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健康教育常用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临床资料
1.1 对象:我科2016年1月-5月共收治58例高热惊厥。发病年龄
1.2 主要临床表现:肛温均在38.4~40.5℃左右。惊厥突然发生,意识丧失,两眼上翻或眼球固定凝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肌及四肢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呼吸浅而不规则或暂停。初发47例,有高热惊厥史11例,发作时间数秒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2.健康教育方法
2.1 健康教育前期工作:调查患儿的基本情况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家属关注的问题:疾病的现状及预后,发生疾病的原因、及效果、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何预防疾病以及自我防护的常识。
2.2 进行健康教育 询问病情,评估患儿,根据不同患儿采取不同的方法,时间贯穿整个住院过程。
2.2.1 语言教育 是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较易掌握的一种教育方法,教育形式多样化。主要采取群体交谈和个别交谈,交谈内容要根据家长的文化素质、患儿病情来确定。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避免使用医学专业词汇,善于利用具体事例进行宣教[2]。
2.2.2 文字与图片教育 其优点是不受时间限制,便于家长自由阅览、仔细领会、长时间保留。我们将高热惊厥的病因、急救措施p降温措施等内容编写成图文并茂的宣传册发给患儿家长,指导其学习,若有疑问作具体讲解。
2.2.3 示范操作教育 将一些必要技术操作如体温计使用方法,惊厥急救技巧等演示给家属看,让家长模仿学习,并熟练掌握。
3.健康教育内容
3.1 疾病知识教育 高热惊厥多见于6月~3岁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以至较弱的刺激也能引起大脑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异
常放电而发生惊厥,。婴幼儿突发高热的院外感染均可引起惊厥,其发病率为2%~8%,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在一次热性疾病中,大多发作一次。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可告知家属惊厥次数少,时间短一般不会对大脑造成影响。
3.2 护理知识教育
3.2.1 发病季节与原因 冬春季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流脑等,
夏季多见于中毒性菌痢等。
3.2.2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家长平日供给患儿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鼓励患儿多饮水。合理搭配膳食,注意休息,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2.3 了解有关的医学知识 家中备体温表,熟练掌握体温表的正确使用,了解人中、合谷穴位、氧气枕的使用方法。
3.2.4 指导家长观察儿童的发热表现,避免发生惊厥。多数小儿发热时精神不振,但有的精神好,照常玩耍,不易觉察。因此,如发现患儿面色潮红、呼吸加快、额头发热应立即测量体温。当患儿出现烦躁不安、易惊、手足抖动时高度警惕惊厥发作,应立即紧急处理并送往医院。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再次发热时,惊厥时的体温比首次高热惊厥时的体温要低。因此观察患儿发热时的表现尤为重要。当抽搐发生时,家属要保持冷静作急救措施。
3.2.5 用药知识宣教 指导家长准备常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液(百服宁)或布洛芬混悬液(美林),抗生素及抗病毒药,正确掌握应用药物的剂量、用法。对有高热惊厥发作史的患儿,体温超过38℃就应使用退热药;切忌在小儿发热时不作任何降温而直接用衣被包裹严实后送医院,这样热散不出而导致高热惊厥。常用退热药作用时间为4~6h,如体温再次升高,即重复使用退热药。
3.2.6 指导家长正确掌握物理降温方法 高热患儿不应依赖于单一药物降温,应配合使用物理降温。常用温水洗浴,方法简便易行,且温水无刺激,在家中就可进行。水温在32-34℃,应观察患儿患儿神志p面色等全身情况。
3.2.7 惊厥的紧急处理 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叫喊或摇动患儿,应立即平卧,头转向一侧,使口鼻分泌物易于流出,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或用大拇指掐人中、合谷穴。利用氧气枕及时给患儿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引起窒息,用纱布包裹压舌板,紧急时可用筷子或牙刷,垫在上下门齿之间,以防舌咬伤,经处理后送医院急救。
4.小结
我们对58例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后6个月进行了电话随访,有2例患儿家长因忽视了体温观察使体温达39℃以上致使惊厥再次发生,但能使惊厥得到及时控制。其余患儿因家长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使体温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了惊厥的发生。因此,做好高热惊厥患儿的健康教育,加深了护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降低了高热惊厥的病残率,对预防高热惊厥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1.社区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
1.1语言类教育方法。
1.1.1 口头交谈:通过面对面谈话,传递信息,交流情感,进行行为指导。具有简便易行、针对性强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是入户家访和个别教育的基本形式。
1.1.2 健康咨询:以单独或现场咨询的形式解答咨询者提出的有关健康问题,帮助他们解除疑虑,作为行为决策,保持或促进身心健康。此方法应由有经验的相应的专业人员承担。
1.1.3 专题讲座:通过听棵或办学习班的形式,由专业人员就某一专题进行讲课,此方式专业性、系统性、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内容突出,是社区健康教育常用的一种群体教育方法,适用于社区重点人群的系统教育和基层专兼职人员的培训。
1.1.4 小组座谈:一般人数在6~20人之间。由健康教育者组织、引导与协调,小组成员集体讨论,互帮互学,具有精力集中、针对性强的特点,便于及时反馈、交流信息和指导。特别适用于技能训练和行为改变,如戒烟支持小组,家庭营养与烹饪技能培训班等。
1.2 文字教育方法。
1.2.1 卫生标语:有大幅横额、招牌标语和条幅标语等。具有形式简单、制作方便、语言精练、易于记忆、号召力、鼓动性强的特点。对大造舆论和创造气氛有突出的作用。
1.2.2 卫生传单:针对社区某个中心任务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事一议,应急性强。内容较详细,可大量印刷,广泛散发。
1.2.3 卫生小册子: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内容系统,针对性和知识性强,并便于保存,可反复使用,是卫生科普教育的好教材。
1.2.4 折页: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印刷品种。由于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简要明了、直观性、吸引力强,并便于发放和保存,适用于低文化水平以及空闲时间多的人群阅读使用。也可作为对某项操作技能的具体指导。
1.2.5 卫生报刊:定期出版发行,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是广大群众学习卫生保健知识和积累信息的健康之友,但需组织好征订工作,并要求编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
1.2.6 卫生墙报:包括黑板报和卫生墙报,是设立在街头、单位等显眼处的相对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制作简便,更新内容容易,可结合时令和卫生中心工作编排内容,能起到传播信息,宣传鼓动和普及知识的作用。内容应简明精干,并注意版面美观、字体清楚。
1.2.7 卫生专栏:可以文字为主,图文并茂,或以图片、宣传画为主,直观性强,制作精良,坚固耐用,设在社区居民主要活动区,较具吸引力和教育性。
1.2.8 卫生宣传画:是文字与形象艺术的结合。制作精良、印刷精美的宣传画。以其绘画、图片、设计、编排艺术及鲜明的色彩,而极具感染力。能起到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是社区常用的方式,其中卫生年画较受农民喜爱,但需组织好征订发放工作。
1.3 形象化教育。常有图片、照片、标本、模型、示范、演示等。其特点是直观性、真实性强,如身临其境、印象深刻,而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如通过展示畸形胎儿标本,可强烈激发人们妊娠保健及优生优育意识。
1.4 电化教育。
1.4.1 广播:广播网络不受时空限制,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听众广泛,并不受文化程度限制,易于普及。不少地方在电台开设的“空中医生”或“健康医院”等就很受群众欢迎;农村地区特有的有线广播网和村里大喇叭是农村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渠道。
1.4.2 投影、幻灯片:此类教材能自行制作,成本低廉,并可根据需要随意增减,灵活应用;画面色彩丰富,直观生动,群众乐于接受,教学效果好。
1.4.3 录象带、VCD:内容丰富,知识系统,生动性、娱乐性以及表现性较强,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特别适宜于传播操作技巧、生命知识等。
2.社区健康教育方法的运用原则
2.1 要根据地区、对象、目的、内容选择适宜的方法。不同地区在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要选择不同的社区易于接受和开展的方法。健康教育对象按年龄结构可分为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按职业可分为工人、农民、服务人员、学生、职员、干部、家庭主妇以及无业居民等;按文化程度可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硕士、博士生等。因此,应根据社区各类人群的特点,选择不同形式,开展内容不同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活动的目的不同,运用的方式也不同,如要让大众掌握某种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可采取专题讲座及广播的方法。不同的健康教育内容,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解决心理问题可采取咨询的形式;在社区开展预防高血压的健康教育中,可采取板报、橱窗、展览和发放卫生科普资料等大众传播形式。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75-01
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以及人类健康概念的更新,健康教育作为传播卫生知识建立卫生行为增加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命质量的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是病人获取健康知识的具体操作者。护理健康教育是由护士针对病人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而实施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所以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而年轻护士更是护理队伍的主力军和新生代,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更是不容迟缓的重要任务。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现代护理不仅要求护士对病人的疾病提供治疗和护理,还要为促进病人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病人与其疾病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对疾病防患于未然,增强防护意识,提高其生命质量。护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因此,年轻护士必须转变观点,提高对护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对健康教育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对患者实施护理健康教育的职责。
2 加强护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
教育能力是护士履行教育职责的首要条件,护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大多数年轻护士没有接受过较系统、规范的有关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训练,她们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为此我们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了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如健康教育学习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一帮一互助组等,并在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由年资高、有经验的护理老师给予具体指导。让80、90后的年轻护士真正掌握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法及技巧,懂得如何分析和评价,具备一定能力和水平。
3 加强临床实践,提高年轻护士的健康教育技能
3.1 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提高年轻护士专业知识理论水平。由于目前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掌握与健康有关的相关知识,如心理、康复、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伦理学等知识,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宣教对象提出的一些专业问题以及技术咨询等要能有较好的解答,以获得病人的信任。因此,年轻护士要加强知识的更新,不断学习,补充吸取新理论、新方法,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
3.2 掌握并合理运用护理健康教育基本技巧,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
3.2.1 护患关系技巧: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治疗性的共同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医院诸多人际关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中,要求护士态度和蔼,诚实守信,热情微笑服务。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教育信息并主动参与健康教育的全过程。
3.2.2 护患沟通技巧:护患沟通是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它包括提问、倾听等语言沟通技巧和体语、触摸等非语言沟通技巧[2]。在进行疾病知识教育时,针对患者知识的接受程度,身体状况,学习动机等,因人、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过程中不要使用医学术语,讲解要缓慢,讲解的内容不可过多,随时反馈确认知识是否被对方理解和接受,正确使用躯体语言,如表情、身体姿势等,注意说话声音及语调不能太过大声或小声嘀咕,以免造成沟通无效。
3.2.3 知识灌输技巧:知识灌输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法,掌握知识对形成健康行为十分重要,而教育对象健康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护理教育人员的健康教育服务。常用的知识灌输技巧分为讲授、演示和阅读指导等,其中包括对文字教材、图画教材、板书教材、立体教材等常用教材的选择技巧,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以及电脑多媒体视听教具的应用技巧等。
3.2.4 行为训练技巧:在护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为了帮助教育对象建立起有益于疾病康复的健康行为,护士必须掌握行为训练的技巧,以便教会病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行为训练技巧通常包括自我护理能力训练技巧、住院适应能力训练技巧以及康复能力训练技巧等。例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指导其有效排痰及缩唇、腹式呼吸方法,并督促其有效训练每日4-5次,直至患者自觉遵行之。
4 做好效果评价,确保有效的健康教育
我科采取定期进行专业理论考试,操作方法示范,现场宣教考核,评价年轻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及时反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每周进行不定时护理查房1次,直接与患者交流,了解护士健康教育实施情况,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年轻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努力通过各种措施、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年轻护士的服务理念得以更新,服务态度得到改善,健康教育能力得以明显提高,使她们真正懂得护理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内涵与重要性。
前言
骨科健康教育是整个骨科康复的一项重要内容,患者只有对康复知识以及康复体系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时,才能进一步应对骨科疾病自身呈现出来的突然性、恢复缓慢以及康复时间长等特点。事实上,骨科健康教育,有着自己的一套模式和方法,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的对象、环境条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和剖析。本文通过对骨科健康教育模式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几种模式下的骨科健康教育
作为骨科康复学中的三大干预手段之一,功能康复在提高病人康复效果、缩
短康复时间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来说,其依据不同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表现出几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模式。
首先,传统的骨科健康教育模式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其以医护人员为主体,经过责任医护人员继续拧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从而使患者对康复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并调整自身的不规范行为。然而,这种传统模式下的健康教育由于仅限于医护人员口头进行指导和规范,因此,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因为护士的随意性、自身素质的影响而无法进行系统、全面的宣传教育,从而导致照本宣科下的效果差以及内容少等问题的发生。
其次,医生在医护合作模式的指导下,通过医生的患者健康教育,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协作、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估。一方面,在进行患者的看护时,护士首先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并且进行每天式的固定查房。另一方面,医生依照护士所制定的健康教育标准,对患者的饮食、药物、休息凳状况进行控制。这种医护合作模式下的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提高病人依从性的同时,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是“四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相对于前两个健康教育模式,“四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显得比较全面,所谓的“四体”及包括医生、护士、病人以及病人家属。依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四方共同制定一套可行的训练恢复计划,冰果互相监督。当然,这种模式下的健康教育能够通过骨科手术病人康复训练的引入,医生的正确指导、护士的监督示范以及家属的协助、兵儿女的主观能动性四者相结合,提高康复训练的掌握率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规避病人对训练进行被动接受,从而实现医惠互动,高度的针对性。
二、 骨科健康教育的时机与方法
事实上,就骨科健康教育来说,其应该伴随于患者的入院、住院、出院这
三个环节之中,并且涵盖于术前和术后两个方面。因此,我们通过对骨科健康教育的时机进行选择,变能够从另一方面缩短健康教育的时间,冰果延长 其有效性。
1、 入院宣教
介绍病区环境及管床医师和护士,使患者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减轻焦虑及紧张心里。鼓介绍患者结识同类手术康复者 ,讲解自己的经历及经验 ,患者之间相互交流,使患者通过同类患者的现身说法体会成功的经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度的爱心、同情心 责任心和过硬的护理技术满足患者,赢得患者的信任。多关心安慰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
2、 术前宣教
术前准备鼓励患者术前练习并掌握深呼吸运动,咳嗽和排痰等方法,即在排痰前,先轻轻咳几次,使痰松动,再深吸一 口气后,用力咳嗽,使痰顺利排出。有吸烟嗜好者于术前两周停止吸烟 ,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促进患者睡眠,指导其采取合适的;通过音乐、交谈等减轻患者的不适感;给予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担忧。提供安静轻松的环境,保持病室安静 ,室温适宜,色调和谐,避免精神刺激,使患者充分休息和睡眠。
3、 术后宣教
鼓励患者表达并稳定其情绪加强对术后患者的巡视 ,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说 出自身感受,帮助其分析引起焦虑等心理反应的原因,明确患者所处的心理状态,给与适当的解释和安慰。逐步接受术后躯体的变化 ,调整好心态 ,配合治疗和护理。
4、出院宣教
恢复期患者合理摄人均衡饮食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活动量从小到大,一般出院后2~4周。仅从事一般性活动。继续药物治疗者 ,应遵医嘱按时、按量用。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清楚。告知有关继续治
疗和随访方面的知识。
三、 骨科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管理
基于以上两节中,我们对骨科健康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如何将这种模式落到实处,显得尤为重要。
1、 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护士首先要树立现代护理观,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明确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并把开展健康教育作为一个自觉行为,将健康教育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其次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有关行为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文社会学等知识,丰富健康教育内容,开拓健康教育视野,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
2、 进行阶段性教育
入院初期阶段,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等医疗环境信息,安慰劝导患者使之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适应住院环境。情绪稳定阶段,开展有效地术前教育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内容、目的、注意事项、利弊关系及不良卫生习惯的影响等。疾病康复阶段,护士应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并举,康复期应重点指导患者及时正确地进行功能恢复锻炼,对锻炼方法、时间给予具体指导,促进功能恢复,争取最佳治疗疗效果。出院指导阶段应重点对患者的继续治疗、用药方法、功能训练方法、复诊时间及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进行评估,有关操作技巧力求在出院前让患者及家属熟练掌握,对不能掌握的患者可书面指导,以达到治疗的最佳疗效。
结语
抽血化验是实验室的一种常用检验方法。临床上为明确诊断疾病往往需要抽血检测。静脉采血是一项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门诊健康教育是从病人进入医院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并贯穿、渗透于诊治全过程,包括候诊、就诊、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处方等[1]。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0月共静脉采血25 685例。通过开展对静脉采血病人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10月在我院门诊采血病人共25 685例。其中男性8 946例,女性16 739例。初中程度1 084例,高中程度6 374例 ,大学以上 18 227例,年龄18~30岁 8 561 例,31~50 岁13 842 例,51~80岁3 282例。
1.2方法
我院根据门诊病人流动性大难以进行系统教育的特点,实施了几种健康教育的方法。
常规教育:利用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或健康手册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群体教育:抽血室门前悬挂静脉采血须知,包括抽血前准备,取化验单时间及地点,抽血后静脉按压方法。
个体教育:在每位患者的抽血过程中,强调个性化护理,与病人沟通准确,及时掌握病人的心理及病情,对病人及家属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及帮助。
1.2.1抽血前的健康教育抽血前可开展一般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比如:通过口头语言教育,发放抽血知识宣传单,让患者了解抽血常识,可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抽血前的准备包括:①抽血前一天告知患者要洗澡及洗净双臂,这样消毒效果会更好,可避免感染。②针对不同的化验项目准备,例如:检查肝功能,测空腹血糖,早上一定不能吃早餐。查血脂不要吃油脂过高的食物,如,骨头汤,鸡汤等。③抽血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④抽血的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的衣服。避免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肿胀。⑤通知抽血时间一般在上午,抽血当天早晨除某些药物必须按时服用外,尽量将其他药物放到抽血后再服用。
1.2.2抽血中的健康教育选择血管,一般人应选粗、直,容易看到的血管。在抽血过程中要良好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技巧。包括:①要注意仪表端庄,服装整洁,表情亲切,态度和蔼,动作娴熟、准确。这样,可获得患者愉快和安全感。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感。②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精神方面的鼓励。如抽血量较多的患者告知这只占人体血量的0.05%~0.30%。不需要补充任何特殊营养,人体完全可以自动进行调整和适应。让患者明白抽血的目的和意义,增加信心,主动配合抽血工作。③抽血时要患者保持舒适的,避免姿势不当出现穿刺部位疼痛,力求穿刺一次成功。对晕针晕血的患者,可平卧于床上抽血,指导其深呼吸,全身放松,或与之交谈,转移注意力。抽血后应嘱其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以免发生眩晕。④抽血室要保持环境安静,整洁,空气流通。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可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能有效消除陌生紧张感。
1.2.3抽血后的健康教育抽血完毕指导患者用正确的按压方式按压。顺着静脉走向,用干棉签按压皮肤针眼与血管针眼部位5~10 min。用力适中,均匀,按压面积应大些。因为这种按压方式能减轻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同时对降低皮肤针眼出血和血管周围淤血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如衣袖过紧应先拉下衣袖。告知患者取化验单的时间和地点。
2 结果
不同年龄抽血一次成功率见表1。
以上3组表格表明: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性别静脉采血病人采取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抽血一次穿刺成功人数25 175人,成功率达98%。而以往未采取健康教育时,穿刺成功率平均为90%。健康教育在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也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护患之间获得良好的沟通,无1例医疗纠纷发生,无晕针、晕血现象发生。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人们自觉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的健康,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会交往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多元化、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在静脉采血中的良好应用,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加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特点
1.1 概念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由护理人员针对患者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1.2 特点 ①场所特点:教育的场所是以医院作为健康教育基地,对来医院就医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活动;②教育主体特点:教育的主体是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中,对患者所患疾病和患者的具体健康需求所开展的健康教育;③对象特点:教育的对象是到医院就医的患者及其家属;④内容特点: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患者和与患者所患疾病有关的知识进行健康教育;⑤方式方法上的特点:教育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采取聊天式口头教育,也可以采取图文宣传、视听资料和示范训练等多种方式方法;⑥教育目的特点:直接目的是教育患者相关的健康知识,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使医生的诊治方案取得最佳效果,最终目的是不仅使患者没有疾病和病症,而且使患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具有良好的状态。
2 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2.1 入院教育:入院教育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其目的是使住院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积极调整心理状态,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采用心理疏导和正面鼓励的方法,调动患者的正性心理,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使其在心理上认同治疗,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2.3 用药护理: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士首先应熟知主要药物的药理作用、观察项目、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达到合理用药,增加疗效;其次指导患者或家属了解所患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以及剂量不足或超量应用的危害;第三,输液过程应严格控制滴速。应用口服药物时,要强调服药时间、方法、剂量等。
2.4 饮食指导:合理膳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护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殊性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如高血压患者宜用低盐饮食等。
2.5 特殊指导:凡需要特殊治疗及护理的患者都应做好相应的教育指导。如对手术的患者应做好术前、术后指导,包括向患者深入浅出的介绍相关的手术注意事项,手术可能经历的事情及如何应对等。
2.6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士应向患者进行出院后有关休息、营养、饮食、用药等知识的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恢复健康,防治疾病的再次发生。此外,医院护理健康教育还包括体育锻炼指导、生活习惯指导、行为方式指导等内容。
3 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健康教育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9年7月—12月在急诊科留观的360名患者,该类患者均意识清楚,生活基本能自理,年龄16—70岁,文化程度小学毕业以上,其中第一次留观323人,第二次留观37人,均接受过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自愿接受调查。主管护士为三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及护师,最高为主管护师,年龄25—53岁,大专学历11人,中专2人,本科6人,硕士1人。
1.2方法
按调查内容拟定无记名问卷调查表,采用患者自填和调查者床旁询问立即填写两种方式。问卷发出后1小时后收回,有效回收率为100%;对主管护士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如下: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与主管护师所选择的教育内容;病人认为接受教育的最适当的时机与主管护师执行教育的时机;病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的方法与主管护士常用的教育方法;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评价。
2 结果
2.1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与主管护士选择的教育内容基本一致。
2.2患者认为接受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机与主管护士经常采用的时机:病人认为是留观后病情稳定时,护士认为是入观后1—2小时。
2.3病人愿意接受的教育方法与主管护士常采用的示教方法基本一致。
2.4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评价:90%患者满意,10%患者认为收效不大。
3 讨论
3.1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
通过调查,患者需求的健康教育知识与主管护士选择的施教内容是一致的,这表明可按原定内容与施教次序进行施教。
3.2选择适当的健康教育时间
护患在选择健康教育的时间上有较大差异,分析原因有:(1)病人入观时疾病缠身,心情烦躁,又要适应新环境和实现病人角色转换,所以无心领会健康教育。(2)护理人力资源缺乏,治疗抢救任务重,工作繁忙,没有特定的施教时间,大多数主管护士只能利用带病人入室时和做治疗时的短暂时间进行健康教育,调查结果表明: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的最佳时间是患者入观后1—2小时,病情稳定时。护士应据此调整自己的工作重点,达到好的收效。
3.3采用病人接受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多样化
3.3.1语言教育 通俗易懂,应视具体病情,进行简短的药物知识、治疗方法和效果的宣教,对不易理解的应反复讲解。
3.3.2形象化教育 适合于技术性咨询,并教会其操作,使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如在流感季节宣教家庭室内消毒方法即食醋熏蒸法,关闭门窗后每立方米以12mil醋加热熏蒸,2小时后开窗通风。
3.3.3文字教育 主要是开设宣传栏(板报),由专人负责,每月更换宣教内容,内容侧重于疾病的预防、急症的识别和紧急处理、自救。传染病流行季节给予防控知识宣教。
3.3.4健康教育处方 据不同病情及病程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内容有:疾病注意事项、怎样预防等。
3.3.5多媒体教育 为了健康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我院在门急诊大厅添置了电视录像专供病人观看,覆盖面广,可信度大,接受教育者数量多,很受患者及家属欢迎。内容包括:剪接的健康知识录像、自编的常见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结合季节流行并有计划的播放。
1.1 赠送健康教育处方 根据本医院输液门诊常见疾病编写,针对这些疾病本院制定了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发给患儿家长阅读,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学到与患儿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这样可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健康教育的内容正确与完整性。
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包括:疾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常见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常用药物,饮食宜忌,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病情观察等。
1.2 健康教育执行单 保证患儿得到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留有记录,方便健康教育的评估计划实施与评价。内容包括;患儿基本情况及病情评估;健康教育执行记录;建议。
1.3 值班护士对健康教育的实施
1.3.1 接待护士 查看输液单,了解症状及临床表现,诊断,用药情况,发给健康教育执行单和相应病种的健康教育处方,输液登记本上登记姓名,诊断,输液天数,便于查看,登记号写在健康教育执行单上,将输液单交给配药护士,安排患儿进输液室,安排好相应床位,等待输液。
1.3.2 输液巡回护士 自我介绍,和蔼亲切,介绍输液室的环境,规章制度,告知输液前的准备,填写健康教育执行单,执行输液,并告知输液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实行健康指导,巡视输液室,单独解释答疑,及时发现患儿的病情变化,做及时处理,健康教育结束收回健康教育执行单。
2 注意事项
2.1 因患儿家长来自不同的阶层,文化层次不同,对医学知识和保健知识认识和了解程度不同,实施健康教育时要有的放矢,因人施教。语言应通俗易懂,少用或尽量不用医学术语,遇到必须使用时则深入浅出,并辅以相应的解释,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健康教育处方的编写需与医生配合协作,避免医护之间说法有大的差异,以取得对护士的信任。
2.2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应用学科,护士应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健康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能流于形式,应注重效果。从根本上起到指导示范教育的作用,产生预期的效果。
2.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护理手段已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儿科其对象特殊,牵涉范围较广,其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与其他科有很大差别。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的方法,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做好入院宣教,对适应能力较差的老人、农村患者,应多次地讲解,耐心地说教,以便尽快消除他们对病室、医护人员的生疏感。 通过入院介绍与患者沟通,分析病情,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向患者介绍病区情况、院规、主治医师、负责护士、物品保管、就餐及休息时间,并告诉患者近期检查项目的内容、目的及标本留取的正确方法、时间和注意事项。
2 心理指导
由于大多数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和手术治疗缺乏相关知识,总担心术后视力恢复不会理想,易造成如:焦虑、失望、担心疾病复发或情绪激励等心理压力。因此,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指导患者去了解手术及其治疗效果,通过这种交流开导,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解除其思想顾虑,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用药指导
①责任护士用药前根据病情向患者详细说明用药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严重时与医务人员联系并及时处理。②每次给患者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结膜下注射、点眼药水、涂眼膏及发口服药时,告知患者及药物的名称、性能及副作用,使患者不断地获得疾病的知识,了解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等,以便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③滴眼药水时应告知患者,勿用力挤眼、揉眼,忌压迫眼球。有些药物有毒性,如:阿托品、毛果芸香碱等,滴药后应立即压迫眼囊区2~3 min,以免药液经泪道流入鼻咽部,通过黏膜吸收而引起中毒反应。
4 术前指导
①术前做好相关知识宣教,尤其对年龄大、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可根据需求给予环境、个人卫生、心理卫生等方面常识性指导。②术前进高蛋白、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预防感冒,保证充足的睡眠。③术前嘱患者练习眼球向上下、左右转动,术中疼痛时及时告知医生,术中配合医生。
5 术后指导
①术后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有关手术情况、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及自我保健知识,以消除患者的疑虑。②了解患者病前的饮食习惯,告诉患者术后早期进软食,不可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清淡,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③术后根据病情要求绝对卧床或适当下床活动,减少头部活动,避免损害眼球组织影响手术后视力恢复。④嘱患者任何时候禁止用手揉眼,不要随意解开眼罩,以免污染,保证术眼整洁。切勿突然坐起、低头、弯腰、提取重物,避免咳嗽、打喷嚏、用力捏鼻、衣领过紧等,避免眼压升高,创口裂开,影响手术效果。⑤术眼疼痛剧烈、异物感、流泪等情况出现的可能是由于术后反应重,有较严重的角膜内皮水肿或眼内炎症引起,应及时告诉医生处理。⑥保持病室安静、整洁,常用物品摆放有序,避免下床时发生危险或跌倒。
6 出院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4-12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越发被重视,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紧密配合,为正处在发育和成长阶段的青少年群体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环境,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实现对自我的掌控。要依据教育对象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展的特点,坚持以育人为本的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进而对他们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使其身心能够全面发展。
二、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树立积极的教育态度,改变传统德育观
学生在以往教育中被当作塑造的对象,教师往往以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这种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局面,不利于教育的开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前提下,从内在去考虑学生的需要,它要求德育工作者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去认识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让学生自愿接受辅导和建议,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在德育工作中渗透,能够让教师更为深入地对学生进行了解。教师切忌急于对学生的行为和品德问题进行判断,应当多了解学生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和动机。德育工作者应当以平等的心态进行教育,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心理健康教育最为常用的方法包括会谈、倾听、心理测量、角色扮演、行为矫正和沟通分析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运用在德育工作中,比如尊重、共情、积极关注、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在中学德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在德育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进行德育课教学时,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会自己解压,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课相结合,必须对教育方法进行大胆革新,开展很多能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
2.在日常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负责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部T就是政教处,政教处必须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了解,对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避免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都归结于思想问题,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另外,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人员,班主任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用到班级中,及时对情绪不稳定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帮助,正确引导有品行问题的学生,注重学生行为背后的动机。
3.在学校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方式还有学校的各项活动,主要有军训、运动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调动,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和提高实践能力。
4. 注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明白心理健康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常规教育。结合实际生活和中学学生的实际现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了解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心理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从而形成健康的心态。
四、结语
总之,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丰富了学校德育教学工作内容,还能让德育工作有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两个学科,各自又是独立的,不能彼此替代。所以学校在进行德育时要避免德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化倾向,避免只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而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在学校教学和常规管理中,充分地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不仅能为学校教学工作注入活力,增添特色亮点,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的提高。为学校体育工作寻求新的增长点,为学校整体工作添砖加瓦。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及全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教育向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转换: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全面展开,对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而更加强调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健康”。
当前素质教育正是强调全面发展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活技能素质的教育5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体育教师的职能也不再是只局限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育,还必须包含教授给学生其他促进健康的知识、技能及方法的“健康教育”,来全面加快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协调发展,以使学生步入社会后首先成为一个“健康人”。
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对现代人而言,影响(或是促进)“健康”的因素有哪些?问卷调查显示,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12%的人认为从事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健康;
2、22%的人认为充足而高质量的食品才能保证健康;
3、24%的人认为维持继康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4、26%的人选择常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散步、游玩;
5、56%的人认为要健康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
6、还有6%的人则认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有益于健康。
这表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已经意识到促进健康的方式不光只局限于身体锻炼上.而更加注重营养、卫生常识(作息制度)、自然力锻炼等涉及到调节人体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平衡的保健活动上。人们对于保健知识的需求更甚于体育锻炼知识的需求。
因而对于现代学校体育教学而言,为了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生活技能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则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加除体育技能训练以外的其他各方面保健知识的教育。
三、体育与健康教育包括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教育不仅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要追求的目标包含学生的体质基础、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
依据当前各项调查研究及各体育高校的教育经验来看。系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1、体育锻炼常识:包含运动种类的选择,即采用何种方式、手段进行锻炼更适合锻炼者的发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机能水平;运动时应达到和不宜超过的运动强度;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每周运动的次数;指出禁忌参加的运动项目;锻炼时自我观察的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停止运动的标准等,以确保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
2、营养学知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哪些;各自营养功用常识;人体每日从食物中该获取多少热能才能维持人体正常发育、健康及运动;摄取食物中各营养素是否齐全,比例是否合适,怎样才更符合人体需要;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有哪些,如何监测、是否缺乏以及如何补充;正确的膳食制度包括进餐次数、时间、膳食的分配该是怎样,以及健康食品的标准等。
3 、卫生常识:不同性别年龄各发育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卫生要求:如青春期青少年高血压、近视等多发病的预防;女子月经期间的护理常识等;日常生活中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如正确的坐、立姿势;科学合理的工作、休息制度;皮肤护理的基本常识;眼睛、牙齿的保健、护理技能、方法等。
4 、自然力锻炼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力因素对人体有哪些影响;选择适合个人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阳光、水、空气等自然力要素对人体进行合理的锻炼,以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促进健康,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
5 、医疗常识:包括常用药品知识;各类意外伤病的紧急处理方式、方法;常见病患的诊断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诸如针灸、按摩等常用保健护理的技能、方法;以及常见保健药品的选用原则、使用方法等。
6、心理学常识:了解人类不同性别、年龄的心理特点;学习、分析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常见心理现象;掌握一些基本的调节心理平衡、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方法等。
四、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不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学生身、心、情、行等多方位投入,产生多方位的效应,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时空,变换练习环境和方法,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运动参与意识。改变以往体育教学在追求健身和技术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出现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集体、分组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为追求表面上的效果和练习负荷、练习密度而牺牲学生主动性的现象。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评价式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探究性、评价式的学习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使身心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住院患者100例,入选条件:有确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接受膝关节置换术;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73.5±3.1)岁。按入院先后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成立科室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小组,由管床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对围手术期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健康需求对患者进行宣教,具体如下。
1.2.1入院当天健康教育 常规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管床医生、责任护士、病区护士长;协助更换病员服,修剪指甲、胡须,日常用品准备等;评估患者病情与心理状况,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等;对有烟酒嗜好者,劝其戒烟。
1.2.2术前健康教育 讲解术前相关检查及术前用药的目的、意义;指导患者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增强体质,为手术做准备;指导患者进行适应性的功能锻炼,训练床上大小便;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指导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1.2.3手术日健康教育 讲解术日晨留置导尿、尿管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术后返回病房,观察切口包扎情况,引流是否通畅,皮肤颜色、温度;讲解去枕平卧的目的和意义;讲解术后应用药物注意事项。
1.2.4术后健康教育 讲解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指导患者行走训练要注意安全;讲解术后早期下床的意义;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指导患者注意预防感染,加强个人卫生、限制探视,防止受凉。
1.2.5出院前健康教育 讲解办理出院流程,协助办理出院;指导加强功能锻炼的意义及方法;指导患者出院后复查的时间及注意事项。
1.3观察指标 通过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及功能锻炼评价进行综合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评价比较 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后,研究组知识知晓率为96%,患者满意率98%;对照组知识知晓率为74%,患者满意率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功能锻炼比较 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后,研究组达标程度评分为(94.73±7.14)分,对照组为(78.47±6.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哮喘是常见的老年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亦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吸入治疗是其首选给药方式,有研究显示[1]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和复发率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而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又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密切相关,本文对比分析了我社区25例老年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哮喘患者均符合2008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中的哮喘诊断标准[1],并用糖皮质进行吸入治疗,且认知能力正常,可完成量表调查,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重症者;慢性代谢性疾病及肺部疾病者;吸入治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男26例,女24例;年龄62~75岁,平均(65.1±5.6)岁;病程19~48年,平均(26.8±7.6)年;病情程度:轻中度41例,重度9例;临床表现:咳嗽、反复发作性气喘及呼吸困难。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5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参考组,每组2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但参考组不干预,观察组则加强健康宣教,方法如下:①向患者介绍哮喘的相关医学知识,如胸闷、气憋、鼻痒、流涕等。讲解哮喘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副作用等,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哮喘治疗、保健、康复知识宣教,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冒,避免重复感染。强调治疗依从性的重要,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干粉吸入剂和气雾剂的使用方法。②鼓励患者提问,并对未掌握的知识进行再次讲解,保证患者对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治疗技术熟练掌握,以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管理能力。③在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为患者建立健康教育护理档案,定期统计并考察患者对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病情的重视程度,以及治疗效果。此过程中除了要求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还可采取电话随访,或上门随访的方式进行,以便让患者体会人性化服务的魅力,体会社区健康教育的温暖,促使疗效。
1.3观察指标 对不两组健康知识、治疗依从性、哮喘症状积分及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采用自制健康调查问卷进行,如对哮喘知识的了解,对吸入激素治疗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对雾化吸入器、常用吸入装置的使用等,均为选择题,100分满分。治疗依从性:完全按照医师、药师用药指导,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为完全依从;有超过或不足剂量用药、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的为部分依从;自行停药、增减药量或间断用药的为不依从。依从率不纳入不依从患者。症状积分均昼夜两种,均为0~3分,评分越高,则症状越重。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100分满分。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哮喘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昼夜的哮喘积分明显少于参考组(P
3 讨论
目前,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直接导致哮喘病的高发病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基于哮喘疾病长期性、周期性及反复性的特点,临床上所呈现出病情往往较为复杂,而若有效控制,关键在于长期吸入。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规范而系统的教育活动及评价体系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防进行全程解析,对患者建立并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有着积极的作用[2]。本研究对25例社区哮喘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结果显示,患者在哮喘健康知识得分、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调查均显著高于未干预的参考组,哮喘积分亦显著低于参考组(P
总之,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哮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