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研的基本素养

科研的基本素养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研的基本素养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研的基本素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77-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实验课是化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从理论课程的学习向从事科学研究过渡的重要桥梁。尤其是有机化学实验,以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安排为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分两学期开课,每学期100学时,共计200学时,是化学专业中学时最多的实验课程。本门课程对于巩固学生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其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有机化学实验课起到桥梁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地从理论学习的模式转入科学研究的模式,笔者根据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评价系统的改革三个方面探索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实验课教学观念的转变

1.任课教师在思想上重视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本科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1],为其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很多高校实验课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有机化学实验课经常被视为有机化学理论课的附属课程,一般年长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愿意去带实验课,最后只能安排一些新进的年轻教师去带课。与此同时,许多任课教师力求简化、敷衍了事,对学生放松要求,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不利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让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或是科研做得比较好的教师参与其中。这样,一方面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能将其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例如在《用脂肪提取器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中,由于中间回流、提取的过程时间较长,我们可以采取先给学生讲解如何提取装置的组装,待装置搭建好,体系开始回流后,再讲解后面的实验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实验过程中空出时间,导致学生没事情做,凑到一起说笑,玩手机。另一方面,教研室多年积累的优良、教风、教学传统也会得以传承,起到了薪火相传的作用。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渗透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前沿科技知识,科研做得比较好的教师甚至可以将他们平时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讲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例如,在讲《化合物熔点测定实验》时,我们使用的是毛细管熔点测定法,而现在我们做科研一般是用数字或是显微熔点仪,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加精准,但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前者呢?这是因为毛细管熔点法虽然不是最精确的,但由于样品用量少、简便易行,还是被广泛采用的,而且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确认并采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验课,培养其综合的科研素质。大学生多年来学习过程中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如何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任课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首先是对有机化学实验认识观念的转变,跟理论课相比,实验课更要重视课前预习(很重要,这相当于科研工作中的文献阅读),还要消除学生的两个误区(即使是化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有机化学实验也会有极端的认识):一种是一说到有机化学实验马上就想到的是易燃、易爆、剧毒等,于是做实验时畏首畏尾;另一种是要有“奋不顾身,敢于牺牲”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就。这两种极端的认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前者会对有机化学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后者容易在实验过程中造成事故。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有机化学这门学科。例如在实验中涉到有危险性的试剂或操作时都要重点强调(如浓硫酸、金属钠、乙醚等)。通过具体地讲解试剂的特点、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既让学生对相关试剂、仪器有了正确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其安全意识。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其他科研素质的培养,如实验现象的观察、严谨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团队合作意识等,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无论是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还是走向工作岗位都将是受益匪浅的。

二、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1.课程讲解增加互动提问环节,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其中。作为教师不应恪守传统的教育观念,尤其不能照搬理论课教学的模式。通过实验课的教学,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本门课程里所涉及的若干反应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等,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的科研素质与能力。另外,实验课的教学不能像理论课那样只有教师在讲,讲完大家就去实验。有的教师把整个实验的内容讲得非常仔细,所有的注意事项也完全指出。即使这样也可能会出现两种问题:(1)学生做完这个实验并没有真正掌握该实验,他们只是“照方抓药”地完成实验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作用并不大;(2)还有一部分学生,实验做得并不顺利,这是因为他们只是应付性地完成了预习报告这一环节,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实验。当教师在讲到关键问题或注意事项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也并不能理解其中真正的原理,导致实验过程中状况百出。因此在实验讲解过程中,教师不能平铺直叙地讲解,要举一反三、前后知识联系,因为实验课上很多用到的知识都是理论课上学过的,同时多以提问的形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这样既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是一种监督,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此外,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能力。

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与理论课相比,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可以更丰富些,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就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这个过程可以循序渐进,从前面说的提问环节可以逐渐过渡到让学生上台来讲(比如:实验原理或是实验中要注意事项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试着来讲解全部的实验课内容,让学生自己做一次“教师”。多媒体教学已经渗透到了所有学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实验室配备了投影仪,可以让学生将要讲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来讲解,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负责一个实验,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并查找资料,制作幻灯片,讲解完,其他同学也可以提问。在学生讲完之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和注意事项的强调。这种教学形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形式,活跃了教学气氛。

三、评价系统的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虽然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一般只作为考查课,即其成绩是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由任课教师打分。由于学分比较重,学生还是很重视的,如果只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而不改革成绩的评价体系,可能会造成打分的不公平。实验课的成绩一般由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几部分组成,但很多时候任课教师还是很看重实验反应的收率,这种考核方式引起的后果是学生只是片面地追求产物的收率,根本不注重实验过程,进而忽略了对于规范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等方面意识的培养。因此,只有将评价方式也进行改革,学生才会真正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实验、每一步操作。在基本按照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评分的原则下,侧重于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两个方面。课堂上的表现,不只是实验操作,还包括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遇到问题时能否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实验结束后打扫卫生的情况等。在实验报告方面,不只是看其是否书写的清晰,还要看实验现象、收率、实验结论是否记录的规范完整,实验日期、实验装置图是否准确记录,以及课后的思考题或是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否做到了认真思考,并分析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上述这些方面是能够真正反映一个学生是否用心去做实验,是否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对于实验所得的产物,要综合分析其收率、颜色、状态等并给出评价。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本次实验不是很成功,但其操作规范,并且能够在实验报告中对其相应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那么本次实验的分数就不会太低。相反,如果某学生本次实验虽然结果很好得到产品收率较高,但在实验过程中有很严重的违规操作,或者书写实验报告时照搬教材或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甚至杜撰实验数据,也要对其成绩适当扣分,严重者甚至要对其进行警告。此外,还要鼓励那些在实验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踊跃发言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2],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对于在这些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要适当在其总成绩中加分。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从学生的反应上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所带班级的学生中,有的在国家大学生化学竞赛中获奖;有的出国深造;有的被保送到中科院或“985”重点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作为化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科研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2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南宁 530006)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usiness School,Nanning 530006,China)

摘要: 本文从运筹学课程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运筹学本科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运筹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思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结合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对运筹学课程教学的创新实践提出了独特的看法。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of 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direction and idea of teaching reform, combining the teaching idea of quality training, puts forward a unique view on innovation practice of operations research course teaching.

关键词: 运筹学 教学改革 素质培养

Key words: operations research;teaching reform;quality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202-02

0引言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的方法,解决经济、管理、军事等领域中提出的专门问题;由于这门课程内容丰富、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并可为决策者选择最优的定量决策依据,因此成为很多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然而,在当前实际教学中,运筹学授课存在着理论性太强、灌注式教学等问题,较偏重于数学方法的论证,而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印证往往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高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亟待改进。

1运筹学课程的特点

运筹学是一门内容十分丰富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包括:规划论、库存论、图论、决策论、对策论、排队论等内容[1]。同时,运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具体特点可概括如下:

1.1 运筹学理论应用广泛其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部门、工商企业以及各种研究组织内的统筹协调问题,不受行业、部门的限制。

1.2 运筹学是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身应用科学它既是对各种经营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又涉及到组织的实际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最终应能向决策者提供建设性意见,并应收到实效。

1.3 运筹学是一门技术,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

2运筹学教学的实践现状

2.1 课堂教学形式相对单一[2]目前,在我们高等院校中,对于运筹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常常仅限于平铺直叙地讲解课程内容,具体地涉及到理论的数学推理以及解题技巧等方面。虽然讲授过程遵循了系统和严谨的原则,但难免存在讲授形式单一,教学手段死板,以及缺乏课堂活跃气氛、考试成绩评定不够全面等问题。

2.2 教学重点不突出,重理论轻应用由于运筹学课程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等特点,同时执教高校运筹学课程的大多数教师思维缜密、逻辑推理能力较强,因此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也比较倾向于讲授运筹数学的深奥,热衷于运筹学中数学模型的复杂和数学方法的精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很容易将授课重点放在算题、解题环节上,而忽视了运筹学的原有特色,即运筹学的亮点在于能够解决跨学科的大量实际问题。其实,运筹学课程蕴含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到很多的理论知识作为储备,而教学中的学时分配又比较有限,运筹学的教学环节不可能囊括运筹学的所有知识内容。另外,我国高校中当前使用的绝大多数运筹学教材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做法。

2.3 教学理念不先进,不能与时俱进当今社会中,各学科的知识领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交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局限于本门课程本身的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科发展的前景与先进理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果不能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施教,那么课程本身就失去了学习的价值。

2.4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缺少互动经过较长时间的教学经验和实际调查分析可知,学习过运筹学课程的绝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都认为课程的难度大、理解不透彻等,遇到了问题无从下手。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①运筹学课程本身具有一定难度,涉及内容广泛、其理论背景有很多数学推理等,很容易遭到学生的抵触;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因此学习起来相对吃力;③当前的绝大多数运筹学教育一味地以老师讲授为主,老师只是将知识严谨、系统地传授和灌注给学生,而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的能力;④教学内容以理论性教学为主,涉及到对实际问题解决比较少,没有勾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爱好。

3运筹学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的思路及建议

3.1 教学理念的提升运筹学不仅是一门技术方法理论,更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践的应用科学。因此,教学理念不应仅限于技术方法的传授甚至是算题解题方法的灌注,而应更多地去关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因此,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应当得到高校及其老师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以相关项目为载体,发挥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形式的新型教育模式,把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际经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进行知识的传播,不但能够刺激生产、研究的进展,更能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会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3.2 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当前的运筹学教材编写内容中大都涵盖了规划论、库存论、图论、决策论、排队论等内容,理论性过强,而各地高校的学生能力相差甚远,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掌握情况适当进行调整,达到教学内容合理的要求。首先是培养目标,本科教育不同于专科,其更注重于素质培养,教学内容也应据此有所调整,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是所需知识结构,由于运筹学课程的复杂性,学生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铺垫,才能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最后是课程内容安排,应当抓住教学重点将知识有效地传承下去。整个运筹学的教学体系层次如下表所示,包括基础类课程、运筹学课程基本理论以及运筹学技术应用实践三部分内容。

3.3 课堂讲授艺术的重新定位在运筹学教学中,讲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尤其是像运筹学这样的课程,理论性和逻辑性都很强,因此在讲授艺术上应多采用以启发式引导为主,并适当辅以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讲授方法。而作为运筹学教师,课堂讲授要力求清晰严谨、深入浅出、精辟而深透。

3.4 知识内涵的挖掘整合运筹学本身具有一套完整的优化理论,首先可以从现实生活或场合中抽出问题的本质要素以构造数学模型,寻求一个跟决策者的目标有关的解,其次探索求解的结构并导出系统的求解过程,最后从可行方案中寻求系统的最优解法。随着现代运筹学知识的不断发展,运筹学的应用可以面向经济、技术、军事、社会、医学、生态和政治等各类复杂系统。因此运筹学的知识内涵应当与社会大系统结合起来,可能会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运筹学的理论和技术等还在不断发展中,新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可能不断出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接纳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注重运筹学知识和内涵的潜在发掘和整合。

3.5 实验教学的有效配合运筹学教学理论性较强,若能配以恰当的实验教学内容将会促使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从我们自身的感受中可以得知,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因此,积极地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进入到实验的环境中,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内容,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相关知识点,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同时,实验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形式,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学习没有目标、枯燥乏味、失去兴趣、缺勤率上升,甚至是对任课老师评价较低等问题,通过配合实验教学,则可以通过感官感受和亲自动手等方式来吸引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结合理论学习达到学习的最高兴奋点,这一点可从图1中的兴奋点曲线得到[3]。

3.6 考试制度的改进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本科教育中运筹学考试制度尚存在某些缺陷[4]:①考试形式单一,主要采取闭卷考试和考卷考试两种形式;②划定考试范围,教师考试前为学生划定考试范围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③考试的题目难度有限,很多教师经常从网站上找来题目以图省事,或者反复使用同一份试卷;④考试题目不够全面,仅从应试方面考察学生的能力。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然的,不利于现代运筹学的素质教育,不利于客观地检查教学和学习成效,不利于培养学生勤奋刻苦、自主思考的学习态度。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考试制度的上述不足影响到运筹学本科素质教育的进行。因此,可通过随堂测验、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发言等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察。

4结论

未来的的世界是人才竞争的世界,而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之所在,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技的加速进步以及整个世界的逐步一体化,这些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各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运筹学是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一门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科学,因此,其教学改革自然倍受人们重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的本科运筹学教育实践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在这方面的教学改革工作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基于素质培养的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从六个角度进行:①教学理念的提升;②教学内容的合理编排;③课堂讲授艺术的重新定位;④知识内涵的挖掘整合;⑤实验教学的有效配合;⑥考试制度的改进。

总言之,本科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追寻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素质教育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推进运筹学教学改革,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5]。

参考文献:

[1]戴道明.经济管理类专业《运筹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10):150-152.

[2]张伯生.运筹学教学指导思想与方法实践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4):17-21.

篇3

[关键词]作业 设计 数学 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65

培养“有数学素养的人”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来说,它既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老话题,又是一个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时展赋予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探究的新课题。我们通过课题《培养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实践研究》发现,作业在古今中外的课程与教学之中都居于重要的地位,可以说能否成功有效地运用作业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甚至影响到教育目的的实现与学生的完满发展。然而,在素质教育已经推行了十几年的今天,虽然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人们的作业观还依然如故,仍然认为作业只是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巩固完善,基本上都以独立作业的方式去进行。这种被“异化的”作业观将造成学生片面、畸形地发展。因此,恰当设置作业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作业的有效设置呢?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操作性作业的设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有些知识仅凭口头说教或大量练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因此,我们需布置相关联的操作性练习,通过切身感受,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如,学习“角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用吸管折角,不仅体验了角的特性,还能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学习了“确定位置”后,可以布置学生自行设计一张公园导游图,画出主要景点和景点间的线路;学习了“千克与克”后,可以让学生到超市掂一掂不同的实物,估一估,称一称,感受1千克和1克的质量;学习了“千米的认识”后,让学生绕400米的操场走两圈半。学生进行操作时,教师还应适当地给学生一些启发性的提示,讲清操作的要点及注意点等。

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的过程中,动手操作、与人合作、收集信息等多种能力都得以培养,同时,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为此,进行作业设计时,需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创设一些生活性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如,学习了利息和储蓄后,让学生调查了解银行有哪些储蓄的方式,每种储蓄的利率分别是多少。如果将10000元存入银行一年,准备从活期、定期、定活两便三种存款方式里选择一种,请你算一算这三种存款方式各能获得利息多少元?并说说如何根据家庭资金的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一种存款方式。再如,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后,让学生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完成统计表,并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述任务。

(1)求该班高度近视同学所占的百分率;(2)写出该班视力正常与近视同学的人数比;(3)选用适当的统计图将该班学生的视力情况描绘出来。

实践性作业不仅为学生创设接触社会的机会,还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在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落实四基,培养四能。

三、探索性作业的设计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有效整合。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如,学习了“3的倍数”后,让学生探索判断较大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有没有什么比较快捷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弃3法”,即只需要先去掉3的倍数,再把其他数相加进行判别;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让学生探索:(1)如果用12个小正方体,分别拼成不同类型的长方体,算出拼成的各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找出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2)如果改18个、24个、27个小正方体来拼,你还能拼出不同类型的长方体吗?分别算出每种情况下长方体的表面积。(3)什么情况下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可见,探索性作业,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一重要载体。

四、差异性作业的设计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在作业的提供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套餐”,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增加弹性,减少统一性。如,教学“乘法分配律”后,设计如下作业,要求学生任选6道以上:76×68+76×32;57×39+43×39;201×73;25×401;327×99+327;58×102-58×2;125×88;97×101。这样的作业,既针对了学生的实际,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弹性作业还可以提出不同的作业形式,供学生选择。如:自选作业、自编作业、自批作业等。教师在实施时,可对题型进行技术性处理,给布置的题目标上星级,如:一星题是与本课知识有关的基础训练;二星题是与本课知识有关的变式训练;三星题是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拓展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差异性作业兼顾了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五、开放性作业的设计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作业设计应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中心,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巧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在实践中我们设计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以及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策略多的题目。如,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布置学生思考有多少种方法可以测量出土豆的体积。学生有借助量筒、量杯进行测量的,也有先做出1立方厘米的土豆称出其重量,再根据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推算出土豆的体积的。开放性作业,还可以将题目的问题或条件进行变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但起点要低,层次要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这样才便于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体验成功。

六、整理性作业的设计

篇4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关系的分析与研究

中职本科学生学情分析。现阶段来看,中职本科院校的学生部分生源来自于农村,这些学生个别是由于家庭困难放弃了就读高中的机会,个别学生是学习成绩较差,家里边没办法送到中职院校去学一门手艺。现在国家提供了中职生的继续深造条件,他们中那些可望继续深造的学生有机会继续去学习,因此构成了中职本科生的生源来源不均匀。

中职学校的培养方案决定了中职生以专门的技能学习为主,因此导致了中职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较差,在升本后的学习中对文化课的学习较为吃力。2016年以前中职升本考试科目共六门,分别是语、数、外、计算机、专业综合和技能考核,其中语、数、外分值均为100分,计算机60分,专业综合300分,技能考核100分,总计760分,但是在实际录取时控制分数线却很低,以2015年辽宁省的中职升本考试控制分数线来看,文化课的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80分,专业课的录取控制分数线85分。虽然中职升本考试文化课难度明显低于普通高考,但从中职升本入学考试的成绩来看,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英语和数学更是他们的弱项,他们的职业技能方面较强,较好地体现了中职学校突出技能培养的特点。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在中职本科生的培训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训是重中之重,而素质的培训是可以融入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展现了学校的精神面貌以及学校的文化风格等。在现在的中职本科院校中加强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能够培养起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永远是一个院校建设中的重点工作,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塑造一个安定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具有汇聚人心,展示校园形象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会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是其他的教学影响不到的。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可以开展各种各种的文体娱乐活动,可以组织各种的技能竞赛,建立学生团体社团。让学生在自我的培养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提升素质的同时全面的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合途径的研究

确立二者融合的基本原则。在现在的中职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建立中要保证两者之间的建立原则,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性建设,而学生的素质建设又是一个学校的基础性建设,21世纪是倡导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时代,在中职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充分地将这点体现出来,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要调动各种因素,使各个环节在建设中都能够相互协调,做到统筹一致。校园文化的建O与学生的素质培养关系到了学校的整体育人目标以及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师生员工之间的整体性。

构建教学和学生工作的融合主体。中职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涵盖了全校的所有师生,需要全体师生以及学校党政部门的全力配合,共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与紧抓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中一方面党政部门和学生工作者都应该明确工作的内容,要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地整合资源,进而赢得全体师生的共同支持,形成一个全面融合的局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建设中要建立起一个系统有序的主体队伍,要加强对主体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提升主体队伍的相互促进和相互监督水平。

篇5

要明确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内涵,就应该在弄清“科研”和“素养”两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其相应概念的内涵界定。

1.科研

科学研究的简称。《教育大辞典》对科研的定义为:指运用科学方法探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活动。在《方法论辞典》中,对科研的阐述是:旨在发现事实的、理论的新科学知识的研究工作;是一项认识活动,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特点,它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继承性,创造性和探索性。在《现代企业管理辞典》中,对科研的解释是:利用科学研究手段与装备,对客观自然现象的奥秘进行探索,以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科学认识,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创造发明新的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学研究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劳动,它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继承性和连续性。《软科学大辞典》对科研的定义是:一种旨在增进和积累科学知识并对科学知识予以实际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科学领域中有关探索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行为。《教育科研手册》的定义为: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中国学生管理大辞典》中,对教育科研的定义: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宏观和微观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开展。

本文中的科研是指教育领域的科研,是一种旨在增进和积累教育科学知识、规律,并对教育科学知识、规律在教育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是中小学教师利用研究手段对教育领域中的研究对象进行实践探索和应用教育科学知识及规律的行为。教育科研是特殊的认识活动,它具有继承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特点。

2.素养

国外率先使用“素养”这个术语是1883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委员会发行的教育杂志《新英格兰教育杂志》,当时“素养”这一术语是伴随着公立学校的整顿而问世的,意味着学校教育所处置的公共的知识和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素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表现为三种不同的认识观:一是静态论。强调素养是一种结果。如,《现代汉语词典》将“素养”定义为“平日的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领导学辞典》中对素养的解释是“素质和修养的总称”。二是动态论。注重素养的获得过程。如,《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水平。杨晶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一文中提出:“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修习培养)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是一种养成”。三是过程和结果融合的观点。如,威利斯(A.I.Wills)归纳了素养概念演进的三个历史阶段:(1)素养即技能;(2)素养即学校里传授的知识素养;(3)素养即社会文化的创造。张晓辉在《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状况及其发展研究》中提到:“素养指的是平日的修养”。孙宗梅在《中学教师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中结合《辞海》《汉书李寻传》以及英语对“素养”的解释总结性的提出:“素养是人逐步形成的文化特质或精神、观念或态度上的特点,他们在素养的结果的描述中偏重素养的获得过程”。

“素养”一词分开来理解的含义是:“素”即平时、平素,指时间上的经常性、延续性。“养”强调修养,具有教养、培养、自养等含义。结合上述各家的不同观点分析,本文认为“素养”应该具有过程和结果相融合的含义,即素养是个人通过学习或锻炼,所获得的从事或开展一定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或是在一定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质。

3.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

对于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国内专家、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如,尤俊英与于忠海提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指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如对问题的质疑、敏感、探索,勇于突破常规,超越自我,能进行科研分析、总结,撰写科研论文和报告等。赵清福在《新形势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科研素质提高的策略》一文中提出:“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具有教育科研知识和认知结构,具有进行科研的特殊能力和科学品质”。杨丽在《中小学教师科研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指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从事教育科研所必备的素质、修养,具体指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所必备的知识、能力、品质、精神”。李倡平提出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就是指教师的科研修养,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超越和高于实践的内在的、综合素质。它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与方法知识、科学研究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收集利用文献资料,开发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动手操作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开拓创新精神、理论勇气、严谨的治学作风等。罗敏月在其硕士论文《文科学术性硕士研究生科研素养》中,将科研素养定义为:“科研素养是研究者通过学习或实践,在科研过程中所表现的出的品质”等。

C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是指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实践或理论的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在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基本品质。

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的基本要素及结构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有哪些基本要素?当前还没有定论,不同的观点之间存在着基本要素成份的差异。如,韩立福提出新课程中的教师科研素养主要由教育科研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道德素养四方面构成。潘海燕与徐运国认为教师的科研素质一般包括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四个方面。尤俊英与于忠海等认为,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素养包括从事教育科研的知识素养、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具备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事教育实践的科研精神几个方面。李倡平认为教育科研素养由思想素养、理论素养、能力素养三个方面构成。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129-02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手段处理人体各种疾病或病变。医学是生物学应用学科,医学分基础及临床医学。

“卓越医师”是按西方模式进行系统化教学,而进行医学教育模式教学改革,担任卓越医师计划大学担当起卓越医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重任。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卓越医师”创业素质,“十三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实需求,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兴起一个趋势。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医学教育中规范化和制度化,已经成为“十三五”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医学方法学”是更好地获取医学创新能力所需要的特有知识的基础,“医学方法学”为“卓越医师”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切入点,因此“卓越医师”培养教学应加强“医学方法学”课程。

一、“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模式发展历程

“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模式(medicalmodel)是一定时期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特点和本质哲学概括,成为一定时期医学发展指导思想,“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模式发展历程(见下表)。

二、“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内涵及医学方法学课程简介

(一)“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内涵

1.医学方法学。是医学基础学科和方法学科为获取及运用医学专业知识的方法学。

2.医学方法学内涵。(1)“医学方法学”是更好获取医学创新能力所需要的特有知识的基础;(2)“医学方法学”为“卓越医师”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切入点;(3)“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应加强“医学方法学”课程教学;(4)医学方法学是医学知识运用方面的工具性学科。

(二)“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课程简介

医学方法学包括医学信息检索、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转化或转换医学、流行病学和医学科学研究导论等。

1.医学信息检索。医学信息检索是实践性强、应用性广、内容更新快科学方法课。医学信息检索旨在培养“卓越医师”敏锐信息意识,“卓越医师”学会探索信息检索技能,具有信息利用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2.医学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卓越医师”必修课,培养“卓越医师”基本医学科研设计、数据计算实现、分析结果解读能力。“卓越医师”成为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临床流行病学。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基础课,“卓越医师”及临床医学科研工作者必须学好,才能不断提高临床科研质量和医疗水平。

4.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分布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一门学科,流行病学也是医学科学研究方法论。

5.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医学科学研究方法从哲学、数学、生物学、医学理论上对科研方法论进行讲解,为适应“十三五”规划高等医学院校“卓越医师”教学改革和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创业型高级医学人才。

6.循证医学。是指医疗决策(医生对病人处理,治疗指南和医疗政策制定等)以现在已有临床研究最好依据基础上做出,并结合医生个人临床经验。循证医学强调,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之上。

7.医学论文写作。医学论文与其他一些文体相比,有其固定格式要求及规范,掌握格式及基本要求和规范,医学科研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总结,并能推进医学科学发展促进医学科研成果交流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8.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科学,“卓越医师”通过学习实验动物学对实验动物学有一个全面系统了解,掌握实验动物学基础理论及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

9.转化或转换医学。是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思维方式。转化或转换医学是近几年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新概念,同个性化医学、可预测性医学等一同构成系统医学体系。转化或转换医学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实际患者提供真正治疗手段,强调从实验室到病床旁连接。

三、“卓越医师”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医学方法学内涵及科研素养训练与实践

(一)“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科研素养

1.素质。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思想与行为具体表现。三类素质是指自然素质及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2.科研素质。包括科研意识及科研方法和科研精神。“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强烈科研意识及科学科研方法和崇高科研精神,“卓越医师”科研能力构成中,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素养。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技巧或能力。素养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

4.科研素养。“卓越医师”由训练和实践具有基本读写表述和理解能力以及具有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

(二)“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科研素养训练和实践

1.“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科研素养训练和实践与自身兴趣与医学方法学课程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2.“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科研素养应进行系统化训练和培养。

3.“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科研素养应树立正确观念,培养科学态度。

4.“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科研素养引导处理好基础专业课学习与科研素养训练和实践关系。

5.“卓越医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医学方法学科研素养加强对学生协调和管理工作。

“卓越医师”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医学方法学内涵及科研素养训练和实践,“卓越医师”参与科研与医学实践使一年级学生具有活跃思维及蓬勃朝气,但知识缺乏难以保证科研与医学实践科学性和可行性,必须紧跟导师进行学习科研与医学实践训练科研素养。对“卓越医师”科研素养训练和实践,是属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育一部分。在今后,“卓越医师”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工作应更深入持久地开展,为实现中国梦培养出更多“卓越医师”人才。

篇7

动物实验是护理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动物实验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起到可触、可感、可悟的功效。近年来,我校在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条件开展了小白鼠、家兔、豚鼠、牛蛙、蟾蜍等动物的实验。通过动物实验,让学生感受到近似于人体对各种药物、各种刺激的反应。因此,动物实验是护生适应护理教学、工作的第一关,只有让学生逐步接触动物,才能使护生不断适应专业。同时,通过动物实验,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科研素养的启迪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动物实验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尚未学习专业课程、在没有临床体验的情况下学习这些课程有一定难度。因此,积极开展动物实验,在动物实验教学中给学生以临床真实情景的呈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如《病理学》的空气栓塞实验,实验中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正常的家兔静脉内注射空气,然后及时观察并记录家兔因空气栓塞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让学生既复习了解剖生理知识,又加深了空气进入血管后可以引起静脉栓塞导致死亡的认识,为其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病原生物与免疫》的豚鼠过敏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给豚鼠注射发敏物质后迅速出现烦燥不安、全身抽搐,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休克直至死亡的过程。让学生真实体验到ⅰ型起敏反应对豚鼠(人体)的危害性,增强了护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注射青霉素等易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物必需做皮试重要性的认识。 

 

2 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较好基础 

护理工作涉及病人的身体健康及至生命,护理人员除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外,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目前,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加上入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度关心和宠爱,学生娇生惯养,常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表现出自私自利、缺乏爱心、缺乏工作责任心的现象。因此,职业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就教师而言,在教学中要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 

 

3 为学生科研素养的养成打下一定基础 

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为各用人单位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要初步具备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医学科研通常采用动物实验来进行,而医学基础课程的许多实验也要通过动物实验和动物模型来完成。因此,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科研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科研素养的养成打下基础。老师在设计动物实验时,可穿插科研基本程序,如《生理学》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实验,可引导学生来设计实验。因为这个实验涉及到神经调节,要研究的是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中不同部分在调节心血管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作用可用人为的方式来改变,以此观察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与心血管活动的关系。设计时要确定观察心血管活动的指标,如血压,可以设计一个具体的反射弧,用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来设计实验项目。实验结束时应向学生解释,作为科研过程的实验观察必须反复多次的重复,结果需经统计学处理才能做出结论,使学生大致了解科研的基本程序[1]。 

4 为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同情之心、仁爱之心是医学人文观的主要内涵,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患者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浓浓的人文情怀[2]。动物实验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医学基础课程的动物实验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同情之心、仁爱之心,要求学生具有尊重一切生命的理念,严肃对待实验,在实验中最大限度地人性化对待动物,尊重试验动物的生命,在人道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如在实验中,不任意折磨有感觉的动物,不让动物处于疼痛难忍的状态,不能将未完全死亡的动物随便扔进垃圾箱或掩埋等处理,培养学生树立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 

 

5 为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在全面推进医改的大背景下对医务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医学院校学生开展伦理道德教育意义重大。护理教育应抓住医学基础课程开展动物实验课的机会,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中处处有伦理,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护理中的各种道德问题,促使护生养成忠于职守的素养,为今后工作中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能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去护理每一位病人、为提高护理效果打下良好基础;在动物实验课中,鼓励学生提出、维护、质疑或反省各种护理中的道德评断,让学生认识到因为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而引起的各种争议,努力按动物保护法规定的有关动物福利与实验伦理进行操作[3],促使护生养成良好的尊重病人生命、尊重病人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生命价值等职业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常要开展动物实验,卫生职业学校在开展动物实验教学时要与专业岗位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让人体的正常和病理反应在动物身上呈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工作时能做到一丝不苟,具有有强烈的责任心;适当传授科研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树立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伦理道德,为用人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重要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进入全面发展期。其中,有关幼儿教师的科研能力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如何能够调动起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幼儿教师的教科研素养和水平是教育研究者应当重视的问题。

1 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基本构成

1.1 教育反思习惯

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历证明:教育反思是幼儿教师从事教科研活动的基本素养,在现实的教育研究中,教育反思是指从觉察、分析教育活动开始,到获取直接的、个人的教学经验的认识过程;对自身教育经验的理论升华、迁移,还包括教师主动探究问题,进而监控、调节、修正教学实践的过程。作为对幼儿教育活动的一项回溯性思考,教育反思是幼儿教师完全可以胜任的实践活动。比如,教师认为某项活动多数孩子应该感兴趣,可是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孩子们都心不在焉,这是就需要幼儿教师通过反思查找原因,从而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经验、理念进行积极、持续、深入的思考,最终形成教师自身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这是幼儿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1.2 教育专业知识

幼儿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健全人格的形成期,幼儿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环节,其专业知识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通常,教师要拥有一门以上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一门以上的专门性知识。如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方面的知识就有助于教师认识和了解教研对象,从而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但是,长期以来幼教的师资培养主要依靠中师,部分中师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如钢琴、美术等训练,忽视了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严重破坏了幼儿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形成。因此,幼儿教师入职后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更新知识的紧迫感和求知欲,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1.3 教科研基本方法和技能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针对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其主要表现在善于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开展教育反思、形成对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清晰而完整的认识、撰写科研论文等方面。无论是思维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还是创造思维的培养,教科研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是开展一切研究的基础。

2 幼儿教师教科研素养的现状

2.1 教科研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幼儿教师习惯于把课题研究看作是专家学者的事情,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因为课题研究是针对实际问题展开的深层次思考,即使是幼儿园教师也同样需要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而把这些问题变成课题展开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2.2 教育知识比较缺乏

教育科研方面的基本知识、方法等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无论是思维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还是创造思维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现实中,许多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将研究停留在经验和操作层面,理论知识和水平比较低。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不强,不会独立撰写科研论文等方面。

2.3 开展教科研动力不足

首先,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责任重、压力大,日常事务已经耗费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其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也是影响教科研动力的重要因素。幼儿教师在入职初期,往往对工作充满好奇,此时专业成长速度很快,而一旦感到自己已经胜任或无法胜任工作时,职业倦怠感就会出现。最后,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或对自身发展认识存在偏差,造成了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停滞不前。长此以往,必然造成内在动力的缺失。

3 策略

3.1 培养阅读和职业写作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幼儿教师应注意自己阅读习惯的培养,让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课堂教学,而更多地源于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渴求。一个只愿被动完成工作的人,是不会选择主动阅读和学习的。只有把工作当作事业,在持之以恒的专心阅读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水平。

职业写作是幼儿教师围绕日常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的写作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幼儿教师需要记录专业历程、总结实践经验、梳理专业知识。职业写作的内容可以是教师个人在专业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的新认识,亦或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用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经验总结等形式呈现出的经历体验等。诸如此类的积累,无疑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升教育智慧。目前,职业写作也已经成为一些幼儿园在评优、评奖时的明确要求。

3.2 以小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群体的科研素养

篇9

教育部宣布,2015年,我国将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师范生不具备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证的优势,这无疑提高了对在校师范生基本素养的要求。因此,笔者对此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美术师范生基本素养的要求进行了剖析,并提出对应的优化途径,以期新时期美术师范生在众多非师范生中能够脱颖而出。

一、 社会各界对美术师范生基本素养的要求

1.美术师范高校: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的通知指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由此可见最初的培养目标下,美术师范生要具备以上几点基本素质。而事实上,由于美术师范的培养模式受制于传统的美术学院的培养模式,更加重视美术技能训练,轻视教育实践经历,培养目标主观上偏向美术家。

但目前美术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基础教育美术教育岗位趋近饱和,本科毕业生主要流入更需要一专(美术)多能人才的小学。因此,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对高校美术师范生的培养,需要回归其教育工作者的本源目标,为毕业生的就业着想,因而要做到技能突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2.国家教师资格证及地方入编考试:教师素养要求分值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各个地方不同,但是不管面试、笔试还是上机考试,都要求师范生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笔试从学科而言,涉及学科专业知识、教材教法、新课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理论及其实践知识。而面试则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语言表达、仪表仪态、课堂问题解决等综合素质。美术教师资格证国考将对美术师范生的素养要求以百分比计算分值的考试的形式体现,这对改革后即将进入高校的美术师范生以严进严出的制约,提高了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教师资格证考试从大三起一年举办两次,流程与入编考试流程大致相同,所以它可作为一个入编前的模考,给学生以后的应试积累经验。

3.中小学对在职美术教师的要求:研究型教师地位越来越突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在新课标背景下, 教师已经从以往的教书匠慢慢转化成具有课程智慧的教学活动创作者。他们不断地积极探索创新,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思路。比起其他的课程,美术学科更加容易促进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首先,美术本来就是以创新为导向的学科。其次,中小学美术课程不计入升学应试体制,教师没有作业评价压力,其思维中很容易喷涌出创新的点子。再次,基础教育体制下的学生认为美术是抒发感情的游戏行为,对它兴趣十足。随意的操作或者涂鸦能给老师带来无限的思维碰撞。 最后,新课标下的美术教材与地域性、民族性、个性相关,发散性很强,给美术教师留下很大的探索空间。

[5]美术教育专家之所见

美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尹少淳在其《美术教育学新编》中提到:“理想的美术教师的资质和条件应该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①独特的人格魅力。②多样的美术知识与技能。③基本的教育知识与技能。④全面的文化理解能力。这仅仅是作为美术教师的一般资质和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追求更高的层次――研究型美术教师。”王大根在其《美术教学论》中指出:“ 美术教师的素质是:一是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艺德;二是要有坚实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三是具有卓越的教育教学能力;四要有不懈的研究和创造精神;五是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六是要有文明的仪表风度。”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这意味着美术师范生必须在提升基本素质上作出必然的探索。

二、 适应各方需求,探索美术师范生基本素养的培养途径

(一)准确定位,提高职业归属感

美术师范生普遍存在对教师职业认可度低,更倾向于把自己塑造成为画家的问题。笔者认为,人在对事物信息掌握不全面时很容易认识不清,会对其作出片面的评价。那么,如何准确定位,提高职业归属感呢?为此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美术师范生对综合素养要求认识不清的问题。

1.在理论学习中了解美术师范生综合素养要求

采用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美术教育教学类刊物,更新美术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新时代社会对美术师范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实现从不清楚职业要求到了解与把握要求再到了解中尊重这一职业的完美过渡。

2.在积极走访中了解美术师范生基本素养要求

学生有相当多的空余时间,在大学这一广阔的平台上可以接触到专业型人才。 例如有针对性地采访应届美术毕业生中的在岗美术教师,了解他们以前考编和资格证国考的经历,以及所在学校对美术教师的要求,品味在职教师职场成就感;采访知名美术教育家,获得指导;咨询相关培训机构,了解应试环境下师范生的要求。通过和各类专业人士的接触交流,加深对美术师范生基本素养要求的了解。

(二)强化美术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美术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途径是秉承“实践出真知”的古训,参与多次实践,积累教学经验。

(1)组成学习小组,每隔两星期举办试讲说课沙龙。

(2)暑期联系中小学或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实习、见习、支教等活动。

(3)参与学校为期一周的教育见习和两个月的实习活动。

(4)关注教师教研网,积极参与旁听市区优秀教师教研活动。

(5)积极参加校园教师专场模拟招聘赛活动、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活动等。

(三)认真对待美术教育实习活动

随着高等师范院校就业模式由原来的统一分配向现在市场经济双向选择制度的过渡,师范生的工作能力成为用人单位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师范生的工作能力很多时候就是指实践能力。因此在短短的两个月实习生活期间,美术师范生需要格外认真地注意备课、上课经验的积累,同时培养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较强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今后步入职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有调查显示:未来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与“研究型教师”的目标差距很大。因此,师范类本科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对于美术师范生应如何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笔者有几点浅显的认识:

1.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信息资源处理

在缺乏教育实践的大学期间,本科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地来自大量的阅读。一个研究导向的美术师范生需要阅读的书目应该包括:哲学类、文学类、心理学类、美学类、美术学类、美术教育学类、教育心理学类、教育学类、常识类等。可是,书籍浩如烟海,选择性地阅读和处理有效信息可以帮助师范生形成清晰的多维认知结构。在寻找书籍时,可以参考上述类别名家著书里的书单推荐,利用图书馆搜索引擎有针对性阅读,在阅读一本思维严密的书时绘制一张知识结构图帮助记忆与理解。最优的阅读效果产生于阅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因此有意识地确定课题去搜集相关资料也能形成很好的效果。

2.有意识地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反思能力

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自我认同来源感与周围人接近趋同,害怕与集体不同。而美术这门学科却恰恰需要这富有创新性的不同。身在学校这个集体之中,美术师范生尤其需要警惕随波逐流的思维惯性,要对书本或者老师口中的真理存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性。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给我们树立了楷模,他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清晰地表明了他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主体反对对权威的迷信与恐惧,主张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习以为常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质疑,并产生新的创造成果。

3.参加科研活动,促进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

目前在校园内开展的科研活动有如下类别: 由校级或院系级与企业共同组织的科研活动、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研究团体活动、教师个人进行的课题等。参加科研活动能够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科研过程中,美术师范生不仅能够学会查阅文献资料,而且能够了解到研究的程序,如:确定研究选题―制订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分析整理数据―得出研究结论―发表研究成果。同时在研究过程中,美术师范生能掌握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如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是综合应用的。此外,顺利研究之后须学会将研究成果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掌握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实验报告写作的基本方法。

总之,美术师范生必须在美术和教育两大领域共同发展,具备美术与教育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任何一项的偏颇都不可以。为了美术基础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走向教师岗位的师范生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开拓创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献上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教体艺〔2005〕2号[z].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10

高校教师作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拥有者和传递者,背负着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其重要。

一、高教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是指高校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调整和处理与同事、与学生、与领导、与社会、与工作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包含普通常识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即指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技巧和能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素养;能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素养;具有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能力的素养。

二、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性

1、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提升,实现荣誉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教育环境的变迁,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如果高校教师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很难化被动为主动,无法理清教学和科研的思路和方法,难以明确教学和科研的目标,最终将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进而优化个人的职业生涯,提升社会地位,实现荣誉感。

2、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最为重要的资源,其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在经济、政治、思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的不断增多,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展,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变化,从从前的“春蚕”、“蜡烛”、“园丁”到现在的“简单执教”、随意的“拿来主义”、“现世俗化”,已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分析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和缺失。所以,教师只有也唯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促进高校事业更快发展。

三、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首先,学习和思考是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树立终身学习观,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优化自己的思维、激发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素养。其次,完善的培训制度是手段,各高校应制定必要的培训制度和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体制。

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以后,他就会关心自己所获得的报酬,并且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所以,无论是何种方式和动因促进高校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最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提升专业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集到提高教师收入多少的问题上来。教师收入的多少又在于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其中分配方案的基础性、核心性问题在于工资结构的设计。

四、绩效工资改革的现实背景及现状

2006年7月1日,人事部、财政部推出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开始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指明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并决定2010年1月1日起在事业单位中执行绩效工资。江苏省人社厅和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苏人社发〔2012〕142号)、《关于省直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苏人社发〔2012〕154号)文件。根据这些文件的相关精神,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的绩效工资部分作为此次工资制度的重要内容正在事业单位逐步分步进行,高等院校是此次绩效工资改革的重点单位之一。

五、绩效工资的基本内涵及框架

绩效工资,是以人为中心,以岗位设置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目的,根据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社会服务量以及其他各种业绩作为分配要素来进行分配的工资制度。我们可以运用绩效工资结构比例的调整对教职工个人努力道路的导向作用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创新能力。根据文件规定,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基础性绩效工资是国家或者省市以文件的形式直接给予的标准,而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由各高校自行制定方案进行实施。

基本上,各高校制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框架为基本津贴、目标津贴、业绩津贴等部分。基本津贴:依据本人聘任的岗位确定,体现个人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担负的责任;目标津贴:依据各学院、各部门完成目标的情况和目标考核的结果进行分配,体现各学院、各部门的综合实力;业绩津贴:依据个人教学科研工作的成果、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确定。基本津贴及业绩津贴的影响因素及权重如表1所示。

六、设计促进教职工专业素养发展的绩效工资结构

二级学院对教职工的具体情况更为了解,更清楚用何种方法、手段更为有效地激励教职工素养的提升,能做到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因此决定了我们在做奖励性绩效工资设计时,应实施打包二次分配,根据各种影响因素所占的比重,及各二级学院业绩在全校业绩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如何打包。然后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总的指导原则及各二级学院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科学、合理、公平、体现绩效的二次分配方案,报学校审核并批准后按二次分配方案实施分配。

根据各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学校发展的侧重点、大学科研程度和研究生的拥有量等,我们可以将各高校划分为教学型高校、科研型高校和综合性高校。教学型高校比较侧重于教学,是以基础学科的教育为主,且多以本科教育为重点,需要应用型技能人才,着重教学能力。因此我们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应提高教学工作所占的权重即X4、X5。通过收入分配的导向作用,使教职工努力的方向与学校发展相一致,致力于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型学校与普通院校相比,研究型大学较侧重于学术研究,同时兼顾教学,需要学术型研究人才,看重科研能力。因此我们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应提高科研工作所占的权重即X6,通过收入分配的导向作用,使教职工致力于科研能力的发展;综合型学校实施多学科均衡发展策略,专业覆盖面广,但也有各自的优势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致力于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有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以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并重,因此我们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应合理并重地分配教学工作X4、X5和科研工作所占的比重X6,来引导教职工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发展齐驾并驱。

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光包含专业知识、理论知识、教育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显性知识、显性素养,还包含很难被清楚地识别和分享的隐形知识、隐形素养。隐形素养不易表达、结果分散、逻辑混乱、稍纵即逝。如想隐形知识、隐形素养转化显性知识、显性素养,化分散为聚集,化混乱为秩序,抓住机遇,把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到最显著面,这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如何激励教师愿意花费这个时间和精力来化隐性为显性是个重点和难点。从绩效工资结果设计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挪出一块来专门用于此项的奖励。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6-028-02

科学研究过程实际上是通过信息的交流,对信息进行创新的过程。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取、使用、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前沿科研信息的敏感意识;对信息的基本操作能力,即能主动、有效地检索信息、对信息进行质量评价、提炼和整合后充分应用;信息创新能力;信息道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否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准确评价和充分吸收信息,不仅对本身的科研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高校整体乃至国家的科研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素养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科研工作是一个创造性、探索性和累积性的工作,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科研信息的使用。可以说科研信息贯穿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协助科研人员寻找突破口,加快科研进程,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产出率。

(一)选题阶段,促进科研工作的准确定位

准确的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良好开端,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在选题阶段,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地、准确地对他人所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对各种数据进行计算,了解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劳动。同时,认真检索本研究领域中已获得资助的项目信息,找出尚待研究的问题,确定选题,以及对此选题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和分析来证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具体研究内容、技术关键,从而完成课题论证工作。此阶段是科研人员已具备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有机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在开展研究工作时才能节约时间,目标明确,少走弯路,避免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二)研究阶段,保证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科研人员所开展的每一次科研工作,全过程都离不开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和应用。科研人员结合课题的研究计划,随着课题的进展情况,有步骤地查找、搜集、提供参考数据、工艺、方法、标准等有利于扩展思路的有关资料,与课题研究密切配合,同步发展。占有的资料要体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反映学科前沿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的最新理论与发现,代表学科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料,保证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进行理论推导时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引据充分。如果研究有实验阶段,这时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国内外同研究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材料、实验方法和手段等,需要追踪同类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来证明原先设想的正确性,以期得到创新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的信息对科学研究起到启发、调整、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三)总结阶段,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通过获取的信息,一方面促进成果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对比分析客观评价成果的水平。在此阶段,科研人员要按照研究预定的成果目标和水平,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包括对比资料,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信息,高标准对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从而阐明该研究成果的水平、意义和价值,为研究工作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也同时促成科研人员及早发现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成果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研究工作最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信息素养构成标准及存在的不足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04年了《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信息素养标准》(草案),该标准用以指导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描述了五方面标准:一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明确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二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有效地、有能力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三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准确评估所获取的信息和它的出处,进而决定是修改最初的检索式,还是寻求另外的资源,以及是否建立一个新的研究过程;四是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一个团体的成员,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要能够认识与信息使用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经济、伦理、法律和社会观点,有效地、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以实现特定的目的;五是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了解信息素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认可对他所在领域的最新进展保持了解的必要性。

虽然这个科技信息素养标准是主要针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在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而制定的,但标准的制定也是根据科学技术教育和研究过程的特点,所以也同样适用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构成标准主要是:一是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能够从完成科研任务的角度重视信息能力;二是能够了解和确定信息源,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方法,通过信息检索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三是能够批判性地评价和有效地使用获取的信息,经过对信息的整合和应用,实现信息的创新;四是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注意知识产权问题,合法使用信息。

目前,虽然信息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因为教育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普遍不太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科研人员信息素养培训的忽视,使科研人员信息意识淡薄,对信息缺乏敏感性,不会积极、主动地获取和整理信息;或者研究方式观念陈旧,获取科研信息的途径单一,还没有意识到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信息技能不高。大多数科研人员虽然有信息需求意识,但由于缺乏基本的文献检索知识,不了解检索系统结构,使科研人员不能充分准确表达自己的信息要求,造成检索效率低。三是信息综合能力较低。不能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评价、组织、处理等综合分析,以实现信息的增值,从而达到知识创新的目标。

因此,只有提高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强化其信息意识和能力,使其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科研竞争力。所以迫切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对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

三、培养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培养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员、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及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优势,是渎者获取知识、信息、技术、能力和接受终身教育的主要场

所。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对科研人员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信息素养的培养。一方面,让科研人员熟练掌握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各种检索途径、技能和策略,使其具备快速、准确、精确获取信息的技能,并具有一定的信息鉴别、选择、分析、有效利用的能力;另一方面,针对科学研究开展以高深信息理论和高级检索方法为主的高层次教育,重点是各种高深信息资源的获取策略与方法、整理与利用以及高深信息资源的二次、三次开发等。

(二)充分利用高校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培养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

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与讲授文献检索课的教师积极沟通,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需求,制定对科研人员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信息素养教学体系。主要对科研人员进行信息获取的基本技能、技巧教育,旨在让科研人员熟知获取各种信息所需的常用检索工具或途径,注重进行各种检索方法、检索工具的实际操作使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加强对信息道德、信息安全、法律等方面的教育,规范科研人员的信息行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觉维护良好的信息交流环境。

(三)积极开展讲座、研讨等多种形式培养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

对于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科研人员来讲,信息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习的兴趣。可采用理论与实践研讨班、讲座等多种形式,如开展针对某一类型和某一学科个性化信息需求和使用的专题讲座;对现代信息检索技术的新发展、新动向结合科研实际进行的专题讲座;对刚开始进行科学研究的青年教师开展资料积累整理的方法以及科研论文的写作技巧方面的讲座和研讨;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晓航,科研项目立项的主体要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67

[2]ALA/ACRUS73科技领城信息素养任务组[J]。李玲,张冬荣,译,图书情报工作动态,2006,(4):7-12

篇12

科学研究过程实际上是通过信息的交流,对信息进行创新的过程。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取、使用、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前沿科研信息的敏感意识;对信息的基本操作能力,即能主动、有效地检索信息、对信息进行质量评价、提炼和整合后充分应用;信息创新能力;信息道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否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准确评价和充分吸收信息,不仅对本身的科研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高校整体乃至国家的科研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素养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科研工作是一个创造性、探索性和累积性的工作,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科研信息的使用。可以说科研信息贯穿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协助科研人员寻找突破口,加快科研进程,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产出率。

(一)选题阶段,促进科研工作的准确定位

准确的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良好开端,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在选题阶段,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地、准确地对他人所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对各种数据进行计算,了解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劳动。同时,认真检索本研究领域中已获得资助的项目信息,找出尚待研究的问题,确定选题,以及对此选题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和分析来证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具体研究内容、技术关键,从而完成课题论证工作。此阶段是科研人员已具备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有机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在开展研究工作时才能节约时间,目标明确,少走弯路,避免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二)研究阶段,保证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科研人员所开展的每一次科研工作,全过程都离不开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和应用。科研人员结合课题的研究计划,随着课题的进展情况,有步骤地查找、搜集、提供参考数据、工艺、方法、标准等有利于扩展思路的有关资料,与课题研究密切配合,同步发展。占有的资料要体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反映学科前沿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的最新理论与发现,代表学科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料,保证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进行理论推导时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引据充分。如果研究有实验阶段,这时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国内外同研究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材料、实验方法和手段等,需要追踪同类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来证明原先设想的正确性,以期得到创新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的信息对科学研究起到启发、调整、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三)总结阶段,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通过获取的信息,一方面促进成果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对比分析客观评价成果的水平。在此阶段,科研人员要按照研究预定的成果目标和水平,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包括对比资料,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信息,高标准对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从而阐明该研究成果的水平、意义和价值,为研究工作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也同时促成科研人员及早发现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成果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研究工作最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信息素养构成标准及存在的不足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2004年了《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信息素养标准》(草案),该标准用以指导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描述了五方面标准:一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明确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二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有效地、有能力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三是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准确评估所获取的信息和它的出处,进而决定是修改最初的检索式,还是寻求另外的资源,以及是否建立一个新的研究过程;四是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一个团体的成员,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要能够认识与信息使用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经济、伦理、法律和社会观点,有效地、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以实现特定的目的;五是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够了解信息素养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和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认可对他所在领域的最新进展保持了解的必要性。

虽然这个科技信息素养标准是主要针对高等院校的学生在科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信息素养能力而制定的,但标准的制定也是根据科学技术教育和研究过程的特点,所以也同样适用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构成标准主要是:一是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能够从完成科研任务的角度重视信息能力;二是能够了解和确定信息源,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方法,通过信息检索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三是能够批判性地评价和有效地使用获取的信息,经过对信息的整合和应用,实现信息的创新;四是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注意知识产权问题,合法使用信息。

目前,虽然信息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因为教育体制、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普遍不太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意识不强。长期以来形成的对科研人员信息素养培训的忽视,使科研人员信息意识淡薄,对信息缺乏敏感性,不会积极、主动地获取和整理信息;或者研究方式观念陈旧,获取科研信息的途径单一,还没有意识到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信息技能不高。大多数科研人员虽然有信息需求意识,但由于缺乏基本的文献检索知识,不了解检索系统结构,使科研人员不能充分准确表达自己的信息要求,造成检索效率低。三是信息综合能力较低。不能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评价、组织、处理等综合分析,以实现信息的增值,从而达到知识创新的目标。

因此,只有提高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强化其信息意识和能力,使其及时掌握准确的信息,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科研竞争力。所以迫切需要通过有效途径对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

三、培养科研人员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培养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高素质的信息服务人员、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及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优势,是渎者获取知识、信息、技术、能力和接受终身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注重对科研人员信息认知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等信息素养的培养。一方面,让科研人员熟练掌握不同类型信息资源的各种检索途径、技能和策略,使其具备快速、准确、精确获取信息的技能,并具有一定的信息鉴别、选择、分析、有效利用的能力;另一方面,针对科学研究开展以高深信息理论和高级检索方法为主的高层次教育,重点是各种高深信息资源的获取策略与方法、整理与利用以及高深信息资源的二次、三次开发等。

(二)充分利用高校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培养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35-03

一、研究背景

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人文科研素养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然而,良好的人文科研素养并不是只靠研究生教育阶段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应该从本科生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这一点在法律上也被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出具有热爱祖国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关系到科学技术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进展[1]。研究表明,科研人员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与研究习惯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大学本科阶段[2]。因此围绕着如何培养本科生人文科研素养这一热点问题,业界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

重点实验室作为大学的重要科研活动场所,能够给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推动大学生边做边学,在问题驱动和在同伴和指导老师启发下立足自学,这正是弥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与科研相关的情意态度、科研方法等缺失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省部级乃至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因受限于实验室管理体制,主要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本科生没有或很少有机会使用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感受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氛围。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在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发挥远远不够。基于此,许多高校都意识到,研究如何更好地共享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有效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仅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大学生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满足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欠缺的。让大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真刀真枪的锻炼,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1961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出台的“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Research Experiences Undergraduate,REU)是美国最早制定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十分注重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早期科研能力,于1969年最早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PRO),该计划要求高校从一入学就给大学生提供科研工作训练的机会,规定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立项。重点实验室无疑是一个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平台。在重点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由于科研课题大都面向国家、地方的战略需求,与当地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查阅文献,大学生可了解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亲身体会到科技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感觉到个体对人类发展的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文科研精神。

最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基于科研平台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科研素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学校科研平台的分析测试中心,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中心师资力量,通过选择与学科适宜的研究课题和教学相长的指导模式,为培养本科生提前进入相关的专业领域开展了探索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峡大学依托“天然产物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大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强化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不断进取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研究型高校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让大学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他们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等。这些高校的成功做法就是充分依托了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

三、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的措施和途径

1.课堂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体会穿插到日常教学当中,通过对本科生进行学术熏陶,提高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和科研的兴趣与欲望。其次,教师应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2.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教师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所做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重点实验室有固定的研究人员,他们学历和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因此可让这些老师担任本科生的科研指导教师。本科生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同时,本科生可方便地向导师所带的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科研经验,从而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小组,各层次各学历相配合,通过“传、帮、带”模式,不仅能够为高校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科研成本。

3.倡导“探究型”学习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是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精神的关键。“在研究中学习”意味着研究和学习是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探究性学习基于课题形式开展。课题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宜太难,但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在课本上是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学生必须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相互讨论,才有可能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开展实验也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进而逐步形成一种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品质。

4.搭建重点实验室内部平台,创造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内部培育条件。①扩大大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的参与面。重点实验室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而应该最大限度地面对全体专业的学生。学生进到重点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的价值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人文科研素质,而并非力求得到某种具体的有形科研成果。当然如果能产出科研成果,那是锦上添花的事。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科研素养是目标,避免过度精英化。换而言之,重点实验室应当促成科研的普及化,而不是科研的神圣化。②实施科学的实验项目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上把大学生科研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造成了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定模糊位和松散管理,使得学生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专业指导和科研方法指导[3]。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做到导而不演,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4]。举行专题研讨会,让每个参与者汇报研究进展,在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看了哪些相关的文献,有什么启示。指导老师对问题要逐一进行讲评,提出引导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才会真正落实到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过程中。③优化配置重点实验室资源。由于受到现行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制度的限制,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仪器及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相对独立,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较低,不利于增加大学生参与研究体验的动手机会,并且因专业、年级的不同,各重点实验室开设实验课内容间的衔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成立“实验中心”可解决这些问题。“实验中心”由专业学科类实验室和工程实践类实验室两部分组成,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实验室资源,为大学生实验时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人文科研素质的培养。④拓宽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渠道。国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是上级部门拨付的经费。这类经费有保障,课题设置大多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此外,大多数老师有国家级科研课题。所以,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要尽可能引入社会外部课题到重点实验室,即加大和企业合作的力度。来自于企业的课题多偏重于工程技术和社会需求,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更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挖掘资源和拓宽项目渠道,使得经费有保障,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⑤编写合适的科研实验教程。为便于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必备的科研素养和基本的实验能力,有一本合适的科研实验教材(指导书)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精心组织编写出版了《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教程。本教材以专业典型的共性实验为基础,安排以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为主的常规基础性实验,并大体按照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性能表征进行实验排序,以实现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精心编写了以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的“三性”实验,即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例如:设计了“新型热敏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新型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铌酸锶钡铁电陶瓷的掺杂改性研究”、“新型电子封装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热处理工艺对薄膜物相与结构的影响”、“硅酸锶基发光材料的燃烧法制备及其光谱特性”、“掺杂对钕铁硼合金磁性能的影响”、“锂基微波陶瓷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纳米离子的合成及性能表征”、“钢表面等离子渗铬及耐蚀性研究”、“新型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均匀沉淀法制备铝酸锶发光材料”等项目,而且大部分实验是从近年来老师们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过来的实验,实验内容和表征手段新,且实验内容深度和广度适中。

四、深化“产学研”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外部培育基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特色[5],充分利用学校与研究团体、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过程之中。

高校应注重“产学研”结合的联合教育模式。在毕业设计时,加大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组成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由于工程技术类课题偏重于生产实际,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由于是真题真做,处于实战状态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会极大限度地受到激发,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紧张繁重的工作,不仅锤炼了毅力,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非技术因素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以至学生今后就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方式无疑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五、结语

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重点实验室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依托重点实验室,从科研实验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等。我们要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大学在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陆凌云.关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教研究,2007,01):60-61.

[2]洪早清.关于本科生科研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5):102-104.

[3]庄军,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6.

[4]于泽,樊世清,等.谈如何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J].高校讲坛,2008,(26):13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