发电厂,生产约25MW的电力,足以为1万户家庭供电。

六、沼气发电

在“有机化学”中讲到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就是甲烷。甲烷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甲烷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沼气发电。将人畜粪便、秸秆等有机物在隔绝空气并且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就可以产生沼气。甲烷是沼气的主要成分,约占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60%~80%。甲烷气体无色无味,是一种理想的气体燃料,与适量空气混合后即可燃烧。纯甲烷的发热量为 34kJ/m3,每立方米沼气的发热量约为20.8-23.634kJ/m3。1m3沼气完全燃烧后,能产生相当于0.7kg无烟煤提供的热量。

沼气燃烧发电是一项大规模沼气利用技术,它将厌氧发酵处理产生的沼气过滤后密闭输送到燃烧设备,燃烧发电。图2为 沼气发电装置示意图。沼气发电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和环保等特点,是一种分布广泛且价廉的分布式发电方式。

七、十八烷基胺停用保护技术

在“有机化学”中烷基胺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十八烷基胺停用保护技术是火电厂热力设备停用防腐保护的一种重要措施。如果没有良好的停用防腐保护措施,热力设备停运期间的腐蚀比运行期间严重得多。十八烷基胺,属于脂肪胺类,分子式为白色蜡状固体结晶,具有碱性,易溶于氯仿,溶于乙醇、乙醚和苯,微溶于丙酮,难溶于水。在火电厂机组滑停时将十八烷基胺加入热力系统后在高温下气化,气态十八胺随蒸汽进入锅炉、汽机及整个热力系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憎水性保护膜,将空气与金属隔绝,从而防止水及大气中的氧气及二氧化碳对金属的腐蚀。图3为某电厂过热器管经十八烷基胺保护后表现出很好的憎水性,可以减缓过热器管的腐蚀速度。[2]这段知识的引入让学生认识到烷基胺不再是一种只停留在书本上、触摸不到的物质,它是实实在在的、有具体应用的东西。

八、结论

在确保基础化学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引入和渗透在电力行业、新能源技术领域有具体应用的基础化学知识点,不但可以加深同学们对基础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拓展了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认识领域。

篇9

随着初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观要求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转变与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行为。

一、初中化学新课程的特点

1.突破学科中心倾向,拓宽视野,注重学生化学素质的培养

新课程的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要转变传统课程过分地强调以学科中心。所以化学素质的培养不仅包括教给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化学技能等智力因素,还应包括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爱好,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学习意识、学习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新教材的编写则很有人情味和人文素养,它通过大量的探究活动及社会调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民主,注重问题研究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旨,全面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科学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探究实验、社会调查等活动将以往的学习形式由个体自学转为小组合作,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在互动交流中完成课题研究。

3.突破应试教育倾向,联系生活,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倡导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总体趋势。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在九年级开设化学课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知识,而且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理论而且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实践体会

1.转变教学观念,实行角色转换

新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充足的实践活动和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学习人类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知识和形成的科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老师则始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的身份出现。

2.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

心理学上认为:“初中生已经具有根据一些表象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恰当的判断、归纳或演绎的能力,有的学生甚至还能不受局部因素的影响,超出直觉感知的事物,提出假设,进行推理和论证,根据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科学实验,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所以说,重视学生的“发现”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力求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长久以来,我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巩固过程而忽略了技能的应用。导致我们培养出了大批的高分低能儿。脱离实际的理论知识被学生束之高阁,而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却束手无策。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熟悉的现象和物质,学会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不断学习,保持与学生同步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课堂知识容量增大了,因此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过去教师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一碗水”。所以新课程下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还要具有较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获取新科技、新信息的能力。

总之,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化学教学中渗透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切实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就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创造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一、 探究教学的特点

1.探究教学的复演性

探究教学具有复演性,这是探究教学的基础。探究教学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复演,但又与科学探究活动不同。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与探究教学虽然在程度上不同,但在性质上是相同的。探究教学在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1]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接受别人的思考,而是要经历一个复演知识的起源和途径的过程。首先,探究教学复演科学家探究活动过程。科学家探究活动没有固定的程序,但科学家探究活动的共同点可以概括为从问题开始、运用假设理论、寻找证据、进行逻辑推理、表达交流结果等。学生应该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重新发现与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科学家探究活动研究的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学生探究的则是教学材料的内容,学生学习的是间接知识。通过探究教学过程,学生可以对间接知识产生直接的认识,获得直接经验和创造性的理解。其次,探究教学是精神层面的复演。“科学探究”除了具有特定的基本程序之外,更重要的是蕴涵着求知、进取与求实精神。科学家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态度也是探究教学应该具有的。[2]科学家在探究活动中具有求真、求善、求美精神,探究教学亦是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

2.探究问题的真实性

师生探究问题必须具有真实性。学生探究的是真实性的问题,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的需要并且认为探究活动有意义。一方面,探究教学选择的问题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相关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探究的问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探究的内容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如果探究的问题是一个虚假的问题,学生不会对其有更多的关注,即便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也会造成学生错误的认知。学生在探究真实性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态度可以迁移到现实生活世界中,能克服学习知识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学习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摄入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包含着态度和情感的综合体验过程。[3]在探究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也要关注学生探究方法的获得,学生思维的发展是评价探究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准则之一。

3.学生探究的主体性

探究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是探究教学的核心。探究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4]学生能够与环境相互适应,具有自组织能力。教师呈现的探究问题要让学生产生不平衡感,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达到平衡的状态。探究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学生直接参与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探究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机会,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主动地思考探究的问题,从而获得了有意义的探究结论。与此同时,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发生巨大变化的过程。其次,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的大胆质疑与探究,提出具有个性的见解,从而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当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事实不一致时,学生会重新审视自身的经验,主动建构自己新的经验与认识。探究教学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的精神,相信学生的探究能力,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并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对于自身的意义,探究教学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4.任课教师的指导性

探究教学要有任课教师的指导,这是探究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探究教学中强调师生共同探索获得知识。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识别探究的问题,使学生探究问题更加深入与集中。有经验的教师会帮助学生聚焦到所探究问题上来,并且探究的问题具有价值和意义。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搜集关键的信息,对探究问题做出解释。找出探究问题中重要的信息,对于学生科学地分析探究问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再次,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进行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指导与点拨,其中重点是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指导。最后,教师要在学生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此外,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也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 探究教学有效实施的条件

探究教学要想有效、顺利地实施,就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教师自身、学生主体和课堂环境等四方面的重要教学要素。

1.教学内容具有可探究性是教学的必要条件

探究教学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就是探究的内容有可探究性。一切创新活动都源于问题的发现,探究教学过程中师生要有共同探究的焦点。探究问题在探究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以保障课堂教学的连续性与有效性。探究的问题一定是个真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教学中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需要通过探究教学的方式来解决,从现实的需要看,探究的内容应该从学科的核心问题中选取。探究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提供的呈现型问题,另一类是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地准备探究的问题,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活动,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教学,而且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意义。

2.教师自身素质是探究教学得以实施的关键

教师在探究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教师要对探究教学进行组织并掌控探究教学的全局。其一,教师要充分理解、掌握探究教学的内涵,具有科学的探究教学理念。探究教学是对人的生命特性与力量的更全面、更深层的关怀,是对内在于生命中的探索欲望和主动精神的尊重与体认。[5]教师正确的探究教学观念是探究教学的前提条件。其二,教师要有明确的探究教学目标,要清楚地知道通过探究教学所要达到的成效。许多探究教学往往空有探究教学的形式,却没有实现探究教学的“神”。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探究教学作为手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其三,教师要对探究的方法有系统的掌握,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自身必须要掌握探究的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其四,教师要在适切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要在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中增强对探究的认识,并不断地进行反思,进行有效的探究教学。

3.学生具备的条件是探究教学开展的前提

探究教学之所以能够进行,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具备了探究教学的条件。探究教学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探究的技能与策略、态度等方面。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背景,探究教学的开展才具有意义。首先,学生要具有广泛的、概括化的知识背景。探究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实施,这样在熟悉的领域中学生可以做出积极的思考。其次,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作基础。探究能力是复杂结构的高层次能力,是建立在多方面知识和技能之上,探索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教学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探究能力的程度,进行不同水平的探究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再次,学生要具有科学的探究态度。人对活动的态度可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的等级是被动应答,第二个等级是自觉适应,最高等级是主动创造。[6]当学生的探究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时,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探索性与创造性的,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答案。所以,探究教学的内容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这样学生才会具有科学的探究态度。

4.探究环境是课堂教学融洽进行的重要保障

探究教学特别讲求探究环境的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探究教学进行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探究环境不仅强调空间上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师生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在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尊重与鼓励会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点燃学生思维创造的火花。学生在轻松的心理环境下更容易养成善思的好习惯。另一方面,探究环境还包括各种探究资源。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探究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资源上的支持,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探究活动。此外,还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可以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延长或缩短学生探究、思考问题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邬小鹏,李志刚.多维假设与求证的探究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 马勇军,骆红山. 对探究教学几个问题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7(1).

[3] 李森,于泽元. 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

篇11

教学口语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要达到口语教学的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教学中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并在课堂教学中付诸实践。

一、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是指教学口语应当遵守国家的规定,在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符合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范。教师要用音高、音强、音质、音速等方面的配合,显示出声音打动人心的魅力;用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技巧充分表达出热情、真诚、善良等丰富细腻的感情;用充满情趣、饱含智慧的语言给幼儿以激励和启迪。这样的教学口语才能够达到高境界和高标准,幼儿才会把学习活动当作一种艺术享受,主动愉快地学习。很难想象一口方言浓重的幼儿教师能培养出发音标准而优美动听的幼儿语言。

二、逻辑性原则

教师口语的逻辑性是指用精确的语汇表达知识的内涵,用言简意赅的语句表达丰富的内容,用层次分明的语序表达明确的目的。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做到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扣、教师讲解简洁精确、运用的语言文通字顺。比如,在进行《小马过河》这个教学片段时,一位教师就充分运用了逻辑性原则进行了有效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抓住了故事中最能体现逻辑性原则的内容进行了课程的设计,针对水“深”和“浅”的话题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形象性原则

教师口语的形象性是指教师善于创造直观形象,唤起幼儿对具体事物的真切感知。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生动、具体的教育影响,需要借助形象来认识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描述一定要具体细致。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幼儿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巧妙运用拟声词、摹色词、叠音词,同时要体现出语言的动态感。教师在进行词语及句子教学时,要恰当地把词语和句子教学创设在一个动态的语言环境中,把词语和句子赋予生命光彩和动态的美感。

四、情感性原则

一名著名教师曾深有体会地说:“教学语言要做到优美生动,除了知识素养、语言技巧之外,还必须倾注充沛的精力和真诚的感情。情动于衷而溢于言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深情,教学语言才能充分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用充满积极情感的语言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用语音、语调、节奏、态势语传情达意。激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激情。

五、趣味性原则

幼儿教学口语有趣味性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要怀着一颗不泯的童心,以儿童的耳朵去聆听,以儿童的心情去感受生活,汲取幼儿生命节奏中的活力和光彩,分享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纯真与好奇。首先,要在语言内容上体现出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积极创设适于幼儿认知的情境进行教学,把需要幼儿认知的事物赋予生命的活力与光彩,用一颗不泯的童心和儿童一起发现、一起探索、一起好奇、一起成长,让趣味性语言成为教师口语的“常用语”。其次,要在表现形式上体现趣味性,教师要做到情绪投入和神态逼真,用惟妙惟肖的语言带领幼儿沉浸在语言的快慰中。

六、多媒体辅原则

篇12

【作者简介】郭丽娜,1979年出生,河北师范大学电子系毕业,1999年从教至今,现任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教师,主教信息技术学科

2005年,我校被确定为河北省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学校。我校达到模式三标准,实现了宽带上网。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开阔了我们的知识视野,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的最基本的模式,由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资源光盘组成,节约教学成本,使用难度低。光盘有哪些特点,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不同教师适合选用哪些光盘,是发挥光盘作用的关键。我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实践获得以下认识。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

小班教学的光盘资源是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需求,由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专门为农村学校制作的。光盘覆盖了教材中的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单元来制作,覆盖了主题的课堂教学环节,每节课片长大约在25分钟左右。

其运用可以分为:

供教师备课参考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是新课堂的典型示范,教师通过观看小班模拟课堂教学实录,可以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借鉴光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同步课堂教学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的重要作用是用于课堂教学,光盘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完全不需要备课,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光盘创设的情景来组织学生活动,也可以参考光盘中的教学设计,由教师和光盘交替授课,也可以节选使用,补充资源不足,优化课堂教学课程。

学生自学 接受能力强的班级或学生,可以利用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用于学生预习,课后用于学生复习,分层教学的个别指导。

在操作上:

1.可以连续播放,自主学习。光盘教师主导教学,学生利用光盘自主学习,播放时可暂停,教师只作简单解释,适合年长的教师或复习巩固课型。

2.可以间断播放,同步教学。播放光盘时由光盘教师讲解,学生成为光盘中学生的一员,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暂停播放时,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讲解、点拨,对光盘教学补充、延伸,学生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进行评价、指导、反馈,并检查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光盘教学内容。一般采用顺序或节选播放形式,适时进行角色转换,紧扣光盘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光盘辅助教学,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简称仿真课件,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板块,课件采用菜单模块结构,运用动画实录形式制作,具有简单的交互功能。就语文光盘为例,分为 “课文欣赏、生字学习、课堂练习、展示区”四个板块,其中:

1.课文欣赏板块采用图文结构的形式,配合简单动画。包括配音朗读,用于代替教师进行课文标准化范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景欣赏、感情朗读和练习背诵,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

2.生字学习板块包括拼音、字义、组词、笔顺、偏旁、结构、笔画,用于识字教学,提高生字学习兴趣,降低记忆难度,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提高生字学习效率。

3.课堂练习板块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灵活,界面对话友好,并设计有反馈答案,激励化的评价。

4.展示区安排有“小知识”、“文体介绍”、“同步阅读”、“阅读训练”等内容,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课程资源,锻炼阅读能力。解决了阅读训练素材收集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训练点,补充设计一定训练题型,借助阅读材料,安排学生“听说读写”,进行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利用电视、DVD就能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但教师要读懂课件,依据课件流程进行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包括“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及说明”等板块,采用菜单模块结构,具有较复杂的交互功能。“教学课件”以多媒体为载体,突出情景创设,提供了与课程内容紧密结构的视频、动画、声音等素材及丰富的直观感知材料,解决教师收集教学素材困难的问题。“电子教案及说明”突出对教师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每课时提供相应的电子教案,安排教学流程,对课件使用做了说明。“电子教案及说明”主要用于教师备课参考,指导教师备课,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教学观念,确定新课程教学目标,掌握新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新课程教学方法,熟悉电子课件操作流程。观看“电子教案及说明”是使用好光盘的第一步。“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流程清晰,资源丰富,交互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引领教师树立新观念,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堂,掌握新方法,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在教学中:

1.可以把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当成教学设计成品,可以全程使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充材料和实践活动,将光盘的教学流程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过程。

2.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使用部分视频、音频等光盘素材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补充教学资源不足,配合其他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组合运用。教师在使用素材时,要将光盘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创新运用。

在使用光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1.正确处理光盘技术的应用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不能为用光盘而用光盘,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教学评估和检查,针对扩展学生知识等,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然后用教学活动去检查这个目标。

2.要用好光盘,要和新课改结合起来。要关注学生,把自己放到一个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位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

3.光盘是辅助教学手段,要紧扣教学目标任务进行选择,以教师为主导,创新使用,不要依赖光盘代替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要单纯模仿光盘中的孩子们,要通过实践活动来鼓励我们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分享知识。

随着教师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的加强,教育手段的更新,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顺应改革,适应形式,把握机遇,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吧!

篇13

模拟法庭就是由学生扮演法庭开庭中的各种角色,以虚拟或真实的案例为蓝本,按照法庭开庭的顺序,模拟开庭审判,使学生在模拟开庭中体会实战感。通过一个模拟法庭的组织与演练,可使参加的学生熟悉相关的诉讼程序,掌握所涉及的各种诉讼法律文书的写作,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善辩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模拟法庭是一个最综合、最全面的实践性环节。但是,当前我校模拟法庭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如下问题:其一是模拟法庭教学定位不准,导致模拟法庭教学在整个法学教学中的地位不突出。其二是模拟法庭教学的开展缺少规范,随意性较大。其三是模拟法庭教学参与人数较少,没有普及所有的法学学生。在开展模拟法庭教学过程中,真实的案例能够增加法庭的实战气氛,而真实案例的案卷材料只能来源于司法实践部门,卷宗库的建立需要得到司法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增强模拟法庭的实战效果,建议学校与当地多个法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请他们到学校来开庭,这样就使模拟法庭教学与真实的法庭审判相结合,让学生旁听观摩真实的法庭审判,这样,刑法实务教学的效果更为良好。

二、刑法实务教学中的法律诊所课程教学

法律诊所课程于20世纪中叶发端于美国法学院,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推动法学教育改革的一门新型课程。法律诊所教学法是通过指导学生实际参与真实案件的处理,“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2],以提高其法律实践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自从引进以来,受到我校师生的广泛欢迎。但是,目前我校法律诊所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教材问题。当前法律诊所课程缺乏合适的教材,而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其二,学生办案权利的限制问题。学生办案权利限制问题是一个普遍面临的问题,由于学生在刑事案件担任辩护人时没有会见权,以致各个法律诊所学生实际上无法承办刑事案件。在美国,大部分的州都立法确认了诊所学生出庭的身份,并建立了相应的出庭规则。这一举措,不仅使学生有了合法的法庭地位,也能提高当事人对学生人的信任程度[3]。实际上,相当一批美国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实际上也已经成为美国法律援助机构的组成部分[4]。这一点,我国一些地方大学已经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我校即西南政法大学在这方面也已经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其三,经费问题。诊所建设和运行需要的经费项目包括:办公设备、办公耗材、学生办案交通费、诊所宣传费等。在美国,政府、法学院以及协会、基金会等对诊所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认可,一起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如各州政府的法律援助基金、ABA(美国律师协会)、福特基金会以及大学自身都为诊所教学所需提供先进和充分的设备与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因为经费等方面的限制而影响案件进程和质量[3]。在我国,各个学校的支持力度不等,但通常会提供诊所的办公室和必要的办公设备,其他经费就需要诊所自主解决。为更好地推进我校法律诊所建设,扩大学生的受益群体,我校法律诊所建设需要完善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配套教学制度,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建立稳定的经费来源途径;三是加大对外资源建设,扩大诊所教育主题范围。

三、刑法实务教学中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和法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