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药药品行业分析

医药药品行业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药药品行业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药药品行业分析

篇1

1、 旺季预期以及沪港通背景将利好白酒反弹。

2、 乳制品行业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今年以来,白酒行业反弹力度渐强。基本面上,渠道低库存是最大的积极因素,从当前消费特点看,白酒消费高峰同节庆匹配度高,中高价位白酒旺季脉冲放量可存合理预期;情绪面上,沪港通热情高涨,白酒的稀缺性和低估值将能较好受益。随着时间推移进入下半年,白酒报表出现显著环比改善的时间节点也趋于临近。目前茅台主流经销商基本完成14年计划量,茅台的渠道库存已经不足为虑,同时可对茅台2014年及跨年度放量策略有所期待。

其他板块中,上半年乳制品收入增15.7%、利润增14.1%。收入、利润稳定增长显示龙头产品结构升级和提价效应逐步发挥,预计产品结构升级仍是未来几年龙头主要战略。同时,调味品板块收入增速有望提升。上半年调味品收入增速相比2013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主要源于三公消费受限对餐饮行业影响较大。但是调味品行业消费升级趋势明确,酱油、醋行业尤为明显,且限额以上餐饮行业收入自2014年3月起已恢复正增长,预计调味品行业收入增速有望提升。

核心推荐泸州老窖、茅台、五粮液、承德露露、伊利。

银行:PMI走高提振行业表现

投资要点:

1、 PMI初值超预期提升银行股吸引力。

2、 定向宽松政策逐渐落实,方向符合预期。

今年7月,汇丰PMI初值52.0,创出18个月以来的新高,并且超出市场预期。刺激政策的效果有所体现。由于在中观数据层面缺乏亮点,市场对刺激政策的效用、经济是否企稳一直抱怀疑态度。但当汇丰PMI从4月份以来已经连续四个月回升并且6、7月份都在50以上,宏观数据对银行股表现的提振作用开始显现。

同时,目前定向宽松政策逐渐落实,政策方向符合预期,银行股的经济、流动性和监管环境或仍温和,市场情绪亦明显回暖。7月23日,总理提出采取10项措施来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具体政策在竭力丰富融资主体、增加融资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7月24日,银监会出台36号文,提出具体业务层面措施来解决小微企业流动性资金贷款问题,包括丰富融资产品,推进循环贷,年审制贷款;灵活银行资产处置方式,续贷后可视为正常类贷款;降低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增加小微企业信贷,实现小微贷的增量降价。另外,近日三家民营银行获批,主要强调差异化经营符合政策支持方向,对上市银行影响较小。

重点推荐: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

医药生物:政策法规助力行业发展

投资要点:

1、医药相关政策频出,利好行业发展。

2、中医药法公开征求意见,或利好中医药板块。

2014年1-5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及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3.1%及14.58%,利润率为9.68%,小幅提升0.02个百分点。由于医药行业刚性需求特点,行业收入及利润增速将保持在15%左右,行业出现结构分化。同时,今年以来在公立医院改革、医疗器械等各领域政策频发,各项医改政策逐步细化,有利于行业及政策利好的公司发展。基药招标已经扭转唯低价是取的趋势;部分省已经开始非基药招标,利好已有新药获批等待招标的公司。

另外,近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这是首次从国家法律层面明确中医药地位、制定发展政策、将从国家法律层面推动中医药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首先,中药企业重视上游中药材的资源、道地属性和产品质量,依托优质中药材资源开展传统和现代中药饮片业务,打通中药全产业链。其次,中成药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收购、院内制剂、民间验方等各种渠道获批安全有效的中成药新药,依托临床试验和循证医学开展学术推广,进而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

推荐:京新药业、洪城股份、云南白药等。

农林牧渔:央企改革带来投资机遇

投资要点:

1、猪价延续涨势,鸡鸭苗继续大幅上涨。

篇2

药品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自身行业特点突出,尽管近年来我国药品行业生产、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产销情况也处于较好水平,但行业的整体毛利水平却持续下降,效益下滑。

同时,国外药品生产企业不断涌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如何更好地利用行业资源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成为药品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面对增长放缓的局面,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寻找出解决办法,成为药品行业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杜邦分析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对于加强企业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起到了推动作用,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用杜邦分析法从财务绩效视角来分析药品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本文中,笔者将药品行业分为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成药行业、中草药行业、药品商业和医疗机构等六部分来进行研究。同时,前四部分统一称为药品工业行业。

一、基于杜邦分析法的我国药品行业财务分析

杜邦分析法又称财务比率综合分析法,它是将企业主要的财务指标按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以净资产收益率为分析起点,对各项指标作层层分解,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分析体系。综合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方法。

本文的主要分析思路是:净资产收益率由总资产收益率与权益乘数相乘得到,由于权益乘数涉及资本结构,在短期内不易改变,所以应把重点放在总资产收益率上。通过杜邦分析体系可知,提高总资产收益率的途径有两个:要么提高销售净利润率,要么提高总资产周转率。企业可通过增加销售收入、加快存货及应收账款等的周转速度提高总资产周转率。同时,通过降低成本、增加净利润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

(一)2006年我国药品行业间横向对比

就2006年来看,在整个药品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最高,其次是中成药、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商业企业和中药饮片行业,医疗机构的净资产收益率最低。

净资产收益率是受总资产收益率和权益乘数两方面的影响的。通过杜邦分析可知,2006年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最高而权益乘数较低;将总资产收益率分解后可知,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为80.56%,仅次于药品商业企业,而销售净利润率低于中成药行业和医疗机构,在药品供应链中处于中游位置。这说明该行业资产周转情况良好,若能通过降低成本而增加净利润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那么它的总资产周转率及净资产收益率还有上升空间。

商业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39%,低于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制剂行业及中成药行业,分解后可知,该行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在六类行业中最低,而权益乘数最高,分项说明如下:

1权益乘数因素

2006年药品商业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为82.46%,排名第二的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只有58.72%,而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资产负债率仅为49,80%。根据公式: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1一资产负债率)=1/(1一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可知,药品商业行业的权益乘数高出其他行业1倍以上。

2总资产收益率因素

影响总资产收益率的因素有销售净利润率和总资产周转率,2006年药品商业行业的销售净利润率很低。只有0.77%,而其他药品行业此比率均在4.7%以上,说明该行业利润很薄。尽管如此,该行业相对于2005年销售净利润率增加较多,说明该行业还具有增长潜力。

药品商业行业的总资产周转率为190.79%,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这与商业企业特性有直接关系:商业企业销售额大,资产总额相对较小。所以该行业需要通过不断提高销售收入来增加利润,同时还应加强成本控制。

医疗机构的销售净利润率最高,为9.55%,说明该行业能以较少的药品收入取得较高利润,这也就是医疗机构得以“以药养医”的基础。但同时,该行业总资产周转率最低,只有26.96%,仅为药品商业行业的1/7、化学药品制剂行业的1/3。迫切需要通过加快资产周转,减少存货等来提高收益率。

(二)2006年与2005年我国药品行业间纵向对比

如图2,不管是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总资产收益率,化学药品原料药行业、中药饮片行业及商业企业2006年较2005年都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上升最快的是商业企业。而化学药品制剂行业、中成药行业和医疗机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最快的是医疗机构。

销售净利润率方面同样是医疗机构下降最快,达17.24%。从图2可以看出。它是药品行业中唯一的四个比率都下降的行业。医疗机构2006年药品收入较2005年增长70%,但同期资产总额增长只有14.18%,而药品销售净利润下降11.06%。导致其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润率分别下降6.29%、17.24%。同时,受这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医疗机构的总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21.99%。又由于资产负债率增长只有3.37%,权益乘数变化很小,最终净资产收益率下降21.19%。

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抑制药价增长的政策,如药品招标采购政策及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整顿药品和医疗服务市场价格秩序的意见》。同时,卫生部在全国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严格控制药品进销差价等,这些措施已发挥了政策效益。2006年,在医疗机构工作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药品收入增长7%,与2005年的增长16%相比,下降了9个百分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药品收入增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城市医院下降了11.5个百分点。同时,医疗机构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由2005年的48.4%下降到47.1%,降低了13个百分点。药品收入比重最低的为城市医院,只有449%。

再分析四项比率上升都非常快的药品商业企业,该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润率的增长率分别达到83.99%、51.55%和42.59%。在2006年资产总额下降14.02%的情况下,该行业营业收入增长5.23%,同时,净利润增长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说明该行业2006年成本费用控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改善我国药品行业财务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一)国家政策层面

1实行医药分离,打破“以药养医”的局面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在整个药品行业中,医疗机构销售净利润率最高。说明该行业能以较少的药品收入取得较高利润,这也就是医疗机构得以“以药养医”的基础。但药品利润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即病人身上,而医药分离最大的作用就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从而降低药价,进而减轻患者和其家庭的负担。

医药不分离、以药养医直接导致医疗与用药之间形成利益链。滥用药品不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还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严重败坏医德医风,最终受害的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患者。

实行医药分离是最终的改革方向,但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循序渐进。

2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政策补偿机制

财政补助收入一直是医疗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2006年,政府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投入,全年年增加投入12.3%。其中,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增长最快,为13.46%。尽管如此,2006年医疗机构药品收支结余仍比上年下降24亿元。虽然药品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作用减弱,但药品结余依然是医疗机构补偿的重要来源。以药养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有待改革和调整。

应该认识到,在目前的医疗体制下,很少有医院具备承受医药分离的财力和能力。尤其是公立医院。脱离药品利润将给它们的生存带来极大威胁,很多医院将无法经营下去。因而,倘若将医药分离当成一次孤立的改革,那将是很难推行下去的。如果政府的投入不增加,那么即便医药分离,医疗机构可能会通过增加不必要的检查、化验等提高医疗收入,相关成本还将由公众来承担,则医药总费用难以降低,这将严重背离医药分离的初衷。

所以,医药分离不能孤立进行,需要政府的财力支持。

(二)企业内部管理层面

1完善库存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

库存是影响收益率的主要驱动因素。收益率和资本周转量两个因素都受到库存管理的影响。因此,加强库存管理,可获得成本缩减的机会。提高供应链的收益率。

在企业中,存货往往占流动资产甚至资产总额的很大比重,是一项流动性很强的资产。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和销售的需要或出于对价格的考虑,企业通常要储存适量的存货。存货的管理包括对库存物资的购、收、存、发等环节的管理,每一环节在存货管理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药品行业存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公司的科学管理,在保证正常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存货的储存水平。

2重视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提高企业竞争力

根据杜邦分析体系,加快总资产周转率是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的重要手段,而应收账款是企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应收账款和存货一样,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应收账款方面的效率。

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

从表3可知,200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总体情况尚好,但化学药品原药行业的比率较2005年有所下降。因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总资产周转率水平,不妨将这两个指标的增长情况做一比较。

如图3所示,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和中药饮片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增长高于总资产周转率的增长,而化学药品原药行业和中成药行业与此相反。这说明这两个行业迫切需要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资产周转率。进而提升收益水平。

3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根据杜邦分析图可知,提高销售净利润率的途径有两个,控制成本费用就是其中之一。

如图4所示:除饮片行业和药品商业行业外,其他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均呈下降趋势。照此发展,将严重影响其收益水平。

这些行业成本费用率的下降固然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如:医药行业上游原辅材料、水电煤运价格一直处于高位压力,使得医药生产成本也被拉高,且成本费用的增幅一直领先于主营业务收入水平的增长;国家连续对药品实施调价,行业盈利能力下降等,但作为企业来讲,更应该加强企业自身因素的控制,从内部挖潜。

(1)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品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

(2)各环节的成本费用控制,包括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等的预测。

(3)开展成本分析工作。

4建立与加强供应链伙伴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是指发生在供应商与制造商或制造商与经销商之间的,在一定的时期内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高度协调的关系。

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企业可以稳定交易关系,减少交易费用,可以通过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聚合彼此在价值链不同环节中的核心能力,创造更大的顾客价值。

药品行业类型较多,相互之间联系紧密,特别是在目前国家调控措施不断出台、部分政策尚不明朗、药品利润空间逐渐压缩的情况下,各企业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孙铮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首都经弃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82-583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编2005中国医药统计年报[G]北京:2006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编2006中国医药统计年报[G]北京:2007

篇3

2、医药工业效益水平稳中趋升,盈利水平增速放缓

3、进出口总额保持一定增长,呈现高出低进的态势

4、市场消费需求活跃,医药商业购销稳步增长

5、医药商业效益水平持续走低

6、行业生产销售集中度和经济效益集中度显著提高

7、医药零售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8、农村消费市场逐渐成为医药经济新的增长点

9、医药市场消费结构继续呈现多层次的变化趋势

二、2005年影响我国医药市场重要因素与事件回顾

1.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推行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推行,2005年,我国在90%以上的地方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将达到8000万人。参保人数的不断上升,意味着潜在消费群体将迅速扩张,医保用药在医药消费中所占比重将会继续增加,从而为中国医药市场特别是主流医药市场注入了新的需求动力。

2.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深化

?2005年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发展的一年。“三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将进一步规范完善,药品价格更趋市场化;后GSP时代来临;药品分类管理提速等,都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市场会显得相对狭窄,OTC市场的竞争将异常激烈,从而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药品价格调整

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9月28日宣布,从2005年10月10日起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平均降幅40%左右,最大降幅达到63%,降价金额约为40亿元。这是我国第17次药品降价,也是降价幅度最大的一次。国家对药品价格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使企业盈利空间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药品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5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决定,从2006年开始,提高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农合”农民的补助标准,并且根据规划,到2006年,“新农合”试点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2007年达到60%,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5年内,“新农合”制度的推行将带来大约450亿元的医药市场空间,今后农村医药市场将成为整体医药市场新的增长点。

5.医疗改革进程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没到位,50%的城市人口和83%的农村人口没医疗保险。2005年7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社会公布医疗改革报告,提出中国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目前,医疗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模式一种是产权置换,由公有公营变成民有民营;另一种模式虽然产权不变,还是国有事业单位的性质,享受各种税费优惠,但完全实行企业化经营,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还有就是两者杂揉,许多公立医院与民间资本联合办医。在明确了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第一的目标之下,推行覆盖面广泛的公共医疗改革措施,引入市场化方式、提供差别化的医疗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可以预计,新方案将为老百姓带来享受医改成果的喜悦,更将为医药市场巩固正日益脆弱的消费信心。

6.汇率政策调整

2005年7月21日汇率政策的调整是汇率形成机制的根本性变革,其结果是人民币升值,就短期内对不同产业的影响看,程度是不同的,而对产业内部不同子产业的影响也有一定差异。就医药工业来看,我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受的负面影响比较大;对化学制剂药和生物药品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国外新特药的进口价格将会下降,间接压缩了国内仿制药的盈利空间,国内企业产品的价格会有所降低;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是造成进口产品价格更具有竞争力;而对中药行业的影响相对较轻。

三、2005年中国医药市场分析

(一)我国药品行业2005年发展情况分析

1、我国药品市场发展特点

(1)化学原料药工业销售持续向好

(2)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处于增长平稳期,创仿结合仍有可为

(3)中药工业运行基本平稳

(4)生物制药工业销售增幅有所回落

2、我国药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药品行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医药产业亟待产业升级

(2)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3)医药流通体系尚不健全

(4)制剂品种与原料药品种不相匹配

(5)医药产品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二)2005年我国保健品市场发展情况及趋势分析

1、近年来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总体趋势

近年来,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一直倍受瞩目。2000年,中国保健品行业达到辉煌的顶峰,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随后几年市场则迅速转入低迷,2001年、2002年销售额分别下降了43%和29.8%,2002年销售额仅为200亿元。2003年在初突如其来的SRAS疫情的刺激下,保健品行业明显回暖,当年销售额就达到300亿元,销售额同比增幅高达50%;2004年市场延续了2003年的上升势头,销售额为340亿元,销售额同比增幅为13.3%,虽低于2003年增幅但依旧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2005年我国保健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销售额突破了4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5%。据商务部预测,2009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达到683.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5.24%,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保健品增长最快的市场。

2、我国保健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低水平重复生产现象严重

(2)产业法规不完善,市场发育不足

(3)产品科技含量低,研发力量薄弱

(4)重视广告促销,忽视提高质量

(三)2005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分析

1、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走势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经过30年的努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研开发、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行业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规模容量由2000年的45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5年的860亿元人民币,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销售额每年保持在14%左右的增速。

2、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令人担忧

(2)医疗器械行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3)医疗器械行业缺乏知名品牌

(4)医疗器械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四、影响我国医药市场未来发展的因素分析

1、全球医药市场的发展

2、日益增长的医药保健需求

3、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

4、农村医药消费市场的发展

5、国家相关政策影响

五、2006年我国医药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2006年我国医药市场发展总体趋势

1、医药经济将保持快速发展

2、市场药品价格总体走低,第三终端市场活跃

3、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大,并购、重组仍是主题

4、农村医药市场将有较大发展,推动农村药品市场仍需多管齐下

5、OTC市场将迎来大发展

(二)医药市场分行业发展趋势

1、我国药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外医药企业的虎视眈眈,药品零售价格的持续下降,都将给药品市场带了机遇与挑战:

(1)继续保持以化学药为主、中药为辅、生物制药为补充的格局

(2)天然药物热潮涌起,中药现代化成为热点

(3)医药制造企业盈利水平仍将下降,药品价格进一步下降

(4)医药零售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2、我国保健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保健品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2)保健品价格总体水平将下降,不同种类产品价格发展趋势不同

(3)新资源、高技术、方便剂型的保健品将成为主流

(4)营销手段日益多样化,直销渠道将成新宠

3、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未来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政府的积极支持,2006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空间将变得更为广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医疗器械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篇4

关键词:药品市场;供应链;管理对策

一、引言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有明显的特征,即生命关联性、高质量性、公共福利性、高度专业性等特征。药品流通行业是整个药品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上游是药品生产企业,下游是医疗机构和患者。只有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药品行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整个药品流通供应链的发展,实现药品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医疗机构和消费者的和谐共赢。

二、我国药品供应链的发展及问题

(一)供应链过长,分销商过多导致集中化程度低

我国药品供应链由原料生产企业、制剂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终端客户构成。医院使用的药品不能由厂家直接供应,中间至少需经过一个中间商进行周转,而药品供应商的企业普遍较小,从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每个公司由于本身条件的限制可能做不到严格按照储藏条件储藏,安全的运输。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供应系统是错综复杂的、脆弱的,且因为交易的次数越多,越易产生质量问题。供应链过长还会降低效率和创新能力,增加了成本,由此导致恶性竞争的发生。

(二)医药不分家

在我国医药部分的体制下,药品零售的最终去向是各医院,而不是患者。患者对于药品的使用没有选择性,而是通过医生开出的处方从医院的药房买药。这无疑就造成了医院对药品的垄断,造成了即使在市场经济下,供求对价格并无决定作用的局面,抬高了药品的价格,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此外,药品供应商为医院及医生提供一定的药品回扣,使得药品自身的价值及疗效被弱化,从而扭曲了药品市场的需求信息。

(三)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

复杂的交易渠道和过多的交易环节使得信息不对称,流动无序,必然会造成流通中效率低下,效益下降。批发环节成本过高,直接导致销售成本上升,从而迫使药品趋向虚高定价,使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同时,在供应链的末端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高度不对称。医生与患者属于一种委托的关系,患者是委托人,医生和医院是人,医药消费是一种消费。医生作为人有着患者所没有的医学知识,在交易中必然具有绝对优势。而医生也恰恰能凭借其技术特权和信息优势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促使医生在临床上医生开贵重药品、临床药品,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引发医疗事故,对社会造成很深的消极影响。

三、 基于供应链的药品市场管理对策

(一)提高行业集中化程度

药品行业要想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就需要加快药品的流通,因此这就需要相应的药品流通企业不断的发挥枢纽作用。同时为了更好的促进药品的流通,应该遵循市场规律调节,通过兼并、联合等手段不断的优胜劣汰,既可增强药品流通企业的竞争力也为梳理行业市场的畅通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对这些企业的监管。同时为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可以鼓励和优先支持一部分优质的大型药品企业发展,树立行业榜样,同时要完善和兴建药品配送园区和中心,以此为契机,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保障药品流通的物流环节畅通、高效。重点发挥大企业带头和牵头作用,加强对此行业的监管,着力打造涉及全国省、市、县、乡镇等药品流通体系,这有助于增强药品行业集中化程度,增强其竞争力。

(二)加速医药分家的改革

医药不分家的制度不仅影响了药品价格机制,同时破坏了真正的需求信息。所以,要想提供我国药品供应链的效率,必须加速医药分家的改革,以医疗保险的制度来代替原有的“以药养医”,改善医院对药品的垄断现象,维持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推动连锁经营的发展

应推动药品连锁企业的发展,统一规范流程,在药品的采购、配送、质量监管等环节要统一,保证质量并且提供周到的贴心服务,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有效的打造出药品企业自身的品牌,树立起品牌形象,从而更好的增强企业的影响力和拓展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鼓励连锁药店积极承接医疗机构药房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提高医药流通行业服务的可及性。进一步促进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结合,提高电子商务在药品供应链的应用,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和效率。

(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善IT系统

药品企业可以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运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等新型管理方法,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探索发展基于信息化的新型电子支付和电子结算方式,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企业可以用无线射频(RFID)、全球卫星定位(GPS)、无线通讯、温度传感等现代物联网技术,以及自动分拣、冷链物流等先进设备,改造传统的医药物流方式,不断提高流通效率。总之当今社会是科技和信息的时代,企业要想更有效率的发展,就应该重视科技和信息的力量,为了企业长远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对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和科技研发力量的投入,企业的管理层都必须站在战略的角度上来做权衡。药品企业的流通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来进一步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其流通效率。

四、总结

医药物流的精髓是建立合理的药品供应链,这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对供应链上游、中游、下游企业加强信息化管理,合理配置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协同调动物流供应减少流通环节,大力推行信息化指导下的医药分家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药价虚高。这些都将合理提高企业利润空间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创造条件,提升我国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降低了药品的最终价格,有效解决了看病贵这一关系民生的大问题。药品市场的供应链只有加快和不断优化结构,根据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来不断调整,才能适应变化的市场,才能更好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增强行业的竞争力和实力,实现进一步稳定、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柳键,叶影霞.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2):95-98

[2] 彭向辉.我国医药供应链现状及成因分析[J].物流技术,2007,26(6):91-93

[3] 沈凯,李从东.供应链视角下的我国药品安全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82-85

[4] 刘盈,冯国忠.药品生产企业与分销商信任关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3):115-116

[5] 戴凌.基于药品安全的供应链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123-125

[6] 李先国.药品供应链的整合问题研究[J].管理世界,2010,(5):176-177

篇5

自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实施十多年来,我国在行政许可方面的执法力度、执法原则在稳定中求发展。药品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监管方面,药监部门应将《行政许可法》、《药品管理法》紧密结合,使药品行政许可程序更加规范,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方案,有效解决药品行政许可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药品行政许可法律制度

(一)行政许可

一般认为,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或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权利或资格的行政行为。

(二)药品行政许可

所谓药品行政许可,是指药品监督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药品生产、经营等特定活动的行为。药品行政许可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许可,其特点是,事前审查,权威把关。

(三)实行药品行政许可的必要性

药品是一种具有两面性的特殊商品:既能救人,亦能害人。当今社会药害事件频频发生,除了药品市场秩序混乱等原因之外,药品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也是一种在所难免的现象。医药领域技术要求高、知识复杂,即使在国家大力宣传普及医药常识的情况下,药品还是得不到有效监管。因此,从源头做起,提高准入门槛,使审批变成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才能规范药品市场,减少药害事件的发生频率。药品行政许可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药品进行事前监督的必要手段,有利于维护正常的医药经济秩序,有利于国家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宏观管理。

二、我国药品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规章的行政许可设定权界限不明确

《行政许可法》第十四条规定:“本法第十二条所列事项,法律可以设定行政许可。尚未制定法律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第十七条规定:“除本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的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一律不得设定行政许可。”因此,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部门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是无权设定行政许可的。但是,《药品管理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认定方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制定。”该条款的意思为将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行政许可的设定权交由了国务院部门,这就与《行政许可法》中规定的权限有所冲突。因此,部门规章是否能够设定行政许可,我们无法确定答案。

(二)药监部门“重审批,轻监管”

提高药品行政许可的准入门槛能够将不规范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有效提高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的运作标准,间接提高了药品的安全有效性。药监部门也意识到了审批的重要性,近年来许可执法的严格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在提倡重视审批的同时,药监部门往往忽视了监管的过程。这种“严进宽出”的模式,不利于药品质量的稳定。

(三)药品行政许可效率低下

《药品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但在实际情况中,其审批权都集中在省、市级药监部门,县级药监部门并未充分发挥其重要职能,因此造成了行政许可效率低下,从而给申请企业带来了困扰。

三、应对措施

(一)完善立法工作,健全药品行政许可法律体系

对于立法部门,应及时对药品行政许可的范围、权限、程序等作出具体明确的统一规定,形成一套全面的体系,避免实际运用中出现对药品行政许可的解释不清或权限冲突等情况的发生。例如,可在《药品管理法》中增加相应的条款,对药品行政许可的设定权限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上级药监部门,应及时梳理不同法律法规中对于药品行政许可的规定,从而指导下级药监部门正确实施行政许可,提高下级的依法行政水平。同时,应督促执法人员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审批行为,对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应及时研究。

(二)许可前严格审批,许可后动态监管

药监部门应避免“重审批,轻监管”的态度,提倡审批与监管并重,实行“严进严出”的模式,要求被许可药企准入质量高,实际运营质量也高。药监部门应建立长效监督制度,对被许可药企进行定期监督或跟踪监督,实现动态的监管。

(三)提高行政许可效率

行政许可应符合《行政法》的高效便民原则。对于受理行政许可密集的省市级药监部门,可开发电子行政许可系统,利用互联网+的新趋势进行无纸化办公;对于基层药监部门,更要强化药品监管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其工作人员的素质,例如引进专业人才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本文通过对我国药品行政许可制度的分析,指出药品行政许可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旨在建议立法部门健全药品行政许可法律体系,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审批效率,在实际生活中,能够高效、规范地展开药品行政许可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柏巍巍.行政许可法律框架下的药品监管研究[J].安徽医药,2008,01:83-85.

篇6

改革红利利好医药股

“两会”结束后,大部制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就医药行业而言,政府整合卫生部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并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卫生部独立出来,自此“医”和“药”完全分开。

新任国务院总理在答记者问中,着重强调了“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报销、接续能够逐渐实现异地进行”。

瑞银证券分析,此次大部制改革,将避免由于医疗系统内部利益的掣肘而可能导致的药品安全监管不力,体现了政府着力提升药品安全的决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将加速淘汰质量安全不达标药品,从而促进行业兼并整合,提升医药行业集中度。重视研发、质量可靠的国产药企有望从中受益。

大部制改革后,公立医院继续归属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随着医疗城镇化和相关改革仍将继续推进,本年度最大看点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交银施罗德医药分析师盖婷婷认为,国家对于县级医院的投入带动了县级医院的用药增速显著快于一、二线城市医院,相应的在县级医院占有重要市场的中成药企业也会从中获益。往后看,政策上对于创新药的鼓励,招标中质量权重的上升,也一定会让真正做研发、关注产品质量的企业提升市场份额。

博时医药保健行业基金经理李权胜表示,我国医药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期。“医药行业属于消费概念,该行业的确定性增长不是一年的事情,而是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事情,行业中一些较好的企业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李权胜说。

资金狂抱医药大腿

在“新国五条”的利空影响下,以及市场对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的担忧,今年2、3月份,大盘震荡下探,市场进入回调态势,市场情绪已呈现较为悲观的状态。在大盘回调时,作为资金避险的医药板块,如今却成为对抗市场的进攻品种。

白酒板块表现不佳,避险资金开始从白酒流向医药,交银施罗德医药分析师盖婷婷分析,医药板块是今年以来的反弹主力军,由于白酒板块受政策影响严重,不少基金经理的目光已从白酒转向医药。结构性分化是未来医药股走势的主要特点,一些优秀公司突破千亿市值或将指日可待。

“当前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的配置比较集中,例如一些小基金用20%的仓位进行配置,不少大基金也达到10%的仓位。”博时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经理李权胜提到。

经过一轮上涨过后,就目前医药板块高估值的问题,华宝兴业医药生物基金经理范红兵分析,医药板块已基本完成估值切换,医药行业估值现在处于较高水平,但尚未出现明显泡沫,预计在快速上涨之后,由于估值的压制,行业会面临一定的调整压力。短期看,整体性行情机会将减少,个股性机会将增加。但从长期的角度看,目前估值尚属合理,持有板块内趋势明确、有基本面支撑的优质个股,预计仍将获得不错的收益。

医药股兼具成长和防御性特点,资金往往“抱团”操作,行业向上趋势明显,一季报预期比多数行业更为亮丽。板块的整体收益将远超大盘。需要注意的是,部分一线白马股估值已超30倍。由于估值的压力,一季报后行业整体机会将减少,精选个股是今后的投资方向。

中药靠独家

基药目录的公布,将影响医药企业未来的发展。安信证券邹敏认为,能够抓住基药市场机遇的药企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基本药物独家或类独家品种,价格能够维持稳定;二是产品具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支持相关的营销推广工作;三是具有覆盖基层医疗市场的销售网络。综上所述,中药类独家品种入选基药目录后投资机会较大。

投资者最好关注具有独家产品优势的企业,特别是天士力、以岭药业、中新药业、康缘药业、众生药业等有占销售收入比重较大的独家品种进入基药的企业较为受益,如果企业能建立面向基层的自有销售队伍或商队伍,则增加了受益的可能性;同时随着基药制度的推进,对原先在基药目录中有优势品种的企业较为有利,如昆明制药、中恒集团。

生物靠研发

生物药发展快于医药行业整体,其中单抗药物又是生物药发展最快的领域。抗体药物是生物制药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内未来最具潜力的领域。

中投证券分析,国外生物药原研药占据市场大,抗体药物发展已经很迅速了,而生物仿制药法规刚刚开始制定,是一片蓝海,未来潜力较大。国内第二代生物仿制药审批严格,技术、审批壁垒更高,未来可以做到大规模产业化且成本低的企业不会很多,5~6家竞争的局面会显得较为良性。

由于生物制品行业进入壁垒高,行业增速则可能会有所提升。重点关注研发能力强、有进口替代预期并有望成为未来的生物药双龙头企业,如长春高新、双鹭药业、通化东宝和安科生物。

医疗器械门槛高

研发创新和行业整合构成了医疗器械行业的两个核心驱动因素,技术升级加速进口替代、并购扩张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全球医疗费用控制带来出口契机,勾勒出医疗器械产业的投资逻辑。

医疗器械行业具有一定技术壁垒,基本不受医改对行业的负面冲击影响。可关注在大病种和常用病种里拥有稳定市场地位的公司和部分高端医疗设备器械公司。

统计显示,医疗器械(申万二级行业)共有13只个股在连续3个报告期(2012年中期至2012年年度)内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行业成分股比为72.22%,这13只个股分别是戴维医疗、冠昊生物、三诺生物、新华医疗、凯利泰、和佳股份、东富龙、阳普医疗、博晖创新、理邦仪器、尚荣医疗、鱼跃医疗和千山药机。

大健康保健扩容

我国保健品行业体量庞大,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具备药品形态、食品属性的膳食营养补充剂,将顺应保健品行业科学规范化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

东方证券江维娜认为,安利等洋品牌对市场的前期培育,为国内企业的市场打开空间。国内非直销领域的龙头汤臣倍健,市场份额超过10%。有相关人士指出,非直销的营销模式比较符合保健品行业科学化、规范化的趋势,汤臣倍健的品牌宣传和渠道扩张将发挥出协同效应。

大健康产业中,云南白药和片仔癀也不甘示弱,云南白药牙膏2012年预计实现近16亿销售收入,为老字号中药进军大健康产业树立了典范,后续养元青洗发乳和面膜等产品也在市场培育中。此外,片仔癀深养系列牙膏产品也已经在全国商超渠道正式上市。

估值风险积聚

在之前的2013年《钱经》3月刊曾提到,医药行业个股众多,分化明显,医药基金在把握个股和波段操作中表现优异,不妨借助医药基金分享行业受益。而对于偏好股票投资的投资者来说,目前医药板块整体估值已经偏高,短期要特别重视医药板块的风险。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20-02

“用药如用刑,刑不可误,误即于人命,用药亦然,一误便隔生死。”这是出自宋代药物学家寇宗]所作《本草衍义》中的话,它深刻又简单地告诉我们,未来从事的药学行业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特殊领域,是应该以十万分责任心、良心、仁慈心去认真对待的事业。[1]然而,作为一名培养药学学生的教育工作者,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反思及实践,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一、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学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人、集体意识缺失,我行我素

在近10年的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笔者能深切体会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他们都期盼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药学行业从业者。然而,要成为一名被行业认可的从业者,不仅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最基本的做人的品行和修养。

遗憾的是,笔者发现相当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太浓,自私、任性,心中缺少他人和集体,爱我行我素,甚至不够尊重师长,这种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越发表现突出。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和我们社会大环境有关,但是,当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健康时,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缺少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和教育

药学从业者是一批特殊的人群,未来将从事包括药品研发、生产、包装、储运、销售、使用、监督等工作,是否能以病人为中心,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快速的优质药品,取决于我们培养的药学工作者是否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然而,目前,更多的专业教师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上,在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上的培养和教育还很不足。比如,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和论文时,常发现一个问题,即虽然实验结果正确,但学生对完成的实验数据不愿花时间多推敲、多思考,作风不够严谨踏实,常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这样,由小见大,在未来的工作中,如果也是草率了事,完成即可,那么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又如何保证呢?

二、加强药学专业学生的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是学生未来就业、择业及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每年学生就业期间,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调研及对用人单位的回访,我发现,在本科阶段,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素养的要求并不太高,反而,更加看重毕业生的思想品行、从业态度、团队意识及个人悟性。用人单位多认为,态度和品行更加突出和重要,专业水平不足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中弥补、重塑,但如果发现求职者好高骛远、我行我素,对团队不够忠诚可靠,不能服从安排,那么这样的求职者是会被一票否决的。

(二)加强对药学专业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是药学行业的健康发展的需要

不用多说,近几年发生的如“毒胶囊事件”、“齐二药事件”、“疫苗事件”等多起药品事件提醒我们,药学行业从业者如果以一己之私,弄虚作假,或者马虎大意,,都会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三、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加强提高药学学生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

(一)将对学生的品行修养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

笔者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讲授,在讲到倍半萜类成分时,可结合我国药学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治疗疟疾做出的卓越贡献,通过这一典型事例,既讲述我们一般如何从中草药中发现先导化合物最终实现新药的开发,又可以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教育学生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勤奋刻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在讲述生物碱类成分时,可以讲述麻黄碱的功效和应用及其与冰毒的特殊关系,既让学生学习到了麻黄碱的专业知识,又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药品行业生产、销售、监管无小事,从本科阶段便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讲到曼陀罗、乌头、马钱子等有毒中药时,既介绍了其中的有效成分或毒性成分,向学生强调药物使用中的注意和禁忌,同时也让学生们深刻意识到临床用药人命关天一般的重要性,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平时的专业教育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在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环节,培养学生科学、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

实验教学是本科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们通过实践学习,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提高,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培养中,通过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多次重复实验过程,多次采集实验数据,务必做到实验结果经得起推敲检验,着力培养学生科学、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创杯项目,这样可以在专业实验室系统的完成一项科学研究,结合笔者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学生不断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与老师长期的合作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务实求真、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

(三)聘请优秀的校外药学行业从业者,开设讲座,了解行业需求,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聘请优秀的校外药学行业从业者到学校为学生们开设讲座,讲述药品行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一些事件,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和需求,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对自身品行及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和完善。同时,我们还应该走出去,利用学生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机会,让学生们更多地接触药品行业包括储存、生产、销售、监管、研发等各个环节的优秀工作者,在他的工作岗位身临其境地深切感受行业对他们的要求,从而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院特色的鲜明标志,反映了学院师生对学院、对专业的情感认同,加强具有药学特色的学院文化内涵建设,能增强学院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新力。

将校园建设、环境设施赋予药学生命和感彩,通过张贴药学家名人名句条幅,开设药用植物园,建设学院药学成就展览馆、国际和中国学研究发展现状展览等方式,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场所,又让学生时常都能感受到药学的魅力,将人文建设与自然建设有机结合,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始终贯穿独具特色的药学校园文化,传承悬壶济世、精业济群的奉献精神,倡导严谨务实、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药学气息,精深的医药文化,独特的药学气质,使学生心中形成一种不懈追求、勇攀高峰的学术理想,一种恪守职责、履行职责的行为准则,一种诚信、守信、慈悲、仁爱的药德品质。

(五)以校园社团活动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在日常教学以外,笔者还担任药学、制药专业学生的专业导师,常利用平时教学的间隙,为学生社团做顾问。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让学生感受药学学科特色与魅力,可以开展一些具有药学专业特色的知识竞赛、文艺活动,把药学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融入活动中。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学院每年会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比赛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笔试,主要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部分为实验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实际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综合设计等能力。这一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药学职业道德教育无形中转变了形式,不再是说教与灌输。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中,学院会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参加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毕业生的论文答辩会,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们,培养踏实肯干、科学严谨的作风。

(六)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举办药学服务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开展药学知识视频展播、药品知识竞答、常用药品安全使用知识宣传、营养保健知识普及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亲身体会到学有所用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深入社区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仁爱同情心,树立扶贫救困、救死扶伤的责任意识。因此,在药学学生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也有助于学校进行药学职业道德教育。

[ 参 考 文 献 ]

篇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改革,政府和市场对于药品企业的发展和拓展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种要求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因此需要药品企业实施全面化的创新,从而依据自身设定的战略目标改善以往的发展情况,从而满足实际发展的要求,在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有助于提升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虽然药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企业相同,有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盈利目标,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从而不断的创造出新型产品。但是与其他行业的企业相对比发现,药品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还受到思想道德的约束,正如某药品企业创始人所说,不愿用任何不道德的手段推销自己生产的药品。此外,药品营销的工作还受到人们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

一、国内药品市场面对的新环境

我国政府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的成绩在国际上是有目共睹的。传统意义上的医疗改革工作为之后的医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我国建立医疗保障系统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在完善医疗系统的过程中,也对医药市场、企业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新的社会环境促使药品销售形式也要进行有效的改善,尤其是自贸区试点的构成,更为外资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情况都会影响我国药品市场的竞争,无论是在药品的质量还是销售方案中,国内药品企业都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更好的发展未来的药品销售工作。

(一)广义分析

从长时间的发展情况分析,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等都出现了一定的改变,从解决基本问题到构建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对于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加深,在经济基础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促使人们有能力去支付相应的费用。对于药品的要求不断提升,促使我国药品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对质量更加重视。

(二)市场环境

市场主要是包含了买卖双方,也就是购买者和生产者。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拓展,加快了我国对外开发的道路,很多跨国药品企业逐渐融人到我国市场中,并且成为药品市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力量。其中跨国制药企业存在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完善的资金支持。第二,产品生产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其生产能力也非常强大。第三,研发能力不断提升,促使高质量的产品不断增加。第四,销售经验非常多。跨国制药企业存在这些优势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相关的制度并没有完全的引用。第二,对于国内相应的政策了解不深。第三销售过程占据的不完善。国内制药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特点和问题与跨国企业正好相反,但是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国内制药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更减少了制药工作获取的经济利益。目前医药市场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分为两点:第一,医生用药不依据疗效为依据,总是为患者提供贵的药单,促使那些便宜又有效的药品逐渐消失。第二,医药代表、医生职业素质的消失促使消费者对于医院、机构等存在一定的不信任度。

二、国内药品企业行业药品销售模式的问题

(一)药品行业面临着“冷暴力”

依据现阶段对药品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各个区域实施的药品交易工作与同期对比均有所减少,很多药品企业逐渐意识到营销工作的重要性,即便是知名度高的品牌也为销售额犯愁,药品行业面临着“冷暴力”,单独在医院或药店销售的形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现阶段,营销环境中买方成为市场的引导者,促使药品企业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企业定位,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不一样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药品企业不能只注重拓张自己的企业,更需要改变相关的销售模式,构建完善的销售团队,多与消费者进行信息的沟通,明确其需求,从而创造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另外,企业也可以与其它行业进行合作,共同传播,有效地做好广告宣传工作。

(二)营销方式的道德风险

既定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大都是收取回扣等,其主要原因是销售方案不完善,导致大部分的医药企业在实际销售的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和机构逐渐形成合作关系,从而拓展自身的销售通道,以此严重地影响药品销售工作的优质竞争。除此之外,部分医生会根据药品企业分红比例,引导患者购买相应产品,购买的药品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并且价格还非常高。这是不道德的市场销售形式,影响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

(三)营销层级过于复杂

传统意义上的药品销售形式主要是依据金字塔形式进行的,通过的阶段和人都非常多,产品流通需要结合很多分销商进行,最后达到既定的目的地。这种销售形式有一些问题,例如时间过长、信息反馈不完善、产品带来的效益过于小,分销工作产生的成本融人到产品的价值中等,导致市场竞争不断提升,更加大了消费者的消M水平。

(四)营销工作者专业能力较低

国内很多药品企业的销售工作者并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其在销售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认清销售形式,以此实现自身销售的目标,这种目标并不单纯的销售团队,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关注销售的重点,从而导致产品没有发挥出有效的能力。

三、符合新环境的销售模式的构成

(一)转换销售理念,树立有效的药品销售观念

销售水平影响着企业整体发展,并且占据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企业具备完善的产品,若是不能更好地销售,那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就无法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另外,在实际医药销售的过程中最根本的目的不能只限制在利益中,还需要具备责任感。医药企业的销售方案也需要围绕这种责任进行,引导销售工作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提升患者应用药品的价值。所以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健康观念,而不是只关注企业的发展效率和质量。这样有助于实现企业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企业在患者心智中树立良好的印象,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下去。

(二)优化工作方案,进行高效销售

以往的销售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效率较低,但是成本较高。这会使高出的成本融人到实际的药品价格中,导致药品的价格提升而价值下降。由此可见,药企需要构建完善的销售方案,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借鉴DTC的销售形式,这种销售形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药品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掌控消费者的困难和问题,使信息得到有效的流通,结合企业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从而为药品质量的信息提供有效的依据。第二,这种销售形式有助于减少产品的分销时间,更好地拓展销售途径,降低了销售成本和产品价格。第三,这种模式主要是面对消费者实施的销售形式,更多的是结合药品效果进行分析,药品效果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医生的引导,在消费者充分全面掌控药品效果的基础上,更好的对药品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另外还可以防止出现收取回扣等不道德情况。

(三)提升销售团队构建

传统意义上的药品销售团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包括销售能力很强而专业能力不完善。同时又受到新时代环境的影响,促使传统意义上的药品销售工作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工作需求。销售工作者对于产品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产品的说明书上,部分销售工作者甚至连说明书都不了解。在社会环境不断转换的市场中,销售工作者更关注将那些有高毛利的药品设备推广到医院。虽然销售业绩是不断提升的,但是销售药品的过程却是失败的。由此可见,在上述药品销售DTC方案中,需要结合专业药品研究学者的理论作为销售团队中的依据和重心,让专业研究人员依据自身的知识和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及结合专业媒体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交流工作,从而使消费者更好地对药品疗效深入了解。另外,需要对基层的销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使其更为深刻的了解自己销售的药品,并且结合专业研究者的评论更好地进行销售工作。

(四)城市社区第三终端的六大营销趋势

篇9

现阶段我国药品流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较小、发展良莠不齐,并且相当多的企业缺乏现代化管理技术和基础设备的支持,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同时,由于物流手段原始,运营效率低,造成了整个行业运营成本上升,药品流通业的利润率不断下降。为了创新我国药品价格管理的产业环境,这些药品流通企业必须改革,建立现代化的药品流通模式,使其继续生存和持续发展。

一、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模式所具备的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改革药品流通企业的政策,对现有药品流通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对于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的建立我国已具备以下条件。

1、医药产业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医药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医药产业再度腾飞的最大“绊脚石”,如何解决医药价格虚高问题也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针对药品价格虚高,政府已经先后19次对药品进行集中降价,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集中配送、举办非营利医院、制药企业和平价药房等众多办法,但是药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药品价格虚高问题与药品流通密切相关,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是解决药品虚高问题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医药产业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

2、相关产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第一,药品流通业本质上是物流业,但由于药品的特殊性,使药品流通业不仅具有一般物流的属性,还具备药品行业的特殊属性。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已初具规模,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模式的建立从很大程度上是依赖现代化物流业而存在的,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可以借鉴现代化物流企业的经验。例如,依托成功的现代化物流企业发展药品流通业务。

第二,药品流通业作为药品营销中的一个环节,与众多相关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药品流通业的发展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相关产业的影响。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加入WTO后国家对相关产业的战略调整,我国很多产业的实力都得到大幅提升,尤其是与药品流通业相关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交通运输业。这些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交通运输业的提升,为药品流通企业实现快速准时送达的目标提供保障;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为企业实现流通管理信息化和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和网络环境。

3、国家政策法规对改革的支持

近两年,国家制定的有利于药品流通企业改革的政策有:(1)国家出台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规范药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行为;(2)国家强制要求药品流通企业必须通过GSP认证;(3)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禁止药品销售地方保护的法规文件;(4)《医药行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在未来几年内培育5至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建立40个左右面向国内市场或国内区域性市场、年销售额达到20亿以上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5月正式提出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鼓励药品流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来组建大型的药品物流中心,以期与外资物流企业抗衡。

这些政策为药品流通企业改革提供了保障和支持,有利于规范药品流通领域,淘汰不符合药品经营条件的药品流通企业,打破地区保护主义,促进药品流通的跨地区经营,应对外资对我国药品行业的冲击。

4、良好的融资环境

药品流通企业的现代化改革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的来源通常分为以下两类。

(1)企业经营过程中积攒的资金。大型的制药企业发展前景良好且利润率高,自身已具备雄厚的改革资本,小型制药企业可以通过组建“企业联盟”的形式,积少成多,从而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革。

(2)药品流通企业向企业外部进行的融资。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药品行业已成为国家的重要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例如筹建大型药品物流中心就获得国家的贴息贷款,因此药品流通企业可以向国家申请贷款获得改革所需的资金。再者,随着中国药品市场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资金伺机而动,具有关权威市场估算,境外有大约有600亿美元在中国医疗投资市场外徘徊。此外,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也看好药品行业,准备通过资本运作(兼并、重组或联合)进入这一前景诱人的行业。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药品流通企业拥有良好的融资环境,可以保障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的步骤

构建科学、高效、新型的药品流通模式,必须大力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消除一系列体制,为医药流通企业创造合理的生存空间,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合理设计我国药品现代流通目标模式和分步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药品流通体制、医疗保险制度三项改革。具体而言,应该先确定药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再确定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的路径。

1、确定药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

为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必须先确定发展方向,目前药品业的规模经济和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贴牌生产也将渐渐进入医药行业,还有现代化物流技术的运用也必将融入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的建立,包括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物流信息化。信息流承载着药品流通中的各种重要信息,是对药品流通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因此信息化是药品流通企业能否成功扩张、能否提高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因素,而且物流信息处理已经成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联系药品流通业上下游的纽带,药品流通企业比其他企业更需要建立现代物流,实现物流信息化。此外,有迹象表明,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国家计划在药品招标采购中推行网上公开招标模式。因此,药品流通企业应利用国家规范药品流通领域的契机,加快企业的物流信息化,实现由传统的人工仓储向自动化物流的转型。通过现代化的自动存储、自动拣选和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仓储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差错率和物流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和利润率。

(2)管理现代化。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的不断整合和规范,在淘汰了相当一批效益低下、管理落后、运作原始的药品流通企业后,经过GSP认证达标的系统改造,药品流通企业的管理体制将日趋完善,管理能力逐步提高,特别是一些大型药品流通企业通过体制改革,逐步朝着企业集团化、管理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集约化管理、规范化经营是药品流通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管理效能的提高最终会使药品流通企业经营利润提高,有力地支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为此,所有药品流通企业必须不断吸引、培养和提升专业的管理人才,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能。

(3)企业规模化发展。我国的药品流通企业必须实行强强联合,进行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联合,实现企业发展的规模化,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维持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外资物流企业利用资金和管理优势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

(4)销售合理化。随着政府各项降价措施的实施,在限定出厂和零售价的情况下,药品流通企业的利润必将受到影响,为了提高利润、合理化药品销售网络,由原来的几级分销变为直接向销售终端供货,如组建连锁药店,也是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将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5年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行将可能带来每年大约450亿元的药品销售市场。目前我国农村药品流通尚处于流通业的初级阶段,药品的分销层次繁多,销售网络冗繁,与大中型城市药品流通现状相比,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和提高,但这对于拥有完善分销网络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药品流通企业应加快完善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面,逐步实现向终端市场直接销售的目标,同时抓住农村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契机,扩充业务覆盖范围。

(5)贴牌生产。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接受委托生产药品,这对于药品流通业来说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可以通过药品委托生产来发展自有品牌,通过后向一体化有望获取新的赢利点。一些上规模的连锁药店可以仿效沃尔玛、屈臣氏连锁超市等迅速推出自有品牌。对于这一政策的出台,药品流通企业应积极地探寻新的商业模式,寻求与药品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建立自己的品牌。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而且可以通过后向一体化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2、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的路径

确立药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之后,就需要国家、社会和企业采取必要措施来确保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的建立,具体路径如下。

(1)严抓药品的审批。严抓医药企业和药品的审批就是防止药品注册审批中的作假,是从源头上控制医药业的低水平重复,为医药行业注入新鲜血液的源头。这个过程要以监督为中心,突出对药品研究、生产、销售、使用等全过程的监督管理。保证申报新药、仿制药品的科学性、真实性,注重对新药研究原始试验资料和档案的真实、科学、规范性的监管;加强对药品研制单位的监督管理,加大对申报新药过程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如:第一,建立一个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完全独立的评审中心,这个评审中心一定要重视社会监督的作用;第二,改革专家委员会的产生办法和药品技术审评模式,实行透明、公开的审批体制;第三,加强对于药品审批部门官员的监督,制定严格的内部审批监督管理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第四,确保法律实际实施效果,立法以预防为主,打击并重,治理与整顿并举,从源头上遏制药价虚高、从业腐败等现象的发生。

(2)规范药品定价制度。规范药品定价制度要求政府完善药品价格管理制度,提高定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政府必须要严把药品价格初审关,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严格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不留价格水分、压缩价格空间,从源头上控制药品虚高价格的产生,增加老百姓对药品的知情权,有效地抑制药品市场中的无序竞争。如:第一,出台药品商品名称管理法规,规范药品名称,对部分常用药品进行统一合理定价;第二,实行最高零售价格限制,形成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价格控制的倒逼机制,缩小流通环节特别是隐易者的价格空间;第三,跟踪和利用药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成交价,及时校正政府定价;第四,对原创药和仿制药、品牌药和非品牌药,应实施差别对待的定价办法;第五,采取让政府定价与市场形成价格相结合,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的同时,兼顾生产企业和分销企业的承受能力,合理确定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形式的比重;第六,建立职能完备的药品价格监督管理机构,实现药品定价部门与新药审批部门的一体化管理,将价格定价部门、质量成本监控部门与市场准入、运行规程制定与管理机构合并,让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经销单位以及广大群众了解药品价格政策,规范行为,接受监督;第七,完善药品价格监测报告制度,密切关注药品市场价格行情变化;第八,改进药品价格监测方法,扩大监测内容,既监测市场零售价格,又监测流通环节实际成交价格,及时上报药品价格动态;第九,建立和完善药品价格信息披露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零售单位和群众提供全面、快捷的价格信息服务;第十,在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导下,建立由企业代表、消费者代表、专业性消费者协会代表等共同参与的价格听证制度,形成相互制衡的约束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

(3)为药品流通提速并加强监督力度。面对我国药品流通的分销层次繁多、销售网络冗繁的现状,在药品流通过程中需要做到:第一,引导流通企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品牌竞争,培育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控制率;第二,规范药品流通的市场中介组织,通过配套改革,建立“药厂―物流配送中心―零售终端”的药品流通模式,大力减少流通环节,为药品流通降费增效提供条件;第三,以大型药品制造和流通企业为轴心,构建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第四,在药品采购方面,成立区域型(类似云南宣威的模式)专门的药品集中采购组织,接受多家医疗机构的委托,形成较大的药品采购订单,再与药品生产商或批发商谈判,在获得比医疗机构分散采购更低的药品价格的同时,把医疗机构从繁琐的采购事务中解放出来,降低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第五,大力规范药品的广告宣传,尽量详细地向公众展示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制定药价等方面的全部过程,增强舆论监督,提高各个流通环节的自律和信用,减少药品流通中的信息不对称。

由此可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路径,如表1所示。

三、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的系统动力模型

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需要以下四大条件(医药产业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相关产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政策法规对改革的支持;良好的融资环境)为动力,以物流信息化、管理现代化、企业规模化发展、销售合理化、贴牌生产为方向,以三大路径具体措施为主体,最终实现药品流通企业的现代化改造。可以得出建立现代化药品流通企业的系统动力模型,如图1所示。

篇10

一、目前(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概述

对于(生物)药品食品行业而言,成本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能否取得预期利润,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开展(生物)药品食品行业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原材料成本管理

对于(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而言,原材料成本是主要成本之一,如果不能对原材料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将会加大企业整体成本,削弱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不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为了有效研究原材料的成本管理情况,我对11家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管理情况进行了抽查,其中完全开展原材料成本管理的10家,原材料成本管理有效降低了整体成本,降幅接近5%,说明原材料成本管理的作用还是比较显著的。

2.(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产品生产成本管理

在(生物)药品食品行业中,产品生产成本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并控制生产成本,保证盈利达到预期水平。从我抽取的11家企业中,普遍开展了有效的产品生产成本管理,其中有8家企业已经实现了产品生产成本管理标准化,将产品生产成本管理当作企业管理的重要项目。在这11家企业中,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了3个百分点。

3.(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销售运营成本管理

(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销售链条是一个重要环节,企业能否取得盈利,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销售运营是否成功。因此,销售运营成本对于(生物)药品食品企业来说非常关键。从我选取的11家企业中,对于销售运营成本的控制目标有着不同的规定,但是在实际运行的时候,其管理原理和管理手段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压缩非正常销售成本支出来降低销售运营成本的。多数企业的销售成本控制目标普遍定在了5%之内。

二、对(生物)药品食品企业成本管理的初步研究

为了更好的研究(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整体成本管理情况,我对11家(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这些企业的成本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但认识到了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也对成本管理的开展和取得的成果有了全面的认识。

1.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真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

对于(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而言,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多数企业都把成本管理当作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都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都在企业运营中认真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最直接的证明就是11家被研究企业目前全都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并将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了工作的首位,多数企业都将成本管理工作明确写入了企业管理规程中,并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

2.企业普遍将成本管理纳入到了企业管理体系中,强调了成本管理的意义

在被研究企业中,普遍将成本管理纳入到了企业管理体系中来,对于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有了清醒的认识,不但在实际企业管理中将成本管理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还强调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在11家被研究的企业中,全部建立了标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覆盖率达到了100%,完成了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保证了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管理行为都围绕着成本管理来进行。

3.在被研究的企业中,成本管理工作普遍取得了积极效果

在被研究的企业中,由于都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因此企业的原材料成本、生产运营成本和销售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企业的效益得到了有效保证,企业取得了理想的经营业绩,完成了预期的经营目标。在11家被研究企业中,我分析了实行成本管理之后的季度业绩报表,发现这些企业的业绩普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利润增长幅度在10%左右,成本降幅在12%左右。

三、目前(生物)药品食品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对11家(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研究,虽然都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并且也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但是同时也反映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虽然开展了成本管理,但是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

在被研究的(生物)药品食品企业中,虽然都开展了成本管理,但是管理效果并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程度,在管理手段方面,还比较欠缺,对待具体的管理过程,还显得比较稚嫩。在被研究的11家企业中,虽然有10家企业均开展了成本管理工作,但是真正将成本管理工作当作企业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的不到5家,管理手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亟待加强。

2.(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我所研究的(生物)药品食品企业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成本管理工作流于表面,没有深入下去,在工作流程和工作程序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使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从11家被研究的企业来看,能把成本管理工作做细做扎实的,只有6家企业,占比仅仅达到50%,由此可见,(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

3.(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没有对原材料、生产过程、销售经营过程的成本实现完全的管理和掌控

在我研究的11家(生物)药品食品企业中,虽然均对原材料、生产过程、销售经营过程实现了成本管理,但是成本管理工作没有做到精细化,导致在这三个过程中成本管理没有实现完全的管理和掌控。最值接的证明就是在11家被研究企业中,在三个过程都开展成本管理的企业只占到企业总数的52%,并且在已经开展成本管理的企业中,管理工作还存在粗枝大叶的情况,因此,不但要加强成本管理的力度,还要注重成本管理的手段。

四、对(生物)药品食品行业成本管理的探讨

通过我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我对(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的成本管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此,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对(生物)药品食品行业现有的成本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1.(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要想实现成本管理的高效性,就要对成本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大工作力度

从我研究的(生物)药品食品企业来看,对成本管理工作都引起的足够的重视,这一点我们要继续保持,要持续不断的推进成本管理工作,同时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成本管理的积极效果。此外,要将成本管理写入企业的管理规程之中,并建立成本管理考核细则,将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放在同样的位置,在企业中建立专门的成本管理部门,负责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执行。

2.(生物)药品食品企业必须在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坚持成本管理,并提高实效

从实际的经验来看,(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要想提高成本管理的实际效果,就必须在整个生产运营过程中坚持成本管理,依靠成本管理这一有效手段。细化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流程,将成本管理纳入到企业的管理范围之内,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成本管理规程,便于企业操作和执行,达到提高成本管理实效的目的。

3.(生物)药品食品企业要通过规范成本管理工作程序,细化工作流程来达到提升成本管理质量的目标

从目前的(生物)药品食品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和规范,在今后的企业生产运营实际中,我们要通过细化工程流程、规范成本管理工作程序来不断提升成本管理质量。具体手段可以概括为:建立制度,细化流程、全过程覆盖、构建成本管理体系和建立成本管理考核制度。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篇11

根据调查统计表明,我国医院大多数的药品收入比例占了医院总收入的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70%以上,与发达国家的的5%~20%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近年来,我国一直在不断的寻求一直医药费快速增长的方法,为促进医药行业快速健康稳健的发展做出了不少努力。其中对药品费用的下降的社会效益分析结果往往是人们做药品价格相关调整的主要依据,确保对药品价格进行良性调控的同时能够确保各级医疗机构运营良好,和为广大的百姓带来益处。

一、药品费用的管理

针对着我国药品管理中存在的弊端,例如药品推销中的暴力和药品回扣等问题,采用了一系列的一些措施来抑制药品的价格,像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等,降低总收入中的药品收入比例,实现药品的正常的管理。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医院的管理中几种常采用的降低药品收入的措施:

(一)临床药学上,医生合理用药

对医院的各科室的用药进行定期的统计,若药品的用量持续的呈大幅度的增长,则要对相关部门予以调查和监控,找出药品用量异常增长的原因。若是发现医药代表不合理的促销活动和义务人员收取不正当的回扣,根据相关规定予以适当的处罚,若是药品处于客观的异常增长,则由医药采购方与临床药师进行共同分析,更换该类药品的同类替换药品。今年药品占医院收入的比重逐步下降,上半年由去年的29%左右下降至20%左右,第三季度和10月份又下降至18%,远远低于卫生厅2006年医院管理目标责任书中提出的要求(药品收入占医院业务收入比例的45%)。

(二)控制“大处方”和贵重药品的使用

一般的门诊处方药品用量为三至七天,对于慢性疾病的药品用量可以适当的延长,凡是违反相关规定药品用量的处方为“大处方”。对于门诊处方进行定期的抽查和管理,尤其是对金额比较大的处方。对于不合理的“大处方”予以公布和相关医师要予以处罚。在贵重药品的管理上要额外的注意。医生在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药物时,首先应考虑同等功效的价格较合理的药品。如需必要使用贵重药品,需如实的告诉患者。在患者和上级医师的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药品的审批、采购和临时用药管理

对医院的药品的采购实施共同管理,市的医疗机构药品实行集中招标。然后在根据医院的不同的情况选用比较好的制度,公平公正的选用新药品,在药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下,选用价格较低廉的药品。对于特设情况下需要临时使用的“医院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药品,按照临时使用的审批程序审批和采购,临时用药要本着专人专方,一次有效的原则,用药量一般不超过七天。在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状况下,杜绝私自进药。

二、社会效益分析

(一)节约了费用开支

在对医院总体收入中药品价格收入下降问题的社会效益分析中,以辩证的角度分析。在我国公立的医疗机构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国家的投入和医院的营运收入。而在医院的营运收入中主要的是诊疗收入和药品收入。医疗机构的经济收入是决定医疗机构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同时影响该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全民的身体健康。所以在控制药品收入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增加医院的收入,必须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提高疗效。对医院而言,他们会主动的采取措施减少过度用药、滥用药物和过度检查等现象,能够更为慎重的评估患者的情况,提高治疗患者的效率。而且在医疗机构的运行过程中会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能够优化机构的结构,减少其中的冗杂和功能重复的单位,降低运营成本。

(二)提高了医疗水平和优化药品市场的管理

在降低药物收入的情况下,会促进诊疗水平的提高,更快更好的医学诊疗会运用到患者身上,提高服务质量,以在有限的医疗设备的前提下服务更多的患者,增加诊疗方面的收入。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患者的住院时间,能够充分的利用和分配医疗设备,实现设备利用的最优化。医院总体中药品收入比例的下降,缩小了药品交易中的利润,而且对药品价格的控制和调整,减少了药品在流通交易中的不法现象,例如医药代表的不合法竞争和哄抬药品价格的现象。集中的招标等控制措施让整个药品行业不再呈现出现无序,混乱的经营。严格的检查,保障了药品的安全性。

三、分析结果讨论

进行医院总体收入药品收入比例下降引起的社会效益分析中可知,对药品价格的调控不仅带来了经济方面的益处,而且在节约能源和促进我国相关行业如药品行业的发展和管理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必须充分的意识到,我国和其他的国家药品收入比例的差距,在实行对医疗机构和我国的医疗情况的管理和分析中,必须坚持的实行控制药品价格的政策,发挥其自身的社会效益,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本文从医疗机构调控药品价格的手段和措施开始,逐渐的延伸到关于对药品价格调控以缩小药品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例的社会效益,更根据分析的结果给出了坚持药品价格下调的结论,总而言之,我国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关于药品的价格的下调以抑制其在医院总体收入所占的比例是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迈出的重要的一步,部分解决了百姓的看病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医疗制度必将越来越完善和健全。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508-01

医药设备是现代医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良好的医药设备,医药企业的发展就举步维艰。医药设备既是医药企业发展中的动力,同时也是医药企业固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药企业在医药设备的投资上占到了企业总投资的一半多。我国医药行业自改革开放之后就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医药设备的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医药设备并不仅仅应用于医药行业,它在能源工业、食品行业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国家鼓励医疗器械本地化的政策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它促使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得到更加全面深刻的运用,促进了机械技术和医药设备双方面的发展。没有机械技术,医药设备的生产能力将会大大降低,医药行业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

1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到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制药大国,制药行业在短短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大。加上中国传统的中药以及现代中药生产培育基地的发展,中药的生产制作受到了广大外国人的喜爱。虽然说我国的医药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主要是在中成药上占优势,在药品的研制开发、药品的质量、药品的品种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高端的药品制作中我国还很少有涉足,这大大限制了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

为了改变我国制药行业的发展现状,必须认识到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医药设备在制药行业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我国医药设备的机械技术水平,促进医药行业生产力的提高。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规模小、药品的品种少、以中低端药品制作为主、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等。在制作高端药品的医药设备中完全依赖进口,医药制作过程中的创新力不够。在医药设备的自主研发中的科技投入较少,药品的品质不足。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的运用是要跟着时展而不断发展的,要不断将最新的合适的机械技术运用于医药设备中,努力促进我国医药设备的自主创新,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2机械技术在医药设备中的应用

医药设备是医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是药品制作的基本设备,只有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医药企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药品的质量,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医药生产制作过程中,很多都是需要在高温或低温下进行,那么就必须依赖机械技术,利用机械技术来为制药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利用机械技术,还可以大大提高医药设备的技术含量,使得制药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提高制药的生产力和品质,促进医药企业的发展。同时,高科技的医药设备既能保证药品的品质,也能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高质量的药品服务。

2.1机械技术应用的设计阶段。医药设备的机械技术应用的设计阶段也就是优化制药工艺的过程,对医药设备的运转结构体系进行合理优化,运用机械技术改善医药设备的生产环境。在设计阶段需要对医药设备进行各个零部件各个细节的分析研究,根据制药原理提出合理化的医药设备改良意见,优化医药设备的制药流程和工艺。可以针对局部进行机械技术的应用,也可以针对整体进行总体系统的机械技术的运用,最终达到一定的目标。通过对医药设备的各个部件之间的布置和关系、运动的配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促进医药设备科技水平的提高。

2.2机械技术应用的整体规划阶段。在医药设备的整体规划阶段,考虑得更多的是机械技术要如何运用于各个环节的生产中,如何运用机械技术来保证医药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首先根据医药设备的特性和使用年限、用途等方面的特点,结合医药设备的造价和制药的成本,选择合适的机械技术,选择合适的机械技术应用范围。

3机械技术促进医药设备的发展和创新

医药设备中运用机械技术不仅是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促进医药设备生产力的提高,也是促进机械技术发展创新的重要方面,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首先,机械技术是医药设备发展和创新的基础。没有机械技术,医药设备的发展创新就没有途径和方向,医药设备的生产力无法得到提高。只有将机械技术合理的运用于医药设备中才能提高医药设备的技术含量,才能促进医药设备生产力的提高。同时,机械技术的应用使得药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逐步改善我国医药行业的产品结构,促进我国医药行业逐步朝着高端药品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制药强国的目标。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医药设备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使得医药设备的技术含量大大提高,促进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

其次,医药设备的发展带动机械技术的发展。医药设备运用机械技术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对机械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加大对机械技术的科技投入,推动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4结束语

机械技术和医药设备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相互影响的。在当今机械技术快速发展和医药设备运用越来越广泛的形势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机械技术的研发和医药设备的自主创新,提高医药设备的机械化水平,提高技术含量,促进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设备快速发展也必然带动机械技术的发展,促进机械技术的创新。在当今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时展下,我国的医药行业要看到自身发展形势,发现自身的问题,注重医药设备的机械技术应用和医药设备的创新,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药品包装材料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常见的容器有瓶、袋、内塞等类型,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药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为了包装药品的安全,需要做好包装材料材质配方的优化工作,还要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良,这也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在对液体药剂进行装配时,应选择适合的材料,考虑不同材质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如果选择的材料不合格,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一定危害,严重时还会引起医疗事故。下面笔者对药品包装材料对液体药剂质量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以供参考。

1 塑料包装

塑料包装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包装材料,其出现的时间比较早,而且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与玻璃瓶相比,塑料包装的质量更轻,其采用的是聚烯烃和聚氯乙烯材质,在与液体药剂接触后,具有高阻断的性能,属于复合材料,而且无毒、阻光,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以及耐热性,采用高压灭菌技术,可以保证药品使用的安全性。由于塑料包装容器具有透气性,所以,溶液中可能会迁移进一些物质,这会影响药品的配方组成,影响了药品的质量,也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在使用塑料包装时,一定要做好密封工作,还要保证材质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塑料材质本身是无毒无害的,比如PVC树脂材料,但是在制成塑料时,需要加入增塑剂,这会产生增塑剂钛酸及其衍生物,会对粘膜产生一定刺激。在制作塑料时加入的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酯经测试会导致雄性白鼠生殖系统发生病变,造成畸形生育,其对人体的危害还在进一步研究中。PVC材料制成的PVC袋子具有较高的通透性,其对硝酸甘油的最大吸附率为33.2%,所以在储存这类液体药剂时,应避免采用PVC材料。经测试,PVC袋子还会吸附VitA,在贮存24h后,吸附率达到了78%。具有亲脂性的塑料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所以在临床中,对PVC输液袋的使用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对药品包装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塑料输液瓶在生产时,流程比较大,效率也比较高,但是在遇到静电问题后,会产生药液污染,应结合塑料材质的优缺点,解决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 玻璃包装

玻璃容器在医疗行业比较多见,注射剂、输液瓶、口服液都采用的是药用玻璃包装,其可以长期与药品接触,而不发生化学反应,这主要是因为玻璃材质具有较高的理化性质稳定性,不容易与药物发生作用,而且透光性较差。玻璃容器的材质有很多中,其融化情况对药品质量有着影响,我国药品行业由于发展比较晚,在药用玻璃包装的材质研究中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着一定差距,在我国药品包装材料生产行业,多采用的是乙级材料,但是我国在生产管制抗生素瓶时,氧化硼的含量为2-7%,与国际标准10%有着一定出入,这影响了玻璃材质的理化性质,需要调节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从而降低包装对药品质量的影响。

要确保药品在储存和使用期内不产生化学性质的变化而变质或失效,在使用前考察玻璃瓶碱性离子的释放可能导致药液PH值的改变,或使生物碱、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等对pH敏感的药物变质;考察蛋白质和多肤药物是否易被玻璃吸收,光线是否会通过玻璃使药物分解,玻璃脱片是否会改变药物的澄明度等问题。小针剂包装所用的易折安瓶产品标准水平低,安瓶颈丝粗细差别过大,壁厚不均及折断力指标达不到要求,也同样会给用药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尽管如此,药用玻璃包装仍作为药品包装的首选材料,就抗生素粉针剂而言,其他包装材料还无法涉足这个领域。在国外,水针剂和高档营养输液包装容器还是以玻璃包装为主。

3 橡胶塞

目前我国使用的橡胶塞(包括输液,口服液等各种剂型用胶塞)为天然橡胶塞和丁基橡胶塞两种,天然橡胶塞是从橡胶树上收集的天然乳胶,为了便于成形并赋予橡胶塞一定的理化性质,加人大量的附加剂,如促进剂β-硫基苯骈噻唑、二硫化四甲基秋蓝姆、防老剂N-苯基β萘胺、填充剂氧化锌、碳酸钙及硫化剂等。由于其成分比较复杂,化学稳定性也差,易老化,屏蔽性能、密封性差,当液体制剂与橡胶塞接触后,其中一些物质溶出并进人药液,使药液出现异物或浑浊,有些药物还可与橡胶塞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溶出的对人体有害杂质,如异性蛋白对人体可能是致热原,济出的毗咤类化合物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确定因索;由橡胶塞引起大输液中的微粒致人体相应部位的组织损伤等严重的隐患。橡胶塞还可吸附溶液中的主药和抑菌剂,特别对于抑菌剂的吸附可使抑菌剂效能降低,应引起注意。

丁基橡胶塞主要适用于长期与注射剂直接接触的医药包装,其质量稳定,技术成熟,是标准可控性好的理想品种,是天然橡胶塞的替代产品,本品是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稀在-95℃左右超低温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共聚物,其化学性质稳定,气密性和生物安全性要优于天然橡胶塞;丁基橡胶塞具有很好的抗老化作用,临床使用时无穿刺落屑,耐低温,耐酸碱,洁净度好,但其弹性较差,在输液封装时免去加盖涤纶薄膜衬垫的土序,简化了分装工艺,是一种具有诸多优越性的医药包装材料。目前,我国生产的输液中丁基橡胶塞的用量还不到输液产量的10%,有人建议还需使用涤纶薄膜作为输液和胶塞的隔离介质。这就迫切需要胶塞生产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按法定药品包装材料标准生产,从源头上使产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使其在真实意义上与国际接轨。

结束语

药品行业近年来发展很快,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相关部门对药品行业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选择药品包装材料时,一定要考虑包装材料材质对药物的影响,还要做好包装材料配方工艺的优化工作,改进生产工艺,做好附加剂的添加,从而包装药品的质量与安全。药品包装材料的质量与液体药剂质量有着一定关系,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包装材料的监督与管理,包装包装材料的生产符合药用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参考文献

[1]张芳艳,赵欣欣,余萍.药品包装材料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用药安全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2(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