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2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股票投资的基本常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标要求】
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学情分析】
学生对投资理财比较感兴趣,同时具有较强的获取和整合资源的能力,适合采取课下分组,合作探究。学生通过阅读书本、查找资料等方式整理储蓄、股票和债券的基本知识,为制定合理的理财方案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年龄段的模拟理财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性。
2.通过分年龄段的模拟理财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投资理财与风险防范的意识。
3.通过模拟理财活动和对股票、债券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积极投资的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模拟理财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比较、发现储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的异同。
2.通过对学生理财方案的评析,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做出合理的投资理财选择,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在整理资料及参与模拟理财活动中:
1.了解储蓄存款含义、分类、利息的计算,储蓄具有稳健、低风险的特点。
2.了解股票含义、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及股市的风险性。
3.了解债券的含义、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三种债券的异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储蓄、股票、债券等投资理财方式的回报方式及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及股市的风险性。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
【教学方法】建立模拟任务、体验式教学、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方法】基于任务的学习方式( projectbased learning)。在教师建立的模拟任务中,学生自主查阅、整合教材知识,合作探究,学会在变动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课前准备
发放任务条、并以PPT的形式公布各组任务条内容,明确各组任务。具体如下:
A组:假定你们是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储蓄部的工作人员。请依据书本第45-47页相关内容,介绍储蓄业务的优点及获利方式,推荐储蓄业务,以争取潜在的客户资源。
B组:假定你们是中信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请依据书本P48-P49有关股票相关内容,介绍股票投资的优点及获利方式,推荐股票业务,以争取潜在的客户资源。
C组:假定你们是中国工商银行海淀支行承销债券的工作人员。请依据书本P49-P50相关内容,介绍债券投资的优点及获利方式,推荐债券投资,以争取潜在的客户资源。
D组:你们年轻有为,年龄25-30岁,现持币30万待投资。请在了解储蓄、股票、债券等理财方式之后,权衡利弊,在充分考虑自身需要及条件的基础之上,审慎制定投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E组:你们人在中年,年龄40 45岁,现持币30万待投资。请在了解储蓄、股票、债券等理财方式之后,权衡利弊,在充分考虑自身需要及条件的基础之上,审慎制定投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F组:你们一生辛勤奋斗,年龄65-70岁,现持币30万待投资。请在了解储蓄、股票、债券等理财方式之后,权衡利弊,在充分考虑自身需要及条件的基础之上,审慎制定投资方案,并说明理由。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导学生搜索、整合资料,形成科学性与可读性兼备的课堂探究展示成果,并将其转化为重要的课堂教学资源。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PPT出示“努力跑赢CPI”、“理财是个问题”两张漫画图片。
2.设问: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百姓有了投资理财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的快步发展也急需扩大融资渠道。在此背景下,投资理财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成为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发展技能。那可以通过哪些投资理财的方式让我们手中的钱保值增值呢?回忆一下,在你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是怎么做的?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答出储蓄、炒股、投资房地产、购买基金等。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本课所要介绍的储蓄、股票、债券等理财方式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师活动】(过渡)刚刚同学们提到父母有很多不错的投资理财方式。过去同学们是无财可理,那如果现在你的手中有了30万,面对种类繁多的理财项目,你会怎样选择,你会制定什么样的理财方案呢,这个理财方案又是不是合理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模拟理财活动体验一下。
环节二:建立模拟任务激发学习动力
【教师活动】
提活动要求:(1)按课前确定的分组开展活动。(2)按任务条指定角色完成相应任务。
【学生活动】
1.ABC三组同学按任务条指令,准备介绍储蓄存款、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的相关资料,课上派代表分享。
2.DEF三组同学在听完ABC组发言后,按任务条提示,集体讨论并制定理财方案,并派代表公布方案及理由。
【设计意图】1.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赋予学生具体的身份角色,建立具有可控制的挑战性的模拟理财任务,激发学生探究动力。2.该活动中,无论是ABC组模拟理财师,还是DEF组模拟投资者,都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储蓄、股票、债券等投资理财方式的优劣点,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3.对模拟投资者在年龄上做有区分度的划分,培养学生在变动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所形成的集体探究成果将会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为之后的教学讨论环节做准备。
环节三:小组合作展示 突破教学重点
【学生活动】
1.A组代表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介绍储蓄类型、利息计算及其稳健的特点。
2.B组代表从股神巴菲特的股市收益谈起,介绍股票的基本常识,股票高收益的投资特点及健全股票市场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3.C组代表介绍债券的分类,从收益和风险两个角度介绍不同类型债券的特点,从稳健安全投资的角度重点介绍了国债。
4.DEF组代表公布他们在了解各种理财方式后制定的理财方案。
5.全班共同讨论DEF三组理财方案是否合理。
【教师活动】
1.在各组代表介绍之后,简单归纳并板书各理财方式的收益方式及特点。
2.针对学生发言中偏重于各理财方式的优点,教师在细节处继续追问,引导学生思考各种理财方式的不足。
3.组织全班讨论DEF组理财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深入了解并掌握有关储蓄、股票、债券的基础知识,突破教学重点。2.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每一种投资方式。3.通过制定不同年龄段的理财方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不同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化了知识的运用,并在评价他人理财方案是否合理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环节四:引导深入探究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活动】
1.(过渡)在大家制定的理财方案中,我们看到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因为面对的生活情境不同、需求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做出了不同的理财方案,反观现实生活也是如此。值得肯定的是大家没有盲目地追求收益,制定了多元组合式的理财方案。刚刚三组投资者都提到了股票投资的风险性,那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到底在哪呢?
2.通过对茅台股价持续下跌、银行上调储蓄利率及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具体操作如下:
(1) PPT出示材料:酒鬼酒被爆塑化剂超标2.6倍,受此事件影响,整个白酒行业萎靡不振。中央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之后,天价的茅台从云端跌落,却仍滞销,公司业绩大滑坡。
(2)设问1:你估计茅台股价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明确答案:受国家政策、舆论导向、公司经营状况影响,人们的预期股息下降,减少对股票的购买,引起股价下降。
设问2:如果你手中正好持有贵州茅台的股票,你们打算怎么办,可以退给公司吗?
明确答案:股东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出资,可以等待公司破产清算,或者是通过股票交易转手给他人。为了方便股票交易,出现了证券交易所,我国现有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能够在股票交易所交易,我们就称其为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需要经过证监会的批准。
(3)PPT出示材料:自央行允许金融机构将一年期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0%后,四大国有银行将一年期利率上调8%,北京、上海地区各商业银行也陆续跟进,上调其存款利率。
设问3:此番银行上调利率,你估计会对股价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明确答案:利率上升之后,一部分资金从股市转而投向银行储蓄,造成股票价格的普遍下降。所以,利率的变化会影响到股票的价格。从之前的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股票价格的一个一般性规律: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正相关,与银行利率反相关。
(4)小结: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关于股票价格的一般性规律:股票价格与预期股息正相关,与银行利率反相关。此外,2013年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发生之后,投资者人气涣散,纷纷抛售,四个交易日内,股价从停牌时的12. 12元下跌到9. 84元累计市值损失达77.9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众心理及很多不可控因素也会影响到股价变动。除上述一些原因,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美国纳斯达克指数、标普指数、日本的日经指数,我国香港地区恒生指数的变化等也会对我国A股市场产生影响。总之,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太多了,因此,股票价格的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说炒股是一种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入市需谨慎。2013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三位经济学家的研究也从侧面证明了,要精确预测短期内的股市走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却可以预测更长期的走势,例如在未来三年至五年内的走势。从这个角度说,股票投资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理财方式。而且尽管股市风险很大,但如前所说,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于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1.阅读材料,在老师层层设问下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1.通过对新闻热点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理解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增强了教学深度;由此引申出股票流通、上市公司、证监会等内容,扩大了教学的广度。2.借助201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一方面说明股票投资的风险性,另一方面明确健全股市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做到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一组模拟活动,深入了解了投资理财。经济学是关于如何力求经济的学问,即“花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对于投资者来说,就是要以最令人满足或能获得最大收益的方式来使用我们手中掌握的经济资源。
世界是复杂的,现象是多样的。选择何种理财方式,既要考虑不同理财方式的特点,又要考虑自身的实际,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针对投资风险的另一种理财方式——商业保险,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讨论。
专家点评(杨灵,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译者:刘伟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版次:2008年1月第1版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的作者斯蒂芬?李柏是华尔街有名投资人士,2004年曾在《石油效应》一书中提前作出全球油价大幅上扬的判断而名声大噪,联系到在几年前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前他的准确预测,因此写于2006年的这本著作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该书高密度地覆盖挑战性内容,试图超越投资界、传媒界的知识藩篱。斯蒂芬?李柏认为,华尔街、美国政府、媒体都缺乏远见,这跟人类历史上若干衰落的文明形态曾有的固执心态相类,而投资者也因集体性盲目不断重复和放大错误。他认为,内外部因素使得未来超高油价不可避免,而人们对科技和新能源的错误期待将加剧未来的石油危机。
来自投资界的斯蒂芬?李柏谈论油价的最终落脚点仍是投资建议。首先,在高油价助长的高通胀时代,现金投资无异于自损财务安全的最笨方法,同理一般债券投资也变得没有价值,股票以及多样化股票投资组合方案同样蕴含着灾难性风险。其次,应尽快抛售和消耗石油有关的公司股票,包括经营效益与油价紧密相关的航空、汽车、化工业,以及高通胀时期股票价格收益比率显著下降的化妆品、食品、零售业。第三,建议购买黄金、石油及各自关联产品股票。第四,投资房地产,斯蒂芬?李柏推荐通过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选择最具活力的房地产版块进行交易。
要知道,斯蒂芬?李柏给出上述建议是在2006年,当时美国房市形势一片大好,次年陆续陷入危机的新世纪金融公司、贝尔斯登基金、美林、花旗都是市场的宠儿,房贷证券化产品被视为资本市场上继网络科技概念之后的又一大关键支撑。所以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投资组合经理人给予《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高度评价“如果能够按照书中的建议进行投资,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这是华尔街对投资者的一种诱导。
对照上述四条建议,现金、直接债券、股票投资不如金融衍生产品那样可以给资本运作放带来更大利益;而被视为高油价背景下投资者累赘的工业和日常消费品行业更适合巴菲特长期持有的逻辑,也不会频繁光顾华尔街寻求资金支持(投资银行家也就少了很多赚钱的机会);黄金、石油及各自关联产品说起来赚钱容易,实际上期货、现货分离操作的复杂性让非专业投资者望而生畏;说到底,最容易实现投资的,就是房地产投资,整本书的重点巧妙地隐藏在一个小角落里。只可惜,斯蒂芬?李柏和他的华尔街朋友们,像《大话西游》中的紫霞仙子一样,“猜中了前头”(油价上涨),但“猜不着这结局”(房贷证券化模式的崩盘)。(编者有删节)
《下一个疯狂是谁》(“打开经济问号系列丛书”)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9月版
央视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推出《下一个疯狂是谁》在内的“打开经济问号系列丛书”,确实值得一读。你可以把《下一个疯狂是谁》这本书当成警示录,自然也会有读者可以从中学到门道。被炒作如神的普洱茶到底有何功效、起源在哪里,识别、收藏、投资的基本常识包括哪些,投机者、做局者、癫狂者、尾随者的各异举止,尽在这本书中“热钱煮沸普洱茶”一章。其他章节中还包括玉石疯狂、红木(家具)疯狂、艺术品疯狂、权证疯狂、特许加盟陷阱,联系起来看,这就是富起来的中国人的投资浮世绘。
四国演义
(美)莫里斯 著,李宏强 译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12出版
“大国崛起”是当下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我们谈到美国作为世界大国崛起的时候,安德鲁?卡内基、约翰?D.洛克菲勒、杰伊?古尔德和J.P.摩根四位商业统领者就出现了,他们是19世纪美国经济迅猛增长时期站在幕后的大亨,而正是这一时期使美国在日后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富有、最具创造力、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四国演义》讲述的正是这四位商业史上的历史人物。
证券分析实践:投资王道
林森池 著
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10出版
从事证券分析接近四分之一个世纪,被誉为香港第一代金融分析师的林森池以香港市场几十年发展为分析背景,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几只“千里马”公司进行具体分析,如汇丰银行、恒生银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鸿基地产、香港电灯等,阐明了其长期发展过程中能够几十年稳步发展的内在因素,就是拥有市场经济专利。他提出的市场经济专利和巴菲特的特许经营权有异曲同工之妙。本书以培养价值投资思想为目标,又给出了分行业龙头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具体过程,是价值投资者不可错过的一本好书。
展 会 资 讯 广东盛世财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特约
2012中国国际租赁产业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2/10/25-2012/10/27展会地点: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
展会亮点:为实现融资、融物、合作、共赢的目标,开创租赁业多样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新格局。
参展内容:融资租赁:租赁物为各类机械设备及2手设备,包括建筑机械及设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及设备、电气设备、非开挖机械设备、高空设备、港口与航道设备、农用机械、纺织机械、环卫机械,医疗器械设备、印刷设备、航空、船舶、工程运输车辆等:经营性租赁:商务机、游艇、高中档轿车、乘用车、客运车、家电、办公家具、高档家私、健身器材、医疗保健器材、数码电子、奢侈消费品、海上运动器材等;相关服务:银行、保险、投资、担保等金融、融资产品及服务。
2012上海第八届投资理财金融博览会
展会时间:2012/11/9-2012/11/10
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报告显示,学历与股市参与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户主没有上过学的家庭股市参与率为0.47%,小学1.44%,初中4.9%,高中10.53%,中专17.61%,大专23.57%,大学本科30.66%,硕士研究生43.66%,博士研究生29.17%。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人群,投资 理财 新闻的意识越强,参与股市的比例越高。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当下的国情是:越是年纪轻的一代,受教育程度越高。没有上过学的股民往往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年人,所以占比也很低,而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的股民,一般都出生在上世纪50、60年代,“70后”则以中专、大专生居多,而“80后”和“90后”则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与之形成呼应的是,报告还显示,在户主为青年的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16.14%;在中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23.71%;在老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30.30%。由此可见,炒股盈利能力往往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将这两份数据综合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虽然在股市中,年轻人的数量远远超过中老年人,但低学历的中老年人往往比高学历的青年人更容易在股市赚钱,这是因为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往往在股市中已经摸爬滚打多年。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入市的第一代股民,学生时代往往都遭遇了,因此大多没有很高的学历,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战中不断总结经验,自学成才。经过市场20多年的冲刷淘汰,其中的大部分人早已退出市场,为生计而奔波忙碌,如今依然能够在这个市场存活的,虽然人数不多,但大部分都是高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年轻股民,虽然学历高,知识多,但投资经验还很少,许多人入市后还没有完整经历过一轮牛熊市的洗礼。加上年轻人急于求成,心态也容易浮躁,更容易听风就是雨,在追涨杀跌中,不断加大亏损。
一位证券公司客户经理也告诉记者,他在工作中的感受也和这份报告的结论相似。许多高学历的年轻股民,往往在入市前读了不少投资类书籍,谈起各种选股指标、K线理论和经济走势都头头是道,也经常能从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息,但实际赚钱的却并不多,一方面是因为过于执着于书本知识,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急功近利,想赚快钱,总是拿不住股票,这在持续多年的熊市环境中,自然交易越多越容易亏损。相反的是,有些“40后”、“50后”的中老年人,虽然学历不高,有的可能连一本投资书籍都没读过,但往往都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多年的投资经验,久而久之,就让他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操作方式,心态比较平稳。一旦买了股票,不会过多纠结于短期的浮亏,反倒是有不少的赚钱机会。
由此可见,炒股其实就是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经验越多,往往越容易避开陷阱和错误。因此并不是低学历比高学历更容易在股市中赚钱,而是经验多的人比经验少的人更容易在股市中赚钱。“经验”而非“学历”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
基金经理成反面典型
在中国股市中,高学历、少经验的典型代表就是基金经理。据2010年8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当时可统计学历背景的547名基金经理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总共有78人,具有硕士学历的有435人,本科学历的有33人,只有1人是大专学历。如今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应该会更高,而那些明星基金的基金经理几乎清一色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可见硕士学历已经成为了基金经理行业最低的准入门槛,其中“海龟”硕士和博士更是不在少数,并成为基金公司宣传时常用的营销利器,其潜台词就是告诉投资者“高学历的专业投资人更值得信赖”。
然而正如上述调查所发现的,在股市中,高学历不等于更强的赚钱能力。这几年,公募基金跑输指数,跑输散户,出现巨额亏损的新闻时有耳闻。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现象源于当下基金业发展过快,基金业跳槽风兴起,公募基金专业投资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大量刚从学校毕业没几年的高学历“菜鸟”不得不临阵磨枪,匆忙上阵,大量“80后”基金经理赶鸭子上架似地被赶上了投资第一线。Wind最新数据显示,在目前67家基金公司旗下的727名基金经理中,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且从未跳槽的只有一人,从业超过4年的有192人,从业3~4年间的有79人,2~3年间的有114人,1~2年间的有158人,1年以内的184人。即当下有将近一半的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不到2年。然而美国股票型基金经理掌管单只基金的持续时间平均有4.63年,如果将基金经理在基金业的从业年限加起来,时间更长。
郭主席的教导有没有用
学历可通过固定年限的学习得到,而经验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无论对普通散户还是基金经理来说,想要在股市中赚钱,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不是学习股市投资的专业知识,而是积累足够应对市场各种变化的经验。在股市中,经验比知识更重要。
有趣的是,不久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却给股民上了一堂投资课,他表示,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最好的投资准则就是遵循常识:一是购买绩优大盘股;二是适当分散;三是买入价格不要过高。另外他还提醒,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买股票的目标就应当是获取一个超过存款和债券利息的回报水平,至少能跑赢通货膨胀。这样能够为居家过日子增加一点财产性收入,为未来子女教育和自己养老做点准备。千万不能以买彩票的心态来买股票,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想赚快钱、赚大钱、一夜暴富的,最终都会适得其反。
郭主席的教导有没有道理?当然有道理。除了第一条准则属于特定投资品种推荐外,其他几条准则都是股市投资的基本常识。但这样的教导有没有用?答案却很难说。因为这些大道理几乎所有的投资教科书上都有,即使是那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股民恐怕在股市的摸爬滚打中也早就领悟到了这些道理。那些盲目跟风、听信消息、追涨杀跌的股民也并非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他们缺少知行合一的勇气和力量,将这些道理融入到自己的投资实践中去的良好心态。从根本上说,股市投资就是在心态上不断磨练自己心智、不断克服人性弱点的过程。“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这些经验的积累和心态的磨练,绝非郭主席几句谆谆教导就能实现的。
短评
股市赚钱不靠教
前不久召开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和老搭档芒格坐镇现场,回答现场观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其中有个商学院的学生问巴菲特,如果想要学习投资应该怎么办。按中国人的惯常思维,此时巴菲特应该回答:“我认为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可事实上,巴菲特却突然像个不知所措的小孩那样挠挠头,转向边上的芒格 。芒格思考半晌,冷不丁冒出一句:“我不觉得教育和会投资有什么必然关系。”全场随之笑声一片。
巴菲特的无语和芒格的大白话看似让人啼笑皆非,但实际上,这是他们几十年的投资经验总结出来的投资哲学:投资股市,并不是靠所谓的老师、专家、教授来传授各种或正统或偏门的投资知识和秘诀就能赚钱的。
一、 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和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投资理财的潮流也逐渐步入大学校园。目前仅有专业知识,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已经无法满足自我的发展和社会生存。也许你早已看惯“每天学点心理学”、“每天学点管理学”……但是,每个人的生存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你不知货币何时升值(或贬值),你也就无法掌握自己的实际收入。诚然,诸如每天学一点理财学、金融学也渐渐和管理、心理一样被重视起来,但就目前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形式并不乐观。理财对于大学生而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锻炼,也是进入社会工作之前需要学习的重要技能。合理规划自我财产,在纷繁的理财产品和市场中把握有效的信息资源,才能更好的提高自我的生活质量和消费水平,让资金在智慧的指引下“发扬光大”。
国内对于大学生的投资理财研究起步较迟,近几年,随着校园理财的人数的剧增,大学这个特殊群体的理财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目前相对于大学生的理财产品相对较少,大学生对于投资理财的兴趣浓厚而专业知识不足,受传统文化经济价值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教育限制,个人理财形式单一化明显。柯宝红等(2010)以发放问卷调查了武汉在校大学生的理财状况,结果发现储蓄是大学生理财的主要方式。欧阳钱琳(2010)等借助于问卷调查,指出目前大学生投资理财的现状以及呼吁开发大学生理财产品;龚勋等(2005)借助决策模型对大学生投资理财实践提出建议。
二、大学生投资理财现状调查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兴起,投资理财的形式和渠道更加多元化,选择的余地更大,而这些投资理财的方式、方法对于大部分的大学生来说,可能都是不太了解的地域。为此,我们从上海市八所大学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一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了980份,其中950份具有有效性,有效率达95%。问卷的设计内容包括三部分:个人基本情况、个人的理财情况和对理财知识的掌握程度。个人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家庭经济状况、大学消费支出等信息。个人的理财情况包括个人收入、闲钱多少、投资理财情况等。对理财知识的掌握程度则包括是否学习过理财课程、获取理财信息的主要渠道等内容。利用SPSS 软件,对问卷数据做相关性统计分析等力求发现在校大学生的真实理财现状和理财偏好等。在对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和整理的基础上,得到如下调查结果。
(一)投资方式单一,理论知识不足
大学生最为偏好的理财方式是储蓄,从图1和图2的数据可以看出,高达77.78%的大学生主要投资在于银行储蓄,一些同学甚至没有自己的理财经历;而对投资理财的重视度远远不够,也相应地反映出大学生缺乏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可能觉得自己“理论知识不多”,“理财投资存在风险”从而抱以观望的态度。大学生对理财知识的掌握程度受父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校教育和同学等。经管专业的学生对理财知识的帐务普遍要好于其他专业的学生。
(二) 期望过高而缺乏有效行动
大部分学生对进行理财投资都报以积极的态度,但是真正主动地进行理财的却不多。图3显示,26%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不敢轻易进入理财市场,21%的学生由于理财市场的风险性不定而采取规避措施,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资金过少……可见,大学生对于投资理财的相关知识的获取和培养存在一些依赖心理,而学校和政府有必要为学生提供这个方面的讲座和知识宣传。
(三)对理财市场了解过少
图4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将不多的积蓄局限于银行储蓄和投资余额宝,来获取略微的收益,很少有同学主动去熟悉其他的投资理财产品,如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大学生非常青睐余额宝投资,但是对余额宝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收益等知识并不很清楚,这说明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是很快的,但还缺少相应的知识培训。
三、 对大学生投资理财的建议和对策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等发现上海市的在校大学生普遍都具有强烈的投资理财和创业愿望,对新的投资理财知识的渴求,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消费群体。但是,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加剧了投资理财的风险。“有效”市场理论很难在金融市场上起到很好的自我调控作用。一个对金融市场知之甚少的大学生,也很难把握住货币的走向,盲目跟风的话,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行为导向,很难达到一个双赢的理想境界。为此,我们科创小组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强对大学生投资理财理念的培养。
(一) 社会应增加开发切合大学生现状及需求的投资理财产品
大学是连接大学生和社会的良好平台,许多知识、技能和理念都是在大学阶段完成,并和社会接轨,为大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投资理财这项技能的培养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目前,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的、适合大学生自己操作的投资理财产品不多,理财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未延伸到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社会可以对这方面的需求市场加大关注,设计出一些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投资理财产品,不断完善大学生的投资理财诉求,让大学生能够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二)学校应该加强投资理财基础知识的教育
信息时代的全面发展,让计算机知识成为每个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同样,投资理财知识也应该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必备的基本常识。目前大部分的学校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尤其是理工科类的学校,学校对于这些方面宣传的就更少。
为了更好的提高当代大学的投资理财理念,让学生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合理消费,有效理财,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我们课题小组在此基础上,在新浪财经网申请了虚拟账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场股票投资模拟比赛,从中学习股票投资的相关知识。在为期5个月的学习和模拟比赛中,70%的同学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在纷繁的金融市场上,能够有效的掌握货币资金的动向和国家的战略规划,在债弧⒐善焙推诨跏谐∩隙既〉昧撕芎玫氖找妗Q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投资理财基础知识的教育,对于非经管类的学生开设专门的个人理财课程,开设财经讲座,引入模拟比赛等方式提高大学投资理财的水平。
(三)大学生应该加强自我投资理财理念的培养和提高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已经被广泛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社会和生活的逐渐复杂化、多元化,需要每一个大学生增强自我的生存和生活的本领,单单依靠本科所学的专业知识很难在社会中把握住自我资产的保值乃至增值。大学生除了参加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之外,也应该有自我实践的能力,加强自我投资理财理念的培养和提高。比如在虚拟软件上操作,购买债券和金融理财产品,避免以前单一的放置银行存储和余额宝投资,增强投资的多样性,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从中学习到个人理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柯宝红,王珍义,李瑾.大学生投资理财方式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实证[J].经济研究导刊,2010(24).
[2]欧阳钱琳,冯茹,李雯颀,张文昊.大学生投资理财市场分析――以问卷调查为依据[J].中国集体经济,2010(03).
作为在国际上及中国香港地区已经相当成熟的金融品种,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在中国A股市场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一金融业务创新,无疑将成为加快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不断丰富证券交易方式,完善市场功能,继续夯实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基础,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展望2010年行情,从基本面上看,2010年实体经济将进一步复苏。A股目前结构性泡沫较为明显,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推出,将促进市场热点风格有望逐渐转换。
市场影响预期
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将给市场带来新增交易流动性,对活跃证券市场,增加金融机构尤其是券商的中间服务性收益具有正面影响。融资融券总体上对券商股是利好,尤其是资本金雄厚的券商,未来市场格局将呈现强者恒强。
长远看,对券商业绩的贡献合计可以达到40%。股指期货对券商收入贡献在10%左右。按照成交额每天1800亿元至2800 亿元进行敏感性分析,预期股指期货将为券商带来163.4亿-254.1 亿元左右的收入。融资融券可以提升券商收入30%左右。如果融资融券交易额占到市场成交额的15%左右,则融资融券金额将达到5000亿-8000亿元左右,为证券业贡献500亿-700亿元左右的收入。
二、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将使投资者对大盘蓝筹的需求上升,估值溢价会提高。从成熟市场经验分析,将使得大型蓝筹股有更好的流动性,由此将改变市场投资风格,强化大盘蓝筹股的核心地位。但由于可以反向操作,长远来看,投资行为还是基于基本面。
A股市场三大板块值得关注:第一个是期货概念的,包括上市的期货公司或者参股期货公司的上市公司;第二个是券商股;第三个目前估值水平比较低的大盘蓝筹股。
专家观点
一、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流动性,激活和吸收市场的非银行信贷资金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表示,去年中国银行新增信贷10万亿元,今年银行信贷预计为7.5万亿元,减少了25%,中国经济要发展,资金缺口明显。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有助于改善市场的流动性,激活和吸收市场的非银行信贷资金,扩充股市的流动性。
二、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恰逢其时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表示,“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在现在A股的点位推出来是慎重的考虑,毕竟前期经过下跌又出现了“型”转,市场处在相对均衡的状态;此外,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进入2010年,股市80%-90%会进入全流通时代,在这个时侯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恰逢其时。
三、未来散户赚钱有些难
银河证券研究所策略研究总监秦晓斌认为,融资融券与股指期货推出后市场波动幅度会变小,因此担忧这两项业务的推出会降低散户的收益预期。他解释道,现在一个散户投资者说50%利润看不上,他们需要一倍、两倍、三倍,以后波动幅度变小了,可能会觉得50%就不错了。市场相对平稳一点,赚钱相对难一点。
四、不要过度地使用杠杆
中期嘉合期货公司总经理许诺表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推出之后,投资的杠杆率增加了。对应于投资者来说,投入资金100万元,但是资金代表的价值可能变成了1000万元,一定要把握住杠杆的概念,不要过度地使用杠杆。
融资融券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
“融资融券”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具有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本所上市证券或借入本所上市证券并卖出的行为。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
融资,又称“买空”,即借钱买证券。证券公司借款给客户购买证券,客户到期偿还本息;融券,又称“卖空”,即借证券来卖,然后以证券归还,证券公司出借证券给客户出售,客户到期返还相同种类和数量的证券并支付利息。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融资融券模式有四种:证券融资公司模式、投资者直接授信模式、证券公司授信的模式以及登记结算公司授信的模式。投资者在开立证券信用交易账户时,须存入初始保证金,融资的初始保证金要有一定的比例。在中国香港,初始保证金比例为10%,融资可购买股票为初始保证金的10倍。
目前,共有11家券商参加了三次融资融券全网测试,而首批试点券商也将从这批券商中选出。申请试点券商需要报送相关专业评价的申请材料。其中报送的试点实施方案中需要明确业务决策与授权体系、业务开展计划、主要业务环节、业务隔离与风险监控、业务技术系统、业务合同与风险揭示书以及客户管理与投资者教育等。最终的决定由证监会做出。
1月27日,上海证券最新的报告中预计,招商、海通、中信、光大四家上市券商自有资金/净资本比例均在70%以上,特别是光大证券,在IPO后资金实力大为充实。四家券商均符合监管层对于融资融券试点券商的要求,有望入选第一批融资融券试点。
根据证监会的相关指导意见,试点公司应该按照不低于融资融券业务规模50%的比例计算业务风险资本准备,并且严格遵守使用自有资金和自有证券从事融资融券业务的要求,公司用于融券业务的自有证券必须是金融资产科目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下的标的证券。
试点期间,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有可能达到净资本的10%-30%左右。考虑到参加融资融券联网测试的11家券商(招商、海通、中信、光大、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国信、广发、银河、华泰、东方)自有资金共计约1400亿元的规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合计约为500亿元,由此可见,试点券商的融券业务规模总量非常有限。此外,短期内,试点券商的做空动力不足,融券业务发展速度不会太快;而融资业务的发展会超前于融券业务。
报告警示,融资融券因其创新金融工具的特征,可能在未来市场变化不确定的环境下,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创新业务监管政策出现反复,并导致证券市场出现调整,券商主要收入所依赖的经纪业务、自营业务均受影响出现下滑,从而影响上市券商的股价表现。
据悉,未来的3个月内,证监会将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综合衡量净资本规模、合规经营、净资本风险控制等指标和试点实施方案准备情况,择优选择优质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业务的首批试点,并根据试点情况和市场状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据透露,业界已对融资融券业务门槛形成初步共识。除监管层明确规定的标准外,投资者应符合的条件是:普通证券账户开户满18个月,证券账户资产总值在50万元以上,开户手续规范齐备;金融总资产在100万元以上;普通账户最近6个月内交易5笔以上;机构投资者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具有一定的证券投资经验和风险承受力,无重大违约记录。
融资融券业务具体操作中,监管层在制定原则性规定后,将具体门槛划定权交给了有望开展该项业务的券商自主确定。因此,就算投资者符合以上条件,券商还将根据投资者的基本情况、交易记录和内外部信用记录等信息对投资者进行信用评级。如果信用等级过低,投资者也无缘融资融券。
融资融券进程一览
1、2006年6月30日,证监会《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2006年8月1日起施行)。
2、2006年8月21日,沪深交易所《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则》。
3、2006年8月29日,中证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登记结算业务实施细则》。
4、2006年9月5日,证券业协会制定并公布《融资融券合同必备条款》和《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必备条款》。
5、2008年4月8日,证监会就《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证券营业网点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证券公司分公司监管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6、2008年4月25日国务院正式出台《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2008年6月1日起实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
7、2008年10月5日,证监会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
8、2010年1月8日,国务院原则同意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
基本常识
标的证券――可作为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的标的证券,其中包括:1)符合上交所、深交所规定的股票;2)证券投资基金;3)债券;4)其他证券。
折算率――充抵保证金的有价证券,在计算保证金金额时应当以证券市值一定折算率进行折算。
保证金――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业务必须向证券公司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可以证券充抵,充抵保证金的证券与客户融资买入的全部证券和融券卖出所得全部价款,分别存放在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和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资金账户,作为对该客户融资融券所生债权的担保物。
维持担保比例――指客户担保物价值与其融资融券债务之间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维持担保比例=(现金+信用证券账户内证券市值)/(融资买入金额+ 融券卖出证券数量*市价+利息及费用)。
强制平仓――当投资者未按规定补足担保物或到期末未偿还债务时,将被证券公司立即强制平仓,平仓所得资金优先用于偿还客户所欠债务,剩余资金计入客户信用资金账户。该指令由证券公司总部发出,且发出平仓指令的岗位和执行平仓岗位的指令,不得由同一人兼任,其操作应当留痕。
保证金可用余额――指投资者用于充抵保证金的现金、证券市值及融资融券交易产生的浮盈经折算后形成的保证金总额,减去投资者未了结融资融券已占用保证金和相关利息、费用的余额。
股指期货篇:“做空吸金,双向搏击”
股指期货是国际市场成熟的期货品种和风险管理工具。全称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2006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证监会批准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三年多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完成了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合约设计、规则制定以及股指期货挂盘交易的各项技术系统建设,并开展了大量的投资者教育工作,目前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宏源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表示,股指期货的推出让市场增加了做空机制,改变了市场只能上涨才能获利的局面,长期来讲有利于减少市场的波动,并且进一步提现股票的实际价值。另外金融类创新品种的不断推出,对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从境外经验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仅能增加券商期货佣金收入,更可通过套利、避险等功能一改券商传统高风险的盈利模式,提升券商股的估值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常清表示,股指期货正式获批对于期货市场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对于完善国内期货市场将起到重要作用;股指期货的推出丰富了投资者的资产组合,更有利于投资者采取主动措施。他说,股指期货的推出,也为利率、汇率等期货品种的上市铺平了道路,期货市场未来将得到更快发展。
与此同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却表示了担心。他说,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成熟,对股指期货标的物的编制将产生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大盘蓝筹股,现在A股中的很多大盘蓝筹股是总市值很大,流通盘不大,则很可能出现股指纵,无论是以总市值还是流通市值计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议在推出股指期货之前,这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还需进一步做到位。
未来3个月内,证监会将统筹股指期货上市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明确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审批股指期货合约以及培训证券公司中间介绍业务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接受投资者开户等工作。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则和各有关方面配合做好股指期货上市交易的准备工作,确保平稳推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国际上金融期货市场经过将近30年发展,使整个国际资本市场地格局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对中国来说,资本市场未来要不断地走向国际化,股指期货恐怕都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推手。在全球市场进展来看,股指期货推出以后,一方面给各类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新的买卖品种,另外一方面,对保持市场地稳定性,特别是对于机构投资者有了一个重要的避险工具。
自1982年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BT)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股指期货已经有近30 年的历史。
根据对东亚地区的5个股指期货――中国香港恒生指数期货、新加坡日经225 指数期货、韩国KOSPI 200 指数期货、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期货、中国香港的H 股指数期货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结论:股指期货上市前股市一般都会上涨;上市后股市跌;股市的长期趋势不会因为股指期货上市而改变。
金融学理论认为,股指期货并不会改变投资人买卖股票的意愿。股指期货上市前股市涨,上市后股市跌,合理的推论是,股指期货上市前,机构为了取得指数的话语权,会将手中的持股调整到大盘蓝筹股,进而推升指数。上市后,为了操作股指期货,必须准备一笔保证金,所以会卖出一部分股票筹得现金,进而造成指数下跌。目前,已经把“沪深300”指数作为交易标的,为此,沪深300指数的权重股近期可能会受到资金追捧。
日本开办股指期货的初期,吸引了股票市场的资金流向股指期货市场,从而使股票市场的交易有所减少。但股指期货还有另外一个效应,即可吸引场外资金。由于股指期货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工具,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因此开办股指期货交易会吸引场外观望资金实质性的介入股票市场,从而平抑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美国的情况是,开办股指期货交易之后,股市和期市的交易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呈双向推动态势。从中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开放式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大的机构投资者未介入或只部分地介入股市,加上银行存款不断增加,场外资金可谓规模庞大,因此,中国推出股指期货可望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据悉,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还会陆续推出利率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其他类型的金融期货,提高整个金融市场的效率。中国金融期货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股指期货与股票的区别
1、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不能无限期持有;股票买入后正常情况下可以一直持有,但股指期货合约有确定的到期日。因此交易股指期货必须注意合约到期日,以决定是提前平仓了结持仓,还是等待合约到期进行现金交割。
2、股指期货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即在进行股值期货交易时,投资者不需支付合约价值的全额资金,只需支付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履约保证;而目前中国股票交易则需要支付股票价值的全部金额。由于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亏损额甚至可能超过投资本金,这一点和股票交易也不同。
3、在交易方向上,股指期货交易可以卖空,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因而股指期货交易是双向交易。而部分国家的股票市场没有卖空机制,股票只能先买后卖,不允许卖空,此时股票交易是单向交易。
4、在结算方式上,股指期货交易采用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交易所当日要对交易保证金进行结算,如果账户保证金不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否则可能会被强行平仓;而股票交易采取全额交易,并不需要投资者追加资金,并且买入股票后在卖出以前,账面盈亏都是不结算的。
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2006年11月24日公布的沪深300指数编制细则,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权重不是简单地以流通市值或者总市值作为加权因子,而是以调整市值(=调整股本数×收盘价)来计算权重的,而要计算调整股本数,则涉及到自由流通量和分级靠档两种算法,自由流通量剔除了由于战略持股性质或其他原因基本不流通的股份。由于沪深300指数中金融股占的比重太大,相对比较容易造成操纵,而国际板也是一大看点,如果中移动、中国电信等大盘股能回归A股并加入沪深300指数,相信对市场的稳定有利。
股指期货每手买卖数量是沪深300指数一个点乘以300元。现在沪深300指数大概有3000多点,乘以300元,就是说每一手买卖标的量就会达到100万元以上,按照保证金率10%计算,投资者做一手,至少要掏10万元。关于股指期货保证金率,国际上一般非常低,只有3%、2%、5%,而中国股指期货地保证金率高达10%,在国际上是最高的,正是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同时,初期参加股指期货的投资者,还要注意保证金率所撬动的10倍杠杆的潜在风险。
股指期货的功能
一、股票套期保值
指投资者买进或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并以此补偿因股票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损失。具体的方法是:股票持有者若要避免或减少股价下跌造成的损失,可在期货市场上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即做空头。假如股价如预料那样下跌,空头所获利润可用于弥补持有股票资产因行情下跌所造成的损失。反之,如果投资者想购买某种股票,那么他就应该在期货市场买入股票指数期货,即做多头。若股价上涨,则多头所获利润可用以弥补将来购买股票所需。
二、投机获利的功能
买空――买入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投机者买入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目的,是利用价格波动获得由此产生的利润。当投资者预测股票指数上升,于是购买某一交割月份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一旦预测准确,股票行情涨至一定高度的时候,他便将先前买入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卖出,即在低价时买入,在高价时卖出,投资者就可获得因价格变动而带来的差额利润。
卖空――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投机者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目的,是为获得因价格变动而带来的利润。投机者预测股票指数期货价格会下跌,于是他预先卖出某一交割月份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一旦预测准确,行情下降后,他再将先前卖出的期货合约再买入,赚取两张合约的差价利润。
股指期货的作用
1、价格发现――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价格是在市场中通过买卖双方的交易活动而形成的,价格反映了产品的供求关系。与此同时,价格变化又影响供求的变动。现货市场中的价格信号是分散的、短暂的,不利于人们正确决策。而期货价格在一个规范有组织的市场通过集合竞价方式,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的价格。再通过交易所的现货交割制度,使得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收敛,因此期货价格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真实的供求状态及其价格变动趋势。
2、套期保值、管理风险――股指期货主要用途之一是对股票投资组合进行风险管理。股票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个股经营相关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组合来分散。另一类是与宏观因素相关的系统性风险,无法通过分散化投资来消除,通常用贝塔系数(β值)来表示。例如贝塔值等于1,说明该股或该股票组合的波动与大盘相同,如贝塔值等于1.2说明该股或该股票组合波动比大盘大20%,如贝塔值等于0.8,则说明该股或该组合的波动比大盘小20%。通过买卖股指期货,调节股票组合的贝塔系数计算出比例,可以降低甚至消除组合的系统性风险。
3、提供卖空机制――股指期货是双向交易,可以先卖后买。因此当投资者对整个股票大盘看跌的时候,可以卖空沪深300指数期货,从而实现投机盈利或对持有的股票组合进行风险管理。
4、替代股票买卖、实现资产配置――由于股票指数是反映股票组合价值的指标,因此交易者买卖一手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相当于买卖由计算指数的股票所组成的投资组合。例如以1600点的价格买入1手沪深300指数期货,相当于买入1600×300=48万的股票组合,实际所需的保证金为48×10%=4.8万。资产配置是指投资者在股票、债券及现金三个基本资产类型中合理分配投资。由于股指期货可以替代股票买卖,因此其将成为资产配置的主要工具之一。
5、提供投资、套利交易机会―― 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利也是股指期货的主要用途之一。所谓套利,就是利用股指期货定价偏差,通过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卖出股指期货,或者卖空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并同时买入股指期货,来获得无风险收益。套利机制可以保证股指期货价格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一旦偏离,套利者就会入市以获取无风险收益,从而将两者之间的价格拉回合理的范围内。
四大风险管控
保证金制度――“杠杆放大收益的同时放大风险”。有数据显示,20%的股民产生80%的交易费用,这部分股民喜欢补仓交易。而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性,放大收益的同时放大风险。当市场出现不利行情时,特别是股票价格指数波动剧烈,可能因为账户资金不足被强行平仓,使投资者的本金损失殆尽。
双向交易――“做多不一定正确”。与股票现货市场不同,股指期货是双向交易,一种“零和游戏”,一方的收益就是一方的损失,“做多也可能是风险,只要与市场不一致都是风险”。
当日无负债结算――“学会止损”。股票市场上,不少“舍不得割肉”的股民“死了都不卖”,不懂止损,等待反弹。由于股指期货实行当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投资者要保证有足够的交易保证金。一旦价格出现不利变动,亏损的部分从保证金扣除,保证金不足就有被强行平仓的风险。
“到期交割”――“莫等合约到期日再结算”。与股票市场不同,股指期货存在到期日风险,即因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时进行现金交割,了结头寸而可能产生的亏损。提醒投资者注意由于到期日效应,市场价格可能发生波动,最好就是提前结算。
股指期货还可以作为一个杠杆性的投资工具。由于股指期货保证金交易,只要判断方向正确,就可能获得很高的收益。例如如果保证金为10%,买入1手沪深300指数期货,那么只要股指期货涨了5%,就可获得占用保证金的50%利润,当然如果判断方向失误,期指不涨反跌了5%,那么投资者将亏损本金的50%。
股指期货推出进程一览
1、2006年6月5日,证券会主席尚福林表示,期货公司要“为股指期货等金融期货产品的上市做好准备。
2、2006年7月4日,《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修改最后时刻,为金融期货、股指期货推出扫清最后障碍。
3、2006年9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尚福林表示,当年底或推出中国的股指期货,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浮出水面。
4、2006年10月,尚福林称,股指期货将于2007年年初正式推出。中金所关于征求股指期货合约等意见稿通知。
5、2006年10月底,10月底,为了备战股指期货,各大券商和期货营业部开始模拟仿真交易。
6、2007年1月中旬,证监会将提交给审批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取回再议,透露出股指期货将延期推出的信号。2007年1月底,尚福林称,股指期货条件成熟时再推,市场预计将推迟到6月。
7、2007年2月7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获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为金融期货品种的推出以及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8、2007年3月至6月,证监会和中金所陆续《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公司金融期货结算业务试行办法》和《期货公司风险监管指标管理试行办法》,股指期货推出前的规则准备工作基本完毕。
9、2007年7月至10日,金融期货经纪业务牌照开始发放;至2007年11月,已经有38家公司获得牌照。
10、2007年8月13日,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协作协议在沪签署。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跨市场监管协作体制确立。
11、2009年11月13日,共111家期货公司获得中金所的会员席位,其中61家交易结算会员,35家交易会员,15家全面结算会员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论文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