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知识管理策略

知识管理策略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知识管理策略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知识管理策略

篇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库珀解释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美国1979年《文书削减法》最先提出联邦政府的信息管理问题,并在联邦机构中设立政府信息主管。企业的信息管理则是在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并在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之下增加了企业信息主管(CIO)的职位。其后,信息管理经历了实物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三个时期。按照美国学者马夏德(D.A.Marchand)与霍顿(F.W.Horton)的划分,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五个阶段: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当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可以说,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还在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设立了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主管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上,知识主管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上。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知识社会,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1997年3月3日美国《财富》杂志定期评出美国最受推崇的企业,创新精神正是其评选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已有的知识要素与/或新的知识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彼得·德鲁克则将“创新”概念推广到管理,提出“社会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OECD1996年发表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文件强调指出了以往的创新都集中于投入—产出分析中,那是一种静态的线型模型,而在当今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的平稳运作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ThesmoothoperationofinnovationsystemsdependsonthefluidityofKnowledgeflows)。它强调“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创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创新主要体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即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类型有:人力资源流;机构链;产业群;创新公司行为。知识管理正是要确保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

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对于政府而言,要为创造良好的新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则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管理,因为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文因素的积极作用。

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重要资源。在当今的许多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咨询和计算机软件等部门,知识正在作为创造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发挥作用。然而许多企业并不善于管理知识。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低估了产生和获取知识的价值,失去或放弃己经拥有的知识产权,有的管理措施阻碍了知识的交流及共享,对已有知识的使用和二次开发的投入不足等。

不少企业在吃了不重视知识管理的苦头之后,对知识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将知识列为一种资源纳入管理体系。

以知识的视角,组织可被看成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人类的全部生产力都离不开知识,机器只不过是知识的体现而已。因此,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观念的创新。即将传统的工业管理观转变为现代的知识管理观。

工业管理观与知识管理观的主要区别如下:

1、用知识的观点看组织,就会把人们看作是收益的创造者,其首要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无形的结构,而在工业时代的组织内,人们时常是被更为简单的看作是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2、在知识组织内部,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资本和程序,而不仅仅是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3、在知识组织内部,生产流程是由观念驱动,并且有时是混沌不明的,这与工业时代生产流程中严格的前后次序和机器驱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4、工业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让位于知识递增规律,工业组织中的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让位于知识组织中的视界经济(economicsofscope)。

5、管理的权力基础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相对水平,而不是他们在组织中的等级职位。信息流的传递是通过可以分享信息的网络,而不是通过组织的等级机构。在现在的企业管理制度下,各部门都保有自己的知识并需要发展知识,但是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制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知识管理的内容日益复杂化和重要化,导致公司高层管理者产生了设立CKO职位的动机。为了搞好企业的知识管理,CKO应运而生。CKO(ChiefKnowledgeOfficer),一般译作“首席知识官”或“知识总监”,是企业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其具体的职责包括:

1、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知识管理要求CKO就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2、协调部门之间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行为所能控制的而只能通过企业整个部门之间的共同行为来协调控制。CKO对要获得的知识知识的开发和保有方式尤其是知识的交流和共事等问题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解决办法。这项工作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具体工作有建立知识目录、开发知识共享的群件,或建设企业内部网,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过程等。

3、营造知识创新和交流的内部环境。CKO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适合知识创新与交流的环境,如提供各种便利机会使得平时接触不多、但是对某一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能够通过会议、社团活动等方式相互沟通。相当多的知识是通过适当的、非正式的交流环境得到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有CKO指出知识管理工作“20%是技术成分,80%是文化成分”。也就是说,CKO作为环境营造者的角色要比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角色重要很多。

4、防止知识外溢。企业和其合作伙伴、中介机构、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共享知识同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重要影响。对于那些有知识资本形成意识的企业来说,防止知识外溢已成为一大问题。

西方企业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工作独立设置与“首席经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等并列的“首席知识官”(CKO),这足以证明西方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高度重视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注意发展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转移到领先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

MortenT.Hansen等人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即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格化策略。所谓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关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Ernst&Young公司企业知识中心的主任拉尔夫·普勒曾如此描述法典编辑策略:在剔除掉客户敏感信息后,通过将文档中零碎的关键知识,如面谈指导、工作日程和市场划分分析等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从而创造出“知识客体”。这种方法使许多人可以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的知识,而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这就开辟了知识的反复使用,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人格化策略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贯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组织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采用人格化策略的Bain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肯锡公司致力于个体间的对话,而不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客体。在这些公司中,知识并未被编成法典、知识是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研讨会中和一对一的交谈中发生转移的。为了使这一策略行之有效,象Bain这样的公司都重金注资于建立人员网络系统。知识不仅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共享。

遵循法典编辑策略的公司依赖的是“反复使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如软件编码或手册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大的修改的话,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多次地使用。

与此相反,人格化的策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被系统化,因而效率较低。若想正确地选择知识管理策略,主管或经理必须先回答如下问题:(1)为什么客户会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向竞争者购买?(2)客户期望从本公司得到什么利益?(3)蕴藏于本公司的知识如何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应进一步考虑如下问题:1.公司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还是用户化的产品?如果是前者,那么主导知识管理策略就应是法典编辑策略;如果是后者,则人格化策略更为有效。

2.公司拥有的是成熟的还是新颖的产品?如果企业的策略是基于成熟的产品,那么企业将从反复使用的模型中获得丰厚的回报,例如微软的产品;反之,如何拥有的是新颖的产品,则对知识进行管理时应以人格化策略为主。

3.公司的员工在解决问题时依赖的是明确的还是难以言表的知识?明确的知识是可以被编辑的,如简单地软件代码和市场数据。当公司的员工依靠明确的知识去完成工作时,人-文档的方法最有意义;而难于言表的知识由于很难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的,包括科学知识经验,操作性的“Know-How”(知识如何),对行业的洞察力,商业判断和技术经验等。对此,采用人格化策略是明智的选择。

4.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共存。由于企业开发多元化经营和知识的商品化,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有时变得十分复杂。两种策略共存的前提,是采用不同策略的单位彼此独立运作。例如,在通用汽车公司,小轿车部与财务部没多大关系,因此不同的模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单位中。但如果是高度一体化的企业,则需选择一种作为主导策略,以另一种作为辅助。至于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则取决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企业的经济状况及企业所雇佣的人。正如一些咨询公司所发现的:强化错误的策略或试图同时使用两种策略,将会迅速地损害本企业;80/20法则是实际决定主辅关系的一个有益参考。

知识管理两种策略的差异如下表:

人格化策略

竞争性策略

通过反复使用已编成法典的知识来提供高质量的、可靠的和快速的信息系统实施

通过沟通不同专家关于高水平策略问题的知识经验来提供创造性的、经过严密分析的建议

经济模型

1.反复使用的经济学

2.在知识资本上进行一次性投资,而后多次反复使用

3.使用高助手/合伙人比率的大型团体

4.集中注意力于产生较大的整体收入

1.专家经济学

2.为针对用户的独特问题而拟定的高度用户化的解决方案收取高额费用

3.使用低助手/合伙人比率的小团队

4、集中注意力于维持较高的利润率

知识管理

策略

1.人-文档

2.开发可以编辑、存储、传播和允许知识反复使用的电子文档系统

1.人-人

2.开发连接人们的网络系统以便共享难以言表的知识

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上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旨在通过可以反复使用的、已编成法典的知识来将人们连接起来

在信息技术上进行适度规模的投资,旨在促进难以言表知识的交流与商谈

人力资源

1.雇佣那些能较好地适应知识反复使用和方案实施的新科大学毕业生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机进行远程培训

3.奖励那些使用文档数据库和为文档数据库做贡献的人

1.雇佣喜欢问题解决和能忍受模糊性的工商管理硕士

2.通过一对一的指导方式进行人员培训

3.奖励那些与他人直接共享知识的人

范例

1.安德森咨询公司

2.Ernst&Young公司

3.德尔公司

·麦肯锡公司

·Bain公司

·惠普公司

[参考文献]

[1]卷首语.与“狼”共舞管理制胜[J].管理科学,2000,(4):1-1.

[2]维高.知识的革命[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209-215.

[3]跃清.知识资本的测量与管理[EB/OL].

篇2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库珀解释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美国1979年《文书削减法》最先提出联邦政府的信息管理问题,并在联邦机构中设立政府信息主管。企业的信息管理则是在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并在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之下增加了企业信息主管(CIO)的职位。其后,信息管理经历了实物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三个时期。按照美国学者马夏德(D.A.Marchand)与霍顿(F.W.Horton)的划分,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五个阶段: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当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可以说,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还在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设立了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主管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上,知识主管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上。

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知识社会,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1997年3月3日美国《财富》杂志定期评出美国最受推崇的企业,创新精神正是其评选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已有的知识要素与/或新的知识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彼得·德鲁克则将“创新”概念推广到管理,提出“社会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OECD1996年发表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文件强调指出了以往的创新都集中于投入—产出分析中,那是一种静态的线型模型,而在当今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的平稳运作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ThesmoothoperationofinnovationsystemsdependsonthefluidityofKnowledgeflows)。它强调“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创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创新主要体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即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类型有:人力资源流;机构链;产业群;创新公司行为。知识管理正是要确保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

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对于政府而言,要为创造良好的新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则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管理,因为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文因素的积极作用。

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重要资源。在当今的许多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咨询和计算机软件等部门,知识正在作为创造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发挥作用。然而许多企业并不善于管理知识。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低估了产生和获取知识的价值,失去或放弃己经拥有的知识产权,有的管理措施阻碍了知识的交流及共享,对已有知识的使用和二次开发的投入不足等。

不少企业在吃了不重视知识管理的苦头之后,对知识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将知识列为一种资源纳入管理体系。

以知识的视角,组织可被看成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人类的全部生产力都离不开知识,机器只不过是知识的体现而已。因此,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观念的创新。即将传统的工业管理观转变为现代的知识管理观。

工业管理观与知识管理观的主要区别如下:

1、用知识的观点看组织,就会把人们看作是收益的创造者,其首要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无形的结构,而在工业时代的组织内,人们时常是被更为简单的看作是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2、在知识组织内部,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资本和程序,而不仅仅是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

3、在知识组织内部,生产流程是由观念驱动,并且有时是混沌不明的,这与工业时代生产流程中严格的前后次序和机器驱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4、工业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让位于知识递增规律,工业组织中的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让位于知识组织中的视界经济(economicsofscope)。

5、管理的权力基础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相对水平,而不是他们在组织中的等级职位。信息流的传递是通过可以分享信息的网络,而不是通过组织的等级机构。在现在的企业管理制度下,各部门都保有自己的知识并需要发展知识,但是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制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知识管理的内容日益复杂化和重要化,导致公司高层管理者产生了设立CKO职位的动机。为了搞好企业的知识管理,CKO应运而生。

CKO(ChiefKnowledgeOfficer),一般译作“首席知识官”或“知识总监”,是企业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其具体的职责包括:

1、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知识管理要求CKO就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2、协调部门之间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行为所能控制的而只能通过企业整个部门之间的共同行为来协调控制。CKO对要获得的知识知识的开发和保有方式尤其是知识的交流和共事等问题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解决办法。这项工作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具体工作有建立知识目录、开发知识共享的群件,或建设企业内部网,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过程等。

3、营造知识创新和交流的内部环境。CKO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适合知识创新与交流的环境,如提供各种便利机会使得平时接触不多、但是对某一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能够通过会议、社团活动等方式相互沟通。相当多的知识是通过适当的、非正式的交流环境得到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有CKO指出知识管理工作“20%是技术成分,80%是文化成分”。也就是说,CKO作为环境营造者的角色要比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角色重要很多。

4、防止知识外溢。企业和其合作伙伴、中介机构、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共享知识同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重要影响。对于那些有知识资本形成意识的企业来说,防止知识外溢已成为一大问题。

西方企业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工作独立设置与“首席经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等并列的“首席知识官”(CKO),这足以证明西方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高度重视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注意发展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转移到领先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

MortenT.Hansen等人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即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格化策略。所谓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关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Ernst&Young公司企业知识中心的主任拉尔夫·普勒曾如此描述法典编辑策略:在剔除掉客户敏感信息后,通过将文档中零碎的关键知识,如面谈指导、工作日程和市场划分分析等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从而创造出“知识客体”。这种方法使许多人可以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的知识,而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这就开辟了知识的反复使用,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人格化策略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贯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组织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采用人格化策略的Bain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肯锡公司致力于个体间的对话,而不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客体。在这些公司中,知识并未被编成法典、知识是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研讨会中和一对一的交谈中发生转移的。为了使这一策略行之有效,象Bain这样的公司都重金注资于建立人员网络系统。知识不仅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共享。

遵循法典编辑策略的公司依赖的是“反复使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如软件编码或手册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大的修改的话,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多次地使用。

与此相反,人格化的策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被系统化,因而效率较低。

若想正确地选择知识管理策略,主管或经理必须先回答如下问题:(1)为什么客户会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向竞争者购买?(2)客户期望从本公司得到什么利益?(3)蕴藏于本公司的知识如何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应进一步考虑如下问题:1.公司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还是用户化的产品?如果是前者,那么主导知识管理策略就应是法典编辑策略;如果是后者,则人格化策略更为有效。

2.公司拥有的是成熟的还是新颖的产品?如果企业的策略是基于成熟的产品,那么企业将从反复使用的模型中获得丰厚的回报,例如微软的产品;反之,如何拥有的是新颖的产品,则对知识进行管理时应以人格化策略为主。

3.公司的员工在解决问题时依赖的是明确的还是难以言表的知识?明确的知识是可以被编辑的,如简单地软件代码和市场数据。当公司的员工依靠明确的知识去完成工作时,人-文档的方法最有意义;而难于言表的知识由于很难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的,包括科学知识经验,操作性的“Know-How”(知识如何),对行业的洞察力,商业判断和技术经验等。对此,采用人格化策略是明智的选择。

4.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共存。由于企业开发多元化经营和知识的商品化,知识管理策略的选择有时变得十分复杂。两种策略共存的前提,是采用不同策略的单位彼此独立运作。例如,在通用汽车公司,小轿车部与财务部没多大关系,因此不同的模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单位中。但如果是高度一体化的企业,则需选择一种作为主导策略,以另一种作为辅助。至于何者为主,何者为辅则取决于公司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企业的经济状况及企业所雇佣的人。正如一些咨询公司所发现的:强化错误的策略或试图同时使用两种策略,将会迅速地损害本企业;80/20法则是实际决定主辅关系的一个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卷首语.与“狼”共舞管理制胜[J].管理科学,2000,(4):1-1.

[2]维高.知识的革命[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209-215.

[3]跃清.知识资本的测量与管理[EB/OL]www.chinajournal.net.cn/

indexqkw.htm,2000-6-18.

[4]魏蜀明.CKO:知识管理拍岸来[N].中国企业报,2000-06-13(3).

篇3

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长时期忽视知识管理,产生了三方面不良后果:大量无形知识资产白白流失。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通过人员流动跳槽而白白流失;大量资源投人到互不联系的知识研究领域,这也是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许多知识研究没有系统性,没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本身没有可应用性,根本无法转化。这是我国知识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脱节,忽视人才与知识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能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宏观上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又存在大量人才积压,没有很好发挥作用。上述三方面问题在国有企业尤其严重。因此,加强知识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切实重视知识管理。

确立知识资产价值观

国有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非国有企业在内,对知识资产的认识程度非常低,过度重视“硬件”资产,严重忽视知识资产。这一点无论从企业投入结构来看,还是从企业利益分配结构来看,都是十分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树立知识资产的观念,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任何优势,只能出卖劳动力,获取一些就业和工资收入而已。因此,在我国普及知识管理的知识,树立知识资产的价值观,是加速创新的基础。增强创新能力是知识资产的归属,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还不够,还要增强知识资产转化的能力。这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构建知识传播与共享的环境

知识的载体包括两种,各种软硬设备和信息知识资料和掌握了知识的人才。前者是显性化或可编码知识的载体,后者是显性化和隐性知识的双重动态载体。人才个体作为隐性知识的载体是创新的最活跃的要素,是知识创造的巨大源泉。因此,培养、引入和留住人才,并创造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知识管理战略的重要一环。但是,一个组织的知识资源并不是个体知识资源的简单集合。一个灵活机动的创新组织必须具备在组织内部传播知识的能力,使个体知识能够为整个组织所共享,才能形成组织的整体优势,保持整个组织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组织应该促使知识在内部扩散。

个体知识的隐性特征和私有性阻碍着知识的转化和传播。隐性知识是一系列关于个人信仰和个人价值方面的东西,具有思想继承性和知识从浅到深的纵向联系,即使具有隐性知识的人员愿意将其知识传授给他人,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别,隐性知识也远不如显性知识那样容易被第三者获取。作为组织,必须有目的地对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处理,使更多人掌握少数人具备的隐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扩散必须克服三个障碍:信息和隐性知识的拥有是某种特权和优势的象征,而与其他人共享会使隐性知识拥有者丧失在组织内部的竞争优势,因此,具有隐性知识的个体可能不愿意扩散他的知识;与第一相反,其他人可能因缺乏信息,认识不到作为无形资产的隐性知识的真正价值,从而不愿意投入精力或资本去争取那些虽然十分重要,但自己没有认识到其价值的知识;作为知识的接受方可能会在没有给付的情况下获得相关知识信息,这将进一步促使具有隐性知识积累的个体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可见,作为一个组织,为了促使组织内部个体隐性知识在内部的传播,应该采取一系列长期战略,克服将隐性资产有形化存在的困难。方法之一是建立一个大家对内部知识共享共有的环境。例如,让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组织的任务设计;工作人员在不同部门轮流工作,执行不同的任务,这将有利于一个部门人员的经验与知识传播到其他部门,提高组织内部知识传播的效果;其次是对拥有核心隐性知识的人给予最高的承认,这种承认既有物质方面的,也要有精神方面的。尤其要使具有隐性知识的人感觉到,将自己的知识传播给适当的人,是自己的责任。

营造知识创新的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环境来讲,政府应该创造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氛围。在价值认同上,在分配机制上,在资源分配和制度安排上,都要向创新倾斜。作为一个组织,应特别注意营造一种具有下列特点的内部环境:在组织的所有层面上建立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 在这方面,建立一种组织知识评估机制,对知识对组织业绩的贡献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最重要的创新环境,表明一个组织对知识的认知水平。鼓励工作人员的能动性,使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 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这对充分发挥每个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确实很重要。任何一个组织,只有得到成员的充分认可,组织成员才会有归属感,主人感,才能为组织的发展毫无保留地奉献聪明才智。建立良好的交流条件,使员工之间能够具有充分交流的机会,加深相互理解的程度。 这方面我国与国外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员工在组织内的交流机会很少。缺乏交流场所和交流气氛,是国内各种组织的弊病。我们更加重视政治学习,轻视员工对组织内部事务的讨论。在一个非民主的氛围下,决策的完全不透明性使得成员难以对组织表现出忠诚,知识和信息扩散必然缺乏基础。

经常让员工分析组织内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别要使员工理解本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差别,认同组织的管理。这是建立组织隐性知识体系的有效途径。 培育和产生知识专门人才的组织应是充满关爱的组织,它应能激发员工对知识的渴望,具有获取知识的途径,能够允许在创新过程中发生错误与失败。这是营造一种值得信任、有同情心热心帮助的组织文化所必须的。过去企业管理强调科学管理,将对人的管理,看成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机器部件。这种管理在一定时期内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但它抹煞了人的主动创造性和能动性。后来的行为科学注意到人的需要与行为的层次性,并据此开发了管理的新理论,改变了科学管理的死板性。但是到了知识经济阶段,人们的情感需要日益上升,知识创新具有相当的情感成分,因此,知识管理需要更多的情感管理和交流,情商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词汇,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

建立高素质知识管理专家队伍

培养知识管理的专家队伍,尽快研究知识管理的系统理论与方法,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应该像对待传统产业中的技术管理一样,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创新型组织应该建立知识管理机构,至少是扩大技术管理机构,设立知识主管职位,负责知识资产的管理。知识管理人员的职责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考察和研究组织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分析哪些知识已经存在于组织内部,哪些知识组织内没有但可以从组织外获得,哪些知识需要进行新的研究才能获得;对已经有的知识,应该分类理清是谁、在哪里、什么时间发明的,它是如何保持下来和进一步创新的。这是寻求知识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加快知识发展必经途径;严格控制信息和知识外流,并对形成组织竞争优势的知识通过专利或内部严格的保密措施等加以保护。尤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防止核心人才外流,因为人才外流是组织隐性知识外流最主要的渠道;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对知识创新人员,尤其是关系到组织核心隐性技术的人员的招聘、选择、培训、工作评价和制定分配政策等工作时,要有知识管理人员参与评估和考察;为组织各部门之间建立知识沟通与传播渠道,负责内部通讯设施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使用。在这方面,组织的知识管理人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他们自身也要提高知识素质,拓宽知识领域。也许他们并不需要在各领域内都具有研究与创新能力,但需要知道每个领域的核心知识是什么;规划和实施组织知识库,决定组织内部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知识管理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国外也只有少数大型知识密集型企业设立了知识主管机构或知识主管人员。因此,加快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我国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一条途径。

篇4

一、知识管理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管理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在管理中,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从目前对知识管理的主要研究成果来看,知识管理可理解为以知识为基础,以人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以知识共享为前提,以提高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原理与方法,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最佳配合的动态管理过程。知识管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以人文本、重视技术、共享与创新、交流与学习等。

二、高校办公室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必要性。从宏观环境来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证明和显现,知识已经成为社会最核心的资源基础,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办公室作为高校管理的职能机构,引入知识管理理念是必然的选择。从高校办公室的职能和作用来看,其作为协调高校各部门、各机构之间关系的中间纽带,工作面涉及较广,接触的高校各种资源信息也最多,这就要求其在发挥职能与作用时提升创造性与主动性,而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则十分必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层面来看,“科教兴国”战略推动高校教育蓬勃发展,使高校在参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高校自身作为知识密集型单位,为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发挥知识优势而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十分必要。

(二)可行性。首先,知识管理理念符合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观念,这使得二者在“以人文本”上高度一致,二者具备共同的人本价值认同,这是知识管理引入高校办公室工作中的基本需求;其次,知识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证明了其在办公室管理活动中具备突出的优势,而且实践过程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方法,这对于其在高校办公室工作中更高效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再次,信息技术的运用为高校办公室引入知识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能够使其在办公室管理和职能服务中获得更高的价值。

三、知识管理视角下完善高校办公室管理的策略

(一)更新高校办公室管理的观念。管理的观念是隐藏于管理体制、管理行为等方面背后的指导思想,因此在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中最大限度的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就需要从传统观念中走出来,转变观念。由于官本位思想的存在,缺少主动服务意识,存在僵化封闭的管理思维,传统陈旧的办公室管理观念仍然占主导地位。在知识管理理念下,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创造力;要树立知识共享的观念和正确的创新观念,夯实高校办公室创新观念建立和培养的基础,注重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加强高校办公室知识环境的营造。

(二)创新办公室管理的体制。在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中,要创新体制来促进知识管理功能发挥的最大化。从目前的体制来看,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因此高校办公室管理创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合理的行政体制,重新清理办公室职能;二是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体制;三是完善知识创共享激励机制;四是建立教育培训制度。

(三)提高办公室人员素质。从目前高校办公室人员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办公室人员在思想政治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工作态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工作综合能力与素质以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因此在知识管理理念下,对高校办公室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并通过人才培养、人才引入等模式加强办公室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办公室人员的政治素养,端正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其服务意识,优化办公室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是提高办公室人员素质的方法。

(四)引进先进技术,构建学习型办公室。知识管理需要现代化技术设备作为基础支撑,因此为落实知识管理在高校办公室管理活动中的实施,需要引进先进技术来构建学习型办公室。首先要为办公室配备基本的现代化信息处理设备,比如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摄影设备等;其次要为办公室配备信息传递类设备,比如计算机网络、电话、传真机等;再次要提高各种技术的利用率,将人的素质与技术结合起来,使其发挥最大作用;第四,为办公室的未来发展设置共同的愿景,增加办公室对工作人员的感召力;第六,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强调“终身学习”的理念;最后,发挥团队作用,促进工作人员间的交流与学习。除此之外,由于办公室工作繁杂、琐碎,而且多数工作难以量化,在面对知识经济时,其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可结合知识管理理念再造办公室业务流程,具体方法比如对高校办公室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尝试建立项目小组等。才外还可对办公结构进行重组,精简办公室内部管理层次,实施组织“扁平化”,加强网络化建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篇5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也随之产生,它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时间来增加相关的经验,有利于企业在做出不偏离中心的决策,它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市场发展的同时更能有利融入进去适应其自身发展需要,对个人以及企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是一个复杂的项目,因为其包括大量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信息管理等,在这种管理当中离不开内部之间的交流,尤其是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将知识管理应用到档案管理过程中,可以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搜索,并且将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使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得以提高。

一、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就现在来讲,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时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但是在传统的模式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包括在获取信息方面速度很慢,在员工交流方面障碍多,内部交流之间不够团结等,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医院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在个人的信息方面不够完善,例如在病症的治疗方面,某些患者想要通过查询医护人员,想要知道主治医生有哪些,这时这些医院里边将会出现大量问题,如有些医院还不知道医生当值与不当值的名单,让患者等待时间长的问题。由于其内部缺乏交流,医生的进步很小,因此医院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不利于医院快速的进步发展。

二、医院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呈现医院档案管理中的知识。

医院的档案包括很多的方面,其产生于医院各种各样的实践中,包括医院学术之间的交流,医院的病历,科研成果,每天的经营活动等,是医院内部之间的一项真实的日常记录。在医院的档案中主要有隐性的知识与显性的知识这两种知识。其中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档案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以及一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的一些信息等;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一些实在可见的东西,如视频、声频、书籍、杂志等。然而知识管理可以使医院档案管理里边的一些隐性知识进行显性的转化,使显性的知识得到更好的挖掘,从而更好地将其利用,这样对于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有利于完善健全医院档案管理流程。

大多数的医院因为受到传统的医院管理理念的影响,而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进行错误的理解,认为档案只是患者用来登记的相关凭证,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严重忽略了档案本身所具有的记录重要科研成果的作用。其作为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资源,如果缺乏科学与规范性的管理,医院很难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发展。档案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档案内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对各种信息应用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整理,最终增加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增加其完善程度,从而提高对档案的有效利用率。

三、医院档案管理中优化知识管理应用的措施

(一)转变思想意识。

为了使现代化的知识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第一应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意识进行转变。在现今的医院发展中,有些现代化的知识管理概念也会不自觉渗透到管理模式中,使医院得到了进步与发展,使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感到更加满意。在进行知识的档案管理时应该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应该将知识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为此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更高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创新意识,能够在以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合理创新,对于原来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消除,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管理方式,将医院中知识管理模式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从而为医院中的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更全的服务,对医院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提供契机。

(二)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实施时缺乏力度,档案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其原因主要受传统的思想意识影响。造成这种现象不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模式上存在严重的制约性,人们没有正确认识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且作为一个医院的附属管理部门,它与医学专业等联系不是很密切,所以,一直以来很少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医院没有足够重视对档案管理部门中的人才管理工作,从而使该部门缺乏必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管理人员由于缺乏流动、竞争、激励机制而缺乏必要的创新性。因此在医院的知识管理机制中,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概念,在对医院的总体发展规划上结合现代知识经济背景制定应有的规章制度,并对知识管理中的各种机制进行完善。具体如对员工采取激励的机制,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各项知识的创新能力进行不断的提高,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利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医院档案管理体制。

梳理医院的优势,对医院的档案管理模式要进行不断的改变。医院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知识管理人员制度,加大对人员的管理力度,营造出浓厚的知识氛围,对有名的专家、医师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为了使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医院应当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建立完整的数字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模块设置,主要包括一些规范、主题知识、知识产权、期刊书籍等,将医院的资源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在医院中专家和名师是主要的人力资源,医院应当对其提出的观点、技巧、经验等进行详细的整理,做好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工作,从而促进其他医护人员的不断发展与不断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知识进行模块化的整理,能显著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为使用者增加方便快捷的途径,有利于医院当中各部门的资源共享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知识管理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在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后,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对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其体制进行不断的改革,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不断促进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彭淑珍.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构建医院档案管理体系[J].现代医院,2013,8

[2]李新友,吕庆锋.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构建医院档案管理体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43

[3]高毅远.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管理体系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5

[4]王兵.医院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

篇6

然而知识管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活动,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最近20年美国工业界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而这一切对知识工作者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的改进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片面强调“技术”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因素。因此,平衡“技术”与“人”的因素,选择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紧迫问题。本文从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管理的内涵分析入手,探讨了知识管理两个维度的作用,提出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三种策略。

一、 知识创造与传活过程

知识是指专业智能,也就是组织成员所拥有的know-what、know-how、know-why,以及自我激励的创造力。在组织机构中,知识除储存于员工的大脑中外,还根植于组织机构的文件、日常工作、程序、惯例及规范中(7)。组织中的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两种(8)。隐性知识是指难以表述清楚、隐含于过程和行动中的知识,如员工拥有的know-how。know-why等;显性知识是指可用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等清楚地表达的知识,也叫编码知识(codified knowledge),如计算机程序、设计规范、操作规程等。隐性知识具有高度个人化和难以沟通的特征,因此不易实现个人间的共享;而显性知识由于其易表达、可编码特征,因此很容易在个人间沟通和共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组织中的知识创造与传播就源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不断汇谈(dialogue)”[9]。

Nonaka和Tadeuchi将组织中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l)社会化(socialization):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2)外在化(externalization):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3)组合(combination):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4)内化(internalization):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社会化是一个个人间共享隐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隐性知识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得以传递,师传徒受就是个人间共享隐性知识的典型形式。由于新知识往往起源于个人,因此社会化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起点。外在化是对隐性知识的清楚表述,并将其转化成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这个过程依赖于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汇谈(dialogue)是推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重要工具。由于显性知识可以借助通讯、网络、出版物等先进技术和媒体进行传播,因此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促进隐性知识大量传播的关键性步骤。组合是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和复杂化的过程。经过社会化和外在化过程,员工头脑中的显性知识还是一些零碎的知识,也没有变成格式化的语言。将这些零碎的知识组合起来,并用专业语言表述出来,这就完成了组合的过程。在组合的过程中,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电视会议、电话。E-mail等是组合的有效工具。内化意味着新创造的显性知识(组织知识)又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经过组合过程,新知识得以在组织成员间传播。组织中的成员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团体Xi作(teamworking)、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和工作中培训(on-the-Job training)等是实现新知识内化的有效方法。

个人的隐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和内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知识的传递,并最终又产生了新的隐性知识。这个过程中,知识的转化、传递和创造是一个动态的、递进的过程,因此被Nonaka称做知识螺旋。当个人的隐性知识完成一次知识螺旋运动、转化为新的隐性知识后,新的知识螺旋运动又开始了(见图1)。

二、 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就是组织开发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来推动组织中知识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使知识螺旋不断地向前延伸。知识管理既包括将组织中现有的显性知识编码化,也包括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或者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由于显性知识容易沟通和共享,因此也极易被竞争对手学到。对于组织来说,显性知识显然不可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构成组织核心能力的知识基(knowledg base)是建立在隐性知识基础上的,所以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是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10)。

员工的知识可以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可见部分为员工的显性知识,而沉入海水中的不可见部分为员工的隐性知识。显然,对于冰山来说,其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是其体积的一小部分。同样,员工的隐性知识也远远大于其显性知识。而且,在冰山的附近,透过海水还可以看到海平面下冰山浸入海水中的一小部分,这一部分相当于可被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隐性知识,这些能够被转化的隐性知识也仅仅是员工全部隐性知识的一小部分(见图2)。

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员工自己将一部分隐性知识清楚地表达出来,转变成显性知识,经过组合过程将其系统化后,通过某种技术平台(如网络、程序、出版物等)与组织的其他成员共享;另一种模式是员工的隐性知识首先通过社会化过程将其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然后经过外在化和组合过程将其显性化。在后一种模式中,最终实现显性化的隐性知识也仅仅是传递出来的隐性知识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的隐性知识经过社会化过程后,只是变成了其他员工的隐性知识,无法实现显性化(见图3)。

可见第一种模式传递的隐性知识非常有限,通过第二种模式能够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也仍然是冰山一角,大量的隐性知识必须通过社会化的过程进行面对面的传递。因此,组织中知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1)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鼓励员工自己将其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或者经社会化后进一步显性化,然后经过组合转化为系统化的显性知识,通过某种技术平台实现显性知识共享;(2)创造必要的组织环境,促进面对面的隐性知识共享。

三、知识管理的维度

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及知识管理活动中,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人;二是技术。这两个因素同时构成知识管理的两个维度。

人之所以是知识管理的关键因素之~,是因为人(的大脑)不仅是隐性知识的载体,而且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内生力量。在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的参与,特别是社会化和内化阶段,几乎完全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在社会化阶段,人们通过师传徒受的方式传播隐性知识,人的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技术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在内化阶段,人们通过团体工作、于中学、工作中培训消化和吸收新获取的显性知识,进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因此可以说,人是知识创造与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维度之一。

技术主要是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中的组合阶段起作用,同时也支持外在化与内化过程。在组合阶段,知识的编码、存取完全依赖于信息技术,西方的许多公司甚至片面地认为知识管理就是将知识进行编码,并能通过信息技术方便地存取。在外在化阶段,电视会议系统、电话、E-mail等通讯和信息技术能够强化和方便人们的沟通和交流,因而也促进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在内化阶段,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向人们提供实时的(just-in-time)培训,MIT组织学习中心开发的微世界(microworld)就是这方面生动的例子。因此,技术在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维度之一。当然,与人相比,技术只木过是一种使用工具[“],并不能成为知识管理的内生力量。

组织可以通过创建适宜的组织环境和加大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力度来强化知识管理过程中两个维度的作用。项目团队、特别任务组(worbforces)等正式团体由于其良好的沟通性能,被西方学者认为是组织中最佳的学习单元,因而也被西方企业广泛采用。这种正式的工作团体鼓励面对面的交流,促进知识创造与传播过程中社会化和内化两个阶段的知识转化与吸收,因而在知识的创造与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西方企业在积极完善正式工作团体的同时,又开始着力培育象实践社团(communities-of-practice)这样的非正式团体,使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成为组织中两个互为补充的知识创造与传播系统。非正式团体成员来自相同的专业领域,使用相同的专业术语,因而更容易交流,可以促进外在化过程,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化和内化过程。有的学者调查后发现,员工在工作场所获取的知识中,有70%来自与非正式团体成员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创建正式的工作团体,培育非正式的学习团体,使二者互为补充,是知识管理过程中发挥“人”的因素的组织基础。信息技术不仅支持显性知识的快速存取,而且支持人与人之间的快速沟通,因而也支持知识管理过程中“人”的因素的发挥。不少公司投入巨资建设基于知识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知识库可供人们存取编码化的显性知识,知识地图可供人们寻找尚未编码、仍储存于人们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此外,还有E-mail系统、电子图书馆、网上论坛和虚拟会议室等。

四、知识管理的策略

人和技术是知识管理活动的两个主要维度,无论强化哪个维度的作用,都可以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推动知识螺旋运动的发展。但是,人和技术在知识螺旋运动的各个阶段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对于特定的组织来说,在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时选择哪个维度作为重点,亦或是两个维度同时兼顾,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EIU)和IBM公司对北美、欧洲和日本的38家公司的调查表明,每一家公司的知识管理策略各不相同。Hansen等人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之后也指出,一些公司依靠计算机管理知识,而另一些公司则以传统的方式使员工之间共享知识。公司应该选择正确的知识管理策略,任何错误的选择,或者是试图二者兼顾的策略必将给公司以致命的打击。本文以知识管理的两个维度为出发点,将企业的知识管理策略分为三种:信息化策略、人性化策略和综合化策略(见图4)。

信息化策略是指单从技术一个维度管理知识的策略。这类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主要依靠显性知识,很少依靠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那些提供标准化产品或服务的公司,提供成熟产品或服务而不是依靠创新的公司,如管理咨询公司、设计事务所、传统的制造业公司等,大多采用信息化策略。由于这类组织主要利用原有的知识进行重复性的生产或经营活动,因此快速获取知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而信息化策略正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美国的Andersen咨询公司、Ernst&Young咨询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成熟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或知识管理系统方案,使用的主要是显性知识,因此公司内部的知识管理系统对他们的成功非常重要。这两个公司分别投资500万美元用于建设知识管理系统,并采用“从人到文档(people-to-documents)的方法将员工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使全体员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司的知识管理系统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两个公司为此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另外企业的经营战略也决定其知识管理策略,如一家癌症研究中心将自己的经营战略确定为“利用原有的知识而不是创造新知识为病人服务”,他们开发了一个专家系统,将500多种疾病的症状和专家建议的治疗方案输入系统,医院只雇佣那些资历较浅的医生或者护士就可以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病人甚至通过电话就能得到专家系统的治疗。据统计,这个系统中的每一种疾病平均每年的使用次数是8000次,因而大大降低了医院的服务成本。

人性化策略是指单从“人”一个维度管理知识的策略。这类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依靠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而不是公司现存的显性知识,公司的经营战略也是以创新产品(或服务)而不是成熟产品(或服务)获取市场价值,公司更多地生产定制化而不是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如战略咨询公司、维修公司和餐饮公司等。美国的HP咨询公司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经营策略等服务的战略咨询公司,它的经营主要依靠咨询人员的隐性知识而不是公司现存的显性知识,这家公司的知识管理策略就是~种“从人到人(people-to-people)的人性化策略。HP公司的部门分布在世界各地,公司的咨询人员和工程师经常穿梭于各个部门以交换看法。公司规定所有人员必须乘座同一架飞机旅行,以便增加员工之间交流的机会,公司甚至不限制旅行的预算。公司还鼓励员工成立跨部门的“学习社团” (Learning Community),以共享最佳工作法(bestpractice)和实践技能,这种学习社团与上文提到的实践社团相似。施乐公司起初希望为其维修人员建立一个知识库,以便帮助维修人员寻找最快和最佳的维修方案。但这个想法最终失败了,其原因就是维修人员之间的知识传递主要依靠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讲故事”(storytelling),而不是计算机网络。这个公司进而致力于在维修人员之间培育非正式学习团体,使公司的经营战略获得了成功。

篇7

因此本文认为以知识管理的“知识共享”和“以人为本”两个核心理念审视、分析数字档案馆的基本内涵,充分汲取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经验,研究数字档案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对我们探求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数字档案馆如何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知识管理理念下数字档案馆的基本内涵

(1)“知识共享”

所谓“知识共享”就是要通过共享技术使知识信息化以提供利用,这涉及到技术因素。一方面,数字档案馆的管理对象主要是数字化信息,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载体涉及互联网、数据库管理系统、存贮结构技术等计算机通讯基本技术。

另一方面,由于在知识属性上,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在揭示某一知识方面是较为分散的;在知识分类上,档案倾向于使用历史主义的方法,强调全宗的完整性。基于此,数字档案馆在实现“知识共享”上采用的技术标准与数字图书馆相比有着独特性,尤其是在元数据技术和多维分析技术方面。

(2)“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挖掘馆员的隐性知识使其转换为显性知识,这涉及人的因素。对数字档案馆而言,“以人为本”主要包括用户和馆员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了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需要开展诸如知识分类定制、知识推送服务、知识智能服务等工作,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数字档案馆必须从信息资源保存机构向开放型用户服务平台转变。然而由于数字档案馆服务对象、开放程度和技术依赖性等方面的要求,数字档案馆提供个性化服务时,应满足用户需求的目的性,协调维护档案知识的原始性和相关加工编纂的关系;充分考虑到档案知识的保密性和时效性;技术上关键要有一个总控模块对个性化用户接口、用户需求分析、用户信息库等进行控制。

另一方面,在馆员知识挖掘和综合素质提高上,档案馆员必须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知识管理技能等众多学科为一体的复合式人才,能够使自身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社会化。⑤然而由于档案馆员在数字环境下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挖掘馆员知识,引导知识创新的方法、机制具有独特性;同时由于职业定位的缘故,要求档案馆员在提供知识时应有侧重,表现在:更好地维护档案知识的凭证性;需要注意知识的保密性,明确用户的使用权限,并在此基础上再对档案进行加工处理、传播共享。

三、数字档案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

(1)从“知识共享”和“以人为本”理念出发

知识管理的“知识共享”和“以人为本”并不是一种实际管理技术,而是一种指导性的思路。这就要求在实施知识管理时必须沿着“知识共享”和“以人为本”的思路,将这两种理念融合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并根据实际情况重视或增加某些管理元素,以达到知识管理的目的。数字档案馆建设都是一项长期、涉及面广的任务,在建设初期就应当引入知识管理的核心理念,革新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思路,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并提升数字档案馆的层次。

(2)重塑角色

篇8

图书馆馆员知识管理是指图书馆馆员应用知识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通过信息搜集、选择、分析、分享、创造等活动,让组织成员能不断分享、转化、扩散和创造知识的过程。早在1998年,RobertJ.Boeri和MartinHensel指出随着电子媒体的兴起,图书馆馆员应为服务对象提供特定的信息管理服务,如文献分类、设计并找出特定文献的关键字、利用在线服务进行信息检索等。这些服务活动与目前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有着高度相关性。美国专门图书馆学会认为图书馆馆员应扮演致力于将知识融入工作中的信息资源专家角色,他们除了提供服务对象所需的检索业务外,美国专门图书馆学会认为图书馆馆员还应提供评估、为组织创造检索内部信息的数据库等业务活动,而这些活动与组织的知识管理方案是紧密结合的。尤其在知识信息激增的今天,能否对知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开发利用,已成为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和知识创新效率的关键。

二、图书馆馆员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必要性

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创新传播机构,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最佳的服务与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是提升组织知识管理能力的最佳渠道。通过图书馆馆员知识管理活动的有效展开,可促进图书馆对不断变动的社会、产业、经济以及读者需求的环境有所准备,让知识工作者能够更好地面对变化,推动创新,不断解决适应环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价值。然而,知识管理在实施上要成功的前提是组织分享的文化和气氛,通过一些诱因来激励知识管理工作者,建立开放性系统以分享经验,这样知识管理的实施将会较为容易。而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扮演着知识管理员的角色,其最终目标是帮助组织成员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知识的环境,为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保障。这也是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所在,图书馆服务的功能应该由静态被动的方式逐渐转换为动态主动参与的形态。图书馆馆员应加强图书馆自动化服务,并运用知识管理来促进知识资源的使用,并推动图书馆成为知识资源中心。

三、图书馆馆员开展知识管理活动的策略

知识管理的主要价值在于知识管理的实践,而实践的策略和方法则是落实知识管理的重要途径。在图书馆中知识管理其实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例如将工作经验记载于工作手册中,或通过各项研究活动来传承。知识管理主要是针对组织成员所拥有的知识,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取舍、分享并应用于创新。信息科技的进步为图书馆馆员知识管理实践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和方法。

1.知识取得策略

知识的取得往往依赖过去的工作经验或通过学习从外界获得所需要的技术。在知识取得的同时,组织应有良好的沟通机制,使知识能够有效地转移并加以运用,以促进组织的学习。知识的获取能力,包括收集、搜索、采取、获得、储存、分类、整理、累积等内涵,知识整理的目的是将组织成员的经验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以具体化的方式组织成为有用的知识。知识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如研讨会、专题演讲、专业课程研究、阅读等。另外搜索引擎也是知识取得的工具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在于搜索文件,帮助使用者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知识获取的具体策略为:第一,将记忆转换成意义,让知识的记忆转换成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第二,将间接经验转换成直接经验,让他人的经验转换成对自己有意义的直接经验。第三,将自己直接经验中的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第四,将个人式的学习转换成团队式的学习。

2.知识分享策略

知识的取得是知识管理的起始点,也就是通过过去的工作经验或通过外界引进的技术,来获取的所需要的知识。而第二代知识管理的内涵更重视组织内部非正式的沟通,强调通过直接的人与人的接触建立互信的环境,提供学习的空间,以分享并创造隐性的知识,但必须有强烈的动机才能促使知识分享行为的发生,因此,组织中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来强化。例如:通过面对面地研讨交流等方式建立关系与信任;提供知识分享的平台,对知识分享活动进行表彰与奖励;对组织成员有创意的错误进行鼓励;鼓励组织成员学习吸收新知识等方式,来促进组织成员的知识分享行为。对图书馆而言,无论是内部或外部知识的汲取,建立有效的知识分享渠道是组织实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图书馆对于知识分享的类型,可能更偏向于工作导向的知识,针对职务,通过成员与成员、部门与部门间的协调、书面文件、相关简报说明会等方式将内隐知识外显化,至于外部资源则可结合馆际合作单位取得。作为图书馆馆员每天都可能在工作过程中,进行知识增长的学习;但是如果不能进行知识调整,心智模式便无法随工作经验的累积而产生成长和改变。此时如果加上自我反省或是与同事间的经验分享,知识调整的可能性便会大大提升。因此职场学习最好能够提供建立知识增长和调整的机制,要求每位馆员记下当天的工作记录与心得,每天有三十分钟的时间让同事间进行经验分享,都是较为可行的做法。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四种知识分享方式:第一,对话。对话是进行知识分享最简单并且容易实施的策略之一,根据互动的程度可分为主动、被动和互动三种类型。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的知识分享,其先决条件则必须有进行对话活动的时间与场地。第二,文字。知识可以通过文字加以保存,其优点是可以长久保存并传播;但知识的快速发展使得印刷品大量增加,增加了搜索的难度,因此必须通过信息科技来解决这样的困扰。第三,信息科技与网络。通过信息科技与网络的应用建立学习资源中心,使得知识分享层面更为广泛,并且能更快速达到知识分享的目的,例如部分大学院校图书馆在网页上设置馆员充电区等。大部分的知识可通过分类与编撰转换至信息系统,通过网络传递,使知识的传播数量与速度大量增加。第四,成立“知识社群”。知识社群就是因为具有共同的专业知识并且对于共同组织具有共同的热情而非正式地聚集在一起的人群。组织可以提供相关的信息,促进成立‘知识社群’,一方面有利于营造开放的组织气氛,塑造知识分享的学习文化;另一方面给予部分相关活动经费、提供会议场所、网络以及相关设施的支持,让馆员们能够通过开放、便利、互动和虚拟社群的方式,彼此分享专业知识,从而达到发挥管理组织内隐知识的最佳效果。

3.知识应用策略

知识管理不仅能提升组织内部创造性知识的质与量,而且可强化知识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知识价值的最大化,使知识产生综合有效的应用价值,这才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核心。知识的分享虽然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流程,但是仅有知识分享,无法提升组织的知识与个人知识的质与量,所以,必须将所有分享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之中,才具有意义和价值。知识的选取、知识的分享以及知识的创新,在知识管理过程中虽然都非常重要,但上述任何一个过程最终的目的都是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变个体的思想、观念、态度、行为、习惯以及性格,增进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可以改善组织的作业流程,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促进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强化市场竞争的优势。组织的变革与发展,虽然可以通过人员、技术、结构、策略等层面来达成,然而,无论思想观念、组织制度或者技术的改造,必须应用现代化的创新知识与科学技术工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4.知识创新策略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日新月异,图书馆与其他行业相同,在学习与创新知识的速度上要求更为紧迫。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创新的来源有以下几种: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工作程序的需要、认知的改变以及出现新知识等情形,都会促使知识创新。德鲁克提出因为知识本质上的差异,例如内隐知识可能与个人自我实现需求,在创新的过程中互为相关。外显知识会与某件具体的作品,在创新的过程中结合,会有不同的知识创新形态产生。而知识创新的目的,使整个组织环境达到完美。知识创新的方法如下:第一,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团队通常由知识工作者组成,知识工作者有接受多元意见、贡献自身专业以及投入团队的特质。知识在众人的脑力激荡之下,除了能共同解决问题,创新活动也会有更高的效率。第二,简化流程。有效创新能针对某个特定需求,只需掌握简单原则进行改善。如建立扁平式的动态开放组织架构,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以发挥信息分享、决策参与的功能。第三,自学方案。拟定馆员“自学方案”,让馆员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通过反思的过程,在旧经验的基础上,进而创造有益组织进步的新知识。另外应规划并鼓励馆内员工进修学习,吸取新知识。除了参与跟图书馆相关的学习外,也应涉猎不同领域的学科,学习不同的思考模式,来获取更新颖、客观的理念作为提升改进的依据。

篇9

近几年,随着“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战略的实施。企业集团这种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的企业组织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加强,随之而来的企业集团的管理问题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这种新兴的企业组织在管理模式上千差万别,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母公司管理决策层对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几乎一手包办:有的权力高度下放,给予子公司自由权,采取松散管理的方式。权力高度集中使得成员企业依赖性增强,企业失去活力:权力高度下放造成企业集团内部散乱、效率低下。企业集团应该怎样管理?应该注重哪方面的管理?哪些是管理的关键要素?等等。这些问题不但是企业集团管理层,也是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应该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要方面。

一、企业集团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知识。知识的收集、吸收、传播与利用变得至关重要,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美国学者Des等人认为,知识管理是“努力让知识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主体上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员工和企业的绩效”。本文认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以满足组织现有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并确认、利用组织内部已有的和从外部获取的知识资源,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企业集团是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同时结合企业之间的协议方式为补充纽带的多法人企业联合组织。企业集团规模大、层次多,经营多元化,集团自身不具有法人资格,是多法人联合体。与一般企业相比。由于知识产权、企业文化、企业利益等因素。集团内成员之间知识共享、共同创新的难度较大,加强知识管理工作显得更有必要。

如果企业集团的知识管理做得好,企业集团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强,集团的创新能力、竞争力就强。而且,企业集团就会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不容易在战略方式的选择和执行中被短期的利益所诱惑,就会选择比较艰难但却光明的自主发展道路,在国际市场上遭遇的知识产权障碍就少得多,融入国际产业链的速度和效率就快得多。中兴通讯、华为、海尔等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就说明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二、企业集团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

(一)树立基于网络结构的企业集团知识管理思想

把企亚集团整体看成是一个网络组织,各实体(包括母公司、子公司与分公司等)作为节点,各节点相互连接,相互发生关系,节点对流经它的知识和信息具有处理加工能力和相应的决策能力。在企业集团中,每个成员都是知识资源的创造者和享用者,随时可获得知识、信息等集团网络内积累的资源。同时,成员在共同的价值观和集团经营准则的影响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促进集团知识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利用,最终达到整个组织内知识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团竞争优势。

(二)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

有效的知识管理组织体系是实行知识管理的组织保障。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为了各自的利益难免发生冲突,如果冲突的每一方都是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丝毫不考虑他方或集团的利益,则须由集团出面进行协调,这就需要一个管理组织。企业集团应设立负责知识管理活动的负责人,聘请知识管理的专业人士做顾问,成立专门的组织来制定管理计划和协调成员企业的各种知识活动。选取在各成员企业内部核心业务部门工作多年有经验的员工或对知识管理较为熟悉的员工为成员企业的知识管理负责人,并成立相应的小组完成与知识管理活动有关的任务。

(三)建立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

良好的信息系统是知识管理的技术保障。国内学者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信息对知识管理的重要程度。企业集团应以基于网络结构的企业集团知识管理思想为指导,建立局域网、数据库,使用共享软件来进行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共享,方便各成员企业的交流、使用。

(四)建立学习型组织

知识的学习、创新是企业集团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管理的其它内容都是建立在学习的基础之上的。企业集团可以被看作是拥有不同类型知识和能力的企业为了提升技术、组织或管理能力而聚集在一起。并交换信息和知识的集合。相对于没有组织的企业交流而言,在协调和利用知识方面,企业集团拥有很大的优势,成员企业之间的内部化使各成员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地相互学习,并从中受益。企业集团应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共同创新、提高各自的知识水平为目标,加强成员企业的沟通、交流,改善成员企业知识结构。

(五)建立奖励机制

在利益竞争的环境下,成员企业都有保守自身“知识秘密”的本能行为。为了让成员企业无所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让大家共享,要建立企业集团内知识贡献评价体系,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在共同产品开发、共同运行项目等方面,优先考虑在企业集团知识贡献方面表现突出的成员企业。

三、企业集团实施知识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各级管理层的支持

企业集团必须使管理层以及成员企业的管理层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支持企业集团知识管理的各项工作。没有各级管理层的支持,企业集团很难实施好知识管理。

(二)专人负责

实施知识管理必须有专人负责,如克德公司设立“知识总裁”,全权负责知识管理,“知识总裁”要积极关注经营项目中的知识投入。另外,还设立了“知识经理”,每名“知识经理”负责公司知识库的一部分,确保所负责部分的知识得到及时收集与分发。

(三)在重视成员企业的同时不忽视个体的人

知识有显性、隐形之分,隐性知识首先为个体所拥有,通过员工个体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个体的隐性知识被更多的个体模仿和获得,逐渐形成群体知识,进一步扩散到企业层面,形成企业层面的隐性知识。所以,企业集团知识管理在重视成员企业的同时。不能忽视个体的人。国内不少学者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的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使知识管理与员工的工作密切相关,让其成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做到降低员工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知识更新与提升。

(四)注重知识整合

篇10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095-02

Beazley学者曾将离职引起的知识危机细分为七类:知识真空、知识恐慌、知识困惑、信息超载、知识陷阱、知识幻想及知识刚性(Beazley,2003)。知识真空是核心员工离职带走了未交接的关键知识而造成的知识缺失现象,知识恐慌是指关键知识虽然还在公司但继任者不知在哪,知识困惑指新员工不知如何应用关键知识开展工作,信息超载是知识与信息区分混乱无法使用知识,知识陷阱是指交接保留的知识过时且毫无价值,知识幻想是继任者运用知识时主观臆断、以错误的方向指引行为,知识刚性是文化封闭造成企业变革性和创新性知识不被接受。

一、员工在职时的关键知识延续策略

所谓核心知识延续性是指通过知识分享和知识交接,实现关键知识不随员工的离职而流失,保证知识在企业的连续。核心员工在职时,知识延续策略可将企业离职风险防患于未然,通过设置离职管理岗位职能、建立知识持续管理体系、完善薪酬与职业生涯规划、借助法律手段保护知识等可以有效维护知识持续性。

1.设置离职管理岗位职能,承担知识延续性工作。离职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能包括离职手续办理及离职分析,重点应突出知识管理职能,尤其是针对核心员工,从员工入职到离开公司后的时间内,应将知识型员工知识的梳理、保留,实施一系列离职举措,及协助薪酬等岗位来开展调薪、职业发展等工作,并注重与知识管理部门的协作,根据知识管理部门输出的数据梳理离职员工的知识。例如:Bain公司建立的旧雇员关系主管职位帮助企业尽可能保留离职核心人才的资源。离职管理岗位职能重点维护核心员工的核心知识,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专岗或兼职。

2.建立知识持续管理体系,保证知识分享和知识传递。知识持续管理体系重点在核心岗位开展,目的是保证知识在当前员工中得到分享,并保证知识有效地在工作交接中得到传递(雷宏振,贾昱,2010)。企业首先对核心岗位及核心人才有明确的认知,常见的衡量指标有所在岗位、绩效及职位高低等。明确核心岗位后,企业要对核心岗位做出详细的职位描述及职位分析,通过具体分析对岗位知识进行分类。国外学者Beazley提出将知识分为:操作知识、关键知识、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操作知识包括统计数字,包括个人需要的、传承的以及重要的数据信息。关键知识包括重大议题、关键项目、重点客户等核心员工在关键岗位中掌握的跟企业利益相关的知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个人工作目标,主要工作职能,频繁工作活动及需要革新的知识。背景知识主要包括知识网络,完成工作的技能组合,以及开发和未开发的思路创新方法等。知识分类过程中应该注意形成关系网络,例如:关于重大议题的梳理应包括议题的概述、当事人、决策原则及优劣势、基本资源、支持或反对的理由,梳理关键客户时应按重要性排序。然后企业应对知识重要性有明确的指标衡量,将分类好并且选择出的关键知识通过明确的前后顺序编辑成档案,形成企业知识档案储备,并建立相应的搜索引擎以方便获取,确保这些知识是可识别的可用的,还可根据工作职责对档案设定权限。例如德士古公司就是建立了“People Net”的搜索引擎方式来寻找组织内部专家,通过”黄页”目录总结组织内员工的工作经验、历史及专业知识。知识的分享与传递是企业知识延续策略的核心,也是持续管理的价值所在,知识分享保证知识在同期员工中横向持续,知识传递保证知识在不同代员工间的纵向持续(袁庆宏,2007)。

3.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机制及职业发展规划,保障知识持续性管理。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以及晋升道路不但是重要的保障因素,而且使知识的价值性得到提升。企业可针对核心员工指定明确的职业方向发展,开展人才测评体系,设置岗位职级定位,并基于此拟定规划核心岗位核心人才的职业发展路径,建立可行性方案。例如:美国惠氏集团创立了独特的职业发展模型,创建个人发展计划,为员工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机会,还进一步提高临床研究人员的知识提供途径,为不断学习和分享最好的实践方法建立合作论坛。此外,有竞争力的薪酬机制往往对核心人才有极大的吸引力,如有能力企业应首要做固福薪资的保证。

4.利用法律手段来防止企业的核心知识外泄。主要包括针对关键岗位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以及竞业禁止协议。相关的法律条款包括竞业禁止及设定相应的脱密期,企业可从部门业务上考虑,核心岗位的员工在入职时签订竞业禁止协议,针对离职时掌握公司核心数据和信息的员工启动竞业禁止。协议在员工入职时签订,于员工离职时启动,在员工离职后期起到防止企业核心知识外泄的作用。

篇11

近年来,知识网络(盛小平,2004)(Knowledge Networks)已经成为企业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人们已经意识到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s,也称人际网络)中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战略价值,知识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重要元素,只有在社会网络中,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战略价值和作用。然而知识分布的分散性和企业知识需求的快速多变性,使企业在现实中往往难以有效、合理地发挥知识的力量。基于对知识需求和知识管理的需要,企业需要建立其内部和外部的各类知识资源之间的联系,实现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知识传递,以达到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这种能够支持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网络结构就是知识网络。

本文针对如何构建企业知识网络系统,以及如何利用知识网络系统来支持和解决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需求等基本问题,提出了三层企业知识网络模型,并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知识网络对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支持策略,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起到了借鉴作用。

企业知识需求与知识网络

企业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企业内、外部相关的知识进行获取、分组、保存、传递和创新的流动过程,这一过程将知识转化为企业的重要“资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在现实中,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企业有效知识有限或知识混乱、无序等问题,导致企业无法开展科学、合理地生产经营决策活动,很难获得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构建企业知识网络有助于解决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知识需求缺口问题。

(一)企业知识需求缺口

目前,对知识缺口主要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Michael·H·Zack认为,一个企业执行战略所需的知识,与实际拥有的知识的差距即是知识缺口。同时,他强调战略是指导知识管理最重要的背景。一方面,企业的战略目标会深刻的影响企业获取知识来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储备又会影响其战略选择。因此,知识缺口产生于战略缺口,同时知识缺口又是与战略缺口“结伴同行”的。Haider在对巴基斯坦的两个企业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知识缺口的形成原因并对其类型进行了分析,他指出知识缺口是组织当前缺乏的知识,但是该知识对组织生存和成长至关重要。因此知识缺口必须要被弥补。

从以上的两个定义,我们不难看出:知识缺口是由于企业对某种知识的需求产生的,知识需求可能来自于某次市场机遇企业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或者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某一关键知识资源的缺失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竞争优势。因此,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缺口对企业的生存和成长至关重要;知识缺口的存在,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知识资源不够丰富。知识缺口可能是缺乏某种知识,也可能是企业现有的知识储备与知识需求不相匹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知识缺口:由于外生或内生的原因,组织产生对某一项知识的需求,而组织自身的知识储备与该知识需求不匹配,因此产生某些知识的短缺,我们称这种知识的短缺为知识缺口。

(二)企业知识网络的概念

知识被认为是组织寻求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资源,这意味着组织不仅应具有持续的知识更新与创造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组织的知识管理环境日趋复杂,全球化的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业务的分散化都要求组织有相应的机制与设施以保证知识的扩散并协调各项业务活动,而知识网络被认为是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方案。

知识网络具有不同的定义:定义一“知识网络是基于知识的关系,它可以使企业发挥其潜在的认知协同优势”) CHEN Z,LI H,KONG S C W,2006)。定义二“知识网络是实体(个体、团队、组织)间的关系,这些实体具有共同的关注,且嵌入在集体的与系统的知识资产的创造与共享的动态关系的工作环境中”(Andreas Seufert et al,1999)。定义三“知识网络是一个具有模块化结构的组织系统,它可以使企业传递与共享其可用的无形资产,特别是其自身的知识”(王君等,2009)。

以上的三个定义尽管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所表达的要点是一致的:首先,从静态的角度看,知识网络是一种组织结构,这是定义1与定义2中的“关系”,定义3中的“组织系统”所揭示的含义;其次,从动态的角度看,知识网络是一个工作系统,是知识的创造与共享过程,并且相对于其作为“组织结构”的静态属性,知识网络作为“工作系统”的动态属性更为重要:“知识网络更是‘工作(work)’而非‘网络(net)’”;再次,知识网络是目的驱动的,且参与知识网络的实体具有共同的关注。

企业知识的网络体系结构

知识在企业中存在着一个由知识的获取、产生、传递、使用的流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内外部的知识通过相互传递、融合,创造出新知识,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而知识的流动是需要借助一定载体的,我们把这些知识载体作为节点,节点之间进行知识传递和知识共享的体系就构成了知识网络(赵蓉英,2007)。

(一)企业知识网络的层次结构

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会依据市场及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一套有特色的业务流程,组成企业各环节业务流程的各种知识、资金、人员、产品等会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不断流动,并最终为企业创造价值。在企业知识管理的整体框架下,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中都离不开知识,因此知识的创造、传播、更新和应用等活动都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为了突出知识主体的作用,以便于更好的研究知识网络这一抽象概念,本文将企业知识网络模型分为基于知识主体的三层模式结构(张方华,2006),具体结构如表1所示。

在个体知识网络中,个体知识主体为基本节点,包括知识专家和知识需求者,知识专家是具有某一特定专业知识的个人。后者是出于某种实践活动的需要,个体会对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产生需求,成为知识需求者。个体知识网络中的知识关联可分为两种:正式关联与人际关联。正式关联指通过工作、合作等实际关系形成的关联,这样的关联相对稳定;人际关联是一种更为普遍的个体关联形式,其形式丰富多样,如基于亲情、血缘的人际关联,基于日常人际交流的人际关联,基于自由社群的人际关联等。

在业务知识网络中,具有合作、协作关系的组织和机构构成了其基本节点,表现为与伴随着企业开展各种业务活动中发生着联系的各种供应商、竞争者、合作机构、政府部门、技术机构、中介机构等。根据组织在知识网络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网络核心组织和网络从属组织(谢科范等,2005)。网络核心组织是积极引导知识共享活动的核心组织,所开展的各项知识管理活动贯穿整体组织知识网络的运作过程;网络从属组织是指基于某一领域的知识与核心组织开展知识共享活动的组织,其中包括企业、企业群体、大学、咨询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在内的各类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知识关联则由核心组织与其它企业、政府、学术界、消费者和市场等从属组织之间的联系组成,例如“核心企业—相关企业”、“企业—金融机构”、“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企业—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

组织知识网络是在全球化分工体系的背景下,企业为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源,建立的本地组织和组织之外的跨国公司和其他机构广泛而复杂的网络联系,其知识关联是一个扩大化的业务知识网络(温有奎等,2004;何柳等,2004)。

(二)企业知识网络体系架构

依照上述企业知识网络模型及定义,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这里给出了一个企业知识网络系统二维层次架构,见图1。

图1中的箭头方向用来表现系统各部件之间的知识流动方向。从纵向看,该架构与前面所介绍的企业知识网络三层结构相对应,主要组成部件体现了企业知识网络的层次概念,知识分析组件、检索组件和操作组件贯穿于整个企业知识网络的三个层次,体现了企业在知识管理活动过程中,需要将这三个层次进行有效的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出知识网络的优势;从横向来看,知识网络又可以依据系统功能分为知识分析、知识存储和知识交互三个层面(何柳等,2004;赵林等,2007;李丹等,2002;陈红,2005)。各组成部件具体功能如下:

分析组件:分析各种日志数据库中的数据及知识网络系统的各种有效信息,如分析检索日志数据库中知识点被链接的频率、用户对知识点的关注度(关注度统计包括点击次数、页面停留时间)等,结合分析系统的相应功能,将相关操作意见提交给操作组件。检索组件:企业用户与知识网络系统交互的主要模块,可帮助用户查找所需要的知识。检索组件以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依据组织检索界面,通过企业的核心业务将企业中所有的知识载体都关联在一起,这种形式的知识网络符合员工的工作习惯,员工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他们想要的知识,这对企业业务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使知识能真正得到利用。论坛组件:企业用户进行业务知识交流、发表建议的场所,其内容自动存储于论坛日志数据库。操作组件:是知识网络系统与管理员交互的模块,由系统分析组件得出结论性的意见,如果得到系统管理员的许可指令,则可进行相应的操作。操作组件提供添加、删除知识节点及其关联等功能,这些功能实现了对知识的分类和存储,提高了知识检索的效率。论坛日志数据库:贮存用户与系统交互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如用户提问、问题回答等。检索日志数据库:贮存用户使用系统检索组件产生的日志信息,供系统分析组件使用。个体知识库:存储个体层知识网络相关知识及其关联。业务流程知识库:存储企业知识网络中企业业务流程知识节点及其关联,同时,该知识库还存储业务流程知识节点同组织层知识节点及个体层知识节点之间的关联。组织层知识库:存储企业知识网络中与组织层知识网络相关的知识及其关联。备用知识库:存储组织层知识库和个体层知识库属于保存性的知识节点及其知识链。知识网络主题图:是定位知识节点在组织层知识库、业务流程知识库和个体知识库中具置及其关联的映射图表,是一种以规范化和标准化描述语言(如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编写的企业知识地图。

知识网络对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支持

知识网络是企业开展知识活动的基本形态,而知识流动机制具体表现为两种形态:单个网络层次的知识学习机制和网络层次间的知识转化机制(陈红,2005)。上述知识网络系统正是利用其核心组件协同工作、交替应用,实现对企业知识管理过程的有效支持。从企业知识的价值角度看,知识网络节点的增加是一种知识获取行为,也是该知识体生命周期的开始,同样,知识节点的删除即意味着知识体生命周期的结束(Sigvald Harryson,2003)。基于上述分析,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知识网络系统的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支持模型,如图2所示。

(一)支持知识获取过程

知识网络系统可以通过四种基本的功能组件,支持知识获取过程。系统通过论坛组件的互动社区功能,借助讨论、提问等形式将企业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激发出来,并全部记录在论坛日志数据库中,同时将用户日常的各种检索请求操作数据记录在检索日志数据库中。然后通过分析组件分析论坛日志数据,对论坛中的有效数据进行提取和融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节点,并通过对检索日志数据库的分析,列出那些用户经常查询而本地知识库中无法获得查询结果的知识节点清单。管理人员依据分析组件所提交的分析结果,使用操作组件把通过审核的新知识节点,加入到企业现有的知识网络中,并与已有的知识节点建立关联,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获取,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换,支持企业知识库的不断更新和扩大。

(二)支持知识共享过程

知识共享是知识网络系统建立的最主要目的,知识网络系统能够准确地反映人、存储知识的物理介质与企业业务流程的关联,使员工可以轻松地克服地域、时间的限制,将知识获取、开发、传递和利用有效融合,并通过互动社区等交互形式,扩大员工及企业相关机构人员的交流途径,从而促进了知识的共享。

(三)支持知识利用过程

知识利用是指企业将所采纳、吸收的新知识实际运用到工作流程、问题解决或决策上,这是组织知识能否产生价值的前提,也是最重要的“临门一脚”。知识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检索组件来完成对知识利用的支持(马捷等,2006)。用户在产生了知识需求缺口时,可以自行使用知识网络系统提供的检索组件来对现有知识库中各种知识进行全方面的查找。

(四)支持知识创新过程

首先,论坛组件为员工提供实时的、跨地域、跨阶层和人数限制的交流平台,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知识创新的热情,促进新知识的不断产生,同时利用分析组件抽取论坛日志数据中有价值的创意,整合成新的知识节点(程德俊,2004)。其次,利用分析组件对检索组件记录的用户检索日志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和分析,找出企业目前所缺少的各类知识,并自动提交给操作组件,管理人员依据操作组件所反馈的相关信息,审核这些知识的分类词后,将其出去成为问题知识,企业员工及相关用户通过论坛对这些问题知识给出解答,二者综合成为一个新的知识节点,操作组件将这些新的知识节点添加到知识网络中,从而实现知识的创新。

结论

基于知识网络的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支持模型是知识管理基础模型的具体运用,企业在内部进行知识获取、存储、组织、共享和创新的基础上,扩大企业的知识内涵,从时间和空间上扩大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内涵和范围,要求企业从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知识管理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结构、外部关系知识化水平等方面围绕这一平台的转变进行新一轮的重组和改革。但企业知识网络的具体应用还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其基本理论以及实现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是为企业实现对知识的高效应用和有效管理做初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盛小平.基于知识网络的知识管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4(6)

2.CHEN Z,LI H,KONG S C W. An analytic knowledge net-work process for construc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2006 (1):11-27

3.Andreas Seufert,et al.Towards knowledge networking[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1999,3(3):180-190

4.王君,管国红,刘玲燕.基于知识网络系统的企业知识管理过程支持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1)

5.赵蓉英.知识网络研究(2)—知识网络的概念、内涵和特征[J].情报学报,2007(3)

6.张方华.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知识获取关系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6(1)

7.谢科范,彭华涛.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构建的试错机理分析[J].预测,2005(2)

8.温有奎,徐国华.知识链管理研究[J].情报学报,2004.23(4)

9.何柳,聂规划.基于工作流程的知识链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04(11)

10.赵林,杨保安.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链模型[J].情报学报,2007(1)

11.李丹,俞竹超,樊治平.知识网络的构建过程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2(12)

12.陈红.知识创新导向的组织知识网络研究[M].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5

13.[瑞典]sigvaldHarryson.日本的技术与创新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篇12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国际化共同作用下,各国专业化人才都在不断加强母语以外的其他国家语言的学习,当然这种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本身,目前更是拓展为语言和专业技能相结合型学习。这一趋势最显著的体现便是:高校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形式,但由于“双语型”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参次不齐,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往往具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外语型:即授课过程与教材均采用外文;二是母语与外语混合型,即教材为外文教材,但授课形式为外语与汉语相结合交错进行;三是半外文型,即教材采用外文,但授课采用中文。李桂山,冯晨昱(2009)指出随着学生外语水平的日渐提升,采用外语成分越高的教学模式,越容易实现双语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外语成分的提高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而提高“双语型”教师双语教学方面的知识水平,显得尤为迫切。为此,本文将基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视角,构建“双语型”教师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以充实“双语型”教师的知识,为高校双语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一、“双语型”教师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所谓“双语型”教师知识管理是指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取得、分享、创新双语知识,进而将该双语知识应用于教学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对“双语型”教师的显性和隐性知识进行管理,从而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根据这一定义,结合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笔者以为“双语型”教师的知识管理至少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教师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管理。“双语型”教师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存在于教师队伍中可以用双语明确表达的知识,该知识可以通过书面陈述、手册、报告等形式表现出来,并且能够正式、方便地传递和相互交流。“双语型”教师的显性知识往往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双语型”显性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双语教学过程需紧跟国际步伐;其次,显性知识具有明显的跨文化差异性,双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外文的使用,进而升华到该国文化特征;再次,双语显性知识具有更强的共享性,双语教学涉及至少两种语言,因而显性知识不仅可以在本国学生中传播,还适用于在我国求学的留学生。基于上述特点,显性知识管理的本质应该是提高“双语型”教师显性知识的双语性、前沿性及跨文化性,进而改善教学效果,扩大学生的受益面。

二是教师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的管理。“双语型”教师队伍的隐性知识是指建立在教学长期教学实践或学习经验的基础之上,并涉及双语教学中各种无形因素的知识。“双语型”隐性知识往往具有两大特征:

(1)技术方面的隐性知识,主要涉及双语教学中非正式的,并且难以用语言或其他书面形式表达的教学技能、技巧和诀窍;(2)教师在自己求学和生活中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度、信念及双语教学效果的预期等。隐性知识往往具有排他性,是一个教师教学的特色所在,也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相比于非“双语型”教师而言,“双语型”教师在长期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可能拥有更为丰富的隐性知识,对该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其可能产生更大的知识创造与积累效果。因而隐性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快隐性知识的知识创造过程,即加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速度,进而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以用于教学实践,发挥隐性知识的效用。

在教育部做出关于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决策之后,双语教学逐渐进入我国的大学课堂,教师如何上好双语教学课程成为了学界讨论的焦点。根据渥太华大学的教学经验,能否百分百运用目标语言进行教学是双语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的知识又是双语教学过程中外文使用程度的决定因素,因而有必要对“双语型”教师的知识进行恰当管理,为此,本文后续部分将从显性和隐性知识管理的视角,构建“双语型”教师知识管理的基本策略。

二、显性双语知识的管理策略分析

1.形成初任教师教学材料迅速建档机制

初任教师往往刚从高校毕业,才开始其“教师化”的过程,目前各高校的初任“双语型”教师一般具有海外求学的经历,其求学所在的国度及大学与其所执教的本国大学在文化和认知上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初任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行为习惯往往受到原先高校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具有独特差异的显性知识,这种差异性将非常明显的体现于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而事实上与一些长期在国内教学一线,且经验丰富的“双语型”教师相比,初任教师的显性知识可能是更体现国外的文化和研究前沿(俞理明、袁笃平,2005)。为此,将初任教师的教学材料,特别是从国外获得的双语授课的显性知识迅速建档,并在原有团队内分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团队整体的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最大化的发挥初任教师的显性知识储备。

2.构建“双语型”教师培训通道

双语教学中由于涉及外语及外国文化常识的使用,而外语在教师的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往往不多。在长期缺乏外语交流的环境下,教师外语方面的显性知识将随教学时间的推移而生疏、忘记(王书贞、王叙果,2007),为此,应构建“双语型”教师的外语培训通道,一方面,使得“双语型”教师及时“复习”以往的显性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接触到更新的显性知识,并将该显性知识通过文字的形式存档于团队内部,进而扩充教师的显性知识。一般而言,外语培训有两个通道,一是国内培训,另外一种是国外培训,就双语教学的实际要求而言,国外培训对教师外文水平和文化认知的提升和效果较好,国内培训对双语教学方法的提升效果较好。为此,应在权衡经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为“双语型”教师构建较为合理的培训通道。

3.促进“双语型”教师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

“双语型”教师团队是一个学习型组织,教师间显性知识的碰撞将会产生更多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而双语教学所涉及到的显性知识往往多于非双语教学,为此分享和交流所能产生的“火花”会更大,对教师队伍知识结构的完善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一方面,建立“双语型”教师显性知识交流的平台,如建立网站、提供讨论教室、请名师在线指导等;另一方面,形成“双语型”教师讨论的激励机制,使得双语型教师在参加讨论的在分享知识的同时亦能获得一定物质激励,进而提高其参与知识交流的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双语型教师的交流应该是建立在外文特色知识与教学方法引入或介绍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知识教育实施体系与管理模式,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学生知识结构的需求。

4.制定团队内显性知识的统一管理制度

与非“双语型”教学团队不同的是:“双语型”教师可能曾求学于不同国家的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内部的显性知识是分散的,而制定有效和统一的规章制度来对教师的显性知识进行管理,使得教师间的显性知识能够在团队内部有序流动,这将极大提高双语教学显性知识的效用,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为此,一方面,应指定专任教师对显性知识进行管理,并负责收集对教学过程有用的外文信息,并由团队的负责人监督外文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以提高显性知识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制度双语教学显性知识定期更新制度,双语教学过程中,对双语教学显性知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此应不断对已有的“双语”知识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满足实际教学的需求。

三、隐性双语知识的管理策略分析

日本著名教育学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了隐性知识管理的几个方向,即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以及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由于双语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通过自身显性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为此,就教师隐性知识管理而言,更多的是使得教师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因为转化为显性知识后的隐性知识将更有利于“双语型”教师间的交流和共享,也更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

双语教学隐性知识显性化往往具有三个步骤:(1)提取“双语”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信息,特别是涉及如何用双语给学生解释清楚基本原理的经验,并将该知识记入记事本,以积累经验事实;(2)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概念化和外文化表述,使得经验信息能演变成双语知识,并对其不断完善,使之成为双语教学过程中的显性知识;(3)对所提取的知识进行外部化表达,即将转为显性知识的隐性知识口语化,进而使用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基于上述分析笔者以为,对“双语型”教师的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镜像化反思自身双语教学的过程,以双语教学中自身的言行作为研究对象。双语教学过程中涉及外文专用术语的解释、外文的翻译技巧以及外文定义的口语化解释等,教师往往在自身隐性知识的引导下,结合其隐性知识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的认识从显性化转化为隐性化,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一般而言为了提高隐性知识在反思过程中的转化速度,可以从双语教学的目的着手,在牢记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的角色及功能的条件下,先反思自身的教学策略,进而归纳教学环节的设计,然后回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吸引力较强的环节或教学手段,在上述基础上深入阅读课程相关的外文,以完善自身的教学内容、环节和手段,并由此构建成“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课程知识”、“教法知识”“情景知识”和“教师自我知识”的外文资料,并将这些资料融入到下一次的教学过程中,使自己逐渐由普通双语教师逐渐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教师。

其次,通过外文的形式记录自身的生活体验。虽然双语教师通过日复一日、习以为常地运用个人实践知识,来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困境和问题,但“双语”教师很少对此有明确的理解,以至于教师甚至认为“原来我可以如此轻松地解决这么多的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受“双语”教学实践以外文环境中“我”的影响,但外文环境中“我”的多数隐性知识并未在教学实践中外显化,从而使得教师的个人能力,特别是隐性知识能力未能完全体现于实践。而通过生活体验的外文化记录,可以使得教师清楚地意思到自己如何运用隐性知识中的“我”的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使之成为自身教学中显性化的智慧,而不仅仅自发式地解决问题。

再次,建立正式的师徒制度(mentoring system),即以团队内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师为初任教师的双语教学实践方面的导师,在初任教师隐性知识的形成和转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师徒制的存在使得初任双语教师与经验丰富的教师有更多的互动和沟通机会,一方面,通过观摩“导师”的教学活动,可以熟悉在特定双语语境下“导师”应用隐性知识的方法和策略,发挥优秀教师的隐性知识;另一方面,双语教学中的外文运用多得益于教师对语境的把握和用词的自我理解,通过与“导师”的对话与交流,还能使得植根于“导师”脑中那些不能充分表达的隐性知识更易显性化、清晰化,从而加快优秀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最后,构建学习及相互学习型“双语”教学团队,双语教学中需教师不断更新外文知识和中文知识,因而形成学习及相互学习型“双语型”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的相互碰撞,可以加快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步骤。具体可以有两个方面措施:

一是以显性化知识激发隐性知识的显性化,通过拓展外文资料获取途径、形成最新资料传阅制度、构建团队知识互动平台等显性知识手段,来提升教师的显性知识,并以该显性知识为依据激发教师显性知识的潜能。

二是通过隐性知识相互碰撞的形式来挖掘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潜能,主要通过形成“双语”教师相互听课机制来实现,不仅如此,在教师相互听课的基础上,教师队伍内时常举办听课点评交流会,促使“双语型”教师的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3):74-78.

篇13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可以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动力源。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知识将成为核心和具有柔性特点的生产要素,而对知识的管理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和提高组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组织而言,知识和信息正在取代资本和能源成为最主要的资源,知识经济迫切要求管理创新。 适应此要求,近几年来,一种新的企业管理理念——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正在国外一些大公司中形成并不断完善。其中心内容便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组织创新和集体创造力。总结和研究知识管理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利于引导我国企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知识管理?一个定义说:“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着的非连续性的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组织的生存及组织的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本质上,它嵌涵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并寻求将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虽然广泛运用于企业管理的实践,但作为具有一般管理的共同性质的公共管理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管理的问题。对于公共部门而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就是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组织创新。

知识管理为组织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型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快速反应、明智地运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环境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虽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组织的发展方向和领导方式,但是其潜在回报是巨大的。 要了解知识管理,首先要把它同信息管理区分开来。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并不意味着实现了知识管理,这正如不能单纯从一个组织的设备硬件层面来衡量其办公自动化水平一样。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类认知能力的结合才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对象的过程。这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 实行有效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的培训。它要求组织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组织中的雇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组织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组织构成巨大的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 许多成功的知识型组织都建立了对积极参与知识链的雇员进行奖励的激励机制。库珀解释说:“雇员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和创造新的有用知识的能力。”以此观点来分析现在某些猎头公司的做法,他们追寻的目标往往是人才的固有能力,即“已经掌握的某些秘密知识”,而不看重其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短视行为。

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信息管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它把信息作为资源从技术、组织、人力三种因素的结合中进行管理,则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新事物。美国1979年《文书削减法》最先提出联邦政府的信息管理问题,并在联邦机构中设立政府信息主管。企业的信息管理则是在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并在企业首席执行官(CEO)之下增加了企业信息主管(CIO)的职位。其后,信息管理经历了实物管理、技术管理、资源管理三个时期。按照美国学者马夏德(D. A. Marchand)与霍顿(F. W. Horton)的划分,信息管理的发展有五个阶段:物的控制、自动化技术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管理、商业竞争分析与智能、知识的管理。 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在历史上曾被当作信息管理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管理实践的发展,知识管理逐渐从信息管理中独立出来,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管理领域。此时,知识管理已有了不同于信息管理的内含和外延。可以说,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的管理。知识作为认知过程存在于信息的使用者身上,只有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才能创新。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转化,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以人为本”的管理主线进一步体现。 知识管理有助于信息处理能力与员工创新能力相互结合,进而增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应变能力和预见能力。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还在首席执行官与信息主管之间设立了知识主管(CKO)的新职位,并作了适当的分工,信息主管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利用上,知识主管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育集体创造力上。

二、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新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球化以空前未有的速度推进。这一切都改变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在知识社会,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远胜过原料与厂房。美国微软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淘汰自己的产品”。1997年3月3日美国《财富》杂志定期评出美国最受推崇的企业,创新精神正是其评选标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就必然体现为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已有的知识要素与/或新的知识要素的新组合,它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彼得·德鲁克则将“创新”概念推广到管理,提出“社会创新”概念,认为创新就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 OECD1996年发表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文件强调指出了以往的创新都集中于投入—产出分析中,那是一种静态的线型模型,而在当今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系统的平稳运作依赖于知识流的流动性(The smooth opera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s depends on the fluidity of Knowledge flows)。它强调“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等为了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通过建设性地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机构网络,其主要活动是启发、引进、创造与扩散新技术,创新是这个系统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创新主要体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一系列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即知识的流动。知识流动的类型有:人力资源流;机构链;产业群;创新公司行为。知识管理正是要确保知识流动渠道的通畅。

知识管理、创新行为都不单纯是一种技术过程,人文因素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创新总要依靠人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对于政府而言,要为创造良好的新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则必须不断改变自己的战略策略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这一切都离不开知识管理,因为其实质就在于充分发挥人文因素的积极作用。

知识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所不可缺少的要素和重要资源。在当今的许多行业例如金融服务、咨询和计算机软件等部门,知识正在作为创造价值的必要前提而发挥作用。然而许多企业并不善于管理知识。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低估了产生和获取知识的价值,失去或放弃己经拥有的知识产权,有的管理措施阻碍了知识的交流及共享,对已有知识的使用和二次开发的投入不足等。

不少企业在吃了不重视知识管理的苦头之后,对知识创造价值的巨大潜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计划,将知识列为一种资源纳入管理体系。

以知识的视角,组织可被看成是一个对知识进行整合的机构。人类的全部生产力都离不开知识,机器只不过是知识的体现而已。因此,要真正实现知识管理,首先必须实现观念的创新。即将传统的工业管理观转变为现代的知识管理观。

工业管理观与知识管理观的主要区别如下:

⒈用知识的观点看组织,就会把人们看作是收益的创造者,其首要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无形的结构,而在工业时代的组织内,人们时常是被更为简单的看作是生产成本和生产要素。 ⒉在知识组织内部,学习的目的是创造新的资本和程序,而不仅仅是运用新的工具和技术。⒊在知识组织内部,生产流程是由观念驱动,并且有时是混沌不明的,这与工业时代生产流程中严格的前后次序和机器驱动形成鲜明的对比。⒋工业时代的收益递减规律让位于知识递增规律,工业组织中的规模经济(economicsofscale)让位于知识组织中的视界经济(economicsofscope)。

⒌管理的权力基础取决于他们知识的相对水平,而不是他们在组织中的等级职位。信息流的传递是通过可以分享信息的网络,而不是通过组织的等级机构。 在现在的企业管理制度下,各部门都保有自己的知识并需要发展知识,但是并没有一个合适的知识管理制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协调机制,知识管理的内容日益复杂化和重要化,导致公司高层管理者产生了设立CKO职位的动机。为了搞好企业的知识管理,CKO应运而生。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一般译作“首席知识官”或“知识总监”,是企业专职负责提出、推进和协调各种知识管理计划或方案的企业高级管理职位。其具体的职责包括:

①创设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知识管理要求CKO就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等)的分类基于知识的工作体系、与知识密集型业务相关的管理过程保护知识和防止外溢等问题从组织机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②协调部门之间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是企业某个部门独立行为所能控制的而只能通过企业整个部门之间的共同行为来协调控制。CKO对要获得的知识知识的开发和保有方式尤其是知识的交流和共事等问题需要有清晰的理解和解决办法。这项工作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具体工作有建立知识目录、开发知识共享的群件,或建设企业内部网,再造知识密集型管理过程等。③营造知识创新和交流的内部环境。CKO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适合知识创新与交流的环境,如提供各种便利机会使得平时接触不多、但是对某一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们能够通过会议、社团活动等方式相互沟通。相当多的知识是通过适当的、非正式的交流环境得到的,尤其是隐性知识,因此有CKO指出知识管理工作“20%是技术成分,80%是文化成分”。也就是说,CKO作为环境营造者的角色要比他们在技术方面的角色重要很多。④防止知识外溢。企业和其合作伙伴、中介机构、供应商以及客户之间共享知识同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对企业竞争优势也有重要影响。对于那些有知识资本形成意识的企业来说,防止知识外溢已成为一大问题。

西方企业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工作独立设置与“首席经营官”(COO)、“首席财务官”(CFO)等并列的“首席知识官”(CKO),这足以证明西方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高度重视,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前进的不竭动力。国有企业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高度重视对知识的开发和利用,注意发展并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把经济增长的方式真正转移到领先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三、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

Morten T.Hansen等人提出了知识管理的两种策略,即法典编辑策略和人格化策略。所谓编辑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开发者的剥离,以达到知识独立于特定的个体或组织的目的;而后知识再经仔细地提取进而汇编成法典关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供人们随时反复调用的策略。Ernst&Young公司企业知识中心的主任拉尔夫·普勒曾如此描述法典编辑策略:在剔除掉客户敏感信息后,通过将文档中零碎的关键知识,如面谈指导、工作日程和市场划分分析等加以汇总并储存在电子知识库中从而创造出“知识客体”。这种方法使许多人可以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的知识,而无需与最初的开发者接触。这就开辟了知识的反复使用,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人格化策略指知识与其开发者紧密地联贯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进行共享。计算机在这类组织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采用人格化策略的Bain公司、波士顿咨询集团和麦肯锡公司致力于个体间的对话,而不是数据库中的知识客体。在这些公司中,知识并未被编成法典、知识是在运用头脑风暴法的研讨会中和一对一的交谈中发生转移的。为了使这一策略行之有效,象Bain这样的公司都重金注资于建立人员网络系统。知识不仅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视频会议等形式进行共享。

遵循法典编辑策略的公司依赖的是“反复使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如软件编码或手册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大的修改的话,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多次地使用。与此相反,人格化的策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被系统化,因而效率较低。

若想正确地选择知识管理策略,主管或经理必须先回答如下问题:(1)为什么客户会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向竞争者购买?(2)客户期望从本公司得到什么利益?(3)蕴藏于本公司的知识如何能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在明确了这些问题之后,应进一步考虑如下问题:

1.公司提供的是标准化的产品还是用户化的产品?如果是前者,那么主导知识管理策略就应是法典编辑策略;如果是后者,则人格化策略更为有效。

2.公司拥有的是成熟的还是新颖的产品?如果企业的策略是基于成熟的产品,那么企业将从反复使用的模型中获得丰厚的回报,例如微软的产品;反之,如何拥有的是新颖的产品,则对知识进行管理时应以人格化策略为主。

3.公司的员工在解决问题时依赖的是明确的还是难以言表的知识?明确的知识是可以被编辑的,如简单地软件代码和市场数据。当公司的员工依靠明确的知识去完成工作时,人-文档的方法最有意义;而难于言表的知识由于很难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的,包括科学知识经验,操作性的“Know-How”(知识如何),对行业的洞察力,商业判断和技术经验等。对此,采用人格化策略是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卷首语.与“狼”共舞管理制胜[J].管理科学,2000,(4):1-1.

2.维高.知识的革命[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209-2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