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文的教学过程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2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语文的教学过程

篇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其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柳斌同志在1997年就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而且要把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核心。”进入新世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又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确立了学生在语文课程中的主体地位。

1.优化课堂导入,关注学生的注意状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即上课伊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注意的心向,是一种学习者倾全力于学习的内部状态。学生是否集中和维持这种心向并贯穿于整个语文课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直接影响着语文学习的效果。因为保持良好注意状态的学生,总能认真专注、自始至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其他部分最自然、恰当、精彩的开端。它犹如文章的“凤头”,虽小巧玲珑,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课堂导入应该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因为有针对性的导课能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富有启发性的导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新颖的导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趣味性的导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性的导课能够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2.优化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它必须由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参与来实现。学生主体参与,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全身心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生命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完善人格。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为真正有效的学习必须是在积极的参与下进行并达成的,参与的广度、频度、力度、深度,决定了参与是否充分、积极、有效。参与状态良好的学生,总能积极踊跃、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3.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契诃夫说:“儿童有一种交往的需要,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拿来跟同学老师交谈。”实践证明,讨论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按学生性别、学业水平、个性特征等,合理划分,编成四人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在师生、生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共同切磋的机会。通过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及时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从而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创新的热情。另外,小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等社会性品质,并可使学生在相互帮助、悦纳、赞赏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学生高涨的情绪、大胆的尝试、亲密的合作、心理的容融构成了一种相融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有助于学生形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取、与人亲切交往、真诚合作等心理素质,真正有助于个体成长并焕发生命活力。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I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68-02

【作者简介】刘学飞,江苏省淮阴中学(江苏淮安,223002)教师,高级教师,淮安市首批学科带头人。

高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育是每个学科、每位教师都应该负有的责任。2002年国家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就曾明确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把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实践比作采矿,认为培植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这一切都说明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的审美过程。为此,我们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古诗词为研究对象,实践语文学科的审美教学。

一、萃选审美教学的对象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在选文取向上相当重视人文内涵,尤其是入选必修模块的10首古诗词和进入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63首诗词,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统领在人文话题之下,贯彻课程标准中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美好情感和奋发向上人生态度”的要求。基于此,我们将这73首古诗词作为研究审美教学的对象,以此引导学生感知个人范畴内的道德品格、生命追求、人生哲理与情感抒发,家庭范畴中的长辈亲情、友爱情谊、男女爱恋与故乡之思,社会范畴内的社会生活与时代风貌,国家范畴内的爱国精神、政治思想、历史文化,世界范畴内的多元文化、人类互存、文艺知识,以及自然范畴内的自然风光、科学知识、生物知识等。

二、引导审美教学的鉴赏活动

1.“条陈背景”为学生审美鉴赏打好基础。

在审美鉴赏活动开展前,我们首先会让学生从《唐才子传》《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词学大辞典》等专业文献资料中选取与课本中诗人词家相关的介绍,以“泛读传记”和“条陈背景”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诗人词家的经历、思想等背景知识,为古诗词审美鉴赏活动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以下为学生所搜集“条陈杜审言背景”的材料。

①字必简排行第五的杜审言,是诗圣杜甫的祖父,卒年六十余岁。②登进士第的杜审言,初授田城尉,累转洛阳巩县,后贬吉州司户参军;因与州僚不合被构下狱,冤雪后免官还洛阳;武后叹异,授著作佐郎,俄迁膳部员外郎。③官修文馆直学士的杜审言,因附阿张易之,神龙元年流峰州,神龙二年召还,授国子监主簿。④《全唐诗》存录其诗43首的杜审言,少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⑤恃才傲物的杜审言,颇为时辈所嫉,其生平事迹见《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校笺》。⑥善五言诗工书翰的杜审言,属对谨严,有功于五律格式之成熟;今人徐定祥有《杜审言诗注》。

2.“创设氛围”提高学生审美鉴赏的参与度。

教师要努力创设审美鉴赏参与的氛围,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古诗词审美教学的课堂上,除了设计引导审美参与的导语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来创设氛围,比如,可以根据需要选取相关的影视或音乐片段,适时穿插于鉴赏活动中,渲染课堂的审美鉴赏氛围。

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就以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音乐导入,辅以教师慷慨激昂的话语:“在那样的盛世,连康熙那样杰出的帝王也想功业再大些,‘再活个五百年’。今天,我们就随着苏轼的吟咏,回到935年前宋朝的大江岸边,看一看那可以穿空的乱石,听一听拍岸的惊涛声。”这样有趣又激情四射的导入,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审美鉴赏的情境中。

3.“适时点化”推进审美鉴赏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知识性的、技巧性的,且古诗词作品大多情景交融,饱含作者的深厚感情,但这些情感往往凝结于文本深处,需要细细品味才能发现,这就要求在审美鉴赏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地在理解困难处、情感模糊处“点化”学生,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进而培养基本的审美能力。比如,读赏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中的词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蕴含的“昔盛今衰感慨”时,教师可适时给出“常理应长在郊野的荠菜、麦苗长在了昔日如沐春风的扬州十里长街,而且长势青青”的点化,帮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深意;赏读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时,教师情到深处的动情诵读,往往有助于把学生感悟“美”的情感引向高处。古诗词文质兼美、神形俱佳,蕴含着大量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教师的“适时点化”,有助于学生获得深入情感的审美体验,会使教学事半功倍。

三、激发审美教学的迁移创造

丰富的阅读和审美的鉴赏活动,往往伴随着高度的愉悦和深层次的思考,这是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生活中积累的美感经验以及心灵中向往的审美理想得以呈现、融合,而且极有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新颖的创造性思维。此时,语文教师更应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启迪学生创造美的灵性,聚取学生审美的智慧火花,助推学生在古诗词审美教学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比如,2016年杨花飘飞时,正逢我们教读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趁着季节我们组织了“且吟且行――四班诸生赋杨花”应景和名作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读完《唐诗宋词选读》后,我们语文组策划组织了“风华绝天下――淮阴中学高二年级诗词大会”,以活动的形式激发了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实现了学生的审美创造行为的迁移和运用。比如,一学生以“水调歌头”为词牌写了“贺诗词大会”:“人生能几何?竟有此盛会。悠悠中华文化,诗歌辞赋会。前见古人文章美,今闻来者词新。吾心日盼切,见淮中英杰,展飒爽风姿。转瞬时,竟来到,诗词会。淮中书生,才高八斗腹经纶。上联绝句才出,下句妙答已对。神采动飞扬,文气呼欲出,吾今当自强。”

高中学生正处于鉴别能力的形成时期,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受正确或错误审美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审美能力形成的引路人,挖掘教科书具有的审美教育因素,渗透审美教育策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自觉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未来的生活。

篇3

语文教学的结果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发展的最终产物,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则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教学结果所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前者与语文知识几乎是同义语(狭义的知识观),主要是一些经过严格检验,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能够用文字符号加以明确表达的事实,包括字、词、句、说话、作文等;后者具体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度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谋求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在性质上存在着差异:①结果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过程则不仅仅涉及认知层面,常常渗透着活动主体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②结果通常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封闭的、固定的、静态的,而过程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③作为特殊认识活动的教学结果,往往是比较客观和确定的,而过程常常是主观的、不确定的,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时空情境联系在一起;④语文教学结果(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具有公共性,而过程则通常具有个人性,并且过程的丰富多样性也与结果的“贫乏单调性”――后者仅仅是由若干词语所构成的――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者而言,结果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消费”价值或使用价值,“由于其具有普遍适用性,学习者获得这些知识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直接使用它们,由此使得学习者的行为和生活能基于前人和他人知识经验,避免行为和生活的盲目性”,增强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而过程具有“生产”价值或发展价值,它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对学生的即时效用,那么后者则是着眼于它对学生的身心结构的改造、丰富和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二、过程与结果相互依存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彼此对立,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彼此交织在一起。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或结果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什么样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肌体”与“灵魂”总是相依相伴、密不可分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学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它是基于过程的结果,是过程的沉积物。对结果的追求是过程展开的动力源泉,同时结果又为过程发展提供方向导航。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它总是朝着结果并受结果的引领与规限。“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篇4

有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讲解关于对“弯弯的月亮”的一段描写,他让学生发挥想象来描写月亮想什么。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豆角。”他摇头;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茄子。”他否定;当学生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他还是否定;可这时学生视乎明白过来了异口同声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这是老师非常高兴的说“完全正确”。应该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说的相当不错,很形象,可为什么老师对学生的这么多的说法都不给予肯定呢?那是因为他的备课本上写的句子是“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试想这种“捉迷藏”似的“引君入翁”的教学,遏制、压抑了学生的思维,给教学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大多数的学生体验不了回答老师提问成功的喜悦,当然也提高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绝不是教学的生动,相反,教学的生动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积极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形象性,彰显个性。

误区二:可以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气氛也不是教学的生动

有的教师一味的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而不视讲解的课文内容等情况而定,好像唯有课堂气氛活跃,才是教学的生动,才是教学的生动。不过,但就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来看,不同的课文应创造不同的课堂气氛,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平常所说的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只是课堂气氛的一种。仅此一种,也需要分辨清楚是在什么层次上,如果是逗学生笑笑而已或一笑了之,并无多大思维价值,是追求课堂表面气氛活跃,算不上教学的生动。

误区三:缺乏教师指导的“放羊式”的教学不是教学的生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教材选编了一些自读课文,但有的教师误解编写的目的,把自读课文理解为“自己读”的课文,于是在教学自读课文时,为了体现“自读性”的特点,教师上课时或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己读,或虽然成立小组阅读、讨论,但是都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课堂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教学处于松散无度,放任自流的状态。这种“放羊式”的教学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片面理解“自读课”的涵义,把教学引向歧途。“自读课”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教师为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效果,也决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生动的曲解。

误区四:“满堂问”也不等于教学的生动,也不同于“问题教学”模式

很多语文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向学生提的问题越多,这堂课就越生动,越成功。于是老师在“问”,学生一面回答“是”或“不是”,好不热闹,看似生动。同样这种“满堂问”的课堂教学也是对教学生动的一种误解。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并不是你提的问题越多越成功,关键是你提的问题本身是否有价值,能否切中课文要害,是否是大多学生所质疑的,这些都至关重要。如果一些浅而易见,简单的无关紧要的问题教师也提出来,让学生回答,那就毫无意义了,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应培养学生会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创造性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不但会提出问题,还要能够独立地解决问题,尤其要培养学生在诸多问题中发现新的联系寻找突破口,这种问题教学模式是可取的,“问”应是包括学生质疑和教师合理设题两方面。如果教师一味强调自己的“问”,不但不能创造课堂教学的生动,相反它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语文教学的败笔。不是语文教学的生动,也不同于“问题教学”模式。

篇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历史学科作为语文学科的近亲,两者之间的结合有着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更是学科交融的生动体现。

另外,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历史感的培养,可以作为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交叉、渗透的结合点。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历史感的方式方法

历史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只有通过语文课堂体验才能获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必不可少,在生成性语文课堂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手段、技巧以及主观目的成为学生获得历史感的主要途径。

在语文课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提到一个说法,特别是学习古典诗词时,老师经常会说“要知人论世”。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要深入地理解一首诗词,必须了解作者生平和与这首诗词相关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如果你善于挖掘这些历史史实,那么对你的课文内容、诗词的理解将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讲到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结构时,分别引用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句,杨万里的“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诗句。学生联系诗句,经过思索就明白了在四海垦辟,农业丰收之际农民还被饿死的总根子就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如,杜甫的《兵车行》“爷娘妻子来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和张养浩的一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国家“兴”“亡”,百姓总是一个苦字?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历史反差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原因?这就是诗歌引起的发人深省的疑问。

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以诗言志”的优秀作品,或是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或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或是倡导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以无奈的笔调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学生理解屈原当时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心态,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又如,讲祖国统一时,引用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融情感教育与知识教学于一体,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也是个人命运的最好保证。

据不完全统计,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文、文言文中属历史性的小说、诗歌、杂文、寓言等体裁的文章有一百多篇。这就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历史感培养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有条件、有基础予以落实。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寻找多种途径,将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更好地有机地交融渗透。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历史感的意义

篇6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阅读分析还是写作都只有放在实践中它才是活的。为此,要求广大教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应试教学的怪圈,把语文教学融于实践,引源头活水,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语文活动课是指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大胆想象,突破了语文教材、语文课堂的束缚,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结合、语文课内外的联系,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学会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自觉学习和自觉运用语文知识,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改变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注重把语文教学与语文活动课的开展相结合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都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它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它能够弥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传统的课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地接受或被动参与。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应着重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这样做,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可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使他们对学好语文产生信心。

三、加强教师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活动课要加强教师的指导,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每次活动的目的意义,教给学生活动的方法,对活动的步骤做到“心中有数”,不能让学生盲目进行,犹如“瞎子摸灯”,如果这样,就在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活动兴趣,也谈不上得到提高。因为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活动的方式方法缺少研究,教师一定要加强活动的指导,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在活动前课题的确定,在活动中的点拨,在活动后的经验总结,都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画龙点睛”。

语文活动课无疑应该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形象、活泼有趣,让学生喜闻乐见,学得轻松愉快,但决不能片面追求活动形式的趣味性、生动性,而忽略切实有效地进行扎实的语文学习,导致热闹有余、实效不足。为此,作为老师,活动课必须根据教学的目的、内容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方案,特别要考虑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内容适宜采用什么样的活动形式,怎样的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课既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通过语文活动的实践,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识面也就得到拓展,听说读写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篇7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步加大,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为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与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在2003年颁布并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这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开始的重要标志。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就是从这时开始的,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我们必须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几组关系进行科学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实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这两个关系就是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这一目标虽然在三维目标中被放在了一起,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应该将“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区别开来,分清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外在不同。首先,知识传授只是简单地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语文知识而言的,这一部分是教学目标中必须包含的,也是最低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相关知识的传授。但是,仅仅做到知识传授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小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技能在一定层面来讲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技能是超越知识的,是在对知识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凝练得出的。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我们一定要理清“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应该探索出将“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例如,语感是小学生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在语文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样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力”的关系

“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力”是两个比较相似或者说较为相近的概念,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十分容易将这两个概念弄混淆。“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力”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考察的。其中“发展智力”主要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习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和学习,不断帮助学生开拓思维,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而“培养创造力”则是更高层面的要求,因为创造力对于一个人、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层次较高的能力,不是经过一次或者两次的教学过程或者培养过程就可以塑造成功的能力。相反,创造力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系统科学地引导,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要采取切实措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改变语文教学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具有实践、探索的广阔时空。在课堂教学中,冲破“标准答案”的桎梏,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发现。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的关系

“课堂教学”和“课堂外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的另一组关系。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心不在焉,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的相互结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而利用“课堂外教学”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另外,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直接将小学语文课堂搬到教室外,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小学语文,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增强,而且完美处理了“课堂教学”与“课堂外教学”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巨大进步。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的这几组关系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实际教学改革中,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们,应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8

1.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学生处在青春期时,不仅生理变化很快,更在心理上呈现出不稳定性,其适应性也大大降低。紧张的学习环境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会让他们觉得困惑、混乱而焦躁,多种情绪夹杂,容易引发个人与集体间的矛盾冲突。这一点,显然违背了人们生活的普遍要求――和谐。因此,教师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相互理解与信任的朋友关系,还有相互关心与支持的师生关系,及时加强人际联系,有效化解学生心理困境。

2.有助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从创造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人生最高追求,即自我实现个性的一种方式,作为人性的重要特质之一,创造性也应当是教育的中心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而建立在良好师生关系上的互动,不仅能够大力促进教学活动的生动程度,还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扩展逻辑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从整体上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归纳法之父”苏格拉底与我国古代圣人孔子,二人的共同点在于启发性的教育活动,他们对自己的学生不仅限于结论的简单告知,而是以大量的提问式交互方法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思考范围,参与整个思维活动,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这就是以师生交往的和谐互动,完成学生潜能的进一步开发。

就现阶段而言,为了满足日益激烈的社会需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旨在提高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的人生发展历程,专业知识与学历证明并非决定因素,价值观、责任感、团队精神等才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必备综合素质。教师学会与学生之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其对于成功的渴望,尽早拼搏达成个性发展要求,培养出适宜未来进入社会所需的主动性、决断力、责任心与耐心等品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作用

1.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学生获得语文方面的理论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技能,不但反映出了自主学习的成果,也显示为教学活动的指向目标。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依据自身的偏向与喜好确定相关的学习内容,这种学习活动较为盲目和片面;但教师引导下的学习活动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根据合理的流程,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历,增强相关的能力水平。笔者认为,中学生无疑都是聪明伶俐,极富想象能力的,然而,这并非意味着他们可以自主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来掌握相应的语文知识技能。而实际上,他们在感知和把握课文的基本知识、内容梗概、情感理念以及引申含义等方面,还非常缺乏明确的认知、赏析以及表达能力。假若没有老师的引导、阐述和解析,仅凭学生自己的能力是无法精准地找到研究的重点的,自然也无法处理相关的问题。尤其是部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现代社会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其内容与核心思想又较为隐晦,这样就更难以把握。此外,在开展学习活动时,因为学生个体之间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都不尽相同,因此所吸收的学识与技能都会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并积极加以指导,从而明确学习目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情操

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会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意识情感以及专业功底来向学生展示其人格魅力。实践活动中,即便教师学富五车、思想新锐,但学生所看重的依然是其自身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师的行为引导作用远大于苦口婆心的说教。此外,教育反映的是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仅当学生赞同教师的教学工作时,才能够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并产生相应的道德活动。在教学工作中,道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如何学会做人,其中的关键就是人格教育,一个人必须要有公正、诚恳、大度的思想理念,并能够尊重他人,会换位思考,懂得客观地判断他人,并明确地意识到自身肩负着社会发展的使命,才是一个极具道德感、富有人格魅力的人。这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样的,教师只有充分显示自身的聪明才智、高尚的道德情操,才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教师的这些优秀品质也会让学生纷纷效仿和实践。所以,教师要想树立权威,必须要和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和沟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而在师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学习关系。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师生关系的建议

1.关爱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

从职业道德上来说,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关爱学生,它有助于将师生连接在一起,促进双方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学期间一定要注重师生关系,促进双方在情感上实现共鸣。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自己的责任心,对学生一视同仁,关爱学生,真诚的对待学生。关爱学生也是教育方式之一,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以诚相待,那么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更加地努力进取。比如说,班上的篮球队员由于练球经常会对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个时候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关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打好球很重要,文化课也同样重要,要主动地找任课老师把缺下的课程补上,不能在学习上落后。如果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尊敬以及爱慕,并且能够做到关爱学生的时候,它所传递的情感以及知识就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接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并且信任学生

高中学生的日常表现,还有在学习上,肯定会出现差异性,对此教师需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能过分地关注优等生,对他们投入过多的精力,而忽视那些差等生,缺少对他们的关心和指导。举个例子来说,在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教师体罚学生站在教室外边,这就会导致学生落下课堂内容,知识的脱节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越来越跟不上。因此,此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教师不能放弃任何学生。

篇9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1]。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提问艺术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2]。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怎样艺术地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题,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3]。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淤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于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淤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于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参考文献:

篇10

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朗读教学又可称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国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语文情感,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语言,发展学生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深刻了解朗读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小学生的朗读习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有哪些呢?笔者在此进行了探讨、总结。

一、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属于语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朗读教学和朗读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字音的正确读法、语调的运用技巧,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语速节奏变化进行有情感的朗读。对小学生而言,将字音读对、读准确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但是许多学生在平舌音、卷舌音、前后鼻音、儿化音朗读中存在一定困难。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示范、朗读指导和朗读训练让学生了解字音的正确读法。此外,小学生普遍在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的把握上有所欠缺,因此,许多人在阅读中常常会因为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把握不准出现语调、语速方面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朗读中重点开展语调和语速节奏训练,教导学生如何正确把握文章语调、节奏,提高学生的语言处理技巧。如在二年级下册课文《笋芽儿》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在朗读“的、儿、地”等虚词时的读法,让学生通过轻重音辨析和轻声处理提高语文朗读的正确性。这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二、启发学生思维

朗读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语文课文用声音朗读出来,在朗读过程中,朗读者还要融入丰富的感情、伴随着一定的思维活动,这是朗读的基本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朗读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有情感的朗读或朗读教学,将无声的文字经过加工转换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者所构建的某种场景,可让学生对阅读教学、语文知识的美感和内涵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使学生在浓郁的知识氛围中受到感情熏陶、有所感悟。同样,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进行想象,并根据角色个性揣摩角色应用的语气语调,让学生边进行情境和画面想象边进行有情感的朗读。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还能激发学生愉悦的情感,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历经了多次小学语文教材改革,小学语文教材的覆盖面更广,其内容也更加丰富,美丽的自然景象、神奇的科学知识、意境深远的古代诗歌使得小学语文教材充满了知识美、形式美。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运用轻重不同的语气、高低不同的语调、快慢不同的语速,可以最大程度地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器官,拨动他们的心弦,丰富学生语文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朗读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情真意美的语文教学情境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细读、精读感悟语文语言的形式美和节奏美,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葡萄沟》一文时,可以指导学生在朗读时根据文字想象书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象,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葡萄沟的影像和图片,让学生对“茂密的枝叶”、“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等景象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再让学生通过朗读、吟诵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使学生从人文和自然美景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激发其内心热爱祖国地理风光、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语文虽然具有鲜明的学科性,但是小学语文教材的范围却非常广,语文知识的人文、道德内涵非常丰富,这就使得小学语文具有一定的德育、智育、美育功能,这也是教育界一直主张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通过人文精神宣扬和道德教育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也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进行课堂设计,巧妙进行心理疏导,以收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学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内容,为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好充分准备;其次,教师要精心进行课堂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背诵、回答、师生互动中展现自己的活力,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学生,用民主的方式去指导和组织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扩大学生信息面、培养学生独立性和成就感,进而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释放压力、树立自信心理、培养积极向上的意志。

参考文献

篇11

情感教育,是以心灵感应为载体、感情交流为手段、情绪感染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方式。纵观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没有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学中缺乏情感教育,导致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因此,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落红不是无情物”,文章同样也不是无情物。翻开语文书,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那些优秀的名家名篇中,有着对祖国母亲、亲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或壮美或感伤或喜悦。因此,在教学时,要能和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进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情景设置,产生共鸣

由于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运用多媒体等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中。如,朱自清的《春》这篇贮满着“诗意”的散文,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行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节奏感强,那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通过朗读来表达期盼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当朗读情感到位时,可以将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又如,教学《行道树》时,讲一些关于无私奉献着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本课的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的浓厚兴趣,也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提供了感性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情感。

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求知欲等。从他们爱看、爱听的有趣故事着手,我抓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本课内容出发引入与本课有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我的信念》时,我给学生讲居里夫人精彩的故事。这样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本课知识的学习中,同时,自然地激发了学生对本课中人物的崇敬与热爱的情感。

二、重点导学,激感

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抓住教学重点,及时给学生以点拨,就会使学生很快领悟到文章的主题思想,以产生强烈的情感。如,学习《陈太丘与友期》时,讲一些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讲述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如,四岁花湖的王冕、七岁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以现在大家都能有书读的优越条件来激发学生要思想灵活,不拘泥于现状,看古人,展未来。在教学《咏雪》时,先让学生一同分享他们在雪中的快乐与趣事,再去学习课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设置悬念,激感

在一些语文课的教学时,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我简单地讲述课文的故事情节。在关键之处突然停下,让学生去猜测故事情节将怎样发展,人物的命运会怎样。如,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篇目时,我就运用了这种方法,激起了学生欲知故事结局如何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从而激发了学生关注情节发展和关心人物命运的思想情感。在教学《羚羊木雕》时,可让学生边读边思考:文中写了一只什么样的木雕?围绕它发生了什么事?涉及了哪些人物?这样使学生对课文既有所熟悉,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时有主动、独特的感受,这样学生便愿意参与进来,这样就激发了学会说课文的情感和兴趣。

四、音乐导入,激感

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于语文课教学的今天,用音乐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优美的旋律、美妙的声音可以很容易地使人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因而更能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探求知识的氛围中。如,在学习《秋天》这篇课文,在讲农家秋收图时,播放中国民族器乐唢呐的《庆丰收》,让学生也能感受丰收的喜悦。在讲《霜晨归鱼图》时,播放《自然音乐――秋》,让学生沉浸于诗人笔下秋天的宁静与悠远。在讲少女思念图时播放《秋日的私语》感受秋天带给我们的微妙的感觉,入情入神。

五、合作探究,激感

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合作探究要求教师一方面参与学生的学习,在平等沟通与应用中实施教学;另一方面自身也要以更积极的态度走进生活,去实践、去学习,共同参与到语文课的学习中去。在合作探究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四人小组或制定一个问题一大组展开讨论,让他们互相补充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动学习中学生便会自然地流露出对文章的喜爱之情,这样学生的情感也就被激发了。

篇12

1.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也是人文素养的基石。然而,现今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堪忧。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的识字量有限,且经常写错别字,大多数学生的词汇积累甚少,在遣词造句的时候明显捉襟见肘,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可想而知了。

2.听说读写能力较差。“听说读”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手段,“写”是一个人能力的一种展现,面对信息化的社会,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将来能否找到一个好工作,能否适应工作环境,能否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才能。由于语文基础知识的薄弱,很多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的不足,很多学生连在初中就该掌握的一些日常应用文都不会写。

3.语文学习自主意识不强。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意识不强,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语文课不受学生重视。多数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语文具体应学什么、怎么学,对自己的专业又有何帮助,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少有人会主动去发现语文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疑惑不知道用何种方法去解决,更少有人去请教老师。

二、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中职学校的语文课程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做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较强,家庭条件一般都比较差,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教师更应该学会因势利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篇13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同时,新课标中也给出了指导意见,这些是我们教师教学安排的依据。教学情境的创设之所以为新课标所推崇,原因是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有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不同的语文知识学习中投入自身的情感,有利于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恰当、合乎规律的教学情境设定,发挥着别的任何其他教学工具不可能起到的作用。尤其在文学作品和写真人真事的叙事性作品教学中,这种“创设”体现出来的教学意义更深更广。

一、声形色并举,创设教学情景

教师的最终目的不仅要追求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美化课堂,把学生带入浓浓的语文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快乐。声情并茂主张的是教师利用声、形传授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扩展学生的思维。范读课文尤其能够彰显出教师的声情并茂。语文教师在范读课文时,必须充分带动声、形、色等要素。声,是为了吐字清楚、响亮;形,应该保持与姿势和手势的协调;色,则在表情要与课文内容相互一致。例:在读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时,教师则需把自己带进当时的情境中,站直身子、挺起胸脯,声音铿锵有力,眼神执着坚定,通过老师的示范,让学生深刻感受海燕的坚强与无畏无惧的精神。

二、恰当结合文意,营造良好学习情景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各个方面学习环境的创立。只有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才能使其全心投入学习中,这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意义重大。教师若能善于利用文本的旨意,把各种不同的观点展示在学生面前,就能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思考平台,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教师的计划安排,另一方面也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动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交流与互动。例:学习《孔乙己》时,根据孔乙己的“死”这一出发点,我则精心设计了多个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文章内容,在为学生创造思考机会的同时,引导独立思考以促进学生散开去把握全文的目的。问题一,孔乙己究竟会不会死?会如何死?等多个问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最终的答案也是各种各样的。也正是因为问得“自由”,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二,孔乙己为什么必死无疑?证据是什么?问题三,写的是孔乙己的悲剧,却为什么要把他安排在别人的笑声中呢?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问得“自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出的答案各种各样、精彩纷呈,师生间、生生见将学生思维彻底打开。

三、广泛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教学情景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福音,为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使整个语文课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是教学方式的一种革命。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优化教学,充分带动课堂教学的气氛,引导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气氛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让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被激发。教师需积极融合教学内容,将文章和现实的音乐、图片、影音相互配合,最后借助多媒体全面展示,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例:在上《安塞腰鼓》这堂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西北汉子在黄土高原上舞动腰鼓的视频,学生面对那种活生生的场景在视觉、听觉上都产生较大的刺激,在这种内容丰富、动感的学习环境里,这些南方的城里学生对腰鼓的有了切身感受,对整个文章内容有了更深刻、更细腻的体验,这种审美体验的教学作用十分显著。

四、紧密联系实际,有效创造教学情境

生活是活的课堂,是一切知识的源头,脱离了现实生活谈语文教学就像是脱离了水的鱼,是没有生命没有意义的。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创设一些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教学情境,就像把鱼放入水中似的,有了水的鱼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游动,有生活体验的学生会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透彻。在初中语文教材里涉及到的各类人物,多数都是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的,有的直接是生活中真实人物的缩影。虽然有些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与现实生活不大一样,但只要教师能按照学生生活实际,则能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对语文课本教材能有更深层次的体会。例:上到《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时,祥子生活的时代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此理解的难度较大,而引导学生抓住烈日和暴雨这两个关键词,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烈日、暴雨等恶劣天气下的感受,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让学生轻松学习,获得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五、通过表演体验,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思考、参与、表现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表演、扮演角色,增添教学情趣。表演和扮演是理解和表达语文内容的实践活动,表演的越成功,越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习《皇帝的新装》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分别根据皇帝、骗子、老大臣、小孩子的口吻来模仿,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再比如在教学《核舟记》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表演船头和船尾两部分内容,让学生自行组织人选和道具。表演任务开始前,学生热情高涨,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给课堂增添了无形的魅力。学生模仿课文,带着高高的自制的纸帽,嘴上粘贴着自制的胡须,手臂上也戴着珠链,摆着造型,很是形象,还原了课文内容。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造型对照课文,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接受了知识、感受了欢乐,激发了学习兴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