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

篇1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性格、审美观念,是人类文化传承和保存有效载体,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传播给普通民众。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我们要积极挖掘整理和弘扬有中华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深入地宣传自己的优秀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十报告中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以及对未来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肯定自己文化的同时,也要与外来文化交流交融,大胆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为丰富和发展本国文化夯实基础。

二、文化自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深厚的文化根基、开放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劳动生活方式、历史时期、地域、民风民俗、方言差异,孕育滋生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音乐为例,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有绚烂多姿的戏曲和曲艺,有千姿百态的歌舞与舞蹈音乐、还有独具特色的文人音乐和宫廷音乐等。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一定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优秀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各民族人们建立文化自信,以个l生鲜明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

(一)全面认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自信

我们要全面认识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渊源、发展历史、各种流派不同流派等,在传承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承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二)大力推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和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使学生吸收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艺术神韵,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文化自信这一目标。

三、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信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提高传承人的文化自信水平,是巩固“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传承水平的关键。伴随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文化之间、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文化自卑、文化自信、文化自负现象都在不同族群中显露出来,非遗大多数是小众文化、农耕文化、非主流族群文化,所传承人群很容易视“非遗”为落后无用的“草根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完善传承人保护制度,从社会地位、财力支持、教育培训等方面提高传承人对“非遗”发展的自信心,防止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倾向。我们要指导传承人在文化互动中理l生鉴别“非遗”的文化价值,在坚持对外开放中以“拿来主义”精神传扬“非遗”的文化价值,引导传承人群正确认识“非遗”与现代化、大众化消费的关系,既不能以怀旧主义拒绝现代化,也不能按照外来文化标准重塑“非遗”。如今人们开始意识到,本土l生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与现代社会无关的遗留物,而是一种再造当今文化的稀缺资源,不再是落后的象征。如果通过文化价值自信教育,让传承人群认识到这一点,文化自信自然底气十足。

四、弘扬传统节日,树立“文化自信”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有效方式,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的重要表现形态,是民旗陛格、民族精神的鲜明集中展示,是民族集体的文化创造,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于潜移默化中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彰显

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明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培育出的思维方式和礼俗制度,一方面凝聚、彰显着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又通过数千年来人们年复一年地重复过“节”,客观上加固着、传承着、弘扬着中华文化。如万象更新的春节、踏青扫墓的清明、驱邪避毒的端午、鹊桥观星的七夕、祭祀鬼魂的中元、仰望明月的中秋、登高赏菊的重阳、家人团聚的除夕等,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认识和对待自然的朴素感情和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观念。

(二)用传统节日树立文化自信的策略

我们应通过传承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增进国人的文化认同,增强国家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一是激活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只有重视并还原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人们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培养国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感,才能增强国人的民族身份感和民族归属感,才能保持民族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守卫自己的精神家园。二是与时俱进,扩展传统节日文化内核。复兴传统节日文化,还需要创新“民俗既迁,风气易随”。要使传统节日文化永葆青春与活力,不仅要还原其内涵,更要注入新质,注入当代生活元素,赋予其现实国人的正常心理期待,使传统节日文化接现实地气。

(三)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形式

我们不仅要激活节日文化内涵,还要在文化形式上下功夫,使传统节日文化形式与现代国人的生活方式相适应,与人们的审美情趣、心理特点相契合,增强传统节日文化对民众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恢复传统性。恢复节日的传统表现形式,使节日多一些传统味道、乡土味道,少一点商业气息、市场气息。注重多样性。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必须了解广大受众的不同节庆文化期待,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城市化、现代化甚至国际化的新元素,使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丰富多样,使每个人群都能被自己喜爱的活动形式所吸引,增强节庆活动的亲和力、感染力,增强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强调参与性。人的社会意识通过有效的渠道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人的行为习惯通过反复演练能够逐渐形成,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共同I建才能形成并得到维护,让传统节日成为人们人生记忆中的一个个闪烁的“亮点”,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增进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

(四)加强政府节日文化引导

篇2

在多元文化冲突困境下,文化自信是塑造中华文化共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与“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具有内容的同构性、目的的一致性,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分析“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将文化自信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结合,有助于探索提升当代社会文化自信的对策。

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内涵

“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是指通过开展理想教育、通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自我教育等多种方式来提升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提高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能力,使“90后”大学生成长为文化发展的承载者和引领者。基于文化自信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源性和功能的契合性,两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即都是指向人,均在于价值观教育。因而,“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自信培养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在当前高校中虽然很少开设文化自信教育的课程,也没有专门的实施机构,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选修课中己经渗透了不少文化自信教育的内容。

二、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的重要性

1、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有助于“90后”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是由文化知识、文化能力和文化态度构成的多层次统一体。感性、理性文化知识的获取离不开对文化的认同,文化鉴别和创造能力离不开对文化的自信,文化态度更是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总而言之,通过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文化认识、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鉴别、创新能力,而这正是对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全方位的塑造和培养。

2、传承创新文化,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文化产品的丰富和文化产业的繁荣,更为关键的是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崇敬和信心,更是塑造他们对文化的传承、批判和创新的能力,而这也正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存在问题

1、文化自信培养方法单一,合力有待形成

当前,在社会新经济新常态形势下,面临着日益复杂、利益交织的思想状况,传统的一种或两种方法很难有效应对,这对文化自信教育方法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平面走向立体提出要求。就当前而言,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宣传教育相互配合的模式有待构建。部分学生在访谈中表示,“课堂中老师会讲,校园里、社区里也有标语、宣传栏,但在家中就不会谈及这样的话题。”这说明“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构成的支持系统。

2、文化自信培养内容整体性不足,针对性不强

据调查显示,50. 18%学生认为内容枯燥乏味,54.67%学生认为内容过于空洞理想化, 47. 83%学生认为内容泛政治化,35. 21%学生认为内容脱离学生实际,31. 34%学生认为内容缺乏人文关怀。这说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时代性不强,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现实需求,即文化自信教育内容缺少契合性。一方面,文化自信培养内容与“90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利益、需求契合度不高。

四、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90后”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路径的探讨

1、开展理论教育,加深对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理性认知

加强理论教育,既要引导“90后”大学生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坚持用武装自己的头脑。更要让大学生明辨主流文化的导向,知。强化通识教育,首先要增设有关中国文化、中华哲学等传统文化方面的必修课,开设有关国学经典方面的选修课或讲座作为有益的补充,充实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其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增强科学探索精神,达到真学、真信和真用。

2、融入日常生活,加对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情感体验

通过举办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和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人文情怀和治学精神。另外,要融入到各种仪式制度和节日庆典活动中。就“90后”大学生而言,各种传统节日,建党纪念日、等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都蕴涵宝贵的文化资源。需要高校工作者及时抓住时机,精心设计和组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平等的交往中真诚表达自己,真正去互动与交流。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途径和方向

当代大学生深处网络的世界,他们在生活、学习、娱乐各方面都高度依赖网络,是影响大学生的重要环境。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脱离了学校教育体系和教育资源的限制,这一方面给大学生解决学校教育资源有限的约束,同时也可能给大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导向的不良影响,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影响。网络信息的获得带有很强的随机性,对任何事物片面的了解都无助于正确结论的得出。高职院校要注重学校网站建设,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网站的关注度和利用度,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途径和方向。

4、自足校内外文化实践,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

一是鼓励“90后”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创建。学校拓展活动阵地,以红歌传唱、经典朗诵、戏曲表演等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主题活动中,激发他们的文化自主性。通过舞蹈、绘画、DV作品等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二是“90后”组织大学生在社区中送温暖、献爱心,在实践中将学到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和人文涵养自觉内化为自身的信念和行动准则。通过公益项目,如爱心家教、交通协管员、关爱孤寡老人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发扬尊老爱幼、帮扶互助等中华传统美德。进而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价值认知,成为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龚小青.试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在文化自觉素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12)

[2]周剑娜.思想政治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的路径探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

篇3

什么是文脉?文脉是息息相通的文化血脉,也是沧海桑田中打造出来的民族发展的根本。文是江苏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脉就是江苏人的生命。

中华文化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许多灿烂的古代文化例如巴比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埃及文化等已经消失。中华文化一直屹立不倒,是因其内容蕴含着生生不息的自我更新的能力,能够像凤凰涅一样不断获得新生。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出现,中华传统文化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文化是民族生长的烙印,在形成一个民族的众多因素中,地缘、血缘因素等都不如文化来的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邬书林

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传承文脉应该与时俱进,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把文脉传承推动创新发展自觉注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去考量。为我们文脉传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传承文脉、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资源。

传承文脉要推动创新发展,聚焦经济技术革命进步的领域,利用新的技术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当前新型技术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云技术的应用,使文脉传承的创新吸收古今中外精华,为文脉传承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只有创新成果才能成为文脉的一部分,文化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作为成果,只有创新才能传承。中华书局总经理、中国出版协会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徐俊

用文脉工程构建时代话语体系

文脉既是文化传承、文化基因,又是文化延展的文化程序。我以为文脉主要在这三个方面:第一是物质的文化遗产;第二是文字记载的古代典籍;第三是隐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包括观念、思维、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

将古代典籍整理放在文脉传承与创新背景下,文脉工程为江苏文化历史进行全面整理,是一项基础工程。通过系统梳理江苏的文脉资源,保存江苏集体记忆,从而推进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彰显江苏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文脉工程既要对江苏历史文化典籍进行集中整理成卷,又要对江苏文化历史精神做系统提炼和挖掘,凸显江苏文脉的主体。文化传承必须建立当代文化建设,否则不能实现传承意义。

古代文化典籍整理应当实现我们的目标。能够全面把握江苏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最能体现江苏文脉丰富性的新的文献体系.能够从时代高度构建最能表达江苏文化系统的话语体系,为研究传承江苏文化确立新的学术标准。

知名作家、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葛亮

东方气质、精神可与西方文化对接

近代性的价值需要放在中国经验中加以检验,反之也是一样,对传统的吸收、消化、反刍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过程,对中西方都是互相借鉴的,对当下时代的变动构成一个全球化实验场。这个场包括中国和西方文化相互间的历史。在小的层面,东方以及东方文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作为东方人怎么界定?在当下有一个新的空间,这个空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

中国美感是一种自我认识,和西方有所不同,东方人是有自己的文化自信的,中国作品具有中国人长期所自知的东方精神。中华名片进入西方人的视野当中,东方气质和精神也可以和西方文化对接,不仅仅在于语言,也是构造民族家国稳定的所在。

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版画系和中国艺术中心主任、教授,全美华人美术教授协会主席丛志远

要自信地把中国文化对外发扬光大

江苏的文化在历史上很能令我们自豪的.在史记里面曾多次提到江苏,从宋元明清以来,很多的名家都来自江苏,在中国艺术史上江苏一直是文化大省,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我们自己有这么好的传统文化、这么深厚的文脉,更应该认真整理、研究和宣鳌

谈到文脉,这几年在西方,例如现代艺术也在整理他们自己的文脉和创作背景。西方没有传统,但是他们要整理传统,西方有识之士同样注重整理西方文脉。我们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几千年的文脉延绵不绝,我们要把自己的艺术往海外推,要自信地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对外发扬光大。要积极传承我们的文脉,把中国的艺术推向世界。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

文化传承本质在创新

创新这个概念,进入经济学,最早是1912年,哈佛大学的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在其《经济发展概论》中首先提出的,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其周期。熊彼得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经济增长将越来越依赖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

在当今时代,我们正看到文化创新的作用。文化传承如同火炬接力,文化的火种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奔跑,才能持久传承。在这样的接力中,每一代人都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其本质就是创新。无论是哲学、文学、科学、艺术,还是其他学科,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留下自己的历史年轮。作为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文化和文脉,所以能传承到今天,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的历史有多悠久,而在于我们一直保持有文化创新的活力。回顾中华文化史,我们一直存有着保守与变革的争论,而这种争议并没有禁锢我们的思想,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双螺旋结构,通过波浪式的振荡,推动我们的文化走向新的时代高峰。

创新和传承重要的是价值观,艺术和文化作品所承载的品格、理想、担当、爱国主义精神等。文化创新是在文化交流与碰撞中产生的,在传道与问道的过程中,应坚持文化自信,发扬中华美学精神,为人类文化做出持续的贡献。

创新和传承植根于教育,发展于传承。江苏地处大江人海的平原,历来经济富庶,文教昌明,江南才子成为江苏的独特名片。江苏人为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江苏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方面继续勇猛精进,涌现出一批文化大家、精品力作和文化企业瘭团。人才的培养是文化创新生生不息的源泉。

当前人类正进入精神经济时代,文化业态面临重大变革,文化创新的理念和方式也有需要进一步转换。如何实现文化创新,是关乎江苏文脉生生不息的关键,也是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关键。文化创新在于低姿态,不懈努力和扎根于生活与大地。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毕飞字

文学的奇迹源于生活

大批80后乃至90后的新锐作家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以及一批老作家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春天。赵本夫、范小青、黄蓓佳、周梅森,把江苏的文学带^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赵本夫年近七旬,却令人出乎意料地再次完成他的叙革。在新作《天漏邑》里,在坚实的写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带上了魔幻现实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多重格调。

范小青新作《桂香街》的创作历程可以借用老话来表达: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这里的“下去”,不是走秀,而是作家的内心动态和价值取向,以及作家的自我要求。范小青的叙事策略自《女同志》开始变得厚实而从容,这是脱胎换骨的。有两件事是她做得极为出色的:一是小说的现实感;二是小说的时代性。

黄蓓佳这样一个中国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对自己依然是不满意的,她在一次会议上说:“我越来越不喜欢把儿童文学作品写得过于儿童,把孩子简单化、脸谱化。”与其说黄蓓佳对自己的写作有愿景,不如说,她对孩子们的成长环境有愿景,对生活自身有愿景。

周梅森睦淳筒皇且桓鍪檎里的作家,他是双栖的。他的一只脚在书房里,另一只脚在寻找大地的脉动。一部《人民的名义》宣告了20版的周梅森满血复活,告诉我们一件事:文学的奇迹从来不能靠文学去创造,只有生活才可以让文学变得不可思议。

刘海粟美术馆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江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刘海粟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刘蟾

艺术家应当有追求、有理想、有担当

我的父亲刘海粟是一个教育家,他一直提倡美术史方面的传承和创新。他虽然不说希望我来继承他的事业,但他看到我绘画的时候,是非常高兴的。

他说,做一个艺术家,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要具备完美的品德,要追求真善美;第二要有理想,有志向;第三要有担当。

走进南艺的校园,能够感受到一种文化教育传承的底蕴。百年南艺,是中国艺术教育开先河者;更应是文化创新的排头兵。教育,不仅是教室里的授课,更是一种文化积淀的熏陶。南艺已经培养出非常多的优秀画家、音乐家,但是这条路还很长,希望南艺在现有的成绩上更上一层楼!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文化传播需要一张脸、一颗心、一个魂

创作有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首先要有中国文化的自信,这自信来自于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的当代文化。

中国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是创作作品的核心。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国精神是基于深厚传统文化的改革开放创新精神,是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是中国人的追梦精神。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华民族精神为理想,必定有底气、有骨气、有正气、有大气。

篇4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4-2

一、立足于文化自觉,在全国率先开创古籍修复专业

文化的传承,源于文化的自觉,即对民族文化怀有深厚的情感和自觉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换句话说,这种“文化自觉”,不仅表现为精神意识层面,更体现为勇于担当责任的自觉行动。我校正是基于保护、传承中华文化典籍的迫切需要和社会责任,自2001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创古籍修复专业,主动担当保护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使命,并不断提升古籍修复技术作为传统工艺文化的创新发展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有效地履行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传承中华文化、追求技术创新、培养应用人才”的社会责任。

1.古籍修复的现状堪忧,大量毁损古籍亟待抢救保护。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传承着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自信力的根基和源泉。但由于历史悠久,屡遭战火焚毁、霉变虫蛀等外力破坏,大量的古籍亟待修复与保护。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计,官方现存古籍量5000万册,亟需修复的大约3000万册。而古籍保护领域人才严重匮乏,全国各地的古籍修复专门人才仅有百余人,且大多数都已年过半百,队伍老化严重,古老的修复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大量古籍因霉变板结、老化毁损,尘封于暗室,难见天日,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难以传承光大。

2.自觉担当文化传承责任,开规模化培养人才之先河。

我校在调研论证后,自2001年起在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第二档案馆等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三年制古籍修复专业,成为这个领域真正意义上的拓荒者,虽然专业创办以来遇到很多困难,一些学校对我们的执着感到迷惑不解,认为这种既无名又无利的专业,应该趁早停办,但是,多年来,正是凭着一份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凭着一份为各级文化部门培养专门化人才、将古籍修复技术发扬光大的信念,我校在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的道路上开拓创新,使古籍修复技术从传统的“师徒传承、口手相授”走向正规化教育和规模化培养之路,使这门频临失传的古老技艺得以薪火相传、创新发展。可以说,“文化自觉”源于对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觉悟、责任和情怀,具有强大的内生发展动力,是实现“文化创新”的第一推动力。

二、立足于文化自信,不断攻克古籍修复的发展难题

文化自信,是实现技术创新、促进文化进步的根本动力。对于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而言,就是充分肯定其内蕴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坚持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和科技相结合,保持“敢为、能为、有为”的自信力,勇于突破发展阻碍,不断焕发创新发展的活力。

1.聘请专家大师执教,不断砥砺提升古籍修复技艺。

古籍修复技艺的劳动对象主要为纸质载体的文化典藏,不可再生,弥足珍贵,对从业人员的责任心、文化修养和修复技术有要求较高,而传统的古籍修复技艺,主要掌握在大型公藏馆的古籍修复专家手中,凝结着个人劳动创造的艰辛,是师徒私相传授、秘不示人的独门绝活,如何成为一种公开传授的教学资源呢?这是专业开办之初面对的首要难题。但我们相信,保护中华古籍,传承国家文脉,是炎黄子孙的责任所在,更是专业工作者难以割舍的情怀,只要我们搭建教育平台,实施规模化人才培养,一定会得到积极的响应和支持。正是基于传承修复技艺的共同信念和文化情怀,南京图书馆、南大图书馆、南京博物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等单位的专家领导,自愿到校承担教学工作,解决了师资问题。

多年来,学校先后聘请了邱晓刚、周苏阳、张永林、王跃年等一批南京本地的行业专家来校授课,邀请国家图书馆张平和杜伟生、上海图书馆潘美娣、浙江“天一阁”李大冬、复旦大学图书馆吴格等知名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展示古籍修复技艺。在此基础上,学校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定期召开年会,举行学术交流。每一批文物古籍修复前,专家们都进行集中研讨,确定缜密的修复方案,并做技术指导和示范。专家们精湛的修复技艺,深厚的艺术修养,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对文化典籍的敬畏情怀,对传承中华文脉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砥砺了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文化情怀,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古籍修复理念和技术水平。

2.独创“十八项技能”标高,填补古籍修复的行业空白。

古籍修复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古籍保护与传承,关系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这是实施规模化培养的正规学历教育,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这个专业是我校率先创办,在全国独一无二,无先例可循。无论前期的三年制中专还是后来的五年制高职,确定怎样的人才质量标准,都是困扰古籍修复技艺传承的一大难题。但我们相信,只要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市场规律,集合教育专家与行业专家的智慧,大胆探索,耐心求证,就一定能确立合适的专业技能标准。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们不断修订完善古籍修复人才的专业技能标准,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制定了我校毕业生的技能合格标准,即专业的“十八项技能”,填补了行业空白。同时,我们以国家技能鉴定所为平台,在邱晓刚等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古籍修复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标准,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鉴定,明确规定只有鉴定合格方可继续进入下一阶段学习,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展现了传统修复技艺的独特魅力。

3.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古老技艺绽放出新的活力。

传统的修复常被形容为“浆糊+剪刀”,亘古不变,缺乏科技创新,往往事倍功半,更谈不上技术优势和文化活力。我们相信,只有寻求与现代科技和教育结合,古老的修复技艺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因此,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既要吸收和采用现代科技,也要不断提升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这是技术进步、文化传承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我校潜心研究古籍修复技术,不断加强古籍修复工作的科研水平,比如:运用现代化的实验仪器、对纸张进行厚度、拉力、纤维、耐折度测验,进行酸湿度测量,形成科学数据,提高修复的科技含量;自主研发出拥有知识产权的纸浆修复技术,研制羧甲基纤维素浆糊,与安徽泾县宣纸厂共同研制古籍修复专用纸张等等,通过科技因素的加入,古老的修复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鉴于古籍修复技艺的特殊性,我们还在专家的指导下,自主开发了书史造纸史、剪纸、书画复制技术与修复、雕版技术等5门校本课程,增加了应用化学、古字画鉴赏、中国画线描、书画复制技术等应用型课程,开拓了雕版印刷、金陵剪纸、篆刻等相关专业课程,不断丰富提升古籍修复技术的文化内涵和传承创新力度,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三、立足于文化自强,积极传播古籍修复的文化影响

文化自强的本质是“主动发展,追求卓越,传播影响”,体现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上,既要具备“自觉”的使命意识、舍我其谁的“自信”勇气,更要具备追求卓越的“自强”精神,显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卓越的文化影响力。多年来,正是秉承这种文化“自强”精神,我们在做强古籍修复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发展机制,努力传播古籍修复技艺的文化影响力,使得古老的修复技艺跨越校门、行业、地区甚至国界,为更多人了解,为宣扬传承民族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创新运作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古籍修复技艺的综合效应。

为充分发挥古籍修复技艺的综合效应,我们建立了集“教学、培训、鉴定、生产、科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古籍修复实训基地,成立了古籍修复中心,配有10名专职技术人员,拥有专家团队指导,实现项目化运作管理机制,采用委托修复、人才派遣等多种形式,对外承接古籍修复项目。古籍修复专业的学生还成立了“古雅轩”创业园,开展古画复制、装裱、文化礼品设计等创业实践。2010年全国职业教育展洽会,我校学生展示的古籍修复技能荣获一等奖,受到教育部鲁昕副部长称赞。此外,我们还面向全国及南京地区的文博单位,举办了两期文献修复技术培训班,培训图书档案修复人员,有效地传播了古籍修复技艺的文化影响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不断拓展业务口径,努力提升古籍修复技艺的服务水平。

过去,我们只能承接古籍修复这一单一任务,现在已拓展到古字画修复、传统文化礼品开发、古字画复制等多个领域,原来单一的修复技能更加精巧灵活,技术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在业界享有一定知名度,在传统文化产品设计方面也崭露头角。2013亚洲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开幕式与闭幕式的节目册,由我校的古修中心领衔设计,开创了以古籍形式制作节目册的先例。此外,我们还积极向雕版印刷、金陵剪纸和宣纸研制、丝织品修复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延伸。

3.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充分展示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成果。

2006年,我校承办了“中埃文物古籍修复教育论坛”会议,并作为协办单位参加在京举行的、由文化部主办的“文明的守望――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2007年,古籍修复中心与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合作成立“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传习所莫愁中专培训部。2011年,我校承办了南京与台湾两地“职教论坛”,并应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的邀请前往台湾做修复技能展演。2012年,我校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成为江苏省入选的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2013年,我们应邀访问了台南应用科技大学并达成合作交流协议。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展示活动,古籍修复技艺的传承成果得到了有效传播。

到目前为止,我校已为古籍保护与修复事业培养了300多名合格人才,修复古籍万余册,其中三千多件为一级古籍。多年来,我校的古籍修复专业实习生遍及东北、北京、广东、广西、浙江、福建、贵州、山西、安徽、江苏等地,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各地普遍受到好评,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成为古籍修复技艺无法绕开的名字。教育部职成司领导曾来我校视察,他们认为我校不仅是办教育,也是为国家文化保护事业做贡献,应该大力宣传。

篇5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从2004年起,我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早期的缔约国之一,2006年国家分别颁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法律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保护,并从2006年开始确立每年六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国定“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日”的确立意义重大,这不仅是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国际规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更是通过立法保障,呼吁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关注和保护,让更多人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本民族的文化遗产做贡献,展现民族文明觉醒的重要表现。截止到2014年12月,国务院共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3项,其中包括民间文学(30项),传统技艺(29项),传统戏剧(4项),传统音乐(15项),传统美术(13项),传统舞蹈(20项)和曲艺(13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2项),传统民俗(15项)和医药(2项),另外,从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了解到,国务院分别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公布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目,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加已有1219项之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冯骐才先生曾论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类物质遗产一样,都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共同宝贵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而无形的文化,往往比有形的文化更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了人类无限的情感,包含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在亚洲,我国邻邦日本、韩国和欧洲法国等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突出,经验值得借鉴。日本政府早在1950年办不了《文化财保护法》,第一次提出“无形文化”的概念,开始注重对诸如戏剧表演、工艺技术、著名建筑和各类民俗文化等方面的保护,并建立出“人间国宝”的法律制度,经政府认定后的大师级别的艺人、工匠、技工人才,由国家保护享受每年200万日元(约14万人民币)的特别扶助金,用以钻研技艺,培养传承人。韩国则借鉴日本的经验,在1964年启动“人间国宝”工程,众多技艺传承人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和保护,在国家大型节庆活动的不间断下,开设诸如刺绣、农业、钱币、泡菜等方面的民俗博物馆,大量“非遗”项目被开发成商品,并以民间传统艺术为资源,吸引游客,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法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本国乃至欧洲产生巨大影响。早在1967年,吸收大量民俗歌舞、民俗舞蹈和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列入传统博物馆进行保护和展示,并在全国划定90多个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实行整体性地文化保护,首创德“文化遗产日”于每年9月的第三个周末的在全国活动,在法国的积极影响下,其他欧洲国家纷纷举办“文化遗产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高新科技技术迅速发展下,随着商业化功利性目的地突出,原本生命力旺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酷的断层与失传的考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迫在眉睫。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西方文化、新兴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多元文化冲击,削弱了青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2)社会公众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认知度较低。(3)市场经济环境下,低收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直接影响到技艺无人继承的残酷困境。(4)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体宣传蜻蜓点水,不够专注、持续和针对性。(5)高校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艺术教育理论研究和培养。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大学生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需借助高校独有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学生个体特点和群体优势,实施高校“青年保护文化遗产”计划,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以积极融入人文艺术教育课程,提高青年的文化自信

作为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大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无限充沛的学习精力,通过有针对、有选择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接,在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课程中,扩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文艺术教育课程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有计划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和综合文化素质培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因素进行改良和创新,提升文化遗产在青年学生中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和爱国情怀。

(二)以文化学术科研为基础,构建青年的文化自立

高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理论研究为基础,通过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发展,建立文化理论研究体系,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加快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深化文化遗产在高校青年群体中的命脉延续,让文化遗产在高校的学术科研中落地生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文化自立”,向青年群体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让更多青年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

(三)以传媒宣传平台为载体,唤醒青年的文化自觉

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立足本土非遗文化,通过微博、微信、学校官网,以及Facebook等国内外多媒体宣传平台,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传媒接受方式,对非物质文化进行定期、持续,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将蕴含中国的文化中独有的中华民族精神价值通过形式多样的视频、图片、新闻、专访等传媒方式呈现出来,增进青年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认识,建立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引领学生全面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华,唤醒民族的文化自觉,逐渐形成学习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四)以延伸丰富实践活动,增强青年的文化认同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优秀的文化遗产活动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有深远持久的影响,高校青年积极参与文化遗产实践活动,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学习精神,通过参与喜爱的文化遗产项目,积极联结与民族文化的情感纽带,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的文化特点无限放大,真正增强青年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提升青年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团结,让更多学生发自内心的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最大限度地维护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文化遗产。

篇6

文化生产力概念是中国领导层和理论界根据中国社会实践进行创新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是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体现。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用巧实力概念对他自己提出的软实力理论加以修正,而文化生产力理论则是对软硬结合的综合实力作出的科学概括。概念是话语权,概念后面紧跟的往往就是战略部署。为推动我国现阶段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深化对文化生产力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握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从四个方面彰显文化生产力的作用。在物质符号方面,强调文化建设与历史传承的关系,对可传承、可物化的文化形态进行梳理,以求流传;在精神价值方面,进一步提炼民族精神、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向心力;在行为规范方面,针对一些人文明素质缺失和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从法律、行政和道德等不同层面进行引导;在制度设计方面,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索有效、可行的文化制度设计。

篇7

为什么乡愁会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把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有人文特色的、田园风光式的东西破坏掉了,使得我们无法更好地告诉后人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乡村文明,所以乡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思考怎么能够记得住乡愁,怎么能够把历史的、人文的、田园牧歌式的东西保留下来,这也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每个地方历史都是不一样的。一个城市怎样才能有它的特点?就要把它的历史文化发掘出来、展现出来,即体现它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实际上我们城镇有很多美的、独特的地方,但是有的地方不去挖掘它,而是贪大求洋,认为越大越好、越洋越好,这也是我们乡愁没有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与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关,现在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这是一种自信。我想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我们这种自信的表现,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有的地方建了新城,新城就像用钢筋水泥铸成的森林,丢掉了历史和文化,你会觉得它很新,但却是种“土豪”的感觉。我们有时候看一个非常古老的建筑,虽然它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当你知道它的历史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它的底蕴。在我们城镇规划中,有一种思想叫做“修旧如旧”,比如上海石窟门的改造,这是对城市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城市规划中还有很多其他的理论,比如说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就是指把一个城市建成田园城市风格的。我们好多地方提出来了世纪花园城市、山水城市,要有花园,要有田园,都是依据这个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应用广泛,比如在英国就有小镇是按照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来建设的。城镇本身就是田园型的,田园风光也就保留了下来。

此外,城镇化的建设不仅有物的方面建设,还有精神层面的建设。除了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物的保留与打造来传承文化,还要通过人们对文化的继承来传承,这是至关重要的。

篇8

中国分类号:G455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总书记在十中再次确立的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课题,实现文化自觉与树立文化自信已成为我国21世纪中期的前沿文化理论研究与发展主流。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当代优秀文化的集结着、实践者和创新者,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上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与期待。但是,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来看,普遍存在着知之甚少和自信心不足的特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出现传承断层。到底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这是我国高校教育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基石

“文化自觉”是先生于1997年在北大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开办的第二届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的,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而文化自信就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和信心。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但同时,伴随着民族兴衰、国运沉浮,我们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不时出现“自卑自弃”和“自大自傲”两种倾向,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对文化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现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进行文化的反思、比较、展望,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为人之道,强调“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感恩、孝道,强调“德以孝为本”的孝悌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为贵,和而不同”、“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人类文明、智慧的极致,在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熠熠生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出发点,又是文化自信的落脚点。培养文化自觉必须以文化反思为前提,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深度、广度、宽度的认识与熟知的基础之上。做到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是实现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基石。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世纪大学生人群中的断层问题

任何民族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传统文化。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全球化的当代,人与人的交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碰撞逐步增强、增多。然而,随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处于改革开放思潮中社会新技术、新思潮的前沿群体――大学生,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却是不了解、不反思及至不自信。

新世纪大学生传统文化思想的形成对中国文化建设事业来说至关重要。但是,从现实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止于至善、天人合一、宽和仁义、民族大义、忧国忧民等传统优秀思想的了解少之又少,导致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不认同、不自信。试想,对于一个对本民族的文化都不了解的群体,将何以去热爱自己的民族?

对文化内涵的模糊化、对文化思想体系的无序化,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树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已然让我们将来的社会精英逐渐淡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迷失在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追逐中,忽视了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之下衍生的却是对外来文化不分良莠地盲目崇拜与对自身文化的片面否定,是拜金主义、信仰危机及道德问题,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与核心价值观的错位。

三、新世纪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路径分析

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之上的,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需要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只有充分地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才能对自己的文化坚守坚信,在多元文化下,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文明。基于此,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就必须立足于现实的社会教育条件,将传统文化入体制、进校园、进课堂,使当代大学生了解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意识,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

立足现实教育条件、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近几年我国教育体制领域大力推进的一种培养大学生人格信仰的项目。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更有利于以尚德精神、爱国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人为精神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高等院校应当立足于现实的社会教育条件,转变观念,改革课程设置,将传统文化进校园,从实践角度创建大学生文化知识思想结构,树立全新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转变教育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理念,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培养过程。从目前高校对各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基本都是从专业培养角度进行定位,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少有体现。即使有所反映,通常也会被归结为是对政治、思想层面的要求,因而在课程设计上这一培养目标通常由政治思想课程的设置来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种定位所体现的正是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忽视。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文精神的培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仅仅是作为一个口号存在了。因此,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首先要革新观念,重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凸显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

(二)根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将传统文化入校园、入课堂

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断层,归根结底是长期以来功利性的教育模式下导致的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不自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对本民族优秀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认知,就不可能有普遍的认同。因此,对于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应当在对培养目标进行重新设计的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研发并增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课程设置的方式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

此外,高校还应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提倡、鼓励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主旨的校园实践活动:通过校园网络,开设优秀传统文化社区,供学生学习、讨论或开展师生对话,充分发挥校园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优势;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古典诗词朗诵会、演讲比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不断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通过邀请国学名师讲座、学术沙龙以及书画作品展、征文比赛等活动的开展,尽可能凸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渗透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受到浸润、滋养,使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增强,民族文化底蕴得到全面提升。

(三)追寻历史脉络,培养故土情怀

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历史的印记会勾起人类对往事的追忆,历史的存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决定着人类如何以自律的精神驾驭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历史的脉搏告诉我们,要站在故土的情怀之上以民族文化大同的心态在反思中树立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以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为路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新世纪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树立同样也离不开历史的轨迹。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广博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滋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浩瀚泉源。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还应当通过历史的路径,追溯并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从而实现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解读与最终认同。据此,高校可以通过以传统优秀文化为蓝本的历史知识竞赛、历史传统文化思想的辩论赛、放映历史文化纪录片、游览博物馆等形式进行历史文化疏导,开启校园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将传统文化入体制、入校园、入课堂。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大学生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

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各个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建设的过程中,使得当代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意识,主动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继承中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高校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要坚持不断创新,深化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方面,不断地探索创新,将大学课程的设置和市场的需要紧密的结合起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所需要的精英人才,使得大学生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强。

参考文献

[1]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期

[2]温立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篇9

2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一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国学教育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都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品味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的一些学校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儒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文明水平、塑造学生形象乃至提升学校形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学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理念等在校园生根发芽,使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代代相传、荫泽后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3让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沟通,形成共识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切实提升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3.1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

3.2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是积极倡导国学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加强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底蕴。二是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三是扎根文化沃土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创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载体。

学生社团组织是改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组织指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创建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

篇10

“育人的根本问题首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1]地方课程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它还是全面收集、整理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为民族民族的传承、创新与发扬光大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由于思想政治地方课程本身就良好的德育教育功能,作为思想政治地方课程的开发者,完全有必要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国家的课程政策,从广西的教育基础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教育的根本目的,充分利用本地方的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地方课程,以此增进他们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本地区的民族文化的兴趣,唤醒他们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意识,使树立对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的认同感、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为此,把广西民族文化作为广西思想政治地方课程的重要资源开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为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育部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包括研究性学习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有效地推进研究性学习的开展,2001年,教育部组织研究制定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更是明确了研究学习的必修课和它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地方课程资源主要来源于地方的人文地理、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待,长期生活于该环境中的高中生会对其有天然的亲和力、课程的内容生活化教学更具形象化、课程的内容开放性会使学生有更强的参与性,教学的效果会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2、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在社会发展风云变幻的21世纪,在新一轮高中政治改革中,教师正遭遇一个全新的课程环境、全新的课程研究范式。为适应并在新课改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必须随着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参与到热火朝天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来。因为在新课改环境下,旧有课程观念已经被打破。《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则把“教师水平提高”和“促进教师成长”作为新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 《方案》要求“进入新课程的普通高中教师坚持“先培训、后考核,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培训,使其明确高中新课程的背景与目标结构和内容,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新教材教法,加强学习、研究和交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普通高中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始终应成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核心。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都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德育课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问题”[2],而新课程改革,在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条件下实施的,它不仅是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中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新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地方课程建设,有理由、有必要更有责任把具有时代特征、地方风格、民族特色的,生动的、鲜活的、富于教育意义的优秀民族文化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以最大限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育人的根本目的。

4、传承和发扬广西民族文化

篇11

针对艺术教育而言,众多高校艺术类专业或课程缺乏特色,专业间缺乏区隔,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出路雷同等问题已经是很现实的棘手存在。一方面是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传承的危机,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将民间艺术纳入到正规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通过高校专家学者的归纳、整理和完善,形成科学有效的民间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推进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改进创新;进而培养民间艺术的高级传承和研究人才,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即成为高校特色艺术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1.推进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文化

在现代工业潮流冲击以及西方艺术理论体系影响下,我国民间艺术一度曾被迷信于倡导现代文明的国人当作落后的象征而丢弃,年轻一代对本土民间艺术极其陌生,更不用说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作为“母性”艺术的文化根源性正在遭受威胁,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本土化、高层次”社会成员的关注和参与,高校教育时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强化社会认同和文化弘扬。

2.完善高校现有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特色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教学开展情况的初步调查,我们发现很多高校现有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艺术教育缺乏个性。而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将数百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入整体艺术教育中,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特色性,根据高校自身环境特点,有侧重地选择不同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在降低高校艺术教育趋同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领域和内容,增强高校特色竞争力。办有特色的大学,就要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优势资源教育,才能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

3.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促进民间艺术品味升华,焕发民间艺术新活力

由于绝大多数民间艺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及深厚的文化熏陶,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民间艺术作品题材范围狭窄、表现方式单一、艺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出现。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高层次位置,作为艺术教育的传受双方都具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民间艺术通过高校教育平台,会接触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创作群体,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为民间艺术的改革创新、品味升华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有助于焕发民间艺术的新活力。

4.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民间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其民族化特征体现的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是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无国界”,通过高校教育,逐步培养起民族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创造者,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全球化传播做好人才培养和文化准备,促进中国民族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三、高校教育探索与思考

对于民族民间艺术高校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大多数集中在理性思考和对具体实践的整理工作,2006年出版的《抢救民艺———潘鲁生民艺访谈录》在对我国民间艺术生存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对于民间艺术高级传承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提出了要求,认为高校在民艺拯救和传承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010年前后马腾、王莲等人发表的《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民间艺术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等多篇文章就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教育是我国民间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实践情况作了初步统计,关注到部分高校在对本土民间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设立了相关专业及课程,对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进行实践探索。《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教育途径探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则更为具体地结合具体地域和专业进行了民间艺术改革创新具体实施办法的研究。

将民间艺术资源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的观点日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民间艺术品类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民间艺术进行“本土化”教育,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对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化办学、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形成了民间艺术高等教育问题的共识。纵观过往研究和实践,以本土民间艺术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材体系等具体问题为依托,讨论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为推动该项教育向更远深方向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参考,这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尚不多见。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篇12

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随着21世纪地球村概念的不断普及,外国文化逐渐入侵我国本土文化市场,韩流日流的火爆程度甚至超过了我国本土流行音乐文化。如何能够在各种文化充分涌流的现代社会使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了传统音乐教育者着重研究的问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却因为时代潮流的冲击而黯然失色,新一代年轻人因为媒体的导向,逐渐向外国文化倾斜,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不但受众群体逐渐变少,甚至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险境。对于祖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者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将古老的传统文化与新生文化进行适度融合,在增大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的同时,宣传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应该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来进行,政府发挥其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适度拨款;学校普及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对年轻人进行兴趣培养,审美熏陶;民间艺术工作者积极宣传,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表演水平;富有极高造诣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家应出版著作,便于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爱好者的培养和指导。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这一过程需要传统音乐教育者的不懈努力。

一、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

(一)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现状

传统音乐的传承一方面是民间心口相传的传承,一方面是在教育制度的要求下,以师生关系为前提,规定教材为指导进行的系统教育。就民间传播而言,虽然已有的经验和传统风俗能够为其提供有力指导,贴近传统音乐自然生长环境的授课地点使其更能够汲取传统音乐的精髓,但是民间的传统音乐传承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备落后,教育系统不完善等缺点。而就教育制度下的传承而言,学生生活在坐落于城市的培训学校,远离自然,原离传统音乐得以孕育而生的生态环境,原离充斥着人文气息的民间艺术家集散地,这使教育制度下的传统音乐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华而不实。如何使教育过程更“接地气”,更原汁原味地体现传统文化来自民间的的特性成为体制下音乐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现代的音乐课堂,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实践出发,以理论为指导,从民间汲取养分,从国外吸收经验,注重传统音乐的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同时又要把经典的,古老的,有高超水平的传统音乐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奉之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教师群体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涵养,把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学生们,开拓其视野,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后备力量。注重在音乐传媒,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把控信息时代的价值取向,生产适合观众口味的具有传统音乐元素的音乐作品。音乐工作者应该树立高度的民族责任意识,在精心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考虑商业利润,更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插入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元素,引导歌迷对传统音乐的正确认识。

(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普及

目前,仅仅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才能够接触到一些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但事实上,由于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并未设置完整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课程,这给对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富有浓厚兴趣的音乐专业学生带来极大的不便。如果能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学院设置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专业或者设置相关的辅修课程,不但能够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还能吸引更多的音乐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进一步培养富有良好音乐专业素养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者,提高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者的整体素质。其次,不仅应该注重对音乐专业学生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还应该注重对民间传统音乐业余爱好者的教育。国家应成立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文化保护基金,基金应在社会的监督下用于成立非盈利的公益性质的民间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学校,主要面向学校,社区,社会的各个行业和阶层,进行具有专业性保障的,同时也适合整体学员认知水平的免费教育。对于民间已有的专业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组织和团体,组织者应该注重学员从小的教育和兴趣培养。为年轻的表演者提供充足的舞台表演机会,使其在学习阶段就能积累大量的舞台经验。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团体的经营者应该注重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服装舞美等方面的投资,稳健提升其教育水准。

(三)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代表。推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教育可以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传统文化具有很高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如果推广成为产业文化,其物质利益和文化利益都是丰厚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还可以提高世界人民对中国的重视程度,使世界人民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既是历史的积淀和精华,又是新时期可以借鉴,值得探索的文化宝藏。

二、建议

(一)发挥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对于一些后继无人,濒临灭绝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表演艺术种类,国家文化部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一些符合条件的优秀剧种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引起群众的重新关注。同时,国家应该下拨经费,专门用于推进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使一些颇具历史积淀,地域特色,传统风俗的小型的,从事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的民间团体得以在观众群体稀少的当下继续正常运转。保证民间艺术工作者的固定收入,有利于为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二)坚持传统教学模式,糅合时代特点

保持传统的口授心传的教学方式,使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能够原汁原味地传承。由于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在本质上的不同,以至于在西方音乐教学体系下培养出来的音乐人才无法领悟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所在。为了避免文化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保护文化源头,继承传统基因成为中华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头戏。与西方国家系统科学的音乐教学模式相比,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学更加注重心口相传的教学方式,这顺承了中国传统音乐从艺工作者千百年来的从艺经验。讲究“师出名门”的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者不但看中艺术手法上的传承,更看重人品格调上的代代延展。

(三)传统音乐表演艺家适当增强理论研究,总结新的教学方法

相比于西方的音乐体系,我国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缺少完善的理论支撑。已有的研究成果虽然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例如“借字”方式的旋律发展手法,传统律制的定律风格等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仅仅是研究者个人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大面积的普及。我国大多数民间的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开展依旧处在由表演者自身的艺术水平主导的阶段,表演水平良莠不齐,并没有展现出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韵味和精髓,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误解和轻视。所以,在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方面已有极高造诣的艺术工作者应积极承担传统音乐的继承和发展工作,总结自身经验,传播先进思想,为民间业余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提供正确的技术引导,精髓点拨。从基层出发,提高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工作者的整体水平,促进我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领域的振兴。

三、结束语

21世纪,中国国民经济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大国,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新潮文化不断收获越来越高的关注度的同时,中国传统文化逐渐黯然失色。以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为例,在媒体,舆论都导向现代流行音乐文化的情况下,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可以说是在夹缝中生存,甚至,其中的不少剧种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境地。如何让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紧跟时代潮流,俘获稳定的颇具规模的观众群体,是传统音乐表演艺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音乐如果能够被好好地传承和发展,就能够大大发挥其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和特性,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就目前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存在教育不到位,政府不重视,媒体忽视,受众群体老化等问题。如果能够引起政府的足够关注;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适度的引导;学校设立教授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专门课程,聘请优秀教师或民间艺人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那么,传统音乐表演艺术的复兴是指日可待的。

作者:安静 单位:贵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2).

[2]樊祖荫.继往开来,团结奋进[J].中国音乐,1994(3).

[3]冯光钰.保护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之我见[J].音乐探索,2003(1).

[4]杨立梅.柯达伊教育体系中传统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中国音乐,2000(1).

[5]姜夔.一个有战略意义的构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1).

[6]李彦.不须“乞灵”自知自重[J].人民音乐,1999(10).

[7]李晓樱.中国大陆新闻教育发展的态势的走向[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4).

[8]戴元光,金冠华.传播学通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318.

[9]杨荫浏.国乐前途及其研究[J].中国音乐学.[10]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

[11]周文中,邓启耀.《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文库、文化史论丛书总序见王胜华《云南民族戏剧论》、周楷模《云南民族音乐论》等[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篇13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张家港市的沙上地区有着历史悠久的风物,如芦苇、河豚、刀鱼、甜芦穄、螃蜞豆腐、汆馓子等沙上独有的特色地方物产;也有本地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婚嫁、春节等特殊节日的民俗习惯,尤其是吴楚遗风——沙上民间食用粽子习俗的起源、发展等,可以说,沙上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本文对此做一分类探讨。

1、沙上陆史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属太湖平原的一部分,原名沙洲县,其北部是由一块巨大的江心洲组成,这个江心洲俗名“沙上”。它有一段特定的地理演化过程。

“沙上”分为“老沙”和“新沙”两部分,几乎涵盖了张家港市各个镇、区,其属新土,是长江三角洲的新冲积平原,其中最长的仅六百余年,最短的不到五六年。原本只是江上的一个个江心洲,经过沙上先民的围垦,逐渐与江南大陆衔接,由于它以沙洲为主,所以统称“沙上”。随着沙洲数量的增加,人口也逐渐增多。沙上人,除了部分是江南原籍(江阴、常熟)的本地人外,大部分来自如皋、靖江、崇明、启东、通州、海门等地。从那时起,勤劳朴实的沙上人就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沙上文化也孕育而生。

“沙上”是由一个个圩塘组成的,一个圩塘就是一个村庄。圩塘四周是高耸的圩堤,沙上人叫圩岸。圩内沙田以田埂隔成条块,河道纵横排列有序。乡民依岸傍水而居,建房成一条长带,俗称埭。圩塘内的土地原本是江里积涨起来的沙滩,当沙滩发育成熟时,就可围垦。圩塘大小、形状不一,这是随原来的沙滩大小、形状决定的,有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圩塘围成后,出售沙田,移民垦殖。沙上移民绝大多数来自江北沿江地区,他们依岸傍水建房,在圩岸坡下与岸脚沟之间居住,这有利于出行和饮、用水。各家各户彼此住房平行,形成一条条长长的居民带叫做“埭”。

我们通过对沙上地域风情、沙上成陆史、老沙区划的界定及部分历史悠久的乡镇、地区的成陆及发展史进行系统、立体的田野调查,编写了乡土课程读本《沙上陆史》。该部分的研究对于传承沙上地方特色文化、并将其作为一份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给沙上地区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沙上民俗

沙上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沙上地区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是张家港人民凝聚力和精神文明的动力。沙上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总总的岁时节令、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招构成的,但其真正的魅力远远超越于表现形式。沙上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可以培养和激发沙上地区年轻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肩负起传承和发扬沙上文化的历史使命,让沙上民俗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沙上地区的居民有着衣食住行、婚嫁、春节等特殊节日的民俗习惯,尤其是吴楚遗风——沙上民间食用粽子习俗的起源、发展等,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沙上民俗文化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传承和教育,培养和激发沙上地区年轻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肩负起传承和发扬沙上文化的历史使命,让沙上民俗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3、沙上风物

沙上地区有很多历史悠久的风物,如芦苇、河豚、刀鱼、甜芦穄、螃蜞豆腐、汆馓子等,本文对部分沙上风物做一简单介绍。

芦苇,沙上人称为芦头。沙上曾经是芦苇主宰的地方。水退芦头进,曾经的芦苇,它们开疆辟土,沙滩涨到哪里,它们就生长到哪里,迎着一批批的浪沙,把泥土固定在自己的脚底下,旺盛地生长着。人进芦苇退,它们又慷慨地把开拓的疆土礼让给沙上的祖先,人们耕种到哪里,它们就退让到哪里,让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张家港市是个滨江城市。金港、大新、锦丰、乐余、南丰、常阴沙农场即是这沿江的六大乡镇,历史上习惯地称这方地域为“沙上”。这沙上拥有江岸线上百公里,因此,也就拥有这上百公里长的芦苇沙滩。大江的潮涨潮落,使这长长的芦苇沙滩成了螃蜞家族得天独厚的生存家园。天长日久,沙上人因而发明了一道鲜美无比的菜肴——螃蜞豆腐羹。初始,只是江村农家的常用菜、开荤菜,现今已成了宾馆饭店招待宾客的特色菜、时尚菜了。

芦穄,学名糖高粱,又名芦梭、芦佶、甜竿,是沙上常见的一种植物。芦穄之甜与甘蔗相似,但甘蔗是甜而发腻,是一种浓甜;芦穄则是甜而且爽,是一股清甜。沙上孩子就是吃着芦穄长大的。当顶端的穗子呈花色时,即可斩吃了,此时的茎节汁水最丰;如果穗子呈红黑时斩吃,其茎节汁水会因长得老而枯少。仲夏暑热,正是吃芦穄的时候,亲朋好友来临,沙上人总是以芦穄招待解渴。

4、沙上文化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原名沙洲县,其北部是由一块巨大的江心洲组成,这个江心洲俗名“沙上”。成陆史虽然不长,但是沙上地区的先辈都是来自于各地的移民,他们原有的传统习俗、信仰习惯等经过长期的传递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姿的沙上民间文化,留下了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沙上文化,她作为扎根在江尾海头吴文化的一脉,虽只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但并不显得单薄、简陋,她蕴含着沙上人的历史和文化、风物和人情,凸现了沙上人特有的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勤俭精神,崇教好学的进取精神,淳朴热情的宽厚精神。沙上文化意境深邃、风格多样、源远流长,是沙上人在近代文明进程中创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沙上文化始终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