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单位档案管理

单位档案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单位档案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单位档案管理

篇1

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第一个环节,要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首先要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作为基层单位档案人员,不仅仅是简单接收单位内各部门移交的文件材料,还要承担起文件材料形成质量的检查责任,对文件材料的规格、字迹材料、用纸、页数、签署盖章、文件逻辑关系、份数等方面都要进行仔细检查。档案资料除了文字资料、图表资料以外,还有照片资料、音像资料、电子数据等,都要一一做好签收登记。对不符合移交保存规范的档案,档案人员应该提出退档,要求重新补充更正。有时有的业务部门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将常用部份的技术档案留下,其他资料则移交档案部门,造成其他部门需要技术档案时无法在档案部门进行查询。有的业务人员虽然将文件归档,但未作任何清理,不管文件是否有价值,一个劲儿地成捆移交。这些在档案收集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情况都将影响档案的质量。如果把住了这一关,就为开展档案管理下一步工作创造了较为有利条件。

二、档案的整理

根据监测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实践,档案资料收集以后,档案人员必须对其进行鉴别整理。基层单位的档案主要分为人事档案,文书档案和业务档案。人事档案有着严格的编制和分类标准,一般由政府部门认可的有专职档案管理能力的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文书档案的分类编目也有规范的标准;业务档案的整理和编目就很难有统一的标准,这是因为各个基层单位的业务千差万别,管理要求也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各单位根据自身业务的特点和管理需要进行科学分类,使之形成一个具有一定隶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

2001年,监测中心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评审,2005年,又取得了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颁发的《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监测中心建立了与承担的检测工作类型、范围和与工作相适应的质量体系,并进行了有效的运行和维护。监测中心质量体系文件分为四个层次,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质量计划与记录等。按照监测中心的作业指导书――档案整理规范的要求,中心的业务档案分为5个一级类目,一级类目下面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二级类目,二级类目下面在根据需要再设置若干个三级类目,如此类推,制定分类目录,经过鉴别整理后的档案按分类目录进行登记造册,使档案分类和档案内容一目了然,便于日后检索和利用。

三、档案的保管

实践证明,档案保管是一项非常严谨且责任重大的工作,也是实现档案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做好档案保管,既要有硬件,也要有软件。所为硬件,是指有良好的库房,标准的装具,以及必要的保护设施。所为软件,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保护知识、保管方法、保密意识和需要认真执行的档案管理制度。基层单位的档案保管硬件往往因为条件的限制而比较简陋,这就更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注意日常的巡查,注意档案库房的温度、湿度的控制与调节,注意防盗、防水、防火、防霉变、防虫蛀、防有毒有害气体等各种因数对档案的危害。

借阅档案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借出和归还时都要做到当面清点,归还的档案资料按顺序放回原位,以便日后次查找。保证巳归档的资料安全、完整。

四、档案的利用

篇2

二是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按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要求,档案人员交接应是一项认真细致、手续严密,责任重大的工作,而在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时,移交不按程序办事,手续不按程序办理,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的字也不签,从而出现一些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只有一串钥匙的现象,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忽视了档案交接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是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一部分基层单位的领导把档案交接当作事务性的工作,看成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情,从而对档案交接准备工作很少过问,就连档案监交之时也懒得光临,使得基层单位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工作程序不完整。

笔者认为:做好档案交接工作,不仅是明确档案人员责任,维护档案安全完整,确保档案工作连续不断有序进行的需要,而且也是《档案法》及《档案法实施办法》赋予档案人员的职责。如何做好档案交接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好下列工作,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档案交接要纳入基层单位的议事日程、工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之中。档案交接是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尤其是基层单位负责人应把档案交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档案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单位时要把好关,做到档案人员离职离岗先办理工作交接手续,然后再办理调动手续,对未办理档案交接手续的档案人员,不得签发调动工作通知,不得办理工资转移手续,不得离开原工作岗位,并要把档案交接工作纳入单位工作制度,列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之中。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基层单位档案交接工作的监督检查,对那些明知档案交接手续未办理妥,仍然随意签发调令的人员,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依法进行处理。

篇3

1.加强组织管理。根据人动及时调整档案管理领导小组,明确了一名局领导分管档案工作,配备了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健全了由全局各科室“兼职档案员”组成的档案管理网络;同时保证了资金的投入,落实了档案业务工作所需经费,将档案管理工作确立为党组和局务会日常讨论议题之一。

2.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强化涉密档案监管,由专人统一集中管理档案,对机密件、秘密件任何人不得擅自挪用,凡涉及保密的文件资料严格做好传阅和保存工作,实现“借阅一次,登记一次”。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了建立了《文件材料归档与不归档范围》、《综合档案室工作职责》、《文件材料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等一些列规章制度,同时将各乡镇司法所的档案工作列入目标考核资料,并要求各乡镇司法所严格执行,认真落实。明确在文件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等重要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收集齐全、分类合理、组卷科学、归档及时。

二、档案业务建设工作

1.有适宜保管档案的库房,基本做到了档案库房与办公室、阅览室三室分开。档案库房门窗坚固、位置适当,达到防盗、防光、防尘、防潮、防鼠、防火、防腐、防高温等八防要求。备有空调、电脑、打印复印一体机、防盗门、档案管理软件等现代化设施和检索工具,定期检查灭火设备,确保档案资料无安全隐患。

2.有数量充足、质量较好的档案专用柜架,档案装订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装订。至今本局档案无霉变、尘污、鼠咬现象,也没有出现档案被盗、被毁、涂改、泄密现象。

3.归档文件严格按照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整理归档,贴合有关规范要求。同时为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通过应用全市档案协同管理系统,实行了档案电子自动化管理,使档案资料的查找利用更加方便、快捷。

4.将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社区矫正档案、安置帮教档案及其他专业档案分门别类整理归档,归档文件资料齐全;编制了案卷目录、归档文件目录和必要的全引目录,并把所有档案的案卷目录、全引目录、归档文件目录输入计算机,利用档案协同管理软件,达到文件级检索。

5.根据我局实际状况,建立了阅览室,配备了借阅登记簿,做到了查阅登记、退档注销等手续齐备,档案管理利用率得到明显提高。积极开展利用档案资料。综合档案室建立以来,为公证案件处理、法律援助、宣传、普法考试等提供了基础资料及咨询服务。

篇4

1 勘测设计单位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单位领导严重缺乏档案管理意识和法治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个别勘测设计单位的领导,只重视生产设计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背景下,却忽视了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没有被列入到日常工作日程,或者说没有被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只是在档案达标考核验收时,档案部门才被临时性的独立起来,达标验收结束后,那些所谓的档案管理人员便各归各位,各回自己的单位,档案部门不是被合并到其他部门,就是被严重裁员,有的单位甚至干脆撤消了档案管理部门。如此一来,档案部门的独立性和工作职能便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档案管理人员也因为严重不足而导致科技档案归案困难增加。除此之外,有的单位领导严重缺乏档案意识和法治观念,对《档案法》不闻不问,不看不学,对国家指定的各级有关档案管理的目标根本不了解,对档案的检查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干脆不检查。尤其是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做坏一个样,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这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之一。

1.2设计人员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下

部分勘测设计单位的专业设计人员,对档案的归档管理意识薄弱,认识不足。这些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只重效益,只重工程项目的勘测设计进度,对科技档案的管理却不重视,导致科技档案材料在归档时残缺不全,事后补救困难,使许多材料无法录入档案。有一些勘测设计单位虽然对科技档案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因为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比较低,对科技档案应该归什么,怎么样归,什么时候归都不甚了解,对科技档案如何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如何提供优质的使用服务就更是一头雾水。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科技档案、资料的管理处于被动、落后甚至是混乱状态。

1.3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许多勘测设计单位,对科技档案的管理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或是有了相应的制度却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不能有效的贯彻落实,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成了“三不管”地带,专业设计人员及时主动地把档案归档的意识不强,根本没有任何压力,也无从谈及归档动力。专业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档案管理人员又不能及时与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导致科技档案管理出现了断点和盲点,使档案的归档及后续的管理工作困难重重。

2 科技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

2.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意识,强化法治观念。

单位领导首先要提高认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与工程设计、生产经营等同对待,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把设计产品质量与档案管理工作紧密相联,让专业设计人员明确自己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做的工作是什么,让档案管理人员清楚科技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管理服务应该如何做。使档案管理工作在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相互协助下做得更好。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宣传、学习《档案法》、《保密法》以及本单位与档案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使专业设计人员以及档案管理人员明确档案资料收集、归档、管理、利用及安全保密等方面的相关规定,提高全员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强化依法管理档案的观念,使单位的领导、专业设计人员以及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都能够按照相关法律以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去工作,使档案的管理工作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要求。使档案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又必依、有章可循又必循,提高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平,促进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

2.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科技活动的过程管理。

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首先,档案部门要相对独立,人员要尽可能的固定,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实行定岗定编,根据各自的岗位不同制定出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岗、责、权、利,完善考核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考核,做到奖罚分明。使其制度真正能够对勘测设计科技档案的管理人员起到约束、监督、激励的作用。通过制度化管理,使科技档案材料在形成、搜集、整理以及使用者应用等各个环节,都纳入到各级领导及有关专业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里,纳入到工作程序中,纳入到工作计划里,并针对各岗位的工作结果,按相关的制度规定进行严格的考核。有关部门的领导要组织人员在关键点进行一定的指导或档案材料归档检查,以此来督促有关人员对相关的档案进行科学有效处理。比如,在下达任务书后,一定要明确该工程材料有哪些材料需要归档,具体要求是什么;在检查设计进度时,要一并检查档案材料的形成情况;在评审鉴定设计产品时,要同时验收鉴定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情况等。除此之外,制度中还应该规定,哪些人员可以使用哪个级别的科技档案;使用时应该履行哪些手续,管理人员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等。通过制度化的管理,使专业设计人员的档案意识增强,便于档案管理人员及时地收集到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科技档案原始材料。

2.3通过学习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档案管理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电子档案的管理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地学习、提高,尤其是对信息化、网络化、计算机系统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才能把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勘测设计单位的领导一定要支持并鼓励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档案数据库应用等知识,积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科技档案管理的业务交流活动,组织本单位人员到兄弟单位学习交流,聘请档案管理专业人士为本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讲课,针对本单位的实际进行业务指导,使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业务水平以及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得到有效提升。

2.4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

科技档案的管理最终目的不是只为了收藏科技材料,而是档案材料日后的被使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科技档案的价值大小在于其利用率的高低。因此,科技档案的管理人员,一定要熟悉档案材料,能够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为使用者提供直接的档案材料的同时,提供一些紧密相关的其他材料供使用者参考。在确保档案安全和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科技档案的服务功能,使科技档案真正做到来于工程建设,又为工程建设提供服务。

篇5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78

声像档案能够将鲜活的现实场景原貌地保存下来,传诸后世,再现于后人的视、听觉的感官。因此,较之其他载体材料的档案就显示出自己的优势。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现就目前声像档案的管理现状及对策谈谈个人的粗浅之见,

1 声像档案在档案中的特殊价值的和特点

声像档案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信息记录。它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是应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手段对重要事件进行真实记录的历史材料,它具有客观性、形象性和科学技术性的特点,能生动形象地再现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及成果,客观反映和记录设计工作的真实面貌。它和文字、图纸档案一样,具有现实的查证作用,对研究历史具有参考使用价值。声像档案的作用和价值虽然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但在现实档案管理中声像档案普遍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难度大、开发利用少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

2 声像档案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认识与经验不足,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一些立档的建筑单位处于无章可循的自由处理状态。有些单位或个人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仅考虑个人或本部门的工作便利,致使部分声像档案资料长期留存在个人或科室内部保存,没有及时向档案室移交,随着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造成声像档案流失,严重影响设计单位声像档案的长期保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拍摄内容不完整。导致拍摄内容不完整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对拍摄建筑的特性把握不准确,不清楚什么角度、多大规模设施的需要拍摄;二是拍摄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三是受经费限制,摄影摄响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无法拍出好的建筑形象,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

(2)拍摄部门没有及时整理。目前一些单位从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拍摄形成了大量的声像资料,小的工程项目则有几十张照片,大的工程项目则有几百张照片、几十盒录像带,然而拍摄部门往往不分时间前后,没有任何地点、拍摄人等备注说明,仅注上工程名称就将几年积累下来的声像资料移交档案部门,给档案部门的整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档案人员因不了解这些资料的重要程度,难以进行筛选,无法进行整理、登记、分类、编目。还有一部分工程声像资料由于保管上的疏失,已经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和损失,在二次利用上留下的后遗症,有的甚至无法再加以利用。

(3)收集渠道不畅通。由于一部分的拍摄工作由专业部门完成,另一部分由设计者或施工单位人员完成,因而档案部门对拍摄时间、内容及照片、录像数量不容易掌握,加上从活动筹备至结束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致使这些声像档案的收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这些声像档案即便移交档案部门,也是零零散散,缺乏完整性

2.2 管理难度大,保管条件差,声像档案难以长久保存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严格。像我单位只是将声像档案存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受损等,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一旦发生问题,悔之晚矣!

造成原因主要体现在保管的分散性和管理的不科学性。一是有的建筑单位在声像档案资料的形成和管理上各行其是,声像档案散存在各个科室,不能统一集中管理;二是一些建筑单位形成的声像档案不能及时归档,时间长久了,这些声像档案的原始信息模糊,造成整体上的不规范,也给日后查找带来麻烦。

2.3 重大活动声像档案失控,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每次单位组织重大活动,或设计项目完工申报优秀设计时,都安排人员摄录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其中一些在报刊上刊登或印成图书、画册对外发行,但在档案室却找不齐这些原始档案。分析原因:一是多个设计所同时参与的大型活动,档案管理不集中统一。各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各自负责一块工作,相应形成的档案材料缺乏协调、统一、集中,活动结束后,档案材料也各归东西,声像(包括文书、实物等)档案流失在所难免;二是从筹备到结束没有归档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贯穿始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也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三是有关专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形成的档案不及时归档,用完之后就归为已有或是下落不明,又造成档案的流失。

3 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从这几年的经验看:一要争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二要抓住机遇,服务中心工作。档案主管部门、各立档单位要善于抓住机遇,结合本单位中心工作,发挥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3.2 加强管理,制定办法,狠抓制度落实

要改变声像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很必要。档案室将与有关部门配合出台《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各立档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永久、长期保存的声像档案应定期向档案室移交;在此基础上要狠抓落实。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

3.3 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单位现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

对人员、设备、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对有设备、有专业摄录人员,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应在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督,促其逐步规范管理;对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单位,要限期建档,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不留死角。注重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对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虽然事业单位人事的其他各方面工作都已经逐渐步入了信息化以及现代化的阶段,但是大多数事业单位人事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是靠手工操作完成的。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档案管理方面效率很高,而且还能降低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相反,如果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低下,工作的难度就是增加。

2.流动人员档案处理不及时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有的事业单位对流动人事管理效率低下,处理不够及时。比如有的工作人员在由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过程中,出现了分过弃档不用的情况,导致档案成为死档,不仅会给当事人带来不利影响,也会给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带来极大的不便,降低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另外,如果对流动人员档案处理不及时,也会影响到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措施

1.健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制度

要保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改变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规范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健全事业单位人事员工的业务档案,提升员工的思想以及业务素质。只有建立完善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为人事管理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提高人事管理的效率。

2.注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对事业单位人事的档案材料进行收集和管理,增强档案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应该确保有一定的周期性,要定期对工作进行检查、整改以及自建,并且对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进行质量监控。对材料信息的管理要统一集中,而且要对收集的档案材料按类归档,提高档案管理的条理性,避免出现混乱的情况,造成不利影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现代化管理意识,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要不断积累经验,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

3.发挥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新功能

需要进行归档保存的文件,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而且要保证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档案进行系统的存储和利用,发挥档案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事业单位人事的档案一定要尽可能保存原件,并且要统一规格,妥善保存,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损毁或者丢失的情况,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各种不便。

篇7

(一)机关文书档案是机关重要的机密材料,涉档人员应牢固树立保密保卫意识,确保机关档案的安全。

(二)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不得擅自转移、分散和销毁档案;不得擅自提供档案或向他人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将无关人员带入档案室。

(三)查阅借用档案,必须经分管领导同意。

外单位查阅档案,须经主要领导批准并填写《查阅档案申请表》,同时由查阅档案单位负责人和本机关分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方可查阅。查档人员只能查阅经同意查阅的档案材料,不得在档案材料上圈画、涂改,不得拆换、抽取、增添档案材料,未经批准不得复制、抄录和拍照档案材料。本机关档案一般不外借,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后可以借用,但必须严格手续,加强管理,借阅单位必须妥善保存,不得转借、毁损,借用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月。

(四)保持存档地段的清洁,严禁在档案柜旁存放不利安全的物品,严禁在档案室吸烟。

经常检查防盗、防火、防潮、防蛀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篇8

2.建设单位档案管理自动化建设初见成效。目前已开发出数千个自动化专用软件。许多档案馆(室)均采用比较成熟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基本实现了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主要服务功能的自动化管理。自动化建设大大改善了档案馆(室)的服务手段,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各项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尤其可喜的是,计算机应用正在改变着档案人员的观念,锻炼和培养出了一批计算机系统开发、维护和应用人才。数据库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所有这些为档案馆网络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二、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历史的原因,建设单位档案馆(室)自动化建设走的是一条各自为政、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各个档案馆(室)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选择硬件设备,机型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研制出的不少档案馆系统应用软件,都没有遵循国际标准,功能单一、标准化水平低,数据不完整,致使大多数档案馆无主题标引,共享性差。而国家至今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各馆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盲目性。所以标准化水平低。

2.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单位档案馆大都建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档案数据库。由于各个档案馆各自为政,在建库过程中,数据库大多自建自用,建成的数据库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类型单一,而且大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数据无规范化控制,商业服务水平差。大多数据库仅仅供本单位使用,严重地影响了数据库的利用率。所以数据库建设滞后。

3.在档案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网络化的实现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各种技术以及软硬件都必须通过档案人员才能发挥作用。档案馆网络化建设,对档案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业务,而且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信息和知识的导航员。目前建设单位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仍普遍较低,不适应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馆(室)内严重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适应档案网络化建设和建设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员整体素质需要提高。

三、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建设的构想

1.建立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建议由建设部牵头组织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从行政和技术两个方面统一指导和规划建设单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制定一系列有实际约束力的规范和标准,特别应该制定出网络化发展各阶段的规划,既有近期又有远期的目标,以对全国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工作进行实质性领导,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开发高质量的应用软件,集中人力和资金建设大型文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破除那种传统的自成一统、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

2.加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是自动化网络化的前提。建设单位档案馆网络化协调机构集有关专家,共同酝酿制订档案的有关业务工作、技术方法以及设备等方面的统一原则和规范,并根据国际、国内标准及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出网络化过程中各高校共同遵守的各项标准,如网络通讯及数据库方面的标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标准等,这样可以在向资源共享过渡时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各建设单位在协调组织的领导下,选用统一的高质量应用软件,建立标准化的数据库。

3.开发馆藏资源,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是档案馆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的信息资源。要加强网络建设,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建设要以国际、国家标准为依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成若干个标准化、通用性好的文件条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同时各馆应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数据库,改变目前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抓紧对小型数据库的规范化、标准化改造,增加数据库容量,提高数据库的上网率。此外还要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保证数据质量和完整。当然数据库的建设应与网络建设配套进行。

4.培养网络化人才。档案馆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高层次信息人员,为此要加快培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层次信息人员,加强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计算机网络及相关技术。还要努力引进或选调计算机专业人才,对他们进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使之尽快适应档案馆网络化工作。

信息社会把建设单位档案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向21世纪,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建设单位档案馆必须真正实现网络化,大力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并与互连网接轨,全面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单位及社会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使档案馆的服务走向全方位现代化。

摘要: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是建设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依靠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建设工程档案已经成为提高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的最主要途径和最有效的工具。虽然目前建设建设单位档案馆(室)网络化的条件已经成熟,但在网络化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建设单位档案网络化的基础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勾画出建设单位档案网络化建设的架构,并列出建设单位档案网络化的必要条件所需措施。

关键词: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网络化

篇9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76-01

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是个人信息的重要载体。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真实情况的反映,它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亲身经历的、亲自参与的各种活动的信息,是学生个人信息的原始资料,是用人单位衡量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真实准确的凭证。所以,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前途和发展。但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学生档案不完整、档案内容不准确、档案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用人单位对学生个体的判断,进而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加强和完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完善档案管理工作。

一、宣传档案知识,强化档案意识

由于学校很少提供给学生了解档案的机会,所以绝大多数的学生档案知识是相对薄弱的。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对档案不了解,不关心,觉得档案仅仅是随个人而走的一纸文件,并不具有什么作用,和个人利益不相干。为了保护学生的个人利益,提高学生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学校要重视档案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学生了解个人档案在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以及毕业后就业时的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对刚入学的学生开展档案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对在校学习期间的学生,设置档案管理选修课,让学生深入到档案管理之中去;对毕业生设置就业指导课等多种方法,灵活运用,以达到加大对档案知识宣传力度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档案是和个人利益息息相关的,认识档案的重要性。

二、提高档案管理者素质,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且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方法。因此,学校对于学生档案的管理应当建立一支专业性较强的管理队伍,以达到高效、准确地管理档案的目的。但是,由于目前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是以非专业人员为主,档案管理人员缺少相应的培训和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学校可以一方面加快培养或聘用专业管理人员。一方面定期组织现有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管理专业方面知识的培训,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进而满足不断发展的教学体制和教育制度改革的需求。另外,还应加强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对档案的重视程度,防止人为地破坏或更改学生个人档案。

三、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是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的先决条件,是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学校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结合学校自身档案管理的特点,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在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实际可行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工作流程,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另外,规章制度建立后,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行事,要注重制度的实施,这样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模式。

四、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

目前,学校档案管理多为人工管理,档案材料也主要以纸质材料为主,管理方法落后,工作效率不高,档案资源易损坏,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显得陈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高品质、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变得尤为重要,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手段已然成为未来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能否快速、有效进行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借鉴当代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优秀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方法,结合学校自身学生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和发展,形成一套符合我们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符合我们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并将其逐步融于学生档案管理之中,加快档案管理的时代步伐,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更好地服务全校师生。

综上所述,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是一项十分繁杂琐碎的工作,但是意义非凡。做好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既有利于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建设,又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打开了方便之门。

[参考文献]

篇10

所谓环境保护科技档案,是指国家及其下属的环保部门记录的环境保护档案,对国家和社会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机关单位的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对科技档案的载体进行保护和对内容进行填充。对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管理是我国机关单位的重要内容之一,见证了我国地方对环境保护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之一。

一、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文件收集,不注重文件归档

在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人都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工作,比较重视档案本身的真实性,在收集过程中要求对原件进行验证,防止档案存在不真实的现象。在满足了档案工作真实性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来进行归档,甚至过分要求原件,使得一些重要的科技档案无法收入其中,降低了档案管理的参考价值。

2.没有认识到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科技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对其进行正确开发和建设,就很容易使科技档案信息不完善,影响科技档案的权威性。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归档工作中无法切实反应其中的技术完整性,使得环境保护工作的连续性、专业性没有得到全面反映。

二、机关单位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点

1.加强归档管理

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归档管理就是资料的交接工作,为了使归档管理更加科学,要制定符合机关单位实际情况的归档管理制度,使所有部门的人员严格按照归档制度履行自身职责,从而使归档工作顺利进行。因此,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前,应由部门负责人对项目中的内容、范围、进度等进行密切关注和记录,并按照国家规定的归档范围、期限和密级划分表,对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整理和归档。在归档过程中,要注重对原始资料的审查,使其符合归档的基本眼球,并对同一项目的相关材料都统一管理,防止丢失,以便于日后查询。对于一些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要将材料退回到原本部门,待整理合格之后才能再度接收。

2.科学对环境保护科技档案进行分类

科技档案分类就是指根据科技档案的内容性质和形成特点,把一定范围内的科技档案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层次,从而形成具有一定从属关系和平行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科技档案库藏系统,包括农业科技档案、基本建设档案、设备档案、自然科学研究档案、医药卫生档案和自然现象观测档案等。科技档案的分类有很多种方式,具体应根据机关单位的性质和专业特征来划分。环境保护涉及到大气、地理、生态、植物和群落等多个专业,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对这些专业的性质和特征非常熟悉,根据环境保护专业的特点,并结合科技档案的划分规范,来对环境保护科技档案进行分类。

3.加强对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储存

当科技档案归档、收集之后,就应对其进行细致统计和储存。对机关单位来说,档案的储存和统计是科技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对档案进行保管的过程中,应根据机关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并优化档案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科技档案储存场所,按照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数量进行存放,并选择质量好、防潮的地点,以使科学技术档案得到妥善保存。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档案的具体情况,将其进行整理,并录入档案管理系统中,方便其他部门的人查阅和使用。

4.在科技档案管理中加入信息化手段

随着科技档案数量不断增加和电子文献不断发展,在当前的科技档案管理中,应积极采用创新技术,实现对科技档案全方位、多层次、现代化的管理,使科技档案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转变储存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各种文件、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例如,传统的纸质文件可以制作成为word、excel等格式,也可以扫描成为图片格式,储存在计算机、光盘或网络资源库中,实现快速查阅、传递和检索,从而使科技档案在此基础上获得延续发展。电子文献具有载体稳定性、多样性,信息可控制性、易变性、占有体积小等特性,因此,我们应根据电子文献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文献保存和管理方法,建立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将与科技档案有关的各种资料进行整合、分类,储存在网络数据库中。

三、结语

环境保护科技档案是对国家级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成果的展示,作为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工作中落实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使我国整体环境保护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管理体系,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桢.环境保护科技档案文档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4-7.

[2]鲁可欣,王忠伟,王阿春.论科技档案在环境科技管理中的作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23-24.

[3]田云萍,肖丽红.环境保护科技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江西化工,2007(4):205-206.

篇11

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了,一方面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状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提供准确依据,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性证据;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各方准确认定企业经营成果,为企业与各有关方面进行有益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地更新档案管理观念,勇敢探索和尝试新的档案管理手段,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和经营成果。档案管理成果同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决定了该企业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决定着企业的商业版图和未来发展,对于实现该企业经营战略,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成果,不断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指导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达到逐步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历史责任感感和使命感,进而激发广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的目的。

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淡化,很多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再加上一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办事细心的工作态度,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又没有积累扎实的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科技知识,因而不能充分认识到档案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和实际意义。工作中存在失位现象,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不够,档案管理无用论在本部门滋生蔓延到整个企业。不利于形成企业管理层关心、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氛围,整个企业的档案意识进一步弱化。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管理方式新旧更替的历史进程遇到新的障碍,在整个企业发展进程中有边缘化危险。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档案本身也发生了转变。首先档案本身在数字化的冲击下其形式由原先可视记录识别型转变依赖机器识别的代码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模式也从传统手工模式不断发展,历经单机数据管理模式、网络信息管理模式到知识管理模式,并且随着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其管理流程、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以前基于手工的档案管理流程需要针对电子档案管理特点相应调整。20世纪对档案管理理论影响最大的就是档案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将档案形成到销毁或转化为档案看做是一个整体过程、档案整体运动过程由于档案价值形态的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

阶段、不同阶段的档案与服务对象、保存场所和管理方式之间具有内在的对应关系。档案生命周期理论为档案的阶段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档案生命周期理论准确揭示了档案运动阶段的前后衔接和相互影响,为实现档案一体化管理、为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篇12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存在问题

2.1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档案管理工作是保证事业单位工作协调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是事业单位"真实性"的根源所在。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有可无,所以缺少认真管理的态度和工作程序,还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缺少档案管理的连续性和长期性,造成事业单位档案缺失,甚至不注重档案管理的保密工作,导致档案泄露现象。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记载了单位的成长历程和信息资源,档案泄露对事业单位可能造成隐形损失。由于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工作人员缺少参与的积极性,档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计划性、无目的性,严重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2.2缺少有效的档案管理系统

现阶段,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缺少有效的档案管理系统,导致一系列档案管理问题发生。首先,档案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很多事业单位存在档案基础工作不规范现象,虽然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但是没有真正的落实,缺少档案管理系统的监督。其次,档案管理技术相对落后。虽然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但是,随着科技手段的进一步发展,档案管理的升级,仍存在档案管理设备、软件落后的现象,影响了档案管理质量的同时,影响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秩序。最后,档案管理综合力度薄弱。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在行政上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综合应用程度较低,导致档案管理综合力度薄弱的现象。

2.3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对于事业单位未来发展来说,档案管理能够为其提供指导性意义,对事业单位非常重要。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政策性较强,但由于事业单位缺少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这也成为限制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少档案管理意识,缺少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不能保证档案管理的系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由于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限,档案管理技术水平也受到限制,档案文件的归档、分类、整体等存在问题,不利于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发展。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思考

3.1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深化制度改革

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为事业单位提供丰富的人才信息和资源,关系着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所以,必须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改革。首先,事业单位应从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出发,整顿档案管理部门工作秩序,制定并真正落实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将档案管理工作深入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部门。其次,档案管理人员以及事业单位其他部门人员要正确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资,提高档案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档案管理的综合力度。最后,深化制度改革,保证档案管理连续性和稳定性,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计划,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质性,切实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2创新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要创新管理理念,从传统上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向现代化档案管理过度,树立科学的工作态度,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发挥档案管理的最大价值。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能够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管理其工作程序,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提高工作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热情,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此外,通过档案管理系统建立档案管理工作奖罚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

3.3创新管理模式,开发新的档案信息资源

新形势下,要加强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运用创新的管理手段满足日益发展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创新管理模式,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工作平台,建立数字管理系统,开发新的档案信息资源,加大对档案管理的投入,使档案管理的整体模式跟上社会的发展。此外,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度,实现资源共享,使其更好的给事业单位服务。

3.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所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建立一只专业技术水平一流,管理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档案管理队伍对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在事业单位中,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优化工作人员档案管理知识结构,增强其综合素质。由于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所以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网络应用技术,通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运用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强化档案管理质量,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

篇13

【关键词】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实行了信息化管理才能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时展潮流,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1.1优化存储环境传统的档案以纸质形式保存,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这些档案很容易受虫蛀、发霉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破坏,使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不利于长久的保存,而且其存储流程相当繁琐,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在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后,不仅大大地降低了管理成本档案信息直接由相关人员录入到计算机之中,而且还可以对档案进行备份,大大地提高工件的效率,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2优化查询服务传统档案查询不仅手续复杂,需要通过多个程序的审核而且不能保证档案的安全,不利于档案资料的长期保存。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简化了查询程序,提高了查询速度,而且可以保障原有档案资料不被损坏,不会对档案和档案环境造成任何影响,而且使档案查询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随时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和调用所需要的档案信息,使档案的查询和使用更具优势。

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影响因素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有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档案管理科学规划和档案内容的数字化处理。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因素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2.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的更新不及时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已经建立了员工档案信息系统,但由于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从而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阻碍了事业单位人才优化管理工作的实施。

2.2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系统的使用率不高事业单位虽然都建立了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系统,但其利用率并不高,使其并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没有起到降低成本、减少员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档案资料查询效率的作用。

2.3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事业档案管理部门还存在很多员工其从专业技能水平、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有些员工甚至缺乏职业道德素养,不仅严重影响了档案服务水平,也影响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

3.1强化信息化管理理念,加大管理队伍建设力度要想加快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需要从树立和强化信息化管理理念着手,从根本上强化管理部门领导和员工的信息意识,提高其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度。另外,为了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实施,还需要有关部门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和培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术、相关专业管理技术以及职业素养,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事业单位还需要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考核制度,可以通过引进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以不断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和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3.2加速档案管理硬件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基础,所以需要相关部门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以保证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引进先进的设备可以提高储存量和系统的运行速度,这样可以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要注意选择性能稳定的设备以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性,档案管理信息建设中还要通过不断地扩充档案资料使档案信息得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使其能够为决策部门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文字依据。

3.3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中的软件开发除了保证硬件设施达标外,还需要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网络意识,并将档案信息系统的网络升级纳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之中。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软件投入力度,给予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并不断完善软件升级换代工作,以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稳步发展,使其能够提供更优势、快捷的服务。

3.4制定科学、具体的总体规划在建设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时要注重其可扩展性,使档案信息系统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具体的档案管理信息总体规划和发展措施,建立一个实用的档案信息网络系统,能够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完善的电子档案整理、网络查询、浏览和下载等服务,使其成为符合事业单位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网络管理模式。另外,还要注重对档案信息系统进行不断的更新,只有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障。

3.5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依据和保障。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档案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更详细、具体、规范、科学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并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员工奖励、职称评定之中,并对工作中的失误实行责任追究,这样更能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加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它对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为优化事业单位人才结构提供可靠的依据。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保证对事业单位档案实行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管理,以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杨付彬.人事档案管理利用及信息化建设小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1.

[2]张丽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信息技术,2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