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篇1

丁集中心卫生院开展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培训活动

为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日前,丁集中心卫生院开展了全院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培训。

培训以“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为主题,授课人从健康教育对医院发展的重大意义讲起,全面地介绍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现场参加培训人员纷纷表示本次培训的内容丰富新颖,授课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收获很大。

据悉,近年来,该院健康教育工作已由以往单一以教育为主的内容和技术模式逐步转向综合整体的健康促进,强调创造一种促进健康的环境。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认知,还掌握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方法,为今后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汪叶妃)

篇2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70-01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理教育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的内涵不断丰富,护理的职能也随之扩大。针对健康人或患者开展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赋予护士的一项新的重要职能,也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内分泌科收治的病人绝大多数都是糖尿病,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1]健康教育是其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护理人才,因此很有必要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下面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 树立健康教育观念

现代护理学的工作重点已从对疾病的治疗转变到对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和促进健康,从以疾病为中心转移到以人、人群的健康为中心,指导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护理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和造就出合格的护理人才。作为护理带教教师,不仅需要观念的更新,更为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话动中。通过带教,帮助护生增强新的健康观念,确立预防为主思想,树立健康教育意识。引导护生认识健康教育在医疗、护理、保健工作中的意义、地位、作用和任务,使护生明确健康教育是护理适应社会化发展需要不断拓宽的服务领域,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使护生转变观念,视健康教育为己任。

2 做好带教的准备工作

选择具有良好的护理道德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护理技术,正确的带教态度,勤奋好学的上进心等优秀品质的护士担任带教教师,使其认真学习医院护理部制订的临床科室带教教师制度,重视带教工作,营造良好的带教氛围。

准备好带教需要的各种素材,如:各种印刷精美、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小册子;多媒体课件;糖尿病足、甲亢突眼等患者的照片等。

3 具体带教措施

护生一般在我科实习 6 周,每组有 3~5名护生,护生入科后,由护士长或总带教教师热情接待,首先欢迎护生到本科室来实习,询问他们的实习经历、文化程度等;然后介绍相关的人员,科室的环境、布局,专科特点,工作程序,要求掌握的理论和操作技能等;最后介绍实习安排,如小讲课的时间、出科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等,同时征求护生的意见,强调实习纪律。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护士的工作场所从医院走向了社会,护士角色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是单一的照顾者,还应成为合格的健康教育者。护士要履行教育者的义务和责任,就必须学习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知道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要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程序和基本技能贯穿在护理带教过程中,使护生打下牢固的健康教育知识基础。

我们采用现代的“双主型”教学模式带教,即在现代化教育理论指导下,以教师、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化组合。[2]它是当今最佳的教学模式,将该模式应用到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中,对提高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节省人力和物力等有重要作用。科室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每周二、五的下午进行讲课,内容有专科疾病知识及护理、专科护理操作、专科仪器的使用、特殊检查、试验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另外,还有更加全面、详细的文字稿,护生可以复印文字稿,这样教师上课时可以做到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上课时护生也没必要记笔记,上课的效果更好。同时,在临床护理带教活动中,带教教师利用晨会就护理基本理论、专科相关知识及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对护生进行提问,这一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增强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理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每组护生都安排一次教学查房,第一周布置查房内容,选好病例,让护生做好准备,下周五理论考试之前进行教学查房,由护生陈述病例情况,提出问题,大家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并由护生把查房内容登记到教学查房本上。对本科生护理部还设立了全程导师,负责护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4 加强语言训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语言表达及人际沟通是当代护士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是顺利开展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为提高护生语言表达及人际沟通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带教老师要言传身教,注意措辞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加强护生语言训练,提高人际沟通技巧。护生课余时间多去图书馆、阅览室,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职业素质基础。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目前我国还处于一个疾病负担较重的国家,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高,我们不难看到影响健康的因素还很多,为了能尽快改善这一现状,找到一个较有效的突破口,从宏观上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各项干预措施,若从微观上论,一定要把我们眼前的工作做好,从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入手,切实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把健康素养的培养手段课堂化及生活化,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因素。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以访谈法的形式进行交流。

(二)问卷调查法:结合本文的需要设计相关问卷,发放了650份问卷,收回635份有效率98%。

(三)调查对象:以深圳3所高职院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职院和深圳新安职院)的650名学生(男生386人,女生250人)为调查对象,经过相关统计学的处理后,找出理论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提出理论性的促进建议。

二、讨论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选择与认可情况(见表1)

从表1中不难发现,在所学科目中,首选体育课的仅占14.3%,认为体育锻炼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及养成习惯的为58.02%,认为体育教改有利于身体健康及健康素养培养的占16.67%,由此可见健康课程化对提升健康素养很有意义。

(二)体育教育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

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主要从学校体育教育中获得,然而学生对体育课首选率并不高,只有14.31%,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还不足,他们喜欢自己随意运动,对系统健康素养认识不够甚有障碍因素。

目前学校健康教育比重倾向于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教育元素来自于体育教师的培养因素。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以课堂教学和专项训练及课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如从体育教育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看,体育教师就应具略以下三大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本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及一般的生理、心理营养知识,同时还要具略1-2项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3、熟悉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从知识结构上看,体育教师基本能培养学生功能性健康素养甚至互动性健康素养,但评判性健康素养具有局限性,这是影响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因素之一。事实上几院校目前只开设一年级体育课,教改中实施体育俱乐部课程,根据师资和场地条件开设一些基本项目的技术教学内容,基本不上相关理论课程,卫生保健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很多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在体育教育中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三)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在健康素养的培养中,已从体育教育中获得了一些身体锻炼的能力和身体保健能力,已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社科课程和社会实践中也获得了不同的人际交流技巧能力,从网络媒体中也能获得其他健康知识。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得知高职大学生在健康素养能力获得中还缺失下列几种因素:

1、缺少功能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读写、识数等方面,获取健康素养信息的服务能力。

2、缺少互动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应多与同学们进行正常的交流互动,从中激励自己产生动机及信心来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动,这一素养会影响健康行为的形成。

3、缺少评判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能评判性分析健康信息,并能将健康知识运用到改善个人及社会整体的健康决定因素的实践中,这也是健康素养的最高级层次。

4、缺少基本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念。补救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健康行为,不可忽略身体的本能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上述情况的体现我们必须要从学校整体教育中与家庭及社会相结合,大力推进健康素养的培养手段,增进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念,有选择性的接受健康信息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分析来自媒体宣传介绍及文化方面上的健康影响。注意人际交流中的不利因素,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健康危险因素,融入个人、家庭和社会健康之中,这也是一个有健康素养的人所具略的能力。

三、结束语

(一)目前我国健康素养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首次调查也属于基本或功能性健康素养的研究范畴,本人研究认为高职院校有条件在更高级层次即评判性健康素养(信息获取、互动、独立决策与评判等能力)层次上,培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二)加强食疗教学理念的引导,促进学生了解饮食物对人体作用。学习食疗可改善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提高学生对自己健康状况能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合理就医能力,有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来提高医学的服务认识水平。

(三)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1246所,在校人数9661797人,因此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健康素养培养意义重大及深远。

四、建议

(一)培养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首先要提高生活理念,从体育课教学与训练中入手。逐步领引他们把健康这一首要的任务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把它带入社会发挥更有影响的作用。

(二)开设健康保健课,专题讲座,举行相关的知识竞赛及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素养方面的文化知识,加深对其的认识,从思想深处发挥作用。

(三)推广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饮食文化及中医食疗学教育。积极宣传食疗学的价值观,对当前饮用食物所面临的危害,要有足够的认识,食疗学对自然环境的顺应及对人体内脏平衡,心态平和,心理稳定等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主流文化,消除一切非健康因素。把健康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要认为他们都是年青人,没什么事儿,不可忽视,要定期检查身体一些生理和心理的指标,生活学习都要有规律,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高皓宇,王刚,袁媛媛.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数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8).

[2]郭静,杜正芳,马莎.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6).

篇4

一、研究现状

(一)研究对象

实验组被试来自重庆市的各中小学54名参加《重庆市“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其中小学教师26名,中学教师28名,男教师16名,女教师38名。对照组被试为54名来自重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其中小学教师28名,中学教师26名,男教师20名,女教师34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就是,实验组参加培训,对照组不参加。

(二)实验设计

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的等组实验设计。自变量是重庆市的教师国培计划课程,因变量是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实验为期一个月。

(三)研究工具

职业认同问卷采用魏淑华编制的《教师职业认同问卷》[4]42,该量表由18个项目组成,主要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角色价值观(6个项目),职业行为倾向(5个项目),职业价值观(4个项目),职业归属感(3个项目)。

(四)心理健康国培计划课程的材料设计

以专门编写的《重庆市教师国培计划课程》为实验教材,共分为三个专题。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主要涉及“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心理素质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两个大部分;其中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心理素质训练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主要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心理咨询基本技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与操作技术、个体心理咨询的操作技术和中小学教师的咨询者角色――教师如何做心理咨询等内容。

2.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主要是指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课程,该课程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课题分析和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者角色――教师如何做研究等内容。

3.效果评估课程

效果评估课程主要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评价系统及其分析”,“心理测量实施技术与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管理系统分析”等内容。

(五)培训的步骤与方法

1.判断鉴别

通过自我测验、认知改变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方式,使被试了解自己职业认同的存在状况,以引起他们对课程的认同感,唤起情感共鸣与震撼,使其认识到职业认同的作用,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观念。

2.训练策略

通过设计有关活动情境,采用榜样示范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感悟等方式进一步启发教育被试,激发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愿望,引导他们思考并体验掌握处理不良职业心理问题的技巧。通过团体辅导、课堂讲座、实践操作等手段给予中小学教师职业成长的支持、鼓励和指导,使其能够有信心逐步克服自己的职业认同问题,增加他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横向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师在职业认同全量表和各内容量表上前后测得分的横向比较(见表1)。

表1表明,干预前心理健康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师在总量表及各内容量表的得分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实验后测的比较中,实验组教师在总量表上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前后测水平的纵向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师在教师职业认同全量表和各内容量表上前后测得分的纵向比较(见表2)。

表2显示,从总体上看,实验组教师在教师职业认同量表上的后测总分比前测有显著性升高(P

三、讨论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的认识,提升了教师的角色价值观

角色价值观是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角色”对自我的重要程度等的积极认识和评价,表现为教师个体以“教师”自居并用“教师”角色回答“我是谁”的意愿[5]。本研究发现,课程干预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角色价值观水平。在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干预中,授课教师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强调: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让教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来进行与之适应的教育,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学业成就又能够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而中小学教师价值追求中最主要的是教师职业的成就感[4]45,教师职业成就感提升了,教师越容易对自己的教师角色产生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授课教师们还经常强调非智力因素在个体成长和成功过程中的作用。经过这样的课程干预之后,教师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的重要性有了重新的认识。由此,中小学教师们的职业角色价值观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增强教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维护策略体验,进而提升教师的职业行为倾向

职业行为倾向是指教师表现出完成工作任务、履行职业责任必需的行为,虽然没有在职业责任中明确规定但却有益于提高职业工作效能的行为倾向。本研究显示,课程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教师们的职业行为倾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可能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师们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的改变,造成了教师们职业行为倾向的变化。由于学科的差异,中小学教师们在中小学的地位相对较低,导致他们形成了一种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消极态度,然而,经过专家们的疏导和启示,中小学教师们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态度得到更正,进化心理学研究一般认为进化来的心理机制是影响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ultimatecause)[6],态度作为一种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其必然会对个体的行为倾向产生影响,由此,中小学教师们的职业行为倾向水平得到提升。二是,由于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改变了教师们的职业行为倾向。在课程干预中,聘请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来专门针对学校心理咨询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就各种心理问题的咨询策略给予讲授,并且进行了现场模拟,还教给中小学教师各种心理健康的维护策略,开展专家与学员之间的面对面交谈,学员们的各种有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讨论等,在这种融洽的环境和文化的熏陶下,进化心理学还认为社会环境或文化是心理行为变化的当前原因(proximate cause),正因如此,教师们的职业行为倾向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心理健康课程的干预,提升了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水平

职业价值观,是指教师个体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作用的积极认识和评价。本研究发现,课程干预能够有效地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水平。造成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水平的改变,可能是由于教师培训培养中小学教师们的职业情感,从而提升了其职业价值观水平。伴随着教师们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过程,他们对其从事的职业逐渐形成正确的态度,并且伴随着积极成分的情感体验。而积极的职业情感体验,又增强了教师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对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的职业憧憬,这使他们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进而促进了教师们职业价值观水平的提升。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干预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职业归属感是指教师个体意识到自己属于教师群体中的一员,经常有与教师职业荣辱与共的情感体验;本研究还发现,课程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归属感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其一,本次培训以众多教师为对象的课程干预,这就给予了老师们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们能够一起相互倾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忧与乐,打破了教师在一个学校仅一两个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孤独,并且这也给予中小学教师一个不良职业情绪的适当发泄平台;其二,本次课程干预让教师们认识到同行们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职业困惑,让教师们认识到存在职业困惑的正常性;其三,授课专家们对教师们存在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困惑进行疏导,引导教师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有归属感。由此,教师们的职业归属感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J].重庆:西南大学,2008.

[2]孙晓青,於荣,田海洋.基础教育心理健康教师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5,7(003):148-149.

[3]周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11):86-87.

[4]向祖强,刘鸣,何伯锋.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倦怠关系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002).

篇5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由于心理失调引发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尤以心理素质为甚。2001年10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一项对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其中有焦虑不安、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而且近年还有上升的趋势。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违法犯罪现象也让人触目惊心。这一切表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事关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高素质人才,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可以从许多成功人士的身上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仅有扎实的知识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些事业失败、人生遭受挫折的人也往往是与其情感意志比较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乃至成功的挑战和考验有关。所以,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为广大青年学生所认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和成才的迫切要求

学生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以学生为本,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方面需要,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从根本上讲,心理问题的解决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之,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况,具备心理学知识,对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基本要求。

(一)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除了要懂得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外,还应认真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气质类型不同,心理活动特征也就不同,对事物做出反应的速度、强度以及灵活性上也就有差别。对待不同气质的人,应做到因人而异,使思想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

(二)正确把握工作类型,做到以学生为本

心理辅导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工作,做好心理辅导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工作类型,树立正确的态度。首先,要尊重学生,包括尊重他们的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等。尊重意味着关怀、理解和接纳,是温暖的化身;尊重意味着平等,即放下教师的权威身份,在同一出发点和角度上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关系,保护学生的隐私。其次,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要真心实意和设身处地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才会对倾诉者表现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排解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找到发展的方向。

(三)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心理辅导计划

辅导员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对每个学生的品德、学习、性格、家庭情况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以提供心理辅导的依据。在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之后,制定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计划,找出共性的问题制定团体辅导、小组辅导计划,如自卑、惰性、嫉妒、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对有个别问题的学生要建立心理档案,进行个别辅导,追踪辅导。

三、结束语

作为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只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认真作好疏导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

篇6

我国未来护理事业的发展有几大趋势:①护理人员将成为社会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②护士将成为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③护士将成为医生和其他保健人员的平等合作者;④为重症病人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仍是护士的主要任务。因此,从初级卫生保健到实施全民健康教育,护士已成为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然而,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法也缺少针对性和灵活性,因此造成“学不能致用”的严重现象,重视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是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合格护士的需要。我科在2008~2009 年189 名专、本科应届护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取得良好效果。

1 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方法

1.1 制定健康教育的教学计划

首先由负责教学的老师根据教学任务制定理论学时和临床见习学时和病案讨论时间,将对护生的健康教育渗透于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健康教育是“知、信、行”的统一[1]。其中“知”是基础,指导护生学习护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程序、制度与专科健康教育的内容,了解开展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交流、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使护生在初步把握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其次,充分认识在护理健康教育方面,护生兼有“传者”和“受者”双重身份,她既是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又是健康教育的对象。

1.2 对护生进行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首先了解学生对相关疾病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分析学生的的能力和需求,然后拟定个体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在理论教学时,针对集体未掌握或掌握不牢的内容,增加情景演练,减少了“灌输式”做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另外,我们选择了几个较为典型的临床病例,指导护生按护理程序的方法制定出病人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进行分析修订。通过提问、设疑、解疑、解惑的方式,护生能迅速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其次是注重护生个性化能力培养,选择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根据教学计划,选择常见、多发的临床病例制定健康教育目标,根据目标提出有关问题,并要求护生根据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及方法,协助护生落实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确认护生能够单独进行健康宣教时,放手让其对病人进行全程的健康宣教,随时检查教育计划落实情况,了解护生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实施效果。除此之外,带教老师随时注重收集与病人相关的问题,及时纠正护生一些不正确的做法,以免产生负面的效果。

1.3 老师的选择

老师的选择从严把关,理论教学中指定专业能力强的人专人负责;临床带教指定专人带教,将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善于交流沟通、护生评价好的老师定为实习带教老师,负责实习生临床带教工作。同时,要求老师在工作中不断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

1.4 系统的、全面的带教效果评价

综合的、双向的教学效果评价,可以为带教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依据。我们采用“师生互评”、“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带教效果的评价。首先对189 名护生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分析护生在教育前后的知、信、行方面的变化及对病人健康教育后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的调查,对其在理论考核、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在健康教育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其次向护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表,评价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态度和效果,及时将实习生的意见向带教老师反馈。

1.5 归纳健康教育执行的结果

189 名护生通过带教,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出较为完整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对病人进行较为系统的健康知识教育,健康教育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具体生动,病人满足度高。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也均得到了明显提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更透彻。

2 效果

2.1 护生自身价值得到体现

提高了护生的自我认识,明确了责任,主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消除患者顾虑,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热情,融洽了护患关系,主动配合护生工作,护生从中也体会到自身价值所在。

2.2 提高了护生的沟通能力

在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了护生与患者的互动,人际沟通的理论得到了切实的运用,做到了学能致用。

2.3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促进教学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更好的带教,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更好的解答学生的提问。而学生为了能更好的完成一个病例的健康教育,必须翻阅大量的资料,促进了学习。由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促进了彼此能力的提高。

3 体会

3.1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这样的理论与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养成了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转变了以前单纯的“灌输式”教学。

3.2 提高了护生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和责任,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及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提高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素质。

3.3 锻炼了护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临床工作中纳入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工作内容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不断强化健康教育理念,并在临床实践中予以运用,从而为护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4 培养了护生的良好服务意识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改变了服务理念,改善了服务态度,巩固了专业知识,培养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好评,增强了护生信心。

4 小结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把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2]。其目的是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提高健康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3]。但在教学中实施这一过程是复杂和长期的,要在短暂的实习期培养护生具备这种完善的健康教育还存在很多困难,因此我们在此阶段先要着力于培养护生掌握健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然后在临床工作中加以实践与磨砺。

参考文献

篇7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如今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自1986年我国响应WTO提出的全球战略目标号召后,卫生部明确指出要在全国大力开展健康工作,医院护理健康教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但是,笔者作为一名护理人员通过在临床不断地实践,认为在开展此项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阻碍了护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开展。现分析如下:

1 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护士对开展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受到长期存在的传统护理模式影响,很多护士都认为开不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无关紧要,仍然只重视完成病人的常规治疗及护理,未把此项工作列入到护理计划重点中来。加之对护理健康教育未充分理解,对于其思想和行动上应受到的改变常常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1.2 实施方法不足

1.2.1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疾病种类繁多,且每个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经历更不相同,又存在护士缺编,往往习惯于把资料交给病人或家属阅读,或一味讲解常规、单一的内容,而未了解病人的真正需要。

1.2.2目前,健康教育实施计划单还没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既反映出病人真实情况又具有教育内容及效果,全国认可的标准格式,大多数护士直接面对病人的时间很少,却花大量时间去写是很不现实的。

1.2.3在实施的整个过程中,未建立评价指标,也无反馈信息。很多护士只注重对病人的单向灌输,忽略了这是一个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病员的其他健康需求是否有遗漏,以致效果很难肯定。

1.2.4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缺乏,整体素质低,健康教育融汇了哲学、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传播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足,因而造成知识结构缺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不能促进健康教育的提高。

1.2.5医院支持条件有限 医院管理系统虽一再强调健康教育,有时候也只停留在表面,而未具体关心其落实情况,是否有效地培养了健康行为,是否阻止了不健康行为的存在与发展。另外,后勤服务系统也未跟上,占用了护士与病人接触的大量时间。在护理健康教育中,所需要的资料、设备、用具单一未能满足病人需要,阻碍了病人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2 对策

2.1提高护士认识,完成理念更新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首先是观念的转变,使护士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现代护理理论和整体护理观作指导,明确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为此我们要更加宣传教育力度,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健康教育理论培训,使健康教育的思想观植根于广大护士思想中,认识到此工作是护理工作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2.2加强护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提高整体素质,健康教育赋予护士多元化角色,由此我们必须强化在职培训,加大继续教育力度,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大讲座,读书报告及专业业务学习,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护士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8

一、护理心理学存在的现状

护理心理学基础着重强调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心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护理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心理学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它为整个护理学提供心理学的观点,方法和技术,因此是护理学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由单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代护理学得以迅猛发展,护理心理学已成为现代护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护理教育的重要课程体系。它能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形成生理与心理相统一的整体认识观,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健康与疾病,并能从生理与心理社会因素认识疾病与解释疾病、治疗疾病,以满足现代医学模式和医学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心理学课程未受到足够重视

与其他核心专业课程相比,护理心理学受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被护生冠以“副科”的地位。在相当多的医学院校中,护理心理学虽被设为必修课,但是因为一般设为随堂考试,又不是重要课程,护生一般不认真学习,有些老师也认为护理心理学并非重要课程,学不学对护生影响不大,护生不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比较随意。

2.护理心理学课程理论基础多、内容枯燥

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了心理理论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偏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与现实问题严重脱节。 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向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涉及到许多专业名词以及各种心理学流派的理论,护生很难理解,对于非心理学专业的护生来说理论流派不但难以记忆,而且与护生的实际需要关联较少,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3.课时设置都是理论学习,没有实践

护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实践,护理心理学课程学习下来,学习的理论知识在课程考完试就丢了,护生只在内心有一个心理护理的概念,但是在临床上护生很难进行实际的心理护理,这样护理心理学的学习的意义就很有限。

三、护理心理学课程改革路径

1.适当增多护理心理学的教学学时,改变考核方式

学习成绩的考核评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就是指挥棒,它怎样指挥,学生就向那个方面努力。改变考核方式可以引导护生对护理心理学的学习态度。可以通过模拟临床心理护理进行考核,通过这种形式,不但进一步使学生学习到如何进行心理护理,如何改进自己,从而有利于提高护生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素养。 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心理学教学考核改革,提高护理心理学教学效率。

2.利用网络资源中的金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存放在网络上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给学生介绍一些精品课程的网站和网址,要让护生在护理心理学的学习中充分利用这样一种优质资源。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余还可以自己去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而且上面有很多的名家讲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护生学习一些扩展的知识。

3.运用案例分析

运用案例分析让抽象的知识和原理生动易懂,为学生创设一个模拟的教育或教学情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比如在心理护理和病人心理阶段,可以给学生找一些案例,让护生分析病人是因为什么样的心理产生这样的行为,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病人,如果有,作为他的护士的话应该怎么做能够更好的完成护理工作,促进病人康复。

4.角色扮演法

譬如可以用心理剧的形式,老师给出一种病房或医院的情境,并讲明表演要求,让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和护士的角色,演绎在病房和医院的发生的事情,通过所扮演的角色的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护生的认识,感受和评价所扮演角色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这种方法能够让护生体验到真正的心理护理应该为病人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增强观赏性和互动性,激发了护生对医院工作的体验,使学生更加了解什么是护理心理。

参考文献:

[1] 黄群瑛.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探索研究,2010,(16).

[2].肖体慧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的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1,(6).

[3].刘海燕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9).

[4].杨仲雄.高等教育功能的历史性转变[J].职教论坛, 1999,(1)

[5].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策略探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4):54-57.

篇9

健康教育是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无卓越有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临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也成了一个临床教学医院总体带教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采用何种有效方法,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也是当前临床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我科自从2004年6月至2009年4月在培养本科生在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时,在常规方法中加用标准健康教育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2004年6月至2009年4月在南昌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二,三病区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00名。入院后由护理教研室随机分组,普外二病区实习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如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语言讲解等;实验组普外三病区采用常规方法加用标准健康教育卡。两组护生在年龄,理论基础课成绩等方面比较,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临床带教老师基本相同,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沟通能力强,临床工作10年以上,专科知识较全面等条件。

1.2方法:

1.2.1采用文献检索及本院护理专家的意见,对照组普外二病区的护生采用常规法如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语言讲解等;实验组普外三病区的护生采用常规方法加用标准健康教育卡。实验组由带教健康教育的老师,根据病区的病种,每种疾病设计标准的健康教育卡,内容包括:入院介绍;疾病介绍;心里指导;饮食指导;作息指导;用药指导;特殊指导(包括术前,术后指导,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行为指导;出院指导共九项。根据标准方案,护生根据病例,书写健康教育卡,分别进行施教指导。在出院前1~2天由带教组长发放健康教育评价表:从教育技巧;内容熟悉程度;时间把握程度;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查房能力;从医行为和意识七个方面由病人或家属进行评价,分非常满意(5);满意(4);一般(2);不满意(1),满分35分。

1.2.2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以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P

2结果(表1)

表1显示:教育技巧,时间把握程度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内容熟悉程度;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查房能力;从医行为和意识两两比较普外三病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显著高于普外二病区实习的护生(均P<0.01)。 转贴于

3讨论

3.1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护理健康教育应将教育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对照组从内容熟悉程度;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查房能力;从医行为和意识两者比较(均P<0.01),有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起了科学的生活方式;护生也觉得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对健康教育充满了热情,激发其创新欲望,培养护生思考,分析,沟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表明:两者从教育技巧和时间把握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这与本科生基本理论扎实,在校期间开设《护理教育学》等课程,对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实习期间组织了小讲课和护理教学查房,有效锻炼了护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关[2]。

3.2我国的护生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过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时,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关键,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促进护生临床教育能力的提高。每个护生到临床实习时,都有一个开口难,沟通难的过程,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遇到问题时不能灵活应用,未将知识纵衡联系,也跟病人说了一大堆,由于没有抓住重点,内容没有针对性,病人仍云里雾里说不清,还会丢三落四;比如饮食指导中的少量多餐,易消化食物,不能具体到时间和次数,不能具体到那些食物易消化,导致病人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达不到教育效果。使用了标准的健康教育卡后,刚开始阶段,护生可以模仿标准方案进行演讲,教育,再通过了解,沟通,阅读相关知识,建立个案的健康教育卡,而且全部由他们个人亲手制作,发放给病人,为了能将健康知识,通俗,科学的传授给患者,就需要护生主动地去学习,查阅资料,请教他人。通过自行设计教育卡,更深地了解本科疾病的护理要点,拓宽知识面,使之很好地完成本科实习工作。

3.3由于临床实习的特殊性,每个科室轮转的周数有限,普通外科为四周,在四周内要熟练掌握普外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有一定的难度。临床健康教育形式不一,内容不具体,护生实施健康教育时多以口头教育为主,不规范随意性大,对有些疾病的专科指导不通俗具体,没有量化。但使用了标准健康教育卡后,护生只要根据患者的特点,结合专科理论知识,重新书写教育卡,再传授给病人,既为病人及家属传授了健康保健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教育沟通能力,提升了理论知识,学会了护理查房的方式,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

目前如何提高本科生临床健康教育能力,一直是带教老师关注的问题,通过标准健康教育卡的应用,临床带教质量明显提高,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健康教育卡,激发了学习兴趣,加强了护生对专科知识掌握,从而提高了实习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对尽早适应今后的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篇10

近日,笔者走访了新疆石河子市教育局有关人员及一些教师、学生,了解到本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并通过问卷对该市的7所中学进行调查,其中重点中学4所,普通中学3所。调查表明,我市中学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1.对心理问题及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

很多心理咨询人员对心理咨询的功能和心理问题认识不足,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非常普遍,存在着将心理问题“思想化”的倾向,没有完全弄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部分心理咨询人员对心理咨询的目标认识和过程存在偏差,存在急切心理,一有学生来咨询便迫不及待地给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甚至代替学生处理问题,而且自认为一旦这样做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就解决了,过后既没时间,也没精力,更没机会询问该生是否己解决了问题。这样做造成的后果是,来访学生见没什么效果便不再回访,其他的学生见没什么作用也不去咨询了。

2.在实际操作中表现出一些错误趋向与不足

一是将使用测量工具作为心理咨询的标志。在心理咨询室中,为了迎合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员往往会故弄玄虚地摆弄一番测量工具,以示咨询的规范、专业。或者认为有了测量工具才能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否则就不能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诚然,有关的测量工具可以帮助咨询人员比较客观地评估和诊断求助者的有关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但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咨询都需要利用测量工具。

二是心理咨询流于形式,学生主动求询少,导致心理咨询效果不显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引起了全国自上而下的普遍关注,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教育工作者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形式而已,应试教育才是根本。因此,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和研究,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了心理教师,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是由于忽视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最终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心理咨询室往往被闲置,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或者是为满足一时之需,如应付检查、评比、达标等活动而开展一些名不符实,甚至虚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在理论知识掌握及研究上存在不足

心理咨询人员理论知识水平不高是石河子市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缺陷之一。就目前石河子市各中学的心理咨询人员来看,很少有人接受过心理咨询的专门训练和实践,心理学理论素养和心理咨询的实践能力十分欠缺,绝大部分处在不合格或有待提高的水平上。

此外,心理咨询人员的理论研究薄弱。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认识不一,也未作深入的研究。

二、对加强中学心理咨询工作的几点思考

1.构建发展性咨询与障碍性咨询相

互结合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

心理咨询通常有两种模式,即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模式。当然,二者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二者存在着联系,即促进心理健康和发展是预防心理障碍的最好办法,而心理障碍问题的顺利解决也有助于促进心理发展课题的完成。比较而言,发展性咨询是基础性工作,障碍性咨询是补救性工作,两者都是心理咨询内容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保证。

2.通过各种渠道,培养高素质心理咨询与辅导教师

专业人员的严重匮乏是阻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搞好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对学校来说最紧迫的任务便是培养高素质的心理咨询人员。

3.促使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关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

篇11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护理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即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等,为其解决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其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充满希望的健康空间和心境,提供优良的护理。因此,社区护士必需充分认识护理发展大趋势,转变观念,明确自身在社区健康教育中承担的任务和职责,将健康教育纳入自己的工作日程,把宣教内容贯穿到社区护理工作中去。例如在给社区患者输液时,护士应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充分利用输液中的停留时间,给予相关的病理常识和预防保健指导,进行疾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在接待急性外伤的患者时,护士除了配合医生给予必要的处置外,还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安慰并酌情告知一些常见的外伤应急处理技巧;在感冒流行季节,护士应利用一切与病人接触的机会进行流感防治原则的宣传,并指导他们利用米醋进行房间的空气消毒,以及如何正确服用感冒和退热药等等。

2、尊重社区老年患者,注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应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人存在五个层次的需要,在生理与安全的需要之后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实质就是人类基本需要被满足的程度与健康成正比,护理就是满足和维持患者各种需要,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做好需要和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社区护士尤其在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中要注意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应用,从患者生理、心理、安全、社会活动等方面,与患者换位思考,为社区老年患者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家庭环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3、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做好健康教育的实施者

篇12

在校企合作平台中,学校平台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平台、公共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和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其中思想政治与健康教育平台,培养落实大德育教育理念,实现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品德。公共基础教育平台,重点落实大工程教育理念,实现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进行专业教育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专业教育平台,贯穿大工程,重点落实大实践教育理念,掌握扎实的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平台,综合落实三大教育理念,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企业平台主要是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所学知识的实践,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熟练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和工程审计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工程审计卓越人才培养

本专业的特色是以黑龙江科技大学的省级重点学科会计学为基础,以省级精品课———会计学基础为依托,以培养工程审计人才为重点,以“3+1”年(前3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在校企业合作单位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培养学生既通晓会计准则,又掌握相关的土木工程理论,注重会计、审计理论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实际相结合的复合人才培养。专业教学以管理学和工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篇13

首先,做健康教育对护士要求:①要尊重患者,以诚相待;②仪表端正;③掌握语言艺术;④专业的基本理论扎实。

其次,患者入院后据病情进行阶段性教育,主要实施者为责任护士,责任护士随时观察病人病情,抓住机会,对患者全方位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护理工作不仅是打针、发药,护士健康教育内容是必须遵循的,入院后,责任护士与医生共同制定健康教育路径表,不断征求患者、医生、护士的意见,以及时改进、补充、完善,直至患者及家属能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护士长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改进。

健康教育路径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