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机电技术与管理

机电技术与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机电技术与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机电技术与管理

篇1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煤矿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但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且生产的安全性得到了良好的保障,为煤矿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提升机、电动机、采煤机等机电设备的应用。由于机电设备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转下,容易发生各类故障,如果不及时将设备维修好,那么煤矿生产将无法继续进行,所以煤矿企业应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为煤矿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现状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起步较晚,仅有30余年的历史,这造成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上缺乏明确的指导依据,生产和维修严重脱节。很多煤矿企业都存在重效益、轻维护的思想,既没有引进先进的维修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没有对设备进行动态的监控,而传统的维修技术只能应用在设备损坏时,耗费的时间长,维修效果差,导致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不科学,报废率较高,企业的固定资产损耗严重。煤矿机电设备所在的环境较为恶劣,煤矿中也存在较多的危险源,而煤矿企业仅将机电设备维修作为辅助职业,提供的福利待遇不符合技术人员的心理需求,不仅无法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前来就职,而且企业内部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致使煤矿企业的机电人才十分短缺。由于机电设备的种类多,占地面积广,监察工作无法全面覆盖,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同时监察人员的思想意识较为懈怠,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完全履行自身职责,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部分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在设备出现故障了才进行维修,没有定期对设备采取保养措施。有些机电设备的零件已经远远超过了使用期限,企业仍旧抱着能用就用的心理,不及时将这些零件更换,导致机电设备内部发生了连锁反应,故障点越来越多,给维修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煤矿企业的资金较少,无法购买先进的机电设备,现有设备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科技含量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的煤矿生产需求,企业不得不让这些设备连续的运转,在超负荷作业下,设备的故障风险大幅度上升,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饱受威胁。

2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对策

目前的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矿新增机电设备投入资金也在大幅缩减,煤矿企业都在想尽各种办法修旧利废,这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2.1转变维修技术管理方式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该受到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将其当作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大各类资源的投入,摒弃传统落后的维修技术,确保机电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为煤矿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改革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煤矿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为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提供标准化的作业依据,同时严加约束维修人员,使其能够明确并履行自身职责,将机电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掌握先进的维修技术,以缩短设备的维修周期,确保设备尽快的恢复到生产中,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2.2选择合适的维修技术

当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根据其故障类型选择合适的维修技术,以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了更好的实现故障的检测和维修,煤矿企业应制定维修技术管理制度,促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趋于标准化、专业化。对于主观诊断即可判断的故障,就不需要再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诊断,防止维修成本的升高;对于结构复杂,难以迅速诊断的故障,可以结合多种诊断方法查找故障点,比如数据诊断、神经网络诊断等等,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的加快机电设备的维修效率,使设备尽早的恢复正常运转。

2.3将设备维修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发展为重要科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分类、预测和决策,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向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使维修技术更加系统性。煤矿机电的类型极多,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可以实时掌握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维修计划,使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由静态变为动态,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维护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

2.4加强绿色维修方式的推广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倡导绿色科技,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煤矿生产中也应引进绿色维修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机电设备的绿色维修技术,开展绿色的维修工作,规范绿色的维修技术标准,使现代化绿色维修制度得到完善。促进绿色维修技术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提高设备绿色维修性与可靠性,使绿色维修设计得到推广和应用。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时,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效益。在解决设备存在问题的同时,将绿色技术运用到传统维修技术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机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维修工作中,以更新维修技术,同时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而全面提高维修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煤矿企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在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对煤矿机电技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要求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与创新提到更重高的水平,直接反映在企业的竞争力,对安全生产和社会效益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一、科学合理的进行开展矿井机电技术管理与创新工作

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与创新能够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中存在的多种技术难题,积极开展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活动,有效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大大降低设备事故障率,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过程精细化,技术标准化,管理层次责任化,人员能力素质化之路,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开展夯实基础。组建科学合理的机电技术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团队团结、协调管理制度,做到“各负其责,各履其职”,工作达到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有效利用各种有效人力技术资源。使各项工作统筹安排,协调部署,实现“人人都干事、事事有人管、管理标准化”的干事创业的团队格局。根据矿井采掘年度计划,对新采区的设备选型进行设计计算。合理编制矿井设备大中修管理计划及设备更新改造计划,紧紧围绕矿井装备科学化、自动化、高效化进行组织开展机电技术管理与创新工作,在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矿井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区域竞争优势。

二、加强现场机电设备更新改造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管理素质

设备是采掘现场主要的生产作业工具,需要相应的人员进行维护管理。因此,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才是煤矿机电技术的基础主体。首先要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高效。根据矿井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对现场一些效率低、故障率高的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使其装备性能符合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要求。在对更新改造后的设备正式投入使用之前,要反复进行充分调试,达到安全高效技术要求,实现设备安全运转。对矿井机电技术管理人员要进行长期、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根据其各自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现场处置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分类培训,逐步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技能水平及现场处置能力。制定矿井技术比武年度计划,开展技术竞赛活动,鼓励技术人员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促进矿井技术人才的储备与培养。

三、逐步实现矿井机电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和数据化

要建立完善的矿井机电技术管理平台,实现工作考核制度化、现场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信息网络化。建立符合矿井安全生产的机电技术资料档案管理体系,建立主要设备技术数据库,进行专人管理。建立完善矿井计算机辅助管理,及时掌控和查询大型设备历史技术情况和使用动态,建立大型机电设备的技术特征、参数和维护管理台账,随时了解设备的技术状况。利用矿井机电技术管理平台数据库,建立完善主要机电设备技术履历簿,实现矿井机电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和数据化。

四、制定完善的机电技术管理保证措施

(一)保证措施

1.制定图纸会审、交底制度建立完善的机电技术管理体系,定期开展由机电工程师组织、机电副总工程师主持、主管技术员具体实施落实的图纸会审、图纸交底会,将会审、交底内容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进行存档备案,确保会审交底工作有效的实施落实。2.建立周技术例会制度每周下午召开由机电副总工程师主持的周技术例会,可将一周内的问题统一协商解决部署。3.实行专题讨论会,遇到较大问题时,与施工单位等有关方面一起协商解决。4.机电成本目标:精心管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功效,提高设备生命使用周期。5.技术措施(1)对入矿的材料、设备,要严格验收,严把质量关,杜绝违规设备、材料入井。(2)抓好人工、材料预算,坚持按定额耗工、耗料,严格控制,杜绝浪费。(3)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功效,减少支出。(4)加强现场管理,减少材料消耗。

(二)对机电安装工程要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减少不必要环节的影响。特制定如下措施:

加强煤矿机电技术与创新管理,能够有效保证机电设备安全正常运行,保证设备选型的科学性、合理性、可靠性。能在矿井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增强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切实提高煤矿机电装备水平和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落实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活动,实现矿井机电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和数据化,推动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一、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机电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督管理,目前许多煤矿都设有机电管理这一部门,但实际上这个部门不单负责机电管理工作,还要做好机电的安全生产,这就必然导致机电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放在机电生产上,而对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再加上有些煤矿企业领导也忽视机电管理工作,为了减少经费开支而缩减机电人员人数,机电管理部门人员编制不全,部门职能也就体现不出来。

2.机电管理队伍人员素质较低、培训不到位。在许多煤矿企业,特别是一些地方煤矿,相应的机电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许多都是熟人介绍进来,只受过小学或初中教育,机电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下,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而且实践经验也较少,这势必导致在开采作业过程中各种违章作业屡见不鲜,对机电设备性能认识不到位,设备出故障频繁,各种因电气失爆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另外,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也非常不到位,虽然每年都有举办机电培训,但没什么实质性作用,培训过于理论、抽象,没有实践操作性,职工在培训业犹如听天书,必然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达不到培训的真正意义与目的。

3.机电设备技术理论薄弱、设备安全隐患较多。在一些地方煤矿上,机电技术人员可谓是严重稀缺,连指导煤矿开采生产的技术人员都不够,严重影响到开采效益。相关的技术措施、规范也不健全,比如供电无设计或者有设计但不规范,许多机电设备不能保证定期进行性能检测、测试,井下供电的三大保护做不到位,对机电设备测试的相关仪器老化严重,测试方法也早落后与行业水平。机电设备老化严重,许多都是“带病”工作,完全达不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有的矿井为了加快生产进度,对井筒的防腐措施做不到位,主副井的停产检修时间也被占用。在许多煤矿,一些固定设备上的电压表、电流表、压力表等精度不够准确,缺乏定期校准,利用铁丝等代替保险丝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相关保护措施被甩掉不用,井下局部接地极及连线在材质和方法的选择上与要求不尽相同,电气设备失爆现象经常发生。

二、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措施

1.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建立由机电副总领导的技术管理体系,设置技术、电气、电管、防爆、设备等专业化管理小组,明确各小组岗位职责,使技术管理更好的服务于煤矿生产。定期开展专题会议,明确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从技术、经济、组织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管理体系也要因矿而异,选取相对稳定的管理模式,对于基础工作较好的大型矿井,可以采取统计管理模式,由机电管理部门负责所有的机电技术、设备及调度管理;对于小型矿井,可将机电管理部门与机电工区合并,减少不必要的人员编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强机电技术管理培训工作。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煤矿机电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机电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机电技术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一方面,要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关心他们的生活,让技术人员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稳定现有技术队伍;另一方面着手培养基础好、有事业心的技术工人,由各区队机电技术主管牵头进行传、帮、带,定目标、压担子,逐步使其进入角色,增强技术后备力量。矿山企业必须按规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具备必要的自保自救能力和事故救护知识,防止盲目施救造成事故扩大。

3.突出机电管理工作重点。在矿井的机电管理系统中,由于其工作复杂性高,关乎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因此必须抓住机电管理工作的重点。首先,要保证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对于那些对矿井安全有不利影响的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整改,提升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其次,加强井下供电及提升运输系统的防护工作,业内人士都知道,井下供电负责给开采设备通过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井下环境复杂,因此必须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确保相关安全保护措施到位,提升运输系统是保障矿井工作的基础,只要保障它的正常运行,才能说去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因此每天两小时的保养工作是必须做到位的;最后,加强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修理工作,只有规范的操作才能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只有合理的维护使用才能避免设备故障的产生,不检查维护就不能发现存在的隐患,因此,抓好这三个管理重点,矿井才能有条不紊的持续生产。

4.加强人为控制。人是直接参与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在人体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技能和安全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还应根据矿井特点,在技术水平,身体残疾,心理行为,错误的行为控制人的使用。如果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过程中,尽可能安排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来完成一定的要求;在没有走错了发生什么危险的过程,必须分析员工心理活动,确保员工情绪稳定;在工作现场的危险源,应严格控制行为,如设备厂房禁止吸烟、打闹、玩耍,特殊岗位工种限制携带手机,避免接听电话发生危险。此外,应做到无技术人才工作严格禁止,不懂装懂、碰运气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制止。总之,只有提高人的素质,规范人的操作行为,才能确保施工质量。

5.加大资料投入,提高质量标准化水平。加强对职工工作学习环境建设的投入,改善水平。加强计算机等辅助工具的投入与管理,建立健全设备数据库,这样能更好、更及时的掌握机电设备的技术情况,方便管理人员的查询工作,对机电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大型固定设备检修履历,有助于为决策工作及时提供依据;改善职工学习环境,为技术人员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硬件,提供供电CAD和AutoCAD绘图软件等,井上为操作员工建立相应技术培训工作室与培训基地,井下现场建立现场实际操作培训基地,配备日常使用相关设备技术图纸等资料,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来强化机电设备技术管理基础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水平高、有经验的老员工进行现场授课,切实提高机电质量标准化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诉,我国煤矿行业中机电技术管理应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管理机制,并不断探索改进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管理人员对机电技术管理的重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篇4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对煤炭资源的使用数量与日俱增,而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我国重点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逐渐与国际发达国家靠拢。但与此同时,煤矿机械化程度的加深,使得机电事故已经成为影响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机电技术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1 煤矿机电事故实例

案例1

2002年乌兰煤矿暗副斜井1350车场发生“5・17”机电事故,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在安装主排水和压风管道,将膨胀螺栓固定在巷道顶部之后,与其进行对接时膨胀螺栓两桶混凝土喷层脱落,管子将操作人员将矿车上带下,并砸在其中一人的头部、胸部等位置,抢救后死亡。

案例2

2004年某煤矿发生“1・11”事故。其主要经过为两名操作人员在对皮带尾两侧护板进行维修时,其中一人发现皮带机底部附有一锚盘,在没有停机的情况下用铁棍进行投出,未果后另一名维修人员随用铁棍投锚盘,不慎将手臂卷入处于运转状态的皮带机尾滚筒中,在成头部、肩部挤伤,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1.2 煤矿机电事故发生原分析

由以上事故可知,矿井机电事故造成的结果都相当严重。但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机电事故发生呢?通过对相关事故分析,我们将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2.1 缺乏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制度

部分煤矿企业虽然制定了一定的机电管理制度,但由于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对各个机电工作项目进行充分了解,导致其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在落实过程中,由于缺少强有力的监督制度,导致其落实不够充分,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此外,一部分监管人员缺乏责任心,在工作过程中监管不够全面、仔细、严格,甚至有的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但没有进行及时整治,最终酿成惨祸。

1.2.2 对机电设备重视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煤矿发展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旧有许多煤矿对生产设备投入不足,导致部分机械老化,不能很好的实现更新换代。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的机械,没有做到定期检查、维修、更换、升级等。在一些煤矿,甚至主要的生产设备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问题,比如缺乏一定的安全措施、保护工作不到位等。总的来说,对机电设备重视程度不够,不仅严重影响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会严重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大大制约力煤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2.3 操作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

对于煤矿工作的环境比较特殊,且本身属于高危险性行业,工作条件比较恶劣且风险性相当大,因此对综合素质比较强的人才吸引力不大,致使煤矿经常出现招工难的现象。一些在岗工作人员由于受到经济、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在工作之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进修、培训等,即使煤矿制定了一定的培训计划,收效也甚微,导致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文化知识等程度不高。此外,许多煤矿企业将培训重点放置专业技能上,导致部分员工在文化知识方面存在巨大缺陷。而社会因素造成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许多高等院校中针对煤炭专业的报考数量越来越小,导致煤矿所需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在机电、开采、安全等方面人才数量逐年缩水。

2 降低煤矿机电事故的技术管理措施

2.1 健全各种机电管理制度

健全机电管理制度,是操作人员规范作业的参照标准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保证作业拥有良好秩序,维护安全、高效的纪律措施,因此各个煤矿企业不断加强对各种机电管理制度的健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进行管理制度制定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并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17种相关制度逐一健全和完善。除此之外,还应针对操作人员建立相关责任制度,促使其在作业过程中落实责任,规范行为。建立科学、严密的监管制度,将监管人员的工作内容与个人业绩、晋升、进修等挂钩,促使其在实际工作中摆正工作态度,落实责任义务,从而有效降低机电事故的发生几率。

2.2 加大对机电设备投入力度

加大对机电设备的投入力度,促使机电设备及时更新换代,是保证煤矿企业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煤矿企业应充分了解市场信息,及时更换部分老化、陈旧的设备,保证设备自身性能良好。此外,应建立完善的检修制度以及动态评测制度,定期对重要设备、特殊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评定,保证机电设备作业期间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进行检修过程中,则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进行规范操作。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一些设备比较特殊的,应建立一定的技术资料库,以便在对其进行检修之前,可以帮助维修人员对检修内容、技术等重要信息进行巩固,保证其在检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3 加强对员工队伍建设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主要从三部分出发:第一,通过制定完善的培训技术,对在岗人员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常识、专业技能、文化知识培训,增强操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完善的专业技能以及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具体作业过程中,能够做到规范自身操作行为,保持强烈责任心,进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加强对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的招收和引进,向作业队伍注入新鲜活力,展现自身才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出机电设备应有的实效性,进而保证队伍整体具有极强的战斗力。第三,对机电人员给予高度尊重,通过不断改善其在物质、精神方面的待遇,做到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能留住人才。

3 结束语

总之,想要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必须加强机电技术管理。通过总结机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查漏补缺。在保证机电设备安全、稳定、可靠运行的同时,保证煤矿企业高产、高效生产,从而有力促进煤炭企业进一步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德泉.针对煤矿机电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方法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16):342-343.

篇5

中图分类号:TP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7-0061-01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技术维护关系到煤矿企业的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回归到基本层面,从基础工作做起,采取经济与技术手段,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确保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一、煤矿机电设备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管理理念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很多重大决策的失误都与管理者的理论观念有关。煤矿领导对机电设备的管理重视度不够,只注重矿产资源的开采量,没有突出机电设备是现代化煤矿生产的重要基础保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缺乏足够的认识,仅把机电管理部门看作是一个辅助工作,淡化了这个部门的职责,因而出现了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全国煤炭企业中,完全按照安全生产标准管理的单位仅占到20%。而每年的机电事故率约占总事故的 30%~40%。这一系列情况的出现都是因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滞后,领导者对机电设备常规检修重视不足、认识不到位导致的。管理理念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坏时再修”的层面,缺少未雨绸缪的前卫观念。

2.陈旧的机电设备

煤矿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很多机电设备都还是建国初期制造或引进的,所以机电设备出现老、旧、杂、带病运转的情况在所难免。再加上煤矿企业自身环境的特殊性,粉尘大、湿度高、时常有腐蚀性气体的存在,机电设备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如不注意采取防尘、防潮、防锈等有效措施,就很容易会造成设备的腐蚀和损坏。同时很多煤矿中,存在很多未经及时更换的老设备,如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非阻燃胶带等。这些设备,不仅性能老化而且存在数量还较多,加之对设备的测定不及时和技术的相对落后,导致存在隐患颇多。

3.滞后的专业队伍

在企业的成长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在煤炭企业机电专业队伍的建设中,因为煤矿工作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人们的头脑中己默认为这是一项又脏又累又不安全的工作,技术水平较高的人员不愿进入到煤矿企业工作,或者因为待遇不高等因素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纷纷跳槽,导致煤矿人才甚为缺乏。现在乡镇煤矿中从事机电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农民工,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简单故障的排除不及时,不能进行基础安全保障,应用计算机参与现代化设备管理更是不能够熟练操作。总体上看煤矿企业机电设备专业队伍的整体素质差。

二、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的重要举措

1.规范管理,创新理念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只有严谨、系统、科学的管理,才能使管理规范而有序的进行。实现合理整合资源,根据岗位不同配备相应的人员,同时建立健全以责任负责制为中心的规章制度,使人员对制度高度服从。管理者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接轨,根据国际国内矿业的管理经验,推陈出新,不断整合出适合本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用新的理念引领人的思想与行动。

2.技术改造,更新设备

科技引领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一定要加大科技的投入,注重设备技术的改造。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中,采用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材料、全新的工艺,集中力量进行机电设备方面的研究,形成以技术带动整个企业发展的趋势。要适合时宜的更新陈旧腐朽设备,研发与引进先进的机电设备,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中的使用,引进“煤矿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软件,对本矿设备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方便领导快速、全面的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既减少了员工的工作量,又可有效的控制设备及人员费用开支,实现了对设备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3.提高素质,培养人才

在机电设备管理中人的因素占到了第一位,因此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想要管好、用好、修好机电设备,必须以先进技术知识作为支撑,所以一定要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尊重保护技术人才,积极鼓励机电专项技术研究并给予奖励。对人员进行培训是提高机电技能的有效途径,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培训教育,使机电管理、、使用、维护人员懂得操作流程、认知设备性能与原理,能够对设备进行轻松的操作、维修和保养,并能够判断与处理突发故障。

三、结束语

煤矿机电系统在煤炭企业中占有重要的比重,系统复杂庞大,若管理不善,轻者停工停产,重者造成重大事故,因而,在煤矿企业中加强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迫在眉睫。在矿业企业发展中要想获得质量与经济方面的双赢发展,必须在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中注重创新,加强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监督与考核制度,科学的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促进煤矿企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 X735文献标识码: A

煤矿资源是一项不可再生资源,日常生活中的生产活动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都比较大。随着人们无休止的开采,资源也在逐渐减少。只有通过不断改良煤矿勘探技术,才能继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所以对挖掘地质深层的煤层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技术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管理活动,所关注的是技术的实施与开发、技术向政府和产业扩散的管理过程。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曾对技术管理定义为:技术管理是联结工程、科学和管理,讨论为了形成和实现组织的战略及运行目标,规划、开发和实施技术开展的问题。煤矿的机电技术管理是煤矿正常运营的关键,煤矿各个工序之间的有序衔接、机械设备的平稳运转、采煤作业的有序推进都离不开煤矿机电的技术管理。同时机械化程度越高,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要求就越高。

一、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管理不到位,设备检修不到位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由此而来,煤矿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一些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措施不平衡,机电基础管理与维护的覆盖面不足,或者重点维护不足,特别是对矿区井下采掘现场的设备管理关注较少。长时间运行、正常维护的缺失、以及在运行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潜在的安全隐患较多,这就要求对设备必须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检修。然而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较低,加之设备陈旧,其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儿坏修哪儿,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企业对机电设备缺少及时测定又进一步为事故隐患埋下导火索,变相催生了各类矿难的频发。

(二)不能有效发挥其部门职能

为了确保煤矿机电技术的正确应用,充分发挥其在煤矿生产各个环节的作用力,很多煤矿企业在其内部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是就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现状而言,相关工作人员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出机电管理部门的职能及功能性。大多数煤矿企业及其内部的管理与生产人员都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煤矿生产上,并没有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管理予以过多的重视,从而导致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薄弱,管理网络出现中断等状况。

(三)人员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十分的复杂,参与的人数一般也比较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求参与的人员必须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素质。但由于煤矿企业条件艰苦、环境较差、再加上风险大、收人低等不利因素的存在,优秀的机电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愿意从事煤矿机电行业。煤矿机电技术基础管理队伍分为一线管理和二线管理,一线管理主要由专业技校毕业的学生担任,二线管理主要由煤校和相关的大专、本科毕业生担任,从而造成一线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下,在专业技术方面的培养和掌握难度较大,况且有能力的专业培养老师也较少,二线管理人员虽然起点高,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独当一面时,又因企业激励措施不到位,造成矿井大量机电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失。从而致使生产现场的设备操作人员理论知识不足,青年技工缺乏实战经验,生产安全事故频发。

二、煤矿煤矿机电技术开采的创新方式

(一)深矿井开采技术创新方式

在深矿井开采技术中,可以使用矿压控制技术、深井通风技术以及井巷布置技术,在进行开采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调查,清楚的了解深井周围岩矿应力场特点与状态。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做好监测工作,了解深井作业场所环境的变化情况,为后续的开采工作奠定好良好的基础。此外,管理人员也必须要重视其巷道开采装备与开采技术,特别是软岩巷道的开采装备与开采技术,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也是实现煤矿开采安全的前提条件。

(二)采场围岩控制技术创新方式

在下一阶段,需要完善采场围岩的控制理论,开采活动也应该遵循高效、安全的开采原则,结合科学的岩层控制技术来深入分析矿山研究成果,这可以应用不同的方式,如实测法、现代数学力学、解析法等等,还可以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深入了解煤矿开采条件以及地质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出科学

的采场围岩控制技术,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更加深刻的意识到急倾斜、大采高、大采深采场矿山压力规律以及围岩平衡和破坏机理。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创新主要在技术的高效性与稳定性上体现。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的内容特别多,一些远程监控以及专家诊断等研发利用该技术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要及时、有效地掌握矿井井下煤矿工作面的采煤设备以及液压支架的运行状况,可以将专家诊断系统与远程监控二者有效结合,然后实施监控,对于井下各种设备操作运行中的不合理因素或者操作不当等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对后续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维修提供便利。此外,当下在煤矿生产操作中采用的装置主要是采煤机,该装置对煤矿矿井进行自动化割煤处理主要是依据照煤层变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矿井井下各着力点的稳定性有所保证,并且对煤矿设备的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

(四)三下”采煤技术的创新方式

“三下”采煤技术是现阶段应用较多的一种开采技术,为了优化开采效果,必须要对现阶段的“三下”采煤技术进行创新,采取科学的措施提升相似材料模拟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的水平,加强对地下水资源、建筑物与地表的研究,得出地表沉陷规律以及覆岩运动规律,从而得出具体的优化参数,并使用这一参数来确定好科学合理的开采系统。

三、煤矿机电技术的应用

(一)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原煤开采技术,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该种技术有着用时短、投资小、费用低、见效快的优势,适宜用在地质构造复杂、地理环境恶劣的矿区,这一技术在我国煤矿开采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在未来阶段下,可以将这项技术充分的应用起来,提升原煤的开采质量与开采效率。

(二)应用各种新型综采高产设备保证体系

为了提升煤炭资源的开采效率,需要应用各种新型综采高产设备保证体系,其中代表性的就是“支架-围岩”体系,该种体系的使用可以保障煤矿开采的支护质量、支架位态,也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此外,这一体系也能够实时监测到煤矿液压系统与泵站的运行情况,监测好设备的变化状态,这样就可以为煤矿资源的开采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三)自动化技术在煤矿采集中的应用

作为现阶段煤矿中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设备,矿井提升机在煤矿中的作用就是提升煤炭、矸石与下放材料、设备及升降人员等。在矿井井筒中,提升容器长期、高速地进行着往复运动,是材料、设备、人员进出矿井的重要设施,因此提升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对煤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控制提升机运行状态的电控系统则显得更加重要,其中电控系统所应用的技术就是自动化技术。其控制方式为分布式控制,并对主控、调节、实时监控及制动等设备都分别设置独立的控制器,而不同的控制器之间则采用总线通讯的控制方式。因此,在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中控制、调节、监测等方面应用自动化技术,大大提升了各系统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

结语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构建市场风险预警体系是热点与难点,同时也是加强风险管理中重要一步。应充分了解现阶段煤矿工作的内容及缺陷,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更新,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升煤矿资源的开采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现代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是安装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实现机电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在现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安装企业应从自身管理体系的完善入手,强化安装过程的技术控制与质量管理,以此保障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拥有科学的、适合市场的技术管理制度,可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企业应认识到施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强化自身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运用现代施工管理理论指导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机电安装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得提高奠定基础。

1、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的质量控制

与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管理、施工作业人员的文明施工紧密相关,在拟定对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案或措施时,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1.1 施工人员的控制

1.1.1资格和能力的控制:学历、培训、技能、经历。

1.1.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

1.1.3严格培训、持证上岗

1)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2)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满足人力资源需要;

3)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机具“四新”经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操作。

1.2施工机具和检测器具的控制

1.2.1施工机具选用的原则

应着重从施工机具和设备的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和使用操作要求等三方面予以控制;应严格执行对新设备采购前的审批制度和库存设备使用前的验证制度。

1.2.2检测器具的选用原则

1)检测器具必须满足被测对象及检测内容的要求,使被测对象在量程范围内;

2)检测器具的测量极限误差必须小于或等于被测工件或物体所能允许的测量极限误差;

3)经济合理,降低测量成本。

1.2.3使用、操作的控制

1)合理使用、正确操作施工机具设备和检测器具;

2)认真执行各项制度;

3)预防事故损坏。

1.2.4管理和保养的控制

1)保养制度、检查制度;

2)周期检定、校验;

3)分类存放、标识清楚;

4)合理搬运并妥善保管。

1.3工程材料的控制

1.3.1工程材料采购的控制

1)编制采购计划;

2)对供应商评价;

3)通报业主(或设计、监理方)。

1.3.2工程材料进货检查和验收的控制

1)质量证明资料;

2)有怀疑、与合同规定不符的,应进行一定比例试验;

3)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关标准;

4)进口的设备、材料商检;

5)在现场配制的材料进行试配检验;

6)外观检查有损伤时,如有必要应进行检查试验。

1.3.3工程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方式

质量检验的方式(免检、抽检、全检),质量检验的方法(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无损检验等)。

1.3.4工程材料储存保管的控制

1)分类存放;

2)上架、入区,标识,建立入库“物资台账”,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检查,日常保养;

3)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1.3.5合理组织物资发放使用,减少损失

1)物资先入先出;

2)限额发放工作制度;

3)施工现场的保管。

1.4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的控制

1.4.1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艺的制定要求:切合实际,因地制宜;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经济合理。

1.4.2实施的要点

1)施工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

2)人、料、法、机、环受控;

3)工序质量检验工作;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5)工序质量控制:有质量预控和工序质量检验两种,以质量预控为主。

1.5 施工环境的控制

1.5.1环境因素

1)工程技术环境;

2)工程管理环境;

3)作业劳动环境。

2、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相关规范管理

2.1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及设备、设施选择

施工组织设计和设备、设施选择是经有关科技人员共同研究商定的,通过技术计算和验算,既有其使用价值 又可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要随便更改选用设备,否则会影响基础工作的进展。

2.2按计划开展安装工作

每一项机电设备安装工作顺序都有其科学性。一个安装工程的计划排队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经过技术论证排出的,是有科学根据并有一定指导性的,不要随便改动 以免造成背工窝工,工程进度连续不上。

2.3 对安装工作要总体布置、统一安排

对大型安装工程, 由于设备多, 安装环节多, 因此对每一项安装都必须有总体布置,做到统一安排, 施工队中必须有一个统一指挥的机电队长 (或项目副经理 )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处理 ,集思广益 ,多征求职工的工作意见。作为理人员对各项安装要了如指掌,对下一步该干什么、怎么干、缺什么材料和配备件,还存在什么问题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该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必须提前到位,这样才不至于在安装工作中造成停工待料的被动局面。

2.4 安装工作要主次分明

一个工程具备开工条件 ,首先得有电源 ,其次要有动力源 ,有提升装备 (包括井架、提升绞车 )。要想达到短期开工之目的 ,安装工作必须有主有次 ,分轻重缓急。只有对安装变电所、压风机 ,井架、提升绞车工作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安装

工作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2.5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每一种设备的安装,都有很严格的技术要求,只有按设计技术要求施工,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流失和材料消耗。一种设备的基础是经过设计部门的计算设计出来的,按要求施工 ,才能保证质量 ,保证安全。

2.6按常规安装方式对设备进行安装

每种设备的安装,都有一定的作业方式和工作顺序,不能急于求成,工序颠倒。例如 :井架安装 ,常规作业方法是一层组装起后,进行初操平找正 ,然后逐层安装。井架安装完后 ,各连接部位必须一条不少地穿上螺栓,拧紧所有连接螺栓,进行整体操平找正。最后才是井架四脚二次灌灰。切不可一层安装完后不进行初操平找正 ,整体安装完后不精确操平找正,连接部位缺件 ,就二次灌灰 ,给上层安装工作带来困难 ,造成不好安、对不上、穿不上螺栓等尾工量多的现象结果造成安装质量低不合乎安装质量标准

要求。

2.7提高机电工人整体素质

机电工素质低是造成安装速度和安装质量低的人为因素。机电工在安装时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掌握一般安装知识,熟知安装标准,该找平的必须找平,该连接的部位螺栓必须一条不少 ,该穿地脚螺栓的部位必须一条不少 ;电工在设备供配电上应做到按规程规范接电 ,对供电设备开关、控制盘应做到提前检修 ,接好电后必须对设备进行试运转。

3、通电调试

工程实体安装完毕,必须清洁场地经过仔细的检查和 ,准备后进入调试步骤。笔者认为调试过程需要注意的事项 :

3.1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先单机后联调 ;先手动后自动 ;先就地后远方 (遥控 );先空载后负载 ;先点动后联动。

3.2 要以“安全第一”为准则

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不能急于求成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所有配电屏、柜和设备的送 (受)电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 ,实行“送 (受)电令”制度。送电单位由专人负责、统筹安排 ;不论是送电还是受电 ,都要在双方监理的监督下完成。

3.3 形成有关工程调试数据资料

要求施工单位提交的资料真实、准确、完整。有的监理人员只是用巡视的方法简单地介入调试过程 ,不熟悉调试情况和调试结果 ,对调试资料中的数据持怀疑态度 ,往往不及时签署或要求重新安排调试 ,造成资料延迟、失真或浪费人力、物力 ,也不能体现监理在关键工序的旁站监理作用。

4、总结

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对安装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机电安装施工企业应在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节奏,减少过慢、过快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根据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工序开工前的准备与管理。通过事前与事中控制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实现预防性质量管理的目标。为了实现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工程安装施工企业还应强化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以抽检、复检等方式对工程安装过程中的重点进行确认,保障安装质量。同时注重机电安装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质量管理工作重点。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念指导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以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相互作用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最终目的,保障工程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

篇9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046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煤矿生产技术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但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而且生产的安全性得到了良好的保障,为煤矿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提升机、电动机、采煤机等机电设备的应用。由于机电设备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转下,容易发生各类故障,如果不及时将设备维修好,那么煤矿生产将无法继续进行,所以煤矿企业应重视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为煤矿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现状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起步较晚,仅有30余年的历史,这造成了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完整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在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上缺乏明确的指导依据,生产和维修严重脱节。很多煤矿企业都存在重效益、轻维护的思想,既没有引进先进的维修管理理念和方法,也没有对设备进行动态的监控,而传统的维修技术只能应用在设备损坏时,耗费的时间长,维修效果差,导致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不科学,报废率较高,企业的固定资产损耗严重。

煤矿机电设备所在的环境较为恶劣,煤矿中也存在较多的危险源,而煤矿企业仅将机电设备维修作为辅助职业,提供的福利待遇不符合技术人员的心理需求,不仅无法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前来就职,而且企业内部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致使煤矿企业的机电人才十分短缺。由于机电设备的种类多,占地面积广,监察工作无法全面覆盖,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同时监察人员的思想意识较为懈怠,普遍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完全履行自身职责,给井下作业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部分煤矿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修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在设备出现故障了才进行维修,没有定期对设备采取保养措施。有些机电设备的零件已经远远超过了使用期限,企业仍旧抱着能用就用的心理,不及时将这些零件更换,导致机电设备内部发生了连锁反应,故障点越来越多,给维修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煤矿企业的资金较少,无法购买先进的机电设备,现有设备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科技含量较低,无法满足实际的煤矿生产需求,企业不得不让这些设备连续的运转,在超负荷作业下,设备的故障风险大幅度上升,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饱受威胁。

2 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对策

目前的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矿新增机电设备投入资金也在大幅缩减,煤矿企业都在想尽各种办法修旧利废,这使得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2.1 转变维修技术管理方式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该受到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将其当作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大各类资源的投入,摒弃传统落后的维修技术,确保机电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为煤矿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改革应该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方面,煤矿企业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为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提供标准化的作业依据,同时严加约束维修人员,使其能够明确并履行自身职责,将机电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掌握先进的维修技术,以缩短设备的维修周期,确保设备尽快的恢复到生产中,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2.2 选择合适的维修技术

当煤矿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根据其故障类型选择合适的维修技术,以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煤矿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了更好的实现故障的检测和维修,煤矿企业应制定维修技术管理制度,促使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趋于标准化、专业化。对于主观诊断即可判断的故障,就不需要再用其他的方法进行诊断,防止维修成本的升高;对于结构复杂,难以迅速诊断的故障,可以结合多种诊断方法查找故障点,比如数据诊断、神经网络诊断等等,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的加快机电设备的维修效率,使设备尽早的恢复正常运转。

2.3 将设备维修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逐渐发展为重要科技,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分类、预测和决策,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向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使维修技术更加系统性。煤矿机电的类型极多,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可以实时掌握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维修计划,使得设备维修管理模式由静态变为动态,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减少了维护成本,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

2.4 加强绿色维修方式的推广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倡导绿色科技,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煤矿生产中也应引进绿色维修技术,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机电设备的绿色维修技术,开展绿色的维修工作,规范绿色的维修技术标准,使现代化绿色维修制度得到完善。促进绿色维修技术工作的开展与实施,提高设备绿色维修性与可靠性,使绿色维修设计得到推广和应用。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时,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效益。在解决设备存在问题的同时,将绿色技术运用到传统维修技术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应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机制,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维修工作中,以更新维修技术,同时加大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采取激励措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为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而全面提高维修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煤矿企业的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机电设备是许多企业最主要的生产工具,几乎没有的价值和利润都来源于机电设备,24小时不停工的生产,安全事故看似在所难免。其实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几点设备安全管理措施,为了最大化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意识势在必行,首先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规范操作,把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生产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绝不能抱着侥幸心理避免常规的机电设备安全例行检查。因为许多企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不完善,再加上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使得许多机电设备都呈现老化的现象,长期的超期服役是造成安全管理隐患之一。而先进的设备不仅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和新工艺水平,是提高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和生产效益的有效手段。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就必须迎合目前机电行业的发展趋势,大力采用新技术,合理安全制定机电设备的生产流程,这比强化安全管理意识有效得多。因为我国许多老企业的机电设备年龄较长,过于陈旧,许多安全设施都失去了功效。所以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是解决运行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并且,采用先进的设备同时也是对生产方式的改革,当今的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更强,这无疑简化了生产流程,安全管理也变得自动化,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3强化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流程包括对机电设备采购、运行调试、运行TT等环节的加强安全管理,作为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保证厂房机电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是基础。所以,重视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工作,无论是装备阶段还是运行阶段都不放松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监察。初始阶段的安全监管是为了避免机电设备的带病运行,对机电设备的审查把关使之具备足够的安全技术和环境适应性、稳定性,全面提升设备的安全生产水平,及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

控制设备的危害因素的基本原则

(1)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工艺流程中增加机电设备维护环节,安全可靠的系统才会减少人为不安全因素的存在,以及安全设置的作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2)减弱原则:当机电设备的危险隐患无法排除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必要措施降低风险以达到可使用的安全水平。(3)距离防护的原则:生产中危险隐患因素与距离有密切的关系,一定的距离防护是必须的,最大程度降低事故的危害。(4)坚固原则:以安全为目的,选购强度较高的机电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就提高了安全指数,以满足日常生产中的安全要求。(5)设置薄弱环节原则:对于那些机电设备薄弱的元件,为避免出现安全隐患要经常性地进行监察,对于那些处于危险边缘的元件进行及时的更换。(6)互锁原则:互锁原则是指的是一些元件会出现互相排斥效应,如高压配电屏的网门,当合闸送电后就自动锁上,维修时只有拉闸停电后网门才能打开,以防止触电。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来避免这方面的危险隐患。(7)自动化原则:为摆脱人为失误出现的事故,操作人员通过培训加大对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必要时用设备的自动操作来代替人的操作。各企业都应该总结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管理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对机电设备事故的经验总结。只有在足够重视的情况下,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和运行技术的研究,才能从根本是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对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大有益处。总而言之,机电设备的运行技术和安全管理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企业机电设备部门保持重视,遵循安全生产的原则,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生产,进而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作者:华晋伟工作单位: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资产装备部

篇11

机电安装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施工难度也逐渐增加,为了确保安装的质量,一定要采取现代化的安装技术手段,并且要对安装技术要点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下面本文就重点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机电安装工程技术要点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要点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企业机电安装的整体质量、运行状态、后期使用性能以及应用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必须要对机电安装技术要点进行科学管理。在机电安装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制度和管理举措,能够为施工企业获得更为充足的施工经验,同时能够通过管理过程,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综合技能水平,进一步确保项目的质量。除此之外,技术要点的控制管理工作,还能够推动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进一步优化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工作。机电安装工程技术要点的控制管理工作在施工企业中有序开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既能够确保企业成空控制的精准度,为企业实现全面系统的施工质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利支撑,又能够在施工企业管理互动中及时向管理者反馈施工中存在的相应问题,管理者通过这些有效信息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举措,优化技术措施,推动机电安装技术的全面提升。

二、机电安装工程技术要点控制管理的措施

上文中已经指出,机电安装工程技术要点的控制和管理工作对于确保系统的良性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下大力度进行有序管理。下面本文就对具体的技术要点管理控制措施进行分析论述。第一,结合工程实际特点完善管理计划在实际控制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要结合机电安装工程的规模、工艺特征以及属性,从工程的招投标报价、中标成交要求、合同协议条款等承建机电安装工程的出发点开展有序管理。同时,施工团队需要明确自身的施工水平和技术能力,并对安装设备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符合施工计划。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良好的管控效果,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施工进度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的造价。第二,实现技术管控工作的创新化发展对于施工企业来讲,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管理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管控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力求实现管控突破。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结合施工实际和准确的信息数据,对和现实不相符合的控制数据进行改正,并科学调配工程项目的运转。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合适分解指标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并对施工项目的运转进行全面系统的控制。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管理控制作用的发挥,必须有赖于施工管理人员的努力,要不但提升他们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并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对机电安装工程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数据发现其中潜在的各种问题,找到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第三,对机电安装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流程技术应用进行控制管理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程序复杂,环节较多,为确保整体质量,需要对每个施工环节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控制。(1)要对构件的预埋进行控制构件预埋指的是建筑土建结构施工阶段,需要严格的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做好各项构件的预埋工作。在施工前期,安装技术人员必须要和土建项目的技术人员和监理人员针对施工图纸进行讨论审核,尤其是要对梁柱以及地面的具体做法进行深入分析,明确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这样才能够确保机电安装工程预埋施工技术方案和土建施工方案相吻合。在这个阶段,必须要根据尺寸型号以及预埋管线和预埋件等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不能够忽视任何的细节性问题。(2)结构施工阶段要做好机电安装的技术管理工作这一阶段,主要是土建工程拆模并对现场清理完成之后,机电安装工程全面开始施工,一直到能够进行内部的装饰为止,这一阶段涉及到的施工环节较多,对安装技术的要求也较高。在这一阶段,主要涉及到的机电安装环节有管道施工、各层支管施工、照明管线以及电气线槽等的施工。机电安装通常是在毛坯阶段进行的,涉及到电气、通风、管道等专业,因此在施工技术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工作,保证施工现场作业的质量。(3)在装饰阶段也需要做好技术控制工作装饰阶段是机电安装工程的配合阶段,其主要的施工环节有强电施工、弱电施工、照明系统施工等,每个施工环节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例如在照明系统施工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居民的照明需求进行操作,并要充分的考虑到节能的问题。对于节能控制问题,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和智能化施工专业进行合作,通过智能化监控设备实现节能。(4)做好综合调试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综合调试阶段是机电安装施工中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个环节中,需要做好通风系统和风量的测试与调整工作,并且要对机电安装中各管道进行试验,确保安装的质量。如通风专业和机电安装专业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通风和空调系统安装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通风和空调机组等设备的单机试运转以及调试工作,且需要进行系统的风量平衡调试,确保单机试运转和调试的结果符合设计的要求。这些都是机电安装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同样不能够忽视。第四,要做好机电安装节能技术的控制工作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人心,在机电安装的过程中也需要应用节能技术,并且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施工节材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在图纸会审的时候审核材料资源的利用情况,确保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同时要根据施工的进度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和进场时间,减少库存,且需要优化安装工程中预留预埋管线的路径,这样也能够有效的节约材料。

三、结束语

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说在机电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技术手段,并且要对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本文就以此为中心,结合工作实际,对当前机电安装工程中的技术要点控制和管理重要性及措施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今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在机电设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机电设备维修,做好了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就可以促使机电设备寿命得到有效延长,避免出现一些机电设备故障,另外,机电设备的状态,还会对生产的质量以及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

1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类定

一是故障维修:这种维修模式也被我们称之为事后维修,指的是有故障发生之后,立即停止生产,进行维修。

二是定期维修:指的是结合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的相关预防维修计划,结合设备的运行时间,来固定维修,不管设备处于何种状态,到了计划时间之后,都需要停止生产活动,进行维修。

三是改进维修:这种方法指的是技术维修,也就是分析原因,将先进的技术给利用起来,对设计进行改进,对技术进行改造,通过维修,从根本上来对设备性能进行改进。

四是状态维修:这种维修方式我们也将其称之为预知维修,指的是将状态监测以及诊断技术给应用过来,通过设备状态信息,来对设备的异常进行判断,对设备存在的或者潜在的故障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及时的维修,避免出现故障。

2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

目前应用较多的方式是故障维修,主要是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修理,无法将预防的作用给充分发挥出来,虽然改进维修具有一定的预防性,但是,主要是优化设备的性能,虽然两种维修方法都是针对系统特定设备进行的;但是在具体的维修活动中,为了系统化管理维修活动,对设备故障进行减少甚至是避免,就需要将预防性措施给应用进来,促使安全生产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就需要革新维修方式,除了要对系统特定设备进行维修之外,还需要将预防性措施给应用过来,那么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就比较的符合。

如果采用的是定期维修模式,因为无法全面的提取设备状态信息,管理者往往将设备的周期维修作为重点内,那么因为不能够确定设备零部件的状态,无法确定设备的更换周期,导致在应用过程中,有问题出现于生产过程中,那么就需要进行抢修活动,既影响到了正常的生产,又会促使维修费用得到加大;另外,因为往往过于保守的设置维修周期和项目,那么就有过修现象存在,对设备的维修资金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并且设备的可用率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影响到设备日后的使用。而采用状态维修的方式,维修活动只有等到了设备结构和性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时方可以进行,那么设备的运行时间就得到了延长,有着较强的维修针对性,避免欠修和过修问题的出现,促使设备突发事故得到了有效降低甚至是避免,机电设备的维修间隔得到了延长,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

3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选取策略的制定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相较于定期维修来讲,不管是技术层面,还是经济层面,状态检修都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那么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策略进行科学的制定,保证选择的维修方式符合于机电设备运行条件,将维修方式的优势给充分发挥出来。

一是机电设备浴盆曲线:通过分析机电设备故障,我们就可以找出一些规律,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机电设备浴盆曲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早期故障器,也就是机电设备的磨合时期,这个阶段内,往往有着较高的故障率,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会不断降低故障率,这些故障往往是设计、制造引起的。之后是偶尔故障器,在这个阶段内,机电设备已经可以稳定的运行,没有较多的故障出现,属于机电设备的最佳状态,但是往往会随机出现故障,那么要想降低故障率,就需要促使设计质量得到提高。最后是耗损故障期,指的是因为不断的使用,严重磨损到了机电设备零部件,出现了较高的故障率。那么在这个阶段之前,就需要大修,就可以促使机电设备故障率得到有效的降低。

二是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选取:首先,要对机电设备故障信息进行统计,在这个方面,机电设备故障次数以及故障后果都是统计的内容,在采集方面,需要将1年作为信息采集周期;完成了采集之后,需要结合浴盆曲线,对机电设备停机时间和停机频率关系曲线进行科学的绘制。

其次,要结合统计结果,对维修方式进行初步选取,如果机电设备有着较长的停机时间,并且有着较高的停机频率,那么就需要将定期维修或者改进维修作为初期选择;如果机电设备只有较低的停机频率,但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停机,那么就可以将状态检修作为初期选择;如果机电设备有着较高的停机频率,但是却只有较短的停机时间,那么就可以将时候维修或者改进维修作为初期选择。如果机电设备有着较短的停机时间和较低的停机频率,那么就可以对事后维修进行选择。

然后,对机电设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机电设备,有着差异化的作用,如果机电设备在生产运行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如果有停机现象出现,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产过程中,因此,就对这类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维修中,需要将可靠性作为核心考虑内容,那么状态检修就是不错的u型安泽;如果没有成熟的状态维修条件,那么就需要将定期维修模式应用过来;如果没有较高的维修效率,就将改进维修应用过来,以此来发挥预防性作用。如果设备只发挥了较小的作用,就将事后维修给应用进来,当出现了较多的故障次数,那么就可以将定期维修方式应用进来,以此来有效提高维修效率。

最后是确定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综合对这些维修方式进行考虑,优化组合机电设备的重要性和机电设备维修方式,我们就可以得出最优的维修方式,有着最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但是在选取维修方式方面,并不是固定的,需要结合机电设备生命周期的变化,来科学调整维修方式。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机电设备维修在机电设备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就需要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合理选择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策略,促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促使事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另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促使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对维修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以此来保证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6)04-0080-02

1重视机电安装工程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原因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和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对工程建设企业的机电安装数量和质量、使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等各个方面作用巨大。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适应性,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和运用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重视质量管理,才能使得我国企业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更加游刃有余、实现施工企业科学化的质量管理方式。科学化的技术运用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可以为企业不断积累宝贵施工经验、促进相关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另外,质量管理可以让施工企业进行工程作业时,以实际的施工质量要求为基准,不断增强机电安装过程中的技术控制机制、有效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层次[1]。技术管理与质量控制两者都是现代机电安装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的运用与质量管理对于相关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施工企业潜力的发挥、相关领域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具有深刻意义。

2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的主要类型

在我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的类型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技术应用类型主要有内低压配电箱安装调配、室外配电箱的安装和机电系统的安装调试等。这几种主要的技术类型是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

2.1室内低压配电箱安装调配

低压配电箱的配电盘盘面的涂漆在保证表面光滑的同时也应该符合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可以清晰显示其为低压配电装置的标识必须在装置最引人注目的位置进行标记,配电箱的盘架受力程度应该均衡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支撑作用。切记任何电器都严禁在低压配电箱的箱底板下方进行安装。在安装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配电箱开关电器中工作电流比较大、配电箱中开关电器的操作比较频繁、配电箱开关电器处于易燃易爆的环境等诸多情况时,为了保证配电箱的安全使用,一般应优先选用阻燃防爆功能良好的配电箱[2]。在墙上安装室内低压配电箱的配电盘时,正常情况下地面与配电盘的距离不应大于120cm。低压配电箱的电度表应安装在地面上方180cm左右的位置。此外还应当注意,在对低压配电箱的母线进行有效标识时,使用红绿黄3种颜色区分开来,方便后期对室内机电安装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护。

2.2机电系统安装调试

机电系统的安装调试直接决定了相关机电设备是否能正常有序地运转。这要求我们在机电系统安装部署的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安装调试过程中的规范性步骤和方向,切实遵守安装规范,真正落实工艺操作流程。当机电系统安装完成后,在机电系统投入运行之前,必须经过一系列关于设备稳定性和设备安全性的严格调试。对机电设备进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调试时,遵循机电系统调试准备、机电系统试运行、系统启动调试、系统停止运行依次进行等。

2.3室外配电箱安装

在进行室外配电箱的安装之前,应当准确把握好安装防雨罩的所在位置,确保彼此安装位置不会产生冲突。如果室外配电箱的安装地点是公共场所,那么应该在室外配电箱箱体添加一个较为固定的箱门并锁好,保证室外配电箱的安全安装和正常运行,避免因为人为造成的破坏或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

3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质量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综合性系统项目,这一工程项目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也就决定了从根本上来说,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质量管理的实现不可能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这一质量管理不仅是针对工程的准备阶段、工程的施工阶段而进行的,也离不开还相关部门和相关施工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

3.1工程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3.1.1施工人员全方位把握工程图纸的内容与设计思路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作业系统十分复杂,只有掌握了工程图纸的设计内容和思路,才能深入明确在公布工程作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方面面,做到有备无患。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使施工作业人员全面掌握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内容与思路,确保后期机电安装工程质量不断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施工效率的提升。3.1.2优化施工队伍在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系统中,施工队伍建设和施工管理人员一直都是决定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我们的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地优化工程建设施工队伍,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养进行有效的全方位评估,使得技术更加熟练的施工人员和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的管理人员,对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3.1.3优选施工材料设备施工材料与工程设备作为当代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的必不可少的色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一直都比较高,所以我们应该对施工的材料和设备惊醒科学化的优选,在保证机电安装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物美价廉质量可靠的施工材料和工程设备,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建设成本得以下降,企业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

3.2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3.2.1严格遵守质量管理规范机电安装工程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在施工前对施工图纸进行的会审工作,必须经过严格审核确认正确之后才可以按照工程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建设,且工程建设图纸的相关参数必须与国家的相关标准一致,严格遵守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规范,确保机电工程符合国家的验收标准[3],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处理,同时注意与施工作业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优化施工设计,改善工程质量。3.2.2完善质量检验制度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相关的质量管理和检查人员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机电安装施工的实际进度和相关情况,就需要对机电安装施工的过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抽查,对于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还需要由工程施工监理人员和监理单位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落实。完善质量检验制度,对机电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是提高机电安装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深刻而直接的影响,是建筑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建筑企业一定要做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与质量管理,提高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规范性、科学性,并将施工质量管理落实到实际施工中,对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察,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严格把控施工的各个方面,重视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优选,不断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康中平.浅谈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24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