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部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就指出"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然而和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一样,皖北地区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由于长期的重视和投入不足等原因,音乐教师师资匮乏,设施落后,教材编写落后,更不用说教学观念和整体教学水平了。经历了多年的课程改革,这种现状并没有在短期内改变。要缓解《标准》要求和农村音乐教育资源短缺的冲突局面,只能发挥能动性,从皖北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无中生有",改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
一、用当地民间音乐资源,把地方特色音乐引入课堂
在艺术领域,人们越来越承认: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有特色才能有发展。1995年"第六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口号。美国的多元音乐教育模式也启示我们音乐教育不必搞一刀切,把地方特色引入音乐课堂不仅可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找到当地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和内容。
皖北地区地方戏、地方音乐资源丰富,而且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坠子戏、梆子戏、淮北花鼓、二夹弦、唢呐尤为盛行。隋景山也提到安徽民间吹打在全国民间吹打乐中以唢呐的演奏技巧、音色和地方音乐特色而闻名。很多地区无论是婚丧嫁娶、开业庆典、庙会、祭祀等等,无一例外都有使用唢呐乐班的习惯。这些唢呐乐班分布广泛,每个乡镇都有至少一个,而且发展迅速。这些地方戏曲、地方音乐都可以引进课堂,改进音乐师资短缺的现状。
而且这种引入是可行的。各个缺音乐教师的学校都可以向当地教育局申请经费,聘请当地戏曲或民乐人才走入课堂。这些民间艺人平时各种节庆假日一般较忙,其它闲暇时间很多。他们对聘金的要求也不高。另外这些艺人一般也带若干个徒弟,教学经验丰富。这种手把手教学,教学环境轻松,既能让学生充分体验实践音乐,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弘扬地方传统。
二、自制乐器,引入小乐器,改进音乐教学设施
皖北地区经济落后,多年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设施落后,有乐器的学校很少。要改进"缺设备少资源"这种现状,最好的方法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现有资源,根据课堂音乐教学的需要,自制一些乐器和教学用具。比如,可以在空的饮料盒里装上沙子、豆子等,当沙锤乐器来使用;在进行音高练习时,可用啤酒瓶装上不同体积的水通过敲击来聆听辩别不同的音高等,甚至可以用锅碗瓢盆餐具组成打击乐队。农村随处可见的小石头、竹子、沙子、瓶子,孩子们用的钥匙链、铅笔、文具盒都可以发掘出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具方便易找,教法生动有趣,还能使学生乐学、爱学,教学质量也会因此而大大改变。另外如果能如上文所说的那样把当地的唢呐戏班引入课堂,也能给学生带来唢呐、梆子、大鼓、笙、二胡等乐器,增加学生体验学习机会。
相对自制乐器,把小乐器引入课堂也不失一个好方法。小乐器如竖笛、口琴、葫芦丝、串铃等价格便宜,很多学生能买得起;这些乐器易于操作,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尝试、体验音乐。《标准》强调音乐教学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注重个体差异,通过音乐实践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造性。使用自制乐器和小乐器能很好的实现上述目标。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弥补教学资源不足
网络资源应有尽有,获取方便。现在各个乡镇都有网吧,无论是音乐曲目、图谱、视频讲授、音乐素材、教法,音乐教师可以很方便的按照教学要求搜索、下载。各个中小学也都已配有微机室、投影仪或VCD播放影音系统,各种录音机也可以与移动硬盘兼容。通过播放影音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缺乏,音乐资源严重不足。多媒体、互联网教学说到底只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皖北很多中小学完全可以更充分地利用这一手段,甚至将这一手段成为目前音乐课堂的主要方式。
四、改编小学音乐教材,提供适合当地学生的素材
皖北地区小学音乐课一直以来没有受到重视,导致学生音乐素养普遍偏低。现行教材无论选材、难度都不适合本地区小学生。甚至教材发下去,无法施行,被学生扔进旧书堆。编写符合皖北地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实际的地方乡土辅助教材势在必行。地方教育局可以与各高校音乐科研组建立联系,尤其出头组织科研立项,负责改编。各科研项目都有拨款,因此花费不大,一旦成功,对本地小学音乐教育将有很大促进。本人所在的项目组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在组织改编《小件乐器竖笛、口琴、葫芦丝综合训练简易教程》、《农村孩子爱唱的歌》这两本适合农村儿童的地方音乐辅助教材。
五、挖掘利用各种音乐实践方式,改进课堂教学
上文已提到,《标准》更加重视音乐的个体参与、实践、创造,更加重视提高个体的人文素质和创造性。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多为纯理论式的、灌输式的、说教式的教学,与当今的新课程要求差距较大。因此本地音乐教师,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都可以、而且应该挖掘利用各种音乐实践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参与、体验机会。除利用上文提到的自制乐器、引入小乐器、引入地方特色民乐、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外,音乐教师还可以把音乐和舞蹈、朗诵、游戏、电影、音律节奏练习、表演、合唱等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创造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种兴趣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皖北地区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差、底子薄是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着本地的音乐教育。如何发挥主动性,尽力改进这种落后被动局面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从改善皖北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设施、教材和教法几个方面入手,通过引入地方特色音乐、戏曲尤其唢呐、自制乐器、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改编乡土教材、挖掘利用各种音乐体验实践方式等措施,力求改善当地小学的音乐教学和教育。除了上述措施外,张晓琳还主张依托高校对农村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在农村建立培训和实习基地,充实提高农村音乐师资力量。应该还有很多方法、措施可供借鉴,但是要真正改变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落后的方方面面,还是要靠改变观念、落实政策、增加财政投入。
参考文献:
歌曲的学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学生们通过学唱歌曲、聆听音乐,可以获得情操方面的陶冶,对身心成长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课本中,很多歌曲都存在不足之处,从而使学生感觉学习十分困难,长此以往,必将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发生下降,严重的甚至产生厌恶心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转变教材格式,音乐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基础内容,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现状
现今,原创性的歌曲越来越多,而教材上的歌曲就面临了较为尴尬的境遇。我们都知道,质量较差、格调较低的歌曲是无法进步小学音乐教材的,然而,一些质量良好的歌曲也不一定都可以选入教材,需要结合教学的任务,仅可以作为一些聆听类的曲目编录到教材中。同时,当前很多歌曲由于时代过于久远,学生们缺乏对歌曲内容的认知,无法形成画面,从而使学生感觉学习起来十分困难,丧失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冲破教材的束缚
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期间,如果将课程内容局限在教材中,则会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师应针对性的选取一些同教材内容相关联,但有冲破教材束缚的流行性歌曲,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对一切充满好奇,教师就应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将音乐知识同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兴趣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音乐技巧,提高自身音乐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灵活的短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民族的舞步》课程时,由于很多学生都不能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所以掌握该课程内容十分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民族的图片,放映一些少数民族人们跳舞的视频等,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形象的对课程知识进行了解,从而更深入、扎实的掌握音乐内容。
(三)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尽管当前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再加之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就会遏制学生的音乐才能。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改进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普遍都喜爱玩耍,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将游戏引入音乐教学中,或者带领学生编排音乐剧,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总结
(一)提升学习兴趣
传统音乐教学大多属于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及课程进度被动学习,整体课堂呈现出乏味枯燥状态,音乐的欢乐学习环境逐渐沦为机械式教学状态[2]。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让小学生在被动听课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形成听、学、看融合的模式,丰富了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二)开拓学生眼界
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与音乐课程内容相关的国内外乐曲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教材以外的音乐素材[3],通过设置音乐赏析课程开拓学生的眼界,达到延伸学习内容的效果,打破了传统学习的局限性。
(三)充实教学内容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教学内容更为充实。通过视频、声音、图片等素材的展现让学生在听觉感官及视觉感官上受到双重刺激,有利于提升其思维的活跃性[4]。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更立体的展现、更直观的表达,学生在理解难度上有效降低,提升音乐课程效果。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所在
(一)过于强调形式感
虽说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让音乐课程更具趣味性,但部分教师在课件制作以及课堂时间安排上过于重视信息技术的融入而忽视了教学上的重点,花费了大量备课时间用来搜集与音乐教材相关的动画及视频,导致真正课堂内容的准备性不足。例如目前不少小学音乐教师的课件制作成品中存在着动态图片、小视频以及超链接,大量的音频、视频、动画内容虽然让课堂氛围明显活跃,但过于精细化的课件制作会偏离教学重点,出现本末倒置现象,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于知识点,影响预期教学效果。
(二)硬件设备落后
虽然现阶段我国小学在硬件设备的配备上已经有了明显改变,但仍存在部分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无法实现每个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施,教学资源的不均衡现象并未完全消除。同时,部分学校的多媒体设施较为老旧,仅能够满足基础使用要求,无法在音乐课上通过多媒体专业设备表现音乐魅力。
(三)课程模式改变
小学音乐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的严谨教学态度逐渐产生了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需要认真备课并在课堂上严格遵循教学进度,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及知识讲解下完成教学任务。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深入,多媒体课程逐渐沦为音乐赏析课程,教师从原本课堂的引导者、传授者,逐?u变为课堂秩序的监督者。换言之,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帮助下将音乐教学作为赏析课程,在网络上随便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音乐内容为学生播放,缺乏对素材的赏析讲解以及与原课文内容的对比讲解,教师职能逐渐被信息技术设备取代。
三、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配置硬件设备
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均需认识到每个教室配备信息技术相关设备的重要性,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由专项资金负责采购。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着小学课程逐渐发展,小学音乐课程可利用投影仪、专业音响设备等硬件实现慕课、微课、班班通等多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方面的有效应用。
(二)整合多角度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音乐教学不再单纯让小学生学会唱歌,而是让其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人文思想以及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知识。最重要的是,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小学生的思维得到开阔,见识得以延伸。在讲授音乐课程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联系多门学科,例如在讲解《天鹅湖》这一作品时,可通过网络下载歌舞、戏剧、舞蹈、文学等方面关于天鹅湖的作品,以此让学生们了解更丰富、更多角度的情感抒发方式,有利于加深对歌曲内容及蕴涵精神的理解,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三)实施情境教学
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小学阶段而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及兴趣性,让音乐学习更具游戏状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授《春天来了》这一课程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下教师可将春天的美景最大程度向学生们展现,让学生们思考在春游时发现了哪些身边的美景,通过角色扮演、口头描绘、画面赏析等方式让学生们感受万物复苏的春天气息。情境的创设和观看能够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直观面对情境,从而理解音乐歌词描绘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重视课堂互动
在我国农村的中小学中,音乐教育的普及度还不是很高,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在我国总体教育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极大的。
(一)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强大、优秀
在教师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点:教师资源不足、教师素质低下,这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进行十分不利。教师资源不足。在农村中小学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教师资源不足,尤其是专门的音乐教师,一般,就算是农村中小学有音乐教师也无外乎是两种情况:一是音乐教师是从市里来的,参加“走教”活动,另一种则是半路出家。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反映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源的不足。教师素质低下。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资源不足使得音乐教育无法正常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农村中小学便出现了“兼任”现象,所谓兼任就是指从事非音乐教育的教师兼任音乐教师。兼任教师最明显的不足就是不够专业,音乐实力不强,水平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传统观念限制,各级对音乐教育不够重视
在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比较浅薄,只注重知识的学习,而不赞同音乐的学习。通常,在农村,人们愿意花钱供孩子上学,却不愿意让孩子学习这些无用的音乐,这是由于农村人思想观念淡薄,没有长远的认知。另外,就是由于各级教育管理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并未提出具体的要求,便使得各级的执行人员忽视这一点。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面都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表示了不重视。音乐教师的资薪也是十分有限,因此,就会有越来越少的人选择音乐教师这个行业,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师。
(三)教学条件有限
经过实际调查,发现农村经济水平十分落后,而且在教育上的投资也很少,这就意味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条件的有限。音乐教育所需要的设备多是一些淘汰品,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也是不太明显,而且,多数学校的音乐设备也不齐全。总之就是这么一个现实:社会对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投资力度不够大,教育经费不足,难以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下的改革
(一)引入大量资金,全面建设音乐教育环境
为了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社会的关注力度,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最重要的还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要对当地农村中小学进行调查,然后再依据实际情况分配资金。农村中小学引入大量的资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建设音乐教育所需要的环境,例如:利用一部分资金购买一些正规的音乐设备以及教具,另外,还需要为学生配备一些统一的音乐教材、音像资料。
(二)扩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质量
音乐教师也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当下,需要做的是扩大音乐教师的队伍,提高音乐教师的质量。在扩大音乐教师队伍方面可以从教师扶持方面下手,也就是讲,社会也给予农村音乐教师起码的尊重以及一些补贴、奖励之类的,使农村音乐教师这一职位充满吸引力。在提高教师质量这一方面,建议采用培训的方式,可以从一些质量较高的音乐教师的队伍中选取一些质量较好的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提高教师的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从政策上入手,国家可以制定大力开展免费音乐师范生,为师范生提供充足的便利,不仅免除大学所需的全部学费、生活费,还予以补助,已解决免费师范生的大学学习问题。这样,既能够保证每年向农村中小学输入一批音乐教师,扩大教师队伍,还能够保证教师的质量。
(三)依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改革方向
在新课改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审时度势,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改革方向。由于我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都会影响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中,不能盲目的跟随一些成功的实例,将其改革方向一味地进行誊抄。因此,在实际的改革中,应该先分析清楚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各自的特色进行合理的分析,最后再确定科学的改革方向。
(四)设计艺术实践活动,扩大音乐在农村的影响力
在进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需要明确农村大众的观念,在他们的意识里,音乐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自己的孩子没必要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这上面。基于这种理念,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就必须设计一些艺术实践活动,通过将音乐教育教学效果呈现给大众,收获观众的反应这一过程,对实践活动进行改进,以满足农村大众的需求。长此以往,音乐教育就会被农村大众所接受,于是也便为农村音乐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三、结束语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音乐教育更应该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这也就意味着农村音乐教育的改革是一场必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认真将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工作进行到底,以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孙连辉 单位:农安县农安镇第三中心校
参考文献:
本世纪伊始,我国开展了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于2004年12月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育实践亦是该指导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中,教育实践环节包括见习和实习两种。它们是培养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形成教学实践能力的两种重要途径;同时也反馈出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效果,及在体验教学实践时遇到的问题。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换言之,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透视机”。透过这种机制,学生体验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再次完善自我;学校从学生的实践反馈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是否重视教育实践,将是直接影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着新一轮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使得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教育实践的不足。
笔者拟从对现状的分析与改进设想两方面来谈:
一、对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见习、实习现状的分析
1.整体布局的缺憾:教育实践缺乏系统的周期性整体规划
首先,缺少科学、缜密的教育实践方案。在为期四年的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应为四年内的见习和实习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安排与布局,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并根据不同学年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结合中小学的教材和教学进度,提出相应的见习或实习目标。据笔者所知,有这样教育实践规划的院校实属凤毛麟角。
其次,时间安排的现状:根据教育部于2004年12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育实践安排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根据某些高师音乐教育实践的经验,在本科四年中,每个学期都会安排一定的教育见习活动。本科学习的第三、四年进行教育实习。就笔者而知,做到教育见习贯穿本科学习的四年,教育实习在第三、四学年进行的院校屈指可数。当然,一个教师真正的成长及其自身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需要倾其毕生去追求的。但无论从哪种角度讲,作为培养教师的高师教育,理应为培育教师的健康成长创造一切条件并使其尽快缩短“成长期”。大家都知道,教学是教育实践的积累。也只有积攒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水平才能逐渐提高。
2.音乐教育类课程薄弱
这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特色课程。因此在今天看来,由于过去对培养目标认识的模糊,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类课程设置显得薄弱。然而,国外的许多师资培养的专业机构都十分重视此类课程类别。实践也证明,忽视音乐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无疑会制约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3.教育实践师资的缺失
在我们的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中,从事音乐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者为数不多。而在教育实践中,各院校担任音乐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往往一至两位,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基于学生的人数,我们往往是分成若干组进行教育实践。这就需要增加教育实践的指导教师。各院校通常的做法是非音乐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参与教育实践的指导。这就需要对参与教育实践的非音乐教育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4.完善评价机制
在以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音乐师资为出发点的教育实践,应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涵盖学生、指导教师、教育实践成效(见习与实习)、本科课程学习的反馈。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的综合评价机制把四年中的见习与实习进行全程化跟踪评价,高师教育实践才能真正起到促进未来教师成长与不断提高高师教育水平的作用。
上述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践,在整体布局、师资储备、课程设置、评价机制等方面亟待完善。在新的困惑与挑战昭示下,我们必须更新办学理念,勇于探索。
二、音乐教育实践的改进设想
1.改进教育实践的整体布局
首先,建立科学、缜密的教育实践方案。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指导下,组织中小学音乐教育专家、教学能手。高师音乐教育专家、音乐教育类教师及在校学生进行座谈、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当下中小学音乐教育需求的高师音乐教育实践方案。
其次,加大教育实习与见习的强度和时间的投入,以保证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的充分实施。
见习:见习的频率应该是从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逐年递增,这种分布是有充分依据的,也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因为每学期,都应制定出不同的见习目的与任务,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育见习体系。如第一学年的见习目的和任务,就可以是“以教师身份初步感知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教学常规和音乐课堂教学”。在相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在前两学年多安排见习活动,多观摩一些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这样就能使学生更早更多地了解音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教育实习打好基础。
实习: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是到第四学年才进行。作为培养教师这一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特殊职业来说,自然就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笔者曾多次在带领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实习的时间太迟了。实习点的指导教师也都指出,学生在实习中暴露出的人文素养的欠缺、专业课程综合应用能力与音乐教学技能的不足。由于时间关系,随着实习的结束就再也没有机会更正和完善,自然难以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提高。因此,能否将教育实习增加为两次,安排在第三、第四学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将实习点选为中学、小学各一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中,充分经受一个音乐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锻炼,从而加快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增加音乐教育类课程的开设
最大限度地彰显音乐教师教育的专业特性。据调查,我国目前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极不平衡。除几所国家重点高师院校。有能力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中外音乐教育史》、《中外音乐教育比较》、《音乐教学课件制作》等课程。多数地方院校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往往只开设《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就算完成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任务。很显然,它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音乐教师教育的需求。因此,应加大音乐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如《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师教育技能》、《音乐课程教学设计》、《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等课程,以构建完备的、科学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3.提高教育实践师资的指导水平与科研能力
前文已提到专业的教育实践师资的缺失。当然,非专业的教育实践的教师,由于在其专业教学领域都有丰富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所以,还是有能力指导教育实践的。为了保证和提高教育实践的水平,笔者建议,在不增加教育经费支出的前提下,利用校内的教育专业资源,有计划地对所有或部分认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培训,并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交流。从而,全面提高高师院校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不仅仅提高了教育实践的水平,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师其专业课程的教学科研能力。
4.完善教育实践的评价机制
建立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从而有效保证教育实践提升未来教师的教育素养与教学能力,及促进高师教育的办学水平。综合评价机制分为四层次:学生、指导教师、成效、反馈。
学生:按照教育实践方案,完成教育实践工作,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评价。
教师:由任课教师、实习点教师指导构成。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担负组织、指导、评价三方面的职责。
校内任课教师的指导。在教育类课程授课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培养与指导。尤其在教材处理与教学环节设计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其中包括教案写作指导和现代音
乐教育手段的灵活应用,为下一步“教学实战”扫清障碍。
实习点教师指导。应注重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等教学能力的指导,其中包括检查各项教学准备工作、教案编写、教具的准备和应用、教学中各环节之间的连接与过度,还包括试讲中教师的教态,教学中的语言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控制课堂教学的技巧和处理意外状况的能力,为实习教师较为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成效:包含指导教师对学生教育实践的评价,与全体指导教师对于当次教育实践的评价。
反馈:由全体指导教师总结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的现象与遇到的问题,回馈和反思当下高师教育的现状。
综合评价机制可采用评语、等级等形式全程考核,以此来促使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与高师办学水平的提高。
我们期待,通过高师音乐教育实践的改进,使得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获得一定的教学能力,初步熟悉和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步骤、方法、特点,及不断创新的勇气。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2]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3]《中学教学教材教法》十三院校协编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陈漠开.高等教育评价概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5]刘本固.中学教育评价.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6]瞿晓勇.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中的见习与实习.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音乐是一门美的艺术,小学生因为自身阅历方面的影响,没有能够和音乐进行深入的接触,无法有效感悟音乐的魅力,这对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激发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在当前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接触音乐,从优美的旋律之中感受美,受到音乐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音乐,如《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以及《大中国》等,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意境与魅力,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笔者还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旋律优美、内容健康向上的音乐作品,以及向学生推荐世界名曲等,要求学生在课后创造条件欣赏这些优美的音乐作品,陶冶情操,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明显提高,这样的心态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创设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更大,因为小学生对于自身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态度、语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对音乐学习动力产生影响。笔者在教学中,注重从多个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先,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小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同样具有较强的自尊心,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千万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即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存在不足,也应当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切不可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够让学生在心里面乐于接近教师,为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其次,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学生在演唱技巧方面掌握不好的,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学生纠正,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也及时予以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师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运用先进教学手段,优化音乐教学课堂
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为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带来生机与活力,尤其是近年来得到大面积普及的多媒体手段,更是成为小学音乐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抓手。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将多媒体的作用发挥出来,首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补充大量的音乐作品,进一步彰显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受到熏陶,让音乐教学课堂更加生动高效。另一方面,笔者还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式营造魅力课堂。在一些歌曲的教学中,单纯的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形式。显得单调和枯燥,学生练习的兴趣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从网络上下载了专门的教学课件,以“歌曲+视频动画”的形式组织学生练习,这样的教学形式一下子就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整个训练活动开展得津津有味。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信息化手段的作用,将其有效地穿插于整个音乐教学之中,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将其信息量大、演示生动形象的优势发挥出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改进音乐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好奇心强,参与欲望高,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当针对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优化与改进音乐教学模式,让师生互动成为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手段。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将学生的参与性体现出来,凡是能够让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尽可能地将学生吸纳进来。在演唱和技巧要点的示范之后,笔者不仅要求学生进行分小组练习,还要求学生主动走上讲台进行示范,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上进心,还能让其他学生对于存在的不足进行纠正与完善,让学生的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出来。另外,在一些音乐教学信息的学习中,笔者还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地搜集相关资料,不仅包括作品、名家的信息,对于音乐发展方面也进行仔细搜集,在课堂上开展汇报交流,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容量。
五、实施积极教学评价,提升积极情感体验
成功、满足、兴奋等积极情感是小学生更加投入音乐学习的重要促进因素,这样的积极情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情感基础。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情感,以积极的教学评价为抓手,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点滴进步,笔者都注意发掘,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不仅能够使这位学生产生浓厚的积极情感,更加热爱音乐学习活动,而且对于其他学生也具有引导作用,在整个班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六、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5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一)音乐教育师资较为缺乏,且教师素质不达标
根据调查了解到目前在大部分小学中音乐教师的数量在所有教师的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很低,有些甚至是一个音乐教师代好几个年级的音乐课程,这就体现出音乐教育师资严重不足。若连基本的音乐教育师资都不能达到的话,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不仅如此,音乐教师的素质以及学历达标率和岗位合格率也很低,直接造成音乐教学质量下降,无法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教育。
(二)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全面、不科学,校方没有足够的重视
由于音乐是艺术类课程,所以在人们的意识中音乐远不如语数外这样的学科重要,所以更多的学校每周安排少之又少的音乐课,甚至经常出现音乐课被主课挤占的情况。并且许多校方对于音乐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对音乐教育真正的投入很少,造成音乐设备短缺的现象。出现这些现象足以说明校方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不明白“学校把音乐教育开展好,对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这样的道理。
(三)音乐教学方法方面存在偏颇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同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忽视了音乐学科的特点,没有结合其特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非艺术性。一般都是重音乐理论、轻音乐教学活动实践、重教师主导讲授、轻学生参与体验。同时也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陈旧,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无法为音乐课堂进行良好的服务的情况,因而产生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是这样去授课的话,原本生动有趣的课程,经单一的、非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后也会变得索然无味,与此同时,也很难发挥出音乐学科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二、针对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提出的改进方法
(一)壮大音乐教育师资队伍、提高音乐教师素质
针对音乐教育师资较为匮乏的情况,单靠一些科研工作者和几个科研课题是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的,而最主要的解决方法就是政府和学校方面提高对这方面的重视,向全社会征集更多的具备音乐专业素质的教师,从而壮大音乐教师的队伍。针对音乐教师素质不达标的情况,校方应提高对音乐教师学历的要求,选拔一批具备优良专业素质的人才进行音乐教学。同时教育部门可以采取定期进行对音乐教师培训、考试的方法来提高音乐教师素质,以督促音乐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可以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关于音乐教学方面的赛事,让音乐教师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我,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小学生们的素质教育服务。
(二)深化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学校要提起足够的重视
无论是学校的领导班子还是学校的各科教师,都应明确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这一问题,主管部门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去宣传音乐课标的基本内涵,整体提高校方、教师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意识。其次,严格按课程表进行科目教学,严禁出现无故缺课、占课的情况出现,对于出现此类情况校方应严肃处理,淡化师生主副科的陈旧观念,让音乐学科得到其应有的地位,让各科教师以及学生都对音乐课程提起足够的重视。最后,学校应重视各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合理地分派教学任务,对音乐课程的教学任务既不可过多,占用师生太多的精力,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也不可过少,影响对学生素质方面的教育,无法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各科教师也应该开展一些交流研讨活动,彼此吸收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而服务。
(三)在教学中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跟随时代脚步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解决音乐教学方面存在的偏颇,需要从三个方面去着手改变。
1.教师应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音乐实践活动的主人。教师在音乐课堂中,切不可只重视理论的讲授,而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应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机会参与音乐活动,让学生逐步地学会怎样自主欣赏音乐,怎样从音乐中陶冶自身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审美,创建一个氛围和谐的音乐课堂的目的。
2.根据音乐课程的艺术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音乐是一门艺术类的课程,教师可以适当的在教学时引入情境教学法来增添音乐课堂的艺术色彩,例如,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尽情想象、描述春天的画面,然后在欣赏这首歌曲的时候播放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关于春天生机盎然的图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天之中,感受到浓郁的春的氛围,从而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将情境教学法融入音乐课堂不仅提高课堂效率,更能降低教学难度,一举两得。
3.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加深对音乐这一门艺术的理解,不再使认识只停留在感性层面。
三、结语
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的确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仅学校和政府方面要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壮大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而且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建议对优化音乐教育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广枝.邹城市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4.
[2]付珊珊.新课标下鹤壁市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D].河南师范大学,2013.
1.引言
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素质教育,通过对于音乐的欣赏与学习,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趣味,加深对于音乐美的理解,而且使艺术素养达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学校存在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缺乏足够认识,重视程度不高,音乐教育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提升,忽视对于小学生的音乐培养等问题,从而造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及对音乐的兴趣有所影响的状况。对小学音乐教育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是近期教学应发展的重点。提高音乐老师素质,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施“体验学习”,从而更好地对小学音乐教育进行发展。
2.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在音乐教育方面存在对于音乐兴趣不高的问题,其与为小学生创造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教育水平有极大关联。
2.1小学生音乐教育存在教师素质不足的问题
部分小学缺乏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存在观念传统,教育观念落后,只注重重点科目的教学,忽视音乐等培养学生兴趣的科目的教学,没有通过这些兴趣课目达到促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对于音乐重视程度差,教师能力有待提升,在教学中存在创新力不足的情况,不能利用多样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兴趣。
2.2没有为学生音乐学习创设良好环境
学生的音乐学习存在教学氛围单调的问题,老师水平低,不能运用自身教学水平与外界环境相结合,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导致音乐教学死板,学生每到音乐课便感到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收获,教师没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及互动,使得小学音乐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3忽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主体性与创新性
学生是教学改革中着重关注的重点,应以学生为主体,但部分学校没有完全贯彻落实,有些音乐老师只是使学生一味接受知识,而没有对学生主体所想学习的知识有所尊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情况。据此,小学音乐教学就失去了其必要性,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会使教育教学死板化,导致学生学习没有收获。
2.4小学音乐改革的速度不高
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改革,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使得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目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行为缺乏科学性都须进一步改进。当前,改革措施还需进一步提升,才不会影响教育质量问题,才会使小学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3.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途径
3.1提高音乐老师的素质
从音乐老师的素质出发,首先端正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态度,雇佣专业人员,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对学生的教学,使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持积极态度,加强其与老师的课上互动、课下交流,提高对于音乐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3.2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教学所关注的主体,使学生发挥其自主创新能力,真正通过自己的兴趣找寻最适合自己音乐学习模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高点。
3.3创设情境,促进兴趣培养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的创设,通过老师的专业知识与外界环境相结合,创设积极的音乐学习情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选取最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上台进行歌唱表演并且排练情景表演的机会,随着节奏表现自己,在学生自行摸索和老师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并提高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3.4对小学音乐进行改革
当前,各个小学的音乐教学水平及音乐设备良莠不齐,应通过不断完善音乐设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多媒体设施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加强教育局及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学小学生进行音乐学习。
4.结语
通过对于小学音乐教育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到音乐学习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应进一步深刻了解缺乏兴趣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从而避免其中的问题发生,不断对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培养。在深入分析的同时,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全面改革,在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不断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使音乐教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一、课程结构的设置突出实用性
1.合理设置专业课
高师专科音乐教育专业要坚持师范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师范性,音乐课程的设置,应以基础音乐教育为出发点,改革不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合理地设置课程是其基本保证。在具体设置上,我们重点开好《基础乐理》、《视唱练耳》、《舞蹈》、《和声学》等专业课。在这些技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把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对一些教学内容做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改革。如将技术专业声乐课、钢琴课、“个别课”改为“大、中、小”综合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演唱、演奏理论课,突出音乐教育的师范性特色。同时,删减合并了一些课程,减去了一些实用价值不高的课程,如《艺术概论》、《民族音乐概论》等,将《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音乐欣赏》三门合并为《中外音乐简史与名曲欣赏》。
2.增开实践活动课
基础音乐教育多以活动课为主,为适应这一需要,高师专科音乐教育专业开设部分实践活动课很有必要。如《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小型乐队编配》、《儿歌创作》、《舞蹈编导》等课程,这些实践活动课的开放,有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也着眼于为学生将来走上讲台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钢琴与即兴伴奏教学中,除了弹奏一些基本曲目外,还要求学生自弹自唱、自编自弹一些教学曲目,只有具备自配伴奏的能力,将来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同时,在每学期的声乐观摩和声乐考试中,每个同学都要参与为其它同学伴奏,并将伴奏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考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练习,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二、教法研讨上强调实践性
高师音乐专业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之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需要相适应,在教学方法上还得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改进,注重教法研讨,使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在上专业技能课时,由于多采用小课形式,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指导,而没有联系到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类似问题,问题没得到解决,使他们对技能技巧的认识只停留在本能的意识中,不能上升为理论,更不能由此及彼,应用这些理论,结合中小学学生的实情加以应用。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变单纯的理论、技能教学到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的轨道上来。如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提出:作为师范生来说,仅自己会弹会唱是不够的,关键还要学会怎样教人会弹会唱。我们采取了大小课相结合的形式,将学生按程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上课时采用演奏观摩的形式,每个学生既是演奏员,也是观众听众。然后,除了老师分析讲解以外,更多的是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还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讲解、相互辅导,共同提高。这样,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声乐课教学中,我们对教学内容与形式上也做了如下革新:将单一的声乐技能课增加为歌唱艺术教学、歌唱基本理论与教学法、声乐艺术与作品赏析这几部分内容构成,丰富了教学内容,注重技能训练与实践相结合。我们采用大课来解决声乐学习中,许多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小课解决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水平。
三、能力训练中突出“师范性”
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教师,除了自身的知识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力、音乐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等。因此,高师专科音乐教学如何才能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应从提高学生全面素养,注重培养从教能力上着手。
1.教学中始终贯穿能力培养
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融会贯通,合二为一。如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在学生达到了音准、节奏要求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中做些律动练习或多声部节奏练习,这类似于低年级的“唱游课”,学生对以后的“唱游课”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同样,在“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中,更要突出其实践性和从教能力的培养,要紧密联系小学的实际,熟悉小学的教材,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及早地上讲台试教,教师给予正确的讲评及指导,让学生提前尝试怎样做教师,以至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各项教学能力。
2.加强教学观摩,培养从教能力
关键词:
南阳市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音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启发其音乐兴趣、提升其音乐审美能力、形成健康审美价值观的基础。而当前的教育资源并不平衡,相比较城市而言,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在指导思想、师资、硬件、教学方法等层面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听之任之。需要有针对性的通过不同层面来不断改善。笔者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间分别对南阳市下属的南召县皇路店镇广庄小学、尹店小学;镇平县石佛寺镇党庄村小学、老毕庄小学;内乡县赤眉镇齐营小学、马营小学;方城县拐河镇姚店、史家庄小学;社旗县桥头镇史庄、陶庄小学进行实地了调查。结合调查所得出的存在问题,进行实际分析探讨,进而结合实践探讨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之策。
1思想认识方面
1.1正确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这些学校的领导基本都对音乐课不大重视,更难说能认识到音乐教育的作用,这也难怪音乐课在这些学校中的尴尬地位。虽然说当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指出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但那种唯升学率第一的思想在当下尤其是农村学校还是相当的存在。我们不能指望着农村小学的领导能够马上转变观念,但通过笔者和几所小学校长的长谈,可以感觉到,其实他们也是明白道理的,只不过也是身不由己。乡里、镇上、县里一层一层总是要去评比排队,而排比的依据基本就是所谓主科的联考成绩以及升学率。所以说,要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领导思想层面的不重视,更多需要的应该是上层机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层面思想上彻底的转变,并将这种转变真正的转化为实际教学实践层面的改革变化。
1.2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理念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由于其非具象性、非文字性的特点,使得我们在进行欣赏时具有充分的想象、感知空间,实际上就是从中感受到美。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强调音乐的美育作用,强调音乐教育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审美教育就是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学会发现音乐美、感受音乐美、创造音乐美,得到音乐美的陶冶。所以说,我们的音乐教育绝不能以教会多少歌曲、欣赏多少歌曲为目的。而是每欣赏一首、学习一首都要从中真正得到音乐美的感染。这里首先就是音乐的选择问题,教师在选取音乐进行教学时更应该注重音乐的品质,其内在感染力,能否打动人。那些空洞无味、大而空、形式大于内容的音乐,对学生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当然即便选取了合适的音乐,教习上也要讲究方法,要注重课堂互动、注重学生自身真实的感知,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而不是简单的教唱完事。
2加大对学校音乐教育的支持力度,改善教学条件
这是一个极其实际的问题。随着社会的飞速,音乐传播技术也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课堂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音频视频资料的搜集与播放,电子音乐教室的使用等等在当前的城市小学音乐教学中已广泛运用。但在我们对南阳市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调查中发现,其硬软件设备运用方面及其薄弱。不要说电子音乐教室,有一些学校甚至连个教学用的电子琴都没有。至于多媒体教学设备,也有很多学校没有。这样的情况下,音乐教学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一些音乐教师也很无奈地表示,自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应付了事。通过我们和学校领导的交谈知道很多时候他们也很无奈,因为每年所拨的教育经费很有限,而他们需要办理的事情有很多,所以作为一直并不被十分重视的音乐课,自然很难从中分得一份羹。所以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还是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就是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这就回到了一个老话题,就是需要加大对农村小学的扶持力度,当然,这些年,政府在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好。笔者多调查的几所学校的校园环境、设施都相当不错。但这些大硬件的不错并不能代表教学设备这些小硬件的不足,尤其音乐教学设备。这就需要我们不要总是搞“面子工程”,也就是说,有了相应的资金扶持,不要总是盲目地把学校建筑搞得多么“高大上”,要注重教学设备的跟进,注重“内核”的提升。
3师资及教师素养问题
和当前很多农村小学一样,笔者所调查的几所学校师资力量较差。只有两名教师是本科音乐专业,其他的有专科还有其他专业带教的。其实,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音乐师范类毕业生也日趋增多。但很多毕业生毕业后并不愿意去农村,哪怕是在城市干一些其他工作也不愿意到条件差一点的农村教学。面对这样的现实,切实可行的就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于农村小学教育中。对于那些已经在农村小学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一方面应该从思想上安定下来,真正的愿意全身心投入教学当中。另外就是学校领导应该切实将音乐课放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不能过于漠视。还有就是教师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去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这不仅是面对现代化教学的所需,更是自我素养提升的必然。
4教学方法层面
4.1音乐的选择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是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而在实践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农村小学生最喜欢的音乐形式还是流行音乐,其次是儿童歌曲。所以说,在教习音乐的选择上我们可以适当加大选择一些的清新健康、风格活泼的流行音乐。比如《飞得更高》《感恩的心》《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这些内容向上的歌曲,能使得学生在欣赏学习的同潜移默化地获得正能量。另外,针对小学生爱动活泼的特点,可以适当选择如《嘻唰唰》《最炫民族风》《倍儿爽》等这样动感且朗朗上口的歌曲,在教习的同时适当编些舞蹈,又唱又跳,特别能调动小学生情绪。当然,并不是说要清一色选择流行音乐。其实,真正最适合小学生学习欣赏的还是优秀的儿童歌曲,教材中也选择了大量儿童歌曲。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对儿童歌曲的热情不如对流行音乐高呢?这个一方面是当下的大传媒环境的影响,流行音乐的传播过于强势。但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老师在教习儿歌时过于死板,重说教而轻互动,重欣赏而轻练唱。这就涉及到我们下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4.2实践互动层面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上课时不太不注重互动性的实践,不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其实,小学生处于爱动爱闹的年龄阶段,不具备对事物的深层思考能力。音乐的教学不能太过于死板,过于说理。而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使其在自身实践基础上获得音乐美的感知。当然这里所谓的实践能力并不是说要每个学生唱的多好,弹琴弹的多好。主要是让他们多亲身参与,培养音乐感知力。比如在课堂上少一些教唱,让学生听伴奏后自己模拟演唱,分组分队像比赛似得演唱。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上课用的电子琴,哪怕是一些简单的音符的弹奏。这样起码他们有了参与感,有了好奇心,就会有更多的兴趣去感知。
4.3与本地音乐资源的结合
前面我们提到了对流行音乐的运用,这里要说一说对民间音乐资源的利用。民间音乐是一个民族、国家音乐发展的根和魂。尽管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民间音乐的生存在当下不容乐观,但随着人们传统保护意识的不断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大力开展,人们对民间音乐的传承愈发重视,而教育传承是其中很好的一项途径。当然并不是说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要怎么大量的去教习民间音乐。而是说,我们可以恰当地和本土民间音乐资源相结合去进行教学。河南历史悠久,民间音乐资源丰富,南阳地区的大调曲、民间歌舞、宛梆等音乐种类有相当的名气。我们可以很好地去结合这些乡土气息极其浓郁且蕴含丰富的资源,在课堂上去欣赏、教习一些地方戏、地方曲艺等。这样的做法并不稀奇,其实在很多民间音乐资源丰富的地方都有体现。比如西安长安区的农村小学校都学习西安鼓乐的演奏,还要举行定期的比赛。其实对于小孩子,教习一些地方民间音乐,他们并不会很排斥。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在四所学校做过实验,教习他们一些地方戏、地方民间歌舞,他们非常好奇,十分乐于学习。这样做,不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元,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也是极其有益的。
4.4美育在教学方法应用上的合理渗透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养,使其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我们通常所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其中的“美”说到底就是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而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提升学生音乐审美价值观,学会感悟音乐美、发现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实际上处于很重要、很有效用的一个位置。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教习音乐中通过讲大道理,告诉他们什么是音乐的美,怎么样感受音乐的美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并未完全形成固定的审美价值观。但也正是源于这一点,我们在音乐教学上更要注意怎样能够在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音乐审美价值观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5结语
在提倡素质教育、审美教育的当下,我们应该重视音乐教育在此方面的重要作用。但和许多农村小学一样,南阳市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面对问题,我们必须结合实际调查分析,提出较为切实可行的改进之策,并尽力将其付诸实践,以使南阳市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有极极之改进。
作者:杨丽 单位: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我国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提高小学生音乐素质的一种方式。众所周知,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合唱讲究是团结,是配合,所以它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凝聚力,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之间的配合度,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课堂效率,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1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对合唱教学的认识度不够
在当下,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什么是音乐合唱,而学校、家长往往对音乐合唱不够重视,对音乐合唱教学比较敷衍,会带有目的性的进行音乐合唱教学,并没有向学生们充分介绍音乐合唱教学的各方面内容,也没有根据每个小学生自身的特点,对学生们音乐的学习天分进行相关的培训,导致学生的音乐合唱水平参差不齐,以致整体水平不高。
1.2音乐合唱教学内容枯燥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所以对学习内容理解起来也比较费劲,对音乐学习题材也是如此。而目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枯燥乏味,缺少生动有趣的音乐合唱题材,导致小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不高;除此之外,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歌曲一方面是数量不够,另一方面是质量不合格,并没有抓住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点,因而导致小学合唱教学内容枯燥,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3教师的音乐合唱教学素质不合格
老子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音乐老师是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老师掌握了专业的音乐素养,才能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音乐教师的合唱教学素质不合格。具体表现为:自身所掌握的音乐专业素质欠缺;对每位小学生音乐学习特点的掌握度不够;教学理念较落后;教学方法不能适应小学生音乐合唱的实际情况;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合唱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内容,提升音乐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促进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全面发展。
1.4对小学音乐合唱的重视度不足
目前,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偏重于文化课的学习,更加注重分数,对艺术类课程往往不够重视,学校、家长对此没有太多的鼓励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小学生自身对音乐合唱不够重视,在音乐合唱中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嬉皮笑脸,并不能真正的学习到有关音乐合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
2解决小学音乐合唱教学问题的措施
2.1 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件事情有兴趣之后,你才会有动力去完成这件事。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必须将重点放在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上,来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动力,达到让他们喜欢合唱,乐于参加合唱活动的目的。对此,教师们应该改进教学方式,多采用一些实践活动,利用电脑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们对音乐合唱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2 掌握正确的音乐合唱方法
对待一件事情,如果你的方法不对,那么就很难以达到你想要的目标。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音乐合唱教学的方法,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省时又省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小学生的音乐合唱练习,并且要多加练习,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切不可只为追求进度而忽视了音乐合唱学习的实际情况。可以教给学生一些主要的歌唱技巧,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讲授缓呼缓吸、快呼缓吸、缓呼快吸及快呼快吸等基本方法,教给学生一些控制气息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反复地练习吸气和呼气动作,适当的加大练习力度,加强学生们腰腹部的力量,以此来加强气息的控制力。
2.3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让他们在合唱中承担不同的角色,负责不同的部分,因材施教,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切不可“一刀切”。
2.4 增强对音乐合唱的认识度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完善合唱技巧,增强合唱的基础。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合唱,需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调整,因为每个人的音色、音域有不同之处,这就需要大家的熟练配合,提升整体的协调度,统筹规划,优化组合。首先,在合唱练习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每个音乐作品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音乐表现风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部作品,教师可以更方便的对这部音乐作品进行讲解。因此,教师首先要对歌曲进行分析,分析它的情感色彩,节奏快慢,提炼音乐特点;然后根据学生对音乐合唱的掌握度,对音乐进行划分,让不同特点的学生担任不同部分的音乐演唱,然后进行整后,提升整体的合唱效果,发挥每位学生的潜力。
2.5提升音乐教师专业素质
要想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来完成。首先,可以让音乐教师参与一些有关音乐合唱的培训,提升自身的音乐掌握技巧;其次,学校内鼓励和支持老师们之间互相听课,然后经过一些经验交流会,指出音乐合唱教学中的不足,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的特色,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帮助老师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自己的教学内容。
2.6合理安排音乐教材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就要以一定的音乐教材作为依托。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做好音乐教材的编排,最大限度的增强学习内容的生动性、有趣性,既可以受到学生的喜欢,例如,适当的涉及到歌曲的选择、音乐的节奏感、歌曲的流行度等方面,又能够让音乐教师依托教材更好的进行音乐教学,努力达到双方的共赢的效果,提高音乐合唱教学的质量。
2.7增加相关的音乐合唱乐器
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就是乐器,利用一些乐器加以辅助,可以提高音乐合唱的乐趣,更加方便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增强节奏感、生动性,更好的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例如,利用架子鼓来增强音乐合唱的节奏感,带动学生们合唱过程中的配合度,增强相互之间的默契感,增强学生对音乐合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生的综合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它是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途径,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了解当前小学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完善音乐合唱教材,增加相关的音乐合唱乐器,培养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等,通过不断分析影响音乐合唱教学的影响因素,并不断完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最终能够科学系统地进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实现小学音乐合唱的多样化教学,更好的达到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水平的目的,提升整个音乐合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明明.我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与问题研究[J].科教导刊,2016(06):134-135.
小学音乐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起点,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不断开发学生的音乐智力因素,针对学生自身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尽快地解决,以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快速改革更新的教育理念。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小学音乐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
目前我国小学教育并没有认识到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没有真正发挥小学音乐教学的功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没有指定明确的目标,只是把音乐课当作副科来学习,认为音乐课没有其他文化课重要。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并不能体现音乐的作用,降低了音乐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
2.在音乐教学中没有体现出音乐的艺术性
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只是把音乐课当作是学生的课堂娱乐活动,只是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歌曲而忽略了对音乐技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音乐没有深入的理解,忽略了音乐的艺术性,使学生的音乐素质得不到提升。
3.教学设施不齐全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音乐教学设施不够齐全,使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学校也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进而与新时期的教育相脱离。学校在配备教学设施时,不注重对音乐设施的配备,使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没有教学工具可用,只能通过自己的示范来教导学生音乐知识,这样对老师以及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是很不利的,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4.教师的音乐素质比较低
由于教师自身的音乐素质不够高,对音乐技能的传授也有限,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随着新时期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目前音乐教师的技能以及音乐素质相对比较薄弱,不能满足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对策
1.明确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
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时,应该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在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质为教学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在音乐专业知识的教学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充分发挥学生的优点,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制订新颖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
2.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要主动参与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多种音乐情境,使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中的情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音乐鉴赏课,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情感,并且把自己的心得与其他同学交流分析,锻炼自己的倾听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教师也可以设置小组学习,为每一个小组分配音乐教学任务,学生通过互相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使每个学生都可以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优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生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在音乐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
3.配备丰富的音乐教学设施
学校应该顺应新时期的教育模式为小学音乐教学配备多种多样的教学设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的音乐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加强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学生也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设施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4.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技能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教师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音乐基础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保障,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改革音乐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发挥自己的音乐优势不断强化自己的音乐技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能,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合理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71-02
农村音乐教育的落后作为有失教育公平的一个问题,正逐渐成为相关学者、领导、家长、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针对内蒙古包头农村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教师教学、学校音乐课的开设情况,通过相关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包头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急需相关领导和教员们谋求切实可行的出路。
一、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困惑
剖析包头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现状,探究根源并抓住主要矛盾,是加快摆脱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人口、经济发展不均衡带给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的困惑。
具2005年统计,包头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2个旗。各市、县、旗所有土地和人口、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
(注: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7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7)》,人口截止2004年底。)[1]
内蒙古包头市各区、县、旗所有土地和人口极不均衡。昆都仑区、东河区、青山区的人口较为集中,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快。这些因素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城市化”,如青山区的赵家营村、张家营村和曹家营村以逐步成为“城中之村”。人口集中带给这部分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三个重要优势:一是便于管理、便于交流、便于改革;二是教育经费保障及时;三是信息传达及时。如青山区教育局“针对该区新接收的四所农村小学,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保障农村小学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办法,从校领导班子建设、师资培训、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经费投入等方面全面进行规划,确保各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提升。[2]”因此,这三区的周边及市内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较好,音乐教育的发展也较为乐观。
而另外六个区、旗、县(九原区、白云鄂博矿区、石拐区、固阳县、土默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典型的“牧区”中的农业,“地广人稀”成为这六个区人口分布的突出特点。各区中的各农村小学具有离城镇远、分布零散、农村学校大于城镇学校比例的特点。例如,固阳县农村乡镇中心小学15所,村中小学18所,而城镇小学只有7所[3]。这项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的比例远大于青山区城乡小学之间的比例。这六个区的乡村教育无论从学校硬件、投入资金等各个方面都和临近的城乡教育相比相去甚远。因此这些地区的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面临着管理不便、交流不便、信息传达闭塞等困难。尽管近年来我区、市级财政加大了对这些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但这些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和生活设施条件依然十分艰苦,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根本保证。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即使坚持留下来的教师也面临着教师老龄化和教学方法老龄化的现实问题。2004年,教育部便下发了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但是在笔者2009年的调查得知,这六个区的农村音乐教师很少有人对此深入进行学习,10%的老师学习过,时至今日再没有接受过深入学习课改的培训;72%的老师知道新课程标准,而18%的老师根本不知道新课程标准是什么。这项调查中突出体现了合格的农村音乐师资严重缺乏和教学方法落后的严峻问题。在此现状下,音乐教育很难讲求质量,甚至在人口稀少的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根本不开设音乐课。
因此,人口、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的主要根源。它带给农村一线教师“显现”的困难大致可以总结为:音乐教学设备简陋、教学经费缺乏、教师评价及鼓励机制不适用、没有继续教育的机会、教育观念滞后等。
(二)音乐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带给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的困惑。
关于中小学学生音乐兴趣及音乐素质现状,笔者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从以上两项结果看:非常喜欢音乐的要比非常喜欢音乐课的高48%;喜欢音乐的要比喜欢音乐课的低3%;不喜欢音乐的要比不喜欢音乐课的低出22%;无所谓喜欢音乐的要比无所谓喜欢音乐课的低23%。内蒙古包头农村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矛盾突出。通过笔者访谈得出造成以上矛盾的原因,除了由于教师本身能力有限,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外,最为主要的是农村学生对现行音乐课程设计、教材内容非常不感兴趣。包头农村中小学使用的教材不统一,初步统计有近五家出版社的教材在使用,而相关部门对课改后的教材使用培训极少,缺乏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材统一筹划管理与培训。
据相关部门统计得知: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有近五成以上的学生返乡务农,有些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达到八成。而在校学习的音乐课程内容与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笔者的调查显示:包头农村中小学生通过音乐课学习歌曲的只占7%;通过社会实践、媒体广播、网络等学习音乐达到93%。农村学生在校学习音乐的教学资源贫乏,缺乏乡土音乐课程设计及乡土音乐教材,这些都迫使部分学生丧失了在校学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因此,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现行音乐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村实际相脱节是包头农村学生课堂音乐学习困难的另一个重要障碍。
二、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出路
根据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总结问题展望未来,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当前所有关注此问题人士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应该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切实建立城乡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扶贫助困”工程和“两免一补”政策,为包头农村在校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音乐教科书提供保障。兴建九年一贯寄宿制农村中小学中心校,以此改善农村学校音乐教学条件。对无法实现九年一贯寄宿制的中小学应全面改善其音乐教学设施,定期筹拔专项资金,根据音乐教学目标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农村各个中小学建立相应层次、相对专业的音乐教室,购买相应的乐器和音响设备。教育信息化让包头市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最有效的方式。
(二)加强包头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材编写及相关课程的培训力度。
包头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是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并存,因此,定购或自行翻译编写多民族语言或体现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诸如内蒙的长调、短调,蒙汉调,二人台音乐等都可编入农村乡土音乐教材中。购置各种民族乐器和具有地方特色音乐的乐器,开设相应的音乐课程。聘请和培养符合包头农村音乐发展的专业音乐教师,例如可聘请符合条件的部分乌兰牧骑的演员或民间艺人。同时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福利待遇,适当降低农村教师评职称的“门槛”,调动农村音乐教师的积极性,解决农村音乐教师资源不足和因为不安心农村工作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的问题。把城市超编的音乐教师鼓励到农村去工作,给新毕业的大学生更多走向农村教书育人的工作机会。
(三)搭建包头农村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平台。
首先,包头教育厅(局)要将农村中小学音乐活动纳入年度教育工作规划,定期举行中小学生歌咏、器乐等比赛,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选拔其中优秀者到专业地方学习或选送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其次,市、县(旗)、乡(镇)要根据地方特色,在包头农村中小学也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学音乐团体,比如合唱团、管乐团、童心演出队等。利用“五一”、“六一”、“十一”或地方风俗节日庆典活动、文娱晚会,让这些团体参与其中。第三,加强城乡音乐活动交流。每年,由教育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农村中小学学生或音乐团体到城市学校来,让城市学生到农村中去,以一帮一、手牵手等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以达到城乡学生至少在音乐方面的互补和共识。
(四)依托地方师范院校提高包头农村中小音乐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依托包头师范学院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事业长期“服务”,形成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的新特色。第一,利用包头师范院校的高级知识分子和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较多的优势,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同时开展农村音乐教师在职培训、进修,并培训包头农村音乐现代远程教学点管理人员和维护设备人员 。第二,利用包头师范学院的科学研究优势,开展有效的农村地方音乐课程实施和教材编写等科研。为包头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进而从根本上帮助农村中小学改进音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利用包头师范学院的图书资源丰富、信息来源广范、科研成果密集、教学设备较好的优势,可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建立音乐教育调查和音乐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包头师范学院的教师可与农村基础音乐教师建立稳定的关系,提供音乐教学指导和咨询,参与教改实验,推广适合当地师资、设备条件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并根据当地对基础教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改进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
总之,解决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存问题将是一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除了积极呼吁相关领导大力重视,积极促成改革之外,作为从事少数民族农村基初音乐教育的教师们更需要面对现实、调整心态、不畏艰难的积极的寻求改变自我的现实出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