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3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

篇1

关键词 俄罗斯;个性化目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018-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面上项目“俄罗斯个性化目标教育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2512335)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在俄罗斯的学校实践中,个性化目标教育是处于尝试实验阶段的教育理论,其基础是发展性教育学。俄罗斯教育科学中有各种解决发展、个性化目标问题的观点,前苏联、俄罗斯的许多教育家都研究了发展性教学问题。

一、前苏联及俄罗斯历史上各种发展性教学观点

上世纪30年代Л.С.维果茨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研究了教学与发展问题,证明教学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是后来研究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础。他指出: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二者依据“最近发展区”建立联系,孩子在与成年人合作中完成将来必须独立完成的行为,形成向内化心理转变的交互式心理过程。发展的内在变化是心理发展年龄周期的基础,总体上决定孩子的意识、对待环境的态度、内在和外在生活,这一时期的整个发展过程的心理变化是新生成现象。不同社会状况和心理发展年龄段产生的新生成现象是Л.С.维果茨基(Л.С. Выготский)心理学理念。幼儿和妈妈的心理一致性是认识未来发展的源泉。学前班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活动,言语能力迅速发展,5岁前已经掌握15000个词汇。与幼儿期相比,该阶段意识发展达到较高水平。

Л.В.赞科夫(Л.В.Занков)重视小学阶段个性心理发展。对所有学生实施针对性、系统的发展性原则,包括差生在内的个性化教学。诊断学生的观察、思维、实践活动的发展状况,是个性化发展教育的重要前提。他提出教学的人文观点,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个性化发展教育的科学前提是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体验世界的情感价值和创新活动经验;依靠学生的自主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激励学生自行探索新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以“最近发展区”以及学生个性特点为目标实施教学;保障教学过程中学生取得成就,形成正面情感。自我活动原则指自由创新地达到教学目标;自我组织原则指自主活动的最高水平,学生探索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性原则指组织教学过程的目标是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最近发展区”。

Д.Б.埃里克宁(Д.Б.Эльконин),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А.Н.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始于上世纪50年代。 认为活动决定孩子的发展,学前阶段(3~6岁) 的主要活动是游戏。强调孩子在参与游戏过程中,成为有意识行为的个性化主体,完成在成年人那里观察到的、由于力不从心而与成年人一起开展的活动。3~4 岁的游戏是模仿成人行为的课程活动,在分角色游戏中,5岁的孩子开始复制成人的社会劳动功能,6岁便希望遵守成人准则,追求社会价值活动。学龄前成年人不强迫孩子做游戏,孩子按照愿望以游戏主体在游戏中自我改变和自我发展。7岁的孩子产生了自我实现需求,上小学后不再是游戏的主体,产生了新的社会角色—学生与主导性活动—学习活动,需要组织专门的教学活动。

И.С.列尔涅尔(И.Я. Лернер),М.Н.斯卡特金(М.Н. Скаткин)认为: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为相互制约的教学统一体是发展性教学的条件。将创新活动及对待世界的情感价值经验列入教育内容中,这是最有成效的个性化发展教育。В.В.克拉耶夫斯基(В.В. Краевский)强调个性化发展的基础是人对世界的情感价值体验。利用研究、启发和问题式教学能够掌握创新活动及情感道德经验,这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传统的发展性教学,目的是形成个性的认知能力。Д.Н.鲍果亚夫列恩斯基(Д.Н. Богоявленская),Н.А.门琴斯卡娅(Н.А.Менчинская),А.А.留博林斯卡娅(А.А. Люблинская),Е.Н.卡巴诺娃雅--乜列尔(Е.Н.Кабановая-Меллер),С.М.邦达林卡(С.М.Бондаренко),Г.Д.吉利洛娃雅(Г.Д.Кирилловая),Н.Н.鲍斯别罗娃雅(Н.Н.Поспеловая),И.罗姆坡赛尔(И.Ломпшер)认为:发展性教学是形成思维过程的手段,研究了形成学生与发展其创新思维相关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分类程序的方法,发展性教学、形成学生创新思维的必备条件是:发展抽象理论以及思维的具体要素,个性化、区分化和问题教学。З.И.卡尔梅果娃雅(З.И.Калмыкова)指出:形成有效思维的方法是启发式教学,主旨是发展学生的具体、抽象及对比能力,使其创新思维发展过程达到工艺化。Л.М.弗里德曼(Л.М. Фридман)注重诊断性检查学生的能力、心理过程、天赋、兴趣、爱好、个性品质的形成状况。

二、对发展性教学观点的分析

依据Л.С.维果茨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提出了心理学、年龄周期学说,А.Н.列昂节夫(А.Н.Леонтьев)提出了年龄新生成现象、主导性研究活动学说,Д.Б.埃里克宁(Д.Б.Эльконин)研究了与主导性活动项目变化相关的儿童心理发展变化。В. В.达维多夫(В. В. Давыдов)认为小学阶段以主导性学习活动为基础,学生产生理论意识、思维,发展相应天赋、学习需求、动机。教养和教学是人发展天赋必备的因素,他们的发展性教学体系已固化到现代俄罗斯学校实践中。

发展性教育理论的基础是哲学逻辑及人的心理活动概念、思维的理念、意识、思维类型及其发展,目的是发展个性的心理特点以及学生个人,这些目标通过形成理论思维基础来实现。小学的传统体系是形成学生的经验式思维,教学中思维过程拘泥于比较、相同特点的定义、概念分类的对比、“认识具体感知客体”等。经验式思维理论通过比较感知材料,突出事物的共同特征概括内容。В. 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在揭示经验知识的特点过程中,强调了这些特点是在比较事物和概念中形成的。比较从形式上突出了事物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必须将个别事物分类。经验式知识依靠直观概念通过观察构成,体现事物的外部特征。传统教育中教师为观察创造条件,学生划分现象的本质与非本质特点,然后借助术语固化在意识中,通过观察和感知学习材料学会概括。将这种概括方法归于形式逻辑思维程序,凭经验的概括并没有展示事物、现象及其内部各方面联系的本质特点,因此事物的外部特点呈现本质。

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Д.Б.埃里克宁(Д.Б.Эльконин),В.В.列坡津(В.В.Репкин)的研究表明:经验思维并不是儿童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是知识目标教育的特有权利。向个性化目标教育转变要求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活动依据理论知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呈现了师生合作的集体分角色活动:师生共同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初始的总体关系,观察在研究的教学材料框架内部分关系。学生借助符号形式模式表达初始的总体关系,这是所学内容的抽象化过程,“继续分析教学材料时,学生揭示初始关系及其规律性练习,学会概括内容。”

教学活动的使命是发展孩子的创新能力,决定掌握事物的客观依据,发展性教学促进学生顺利掌握知识、能力、理论思维,发展个性的创新潜能。Б.Д.埃里克宁(Б.Д. Эльконин)- 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研究了发展性教学的内容和工艺学,儿童认知兴趣质的变化,解决问题的兴趣的产生以及教学材料的理论性规律等。个性间关系表明公开交往、组织能力、交往的价值、友谊、组织性、自主性都影响孩子的发展,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指标和条件。

Н.М.特鲁诺娃(Н.М.Трунова),Н.Э.佛金娜(Н.Э.Фокина),Н.С.耶夫拉诺娃(Н.С.Евланова)研究了小学生的道德概念、道德判断和道德现象的能力,划分了人类行为动机,在冲突中有意识的行为选择,即道德责任感。М.Э.鲍茨玛诺娃(М.Э.Боцманова),А.В.扎哈洛娃(А.В.Захарова)研究了反思及个性品质的自我评价,分析行为的能力及道德关系。研究表明存在一定的教学活动教养功能,在小学生的理论思维发展与道德范围之间有相互联系。В.В.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认为实验教学中呈现了理论知识元素以及教学活动的个别成分,包括与学生的反思、分析和计划相关的教学行为,对小学生的理论思维、记忆产生一定的影响,个性间关系、道德关系,对于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篇2

一、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种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工具,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在它的发展中,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对它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构成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他提出了著名的三大学习律。准备律: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效果律:满意的程度越高,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强;练习律:重复刺激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就越牢固。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极大地发展了这一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条件反射规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展与改善了这一理论,创造了“刺激――强化――反应”公式。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奠定了认知发展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纳赛尔的《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正式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据此编制课程教学设计,要抓住两点: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不仅要有助于学员理解,而且也要有利于知识的贮存与提取;为了尽可能让学员在短时间内学习较多的知识,就必须把知识组织成有意义的模块。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非是一家之言。教育专家从建构主义出发,总结出了一系列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强调以学员为中心;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因为学习必然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强调合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因为学员的思维和智慧最易被整个群体共享;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即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关注学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其实,早在20世纪中叶就已经萌发了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为我们确立了课程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以学员为中心,设计符合学员特点、经验、需要和个性发展的教学。

(二)教学理论

1.发展性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包括:发展对象要体现全体性,为此,课程教学设计要面向全体学员;发展策略要体现多元性,要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发展动力要体现主体性,必须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

2.结构主义课程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这一理论为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基本要求:要结合学员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模式;要按照经济性原则合理规划教学内容;要科学设计信息反馈环节与方式。

3.有意义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他创造了先行组织者概念,这些在新知识之前提供的相关的、引导性背景材料,能有效地组织学员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运用这一理论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基本步骤是:明确课程目标、提出先行组织者,唤起学员对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意识;设法让学员理解学习内容与先行组织者的关系,帮助学员寻找新知识与现存认知结构的相关性,从而固化学员的认知结构。

(三)系统理论

课程教学设计是针对教学系统进行的规划活动,因此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最具指导意义的是整体性原理,这是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遵循;反馈原理,要求强化教学员间、学员间信息交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有效控制;有序原理,要为学员讨论交流创设情境和条件,促进教学系统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结构转变。

(四)传播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所以教育传播理论必然是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反过来,要想使教学传播过程有效进行,就需要对教学系统进行设计。

二、课程教学设计的实践路径

课程教学设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的过程模式。但是,不论哪种过程模式,其实践路径都由分析、设计和开发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必须建构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之上。

(一)分析环节

1.课程教学需求分析

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个目标。教学系统就要有个学习目标,明确这个目标,可以引起学员注意并把他们导向正确轨道,这对学员的学习是重要的,对教员的课程教学设计也是很有帮助的。根据程序教学理论,学习目标越精细越好,所以课程教学需求分析,就要从基本要求层面,对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按照系统论的原则,教学系统的目标,应该根据更大的教育系统的环境要求来确定。所以,我们的分析首先从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入手,然后提出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重点是按照信息加工分析、层级分析等方法,揭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搭配、内在联系及其特点。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最好搭配使用知识结构图或者概念地图等。如果能够将分析的思维过程编制成思维导图,效果可能更好。

3.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分析通常包括学员当前的状态和特征两个方面。当前的状态,就是目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与应该知道什么、期望知道什么、需要做什么之间的差距,或者说就是要弄清,学员现有发展水平与在同伴和教员指导下能够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这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依据。学员的特征,主要是学习风格和学习态度。重点是从生理要素及心理要素的角度分析学员的学习风格。

4.实施条件分析

实施条件分析是一种学习环境分析。在现代教学论中,学习环境既要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教学材料等物理因素,还要包括教学环境中存在的人员、文化等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员的个性特征、特长爱好会影响到学员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的形成,各教学班的文化特点也将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二)设计环节

1.教学总体思路――宏观教学策略设计

依据不同的学习理论有不同的设计。比如,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总体思路的设计,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学员行为的管理三个方面,并据此为学员提供特定的刺激,从而引起特定的反应,教学策略设计和课程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如果以学习活动为设计中心,那么按照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内容应包括学习活动、学习环境和知识传递三个方面。

2.具体落实措施――中观教学策略设计

中观层次的教学策略设计,必须要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满足课程教学的需求。为此,一定要把知识与技能具体体现在教学目的里,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内容及教学媒体等,按照模块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

比如,根据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设计的程序教学策略: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体现程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课程教学设计的循序渐进原则,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体现即时反馈原则,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体现促进学员积极参与原则;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模块,可以设计启发式、支架式或抛锚式等教学策略;对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运用较多的模块,可以设计视听强化教学策略,重点是设计强化程序、确定强化时机、选择强化物等。

篇3

一、引言

本学期,我校大力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对我校职业教育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校职业教育的内涵将要进行新的诠释。

什么是一体化教学模式

首先,我们必须理解何为“一体化教学”模式。所谓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习教学内容有机地揉合在一起,打破原有教材的系统性,将原来的课程及与之相配的实习课题组合成一个教学模块,一个工种的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这种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训练紧密地结合,是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二、“知”与“行”的辩证关系

从前,我曾经尝试过“先知后行”“先行后知”的教学方式。顾名思义,“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因此,“先知后行”是为了让理论知识指导学生的实践行为,“先行后知”是为了让学生使用理论知识验证自己的实践行为,如此说来,两者皆不是职业教育最优的教学方式,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片面的,只能作为教学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知”与“行”必须是统一的,要做到“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甚至“边行边知”,为的是把“先知后行”与“先行后知”同时在课堂中实现,这样既符合了“知”“行”的逻辑规律,也符合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知行合一”的一体化教学

既然有了“知行合一”作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想指导,那么结合制冷专业教学,我们可以提出一种教学改革的体验方式:

(一)教材的一体化

按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模块化的教学进程的要求编排课程内容,以任务为驱动,教材应围绕技能训练,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知识应服从实践教学的需要,要求理论浅显易懂,简洁明了,使教材成为实践性、实用性教材。

实际成果——《项目实习指导手册》,把每一个实训项目细化到若干个知识点同时设置与该知识点相配合的实训内容、实训步骤、实训反馈练习,如《制冷微机控制》课程中“室内温度感应模块的检测”项目经过细化,如上图所示,理论知识重新细分后,知识点更能让学生理解室内温度检测的过程,同时与细分后知识点相配的实训项目也使得“室内温度报障检测”这一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实训能力目标也变得更“透”了;通过细化“知”,让“知”更容易被理解,通过细化“知”,相对应的“行”也得到细化,从而让“行”更容易执行,“知”“行”之间环环相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二)教师能力的一体化

由于教材与教法需要一体化,因此,教师作为一体化课堂的引导者,其能力也具有一体化的要求:同时具备全面而细化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与熟练的实训教学能力。如对制冷实训课程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制冷原理、制冷过程、制冷设备维修实训经验的多种能力。

(三)教学实施的一体化

在教材、教师同时具备了一体化的要求之后,教学实施的一体化便应运而生。曾经从某报告上阅读过“理论内容占20%的课堂时间,实训内容占80%的课堂时间”,我以为,这种说法只是强制了理论知识教学时间的“少”,并不是“精”;同时也使实践操作训练教学时间变“多”,并不是变“透”。

篇4

戴维・奥苏贝尔(David.P.Ausubel,191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派教育心理学家。他一生研究涉及的领域比较广,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理学、发展心理学等方面均有所成就,但他最重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学习理论研究领域。他的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只在实验室里对低等动物作研究从而将研究结果类推于人类学习的做法,而是直接研究人类的课堂和学校学习,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打开了一片新的天空。同时,他又创造性地吸收了同时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理论和结构论思想,并把认知心理学与课堂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成为能指导实际教学的理论。他的这些思想一经提出便引起各国教育科学界的关注,历经四十余年,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及内涵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提出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贝尔在20世纪60年代基于意义学习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关键是要在当前所学的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就是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意义联系,是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即了解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并探寻其与所受新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先决条件。基于对如何根据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教学、如何利用学习者已有的相关知识来同化新知识等问题的思考,奥苏贝尔提出了“先行组织者”策略。奥苏贝尔指出,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顺利联系原来的知识的阶梯和脚手架―先行组织者,它不仅应有助于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而且还能够帮助学习者认识到当前所学内容与自己头脑中的原有认识结构的哪部分由实质性的联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二)“先行组织者”的内涵

根据奥苏贝尔的解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少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上位概念,或原有概念不够清晰或巩固,则有必要设计一个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引导性材料,可能是一个概念、一条定律或者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或直观形象的具体模型,但是在概括和包容的水平上要高于学习材料,构建一个使新旧知识发生联系的桥梁,这个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可见,奥苏贝尔指的“先行组织者”有意义接受学习过程中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学习任务相关联。它的基本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类属性学习,也就是说,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知的东西与需要知道的东西之间架设一道知识之桥,使其更有效的学习新材料。由于组织者起“支架”、“桥梁”的作用,一般把组织者放于学习内容之前呈现,故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的主要功能在于学习者能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新材料之前,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起桥梁,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清晰地联系起来,为有意义学习新知识提供认知框架或固着点。

二、“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理论基础: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

(一)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基础:同化

奥苏贝尔将同化这一概念引入学习理论领域,用以探索学生内部的心理机制,从而赋予了同化概念以新的内涵。他认为,学生能否获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已有了有关概念。他指出,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据此进行相应的教学。

奥苏贝尔提出了学习组织的四大原则:一是渐进分化原则,主要针对下位学习,即学生先学习最一般的、概括性最强的、包摄性最广的概念,然后再根据具体细节逐渐加以分化,达到比较特殊、具体的概念和细节。这是从纵向的角度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由抽象到具体的学习方式。二是综合贯通原则,主要针对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该原则主张在分化出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出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促进两者间的协调并加以整合,达到对已有认知结构中的要素的重新组合。这是从横向的角度强调概念与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使认知结构获得新的意义。三是序列组织原则,主要针对组合学习,该原则指出对于非上位、非下位关系的新旧知识可以使其序列化或程序化,前面出现的知识应为后面出现的知识提供基础。四是巩固性原则,该原则强调了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要求学习者及时采取纠正、反馈等方法,提高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稳定性。

(二)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核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根据接受知识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一方面,他认为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学生都要经历将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的过程,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只不过前者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后者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另一方面,接受学习未必就一定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和意义学习也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合适,学生学习得法,则此学习则为意义学习。而学生在发现学习中,如果只是机械地记住解决问题的“典型步骤”,而不知其所以然,则此学习必为机械学习。

同时他还指出了意义学习的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即学习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二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在新知识与已有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性;三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奥苏贝尔认为认知结构对有意义学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新旧知识间的可辨别性以及原有知识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三)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动力机制:三大驱力动机

奥苏贝尔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学习动机的作用,他认为:“动机因素虽不能直接参与新旧观念的相互作用,但它们通过加强努力和集中注意来影响新的学习。”他主要关注成就动机,认为成就动机主要由三方面的驱力所组成,即认知驱力、“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认知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正确陈述问题、顺利解决问题的倾向;“自我―增强”驱力反映了个体要求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的愿望;而附属驱力则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赞扬。在这三种驱力中,“自我―增强”驱力和附属驱力均属外部动机,而且这三种成分的比重调配受年龄、性别、种族、社会文化、社会阶层、个性结构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我国幼儿园教学的启示

(一)有利于激发、维持和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儿童的学习是在兴趣和动机的支持下进行的,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智力因素看做学习的操作系统,把儿童的非智力因素看做学习的动力系统,只有动力系统参与的学习才比较容易进行,因此应调动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其中,学习兴趣、动机是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通过先行组织者策略,学生能够看到学习内容和已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易于将学习内容同化到认知结构中去,学习效果较好。另外,学生由于在先行组织者的帮助下认识到已学知识对学习任务的作用,因而也会对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期望,认为它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帮助,所以学习动机也会增强。这些都利于儿童意义学习的进行。

(二)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幼儿的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主张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种学习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学习的结果能对今后的学习起积极作用,即发生积极的“迁移”。可以说决定迁移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认知结构的质量。因此,如何帮助幼儿建立一个好的认知结构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核心环节。先行组织者的作用是在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新内容之前,在他们已经知道的知识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帮助幼儿从记忆中提取出与当前所学新知识有关的内容,以便将新旧知识进行概括化和系统化,从而有效地促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进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或者新知识顺应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三)有利于教师关注和提升幼儿的经验

奥苏贝尔认为,“经验”在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他在自己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中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以一言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也就是说,不了解“幼儿的经验”,就不可能进行幼儿的教育,“每个幼儿知道些什么”是幼儿教育最起码的前提。

教育当然要为幼儿提供新经验,要整理和发展幼儿的经验体系,这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是,新经验的选择和提供必须要注意在新的学习内容和幼儿的已有经验之间保持平衡。基于幼儿思维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幼儿经验的获得多来源于实际生活体验,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因此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让儿童积极动手操作,进而积累经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上从三方面分析了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当前我国幼儿园教学改革的启示,在教育改革日益推进的今天,随着教学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理论的启示必将更加深刻地指导教学实践,发挥出更加巨大的作用,成为幼儿教师学习和利用的对象,这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更富有成效的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策略,进一步促进幼儿园教学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篇5

一、概念图简述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根据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以此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理论等,把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人们思考、交流和表达,也是一种用来帮助学习者建立结构化知识的教学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并在连线旁注明表示概念间关系的文字,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图表特征。

二、概念图的理论基础

概念图的理论依据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学习观和知识观。概念图最早是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建立起来的一种用于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奥苏贝尔极力强调,学习者必须自己发现知识的意义,并将之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加以融会贯通,这才是有意义学习。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一个有效策略就是在新的概念和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连接。

奥苏贝尔对概念的形成和同化进行了区分,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除了学龄前儿童,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概念的上位关系、下位关系和组合关系的层级排列最终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概念图就是这种策略的极好例子。概念图使用节点代表概念,并用连线表示概念的上下位关系或组合关系,这样的层次排列反映了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学习就是建立一个概念网络,并且不断地向网络添加新内容,然后通过概念图的形式外化。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可以对概念图进行很好的诠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输入到心理的简单过程,而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和心里表征的过程。概念图以图解的形式展现了个人的观点和思维,反映出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的理解,而通过概念图的绘制还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概念以及所掌握的概念是否正确;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他人交流以及对概念图的不断修改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表明,现代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非常好的支持概念图教学的意义。令人惊奇的是,被誉为构建21世纪教育新模式的信息技术和脑科学,也为概念图的正确性和无比广阔的应用前景提供了大量的事实说明。

三、概念图在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图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概念图以简明扼要的层次化结构来展示概念的逻辑关系,帮助教师从整体上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走向, 清晰呈现各概念所处的地位和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地采编、补充修复以生成我们所需要的课程计划概念图、学年计划概念图、学期计划概念图、章节或单元计划概念图、课时计划概念图等。

如图1所示,是关于《直线》的教学设计,由于利用概念图将这些教学内容做了井井有条的组织,使得教学设计过程并不复杂,而且清晰地展示教学重点难点。

实践表明,这样做不仅能帮助教师构建知识共同体、实现整体备课,而且便于教师进行概念谱系、居高临下地把握知识。

2.概念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教师利用概念图来展示教学内容时,可将其作为引入课程的“先行组织者”、内容导航的“知识地图”和教学内容的“展示平台”。

(1)将概念图作为“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先行组织者在学生学习较陌生的新知识,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准备时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不熟悉的教材内容。使用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学习的迁移,对于需要解决问题的迁移测验项目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利用概念图来构建“先行组织者”,在学习者学习新知识之前,呈现结构清晰的概念框架,将其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相关的原有知识激活,为学习新知识做好认知准备,获得已有相关知识的支撑,并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如图2所示,在《函数极限与连续》一章教学中

做先行组织者概念图:学生预习教材后初步串联知识点或老师做概念图第一步,“极限概念”。

提出中心概念:初等函数、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函数的连续。

讨论讲解概念:按照“想知道什么”、“怎么办”、“学到了什么”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答疑、学生探讨、媒体呈现、画图、分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2)将概念图作为“知识地图”和“学习定位图”

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导航系统,并显示不同的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它是知识管理系统得输出模块,输出的内容包括知识的来源,整合后的知识内容,知识流和知识的汇聚。知识地图可以清楚明晰地呈现所有教学内容,体现章节知识点的层级结构,体现内容的完整性和关联性,可作为教师教学内容的导航图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概念图把知识整合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能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使学生看到概念间的关系,把握概念的意义,掌握整体的知识框架,更容易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而通过概念图记忆的知识也必然比简单机械记忆更高,他们将更善于解决问题,更利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控制。学习者可通过与此图的对照进行“学习定位”,随时获悉自己的学习状态,明确自己的学习进程,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目标框架。

如图3所示,笔者在《导数和微分》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先将这一章的内容用概念图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整体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然后按照图中呈现知识点的顺序进行教学。

(3)将概念图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平台”

用概念图展示教学内容,具有直观、灵活、形象的特点。我们展示教学内容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看到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从而便于学生掌握和复习再现。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难发现,用大纲形式的“板书”或用PPT来展示教学内容,虽然将课堂上的主要教学内容罗列了出来,但是不便于学生掌握,特别是当所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比较意义或严格的逻辑结构时,这个弊端更加严重。学生不仅希望从所展示的教学内容中看到一个一个独立的知识点,更希望看到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甚至教师在理解它们时候的思维过程。那么,这种情况下用“大纲形式”就有明显的不足了,而采用概念图的形式能同时最大限度的满足上述所有要求,达到既向学生传达了知识信息,又在他们面前展示了思维过程的目的。

如图4所示,《积分》是五年制高职二年级的教学内容。通过概念图的展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导数与微分的概念,也为学生学习微分方程和多元函数的积分学以及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3.概念图在总结复习时的应用

在总结与复习时,概念图是学生一种有效的总结工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及学到的东西,用概念图表示出来,当一个人把自己的想法顺利地写下来时,想法会变得更加清晰,头脑也会接受新想法。这些新的想法或与已经写下来的想法有联系,或引发新的念头。而通过概念图的制作、修改、反思、再设计的往复循环,可以不断完善概念图。这样,不仅对知识点有更明确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清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了更有意义的学习。

4.概念图在优化教学中的应用

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是:效果(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使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成果(学生在知识、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和收获)、效益(教学劳动消耗同教学成果之间的比率和效率(教学成果与教学活动量在时间尺度上的比率)。无疑,概念图作为凝聚了教师心血的知识精品,其丰富的内涵、简明易读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它能使学生充分利用概念,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同化,最快地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增加教学产出, 提高教学效益和效率。当然,在探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也可通过师生共制(或学生研制 )概念图的策略,引发“头脑风暴”,来完成教学。

总之,概念图是一种把概念和命题具体化的技巧,反映出学生搜索已有知识、把握知识特点、联系和产出新知的能力,通过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它对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巨大帮助!概念图作为“学”的策略,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的策略,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整合的、结构化的知识,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它还非常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所以我们认为将概念图引入教学,是为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裴新宁.概念图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2]闫娟枝.利用概念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篇6

《经济学基础》已被教育部列为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先行地位。然而,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教材、课堂、考试”为中心,强调理论的学习和记忆,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从实际教学来看,经济学基础目前的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培养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项目教学法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见,项目教法能够解决目前《经济学基础》中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高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应该采用什么样的项目教学模式,是目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国内近几年来不少学者对项目教学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职业技术学院在借鉴西方先进经验之上,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摸索着不同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实现。目前对高职《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的项目教学的研究的文献很少,可供查阅的资料中,仅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环境干部学院”的《经济学基础》精品课程中,涉及了对“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设想,但只是在项目的选取和考核体系的改革上做出了一定的研究和分析,其研究并未涉及项目教学的具体方案、学习环境的建设策略、师生角色的定位、小组分组的原则管理、评价体系等具体方面,更加缺乏任务的展开与控制的实施、成果的评价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的实践总结。因此,深入探讨研究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模式和实践,不仅是适应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而其有助于完善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其它学科项目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高职开展“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重大价值。

从理论上看,当前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教学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职业教育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量的原则和方法都停留在感性阶段的总结上,缺乏必要的实践论证,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能够丰富和充实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实践,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从实践上看,本研究最大意义在于它的实践价值。《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能否顺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在于教学和实践等各个环节能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而目前所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呈现出诸多的弊端,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和提高学生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发,研究项目教学的模式和实践,在实施不同教学模块过程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结合,由课程的知识目标来确定课程的能力目标,通过学生是否达到能力目标的要求来检验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以体现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界定和理论基础

“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界定:《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是以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典型有效的项目为依托和载体,以培养学生经济学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为目标,以综合能力鉴定为评价标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开展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下,发现和确定课程学习的主要驱动性问题,围绕问题拟定项目的实施计划,寻求和合理配置项目开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通过合作、调研、分析、总结等形式开展真实的工作任务,完成具有价值的论文或报告,最终通过教师和同学对项目的进程和成果做出评定。通过“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模式研究和项目教学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社会能力、方法思维能力和职业意识。可见“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既是高职教育课程教学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教学模式,也是高职院校贴近社会需要进行课程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支持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学习者从经验中积极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意义。经验是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形成的。因而,建构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人的实践建构而成的。核心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技能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个体积极组织和实践的结果;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它使得个体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认知对个体的经验起组织作用,并使之具有意义;个体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建构知识、能力,易于形成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提出“做中学”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五个要素:设置疑难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活动有兴趣;确定疑难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动每个步骤所含的结果;进行试验、证实、驳斥或反证假设,通过实际应用,检验方法是否有效。这五个要素的实质是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情境学习理论。情景学习理论有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和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两个流派。心理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在个体与情景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建构的,建构知识与理解的关键是参与实践。人类学传统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默会知识对新手的重要性,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此外,还有“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隐形知识理论”等,项目教学正是从这些理论中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

三、《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目标是基于“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设计出“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内容,同时分析出项目教学的技术、资源支持、学习环境的建设策略、师生角色的定位、小组分组的原则管理以及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引入项目教学,通过项目教学任务的确定、资源分配、任务的展开与控制的实施,对项目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价与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项目教学的改革和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

(二)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一:“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目标面向职业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研究假设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确定项目教学内容时,既要符合知识能力的需要,也要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经济学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

研究假设三:“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整体模式设计上,应把握全面系统的原则,以实用性为目标,以兴趣为引导,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经济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的实践能力。

研究假设四:“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进行实践研究时,通过项目教学任务的确定、资源分配、任务的展开与控制的实施,对项目教学的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调整设计内容。

(三)研究内容

(一)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优势与理论基础的研究。包括:与传统《经济学基础》教学模式相比较项目教学的优势研究;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

(二)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模式的研究。包括:项目教学的设计原则与条件研究;项目教学的技术与资源支持研究;项目教学中学习环境的建设策略研究;项目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定位研究;项目教学小组分组原则与管理研究;项目教学“项目”的属性与规范研究;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

(三)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实施。项目教学任务的确定;项目教学的资源分配;项目教学任务的展开与控制;项目教学成果的准备与评价;项目教学的总结与反馈。

(四)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实践意义。项目教学的问题研究;项目教学的对策研究;项目教学的实践意义。

(四)研究创新之处

高等职业院校的项目教学科研工作从总体上看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研究成果,大量的原则和方法都停留在感性阶段的总结上,缺乏必要的实践论证,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教学模式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有利于完善项目教学体系。根据目前可供查阅的资料显示,对高职“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进行较全面系统的设计,探索其可行的项目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研究和总结,在国内尚属于领先研究;它是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全面创新;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和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方法与实施步骤

根据本研究的特点,结合实施的实际情况,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的研究方法:其一,调查研究法。对高职院校进行调查,了解当前这门课程教学的现状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做好准备。其二,讨论研究法。有针对性地定期召开会议,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及教学人员参加会议,就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对策。其三,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广泛的分析研究,科学地设计和策划,边行动边反思,即采用“计划—行动—考察—反思”的模式,及时掌握有关信息、总结经验,并对已有研究作及时反馈,边实践边调整研究方案,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研究过程的高效性,以达到研究的具体目标。其四,实践检验法。将所设计好的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检验,总结经验,分析问题,进一步加以完善。

综合运用以上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经过以下五个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为研究规划阶段,对研究范围、研究重点、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分析规划;第二阶段为调查分析阶段,对所需的资料进行广泛地调查,以便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第三阶段为构建形成阶段,完成课程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构建项目教学的体系,形成初步研究成果;第四阶段为实践评价阶段,将设计的项目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对课程项目教学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调整,完成项目教学的实践研究;第五阶段为总结提高阶段,进一步优化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的研究,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

五、《经济学基础》项目教学研究的实践总结

篇7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它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问题,进行教学模式的建构也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形式之一。由于信息技术更新迅速,信息技术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也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建构恰当的教学模式,以便创新性地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同时通过亲自进行建模实践和应用,可加速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掌握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有关知识和方法,探索和建构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文章仅就建构教学模式的基础、教学模式的层次关系及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方法等进行探讨,今后还将探究应用系统科学建构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基础

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和技术平台,它们在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起到三足鼎立的作用。

1.教育理念

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主要是素质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信息技术课程理念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以学生发展为本,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形成个性化发展。在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过程中,素质教育理念从宏观上引领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建构,而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从微观上指导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2.教育理论

建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首先应当有坚实的教育理论作为基础,而教育理论主要包括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心理、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教育传播、教学设计等方面。其中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起主要作用。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关键理论基础[n}由于在众多教学理论中,建构主义理论特别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要求将这种自主学习与基于情境的合作式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因此特别有利于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构主义进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成为信息技术教学中如“WEBQUEST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随机访问教学法”等建构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成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建构的关键性理论基础。而在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时,何克抗教授指出:适当提倡建购主义还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注意,我们应该倡导的不是乔纳森鼓吹的那种建立在主观主义认识论和片面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极端建构主义,而是建立在“主客观统一”认识论和“主导一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型建构主义(z]。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应该是多元和整合性的,不能一强调操作性就一味崇尚行为主义,强调学生为中心就纯粹推崇建构主义,走极端会使教学走向偏离的方向。在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灵活应用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此外,多元智能理论在建模中的应用可促进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需求的发展。所以,应该建构不同风格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以满足不同教学和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3.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建构不仅需要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作为基础,还需要相关的教育技术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否则信息技术教学就成为无米之炊。但要指出的是,这里所涉及的技术包括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两个部分。物化技术是指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现实任务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如仪器、视听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及其软件等。智能技术是指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现实任务中所使用的知识、策略、方法和技巧(3]。智能技术中的方法还包括科学方法,如系统科学方法,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及其原理把教学模式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建构,能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由此,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建构应该充分利用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作为建模的技术支持,形成正确的技术应用观和方法论,从而建构出更加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就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开发而形成的一个典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的层次及结构

1.教学模式的层次

教学模式的分类有多种,如美国师范教育专家乔伊斯和韦尔(B. Joyce and M. Well)按照依据的不同理论把众多教学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类型: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行为控制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同样可以在三个层次上研究:其一,普遍的教学模式;其二,特殊的教学模式;其三,个别的教学模式[4]所以,我们认为从教学模式的层次考虑,可将教学模式分为普遍教学模式、特殊教学模式和个别教学模式三个层次。启发教学模式、主体一主导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等都是普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模式等学科教学模式属于特殊教学模式,也称为学科教学模式;从具体的学科教学实例(如一堂课或几堂课)去建立的教学模式属于个别教学模式。

这三个层次模式关系密切,互相包含、互相转化。特殊模式介于个别模式和普遍模式之间,一方面,研究“教学实例”可以建构“个别模式”,从同类的多个“教学实例”的研究,可以应用归纳法建构学科教学模式,如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究理论知识教学模式、实验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程序设计教学模式等;另一方面,从普遍教学模式出发,可以应用演绎法建构学科教学模式。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可以尝试推广成为普遍教学模式。换句话说,特殊教学模式是三者相互转化的中介。

2.教学模式的结构C})

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结构,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结构一般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1)理论基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某一教学理论指导下提出来的,因此,教学模式应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体现一定的价值取向。

(2)教学目标。指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即能够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何种效果。以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侧重方面为核心目标的不同教学模式,会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产生不同的实质性影响。

(3)操作程序。指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当然这种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4)实现条件。指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模式发挥效用所需要的辅支持。实现条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还有对教学材料、教学媒体和教学时空的要求等。

(5)评价.由于每种模式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教学目标,因此,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时,应使模式包含以上五个要素,使其具有结构完整性。

三、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方法

1.演绎法

演绎法是从一般性前提得出特殊性结论的过程,是一种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应用演绎法建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是指依据建构教学模式的基础(理念、理论和技术)设计课程(或单元等)结构,最后形成模式。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的分析研究,建构出基于该理论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假设,再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对其假设进行验证,若假设成立,则可推演出可能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但要注意的是可能未必可行,还是要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检验其是否有效和优越。

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的生成笔者认为是一个演绎的过程。其模式的形成是在假设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式学习,最终达到知识意义的建构。其一般模式是确定主题、创设情境、合作交流、意义建构。其模式图见图1,

(2)教学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解决复杂 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知识结构,发展有效的 问题解决技能和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培养合作学 习能力和学习的内在动机。

(3)操作程序:见模式图1,

(4)实现条件。问题设计必须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 的概念原理,能启发高级思维。教师能为学生有意义地建构知识和发展能力创建相关的学习支架。此外,信息技术平台支持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

2.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根据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对象及其属性之间必然联系的认识,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推论方法。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应用归纳法建构信息技术个别模式的方法,即通过对信息技术教学实例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抽象出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使所归纳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成立。若不能用教学理论进行解释,则需要找出原因,如果能用新的相关理论进行解释,其模式还是可行的。 应用归纳法建模的步骤:

(1)根据自己或优秀教师成功的课例,抽象出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2)对教学过程根据教学模式的结构对各要素及各环节和各个侧面作全面分析,并进行简化和抽象,准确概括出各操作环节。

(3)找出该课例教学的关键词,取一个恰当的模式名称。

(4)在教学中实施,应用建模理论对其进行反思和修改,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进行归纳总结而形成了“目标导向模式”(图2),该模式操作性强,而且便于检测评价其学习效果。目标导向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对比较松散的材料进行组合。当实现了目标时,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当碰到问题时,督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可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演示实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创设教学情境,确定和呈现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进人学习角色。确定目标是目标导向模式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归纳成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目标表述的技术可采用马杰(R. F. Mager)的行为目标及格兰伦(N. E. Gronlund)提出的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理论与技术。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参见笔者的信息技术教学论一书。

该模式的结构特点是:

(1)理论基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观,以教学目标为主线,依据杜威的“做中学”教育 理论及目标导向评价理论。

(2)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自学能力, 操作实践能力。

(3)操作程序:见模式图2,

(5)评价:以目标作为评价学生活动的核心和依据,可根据目标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或达标练习。

3.缘合法

归纳法和演绎法在应用上并不矛盾,有些问题可采用前者,有些则采用后者。而更多情况是将两者结合,还可将各种教学模式进行互相借鉴、互相移植和互相启发,从而创建新教学模式。

例如,应用借鉴法建构教学模式,应明确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和信息技术教学特点,依据相关的教学理论,借鉴已有的教学模式(可能是多种教学模式)进行综合,创建出有效的教学模式。建构时首先要分析和研究所应用模式的理论和结构要素,建模时不能照搬,而是在应用中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实际,有所创新。具体步骤如下:

(1)明确需要解决的教学任务,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分析该任务,概括出此项任务的基本特征和实现它所需要的基本教学过程。

(2)分析该教学过程中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即分析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不同的理论其关系则不同,如传统教学理论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则是权威与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学以教师中心。而现代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等。

(3)依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4)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确定教学环节。

(5)确定模式的名称。

(6)实践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该模式,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而不断调整、修改和改进。

下面是笔者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而探索总结出来的“情境整合模式”。该模式是在分析和研究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探究和协作能力,从而达到意义建构知识的目的,借鉴其问题设计的方法,使其问题情境化,然后引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在学生进人探究学习前,呈现学生范例,使学生在网络探究学习中不至于迷失而发生学习偏离。小组探究后全班讨论,这时使用的是头脑风基式的讨论方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共享智慧的成果,最后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所反映的性质、规律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即意义建构。最后学生将学习过程制作成演示文稿汇报交流并进行评价,同时把报告上传到网上展示交流。其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是关键。模式图见图3。

该模式的结构特点是:

(2)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探究协作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即通过网络查找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以及负责任地使用信息。同时提高学生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4)实现条件:问题设计是关键,问题应该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应该包含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的封闭式问题,问题尽量情景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网络是支持学生探究的一个技术平台。此外,学习时间不少于4个学时。

(5)观察和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及参与学习的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汇报演示文稿进行评价,即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篇8

网络课程是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设施建立的网络课程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方式,在空间和时间上对教学活动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从经典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阐述和探讨如何进行网络教学设计,并且在其理论指导下进行了实践研究。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起帮助作用。该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它们所学的知识。

1 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网络教学活动的中心,应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初始能力分析:主要包括学习者的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学习态度三方面的分析。预备技能即学习者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拥有的先决能力;目标技能即学习者是否能掌握学习目标中要求的技能;学习态度即学习者的一些偏

人本主义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教学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建立在人的发展理论基础之上,强调内在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口J。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以他们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最终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包含知识掌握、情感培养和实践体验三个方面)的人,也就是“完整的人”。

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教学设计研究

教学系统有多种开发模式,比如迪克-凯利模式、肯普模式、尼文模式等。本文以迪克一凯利模式为基础进行网络教学设计,迪克一凯利教学系统开发模型如图1所示:好等。

(2)一般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如年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

(3)学习风格分析:学习风格是指个体身上一贯表现的稳定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一般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冲动型与反省型。教育者应当成人差异、尊重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网络学习是一种目标性行为,网络学习者一般是由于各种原因对学习有明确目标和强烈需要的成人,如落榜的高考生、需要提升能力与学历的工作人员等。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老师之间缺乏知识的交流,与同学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缺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课程设计中教育者要设法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认为在学习开始之前教育者应提供一些引导性的材料帮助学生更好的进入课程学习。如笔者参与制作的西南科技大学《西方经济学》网络课程在首页为学习者提供了教学周历、为什么要学点经济学、经济学流派、经济学家名言、经济学幽默等内容,这些材料可以让学习者对课程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缓解学习的紧张情绪。

2 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

网络课程包括了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教与学活动、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等六个要素。为了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需要根据教与学的原理科学地、系统地、客观地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考虑教材、大纲、学生需求三个方面,一定要提供给学生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获得学生需求的方法一般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讨会等,应用这些方法可以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学习困难等情况,对学习者形成一个基本认识,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奠定基础,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3 编写教学目标

网络课程的出发点应是促进学习者有效的学习。学习目标是学习者完成学习后能达到的具体要求。网络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学习的经历各不相同,自学能力有大有小,这就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也各不相同。合理的使用目标还可以向学生传递教学期望。目标设定的步骤如图3所示:

(1)设定目标

一个清晰的目标应该具有五种成分:情境(习得的结果得以表现的情境)、所进行的学习的类型(“习得性能”的动词区分了学习类型)、行为表现的内容或对象、可观察的行为(行为动词)、适用于行为表现的工具、限制或特殊条件。如:

在计算机实验室情境中,给出一些数据表的简单说明[情境],学生将通过输入[行动动词]计算机、使用合适的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键[工具、限制或特殊条件],在Access中演示[习得性能的动词]数据库表格的创建。

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得包含这五种成分,但是所包含的成分越多,所传递的期望就越准确,最重要的成分是习得性能的动词和对象。通常,一个教学单元有若干个学习目标。有时,一些学习目标构成另一些学习目标的先决条件。加涅指导学习的观点认为:应该先学先决技能,后学终点技能,设置学习目标时应遵循此观点。

(2)实施目标:对于远程教育而言,目标的实施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网络课程应设计的生动、有趣,能够较持久的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3)调控目标:远程教育者应及时了解学生的目标的达成情况,检查目标设置的难度是否适中,适时调整学习目标。

(4)评价目标:在学习者学习完成学习之后应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的指导反馈。可以将成绩优异者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以此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信心。

4 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等。常用的教学策略有先行组织者策略、概念形成策略、认知发展策略等。

5 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

传播学理论认为通过视觉经验获取知识的效率为40%,通过听觉经验获取知识的效率为25%,如果是视觉+听觉那么学习效率将达到70%。所以在课程的制作过程中应较多的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素材。

6 教学评价

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自学活动中,它还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诊断性评价:即学前测评,对学习者先决能力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是为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任一给定阶段的修正与改善提供资料,也即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的测评。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作业、问题、测验等方式开展。

(3)总结性评价:它是对学习者的成就与教学有效性的 判断,可以通过研讨会、论文、测试等方式进行。

7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实践

在探讨了以学习为中心的主要观点之后,笔者以《西方经济学》网络课程为例阐述一下如何“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论在课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良好的导航;

其二,提供了丰富直观的学习资源;

教学团队:介绍师资情况以及主讲教师的基本信息。

课程介绍:对课程进行先关介绍,让学习对课程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帮助学习这对课程准确定位。

课程学习:泰勒认为一门完整的网络课程应包含目标、内容、策略(即活动、媒体、资源)和评价几个部分。该课程在课程学习模块以章节为单位呈现学习材料,每个章节从本章导学、学习知识点、专题案例、本章小结、阶段测试五个维度进行呈现:

维度一:本章导学包括章节概要、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要点、学习提示五部分的内容。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本课程使用概念图帮助学生记忆。概念图(Concept Map,简称CM)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Joseph D.Novak教授于1984年提出的,是指用于表征和揭示知识结构中意义联系的图表。在每一章的章节概要中本课程都为学习这提供了知识结构图,让学习者建立一个概念网络,然后通过学习不断的向网络中增加新内容。

维度二:以+个知识点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

维度三:提供本章知识点相关的小案例。

维度四:总结章节知识点。

维度五:阶段性检查可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迁移情况,检查学习者应用其新知识的程度,以此促进学习者更好的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实现在线测试的技术有很多,如Js代码、Flash编程、XML技术等。

案例分析:案例能协助建构个人的理论并加强实际经验,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得专家与资深学者的已有经验,也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知识迁移。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案例分析活动。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案例具有典型性;二是事件是真实发生的;三是与课程主题相吻合;四

其三,运用泰勒原理进行学习内容的展示;

其四,运用多种媒体形式呈现学习材料;

其五,较多的借鉴强化理论。强化原理曾被陈述如下:一个新的行为,倘若在它出现时有一个令人满意的事态(即奖励)伴随其后,则这一新行为的学习将得到增强。课程设计中的案例、测验、前瞻性材料等都体现了强化的思想。在经过各种分析之后,课程的模块被划分如图4所示:是好的案例能刺激学生思考;五是案例可以显示很多经验。

综合测试:开展总结性评价,教学者应根据答题者的情况给出学习建议与指导。

学科前沿:该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些前瞻性的内容,即学科中一些前沿性的知识、技术,如当前热点、代表人物等。

课程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一些辅导材料,包括课件、相关的电子书、相关论文、教学视频等内容。

篇9

一、自然分材教学的涵义

自然分材教学是熊川武教授针对新课改的教学问题提出的,所谓自然分材教学,是教师让学习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引导学生普、补分读并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其主要内涵有四点:一是“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差异自然分化”,意味着学习任务由学生的学历等决定而不是任务分配。这主要表现为“知者加速”即谁学得快谁就学习更多的内容。二是“普、补分读”,普读是面向所有需要教师讲解的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如果已熟悉教师所讲内容,则不必参与普读,而应自学其他内容。普读结束,立即练习,分出“补读生”(即没有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学生)与非补读生,后者继续学习新的内容,前者则开始“补读”。补读就是让补读生与教师采用相关有效的学习形式来研究疑难,进行补充性学习。“自学、互帮、释疑、反思”是普读的关键环节。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一律让学生自学,老师精心指导。互帮是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这既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具体形式,又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举措。释疑即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点拨或启发学生自解。反思是对教学进行反省并把学习内容联网的过程。三是“学生针对自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即每个学生都要在习题册上标记自己的学习问题,然后跟踪并尝试从多角度解决,使得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与速度。四是“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说明自然分材教学既是操作技术,又是理论系统,涉及到课内与课外两方面的活动。

二、心理学视角分析

(一)心理发展差异理论与教育

心理发展差异表现为智能差异、人格差异、认知方式等方面。智能差异表现为智能水平的差异、智能类型的差异和表现早晚的差异。认知方式是指个体进行信息加工时,通过其知觉、记忆、思维等内在心理过程在外显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习惯性特征,认知方式可以分为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反思型和冲动型,整体性和系统性等分类,认知方式虽然有不同,但没有绝对好坏差异,不同的个体,不同的问题情境适合不同的认知方式。正是个体心理发展存着这些差异,在进行教学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传统方式。

自然分材教学首先是尊重了学生差异的一种教学,将学生的差异这个客观事实作为教学问题的起点。其次,自然分材教学是理解学生差异的教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自然分材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差异对于学生的意义。学生学习的差异表现在某个具体的方面并且这些差异也是其后续学习的起点,这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是相符合的。第二,在自然分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识别学生差异的表现形式并且要掌握学生差异的变化规律。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客观存在的各种差异自己的关系以及这些差异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自然分材教学是调控学生差异的教学。自然分材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笼统地提出消除学生的差异是不合理的并且难以实现的,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调控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知识、资源和方式,促进学生在学习效益、学习心理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共振”,同时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群体氛围、教学策略对学生已有差异的转化作用。

自然分材教学特别强调自主学习,主张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学。自然分材教学中的“智者先行”和“补读帮困”解决了教学差异性问题,改变了课堂教学“齐步走”的状况,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进步。小组互助是自然分材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指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这既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具体形式,又是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有效举措。对于弱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使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缺陷及时矫正,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时候会比教师的谈话更有效果;对于优生,则可以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讲解,是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能力得到增强。“自然分材”的实质是“顺势为学”。这里的“势”指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具体的学力、主体精神、人际关系等;“顺势”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条件,使他们的主体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学习动机理论与教学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的贯穿于学习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中。学习动机可以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并为这个目标而努力,激发和维持学习的活动,能够帮助学习行为的改善。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等。内部动机是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而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的学习具有诱发性、被动性,他们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不高。自然分材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学习的任务不同,将知识分为普读知识和补读知识,并且针对需要补读的学生给予实质性的辅导,这能够提高“补读生”的学习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对学习的欲望增强,从而有助于形成自我学习的内部驱动力。

班都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也说明了这一点。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都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这个强化与传统的行为主义不同,此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三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期待是先行的因素,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是是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自然分材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有助于优生成为成绩稍微偏低学生的榜样,这样,在榜样替代性强化作用下,能够帮助差生提高自信,增强学习欲望,将替代性强化逐渐转变成为自我强化,有助于其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三)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保障人身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成长需要)。从学习心理的角度,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即通过学习使自己的价值、潜能、个性各方面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挥、发展和实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会向高一层次的需求前进。自然分材教学没有人为的把学生区分为优秀生和差生,而是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随机分出“普读生”和“补读生”。因为“普读生”和“补读生”是根据当日完成学习任务情况而定的,因而仍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努力学习。他们之间可能经常性的相互转化,当日为普读生,第二天可能成为补读生,反之亦然。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现实,给予不同的知道,没有给学生贴上任何标签,满足了学生被尊重的需要,学生也能正视“补读”,积极的求知态度便得到了保证。

(四)自然分材教学中情的流动

自然分材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熊川武教授在理解教育中所提倡的感情先行的教育理念,这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感情先行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最本质的东西,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学习,愿意学习。自然分材教学要求师生都做感情的主人,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向上求进的积极氛围当中。作为教师,需要用自己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以情换情;需要用自己的智慧火种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以智启智,以思启思。平等对话,相互言语。师生应该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自己,不断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让这份情流动在自然分材教学的方方面面。

(五)元认知策略与教学

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说,是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或者说是对思维和学习生活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即元认知知识;对认知行为的调解和中控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即元认知控制。元认知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认识。它包括三个方面:有关学习者的知识;有关任务的知识;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元认知控制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与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化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

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共同起作用的。认知策略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元认知策略则监控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元认知策略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自然分材教学可分为“反思、创读、作业、跟踪”四个环节。上课开始时,学生便分组讨论,反思之前学习别是作业中遇到困惑的问题,相互点拨,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参考答应,互批或自批作业。然后是创读环节。创读即创造性教学新内容的意思。跟踪即跟踪学生课后学习几个。在这四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比重比较大,而教师在这期间需要深入到讨论组中,根据每个组的不同问题提供不同的有效的学习策略。在传授新知识时,也要提供一些学习策略等。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自然分材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八个不同[J].大学教育科学,2011(1)

篇10

一般说来,教学设计就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则是指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

教学设计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渐发展成熟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语文教学设计的研究始于1996年,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原理在语文学科的应用与发展。它从学生语文学习需要分析入手,由确定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起点行为,到分析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任务,落脚于用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来陈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目的在于使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检测性,从而有利于中学生在语文认知结构、语文情意品质和语文行为技能方面实现预期变化;不仅如此,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学设计还着力于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开发研究,从教学媒体、教学方法与课堂结构等方面做出全面规划,并且对学生的学习业绩评价也要求做出前瞻性预测。

一、语文教学设计的性质与任务

语文教学设计作为一门教师专业教育技术课程,具有应用理论性质。它不仅要提供相关的教学设计的陈述性知识,而且以传授语文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知识为教学重点,以提高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技能为目的。

因此,语文教学设计的任务,就是作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语文教学论的补充知识,以选修课的形式对高师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前的培训。同时,它也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在岗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良好的教学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语文教学设计以当代行为科学、系统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例如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等。

一般说来,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现代语文教学理论。

理论的指导是教学设计由经验层次上升到理性、科学层次的一个基本前提。科学的理论是对教学规律的客观总结和反映,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原理设计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学设计的方案和措施要符合教学规律。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特别是从事教学工作时间不久的教师,由于不懂得如何在教学理论指导下对教学做出详细规划。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随意发挥,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即使是有些有经验的教师,由于轻视系统的理论指导,教学时局限于经验化处理,因而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育工作者只有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才有可能使教学摆脱狭隘的经验主义,才有资格谈论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从根本上讲,教学设计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满足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在于为实现这种需要提供最优的行动方案。因此,教学设计最基本的依据就是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离开了教学的现实需要,也变谈不上进行教学设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集中体现在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首先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并对它们进行认真的分析、分解,使之成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教学因素,选择设计必要的教学措施和评价手段,使教学设计方案在立足教学现实需要的基础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学生的特点。

篇11

1.1护理人员设置不足

实施优质护理,建设试点病房,究竟要配备多少护理人员才能达到要求,目前尚无统一的数字。我国护理人员极度缺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床护之比,美国1: 1. 6,法国1: 1. 2,芬兰1: 1. 2。我国卫生部规定护理人员应占全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50%,医护之比为1: 2,床护之比为1: 0. 4,然而现实情况远非如此。由于人员严重缺编,致使护理人员忙于大量的治疗操作,无暇顾及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影响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优质护理的开展。这样的实际情况与试点病房的建设、推广产生了矛盾。由于目前医院普遍实行的是科主任负责制,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必将加大科室费用的支出,影响奖金的发放,往往为科室领导所不愿接受。这也为模式病房的建设和推广增加了阻力。整体护理的开展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成倍增加,但护士待遇并未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2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在很多情况下,护理质量的高低是以护理人员所具有的相应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为基础的。自1985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以来,本科学历的护士占护理人员的总数不足2%, 1992年才开始开设护理硕士教育,而护理博士教育,目前中国占有的比例更是少之又少,不足1%。[1]因此,尽快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教育必须先行,可喜的是我国已形成高等护理教育、基础教育、在职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体系。在为改变护士知识的老化现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素质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竞争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1.3护理质量控制

优质护理质量管理的指导思想是:以护理质量为中心,以护理人员的全员参与为基础,对护理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控制,把医院各护理单元为维持和提高护理质量进行的活动构成一个有效的体系。质量控制是保证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立健全整体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使其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是目前各级护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了解优质护理实施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质量控制,使护理质量从组织上、制度上及人员上得到保证,同时不断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和标准,促进优质护理工作逐步向科学化、便利化和效率化方向发展。

2 措施

2.1领导重视是开展整体护理的关键

开展优质护理给医院及护理部的领导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优质护理的开展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这必然要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是关键。护理部主任是优质护理开展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她们的知识结构和领导理念直接关系到能不时将优质护理工作逐步向科学化、便利化和效率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的一切管理手段与管理行为均应以增进和恢复患者健康为目的。使广大护理人员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身心全方位的全程服务。

2.2 重视护理业务学习,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2.2.1夯实护理理论基础,以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三基”理论测试定期分层次进行,护师及其以下护士每月1次, 45岁以下主管护师每季度1次,科室每月组织1次护理业务学习,学习基础护理新技术、新知识、学科的发展等。每月卷面测试1次,至少每周利用晨会10分钟口头提问护理理论。

2.2.2加强基础护理操作培训,提高护士临床实践技能。基础护理操作每月一次抽考,由科室质控小组负责培训、指导、监督、考核,每年至少完成1次护理部规定的操作考核并达标,考核地点可以在病房进行实际护理操作。

2.2.3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沟通技能的培养。在临床基础护理实施过程中督促、指导、鼓励护士运用适宜的沟通技巧,这样既可以准确收集患者的资料,掌握病情动态信息,又可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利于护理措施的实施和患者的康复。[2]

2.3简化护理病历

真正做到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有足够得时间与病人交流,真正将护理措施落实到患者身上。将护理措施溶入到每一项护理工作中去,不仅在临床护理中要实施整体护理,在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中同样要以优质护理的理念作指导,这样才能为优质护理在我院更快更深更广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

3 效果

我们体会到: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人的人格得到尊重,各项护理及时到位,改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形象,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护理服务满意度连续三季度保持在9 8.5%以上;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了医院的竞争力,用真诚服务去感动病人,赢得病人,使病人的回头率增加,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逐渐增加,对医院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水平表示满意和信任;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更新了护士的观念,改变护士的工作作风,形成了一套实用的护理服务程序。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双语教学;计算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加强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可以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技术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1背景及现状

目前社会急需大批高素质和复合型的人才,以“双语教学”的形式培养既懂计算机又能熟练使用外语的人才正是时代的要求。我国的现状是:单纯用中文教授计算机知识就已经有一定难度,加入英语之后,难度更大。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英语水平不高,而许多计算机专业术语也比较艰深,因而使得这部分学生在教学中也相当被动。教学实践表明,在计算机双语教学中,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甚至逃课等现象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反映不是他们不愿意学,而是因为学习起来枯燥、乏味,跟不上教学进度。教与学呈现准分离状态,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联系的纽带,学习积极性难于调动,教学意图不易贯彻,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双语教学对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计算机教育中运用“双语教学”是时代需要的。计算机理论基础与核心技术研究几乎来自英语国家的大学和研究单位,高水平的计算机软硬技术文献多是英文的。利用英语直接学习计算机课程,符合计算机学科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学习英语已经有很长时间,在大学阶段采用双语教学,是解决现在计算机学科发展同满足社会行业需求之间矛盾的必然形式,也是加强计算机学科人才培养、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1) 从时代背景来看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国内各类企业和公司的对外交往将会更加频繁,同外国企业和公司的商业洽谈、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也不断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外资本进入中国投资设厂,而那些外语能力强且具备专业技能的人员必是被聘用的首选。

(2)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

进入21世纪,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深入生活,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形式和生活环境等等都产生着巨大影响。在而操作计算机时,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如编制应用软件或通过国际互联网获取大量的信息和技术等。

(3) 从计算机学科的性质来看

计算机学科的许多知识都以英语作为主要载体,很多中文文献与表达方式都是直接从英文版本翻译来的,所以掌握英语对于透彻理解计算机知识非常重要。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中的专业词汇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英语是其传播的主要语言。特别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美国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遥遥领先,许多资料和说明书都用英文编写。通过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外语查询科技资料、阅读科技文献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作。

(4) 从学科人才发展的需要来看

现代社会给教师和科研人员提供了多种渠道去获取国际上最新的学术信息,把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了解前沿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时获得最新专业知识,提高本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他们也可以和国外具有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交流,更新教学内容,更换教材,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采取双语教学,能够提供一个语言应用环境,让教师和科研人员保持原已具备的外语水平,使其在对外交流和自身发展过程中都更加得心应手。

3对计算机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面对开展计算机课程双语教学的入手点做一简单的讨论。

(1) 从程序设计类课程入手开展双语教学

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大多是讲解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基本语法、示例程序以及一些简单的问题描述及原理描述,因此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编程效率。很多程序设计软件都是未经过汉化的,而且在编译和调试程序的过程中,其提示信息也都是英文的。若配合双语教学,在实验中使用英语开发环境,可使学生习惯于英文界面的开发环境,摆脱遇到英文提示就去查找中文材料和求助翻译的依赖心理。

程序设计类英文原版教材的编著者大多是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者或者资深的程序开发人员和教授,直接使用他们的教材能很好地领会其中的程序设计思想。

(2) 在已有直接先行课的选修课中率先开展双语教学

如果有些课程有直接先行课,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就会有一定的基础,因而会容易一些。

(3) 选用有现行中文译本的原版教材人手开展双语教学

为了更好地兼顾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进行双语学习,可以考虑选用有中文译本的原版教材,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双语负担。

(4) 用双语开展计算机前沿技术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计算机前沿技术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也没办法找现成的教材和参考书,这样就比较适合用双语形式开展专题报告和讲座,从而引导学生检索和跟踪最新相关英文资料。

4结束语

开展计算机学科课程的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最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该学科核心与前沿信息,达到既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又培养其专业能力的目标。为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我国早日成为软件大国和科技大国。

参考文献

[1] 张素群. 对我国大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药学教育,2006,22(2):9-11.

[2] 张雷宝,刘晓宏. 双语教学:共识、分歧及其误区[J]. 现代教育科学,2005,(6):73-76.

篇13

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和“动机理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开始流行,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与不足

传统教学是指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并辅以黑板板书,学生在座位上听讲与练习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都接受过专业训练,能按照教学论原理以班级组织和课堂教学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学习。②各学科教学十分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③师生之间是在面对面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教师的语言、行为、举止,对于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是互联网教学难以替代的。但是,传统教学也有其不足,表现在:①它是以“教师为主宰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②教学内容受教学大纲规定的限制,是“以书本为中心”,学生学习局限于书本知识之内,教学侧重于知识结论、轻知识过程与能力培养。③传统教学是以教室和黑板为中心,教学活动是在教室中进行的,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进行,从而也带来人数上的限制。④传统教学的媒介是课本、参考书、讲义、黑板、粉笔、部分实验用具等,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黑板、粉笔、讲义等,学生基本上是被灌输知识,基本程序是――学生预习、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评判、学生答卷、教师给分。

互联网教学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计算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和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教与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教育信息,开展交互式的同步或异步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①互联网教学方式十分灵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因此不受教师主宰与课堂的限制。②教学内容呈现多层次与多样性,有利于因材施教并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③互联网教学要求教师要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互联网应用能力,教师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的更新,不断修订教材和教案,随时补充新内容、新材料,以满足时代的要求。④互联网教学中,教师从板书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多地考虑如何清楚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课程讲授可以安排得更合理,某些必要的讲解也可以体现在互联网课件中,还可以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材料,供学生更详细的了解知识点。⑤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汇集了大量资源,因此,互联网教学能使学生冲破书本为中心的局限,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尤其是互联网没有地域界限和时空的限制,能让学生接受优质的远程教育,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互联网教学的不足: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等限制,学习上可能缺乏自觉性与自制力,加上不懂得应该学习些什么和怎样去学习,所以在广袤无垠互联网里如果没有教师的启迪与引导,很难自主地去进行学习。虽然使用计算机可以模拟学习活动,但它很难让学生真正形成实践能力。

三、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整合

1.强调课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学强调教师主宰课堂教学,以“教”为主,而互联网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以“学”为主。教师主导应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以“学”为主,学与教兼顾,以保证学生学习顺利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又注重学生的学,能够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互联网课堂的学习资源多采用非线性超文本方式组织,这使得学生学习随意性很大。当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过大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忽视。因此,加强互联网课堂教学过程的主导与控制,是实施互联网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2.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传统教学以知识教学为主,强调学习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互联网教学以培养学习能力为主,强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既重知识学习,更重能力培养,实现知能并举、发展学习能力。传统教学以抽象文字概念的“填灌式”教学为主,互联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情境式”与“启发式”学习为主,真实情境与虚拟仿真情境的启发式学习,实现图文并茂,形象与抽象并重的学习过程。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互联网教学中,学生自主参与互动学习。接受式学习和参与互动式学习兼有,全面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互动。传统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而互联网课堂教学只强调探究式学习。新型的互联网课堂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要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接受式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互联网学习、合作学习等。

3.注重师生情感交流,变人机交互为师生交互。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互联网课堂的交互一般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互联网课堂教学是“师生分离”的过程,容易忽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被削弱了。因此,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问题,不断从技术上设法弥补师生交流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提高互联网学习的交互性,完善师生之间的交流系统,变人机交互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灵活运用互联网教室中的语音讨论、语音广播、电子举手等功能来加强情感的交流。传统教学中,师生面对面,互联网教学中,人机交互与师生、生生交互,既可以通过互联网环境实现多向性互动、又保证了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与人文精神体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