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基础

经济发展基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发展基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发展基础

篇1

县域经济是以县政府为中心行政区的一种区域经济,这种经济模式以乡村相连,将乡村作为经济的主体,发展农业和乡村经济。在经济运行方面,也决定着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近年来,中国筛选了全国县区中发展最好的前100名,以此来研究国家县级经济的发展程度[1-2]。由于很少进行实证分析,而且实证分析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因此现在仅仅知道,县域基础设施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理论意义。

1.辽宁省县域基础设施供给现状

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方面考虑,选取辽宁省60个县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为县域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进行考察和研究从地域上来讲,这60个县区基本上分布于辽宁省境内的东、南、西、北、中各地区。研究对象的时间区间为2016-2020年。考察2016-2020年以上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看到辽宁省县域一般基础设施水平正逐渐提高[3]。境内公路里程反映了县域一般基础设施的水平,2016-2020年辽宁省县域境内的公路里程呈现增长趋势,2020年境内公路里程数为89663公里,与上年相比增幅高达3%。2016-2020年60个县区的县域基础设施数据及增长率,如表1所示。辽宁省县域能源基础设施水平5年间虽有起伏,但总体上仍表现出增长势头农村用电量年平均增长14.52%,技术基础设施表现出较快的增长幅度,电话用户和互联网用户两者的平均增幅分别达64.2%和239%2018年年末互联网用户为946123户。总体而言,辽宁省县域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正逐年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县域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仍较落后。从以上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尽管县域基础设施的发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与社会基础设施发展的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相当的差距。

2.县域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间的相关性

公共资本是由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形成的资本组成的,因此,公共资本投资被县级基本建设投资中的份额所代替。考虑到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导致投资的增加,因此选择人均纯收入作为私人投资的替代变量,用人均纯收入来代表当前的私人投资。因为区域经济增长通常用GDP表示,所以在计算时用县域的GDP代替经济增长,劳动力则由县域的雇员人数代替,土地要素的投入由耕地代替[4-5]。延迟期是必须要考虑在内的,由于延迟性,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势必产生影响。且县域的投资期和收入期并不重合,因此,将县域的人均纯收入和基本建设投资的存量数据用于代表当前的私人投资。由于没有K和公共资本G0的资本存量数据,因此需要基于投资流数据和连续记录方法来构造私人和公共资本公式:1K(1=σ)KI=,其中1K和I都表示投资量,σ则代表了折旧率,这里借鉴马拴友的研究假定它等于增长率,对各变量进行处理之后,形成多元回归模型,对模型的分析结果如下表2所示。由表可知,私人资本和公共资本对县域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就角色规模而言,私人投资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6-7]。选择基本建设投资代替公共资本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公共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投入的影响是负面的。这一现象的可能解释是,辽宁省60个县区内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劳动力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为负2020年辽宁省60个县区总人口占辽宁省总人口的比例为50%,比重过大原因在于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和乡镇的发展自然排挤出一大批剩余劳动力。在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农业需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因此资本与农业,机械与建设等劳动力的替代效应日益突出,如果替代效应积累到一定数量,这种现象就会越来越普遍。劳动力利用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这样做的话,县域的就业机会将大大减少。

3.县域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通过物质资本投入,劳动力指标增加和资源要素提升来影响县的经济增长。顾名思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实物资本投资,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早期阶段。由于县域的分布范围广且分散,而且地区特征很强,因此最初建设县域基础设施的重点是强化基础设施,将基础设施大程度地覆盖,以确保所有地区都有平等的机会来获得基础设施建设的物质投入[8]。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包括设施的建设者,维护者和用户,这些劳动力可以促进就业增长,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通过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促进经济增长,当然这一阶段也需要大量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是最直观的资本投资方式,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必须以政府为基础,并且必须包含即将投资的社会或企业作为政府投资后的补充库[9-10]。此外,节水,能源,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社会影响相对明显,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教育和信息等基础设施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对改善具有长期影响的人力资本做贡献。同时,在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后,还需要持续可靠的资本投资进行定期维护,因此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用户培训,这一切都离不开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济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早期阶段,对自然和社会资源的依赖相对较强,就自然资源而言,诸如水质保护和农田能源供应等基础设施消耗了水资源,煤炭,太阳能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更广泛的增长方式进行的,但这种增长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县级专业教师的发展需求也逐渐被满足,对于现代农民的教育所需的优秀专家和学者也在不断扩充。农产品的分销需要即时的信息资源,也需要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内的一系列资源投入。县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把经济发展提升了一个高度。改变了传统通过消耗和利用自然资源来支持短期经济增长的方式,为社会资源的转化和利用提供了动力,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2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城市的林立将人们展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人类社会经济也正式进入快速发展的进程,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渐成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成为了当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纵观当下,城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完全的基础设施可谓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奠基石,而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了更加丰厚的技术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在经济发展的感召中氤氲而生,同样亦为着城市经济的再一步腾飞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一)宏观层面的实证考察

根据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增长关系的产业层面及宏观实证研究发现,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上具有实质性作用,且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投资,其作用更大。

1.基础设施存量和其刺激产出及生产率增长的关系

在政府公共支出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且将其划分为不用付费的生产要素投入。它主要运用其他资本及劳动力的有效率来发挥生产函数作用。西方学者经过长时间研究指出,通信和运输与城市经济发展呈现为正相关性,但私人直接投资以及基础设施投资之间却没有较大的联系。基础设施建设若重点在于推进私人投资本身,其对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低于通过增加私人投资的社会报酬率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总产出与总支出之间存在非常明显地弹性系数。

2.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同

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会立竿见影,迅速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将基础设施建设看做城市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其主要作用是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快速提升。在西方学者的研究中指出[2],电信基础和交通运输的增长率是非常明显且见效最快的两大类。若将中等发达、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基础设施有着非常显而易见的差异,由此可知,基础设施对中等发达经济高速增长地区的经济活动的影响非常关键,且投资回报率也是非常高的,并且经过统计发现,投资效果与收益地的城市化水平以及大城市的距离成正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其发展的意义也有一定的差异。如电力、安全饮水、电信(非常关键)以及公路等基础设施可直接左右人均GDP增长速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城市发展资源。而面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更为重要,尤其是如灌溉及供水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重要性远远大于运输;而针对经济发展中等的地区,那么交通设施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当然经济发展较发达的地区,则更加重视电信、电力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3.关于基础设施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

基础设施与生产率增长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的。区域经济的外部主要是由基础设施创造而成的,而外部经济导致地区内规模经济和投资回报率的增长。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特别是针对重视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往往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实现工期缩短、降低成本和节省资金等目的,进而收到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生产要素更集中的地区往往是基础设施配置条件较优越的地区。根据相关研究文献了解,基础设施是吸收私人投资的重要条件之一,尤其是交通运输条件较之其他条件更为投资商所重视。

(二)微观层面的实证考察

1.降低成本

就某层面而言,小型企业往往会承担非常大的基础设施成本重担,极容易给小企业的就业和增长造成限制,故小型企业在成立之初选址时,更加倾向于城市中心地段,选择这些城市中心地段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城市中心地段的基础设施服务建设非常完善,更加利于企业的发展,缓解企业成立之初的基础设施成本压力。据统计,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仅凭这些小型企业就创造了60%-80%的工作岗位。根据相关部门基于企业层面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3],商业环境问题中基础设施不配套、成本高及短缺是主要问题。而给企业运营造成影响的另三大问题则主要是运输成本高、动力短缺以及其他配套设施不完善,被所有企业视为问题之首的无疑是电力短缺。

2.增强国际竞争力

目前,越来越多地企业将发展的重点转移导致到了国际市场中,而要在出口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在很大层面上,还需要依赖完善的基础设施。过去的20年里,世纪贸易全球化已发展到白热化阶段,这不仅归功于大多数自由贸易政策,交通运输、通信设施以及仓储技术的完善和建设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不可取代。这种进步主要表现为后勤管理上,以调整资金流向和最大化节省库存以及紧跟消费者变化的消费需求。对于希望走向国际市场或已经进入“全球经营”(将不同国家的企业联系在一起,每个国家为同一种最终产品生产不同的零部件)的地区和城市来说,提供具有现代特色的通信和交通服务能力,是吸取国外投资者眼光以及获得出口竞争优势的关键。

(三)重置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础设施重置规模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管理和保养等方面的规模。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对基础设施规模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基础设施是更加便于管理,避免出现浪费或效率低下等情况。通常我们对基础设施重置规模不足定义为基础设施的负投资,它可城市经济发展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降低产出传输损耗,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基础设施若出现规模不足且缺乏维修等情况时,可导致传输过程中损耗提高,进而使基础设施的传输质量和产出效率同时出现下降,致使用户的成本大大增加。在维护的过程中,极易因不合理的削减维护费用,导致传输损耗成倍增长,得不偿失。在预算较为紧张的阶段,限制资本支出是非常合理的方法,但若从维修支出中大量削减费用不仅不能够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造成反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日后以高额费用为代价重建或改建[4]。不仅如此,维护不善不仅会降低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和服务同能,同时也意味着必须增加投资力度,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功能。

2.减少项目配置失当,增强服务能力

配置失当极易导致基础设施浪费或标准有误的服务。针对目前能力所不及的配置应当谨慎考虑,特别是针对铁路、供水、港口及电力等基础设施,这不仅会占用大量维护费用,同时还可能导致大量的基础设施被浪费。由于大多数基础设施投资的项目相对较为苦丁,并且主要用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此,当剩余的服务能力无法被充分利用,在某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还可能由于宏大的经济项目,给城市的发展造成副作用。

3.节约成本支出,改善服务质量

基础设施重置规模不足可导致基础设施服务质量严重下滑,较差的服务质量无法获得用户的信任,还可致使用户的成本大大增加,在实际运用使得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基础设施重置牵涉范围非常广且问题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加之经济增长影响同样具有隐匿性,影响范围较广等特点。故不少地区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也使得城市基础设施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和范围扩大,更加谈不上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二、基础设施发展模式的选择

(一)同步和滞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

1.“超前”型发展模式

通常情况下,超前型发展模式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有明显效果。英国在建设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时,就采取了非常典型的超前发展模式,为后期1850-1872年的工业发展创造非常好的条件;但这种超前发展模式,非常容易出现生产部门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基础设施当前的存在量,故导致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非常低,建设效果也低于预期。英国之所以能够使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关键在于其在工业化以前就进行了充分的资本原始积累。

2.“同步”型发展模式

说起同步型发展,就不得不提到美国。同步型发展模式是结合生产部门所需来建设基础设施。这种模式发展的基础设施,通常情况下,不存在非正常或闲置设施,故采取这种模式相较于把握不准的超前型,其在帮助经济发展上也有较好效果。此外,同步型发展模式,能够结合城市经济发展规划及时调整,不仅保证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够满足生产部门的正常所需,在推动经济发展,综合经济效果甚好。

(二)“随后-同步型”发展模式:适应城市经济增长的最佳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以日本为代表,其直接生产部门投资先行,基础设施投资随后紧跟,形成经济高速增长与基础设施迅速发展的亦步亦趋的态势。为了有效地利用仅有的一点资源,避免出现或者尽量减少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给经济增长形成的阻力,日本采取了优先发展生产性基础设施、“先生产性设施后生活性设施”的政策。即政府将集中起来的有限资金和资源,优先发展交通运输、电力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为经济调整与发展扫清道路;而待经济发展、政府财源扩大之后,再拿出较多的资金和资源来发展生活性基础设施。如何使基础设施的发展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的“随后-同步”模式是较现实的选择。通过采取优先发展生产性基础设施、刺激私人资本扩大设备投资的“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日本较好地解决了经济高速增长与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在经济的增长速度以资金资源的供给程度和基础设施的满足程度为函数的情况下,将有限资金投入到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领域中,采取分阶段的集约型投资方式,无疑有助于解决资金和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马璇,谈步稳. 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河南科学, 2009,10(15).

篇3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209-02

“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可裕国。”可见水利资源是国民经济的运转的基础战略资源,保障水资源的利用及延伸水利经济活动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山西省当前的水利经济活动主要为政府投入为主的公益性经济活动,但从世界水利经济发展来看山西省的水利经济中的经营性活动相对滞后。如何促使全省的水利经济产业链不断增长,激活水利经济链的经营性增长点,形成配合全省发展的水利经济循环产业链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山西省水利经济发展背景

山西省是全国能源化工基地,能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全省目前正处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从传统高耗能产业向清洁能源发展的阶段,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迫切,同时急需新产业、新项目形成循环产业链。

这是山西水利经济的发展、完善的契机。首先,水资源作为环保能源和新型能源在我省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用较少;其次,水资源产生电能可以替代部分高耗能资源,起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再次,水利设施建设成可利用调节控水、水能发电、改善周边环境等功能开发新的产业、项目;最后,可结合山西人文环境和水利设施形成的自然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总体来看山西水利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打好水利资源综合利用这张牌对振兴水利经济,带动全省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山西省水利经济结构分析及发展趋势

从山西省的水利经济构成来看主要分政府投资和民间融资两个方面。政府投资体现为保障民生的公益性经济,主要保障全省各主要河流的防洪、排涝,各流域的灌溉、水土保持及水资源的分配利用,这部分投资主要以国家投入为主,占整个水利经济的绝大部分份额;民间融资体现为经营性经济,主要体现为在保障水利设施正常的运行情况下,利用水利设施开展的供水、水力发电、水利旅游等行业经济活动,表现为市场经济投资行为活动。纵观全省的水利经济仍为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介入较少,政府投资的收益仅体现在保障民生而涵盖的经济增长点重视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造成资源浪费。多形式、多方面构建融资渠道是必须的,也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只有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水利综合利用体制、机制,才能保证水利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怎样利用好水资源这一清洁能源,丰富水利经济形式、完善水利经济体制、构架符合全省经济运转的水利经济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水利的基本属性是保障民生,因此水利经济模式的构架仍应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由于政府投资有限,就急需民间资本介入。一个地区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当地民营资本的活跃程度,因此将民间资本吸纳入水利行业是一种激发经济的形式,更是一种思维定式的突破。

三、山西水利经济发展构架要点

山西水利经济的发展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必须有两个,即利用政府投资保障民生,利用民间融资活跃经济。但从具体操作过程则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1.财政投入的稳定增加是发展保证。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是水利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水利行业是保障民生的公益性行业,既要确保安全、充足的饮水、用水资源,又要减免水患带来的不利后果;既要保证农业用水的合理灌溉,又要避免水土资源流失。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是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因此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在具体的财政投入上好应当注意:首先,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投入的配比合理性。应向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保证项目及有水利需求且当级财政薄弱的地区倾斜,当级财政有能力的应当鼓励增加地方性投资。如全省的产煤大县应当建立采煤补水的政策倾斜;其次,各级财政应在支出方式上建立投资引导机制,鼓励政府投入的同时增加民间引资介入并明确各资金投入者的权利、义务及收益分配结构;最后,建立完整的监督审计制度,确保各级财政投入能做到专款专用。

2.水利产业集团化。水利产业集团化有如下好处:首先,依托流域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集团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分配水资源,减少用水单位之间的矛盾,还可以避免水资源浪费;其次,水利集团化有利于产生规模经济,可以利用产生效益重新投资。投资就可以倾向原有因资金缺陷难以开展的大型项目;再次,有利于提高专业化协作,使不同的水利产业应用专有技术向专长发展,同时可以减免内部不良竞争;最后,依托产业规模开拓省外、国外市场,在资金和技术同步发展之后,就有实力,有能力承接国内、国际的大型重点、难点项目,提高整个山西水利行业的知名度、竞争力。

3.建立供水议价体制。水作为能源,可以理解是一种商品。建立完善的水权机制和水价主导机制是保障水利行业可持续发展,继续服务民生的有利保障。首先,明确供水及水利衍生产品价格,水价计量时应综合考虑水价成本包含资源水价、工程水价、环境水价三个方面;其次,根据用水户的性质再将水价分为工业用水价格、农业用水价格和生活用水价格。同时根据各用水户性质不同提供适合用水户使用水质;再次,考虑到环境因素、水资源的紧缺性及便于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费用收取中应界定水资源占用费和排污处理费。这两方面费用的收取应遵照用水户的实际使用程度和治理难度综合考虑收取。因此形成合理、规范、科学的价格收取体制和公共资源损耗补偿机制是符合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要求。

4.企业参与构建水电综合发展体系。山西省虽然作为能源基地,但在新型能源、清洁能源的利用方面才刚起步。随着工业化不断深入,对能源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民间资本逐步参与到新型能源的发展的轨道上是水到渠成。兼之山西地处太行山系和黄河干流之间,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全省地域多为山地、丘陵,蕴含巨大的水电发展潜能。如果将水电行业作为全省新型能源的主导发展将会大放异彩。同时构建符合水电健康发展的模式势在必行。全省各地重工业企业较多,同时这些企业也是耗能大户。如果能吸纳这部分企业参与水电建设,则能达到多赢的效果。对于国家来说减少了原始能源消耗,减轻了财政投资包袱,而且对环境影响很小;从企业的角度讲参与水电建设既可以拓展企业领域,促进企业转型,同时减少电能使用过程的费用,可以说是一次投资,长期受益;从水利行业讲增加了水利工程属性,增加水利管护单位受益,可以降低水利设施保养成本。

5.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水利旅游行业。水利旅游业是行业的衍生行业,主要是水利管理部门利用管辖的水域、工程设施开展以水为核心的旅游行业。全省的水利旅游还较落后,主要原因是水利设施大多建设在离城市较远的山区,同时考虑水利设施的安全性开发不够。同时水利旅游业却又是成本最低,收益利润较高的行业,对于拉动水利经济,激活区域经济有很好的作用。

结合山西人文环境好,历史文化底蕴厚的特点。全省水利旅游开发应倾向于水利风景资源多且生态环境良好地域,充分利用山水秀丽和周边人文气息,迎合消费者回归自然、领略文化的心理需求;同时可以将水利工程设施作为吸引旅游者的核心资源;以独特的山水结合资源开发观光、度假、休闲等产品的开发;借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优势开展综合性旅游文化基地。从全省现有水利旅游景点的开发来看,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可以保护水源、修复生态、维护工程安全,产生水利旅游的经济乘数效应,带动了水利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

在开展水利旅游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护水利设施的主导功能不受影响;开展旅游的同时强化水环境及周边整体环境的保护;利用现有设施突破单调,提炼人文因素;注重旅游开发时区域协调性,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6.利用库区水域开展淡水渔业。山西作为内陆省份,渔业极不发达。随着社会化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水产品的保险需求越来越高,而全省的水产品绝大部分靠沿海省份输入,为进一步缓解水产品供需矛盾,增加经济创收点,提高水产品尤其是淡水产品的保鲜程度,在全省水利库区大力开展淡水渔业是适时的。

库区淡水渔业建设应当注意:首先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在建设时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利用渔业开展进行生态修复;其次注重周边环境及水体环境的保护,使之既满足渔业发展需要,又满足供水水质需要;其三在养殖时应注意合理配置,因地制宜选择鱼种;其四养殖过程中注意提高产品质量;其五注重市场,尽量形成供需体系,尤其是流通首要环节;其六适时开展或引导民间资本开展水产品附带行业,提高渔业附加值。

四、结论与展望

山西省水利经济正处于突破瓶颈,全力发展的大好时期。只要合理利用资源,充分调动流域水利机构、水利设施管理机构的主观能动性,依托财政保障的支持大力引进民间资本,综合发展全省水利经济,笔者相信山西水利经济一定可以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道路来。

参考文献:

1.夏世民.水利事业应发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独特作用.经济师,2010(1)

2.宋兰兰,唐德善.工程水价核算及基于水权的水价调整方法研究.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4)

3.邹正波.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探究.中国经贸导刊,2010(8)

篇4

前言

自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就进行了热烈地研讨,但目前仍然停留在逻辑思辩的角度,缺乏实施层次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情况来看,虽然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是整个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没有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本文不揣浅陋,提出并论证此问题,以期引起经济理论界的关注与思考。

1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基础建设现状

目前,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现状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从理论定义的角度来看,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由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缺少相对统一的理论基础,所以目前的理论定义一直是次啊用的布伦特兰夫人定义,其中比较推崇的思想是“当发展能保证当代人福利增加时,不会使后代人福利减少”,对上诉内容进行分析的话,很容易得出:可持续发展可以被看作是无代价的发展过程。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生态环境一定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收到一定的破坏,而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②从理论内涵的角度来看,尚且存在一些模糊性,这一现象也是由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造成的,内涵中并没有确切的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内容,甚至对发展的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也模糊不清,在发展于环境中不能有效区分重点。那么如果二者在运行过程中不能相互协调,该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

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中统一理论基础的缺失,导致可持续发展经济课题研究停滞不前,其自身的统一性于整体性得不到发挥。

所以针对这种现象,首要的工作就是能够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统一理论基础,在这一基础结构要求下才能够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可持续发展在各个方面能够层次清晰的开展。

2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我们都知道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它关系到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环境等等方面的发展与治理。同时我们也知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经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和生态环境中的能量与物质做交换的,那么人类的经济发展行为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使生态环境遭受到破坏,总的来说就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干预生态环境与系统的良性循环,在这一干扰过程中就会对生态环境的资源造成破坏,凸显出的使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以此表现出的效应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

那么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不会因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就被抵消,只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将这种经济发展成本降到最低。在降低的范围内能够对二者产生一定的效益,其一是生态系统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得到良好的修复,其二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本要低于所得到收益,这一循环过程是遵从了成本-收益法则。那么,从这样的实际发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将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治理,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系统能够得到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利用有效的资源,最终实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这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大大缩小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3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思路

3.1重新界定可持续发展概念。根据上诉扥内容我们可以讲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总结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依托在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有机结合之上,从而实现的制度以及政策,在发展过程中以激励与约束制度遏制当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采集,同时讲人类经济发展的成本减少到一定范围,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的结合,最终保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3.2强化可持续发展制度安排。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相关制度安排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第一,要充分考虑市场机制对制度安排的影响与作用,所以要在生态系统资源的利用中合理介入价格机制,之后利用市场机制来科学合理的控制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利用,以促进我国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节约经济发展成本。第二,强化我国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在制度安排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市场秩序性的合理维护以及相关法制法规的有效建设,要按照政府的要求来实施行政规制中的内容,以法制手段来约束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使之在发展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污染指数降到最小。第三,最重要的是市场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这样才能够使资源环境市场占有一定的优势,进一步实施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3.3建立可持续发展政策机制。政策的引导与约束作用使无可厚非的,所以可持续发展想要从理论向实践过度的话,需要政策性的强化与引导。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已经明确了关于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保护的内容,所以生态环境这一内容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是占有一定份额的,所以针对经济发展主体来说,政策性的引导应该体现出减免、补偿、鼓励、优先等形式,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引导其保护环境,使我国的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能够相互协调。

4 结论

综上所诉,就是对经济发展成本分析: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深入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的是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成本控制,生态环境系统对于人类的生存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有效保护环境资源,这也是可持续经发展经济学的统一理论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我国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能够长期、有效的依存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有效提升。

篇5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1.1公共交通方面

临沂市第一产业比重较大,通过开展公共交通建设,开通城县客运和县际快运,初步形成了“内成网、外成环”的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实现了农副产品的便利销售,对于进一步加快构建“农-超联合”、“农-企联合”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2教育科技方面

教育事业和科技发展是提高农村整体文化水平的动力来源。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青年劳动力流失现象严重,农村人口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管理方式的影响,农村地区儿童的学习成绩不理想,辍学率较高,这就更加凸显了开展农村科教事业建设的重要性。截至2015年年底,临沂市共有各类学校1781所,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生的入学率达到100%,有利推动了农村地区教育设施的完善和教育事业发展。

1.3环境卫生方面

由于环保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污染处理场所,农村地区的生态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临沂市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点、沼气池等,大大改善了农村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医疗卫生方面,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高效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残暴人数达到916万(201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升到85元。

2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瓶颈

2.1整体水平落后,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近年来临沂市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视,但是仍然不能忽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偏低的客观情况,基础设施的全面普及仍然面临巨大工作压力。从另一方面来说,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逐年上升,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仍然滞后于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速度。除此之外,农村地区需要发展的基础设施较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入,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提出了较高要求。

2.2缺失政策支持,资金管理困难

如何发挥有限财政资金的最大利用价值,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所必须考虑的焦点问题之一。客观来说,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前期投资高、回报周期长等特点,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乡镇企业,都更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产业经济发展中来,以便于在短时间内获取可观的经济收益。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建议

3.1适当增加投资,优化资源利用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固然需要政府增加必要的财政支持,也需要相关建设部门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以便于利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最高的建设成果。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除了中央财政部门划拨的专项资金外,还可以倡导地方企业进行融资,并给予地方企业一些政策优惠和便利条件。近年来,临沂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采用"旅游反哺农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协同进步。

3.2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体制

在有些情况下,国家增加了某些地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但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政策的失效,所以必须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应将政企分开,企业应独立自主,自负盈亏,为农业生产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所有农村基础设施要尽可能实行资本化和价值化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改建成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明晰产权,按企业化原则经营。

参考文献:

[1]胡立凯,陈夏萍.绥阳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3(08):164-165.

篇6

    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美国加州大学卡斯特斯教授在1992年把“大学”称为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可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经济发展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其具有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密切配合。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并制约其发展。教育的发展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离不开物质资料的供应,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保障。从高等教育的产业特性来看,高等教育也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过程,但是其投资回收期长,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长期稳定投入。同时,经济发展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由于经济发展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高等教育要想与之相适应就必须在结构、规模和内容上不断调整和变化。对于那些落后的和过时的专业就要及时淘汰,以市场发展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避免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浪费。对于新兴的技术和专业,要多研发、多运用,使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内快速发展,替代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快经济的发展步伐。高等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能源是工业时代的重要推动力,信息是信息时代的推动力,而教育却在智力型经济时挥着比体力型经济时代大得多的作用。教育作为一种精神上的产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发展高等教育是必然选择。高等教育源源不断的投入直接刺激经济的增长,其主要表现在短期内居民的教育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教育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长效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对新生劳动力的培养和教育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利于人类资本存量的累积,提高了劳动者的技能和效率。同时,高校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批的科研专家聚集在高校中,促进了高新技术的孕育和发展,为技术进步提供了动力和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当高等教育的发展不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时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步伐,造成教育资源和其他物质资源的浪费。高等教育对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具有促进作用。高等教育通过对不同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高校研发的新技术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品的更新换代,进而带动了河南的高新技术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培养的各类人才进入到不同产业促进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除此以外,高校对其周边区域具有辐射力,在解决就业和拉动消费方面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河南高等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推行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来,河南省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取得了较大成就。2011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6931.03亿元,同比增长11.9%。第一产业增长3.7%,第二产业增长13.2%,第三产业增长13.4%。高等教育总规模236.4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4.63%。郑州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进展顺利,启动了河南大学百年名校振兴计划,河南省省部共建高校达到8所。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从以上数据来看,三大产业的增加值虽然都有增长,但是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和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依然较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能满足教育需求,国家重点实验室严重缺乏,高等教育在对高新技术和经济贡献率方面还处于落后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在适应中原经济区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滞后于经济发展,内涵建设不足河南省高校数量由2009年的99所增加到2010年的107所,虽然增幅较大,但是与同为中部地区的湖北省的120所相比,差距依然较大。2011河南省每十万人口拥有大学生1901人,湖北省为2991人,仅占湖北省的64%,高等教育规模严重落后于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从整体来看,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强,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没有发挥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2.河南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不相适应当前河南省高校的专业设置传统学科居多,没有根据省情和经济发展实情不断改革和调整。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能源大省,没有发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优势,正是专业设置上的落后性和滞后性,导致了像周口市这样的“粮仓”和平顶山市这样的“煤都”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对产品进行深加工,进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其次,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开放的、新型的人才,而河南省高校当前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关的专业设置较少。

    3.河南高等教育层次较低,研究生培养能力不足河南省没有一所985高校,仅有郑州大学一所211高校,由于缺乏国家的财政扶持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河南省的研究生培养能力不强。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博士生教育的水平往往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教育实力和教育潜力,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成为了一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河南老牌名校少,招收博士生的名额就更少,尖端人才培养的缺失不利于地区科技的研发和推广。同时,在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科研经费不足,与市场结合不紧,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受到局限。

    4.河南高等教育筹资渠道单一,办学经费不足当前河南省高校办学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社会捐助比重不高,高校自身产学研收益较低。许多高校由于缺乏足够的办学经费,对科研创新的投入不足,进而导致高校本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减弱,降低了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河南高校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少,不利于形成学科群,提升高校的影响力和社会贡献率。推行中原经济区建设,高校就要寻求新机遇、新发展,开拓创新,肩负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使命,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

    河南高等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办学经费也随之增长。区域经济的发展为高校的科研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有利于推动高校自身产学研的发展。区域内经济结构和专业需求的变化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高校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以后的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因此,高等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就要做到:

    1.注重规模与质量的同步提升,深化高校内涵建设为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求,河南省要加大教育投入,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整合增加本科院校的办学数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劳动者整体受教育水平,使之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相适应。同时,在内涵建设方面,高校要保证教育质量,不能以教育质量的下降换取教育规模的扩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素质,注重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创新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篇7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一直是政府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持续大幅增长,国民经济也得到了迅速增长,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成为投资拉动经济的重要领域。在对2000年以来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两个指标的统计、分析、计算之后,结果表明,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有着不断加大的趋势。尤其在2006年之后,随着水利基础建设投资的增加,水利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更趋稳定。

一、便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公益性,它关系到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前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加大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经济的状况对于国民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国民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点。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对农业的生产具有十分直接和显著的影响。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整个农村经济的生命线,对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缓解水土流失、旱涝灾害等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还能改善农林牧渔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其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粮食、木材、牲畜、淡水产品及各种农副产品产量的增加。

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粮食产量,使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不断的加强,并促使农副产品的增收,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此外,作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中的重要方面,水电投资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也有着显著的成效。

二、扩大内需,促进第二、三产业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于国民经济促进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一)对工业的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工业的支持,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总投资需求量大,投资总额大,对于拉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运输、化工、有色金属等工业原材料,以及运输、机械、建筑施工等产业部门的运作,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拉动工业需求,促进包括下游的发电、航运等在内的第二产业的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有关数据统计,从2010年以来,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拉动,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已经超过1000亿,而随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水利投资对工业增加值的拉动作用也在不断加大。

(二)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

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总额大,就需要有良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对于金融保险业的的需求,使水利投资对其发展也产生了促进作用。

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还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业的的发展。另外,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周边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经济的发展。

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其巨大的外部效应和非经济效应促进着国民宏观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水利基础建设的投资能够通过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建国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重点是防治洪涝灾害,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一直以水资源和防洪工作为主,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地域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已经显著增强,水利的工作重点随之转移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上。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致使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各地用水矛盾问题也日益尖锐,因此加强在水资源工程调配上的建设也愈加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的建设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构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规划调水规模巨大,实现了全国水资源的南北、东西调配,协调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增加有关水资源调配的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能很好地缓解各地的用水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性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命脉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点,对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能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当前应不断完善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度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充分利用水利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但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应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平安水利”为目标,依据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环境、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文硕.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J].科技向导,2012.(29):302

[2]吴丽萍,陈宝峰,张旺.中国水利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J].技术经济,2012.(10):56-57

篇8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基础设施滞后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障碍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基础设施滞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后称运输基础设施)在所有基础设施中占有比重最大,所造成的影响也最为深刻。一个地区运输基础设施状况将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从欠发达地区开发的国际经验来看,基础设施尤其是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整个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并对此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 运输基础设施的涵义及特性

1.1 运输基础设施的涵义

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基础设施可分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防灾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其中,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占有比重最大,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基础设施。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与完善,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巨大系统。由于运输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中占有最重要的比重,因此,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基础设施的某些特征。

1.2 运输基础设施的特性

(1)运输基础设施配置的规模大、酝酿期长。由于运输基础设施项目规模大、配套性强,必须同时建成才能发挥作用,因而一开始就需要有最低限度的大量投资作为初始资本。而且还要有相应的辅助设施才能投入使用,形成生产力。与一般的直接生产部门相比,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资金难以短时期内得到。

(2)运输基础设施在时间上有不可逆性。由于建设周期长的问题,必须在建设时间上先行一步。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的经验来看,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都普遍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那么同样,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若运输基础设施没有先行发展,就很难消除各地区在自然条件上的差异,从而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3)运输基础设施具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性。运输基础设施是直接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因而,运输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利益高于其他产业部门,但资金收益率却低于其他产业部门。

2. 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2.1 运输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1)运输基础设施作为直接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往往作为无需付费的资源直接使用。它通过使劳动力和其他资本有效率来发挥生产函数的作用。

(2)运输基础设施使其他资源产出效能更大。完善的运输基础设施使商品可供销售的范围扩大,生产和销售的过程更为有效,同时为规模经济创造了机会,加大了专业的分工,改变了物流系统,最终降低了成本。

(3)运输基础设施还可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一个地区若是拥有完善的运输基础设施将会从其他地区吸引各个方面的资源。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根据资源最佳配置的条件,生产要素往往倾向于流向运输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

(4)运输基础设施将通过改变总需求来影响产出。因为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创造和增加对其他产业中间产品的需求,从而引起经济中的乘数效应,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公路建设将增加对钢铁、水泥及其他产品的需求,这样将引起钢铁、水泥等制造行业的发展。

(5)运输基础设施是吸引外资的一个重要因素。运输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在决定一国获得外国直接投资的竞争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据估计,目前世界资本市场中90%的投资直接流向发达国家,9%的直接投资流向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十来个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越来越困难,原因在于国际资本为攫取最大利润,在决定投资场所时已不单纯看重投资所在国劳动力的廉价和税收政策的优越,而是更加重视投资场所的总体竞争能力。

3. 西部地区运输基础设施发展建议

3.1 扩大西部地区运输基础设施规模

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西部地区自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以来经济也处于上升阶段。经济的发展将对西部地区的运输需求产生极大的影响,运输需求与运输基础设施供给之间的矛盾将日趋突出,因此必须继续加快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建设。其中,特别要加大公路的建设规模,还要提高公路等级,多建设高质量、高等级的公路,以提高运输效率。由于西部地区各种运输基础设施均处于滞后的状况,因而还可同时增大铁路和民航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

3.2 加大国家对西部地区运输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差、实力薄弱,仅靠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因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必须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来完成。当然,也应该积极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样既能拓宽资金来源,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的负担。可在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放宽外资的准入条件,采取优惠政策,更多地在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中引进外资。

3.3 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积极开放西部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吸引各种投资进行开发建设,可以缓解经济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开发模式可以在有效地吸收各种投资(大部分是外资)的情况下,减少政府债务,同时借鉴和利用私营机构高效的经营管理方法。这一开发模式特别适合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大等特点的运输基础设施。我国目前已经开始采用这一方式,若能在西部地区推行,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语

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将促进经济的发展,而运输基础设施滞后将阻碍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水平的高低不能仅仅取决于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但运输基础设施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先导性因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仅考虑运输基础设施对其发展的作用,还可结合实际经验考虑其他因素来综合衡量西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篇9

基础建设的有关定义由经济学家弗朗斯瓦・魁奈提出:“原预付是在开办时或其后几年才支付一次并且每年根据消耗程度部分地从生产物价值中取得补偿的资本,如仓库、房舍等”,也就是意味着其认为,将基础建设(如仓库和房舍)与固定资产同等对待。而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也提出:“建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工程”。

经过经济的长足发展,对于基础建投资的定义也有了新的发展,20 世纪 20 年代末大萧条时期,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私人投资面临困境,此时政府应当承担其对于基础建设的投资责任,如此,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经济形势的进一步颓废,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社会的就业,综上可知,传统的经济学家们对于基础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基础建设的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当重视对基础建设的投资。

一、对于基础建设的定义

(一)区分标准一

行业标准,基础建设是指作为社会发展的根基和本源的重要行业的建设,常见的包括水利、电力、交通以及通信等等行业,而广义的概念还包含了对于社会文化以及教育体制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区分标准二

职能,此类分类标准常常体现在经济学家的著作之中。比如世界银行的报告中则说明:基础建设包括两个部分,经济建设和社会基础建设,经济建设是指对于经济基础设施等硬件的建设,而社会建设则是文化教育等软件的建设。

二、基础建设投资的特征

(一)基础性特征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基础建设投资所推动的产业发展正是各项社会产业发展的基础,比如交通、农业、水利等等行业的投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其余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从另一个维度来看,基础建设投资更可以决定其余产业的价格结构与价格数量。

(二)消费性特征

产品一般可以分为私人与公共物品这两种,私人物品的排他性使得其可以通过市场规律的有效配置得以实现,而公共物品由于其公用性以及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使得其不能仅仅通过市场便得到配置,因为需要引入政府干预的机制,而基础设施建设就属于这样的公共物品产业。并且其内部差别巨大,因此需要权力的干预。

(三)周期性特征

基础建设的投资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周期上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从时间上的特点来看,基础建设投资的规模巨大,并且各项设置的建设与发展相互依存,不可或缺,需要彼此支撑以发挥作用。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极易受到当地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影响约束,并且一旦形成便难以受到约束,而以上特点也直接决定其回复周期较长,需要很久才可以得到满意回报。

(四)自然垄断特征

当市场自然配置的作用下,逐渐会形成自然垄断的产业,企业的生产规模庞大,在产业和地区起到了巨大的支配作用。并且这种优势会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占据超额利润和优势地位。基础建设由于其投资性大,沉淀成本高以及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因此便逐渐具备了自然垄断性的特征。

(五)政府干预性特征

基础建设投资的巨大规模性以及其对于国计民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其必然受到政府的直接影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政府自然会把这些部门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发展规划之下,一般来说,私人投资没有机会也没有实力进入到这个领域。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度越来越高,政府放开部分基础建设投资领域,引入部分私人资本,但是从总体情况来讲,仍然是官方资本占据绝大多数。

三、基础建设投资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体现

(一)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其作用就在于可以推动成本的降低,交易双方利用共用的基础设施可以最大化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加市场活跃程度和繁荣程度。一个简单的例证便是:现代通信设施的发展,使得相关的市场信息可以以更流畅的姿态在各方之间流动,电子数据平台的发展使得电子数据交换更加便捷,加速交易信息的流动,增加信息交流渠道的流畅,使得各方市场主体自由交换信息,高效市场交换,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益。

(二)有利于降低管理交易成本

所谓管理成本,是指在交易中上下级交往中的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成本,大致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对于员工管理所耗费的成本以及企业各项体制运作所耗费的成本,还包括政府监管市场所耗费的成本。通过基础建设投资的发展,使得管理者也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也变得更加流畅和高效,这部分的成本就被减少,否则高额的交流成本便会严重地制约着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基础建设有利于加速贸易发展,提高贸易竞争力

投资、消费与出口一直作为经济增长的三个巨大的推动力量,基础建设的作用在于铺垫基础,为其余两项事业的发展提供长足动力和基础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完善对于另外两项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会带来地区内的长效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如通讯和交通的发达,使得市场配置率进一步提高,资源得以更优化的组合和配置,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可以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出口产业的发展依赖高效的交通事业,出口产业更可以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大量的外汇又可以造福于国内产业的长足发展,如此便形成了良性的投资与产出的循环。可见,其最初的源动力仍然是来自于基础建设的投资的。

篇10

一、市场经济体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上看,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一层是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其含义体现在:(1)在市场上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2)经济活动参加者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3)健全的法制是协调和处理矛盾、体现公正平等的依据和准则;(4)市场不是相互封闭的,区域或者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并同世界大市场连在一起。市场经济体制的上述特点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和优胜劣汰的选择。

二、民营经济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来分析“十五”期间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

1.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推算,一方面,从增长率上看,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年共增长246%,年均增长28%;特别是私营工业增长更为迅猛,私营工业增加值5年增长7倍多,年均增长约50%;私营工业利润5年增长7.2倍,年均增长超过50%;远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1%和工业利润平均增长25%的水平。另一方面,从总量来看,截止2005年,包括外资和港澳台在内的民营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占65%(其中内资民营经济约占49.7%)。由此可见,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2.民营经济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民营经济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净增7000万人,其中城镇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净增5700万人。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例从2000年65%左右增加到2005年的75%以上。民营经济创造的就业岗位,不仅分担了国企减员增效的后顾之忧,而且吸纳了更多的新增劳动力,保持了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情况下的基本稳定。

3.民营经济是安邦富民的基本力量。一方面,民营经济为国家税收的持续增长做出了贡献。2000年以来,民营经济特别是私营企业税收明显快于全国税收增长速度。在不少地方,民营经济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60%,成为地方的财源主体。另一方面,民营经济还是中国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基本力量。民营企业的家庭多属于富裕家庭,而且民营企业户数在第一产业中所占比重最高(达到92%),乡镇民营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着几亿农民的生计。

4.民营经济是对外贸易的新兴主力。货物进出口总额方面,2005年实现了14221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4.6%。而民营经济对外贸易的情况是,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328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6043亿美元,增长了3.6倍,年均增速35%;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53.3%提高到了2005年的77.4%,5年间提高了24.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在外贸出口中占的比例由2000年仅占1%提高到2005年的15%左右。

据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解决了8000万人的就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总户数已达800万家,分别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产值60%、工业增加值40%、实现利税77%、出口额60%、城镇就业机会的75%;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推手

篇11

一、重新审视合作经济组织的社会经济价值

(一)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政治上有利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因此,它最接近农民,最了解农民的利益和诉求,这就决定了它在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收集民意、集中民智,协助政府贯彻落实农业和农村政策,实行科学决策、科学施政,提高党和政府执政水平等方面有着天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合作经济组织的广泛发展也就是民主管理形式的广泛发展,必将大大促进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此外,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将从直接组织和管理经济转变到主要承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上来,而直接组织管理经济的功能将转由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承担。目前,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对农业和农户实施的各项支持保护政策大都是委托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的,并且取得了比政府直接实施还要好的效果。如日本和韩国的大米政策性收购就是政府委托农协进行的,政府扶持农业的资金由农协发放并负责收回,政府给予补助。因此,可以预言,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必将大大推动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合作经济组织也将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实施农业政策的得力助手。

(二)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经济上进一步完善了市场主体结构,创新了农村经营体制,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体制性基础

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加强了农户之间的协作,延伸和强化了家庭生产经营的能力,促进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巩固和完善;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使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参与市场竞争,大大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通过产业链、服务链和利益链等形式,把农户、企业和市场有效地连结起来,建立起新型的产品营销、资金融通、风险防范和利益联结机制,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的发展,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文化上有利于培养广大农民群众的互助合作精神,增强诚实、守信和关心他人的集体主义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合作经济组织是劳动者的联合,遵循以人为本、成员所有、民主管理的原则,有其独特的运行机制和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说,合作经济组织是以每个成员利益的最大化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农民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动机下创建合作组织,在合作组织制度的基础上形成集体利益,通过实现集体利益的最大化来实现每个成员利益的最大化。因此,集体主义与人文主义价值观的统一就构成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价值取向。广大农民群众在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合作社文化的教育,接受合作社文明的熏陶,必然会增强抵御不良文化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和进步。

二、合作经济组织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依托力量

(一)从国际上看,庞大的合作经济组织网络已经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经济市场化、一体化、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发达国家农业合作社已经在农业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成为其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在美国和欧盟一些发达国家,80%以上的农户(农场主)都参加了一个以上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农民1/3以上的生产资料通过合作社采购,1/3以上的农产品通过合作社加工和销售。美国在1996年有农业合作社3884个,平均每个社有社员1030人,年营业额2500万美元,农场主生产的农产品有31%是通过合作社加工销售的,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有27%是由合作社供应的。合作社还是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20世纪70年代初,法国通过农村信贷合作社提供的贷款占农民借款总额的75%。1994年,美国240家农业合作社银行和协会提供的贷款占整个农业贷款的25%。此外,合作社还通过共同购买和利用的方式,帮助中小农户用上大中型农机具;通过无偿提供咨询、培训和技术服务,帮助农户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等。

在亚洲,以日本、韩国为代表,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农协总数已达1万多个,入社农民3000万人,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通过农协销售的农产品、购买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分别占91.2%、74.1%和60.9%。韩国农协成立于1961年,到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乡和全国两级组织体系,现有农协1500个、专业农协40多个,全国90%以上的农户都加入了农协。韩国农民使用的生产资料80%是农协提供的,50%以上的农产品是农协销售的,韩国农协是全国第一大银行。

近年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发展也很快,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如哥伦比亚合作社供应的牛奶占全国产量的84%,咖啡占65%;印度目前农户人社率已达71%,而这个比例在20世纪80年代还不到30%。通过合作社销售的化肥占全国的36.2%,采购的小麦占33.5%,生产的糖占50.5%,饲料占50%;越南到:1998年底有各类合作社17214个,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占越南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

(二)从国内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明显滞后。尽管在全国解放之后,我们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围绕发展农业组建了供销、信用、生产合作社,但在运行过程中没有坚持合作制的普遍原则,没有很好地发挥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的作用,再加上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因而逐渐丧失了合作的性质。应该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在实行家庭承包制、农民拥有自主产权和生产经营权之后。近年来,随着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发展和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有了长足发展,据农业部统计,全国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5万多个,加入成员2363万户,占全国总农户的10%左右。安徽作为大包干的发源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早,目前全省已发展到4588个,加入成员126万,带动农户300多万,两类农户合计占全省总农户30%以上。

从各地的实践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一是推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促进了特色产品的规模经营。合作组织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面,通过要素的集中配置和生产经营上的联合,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化、区域化生产。从安徽实际来看,凡是规模种养搞得好的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就快;凡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快的地方,主导产业的优势就比较明显。安徽省广德县近两年通过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带领农户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初步形成了肉鸡、生猪、水果、蔬菜、苗木花卉、毛竹、茧丝绸、茶叶等主导产业,其收入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以上。二是促进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组织的建立,通过内部自律、统一服务,能够较好实施质量安全控制,推进标准化生产;能够及时推广新品种,普及新技术,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据统计,安徽现有合作经济组织中,制定生产标准的占。70%,注册产品商标的占30%,并且还有很多组织申报了农产品的质量认证。有理由相信,今后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合作经济组织将是主要依靠力量。三是促进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四是拓宽了家庭经营空间,增加了农民收人。

合作组织把农户的生产与市场和企业连结起来,有效地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扩大了家庭经营能力,提高了生产水平,促进了收入的增长。据对安徽部分市县调查,凡是参加合作组织的成员收入普遍高于非组织成员,增收幅度达20%以上。

(三)国内外实践表明,合作经济组织在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许多西方国家在处理农村社会、经济问题时十分注重发挥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而且屡试不爽。我国的合作经济组织在这方面的作用也正在日益显现。安徽省长丰县近年来鼓励和支持农民组建各类用水协会,由协会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户意愿,制定用水计划,然后与农业供水公司签订用水协议,对农户实行统一购水,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农业灌溉上的水难放、渠难管、钱难收的问题,做到了农户称心、企业放心、政府省心。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在农村调研时发现,那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搞得好的地方,大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可以说这与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的特有作用是分不开的。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将把那些不该管、不便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更多地委托给合作经济组织去办理,这样,合作经济组织在促进社会发展、稳定农村社会方面的作用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

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合作经济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项政策性、群众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保护、农村社会和谐、农村生产力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任重道远,既要通过自下而上的努力,又要坚持由上而下的推动;既要加快发展,又要依法规范;既要坚定信心、常抓不懈,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推出新思路、新举措。

1.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起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支持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浓厚氛围。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活动,没有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没有浓厚的发展氛围,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只能在艰难中缓慢发展,这势必会延缓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篇12

六举措打下坚实基础

2012年之前,由于缺乏规划,各通信运营商各自为政,导致衢州市通信基础设施未能较好地纳入全市城乡规划,造成新建通信设施选址、审批依据不足,同类通信设施重复建设,空间资源大量浪费,地下管线综合协调难度大大增加,已建通信设施安全无法保障等诸多问题,衢州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成为制约当地通信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规划引领,强力推进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工作

为解决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混乱的瓶颈,衢州市根据浙江省住建厅与省通信管理局的要求,组织3家通信运营商,积极推进专项规划编制工作。2012年11月,衢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本级城区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工作,随后又逐步推进了县市城区的通信专项规划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开化和江山的规划评审、龙游和常山规划编制,预计2015年2月前将全面完成县市专项规划工作。

衢州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完成后,对通信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如在巨化新城、衢州绿色集聚园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基站、管线等通信设施纳入了公共配套建设范畴内,纳入了控制性详规,与新城建设、老城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保证了通信建设的合法性。

政府统领,协调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作

根据工信部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相关要求,由衢州市经信委牵头,协调三家通信运营商积极开展共建共享工作,并着重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截至2014年11月,衢州三架运营商共享基站460个、共享管线859公里,共计节约投资2亿元,全面完成工信部的共建共享指标考核要求。衢州市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达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率先垂范,带头开放楼宇平台支持通信基站建设

2012年11月,衢州市政府下发《关于要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支持通信基站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开放楼宇平台、公共设施等资源支持通信基站建设。已建基站的单位不得无故拒绝续签或不合理涨价,因规划搬迁的要预留回迁资源;国土、规划等部门在建设项目审批中为通信基站建设预留站址资源,开放绿化带、电力杆、垃圾中转站等公共设施用于通信基站建设。

先行先试,全面推进“光网・智慧小区”建设

衢州市政府于2012年11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光网・智慧小区”(商住楼)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住宅小区(商住楼)驻地网的投资和建设主体为房地产开发商,驻地网建成后由运营商联合验收通过后方可交付使用,同时也将小区内的基站、室分建设纳入了建设的范畴。同一时间,衢州建成全国第一个“光网・智慧小区”的示范小区――衢州世纪锋尚,受到毛光烈副省长“值得推广”的批示。目前,全地区已有35个小区按此模式开展建设,节约投资700余万元。

加强宣传,普及电磁辐射科学知识

由衢州市环保局、无线电管理局牵头,联合三家运营商,每年举办多起电磁辐射科普知识的现场宣传,结合电磁辐射典型案例的现场讲解,消除居民疑虑。同时通过衢州日报、衢州人民广播电台、衢州电视台和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尊重科学、相信科学,消除人民群众对基站辐射的认识误区。

严厉打击,保护通信基础设施正常运行

衢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市保密局、市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家统一考试使用干扰器的有关规定》,同时加大对非法使用干扰器的查处力度,大幅降低了通信干扰;市三电办还出台相关政策,加大了对破坏通信设施的打击力度;市“三改一拆”办公室、市住建局、交通局出台通信管线保护文件,保障了通信管线安全。

为进一步督促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相关政策的落地执行,衢州市政府还成立了由市经信委牵头的推进工作督查组,定期开展巡查,对执行不力的县市进行通报,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的执行。

六安排促建设更进一步

虽然衢州市采取多项措施保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但在运行中仍发现还存在其他问题。比如共建共享工作还有待深入推进,通信专项规划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快,通信设施权证办理执行力度不足。为此,衢州市政府召集相关部门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制订出六项工作安排,明确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县市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并及时纳入控制性详规。

明确部门职责,进一步加大通信建设支持力度

衢州市政府要求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在开发区、住宅小区、商住楼、办公楼、公共绿化带、车站、铁路、公路等公共建设项目审批中统筹考虑,开辟“绿色通道”,为通信设施建设配套预留站址资源。要求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基站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工作,将基站用房、用地纳入公用设施用地审批范畴;要求环保部门进一步优化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环评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时限,加快审批进度;要求供电部门优先保障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用电需求,建议采取打包报装等方式简化手续,为基站电力抢修建立绿色通道,支持通信建设;要求物价部门协同三家电信运营商、铁塔公司统一制定基站租赁费和管线迁改的赔补标准,避免业主漫天要价。

由市经信委牵头住建、规划等部门常态化开展监督工作,对执行不到位的部门纳入考核,确保各项政策的落地。

以中国铁塔成立为契机,深入推进共建共享工作

根据国家的政策安排,衢州市政府决定从2015年开始,各运营商的铁塔、基站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将统一由铁塔公司承建,以便有效避免三家运营商在通信基础建设方面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提高共建共享水平;有助于运营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三家电信运营商的行业投资,促进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惠及广大用户;有利于提升实现网络资源统一规划布局,把基础通信建设成为一项公共服务;有利于解决通信覆盖和需求之间的矛盾。

加快权证办理速度

对规划中确定新建或改建的基础通信设施项目,要求相关部门抓紧做好项目报批、站址落实及其他相关事项的审批工作;建设主体积极做好委托环评和验收工作,确保项目水利施工、如期竣工运行。通信运营商、铁塔公司联合进一步推进基站权证办理,针对基站建设的特殊情况,协同规划、国土部门优化两证办理流程,可做到边建边审,成批建设、成批审批。

对于已有基站,规划、土管出台政策支持,优化办理流程,采取打包审批的方式,尽快完成规划、土管等相关证件的办理。

进一步推进“光网・智慧小区”建设

衢州市政府要求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光网・智慧小区”的建设标准执行,县(市、区)规划、住建部门在组织小区的规划、设计会审时,必须有运营商参与,小区建设完成后,有运营商参与验收,通过后方可交付使用。同时,各县市成立由经信委、运营商、衢州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组成的通信发展办公室,牵头做好驻地网络的规划、施工、验收工作。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篇13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1-0070-04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消耗、低质量、低价格、低效益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我国提出了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低消耗、高质量、高价格、高效益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但是,实现这种转变却很困难。这与我国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存在密切的关系,而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又是由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引起的。因此,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关键。

一、长期以来我国只能实行粗放型

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一)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

要加快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首先必须要弄清楚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特征。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在低技术水平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劳动力,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和更多地使用体力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大、成本高、质量低、价值低、效益低。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为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率,更多地运用智力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经济增长,低消耗、高质量、高价值、高效益。

(二)我国长期以来以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的根本原因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经济。主要由文盲或文化程度不高,科技、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未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体力劳动者和较低层次的复杂劳动者来从事。

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智力密集型经济。是由文化水平较高,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熟练掌握科技和经营管理技能的智力劳动者来从事。

我国原本是一个农业大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普及程度和质量都不高,特别是亿万农民大多数都是未经过职业教育的简单劳动者。当我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时,由于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低下,所以我国只能实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当前我国提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主要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是粗放式的。我国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由于技术水平不高,所以在改革后也只能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改革

中创业的民营企业,由于创业者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创业的起点技术含量低、规模小,因此也只能采用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其主要表现为投资少,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重复投资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如浙商的小商品生产等。另外,从我国消费品出口的角度看,主要生产出口低端的衣、鞋、帽、箱包、玩具等消费品。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附加值少、价格低、效益低。这种情况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

二是外商经济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下的粗放式组装性生产。外资企业的产品是很先进的,但其核心技术部件都在国外生产和开发,在中国建立产品生产流水线,将高端产品的零部件在国内生产好之后运到中国,用泰罗制生产方式,利用我国的廉价劳动力进行无技术的、简单的、单调的流水作业式组装生产,其利润的绝大部分都给外商拿走了,中国只能得到微薄的利润。这种不平等的状况,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为鼓励和吸引外资,为解决我国过剩的劳动力就业,是必须的,也是迫不得已的,但这种情况再也不能长期持续下去。因此,中央提出了必须要加快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三、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速度与中央的

主观愿望有很大差距的原因

实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这个国家的劳动力技能水平要高。西方发达国家为什么能实行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国家的职业教育办得好、质量高。如美国和澳大利亚以职业能力标准为抓手,英国以考证为抓手,德国以“双元制”教育为抓手,形成了职业教育过程中一环扣一环严谨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国家职业教育法规颁布、职业教育研究、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职业培训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实施、职业教材编写、职业培训实训室建设、职业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学生考核发证、教学检查评估、教学社会评价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形成逻辑严密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在这个体制中,政府的职责、职业教育科研所的职责、行业协会的职责、职业学校的职责、企业的职责、职业教师的职责、学生的义务等,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相互的联动和制约,从而为培养出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通力合作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进而为国家实行集约化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保障条件。

而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从国家的角度讲,没有系统化的整体设计,国家没有制定职业教育标准,教师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为好,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为好,都不太清楚;国家、科研院所、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各自为政;专业设置不太符合社会需求,技能培养不符合企业要求;重理论轻技能,等等。

总之,我国要想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立系统完善的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

四、深化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思路

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在怎样提高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的问题上认识不高,没有一个严谨的逻辑设计,未将社会力量凝聚到一起。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深化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总体思路。

(一)从上到下要提高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和柱石这一战略性认识

在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上,德国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德国原是落后于英国的农业国,二次大战后,德国工业成为一片废墟,然而德国却能赶超英国变农业国为工业国,并在二战废墟上快速振兴,现在领先于欧洲各国,其秘诀在哪里?经济界人士一致认为,联邦德国经济振兴的一个很重要,甚至主要的原因是得益于职业教育。德国联邦政府也公开宣称,职业教育是他们“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是一个民族能够存在的基础”。德国联邦原总理科尔说:“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德国最大的资本,是经济稳定的保障。”而我国从上到下只重视文凭,不重视技能;只重视学历,而不重视能力;只重视教人知道什么,而不重视教人会做什么;只关心经济短期的高速增长,而不关心经济长期的稳定增长。其表现为重视本科教育,轻视职业教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技能培训;重用本科以上人才,轻用职业教育人才;重视对GDP增长率的追逐,轻视对职业教育普及和质量提高的投入。认为发展经济是个硬任务,而发展职业教育是个软任务,因此,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思考不多,投入不足,抓地不力。我国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上到下必须转变观念,普及职业教育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并要认识到这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支撑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和柱石的高度去认识,下决心普及职业教育并把职业教育质量搞上去。

(二)搞好我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

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没有科学的、环环相扣的、逻辑严谨的、系统的顶层设计,在抓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方面,东一锤西一棒,见效甚微。因此,搞好我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现将我国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构想如下:

1.健全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为重视和规范我国职业教育,应象德国一样健全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德国为重视和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制定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实训教师资格条例》、《通过计划和研究促进职业教育法》、《职业学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形成德国职业教育完整的法律体系,通过立法,使政府、企业、工会三股社会力量分工合作,共同促进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我国应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法制化的经验,梳理一下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建设,围绕建立比较系统的职业教育体制和机制,补缺补差,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国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使我国职业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使我国职业教育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国家要建立和颁布职业教育标准

职业教育标准是对职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及其掌握水平的具体规定和描述,是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系统的逻辑起点。制定职业教育标准是保证职业教育质量和学以致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因此国家首先要颁布国家承认的职业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每个职业的教育标准,根据职业教育标准再制定职业培训大纲和教学计划,指导全国职业院校和企业编写职业教材和授课计划。使全国职业院校和培训企业及跨企业培训中心明确应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应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对教育质量的评价和对学生毕业合格的考核有一个可操作的量化标准。因此,国家一定要建立职业教育标准。

3.明确国家、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工会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分工

在职业教育事业中,参与者有国家政府教育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工会、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以及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国家应是职业教育的领导者、法律的制定者、职业教育标准、职业教育大纲和教育计划的颁布者;行业协会和企业应是职业能力标准的拟定者;行业协会是职业学校毕业生技能考核的执行者;职业学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职业能力标准的实施者;学生是职业能力的学习者和被考核者;工会是学员权利的保护者;学生家长是职业教育的参与者――这些社会力量如能很好地分工合作共同推进,就能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在这方面一定要向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学习,职业学校和企业对知识教育与技能实训要进行合理分工和合作。现在我国的企业界游离在职业教育之外,这是违反职业教育规律的。要想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质量,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我国企业一定要作为主角承担起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这有赖于相关法律的规定以及激励机制对涉及的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

4.依法明确职业教育师资的从业资格

职业教育的师资一般分为公共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专业实训教师。职业教育是以技能为本位的教育。由于职业教育强调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专业课教师特别是专业实训教师,在技能方面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类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在学历和工作经验两个方面的结合上提出符合职业教育的相应要求,使他们在技能方面确实能达到师傅带徒弟的水平,实现良师出高徒的培养目标。为此,今后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一定不能直接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中招聘,而应从具有较高职业教育学历并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中招聘。在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从事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师傅也要提出同样的要求。对现有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一定要分批分期送到有关企业顶岗工作一段时间以获取实操经验。

5.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加大投入,即建立先进的职业技能实训室或培训中心,使职业技能培训具有足够的物质保障。大企业要建立自己独立职业培训中心,与职业学校分工协作,高质量地培训好本企业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社会可建立跨企业职业培训中心,为中小企业培训技术工人和工程师提供服务;职业学校建立实训室为专业理论课教学提供服务。现在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在投入方面重视本科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必须要尽快改变。

6.教考分离,实行第三方评价机制

教考分离,实行第三方评价机制,使国家制定的职业教育标准在强有力的监督下落到实处。现在学生毕业都是学校自己考核,学校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学校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会放松或降低考试标准使毕业生质量下降。为确保毕业生达到国家职业教育标准的合格程度,做到零距离就业,教考必须分离,由第三方评价。职业学校和培训单位只管教学和技能实训。学生毕业时,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和发证。这样可以制约学校和培训单位按照职业教育标准的要求,努力搞好教学和实训,并促使学生按照职业教育标准去努力学习,在毕业时达到合格标准,以便更好地就业或创业。在这方面国家要建立奖惩机制,优胜劣汰,奖优罚劣。

7.改变职业院校现行的招生、培养、就业程序

我国现在的职业院校是按照招生、培养、就业的程序进行的,企业需要人才就到人才市场上去招聘――这样校企之间在人才供需和培养方面就难以建立紧密联系和合作的关系。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向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学习,将职业院校先招生,后培养再就业的程序,改为由企业先招工,企业与徒工之间签订培训合同,然后由企业把招聘的徒工送到相关的职业院校去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企业负责对徒工进行技能培训,校企分工合作共同培养出适合企业工作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校企之间在人才供需和培养方面就能自然而然地紧密结合了,同时也促使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角。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