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发展的趋势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发展的趋势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发展的趋势

篇1

今年是保增长的一年,也是一个战略选择年。这个选择极为关键,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改革发展趋势。也就是说,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战略选择将会对未来的5年、10年、20年、30年产生重要影响。我认为,今年乃至“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涉及5个基本性问题。

一、要不要或者能不能由投资主导转变为消费主导,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趋势

1.消费主导应不应当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基础性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大的判断是重要前提,就是消费率长期偏低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消费与投资的关系看,长期以来消费增长明显滞后于投资增长;第二,与历史上比,现在的消费率是改革开放30年较低的一个阶段;第三,同国际上比,与发展水平相同的“金砖四国”比,我国的消费率至少有10%左右的差距。总体上说,消费相对滞后是一个基本事实。

2.能不能说投资就是消费,投资等于消费?有人说,基础设施投资都是为了消费。应当说,过去30年,由于私人产品严重短缺,基础社会建设仍处在建设改善阶段,投资促进消费有阶段性特点。问题是当总体上解决了私人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当产能过剩已经开始出现,不能说今天的投资就能等于消费,有些投资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形成经济生活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应当说,今天我国已进入以消费需求拉动投资的新阶段。

3.未来5年我国能不能形成一个以消费为主导的趋势?我的看法是,在“十二五”时期,我国可以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基本格局。从理论上来说,人均GDP在3000-4000美元间,应该是一个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变的拐点;从现实而言,城市由住房和汽车刺激拉动消费提升,农村在多种作用刺激下消费潜力开始释放,并且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未来几年农村潜在消费释放的水平会更高。但这个趋势不是自然形成的过程,关键取决于两条:一是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需要调整;二是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在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推进相关方面的制度改革上有一些重要的举措,这对于形成消费主导的趋势十分重要。

二、能不能或者要不要从工业主导转变为城市主导,以形成城镇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1.城镇化对于发展方式转型到底会有哪些影响?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说了很多年,有一些进展但缺乏实质性的突破。第一,强调提高服务业比重。服务业发展的比重和城镇化的发展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调整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比重的主要出路在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第二,过去30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主导,城镇化相对滞后。这必然引起结构不合理,尤其服务业比重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当前,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一个基本现实。

2.未来5年左右是否有可能形成一个城镇化主导的格局?我对此很乐观,我认为未来5年左右,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就是说城镇化率每年增长至少1%-1.2%,搞得好1.3%-1.4%是很有可能的。这是因为:第一,“十二五”是我国改变城乡两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重要的5年,3年左右把中小城市的户籍基本放开,大概5年左右能解决大中城市的户籍问题,这将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这个突破提高我国城镇化贡献率至少有10%左右的空间;第二,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率快速发展的时期。无论从东、中、西部看,“十二五”城市群、城镇化、城市圈都将呈现全面快速发展的态势。这将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形成城镇化主导的趋势取决于相关改革的突破,比如城乡两元结构能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行政体制能不能做一些重要的调整等。

三、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公共产品短缺向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解决了私人产品短缺的问题,温饱问题总体上得到解决,现在什么问题比较突出呢?就是公共需求突出,全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需要充分估计基本公共服务对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影响。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城乡服务基本化对于我国公平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对我国发展方式转型带来的重大的影响。

其次,基本公共服务有一个经济水平承受力的问题,更有一个制度安排的问题。到现在为止,农村养老和城镇养老还没有统一起来,我国要统一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建立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在强调经济水平制约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制度的安排问题。

四、要不要或者能不能从从中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发展转变,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低碳经济是未来发展方式的选择。我国有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从中长期来看,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发展方式的选择可能更为关键、更为重要。我认为,低碳经济将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将是一个技术革命;其次,也会引起生产方式的变革;第三,将带动社会与生活方式的革命;第四,就是一个制度性的革命。高度重视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篇2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299-01

知识经济作为重要经济的一种体系,内容、可观的效益,日益被全球所重视,今后的二十年里显得更为突出,目前已经逐步形成全球化、各国争先恐后地抓知识经济建设,提到工作议程上来

一、知识经济的概念

从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以产业结构来划分,人类有史以来.大的经济形态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高技术经济,以资源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劳力经济、(自然)资源经济和智力以济,也得到众多专家的认同。叫“知识经济”,似乎在分类学上有些问题.但讲的都是一个意思,综合30多年关于知识的各种提法.“知识经济”比较确切的概念应该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基本特征表现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刚刚萌芽,许多特征还没有表现出来,从已经表出现来的特征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知识经济是知识化、信息化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资源主要是知识和智力。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现代知识,并具有创新、创造和运用能力的人成为知识经济中的主力军。识化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表现在软件知识产业的勃兴,这是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初

具框架的标志,以知识作为资本发展经济知识将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还表现在制造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服务业的高科技化和产业结构的高技能化方面。作为传统工业经济主干的制造业已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新科技知识。

所谓信息化,就是把信息看作与物质、能源同样的第三要素,有意识地进行其生成、加工、传输、贮存、利用等活动的总体。

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的经济。信息化的形式就是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信息化,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其他高技术将渗透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各个领域。进一步促进了各产业的升级换代作用。

三、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经济。

这里所谓的创新,不是单指某种新认识、新原理的发现过程的狭义的创新.而是一个创新的网络和创新的体系。创新作为知识网络.自多种来源多种渠道。多种涵义。它是在生产、交换、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它既有观念、概念、原理的创新,又有生产、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创新;既包括个人的创新。又包括不同行为者的创新。具体地说,包括企业、实验室、科学研究机构与消费者之间进行大量交流而形成的许多新思想、新技艺、新产品。

大量共同体互动作用而进行创新可形成一个创新整体这个整体就叫国家创新体系。这种创新体系不断扩展而超出国界,可成为国际性的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知识创新系统。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二)是技术创新系统。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三)是知识传播

系统。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是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四是知识应用系统。它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四、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经济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包括工业发展、能源利用、农业供给、城市建设、人口控制、国民教育、国际贸易等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各个方面在内的新的发展战略。知识经济是促进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时代.牵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将不再是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制造业,而是以信息、文化、科技为主体的“软资源”,这样就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破坏。因此.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重视。

五、知识经济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前途经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深刻指出:“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而学习将成为个人或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在知识经济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命运’。而大学,是教育和培训研究力量的中心”。高度评价了教育和大学的作用,而且明确指出教育和大学都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中心地位。这就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要把发展科技和教育放在首位。

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学习是极端重要的.它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命运.因为通过学习.掌握高技术和高知识,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劳动者-有了这种劳动者'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创造更多的知识商品,还能保持经济的小断增长。真是一举多得的经济模式。

六、知识经济与我国未来社会发展模式

(一)是机遇主导性。第一类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更多地是一次宝贵的机遇.这主要因为我国己基本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而知识经济又具有对工业经济的改造功能,它能够从根本上转变工业经济的资源基础。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效率.尽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经济差距。这些观点的态度是积极的,可肯定。

(二)是挑战主导性。第二类学者则认为.由于我国强济和科技相对落后。教育和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这就使得我国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机会中处于劣势,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传统产业将受到极大冲击,因此有为难情绪,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更为严重。

(三)是机遇与挑战共存性倾向。第三类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对于我国来说是“要么搭上车,要么更落伍”,如果我国能有效地利用知识积累的增长,就可能增加财富,改善福利.打破传统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在新一轮的赶超中实现超越;如果不能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技术经济政策.利用这一资源,就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更加落后。

七、简述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许多知识经济的规律已经开始起作用。可持续发展已曰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无形资产已经受到高度重视;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的高技术成分日益增加。

(二)今天的知识经济萌芽受到高度重视’并开始在指导思想、组织机构、人才选拔、资源投入等多方面迎头。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广泛出现了科技工业园区。知识经济的社会细胞已经出现并迅速发展壮大,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见到它的曙光。

(四)迎接挑战知难而进,第四类学者的观点认为:首先应根据国情实际情况,我国地域辽阔 ,经济发展不平衡,沿海,较发达,应制定出一个总目标和多种经济发展模式并存,切勿一刀切的现象。

篇3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产业经济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并参与到国际市场分工中,开始适应国际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同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战略的转型调整。经过实践研究证明,产业经济战略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的研究分析。

一、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1.国际上对我国科技发展带来的压力

近几年,虽然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但是和国外科技相比,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科技竞争力不高,加上国外科技对我国科技发展打压,使得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层层阻碍。科技发展受阻使得产业经济战略无法实现,制约了我国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2.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障碍

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严格的产业市场竞争秩序,产业集群发展缺乏必要的诚信和良好的环境支持。第二,企业之间的发展没有实现专业化分工,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零散、缺乏配合,由此使得企业内部存在重复施工建设的问题。第三,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各部门各自为政,在发展的时候只考虑部门利益,忽视了对企业整体利益的考虑。

3.企业人才的缺失

受我国 工资水平不高的影响,工人在工作之后无法定期是受到专业技术培训和再教育,工人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由此导致我国一般工程技术性人才较多,但是高端技术性人才较少。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在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将会显得更加困难,一般工程技术人才也会被国外跨国公司吸引,加速人才的流失。

4.产业经济生态化的薄弱

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虽然开启了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区,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思想理念、技术应用、体制等方面的差距,产业经济循环生态化发展实力比较薄弱。

二、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分析

1.实现全球化产业转移

受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产业体系也融入到全球经济范围内,产业竞争优势的彰显不仅表现在企业总体经济实力,而且还表现在企业自身发展和上下游产业国之间的关系上,即上游企业的发展优势能够为下游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另外,企业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的配合也能够帮助企业在经济大潮中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体现之一就是产业转移全球化。

第一,产业转移全球化的实现能够使企业发展打破自身资源和市场的束缚,加强企业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国际化。另外,产业分工从不同产业全球分工朝着企业内部的全球分工转变发展,在企业生产要素的不断积累下,企业内部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其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受到世界性产业转移的影响。第二,产业转移全球化影响国家结构经济调整。国际性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受国际贸易和技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在国际性的产业转移发展中,国际资本往往是从高流向低,同时会带动产业其他资源的转移,影响国际分工布局和国家的世界经济地位。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控制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并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传递过剩生产力,能够带动发展中国家的个新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会利用自己在国际分工上的优势,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一切资源和力量。

2.实现全球化产业升级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开始进行交叉投资,实现了本国贸易的国际化发展。通过跨国流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全球性产业体系。在全球性产业体系的影响下,能够促进产业内部各环节、要素和技术的调整,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下产生的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表现在产业调整和转移带来产业数量的扩张性发展,在产业数量增长下带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更大规模的产业。之后,在国和国之间的交流下,产业升级进度加快,呈现出全球性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主要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并在全球范围中寻找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资源,跨国公司对分散的资源重组优化,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成本,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国际化发展,并逐渐渗透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承接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中的剩余技术,并结合自身发展将这些技术转换为自己的高新技术,由此技术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3.融合化的产业经济

受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世界经济运行发展主体从侧重制造业和自然资源利用的企业向侧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企业过度,以往的环境要素开展向内置化的企业系统要素发展转变。原来以国家为边界的产业系统朝着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全球产业体系的形成对世界各国独立产业体系产生了冲击,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互相独立又相互依存、制约的产业经济体系。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个国家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加强,产业经济显示出了融合发展趋势。

4.知识化的产业经济

世界产业结构开始从刚性结构向柔性结构转变,即表现在从生产重型化生产技术结构向以服务、知识、信息和服务等为主的软型化生产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金融业、信息行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中加大,使得世界产业结构呈现了知识化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知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促使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对知识和服务的需求。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世界各国科研教育的扩张。在知识力量的作用下,教育和科研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此,知识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进行发展。第二,从事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等知识型人才所占比重加大。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往往是第三服务业,包括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信息处理、财务会计、后勤保洁等。在生产力不断提升和产品知识密集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自我服务发展无法满足更高效率的要求,一些服务生产从加工制造业中脱离出来,由专业的公司和机构管理,由此知识产业在产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产业经济呈现出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5.绿色化的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绿色化主要是指产业在发展的时候根据自然生态规律来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类别的产业部门要结合发展实际建立资源循环再利用发展模式,从而在发展产业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人们加强了对绿色产业经济的追求。产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绿色化发展。通过对产业生态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再利用可以实现产业领域和生态环境的融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建设下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要求下,产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战略,实现企业市场经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齐发展,从而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发展的影响下,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表现在全球化产业转移、升级、融合、知识性、绿色化发展几方面,基于产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特点,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经济新趋势分析,结合实际探讨出适合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华. 论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J]. 经营管理者,2016,(29):239.

[2]任兴洲.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01):5-7.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谷建全.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为例[J]. 中州学刊,2014,(11):44-48.

篇4

发达国家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将持续存在,

贸易摩擦也仍将持续。因此,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

将快于2012年,但仍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1.同2012年相比,债务危机的影响将有所减弱

影响2012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欧洲债务危机,该地区的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预期。但在9月6日,这一局面出现标志性的转机,欧洲央行宣布将在二级市场无上限购买重债国短期国债,虽然这一救助计划附有严格的约束条件,但债务问题继续向其他国家蔓延的可能性将因此大大减低,并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解决债务危机的思路,从而增强了各经济主体的信心,降低了不确定性。

2.美国金融市场稳定,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步消除

美国金融市场趋于稳定,银行业盈利改善,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步消除。贷款损失准备金下降、贷款及其他资产增长是美国银行业盈利改善的主要因素。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的最新季度报告显示,2012年全美7246家银行及储蓄机构二季度共计实现利润34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7%,至此美国银行业已连续12个季度实现盈利同比增长;同时,二季度62%的银行盈利实现同比增长,仅有10.9%的银行未实现盈利。与此同时,二季度美国“问题银行”数量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下降。截至6月底该公司统计的“问题银行”数量从3月底的772家进一步降至732家,为2009年年底以来的最低水平,“问题银行”总资产规模从2920亿美元下降至2820亿美元。

3.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

再工业化不仅是奥巴马政府口号而且也是其重要的政策基点,即使政府的计划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但美国去工业化趋势已经停止。从现实条件来看,美国也具备再工业化的可能。一方面,美国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在发展中国家工资上涨的情况下一些商品在美国制造业已经或将具备一定成本优势;另一方面,美国还具有大量剩余产能,2012年10月美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8%,低于1972-2010年美工业设备80.4%的平均开工率,这意味着在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情况下仍可提高工业产出。

4.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从政策方面看,新兴市场国家尚有较大的放松空间。首先,当前印度和巴西等国的基准利率仍保持8%及以上的水平,还有一定的下调余地。其次,新兴市场国家财政赤字水平较低,财政政策还有放松的空间。最后,经济体制的改革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动力。

从实体经济方面看,当前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资本积累快速增长的周期,在技术上又可发挥后发优势,人口众多且年轻,消费意愿和能力在不断增强,这也是新兴市场国家历经全球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债务危机仍然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原因。上述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或减弱,并将继续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处于转型时期,均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也带动了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因此,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

5.供给改善减轻通胀压力

首先,2012年美国干旱导致粮食产量下降,这必将促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加大农业投入,从而提高2013年粮食供给,在此情景下食品价格将不会大幅上涨。其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更强调结构调整和供给管理,从而抑制物价上涨。比如,印度政府在“十二五”(2012-2017年)经济发展规划中,强调发展重点放在产品及服务的供给方面,意在防范通胀的同时满足未来五至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俄罗斯和巴西也采取了类似措施。最后,各国对页岩气开发和利用也将增加能源供给,抑制国际石油价格进一步上涨。

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欧洲和日本经济仍将低迷

欧洲债务危机虽现曙光,但现在的政策依然是治标不治本,多年累积的矛盾,如财政赤字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化解。与此同时,实体经济的低迷和僵化的用工制度将继续影响欧洲国家的就业水平。由于人口老化等问题,日本经济内生动力匮乏,中日经济关系降温也将继续影响日本经济,预计2013年日本经济将会负增长,继续低迷状态。

2.技术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短期难以实现

一方面,从全球范围看,仍然缺乏能够引领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的新技术革命出现,导致发达国家不可能出现技术推动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从国际合作来看,发达国家不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技术设备,资金缺乏导致对外援助下降,贸易壁垒却在不断加强,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的促进作用也在降低。在此情景下,世界经济将继续低速增长。

3.贸易保护影响经济增长

受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保护有不断加强的趋势。贸易保护的领域由传统的战略型产业向金融、高新技术和新能源等行业延伸,贸易保护措施变的更加隐蔽、复杂且难以量化。经济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贸易保护不仅不能解决增长和就业问题,反而是实现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绊脚石。

篇5

一、经济新常态的概念

新常态这个词汇虽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完全了解的人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不能准确地说出新常态的概念。在现阶段,中国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属于新常态阶段。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我国经济的发展虽然还是保持持续增长的状态,但是,增长速度却不是成比例增长,而是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虽然经济结构较之前越来越完善,但是与增长动力却失去了平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虽然经济增长速度略有减缓,但是发展动力却变化显著。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只要我们能够准确地认清现状,认清新常态下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机遇,并能善于抓住机会,利用机遇,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市场经济。

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现态

1.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经济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企业的经济发展与之前经济发展模式最为不同。在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企业主要从低成本做起,并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优势,利润空间很大。但如今,由于成本不断增加,之前的低成本优势荡然无存,企业只能接受。但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并不会因为企业成本的增加而有所减缓。企业在高成本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利益上升空间就变得非常侠小,因此,楸Vて笠道润不得不对产品价格做相应的调整,但是这种方式治标不治本,无法转变经济的发展模式,更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各企业为了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采取各种手段,对产品进行改革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市场品牌产品,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但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一般按照传统的做法,在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复苏。但是这种方法却因货币存量和规模的限制而使扩展空间也同样受到限制。在如今比较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已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种矛盾,而且,如果处理方式不对,可能还会阻碍未来企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对产品进行创新改革是必然之路,这样才能更好的接受市场的挑战,适应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模式。

2.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新常态大环境下,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速度减缓,但经济效益并没有降低,而且,经济模式发生了转变。由于成本的增高让企业的利益空间变得狭小,产品价格的调整也无法使经济回转,因而,农业和制造业的比重有所降低,服务行业却不断得到发展,比重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新常态下,企业利益下降但居民的收入有所提升,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靠消费。而且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也大大节省了劳动力,落后的生产力逐渐被先进的生产力所取代,新的生产动力不断出现,冲击了周期行业。在这样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认清楚经济发展的规律,找到经济发展的新的平衡点,发挥经济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规律。

3.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新常态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城镇化就是抓住了机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消费群体的增加,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新常态机遇下,越来越大的市场更有利于消费的升级和技术的创新。潜在潜力也在新常态大环境下得到充分的挖掘,焕发出更加勃然的生机。技术的创新和体制的改革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而且,企业经济的开放使其在竞争中更具优势。随着旧的生产力逐渐退出舞台,新的生产力不断扩张,必然会带来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因此,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采取科学的手段,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适合新常态的发展,让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促进我国经济更加健康的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因此,要想更好地抓住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机遇,就要全面分析新常态带来的经济发展变化,全面掌握经济的发展规律和适应模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并加大对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增加市场的竞争实力。各企业应该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国家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调整政策,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系,真正推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地,张广辉.“经济发展新常态:改革、创新与可持续”学术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5(12).

[2]罗良文,雷鹏飞,张万里.立足国内,放眼国际,聚力共促低碳经济发展―首届低碳经济论坛(武汉)综述[J].经济研究,2015(11).

[3]蔡P.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J].中国中小企业,2016(01).

篇6

l.协调发展强调给更广泛的区域以更多的发展条件

中国50%以上的财富长期依赖于沿海地区创造,其他三大区域发展的空间相对狭小:在沿海地区又过多地聚集于三大城市群,该三大城市群吸纳了全国30%以上的流动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0%以上的GDP。其次,沿海地区产业效率提高的速度甚至低于其他地区,说明沿海地区存在有过度聚集和部分萧条的现象: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城市群所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

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纠正过度集中的格局,建立大分散、小集中的国土格局。所谓大分散是指要在各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培育新的城市群作为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谋求国土的均衡发展。小集中是指在各区域内城市化一定要谋求聚集经济效益,建立以大型城市群为主的空间结构,避免重复以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构架。

为了谋求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对沿海地区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地区进行严格的规模控制。城市规模控制的手段不可沿用户籍管理制度,必须用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经济的手段即将工业用地推向土地市场,通过提高土地价格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扩散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一般性劳动力的过度集中,进而控制人口:行政的手段即建立城市增长的边界,划定城市空间发展的最大区域范围,城市政府只在边界内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强制性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提高城市发展效率。

为了促进21世纪区域协调发展,还必须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城市采取必要的倾斜政策,在新型产业空间配置、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避免大量新的发展机会用行政手段再度过度聚集于沿海。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中西部地区已经发展出一大批具有很强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心城市,比如武汉、成都、西安、沈阳等,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完全有能力承担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许多重大任务,这些城市和城市群将为21世纪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建立节约型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其中人与人的和谐又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和谐、当代人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和谐。可见,区域协调发展同时也是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土地及交通基础设施消耗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构建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有三大关键环节:

第一,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建立以中等技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新型工业化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直接路径。

第二,建立土地节约型的空间结构。城市是非农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一般而言,中国大城市人均占用土地80-100平方米,中小城市一般l00-120平方米,小城镇一般120-150平方米,乡村居民人均用地一般超过200平方米。因此,中国要节约土地资源,最重要的途径是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扭转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发展思路,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土地节约型空间结构。

第三,建立资源与土地节约型的交通网络。构建连接全国城市群和城市体系的交通网络。交通运输己经成为中国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消耗的重要部门,因此,如何比较各种可选限额交通运输方式,建立既快速、又节约的交通网络系统是中国未来时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互相促进,互相依赖,共同促进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二者的互动机制如图1-1:

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将成为新时期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推进的基本路径是:

第一,现代装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现代装备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先导产业,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关键。所谓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技术武装传统产业,主要是指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设备来武装传统工业,智能化设备生产的过程就是现代装备产业发展的过程。现代装备产业的发展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也是中国整个国民经济技术装备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前提,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依托,是实现新型产业体系“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

第二,现代装备产业先行快速扩张,为农业、轻工业、服务业以及重工业本身提供大量先进的技术装备,为企业低成本实现技术进步提供广泛的条件。企业普遍地实现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逐渐提高中国产品在中高端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份额。这是中国以新型工业化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过程。

第三,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装备产业和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作为主导,主要起着引领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但是,即便在重工业内部,装备产业和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也完全不是全部发展的空间,深加工工业化过程会对原材料工业产生更大规模的拉动效应,几乎所有的原材料工业都需要在新的技术层面上大规模发展。

第四,企业广泛地实现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有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包括直接为教育、研发、金融、房地产、物流等现代生产业提供充分的市场,以及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为生活服务业市场提供广泛而持久的需求拉力。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一起支撑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促进中国向工业化后期过度。

第五,现代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将铺就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之路。现代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将引致第二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的持续推进,从而为非农产业扩大就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前景,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随着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的快速扩张,农村人口大量而相对稳定地进入城市,由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逐渐促进中国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完成中国的城市化过程。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深加工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整个产业体系在更高技术层次上广泛扩张的过程,从而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结构实现根本性转型的过程。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实际上是一条新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城市化主要通过如下三个路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市场环境和空间保障:城市化通过需求扩张拉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是加速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路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产业的高效发展必备的空间依托。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未来时期中国各大区域共同的发展动力。

三、城市群的发展是决定区域格局的主要因素

城市群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共同的空间依托。

1.城市群是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

21世纪的国际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将日益具体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市场主体上具体化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空间主体上具体化为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只有大型城市群才有可能具备参与世界分工所需要的大型先进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以及足够的产业集群和经济规模,必须构建城市群作为中国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

城市群是迄今为止城市发展的最高形态。要提升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必须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这里孕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中高端产业链与产品链。如果说沿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引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话,那么,要使中国崛起于世界,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要参与世界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中国还需要在更广泛的区域培养出具有同样国际竞争力的大批城市群和城市带。

2.城市群是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地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未来时期发展的主旋律,而新型工业化要依靠一系列转型来实现,其中主要的结构性转型就是空间结构转型。中国未来时期的城市化需要大幅度调整空间结构,要建立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依托,以城市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城市群将成为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最主要的非农产业高效率发展的基地。

中国15大城市群合计创造中国GDP的70%以上,其中,长江三角洲以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产值占中国的1/4强。可见,中国各大区中心城市已经基本构建了以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其比例远远高于全国52%的水平,己经构成中国未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地。

3.城市群是吸纳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空间

中国的城市化从来都是以城市群和城市为主体推进的。从表1-1中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前15大城市群吸纳了全国54.7%的流动人口,中国2000年1.44亿流动人口中有7885.3万人进入了前15大城市群地区。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创造财富的主体力量。

表1-1进一步显示包含了城市群的所有城市区域吸纳中国流动人口流向的状况。这里的城市是指县级市的城区以及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包含市辖区的镇,但不含市辖县的建制镇。

表1-2显示,2000年中国有1.44亿流动人口,其中1.126亿人口流入了各不同等级的城市市辖区,平均每个城市吸纳流动人口为16.98万人。城市是吸纳流动人口的主体。

表1-2进一步显示中国各等级建制镇吸纳农村流动人口的状况。

表l-3显示:2002年中国城市市辖区以外的建制镇(我们又称其为一般建制镇)17212个,进入外来流动人口合计1556万人,相当于中国流动人口总数的10.8%,平均每个镇接纳农村外来人口904人。与表1-1结合起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城市是中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一般建制镇缺乏大规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中国必须走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依托以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

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依托的城市化道路一旦确定,那么全国将逐步形成各大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这是中国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相对均衡国土格局的基础。大规模建设全国性高速交通设施网络,则是保障全国各大城市群高效运行的基础条件。

四、建设全国性高速交通网络是21世纪区域高效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

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由高度聚集于沿海地区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化,全国性高速交通网络是否建成及其运行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的国土构架能否健康高效运行。

21世纪全国性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高效快速便捷地构建一日交通圈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未来高速交通网络的基本任务是完成构建各大城市群内部一日交通圈,以及全国性一日交通圈。所谓一日交通圈一般是指单程3小时的交通距离,因而又称为3小时交通圈。

如上所述,中国21世纪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城市群,而城市群形成的基本条件就是快速交通设施的建设。由于现代大城市群的各城市之间具有广泛的产业联系和商务往来,因此必须构建一天之内可以往返、并且能够完成商务谈判等各种商务活动及私人活动的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只有这样的交通系统才有可能充分地实现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才能够充分享受相互之间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他城市特色服务,提高城市群内部整体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中国国土辽阔,短期内难以实现所有城市之间的一日交通圈,但是,我们应该将第一步目标确定建立大城市群之间一日交通圈,即在人不感觉十分疲惫的提下,一日内完成城市群之间的商务往来,从而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合作。

可见,中国大部分城市群之间的距离在500-1500公里以内。因此建设中国城市群之间的一日商务圈,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完成一日内2500-3000公里左右的旅行,并在其间完成需要的商务洽谈和会议等工作。考虑到人们能够承受的旅行和工作时间总和,单程旅行时间应该控制在3小时左右,并且能够实现城市群之间的高速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群及城市内部的快速交通方式实现快速换乘以顺畅到达目的地。如果有500公里/小时的便捷交通运输方式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当前,唯有飞机在理论上可能实现这样的一日往返交通。但是,由机两头占用时间长,单程的时间总距离要达到5-6小时,实际上很难做到一日无疲惫地往返于两大城市群之间完成商务活动。而且飞机价格昂贵,大量的民间企业难以普遍地将其作为日常交通方式。

因此,中国还需要选择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高速交通方式。这将是中国21世纪启动的一场交通革命。

2.技术进步性

交通是服务于国民经济所有领域的行业,其效率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是中国21世纪选择全国通运输网络必须遵循的原则。

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通过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带动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中国21世纪初新兴工业化的重要契机。回顾19世纪下半期美国铁路网的快速建设,极大地推进了全美国钢铁、机车制造、发动机制造、能源产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成为19世纪下半期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并且,随着美国铁路网的建设,原来被分割的地区市场快速连接为全国性市场,形成了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轮企业间大规模地、普遍的兼并浪潮,造就了一大批美国大型企业集团,这是20世纪美国称霸全球的经济基础。虽然后来美国引起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经济社会原因,铁路运输退居二线,但是其历史作用功不可没。

中国21世纪正值崛起于世界强国的关键时期,选择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交通运输业,不仅对于建立高效先进的运输体系,而且对于中国新世纪现代制造业体系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节约能源与土地资源

如前所述,中国处于被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巨大规模的人口要不断地参与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来,对能源、土地的消耗是巨量的,中国21世纪发展的重大挑战来自于资源的约束。国民经济任何重大战略都必须以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为基本原则,中国高速交通网络运输方式的选择概莫能外。

4.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篇7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090-02

技术转移理论最初作为解决南北问题的重要战略,提出于1964年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技术转移是指“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普遍意义上,技术转移指的是技术知识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

但在早期,技术转移还是无意识行为,是发达国家打破南北僵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策略工具。而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低碳发展趋势的到来,实施环境友好型技术对全球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增强;伴随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步伐,先进的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来发挥其巨大作用。技术转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研究机构及政府都关注并参与的战略性选择。技术创新与技术转移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通过促进技术转移来催化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也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和主流之一。因此,充分认识技术转移的国际新特点和新趋势,对有效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科技经济进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以来,国际技术转移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

(1)随着国际技术转移的速度逐步加快,规模逐渐扩大,领域不断拓宽,其发展趋势已由梯度式发展进入到跳跃式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技术贸易额平均每十年翻两番,已接近世界贸易总额的1/2,其增长速度之快为一般商品贸易所望尘莫及。

(2)国际技术转移的结构正在快速升级。技术转移载体趋向软件化、技术转移内容趋向信息化、技术转移传播趋向网络化、技术转移渠道趋向多元化、技术转移形式趋向多样化。形式由单一的国际间技术转移,向包括有技术含量的国际商品进出口贸易、国际技术转让(或称许可证制度)、外商直接投资、合资企业在内的正式市场媒介模式;及包括企业联盟、分包、反工程、出口、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实现的技术转移、技术援助在内的非正式的市场媒介模式转换,日益形成当前知识形态技术和技能形态技术两大类别的软技术转移以及人才引进和技术培训为主要形式的技术转移模式。

(3)技术来源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向性向双向性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日益成为国际技术转移的两大主要方向。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具有长期工业发展经验的发展中国家,也日益成为当今南北技术转移的桥梁。

(4)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品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以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为贸易对象的现代技术贸易的扩展,以技术服务和信息交换为内容的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世界贸易结构变化的基础。

(5)科学技术全球一体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技术摩擦加剧,各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和合作趋势同在。

(6)技术转移受到越来越多的法规、法律的管制,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准则逐步完善、趋向成熟,产权对象日臻完备、范围不断扩大,产权保护趋向广泛、严格和国际化。知识产权制度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核心问题,世界各国很早就制定自己的《专利法》或类似法规,这使技术的转移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各国政府对技术转移的干预比对普通商品贸易的干预程度更大。政治和外交因素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正在加强,技术转移与技术外交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2 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呈现的新特征

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与流动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近些年来也不断呈现新的特征。各国政府和企业在加强自主开发能力建设的同时,也日益注重国际技术知识网络的构建,国际技术知识的转移和流动的数量快速膨胀、质量也有所提升。在技术知识,特别是产业技术在日益走向综合化和集成化的同时,产业技术本身发生了演变和分化,出现了核心技术知识和一般技术知识。另一个现象是,创新主体在日益推进核心技术知识向精深方向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注重核心技术知识的体系化建设,并以体系技术构筑新的技术壁垒。但由于体系化和标准化的核心技术知识具有较大的粘滞性,不仅成为拥有者极力保护和封锁的对象,也由于较高的掌握和逾越难度而具有较大的流动阻力。

当前归纳起来,国际技术知识转移与流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国际转移主体将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技术转移客体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亚太地区将成为国际转移的新兴市场;技术反向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技术转移对东道国影响日益增强;国际技术转移由单纯技术转移向研究开发的战略转变;技术输出国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有增强趋势;互联网对国际技术转移产生了深刻影响。

3 新时期技术转移的贡献

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脱离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来谋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技术转移作为科研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途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态势。分析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特征、新趋势,结合国内的工作实践,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了各国和区域的经济发展。随着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光电子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的兴起和日益成熟,新科技革命已经摆脱了资源禀赋的制约,各国科技优势在国际分工中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技术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转移,加速了科学技术的传播,国际技术转移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的提供方还是接受方都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2)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通过技术转移能够大大提高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的起飞与转换。通过对主导产业、优势产业进行优先技术转移,可以使主导产业真正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产业,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改造,从而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3)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技术转移可以加快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技术转移可使企业掌握并应用高技术,进而使企业建立起自主开发的技术与人才储备,从而增强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和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延长了技术的生命周期。实践证明,通过技术转移还可延长技术的生命周期。随着技术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发达国家将在本国的已处于成熟期的技术转移到需要这些技术的国家和地区,继续发挥这些技术的作用,使供需双方都能从中得到益处,收回的成本还可继续投入新技术的研发,带动了全球的技术进步和升级。

4 结 论

长期以来,技术转移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缺乏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成为提高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障碍。近些年来,为了加强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积极发展技术市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2008年启动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试点工作,各地纷纷建立省级示范机构。技术转移已经逐步成为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我国加速区域经济和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目前,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已经形成由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科技中介组织多方积极参与的发展形态。紧跟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的新动态,准确把握新特点,在大力倡导和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地区技术转移工作,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后我国在制定区域技术转移战略时,也应积极建立区域间工作联系机制,搭建区域间工作合作平台。政府应积极组织推动,建立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产学研办公室、技术转移合作中心等。区域间技术转移,还应联合调研重点技术项目,相互了解技术需求,从而制定区域间技术转移计划。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40-02

一、引言

G20实际上是一个国际间经济与合作的论坛,于1999年6月,美国等7个国家在德国科隆最早提出来,后期在1999年9月,由来自八国集团的财政部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主要是由原来的八国集团和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G20成立的宗旨是为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而进行的开放、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便于各方的合作,并进一步促进世界金融稳定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G20集团成员分布面较广,来自20个国家或区域组织的成员,主要包括: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中国、南非、俄罗斯、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韩国。G20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整个世界的85%,贸易额占全球的80%,人口则将占世界总人口的2/3,G20的GDP占全球经济的90%,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G20通过不断地对话加强了国际金融体系,寻求各方最大可能的合作,促进了世界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

二、中国经济对新国际规则的诉求

当今世界,中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的局面,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新兴经济体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不少国家调整宏观政策的活动带来了新的变数,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恢复缓慢,国际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国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不利的因素并存,这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要求。

另外,各新兴经济体正在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发达国家全力关注制造业振兴,发展中国家则注重加速对外投资,这也成为推动世界价值链分工的两大新动力。各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创新发展”这一理念,新兴产业蓄势待发,争夺产业与技术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由此开始,全球经济进入调整转型期,使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所依托的内外部环境非常严峻。

从上世纪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世界经济舞台的重要角色,尽管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定位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的30多年中,由于与外界接触不断的增加,以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中国经济对外部其他国家经济的态度已逐步变得更加开放、积极、灵活。国际经济金融规则重新制定时,中国不仅需要参与,更要适时地提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利益诉求,因为后期中国的经济会更加开放,对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外汇储备体系、建立全球对资本流动监管的协调机制,这对于中国经济乃至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中国经济积极参与G20机制

世界上每次爆发大的经济危机之后,就会出现建立一系列的新规则的要求,这个百年一遇的一次重大的国际规则调整的机会,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经济而言,显得非常重要。G20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它的建立标志着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间的非正式协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有助于弥合分歧,促进理解,以形成国家间更广泛的共识。

我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是个事实,所以中国经济想要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中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经济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客观上也需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权利,中国现在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有意愿也有能力和条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从全球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声音在很多国际事务中日渐不可或缺,许多经济层面的国际事务,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便难有突破。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上其他国家对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期待也日益看涨,G20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身份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因此,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必须遵守国际规则,努力保持国际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面对G20机制的引导,中国也必须当仁不让,审时度势并适时地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G20中包含的新兴经济体数量达到11个,这些经济体在很多领域和中国有着相同的利益和诉求。在积极地参与G20并尽力发展中国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搞好与新兴经济体的关系,这样有利于中国经济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也可以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大流向中来,更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具有灵活性的、尊重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合作体系,从而为中国未来三五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

四、中国经济在未来G20引导下可采取以下几点行动方略

(一)积极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在国际间诸多产业领域,中国经济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同质化竞争、与发达国家的高端竞争使中国经济深入发展遇到越来越多的新挑战,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在发展的同时要引导国内企业改变低成本竞争路线,顺应G20发展趋势攀升产业链条,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成功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即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转移,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提升加工本地区增值、本地区配套、主体本地化的比重,以此来适应世界经济和分工模式日趋复杂、科技资讯活跃的新形势,不断创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加大力度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以及调整加工贸易等经济发展战略,鼓励中国的企业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鼓励、支持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扩大出口,促进中国经济向高质量、高水准发展,这些举措将影响中国经济转变增长的方式,带动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中国经济体制加快与G20体制的对接

中国经济在G20的引导下,应主动学习发达国家经济管理经验、经济管理模式,推动与G20体制的对接,尤其是成员国准入、G20特色决策机制、G20争端解决机制、G20深化相互评估程序等几个关键的领域,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进一步调整,以及中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入,中国的产品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面临的贸易摩擦压力将持续存在,甚至有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在此形势下,中国不能强行用“贸易摩擦”去应对“贸易摩擦”,以“贸易战”应对“贸易战”,更不能对其他国家采取相互报复和制裁的手段,一定要根据G20体制的要求,正确地去看待有可能出现的经济贸易摩擦,正确处理与其他经济体的关系,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促进了国际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全面加快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三)重视和加强与发展中国家G20内部的经济沟通和合作

作为新兴经济体利益的代表者,中国仍然需要坚持自身的发展中国家定位,强调发展有助于强化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认同,提升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发言权和影响力。所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必须充分利用G20,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协调,尤其是应该加强和其他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合作,在G20平台上形成合力以充分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但在与发展中国家加强经济协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和发达国家的沟通,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具备了一般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特征。例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较大规模的经济总量、较强的综合国力、完整的产业体系、关键领域的高精尖技术能力、较强的机构执行能力等,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中国也不能忽视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努力实现经济合作和互信,创建一个多方都能因此受益的全球体系。

(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在G20的引导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建立公平竞争、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在这个体系下,企业可以自主经营、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通过有效的引导和保障,为中国国内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建立有利于中国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与活力的体制机制,促进中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转变生产与经营方式、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以此推动中国有潜力、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国际投资与跨国并购,实现国内加工制造优势与国外市场网络、品牌与技术优势的完美结合,培育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的、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保证中国经济以更大力度实施“走出去”战略。

五、结论

总之,截止到目前,G20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协调宏观国际经济政策、维护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及和推动世界经济增长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广泛认可为全球经济核心治理机制。G20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既能与发达国家经济上保持紧密合作,又能作为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代表的平台,在G20集团的推动和引导下,中国经济将会继续健康、有序地发展,最终实现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冯永琦.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行动与二十国集团的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02).

[2]王海峰.G20机制下中国发展定位与战略选择[J].国际贸易,2010(09).

[3]曹广伟,张霞.G20机制的构建及其在后危机时代的角色定位[J].国际展望,2010(06).

[4]赵瑾.G20:新机制、新议题与中国的主张和行动[J].国际经济评论,2010(05).

[5]陈素权.二十国集团在全球治理结构中的角色分析[J].东南亚纵横,2010(10).

篇9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如何重点突出的使国有企业改革顺利健康有序的完成是当前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表明,国有企业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转型,改革力度逐渐加大。因而本论文对国有企业的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弊端进行了分析,就影响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进行探究,对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讨论。

一、国有企业的当前发展现状及弊端分析

自从我国国有企业实现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以来,一直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挑战,承担着国家计划的重大任务,大力支持经济改革开放,在保障供给和繁荣市场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特别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环境,还有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发展而激烈化,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式,市场经营环境比较严峻,资源利用的全球化导致竞争形式的多样化,且我国国有企业的历史顽疾也对经济发展方式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1)市场经营环境逐渐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面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国有企业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卖方市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向买方市场转变。再加上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工业和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但是在高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产品的市场周期和生命周期逐渐缩短,更新速度比较快,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较大的冲击。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形成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思维等也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式有一定的出入。(2)全球化资源利用导致了竞争加剧。当前市场经济是面向整个世界的,随着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国有企业也开始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世界化,国有企业需要调整经济发展形式,向国际化的发展形式转变,打破原有的市场界限,促进国有企业的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全球化格局的经济形式,市场主体增加,竞争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我国国有企业的不可替代地位已经成为过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也需要放眼全球,积极利用和吸收现代化的生产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准入的开放程度逐渐拉大,使得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再加上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多重挑战,承受较大的竞争压力。(3)历史顽疾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受到较好的保护,因而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上有较大的优越感,企业结构依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首先产权不明,结构不合理是国有企业的遗留下来的传统结构问题,以国家为单一的投资主体,即便是在股份制的企业结构形式中,依然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政府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经济结构和管理结构。其次,政企不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大的弊端,政企不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力,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处于转型和改革的重要时期,企业大部分由政府授权经营,通过政府委派的企业监督者和管理者实际上依然属于政府管理的范畴,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依然受制于政府。最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源要素市场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在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供需矛盾较为严峻,加上市场体系的构建并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成为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影响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我国国有企业依然大部分属于粗放型,经营模式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形成较好的规模效应,同时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战略性的新型产业相对比较缺乏,低耗能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也不足,企业的发展方式处于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端水平,不能较好的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缺乏自身产业的相关产业链接。(2)创新能力相对较差。创新能力是国有企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性因素,从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创新能力依然比较缺乏,主营业为没有得到较大的拓展,新的经济增长领域突破性不大,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竞争力。加上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观念不强,研发投入的程度不够,不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而投入研发的成果也不能较快的转变为生产力,缺乏自主品牌和含金量较高的产业。(3)风险意识不足市场领域的扩大必然导致企业风险的增强,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临更多的世界挑战,因而需要国有企业具备较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风险嗅觉。而当前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同,波动性比较大,而且存在严峻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企业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落后,存在较大的企业经营风险,且随着应收账款存贷的过快增长和债务水平的激增,企业在技术、资源和体制人才上都面临较大的困难。

三、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加合理。在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作用下,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将更加合理,通过改革,一方面积极探索国有所有者行使出资人权利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式,建立较为明晰的产权制度,并有效的落实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保障企业职能实施到位,保障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进入企业的代表,能够充分的行使企业职能,并保障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科学化,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营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将更加合理化,能够积极稳妥的推动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措施,强化企业竞争机制的科学性。(2)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步伐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改革企业的内部制度,保障企业的劳动、认识和分配制度科学化。进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体制的完善,保障其具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建立双向选择的劳动制度和多劳多得的管理体制,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最后通过建立科学的经营考核体制,制定符合企业员工需求和企业效益的奖惩制度,保障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快企业的制度改革和创新。(3)强化企业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通过有效的调整国有企业的财政支出结构,使经济发展方式与企业的资金分配情况更好结合,保障在鼓励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转岗分流的经济实体情况下,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再就业机会,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式,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保障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淑贤,曲亮.浙江国有经济发展现状、成因及其趋势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3)

篇10

就农业经济发展道路而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初是依靠和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采用的是以“大包干”责任制为代表的统分结合的。但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的思考和创新的呼声,从理论界到新闻界、到农民自己、再到现在的中央决策层,可以说是“仙乐飘飘处处闻”。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农业经济目前的发展态势已经充分证明胜利完成了历史交付的使命,农业经济发展的舞台应该上演农业产业化合奏曲了。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综观美、日、德、以色列等国的农业发展经验,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那么,结合中国国情,应该以什么样的农业组织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来实现农业产业化呢?

发展道路和具体组织经营模式合并在一起,就是事物的发展趋势。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以制度创新寻求一种具体形式多样的能够大力推动和帮助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进而有效推进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崭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二、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的现状

那么,制度创新也好,引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好,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贯彻这种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课题组认为,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人、依靠农民、依靠农村人口。因此,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农村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为此,《以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做了一个调查, 本次调研以平顶山市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为卫东区和平顶山市郏县李口乡,具体走访的有李口乡张店东村、张店南村、郭楼村、老昝庄村和平顶山市卫东区下辖的东高皇乡的观上村、小店村、上徐村,东环路街道的吴寨村,东工人镇街道的吕庄村、赵庄村。

据调查:小学、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口占了全部人口总数的56%,接近六成,而高中、中专或中等职业学校学历层次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9%,不到两成,大专层次的占16%,本科层次占9%,研究生层次的没有。这说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虽然已经基本扫除了文盲和半文盲,但农村人口的总体文化水平依然不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不容乐观。

另外,农村人口的思维模式,也就是对待市场、对待开放、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性思考还处于比较令人担忧的传统的惯常思维模式阶段,因此,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国内陆以农业为主地区(比如河南省)的农村人口这种传统思维模式和以这种思维模式为基础的综合素质现状,对比前文粗浅地提到的一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令人忧虑。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农村人口素质的要求及对策

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笔者认为,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对农业为主地区农村人口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人口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意识素质。只有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思想意识素质,才能进一步促使农村人口摆脱旧的传统陈腐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眼界,开拓市场,自发继而自觉地推动中国农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农村人口应当具有一定的能促使其面临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文化素质。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一条,“木桶原理”就会发生作用,想提高农村人口其他方面的素质也会变得异常困难。

再次,农村人口应当具有一定的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素质。这是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重点。科技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意识,一方面是农业实用科技,这样,农业产业化所倡导的专业化生产、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等目标就会在农村人口整体科技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快步实现。

最后,农村人口应当对“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的认知素质。在“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的调查中,选择“不知道,根本没听说过”一项的接近6成,这说明在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口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农业产业化,还有接近4成的农村人口仅仅是“听说过,具体不是很了解”,如果是这样,我们依靠谁去建设农业产业化呢?所以,大力提高农村人口对“农业产业化”的认知素质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上几点即是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亦即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对农村人口素质提出的要求。针对农村人口综合素质需要着重提高的这些方面,笔者以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分工,明确职责,划定任务归属机构。

第二,以村为主,强调并硬化村级政权在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利用现有的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和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在乡村文化室、广场或者田间地头举办各种培训、宣讲、科技课堂或农民夜大等文化科技活动,以提高农村人口思想意识素质为龙头,以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为主,以提高农村人口科技素质为重点,以提高农村人口对“农业产业化”的认知素质为目标,大力推动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快速整体推进。

篇11

但更有持人民币不会继续升值的观点,理论依据是目前中国存在货币超额供给现象,货币超额供给与本币升值同时存在不可能是长期现象;从国内市场要素的课的性分析了人民币币值在中长期内如果升值将不利于中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认为中国的要素价格偏低,不应靠本币升值来解决国际收支顺差。本人也持后一种观点,理由在于:1.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改变将会减缓经济的增长速度,进而影响汇率,使汇率下跌。2.中国的外汇储备运用会日趋合理化,从而减轻本币升值压力。3.从利率平价的角度分析,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内有贬值的趋势。尽管由于升值预期、国际储备顺差继续增加、中国的GDP高速增长等原因,在短期内人民币币值可能还会继续上升。

二、理论上本币贬值对经济的影响

一国汇率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货币现象,实质上是一国经济状况的体现,币值的高低反过来又会对该国经济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人民币币值的中长期贬值趋势对我国经济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它对西部省份贵州的影响进行分析。

从理论上讲,汇率贬值会对经济产生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1.汇率下降的收益表现在以下几点。(1)汇率贬值可以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出口竞争力,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已达到80%,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世界上贸易依存度最高的国际,可见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出口增加,出口创汇增加就会使GDP增加;(2)汇率贬值可以降低FDI的成本,更有利于吸引海外资金流入境内;(3)会提高国内就业水平,出口的增加会增加就业岗位,同时FDI的增加也会增加就业岗位,解决更多的失业问题。2005年普通高校的初次就业率达到73%,算上农民我国失业率高达20%。可见,增加就业成为国内扼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2.汇率下降也会带来成本。(1)人民币贬值会使进口商品价格提高。中国进口的产品接近半数属于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能源和原材料,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学制品以及机械和交通设备等制成品的比重也是逐渐上升的,这些产品都是缺乏价格刚性的。本币贬值将使进口成本增加。(2)本币贬值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境外投资。因为汇率升值直接导致境外直接投资成本增加,在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收回的本币利润将减少。

贵州属于西部省份,尽管开放程度不高,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当中,会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尽快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策略,溶入世界经济的环节中去。毫无疑问,本币币值降低也会对其经济产生影响。

三、贵州省经济状况及经济发展展望

贵州经济发展又具有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1.是贵州的资源禀赋优势。贵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能资源。而目前形成的旅游产品多为观光型产品,能适应高消费层游客的度假型、文化型产品仍然不足,海外游客所占的比重小。生物资源如“贵州三宝”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尚未走出国门。该省还有丰富的磷、镁、铝、重晶石等矿产资源。但大部分资源都未充分开发利用。据悉,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产地。截至2004年末,贵州煤炭利用量占累计探明贮量的比例仅为14.25%,开发潜力巨大。贵州凭借其优越的水能资源,要承担西电东送的任务。

2.区位优势。贵州地处西南部,是祖国西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要充分利用该优势来发挥过境经济效益、输出经济效益和吸收经济效益。但到目前为止,由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这些效益都未能得以实现。

3.生产力布局。贵州传统生产形成烟酒产业,三线建设形成了航天、航空、电子产业,资源禀赋形成煤炭、磷矿、铝锭产业和西电东送形成电力产业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一方面贵州省具有诸多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另一方面,贵州的经济发展又是全国最落后的。由于历史原因,贵州经济基础薄弱,2003年贵州GDP为1344亿元,人均GDP为3500元。而同期全国GDP为9030元,贵州只占全国人均GDP的38.7%,在全国排列为倒数第一。全国财政收入同样处于挂末的位置。

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人口众多。2003年末,贵州比全国每平方公里多出85人。并且在贵州总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占总人口的85%,大大高于全国58%的水平。(2)基础设施差。交通运输发展仍然滞后,目前,近四分之一的乡村还不通汽车,有的乡村还未通水通电,人畜饮水尚未解决;小城镇建设滞后,建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还不够完善和健全。(3)教育科技落后。科技投入少,科技人才缺乏。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资金的缺乏。

贵州省正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境外资金流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利用贵州的资源禀赋优势,加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尤其要努力扩大出口。这是贵州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四、人民币贬值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影响

人民贬值会对其产生一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会吸引更多的FDI。贵州经济落后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本币贬值使外资进入的成本降低,伴随着贵州投资环境的改善,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境外资金流入,从而解决该省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升级等领域急需的资金问题。有利于贵州出口贸易的增长。贵州出口商品中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比重还比较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虽然呈不断上升趋势和,但质量和档次仍比较低,附加值不高。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取胜,价格优势是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本币贬值的情况下,有利于该省出口量的增加。本币升贬值有利于改善这个农业大省的就业状况。境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和贸易出口量的增加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既可以解决高学历人口的失业问题,也可以安置很多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口。这对于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省而言尤为重要。同时,本币贬值也会对贵州经济发展产生一些消极影响,譬如进口原材料的成本提高等。但总体而言,收益是大于成本的。

篇12

有观点认为,在以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浙江经济在收缩期回落较早,下降幅度较大;经济回升也较早较快。但是,我们认为,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不是以往这种情势的再现。首先,从本轮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看,并未进入由回落转向上升的阶段,浙江经济2005年3季度所呈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和效益“三回升”,主要是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抓重点、抓保障举措,对工业和投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从全国经济环境看,已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情况不同,那时全国经济体制内成分较大,浙江的“体制外经济”在“短缺经济”环境中,凭借市场机制的作用,较易获得发展的先机。再次,浙江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合浙江目前发展阶段和演进趋势,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呈现以下几个新的特点和趋势:

1.“三重约束”同时并存。一是资源约束。2006年、2007年电力供应将有所缓解,但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供给将长期严格控制;虽然建设用地存量目前还有一定潜力,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机制和物质技术条件有待改善。二是环境约束。由于目前单位产出的排污量较大,经济增长中污染排放总量还在增加,加上居民的环境诉求越来越高,使环境约束日益加大。三是市场需求约束。全国和省内投资增幅有所下降,扩大消费需求虽有潜力,但增长速度受居民收入及其他多种因素制约,外贸出口的高增长趋势趋缓,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表明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市场需求约束将有所加大。当然,就一个区域来说,市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市场需求约束问题的实质是技术约束,是创新能力强弱的问题。

2.经济增长进入成本上升期。全国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高消耗、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经受到冲击,浙江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这表明,浙江经济进入了成本上升期。从趋势看,可以说是开始进入“高成本时期”。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浙江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比全国超过“千美元关口”更意味着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的上升。二是土地、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主要原因有:(1)国际价格上升;(2)我国工业化中期正是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阶段,需求拉动资源价格上涨;(3)资源价格过低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障碍,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和改革,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已是势所必然。浙江土地、能源、矿产资源贫乏,省外国外输入量大,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因而资源性产品和运输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三是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上升。主要是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成本、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成本等跟随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不断上升。四是涉外经济的成本上升。特别是贸易摩擦、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导致出口成本上升。成本上升的现实问题是压缩利润空间,影响投资机遇,而出路则在于创新、转型,把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化为集约经营、循环经济、提高效率的动力。

3.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我省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2∶53.8∶39,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6.1∶43.6∶30.3,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前10年以上,已开始步入产业结构高度化转型阶段。目前,农产品主要面向城市和出口需求,这一需求结构要求农业加快向生态、高效方向调整结构。工业在市场需求、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和成本上升的多重约束下,必将出现剧烈的结构调整。在这一结构变动过程中,企业可以选择的途径是:(1)通过原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进入新的产业领域;(3)向具有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或淘汰无利可图的生产经营项目。就政府而言,关键在于推动创新,促进成长性好的产业加快发展,平稳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4.发展的协调性、公平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随着我省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前一阶段发展中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人与自然和谐方面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加大。显然,这类矛盾和问题还会持续一个相当长时期,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增进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公平性,已越来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就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求企业作为社会的“企业公民”,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企业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而这对我省经济增长和涉外经济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面临的新情况表明,浙江经济增长不能再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须转向集约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必须转向技术创新;不能再主要依靠外贸出口的数量扩张来扩大外需,而必须转向以质的提高来开拓国外市场和增加外汇收入。总之,必须加快增长模式转型。

二、2006年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2006年,全省经济仍将在10%以上高位稳定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致与2005年增长幅度持平或略高一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保持稳定。政府经济调节的政策取向在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经济增长质量。

1.国内外经济环境仍较有利。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与2005年4.3%大体持平,低于2004年的5.1%;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略高于2005年预计的7%,上升至7.4%,但低于2004年的9%。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继续存在,对我省经济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上看,2006年国际环境仍然较好。

从国内环境看,据有关机构和经济学家研判,2006年全国经济增长率在8.5%~9.2%之间,较大可能在8.8%~9%之间,比2005年下行幅度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在保持“双稳健”的前提下适时进行微调,政策取向上更加注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国内经济环境中,值得关注的是:(1)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主要是能源紧张状况难以明显改善;(2)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状况加剧将带来更多矛盾和问题;(3)国际石油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或继续上涨将推动我省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待消化,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2.本轮经济周期趋向平稳增长。全国本轮经济景气周期,2002年进入上行期,到2004年3月至4月份国家针对局部过热采取调控措施,当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见效。无论全国还是浙江,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在2004年上半年达到峰值,GDP全国增长9.7%,浙江增长15.5%,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增长31%,浙江33.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季度达到最高点,全国和浙江均上涨5.3%。2005年全国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前3季度GDP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这三项指标浙江分别增长12.1%、14.4%和1.2%。对于本轮经济周期的变化趋势,主流的看法是从上行期进入了平稳增长期(平台期),速度小幅放缓。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应防止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

从浙江看,影响周期变化的市场信号比较复杂。支持2006年经济走强的因素,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增幅将有所上升;进口增长率反弹(2005年1季度增长8.8%,上半年11.8%,前3季度13.3%);规模以上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资本运作、品牌经营等方面有所进步,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支持2006年经济放缓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是:部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外贸出口增势放缓;企业存货增加,销售成本高企(2004年前3季度工业企业销售成本已高达87%);居民消费价格走低因素多于上涨因素;部分初级产品国际价格上升不利于浙江经济增长;银行业市场约束有所增加,现金收支主要项目增幅均明显回落,这是经济景气降温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活动降温的反映。与此相关,规模以下工业的增长速度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差距较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下投资规模收缩,占全社会投资比率下降。而这也是浙江经济运行轨迹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周期低谷后快速反弹的原因之一。综合来看,支持经济放缓的因素略多于支持经济景气上升的因素。

3.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份额。2006年省内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增长比较平稳。三大需求对本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与全国有较大差异,一方面,省内需求相当一部分被外省产品占有;另一方面,本省产品可以通过开拓市场占有省外需求。

第一,2006年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市场销售走势和城乡居民收支状况看,2006年增长幅度大体与2005年持平。鉴于浙江零售市场省外产品所占比重较高,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变化不大。

第二,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初步估计在15%或略高一些。支持2006年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大建设项目仍将是支撑投资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启动;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社会建设等方面将出现新的投资增长点。制约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依然偏紧;银行信贷政策仍不宽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建设资金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房地产投资增长趋稳;而且浙江投资品供给,特别是技术设备供给主要依靠省外国外;浙江建筑队伍大量占领省外市场,而省内重大建设工程大多由省外建筑队伍承担。因此,投资对省内经济拉动作用的相关性较低。投资对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生产能力和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等基础结构。

第三,2006年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降低。增幅可能会在25%以下。从一省区域来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高度相关的,出口增长率下降,可能成为影响2006年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基于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份额,因此,争取2006年浙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在合理引导消费、投资和促进出口的同时,着力点在于调整结构、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扩大浙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1.正确把握开局之年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评价地区发展指数排位

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第一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好局,按照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确定的七项任务开好局,特别是在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开好局。就深化体制改革而言,就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发挥浙江原有体制机制优势,力求在若干重点方面有新的突破。可供选择的优先项目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保护中的排污权的市场化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地方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激活民间投资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这些改革都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掌握公共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需要适应新的形势,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深入细致研究,制定方案,积极有序推进。就经济增长而言,就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较快的发展,既要克服追求数量上“开门红”的老观念,又要防止短期内过大的波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特别是在投资规模方面,必然会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新建和续建,但要把握好持续协调的投资强度和建设规模,把投资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更不要搞干预企业自主决策的“排项目”,切忌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与此同时,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全面分析评价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利润、科技、教育等发展指数的地区排位,无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激励作用,但往往忽视了地区之间的不同情况和相互之间的不可比因素,并带来盲目攀比,不重视科学发展等负面影响。对于地区之间发展指数排位,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增长区位在地区之间是移动的。增长率高的地区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珠江三角洲曾是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上海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经济增长率由低于全国平均值改变为高出3~4个百分点,目前又有略微放缓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有的地区近年来已在振兴和崛起。浙江过去多年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2~3个百分点,2003年、2004年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目前可能进入了合理回归的过程。

第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的动态变化是不同步的。例如,近几年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52%~53%,可以说已经达到最高限度,而有些地方这一比率不到45%,甚至40%以下,投资增长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再从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看,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包括劳动报酬、剩余(税收和利润)、折旧,这三个部分之间呈消长关系,既要增加农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福利,又要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以大幅度高于GDP的增幅持续增长,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

第三,有些指标的地区差异,是由各地资源禀赋和结构特点决定的,因而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例如,浙江科技研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2004年为0.84%,低于全国1.44%的平均水平,与北京(7.88%)、上海(2.29%)、陕西(2003年2.83%)等省市更是无法相比。这主要是因为:(1)浙江省国家级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较少,相应拥有高端科技资源也较少;(2)浙江具有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较少,大批中小企业以购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或直接应用为主,这部分购买技术支出不列入本省研发投入统计(与此相关,浙江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相对较多,占GDP的1.97%,R&D经费只占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的42.8%);(3)浙江不少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投入,使用于省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有些企业的研发机构建在省外,利用省外科技力量进行研发。从这些情况看,浙江研发投入占GDP比率及在全国排位的提高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为正确对待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除了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之外,实质问题,首先是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情况,分类指导,建立并实施更加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程中素质和数量的关系

浙江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和近两年来“粗放型发展、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的事实表明,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且比别的省份更为紧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实现创新、跨越的新机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和要求,一是要把粗放、低效转变为集约、高效,也就是节减消耗、降低成本、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二是要把原来依靠廉价资源、低成本竞争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动态比较优势,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要把原来开放层次比较低的增长模式转变为适应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的增长模式,就是要把浙江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形成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按照这三方面涵义和要求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发展之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素质提高与数量扩张的关系,对于经济增长速度,一是要正确估计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景气周期中,经济快速上升后的理性回归;二是要立足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正确估计浙江经济增长的潜力;三是要按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确定的经济增长率年均9%的预期目标,及其所包含的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集约节约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立足科学发展的丰富的内在要求,正确分析预测年度增长水平,正确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投资项目,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要把资源、效益、环境评价放在首位,合理选择,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篇13

1新时期下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现状

会展经济作为经济活动内容,是经济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对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曾经提出,会展经济未来主要将会展业作为中心,但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依托其他相关的产业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形态。会展经济具有相对广阔的外延性,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会展活动、产品交易及相关的经济活动,都可以视为会展经济的组成部分。会展经济主要通过会展业链条的方式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以带动区域和国家经济进步。会展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个领域、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的结果会反馈出会展经济的发展水平及对区域经济的调节。现阶段,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地区的会展业在组织和规划过程中,更加重视布局的合理性,在完善会展经济管理和发展制度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扩大了品牌发展优势。在全球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即是危机又是机遇,纵观2021年全球会展行业,中国办展数量及面积成为全球首位,超过会展起源的欧洲及长居会展行业第一的德国。在2020年疫情如此反复的情况下,国内高效率的疫情防控措施为展会行业打开窗口,成功成为全球唯一能够正常举办展会的国家,如此机会更是中国会展行业引领全球会展行业的契机。中国会展行业多元发展,形成了“线下+线上”独特且给展会带来新增涨的模式,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为展会行业赋能。疫情对会展业的积极方面体现在以下几点:(1)促进会展业的不断革新。在全球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线下展会较难开展,而展会有逐渐向线上发展的趋势,即“云展会”,线上展会是疫情下展会发展的创新途径,能够弥补疫情带来的损失,不断推动会展业态的创新。未来展会模式=线下展+线上展,线上线下联动成为未来展会活动发展的重要趋势。(2)提升会展企业管理水平。疫情对会展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故企业应该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梳理服务流程、完善经营机制,做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准备。(3)促使参展企业提高企业品牌。受疫情影响,市场出现新需求,同时供给量激增。各个会展企业品牌之间存在巨大的竞争力,所以想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会展企业就应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自身企业品牌。(4)打造会展新品牌。在全球疫情常态化大背景下,会展业出现新的需求,会展新题材也因此产生,对于会展业的发展而言,要能结合行业需求对自身进行调整,筹划新展会,打造新的会展品牌。(5)政府政策支持。疫情全球化和抗疫常态化对会展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也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会展业的发展,不断推动政产学研的合作,为会展业的发展提出解决之策。

2我国城市会展的发展趋势

2.1会展集聚化

现阶段,城市会展在发展过程中,集聚化的发展特征非常明显,我国大部分会展的专业场馆集中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地带,并形成了会展经济产业聚集带,经济发达地带会展收入能够占据全国会展收入的85%以上,由此可见会展集聚化的发展趋势。会展业集聚化对推动产业规模、质量、水平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增强会展业的创新活力,在经济发展中,赢得发展先机。

2.2会展都市圈化

会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较为强烈的相互合作的要求,即会展业与各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协同发展,因此要注重合作共赢。在经济振兴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在紧贴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足产业,并将会展产业链条进行拓宽延伸,以服务经济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这是会展经济发展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在立足产业的基础上,实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推动会展都市圈的发展,并引发产业集聚效应,最终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促进会展经济的发展。

2.3会展品牌化

会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着重点是要形成一种品牌效应,即品牌经济,会展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树立会展品牌,打造会展品牌,并宣传会展品牌,才能加速会展行业的发展,形成品牌化。现阶段,我国的知名品牌展会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攀升,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等。虽然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是仍旧存在盲目竞争、忽略品牌定位、盲目攀比等问题,在未来会展品牌化的发展中,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抓住发展实质、加强自我发展培育、强化品牌战略意识、科学规划场馆等,并积极培养具有专业展览知识的综合人才,对城市特色进行定位,不断推动会展的品牌化发展。

3城市经济催生会展行业

会展行业能够将城市的独特魅力进行展现,展览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城市在不断发展中,规模的扩大、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功能的增强等都会直接影响会展业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职能和产业结构逐渐转向服务业,而服务业的健康、良性、稳定发展,为会展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会展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意向更强,而会展行业可以为行业交流、信息交流、技术交流等提供平台,会展业作为集多项功能为一体的行业,其发展越来越迅速,会展业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下催生而出的,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在无形中提高了会展经济的发展质量。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托城市发展,并对城市的基础建设提出一定的要求,要求城市必须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工具、丰富的旅游资源等。同时,只有城市中具备以上基本要求,才能更好地发展城市会展,并不断完善优化会展服务体系、市场体系,落实扶持政策、要素供给、人才支撑等,提升会展经济水平。国际会展发达城市无一不具备上述要求,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德国的法兰克福、中国的上海、法国的巴黎等。

4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效应

新时期下,会展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互动效应非常明显,两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两者的共同发展,不断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的进步。

4.1城市经济对会展经济的影响

城市经济具体的内容即能够将城市的主体特征及相关功能进行展示的产业活动,而会展经济在城市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现代化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兴起的。当前,各个地区城市内部的功能性与职能性特征都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部分地区城市的职能和产业结构已经从原本的工业制造领域进入了现代化的信息服务领域。各类新兴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2会展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4.2.1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具有带动效应会展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产业广泛,如会展旅游业、会展餐饮业等,不断带动着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会展业的外向性和关联性特征非常明显。会展业自身发展中所涉及的产业领域众多:在会展场馆建设中涉及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在会展活动中涉及商品和劳务及刺激的消费需求;在会展举办过程中,涉及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等;在会展举办时,还需要城市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的支持。总之,在城市中举办会展活动,对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城市中举办会展活动,对区域中的各产业都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据相关研究学者统计测算,会展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投入产出的直接比例关系为1:6,而间接的投入产出比高达1:9,由此可见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强大带动效应。4.2.2会展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会展业能够很好地连接第二和第三产业,而这种连接更多体现在供需平衡、带动新产业、劳动投资等方面。从第二产业的发展角度而言,会展业处在产业链的末端,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减少商品的流通,促进信息的互通交流。从第三产业的发展角度而言,会展业处在产业链的上游,是商品、资本、信息的集聚地,并高效整合了相关产业,为其提供良好的条件,不断推动各相关产业向着知识密集、劳动密集的方向迈进,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在城市中举办的专业会展活动,一般都是城市中的优势产业,而城市优势产业与城市会展相结合,实现了两者良性的互动循环,为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4.2.3会展业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在城市举办会展活动过程中,由于其涉及的服务行业众多,会展的举办对会展场所、交通、信息网、酒店和旅游等服务设施都有一定的要求。城市为了取得会展的主办权,会积极进行市场运作及对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进行建设和完善,从而提高城市的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由此城市的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最终实现会展业与城市经济两者的双赢发展。4.2.4会展业能提高城市形象城市中举办的各类会展活动,尤其是高层次、国际性、大规模的活动,是一种宣传城市形象、突出特色产业、体现科技水平、体现人文地理和旅游资源的重要方式,能够加强域外城市和国家对该城市的全面认识,对该城市形象和地位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城市地位和知名度的提高,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无形资源,在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下的发展过程中,会展经济对城市内部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不断探究以会展经济为基础,深度剖析会展经济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不断强化产业之间的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发展具有城市特色的会展品牌,以推动经济的蓬勃和健康发展。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在优化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上,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兰馨.杭州会展产业园探索城市经济升级路径[N].中国贸易报,2022-01-18(5).

[2]邱湘琪.基于会展经济与城市品牌联动效应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1(13):19-21.

[3]岳辉.“双循环”背景下天津会展经济加速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21,9(6):27-33.

[4]兰馨.会展业竞争力城市:新经济下,谁主沉浮?[N].中国贸易报,2021-10-26(5).

[5]覃燕妮,肖创权.党媒传播要为城市会展经济助力:从2020长江·三峡建筑产业博览会得出的启示[J].中国地市报人,2021(10):32-35.

[6]邢应利.一线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智能城市,2021,7(18):1-4.

[7]董丹申,汤贤豪,李宁,等.城市纽带,会展公园:超大型会展经济综合体设计分析[J].城市建筑,2021,18(25):132-134.

[8]刘宇.智慧会展发展的双向驱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J].商展经济,2021(15):6-8.

[9]张鲁.基于科技创新的会展经济持续竞争优势构建研究[J].商展经济,2021(15):12-14.

[10]汪晶晶.展览业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

[11]倪姣,孙维筠.长三角城市群会展经济发展评估与影响力格局演化特征分析[J].市场周刊,2021,34(5):66-69+114.

[12]侯晓斌.打造城市经济助推器加快发展山西会展业[N].山西经济日报,2021-03-08(8).

[13]徐嘉成,何源.中国“会展旅游”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2000—2018)[J].中国商论,2020(23):50-5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