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医疗市场定位

智慧医疗市场定位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智慧医疗市场定位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智慧医疗市场定位

篇1

2009年1月1日起,北京电视台对所有频道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改版,其中以科教频道的改革最为大刀阔斧。随着“点亮智慧人生”的频道主题与橙、白两色主色系包装系统的亮相,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以下简称BTV科教频道)完成了一次令人惊叹的质的飞跃,其成功正是来源于频道精准、有效的定位策略。

一、使用人定位

使用人定位是从商业产品领域延伸至媒介行业的概念。所谓产品使用者定位法,是指企业通过明确指出其产品适用者并借助使用者代表进行劝说,达到吸引目标消费者从而实现定位的方法。在媒介经营中,受众定位是媒介定位的基础,是否找准新闻媒体的受众定位,关系到媒体市场定位和风格定位的确定方向。

改版后的BTV科教频道以“点亮智慧人生”作为整个频道的核心理念,把“点亮”作为关键词,将“智慧”和“人生”贯穿到全天节目中,体现“大教育”的频道定位。在“大教育”的理念下,将频道节目整合划分为科学、教育、法治、健康、人文、艺术六方面内容。打开科教频道,可以增长智慧,启迪人生。众所周知,“教育”是终生性、全民性的主题,因此以“大教育”作为频道所有栏目体现的价值观能够成功吸引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科教频道采用了整合时段的策略,将原来全天混杂无章的栏目排播按照节目类型分类整合,形成了早间综合时段、上午科教时段、午问法治时段、傍晚养生时段、晚间人文时段、午夜综合(重播)时段的六大主题时段。其中以午间法治时段、傍晚养生时段、晚间人文时段这三大时段的受众定位方针最为典型:午间科教频道以快节奏的法制节目时段作为观众快餐式的收看内容;傍晚的时间(16时~18时),是中老年人收看电视的高峰期。针对中老年人和居家人群的需求,BTV法制频道在这个时段放置了养生节目,舒缓的节目节奏、权威的专家嘉宾、贴近生活健康的话题合乎中老年人的收视要求;午夜档是以谈话访谈形式为核心的“非常”系列节目,它们被定义为“人文”主题时段。

二、个性与风格定位

首先,在视觉方面统一全频道形象标识。这包括频道使用了全新的橙色系包装、统一的频道呼号。为了在视觉上更有认同度,BTV科教频道甚至多档节目使用同一演播室。

其次,选定频道主题语,创作频道主题歌。制作频道主题歌也是科教频道的一个创举,BTV科教频道邀请著名歌手杨坤创作并演唱了主题歌《点亮智慧人生》。频道总监徐滔在2010年接受《中国电视》采访时说:“邀请杨坤的原因非常简单,杨坤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而且嗓音独特,富有感染力,同时,他的歌唱道路曲折坎坷,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励志故事。”

三、内容定位

内容定位在媒介定位策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做什么内容,怎么做内容,做得怎么样是评判―个媒介及其产品的核心指标。这里分析一下BTV科教频道的内容呈现。

[午问――法治时段]

午间时段被安排为法治时段,这一时段由四档法制节目组成,分别是《现场说法》、《法治进行时》、《大家说法》、《第三调解室》,四档节目首尾相连紧密播出,中间的广告空隙很少,这也是为了适应午间节目节奏“快”和信息“新”的需求。

《现场说法》是北京电视台第一档采用栏目剧方式制作的节目,取材于真实案件,运用法律的视角,通过演员的表演,采用短剧加律师点评的方式,讲述真实发生的法治事件,解析事件中的法律要点。同时,短剧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让原本生硬刻板的法律知识在观众观剧过程中被潜移默化地接受。

《法治进行时》开播于1999年底,早已成为北京地区最受欢迎、知名度最高的王牌节目。《法治进行时》拥有节奏快、信息量大的特点,成为第一时间法治信息、解读法治案件的平台。这些法制新闻无一例外都是第一时间现场报道,把最直观的现场感传递给观众。

法治时段四档节目形成了特点互补,可以满足这一时段不同受众的收视需求,而不会造成审美疲劳。

[傍晚――养生时段]

针对年龄较大的观众人群收看电视的特点,BTV科教频道在傍晚时段的节目为养生健康类,由《健康北京》和《养生堂》两档节目组成。养生时段的两档节目都有共同点:实用、接地气、有权威性,而它们又在内容上有所差异:《健康北京》主要是针对疾病、医疗,注重疾病的后期治疗的信息;《养生堂》主打中医、传统牌,注重疾病的前期预防。这样它们可以较为全面的涵盖健康养生的各个方面,也便于观众更有针对性的做出收视选择。

[晚间――人文时段]

每个频道的晚上8点是所谓的“黄金档”,为了争夺收视份额,目前各个卫视基本上都是以电视剧为主打,造成了该时段电视节目同质化的局面。BTV科教频道别出心裁,结合频道自身特点推出了晚八点“非常故事汇”系列节目。该节目由六个访谈类系列节目组成,分别是《非常记忆》、《非常说名》、《非常接触》、《非常夫妻》、《非常父母》、《非常向上》,六档节目分别在周一至周六的晚8点播出,每周是一套完整的“非常故事汇”。

“非常故事汇”以访谈的形式将历史、文化、家庭、情感、精神价值观等诸多人文方面呈现在电视上,不同的节目主题例如家庭、爱情、师生都对相应的收视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应该说,六档节目所构成的一套“故事汇”有很好的张力,而不同的人文内涵能够真正的起到“启迪观众智慧”的作用。

综上所述,法治时段、养生时段、人文时段三大板块覆盖了科教概念的绝大部分,也扩大了收视群体,而三大板块共同体现出的内容上的宽领域、多层次、深内涵的特点已经成为BTV科教频道的一张名片。

四、营销定位

营销定位是就市场而言,指媒介经营者在发现一定的市场机会,并对新闻传媒市场作出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后,确定目标市场的策略。

营销定位的基本前提是,目标市场存在需求空间,而且市场竞争尚未固化恶化。市场定位就像在夹缝中找位置、定目标,将宏观的市场区域缩小到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传播,它的核心思路就是“市场还没有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一)科教类频道相对于其他频道的营销定位

电视节目的任务主要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同时还肩负着引导舆论、提高人民素质的重任。与其他频道相比,科教频道无疑需要承担更多的舆论引导作用。

针对科教频道受众高学历、高敏感度、高消费水平的特点,要想在众多频道中脱颖而出,科教类频道需要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因此,当下各个科教频道纷纷转变了路线,采取了“化专为广”的策略,通过知识性、娱乐性、服务性更强的节目形式把原本枯燥的知识渗透进去,达到教育效果。

(二)BTV科教频道相对于其他科教频道的营销定位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的营销定位,更多体现为“实用”和“权威”。

篇2

 

“这一现象在2013年下半年会有所好转,未来5年中国IT市场将依然稳步增长,第三平台依旧引领未来。” IDC中国区总经理霍锦洁认为。

IDC预计,在第三平台技术领域,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及社交等第三平台为基础的技术领域仍将不断向各个行业渗透,其带动的相关硬件、软件及服务市场也将维持高速成长,这四个领域未来5年的复合增长率都在30%以上,依然引领中国IT市场增长。

 

IDC表示,由于中国政府行业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总的IT花费占到总体IT市场的60-70%,因此,政府政策影响领域对IT市场的贡献巨大。根据IDC的分析,中国城镇化未来10年建设的总投资将超过40万亿元人民币,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投资达到两万亿元,直接为IT市场带来的机会超过1万亿元。另外,战略新兴产业、医疗改革、节能环保、水利建设、轨道交通等领域也投资巨大,未来5年每个领域都有超过万亿的投资,这也将拉动这些领域的IT市场高速增长。

 

篇3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中小企业客户理财;理财产品

一、中国银行业理财冲击波

金融理财是通过储蓄、贷款、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渠道,对个人(家庭)的资金和负债资产的科学管理和运作,以提高财产的效能,实现个人(家庭)的人生目标的经济活动。银行理财则是指银行利用自己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以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订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的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增加迅速。客户对银行理财业务的需求随之增加。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财顾问的指导和咨询。国际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几乎百分之百的人们在没有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咨询时,一生中损失的个人财产从20%到100%之间。目前200多家外资银行已经介入中国金融市场,各家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新兴股份制银行都正在不断开发和推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未来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持有4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据我国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全国理财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000亿元左右,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创造利润的空间。理财业务将像银行存取款、汇款一样成为银行的一项标准服务项目。像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广发银行的“真情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等,正以各自的特色和超时空服务吸引着各个高端客户的眼球,丰富着银行理财市场。他们正在尽可能全面的、科学的、多元互补和动态跟进的理财服务,使客户实现终身快乐的理财目标;获取家庭和个人财务的最大自由。总之,这些银行正通过自己的理财智慧为客户进行着美好的人生财富规划。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现状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自1995年开始组建以来,目前已经达到了118家,虽然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人才不足、科技手段滞后、资本充足率低下、不良贷款多、风险管理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对金融理财业务还处于朦胧状态,银行理财产品几乎空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银监的要求下,为扩大中间业务收入仅仅做一些保险、基金、信托业务等初级理财产品。城市商行的理财观念有待灌输,理财市场有待定位,理财产品有待研发,理财渠道有待拓展,理财原则有待确立,理财人才有待培养。总之,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做出自己准确的理财市场定位。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后,绝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属于地地道道的小银行。“立足地方,服务市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的思维模式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有大的突破。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自己的市场定位。即在巩固现有客户关系的同时,发现和挖掘潜在客户。通过市场细分,找准目标市场,进行目标营销,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一个人一个尺寸”。懂得谁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服务主顾,然后由专业理财人员对其进行信息搜集、整理与评估,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依据客户理财目标,帮助其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总之,为中小客户和城市居民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财定位。

四、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策略

(一)理财对象:为中小客户理财

首先,这是由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决定的。目前,全国现有城市商业银行118家,其中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多在500亿元以下,它们还都属小银行之列。从当前情况看,其经济实力,人才资源,科技支持,研发能力,理财工具等都不具备同工、建、中、交、农、招等大中型银行竞争的能力,更不具备同花旗、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竞争的实力。不能为高端客户进行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硬伤。

其次,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决定的。中小客户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群,中小客户需要理财。据有关资料显示,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了26年。这种势头还在继续,GDP、人均收入、存款余额等这些对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个人家庭财富积累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都大幅度地增长。前25年,国民收入就提高了22倍以上(名义增长)。同时,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也使人们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综合安排,确保自己日后生活在理财方面达到独立、安全和自主,更好地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基本目标。富裕起来的中产阶层及广大的城市居民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理财市场。以年均30%高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也要求城商行必须把握机遇,细分目标市场,为中小客户理财。

(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应以理财业务和联合运用开发为主

从目前全球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看,品种极为丰富。各种理财产品相互组合,分散风险,依照客户理财目标,“可控风险,追求最大利润”是银行理财专家理财的基本原则。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看,理财队伍的理财艺术刚刚处于“萌芽阶段”或“幼稚园阶段”(夏保罗语)的起步时期,“稳健经营”是首要原则。理财产品的选择可分步进行。

首先,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如目前部分城商行正在营销的产品:保险,债券、基金均属初级理财产品。

其次,逐步介入自己相对熟悉收益较大的产品。如股票、信托和房产投资业务。随着理财人员经验的丰富,不断介入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业务本身就是智慧(知识)、判断,经验和胆识(眼光)结合的结晶。准确的产品选择是理财客户取得稳定收益的保障,而收益的增长又是取得客户信任,增强客户忠诚度的基础。理财产品应及时推出。

再次,联合开发和创新新的理财产品。目前,从综合竞争力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有精力和实力创造出高端的理财产品组合。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行100万张银行理财卡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所处的地域环境看,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在100万人左右。每个城市人均持有一张同一银行的银行卡是不现实的。因此,自行发卡不是明智选择。而同大中型银行联合推出理财产品,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联合开发有三个渠道:一是与新兴的股份制银行联合。他们的理财卡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如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廊坊等商行同石家庄商行共同运用石家庄商行的“如意卡”的小范围的联合,初步形成了合力,利于市场发行和竞争。三是在银监会或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共同研发“中国城市商行业理财卡”,实现互惠共赢。

(三)营销渠道:发散式营销为主要模式

发散式营销是指在银行现有客户的基础上,通过客户经理或理财专家的指导和努力,使现有客户带动潜在客户,从而达到客户倍数增长的营销模式。城市商业银行经过近10年的发展,都培育了众多的基本客户群。许多客户正是在城商行的业务支持下由小到大迅速发展,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他们也以城市商业银行偏平化的管理模式,方便快捷的决策等灵活的机制,成了“赶不走的客户”,培育了相互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客户关系十分融洽。因此,在划分目标市场时必须首先熟悉市场所在的物理环境、情感环境、文化环境与智力环境。在此基础上,市场细分,选准目标客户。这样,理财的基础市场才会尽在掌握之中。如果营销方式得当,他们的上下游客户,乃至上下游客户的客户,就会从潜在的客户迅速转变为现时客户。

(四)理财目标: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原则

2007年1月份,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间的相互参股和并购日益显现,实力强大银行的金融服务品种会越来越丰富,城市商业银行的边缘化地位更加严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就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有自己的目标客户,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有自己的强势产品,而理财成为了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理财方面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虽然城市商业银行理财的终极目标是增加业务收入,提高盈利水平,但是近期目标应以“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理财的基本原则。一是稳定现有客户,使其财富在城商行的管理下照样能不断增值,以加强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是通过理财,增加客户资产的额外价值,提高城商行超值服务水平,激发客户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培养成长型客户;三是树立理财服务典型,扩大潜在客户,从而提高城商行在中小客户中的市场占有份额;四是在优质的客户稳步增加或减少流失的基础上,加快特色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使城商行逐步走向精品小银行之路。

(五)理财关键: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

银行理财对城商行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可怕的概念,可怕之处在于缺少理财的主体———人才。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已是当务之急。

篇4

一、中国银行业理财冲击波

金融理财是通过储蓄、贷款、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渠道,对个人(家庭)的资金和负债资产的科学管理和运作,以提高财产的效能,实现个人(家庭)的人生目标的经济活动。银行理财则是指银行利用自己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通过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以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订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的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增加迅速。客户对银行理财业务的需求随之增加。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财顾问的指导和咨询。国际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几乎百分之百的人们在没有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咨询时,一生中损失的个人财产从20%到100%之间。目前200多家外资银行已经介入中国金融市场,各家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新兴股份制银行都正在不断开发和推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未来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持有4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据我国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全国理财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000亿元左右,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创造利润的空间。理财业务将像银行存取款、汇款一样成为银行的一项标准服务项目。像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广发银行的“真情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等,正以各自的特色和超时空服务吸引着各个高端客户的眼球,丰富着银行理财市场。他们正在尽可能全面的、科学的、多元互补和动态跟进的理财服务,使客户实现终身快乐的理财目标;获取家庭和个人财务的最大自由。总之,这些银行正通过自己的理财智慧为客户进行着美好的人生财富规划。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现状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自1995年开始组建以来,目前已经达到了118家,虽然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人才不足、科技手段滞后、资本充足率低下、不良贷款多、风险管理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对金融理财业务还处于朦胧状态,银行理财产品几乎空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银监的要求下,为扩大中间业务收入仅仅做一些保险、基金、信托业务等初级理财产品。城市商行的理财观念有待灌输,理财市场有待定位,理财产品有待研发,理财渠道有待拓展,理财原则有待确立,理财人才有待培养。总之,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做出自己准确的理财市场定位。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后,绝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属于地地道道的小银行。“立足地方,服务市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的思维模式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有大的突破。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自己的市场定位。即在巩固现有客户关系的同时,发现和挖掘潜在客户。通过市场细分,找准目标市场,进行目标营销,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一个人一个尺寸”。懂得谁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服务主顾,然后由专业理财人员对其进行信息搜集、整理与评估,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依据客户理财目标,帮助其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总之,为中小客户和城市居民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财定位。

四、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策略

(一)理财对象:为中小客户理财

首先,这是由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决定的。目前,全国现有城市商业银行118家,其中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多在500亿元以下,它们还都属小银行之列。从当前情况看,其经济实力,人才资源,科技支持,研发能力,理财工具等都不具备同工、建、中、交、农、招等大中型银行竞争的能力,更不具备同花旗、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竞争的实力。不能为高端客户进行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硬伤。

其次,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决定的。中小客户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群,中小客户需要理财。据有关资料显示,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了26年。这种势头还在继续,GDP、人均收入、存款余额等这些对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个人家庭财富积累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都大幅度地增长。前25年,国民收入就提高了22倍以上(名义增长)。同时,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也使人们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综合安排,确保自己日后生活在理财方面达到独立、安全和自主,更好地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基本目标。富裕起来的中产阶层及广大的城市居民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理财市场。以年均30%高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也要求城商行必须把握机遇,细分目标市场,为中小客户理财。

(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应以理财业务和联合运用开发为主

从目前全球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看,品种极为丰富。各种理财产品相互组合,分散风险,依照客户理财目标,“可控风险,追求最大利润”是银行理财专家理财的基本原则。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看,理财队伍的理财艺术刚刚处于“萌芽阶段”或“幼稚园阶段”(夏保罗语)的起步时期,“稳健经营”是首要原则。理财产品的选择可分步进行。

首先,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如目前部分城商行正在营销的产品:保险,债券、基金均属初级理财产品。

其次,逐步介入自己相对熟悉收益较大的产品。如股票、信托和房产投资业务。随着理财人员经验的丰富,不断介入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业务本身就是智慧(知识)、判断,经验和胆识(眼光)结合的结晶。准确的产品选择是理财客户取得稳定收益的保障,而收益的增长又是取得客户信任,增强客户忠诚度的基础。理财产品应及时推出。

再次,联合开发和创新新的理财产品。目前,从综合竞争力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有精力和实力创造出高端的理财产品组合。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行100万张银行理财卡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所处的地域环境看,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在100万人左右。每个城市人均持有一张同一银行的银行卡是不现实的。因此,自行发卡不是明智选择。而同大中型银行联合推出理财产品,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联合开发有三个渠道:一是与新兴的股份制银行联合。他们的理财卡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如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廊坊等商行同石家庄商行共同运用石家庄商行的“如意卡”的小范围的联合,初步形成了合力,利于市场发行和竞争。三是在银监会或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共同研发“中国城市商行业理财卡”,实现互惠共赢。

(三)营销渠道:发散式营销为主要模式

发散式营销是指在银行现有客户的基础上,通过客户经理或理财专家的指导和努力,使现有客户带动潜在客户,从而达到客户倍数增长的营销模式。城市商业银行经过近10年的发展,都培育了众多的基本客户群。许多客户正是在城商行的业务支持下由小到大迅速发展,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他们也以城市商业银行偏平化的管理模式,方便快捷的决策等灵活的机制,成了“赶不走的客户”,培育了相互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客户关系十分融洽。因此,在划分目标市场时必须首先熟悉市场所在的物理环境、情感环境、文化环境与智力环境。在此基础上,市场细分,选准目标客户。这样,理财的基础市场才会尽在掌握之中。如果营销方式得当,他们的上下游客户,乃至上下游客户的客户,就会从潜在的客户迅速转变为现时客户。

(四)理财目标: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原则

2007年1月份,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间的相互参股和并购日益显现,实力强大银行的金融服务品种会越来越丰富,城市商业银行的边缘化地位更加严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就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有自己的目标客户,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有自己的强势产品,而理财成为了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理财方面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虽然城市商业银行理财的终极目标是增加业务收入,提高盈利水平,但是近期目标应以“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理财的基本原则。一是稳定现有客户,使其财富在城商行的管理下照样能不断增值,以加强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是通过理财,增加客户资产的额外价值,提高城商行超值服务水平,激发客户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培养成长型客户;三是树立理财服务典型,扩大潜在客户,从而提高城商行在中小客户中的市场占有份额;四是在优质的客户稳步增加或减少流失的基础上,加快特色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使城商行逐步走向精品小银行之路。

(五)理财关键: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

银行理财对城商行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可怕的概念,可怕之处在于缺少理财的主体———人才。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已是当务之急。

首先,培训人才。中国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正呼唤着我国金融理财师的出现和发展。为了迅速培养合格的理财专家,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第五批53项职业标准中,理财师正式被纳入了国家职业大典中。2004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金融理财标准委员会通过了《金融理财师考试认证暂行办法》。2006年,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又正式成立。这为我国理财师快速培训成长奠定了基础。城商行必须赶上这班车,加快理财人才的培养。

其次,长留人才。人才是现代社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承认人的需求,满足之;尊重人的个性,容纳之;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之;开发人的潜能,利用之;鼓励人的创造,奖励之。”这是招商银行的人本理念,也是他们的致胜之本。花旗银行前总裁史蒂尔曼。洛克菲勒在1965年就指出:“如果我们把最近这几年里所做的事情全部放倒,然后再把它们重新拼在一起,那么就可以看到,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所倾注最多的精力,花了最多的时间,并且今后也将继续这样做的事情是———人的问题,对这一点应该是毫无疑问。在花旗银行人员的招聘、录用、培训、岗位安排和发展,总是排在第一位的。”比人才更重要的是能人,而在人才的使用上,花旗银行前亚洲区资产融资部总裁,现任美国国际教育基金会会长夏保罗说:建立激励制度最重要,花旗银行为此实行了“九方格图”绩效考核制度。“重用人才、重奖人才、尊重人才、长留人才”是花旗银行的选择人才观,与招商银行同工异曲。这也是现代银行的成功之道。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要使自己的团队成为精英团队,在金融市场中有优势兵力,强打猛攻,最大限度地提高理财市场占有率,培养人才,长留人才是致胜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增加迅速。客户对银行理财业务的需求随之增加。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财顾问的指导和咨询。国际的一项调查也表明,几乎百分之百的人们在没有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咨询时,一生中损失的个人财产从20%到100%之间。目前200多家外资银行已经介入中国金融市场,各家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新兴股份制银行都正在不断开发和推出自己独具特色的银行理财产品。在过去6年的时间里,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未来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持有4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据我国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全国理财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000亿元左右,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创造利润的空间。理财业务将像银行存取款、汇款一样成为银行的一项标准服务项目。像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广发银行的“真情理财”、民生银行的“非凡理财”等,正以各自的特色和超时空服务吸引着各个高端客户的眼球,丰富着银行理财市场。他们正在尽可能全面的、科学的、多元互补和动态跟进的理财服务,使客户实现终身快乐的理财目标;获取家庭和个人财务的最大自由。总之,这些银行正通过自己的理财智慧为客户进行着美好的人生财富规划。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现状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自1995年开始组建以来,目前已经达到了118家,虽然经过了近十年的发展,仍存在着规模较小、人才不足、科技手段滞后、资本充足率低下、不良贷款多、风险管理手段落后、金融产品单一等一系列问题。绝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对金融理财业务还处于朦胧状态,银行理财产品几乎空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在银监的要求下,为扩大中间业务收入仅仅做一些保险、基金、信托业务等初级理财产品。城市商行的理财观念有待灌输,理财市场有待定位,理财产品有待研发,理财渠道有待拓展,理财原则有待确立,理财人才有待培养。总之,城市商业银行要想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做出自己准确的理财市场定位。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小银行。在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自由化以后,绝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属于地地道道的小银行。“立足地方,服务市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的思维模式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有大的突破。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必须服务并服从于自己的市场定位。即在巩固现有客户关系的同时,发现和挖掘潜在客户。通过市场细分,找准目标市场,进行目标营销,实现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一个人一个尺寸”。懂得谁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服务主顾,然后由专业理财人员对其进行信息搜集、整理与评估,分析客户的生活、财务现状,依据客户理财目标,帮助其制定出可行的理财方案。总之,为中小客户和城市居民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理财定位。

四、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策略

(一)理财对象:为中小客户理财

首先,这是由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决定的。目前,全国现有城市商业银行118家,其中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多在500亿元以下,它们还都属小银行之列。从当前情况看,其经济实力,人才资源,科技支持,研发能力,理财工具等都不具备同工、建、中、交、农、招等大中型银行竞争的能力,更不具备同花旗、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竞争的实力。不能为高端客户进行理财,是城市商业银行的硬伤。

其次,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决定的。中小客户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客户群,中小客户需要理财。据有关资料显示,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了26年。这种势头还在继续,GDP、人均收入、存款余额等这些对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个人家庭财富积累产生重大影响的指标都大幅度地增长。前25年,国民收入就提高了22倍以上(名义增长)。同时,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也使人们不得不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财务状况。通过综合安排,确保自己日后生活在理财方面达到独立、安全和自主,更好地享受生活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基本目标。富裕起来的中产阶层及广大的城市居民为城市商业银行提供了广阔的理财市场。以年均30%高速增长的理财需求,也要求城商行必须把握机遇,细分目标市场,为中小客户理财。

(二)理财产品:理财产品应以理财业务和联合运用开发为主

从目前全球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看,品种极为丰富。各种理财产品相互组合,分散风险,依照客户理财目标,“可控风险,追求最大利润”是银行理财专家理财的基本原则。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现状看,理财队伍的理财艺术刚刚处于“萌芽阶段”或“幼稚园阶段”(夏保罗语)的起步时期,“稳健经营”是首要原则。理财产品的选择可分步进行。

首先,低风险,低收益产品。如目前部分城商行正在营销的产品:保险,债券、基金均属初级理财产品。

其次,逐步介入自己相对熟悉收益较大的产品。如股票、信托和房产投资业务。随着理财人员经验的丰富,不断介入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业务本身就是智慧(知识)、判断,经验和胆识(眼光)结合的结晶。准确的产品选择是理财客户取得稳定收益的保障,而收益的增长又是取得客户信任,增强客户忠诚度的基础。理财产品应及时推出。

再次,联合开发和创新新的理财产品。目前,从综合竞争力来看,城市商业银行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有精力和实力创造出高端的理财产品组合。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行100万张银行理财卡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而从中小城市商业银行所处的地域环境看,绝大多数城市的人口在100万人左右。每个城市人均持有一张同一银行的银行卡是不现实的。因此,自行发卡不是明智选择。而同大中型银行联合推出理财产品,既能节约成本,又能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联合开发有三个渠道:一是与新兴的股份制银行联合。他们的理财卡已形成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如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廊坊等商行同石家庄商行共同运用石家庄商行的“如意卡”的小范围的联合,初步形成了合力,利于市场发行和竞争。三是在银监会或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共同研发“中国城市商行业理财卡”,实现互惠共赢。

(三)营销渠道:发散式营销为主要模式

发散式营销是指在银行现有客户的基础上,通过客户经理或理财专家的指导和努力,使现有客户带动潜在客户,从而达到客户倍数增长的营销模式。城市商业银行经过近10年的发展,都培育了众多的基本客户群。许多客户正是在城商行的业务支持下由小到大迅速发展,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他们也以城市商业银行偏平化的管理模式,方便快捷的决策等灵活的机制,成了“赶不走的客户”,培育了相互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客户关系十分融洽。因此,在划分目标市场时必须首先熟悉市场所在的物理环境、情感环境、文化环境与智力环境。在此基础上,市场细分,选准目标客户。这样,理财的基础市场才会尽在掌握之中。如果营销方式得当,他们的上下游客户,乃至上下游客户的客户,就会从潜在的客户迅速转变为现时客户。

(四)理财目标: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原则

2007年1月份,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开放,竞争将更加激烈。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间的相互参股和并购日益显现,实力强大银行的金融服务品种会越来越丰富,城市商业银行的边缘化地位更加严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就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位,有自己的目标客户,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有自己的强势产品,而理财成为了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手段。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在理财方面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虽然城市商业银行理财的终极目标是增加业务收入,提高盈利水平,但是近期目标应以“客户满意、保本微利”为理财的基本原则。一是稳定现有客户,使其财富在城商行的管理下照样能不断增值,以加强客户关系,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二是通过理财,增加客户资产的额外价值,提高城商行超值服务水平,激发客户对金融理财产品的需求,培养成长型客户;三是树立理财服务典型,扩大潜在客户,从而提高城商行在中小客户中的市场占有份额;四是在优质的客户稳步增加或减少流失的基础上,加快特色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使城商行逐步走向精品小银行之路。

(五)理财关键: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

银行理财对城商行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可怕的概念,可怕之处在于缺少理财的主体———人才。打造精英的理财团队已是当务之急。

篇6

第一,“高报价,低折扣”的“价格战”策略成了广播媒体的广告“促销”办法之一。这使得广播广告收入降低,广播广告市场也受到考验,不利于广播媒体的循环发展。节约成本不能以牺牲媒体目标为代价。市场自然会对广告价格进行检验,与本身价值相符的定价将会帮助电台出售更多的广告时段。因此,合理为广告段定价,合理的广播广告价格体制,才会因为“物有所值”而成为广告投放的选择。

第二,规模局限和地域局限是广播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这也将影响着广播广告的持续发展。广播媒体地域性很强,本地化趋势也非常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地域性的广播广告经营。并且随着广播电台的发展,这种束缚也越来越明显。

第三,广播医疗广告是全国绝大多数广播媒体经营创收的“主要来源”。由于广播接收方式灵活,与听众沟通便捷,再加上成本低、收益高,一些商家首选电台,电台也因为能够得到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对医疗广告大开绿灯,即使有问题,也视而不见。正是这种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自杀行为,导致了媒体公信力严重缺失,使广播媒体陷入慢性自杀的困境。

第四,目前播出的广播广告,仅就创意本身来说,很少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即便是一些获奖作品,多数也是对广播媒体本身的特点有所挖掘,而少有情节上的突破,难以给人回味的余地。这与广告创意所要求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境界相差甚远。这样极大地降低了企业商家对广播广告投放的兴趣。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今后广播媒体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广播广告新天地:

第一,精心包装打造电台品牌形象。品牌对于企业而言,是其科技水平、制造水平、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等各项指标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发展质量的一个高度浓缩的成功标志。对广播来说,良好的品牌效应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

第二,确立市场定位,狠抓节目质量。毫无疑问,节目是广播广告成功的核心,电台经营最重要的基础是广播节目。电台的经营要充分考虑听众和广告商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照他们的需要和规则来塑造市场。如北京交通台的定位是一小部分听众,不搞大而全,交通台根据这一部分听众的要求,把节目做细做精,针对他们的喜好,给他们以“贴身”的服务,从而赢得了广告主,也赢得了媒介市场。

第三,提高创意策划水平。所谓广播广告创意,就是广播广告编辑根据广告主的意图和广告文稿的主旨,在经过一系列市场调查、消费者心理研究后,经过一番精心思考和策划,最后塑造成一个商品或劳务的形象或意图的全过程。单从广告自身而言,完美的策划是广告成功的开始,同时广告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不可否认,广播广告在创意方面一直难有起色、单调乏味、内容空洞等。面对不断变化的听众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广播广告创意人员必须结合媒介自身特点进行创造性思考,要与听众的敏感和智慧进行直接沟通,这样才有可能捕捉他们、留住他们;同时还要说服客户认识到:劣质和平庸的广告不仅无助于产品和服务,反而会引起负面效应,最起码是导致广告费的浪费。只有客户认识到创意的重要性,给予充足的经费保障,一批优秀的“大创意”才能得以实现。同时还要注意到广播广告创意是一项集体工作,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这是因为创意在广播广告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一般都要经过多次反复斟酌。尤其是现代的广播广告作品的创意过程,需多人集体完成。它离不开播音员对广告文稿的再创造,也离不开录音员的精心制作。一条优秀的广告作品的诞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四,广播广告的经营整合。绝大多数电台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分散经营,有的是“名统实散”,各系列台各干各的。这种小农式、小作坊式的经营,是对广播资源的浪费,甚至导致了恶性竞争。所以,广播广告应该走规模化发展的路子。广告部应把推介各频道节目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利用招商会、频道节目推介会等多种形式,努力沟通同广告客户和广告公司的联系,大力开发各频道的广告资源。广告部应该同各频道建立相依相存的紧密联系,热切关注并全力支持各频道的节目改革,大力扶持各频道创办的精品节目。因为只有节目办得好,才能提高收听率,从而提高客户广告投入的积极性,并能有效提高单位广告时间的含金量。只有实行广告规模经营,才能做到政策统一、价格统一,有效遏制不良竞争,充分开发利用频道资源。同时也能够保持统一良好的电台形象,还可以从全局着眼,集中资金办大事。

广播广告的发展有赖于全体人员的努力,同时也要找寻适合自己的新的增长点,这是广播广告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只有整合资源、整合传播,实现规模经营,才能更好地创造商机。首先,根据市场需求,提高频道专业化程度,增强各频道的互补性,使整体频道资源得以优化,从而树立整体形象,增强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再次,对节目进行整合,使节目设置具有科学性、节目组合具有艺术性;引进传播学的受众观念,使节目生产注重受众市场中的消费需求。创出名牌节目,产生频道的品牌效应,吸引受众、带来广告客户。

篇7

解云航离职前的神州数码网络到底经历了什么?此前的2月底,解云航和神州数码网络副总经理黄坚曾一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描述了一个过去和现在的神州数码网络。

分销商到制造商,转型度过洗牌期

1999年,国内网络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大约只半年时间,神州数码网络就成长显著。但他们还是在2001年选择了转型做产业。

解云航表示,在网络这个特定的行业,做分销永远无法获得行业话语权,只能徘徊于市场边缘。随着第一次建网过去,用户对于网络的认识更加清晰,用户需要的是针对自己情况设计的一个整体网络解决方案而不再是单一的产品。向制造商挺进成为必然。

解云航说:“做研发可不只是把产品在实验室里做出来,还必须做到这个产品商用后不存在任何不稳定的问题,否则不但影响客户对产品的接受程度,还将给企业带来大量服务成本。”

“例如,我们DCRS-7600系列核心交换机的设计很成功,多批次的市场反馈都让人十分满意。但是,当市场销售规模变大的时候,有些批量产品出现了质量不稳定问题。有一段时间卖出去的产品几乎换了个遍,这样的质量问题持续了5年。”神州数码网络副总经理黄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这说明整个过程管理上有欠缺,逼着我们必须学好质量体系控制课程,直到生产模式达到现在的标准化。”

研发要投入,神州数码网络那几年的报表是亏损的。“最困难时一年亏了3000多万,而做时,盈利是7000万。”解云航说。连续的亏损让更多的人发问:“应该往哪儿走?做一个纯粹的分销公司,还是别的?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自己的业务方向在哪里?”

“2002―2006年是国内数据网络市场洗牌的关键时期。2002年国内做网络的品牌不下30家,2006年,在市场竞标中,我们只能看到最熟悉的几家了。”解云航说,“能活下来,研发是关键,而整个企业系统的成功转型,才是保障没有被洗掉的基础。”

2006年,产品质量稳定了,扭亏了,神州数码网络还开创了与国际一流代工厂开展战略同盟的全新业务模式,使得神州数码网络产品从物料选择、生产控制到品质控制全部按照全球化的规范标准进行。

高端高价,海外市场独辟蹊径

神州数码网络做自主研发产品的时候,国内市场中很多高端用户根本不接受国产品牌。

“当时在技术方面我们有信心,但市场不给我们展示的机会。后来,我们把市场定位在普教行业,因为这些老师都比较懂技术,他们给我们投了信任票。”黄坚说,随后神州数码网络在普教市场占的份额不断扩大,并扩展到运营商、政府、企业、金融、军队、公安、医疗等其他领域乃至海外市场。

“走向海外市场主要是以产品定制及技术合作开发的方式出现的。拼价格,不想;拼渠道,没有。我们就和当地合作伙伴一起拓展用户。”黄坚表示,“神州数码网络选择的合作伙伴,要么和当地用户有很深的合作关系,用户相信其推荐的产品能够保证质量和技术水准;要么在当地拥有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可以为神州数码网络带来较大的销售额。”

这种新模式和其他厂商从低端开始做起的做法相比显得有些另类,“以至于发生了海关扣货事件,以为我们出口的产品价格那么高是为了骗税。”

经过对海外市场的研究,神州数码网络重点拓展的市场包括东南亚、俄罗斯、南美和东欧等,未来则重点进攻欧洲市场。“深受海外欢迎的核心交换机7600系列和万兆5950系列,包括接入层交换机DCS-3950系列等,均通过了CE、RoHS等认证。”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可以在世界上走在前列。DCN品牌已成功为德国3M、白俄罗斯Beeline、印度BSNL、印尼电信、莫斯科Sviaz电信集团等知名企业实施网络建设项目,并在海外项目与中兴、华为的竞争中屡屡胜出。”

解云航当时告诉记者,神州数码网络的海外市场份额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26%,“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让海外市场销售额占到公司销售总额的30%~40%。”

如今,这样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在解云航手里实现了。

元老接任,人事更迭无碍运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接任董事长郭可尊和总经理解云航的闫国荣和余子建都是神州数码的元老级人物。

篇8

一、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层次架构模型

 

产业生态圈概念从自然生态系统引申而来,在市场作用下,企业遵循优位效益原理选择适合的发展空间,企业和政府基于区域整体利益和发展需求推动产业链延伸融合,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产业生态系统。

 

(一)层次结构模型

 

从图1看,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由外至里包括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结构和产业生态链三个层次。内圈的产业生态链是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的核心和特点,决定了产业竞争实力;中间圈层的产业生态结构是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健康养老产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外圈的产业生态环境是生态链和生态结构相互作用的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健康养老产业的结构和发展水平。外圈层对产业生态圈的影响是间接和长期的,内圈层的影响是短期和直接的。

 

从图2看,健康养老产业生态链层次中,消费者即为具有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人群,围绕消费需求形成了核心产业链。生产者则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的企业,包括康复疗养、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健康咨询、旅游休闲健身等,从不同层面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健康养老产业培育的重点。分解者的作用是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运行,消除产业发展不良影响,主要是各类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通过培育、完善和延伸产业链上的行业和企业,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健康养老产业核心链条。

 

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结构层次中,包括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信息、人才和技术服务的其他相关行业,如职业教育、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咨询等。配套行业是产业服务功能完善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效益。

 

健康养老产业生态环境层次中,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特定地域中,生态环境是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基础条件,其他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决定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程度和潜力,可细化为产业发展空间、基础设施条件、人力资源条件、政策环境、相关配套服务产业的发展情况等,是产业生态圈培育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产业生态圈维度分析

 

从区域产业培育和集聚发展的角度,袁政将产业生态圈深入细化为以某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包括生产维、空间维、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相关基础设施、公共维(或政府维)等内容。生产维是直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和配套协作企业,体现了产业生态链的延伸与合作,以及产业生态结构间的竞争协调。科技维、服务维、劳动维指为产业生态圈提供科研创新、信息和服务的企业组织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机场、通讯设施等。公共维或政府维主要是指地方政府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提供的金融、信贷、规划等支持政策。多维网络体系将产业生态圈三个层次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和细化,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符合产业培育的重点任务要求。

 

二、蓟县健康养老产业圈现状分析

 

(一)生态基础条件较好

 

蓟县位于天津市最北部,南距天津市中心城区115公里,西距北京市中心城88公里,交通便利,便于对接北京和天津消费者市场。蓟县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生态条件优越,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区县,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山清水秀,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县、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蓟县文化底蕴深厚,已形成盘山风景、黄崖关长城、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和八仙山原始次生林自然保护区等六大旅游景区。

 

(二)生产维不完善

 

健康养老产业处于萌芽阶段,主导行业不明确,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健康服务产品质量不高,医疗服务和养老养生核心产业链条不完善,相关配套产业如职业教育、健康咨询、信息服务等产业小而分散,没有形成集聚发展的合力。

 

(三)公共维不断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蓟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通过吸引北京和天津高端医疗服务资源外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升蓟县医疗疗养服务水平。蓟县正在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农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试点。三大改革试点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政策和发展空间方面的支持,开拓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科技服务维能力较弱

 

蓟县医疗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区,乡镇医疗卫生资源分布较少,级别层次较低,针对康复、老年护理等领域服务能力薄弱,难以满足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要求。蓟县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医师占比不足30%,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护理、家政服务、医疗咨询等人才缺乏。

 

三、蓟县健康养老产业链培育及路径设计

 

蓟县适合发展三大行业类型:一是老年健康产业,吸引北京和天津有休闲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发展保健品、营养品、家庭病床护理、健康咨询和老年康复中心等产业;二是营养保健品,借助蓟县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已有的绿色农产品产业基础,发展营养保健品和绿色食品产业;三是健身娱乐产业,结合蓟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健身和娱乐等产业。

 

针对蓟县健康养老产业集群发展要求,设计培育健康养老“特色先行—产业集聚—产业融合”路径,完善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培育发展模式,形成京津冀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一)特色培育期(2016—2018年)

 

为健康养老产业的起步阶段,重点任务是基于蓟县现有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引入康复疗养、营养保健品和健身娱乐方面的重点产业项目,迅速形成有市场知名度的特色产品。与知名健康养老机构合作,吸引疗养康复为主的产业项目;引进农产品龙头企业,结合蓟县特色农产品,创新研发设计具有蓟县特色的有机农产品、保健品等;结合蓟县生态休闲旅游业,开发滑雪、骑行等健身休闲项目。

 

(二)产业集聚期(2018—2020年)

 

在前期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延伸产业链条,集聚相关的健康咨询管理、健康家居、康复调理等行业发展,丰富健康养老产业类型和内涵;加大金融、物流、职业教育等配套支撑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蓟县全域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发挥中心城区、特色乡村和景区的空间功能,形成内涵丰富、模式多样的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三)产业融合发展期(2020—2023年)

 

在“互联网+”和智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安全、智慧和便捷的健康养老消费体系,加速有机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京津冀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

 

四、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维度建设

 

在明确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链的基础上,结合蓟县健康养老产业生态圈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蓟县还应加强以下几个维度的建设。

 

(一)空间维

 

空间维涉及土地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城市建设、消费市场定位等因素,任务是对产业发展空间做出部署和安排。健康养老主导行业如健康疗养、休闲健身等产业必须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西北部盘山景区周边和于桥水库周边发展中高端档次的健康养老产业,中心城区做好健康管理和咨询行业。结合蓟县农村宅基地改革和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可在北部山区乡村发展特色化的休闲养老产业。

 

(二)科技维

 

完善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功能是健康养老产业的重要竞争力,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蓟县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积极吸引北京和天津医疗服务功能向蓟县转移,加强与京津医疗服务机构的对接和合作,在医疗管理、临床医疗、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双向转诊等方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医疗平台,提高医疗信息化服务水平,为健康养老产业提供支撑。

 

(三)服务维

 

积极引入健康咨询、科技信息,人才服务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提升企业服务水平。打造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为特色保健品和健康产品的销售推广搭建好流通平台。

 

(四)劳动维

 

解决健康养老产业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蓟县及周边地区培养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积极对接中国保健协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中医药学会等健康产业相关行业协会或学会,加强与北京、天津等城市的中高端健康服务培训机构合作,支持蓟县发展健康服务业职业教育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健康服务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设护士、养老护理员、高级药剂师、高级营养师、高级按摩师、康复训练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人才培训。

 

(五)政府维

 

制定蓟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方向,引导产业有序发展。举办健康养老产业方面的商务论坛和招商推介活动,扩大蓟县知名度和影响力。出台产业和重点企业服务政策,特别是金融支持和用地支持政策,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提升职业教育、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进一步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基于“多规合一”的基础上,优化空间发展策略,保障健康养老产业用地需求,加快行政审批效率。推动建立健康养老产业行业协会,建立稳定便捷的沟通渠道,创造良好的政企关系。

 

(六)相关基础设施维

 

篇9

中图分类号:F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15-0077-05

1 引言

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对移动医疗给出的英文名称为mHealth(mobile Health),即通过使用移动通信和信息技术来提供医疗和相关信息的服务,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为基于移动终端系统的各类医疗健康应用。

移动医疗使用移动通信和信息技术来加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能大大提升医疗卫生系统运行效率,在全球已广泛应用,发展空间巨大。由于医疗卫生与人民健康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不少国家已将移动医疗打造成战略级“跨界”产业,以改变传统医疗行业发展模式。移动医疗也为我国医疗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力,在改善医疗环境、医护质量及紧急救护和健康监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移动医疗的发展需要移动运营商、信息平台系统提供商、医疗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和医疗机构等的共同努力,以多样化的需求推动移动医疗多维度发展。对电信运营商来说,以远程医疗、个人健康监护等为主的应用是移动医疗的重要切入点。运营商可以整合产业链各个环节、各种技术和设备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2 移动医疗产业链及其特点

研究移动医疗产业链,无疑能全面地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移动医疗是一个特殊的产业链,参与者众多、合作和竞争关系异常复杂。运营商想要取得成功,关键是正确进行市场定位,并制定合理的商业模式。

2.1 移动医疗产业链描述

图1所示为围绕移动医疗的产业链。位于中间的手机符号代表移动医疗的感知终端(更确切地说是佩戴它的用户),围绕这部手机给用户提供一系列健康关爱服务,需要合作伙伴门的共同努力(当然,有些合作伙伴可能会身兼几重角色),包括移动网络运营商、网络设备制造商、终端生产商、IT公司(硬件、软件、集成商)、金融投资机构、医疗保险公司、医院和公共医疗机构、私人医疗机构、银行和支付公司等。其中电信运营商为产业链提供2G、3G、4G以及WLAN的通信网络服务。未来的移动医疗发展中,将在构建移动医疗平台、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方面展开全方位竞争,同时也承担着企业的社会责任。

2.2 产业链特点

(1)跨界:移动医疗是原来互不沾边的医疗服务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结合,由临床医学、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多个专业学科发展、融合而生,通过无所不在的泛在通信网络,使用各种智能终端来提供医疗和公共健康服务的产业。所以跨界是该产业链的最大特点。

(2)政策和监管风险:医疗一直是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也是敏感的领域,医疗安全事关重要。所以进入医疗尤其是新兴的移动医疗领域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较大。严格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监管是必要的,但如何在管理和发展活力之间找到一种合理的平衡,需要监管者和行业参与者的共同智慧。

3 运营商在移动医疗产业链的定位

移动医疗是多链条并列交叉、竞争与替代错综复杂的产业价值网,没有注定的领导者。谁对市场规律理解得更透彻,谁对产业链的变化理解更深刻,谁的资源更稀缺,谁就有可能利用市场转型期创造的机会,在产业链中占据有利位置。在移动医疗产业,运营商先要做好定位,这主要基于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1 面临的机遇

(1)移动医疗面临重大的市场机遇

在卫生部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在医疗信息化方面,卫生部将推出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预算达到611亿元,是历年来政府在医疗信息化试点工作中预算最多的一个工程。考虑到地方配套资金,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总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 000亿元。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强劲发展,医疗卫生行业必将迎来移动医疗的浪潮,移动医疗领域的投资未来也会迅速增加。

(2)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用户的需求

当前国内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急需移动医疗等平台和应用提高运作效率。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随时随地更便捷地获取和传递信息,移动医疗应用正好满足了医生、患者之间的沟通需求。

3.2 面临的挑战

(1)运营商面临哑管道的威胁和转型的需要

处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以及TMT(Telecom/Media/Technology)产业融合和互相渗透的时代,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商业模式和以话音为代表的主营业务都受到了来自多方面(例如VoIP、即时通信等)的极大冲击,产业价值正逐步从管道向内容、从通信网向互联网、从话音服务向信息服务转移,运营商沦为“哑管道”的风险正在积聚。因此运营商必须进行战略转型,在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开拓并进入新的市场,以期能够扩大收入来源,向价值链上方攀升,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商业回报,同时给用户带来更丰富更便捷的服务。

(2)产业链内的竞争

移动医疗产业链上的参与者,都视其为一个巨大的商业增长契机和潜在盈利蓝海。现阶段传统医用传感器、医疗保健设备和仪器制造方面的厂商,将“移动医疗”视为其核心业务的自然延伸,因此尤其活跃,并同时也在努力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转型;各运营商也在各自开展相关技术合作和尝试。产业发展一旦进入快车道,产业链内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3.3 运营商的定位

基于运营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运营商在移动医疗产业链中,应重新定位,努力扮演好三个角色:

(1)产业链整合者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运营商应向追求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合作方式转变。为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发展,运营商应担起整合产业链的重任,控制产业链的核心资源,协调产业链的关系,引导产业链的发展。

(2)合作的倡导者

一个新的产业链的形成意味着新的“利益共享联盟”的形成,对于运营商来讲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就拥有更多的资源。运营商可以构建适合自身定位的合作伙伴网络,与合作伙伴共赢,打造共赢的生态链。在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提供网络和信息通道,可以牢牢把控对用户网络和信息的使用等收费环节。运营商与合作方可以采取内容、服务、开发平台合作等模式。

(3)平台的提供者

打造有价值的移动医疗平台是转型期运营商的战略选择。搭建移动医疗平台,可以凝聚合作伙伴,聚合医疗健康产业价值,丰富业务和拓展盈利模式。

4 运营商的商业模式探索

在移动医疗领域很多国外运营商做了先行实践,并对其商业模式进行了探索,以下举几个典型案例。

几年前日本NTT DoCoMo就开发和部署了所谓的“大众健康支撑平台”,用户使用的是大家熟知的各种便携式生命体征感知终端,包括体重、血氧、血压监测器等,可由不同的医疗器械厂家生产,并配置符合NTT DoCoMo规范要求的接口,通过用户手机上的应用和控制程序经由3G网络来把血压、体重等数据传输到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器上。以往电信运营商仅仅扮演一个传输管道的角色,如今运营商变成这一重要数据资源的管家,并根据需要为各种专业移动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安全可靠的适配的数据格式转换和分发服务。

北美运营商AT&T选择与系统/平台设备提供商(如Cisco等)和专业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AMD Global Medicine)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的远程健康解决方案来促进各种应用和服务开发及部署。

Vodafone所实施的移动健康解决方案是充分利用最新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一个易于灵活通信、医疗数据交换、传输、存储和检索的工具,使得远距离的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从而实现远程诊断。

可见运营商在开拓或进入市场的手段和策略上各有特点,AT&T和NTT DoCoMo等采取了“智能管道+平台+应用”方式,而Vodafone采取了提供“基础通信设施”的服务模式,而且起步的时间、发展的进度和规模也不一样。相关研究和应用的进展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与市场发展的成熟度及差异性、民众医疗和保健服务的整体水平,以及相关基础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和竞争性等,目前还没有一个可普遍适用的产品和服务模式。

相比国外,由于国内独特的体制和国情,不同区域的发展基本上就是全球发展的缩影,运营商应采取多元化的市场细分策略,开发多种形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地区与客户群的医疗、健康、保健需求。例如欠发达地区可以采用“基础通信设施”的服务模式,而发达地区可以采用“智能管道+平台+应用”模式。

5 移动医疗的现实困难和发展趋势

5.1 应用现状

无线查房无疑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移动医疗应用。医院的移动医疗平台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条码、Wi-Fi、RFID等信息化技术辅助临床医疗。医院大楼内设有Wi-Fi,医生查房时手持平板电脑,通过个人账号登录后,自己所管理的住院病人信息一目了然。医生、护士可以非常自由地随时随处采集和记录数据,不再局限在办公室。打针、服药、体温、医嘱等具体信息都同步更新与显示,病人名下的检查报告、影像资料可即时点击查阅,不用像以前那样来回折腾找资料。

新的移动医疗终端设备和应用程序的不断推出使得移动医疗应用越来越多: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医患双方可以查看电子病历及医学数字影像、监测各项生理健康指标、查询药物、查看自救程序及其他医疗信息在线数据库;将移动超声探头插入智能手机可以实现手持式超声显像;使用物联网(M2M)技术可以实现多种移动医疗监测,例如跌倒探测器、电子床单、癫痫报警器等设备一旦被触发就会立即把报警信息发送给医院。

移动医疗的使用并非仅限于医疗,对于个体健康监控,例如对独立生活的老人看护和救助,对怀孕妇女和婴幼儿看护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5.2 现实困难

(1)移动医疗面临着诸多的实际困难。移动医疗是整个国家社会医疗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制于社会医疗体系的现状。我国医改尚未深化到位,医疗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突出。医疗体制不改革到位,整个移动医疗发展起来将会困难重重。在国外,让政府、保险公司购买相应的医疗服务都已经相当普遍,但在国内让用户付费却困难重重。

(2)用户的观念错位。用户数量少且活跃度有限,也是制约国内移动医疗发展的壁垒。在美国只有10%的成年手机用户下载过医疗应用,而且很少使用;美国尚且如此,国内民众的观念就更难接受移动医疗。

(3)医生不愿意使用。PWC最近的研究指出,即便是患者乐于尝试移动医疗,医生及其体系对此类医疗创新也并不用心。医生们把移动医疗看作是对他们工作习惯的改变和颠覆,他们并不情愿拥抱移动医疗。

(4)医疗是个敏感的领域,也是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进入医疗尤其是新兴的移动医疗领域政策风险和监管风险较大。而很多移动医疗的应用是让患者自己诊断疾病,这存在着相当大的风险,一旦误诊后果极为严重,因此国家也势必会加强对移动医疗的管理力度。

(5)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需要稳定和安全,而当前移动医疗技术上仍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卫生医疗机构对引入移动医疗系统顾虑重重,仍处于观望状态。移动医疗要想大规模地应用于临床一线,还需要增强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5.3 发展趋势

移动医疗虽然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但其向前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将呈现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医疗越来越移动化。移动互联网让信息随时随地随手可得,这必将改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方式。智能手机将发挥如显微镜、听诊器一般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使用各种新技术,在“移动”中工作。医院信息系统(HIS)会越来越“移动”。借助移动医疗,医务工作者不仅可以提升内部沟通效率,而且能促进医患互动,为患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2)移动医疗功能将成为手机的标配。健康是最基本的需求,随着传感器技术的成熟及成本的降低,手机上必将集成医疗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手机上的传感器可以时刻记录我们的运动、心跳、体温、睡眠甚至情绪的信息,基因技术可以检测出每个人的“初始设置”。目前一些手机已经具备了监测脉搏和心跳的功能,国家政策放开及监管机制健全后可以使用。

(3)医疗社交化。微信等移动社交产品发展迅速,那些善于经营自己品牌的医生和民营医院,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社交工具,通过推出“关注医院的微信看病挂号费、诊疗费打折”或“关注医生的微信会及时提醒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随诊”等措施来吸引患者。

6 结束语

如今,我国医疗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移动医疗的各项基础条件越来越成熟。移动医疗将引领医疗模式“颠覆式的变革”,使之向更为个性化、以用户为导向的模式转变。以医改为核心的政策推动和以移动终端设备大普及为背景的市场环境,将助力移动医疗的创新。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向医疗领域延伸,尤其是移动宽带、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移动医疗市场高速发展。移动医疗的普及将大大提升医疗服务现代化水平,促进医疗信息在相关主体间共享互通,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降低医疗成本,实现医疗服务的无线化、便捷化、个性化、共享化、智能化和感知化。电信运营商凭着庞大的用户资源、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能力,将在移动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世良,钮钢. 谷海颖移动互联网:赢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2] 王爱宝,崔勇. 移动互联网技术基础与开发案例[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篇10

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因素

经济压力大

根据国家的政策,像民营医院这种营利性医疗机构,不仅得不到国家的财政补助,而已还要承担纳税的义务,为了挽留人才他们还必须支付优厚的薪酬福利,并且民营医院投资人的资本本性就是获取利润最大化。在这样的生存环境压力下,民营医院本身就是一个投资大而回收期长的行业。因此,这类医院的经济压力一般都比较大,如果经营不善或决策失误将会给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

社会公信度差

由于营利性医院才刚刚被老百姓所了解,所以“民营医院就是为了赚钱”或者“民营医院看病要比公立医院贵”的片面看法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存在,这对医院扩展病源,开拓市场是相当不利的。甚至部分民营医院只顾眼前利益,严重夸大甚至蓄意编造的医疗广告,精心包装的伪专家,毫无疗效的伪劣中药配方,超过成本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药价,给医生下达经济指标等等行为,严重坑害了患者,最终导致这些民营医院诚信殆尽,声誉扫地。种种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公众在对民营医院的认识上形成了极大的偏见,间接导致了民营医院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自身管理松散

从自身角度来看民营医院普遍在决策、管理、创新、发展方面后天不足。虽然相对于传统公立医院,民营医疗机构显得更具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普遍注重宣传、价格、服务等市场营销手段的运用,机制也更灵活一些,为自己赢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但这些尚处于较浅的层次。由于民营医院普遍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和系统与发展观念,所以在战略上缺乏整体性、长远性的规划,不注重整体经营实力的培养,在具体运营和管理上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自然就表现为急功近利。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民营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和自身的发展。

人才遭遇瓶颈

民营医院的人才现状与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目前99%的医疗专业人才都掌握在公立医院手中,民营医院为了求发展,高薪聘请了各专科有经验的专家坐诊,但坐诊时间难以保证。为此不少民营医院只能聘请从公立医院退休下来的医生,这样就形成了年老的退休返聘的多、年轻刚毕业的多的“哑铃型”人才结构。没有人才补给,使得民营医院难以发展壮大。加上人们对于民营、公立资本来源性质的传统认识,导致民营医院聘人很费力。

配套政策缺乏

虽然国家已经有了支持和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但是在落实上还是有些问题。民营医院要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往往会找不到具体的政策依据。比如民营医院在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调动专业技术人员时,人事关系怎么解决?户口怎么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职称时,应归口到哪里管理?由于这些都没有具体的政策,对民营医院引进人才和提高技术水平很不利。因此,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对民营医院的发展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也是相当紧迫的。

政府部门扶持力度不够

如何营造民营医院发展的良好环境,这是关系民营医院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这一问题民营医院要思考,政府部门更要思考。以往由于受国家政策规定的限制,民营医院很少成为医疗定点医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就诊人群的医疗需求。另外,国家对待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政策上不能一视同仁,对民营医院缺乏必要的支持,主要集中在医疗用地的审批、医疗保险、职称评定、贷款、规模建设等方面。

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政府支持力度

促进民营医院发展,首先政府要改变观念,在触及相关部门利益时,单靠政府卫生部门的协调是不够的。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从大利益出发,把民办和公办都要当“亲生”对待,都属于社会公共资源项目,让民营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参与公平竞争,协调发展。其次,要出台相关具体配套政策,促进民营医院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吸纳社会资金,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再次,要引导民营医院科学规划布局,准确进行市场定位,避免与公立医院在专业和科室的设置上过于重复,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恶性竞争,既浪费医疗资源,又制约民营医院竞争力的提高。把民营医院纳入当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促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充分发挥民营医院医疗资源的作用,才能为缓解看病难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强战略管理机制

医院领导者应不断地根据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医院未来的发展与医院内部变革的协调问题,如管理机制、管理指导原则、管理方法和组织运营流程等新的举措,在战略决策时要发挥群体智慧、引进专家意见等,使医院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得到良性运行,以高品质、高水平的医疗品质为社会、为人民更好地服务。

首先,要以总体经营战略的设计对医院的经营性质进行清晰的说明和界定,保证整个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建立企业统一的精神价值和事业追求。其次,要以业务战略的设计对医院的竞争产品进行规划和核心竞争打造。再次,要以职能战略设计强化医院总体战略和业务战略在各职能部门中的执行规划和执行行为指导,有效地运用相关管理效能,保证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留住人才

人才问题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不能把人才的流失完全归结于外部原因,民营医院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内涵建设,用战略的眼光看发展,充分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树立自己的良好品牌。用环境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最后才是用待遇留人。作为知识分子,绝大部分的医生选择医院时,比较看重医院为其提供的事业平台。而“高待遇”可能一时吸引了医生,但如果没有一个让医生觉得有成就感、有前景的事业平台,照样留不住人。为此,医院应针对医生的选择为其提供定期的学术交流、外派进修等学习机会。

举办相关推优活动

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定期举办民营医院院长培训班,加强对医院行政管理、医院科学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和研讨交流活动,及时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民营医院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其依法诚信服务。可以通过每年一次的全面考核评估,树立一批医德高尚、管理规范、收费合理、社会影响良好的优秀民营医院典型,给予重奖并大力宣传。对于信誉差的民营医院先是黄牌警告,不整改者予以吊销经营执照。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民营医院投资者和管理者还要给地位、给荣誉,真正让民营医院和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们有劲头儿,有奔头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多出业绩,多作贡献。

篇11

首先,“一哥易主”代表的是房地产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回到2014中国房地产销售排名榜,除了“一哥易主”之外,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规模效应得到了充分彰显,80家房地产企业跻身百亿军团,占了市场份额的40%,其中7家房地产企业跻身“千亿俱乐部”,销售额均值达到1607亿元,更是首次出现两家销售额超2000亿元的房企;其二是销售金额的增长率进一步凸显了强者恒强的定理,“千亿俱乐部”的增长率均值达到23.8%,300-1000亿房企的增长率均值为14.6%,100-300亿房企的增长率均值则只有10.4%,不同规模房企之间未来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

其次,“一哥易主”代表的是市场力量。2014年房地产行业不同于往年,虽然局部地区在取消楼市限购政策之余,还采取了包括首套房贷款利率优惠、公积金贷款、放松首套房认定等系列“救市”措施,但整体上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住建部的态度是“不打压、不刺激”,“尊重市场规律对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作用”,以及“加强市场监控、作好应对方案”;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房地产”三个字首次历史性地隐身;2014年12月19日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也没有像往年一样明确提及“限购”、“调控”等

关键词 。即使未来会有新的政策出台,但房地产调控“去行政化”的方向已愈加明显。

第三,“一哥易主”背后是大势判断下的差异化定位逐渐明显。基于人口高峰正在过去、城镇人口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超过30平方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反腐和高悬的房产税利剑将遏制投资和投机需求,房企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大势判断基本一致,那就是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开启的是“白银时代”,在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健康有序的发展阶段。与此对应,“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粗放增长时代也必将结束,大型房企纷纷调整其市场定位:绿地强调“智慧城市”、“海外投资战略”、“地铁+物业投资”等模式,万科则强调转型城市配套服务商和中小户型刚需定位,整合中建地产之后的“新中海”逐渐聚焦中高端项目,富力、世茂、招商等逐渐主攻改善型需求,一些房企则选择了“扎根本地”或者聚焦产业地产、商业地产、社区服务、养老地产等细分领域……

第四,“一哥易主”背后彰显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快速周转”的新策略。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之而来的政策刺激、宽松货币政策不再,凸显了过去高负债的高杠杆模式已难以为继,数例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更是鲜活的教训。除了万科更关注销售回款指标,恒大地产强调的是“现金为王”,“新中海”强调“随行就市”,碧桂园加大营销力度和推行价格策略,偏重中高端的绿城、融创、世茂、富力、龙湖、招商、雅居乐、金地、远洋等也都采取“以价换量”的高周转策略应对淡市。

篇12

近期,有关养老保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有研究认为,当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层缺乏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法律支持,地方政府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自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纳已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企业养老保险缴纳与受益差异显著,不利于社会公平;应该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配套法律制度,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统筹管理层次,发挥政府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的主导作用,履行其应尽的社会公共服务义务。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改革要有大无畏的勇气,确保改革落到实处。稳步推进积极实施并轨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按规定实行单位和个人参保缴费,改革原退休费计发办法,实行新的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同时,要形成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并行的两大制度平台,两个险种之间可相互衔接,从而构建起完整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与职业年金同步建立,完善工资制度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推进,计发办法与待遇调整机制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养老服务研究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主要有五大要点,一是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使大量资本真正投向养老服务产业;二是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三是推动上下游良性互动,实施养老服务全产业链整合战略;四是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养老服务品质;五是明确政府职能定位,重点突破居家养老服务。

要破解我国“未富先老”与“未备先老”的老龄化难题,当务之急就是从当前社会养老服务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入手,深入剖析误区产生根源,全面把握由此导致的实践误区,在此基础上,纠正社会养老相关认识误区,进而探寻消除误区的优化方略与关键环节。社区作为平台和纽带,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将居家养老和机构照料转变成“一体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为了助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需要从政策与服务的供给侧进行变革,从老人实际需求着手,充分发挥多方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合作、“互联网+物联网+护联网”三网联通、“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的整体性效果。

针对现行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和突出问题,完善有效治理的可行路径和制度供给,应立足于养老服务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多元服务供给主体,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有效需求。通过建立医养融合一体化供给制度,形成市场细分的养老服务全产业链,强化财政税收杠杆引导聚合作用,构建以专业化居家智慧养老为基础、一体化医养融合社区服务为依托、多元化机构养老为新主体、普惠化政府托底为保障的新型养老服务业体系。

养老机构建设研究

在深度老龄化背景下,中国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养老机构的监管机制不健全、床位和护理人员供需失衡矛盾,已经严重影响了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从政府统筹规划、加强监督管理和建设专业化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满足老年人的日趋专业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是优化机构养老服务的策略,即构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的质量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统筹养老机构发展规划;建设专业化养老护理员队伍。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合作方式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依托医疗机构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拓展养老功能),二是养老机构成立医疗护理机构(养老机构配备医疗功能),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的合作内容包括养老机构设立、老人护理评级管理、入住老人健康状况监测、绿色就医通道、医务室管理、老人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医疗护理培训等。要促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就需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方针,以满足老年人机构养老医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统筹力度,强化优惠政策,创造宽松条件,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有效合作,推动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民营养老机构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人力资源较少、护理人员不专业、经济实力薄弱、内部管理运营制度化和规范化程度低、经营理念落后等困境。制约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就业观念和政府政策、非营利性的角色定位、社会期望与经营动机的博弈、政府职能缺位、行业法制规范的效力不高、没能妥善处理好养老产业与其关联企业群的关系等。发展民营养老机构除了寻求来自政府、社会、市场三者的合力支撑外,还需要对民营养老机构公益性和私利性进行合理定位。

养老金融研究

当下我国老龄化基数大、发展快,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挑战,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却总体滞后。基于这一现状,应该采取“消费信托”理念,通过“互联网+”模式创建互联网平台,推出养老服务型消费信托产品,具备养老需求的消费者线上购买金融产品,线下以配套的养老服务替代一部分利息作为产品收益,而“消费信托”的低门槛也在促进金融向普惠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政策养老到机构产业养老的转变。

同时,全方位重视养老金融发展,为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做好金融准备。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我国养老金体系架构,尽快出台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政策,同时扩大第二支柱的企(职)业年金覆盖面,推动我国养老金体系均衡发展,加快培育养老金资产管理行业,实现养老金积累壮大和保值增值;其次,引导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养老服务金融,通过财税政策优惠,监管政策差异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养老服务金融;第三,通过政策性手段扶持涉老产业金融发展,进一步发展相关政策性金融工具,对于市场机构对涉老产业的投融资活动,给予税收减免优惠等政策激励。

篇13

值得称道的是,《今报》在创刊后短短8个月时间就实现了盈利,这在新的报业竞争环境里,确实是一个奇迹。她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在创刊之际就果断实现行业广告制则是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就此作些探索。

广告招标

2007年8月,《今报》正处于紧张的创刊筹备期。新的报业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实现广告经营的突破,这一媒体的生命线在拷问着每一个今报人。而这其中,作为《今报》总编辑的宁向东先生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办一份既叫好又叫座的报纸,尽可能早的收回投资、甚至获得利益回报,在竞争激烈的传媒业绝非易事。正是此时,广告制进入了他和今报人的视线之中。

广告制,其原意是指广告主把自己的广告业务委托给广告公司去完成,广告公司站在客户的角度,有计划有目的地为客户提供完成广告活动所需的一切服务。广告媒介通过公司承揽业务,公司处于中间桥梁地位,为广告客户和广告媒介提供双向服务。

刚创办的《今报》需要更多的曝光频率、需要一个良好的广告平台去不断提高质量和竞争力、需要专业的经营团队出现在广告主的面前、需要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需要更多的资源进入……广告制的优点如此明显,今报人心动了,其后便以“今报速度”展开了行动。

在离创刊还有一个月的时候,2007年8月25日,《今报》在希尔顿酒店召开广告招标会。宁向东先生当时提出了句口号“让有胆量有智慧的广告公司共同见证今报的诞生和成长”。80多家广告公司莅会,房产、商业、金融、美容、食品饮品、家居、医疗、旅游、教育等十个行业纷纷被广告公司投标。在报纸还没有创刊,10个行业的广告却被出去,广告招标会取得圆满成功。这就好比产品还没制造出来,却被销售公司认购,不能不说是今报创造的又一个奇迹。引用央视CTR媒介总监姚林的评价:“这在中国媒体广告业未见先例”。

三赢市场

如果把行业广告制简单地理解为将行业标上价格进行贩卖,那就大错特错了。

广告公司与《今报》的合作是建立在对《今报》媒体特性和独特价值的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的。

报纸市场的迅速发展,已经使报纸的功能由原来的信息性为主过渡到信息性、服务性、审美性、知识性相融合。信息性依然是都市类报纸的首要功能,而作为城市周报的《今报》,服务更显重要。都市类日报以新闻性为主,《今报》以资讯性见长。

资讯性,是《今报》区别于其他报纸的显著特点,也是经营重点。功能性,是《今报》优于其他报纸的重要部分。立足生活服务内容的《今报》,各种功能性版面既是报纸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报纸经营的特色单元。功能性版面对于广告的吸附效果明显,时尚、房地产、汽车、化妆品、旅游、潮流消费等功能性版面成为《今报》广告增长最快的部分。这类功能性专版,与其他主流日报比较,在内容深度以及对于行业的亲和力,以及版面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受到了市场的认同。

按专业分工的原则,《今报》将广告业务委托给广告公司去做,从而集中人力、物力办好版面,提高媒体的质量和竞争力,这不仅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与读者,而且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有这些广告公司和今报共同开发市场,有效地降低了一份新办报纸的风险,增强了今报的现实竞争力。

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今报》摸索出了与广告公司合作的新颖模式和思路:从市场定位和产品特性上,服务性是今报的鲜明特色和内容特质。这种服务性,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新闻服务,更强调媒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现在报纸内容上,编辑中心与公司紧密沟通,共同策划各种专辑或特稿,力求达到读者、广告主和报社三赢的目标,这就从源头上使内容为读者和广告主“量体制作”,使服务性得到了深度体现。

实行行业广告制,并不意味着《今报》的经营完全外包。《今报》广告中心还要承担着与广告公司的业务对接和服务工作。要做两个工作,一个就是流程上对接服务,协调广告与版面;第二个是服务广告公司,主要是针对广告公司提出一些问题,进行一些服务。我们的客户不是具体的广告主,而是广告公司。

广告制的实行,使《今报》在创刊的第一年里规避了广告经营风险。因为其在招标确定广告公司时要求广告公司特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广告任务,同时要交纳保证金。如果广告款逾期不到,广告中心就要向广告公司预警,扣掉其保证金作为滞纳金,这对规避《今报》的广告经营风险尤其是广告到款风险有着极大的好处。

探索思考

实行广告制一年来,可谓大浪淘沙,一些对《今报》特性有着更深理解、善于经营《今报》媒体价值的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逆流而上,他们和《今报》一同成长,并对今报的未来发展前景抱有极大信心。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今报》所实行的广告制也将必然地做出适合报纸自身发展的调整。

环顾国内的同行,全国的城市周报的经营方式呈多元化,既有以广告制为主,又有以自主经营和广告制相结合的运行形式。

广告制推行较为完全的是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的城市周报,如《申江服务导报》和《精品购物指南》等。这些城市的广告市场较为成熟,广告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较高,容易和报社达成报纸经营的战略共识。

但在具体运行中,这种方式的局限性也在显露。比如双方在媒体的市场战略认识上以及对于报纸长期培养和短期利益的关系处理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容易对于报纸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许多城市周报,包括《精品购物指南》等运行良好的报社,在广告运行中也逐渐采取几家公司分包的方式,选择若干家公司,分行业广告业务,并留下部分行业自主经营,这样,就使报社的经营自主性大大加强,有利于报纸的长期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