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共事业管理基础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6002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机遇
1.1学科基础雄厚,人才培养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要
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公共事业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下属学科,公共事业管理实行宽口径、厚基础、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解决社会发展、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同层次的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适应面广,能够为各个行业、领域、部门和公众提供服务。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较高的运用理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等,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短时间的职业技术准备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快速适应具体的管理工作。地方综合性院校办学实力较强,学术氛围较好,师资力量也相对雄厚,为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样化的专业方向提供各种软、硬件条件。可见,综合性高校雄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适应性强的特点是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2社区管理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从传统的大包大揽开始实行分化,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落到社区,社区成为承载政府职能剥落的载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增强。社区已是满足居民需求的第一社会空间,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防线。目前,社区发展的独特地位已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职能的下移推动了社区中介组织、各类公益性组织的发展,扩大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领域;社区管理涉及大量的事无巨细的事务也需要大量的具有公共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是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1.3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作用凸显
在传统的单位管理体制下,企业不仅承担经济生产功能,还负责单位职工的生、老、病、死等所有生活事务的管理。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后勤生活服务的社会化改革,企业与职工只有工作上的经济关系,职工的所有日常生活服务全部由社会公共事务部门进行管理。“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企业对职工的社会保障、住房生活、教育、卫生等服务职能剥离到社会的公共事务组织机构,公共事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社会中介组织、第三部门不仅成为企事业单位职工生活需要的主要生产和提供主体,也成为职工社会权益维护的代言人。随着社会福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共事务管理领域也不断细化,对相应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这也成为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与发展是适应时展和社会改革的需求,目前已初见成效,在办学数量、招生规模、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绩,推动了国家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但由于体制环境、思想认识、办学经验等方面的不足,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困境,阻碍其前进的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是根据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来开设的,主要包括三大块:一是注重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公共基础课程,如计算机、英语、体育、马哲等;二是注重专业知识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如管理类、经济类、政治学类、社会学类等课程;三是注重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从各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就具体课程门类和课时分类而言,三大模块的课程设计门类宽泛杂乱,专业方向和特色不明显。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缺乏明确的专业方向定位,把专业等同于专业方向,在课程设置涵盖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社会保障等多种门类,这虽然符合教育部对专业定位的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也导致学生似乎什么都懂的“万金油”,没有体现出自身的专业特色和优势。此外,课程体系的课时分配也不和够合理,据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院校注重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专业理论课时占总学时的80%以上,专业实践技能课程的课时大都在20%以下;专业技能的课程门类也比较单一,以毕业实习、专业见习和毕业论文写作为主,对学生的公共事业管理实践能力缺乏系统的课程来加以训练,使学生走上社会工作岗位不能很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以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需要。
2.2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不理想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立之处,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就业率达到87.1%,而2006年下降为76.08%,就业率出现逐年滑坡现象。从具体的就业领域而言,某高校该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差距较大,在外商、民营、合资企业就业的达到42%,国有企业的占27%,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占22%,自主创业和其他的占9%。2011届该校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67%,低于《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全国本科毕业生与就业相关度的平均水平(69%)。从工作的行业分布来看,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的学生比例为30%,从事企事业机关单位具体业务比例为21%,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占13%,从事财务会计的占11%,从事市场营销的占9%,其他的占16%。从历届本科毕业生对该专业的就业情况反馈数据来看,约有80%的学生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比其他管理类的专业就业难度更大,有59%的学生提出该专业就业局限性大。造成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就业关联度不大,学生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存在差距。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到公共管理相关部门就业。但目前我国该类性质的岗位实行的是“逢进必考”的原则,而且明确提出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更少。此外,很多用人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之甚少,更倾向于录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因此,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在就业中失去优势,专业性质与行业岗位难以做到对口化,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跳槽率高,就业满意度低。
2.3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
从专业知识储备来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办院校有两类:一类依托原有的行政管理、社会科学、管理类师资力量开设的综合性院校,这些教师具有一定的管理学、经济学背景,但缺乏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专业性强的知识,对专业方向定位的种类、数量以及教学质量等带来一定的制约。另一类是依托学校的优势资源和优势专业的职业性强的院校,如卫生、体育、文教等高校,这类学校的专业教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但缺乏管理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学科背景。公共管理学科是借鉴国外经验引进的学科,在中国缺乏广泛的培育空间和土壤,因此具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非常缺乏,很多教师都是从其他的学科借调过来,这些教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公共管理知识的教育,因此难以形成公共管理的理念和精神,对专业的发展也难以达成共识。从数量上来看,专业教师队伍的数量远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的增长率低于专业招生规模增长率,加大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创新精神的培养。
3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科学进行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体系设置
公共事业管理不能等同于行政管理,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是培养能在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它是融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综合运用的一门管理专业。在科学定位好专业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后,适应社会需求,重新设置课程体系。有效整合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技能培训三大模块,合理分配各模块的课时,适当增加社会科学类的专业课程,同时按照学校师资和资源优势体现专业方向特色。重视和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提高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为导向,如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本科生学术论坛、以社区为依托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
3.2加快管理体制改革,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体制从属于行政管理体制,因此人力资源的配备和招聘主要受制于政府部门,缺乏独立自主性,很少向社会平等开放,限制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对口专业就业。近几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加快改革的步伐,某些地区部门逐渐向社会公开公平开放,为本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机遇。如广州、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的街道办事处部分有编制的岗位实行公开选拔和招考,对有公共管理知识背景和技能的人才优先录用,这些措施有助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参与积极竞争。今后,政府应放宽对非营利非政府组织的限制,降低门槛,采取优惠政策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并为壮大非政府组织力量提供资金、法律、物质等方面的支持,使非政府组织真正为我国公共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吸纳,为本专业学生就业创造支持性环境。
3.3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要优化教师的队伍结构。根据专业发展的方向和实际情况,合理配备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达到互补和优化组合,发挥专业教师的整体知识效应。其次,要加快引进相关专业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专业博士生,充实教师队伍力量,同时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政府机构聘请具有相关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为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再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最后,建立教师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责任感,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
一、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要培养技术人才,注重技术管理,合理地运用管理的技能和科学方法,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调节与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和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的技术活动,包括由熟悉和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商洽管理、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项目经理部与施工企业经营、技术管理等部门进行必要的资料交接,进行施工准备,使工程尽快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基本条件。主要技术准备工作为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文件和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为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做好准备。
1、图纸会审制度
图纸会审是一项极其严肃和重要的技术工作,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对于减少施工图纸中的差错,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图纸会审时要做的以下几点:(1)图纸会审工作必须有组织、有步骤、有领导的进行,并按工程性质,重要程度、规模大小、特殊要求,分别组织图纸会审。一般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负责组织,设计单位交底,施工单位参加,进行集体会审。(2)图纸会审后,有关人员应在图上签章,将发现的问题和遗漏之处在图上更正补充或作变更设计处理。图纸未经会审不得施工。
2、图纸会审内容
图纸会审的内容有以下几点:(1)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2)设计是否符合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的原则。设计方案。技术措施能否满足质量要求,保证安全施工。对设计文件推荐的施工方案,进行充分讨论,补充完善。(3)有无特殊材料要求,其品种、数量、规格能否满足要求。(4)构造物或构造物结构安装之间有无重大矛盾。(5)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明确、清楚,图纸中结构尺寸、标高、坐标、工程数量、材料数量等有无差错。
3、现场调查与测量复核
设计交底后,项目经理部应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核对和测量复核,为施工总体部署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技术准备。
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有:自然条件调查(包括气象、地质、地形、水文等条件),交通运输条件调查,特殊材料设备资源调查,劳力调查、供排水、供电通讯等调查等等。
4、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施工现场全部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也要做到以下几点:(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公司总工程师主持,项目工程师及技术、生产计划、机械、物资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编制。编制前,项目经理应提出对工程总体布局、重点项目和关键工序环节的总体安排思路,并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总体内容。(2)重大特殊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由工程师主持会同项目师及施工技术、质量管理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确定,并纳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内容。(3)中、小型工程项目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原则上是由项目工程师主持,会同技术、计划、机械、物资、质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编制,经项目经理审定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4)劳务分包单位应在项目施工总体部署下,负责编制分包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后纳入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
1、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于贯彻设计意图、严格实施技术方案、按图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技术交底必须满足合同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按规定程序进行。参与交底的单位负责人应履行签字手续。对特殊隐蔽工程和工程质量事故与工伤事故的多发、易发工程部位,及影响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环节,应重点进行技术交底并明确所采取的技术组织措施和防范对策。
2、现场技术管理
为了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利实施,除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外,还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与补充、调整和完善工作。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拟定改进措施和方案,对其有关部分或指标逐项进行系统调整,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动态管理,并在施工中逐步完善。
3、劳务分包管理
劳务分包工程的技术管理应严格按照施工项目经理部门的技术管理方法进行。要加强对劳务分包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检查与控制,不得采用完工后在检验的做法。项目经理部对分包单位的技术交底,除进行常规性的技术交底外,还应负责向分包单位详细地对承包合同中有关技术管理、质量要求、工程进度和竣工验收等内容进行交底。
4、施工安全技术管理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对事故预防、预控所采用的措施,是指导安全施工的规章性技术文件。在施工前应以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内容对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与施工技术方案一次底。要求生产和安全齐管,强化学习和实施。
四、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与任务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法律、法规与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的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程、规范,符台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生产与技术、质量与进度达到辨证的统一。技术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施工过程中能按科学技术和及其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的施工程序进行。(2)充分发挥施工材料及人员、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的竞争能力。(3)通过技术管理,不断提高员工技术业务和企业管理水平,从而能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确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既是一个老生常谈问题,同时又是一个不容易解决好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呈现出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上述各项工作,而且还要与其它多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如解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等等。从而使技术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建筑行业当前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是要正视当前建筑行业存在的发展无序、竞争恶劣、市场混乱等现象。不过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在近些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腾飞速度几乎就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其不管是在建筑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方法方面,还是在建筑的施工机具及劳动力的配置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 而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的一项最重要的施工环节,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对整个工程的工程质量起到了无可比拟的关键作用。
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整个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应该是起到关键而有决定性的作用的。尤其是钢筋混凝土作为当前国内乃至国际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当中,民用办公楼和住宅楼以及工业厂房的基础及柱、梁、板等构件,其防渗能力 、承载能力以及耐久性能等方面往往都是由钢筋混凝土来提供有效支持的。可以这么说,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水平、作业班组的素质和能力以及施工材料的好坏等因素就最终决定了。其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进行严格地管理与控制,通过科学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合理的管理途径来确保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从而为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应当注意的主要;①混凝土在入模时,不得集中倾倒冲击模板或钢筋骨架,当浇筑高度超过两米时,应采用串筒或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施工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得超过1.5m;②从发车时算起 ,混凝土必须在5h 内施工完毕(添加了缓凝剂等外加剂的混凝土则另行计算时间),为防止混凝土浇筑出现冷缝(即指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的施工质量缝)相邻的混凝土施工时间不能超过1.5h ,且交接处应采用振捣棒进行不间断地搅动;③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振捣应持续,直至混凝土表面产生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振捣器插点呈梅花形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的次序移动,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应超过 40cm,并保证不漏振,不过振;④施工梁板混凝土时,应当先施工梁混凝土 ,从梁柱节点部位开始,保证梁柱节点部位的振捣密实,再用赶浆法循环向前和板一起施工,但不得出现冷缝,而当梁柱节点处存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时。(强度等级相差至少10mpa),在其进行混浇时,应当先施工高标号的混凝土,再施工低标号的混凝土,并且始终保持高标号混凝土的施工高度高于周边低标号混凝土的施工高度,另外,还须加强梁柱节点等钢筋密实处的振捣,振捣采用直径的振捣棒,振捣间距为100~200mm ,以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严重质量问题;⑤混凝土施工快要完成时,应当估算剩余混凝土方量,从而及时联系搅拌站进行合理调度;⑥混凝土表面在进行二次压抹及三次抹压后,应及时进行覆盖养护,等到混凝土终凝后,先洒水充分润湿后,再用塑料薄膜进行密封覆盖,并经常检查塑料薄膜表面,但薄膜表面无水珠时,应当及时洒水。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从建筑科学角度来理解的话, 建筑物指的是能够给人提供居住、学习, 以及各种可以从事生产和文化活动的房屋。从房屋的用途方面来对建筑物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3 类: ①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一般就是用来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类型的建筑, 在通常情况下民用建筑一般有居住建筑以及公共建筑这两大部分; ②工业建筑, 一般指的就是用来开展生产活动的房屋或者是附属建筑, 在通常情形下这种工业建筑主要包括有属于单层性质的工业厂房、具有多层的工业厂房等; ③ 农业建筑, 这些建筑的主要用途是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活, 比如常见的有农业水电房、化肥库等。
为了使得各类民用与工业建筑在其使用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必然就应当在其建造的过程中对各个建造环节进行非常有效的控制,进而确保建筑的质量。因此, 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造工程进行有效管理, 意义重大。
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素
3.1切实做好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
由于现在全社会对于建筑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建筑工人的管理变得更加的复杂。由于建筑工程比较多, 有经验的建筑工人就变得比较短缺, 这也就使得一些建筑包工头会请一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来做建筑, 这样一来所导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发生一些建筑工程的安全事故, 而这样的事故正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建筑行业中频繁的发生。种种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都在提醒着我们, 必须要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引起重视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 建筑施工的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建筑质量。安全生产和安全
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强烈要求, 也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保证。
3.2对于施工进度做好管理
施工进度指的是一项工程从立项到获得客户满意表态的整个过程, 由于这个过程涉及很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 因此, 施工的进度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作。其中最重要的是投资者、设计者以及施工者的合作, 同时还涉及材料的获取等。在对整个的建筑工程进度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比如建筑工程的施工方、设计方以及投资方都应该及时地对一些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 以利于第一时间对整个的工程进度进行很好的控制和管理, 对于那些临时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由这三方商量和研究具体的解决对策。另外,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有影响的有关各方也应该将各自分内的事情做好。设计者应该设计合理的建筑模型, 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施工者则应
保证施工质量和员工安全; 投资者应该保证施工方的工程资金充足, 进而保证施工材料的及时运输和施工进程的连续性。在施工安全的前提下, 各方面协调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共同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
3.3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而言, 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果就是建筑工程的完成, 抑或是一座质量比较好的建筑的落成。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来看的话, 每一座建筑的质量都与建筑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关系密切, 如果说在建筑的建造施工过程中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那么势必这种隐患会在建筑的使用者未来的使用过程中造成一定的生命安全的威胁。有鉴于此, 在建筑施工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把好质量关,其实, 从深层次来讲, 工程的质量管理是施工人员对使用者的安全管理。当然, 工程质量的管理仅仅是人的管理, 另外, 施工工程中的技术支持也是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不管是工业建筑的工程, 还是民用建筑的工程, 要想完成这些工程都需要通过非常多的环节来实现, 而在这么多的技术环节中要想很好的保证建筑的工程质量, 相应的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这些建筑工程中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 势必就会造成工程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与此同时,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衔接也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来进行支持。
为了对民用与工业建筑工程质量进一步加强管理,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一定要对各类技术标准进行严格的规范和建立。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设置施工技术标准时, 一定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一起来研究和制定, 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确保所制定的各类工程施工标准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可操作性。在制定了科学的建筑工程施工标准之后, 还要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很好的监督, 以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都能够严格地遵守所制定的技术标准, 最终才能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
4结语
总而言之,时代的发展要求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技术应用方面一定要不断地更新,一方面适应时展所提出的要求,另一方面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在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一定要充分的应用各类新能源,以及对各类环保技术进行很好的应用,最终使得工业和民用建筑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类需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152-02
前言
管理会计是成本会计的发展,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加上一些决策、预算和部门业绩考核方法。目前,管理会计在电力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电力施工企业经过几次改制,行业优势早已不复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力建设行业竞争的加剧,管理会计在电力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被越来越重视,从而要求必须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研究,寻求有效途径,加速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推广与应用。因此,加强对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研究,将成为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
一、管理会计在电力施工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开始的,其历史并不长,目前在制造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由于电力施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管理相对粗放,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可以概括为:(1)深度不足。仅有部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在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得到初步应用,还有许多非常有助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会计内容并未得到应用。(2)广度不够。迄今为止,管理会计仅在极少部分电力施工企业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还有相当数量的电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知之甚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应用空间。(3)协调性差。尽管部分管理会计内容在一些电力施工企业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但这些应用内容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紧密的联系,彼此之间欠缺协调性,无法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从而不能真正发挥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二、目前在电力施工企业影响管理会计运行的因素
(一)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一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相关联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又会引起管理会计实务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管理会计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对于我国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而言,则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国外最新研究成果上。西方国家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是有其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在自身的经济、社会环境基础之上,形成具有我国经济特色的能运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组织的管理会计理论。而电力施工企业受到行业环境及生产特点等影响,更有其特殊性。
此外,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缺乏实际运用价值。管理会计的一些方法是从时间中得来的,是经验的总结,而有的方法、概念和模式是借鉴经济学和统计学而得来的,如回归分析、边际成本、经济批量、机会成本等。引入这些方法是管理会计的进步,但实际运用这些方法存在一定难度。因为,其一,这些模式的要求与现实情况不符;其二,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成立;其三,有些技术和方法仅属于纯理论的探讨,如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由于获得数学模型所需的数据资料成本太高或者数学模型难以理解,因而缺乏实际的运用价值。
(二) 管理意识尚待增强
管理会计行为是对企业的管理行为,而不是对企业的核算行为,既是对管理者价值观的一种挑战,也是对管理者管理意识的检测。目前,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电力施工企业管理意识较为薄弱。其一,管理会计工作地位低下。一些会计人员和经营决策者认为,会计就是算账、报账,至于管理、经营决策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财务会计一直是会计人员工作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管理会计属于副业,有精力和条件的零星分散地搞一些,否则干脆弃之不管。其二,企业经营决策者管理意识不高。企业经营决策当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中能否普遍应用。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而目前,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并且有些经营者受传统等级观念的影响,“长官意志”较重,使得管理会计提供的方案、资料无法发挥实际效力,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在电力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三)管理会计在会计电算化中的应用须要强化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电力施工企业中会计电算化的应用程度不高,计算机利用率也比较低,削弱了管理会计的作用。在开展会计电算化的电力施工企业中,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问题,其应用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的水平上,不具备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的能力。同时,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软件开发严重滞后,使得管理会计一些复杂的公式和模型无法运用,如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这些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手工计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计算机可以快速正确地处理大量数据,因而会计电算化是必然趋势。以上问题使得管理会计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造成管理会计在目前电力施工企业中应用缓慢。
三、对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设想
在我国现阶段,要推广运用管理会计,必须首先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管理会计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零星分散应用,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从应用效果而言,并没有真正达到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中还存在相当的问题。
(一)成立中国管理会计师组织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均设有管理会计师协会作为管理会计师的专业组织。这些专业组织的成立不仅可以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发展,而且能加强管理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持有管理会计师证书的人员一般都具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英、美等国家,取得特许管理会计师或管理会计师职格,就意味着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具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企业高层管理职位。通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会计师专业组织的作用和运行结果来看,我国也有必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来组建我国自己的管理会计师协会,推进管理会计的职业化,规范和提高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约束管理会计师的行为,增强管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推动管理会计的运用和发展。
(二) 大力发展战略管理会计
战略管理会计即管理会计与企业战略的结合,它不是管理会计的某个分支,而是传统管理会计在新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管理环境下的发展。作为决策支持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研究的是与战略管理相关的多样化信息,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提供关于企业外部市场和竞争者的信息;同时,用战略的观点来看待内部信息,强调运用各种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帮助决策层制定战略发展方案。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成本管理、经营投资决策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和风险管理。战略管理会计采用多元化的信息处理方法,如作业成本法、价值链分析、对手分析、环境分析、预警分析,等等。战略管理会计以其新兴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开始了管理会计的一场革命。从目前来看,它拓展了管理会计对象的范围,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注重企业的长远目标及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对多样化的信息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代表着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因而应当树立战略管理会计的观念。
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务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参与,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应用定会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要求,管理会计也将不断完善,在我国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助于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
会计工作如果没有完成好,可能会对事业单位各项经费的花销方面反映不及时甚至失去控制。而决策者想要在财务收支及预算执行情况方面做出快速、正确的决策,就需要会计部门将准确的会计信息及时提交给管理层。在没有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之前,原始凭证的内容要素、报表的编制、审批手续等方面会比较混乱,效率低下。为了保证财务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我们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使其成为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
(二)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规范化管理对财经纪律的维持很有帮助
为了更好的维持财经的纪律,我们需要加大对会计基础性工作的管理力度。在规范化工作期间,由于时期的特殊性,我们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是为了让他们的职能可以得到更具体的发挥,对于会计的监管职能,各种违法、违纪等方面的预防也能起到很好的维持作用。
(三)加强会计基础性工作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的质量
针对不同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加强与完善,是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侧重点之一。如果会计凭证的填写、整理归档以及会计账簿登记等工作没有得到细致的规范,那么会计在处理整体质量方面就没有有效的保证,会计工作的整体效率很难提高。所以,在现有的情况下,为了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就必须完善单位内部的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管理的水平,并且在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方面也不能忽视。
二、事业单位在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规范化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事业单位会计在电算化方面的能力还很薄弱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财务工作所使用的工具已经从简单的方式转变为电算化这种相对先进的方式。但是,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从业者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对电算化软件的操作方法不熟悉,那么生成的资料更是无法理解,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会计人员,缺乏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所以在数据的准确性上从业者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对于单位的工作势必会造成影响。
(二)事业单位不重视财务工作
某些单位不重视财务工作,对于其管理更是不负责任。他们认为会计基础工作只是简单的算算账,没有必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去管理。这会导致会计工作的效率降低,从业者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某些领导也认为事业单位与企业不同,就是花钱的单位,不像企业那样考核领导的利润业绩等,对财务工作也就不够重视,这些都不利于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
(三)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没有标准
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没有一个标准,就会造成部分会计从业者在工作上不够严谨,对于会计凭证的编制不够认真。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单位入账核算不及时,导致核算工作滞后,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也就无法保证。除此之外,对于国家在会计核算工作方面的要求有些单位并没有执行,会计人员偷懒的现象也较为严重,随意调整会计账目。虽然,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颁布了有关会计基础规范化管理方面的法律条文,以此来约束会计核算弄虚作假以及不规范的行为。但是惩罚力度的薄弱,导致了某些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有恃无恐,对于法律条文所规定的事项置若罔闻,相关的标准形同虚设,这就导致一些会计工作者容易钻空子。另外,国家在法律宣传方面的力度不够,导致人们对于法律条文的认知不到位;一些会计从业者自身的文化水平、能力素质方面没有达到标准,法律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他们容易出现违法乱纪的现象。
(四)会计监督方面不够规范
一些单位的会计从业者在原始凭证的监督方面处于失管失控的状态,部分单位没有把财经法律、会计法律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当作工作的依据,对于中央颁布的先进管理条例视若无睹,坐支现金的现象特别严重,超出了现金收支范围,单位之间存在大额现金的交易,违背管理规定。
三、搞好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措施
(一)落实会计相关标准法规,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
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的提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在法规系统建设方面,应该具有好的科学性、针对性,同时在配套的设施方面也不能落后,保证各标准的衔接上不能有失误,防止有意外情况的发生。
二是依据《会计法》的法则条文,加大对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方面的的监管、检查的力度,防止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出现,一经查实,要严惩责任人,并且整个部门也要进行整改。
(二)重视《规范》的宣传力度
对于《规范》的宣传工作,我们要灵活的处理,根据不同方面、不同对象、在明确重点的情况下认真的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让社会大众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要让领导清楚的知道自身的职责,提高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线工作者,要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自觉的贯彻执行《规范》规定的内容。纠正他们思想上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
(三)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加强电算化工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工作中使用电算化工具,顺应了时展的潮流。这也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所谓电算化就是指在会计工作中不再以传统的手工工作的方式,而是使用以电脑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来替代,对会计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记账。这不仅节省了会计工作的时间,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也能提高工作的准确度。同时,还方便各单位对于会计工作的监管。因此,想要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还需要健全会计电算化的使用机制,制定相关的管理手段。
(四)重视会计从业者自身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1)财会从业者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在员工入职后,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他们进行税收、财会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整体能力及素养。
(2)加大会计从业者职业道德的学习力度。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职业道德,使他们从被动的遵从到主动的去遵守,爱岗敬业,遵照法律法规办事,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3)财会从业者应做到持证上岗。财会工作的有效证件,是财会工作者的能力体现,与从业者的专业素养紧密相连。因此,想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就要落实好持证上岗的措施。
(五)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与监督机制
中图分类号:TU7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众所周知,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建筑产品的质量,进而可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历来颇受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各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铸造了建筑行业竞争形式愈来愈激烈的问题。因此怎样使一个建筑企业发展并在这个行业站稳脚步,使企业得到长期有效的发展和壮大是企业发展战略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提出企业就现场施工技术应加强管理的一些措施以及现场施工的存在除技术以外一些管理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对于丰富企业施工管理理论以及为现场施工管理的实施提供参考皆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如何加强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
在工程建设当中,我不断地学习、探究并在一个工程结束后总结经验和教训,从学校大门走出的一个建筑行业的“外行人”,到现在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熟悉建筑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根据本人八十年代从事建筑行业管理工作以来的工作经验,现归纳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有如下几方面:
1.1从管理层方面以为抓手
要明确技术管理人员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其做法有:①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力和职责。组织全体员工业务技术学习,尤其是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②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经验,组织技术学习、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使得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提高应对公司事务的能力,保证公司管理能够更加快速、平稳的运行。③开展技术管理创新活动,鼓励技术革新、创造发明,开展全员TQC活动。④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1.2从现场施工制度方面为入手
认真贯彻各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其做法有:①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③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④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⑤施工质量管理制度;⑥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⑦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⑧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⑨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⑩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1.3从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为硬手
①依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标准和规定,并针对企业特点,适时地制订、修订和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严格做到技术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②对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运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开展施工项目的总结评比,奖优罚劣,促进技术进步。③尊重人才、注重人才建设,大力培养和提拔技术业务人员,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要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对现有人才加强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利益,培养他们良好的个人使命和企业使命,个人规划和企业发展相一致,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二、从现场施工管理的其他角度分析当前施工管理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
2.1安全方面的问题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问题是一个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问题。安全不仅仅指施工现场物品的安全,更重要的是施工人员的安全。
(1)导致安全方面问题存在的原因
安全人员本身技能素质不够全面。由于施工人员的不正确的操作而导致的安全问题仍然令人关注,就是大多数直接参与施工的人员来自于农村,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同时由于民工工作的流动性较大,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成本,也就疏于对民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导致民工缺乏基本的安全保护意识。
(2)相关解决措施
正所谓企业要发展,安全是保证。在工作当中,我们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政府应加紧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生产培训基地提高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企业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施工生产理念,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同时编制安全生产计划,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工地施工的安全性。
2.2资金管理问题
我国企业普遍依靠投标获取施工建筑资格,在投标过程中,投标价格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相同情况下,价格越低,中标可能性越大。
(1)资金管理问题存在原因
一些企业为了能够中标,蓄意压低投标价格,舍去了一些用于购买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器材用具。而中标后,企业在资金上捉襟见肘,拿不出资金去购买这些器材,导致施工现场混乱,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2)相关解决措施
合理资源配置,进行技术创新。企业应对施工所需资金进行科学的配置,科学制定施工计划,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将计划的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对比,总结差别,进行分析,以节约工程成本,切忌为了“节省成本”而使用伪劣产品,如一些陈旧的过时的设备进行生产施工,导致工期延误,影响施工进度。同时在施工的理念,机制,组织机构上都要大胆进行创新,适应市场经济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3施工物料管理问题
(1)施工物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施工物料管理存在不当的问题。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物料很多,而对于施工使用的物料,部分企业重视的程度不够。一些企业为了节省资金,没有对购入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更有甚者使用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原材料进行施工。在原材料的购入与放置方面,有的企业没有合理的规划,并且随意堆放购入材料,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2)相关解决措施
做好物料管理,节约生产成本。对于购买的原材料企业必须把好关,从经济和质量两个角度综合考虑材料供应商,确保购入的是合格的原材料。对于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必须进行严格抽检,合格的方能使用。同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防止材料的非正常损失和浪费,最大限度的节约施工成本。
2.4组织管理意识方面的问题。
(1)导致组织管理意识方面问题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上不断涌现出许多大型的建设项目。一个团结的团队对于大型项目的成功实施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项目组的每个人员各有所长,技术水平不尽相同,要把大家团结在一起是管理上的一个难题。项目经理对项目负有直接责任,但有些项目经理组织意识淡薄,独行专断,没能处理好内部关系,导致对项目的问题认识片面,没能汲取其他人的看法,为项目埋下隐患。
(2)相关解决措施
强化组织管理,提高组织凝集力。项目组各成员之间应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小到物资分配,大到组织合作,各成员都应服从组织管理,服从建筑施工大局,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施工控制,保证整个项目顺利向前推进。同时也要明确各成员的责任,制定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的规章制度,并使之应用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施工人员积极性,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三、结语
建筑企业发展要站稳脚步,就必须要具备一套良好的管理体制,持续改进和稳定发展,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该行业中的佼佼者。因此,要在重视现场施工管理,加大执行现场管理力度。除此之外,在实际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中,还需要结合各工程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现场施工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起到为夯实企业发展基础,跨越式发展的保证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87-0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国内创设于1998年,到2012年全国大约有500所高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但专业发展方向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式”的发展并未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度大幅提升,反而同质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专业发展面临“建设瓶颈”。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在重新审视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的基础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本文主要以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状况为例,探讨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一)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
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2年开办以来,学生人数从最初的十几人到2010年后基本保持在50人以上,办学规模与层次不断提升。在专业开设初期,社会对其了解不够,许多人将其简单地理解为社区服务和第三部门管理等,未能正视专业发展的潜力。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性和定位日益清晰。
(二)学科建设凸显应用特色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生命线,做大做强一个专业需要多维并举,凝聚学科优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探索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的新路径,彰显专业的应用性特色。2006年以来,学院与宜春市政府合作,开展各项资政服务。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反腐倡廉研究、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等政策咨询中,学院都派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并建言献策。
(三)专业建设从无到有,稳步推进
2006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引进了一批专任教师充实教学队伍,学院也加大了对专业的扶持力度,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进行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并探索在偶数学期建立教学实践周制度(时间为该学期17―18周)。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至2011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与宜春市发改委、人事局、城管局、仙源乡政府等相关部门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目前正筹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基地。
总的来说,宜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随着办学环境变化,和其他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样,专业发展呈现“先扬后抑”态势。同质化的培养模式使得专业发展缺乏特色,专业发展前景和现状又形成了反差较大的极化现象。因此梳理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困境,探索中国特色专业建设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困境
(一)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成立时间较短,各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亟待进一步优化,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教育界仍存在较大的认知分歧。从培养方案看,专业主要培养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是公共部门“逢进必考”的政策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未能契合专业设置的预期,大多数学生无法进入到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更多地流向到了企业。专业发展前景和现状的极化现象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未能体现出专业优势,也导致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声誉度不是很高。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亟须找准自己的特色,防止在同质化中迷失自我。
(二)支撑专业较少、专业基础薄弱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跨学科性,涉及政、经、文、法等领域,需要在多学科融合中找准自己的特色。但是据统计,国内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500多所高校,支撑专业多于两个的不到1/4。以宜春学院为例,2002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个方向招生,2004年开始独立招生。十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学科融合优势并未得到体现,至2012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宜春学院仍只有一个专业方向,缺乏相关的支撑专业。同时,实践教学偏弱,没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室;学术交流不足致使专业发展方向的拓展“心有余而力不足”等。
(三)实践环节相对匮乏、学生实践能力急待加强
课程设置理论课偏多,应用性课程较少,不能适应社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因此,学生学完后通常感到“通而不精”,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正如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评价――“万金油”,虽然具有了一定的综合管理能力,但却没有自己的“主轴”。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应用性课程设置偏少;二是虽然建立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但或是输入人数有限,或是联系互动较少,实习基地建设出现流于形式的现象;三是部分同学对实践环节认识偏差,在实践教学中敷衍了事,如在社会调查实践中存在普遍的“搭便车”现象,实践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三、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思考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1+1”模式
结合到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推行“2+1+1”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前两学年开展专业基础课、通识课教学;在第三学年进行核心专业课学习,并在第6学期9-18周组织学生到相关行政、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第四学年第7学期1-9周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学习,并进行相应素质拓展训练,10-18周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通过“2+1+1”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了解自身不足及明晰自身职业发展定位,第7学期的针对性学习又能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进一步提升。这种培养模式相比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具有更大的优势。
(二)科学定位专业发展方向
专业的生命力和社会声誉最终取决于专业的社会适应力,只有解决“教育产品”销售问题,专业建设才有活力与生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之所以呈“先扬后抑”态势,根源于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一致性较低。因此,必须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多元化,顺应社会人才需求的状况。建议可以在统一招生的基础上将专业发展设置为三个方向:行政管理、社区服务、人事行政。行政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党政机关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强化政治、经济、管理、财务等课程的教学。社区服务方向主要培养公益部门和基层急需的服务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强化管理、经济、社区服务等课程的教学。
(三)“内培外引”有机结合,优化师资结构
柔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可以聘请行政、企事业单位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担任课程主讲教师或进行专题教学。这样既可以充实师资队伍,也可以提升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同时对现有师资队伍加强培训,从内部挖掘潜力,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攻读博士研究生。
(四)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想打造自身特色应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校本课程等方面着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主干课程彰显特色。主干课程应包括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实务、组织行为学、社区管理、领导科学、公共行政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应用性课程。课程设置应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色,将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有机衔接起来,以实践教学为主,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技能。二是完善教学资源建设。在充分调研和探讨基础上,根据专业不同发展方向编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系列教材。在教材编写中妥善处理专业课程体系完整性与特殊性、理论性与应用性的有机统一。
(五)创新教学方法,探索社校合作办学模式
1.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互动式教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这就要求教学中强化互动式教学,如案例教学法、演讲式教学法、情境设置法等。通过互动式教学能够增强课程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得课程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探索社校合作办学模式。在不断提升教学内涵与办学声誉的基础上,强化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办学。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关单位签订合同,根据单位人才需求进行“量身定做”培养,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社校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在于节约用人单位招聘合格人才的成本,也提升了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与声誉度。
综上所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创新,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其社会应用性的不足极大制约了专业的长效发展。因此应在深入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并探析制约其发展因素的基础上,探索内涵式发展道路,按照市场人才需求状况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余敏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危机与出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8-11.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08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就公共事业管理人才而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公共事业专门人才,具有适合目前企业需求的现代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并且能够运用先进的知识、技术,熟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工作实践,我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成人”素质、“通才”素质和“专才”素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成人”素质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现在的教育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陶冶情操,塑造人格,让青年学生学会做人。这也是目前衡量一个人才是否合格的前提和最起码的标准。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受到各种观念的影响,难免影响到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另外,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抗压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以便适应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对人才的需求。
首先,思想道德素质是潜在的、最重要的素质,也是综合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果一个从事公共管理工作的人,没有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很危险的,因为不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不会有坚定地政治立场,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是非观念,在大是大非面前就会失去自我,随波逐流,即便是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也很容易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被一些思想观念所左右,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实际上,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可以在教育方面保证正确的与人方向,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是非,同时,也可以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在更广泛的领域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个具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成为一个有信仰、有追求的人。同时,要对他们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其次,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身心健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是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障。这里所说的身心健康,就是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具备健康的心理,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应对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也要面临着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严峻考验,不能遇到一点挫折就倒下了。繁重的工作和快节奏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需要专业人才具有有强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来支持。健康的体魄可以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充分发挥个人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健康的心理可以使人保持积极地、乐观的心态。
因此,专业技术虽然重要,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和工作效率。但是,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是“成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成才之前学会做人的必备条件,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才能在“成人”的基础上真正“成才”,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公共事业专业人才必须具备“通才”素质
我们这里所说的“通才”素质就是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要尽可能的全面,不要是“一门独”,要一专多能,具有较为全面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才必须具备的,这样的素质有利于独立人格的形成,能够促使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树立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几年来,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科学知识是我们胜任工作、改造世界的武器,因此,作为公共事业专业人才,必须结合本专业的发展不断学习,努力充实自己,特别注重本专业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充实和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同时,要积极引导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不断丰富人文底蕴,人文素质蕴涵着价值观念,只有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让专业人才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很好地掌握技能,也要注重科学技术与多学科的融合,促使专业人才多元文化的发展。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专才”素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具备“成人”素质教育和“通才”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在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前提下,要学习和实践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具备较高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素质。首先要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要为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专业的管理技能,其服务的领域比较广,要求从事这方面的人才要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够独立生活和处理事务,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观念,能够应变复杂的工作,同时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应对挫折能力。进而确保工作的有效性,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处理好各项工作,认同社会并能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同时,能够处理好人际关系,具备一定的沟通和交际能力,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处理能力,能够主动获取并恰当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信息,科学分析公共问题。在以上基础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勇于创新。
结束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德才兼备,要是“德才”、“通才”、“专才”,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才能更好地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管具公司
参考文献:
2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困境的原因
2.1社会景况方面的原因德国思想家恩格斯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可见,现实社会的需要是学科发展的根源所在。有了现实成熟的土壤,专业学科才能够汲取所需养分,茁壮成长。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市场力量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发展,政府不能、无力如计划体制时那般包揽一切社会事物,支配绝大部分社会资源。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意味着政府需要依靠市场与公民的力量进行治理。在这一过程当中,由国家承担的提供公共事业服务的职能将会逐步转移到具有独立自主性和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的公共事业组织当中。然而,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公共事业组织发展还相当滞后[4]。一方面,许多非政府组织难以通过注册获得合法地位,社会支持和动员能力不足,致使许多民间组织依靠政府筹集资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本身应有的自主管理和独立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资金、人才的不足又导致组织活动能力不强。并且,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但由于事业单位涉及面广,从业人员较多,改革会涉及到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势必会遭遇阻力,因此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还比较缓慢,这又进一步限制了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国家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目的在于为公共事业的管理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而如今,公共事业本身的发展受限,公共事业的分化又越来越细,许多公共事业尤其是事业单位又实行“凡进必考”的原则,使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式更为严峻。这些问题反映到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上,一些院校就没有坚持办学、办专业的应有原则,出于学生就业的考虑,在课程设置上什么课都开一点,导致专业定位不明,培养目标不清,更谈不上形成专业特色。
2.2专业认知方面的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偏低。提及公共事业管理,民众联想到的是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传统事业单位,片面地把这些事业单位当做整个公共事业,并且一些本专业的学生也存在这一看法。从概念上看,公共事业是指面向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可见公共事业的范畴更大更广,不仅包括政府组织,还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对公共事业管理认知的不同,形成了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的分歧与争议,这种分歧和争议又直接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目前争论焦点最大的是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问题,归结为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准公务员”论。这种论调认为,我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适应转型时期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政府机构改革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因而,以培养“准公务员”为目标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二是“泛管理人才”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宽泛,涉及到的学科较多,包括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因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强调公共理念的基础之上,把宽口径,有专业特色的“泛管理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三是“变异”与“超前”论。这样的论断的学者认为,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在国外已经有相对长的历史了,我国的公共管理专业是在借鉴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的经验的基础上,以为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进行专门化管理为目标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因此具有“变异”和“超前”的特征[5]。
3加强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路径
3.1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上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合理、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笼统模糊的人才培养目标容易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偏离预设的轨道,与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南辕北辙,毕业生自然难以展现该专业特长,缺乏自身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事业发展需要拥有公共意识、掌握管理技能的管理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为培养这种管理者服务的,或者说,设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更多、更好、更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由于公共事业的广泛性,地方院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千万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公共事业的某一个方面作为你的人才培养方向,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例如地方医科类院校,可以把卫生管理或卫生事业管理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地方综合类院校,要根据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又如广州大学地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大都市、超大型城市,所以就把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从事城市公共事业管理的专门人才,而且是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一定要立足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当地公共事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既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又了解当地公共事业管理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3.2完善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和便捷使用的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完善课程体系,一定要处理好主干课程与辅修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使课程设置更加科学规范[6]。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完善课程体系时还要特别注意:首先必须在专业课群上依托与地方院校已有的教育资源和本土的地域优势,以彰显出学科是专业方向和地方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差异性。此外,必须增强课程系统的弹性,使之能够随着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与当地公共事业管理需要结合起来。再次就是地方院校要高度重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让实习流于形式。地方院校要充分发掘当地的教育资源,依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需求,跟当地的公共事业单位合作,建构起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保证专业学生的实践性与创新性。
3.3建设师资队伍,创新培养模式目前,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师资水平的有限,已严重影响着该专业学生的培养[7]。现有的师资队伍,一是从过去已经成熟的学科如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等教师力量转行过来的;二是依托原有的专业如经济学、管理学建立起教师队伍,这样的师资结构难以胜任专业建设进一步发展对其的能力要求。针对公共事业管理教师匮乏的现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努力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优秀师资队伍。就师资培养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师资“引进来”。既可以利用地方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水平的的博士、教授充实师资队伍,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事业单位资源,从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中聘请理论水平高、应用能力强的专业人员担任课程教师,壮大师资实力。第二,加强内部师资“走出去”。地方院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提升知识水平,可以通过学术研讨会、专业培训、名校进修或出国访学等提升教师自身能力,或者创造平台,委派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部门挂职锻炼等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现有的培养模式过于理论化,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锻炼,难以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地方院校要结合该专业的学科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培养模式。目前,联合培养模式是地方院校创新培养模式的较佳选择,有益于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8]。在这种新型模式之下,学校与部门之间、校际之间通过横向合作,共享教学资源,互通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地利用院校资源,实现教育资源互补、互利。
本文系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20105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收录日期:2012年9月6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专业,虽然开办较晚,但在地方院校中发展的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却是许多专家学者始料不及的。至 2012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突破500所,其中大多数属于地方院校。虽然该专业蓬勃发展,但由于大多数院校尤其地方院校对该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定位不凊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困难日渐突出。在当前 “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高校专业优劣主要指标情况下,如何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是该专业继续发展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以湖北省某地方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围绕提高本专业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来设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定位、基本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教学规范。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得到就业市场的认可。
一、目前对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口”问题的认识上突出存在三大分歧
1、“变异”与“超前”论。此论基本定调是,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对“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具有形态上“变异”的特征(席恒,2003)。
2、“公务员职业队伍”论。此论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实际上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职业队伍”为主要就业目标(李业兴、郭小聪,2004)。
3、“泛管理人才”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要在强调公共理念基础之上,突出“管理主义”现实作用的“泛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彭国甫,2004)。
上述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三大理论已经为许多学者所批判,按照这三大理论建立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像是一个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大杂烩”,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专业特色并没有通过专业方向的确定而体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像是“万金油”,没有任何特色,因此如果专业没有特色,学生学无所长,将严重影响本专业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依照研究方向来培养有特色专长的学生将会使本专业的学生因为有特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则要分析目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市场反应来设定专业的研究方向。
二、目前该专业就业情况统计结果
根据该高校的统计数据,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0~2012届3年共有本科毕业生120人,其中2010届本科毕业生42人,2011届本科毕业生39人,2012届本科毕业生39人。学院按照攻读硕士研究生、基层事业单位、基层政府机关、自主创业、未就业、企业等六类进行分类统计。(表1、表2)
按照分类统计结果,从总体上看,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54%,到基层政府事业单位就业的次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6%,再次是攻读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从就业的岗位来看,该地方高校的学生去政府事业单位从事的职位绝大多数处于基层,并且绝大部分为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和村官。去企业工作的则大抵位于销售岗位和人力资源岗位。从这样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来看,和目前该高校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的还是有一定区别,该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大体和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似,对学生今后毕业的去向更多的是认为应该是政府机关的高层管理人员。但数据告诉我们,政府机关进入门槛非常高。即便是进,也只能通过国家扶持政策进入基层政府机关。而进入企业的同学也大多数处于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公关能力。
另外,从统计表也可以看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比如考研上线率只有10%。出国深造的没有。主要原因:一是该专业全国还没有硕士点、博士点,学生的考研专业选择余地很小,只能考行政管理、教育学等相近的专业;二是该校地处湖北省二线城市,信息相对比较闭塞,与有硕士点的学校相比考研不占优势。
三、以就业趋势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
(一)目前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没有完全搞清,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学科较多,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未能把握清楚。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非师范类公共事业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涉及到了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多个公共事业部门,这就造成学校无法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与基础,形成整个专业或某一届学生具体的培养目标,从而影响到专业培养的针对性、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管理能力在具体要求上的明确性,极有可能出现那种似乎什么都懂都会,但到实际中又什么都不会的毕业生,没有自己的专长。
2、专业学科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核心课程不明显。搞好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目前,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比较庞杂,包括法律、经济、管理、教育、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多门类的课程,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扩充知识结构,但从另一角度看也不利于学生把握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可以说进入社会的门槛值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从就业趋势探讨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改革方向
1、科学认识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私人部门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到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因此,地方院校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时要特别注重加强对人才的广泛适应性培养,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要求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具有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转变到培养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应用人才上来。也就是说,经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的培养,应使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管理又了解社会,既掌握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和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地方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使本专业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很显然,地方院校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地方性”,因此,地方院校可积极利用发达的“地方性”资源,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双证”(学位证、技术资格证)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表达、控制、沟通等管理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另外,地方院校的教师大都熟谙地方公共管理系统的运作过程,因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上侧重于地方公共事业管理也应该是一种发挥特长的适当选择。
2、课程设置上,增强管理类公共关系类相关专业的设置,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表2我们可以得知,进入企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为了满足市场对从事这类岗位的人能力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专业培养方案上加强了对管理类、公共关系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涵盖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方案中,应该打破专业壁垒,实现文理渗透。要加强现代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提高公共事业管理学生收集数据资料,正确理解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及其局限性的能力,使之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一步探求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这种管理、公共关系取向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就业,熟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过程,都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课程方向上,可以增设危机处理方向。基于该校的实际情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部分面向基层社会的管理机构,包括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农村的乡镇政府、村委会等。而随着我国进入“风险社会”(贝克,2004),如何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的各类危机事件,是各个基层管理机构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任职基层政府的人员要求有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该校在2009年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加上了城乡公共危机管理方向,这将使本专业学生的培养非常具有特色。在此专业方向的指引下,可以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管理和操作能力,尤其是具有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这使毕业生即便下往基层工作后,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职业提升,做出了该校在此专业的品牌效应。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日益增长,要求也会日渐提高,这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建立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要不断研究的常新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6.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掌握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基础知识,通晓公共事业管理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具备较强的公共事业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能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社区、社会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政府机关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开设具有较长的历史,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该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呈细化的趋势。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学科,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
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系统,参加MPA考试进行进一步深造。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需求,还是从毕业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来看,其专业发展前景都十分看好。
我国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至今对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个高校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其主要原因在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本文在充分讨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对该类专业的教学模式给出了改进方案。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新晨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