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

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0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提高初中数学的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036-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22

一、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部分学生有厌恶数学之心

初中生已经正是接触数学的学习多年,有些学生由于贪玩或其他原因,跟不上初中数学的学习,成绩较差,致使其厌恶数学,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也有些学生虽然数学成绩尚好,但并不喜欢思考,从不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对数学的学习也并不感兴趣。这些学生由于心理原因都不能正确把握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学习初中数学。

(二)部分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如今,新课改实行多年来,依然有部分教师不注重新课改的内容,沿用曾经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范进行数学方面的教学,其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思想老套,不适用于当今的新课标教育,其教学方式无法切入重点给学生直观地讲解和理解,致使学生学习成绩无法提高。也有一些教师教学心态不端正,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这些教师有的具有一些副业,例如当家教等,他们课下不认真备课,课上不努力讲课,不认真对待学生,没有尽到教师应有的责任,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下滑。

(三)学生学习方法存在缺陷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是十分了解自己,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并不一定适合自己。例如,有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正确学习方法,做题分不清入手点,无法切中要害的抓住数学题的入手点,在学习方法做题方法上都存在缺陷。

二、提高初中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想要学生人人学好数学,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数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下。

1.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很多初中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不单是因为其天生不喜欢数学,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跟不上数学的学习,进而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应该在某些考试的过程中适当地为学习不好的学生出一些较简单的题,使他们感受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成就感,在教学课堂上教师也应该为他们设置一些问题,并且多表扬、少批评,使之拥有成功的体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

初中阶段,有些学生开始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讲,课堂不积极配合教师,这些学生时间一长便失去与教师之间的默契,也会渐渐跟不上功课。因此,初中学生上课应该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讲课,多参与到教师的提问当中,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其实很简单,也才能更加用功学习。

3.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讲课和课下留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多通过做游戏或者举例子的方式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热爱数学,认为数学并非仅是抽象难懂的。

(二)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增强初中数学学习效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的教学能力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一定要先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掌握程度,对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了然于心,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全面的解答。其次,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中学阶段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情感波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给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最后,教师要灵活改变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模式尽量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到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

1.理解数学理论

初中数学理论包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等,学生一定要重视数学理论的理解,真正做到对不同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例如,在学习“圆的性质”时,学生应当注意圆的外心、内心、中心、重心等不同概念之间的不同和联系。

2.重视推导过程

数学的推导过程是不可忽略的,它可以令学生更加深刻领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及更加深刻地记住不同的知识点。例如:如图,AB=DC,AC=DB,试证明∠ABD=∠ACD。

解析:学生在解答的过程概念中应该充分利用数学中全等三角形性质通过已知条件AB=DC,AC=DB和图中两三角形的公共边BC,证明ABC≌DCB,之后再证明∠ABD=∠ACD。

3.灵活运用不同解题方法

学习数学的方法很多,因此解答数学题的方法也很多,有些时候有的题不能单单通过理论知识的研究去解答,而是要适当选用更合适的方法。

总之,我们应该注重初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效率,使学生快速高效的完成其学习任务,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

篇2

新课标作为教学的指导大纲,有着先导性的作用。初中数学作为初中课程必修的一门课程,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适应时展的趋势,提出了要以学生为本代替以教材为本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利用新技术,提倡积极创新的精神。这些理念的提出,改变了过去的教学理念,使之朝着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数学教师还并没有意识到新课标已经成为主流或者对其理念理解不透彻,他们并没有依照新课标的倡议来改进自己的教学办法,依旧我行我素,导致教学质量一直上不去。为了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我们一定要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找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二、新课标的理念

(一) 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强调以课本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标则明确指出要以学生为本,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只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新课标指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了解分析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处理问题方式的差异以及思维能力的高低等。教师应根据班级里学生之间的差异和特征,实事求是地为学生安排相应的练习,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二) 培养学生猜想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初中生和小学生相比,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初中生都比较早熟,想象力和创新力也较过去的初中生更强。而猜想正是解决数学问题所需要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多思考、不要怕猜错,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索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圆的教学中,提问:平面上共有A、B、C、D四个点,且任何三个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面,问最多能画几个圆?如果四点都在一个直线上,又能画多少个圆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并得出最终结果。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新课标同样也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应充分利用好现代的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最好最丰富的教学内容。多媒体是当今教学领域中必不可缺的产品,若能很好地将它用到初中数学中,就能改变过去枯燥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通过图片和视频,将枯燥、抽象的属性概念变成形象、直观的印象,变枯燥为新鲜。比如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使用几何画板软件,充分地展示不同图形、线段之间的关系,降低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难度。总之,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大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除了上述所言,新课标还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到生活。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新课标为数学应用提供了总的方向,要求初中生必须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且能够较好地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重视将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策略和实例分析

随着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国家、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新课标中也明确了创新的重要性,指出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应通过数学教学的活动,让学生们初步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学生增长才能、学习知识、提高素养的必备条件之一。所以,创新不仅仅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提出要求,同时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 找准衔接点,让学生在情境中释放潜能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严密性、丰富性、逻辑性、实用性的特点,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当擅于抓住数学学科的知识特点,增加创新教学的方法,认真分析研究教材的内容,掌握知识的要点和体系,找准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衔接点,抓住初中生好奇的心理状态,创造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地探索问题情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快乐中学到必要的知识。

比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某酒店为了扩大经营的规模,要进行装修,需要在大厅内的主楼梯上铺设红色地毯。一条地毯每平方米30元,楼梯宽2米,侧面图如图所示,问购买地毯至少需要多少元呢?

这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道关于解三角形的题目。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接把关于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进行讲解,这样并不能吸引学生。若按照上述的教学方式,将生活中的问题和所学的知识相结合,创设出学生们感兴趣的、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再进行有效地引导,就能凸显出快乐学习的理念,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们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 抓住问题的发散性,凸显关键的知识点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部分,有着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等特点。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富勒曾说过:“所有的小孩生下来都是天才,但我们在生命最初的六年磨掉了他们的天资。”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的一大重要课题。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用法、一题多问法、一题多联法、一题多解法、一题多变法等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让学生们在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得到能力提升。

篇3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的课程体系及教材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成迫在眉睫的问题,而教学上高效既要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较多的教学任务,又要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切实提高实际运用能力。我认为要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现在的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在绝不迁就姑息的基础上,教师要调整自身,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以科学的管理方法面对学生,教师要提升自身素养,在课堂上应有主持人优雅自如的风度,要自然、大方、诙谐、幽默,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进而幻想在这门学科的领域里有所创造。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例如我在讲授《展开与折叠》一课,离下课还有5分钟,学生都在独立做作业,这时有一位成绩一般,平时最不爱问问题的女同学举手请教我。当时,我就想这个学生能够主动鼓足勇气问问题,就是很大的进步,我不能打击她的积极性,而是耐心地给她讲解,并用制作成的正方体的模型再让她动手操作,最后她懂了,也乐了。我适时表扬了她,鼓励她以后有问题及时问。后来她成了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

二、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备好课是前提,同时针对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到对课堂教学中的每个内容、每个环节心中有数,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从教材导学案的设置、课堂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课后作业及辅导等方面入手。

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节课,在备课时就应注意如何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了解和运用全等三角形判定,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事物相等或一致不是偶然而是有条件的。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想尽一切办法找条件,促进问题的转化和解决,以此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入了初中数学课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听得较清楚,有利于集中注意力,提高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书量大和变化几何图形、文字量较多应用题、二次函数图像、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投影仪完成。对于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现代的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花更多时间和精力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必须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技术。

四、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做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例如,数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讲数轴前,先介绍温度计,再由温度计抽象化成数轴。绝对值是学生很难理解的一个概念,他们大都只是机械地记忆当a

五、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

初中数学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试一试”、“谈一谈”等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诱惑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阅读、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如“勾股定理”中介绍勾股定理的历史和中外古代数学家探索和发现勾股定理的趣事。又如“黄金分割”中不仅介绍了黄金分割问题的提出、作法和证明,而且指出黄金分割在几何作图上的作用。书中还介绍了黄金矩形、黄金三角形、拍照、舞台布置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更好地体现应用数学的意识,可以列举黄金分割在“优选法”中的普遍应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魅力。

六、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测手段当堂巩固、当堂检测

篇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力训练一直以来就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与之相随的是数学概念的认知和传授。数学概念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就是因为它在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比较注重对数学解题方法等的讲解,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强调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师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的要求是相悖的,在数学课堂上如何有效地进行概念教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高。接下来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提高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概念的有效引入

1.创设情境,引入数学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利用情境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时,应体现数学概念教学的问题情境,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自己感受概念的本质属性。如,在“数轴”概念的教学中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引入,怎样用数来表示温度上升5度和温度下降5度,怎样用数表示收入500元和支出500元等这些相反的量呢?引出正负数的概念,进而追问学生是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来表示,可以引出图示法,启发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出“数轴”的概念。这种引入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提高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2.类比引入概念

任何数学概念都有与之相关的邻近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基础,从学生的邻近概念出发,引导学生探究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整体性与严密性的把握。比如,在讲“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引入”时,可以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小学中分数的基本性质,再用类比的方法引入。这样的引入不仅复习了旧知识,同时更易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概念

比如,在讲“梯形的概念”时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梯形的实例――梯子,或堤坝的横截面图,再在黑板上画出梯形的标准图形,让学生获得梯形的感性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容易理解,从概念的现实原理引入新的概念,学生掌握起来也更加轻松,数学教学也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二、在数学教学中认真剖析概念,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1.从数学概念中的关键词入手进行剖析

数学概念严谨、简练、准确。教师要特别注意数学用语的准确性,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清概念的每一个字、每个句子、每个符号的意义,特别是关键处的字、句,这是引导学生掌握概念、运用概念的前提,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比如,对于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互为相反数”,学生往往忽视“只有”两字,而缺少这关键的“只有”,概念就完全错了。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并与学生仔细分析这两个字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同类项就是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这一概念讲解时,应着重于“相同”这一关键词的分析。

2.从新旧概念的衔接处入手学习概念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已学概念。从新旧概念知识的衔接处入手学习概念,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相关概念有一个整体化的认知,构建完整的概念知识体系,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概念的长久记忆,还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比如,在讲“分式的约分”一课时,它的重点就是要找到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而公因式涉及已学概念中因式分解的内容,所以,这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对因式分解进行复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新旧概念进行衔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

3.从数学概念的相似处入手学习概念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用对比方法找出容易混淆的概念的异同点,有利于学生区分概念,获取准确的知识。数学概念一般都是从正面阐述,有些学生只从字面上理解,以为自己掌握了概念的本质,但是一碰到具体的数学问题却做不出正确的判断。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学生正面认识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概念中的关键性的字眼进行比较。比如,学完单项式、整式的概念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些代数式,并指出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仔细观察后并说明单项式与多项式的联系和区别。

三、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概念的有效运用和巩固

1.概念的表述要准确

数学概念具有严密性、准确性的特点,因此,在学生掌握概念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述概念,抓住概念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学生刚接触到抽象的概念,往往会出现表述不准确的现象,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表述进行纠正,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表述概念,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2.要注重概念的归纳、总结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概念的归纳、总结,必要时可编成顺口溜,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在讲“直线、射线与线段”时,在学生理解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如下归纳、总结,根据直线、射线与线段的特点编成顺口溜,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直线射线与线段,形状相似有关联。

直线长短不确定,可向两方无限延。

射线仅有一端点,反向延长成直线。

线段定长两端点,双向延伸变直线。

两点定线是共性,组成图形最常见。

3.要注重概念的观察、阅读

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具体概念讲解时要让学生注重观察,抓住概念要点,强化阅读,加深学生印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多读中,学生能够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消化和吸收,进而达到熟练运用概念的目的。

4.对数学概念要及时练习、巩固

在数学教学中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学生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一遇到概念填空就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练习、巩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及时地巩固所学概念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能力,确保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就可以以不同的练习方式出现,检查学生概念的掌握情况,可以填空,可以判断,可以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必须打好概念教学这个根基。在概念教学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选择学生易接受、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尽量丰富概念教学的形式,注重概念引入的趣味性,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对概念的巩固。只有坚持这种渐进式的概念教学方法,才能显著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并优化概念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概念,更轻松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沈艳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08).

篇5

二、初中数学的特点 

(一)初中数学更加注重教学的直观经验 

初中生处于一个成长的特殊时期,心智、体质逐渐发育健全,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正在由低转高的过程,由直观形象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这个过程将直观经验的教学融合在授课内容中,那么会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印象。例如,传统的几何课程内容就是点线面,而加入了直观形象的课程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高楼大厦、标志建筑来讲解点线面的理论知识。 

(二)初中数学更加强调的是回归生活 

数学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所体现,人们漫长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图形意识、记忆意识和度量意识。而数学的授课内容恰巧就是将这些意识转化为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意识。 

(三)初中数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手动操作能力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要改革目标,有效的数学学了对知识理论的理解之外,还要有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帮助学生提高观察、推理、实践、反思的能力。 

三、 目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状况 

(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由于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处于正在形成的阶段,所以初中数学的学习更加需要抽象与具体相互结合的学习方法,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但是有时候数学老师忽略了这一点,总是不断强调数学的原理,不能把其形象具体地讲解出来,只是不断重复,进行灌输式教育。 

(二)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目前很多教师忽略了新课程改革以后是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这一点,习惯性按自己的观念安排教学内容,一个流程地走下来,讲解课堂标志性习题,以点盖面,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老师一手操作教学过程,就会使初中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家长过于注重考试结果 

目前大多数学校注重的是分数、升学率,这样家长会认为只要孩子的分数高了,考试结果优秀了,孩子就是优秀的。可是真正忘却了,学习的真谛是学以致用,学校的功能是帮助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孩子自主创新能力。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 

四、 面对初中数学教育现状所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教学理念,端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进行合理认知 

依据现在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今时代的数学教育应主动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合理认知,激发他们对自己创造性和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认知、重视。数学老师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领域的发展状况,更要关心孩子内心对知识的真实感受,做到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进行启发式的教育,摒弃灌输式教育。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比如,相对于同一道几何证明的题目来说,让两个以上的同学到黑板上进行题目的解析,让他们从不同的思路进行问题的解答,并加以对照,从而提高学生的互动能力,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对公式定律加以理解和运用。 

(二)活跃课堂氛围,提出有趣的题目,设立情景 

传统的课堂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记,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毫无新意,也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能全面集中,有时候会犯困打瞌睡。所以较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课上提出较为有趣的题目,抓住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以确保教学效率。例如,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游戏接龙的方式,由任意一名学生开始,针对方程X+2Y=40,任意给X或者Y一个值,点班级另外一名同学,让他说出相应的Y或者X的值,再由这名同学提出新的X或者Y的值,以此类推,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都能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就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计算方法。 

(三)将数学生活化,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也获得一定的进步。例如,在平移和旋转的问题中,可以提问学生在游乐场中,过山车和摩天轮这两项运动哪种属于平移,哪种属于物体的旋转。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坚持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面对初中数学目前产生的问题,我也列举了简单的解决方案,但是我对这方面的认知也是局限的,对此研究仍需要不断完善,也需要学校老师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春峰.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12). 

篇6

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肯定比初中数学的教学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一步步的来制定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师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学习数学成绩的提高和课堂质量的提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步的积累,教师应该在每节课过后进行总结,多跟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课堂学习情况,找到不足的地方,然后进行完善,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就会越来越高。

1.高中数学有效方法开展教学的重要意义

1.1培养学生学习技能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的技能,才能够减少对老师的依赖,才会更愿意主动学习,从而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在长时间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形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新的知

(下转第181页)

(上接第180页)

识由老师教,遇到学习的困难第一时间寻求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助,逐渐丧失了钻研的意识。通过运用有效的方法开展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能,进而学会学习。

1.2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运用有效的方法开展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除了能提高数学水平之外,也能使学生的其他方面得到锻炼。

2.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2.1教学形式多样化

目前,数学的教学形式比较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变化性小,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疲劳,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这样会使老师和学生的上课情绪较低,以至于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教师应该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

2.2合理运用提问法

提问法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法的应用可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提问法不能盲目地使用,而应该结合学生实际,不能提问过难的问题,提问的问题要有指向性,以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或者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促进理解的作用。并且,在学生对问题作出回应之后,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中肯的评价和鼓励。在学习空间几何的问题时,这种问题一般不止一种证明方法,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证明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布置几道不同的几何证明题,每五个人一组,证明同一道题,每组会有不同的证明方法,再在课堂上展示每一种方法,这样每一位同学都学到了多种解题方法,扩展了思维,同时也丰富了知识储备。

2.3应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符合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充分运用,将图像与声音结合,把课本上静态的知识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出来,使学生“看到”知识。数学的线面关系以及立体几何的知识比较抽象,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从而在大脑里形成印象,在以后的同类问题中可以快速反映出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以学生作为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体,学生的所有思路都跟随老师,但是新课改正在逐步转变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每一堂课的主人。这个过程要求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5推广合作学习法

高中生的学习充满了竞争,这时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明白竞争的意义,更要了解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协作和沟通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合作的力量,一个人不能脱离集体而存在,而且个体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为学生创造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可以在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更可以促进班级和谐地发展,使班级成为学生的依靠。

数学的学习具有连贯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每学习一段时间,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温习,这个过程是对学过知识的巩固,同时又为接下来要学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的教学教师只要能够找到学生真正的不明白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对症下药,然后进行高中数学的课堂提高就不是问题了。但是教师一定不能忽视的教学就是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数学教学都是白搭。提醒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过多的以“我以为”该怎么来教,而是要真正的落到实处,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真正的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让高中数学课堂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篇7

1.夯实基础灵活运用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牢固的数学基础是数学解题的基石,牢固的基础知识是高效解题的基本保障.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让学生记住知识点,而且要让学生明白在不同情况下如何正确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点.数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出题者的意图,理清解答思路,寻求解题的突破口,并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题.

2.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目前初中的数学命题不再是单纯地对一个知识点的考查,而是将不同的知识点整合进行考查.学生要想成功解题就必须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将不同知识点进行融汇贯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亲自动手、合作讨论、反思总结等,让学生主动学习,加深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二、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1.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的精髓和钥匙,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导入主动、自觉学习之中,引导他们对各种数学思想进行总结和比较,找到他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适用范围,从而寻求到更好的解题方法.初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是代数和几何,两者之间是具有联系的.研究代数问题时一般会运用到几何知识;探索几何问题时往往会借助代数知识进行研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答数学题目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灵活解题

方程思想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解题中遇到未知量往往会利用方程建立等量关系,然后解方程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初中数学方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如果掌握好这些知识点,就可以针对未知量问题时运用方程思想进行解答.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遇到含有未知量的题目时运用方程思想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对数学转化思想能力的把握

数学转化思想就是当遇到复杂、繁琐、未知、抽象的问题时往往将其转化为容易、已知、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如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不规则图形分割成一个个规则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然后将这些规则图形的面积相加,得到的面积之和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样就将复杂、困难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解决问题.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1.引导学生高效审题提高解题能力

解答问题的步骤是从审题开始的.题目的大量信息和已知条件会在题目条件和结论中体现,良好的审题能力能使学生找到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在教学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审题能力不佳导致无法解题的实际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复杂的题干条件和题目设问中理清题目的逻辑,排除干扰条件,找到有用条件,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2.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维方法

数学建模的意义在于:将题目具体、复杂数量关系通过所学知识抽象化、简单化,建立符合某种规律的数学关系.简而言之,通过题目的所给条件,建立含有变量和参数的等式或者不等式,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至知识的讲解之中.

四、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助于解题能力的提高

1.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解题信心在数学解题中也相当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传授学生数学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积极心态.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遇到难题沉着、冷静,抱有克服畏难的心态,认真审题理清题意,不忽略任何条件,挖掘题目潜在条件,把握数学问题的共性和特殊性,从而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2.教导学生学会总结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数学学习的目的是掌握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题只是巩固知识的训练手段之一.解题完成后进行总结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

篇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而且更要满腔热情地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布鲁巴克提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 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能力的现状分析

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地影响,长久以来,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都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讲,加之“尊师重道”地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学生的服从意识观念较强,导致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课堂上表现较拘谨、不敢提问。课堂上,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完全没有时间去自主地思考,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提问。初中数学课程摘要的应变技能,思维方面具有机械性,往往无意或者不善提出新问题。

二 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的方法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现代思维学研究表明:人在高度自由、高度放松的氛围中,其思维便会进入一种更高级别的自组织自调节过程。“创造性学生往往因教师不能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思想而隐藏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而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产生严重抑制作用。”自古以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方法,应找准自己的位置,采取民主态度,鼓励学生思考,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积极探索,为学生成长、思维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特别应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初中数学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幽默、愉悦的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提问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活。

(二)构建提问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发现”因素,适时利用暗示性语言、语气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知识,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教师应构建良好的提问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而且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通过具体数学问题引起的悬念或探索活动激起学生的问题欲望,进而形成教学情境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利用暗示性语言、语气,结合有效问题串创设学生自主提问的情景。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设置有梯度、可延展性的课堂提问,以便给学生连续.广泛的提问空间。每个问题都要留一定的窗口给学生,让学生在解题时,在教师的暗示性语言下能找到题目的漏洞,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进行自主提问.例如,在教学“变量与函数”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这样一道题:“一个矩形的周长为60,其中一边长为10,求这个矩形的面积。”启发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认真思索和热烈讨论后提出:“边长还可以取其他的值吗?”“若其中一边长为15、20、25,矩形的面积是多少呢?”“什么时候面积最大?”“若设面积为S,其中一边长为X,S如何表示?”等等,只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提问时间,给所有想表达的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认真倾听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理解和解答问题。让学生从生活情境或数学问题情境中找到数学信息,并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部分或全部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三)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有效评价

初中学生出于受原有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制约,某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没有价值或根本不成立,作为教师,不应忽视,应及时采用鼓励性语言予以激励,激励学生提出存在和有价值的问题。对于那些提出的问题具有很高价值或创造力问题的学生。在教学中应及时进行正面的肯定性评价,并鼓励他以后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方法,并要求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善于提出别人没有想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在这积极评价的体验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他们为了追求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积极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机会有疑问,便会毫不拘束“抢着”提问。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提问的兴趣。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能帮助老师拓展教学思想,实现教学互动,教学相长,使教师、学生均能得到发展。总之,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就能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

总之,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由生疑到质疑,然后解疑的良好心理素质。,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是真正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02

【2】袁成良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情境的设置策略新课程(教师版)2010年2期

【3】沈建红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中学数学研究2007年

篇9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的教育风格就是倡导"愉快教育"。教师要使课堂教学充满乐趣,才能让学生愉快地学习,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热情,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取得这样的效果,不仅要求老师有广博的学识,还能够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将幽默作为课堂教学的调节剂,运用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实例创造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激发其学习兴趣,最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2.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增加学习动力

由于人的思想制约着人的行为,人的理想构成人生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平常对学生要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也要进行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国家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为他们进行辛勤耕耘,家长为他们不辞劳苦,拚命工作等这些都来自不易。通过这些教育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决心,从而树立要努力学习的信念。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上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是主动的,独立的,创造的。因而数学教学中,老师只是一个"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明确自己的"角色效应"。诚心诚意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更多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充分发挥自己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际。如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学生自主交流的能力等,这样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两哈珀的展示平台。与我们的产铜教学相比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关系来展开教学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在课堂上能更好的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教学中老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探究,去交流,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做真正的探索着和学习者。

4.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数学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作为教师,应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对出现的问题要帮助他们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让他们在数学有所作为。

5.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很抽象,枯燥无味,如果不注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会使课上得非常死板,学生学得单调无味。因此,在教学上要充分显示其灵活性,使它与各科。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

6.合理使用教学设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设备,特便是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声像俱全、图文并茂;能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能加深记忆,增加课堂容量等。对于数学来说,人们都知道,许多同学不喜欢数学就是因为它枯燥呆板,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数学课堂具有了生机,许多抽象的问题经多媒体演示能非常直观的呈现给学生,我们将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的使用合理的结合起来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

7.深挖教材,理解教材设置的目的

新教材和人教版的老教材相比,从知识体系和知识的构建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前必须要理解教材设置的意图,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我们的教学设计,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决不能喧宾夺主,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主体,忽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宗旨,要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探究,不能放任自由,学生向怎么讨论就怎么讨论,向怎么探究就怎么探究,而是要准确把握教学中的度,收放有度,让学生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8.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数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究、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定理、公式的发现和证明过程。

9.激发创新意识,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

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严密的学科,正由于这一点令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对其缺乏学习热情。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已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得新的知识。

10.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篇10

一、创设活动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中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活动情景中感受和学习数学知识。

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数学在学生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有些知识点的新课引入应尽量以学生有亲身感受的生活实践作引例,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生活中的社会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充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与现象,它的生动性、趣味性和鲜明的色彩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一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学起来也不感到枯燥。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通过实物操作、模具展示、幻灯投影的演示、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电教化教学形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形象观的视觉会给学生学习数学留下鲜明和深刻的印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尽情领略数学的“美”,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丰富课堂教学

为了激发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些数学游戏或者动手操作演示等一些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多给学生一些动手研究、合作交流的机会,比如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在合作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上数学课。

五、引入数学的魅力

为了调动“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变他们上课注意力涣散的状况,提高听课兴趣,教师可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些数学发展的史实、数学的广泛应用、数学的知识奥妙,介绍数学的最新成果和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或者常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的数学家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这样不仅可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激励进取,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善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

数学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重要要素。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实践也证明,如果教师的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只能象一支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相反,有的老师的语言像兴奋剂,象磁石,使学生很快进入兴奋状态,并深深吸引着学生,唤起学习的热情。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性也不失为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从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应是形象性、趣味性、动态性和简洁性。教师的语言应注意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做到准确、精炼、生动、清晰,力求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单的问题趣味化。教师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语言来渲染气氛,能激发引导学生或苦苦思索,或热烈讨论,或凝神谛听,或驰思遐想,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合理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

对学生积极的评价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会越来越自信,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学困生在学习上很多时候表现得很自卑,更需要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有所进步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及时予以表扬。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和期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爱和期望时,他的内心就会受到信赖、鼓舞,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成行动,变为努力学习和掌握数学的动力,便可有效地激发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合理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多给学困生一些鼓励,能促使他们更自信、更有兴趣和能力学好数学。

篇11

(1)依赖心理。从小学教育开始,学生依赖老师的心理都比较强,特别是那些学习比较 古板的学生。在高中各阶段,因为学生们要面临高考,所以学习都会比较重视,特别是数学。一些不擅长数学学习的学生,依赖老师的心理就会特别强。他们等着老师的题型“模子”,等着老师布置作业,等着老师交代怎么复习,复习那些知识……学习没有自己的计划,哪方面的知识欠缺,不知道培优补差,课堂上只知道习惯性的记录笔记,不知道思考。

(2)学习思想松懈。许多学生都是在考试临近了才知道去学习,总以为时间还有很长,特别是高一、高二的时候,觉得高考还很遥远,因此,懈怠了积极学习的精神,总等着高三或是考前一段时间奋发图强。可是,数学成绩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积月累的知识积累,需要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3)学习不得法。老师在课堂上一般讲的都是基础理论,难疑点的剖析,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提点,举一反三,引导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去学习。但是,很多学生都是照搬原理,或是觉得解题套路都一样而不认真听见,不思考,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2. 高中数学的几种学习方法

篇12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地点,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阵地。教学效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成果。而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理性思维的基础培养,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低,甚至会影响到理科教学的质量。本文将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展开研究。

一、确定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学习是学生建立理性思维,掌握自我学习方法的重要时刻,也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分水岭,故而老师在初中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以及老师的教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又因为初中的学生还没有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初中生没有自律学习的能力,所以老师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尽可能的提高,以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初中数学知识。

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很有限的,怎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能得到更好的教学结果?这是每个老师在教学生涯当中一直在追寻的。那么就应先明确每次课堂的教学目标,学生应该在此次课堂上的掌握重点以及此次教学在经验当中有哪些是学生无法理解的难点。针对这些在教授课程的过程当中着重注意。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的“一次函数的”教学过程当中,虽然其作为初中教学的着重点,但却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那么在教授这章内容的时候就应该先明确教学目标,本堂课应该教授一次函数认知,一次函数到底是什么,并进行简单的举例说明,方便学生在日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时能够印象深刻,有利于日后的教学开展。

只有老师透彻详细的了解教材,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的教学时间之内进行有效的,高效率的数学教学。教学目标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原始出发点。没有教学目标,教学的过程只能是一盘散沙,是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就更谈不上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了。因此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及时确定教学目标并围绕其展开教学活动。

二、有特色的教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拥有足够的兴趣的时候,就会激起对于未知的求知欲望,就会自然而然的开启他自律学习的学习生涯,更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由于其理性思维较为偏重,所以对学生而言较为枯燥。所以就更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进行兴趣引导,如何引导并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兴趣,也就成为老师必须长期关注,不断改善,不断学习的课题。

例如,在学习“圆”的过程当中,因为图形是相对来讲比较抽象的课题,填鸭式教学是很难达到老师们的教学目标的。所以在学习这章的过程当中,就要让知识的坡度缓和下来,先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最初以简单的生活知识来引导学生,当学生们对此有了足够的兴趣之后,老师再继续讲解,进入后面例如弧形,弦,切线,割线,圆周角等各种知识的教授当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也是提升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并借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果在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提高教学效率必然是失败的,泯灭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更是教师的失败,在课堂设计当中教师应当着重于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或者话题。数学源于生活,将生活情景带入课堂,突破我们原有的教学模式,让数学课堂活跃起来,让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三、善用科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使用,教学当中更应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新颖和实际作用,从实际情况入手,信息技术的使用将对初中数学的教育有显著推动。目前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被应用到数学课堂上,从而使得在数学课堂上呈现出来结果,以及学生学习方式,互动方式都有很大的进步。信息技术可以说推动了数学课堂的改革,也间接使得老师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在初中数学当中,涉及到了很多原理概念,这些相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

例如在学习“数的分类及概念”的时候,在这方面老师可以运用电教教学,设计有理数无理数的小动画,用以区分。电教的引入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电化教学可以通过电脑呈现出缤纷的画面来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通过动态视频或动画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把学生带入教学环境当中,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求知。

当然科学的教学方式并不仅仅是引进信息技术,还有比如分组讨论,竞技学习等等。不可单一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式,才能够全面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生涯当中着重关注的问题,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大家去不断的探索,研究,慢慢去改善。这些方法有很多,但哪些又能与实际结合,适合自己更适合学生才是老师们应该注意的。找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积极探索,注重学生思考,从而使得初中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显著提高是教育工作者们的终身目标。

【参考文献】

篇13

学生每天都在听课,每个学生都在听课。但很少有学生知道怎样有效地听课。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引导。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不同,每节课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初中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数学思考能力,对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可以通过自己预习学会,如简单的定义、数学用语等基本知识。学生通过预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这样在听课时就可以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听了。并且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对于重点难点要提前把握好,讲课时对重难点采用“强调”的语气,或采用多次重复的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对重难点还要做详细的板书,以方便学生在课后回顾。教师讲解细致,学生才能够对重难点有深刻的印象,我们的教学才能是高效的。在重难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适合学生的多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由浅到深的问题自己“发现”知识点。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固然要做到这一点,但是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也不容忽视。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基础知识在考试时不会直接考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这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实际上,学生思维能力、数学能力的提高都要以数学中各种基础知识为依托。而且在大部分考试中,80%左右的题目都会涉及基础知识的运用。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这样学生在解题时才能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数学成绩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教师要使学生能够发现、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学生的学若想达到高效,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教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要尽量回忆而不是不清楚立即翻书。学生应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自主探究,不应养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习惯。学生对于一些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题目,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这样,学生再遇到相同类型题目的时候,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对于老师讲的新概念,学生应抓住关键字眼,变换角度去理解。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都要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联系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还要注意数学符号中数学演算的前提条件;要使学生在推理的同时学会书写表达,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常用的书写格式;要训练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来分析作图,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以便更好地利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这样经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强化训练,就会使学生通过分析关、书写关,使学生在注意严谨性、逻辑性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妄想一步登天是不现实的。教师要让学生在掌握书本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解答课后的练习。有些学生可能认为书后习题太简单不值得做,这种想法是极不可取的,书后习题的作用不仅帮助学生将书本内容记牢,还辅助学生将书写格式规范化,从而使学生的解题结构紧密而又严整,使学生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公式定理,以减少考试中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四、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使学生上课积极思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兴趣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力保证。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我们的教学如果仅仅是简单枯燥的数学知识的讲解,学生势必会感到厌烦,逐渐反感上数学课,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又何谈效果?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一定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使我们的数学知识能够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教科书中丰富多彩的插图,都是紧密结合生活的。我们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把学生引入到实际的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开展教学便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美。数学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美,例如,图形的轴对称美,中心对称美,方程式的对称美,组合美等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体会这些形式的美,使学生能够热爱数学,并且产生创造美、发现美的欲望。这样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得到大大地提高。

3.适时鼓励学生。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引导学生摆脱对数学的恐惧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可以驾驭这门学科,可以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注重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时,无论问题简单还是复杂,对还是错,教师都要认真对待,认真讲解,并肯定其想法。这样势必会使学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他们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得到了有效地激发。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当然,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每一名数学教师都应该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同时,我们数学教师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