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航空航天进展

航空航天进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航空航天进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航空航天进展

篇1

中图分类号:G633.91

航天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或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或高空气球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等材料送入太空,利用太空中的宇宙空间特殊的环境诱导植物变异,再返回地面进行选育、筛选植物优良品种的技术。航天育种开创了育种新途径,除了应用于农作物、蔬菜、园艺花卉等植物种子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外,在林业、牧草、药用植物、水产动物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也已经启动,且前景广阔。

1太空航天育种的原理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较小和遗传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植物本身发生自发突变的频率极低,并因植物种类和基因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而地球外太空的大气结构、密度、压力、辐射等条件与地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都可能引起植物种子遗传信息产生变异。航天育种充分利用了这种不同于地面的空间环境,如强宇宙射线辐射、高真空、微重力、交变磁场等。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于种子的核酸物质,使DNA分子的电子激活,结果造成DNA分子链的解链或突变,或者引起染色体缺失、倒位、易位、重复等畸变,从而对植物种子遗传信息产生诱变,获得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某些变异。当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对变异种子进行性状筛选,最后种植推广,培育得到具有优良品质的新品种。科学实验证明,宇宙辐射和微重力是影响植物种子的生理和遗传性状的主要因素。

1.1宇宙辐射

太空中存在着各种质子、电子、离子、粒子、高空重离子等高能粒子以及x射线、?射线和其他宇宙射线,它们能穿透卫星舱体外壁,作用行器中的生物。首先射线的能量沉积在物质上,引起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的激发与电离,电离过程随后形成自由基,自由基与DNA作用可以引起DNA多种类型的损伤,包括碱基变化、脱落、氢键的断裂、单双键断裂、DNA即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之间的交联,细胞为求得生存会出现应急效应(SOS)。同样,当生物被宇宙射线中的高能重粒子击中,引起细胞内遗传物质DNA分子的双键断裂,其中非重接性断裂所占比例很高,细胞为求得生存也会出现应急效应(SOS)。以上SOS反应中主要进行的是倾向差错的修复,此修复过程诱导产生缺乏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它能在DNA损伤部位进行复制而避免了死亡,但带来了高的突变率。因此,细胞中发生多重染色体DNA畸变且畸变且是非特异性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可以获得地面常规方法较难得到的罕见种质材料和资源,从而选育出突破性新品种。

2太空航天育种的特点

航天育种是创造新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一种有效途径,与常规育种相比,可出现常规育种不易出现的变异,可以为遗传育种的定向选择提供丰富的资源,并可能获得地球环境下不可能产生的特殊性状。

2.1变异频率高

传统辐射诱变的有益变异频率仅为1‰-5‰,而太空辐射诱变的有益变异频率为1%-5%,最高的诱变率可超出33%以上。

2.2后代稳定快,缩短育种周期

多数太空变异性状稳定较快,有利于加快育种进程。在地球上选育一个植物新品种所需的时间,太空育种则可以将其缩短一半,可以节约许多人力物力。

2.3打破基因连锁,实现基因重组,创造多种突变体,丰富种质资源

很多突变体是自然界本来没有的新性状,因此可以极大地丰富种质资源,供植物遗传育种直接或间接利用,为育种者提供良好的选择机会。

2.4改良农作物的品质,能够提高产量

经试验选育,作物穗形大、分蘖增多,单产得到提高。航天选育的品种具有果形大而饱满、营养成分含量高、口感好、耐贮存等。种植试验表明水稻蛋白质含量可提高8.7%-12%;青椒果实大、品质优,果实中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10%-25%。

2.5航天育种选育出来的产品无基因安全性问题

航天诱变育种不是转基因育种,它没有外源基因的引入,而是利用太空的物理条件作为诱变因子,使植物产生基因突变,这种变异本质上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自然变异没有区别,只是加速了生物界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自然变异的变异过程。

3我国航天搭载药用植物的研究概况

我国空间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搭载过的药用植物包括梭梭和肉苁蓉种子、黄芩、桔梗、红花、藿香、甘草、洋金花等。刚开始主要是国防科工委航天医学研究所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做了一些工作,他们把种子放入自行研制出的小型生物舱内进行空间飞行,从而进行研究。至此之后,我国发射了多颗宇宙飞船与卫星,搭载各种种质材料进入太空,其中包括多种药用植物。

4太空环境对药用植物的影响

4.1生物学性状变异

个体水平的植物空间诱变效应主要表现在对SP1代植株的形态学改变、不育性及致死效应等方面。经过太空环境处理的药用植物种子性状表现因品种而异,发现航天搭载可提高种子的出苗率,促进了幼苗的生长发育,植株的开花期提前1周左右。降低了植株的单株结实率,增加了单株籽粒重,显著增加了地上的分支数和主果穗长度,提高了根鲜重。

4.2细胞结构和染色体的变异

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种子进行空间飞行后,太空环境或卫星发射过程中的强烈冲击,会使植物细胞壁产生破损,造成种子吸水能力提高、导电性增强。如红豆草经过空间诱导后,其叶片细胞壁不规则增厚,液泡变大,叶绿体变小,基粒片层数量明显增多。在染色体方面,经过空间诱导的植物,分裂过程中的G1期延长,有丝分裂指数减少,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会出现细胞歧化和反常的分裂数,以及染色体在分裂中期不沿赤道板排列等现象。经过卫星搭载后,苜蓿细胞的有丝分裂被促进或抑制,其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则出现了微核、染色体桥、断片、落后等畸变类型。

4.3生理生化的变化

植物经过辐射后,其光合色素量、酶蛋白活性的检测和酯酶同工酶谱等生理生化指标都会发生一定变化。多数植物的酶活性升高,表现出一定的抗性特征,其SP1代幼苗的酯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会有新酶带生成或酶带活性增强。

4.4化学成分差异

太空环境对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经过航天搭载后的甘草种子发育成熟的根,它的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2.19和1.18倍。

4.5基因组变化

空间环境下,植物细胞受微重力、空间辐射、亚磁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染色体容易发生变异。

参考文献:

篇2

近年来,航管中心在赛事改革与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2011年全国航模锦标赛增加了F3K遥控手掷模型滑翔机和P3D遥控固定翼花式绕标飞行两个项目。2012年,这两项比赛无论从参赛人数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突破。在此基础上,今年的比赛又新增了P3M-D固定翼花式双机编队飞行和P3N-D模型直升机双机编队飞行两个项目,进一步丰富了比赛内容。

虽然总的比赛项目增加到25个,但比赛总时间却并未延长,从5月20开始到23日中午结束,仅有不到4天。为了按时完成比赛,竞赛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表1)。任务最重的一天,比赛项目达到9个。为此,大部分项目都削减为两轮比赛以节省时间,同时每天开赛时间也大大提前。特别是有F1自由飞项目的前三天,比赛在凌晨5点半就正式开始了(图1)。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2012全国航模锦标赛圆满完成了各项比赛。

老项目焕青春 新项目展活力

笔者最近几年一直跟踪报道全国航模锦标赛,客观地说,前几年的赛事进步并不明显,有时还会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但今年的比赛却令人倍感欣喜,无论是传统的老项目还是刚开发的新项目,都出现了很多积极的变化,有些项目的进步还不小。下面笔者就结合各项目比赛的具体情况为大家展现2012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新发展。

1.自由飞项目

通常,日出、日落前后时段的气流状况是全天最稳定的,对自由飞模型飞机的飞行最为有利。因此,自由飞比赛往往选取这个时段进行。本次比赛尤甚,三项自由飞项目分别被安排在前三天清晨进行,每天5点半就开始正式比赛,而运动员和裁判员则必须在凌晨4点多起床赶赴赛场(图1)。

5月的安阳刚刚入夏,清晨的航校气温还有点低,比赛就在这丝丝凉意中开始了。令人意外的是,比赛前两天不到5点就开始起风,而且越刮越大,对自由飞比赛的影响颇大。虽然安阳航校占地面积达2.4km2,场地宽阔平整,但面对大风,这样的场地对自由飞模型还是显得不太够用。

F1C活塞式发动机动力模型滑翔机和F1B橡筋动力模型滑翔机分别在5月20和21日早晨开赛,模型刚升空便被大风吹向下风区,盘旋不到两圈就远离了视线。加之当时天色暗淡,能见度不高,大部分模型尚在高空就在裁判员的视野中消失了,严重影响了比赛成绩。最终,只有四川队的杨维威和董坤江分别在F1C和F1B项目中两轮均获满分,他们也借此成绩分获这两项比赛的个人冠军,并带领队友获得团体冠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将杨维威,刚刚退休的他是国内F1C比赛的常客,但之前没有获得过一个冠军。退休后,他完全以一种轻松的心态来参加比赛,压力没有了,冠军反而到手了(图2)。

5月22日天气好转,早晨基本无风,对F1A牵引模型滑翔机比赛非常有利。两轮比赛结束后,共有8位选手获得满分,需进行加时赛。最终,河南队老将徐俊芳以404s的绝对留空时间获得个人冠军,团体冠军则被江西队摘得。这么多人进入F1A加时赛近年少有,而21名选手参赛也创了纪录。参加F1B和F1C比赛的选手也不少,各有10余人。除了一些自由飞老将重返赛场外,新人的加入成为此次赛事的一大亮点,虽然他们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但却是国内自由飞发展的新生力量。

除了参赛人数显著增加外,自由飞技术水平也有了新突破。四川队在强手如林的比赛中独占鳌头,这与他们在技术上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在自由飞赛场上,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四川队带来的一套风速、温度自动记录仪(图3)。每天在仪器前围观询问的人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人现场就想购买。不过据四川队介绍,这台仪器属于“非卖品”,是他们专门为自由飞世锦赛设计制作的,前后历时两年多才完成。通过对仪器记录曲线的分析,选手就能更精确地把握出手时机,进而更充分地利用上升气流提高模型留空时间。

江西队夺得F1A团体冠军也与技术有很大关系。他们的模型不仅使用了先进的电子控时器,且能随时进行在线编程设置,比传统的机械控时器更方便精确(图4)。而国内自由飞发烧友何立文自主开发的电子控时器这次被部分选手采用,效果良好,不少选手纷纷表达了换装的意愿。通过大家在使用中反馈意见进一步改进完善,相信国产电子控时器必将越来越好。

为了保护模型,控时器一般都有迫降功能,选手可根据比赛最大测定时间事先进行设定,但模型起飞后地面则无法更改,一旦出现险情时只好“听天由命”。江西队的高原在比赛时就遭遇险情,而就在模型快要撞树时,他利用随身携带的远程遥控迫降设备使模型安全迫降。该设备小巧便携,可戴在手臂上。模型遇险时只要按下按钮,就能使模型立即转入迫降模式(图5)。

笔者在本届比赛赛场上认识了一位来自上海的老先生王来春。他长期从事橡筋技术研发,早年曾为国家队研制F1B模型专用橡筋,最近又重操旧业开始生产F1B橡筋。这次他专门来到赛场,为选手们免费提供橡筋试用。希望不久之后,王先生的国产橡筋能打破美国公司在全球F1B模型专用橡筋领域的垄断地位。

2.航天项目

航天项目包括S3A/2、S4A/2、S6A/2、S9A/2、S7和S8DP共6项,分别被安排在各项自由飞比赛结束后进行。其中S7花样仿真模型火箭仍以“红旗-2”火箭为原型,只有上海队、河南队和宁波队3支队伍参赛。上海队和河南队的模型火箭比例、外形和细节都非常精确细致,外观得分也在伯仲之间。最终,只有上海队的3枚火箭完成发射取得冠军(图6)。S8DP遥控火箭助推模型滑翔机项目受大风影响,没有一位选手两轮比赛均取得满分。世界冠军卢征也难免紧张,在第二轮比赛中模型在大风中未能准确命中标靶,没有拿到满分。不过河南队在该项目上实力超群,卢征、李士其和张兆年3人均打入前5进入加时赛。最终,卢征和李士其分获冠、亚军,张兆年取得第4名,河南队毫无悬念地取得S8DP团体冠军。

很多人应该对小将张兆年还有印象,去年S8DP决赛中他的模型发射失败,遗憾地输在“起跑线”上,今年他的发挥还算正常。不过在第二轮比赛时,他差点因未能按时交回设备而被取消成绩。好在年轻人身体素质不错,在比赛结束前他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及时交回设备(图7)。

3.线操纵项目

线操纵包括F2B和F2D两项。F2D线操纵空战比赛仍采用双败淘汰制,参赛人数较去年增加了不少,除了几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外,基本都是年轻的新人。虽然新手们的冲劲和胆量不容小觑,但因技术经验有限,纷纷败下阵来。新老对抗的大部分场次,因选手间水平差距较大,比赛场面精彩不足,却惊险有余。不过F2D偶然性较大,山西队小将王万钧意外闯入决赛,与新疆队老将杨卫民争夺冠军。也许是因为太紧张,小将表现得过于急躁,裁判发令开打之前他就发起进攻,被直接判负(图8)。老将杨卫民则非常“无耐”地成功卫冕。尽管此次比赛中小将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还需在平时刻苦训练进一步提高,但新生力量的加入对项目的持续发展大有益处。

F2B线操纵特技项目是我国的传统强项,这次比赛可谓三老带三新。韩新平、郭书军和杨钧三位世界冠军同场竞技,让人领略了国际一流水平(图9)。杨柳、邢磊和温思远三位小将则让人看到了中国F2B项目未来的希望。比赛中,杨钧依然使用他参加2010年F2B世锦赛时带有方向舵的模型,郭书军则对模型做了改装,也加上了方向舵(图10)。不过据他们介绍,现有的方向舵面积过小,对模型操纵性能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2012年又是新的F2B世锦赛比赛年,三位世界冠军将继续出征为国争光。他们新做的模型都加装了方向舵,但针对所存在的问题,他们已准备加大其面积,切实提高模型性能。有关2012年F2B世锦赛的相关情况,《航空模型》将持续关注。

4.遥控项目

遥控项目每年都是比赛的重头戏,今年又增加了两项,总计达到14个。

P3M-D和P3N-D分别为遥控固定翼和直升机双机编队飞行项目,对选手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把自己的飞行动作做好,相互间的配合也必须默契。作为初设的比赛项目,两项比赛的难度设置并不高,只需要选手配合完成一套较为简单的规定动作。由于这两个项目各只有两支队伍参赛,因此更像是表演赛(图11、图12)。最终,河南队和上海队分获P3M-D和P3N-D冠军,四川队获两项目亚军。相比之下,传统的F3M、F3N单机花式飞行项目则分为规定动作和配乐自选动作,观赏性更强(图13、图14)。F3C遥控特技模型直升机项目因只有上海队的薛童铭和张颂华两人参加,实际上成为他们的专场表演。

新项目的创设都要经历发展壮大的过程,去年刚刚增设的F3K和P3D项目就是典型的例子。2012年,上述两个项目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参加F3K项目的选手比去年成倍增加。不仅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使用的器材也“鸟枪换炮”,轻木构架结构的小模型大都被复合材料的大模型代替(图15)。如此一来,成绩自然也水涨船高。比赛前几名基本被上海和河南选手瓜分,不过差距不大,成绩非常接近。P3D今年共有6位选手参赛,一连串的超低空穿越飞行对选手的心理素质是严峻的考验(图16)。比赛进行到一半时,有位选手穿越限宽门后没能经受住考验,模型直接坠毁在跑道上,令人惋惜。之后,各位选手显然受到了事故的影响,模型飞行高度普遍升高,安全性提高了,但比赛精彩程度和成绩则有所降低。最后,上海队黄振迪力压群雄夺得冠军。

介绍完新项目,再看看老项目的情况。今年变化最大的要数P3Z遥控空战了。以往油动、电动混战、消极怠战的场面一去不复返,比赛的对抗和精彩程度大大增强。这些积极的变化源自对规则的大幅修改。首先,要求参战模型全部采用油动发动机,这样模型的性能、特别是飞行速度等特征相近,增加了格斗交战的机会。其次,全长4分钟的比赛被均分为上、下半场,红、蓝双方在上、下半场进行攻防转换,且规定攻方飞越边界不扣分,守方飞越则扣分。再次,消极怠战可被连续警告并扣分,且取消定点着陆,确保双方模型在空中就决出胜负。确立了上述有利攻方的比赛规则后,选手的进攻积极性大增,激烈的空战场面频繁上演,反败为胜的案例也不时出现。最后的决赛在贵州队蒋波和河南队牛晓斌间展开,他们都是遥控空战项目的老手。决赛一开始两机就激烈缠斗,4分钟内双方均咬口一次打成平手,随后开始2分钟的加时赛。加时赛采取类似足球比赛“金球制”的“突然死亡法”。蒋波先拔头筹,一举击败牛晓斌夺得冠军(图17、图18)。虽然今年的空战非常精彩,但已有裁判提出了改进的设想,希望来年的比赛更上一层楼。针对目前攻击时尾飘带常常一次就被完全咬断,使攻方无法再次得分的状况,有人认为,应缩短尾飘带系绳,延长尾飘带,这样更利于多次进攻。

此外,还有几个项目也值得关注。F3A遥控特技模型飞机项目今年实行了最新的P-13和F-13动作,但由于国际航联的动作图及解释文件较晚,加上规则准备及翻译非常仓促,因此一个动作的解释有误。为此,裁判组和选手们现场讨论并确定了最终动作。而F3A-P遥控特技模型飞机(普及级)项目今年参赛人数创出新高,特别是上海队的两位小队员,年龄都很小,虽然最后成绩垫底,但日后只要勤学苦练,谁又能知道他们会不会成长为中国的克里斯托弗呢(图19)!

P3R-T模型直升机任务飞行比赛的现场,一位大腕级人物张颂华突然现身,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他的成绩——第6名。笔者原以为他轻轻松松进前3没什么问题,但现在看来,这貌似“简单”的任务飞行也需要一定的专门练习才能完成(图20)。另一项任务飞行P3R-K固定翼空投项目的冠军则长期被河南队垄断,这次也不例外。李士其以其精准的投放和着陆获得冠军(图21)。而上届冠军卢征这次运气不佳,他在投放时风力、风速变化剧烈,给投放时机的选择造成了很大困难,导致成绩不够理想,最后屈居亚军。

深受大风之苦的不止P3R-K项目,P3S遥控双机分离定点项目也是如此。模型起飞分离都没受多大影响,留空滑翔时甚至还要托大风之福(图22)。但在滑翔降落定点时,由于滑翔机没有动力,一般又选用重量很轻的S8DP模型滑翔机为子机,因此大风对模型的影响就显得非常大。选手稍有犹豫模型就可能偏离航线,非常考验操纵水平。

吸引力待提升 市场化需加强

虽然本次全国锦标赛出现了很多值得称道的变化与进步,但同样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应吸引更多优秀选手参赛,进一步巩固全国锦标赛作为代表国内航空模型运动最高水平的平台。《航空模型》曾报道过的3DX中国站比赛以及一些民间自己组织的DLG(F3K)比赛等都有着颇高的人气,选手们的技术水平也比较高。但目前他们参加全国锦标赛的途径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对现有比赛体制、机制进行创新和改革。

篇3

关键词:碳密封材料;航空航天;应用

制备工艺航空航天工业是事关我国国防事业的重要工业。在航空航天工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这一领域研究人员开始对应用材料的密封可靠性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密封材料的性能是密封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碳密封材料在这一领域有着优异的特性。

1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碳密封材料

1.1柔性石墨密封材料

从石墨自身的性能来看,它可以成为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下常用的密封材料。柔性石墨密封材料主要由石墨纸、柔性石墨卷材等材料组成。这种材料是天然鳞片石墨进行特殊加工的产物。它具有着良好的自性能和耐热性。这种材料的化学惰性相对较大,可以抵抗酸碱盐溶液和一些有机溶剂的侵蚀。因此,它可以替代一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石棉材料和橡胶密封材料。柔性石墨密封材料中的柔性石墨材料可以用于低压静密封。

1.2增强石墨密封材料

在航空航天领域,增强石墨密封件主要应用于动密封、机械密封件的摩擦副和旋转接头之中。这种材料主要由多孔石墨浸渍而成。浸渍过程应用到了加压浸渍工艺和真空浸渍工艺等多种工艺。俄罗斯科学家将高强石墨密封环应用在了航天发动机的涡轮泵中,这一材料具有着高强度、高密度和低摩擦系数的特点。

1.3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由碳纤维-柔性石墨复合材料和碳纤维-树脂浸渍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组成。这种材料有着良好的耐磨性和独特的自性。它可以应用在航空发动机涡轮的轴径部位。这种碳密封材料具有着导电性、耐腐蚀性,对电波和X射线也具有有效抵御的特性。它也可以适应中高压静密封环境的要求。

2碳密封材料制备工艺的应用

2.1碳密封材料的复合加工工艺

碳密封材料的复合加工工艺建立在超声振动辅助切削加工工艺和超声电火花加工工艺等工艺基础之上。超声振动辅助切削加工可以在降低切削温度的基础上,强化加工表面的质量。超声电火花技术是在电机中应用超声振动的一种加工方法。它主要利用电极端面合适的放电间隙来提升火花击穿概率,也可以提升加工孔的加工稳定性和加工效率。深化复合加工工艺,可以为碳密封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2.2碳密封材料的抗氧化工艺

碳密封材料的抗氧化工艺涉及到了这一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单涂层技术和两涂层技术等技术。氮化硅、氮氧化硅和相关混合物可以有效强化碳密封材料的低温抗氧化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化。与之相关的后处理技术也可以有效解决碳密封材料可能出现的微裂纹问题。

2.3碳密封材料的耐高温工艺

与航空航天事业有关的碳密封材料耐高温工艺主要由以下工艺技术组成:法国航空宇航公司所采用的一种与SiC有关的制备工艺;二是与离散碳纤维有关的隔热结构制备方法,这种制备方法中应用了乙二醇、丙三醇和石油油料等多种材料;三是由美国企业研发的一种建立在仿氧化硅基树脂技术基础上的碳密封材料耐高温技术。在对这一工艺进行应用,可以让碳密封材料在航天非隔热层的建构过程中得到推广。

2.4碳密封材料的致密化工艺

碳密封材料生产领域所采用的高强度碳密封材料制造法是以固体可流动颗粒状聚合物为压力介质的制造方法。碳密封材料先驱体的固化过程是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要素。除此以外,热压成型法在碳密封材料中的应用可以让这一材料的致密性特征得到强化。它让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碳密封材料的制备过程与含碳纤维符合材料和研磨沥青等基质材料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在经过电阻加热以后,压制而成的碳密封材料的密度可以达到1.30g/cm3。

2.5碳密封材料的防裂解工艺

防裂解工艺可以为碳密封材料在航红航天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具有梯度碳化物涂层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可以借助传统的气相沉积法完成碳密封材料的制备工作。在这一方法应用以后,图层标称的热胀系数要高于地层的系数,表层到底层的热胀系数也会表现出渐变分布的特点,这样,在高温环境下,航空航天领域所应用的碳密封材料不会出现断裂的问题。

3结语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领域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碳密封材料的应用已经受到航空航天领域重点关注,例如航空发动机对轴间密封材料的强度、抗氧化性和导热性有着严格的要求。通过对碳密封材料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探究,可以发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更适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密封环之中。碳纤维编制方法和相关的工艺参数是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所研究的重要问题,其可以让碳密封材料应用于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泵密封件之中。碳密封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创新相关制备技术是对这一材料的性能进行改善的有效方式。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型碳密封材料也会在这一领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篇4

“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要重点打造‘导航与位置服务’和‘通用航空’两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北京北航科技园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介绍,北航将充分发挥“空天信”融合的学科特色,瞄准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战略需求,在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内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产业联盟、联合研究中心,开展高技术研究。构建校企协同创新体系。

然而,作为新探索领域。航空航天创新园的建设亦颇多波折。但北航在建设过程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在探索中前行,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取得了骄人成绩。

合作共建如火如荼

李军介绍,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依托北航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建设。一期的柏彦大厦、世宁大厦和唯实大厦已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二期建设包括北航南区科技楼(规划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和北航北区科技楼(规划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两部分,将在5年内分步建设完毕。

目前二期建设项目之一“北航南区科技楼”已于2011年11月20日开工。计划于2014年底竣工。北航南区科技楼建筑总体规模约为22,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24层。总建筑面积约16.6万平方米,地下4层,总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99米。容积率达3.5,充分体现了盘活存量资源、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

目前,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区内企业已达230余家。年总产值超过60亿元,并已有众多知名公司表达了强烈的入驻意向,其中包括合众思壮、国智恒、佳讯飞鸿、北京通航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

随着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建设的推进,进入园区的项目进展也十分迅速。

李军介绍。北航已与中国工程院签约承建“中国航空发展战略研究院”。该研究院将为工程院发挥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的作用提供支撑服务,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战略和阶段性规划。

同时。北航也与合众思壮等11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关村空间信息技术产业联盟”。在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内打造“导航位置服务产业园”,形成产业集聚。与中航工业、民航系统等1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将引领全国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中石化、晋煤集团等单位共同发起“航空替代燃料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也将致力于支撑我国航空替代燃料领域的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外,北航与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北航一合众思壮卫星导航研究院”;与航天科技控股等单位合作,申报并获批建设“通用航空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成果加速产业化

“依托北航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优秀的科技成果。联合行业内优势企业,我们还在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内积极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李军介绍,依托北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关键技术。北航与园区内民航天宇公司、民航数据中心等企业共同进行“空地协同的通用航空飞行监视平台项目”产业化。

基于北航“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技术的基础上,北航与园区内的中航捷锐公司在国家级战略核心技术层面。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开发和生产出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三轴一体光纤陀螺产品。提升了国家科技实力。

北航与中航重机等企业共同组建的“中航天地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实施“大型钛合金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型技术”产业化。该项目技术属目前国际热点研究项目,起点高,前景广,将极大推动航空武器装备领域新一代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并对相关应用领域的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北航与北汽集团共同组建的“北京通用航空(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航空发动机、通用航空电子设备、通用飞机的产业化,以通用航空产品为核心,打造从产品技术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以及通用飞机运营服务的通用航空产业链。将成为承载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战略的北京通用航空旗舰型企业。

“未来5年内北航南区科技楼和北区科技楼的相继交付使用,一个以‘导航与位置服务’和‘通用航空’为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将会迅速形成。”李军表示。届时园区企业将超过500家。年产值预计可达300亿元。

改革如何做到位

事实上,国际航空航天创新园的建设。是北航科技园改革探索的举措之一。但如何保证将改革做到位,北航亦是苦恼之一。

“前几年,大学科技园很艰难,产学研合作受制于体制,爹不亲娘不爱,靠着做物业做服务。挣房租过日子。”回忆起多年大学科技园从业经历,李军至今还感到有些无奈。尽管他对于这种介于政府、大学和企业三者之间的角色感到游刃有余,但是对于大学科技园边缘化的身份却感到郁闷。

像他这样的大学科技园管理者。聚在一起曾戏谑地称自己是“第三类人”。大学的责任依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高校产业又是社会服务中最边缘化的。

截至2011年底,北航科技园内依托北航科技成果创办的企业达53家。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并不如何显著。但是大学科技园在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却不容忽视。2011年。北航科技园200多家企业的总收入为60多亿元,3年后,这个数字将超过300亿元。

一些大学科技园,使大学“名利双收”。前不久。科技部、教育部对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绩效评价,评出A类大学科技园17家,北航科技园位居其中。

这个成绩主要得益于北航的科技体制改革。2010年,北航进行了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撤销原科技研发处。成立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与大学科技园两块牌子、一个实体。共同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了从项目的筛选、中试、孵化到公司化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通过采用研发专职化、管理职业化手段,理顺了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

高校相比其他科研机构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利用校园内众多学科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科技创新的优势。因此高校在交叉学科的研究上具有优势。大学科技园则在交叉学科上寻找研究方向,这样。将可能促成新兴产业的诞生。而促进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正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科技园明确提出的任务。

北京智明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北航科技园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代表。该公司创始人唐彬森为北航2008届硕士毕业生。在北航科技园种子基金的支持下,唐彬森与4个本科同学成立公司。经过4年的发展。智明星通已成为产值过亿元、全球拥有4个子公司、员工近400人的社交游戏以及互联网产品发行商,目前位居全球第五、亚洲第一。目标是成为互联网领域的“中国华为”。

李军认为。大学科技园未来的发展,除了深化成果转化和项目服务。深化服务同样重要。如今,“孵化+创投”的模式已经为大学科技园所普遍认同。因此。北航科技园希望未来能够成立真正的创投基金,加强对优秀项目的早期支持。

探寻大学科技园赢利点

1999年,北航大学科技园的重要主体——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几乎与此同时。一场关于孵化器是否应该盈利的争论空前激烈。

“当时我们的观点比较鲜明,孵化器能盈利,做好以后是能够赚大钱的。”李军说。当时,北航天汇孵化器就开始探索如何对企业做深层服务。并尝试引进创业投资。“之后我们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个思路没变。”

在全国孵化器中,北航天汇孵化器是少有的不收房租的孵化器,这使得它不得不在企业增值服务上下功夫。

“我们发现,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然而这些创新型企业建立之初往往是以技术为先导,在融资、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能力都较弱。这些缺陷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李军说。由此,北航天汇孵化器也发现了提供增值服务的空间——帮助企业申请政策性融资,通过项目申报。帮助企业强化管理。

篇5

专家们一致认为,为宇航员寻找一个合适的小行星目标物,是所有小行星探索任务的重中之重。虽然,目前人类已探测到的近地天体已经超过了7000颗,但是有多少可以进行探索,它们的物理结构如何,这些仍是未知数。

美国航空航天局宇航员汤姆・琼斯说:“现在我们登记在册的目标物很少。为了最大化任务灵活性,我们需要更多候选对象。”研究人员表示,这么做可大大降低任务和机组成员面临的风险。

美国航空航天局当前的目标是在2025年把宇航员送上小行星,这是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新太空探索计划的核心思想。它象征着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探索目标发生了重大转变,该局此前的目标是让宇航员重返月球。

2010年4月,奥巴马在佛罗里达州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说:“我们希望,到2025年能借助用于长途飞行的新飞船,进行首项超越月球的载人深空探索任务。届时我们将把宇航员送上一颗小行星,这是划时代的第一次。我认为,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我们就能安全把宇航员送人火星轨道,然后再把他们安全送回地球,随后就是登陆火星。”

最近举行的“直击近地天体:为人类进行近地轨道外探索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近地天体”学术研讨会的组织者是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外交学院太空政策研究所和美国科罗拉多州鲍尔航天科技公司。行星学家琼斯认为,小行星是太空探索中的“天然垫脚石”,能为未来几十年的太空任务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探索方向。琼斯表示,借助小行星可以降低深空探索的风险。它对科学发现、行星防御目标、利用太空资源和提高前往火星的操作技术都有好处。

小行星大小很关键

为人类未来的空间探索寻找合适的小行星候选对象,地面望远镜和太空红外观测是很必要的。太空岩石科学家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要进行载人小行星探索任务,小行星的大小很关键。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太阳系的小型太空岩石还在不断增加,让宇航员乘坐一艘比目标小行星还大的飞船前往目的地,似乎有违我们的探索意图。而且美国航空航天局顾问、小行星研究方面的权威人士亚尔-哈里斯表示,有些直径小于50米的物体,最终被查明是人造太空垃圾――以前进行的探索任务丢弃的东西。他说:“显然,没人想把一个上面写着人类字迹的人造垃圾当做自己的探索目标。”而且,大部分近地天体是一些超高速旋转的微型世界,宇航员很难对其进行研究。必须全面了解小行星

科学家需要对一颗小行星有多少了解,才能发射载人任务,准备降落在这个目标太空岩石上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一些争议。遥控探测器事先可以收集的有关小行星的旋转速度、大小、形状和成分等信息,在人类到达以前是否都应该准备齐全?美国航空航天局经验丰富的宇航员安迪・托马斯在宇航员办公室深空探索项目组工作,他表示,毫无疑问,把宇航员送上小行星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事情。

安迪・托马斯说:“往、返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本身就是一大挑战。”除此以外,呆在狭窄的空间里、辐射问题和没有实时通讯,都是小行星探索任务需要面临的问题。要想取得成功,“我们必须对生命保障系统进行很大改进。现在空间站技术还做不到这些”。安迪・托马斯表示,让空间站与小行星保持联系,避免机组成员和飞船遇到危险,也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抵达目的地后的生活和工作会很艰难。”

风险水平

托马斯提到了公众和美国国会参与近地天体项目的问题。他说:“这些任务非常非常危险,它们的风险性绝不亚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阿波罗’任务。试图通过把它出售给公众来获得科学回报,这么做可能靠不住。”人们也许把行星防御(学习如何避开正在逼近地球的小行星)看成一个非常紧迫的因素,但是事先需要把送人前往小行星存在的问题一一说清楚。托马斯要求学术研讨会参与者详细列举出必须把人送上近地天体的可信原因,如果没有这些,就会很难获得资助。

小行星项目资金不足

麻省理工学院的行星学家理查德・本泽尔教授表示,进行近地天体研究、行星防御项目和载人小行星任务一直以来因为缺少资金的支持,进展相当缓慢。他说:“很简单,人类进行星际飞行的第一步是确定目的地。调查工作是最基本、也是花费最少的一个环节。就这么一个最简单的环节,为什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筹划者仍未做到呢?”

本泽尔表示,小行星调查工作已经持续了20余年。“由于缺少资金,当前的努力很难顺利进行下去。现在,尽管国家顾问委员会的建议、国会的书面训令以及当前的形势都需要进行深空探索和行星防御,但是这项努力并未获得新的资助来源,行政官员也不想为这笔费用买单。解决这个问题迫切需要责任感。”

探索小行星还未付诸行动

曾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宇航员的爱德-卢现在是硅谷的一名高科技顾问,他赞同本泽尔的观点。爱德・卢说:“不幸的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历史和过去20年的计划使我们对这失去了兴趣,不再关心它们。”他表示,有关近地天体一直以来没有改变的事实是一“尽早发现它们,尽早发现它们,尽早发现它们”。“但是,如果人类近地天体任务向前发展了,这三件最重要的事情将变成‘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开始’。你等待的时间越久,它变成一纸空文的机会就越大。”卢表示:“我们不仅需要从现在开始,而且需要加快进程。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尽快看到一个个重大转折点,而不是经过漫长等待,直到第一次成功出现。”

篇6

与其说菜籽是种下去的,不如说是被粘到了最佳位置,使用的黏合剂是一种叫作瓜尔豆胶的常用食品添加剂。这些位置可以使菜籽长出的根迅速找到水源,并且让植物垫外生长的菜叶尽可能高效地发芽。这些植物垫将会被封装在运输包内送往国际空间站,然后被放置在特制的生长室内。这个生长室配备了光照、照相机和其他在轨实验所需的条件。轨道实验室中的宇航员将会每

天给种子浇水,而地面研究人员也会进行同样的实验作为对照。

这些被植入18个植物垫的菜籽,将在下周的CRS-7号发射任务中,搭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进入太空。

2015年7月7日

明天,宇航员会给莴苣种子浇水, 打开特制LED光源,开始下一轮国际空间站上的蔬菜生产。这是2014年开始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实验的第二阶段。

实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生长中的植物接触不到足够的水分。这就需要宇航员对灌溉过程进行直接干预――亲自给植物垫中的种子浇水。

一周之后,莴苣植株将会被疏松栽培,让最大最强壮的植株获得更多空间和资源,以更好地生长。根据生长状况,完成该实验大约需要28天。在绕地球飞行的同时,宇航员会吃掉其中一半的作物。另一半将被送回地球进行研究。对未来飞向太空深处执行探索任务及飞向火星的宇航员来说,哪怕只有少量的新鲜蔬菜,都会提供极具价值的营养。

2015年7月8日

在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将含有菜籽的植物垫放置在蔬菜种植系统中并给它们浇过水之后,国际空间站的第二批蔬菜种植实验正式开启。专门化的太空农场给植物提供光照,并让植物垫的棉芯通过吸收湿气获得水分。斯科特・凯利将给生长中的植株拍照,并将照片传给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科学家,以便他们对实验进行监控,并且在地球上用同一种菜籽进行对照实验。预计几天之后,空间站上的菜籽就会发芽,一个月后,宇航员就应该可以饱餐一顿莴苣了。这项研究被认为对

于将宇航员送往太空深处,并最终送上火星的未来计划至关重要。在长时间的太空旅行中,宇航员可以通过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并享受来自地球家园的宽慰。

2015年8月10日

宇航员的一小口,人类历史的一大。在从国际空间站Veggie蔬菜种植系统收获了“极品红”长叶莴苣之后,宇航员斯科特・凯利、科尔・林格伦和油井龟美品尝了他们的劳动成果。

2015年8月11日

太空蔬菜种植前景一片光明。未来的火星之旅离不开在微重力环境条件下生产食物的能力,地球上的农业生产者以及食客们也可因这项研究获益良多。8月10日,宇航员斯科特・凯利、科尔・林格伦和油井龟美成为第一批尝到太空食材的人,他们采摘并品尝了国际空间站内种植的莴苣。

他们食用的是名为“极品红”的长叶莴苣品种,这些莴苣摘自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内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今天早晨,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蔬菜种植组也从地面收获了莴苣,除了生长地不同外,与空间站中的莴苣别无二致。“蔬菜种植系统表明植物在太空中生长和在地球上生长极其相似。”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蔬菜种植组的负责人乔亚・马萨博士在组内通风会上表示。肯尼迪航天中心副主管珍妮特・佩特罗说:“创新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继承的巨大资产,也是我们的文化,国际空间站是近地轨道上的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但是如果要去火星,我们需要脱离地球的束缚。”

除了能让未来的太空探索受益,该项研究也能给地球带来显而易见的好处。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种植更多的粮食作物也越发重要。该项目副总监丽莎・克罗雷多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商业航天员正在计划联手国际空间站的研究,为未来将人类送上火星而努力。”她指出,一旦商业航天器开始向空间站输送宇航员,就能够有足够的人手来延长宇航员用于科研的时间。

马萨还说,目前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的成功让他们有信心认为宇航员可以自己生产食物。无论是在未来国际空间站,还是在向火星进发的旅途中,宇航员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果来加强营养,还能在原本了无生机的航天器里通过小规模种植作物得到心理享受。马萨说:“离开地球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地球,服务未来。”

2015年11月16日

新年过后,国际空间站里很可能会有鲜花绽放。今天早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科尔・林格伦在国际空间站内启动了Veggie蔬菜种植系统,并将含有百日菊种子的植物垫放在该系统内。这是轨道实验室里第一次进行花卉种植实验,在地球轨道上生长的百日菊将会为日后在太空种植其他开花植物提供初期信息。“种植花卉比种植莴苣这样的蔬菜难度更高,”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的载荷科学家乔亚・马萨说,“ 光照和其他环境因素更为关键。”

林格伦会开启红、蓝、绿色LED光照,激活Veggie的灌溉和营养系统。百日菊的生长期为60天,是国际空间站前两批种植的“极品红”长叶莴苣生长期的2倍。在生长期内,LED系统将循环提供10小时光照和14小时黑暗环境,以刺激植物开花。“种植百日菊将帮助我们深入理解Veggie 蔬菜种植系统中植株开花的过程,使我们可以把蔬菜种植系统作为在轨农场,在太空中种植和食用土豆这样的开花植物。”肯尼迪航天中心Veggie蔬菜种植项目的主管特伦特・史密斯说。

研究者同时希望获取其他方面的优质数据,例如种子长期贮存和发芽率,花粉会不会造成问题,以及对宇航员士气的影响。国际空间站计划在2017年种植土豆。

2016年4月8日

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开展代号为Veg-03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第三次实验,含有白菜品种“东京小白菜”的植物垫在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准备就绪,即将被送往国际空间站。Veg-03将继续推进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植物生长研究,为人类飞往火星的旅程奠定基础。执行本次任务的航天器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这也是它第八次开展商业性补给服务。

由于受到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植物在太空中的生长与在地球上不同。人类将来开展太阳系长途飞行任务,以及最终登陆火星,都需要向宇航员提供新鲜的食物供给。了解植物如何响应微重力环境条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Veg-03科学组的负责人乔亚・马萨说:“我们选择这一白菜品种,是因为它长势喜人并且风味绝佳。Veg-03会测试一系列新的蔬菜品种,我们希望宇航员会喜欢它们的风味,从而使国际空间站拥有一个蔬菜沙拉供应系统。”

在国际空间站准备设施处的一个实验室里,Veg-03科学组首先往18个植物垫中插入棉芯,然后准确称量一定配比的煅烧土(即太空尘土)以及肥料,配好后将混合物填入植物垫中,最后将其缝合。此外,科学组对东京小白菜和“极品红” 莴苣的种子进行了灭菌,然后分别种植到枕中,封装进真空包,转交给工程服务承包商,整合到运输的货物中。这一批要运送到国际空间站的蔬菜一共有12枕白菜和6枕莴苣。Veggie蔬菜种植项目的负责人特伦特・史密斯说:“Veg-03将建立在前空间站成员斯科特・凯利改进的自动化园艺系统之上,采用与其类似的操作技术来测试对蔬菜的适用性。希望国际空间站的成员们会喜欢这些白菜。”

在空间站里,宇航员会把这些植物垫放置在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中,启动LED光照和灌溉系统,定期监控和照料蔬菜生长。今年夏末,美国航空航天局还将把一块纪念牌匾送上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会把它挂在蔬菜培养设施上,以表彰太空生物学先驱的贡献,特别是近期过世的索拉・ 豪尔斯泰德和肯・苏萨。他们致力研究生物体对微重力环境的响应机制,并且亲手促成了太空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他们做出的贡献影响仍将持续,使未来火星之旅的探险者受益。

2016年7月22日

13株生长在国际空间站的百日菊被送回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并在国际空间站准备设施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飞行实验室里进行了解剖分析。另有12株百日菊被留在国际空间站里,作为宇航员的纪念品。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组科学家和国际空间站地面处理与研究项目办公室的合约科学家合作,小心翼翼地从13株太空百日菊和地面对照实验的百日菊植株中获取了种子。

科学家对这些百日菊种子进行了仔细的显微检查,然后将它们封存在小瓶中,做好标记供进一步分析。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这些种子将会接受微生物分析以及发芽率测定,以决定能否将它们送回国际空间站,在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中进行新一轮生长。这批百日菊是2014年4月作为Ve g-01实验的一部分被送上国际空间站的,含有百日菊种子的植物垫在2015年11月16日被宇航员斯科特・凯利放置在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中并开始生长,当时凯利正在执行为期一年的驻站任务。在系统的灌溉和监控下,这批百日菊生长了90天。

2016年2月14日,这批百日菊被收割、打包,并由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RS-8货运补给任务带回地球。Veggie蔬菜种植系统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生命与物理科学研究项目分部出资支持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希望通过在国际空间站内完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为将来的宇航先驱者提供可持续的食物供应――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火星计划中的重要M成部分。鉴于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在逐步展开有关太阳系深处的长途探索任务,植物种植系统将会成为宇航员重要的食物供应源。同时,蔬菜种植还能在长时间的太空旅行中为宇航员提供休闲园艺活动。

2016年11月21日

一套高仿真的测试版美国航空航天局植物培养高级系统于上周抵达了肯尼迪航天中心。植物培养高级系统是为美国航空航天局打造的最大的植物舱。这套工程开发系统由卡车运送至国际空间站准备设施处,之后被转移进实验室。在实验室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程师以及工程服务合同内的科学家和技师,都将使用这套测试设备进行训练,学习如何对它进行操作和组装,为明年迎接真正的植物培养高级系统做准备。他们还将测试植物培养设备的各系统如何与科学研究进行整合。

美国航空航天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程师设计了植物培养高级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并且制造了飞行培养舱,其他子系统由威斯康星麦迪逊的ORBITEC公司设计制造。该设备是一个具有可控环境的闭环系统,可以容纳大型植物。整个系统使用红、绿、蓝色LED光照,和目前国际空间站上的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类似。植物培养高级系统还可以使用白色LED光照和红外线。此外,植

物培养高级系统将装备180个传感器,并且光输出量是当前Veggie蔬菜种植系统的4倍。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科学家开发了可以整合入植物培养高级系统的科学载荷,用于国际空间站上的植物生长实验以及地面控制实验。载荷集成工程师会和雅克布斯公司一起,根据《测试与运行协作合约》,将包含种子的科学实验整合到植物培养高级系统中去。雅克布斯公司的研究者同样为植物培养高级系统提供了实验空间和技术支持。该项目的小规模实验名为“植物培养1”号,或PH01,将包含拟南芥、卷心菜和芥菜类的小型开花植物。PH01和植物培养高级系统都会在2017年被送上国际空间站。

2016年12月6日

昨天,也就是星期一,肯尼迪航天中心Veg-03实验地面对照组进行了第一次莴苣收割, 开启了应用“割韭菜式”的方法进行的四次连续作物收获。这种方法的理念是每10天收割一次“极品红”长叶莴苣,只摘掉每一株的部分叶片,让剩下的叶片继续生长。

与地面实验的收获方式不同,12月2日在国际空间站里,宇航员享用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而肯尼迪航天中心收获的蔬菜则在包装、称重后,被冷冻起来供未来使用。地面Veggie系统是为了给在轨种植提供对照组。国际空间站上未来几次收获的蔬菜将会被保存起来,在返回地面航天中心之后供科学家对比研究使用。对比研究不仅包括太空和地面种植的产量对比,还包括食品安全分析,研究者将评估“割韭菜式”方法造成的叶片表面微生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2017年1月20日

今天,宇航员佩吉・威特森启动了新一轮国际空间站蔬菜种植实验。名为东京小白菜的白菜品种首次在太空中进行栽培。选择这种白菜是因为它生长迅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风味独特。威特森将作为在轨种植的负责人,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照料这些白菜。

2017年4月3日

篇7

关键词:钛合金; 航空航天; 焊接技术

中图分类号:V252 文献标识码:A钛及钛合金是一种密度小、强度高、耐热性好、韧性高、导热性及抗疲劳性好、有着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和优异的抗海水腐蚀性能及超低温性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的工程结构材料。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钛及钛合金已经成为航空航天工业的支柱之一,相关资料表明,高性能钛及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占到了钛材总产量的70%左右。钛制设备虽然一次性投资较高,但全寿命费用较低,经济效益明显,目前高性能的飞机、坦克正在采用钛合金部件,先进发动机的压气机盘、压气机叶片、风扇叶片以及机匣等均由钛合金制造。并且在石油化工部门中钛合金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展。而钛合金在飞机及其发动机等部方面的应用,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焊接手段进行连接,因此,钛合金的焊接方法在扩大钛合金的应用范围上具有重要作用。

1.钛合金的电子束焊

电子束焊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钛合金的焊接中。电子束焊接是利用汇聚的高速电子轰击工件接缝处所产生的热能,使其加热、熔化、冷却结晶,形成焊缝的一种新型焊接技术。真空电子束焊,由于焊接过程是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杜绝了空气对焊缝的影响,所以焊缝的保护效果很好。可完全防止大气污染,易获得质量高于非真空环境下的焊缝。真空电子束焊焊接钛及钛合金具有独特的优势,表现为焊接冶金质量好,焊缝窄,深宽比大,焊接角变形小,焊缝及热影响区晶粒细小,接头性能好、焊接快。电子束焊焊后产生的晶粒大多是较均匀的等轴晶,焊接接头有较高的强度。

由于真空电子束焊接需要真空室,所以一般不适合于室外焊接以及大尺寸工件焊接,而且焊缝中易出现气孔,但塑性相对降低,结构尺寸易受真空室限制,不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2. 钛合金的激光焊

激光焊接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作为热源的一种高效精密焊接方法。自“小孔效应”的激光深熔焊得以实现,激光焊接技术迅猛发展,钛合金激光焊应用研究也得到了广泛重视。激光焊接具有高能量密度、热变形小、可聚焦、无接触加工、深穿透、高效率、高精度、热影响区狭窄、适应性强等优点,激光焊能焊接高熔点、难熔、难焊的金属,自动化和柔性化程度高,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真空工作室。激光焊接具有熔池净化效应,能纯净焊缝金属,焊缝的机械性能相当于或优于母材。基于激光焊接具有的诸多优势,它是二十一世纪先进的制造技术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轻工业等领域。中国的激光焊接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了使用激光成形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的技术和能力,并投入多个国产航空科研项目的原型和产品制造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激光焊也有其不足之处,它的穿透力不如电子束强,因此能够焊接的板材的厚度十分有限。激光焊接系统的成本通常高于传统的焊接设备,但由于激光焊的高生产率和高性能质量足以弥补此项缺憾,使得激光焊接系统在技术及经济上具有很强的综合竞争力。

3. 钛合金的等离子弧焊

等离子弧焊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特别是航空航天等军工和尖端工业技术中,等离子弧焊也常用于钛及钛合金的焊接。等离子弧焊是利用等离子弧作为热源的焊接方法,它有两种基本方法:小孔型等离子弧焊及熔透型等离子弧焊。等离子弧焊具有能量集中、射流速度大、熔深大、电弧力强、焊缝窄、热影响区小、焊件不开坡口等特点,等离子弧的能量密度介于电弧与电子束之间,等离子射流可以直接穿透被焊工件,由于钛的比重较轻,重力作用较小,而且液态钛的表面张力较大,所以有利于形成“穿孔效应”进行等离子焊接,而且用等离子弧焊接钛及钛合金,能获得优质的焊接接头。目前,许多高精度、高质量的军用装备都已采用了等离子弧焊接方法。等离子弧焊既不需填充材料,又能一次性焊好,减轻了基体金属的过热程度。有利于焊接区减少气体污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接头的机械性能。

4. 钛合金的钎焊

在钛合金构件的制造中,钎焊也是一种有效的连接方法,主要应用在钛合金复杂结构的制造中,如蜂窝结构,小型航空精密部件等。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为钎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化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一种工艺方法。由于钛的高温活性强,钎焊一般在真空或隋性气体保护下进行。

钎焊在钛合金焊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钎焊通常只用于焊接小型薄壁构件,不适合大厚度钛合金的焊接,另外,钎焊接头的强度也比较低。

结语

由于钛合金优异的特性,它在航空航天领域必将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也为焊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发研制先进的钛合金焊接工艺也必将大大推进钛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康彦,何晓梅.钛及钛合金焊接接头表面纳米化研究现状[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3,41(06):55-58.

[2]杨苹. TC4钛合金焊接工艺分析[J]. 机械制造,2008,46(531):51-52.

[3]韦生,费东,田雷,等.钛及钛合金焊接工艺探讨[J].焊工之友,2013,42(4):73-75.

篇8

很好地定义问题,有助于找到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在开发新产品,或在企业运营流程、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不能很准确地界定问题。然而,到了要试图解决问题时,仍然不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无法认识到要着手开展的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无法严谨、准确地定义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将错过机会,浪费资源,或者最终的努力无法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多少次某个项目做到一半,你才顿悟原本应该采取另一种做法。多少次某个创新工程似乎要取得突破,你才发现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企业必须更好地提高自己找出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解决真正应该解决的问题。

以下故事涉及三个不同的企业,它们处于不同的领域,但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曾经面临正确定义问题的困扰。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正确定义问题最终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合适的创新者,为企业带来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亚北极石油问题

1989年,埃克森发生瓦尔迪兹石油泄漏事件(Exxon Valdez Oil Spill)。二十多年后,在亚北极的石油清理队仍面临石油泄漏清理难题,因为石油在低温下粘性很大,很难将它用泵机回收到驳船上再带到岸上的收集站。

如何定义问题:在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溢油回收研究所(Oil Spil Recovery Institute)将这个问题定义为“材料粘度”,而不是“石油清理”,并且在报告中使用了一些非石油行业术语。而这份报告的目的在于吸引各个行业的人士提出建议。

突破:最终一位水泥行业的化学家解决了这个问题并获得了2万美元。这位化学家采用了一种商用建筑设备的改良方案,利用这种设备能够振动凝结的石油,从而让石油保持流体状,最终解决了石油清理问题。

ALS治疗问题

在20世纪后期,研究人员试图开发一种药物,用以治疗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或称卢伽雷氏病),但是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一个主要障碍是研究人员无法准确、迅速地检测和追踪病情的发展情况。因为研究人员无法准确地知道病人的这种病发展到哪种程度,因此,研究人员增加了临床实验患者案例,推迟了研究时间表。而这种做法除了增加成本之外,无法在治疗上取得成果。

如何定义问题:非营利性组织Prize4Life提出了解决方案。Prize4Life不是将问题定义为寻找ALS治疗方案,而是定义为让ALS研究更有效,希望利用一种生物标志物,让ALS检测和追踪更迅速、更准确。

突破:2011年,一位来自波斯顿贝斯以色列医院(Beth Israel Hospital)的研究人员解决了这个问题并获得了100万美元的奖金。这位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无创伤、无痛楚、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依靠测量电流通过肌肉的变化情况监测ALS,并评估这种疾病的变化情况。这种方法降低了治疗ALS的研究成本,因为它可以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让研究人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果。

太阳耀斑问题

2009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公告,要寻求一种更好的方法预测太阳耀斑爆发,以保护在宇宙空间的宇航员和卫星,以及保护地球上的电网。而美国航空航天局在过去的30年里采用预测模型,只能提前4小时预测太阳耀斑辐射是否到达地球,而且预测准确率不超过50%。

篇9

[引言]:

碳元素是自然界中最为神奇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有机物世界中,碳元素是构成众多有机物的基本骨架;而在无机物世界中,碳单质的多种同素异形体,从石墨与金刚石,到富勒烯和碳纳米管也逐渐被人们认知。2004年,曼彻斯特大学GeimA.K教授等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因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至此掀起科学界研究石墨烯的热潮。

1、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质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在二维平面内以SP2杂化方式形成蜂窝平面薄膜,可在二维平面内无限延伸。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未成键的电子,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中有三个外层电子与其他三个碳原子形成C?C共价键,而其余一个未成键电子在与二维平面垂直的方向形成π键。

石墨烯的特殊结构决定其拥有特殊的性质:

1.1电学性质:石墨烯是目前已知的电阻率最低的材料。石墨烯中π电子位于与平面垂直的p轨道内,其自由运动不会与碳原子核发生碰撞,因此石墨烯中自由电子的运动受到的阻力极低。相关研究表明,电子在石墨烯上的传递速率可达光速的1/300,在特定条件下,石墨烯的子迁移率可以达到25000 cm2V-1s-1,这已经远远超越了目前已知的所有半导体材料[1]。

1.2力学性质:石墨烯特殊的成键方式,使其晶格结构十分稳定,是目前为止最强、最硬的材料。其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 125 GPa和 1.1TPa,杨氏模量约为42 N/m2[2],石墨烯的力学性质意味着它可以承受巨大的作用力,其柔韧性也保证它在弯曲变形的同时结构不会破坏。

(3)光学性质:单层石墨烯对可见光以及近红外波段光垂直的吸收率仅为2.3%[3],对所有波段的光无选择性吸收,因此它的透光率极大,几乎是透明状态。

(4)导热性质。石墨烯的晶体结构决定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研究表明石墨烯的热导率可达5000Wm-1K-1[4]。

2、石墨烯材料的应用

石墨烯的特殊性能意味着石墨烯及其衍生材料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已经或者未来将被使用在诸如电子信息、能源、环境保护、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

2.1石墨烯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将会在在电子信息领域发挥革命性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硅基材料一直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材料,但面临着难以进一步集约化、微型化的难题。石墨烯的出现,有望成为硅的代替品,电子信息领域也由“硅时代”进入“碳时代”[5]。一方面,石墨烯具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用石墨烯取代硅制造芯片,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允许计算机可以有更高的运行频率,同时消耗更少的能耗;同时也为未来电子产品的进一步微型化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石墨烯作为单原子层的二维材料,几乎是透明的,同时具有极佳的柔韧性,因此它非常适合作为柔性的、透明的电子产品的原料,比如可以卷曲的手机屏幕等,这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体验效果。

2.2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主要有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6]。

2.2.1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作为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使用最广的主要是硅太阳能电池,但是制造成本高,且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石墨烯由于其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太阳能电池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方面,石墨烯材料的高透光性、载流子迁移率高、宽光谱范围等特性,能极大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另一方面,在室温条件下,石墨烯性质稳定,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

2.2.2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二次电池,大多使用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近来逐渐被用于大功率的动力电池领域。石墨烯具有高的比表面积、sp2杂化的二维平面结构,这使得石墨烯具有最高的电子导电性,从而成为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最佳候选材料。目前的研究现状是将石墨烯与与硅基、锡基、钒系等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能极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速率,但在使用寿命和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2.2.3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储能装置,具有高功率、相对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特点。石墨烯的高比表面积、优异的电学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能等特点,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备受关注。Stoller等[7]以KOH化学改性的石墨烯作为电极材料,验证了石墨烯应用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的可行性。石墨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可以大幅提高电容值,同时也可以保证其发生柔性变形是电化学性质的稳定,因此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2.3石墨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尤其是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会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石墨烯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也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石墨烯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赋予其优良的吸附能力,尤其是对有机物吸附性更强,因此石墨烯有望成为继活性炭之后最有效、最广泛的吸附剂。同时,功能化石墨烯材料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这些含氧基团能够高效地与重金属离子作用,可以应用于净化重金属离子污染的污水。此外,石墨烯还可以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等构成复合材料,不仅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具有高度选择性,而且通过负载光催化材料,如TiO2,可以有效分解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在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中都可以发挥很大作用[8]。

2.4石墨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功能化石墨烯表面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比如羰基、羧基、羟基及环氧基等,这些基团使石墨烯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及生物相容性,因此可以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9]。

2.4.1药物载体:目前癌症的治疗手段主要为化疗和放疗,但是这两种治疗效果不佳且存在许多的副作用。石墨烯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其衍生物表面丰富的官能团(环氧基、羟基、羧基)与抗癌药物结合形成的复合物通过修饰、控制颗粒的大小以及利用可透过血脑屏障等特点实现癌症药物的靶向治疗,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材料。

2.4.2抗菌:人类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超级细菌的产生,所以人类不得不从新的角度去发展抗菌类药物,不仅要提高抗菌效果,还要减小对人类及环境的危害。近年来,人们发现石墨烯及其衍生物与动物细胞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与细菌相互作用起到抗菌作用。石墨烯及其衍生物除了自身与细菌作用之外,石墨烯家族还可以充当抗菌药物的载体。

2.4.3检测与传感:目前利用石墨烯及其衍生物来制造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以提高检测性能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目前石墨烯以及极修饰的石墨烯复合材料已被提倡用于临床、环境等方面的检测,其中血糖测量用的最广泛,比起传统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

2.5石墨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石墨烯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航空航天活动越来越频繁,对高性能的航空航天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且由于航空航天材料的使用环境和条件特殊,对其性能的要求更为苛刻[10]。石墨烯材料的优异性质,恰好可以满足这些要求。石墨烯具有优越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和阻隔性能,这些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都至关重要。石墨烯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点,可作为航天器的结构材料;石墨烯可以增强粉末高温合金,在提高其机械性能的同时改善其耐高温性能;石墨烯与其它材料复合,还可以将热、电和阻隔性能赋予材料,为材料的多功能创造机会。

3、结语

如上所述,石墨烯材料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很大进展,能够给这些领域带来巨大的进步,但相关研究大都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达到成熟应用的水平。因此,石墨烯材料的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要想使石墨烯材料尽早地实现产业化,真正为人们所用,还要解决许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这也是研究人员的目前的研究热点。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的成熟,石墨烯材料的应用领域会更加广泛,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碳时代”。

[参考文献]:

[1] 杨常玲, 刘云芸, 孙彦平.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J]. 电源技术, 2010,34(2):177-180.

[2] 韩同伟, 贺鹏飞, 骆英,等. 石墨烯力学性能研究进展[J]. 力学进展, 2011, 41(3):279-293.

[3] 陈英良, 冯小波, 侯德东. 单层与双层石墨烯的光学吸收性质研究*[J]. 物理学报, 2013,62(18):187301.

[4]张文毓, 全识俊. 石墨烯应用研究及进展[J]. 传感器世界, 2011, 17(5):7-12.

[5]吴波. 石墨烯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应用前景[J]. 中国玻璃, 2015(6):27-30.

[6] 徐驰, 朱和国, XUChi,等. 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能源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4(2):326-332.

[7] STOLLER M D, PARK S, ZHU Y, et al. Graphene-based ultracapacitors [J]. NanoLett, 2008, 8(10): 3498-3502.

篇10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的不断进步,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也不断的提高,燃油和控制系统由原来的简单系统发展到现在的复杂技术,由原来的液压机械操作发展到现在由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FADEC)进行操作。原有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中燃油和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多变几何控制能力,而现在的FADEC技术将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监视系统归入到发动机的控制系统中。在航空航天发展速度较快的今天,防喘控制也受到航天专家的重视。因此,本文将对航空发动机燃油和控制系统的发展进行阐释,为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我国现阶段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

1.1燃油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燃油控制系统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控制系统,其主要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发动机的控制系统,而燃油泵是燃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燃油泵包括燃油增压泵和主燃油泵,目前全球各国研制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中的燃油增压泵是采用离心式独立转动模式,其增压能力可达到0.4-0.8 MPa;而主燃油泵一般采用的是齿轮泵,主要是由于齿轮泵的体积较小、流量较大。还有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择是采用高压柱塞泵,它既可以作为主燃油泵还可以作为喷口油泵,据调查显示,该泵使用情况较为普遍,在英国生产的发动机中就采用了高压柱塞泵作为主燃油泵,最大的出口压力可达21 MPa,最大的流量也可达每小时10000kg,而近期俄罗斯也研发出了高压燃油柱塞泵。而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应用显示,在泵油系统中还是应该采用离心泵作为发动机的主燃油泵,其主要特点是制造结构简单、质地较轻、燃油温升较少,且质量达到了要求。离心泵在设计上较为简单,其控制操作也极为方便,但在小流量的启动过程中其性能较低,因此需要再单独配置一个启动泵,这样将发动机的转数和流量变为可调控的模式。

1.2喷管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发动机的喷管控制系统在航空发动机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于发动机尾喷管的介质,我国目前采用液压油、燃油和滑油,但由于滑油和液压油的性较好,可导致喷管油源泵在工作时压力达到最高。在发动机中使用液压油系统则可以无需设立独立的油源系统,但在这样共同使用液压油源时,可对飞机的动态操作系统产生不利的影响,还会导致飞机的液压系统遭到污染。有调查显示,英国曾采用发动机尾喷管的独立滑油系统,虽然对喷管的控制得到了灵敏的提升,但在油源系统中增加了油箱和油泵等装置,使得控制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目前在我国的军用发动机中,使用较多的喷管控制系统是以燃油为介质,与此同时,在喷管油源泵的选择上多以高压柱塞泵为主。该泵的最大出口压力可达23 MPa,最大流量可达每小时3600L。

1.3FADEC技术系统的发展现状

FADEC技术是新研发的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其主要包括传感器、执行结构、微处理机以及数据的通讯。数据传感器的使用数量在不断的增加,致使军用发动机电缆的质量也有进步,在发动机的燃油和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质量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我国对传感器的研发方向是制造出光纤和智能的传感器,这将是迎合光纤通信的最大亮点。与此同时,微电子技术也给FADEC的发展提供了电子硬件,随着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微处理机也越来越受到航空专家的关注。在发动机的数据通讯过程中,通过高速的光纤数据把发动机的智能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有效的连接起来,取代了原有的点到点式的串行通讯方式,这样提高了数据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在发动机未来的研发过程中,要注重防喘控制等相结合的应用,要做到同监视系统、飞控系统以及火控系统共同结合。FADEC技术可以实施较复杂的控制计划,用自适应控制系统进行对发动机的综合控制。

1.4防喘系统的发展现状

防喘系统在军用航空发动机中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飞机飞行或发射武器时发动机出现喘振和熄火。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在军用发动机上都使用了防喘和消喘的控制系统,同样的在我国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中也应用了数字化的防喘控制系统,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我国军用发动机中防喘控制系统的设计理念是采用有静压传感器的喘振信号器和高响应压力传感器,其设计可以利用数字滤波准确的判断出喘振的征候。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其采用的防喘控制系统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发动机的研发过程中,进口温度在90-100℃之内方可保证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若超过140℃时,发动机会出现瞬间的喘振现象,但发动机自身的防喘控制系统会将其回复到原始的稳定状态。

1.5监视系统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军用发动机中均配置了不同模式的监视控制系统,根据飞机功能的不同配置不同模式的监视控制系统,有的配置专用的监视系统,有的同飞行记录系统相兼容。我国研制的军用发动机中的监视控制系统,为了监视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变化情况,监视系统可记录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工作温度、涡轮叶片的使用寿命系数以及高压转子的主、次循环等参数。监视系统在正常工作时,有两个机构在执行着相应的职责,一个机构执行控制系统,另一个机构执行状态监视系统,当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就由状态监视系统进行对发动机的控制,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的时间里对飞行的数据和存储的监视参数进行记录,以便对监视故障的诊断提供帮助。

2我国未来燃油和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2.1供油系统的加强

我国研发的军用发动机主要是以燃油和控制系统为主导地位,采用新型的燃油泵控制系统同科学的电子硬件相结合,共同提高FADEC系统的工作性能。运用科学的控制系统和合理的控制算法可提高发动机的控制指令,不仅可以提高控制系统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降低研发控制系统的成本。而降低供油系统的成本也成为学者的研究目标,研究表明当燃油的温升在20-30℃之间时,供油系统的质量便可减轻一半,这就大大的提高了供油系统的使用寿命。为了降低燃油系统对污染的增加,我国研制的军用发动机多采用离心式油泵,进而取代原有的齿轮泵和柱塞泵。但离心泵在工作过程中有弊端,即在小流量时效率较低,便会造成燃油温度的升高,因此,专家研发得出通过调节泵的工作转速来调节燃油泵的供油量。目前我国军用的航空发动机的燃油系统是应用电子技术进行控制,这就需要应用高集成度和耐高温的电子元件和器件,独立的燃油泵转动装置便成了发动机自我监视和诊断的保证。

2.2先进技术和科技的应用

我国军用发动机的燃油和控制系统中,应用了先进的技术和科技,采用耐高温的半导体元件可耐高温350℃、应用最先进的高温光电技术测量装置、采用砷化镓材质作为集成电路、高速处理器可达每秒一亿次以及高性能的复合材料。在军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上运用先进的分析和检测软件。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应加强计算机辅助的设计理念,在燃油附件中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从发动机的工装设计、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以及编程等发面共同发展,提高发动机的质量,节省研制时间。要利用先进的技术积极展开对控制系统和综合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加强对FADEC技术的研发,利用智能传感器、数字执行机构、数据通讯、网络技术等进行发动机的研发。

3结语

在我国航空航天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军用航空发动机燃油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随着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燃油和控制系统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为能研制出更高质量的航空发动机燃油和控制系统,研究人员应继续加大对FADEC系统的研发工作,增加试验的准确性和应用性,要注重软件系统的编程,结合实践中发动机的型号进行研究,加快FADEC系统的研发。本文通过阐释燃油控制系统、喷管控制系统、FADEC技术系统、防喘系统以及监视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了我国要加强供油系统,同时采用先进技术和科技来提高我国未来燃油和控制系统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也为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篇11

“十一五”成绩惊人

“十一五”期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外贸和转包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自主研发成果显著

武器装备研制成果丰硕,实现了跨越发展和升级换代。自主研制的新型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特种飞机、强击机、运输机、侦察机、教练机、直升机、空中加受油机、无人驾驶飞机以及多型号、成系列的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军用航空装备均批量生产。

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多种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新舟”60、运八、运十二、直十一、直九等航空产品批量走出国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ARJ21-700系列飞机累计中外订单已达340架;“新舟”60Z机累计订单总数已达162架,迎来了批量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局面。民用直升机产业快速发展,直八、直九、直十一、HC120等机型已形成系列化发展格局。

具备发射各种轨道空间飞行器的能力,在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达到14吨。研制的卫星,实现了系列化、平台化发展。卫星技术水平、应用水平、可靠性有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通信广播、气象、地球资源、导航、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海洋等7个系列。

攻克了飞船总体技术,制导、导航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技术难题,20余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5年神舟六号升空,标志着我国跨入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阶段。2008年9月神舟七号取得了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

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月24日发射。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升空,主要任务是获得更清晰、更详细的月球表面影像数据和月球极区表面数据,因此卫星上搭载的CCD照相机的分辨率将更高,其他探测设备也将有所改进。

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

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积极推进国际化开拓,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全面融入世界航空工业,对外贸易大幅度跃升,先后向十多个国家出口上千架飞机和发动机。目前,从“枭龙”、K8、ARJ21、L15到ERJ145,从EC120、S-92到6吨级直升机项目,在飞机、直升机制造领域国际合作走向多样化,国际合作的层次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国际合作方面,全方位推进与国外航空工业界的合作关系,有效地促进了与空客、波音等伙伴之间的合作,为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创造了条件;与国外知名航空制造企业以联合研发、合作生产、合资建厂等形式共同参与C919项目等。一些新项目合同陆续签订与执行,如与庞巴迪签署C系列飞机风险供应商合同,与空客签署关于建立复合材料制造中心的合资合同。

国际市场开拓方面,我国自行研制的ARJ21-700新支线飞机在第八届珠海航展进行首次飞行,美国最大飞机租赁公司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订购7"25架ARJ21-700。ARJ21-700是中国按照国际惯例自主研制的第一个先进支线飞机产品,它的出现将打破波音、空客、庞巴迪、安博威等外国飞机厂商在中国民用航空市场近乎垄断的格局。“新舟”60、运十二飞机以其优良的性能赢得用户,实现批量出口。截至目前,已有17架“新舟”60飞机在海外七国运营。其别值得一提的是玻利维亚两架机的交付以及在海拔4000米的拉巴斯机场的试飞成功,标志着国产的民航客机在南美市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在航天工业方面,2007年我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尼日利亚成功发射通信卫星一号并在轨交付,中国航天实现了卫星整星出口零的突破。第二颗整星出口卫星――委内瑞拉通信卫星已于2010年10月30日发射,第三颗卫星――巴基斯坦通信卫星项目已正式签约,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提供完整配套的发射服务、卫星、地面设备等航天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火箭已成为享誉世界的高科技品牌。

“十二五”,辉煌再铸

中国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其快速发展。

航空展望

在未来几年里,快速提升民机适航能力,推进民机产业快速发展。要深入开展适航技术研究,完善适航性管理体系,同时在未来5到10年间,重点推进61~99座涡扇飞机以及涡轴系列发动机的适航取证工作,重点支持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技术基础相对较好的机载设备单独适航取证和维修适航取证,为民机市场提供成熟的货架产品;强化适航验证能力建设,逐步具备国内大型客机、通用航空型号、大型民用直升机、航空机载设备等型号研制的适航符合性演示验证能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提升职业素质,达到每年20名试飞员的培养能力,以满足未来民机试飞的需求;突破关键试飞驾驶技术和评审技术,使我国的试飞员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低空空域开放

低空域开放将会列入单独列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未来五年有望实现全国性的开放。通用航空相关的航空配套的设施和服务(生产、销售、培训、维修等)进展缓慢亦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估计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实现开放试点,预计2010~2020年间我国通用航空飞机需求市场容量将达到1500亿人民币。在“十二五”期间,预计通用航空产业处于市场铺垫和积累期:低空域开放首先需要机场、空管和航油等配套逐步完善;通用航空运营业务也将直接开展;由于细分市场较为成熟,外资品牌将占据大半江山,国内与外资品牌合作的维修企业将直接获益。

走出去

为全面加快国际化开拓步伐,中国航空工业的骨干企业必须勇敢地走向世界,立志成长为跨国公司、全球公司,对国家战略形成有力支撑。要建立全球视野、利用全球资源、参与全球竞争和拓展全球市场。要立足国内已有资源,积极融入国际航空产业链,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在此基础上积极进行海外生产、销售布局,建设海外研发中心,初步完成全球生产布局和跨国投融资布局,最终实现利用全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经营,服务全球市场,实现研发、生产、销售网络的全球化,完成全球融资平台搭建,发展成为真正的全球公司。

载人空间站

篇12

1.目标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法的特点。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主要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并且要运用知识。PBL重视模型和问题的解决。它试图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工程研究和开发过程。Barrows这样描述PBL的主要特点:(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即学生选择怎样去学习和他们想要学习的内容。(2)学习在小团体中展开并且提倡协作学习。(3)老师是促进者、引导者或教练。(4)问题形成组织重点并刺激学习。(5)问题是拓展真正的问题解决能力的工具。(6)新的信息是通过自学获得的。

2.PBL工程教育案例———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

几年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系成立了一个由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的新战略计划小组,专门负责课程改革。为了强调教育以学生为中心,讨论小组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对项目和学习成果进行验收,设计了新的教学方法,建造与之配套的实验室。尽管基于问题的学习是关键,但它不是课程组织的原则。新的航空航天工程课程以现实生活中产品完整的生命周期工程为背景,即构思、设计、实施和执行(CDIO),结合设计建造经验,贯穿于整个项目中。接下来就是从简单的项目到高度复杂的系统设计建立过程,以及从中取得的经验教训。第一年,在《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学生们设计、构思并且试飞的由无线电控制浮空飞行器(LTA)。第二年,在《联立工程学》课上,学生们设计、搭建并且试飞了无线电控制的电推力飞行器。在一些比较深入的课程例如《空气动力学》课上,从工厂或者政府以往项目中提出航空工业中很常见一个实际的问题,像是以洛克希德•马丁战术飞机系统为模板提供项目设计方案。高级课程完全利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如:《实验项目实验室空间系统工程》、《CDIO高等课程》。在这些PBL体验中,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做实验找到解决方法,并用多学科方法设计出复杂系统。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系“复杂系统学习实验室”的主任提出了一个对于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分类框架。它将问题分为四个等级,给出了解决基础科学及先进工程课题的系统方法。一级:问题集。问题集是指在大多数工程课程中发现的传统问题。它们往往具有一定的结构与较成熟的解决方案(至少问题的设计者知道)。所有学生解决同样的问题,有时独自解决,有时以小组形式解决。问题需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二级:小型实验。小型实验是指在结构化问题下的实验课。例如测量或观察某种工程现象或数据。这些问题在一或两个学期内解决,可以“重复地进行”,也就是说,每个学生团队解决与其他团队同样的问题。在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例子,如《联立工程学》课上的桁架实验室,《空气动力学》课上对在风洞中的流速计的校准,《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对空气动力减速器的各种测试。三级:大型实验。比起前几个阶段,这个阶段的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解决,可能会耗费几周或整个学期。到了这个阶段问题明显复杂了很多,需要更多的规划和教员支持。在麻省理工学院有许多如是例子:《实验项目实验室》课上的风洞试验、飞行器模型项目,《空气动力学》课上的机械项目,《航空航天教育导论》课上的轻于空气的飞艇,《联立工程学》课上的电动飞行器设计等。四级:顶级CDIO实验。这个阶段在系统中整合了核心工程的顶级实验。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航天工程项目用构思-设计-实施-操作(CDIO)的方法来设法更接近于实际工程。在顶级实验中,工程的四个阶段都将涉及。顶级实验室的项目均为研究的重点,需要更多的资金,工程的复杂度和依赖经验的程度也很高。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自主卫星光学阵列项目和磁控编队飞行器。四级的项目需要学生、老师和研究员花费三个学期去完成。可以看出三级和四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由学生主导的、不受约束的、复杂的、多方面的且具有很高的主动性过程,符合之前所说的PBL标准。然而一级和二级中的项目体验过程更结构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关于问题构想的有用指导,使用工具进行研究发现。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和设计-制造经验贯穿了整个麻省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本科生阶段。使用四个等级的框架来层次化PBL体验过程确保了从高度结构化问题到无约束和复杂问题情况的合理推广。

3.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评估。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评估是多模式和长期性的。这些方法包括实验室期刊、技术简报、设计审查、技术报告、团队协作评估、设计作品、互评和自评。教师的角色主要是顾问和指导员,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大量反馈信息。在《航空航天设计导论》课上,学生们设计、制造并试飞由无线电控制的浮空飞行器,设计审查作品和最后的评估工作都是由飞行器竞赛的方式进行。在《综合工程》课的飞行器设计项目中,二年级学生分析在问题集中与气动性能、稳定性和推进装置有关的问题,并动手组装和试飞无线电控制的电推力飞行器。与第一年的课程相似,评估手段包括问题集、设计审查以及最后的一场比赛。除了评估认知能力的培养效果,情感变化也要被评估。评估学生们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信心、参与到解决具有挑战性问题中的意愿和控制问题解决进展的感觉也很重要。这些情感变化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作品、期刊和其他形式的自评进行评估。

二、小卫星平台与基于PBL的航天工程教育创新结合途径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除去意识形态的差别,世界人才的标准正趋于统一。根据著名的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即:构想-设计-实现-运作)工程教育模型,工程教育包括以下几大培养目标:掌握深厚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善于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新产品或系统的能力;承担和实施复杂系统工程的能力;适应现代团队协作开发模式及其开发环境。这些目标是直接参照工业界的需求而制定的,它实际上定义了现代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构成。

1.小卫星作为航天工程教育的意义。

小卫星为空间发展提供了的一条新途径,这是与以往基于传统空间开发模式的“政府导向的大型项目”完全不同的。此外,NASA已经开展了很多项目为大学提供发射机会,让他们逐渐学会如何开发、运营卫星。超小型卫星计划是其中一个著名的案例,选定十所大学并给予他们项目资金,最终的成品将搭载航天飞机发射上天。凭借多年的项目经验,一些大学已经能够制造卫星,甚至出售卫星给其他大学或国家。小卫星为大型卫星上已经实现的一些任务提供了一条新的实现途径。一定数目的小卫星协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常被称为“星座”或“编队飞行”。这种多卫星体系的优点是容错量大、重构能力强、系统的可扩展性好。

2.基于小卫星平台的航天工程教育项目。

小卫星的操作训练为大学生的太空教育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体验从任务创建、卫星设计、制造、测试、发射、运行,直到结果的分析的整个太空项目周期。同时他们还能从这些项目中学到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等重要技能。小卫星项目不仅对教育有益,而且有望成为太空技术发展与商业运营中的一名新成员。

(1)日本卫星设计大赛。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的大学小卫星研究项目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各国。然而,在意识到了小卫星在教育和技术发展上的重要性后,日本国内开始大力推动高校小卫星设计-制造计划。第一个里程碑是“卫星设计大赛”。1992年三个学术社团共同成立了大赛组委会,他们分别是JSME、JSASS与IEICE。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于1993年举办了第一届比赛。这项比赛的目的是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参与太空项目的机会,同时鼓励一流大学开始进行实体卫星的制造项目。评审项目分成两大类,创意类评审该项目的创意与想法,设计类评审卫星设计的可实现性。提交的项目首先会进行初步的评审,合格的项目才能入围最终的决赛。届时,将进行卫星模型的展示和评审。优秀的作品将获得“设计奖”、“创意奖”以及三大学术社团颁发的奖项。大赛每年都会收到20到30个创意独特的项目。

(2)大学空间系统研讨会(USSS)以及CanSat项目。

USSS始于1998年,每年11月由JUSTSAP小卫星工作组在夏威夷举办。研讨会的形式十分独特,出席会议的日本和美国的大学首先提出自己卫星项目的构想,以及各大学自身的科研实力,然后将具有相同兴趣、能力或科研实力的大学进行组队。各组展开讨论,在一天半的研讨会后,各组需要向其他组展示他们的项目设计书。这些项目要在USSS结束后的一年内实施,他们的成果将在下一年的USSS上展示。其中最成功的项目就是CanSa(t罐装卫星)项目了。CanSat项目是1998年由特维格教授提出的。在最初的计划中,每所大学都要制造一个350mL饮料罐大小的微型卫星,卫星将被发射到轨道上,在下一年的USSS上进行控制操作。

(3)立方体卫星。

立方体卫星项目由特维格教授在1999年的USSS大会上提出。立方体卫星为重1kg,长宽高均为10cm的微型卫星。每所大学制作的立方体卫星都被放在一个名为“P-POD”的盒形载体内,它由俄罗斯的“第聂伯”火箭装载发射升空。为了减少立方体卫星和P-POD之间的机械和电气接口,P-POD释放机制设置得非常简单:当P-POD的门打开,里面的立方体卫星就被P-POD末端的弹簧弹出。东京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已经开始了立方体卫星项目,并大致完成了设计和EM级别的模型制造。这些大学的学生已经在立方体卫星项目中获得了微型卫星开发的基本专业知识。但他们现在需要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使用现成的廉价的部件设计可靠的空间系统,如何进行空间环境试验(如真空热或辐射试验)并获得试验结果,以及如何处理更大的风险,更多的人力资源、时间和成本。目前计划于2002年底发射第一个立方体卫星。

(4)欧洲大学生月球轨道航天器。

欧洲大学生月球轨道航天器ESMO是欧空局教育卫星计划的第四项任务,它是基于“欧洲大学生太空探索与技术倡议”计划中的“SSETI-Express”卫星。ESMO项目是为了吸引和培养下一代的月球与其他行星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航天器有效载荷包括:船载液压双组元推进系统,用船从地球同步轨道通过“日地系统中的拉格朗日点L1”转移到绕月运行轨道的过程,历时3个月;表面光学成像的窄角相机和一个用于测绘全球引力场的子卫星,将在历时超过6个月的时间里执行测量任务;可供选择的载荷还包括一个生物实验和一个微波辐射计。ESMO项目是未来欧洲的科学和勘探计划的一个强大的动手教育和公共宣传工具。它是一个面向大学生的项目,训练和培养了下一代的月球任务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三、建立基于PBL的航天工程教育实验平台和培养范式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要“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PBL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受国情、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的约束,在中国工科大学中实施PBL教学存在问题案例少、实施成本高、评价方式单一和师生角色僵化等问题,因此,需要根据我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国情对PBL教学进行本地化处理,不能生搬硬套,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实施PBL教学的前提条件,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作为PBL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2.根据具体航天任务设计问题。

丰富的问题案例是PBL教学成功的关键。每门专业课的设置都是基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先修课程基础为前提,但个体的差异不容忽视,教师或教师团队在进行某课程PBL问题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的实施条件进行问题案例的设计。为了保持热情,学生们可以一种竞赛的形式开始项目,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认识,用自己的双手选择出最吸引人并且最有意义的项目。

3.提高卫星实验平台的开放性与多样性。

除了教育实践空间项目对航空航天教育带来的价值之外,学生建造空间项目长期承诺创新型大学的任务是可直接有利于空间行业本身。目前,各大学中设立的大学或研究生开放实验室及其配套的开放创新基金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其范围需要扩大,让大学生能够进入一些比较前沿的和良好国际合作背景的研究型实验室,使其很早就能受到良好的学术熏陶,以促进其产生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部动机和欲望。

4.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成为高效、独立的终生学习者是PBL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参加PBL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在PBL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担当一定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小组讨论中无私贡献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吸取其他成员的学习成果,达到共同进步。

5.建立合理多样化的评估体系。

在实施PBL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注重学生的过程表现,而不是结果。创新人才的多样性和创新思维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评价学生,而是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估体系,建立激发创新的长效机制。除了评估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成就,情感变化也要被评估。评估学生们在问题处理过程中的信心、参与到解决具有挑战性问题中的意愿和控制问题解决进展的感觉也很重要。

篇13

“十分欣喜地看到耀莱航空和汉华航空、国都航空的合并重组项目进展顺利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毫无疑问,合作各方必将集中各自优质资源,共同组成中国未来公务航空市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深信,结合耀莱集团过去20年在中国市场所积累的无可比拟的顶级高端客户平台,以及集团所倡导并深受中国客户喜爱的独特高端生活方式和圈层文化,如今加以汉华航空和国都航空在公务机市场的已有发力,未来新的航空集团必将在中国发展潜力无限的公务航空市场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更是一次极具创新思想的多赢创举。各方高层团队从第一天正式接触直至签订合并重组协议,仅仅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这个开创市场和行业纪录的速度本身就体现了各方股东和管理团队对于长远、全面合作的积极开放态度和坚定决心。我本人也愿意携耀莱通航全体同仁和新的伙伴公司团队们一起,不断开拓进取,向股东们、投资者们和广大客户们交出一份精彩答卷! 最后再次预祝北京先锋耀莱投资有限公司的展翅腾飞,并感谢广大客户和朋友们对我们的事业一如既往的关爱与支持!”

范堡罗航展

两年一度的英国范堡罗航空展的全称是“范堡罗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其英文名称为FarnBorough International Airshow,是规模和知名度仅次于巴黎航展的世界第二大航展,航展的组织者为英国航空航天公司协会,展览会场范堡罗是位于伦敦西南的一个小镇。逢偶数年举行的范保罗航展为期一周,在航展上亮相的厂商数目及订单成交金额,往往和逢奇数年在法国举行的巴黎航展不相上下,按照惯例,国际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商会在范保罗航展上宣布新的订单。

今年的范堡罗航展预计有1500家企业参加,同时将吸引超过10万名观众的参与,以及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代表进驻展会现场。这其中仅英国就占据了32%的展会份额,其余的68%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另外,本次航展吸引了一些新的参展商,分别来自克罗地亚,马来西亚,北爱尔兰,泰国和突尼斯的共计115家企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