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化学元素的作用

化学元素的作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化学元素的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化学元素的作用

篇1

(一)不重视元素符号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在学习课本之前,首先学习元素符号,这个时候如果老师没有把元素符号的重要性给学生说清楚,有些学生不知道这个东西很重要,随便学一下;有些学生基础太差,连26个字母的大小写都还弄不清楚,现在学起来很吃力;这部分内容本身较抽象,很多概念难以理解,如果出现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后面的学习就会觉得越来越难。

(二)概念混淆

教学实践证明,要求学生阐述元素的概念并不难,困难是在应用的时候,元素和原子经常发生混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元素定义中“一类”二字的意义。如:

水的化学式H2O代表的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D.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这个题考察的是化学式的意义,稍稍不留神,学生就很容易选择C答案。

(三)记不牢,易遗忘

很多学生反映,记元素符号和化合价毫无规律,比英语单词还难记,其实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找到学习化学式的方法,其实化学式的记忆是有规律的,只要找到方法,那就会觉得学化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四)记忆知识点太多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太杂。对一个初中生来说,元素符号、化合价这部分内容,它属于无意义识记材料,学习中既枯燥又无实验,学生仅靠死记硬背,记不住,易遗忘,学习效率不高,负担很重,学生学得很被动。学生还没有从形象生动的科学学习转变到抽象的理解中来,往往有学生就是在这个“分叉口”迷了路,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也退步了。相反,如果能够在这个难关处咬牙坚持,找到自己的方法,那么他将渐渐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学起来也会事半功倍。

二、解决上述问题的学习策略

(一)复述策略

我们儿时为了记住古诗,会反复诵读,其实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知道现在这些古诗我们依然可以张口就来,可见反复诵读有助于我们记住知识,而这种反复诵读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推崇的复述策略。为此,我们在平时学习化学知识我们就可以反复诵读来加强记忆,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元素符号和化合价的背诵。时这样可以把知识记得很牢固。记忆时,一边口念元素名称,一边手写元素符号,这样反复练习,便可较快地记住这些元素名称和符号了。

(二)精加工策略

所谓精加工就是在意义理解的基础上将信息加工的策略。有些知识是反复诵读可以记住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用于这种方法,这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将知识精细加工的方法来记忆,这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2.可将知识通过画线、做笔记、做卡片、将知识变成顺口溜等方法加深记忆。

(1)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H He Li Be B (氢 氦 锂 铍 硼)

C N O F Ne (碳 氮 氧 氟 氖)

Na Mg Al Si P (钠 镁 铝 硅 磷)

S Cl Ar K Ca (硫 氯 氩 钾 钙)

Br Hg Mn Fe Cu (溴 汞 锰 铁 铜)

Zn Ag Ba Pb Au (锌 银 钡 铅 金)

五个五个背,比较顺口。

(2)化合价的记忆

我们知道,物质的分子式跟元素的化合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知道或不考虑元素的化合价,分子式就无法书写或难以书写正确。化合价是书写分子式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记忆化合价的“诀窍”,是把化合价编成口诀来记忆。例如,可以把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这样的顺口溜: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全都齐,铜以二价最常见。

常见根价口诀:

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

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

这几句韵语有两个特点:一是较全面,基本包括了初中化学课本中二十余种常见元素的常用化合价;二是便于记忆,押韵顺口,如诗如歌,重点突出,简明易记。

(3)注意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熟记知识点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记忆化合价,还有一个诀窍,是在应用中记忆。化合价应用于书写分子式的过程中,因此书写分子式的过程也是记忆化合价的过程。写多了,用多了,化合价的记忆自然就可以达到熟练程度。

(三)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符号既抽象、枯燥又容易混淆,如果一开始就没兴趣,,就必然导致学习空气沉闷,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使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信心,那么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教学中的一切可能,创设条件、联系实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重视新课导入。

导人技能是教学十大技能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一堂课、一个环节导人得好、吸引学生,课堂活动就能顺利进行。

篇2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看他‘学到什么’,而是要看他‘学会怎样学习’”。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探讨精加工策略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

1.元素化合物知识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元素化合物知识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构成的基础,是认识化学物质、解决化学问题的必备知识。这部分知识内容与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丰富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就会变得空洞、抽象而难以理解,化学用语、化学技能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事实性知识被人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化学”。由此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学习。

但是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教师上课只是罗列化学反应实事,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为了追求课堂容量,没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从而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科学方法和策略。这就直接导致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效果差。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根据教学的亲身体会,发现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加工学习策略的分类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要想提高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效率,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是关键。

根据学习策略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认知策略和调控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3.精加工策略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作用

精加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贮到长时记忆中去,它是通过在所学各项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来实现的。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内容涉及面广,实用性强,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规律,从反应本质到符号表征,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精加工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效率地获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策略之一。

3.1 类比。类比是一种比较,这种比较在本无相似之处的事物之间创造出相似之处,以进行比较。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多,但知识间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找出不同知识的相似处是关键。

通过类比加强物质的理解记忆。例如以物质的作用相同,可把很多物质联系起来,常做氧化剂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如Cl2、O2、N2、S等)、酸(如H2SO4、HNO3、HCl)、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盐(如KMnO4、NaClO等)、H2O2、Na2O2、O3等。常做还原剂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Na、Mg、Al、Fe、Cu等)、几种非金属单质(如H2、C等)、非金属阴离子(如S2-、I-、Br-等)、金属阳离子(如Fe2+)、含氧酸根离子(如亚硫酸根离子)、SO2等。常做干燥剂的物质有酸性干燥剂(如浓H2SO4、P2O5、硅胶)、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固体NaOH、CaO)、中性干燥剂(如CaCl2)。常作催化剂的物质有MnO2、浓H2SO4、Ni等。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有氯水、SO2、Na2O2、H2O2、O3和活性炭都具有漂白性等。

3.2 记忆术。

3.2.1 有意义材料的记忆。信息论认为,信息加工水平越深,理解越透,记忆效果越好。常用方法有:

图表记忆法:图形和表格具有整齐、简明、易于比较分析的特点,将化学知识归纳、整理成一定的图表,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如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代表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保存等汇集在一个表内,形成知识的精华图。

系统记忆法:经过精心加工而得出的系统化、简约化和有效化的化学知识网络,能帮助学生把零乱孤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线贯通,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例如:《氧族元素》一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图:见图1-3

①直线型关系:见图-2

②三角关系:见图-3

③综合关系:见图-4系转化图

规律记忆法:规律是任何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学习时抓住了规律,就能事半功倍。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应用氧化-还原规律分析化学反应、应用强弱电解质理论推测不同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等。

比较记忆法:比较异同,一是“同中求异”即在共同点或相似性的基础上找出不同点;二是“异中求同”即在不同点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或相似性。如C和Si属于同主族元素,比较C和Si的性质、CO2和SO2性质的异同。再如比较同属于钠盐的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

情节记忆:指利用有关生活情节的实况记忆,或实验现象的真实记忆。如铁锈―三氧化二铁―金属的腐蚀,酸雨―二氧化硫―环境污染及防治,焊接钢轨―铝热反应―铁的冶炼,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氯气―氯气的制备,泡沫灭火器―铝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水解规律,清洁能源―氢气―反应热等。

3.2.2 无意义材料的记忆。无意义材料的记忆是对要记忆的内容进行人为联想,寻找合适的联系点,使之产生联系或意义,便于记忆。

类似联想法:根据生活经验或常识,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建立联系,记住一些零散的材料的方法,在元素化合物内容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太多且难记,可采用此方法来加强记忆。如以反应条件建立联系点:需要高温的反应、需要催化剂的反应、需要光照的反应等;以反应类型建立联系点:分解反应(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置换反应(金属金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金属等);以重要工业生产建立联系点:煅烧石灰石、硫酸的工业制法、工业合成氨、氯碱工业、工业制取漂粉精、工业制水煤气、硅酸盐工业等 ;以重要物质建立联系点:如通过我们最熟悉的物质NaCI(俗名食盐),学生知道它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和医用生理盐水;NaCI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原料之一; 饱和的NaCI溶液可除去氯气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 这样可减少氯气的溶解;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了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往混合物中加入食盐细粒,这个过程叫盐析;学习晶体结构中,以NaCI为离子晶体的典型代表物,学习了NaCI晶体的空间结构,学生从结构角度更深层次的知道了氯化钠的化学式为什么是NaCI,也知道了规则的NaCI晶体是立方体,及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氯碱工业――电解饱和的食盐水,而食盐的来源从海水中得到,首先是粗盐的提纯得到纯的NaCI,再电解它的溶液。就简单的一个物质NaCI,经过高中三年对于NaCI的循环学习,学生不断把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形成了思维的螺旋上升,对NaCI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全面地掌握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物质,同时把很多不相关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增强了记忆。

形象记忆法:将枯燥的一些知识转化为熟悉易记的直观形象,来增强记忆效果。例如碘固体为紫黑色,易升华,碘蒸气为紫红色。借助学生很熟悉的“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唐诗来记忆,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

篇3

[作者简介] 周举坤,首都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王建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

高校校园文化是推动高校发展的无形力量,它决定着高校培养对象的内在特质,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所优质学校必然拥有其特有的文化,并且不断地将这种文化内化于每个成员,最终使得这所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该学校的某种特质,并将这种特质变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念将会在促进校园文化持续发展以及内化每个个体的过程中发挥特有作用。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

同其他工作场所一样,各个大学都有其显著的组织文化特征。校园文化可以被认为是组织文化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告知教师和学生什么是可以接受、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规范,这种文化主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成员认同的基本假设,最终指导成员与学校同步发展。

1.有效学校发展的目标及与其相适应的校园文化特征

有效学校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有效学校具有如下五个基本假定:第一,不论学校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其中心任务就是教学,衡量成功的标准是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观念等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第二,学校应负责提供教学和学习的一切环境。第三,学校必须被作为整体来看待,为满足某些学生的需要付出的部分努力、破坏教学计划统一性的做法都可能遭遇失败。第四,学校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师和其他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而不是诸如图书馆规模、学校的历史等物质条件。第五,学校要为学生成绩的好坏承担责任。人们坚持认为,不论种族地位、性别、家庭和文化背景、家庭收入有如何不同,学生都能够学习。

与有效学校相适应的现代高校在校园文化上也表现出独有的特征。第一,一切以教学为主的有效性,要求校园文化组织必须从学习的角度出发,一切组织文化是否合理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是否有利于教学为出发点,这就要求现代校园文化必须具备适应学习发展的文化特征。第二,检验有效与否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和其他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如何,因此促成教师和员工具备积极合作的意识成为现代高校组织文化的又一特征要求。第三,学校发展必须形成共同的向上的规范和发展一致的成员和学校目标。这也是现代校园文化中的两个中心议题即规范和假定。学校组织文化发展是否具备以上三个特征成为其能否发展成为有效性学校的关键。

2.高等学校有效能的特点及与其相应的校园文化特征

已有的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探讨有效能学校的特点:第一,机构组织。校长与教师分享管理权力。教师们常透过正式或非正式小组工作,共同协作。机构文化是重视解决“问题”而非作人事斗争。第二,政策确定。教师常坦诚商讨问题,提出意见,达致共识。在制定决策过程中,教师们得到满足感和自,解决问题能力亦有所提升,而他们的决定一般都会得到校长和校董事会的支持。第三,协作精神。教师们态度开放,愿意学习和改进。校内团队精神强,教师透过互助互谅、支持和合作去解决问题和计划工作。第四,远见和使命感。校内的教职员有共同的理想,有清晰的目标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共同目标下去解决问题。第五,学习组织。校长教师间互相信任,思想开放,愿意学习,愿意改善,敢于尝试创新,互动过程明显。第六,社区领导。学校与外界机构接触多,工作得到社区支持和认同。校方愿意透过不同渠道与家长和社区建立良好关系。第七,校长领导。校长态度开放,愿意接纳他人,因而得到各人的信任。他愿意与任何人和社区沟通,在校内能提供专业意见以支持各小组工作发展。第八,信任。校内各工作人员互相信任,不会各自为政或互相猜忌。显然,在上述特点中“学习”成为直接或间接的核心词汇。这反映出学习对于成功学校效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构建学习型校园文化体系平台

学习型组织强调的关键就是让每个成员具备共同的愿景目标,使得每个成员在原有的心智模式下都有能够获取最大发展的空间。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从如下步骤入手。

(一)制定校园发展手册构建学校共同愿景

制定学校发展手册,目的在于使得每个成员深入到学校发展之中,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以及个人在其中的位置、作用。手册具体包括学校精神的内涵,使得每一个成员都能积极在此精神中获取发展的力量;学校远景规划,使得每个成员都能清楚明了的知道该校的具体发展方向,使得成员对未来充满希望。手册还应包含有学校发展史,尤其不同时期的一些关键决策,应给予客观的事实,让所有成员对过去发展的真实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达到成员对学校的信任。

(二)改变心智加强创设矩阵式管理模式

1.在管理层面构建网状交流小组

(1)建立学习型领导小组。所谓校领导学习型小组是指在包括校长、副校长一级,校各部处领导组成的互动式小组。该小组打破以往以某一领导为核心的等级式会议,也不同于以往的汇报式的会议。此种小组完全是在平等交流基础上的研究式交流会。第一,确立小组成员;第二,大家必须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望,即通过合作促进学校发展,形成学校发展即为每一位小组成员成就的观念。第三,小组每次要有中心议题,与会人员每人要发言,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估,对可行性方案给予肯定,在适当时候可以协助管理实现此方案,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第四,每次讨论结果要形成文字,适当时候给予全校公布。(2)建立跨院系领导交流小组。多年来形成的高校院系之间独立工作的模式,使得各院系很少有深入交流,不同院系管理者之间只是竞争的对手,很少是合作的伙伴,使得管理经验无法得以二次应用。建立跨院系领导交流小组,正是学习型组织对资源整合的一种体现。第一,通过行政组织以及自由组合形成小组。第二,每个小组共同确立成立小组的目的。第三,每个小组自行确立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第四,小组活动中应建立发展研究项目,形成文字,应用实际。第五,每隔一段时间对各小组进行检查评估奖励。第六,对形成文字的材料不同小组传阅讨论研究。(3)成立校领导和院系老师学习型小组。由于多年形成的科层管理模式,使得上级领导很难跨级了解基层情况,往往导致领导决策不适应下层需要,下层需要得不到回应,导致管理中矛盾的激化。为此成立校领导和院系老师互动小组。以私交的方式进行定期论坛,使决策权下移,通过全员讨论形成决策,必然会凝聚员工,促进学校管理效能的提升。第一,员工以自愿报名的方式和领导形成小组。第二,建立互信。通过聊天,彼此介绍以及各种有意活动等。第三,领导和老师以学校工作者的身份谈彼此工作中的困难和不足,以达成谅解。第四,提出工作中的难题,从中重点选取题目形成专题,采用讨论等方式,集思广益,寻求问题解决方案。第五,教师和领导者同等地进行调查分析形成文字报告。第六,对可行性方案给予表彰。

2.学术方面的横向交叉学习型小组

(1)成立跨系论坛会。(2)在同样一个空间成立互助小组,应帮助每一位积极上进的成员,尤其形成互助向前的合作机制。(3)成立外联机构。学习型组织是具有开放性特征的组织,因此注重外联成为学习型小组又一特征。为此,成立信息空间合作站成为学校建立学习型小组的关键一步。(4)成立心得交流小组以德育中心和心理辅导中心为基础建立各系互动的心理体验交流中心。在这里形成情感多元交流互动小组,促使每一位员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寻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

3.建立电子会议室

通过局域网络建设,可以实现超级头脑风暴等创造流平台,参与者可以自由的参与讨论发表意见,通过电脑的转化,可以直接传给各层面的与会人员,且丝毫不会被发觉提出意见人的真实身份,为真实的交流创造更为可靠的信息平台。

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创设和发展有赖于校园文化以及校园氛围的形成,故此在创设学习型组织时,氛围建设成为形成学习型组织文化建设的首要一步。

参考材料:

[1][美]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M].东方编译所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4.

篇4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一地强调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更加重视人才在创新、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在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化第一课堂,还要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例如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艺活动等的培养,让学生既能学到一些书本外的知识,又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文化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一、校园文化活动的涵义

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首先应该先从文化说起,校园文化是指存在大学校园中,由各大学校园主体(含教师、学生、学校教育管理者、服务者)创造和实践的、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术研讨活动、文艺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等的总称,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校园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提高大学文化品味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素质

从目前社会上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来看,21世纪的大学生的应具备的素质有: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活动除了能够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掘自身的潜能,还能不断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等。校园文化活动既深化了素质教育,又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校园文化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素质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氛围,大学生们综合素质也能体现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方向性和首要性的作用。大学生们在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情不自禁地就会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也会通过参与活动、体验活动、总结活动,逐渐提高和完善自己,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目前,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有很多,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是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的实现上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效果提升上,校园文化活动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根据不同专业特色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吸收和理解,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下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感受,并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从而达到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明确的认知,对大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使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得到强化,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够激发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自觉性,逐渐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开拓创新的习惯,进而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是要学会独立适应社会,取得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因此不能够忽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就是要在培养大学生除了在专业能力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有不断适应社会的能力素质,把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会各种社会规范、技能和生活方式,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并与社会外部环境的要求达成一种平衡与协调。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注重于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同时也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延伸了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层面,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将来尽快的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第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身心素质。因为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作为当前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充满了好奇、好动、参与活动意识强,文化需求广,表现出对不同层次文化的追求和喜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其特有的参与性和娱乐性,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使其在学习之外,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了表现欲,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良好精神需求,从根本上消除了大学生心理和情绪上可能会出现的自扰和相互摩擦,也协调了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在课余,大学生们通过参与自己喜欢的校园文化活动,就能够劳逸结合,从而有效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大学生还会通过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学会制定计划,做好总结,注意协调各种关系,其心理素质也会得到不断提高。在与其余学生的交往中,学会了如何进行人际交往,提高了个人心理状态的积极因素。

第四,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良好的审美观是大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优美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熏陶和感染大学生的艺术和审美观。在校园中,高质量的、高品位、高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给大学生带来艺术的美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同时,高尚的审美情操带来的愉悦感能够使大学生感到心情舒畅,身体协调,也能够有效的消除各种有害健康因素的干扰,从而增强体质和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通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得以体现的。只有当他们确实感到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活动的氛围之中。最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大学生才能从校园文化活动得到锻炼,充实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未来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 考 文 献

[1].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人民网·教育动态.2005(1)

[2]张景俊 王鑫.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11)

[3]张书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篇5

高职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有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如专业文化、学风校纪文化、教学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等,这些文化的合集,就构成了高职校园的总体文化。这些文化在高职院校日常教育以及学生培养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作为培养社会一线重要劳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一定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自身教育特色,采取科学的文化建设措施,不断提高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和影响力。

1、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

对于职业素质,没有明确的定义概念。不过结合众多关于职业素质的论述,在本文认为职业素质其实就是劳动者对社会经济环境中,职业的认识了解程度,以及自身的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性体现。职业素质高,通常就是指的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职业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水平等较高。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其职业素质主要就是包含其在校期间掌握的相关专业技能知识、对未来职业的认识程度、就业能力等,这些因素关系着学生未来是否能够顺利就业。

2、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的重要作用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其次,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最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塑造学生职业精神。具体表现为以下内容:2.1陶冶学生的情操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可以与之相对应的如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等,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学校的育人价值文化,也包含在培养现代高职人才方面的教学功能性文化。教师的授课、学生活动的开展,专业课程的实践等,不同的校园活动中,沉淀着不同类别的校园文化。这些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并规范学生的行为。校园的各项管理制度,也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约束管理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2.2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和性格的塑造。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核心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并且是学生和教师员工共同认同的,融合了学校自身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的较高层次文化。建设符合学生自身的精神文化,能够发挥其引导学生精神,心灵塑造与性格修养重塑的作用。学校的校训文化,校风、学风等,无疑不在学生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例如,校训文化是很多高职院校立校、发展、持续不懈追求的精神价值,是学校培养现代高素质人才的核心文化基础,这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们心灵的塑造,人格的培养,以及职业素质的养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塑造学生职业精神。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对教育、教学方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考试制度等,鼓励学生们在校期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就业打好理论基础。在高职院校各项课程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学习文化、实践文化,对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岗位,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让学生们在校期间,建立起对未来工作的信心和兴趣。这样有助于学生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更加愿意主动探索学习,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养成起基于专业兴趣的职业技能素质,同时提升学生们的就业能力。

3、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发挥其作用的措施建议

在上面的论述中探讨了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呢?以下是本文对如何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的一些措施建议。3.1构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校园文化。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学校文化的建设,归根结底在于服务人才的成长。因此,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文化观念,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观,就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独立性基础上,从学生的知识发展需求出发,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服务和成就学生的育人体系,提高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成就学生的目标。这既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又反映了高职教育供给端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同时,高职院校要结合教学安排和当前时事,推行一个月一个文化主题,学生发展处还围绕“十大文化”拟定学生主题教育提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把人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寓于优良的校风、学风建设之中,大力倡导“阳光、自信、奋进”的校园文化,形成“立德强能”,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为其构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综合素质表现进行量化。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第一课堂和以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系统性。3.2丰富的学生社团实践,开展素质教育主题活动。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吗,要重视素质教育,通过丰富的学生社团实践,和素质教育主题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们的职业文化素质水平,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高职院校要讲素质教育主题活动,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的重要手段,传播与发挥校园文化功能,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讲座活动,讲座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关注心理素质,重视人文素质,突出专业素质,培养科学思维为目的,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为主要内容,达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服务于学生”,实现以人为本,文化共享。3.3重塑学生自信,矫正学生品格。提升自我认同是提供“有效性”供给的基础和条件。《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有91%的2014届高职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52%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这些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经历坎坷、自我认同度低、自信缺乏等问题。提高职业教育供给的有效性,一是搭建学生与校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使学校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的需求;二是构建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荣誉体系,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三是抓住新学期升旗仪式和重大节日等关键节点,强化仪式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通过搭平台、建体系、抓节点,实现为学生做主向由学生做主的转变,提升学生自我认同。3.4厚植文化底蕴,为学生提文化素养教育服务。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对文化底蕴的开发,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打好基础,也才能在高水平文化的引领下,实现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服务。学生们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能够不断发现个人的不足,并受到优秀校园文化的影响,无论是在学习、生活、工作实践方面,还是做人处事过程中,都会自觉展示出良好的职业文化素养,能够为学校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高职院校很多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职业教育文化精神,已经成了不少学生的职业价值理念,支撑他们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勇于进取,不断开拓,用自己的专业努力和执着追求的精神,奉献社会,回报社会。3.5锻造“工匠精神”是提供“引领性”供给的目标和归宿。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和服务追求完美与极致的价值取向,是精益求精。虽然短短3年的高职教育无法培养出大国工匠,但可以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将敬畏写入人生信条,将专注刻进理想信念,将执着融入师生血液,持续强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要求,不断提升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将锻造学生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唐静.刍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6(12)

[2]张志强.刍议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6)

篇6

一、校园文化与人文素质

1.校园文化

(1)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对一所学校而言,没有文化的存在,便没有学校的存在,没有优秀文化,就没有卓越的学校。学校里可以没有漂亮的建筑、先进的设备,但是不可以没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学校通过其特有的文化来影响学生,一所好的学校是可以让学生拥有精神归宿的地方。

(2)校园文化的功能。 第一,导向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于潜移默化中影响每个人的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促进校园优秀和谐风气的形成。

第二,规范约束功能。每所学校都有独特的校训、校风以及校规,规范着每个人的道德追求与行为方式, 使校园里每个人必须遵守规范,努力学习。

第三,激励功能。每所学校的校园文化都是经过传承学校优良文化传统和创新文化新内容所形成的。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提高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形成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工作和学习的氛围。

2.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包括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人文素质强调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人文教育的实质是人性的教育,最终目标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二、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1.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

第一,医学生应具有以人为本的高尚医德观念,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不仅为患者提供治疗和照顾,帮助和安慰患者,而且还尊重和理解患者。

第二,医学生应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医学生不仅要对患者负责,更要对自己、对社会负责。

2.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

(1)文化知识素质的教育包括众多具体学科知识的教育,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基础,有助于医学生本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2)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是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作为合格的医学生,应以严谨的职业作风为患者提供服务。

(3)沟通教育。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沟通教育能使医学生更好地提高语言沟通技巧,加强语言修养。使学生面对患者时,能精确地、清晰地、生动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掌握与患者交谈的技巧,与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3.校园文化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观形成,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医学院校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丰富医学生的人文知识,还能培养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感,为医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素材,从而培养医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2)榜样引导作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医学院校,常常把能力及资历高的老师们和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标准、职业道德以及人生价值观等在学校内以各种形式进行介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可引导学生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努力学习。

(3)规范约束医学生的行为。校园文化以校训、校风以及校规校制等形式存在,渗透在学校内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中,对学生形成特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4)适应作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充实学生思想,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定位。而对于医学生来说,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使医学生提前适应自己的角色,从而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医学为保护人类生命健康而生,充满着仁爱的光芒,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优良的医德、精湛的技术和渊博的人文知识的专业医学生,对医学事业有着重要意义。

篇7

一、教学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的基础,用制度建设传承教学文化

中学教育,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既是基础知识传承的基地,也是素质人才创造的高地。因此,教学文化既包括追求知识、勇于探索、提倡创新的科学精神,也包括追求个性、兼容并包、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精神,两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制度是学校发展思路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和集中体现,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和实践性,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坚持规范性与导向性的统一。

教学文化以制度为载体引导中学建设,必须体现规范性和导向性。我们既要善于把好的教学传统、工作思路等归纳总结,以制度的形式保障教学文化的良性发展。我们还要严格遵守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把真正经过师生教学、实践检验、切实可行、长期管用的文化精神内涵转化为制度,用正确的导向、完善的体系来依法办学。

(二)坚持沿继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中学教育层次大、内容广、期望高等特点,教学文化自我更新和持续发展的创新性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中学校园文化的发展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沉淀,必须保持一定的沿继性。因此,要发挥制度建设在中学校园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用具有稳定性、沿继性的制度将师生的教学理念思路内化到学校建设的进程中。

(三)坚持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中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文化,因此,不论是精神引导,还是制度规范,最终要转化为广大教师、学生的科学行动和实践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校和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因此,要把学校制度建设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统一到教学建设上来,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用完善的制度保障发展,推动学校在教学文化上科学发展。

二、德育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的内涵,用环境建设融汇德育文化

中学校园环境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和网络环境,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环境建设是学校的“形”,德育文化是学校的“神”。环境建设是德育文化的载体和支撑,而德育文化又可以促进和带动环境建设,形成和谐、安全、文明、优美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一)在建设规划上,要突出人文性。

优秀的中学都有优美的环境和突出的人文。中学环境建设面临着资金少,周期长的问题,如果脱离历史和实际盲目建设,就会出现乱而无神,杂而不精的现象。因此,在环境建设上,始终贯彻建校园、为师生的导向,注重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在总体布局中体现办学理念,在细节建设中加入精神元素。

(二)在内容设施上,要体现功能性。

培育和激发学习创新精神,必须构筑起“教育引导、心理启示、环境熏陶、操作实践”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系。因此,中学环境建设既要发挥教育熏陶、实践创新的功能,又要注意健康身体和心理锤炼的功能。例如,在中学校园网络建设中,不能简单照搬地方网络重娱乐休闲功能、轻教育学习功能的建设模式,突出教学文化内涵,增加富于教育性、专业性的内容,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在现代化教学设施建设上,要大力扶持,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组织参与上,要注重群众性。

广大教师和学生是校园环境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建设参与者。因此,在环境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群众性,突出师生参与的广度与深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挥校园环境建设的通用功能和普遍教育作用。充分考虑学生、教师和社会的不同需求。

三、素质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的伸延,用学科建设引领素质文化

学科建设是中学发展的根本,也是素质文化的龙头。加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把中学校园文化渗透到学科建设之中,把不同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载体和基础作用,突出中学素质文化。

(一)正确认识学科建设在素质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学科教学是中学教育的主阵地,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需要。素质文化建设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这与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学科建设作为有效衔接校园文化与素质文化的桥梁,每个学科的学习都是学生必经之路,在共学中找到爱好、在比较中找到强弱。

(二)积极发挥师生教学在素质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篇8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导向、规范和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与生活方式等。语文学科除了要让学生熟悉母语的听说读写,还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道德教化中,塑造人格、升华思想。这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崇高的精神相一致。如此,搞好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2 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校园文化建设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涵盖文学书法、政治科技、艺术体育、人际交流等。当我们徜徉在多彩而有活力的校园,会发现优质的语文教学是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先决条件。语文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听、说、读、写才华的平台,营造出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又能促进语文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成为语文教学积极利用的资源,我们应引导学生从书本学习走向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资源,结合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以达到德智教育两相裨益的效果。

3 如何让语文教学为校园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3.1 文化主流 美化环境: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楼内开辟学生作品栏、特长展示窗等,为他们提供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如张挂科学家和学者画像,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向上的标语等,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各班可创设班牌、格言及墙报,宣扬班级特色,增强凝聚力。黑板上留出专栏,由学生轮流写出对班级建设有针对性的句子,激励学生进步。体育场,塑造和展示以运动为主题的雕像、形象语等。食堂、水房、厕所等的提示语,树木花草的介绍都可以通过文字和学生心灵交流。每块绿地能说话,每面墙壁都育人。注重校园的净化、美化、绿化和亮化,使学生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感受着文化的熏陶和美的的享受。

3.2 经典诵读 国旗演讲: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诵读经典对于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净化灵魂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组织学生有选择性的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经典诗文诵读。国旗下的讲话可变教师讲为学生讲。内容结合时事、学校大事或节庆活动等。他们自己查阅、写作,再经老师修改、筛选定稿。此类文章不受文体、题材限制,再加上场合的隆重,使学生富有一定的挑战性与成就感。这也是语文的另一种学习和运用。

3.3 专题培训 文学讲座:为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新闻采访、写作以及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定期开展小记者和小主持人培训活动。选拔相关特长生进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并适时开展一些校内外的采访,文艺演出,会议主持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参与锻炼。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了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学即人学,欣赏好作品的同时,更学会了做人。适时安排文学创作、欣赏等专题讲座,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培养高雅的情趣和健康做人有着积极的作用。活动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参与并能积极创作。既使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又增强了自信、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素养。

篇9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武术是中华民族耀眼的文化宝库,有着悠久的历史。武术功能的全面化、内容的价值化、形式的多样化促使全国各族人民、甚至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推动武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传播。目前,通过对甘肃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发现,我省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焦虑等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生活方式、正常的生活学、正常交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希望本文通过武术文化的功能来促进当前甘肃省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甘肃省8所高职院校。

1.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各因子分析

本次测试的有效数据输入微机, 采用 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

通过表1对甘肃省高职院校学生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因子的比较中,明显发现甘肃省高职院学生高于全国常模因子有: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和焦虑。

2.2各因子检出率

各因子得分高于2分的为阳性项目, 表示被测者在该项中呈现 有症状,其百分率称为阳性检出率 根据国内外有人使用的标准, SCL―90 高于3 分者被认为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 我们把各因子3的检出率称为心理问题检出率,其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因子的排列次序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焦虑、恐怖、偏执、抑郁、精神病性和躯体化。

通过问卷反应,甘肃省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和焦虑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那么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来自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自身四个方面。

3 武术文化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3.1 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武术的修身功能

武术的修身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应该将一个人培养成具有什么样规格和质量的人,使其不断提高自身内涵、不断的完善自我。几千年来武术的发展吸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精髓。首先,道家思想对传统武术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深深影响着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可以体现在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态理念。这一理念成为武术文化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其次,其他任何体育项目无法替代武术是因为武术独有的特点,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可以提高和培养人的内涵和修为。武术在练习过程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合一,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人与人的平等相处,形成内外兼修的身体修炼方式。[1]第三,如儒家讲究入世,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而道家讲究出世,是一种超越的人生观,体现在武术中后天的人文教育尤为重要,是让一个武者成为完整人的关键所在[2]。

3.2武术运动可以调节和改善情绪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由于较多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课,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再加对未来工作的担忧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通过对武术的学习可以改善学生忧愁、紧张、压抑等不良的情绪,长期习练太极拳,会使人目明神清,心胸宽广,性格活静、温和,不与人计较得失,从而净化了灵魂,陶冶了情操。[3]

3.3 武术文化可以培养和锻炼意志品质

常言道:“冬练三九、下练三伏”。 武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的是人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武术训练也是如此,需要练习者拥有坚持不懈与持之以恒的精神。然而,作为武术项目组成部分的散打来说,散打通过对抗性的练习,锻炼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敢于面对失败与挫折。通过锻炼可以战胜自我内心的恐惧,临不惧,临战不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武术运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4]

3.4 武术文化可以改善人际关系

由于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独生子女各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之间交流比较少,在人际关系方面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大学期间武术训练一般都是由不同的院系、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组成的。在集体习练中,通过肢体语言,使他们在习练与比赛中增进了感情,促进了友谊。同学们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爱护从而改善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5]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发现,甘肃省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个问题将严重影响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健康快乐成长、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发展。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武术运动项目,充分利用体育课、课余体育、校外体育的锻炼时间,认真的投入到运动中去。通过参与武术运动来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不良情绪、提高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提高我省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闫民.武术“走出去”的形象定位及哲学反思[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1):62.

[2]雷军蓉,巩子天胤.中国武术本体走向的迷失与价值变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6):30.

篇10

[中图分类号] R5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6-0037-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ory effects of hydrogen sulfide on abnormal accumulation of typeⅠand Ⅲ collagen in pulmonary vascular wall of rats with hypoxic 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 Methods A total of 38 cases of healthy male Wistar rats purchas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animal center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thes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hypoxia group (n=14), hypoxia+sodium hydrosulfide (NaHS) group (n=12) and control group (n=12)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rat model of HPH was established, hemodynamics was monitored, contents of H2S in plasma were determined, typeⅠand Ⅲ collagen in the lung tissues were detected, finally the results were determined and semi quantitative analyz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mPAP level, RV/(LV+SP) of the hypoxi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

[Key words] Hypoxic 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 of rats; Hydrogen sulfide; Collagen typeⅠand Ⅲ; Abnormal accumulation of pulmonary vascular wall; Regulation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病理基础主要为肺血管重塑,而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塑中,胶原重塑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该领域的重要课题就是研究其调节机制[1]。以往临床普遍认为[2]硫化氢(H2S)属于毒性废气,最近临床发现[3],心血管系统会内源性生成H2S,同时其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效应,在调节心肺血管功能的过程中,H2S属于新型气体信号分子,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低氧诱导的肺血管重塑及肺动脉高压。本研究探讨了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塑时硫化氢对Ⅰ、Ⅲ型胶原蛋白在肺血管壁异常堆积的调节作用,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2016年1~6月购买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3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批准号:091017),体重200~1800 g,平均(190±10)g,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低氧组(n=14)、低氧+硫氢化钠(NaHS)组(n=12)、对照组(n=12)。

1.2 方法

1.2.1 大鼠HPH模型 低氧舱有缝隙相通于外界大气,能够为舱内气体以较慢的速度进出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从而始终保持舱内气压和大气压的平衡。在进行低氧处理的过程中在低氧舱内放置大鼠,将氮气通入舱内,将舱内的部分氧气替换掉,从而有效降低舱内氧气浓度。用小风扇不断混匀舱内混合气体,采用上海雷磁公司生产的RSS-5100型氧浓度监测仪对舱内氧浓度进行随时监测,对向舱内注入的氮气流量进行控制,途径为对减压阀及气体流量表进行调节,保持舱内氧浓度为(10.0±0.5)%。在常压低氧舱内放置低氧组、低氧+NaHS组大鼠,舱内O2、N2分别占10%、90%,每天10:00~16:00连续低氧6 h,每天1次,共持续3周。低氧前给予低氧+NaHS组大鼠腹腔注射新鲜配置的14 μmol/kg H2S供体NaHS溶液,每天1次,给予低氧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具有相同的饮食饮水条件。达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诊断标准,提示造模成功。

1.2.2 血流动力学监测 完成低氧后给予大鼠腹腔注射1.2 g/kg体重乌拉坦麻醉,肺动脉、颈动脉插管分别对肺动脉平均压(mPAP)、体循环平均压(mAP)进行测定。将胸腔打开,取出心脏,分别对右心室(RV)、右心室(LV)+右间隔(SP)进行称量,然后计算RV/(LV+SP)。

1.2.3 血浆H2S含量测定 将0.5 mL 1%醋酸锌加入试管中,然后将0.1 mL血浆标本加入其中,混匀后将0.5 mL 30 mmol/L三氯化铁+0.5 mL 20 mmol/L对苯二胺盐酸盐加入其中,在室温下进行20 min的孵育,之后将1 mL 1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加入其中,将2.5 mL蒸馏水加入其中将体积补足至5 mL,离心 5 min,将上清液吸出来,在670 nm处对上清液的吸光度(A)值进行检测,然后计算上清液中H2S含量,在此过程中运用亚甲蓝分光光度法,严格依据标准曲线。

1.2.4 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检测 采用天津TBD公司生产的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试剂盒对肺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进行检测,采用武汉博士德公司生产的Ⅰ、Ⅲ型胶原mRNA原位杂交试剂盒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原位杂交进行检测。

1.3 结果判定与半定量分析方法

阳性信号的标准为光学显微镜下棕黄色颗粒[4]。运用半定量积分方法分析肺血管壁Ⅰ、Ⅲ型胶原表达强度,随机检测每张切片中的10条肺小型、中型肌性动脉,外径分别在50 μm以下、50~150 μm之间[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多组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用Bonferroni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检验标准α=0.05。P

2 结果

2.1 三组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低氧组大鼠的mPAP、RV/(LV+SP)均显著高于低氧+NaHS组、对照组(P0.05),三组大鼠的mAP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见表1。

2.2 三组大鼠的血浆H2S含量比较

低氧组大鼠的血浆H2S含量[(192±22)μmol/L]显著低于低氧+NaHS组、对照组[(317±36)μmol/L、(302±32)μmol/L](P0.05)。

2.3 三组大鼠肺动脉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比较

低氧组大鼠肺小型肌性动脉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低氧+NaHS组、对照组(P0.05);低氧组、低氧+NaHS组、对照组大鼠肺中型肌性动脉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逐渐降低(P

2.4 三组大鼠肺动脉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比较

低氧组大鼠肺小型肌性动脉、肺中型肌性动脉Ⅰ型胶原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低氧+NaHS组、对照组(P0.05);低氧组、对照组、低氧+NaHS组大鼠肺小型肌性动脉、肺中型肌性勇觫笮徒涸mRNA表达均逐渐降低(P

3讨论

低氧性肺血管重塑一方面包括细胞外基质的改变,另一方面也包括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细胞外基质主要包括两种成分,一种为弹性蛋白,一种为胶原蛋白[6-8]。Ⅰ、Ⅲ、Ⅳ型等不同类型的胶原存在于血管壁中,其中血管壁的抗张力及韧性受Ⅰ型胶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而其弹性受Ⅲ型胶原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血管壁中,Ⅰ、Ⅲ型胶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对血管的完整性维持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9-13]。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4],大鼠肺动脉羟脯氨酸(代表胶原)含量特异性在HPH形成的情况下提升,进而一方面在极大程度上提升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另一方面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其前胶原mRNA。因此,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塑中,血管壁内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异常沉积是重要的病理过程。

迄今为止,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塑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气体信号分子如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具有快速产生、迅速弥散、作用广泛等生物学特性, 它们的发现将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研究带入了新的阶段。以往的研究提示[15-18],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塑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然而低氧性肺血管重塑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不明了。在诸多内源性生成的气体分子中,探寻对心肺血管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并揭示其对肺血管重塑的可能作用机制是该领域的重大前沿课题。本研究结果表明,低氧组大鼠的mPAP、RV/(LV+SP)均显著高于低氧+NaHS组、对照组(P

总之,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塑时硫化氢能够有效抑制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其mRNA在肺血管壁的表达,进而可能对低氧性肺血管重塑进行有效缓解,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 刘毅. SDF-1/CXCR4生物轴调控骨髓来源的血管平滑肌祖细胞参与低氧性肺血管重塑[D]. 第四军医大学,2010.

[2] 石海霞. 脱离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低氧性肺血管重建的影响及氟西汀的干预作用[D]. 青海大学,2011.

[3] 揭伟. 循环平滑肌祖细胞在低氧性肺无肌细动脉肌化中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9.

[4] 吴西玲.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亚硝基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D]. 浙江大学,2009.

[5] 张新. 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HRCT评分与肺功能、TGF-β1、FGF-1的相关性研究[D]. 河北医科大学,2009.

[6] 陈建波. 埃他卡林β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D]. 南京医科大学,2009.

[7] 何创. Caveolin-1对内毒素性肺损伤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调控[D]. 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8] 郝淑玲. 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在肺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抗纤维化作用的研究[D]. 第三军医大学,2012.

[9] 时全星. U50488H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第四军医大学,2012.

[10] 李柏完 ,蒋永亮,戴爱国. TGF-β1诱导成肌纤维细胞形成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J].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11(3):232-237.

[11] 殷广,罗颖. 成纤维细胞活化在低氧性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J].心脏杂志,2013,20(6):716-718,725.

[12] 颜金花,樊海宁,格日力. 硫化氢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病中的作用[J]. 生理科学进展,2008,39(4):359-361.

[13] 刘毅,牛雯,张博,等. SDF-1/CXCR4生物轴调控骨髓来源的血管平滑肌祖细胞参与低氧性肺血管重塑[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2(10):2003.

[14] Xu Dunquan. The Preventive Roles and Mechanisms of Estrogen on 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Rats[D]. 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2014.

[15] Lv Ying. The Role of Kv1. 5Channel in Hypox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Following In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 and Its Epigenetic Mechanism[D]. Zhejiang University,2014.

[16] Church Alistair C,Martin Damien H,Wadsworth Roger,et al. The reversal of 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 through inhibition of p38 MAPK-alpha:A potential novel anti-inflammatory strategy in pulmonary hypertension[J].AJP:Lung Cellular and Molecular Physiology,2015, 309(4):L333-L347.

[17] Christophe Guignabert,Carole Phan,Andrei Seferian,et al. Dasatinib induces lung vascular toxicity and predisposes to pulmonary hypertens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6,126(9):3207-3218.

[18] Robert von Arx,Yves Allemann,Claudio Sartori,et al. Righ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nceived by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J].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2015, 118 (10):1200-1206.

篇11

本章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两节教材。第一节教材需用1课时教学,第二节教材需用2课时教学。此外,有1个学生实验。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接着,讲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三方面内容。

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内容,一开始就指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紧接着以玉米和人体为例,将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以及这些元素的含量列成表。通过对表中内容的分析,概括出两点:一是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O、H、N;二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的内容,首先强调指出,在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这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接着,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关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内容,主要是从组成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的相同和不同,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点是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的事实,来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另一点是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与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比,两者相差很大的事实,来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首先,明确提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无机化合物的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然后,依次讲述构成细胞的这6种化合物。,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水,着重说明它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水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含量不同;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水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最后强调指出,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关于无机盐,强调指出它在细胞中虽然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但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无机盐既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又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关于糖类,主要说明它由C、H、O3种化学元素组成,它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其中的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淀粉、糖元等是重要种类),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重要作用。

关于脂质,主要说明它由C、H、O3种元素组成,一般包括脂肪、类,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脂和固醇等;这几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重要作用,并强调指出,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的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关于蛋白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中比较详细地讲述了有关内容。首先,强调蛋白质在细胞中只比水的含量少,大致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它是细胞中各种结构的重要化学成分。接着,说明蛋白质主要由C、H、O、N4种化学元素组成;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互相连接而成;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关于核酸,首先明确指出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的作用。然后,说明核酸由C、H、O、N、P等化学元素组成,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可以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

本节教材的最后一段指出,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这里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本章中,为了配合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内容,安排了学生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主要是根据某些化学试剂,能够分别使生物组织中上述三种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生物组织中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二本章与其他章的联系

1.本章是绪论后的开篇章,所讲内容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与后面的各章都有密切关系,是学习好其他各章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是讲述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重要基础。例如,讲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会用到磷脂、蛋白质等知识。

3.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与本章联系十分紧密。例如,讲述植物的物质代谢时,要用到酶、水、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知识;在讲到人和动物的物质代谢时,要用到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知识。

4.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在讲到激素的调节作用时,要用到蛋白质等知识。

篇12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识记)。

2.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B:识记)。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B:识记)。

三、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四、教学建议

本章内容的教学时间是4课时,其中讲课可安排3课时,实验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可依教材进行,也可以重新组织。例如,先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对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质、蛋白质等化合物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组成生物体的各类化合物。最后,归纳总结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特点。

本节教学安排1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并且概括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特点:①从无机的非生命环境中元素的组成与生物体元素组成的对比中,发现它们的统一性,了解生物体的元素组成特点;②从动物体与植物体组成元素的对比中,发现不同类型的生物体,元素的组成有区别;③从生物体内不同元素的含量对比中,发现生物体元素组成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生物体特性的联系。

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知识背景。如果按照教材顺序安排教学,可以联系初中生物课中有关的知识,联系本地学生的生活常识。如果本节内容安排在第二节之后学习,则应该充分联系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含量以及生理作用。

为了提高本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例如,无机的非生命环境中的元素与生物体的元素对比表,动物(人)体与植物体组成元素的对比表等。把这些对比表制成投影片或幻灯片等,以便及时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对比和思考,也便于教师归纳总结。

本节教学应该渗透以下几点:①从元素水平就可以看出生物的物质性(世界上没有生命体特有的元素),以及组成生物体物质的特殊性;②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作用,只有在生活的机体中,在生物体特定的结构基础上,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出来;③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含量划分的,不可轻视微量元素的作用。另外,生物体中不都是必需元素,环境中有些非必需元素也会进入到生物体中。

五、参考答案

复习题一、1.(D);2.(C);3.(D)。

二、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旁栏思考题仙人掌和鲸的化学元素组成大体相同。但是,这些化学元素在这两种生物体内的含量相差较大。

铁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合成血红蛋白,构成一些酶的辅基,合成肌红蛋白。因此,铁缺乏时易患缺铁性贫血,症状是面色苍白、头昏、乏力、心悸、气急等。

锌在人体内参与多种酶的组成,也是酶的活性所必需的,并且是蛋白质合成的必要元素。因此,锌缺乏时的主要症状是少年生长迟缓、性器官发育受影响。

六、参考资料

玉米与人体的化学元素组成(质量分数/%)

元素

玉米

人体

O

C

H

N

Si

K

Ca

P

Mg

S

Cl

Al

Fe

Mn

Na

Zn

Rb

44.43

43.57

6.24

1.46

1.17

0.92

0.23

0.20

0.18

0.17

0.14

0.11

0.08

0.04

_

_

_

14.62

55.99

7.46

9.33

0.005

1.09

4.67

3.11

0.16

0.78

0.47

0.012

0.47

0.01

0.005

细胞的元素组成在细胞内可以找到至少62种元素,常见的约有29种,其中重要的有24种。这些常见的元素绝大部分属于元素周期表上原子序数较低的元素。

按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不同,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按元素的生物学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下列类型。

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如C、H、O、N、P是构成核酸的主要元素;C、H、O、N、S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篇13

    2土壤化学性质与毛竹生长的关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