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教学过程

地理教学过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1: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地理教学过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地理教学过程

篇1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互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一、构建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教师是主导,要使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营造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极为重要。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丰富自身内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的讲课方式和良好的亲和力,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最大的教学目的和动力,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爱好、个性和人格,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实现互动交流式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成教学过程的优化。

二、倡导建立新型的知识观

知识观既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因此,确立新型的知识观,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从“填鸭式教学”向“自主性学习”转变、从“内容知识”向“方法知识”的重心转移,建构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体系,培养地理素养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探讨“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时,结合教材“活动”材料和实验步骤,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利用相关教具做玻璃缸内冷热不均产生烟雾流动的实验,使学生直观认识热力环流的成因。探讨“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时,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用手电筒表示太阳,照射地球仪观察晨昏线,讨论该分界线与手电筒光线之间的关系,演示地球仪的自转,启发学生思考晨昏线的移动方向,进一步解释昼夜交替的原因等。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实验中获得直接经验,体会学习的喜悦。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有用的地理

地理教学内容丰富,但又有许多内容是学生陌生或不感兴趣的,教学中通过教师设计的活动,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对于生活的价值,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强生活与生存能力。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提前一周让学生注意收听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并每天记录好西安的天气变化,同时注意这些天气的变化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课堂上一开始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时适时引导学生这样的天气又是怎样产生的。通过这样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进行“昼夜长短变化”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联系本地的昼长、夜长及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化情况,这样自然就得出了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而南半球相反。

四、促进整合多媒体,铸造现代教学模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学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在地理教学中往往有大量的知识比较抽象。通过整合清晰简明的图像更加直接、直观地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如,讲解“地球的运动”时,可以将地理中的自转、公转、白昼黑夜和四季形成的知识转换成形象的知识,并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深化认识、积累知识。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课件进行展示,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运用动画的形式,出现直射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学习直射点在不同位置、不同半球的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明白四季的形成过程。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教学中,经过教学设计,运用动画图像,将太阳的直射点在一年中的移动规律的抽象知识转换成形象的动画课件,帮助学生内化吸收,实现教学各个因素的综合统一。

五、充分发挥地图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语言”,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教学中要运用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突破教学的局限性,采用教学方法发挥出教学的作用,运用课件增加图片的容量和文字的含量,提高图形选择的精准度,增加图形的类别,让学生通过读图、填图、图形转换的过程,深化学生的认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时,采用以读图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维教学过程。依次展示出“黄土高原的分布”“黄土剖面”“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黄土高原的降水特征”“黄土高原植被类型”等地图和图片资料,进行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完成新知识的落实,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设问步步深入,对启发学生思维迁移起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六、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

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例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

参考文献:

篇2

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教书与育人必须并重。地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教学目标在于:(1)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主干知识和

基本技能,并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2)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国情、国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

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针对德育渗透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要求。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要求?许多的教育工作还在实践,下面就如何融德育教育于地理教学中谈几点看法。

一、抓住区域地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操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泱泱大国。其中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丰富而多姿。但很多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而对于青藏、西北这些相对贫穷的地区则知之甚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抓住这一点。在复习中国区域地理时,笔者通过学习中国版图的经纬网、气候、地形、地貌、民族、宗教等,首先使他们真正理解何为泱泱大国,认识中国的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在教学中,笔者也注意引导学生从现象中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界各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客观规律。比如,学习中国的气候时,笔者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1)如果中国各区域海拔一样高,中国的气候会怎样?

(2)讨论中国现代气候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如果这个假设成立,中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情况将比现在好很多,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也会很多。抓住这一点,继续引导学生学生积极探讨,结果引出了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特别是地形的演变对中国气候的影响。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透过表面发现问题的本质,发散思维,多角度分析,理解“自然界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且在不断地运动中发展”的观点。

二、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资

源、环保意识

地理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环境。美好的环境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专题内容时,我结合广东人的习惯特点,引导他们在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不能忘了要保护环境资源。广东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四季如夏,造成广东人一年四季冲凉的习惯。笔者将这一现象引入教学中,同时结合当时学校供水不足造成部分学生需要分批冲凉带来的不惯,引出问题如下:

(1)冲凉会给周围的地理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

(2)我们如何来避免这类型问题的出现?

学生经过课下搜集资料,课堂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冲凉多,大量使用化学洗涤用品,会加剧海水“赤潮”以及河流“水华”现象,造成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赤潮”现象最为严重的海域。引导学生从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又如,学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笔者引用了一位去西藏的专家的现实例子:在西藏地区破坏掉一棵小草,那么当地就可能会失去一座青山。当学生在欷?的时候,我让他们分析原因。通过这些案例分析,学生得出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那么其他的要素必然发生改变,那么环境势必会对我们人类进行消极的报复。

三、在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要完成一两项研究性学习。笔者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设立题目调查分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组团调查、收集资料、书写调查报告和论文,并且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成果,学生进行打分评比,优胜者可以参加湛江市科技创新大赛。

学生拟定的题目如下:

(1)近几年湛江湖光岩水位不断下降的调查分析。

(2)湛江市的城市内涝问题调查分析。

(3)湛江市电动车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4)湛江市环岛对城市交通高峰期的影响。

(5)湛江红树林的分布、功效与保护。

(6)湛江海湾大桥的建设对海东新区发展的影响。

(7)湛江海湾大桥的建成对湛江城市规划布局的影响。

(8)湛江市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报告。

学生分组领取任务,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搜集资料―制定调研计划―分期进行调研讨论―分析结果―形成研究报告。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既锻炼了收集资料、主动动手、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又学到了丰富的乡土地理知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配合组织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此同时,通过对家乡地理环境的调查,发现家乡美、自然美、环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展了知识,发散了思维。

四、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地理新闻和地理难题

相对国外学生的探讨式学习不同,中国学生一直都是读苦书,苦读书。但是,作为地理教师,不仅仅是培养几个大学生,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基本技能,解决地理基本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刻刻关心地理实事,用事实讲话,收集平时生活中的地理新闻,教会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比如,学习台风这种天气系统时,笔者让学生总结台风来临时的天气现象,分析台风形成的成因,台风带来的破坏和自然灾害,以及台风的益处。因为这是学生每年暑假都可能会见到的事实,大家都非常关心,讨论也非常热切。同时,通过讨论,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认识自然灾害,用知识克服自然灾害的思想自然而然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根植下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35-01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兴趣是最重要的,它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学好地理必须从培养兴趣开始。

1.1巧引歌曲。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一节时,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电脑、大屏幕播放光盘,先让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再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吗?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巧用古诗文。把古诗中的与地理知识结合紧密的诗句,巧妙引用到课堂中,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例如讲我国的地势地形时用“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梅雨时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讲内蒙古高原时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说明内蒙古高原的平坦开阔,一望无际的地形特点和景观。这些诗犹如“调味剂”一般使地理课堂增添了一番韵味。

1.3巧插趣味故事。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可以用趣味性较强的地理故事来增强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在讲解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2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上课时,要运用讲解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授和演示。例如七年级上册地理“地球的运动”这一节中的“地球自转”,我让学生亲自去演示地球自转时昼夜更替情况,然后学生同桌为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讲解昼夜更替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同学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派一名代表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同时使学生明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的知识点达到较为深刻的理解,形成生动的理解记忆,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利用好课本中的图

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利用好图尤为重要。

3.1学会看图。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讲七年级地理上册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

3.2学会填图。填图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出示相对应的空格示意图,让学生把所要填写的地理事物的名称(或图例)写(或画)在小纸板上,然后贴在相应的位置上。例如,讲到铁、煤、石油在世界上的分布时,让学生把相对应的符号的纸板贴到相应的位置上,以便学生记忆。同时,还要利用好《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

3.3学会画图。让学生学会画简图,可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地球上的五带”时,我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四个圈,标出回归线和极圈的位置、度数,然后让学生填出五带的名称,再让学生离开课本,自己画,慢慢让学生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对学生综合地理知识起到良好效果。

3.4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你要到北京去可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4重视多媒体的教学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声形色画并茂,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进程,集中注意力,又能使课堂教学变的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在地理教学中有的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一般都比较抽象,要想使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和概念,就必须把这些抽象的原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抽象的原理具体化。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运用简易的图片、图示和图表甚至动画,使难以直接观察的东西,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内,为理解基本概念、地理过程原理创造条件。而传统教学方法表现这些概念、过程和原理,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而使用多媒体则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将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动与静紧密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使抽象问题迎刃而解。

篇4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也是学生享受求知乐趣的所在。但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情绪不稳定,克制能力差,课堂注意力易分散,易松懈。针对初中生的这些特点,作为地理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地理教学内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方面的情境,使学生设身处“境”,即应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领悟到学习地理的种种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师生全方位有效的互动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1]。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验的真实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 ,一个成功的情境教学环境的设置 ,可以降低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难度。因此,是否可以让学生能够真实地体验到情境教学的乐趣 ,是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情境教学创设的重点。传统的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往往让学生产生一种枯燥感,而情境教学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思考知识点的生产起源和产生过程,探究学习中的难题和提高学习的效率[2]。如果将情境教学法恰当灵活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会对地理教学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情境教学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那么,如何将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地理教学中?我认为关键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教师可联系实际,应用乡土地理知识,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也可借助幻灯片、录像以及电脑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形象演示,把学生思维迅速带入具体的地理场景中;还可以直接挖掘教材本身的内容,如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栏目就已为学生创设了多种情境,教师可借助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

(一)创设导入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地理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至关重要,这是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基础。新课的导入,要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3]。因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被感情驱使,所以新颖别致的课堂导入设计,容易引起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尽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例如,讲述“气压带和风带”时,可以这样导入:“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球炸弹是如何“飘”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的吗?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设疑导学,从而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绪,引发他们的想象,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善于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和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问题情境,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一座桥梁。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地深入思考和探究,作出科学的推理和正确的判断,最终抓住事物属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时,可以先不按课本顺序教学,而是设计问题引起思考。“为什么会有四季的更替?”学生往往会想到夏季比冬季太阳辐射强。“为什么夏季比冬季太阳辐射强?”,“为什么夏季太阳高度角比冬季大?”等等。此时学生发现自己不能清楚地解释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地理问题的本质。到底是为什么?这引起他们强烈地求知欲望。然后教师再创设情境,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原因[4]。这往往会比教师平铺直叙或一言到底的效果要好。

(三)创设操作情境,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尽可能多地营造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操作情境,如查找资料、动手实验、演示、观察现象、电脑上网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学习,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河流的侵蚀方式”,可设计这样一个演示:先在一塑料盒上铺满沙子,使塑料盒子呈一定角度倾斜,并在盒顶方向上插上一面小旗,然后将一瓶水缓缓注入沙子中,可以看到沙子被冲刷成沟,沟不断扩大且逐渐露出河底,同时这道沟也不断地朝河顶方向延伸,最终使小旗倒下。通过这个演示实验,能直观地将溯源侵蚀、下蚀、侧蚀的过程表现出来,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地理知识。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少说多做,在做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创设探究情境,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探究情境的设计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很常见,其特点是利用学生对于未知的地理知识表现出的一种急切心理状态来设计情境,它驱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5]。通过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挥他们创造性的想象、提出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提高他们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讲解中,提问“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分布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其中桂林山水,石林等景观风光驰名中外,那么,这些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埃及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面目已遭到外力破坏,什么原因?”学生这时的好奇心已被调动,做好认真学习的心理准备,教学也得以顺利进行。

三、总结

有效的情境创设改变了传授知识的单一方式,让学生从多角度去学习,激活了思维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态度,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成一致,形成良性循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把握,创设出各种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施展各自的才能和智慧,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有所得,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067-02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中学教育要为培养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奠定基础。如何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当今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越来越多的中学教育者开始了学科渗透或是课程综合的研究与尝试,使得课程综合化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使得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科渗透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地理学作为横跨自然与人文两大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然而,通过对多个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的阅读发现,高中地理第一册主要是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其中最难学习的内容“宇宙与地球”一般都放在教材的最开始,这部分知识与数学之间的联系颇多。学生在缺乏丰富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要理解更多的知识,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学习这部分地理知识的难度,使得很多学生丧失了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对中学地理教育的健康长远发展十分不利。本文主要探讨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即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与其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拓宽思路的同时发展能力。

一、数学思想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有自己的核心思想,这个思想就是建立在这门学科内容之上、蕴藏在学科内容之中而又高于学科内容的东西。郑毓信[1]在《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方法论》一文中强调,数学思想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到的思维方式与策略。而蔡上鹤[2]认为,“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由此可见,究竟什么是数学思想,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更需要结合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理解。结合本文主旨,我们认为数学思想是一种理性的认识,是对数学本质属性和共同规律的深刻认识。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即应侧重本质属性和规律的探讨。

二、案例分析

1.采用公理化思想解释日食与月食的发生。在学习日食与月食时,我们学到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为新月,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时为满月。每次日食必然发生在新月时,每次月食必然发生在满月时,但是反之,每次新月(满月)时并不总是发生日食(月食)。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比较难以理解。下面我们就借助几何中三点共线共面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知识点。教学设计如下:

教师讲解:日食(月食)发生的条件就是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使得月球可以遮住太阳(地球可以遮住月球)。但是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与白道平面(月球公转轨道面)并不共面,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两平面相交形成一条相交线,如图1所示。所以只有日、地、月三者同时位于这一相交线附近时,才可能在新月(满月)时发生日食(月食),如图中B、D的位置。而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其他位置,如图中A、C处时,日、地与月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会发生日食或是月食。

2.采用集合思想分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中的各级,用语言表达为:地月系由地球及其卫星月球组成,是太阳系的一部分,太阳系包括太阳、八颗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体及其他小天体,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它与银河系外的其他恒星系共同组成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组成总星系。看起来比较繁琐,所以可以借助数学集合知识来表达:{地月系}={地球及其卫星月球},{太阳系}={太阳、八颗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体及其它小天体},{银河系}={太阳系、银河系外的其它恒星系},{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从属关系:{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3.采用图像思想分析太阳直射点变化。图形是一个直观的东西,我们可以借助数学上的图像生动、直观地表达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这些可以使学生形成深刻持久的印象,也减少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图2是数学上常见的正弦曲线:横轴代表时间,周期为一年。曲线与横轴的焦点分别代表春分、秋分,最高点代表夏至,最低点代表冬至。纵轴代表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上半部分表示北半球,下半部分表示南半球,另外,上面的图像还可以用来记忆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获得太阳辐射多少、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南半球的情况相反,这样,就将许多容易混淆的知识直观地集中在一个正弦曲线上。

4.归纳思想巧记地理数据。有些地理数据存在着数量上的相同或倍数关系相同,单独记忆比较困难,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很容易记忆。如: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热带和温带的纬度界限、太阳直射点的最高纬度位置都是23.5°;极圈度数、温带和寒带的界限、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发生的纬度范围都是66.5°;秦岭―淮河既是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800mm降水量先通过的地方;亚洲的海拔是1000m,香港的面积是1000km2,这两个数据就是1000,单位的区别学生早已知道。另外,我国南北长度和黄河长度都是5500km。现行地理教材中大部分地理数据都可以利用归纳的思想先建立数据点,再到数据线,最后形成数据网,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5.逻辑思想分析地球上五带的范围。问: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地球上五带的范围将如何变化?解:{现在黄赤交角:23°26′;回归线纬度:23°26′;极圈纬度:66°34′}{回归线的纬度=黄赤交角,极圈的纬度=90°-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纬度变高,极圈的纬度变低}{热带和寒带将扩大,温带将缩小}。这是典型的运用逻辑推导解决问题的方式,逻辑推理与数学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关于逻辑推理的一般方法大都来自于数学。而必要的逻辑推理是解决任何地理问题都需要的,如果掌握得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是一门涉及面广的综合性学科,它与其他学科联系非常密切。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灵活应用各科知识,加强地理教学同其他科目的广泛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速效而科学地把握其科学原理,把地理教学转化为理性、感性、趣味性很强的一个过程。这必将对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6

作者简介:张少帅(1984-),男,河南汝州人,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刘俊杰(1965-),男,甘肃会宁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86-02

地理教学语言是每个教师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因为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交流师生情感、陶冶学生思想品德情操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过渡语言的使用。过渡就是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衔接,它在教学过程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一节优秀的地理教学课堂往往与过渡密不可分,过渡得好,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在不断出现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进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脉络,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目的和知识点的联系,还有利于地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可见过渡语言是否使用恰到好处、得当,直接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成败。

一、过渡语言的重要性

马斯洛原理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一种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年)所首创的一种理论。他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马斯洛原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过渡语言,关键是满足学生第五层次的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心理学中,一般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内在的动机,即由个体内在的兴趣、好奇心或者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也称内源性动机,另一种支持学习的动机是外源性动机,即由外在的奖惩或者害怕考试不及格等外部原因激起的动机。[2]可见,学习动机理论也决定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重视过渡语言的使用,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过渡语言,不但能使教学结构严谨,更重要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并让学生产生获得知识的满足感,从而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不断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进而让教师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二、过渡语言好坏的判定标准

那么什么样的过渡语言才算好呢?第一,过渡语言的使用要注意逻辑性、系统性,要注意教材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过渡要自然、得体,要顺理成章,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过渡才不会牵强、生搬硬套;第二,过渡语言的使用要注意巧妙性,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从而使知识脉络也清晰起来;第三,过渡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要有悬念,跌宕起伏,在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过渡语言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科学性和准确性,抓住问题的核心,知识点的核心去过渡;第五,过渡语言要简洁精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渡语言的作用仅仅是过渡,承接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切不可繁冗。

三、结合优秀老师讲课案例评析常见的几种过渡语言

1.案例一:高中优秀地理教师讲荒漠化的防治

老师:过去说把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敌人是卖国行为,如果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锦绣河山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变坏了,森林被毁、草原沙化、水土流失、物种灭绝、河流污染……这能说是爱国吗?

学生:不是。

老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算是爱国呢?

学生:保护环境,多植树造林……

老师: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在老师的指引下,已经在帮助学生们复习第六章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学生:是。

老师:如果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都有什么措施呢?

……(复习内容)

老师: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书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也是全球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的西北地区更为突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本节课学习的内容……[3]

篇7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颖的思维模式,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较为直观高效、独特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较为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因此,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较为广泛。高中地理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综合性,知识要点较多,并且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强,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合思维导图,是对高中地理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能有效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系统、形象且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以及解题思路,学生能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此外,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教师的讲解。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与学习压力,有利于学生思维模式的构建,提高教学效率,突出重难点。二是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一般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多强行向学生灌输知识,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且学生也仅仅只注重记笔记,对教学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而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引入思维导图,对于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将会更为明确和清晰,对于教材的基本内容用醒目的字体理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思维的一致性以及连贯性。此外,小组在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时,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分配角色与任务,能独立发现问题,并且能积极解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三是巩固学生的地理知识,使学生课后复习更为方便,就现阶段而言,高中地理教学多是采用开放式的思维导图,学生在对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时,教师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主补充相关知识,对地理思维导图进行充实和完善,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能够自行检查学习成果。

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具体应用

1.有效改善学生课前预习效果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地理知识,

教师必须在课前预习环节中对思维导图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入,在对高中地理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要以教学进度和知识难度为依据,对预习的内容与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使学生能有效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做到重点突出,增强地理教学的针对性,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如教师在对大气的热力环流这一章节进行讲解时,学生在对教材进行预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圈出相应的关键词,如:热力环流、大气垂直运动以及冷热不均等;此外,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不明白和难理解的问题,要求其能用不同颜色标出,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地理思维模式。

2.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

学生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后,会初步构建思维导图,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预习结果进行主动检验和比照,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思维导图,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更为活跃,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扩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学会对重点知识采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进行记录,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知识,使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学习模式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对学习小组进行科学划分,引导小组成员积极构建学习导图,并进行PPT课件的展示,从而有效落实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在一个和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教师在对“农业以及工业区的形成”这一章节进行讲解时,由于其涉及知识点较多,联系性较强,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去构建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全面掌握地理知识。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般而言,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对实际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要想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基本的地理知识,有效解决各类题型,教师可以对相关的思考问题进行科学设置,使学生能充分利用思维导图,从而有效构建地理知识网络,对问题中的深层信息进行充分挖掘,以此来提高解题能力,增强准确度。如教师在讲解黄土高原的成因时,可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去翻看思维导图笔记,使学生能从地形特征、土质构成、地标植被、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不断寻找和总结答案,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复习和梳理,培养学生的扩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思维导图教学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入思维导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还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实效性。因此,高中地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积极引入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与地理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来提升教学的现实价值,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发展。

篇8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实施,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出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成效最为显著的一种。以人为本,顾名思义是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不论是在备课、上课还是课下作业布置的过程中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在提高学生本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照顾到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学习感受,减少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

高中地理虽然被划分到文科阵营中,但从知识本质角度来看,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客观性知识和主观性知识内容都有所涉及,对于学生的整体思维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虽然不在主科行列,但知识内容的学习难度也是不遑多让。这从大部分学生的日常学习反馈中就能够得出:学生往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收到的学习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理念的研究和方法的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备课,主次分明,全方位了解

备课,可以看作是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知识的一种“纸上试讲”活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备课直接决定着教师的课堂授课质量和效率。因为在新时期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备课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知识的一种简单罗列,而是教师在大纲要求的基础上,明确学生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知识的整合和分类活动。所以,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践行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过程要从备课阶段入手,提前做好知识内容的规划和筛选工作。

(一)以课本内容为主,利用课外知识进行填充

高中地理教材是国家结合时代需要,符合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所制定出的,教材中所列出的内容都是最基本的,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以教材内容为立足点,重点挖掘出教材中潜在的知识内容部分。并且根据学生以往的学习反馈,将课本内容划分主次。另外,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还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课外知识的融入。作为高中教师,我们在分析历年高考试卷时就会发现,试卷中会涉及一些教材中没有明确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尤其是论述题目部分,会涉及很多延伸性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判断和筛选,从而在教案书写过程中将课本基础知识和课外拓展性知识进行融合,进而保证课堂教学的丰富性,有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

(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具体了解

以人文本教学理念的重心就是学生,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我在备课过程中一般会提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展开调查,学生在某一门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差异性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毕竟受到天赋和后天教育等各方面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取向不同。所以我们在地理备课过程中要对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科学性的评估和预测。例如在进行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这一章节时,我会结合上几节课学生地理课堂学习的效果反馈情况,来对学生此部分知识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从而进行课堂教学时间的预估和步骤的规划。

另外,不同个性的学生适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考虑到一些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设置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以便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以此类学生为主进行提问,间断性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引导此部分学生跟上教学节奏。

二、课堂教学,学生为主,角色互换

课堂不仅是教师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所,更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相关学科素养提高的主要阵地。新时期,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明确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授课方式,逐渐向着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向转变。

(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高中地理是一门知识涉及面非常广的科目,教材中百分之六十的知识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单纯性的文字记忆,而剩下百分之四十的内容需要使学生通过公式、构图等方式进行计算,掌握具体的解题方法。所以,地理在很多高中生的理解中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这也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心理,尤其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听课积极性不高的状态。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备课时事先准备好的问题,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配合性提问,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大脑也处于高速运转中,从而提高听课效率。

一方面,教师提问时选择的问题要以基础为主。大部分学生在新知识教学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知识理解“时差”,尤其是具有难度的知识内容很多学生能够理解,却很难当堂运用自如。所以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要保证问题的简单性和基础性,这样不仅能够达到提高学生活跃度的目的,还避免了学生听课积极心受挫的问题。另一方面,提问分布范围要尽量均匀,利用不同难度的问题,覆盖不同水平的学生群体,最大限度的保证全班学生知识学习的一致性。

篇9

当前,探究式学习方式正在地理教学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原因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探究式学习的含义

探究式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质疑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

二、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的要求

1.对学生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思考,并积极动口动手,通过各种途径探究问题,获取新的知识。每一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独特的感悟,独特的见解,避免从众心理,要乐意展现自己,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阐述自己对探究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在探究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互相合作和互相交流。

2.对教师的要求

(1)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熟悉地理教学方法及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2)教师要认真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3)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探索问题的深度,通过平等对话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究。(4)在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还要培养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协作学习及交流能力。(5)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师作用,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点拨与督促,与学生的主动探究有机结合,正确把握探究的方向,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3.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中学生正处在体力、脑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望,他们不满足于知其然,还迫切要求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尽量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这也是“探究式学习”思想的重要体现。把这一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课堂中“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然而,教学情景的创设要注意以下两点:

(1)问题提出要有启发性

问题,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要注意:如果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或对具体的地理事实只是用“是”或“不是”来回答,那是不会有如此功效的。即使问题再多,也不能起到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高水平且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才是教学的精髓,它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

(2)问题难度要结合学生实际

由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所以他们对探究性提问的理解,不会也不可能脱离所学内容、脱离学习和生活的实际而孤立进行。教师提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必须能够让学生通过探究和从有效的途径获取地理知识来解答。若创设的问题太难,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甚至还会不同程度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若创设的问题过易,则容易流于肤浅,冲淡学生的探索欲望,即使勉强思维,也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

4.要善于捕捉教学契机

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善于捕捉教学契机,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思维、探讨、研究问题,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实效,也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探究式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契机是: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是交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引发学生好奇心的最佳的教学契机;当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逻辑不强、表述层次不清晰时,是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最佳教学契机。教师要及时把握住教学契机,就要首先转变和更新教学观念,进而转变教学方式。

5.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

对学生而言,未知领域是无限广阔的。当学生有了探究愿望和探究能力时,仅仅依靠课堂是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的。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探究的领域扩展到课外,让他们在社会大环境下,获取必要的信息资源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同时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既要能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改革封闭、僵化学习方式的有力措施。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下,不仅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学生也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因为再想靠死记硬背获取考试高分已不太可能了。但要学生改变学习观念和方法,首先教师必须改变,“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只有探究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探究型的学生。而且,我发现学生蕴藏着探究问题的巨大热情,有时学生探究的结果甚至连教师都未曾想到。只要教师能够坚持改革精神,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在教学舞台上演出一幕幕令人振奋的话剧。

参考文献:

篇10

传统的地理课堂习惯于把学生思维局限于知识的识记,缺少对知识的质疑;习惯于从书本中找到答案,缺少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过程的分析;习惯于侧重实施课堂预设环节,忽略课堂精彩生成,这极大地影响教学实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进行地理思维创新,形成综合思维,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给予学生主动思考空间,提高高中地理教学实效。

一、有效的问题情境预设,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学生进入课堂时并非一张白纸,他们常带着丰富的生活知识、经验和技能,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学生已有的认知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巧设悬念,引导学生自主找出已有经验和课堂新知之间的相似点并追根溯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1.基于生活经验,合理预设。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实际上,新教材特别重视地理和生活的关系,其宗旨就是让地理知识服务于生活。地理教师课前应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作为情境选择的一个支撑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例如:在常见天气系统一节内容时,按照教学进度大多数是安排在每年的10中旬到11月初左右,恰也是天气变化明显阶段,笔者常结合所在地昆山几日天气变化明显的气象数据列表,然后顺着时间前移到学生暑假期间学生切身经历到的“烧烤天”和“台风”天气现象,让学生在所提供的地理情境中思考,这些天气形成过程及带来的具体影响、防范措施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情境信息自己动手绘图,思维受阻老师手教,师生共同合作得出结论。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当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时候,当然也是学习效果最好的时候。

2.关注社会热点,灵活预设。

在地理学习中,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地理原理,学会知识迁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就不再难学,而在新的地理情境中驾驭地理材料,游刃有余,分析地理问题是就会胸有成竹。如今高考内容中包含的实事热点,主要集中在近年来特别是当年发生的对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与《考试说明》的主干知识相关联的现实问题高考地理试题越来越多,利用现今的网络媒体可以获得多种情境资源,但什么样的情境更有效呢?例如:在人教版选修教材环境保护中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知识点时,笔者引入时事热点内容“2015年入冬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其中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甚至华东部分省市出现了PM2.5爆表,北京地区还两次启动了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南方省市、非供暖冬季频频出现雾霾,这样的天气导致部分地区体育课转向室内,甚至中小学停课现象”。由于是近期频繁发生并且关系到能否正常上课的问题,因此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得到了充分调动,学习中的许多障碍就不攻自破了。

二、合理运用图文信息,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图像和文字一样在反映地理教学内容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类地理图像具有覆盖面广、兼容量大、隐含信息多的特点,而且表述清楚、简洁,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地理学最形象的特征。

1.活用教材,实现图文信息问题化。

地理课本上几乎每个章节都涉及地图和地表的运用。教材作为“学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源地,因此,地理教师要在教材上下工夫,提高学生的图文理解能力。①以图设问,例如人教版选修海洋地理中,图3.6“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在明确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及成因时,我们可以设计赤道为什么不是海水盐度最高值、为何60°纬线,南北半球盐度不同等小问题进行追问,避免学生思维的断层,促使学生深度思维。②图图迁移,例如季风环流中南亚夏季风的成因一直作为学生学习的卡壳处,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七月和一月北部风向图再次谈究其风向成因,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③转文为图,例如岩石圈物质循环,教师可以通过文字方式将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呈现出来,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其转化过程,再让学生根据文字描述,提取信息,找到三大岩石相互关系进而自己动手绘制出相互关系图。综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经常进行文字与图表的有效互换,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地理图表表现力,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转换思维意识。

2.科学表述,实现图文信息条理化。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满堂灌”一讲到底,只怕学生不懂,结果呢?学生反映:上课听得懂,但作业做不起来。原因在哪里?笔者曾听过一节精彩的示范课,课题是《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任课教师设计了最后一个“我做规划师”环节,教师以较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用课堂所学为家乡设计一条公路,并强调学生表述形式可多样化。问题一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在草稿本上展示自己的特长“有用图绘制的、有用表比较的、有用文字说明的”,教师给了学生较充裕的时间思考、表述。在学生表述过程中,教师只是对其信息进行稍作加工与理解,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如何科学表述者的思路,课堂因此出现了。笔者认为,地理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从简单地用图文表达,到有条理地分析解决地理图文问题过程,恰是地理逻辑思维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这也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将有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捕捉课堂生成资源,激活学生创新思维

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偶然”,这便是课堂生成资源。教师既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成氛围,更好地观察和接受学生的信息,为动态生成提供可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要具备及时捕捉闪光点的能力,学会倾听和过滤,抓住时机把有效的信息合理利用起来,生成有价值的地理教学资源。

1.平等化的管理,营造生成氛围。

动态生成是学生思维的发散与聚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需要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在交流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表现在思维交流,还表现在语言、眼神、动作的交流。几年前,有幸听一位名师的地理课,他对学生的错误,委婉地提醒学生:“你可能有些粗心,应该做得更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重新构建知识,最后结合教学内容把错误转化成新的课程资源,“利用错误”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一句鼓励,一个微笑,一个手势等都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轻松、自然、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教师应走到学生当中,更好地观察学生和接受学生的信息,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善于聆听,并给予鼓励、关注、支持,为动态生成提供可能,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的发散,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11

课堂始终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学效率应当始终紧扣这一重点环节,尤其是要注重转变教学理念,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统领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与改进,重点是改进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生动性,综合着力推动地理教学成效提升。笔者多年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模式优化与改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究,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引入先进教学手段,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生动性

一直以来,教学手段的制约成为影响高中地理教学成效的重要方面,教师的空洞说教无法有效让学生产生直观感知,对学生的理解效果具有一定影响,同时无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整个地理课堂呈现沉闷、枯燥的状态。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先进教学手段的作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为地理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如《自然灾害与人类》教学中,学生对于破坏力极强的一些自然灾害缺乏直观感知,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了三段视频,分别是飓风、洪水、地震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极具震撼力的画面及相对应的图表、数据说明,让学生对这些自然灾害所产生的破坏性作用,以及对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巨大损失等方面具有了清楚、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措施,分析人类活动与这些自然灾害之间的关联性等,学生的理解就能够更深入。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补充丰富、生动的信息,这对于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及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等,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发挥启发引导作用,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自主性

高中生在独立思维及分析研究等方面已经得到长足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这一发展特点,不能再进行简单的灌输与传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他们深入分析和探究,提高地理学习的自主性。笔者在这方面侧重于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将教学流程设计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模式,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及教师画龙点睛式的点拨,深入分析研究学习内容,从而全面、深刻、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提高地理学习效率,同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在《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教学中,笔者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提出一组启发性问题:“如何理解人口迁移的定义?不同阶段人口迁移的特征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什么影响?人口流动的概念与原因是什么?人口移动的动因与效应是什么?”在这样一组启发思考题的引领下,学生展开了学习研究活动,大家一起分析、交流讨论,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更为准确,对人口迁移的原因、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理解更为深刻。实践证明,设置启发引导思考题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宽广度得到有效拓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程度,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结合难点开展辨析,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深刻性

地理学科涵盖知识面广,涉及的学习难点也较多,依靠学生自己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偏颇之处。对待这样的学习难点,有些教师直接进行纠正与阐述,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并不十分妥当,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还应当引导学生寻求问题出现的根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笔者在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面临的一些难点方面,设置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辨析,不同观点的学生各自阐述观点,列举相关证据材料,开展辩论活动。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选准恰当时机进行引导和启发,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着正确方向前进,从而帮助学生尽快明晰问题的实质与寻找到正确答案。例如在《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先加大力度开发资源还是先设定规则保护环境”这样一个在当今社会与经济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难题。学生的观点很快分为了两派,一方认为我国当前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应当紧抓机遇先行发展,其余问题边发展边解决。另一方学生认为经济发展是暂时的,环境保护是长远的,应当先设置环境保护的门槛,然后依据实际情况决定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速度、规模。针对两种不同的意见,笔者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的意义、发展经济的紧迫性及科学处理二者关系等角度,进行深入辨析与讨论,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与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之间并不是冲突与矛盾的对立面,只要科学开发与利用,完全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如何实现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大家群策群力、积极讨论,不仅解决了这方面的思想困惑,而且对科学合理开发资源方面具有更深的理解。

篇12

地理知识包罗万象,地理课研究的是真实的世界,宇宙、天空、地球、陆地、海洋、工业、农业、交通、环境、人口、社会、国家、民族、语言、文化等都有涉及。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评价标准,评价的目标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在实施过程中要评价学生在观察、思考、分析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要突出学生的创新性,要重视环境保护意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奉献精神的培养。

2.评价的内容要贴合课堂实际

地理过程性评价首先要考虑到学校的硬件条件,数字地球设备、地貌模型、岩石厅、地震模拟室等不是每个学校都能配备的。其次,评价的内容要适合教学实际,如果是室内活动,要注意控制时间,一个活动最好能在10分钟内完成,时间长的活动可以分块完成;如果是室外活动,要注意控制规模,否则,教师很难组织起来。

二、地理课堂表现评价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理教师都会教3~8个班级,学生人数偏多,面对这种情况,评价表在设计时要简洁,要有可操作性。下表是我在课堂上进行实际观察使用的量表。

地理课堂教学观察量表

这样的表格,可以让地理课代表填写,也可以让全班学生轮流填写。为了顺利地开展活动,可以将全班学生进行有序的分组。结合任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自愿组合为主、适当分层组合的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等自选合作伙伴。但这样难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我再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组合,目的是发挥小组合作作用,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每节课都详细记录学生的表现,可采用课堂上重点记录与课下回忆记录、学生记录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常规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将记录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进行分析,肯定优长,找出不足,制定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阶段学习结束前,汇总评价的相关信息,在综合考评表上打分,将常规评价中的“点”与阶段评价中的“面”结合起来,一个阶段进行一次小结。下表是我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可以进行常规统计评价,也能进行阶段统计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表

每位学生都有一份这样的统计表格,每次记录,最后根据比例得出总评成绩。学生的得分情况及时向学生公布。一个月给学生一份清单,每一项得分一目了然,学生据此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我在表格的设计上突出了小组合作的评价,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小组分工合作学习时能发挥合力。当然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和学校的情况适当调整。

三、地理实践活动评价

校园平面图的绘制:

老师在上课时,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学校平面图。并把全班学生分成四小组,共同绘制学校平面图。

1.列出评价依据

(1)定绘图范围和图幅大小:如,学校平面图的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

(2)用什么工具:指南针(罗盘)、卷尺等。

(3)一幅完整的平面图应绘制的内容是否齐全:如,比例尺、指向标、图例和注记等。

2.活动过程

(1)明确分工。分小组进行实地丈量并记录实物名称、方位和距离。

(2)统计数据。根据实测的数据和图幅大小确定恰当的比例尺,并将各实地距离按比例尺计算,转化为图上距离。

(3)绘制学校平面图。根据统计的数据,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学校平面图,要求各小组学生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绘制的平面图各有特色。有的小组的学生在画学校平面图时,自创了一些不常见的地理事物图例,形象生动。最后,教师把学生的作品收集起来,让学生评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3.活动评价

(1)自我评价:①是否坚持实地丈量;②是否认真完成记录。

篇13

地理知识具有组成要素多、时空跨度大、综合性强、逻辑体系完整等特点,地理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知识点,还要启发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新课程标准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经验和活动,不再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导致教材中有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不甚了然。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没有条理化地分析各种区位因素,也未详细阐述这些因素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而是以“活动”、“案例”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重视“过程”目标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发现和理解新知内涵,建构合理的、便于自己运用的知识体系。

“过程”1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理解具体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教学片断:①在1985年“昆山市地图”上指出研究地点甲村(距市区较远),启发学生推出甲村当时以水稻种植业为主,出示“水稻习性”资料,引导学生据此讨论、推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②呈现宁夏平原和贵州某山区的气候资料,让学生根据前面的经验,推测两地是否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③出示“中国水田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实际情况与上述结论“相悖”:半干旱的宁夏平原分布有大面积的水稻,湿润的贵州某地水稻种植面积却很少;④出示两地地形、水系图,启发学生推出形成这种“异常”的因素分别是水源和地形。

这样,让学生在从本地到外地、由正常到“异常”的探究过程中,主动观察、比较、质疑和分析,进而深入理解不同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2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

以甲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同“过程”1,从甲村早期的水稻种植业发散开去,启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一步步联系和区别各种自然区位因素。第二部分,出示2010年昆山市地图,让学生从中找出甲村(离城区很近),组织学生讨论甲村此时应该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蔬菜、花卉生产等)及原因,引导学生在比较、联想和分析过程中,逐步“发现”市场、交通、政策、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并透彻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这样,随着教学过程的层层展开,教师不断启发学生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推理,自主梳理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教学内容逐步丰富起来,知识联系逐渐紧密起来,最终建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是学生自己发现、重组和创生出来的,能灵活运用到新情境中,而体系的建构过程又反过来深化了学生对单个知识点的理解。

二、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全面提升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地理能力的内涵丰富,如图像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迁移运用能力等,而最能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和学习特点的能力包括“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空间定位及空间分布格局觉察能力,地理特征的分析、比较与概括能力,地理想象与预测能力”。另外,“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以及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数据”的技能也属于地理能力的范畴。这些能力因分类不同,存在着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关系,它们的形成都是长期积累、内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掘“过程”目标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的操作、探究、交流、评价和反思活动过程中,全面发展各种地理学科能力。

“过程”3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提高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整节课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提供信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以“迁移探究”环节为例:①教师提供新疆的地形、气候、景观图和文字资料;②8个学习小组在阅读资料的基础上自由提出问题;③师生选取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在上述过程中,提问方和解答方都要从材料中找出设置问题或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都要对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和选择,有助于发展学生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都要对选取的信息加以综合、解释与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显然,这种学习过程还能有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数据的技能。

“过程”4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生成地理问题意识和能力

教师既注重提出问题,又重视导出学生的质疑。仍以“迁移探究”环节为例:教师未提出一个问题,而是运用图、文信息创设充满矛盾的教学情境,如“在新疆,不时可见沙漠、绿洲紧相连的奇特景观,甚至在少数地区出现了水稻田;以哈密瓜、吐鲁番葡萄为代表的瓜果特别甜,新疆的棉花数量、质量都超过了华北地区,居全国第一”。然后,组织学生探讨其中的部分问题。

这样,先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让他们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困惑、形成悬念,从不同角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干旱的新疆为什么能发展种植业?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新疆的水稻种植业应如何发展?”等等。再通过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亲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这种具有开放性、选择性和生成性的学习过程,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成长。

“过程”5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发展地理实践能力

教师提前两周布置学生调查当地农业生产的演变情况,并鼓励学生了解一些农业知识、干一点农活,引导学生在参与“做”的过程中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根据各地条件,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做出判断和预测。例如:教学“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时,教师不是直接说明A村在不同阶段的农业生产类型,而是让学生根据“昆山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对耕地的影响、A村离昆山市区距离的变化、不同类型农业生产的利润比较”等资料,结合课前调查,推测该村农业生产的演变情况并分析原因;然后,组织学生分别扮演政府官员和当地农民,大致规划该村农业的发展方向,再对其合理性进行比较、评价。这样,让学生在反思自己和他人观点的过程中,对地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合理想象与预测,对人类活动做出理性选择,为学生将来以文明的方式参与生产和生活奠定基础,进而引导学生在模拟“行”的过程中增长实践智慧,形成更高层次的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灵活掌握方法

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是学生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基础。地理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般的学习方法,如记忆法、比较法、计算法、图表法、质疑法等;要启发学生掌握地理的科学方法,如地理观察法、区域比较和区域综合分析法、野外调查法、地理实验法等;还要引导学生养成学科的思维方式,如地理综合思维、区域差异思维、地理空间思维等。这些方法(方式)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学生要通过实践、运用和反思的过程才能透彻领悟,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过程”目标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中,掌握这些方法的使用步骤和要领,并通过灵活运用它们去解决具体问题,使之得以活化、内化。

“过程”6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掌握地理观察法

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先后呈现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国7月气温分布图、中国水田分布图、中国地形分布图,新疆和昆山相关地图,多幅农业生产景观图,A村与昆山市区相对位置及其农业生产变化示意图;并指导学生明确对每幅图的观察任务,有序开展对比观察、重点观察,合理表述观察和思考的成果。

通过上述过程,学生间接观察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规律,使他们不仅获得了感性知识、巩固了已学知识,还学会了地理观察的方法。

“过程”7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区域比较和综合分析法

教师呈现太湖平原、宁夏平原、贵州某地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对三地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在“迁移探究”环节,教师出示新疆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在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潜在地将新疆与前面涉及的区域进行比较,并综合新疆的各种自然要素特征,推出当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和主导因素。

这样,让学生在不断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以及综合某一区域多种地理要素特征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区域比较分析法和区域综合分析法。同时,在对这些区域的差异、联系及其原因加以描述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比较与概括地理特征的能力。

“过程”8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形成空间思维方式和整体思维意识

教师运用了多种静态地图,引导学生在读图、析图、用图的过程中,逐步明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组合;通过多媒体手段动态呈现我国水稻种植业分布区域的变化,以及昆山A村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变。进而让学生在动静结合的直观观察和抽象联想过程中,逐步建立空间概念,形成空间思维方式,提高对地理要素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

教师多次鼓励学生总结农业生产与各种区位因素的内在联系,如引导学生体会“某个农业区位因素(如市场)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让学生在理性归纳和潜心体验过程中,认识到地理环境是由多种要素相互联系、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逐步养成综合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整体思维意识。

四、引导学生在体验“过程”中自主发展情意

德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首先是精神成长,其次是科学获知”。地理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进步,还要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其前后的心理和情感变化,而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无不是逐步生成和优化的“慢”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彰显“过程”目标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沉浸在充满积极情感因素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受到感染、产生体验、陶冶情操、升华思想,获得内在的精神发展和人格成长。

“过程”9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提升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祖国之情

教师运用大量鲜活的图片和优美的文字,既有昆山本地硕果累累的万亩葡萄园、鲜艳欲滴的花卉生态园、碧波荡漾的水产养殖场,又有祖国各地广阔清新的大草原、金色温暖的油菜地、洁白优雅的棉花田,让学生在欣赏绚丽多彩的农业风光过程中,直观感知色彩美、形态美和意境美。在探讨贵州某地水稻种植业的过程中,教师出示多幅云贵高原上阡陌纵横的梯田景观(如图),其优美的曲

线、壮观的场景构成了浓墨重彩的画卷,对学生产生了强大的视角冲击,使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接着,教师提出“这些优美的景观都是我们希冀的发展方式吗?”引发学生的质疑和思考,让学生体验地理学科的理性思维美,有效达成地理学习感性美和理性美的和谐统一。

这种学习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和探索地理规律的心理需求,激起学生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之情,形成关注农业的意识和科学发展农业生产的责任感。

“过程”10及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