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

篇1

二、加强政策引导

1.政策支持

循环农业经济是政府导向经济,而不是市场导向经济,为此政府要倡导和推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的方向发展。强化政府政策引导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制度环境。产业政策应强调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环境保护,促进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有利于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主要包括:

(1)农业投入政策

政府要安排并落实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对一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必需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直接投资或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支持。

(2)土地承包政策

土地承包政策应继续稳定,依法保障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这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基础。

(3)社会保障政策

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为互助县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后盾。二是建立政府激励机制。政府要加大激励和惩罚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农牧业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农牧民对环境保护得到更多的效益,引导循环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二要设立各种奖励政策,对于进行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企业或者个人,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奖金鼓励,对超标施用化肥或者农药等相关农牧业生产资料征收相关费用或税收,从而达到防止过度使用的目的,减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诱导农牧民发展循环经济。三要设立税收优惠政策和贷款优惠政策,以鼓励农牧户、企业使用环保设备和再生资源。四要制定各种收费政策,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如废旧物资商品化收费、居民水费中污水治理收费等。五要制定对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实行政府优先购买的相关政策或法规,以引导社会绿色消费行为,各级政府要使得有再生成分的产品在政府采购中占据优先地位。

2.法律支撑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实现节约型农业是一个新的领域,政府除了在政策、财政上给予支持外,还要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给予保障。目前,我国己颁布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包含发展循环经济内容的法律,各地也有一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实践和探索。互助县也应该研究出台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规划、法规、政策和标准,为各领域、各行业开展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提供具体的法规依据。

3.健全社会中介机构

依靠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农牧区专业协会是按农牧民自主、自愿为原则,是以自组织机制构建的“中介组织”,具有“信息咨询与传播、技术指导与培训、为农服务”的多种功能。其组织成员来源于农牧民,服务贴近于农牧民,与农牧民具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和组织化优势,所以发动农牧民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依靠农村牧区专业协会可以得到有效组织化推进。

三、发挥经济手段在构建循环农业经济中的作用

1.构建农牧业自然资源价格调控机制

几乎所有农牧业资源包括环境资源都变得越来越稀缺。因此,各类农牧业资源的定价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合理的价格机制才是保护资源、降低监督成本的重要手段。首先,进一步明晰农村牧区土地产权。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权收益、财产抵押权等。尤其是针对目前仍然十分霸道的土地征用制度,要切实提高征用补偿费用、真正落实失地农牧民保障、培训等,真实反映农村牧区土地价值,有效地防止农牧业重要生产资源的非正常减少;第二,合理确定水资源价格和用水价格。任何淡水资源开发都应支付相应的水资源价格;任何用水价格都应当包括水资源价格+水工程价格+污水排放价格,而目前仅支付了水工程价格。同时还要进一步落实水资源保护的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鼓励区域间水使用权转让,充分运用“无形之手”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第三,着手评估自然环境价值和实施环境使用付费制度。一般地讲,自然环境的价格等于环境能容纳的最大排污量。因此,任何企业、农牧户、政府、自然人使用自然环境都必然付费,如果其行为对环境可能产生“负效应”,应采取事前评估、达标排放、污染付费等措施,环环控制,实现资源、环境的源头治理。

2.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农牧业产业化以农牧业经营活动的市场化、集约化为主要内容,是实现互助县循环农业经济的现实途径。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在农牧业内部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要根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产”的原则,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形成立体种养加工一体化以及农林牧副渔各业互补的产业发展全链条,以实现全面、多层次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清洁生产以及人类经济、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综合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有利于从总体上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做到“靠山养山、靠地养地、靠水养水”,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选择具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培育扶植,发展绿色农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要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形成工农商、产学研、生产、流通、消费和还原融通的整个社会的产业大循环,实现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发展循环农牧业经济,要立足本地,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一是继续增加财政农业业和农村牧区发展的投入。政府要依法安排并落实农业和农村牧区的预算支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适当安排生态农牧业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开展生态农牧业建设规划、技术培训、经验交流和试验示范活动的补助。对规划建设的项目,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及银行应在资金上有选择地给予支持。二是加快农牧业金融制度创新,拓展融资渠道。如鼓励金融机构对技术含量较高和发展前景较好的循环农牧业科技项目提供专项贷款、设立政府发展循环农牧业专项担保基金等。三是创造条件,降低风险,吸引工商资本和私人资本投资发展循环农牧业。

四、加强科技创新,为循环农业经济提供技术支撑

1.循环农业经济是对传统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现代化的循环农业经济已不仅是建设几个沼气池、增施有机肥、提倡秸秆还田等简单的技术创新,还应充分考虑到在农牧业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趋势中出现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牧业精品名牌的创新等问题。提高循环农业经济的科技水平,一是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大力建设一批先进的绿色技术科研基地,努力培养农牧业科技人才,积极建立农牧业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链等绿色循环技术体系。把政府、生产、高校、科研部门的力量聚合起来,搞好技术研发,逐步建立和完善支撑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绿色技术体系,形成投入———开发———应用———增值———回收———再投入———再增值的良性循环体系。二是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多元化农技服务组织,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结构,形成一套完整的农牧业技术研究、推广和普及的网络体系,并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激励技术人员创新,激励农牧民采用生态农牧业技术。鼓励、引导各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开展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村(户)的带动作用,加快农牧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全面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

2.现代科学技术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有力支撑

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有了先进可行的农牧业技术才能使循环农业经济模式得以创建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发展相关的农牧业技术体系,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是发展滴灌技术。在引进滴灌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造,例如采用膜下滴灌技术。这种技术把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把与肥融合后的灌溉水滴滴均匀、定时、定量地输入到作物根系。二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内容是保证地表残茬覆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程序,比如可以使用“免耕直播”法、免耕和少耕相结合的方法等。通过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等综合措施,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性耕作的实质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风蚀、水蚀和养分流失,保护土壤性状;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节本、增收的目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相关部门组织创建示范区,强化技术推广;

(2)狠抓配套物资服务;

篇2

“循环经济”和“和谐发展”是近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语,其中“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产出、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和谐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在西藏尤其应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这不仅是由西特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更是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藏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西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西藏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西藏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 hm2,新垦农田5200 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西藏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西藏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西藏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西藏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西藏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西藏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西藏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西藏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西藏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西藏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西藏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西藏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西藏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西藏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西藏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西藏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西藏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西藏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为构建西藏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西藏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西藏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西藏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西藏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篇3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农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里的每一个人都同心协力、同甘共苦,需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追求、需要有诚信发展的理念,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等等,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现今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今我国农牧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过分借鉴西方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缺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牧业发展道路;过度产业化、忽略市场调节的弊端;未能实现科学技术与农牧业发展紧密结合,在资源利用方面仍存在着问题。下面一一对此进行分析。

(一)过分借鉴西方国家发展模式

众所周知,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之一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地广人稀、科学技术发达、机械化水平高,其畜牧业发展在世界上高居榜首,其中不乏许多我们可以借鉴吸收的内容,但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因此借鉴吸收都应该适度。首先美国人少地多,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而中国是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短缺;美国是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机械化水平高,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科技力量相交于美国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美国适应的是专业化生产,而中国适合发展的是密集型产业,另外,对中国地理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国各地区之间文化方面各不相同,相较于美的专业化中国更应该适合走多样化、多功能的道路,因此对西方国家的借鉴应植根与我国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方为上策。

(二)对农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科技发挥的作用仍有待提高

据了解分析可知,现今我国部分地区对农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农民们根据市场上销量情况来确定自己来年种植或养什么,殊不知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特征,如果只是片面的根据表象很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加之有些企业资金投入力度不大或是不合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牧业的发展;再者我国农牧业科技信息化服务水平并不健全,使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在着偏差,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现象,以及我国缺乏农业科技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使我国农牧业发展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促进我国农牧业发展的相关举措

农牧业的良性生态科学发展不仅对刺激我国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我国更好的走向世界舞台,参与国际竞争,进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一)改善我国农牧业企业文化

企业倡导感恩是正确的,可以使员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摩擦、增强彼此交流,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但任何事都是双向的,同样的感恩之心也应存在于公司高层;此外公司的决策应该充分公司人员的意见,多方协调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让各个阶层的人的能力都能展示;农牧业企业要树立诚信意识,打造良好的形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切勿将诚信只挂在嘴边,失去诚信意味着失去了主动权。

(二)我国农牧业应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根据这一情况,我国农牧业应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促进生产的专业化,有利于农畜产品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推动社会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牧业产业化的实现要求其充分利用科技,打造自主品牌,追求品牌效益,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只有这样在与其他国外产品进行竞争时才能有更多的优势,更好的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另外,还有坚持国家走进来战略,大力引进国外投资,通过借助他国资金开展跨区域竞争与合作,提高我国农牧业企业的经营水平。

(三)提高我国农牧业科技创新水平

当今国际竞争主要是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竞争,农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作用。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可以扩大服务范围,更好的获得市场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指定下一步发展战略,尽可能的减少信息不畅通所带来的损失,要真正实现科技惠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作用促进农牧业知识信息的传播,为农民工作的进行指明方向,体现国家以人为本的理念。据我所知,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就成立了农牧业信息服务中心,可以通过拨打电话、接收短信等方式,为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三、结语

农牧业的发展是顺应时代之举,从国家角度来说,有利于我国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影响,更好的实施对外开放的战略,进行科技创新,很好的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从人民群众来说,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共创和谐社会。本文有诸多不完善之处,应在日后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补充。

参考文献:

[1]叶美琼.探讨我国畜牧业经济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05(2).

[2]毛红丽.浅谈建设畜牧业经济强市的几个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3(7).

篇4

“循环经济”和“和谐发展”是近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语,其中“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产出、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和谐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在尤其应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这不仅是由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hm2,新垦农田5200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把建立与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农牧循环经济框架。同时,从本区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修订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所在地区加强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牧循环的经济模式,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区等试点工作。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农田与草地退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能源的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粗放型农牧业向循环型生态农牧业的转变。随着今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行,发展农牧循环的经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农牧业互补优势,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和祖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篇5

“循环经济”和“和谐发展”是近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语,其中“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产出、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和谐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在尤其应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这不仅是由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hm2,新垦农田5200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把建立与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农牧循环经济框架。同时,从本区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修订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所在地区加强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牧循环的经济模式,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区等试点工作。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农田与草地退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能源的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粗放型农牧业向循环型生态农牧业的转变。随着今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行,发展农牧循环的经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农牧业互补优势,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和祖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篇6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hm2,新垦农田5200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

,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篇7

(一)基地规模不断提升

太仆寺旗按照“结构调优、品种调良、效益调高”的总体思路,调整优化种养业结构,着力打造农畜产品“四个生产基地”。种植业重点发展蔬菜、马铃薯两个种植基地。以西芹为主的蔬菜种植面积多年来一直稳定在15万亩左右,年产量达40万吨,被确定为“国家级蔬菜产业重点县”;马铃薯种植面积50万亩,总产量达到6亿公斤,被列为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示范旗和高产创建示范区。蔬菜和马铃薯两大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比重高达88%。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重点发展奶牛、肉牛两个养殖基地。2012年,全旗牧业年度大小畜存栏13.8万头只,其中奶牛3.7万头、肉牛3.5万头,改良比重和母畜比重分别达到98%和82%。目前,太仆寺旗以“菜、薯、乳、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二)农牧业基础设施稳步发展

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太仆寺旗大力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农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全旗水浇地发展到32.6万亩,其中大型节水灌溉园区达到19.7万亩、中小型喷灌累计达到2万亩、滴灌累计达到1万亩、管灌累计达到8.8万亩,被国家列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大力发展蔬菜大棚、马铃薯储窖、蔬菜恒温库等设施农牧业工程,全旗蔬菜保护地大棚已发展到13000座、6500亩,日光温室71座,马铃薯储窖834座、储藏能力达到14.1万吨,蔬菜恒温库达到14座,贮藏能力达到8800吨。目前全旗农牧业机械原值达到2.6亿元,总动力达到20.5万千瓦,农牧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

(三)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显现

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促进经营一体化进程,切实发挥合作社的组织协调作用。太仆寺旗专业合作社从2007年开始发展,到2012年已运行的合作社有254家,覆盖农牧户4546户、13826人,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实现净利润2156万元,平均每家合作社实现净利润9.6万元,社员依靠合作社实现户均收入5335元、人均收入1754元。

(四)龙头企业日益壮大

围绕已成型的蔬菜、马铃薯和奶牛、肉牛四大产业,在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加快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和特色产品为主的流通体系建设,千方百计引进培育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旗已有重点农牧业加工企业26家,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其辐射带动作用已明显显现,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格局,龙头企业、基地和农牧民之间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系,使之成为推动全旗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

(五)品牌建设有了发展

太仆寺旗全力打造绿色、无公害品牌,近几年在国家工商部门注册了“察哈尔”、“贡宝”、“金豆”等蔬菜品牌。绿色、无公害蔬菜进入了国内外大中城市的知名超市。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全旗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太仆寺旗农牧业产业化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处于初始阶段,在新时期发展仍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主导产业虽已形成,但规模偏小。规模经营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基本条件。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导致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大型机器难以派上用场,部分农民只好以手工劳动为主,采用小农生产方式,难以采用新技术,实现机械化。这种小规模农户经营与产业化规模经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冲突,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

(二)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龙头企业的发展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因为龙头企业是产业化经营系统的组织者、生产中心、加工中心、服务中心、信息中心、技术创新主体和市场开拓者。所以,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如何,决定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直接影响农户与市场联结的广度和深度,并反映了一个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区域经济的水平。

(三)政府职能转变跟不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要求,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周期长,回报率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更需要政府的指导和协调。政府应该成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制度环境的保障者、宏观调控者和公共服务者。政府由于求成心切,过于强调本地区农牧业产业化的速度和整体水平,在没有摸清本地实际,不了解市场的行情下,往往违背农民意愿,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做出决策。这种强制性的干预,造成一哄而上,盲目上项目,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困境。当前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干预却存在着“越位”、“移位”和“虚位”等不适当的行为,这些严重制约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

(四)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低,农产品质量不高且安全性差。大部分农牧民缺乏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差,新技术、新品种得不到推广和应用。经营方式落后,质量意识不高,缺乏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识。一些农产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是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将受阻。

(五)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龙头与基地或农户间联系不规范,权利不对等。只建立简单契约关系,利益分配关系没有很好理顺,还没有建立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不能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企业与农牧户的这种契约关系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较大,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这种关系的稳定性,双方各自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订单失去了诚信和约束力,或是企业拒收,压级压价;或是农牧民不履行订单合同,将产品直接销售到市场,造成企业停工待料。

(六)农牧民适应市场能力弱。由于小农思想制约,农牧民在产业化经营中,一是集约经营意识差。不少农户长期守着自己不多的土地草场经营,规模小,成本高。二是商品意识差。种植养殖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重产轻质;三是法律意识差。在订单农牧业中不是平等的市场经济主体,既是受害者,也是违约方,不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又不尊重合同的严肃性。

(七)名牌缺乏。农产品要创品牌,才有出路。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品牌经济时代,淘汰的是没有品牌的厂商。在这种情况下,只靠低价是没有前途的,还要靠品牌。太仆寺旗农产品数量多,但品牌产品少。很多企业不及时申请注册商标,有些有一定影响的企业缺乏系统的品牌管理,宣传缺乏,市场狭窄。太仆寺旗农产品创品牌的障碍主要是农产品质量问题:生产粗放,生产规模小,产品总量小,规格难以统一,质量参差不齐。优质农产品比重低这些都制约着农产品品牌的形成。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一)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促使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土地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弊端,已逐步为农牧民所认识,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农民,正在为打破这个束缚而进行积极探索。实践证明,土地向产业化集中,实现规模经营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土地向产业化集中,并不是要改变现行的土地承包政策,而是在稳定原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允许并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在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下,使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集中到一部分种田能手和龙头企业手中,从而提高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二)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确定发展重点,提出配套措施。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主攻方向,选准农牧业产业化切人点。规划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把做强传统产业、做大优势产业作为规划的灵魂;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用政策手段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信贷等的支持力度。要制定支持农牧业产业化的人才政策,吸引和鼓励有才能、有志向的专家、能人到农牧业产业化战场上建功立业。坚持“ 围绕农业上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战略,按照“ 做强支柱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培育精深加工,扶强龙头企业,开发专用基地,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市场体系,健全营销网络”的总体思路,把太仆寺旗建设成为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三)坚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起抓

农牧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起抓。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积极培育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选择一批潜力突出、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使尚未得到加工的农产品品种得到加工,使已经初加工的产品再进行深加工,不断延长产业链。在培育各种龙头企业过程中,不管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龙头企业,只要能带动农户,政府都要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建设龙头企业要防止主导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积聚优质资产,实现强强联合,扶持龙头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并按照品种和质量要求建设与龙头企业相匹配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采取定单形式实现生产加工的有机结合。随着加工能力的不断扩大,生产基地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和延伸,进而带动一定区域范围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关联度较高的产业链条。在建设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过程中,政府部门主要是承担组织、协调、服务职能,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使其得以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把超市纳入“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范围,建立“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的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四)明确政府职能,增强政府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是进行宏观调控,作用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指导、协调和服务,保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序、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应扮演调控者、服务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做到引导而不强迫,帮办而不包办,参谋而不决策,尊重农民和企业的意愿,采取措施主要抓好“公司办不好,农牧民办不了”的事情,采用多种手段,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产业化建设,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力量跟进的局面。要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理顺各种关系,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做好服务工作,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规范环境。

(五) 加强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篇8

(一)取得的成绩。“九五”时期,海西组织实施各类农牧业科技攻关计划、科技富民计划、星火计划等74个项目,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17个,取得并登记为省级成果的38项。目前全州有关机构有农业科学研究所、牧业科学研究所、高原淡水养殖研究室、农村牧区新能源综合利用研究室、科技情报研究室、格尔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农林牧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兽医站和草原站等15个,县市级以上农牧业科研所6个,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学会50个,会员1900人,乡级以上(含乡级)各类农牧业服务机构137个,专门从事科研、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860人,基本上形成了州、县(市)、乡三级农牧业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农牧科技服务网络。

“十五”期间,组织实施了第一批国家级星火西进科技示范市(格尔木市)和格尔木市、乌兰县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特派员下村服务试点等重点项目。推广了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全州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88.1%。冬小麦、油葵、亚麻、中药材和优质牧草青贮玉米、饲料蚕豆的引进和试种成功,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以蔬菜产业化、大面积温棚种植业为主的城郊农业蓬勃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养殖业方面,绒山羊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创立了“柴达木”品牌,确立了品牌优势。无角陶赛特羊、皮埃蒙特牛等优良畜种的引进为我州的牛羊改良打下了基础,并已建成高起点、有影响、起先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牛羊育肥基地,推动了农牧业产业化进程。

(二)存在的问题。“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但是我州农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传统生产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由于历史及自然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牧业生产起点低、开发晚、基础薄弱。农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单一,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化格局尚未形成。信息服务、市场化经营的机制尚未建立。农牧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脆弱。部分农牧民思想观念陈旧,整体素质不高,市场意识不强。

二、依靠科技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的认识

海西州农牧业科技以市场为导向,以农牧科技体系改革和农牧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支撑,以农牧业高新技术园区和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紧紧围绕海西农牧主导产业,构筑新型的农牧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强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农牧业科技革命。统筹规划、选准定位、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树立典型、全面推动,建立示范区,形成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涵养财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达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综合上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一)农牧业科技发展定位应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协调发展。牧业方面加快草原四配套建设。彻底解决牧区人畜饮水问题,使科学化、现代化养殖与放养相结合,加大对畜牧产品的工厂化和市场化转轨,提高开发肉、皮、毛潜在的经济价值,推动牧区经济的发展。农业方面: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养殖来带动种植业;调整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提倡种草养畜,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投入力度,开发新型产业。建立城郊特色农业方面.以格尔木市为主体,建立绿州农业示范基地,推广友季节蔬菜等农作物,形成规模釉产业支柱,培育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建立特种养殖与种植业方面:以德令哈地区为主体,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如野生唐古特白刺等生态方面的开发,绒山羊、麝鼠、獭兔的养殖,反季节蔬菜、冬小麦种植,形成大的产业结构,搭起新的经济平台。

(三)农牧业科技与科技兴州的实践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加强农牧科技创新的政策保障的思考,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制定政策,健全法规。农牧科技创新整合构架概括起来说,要进一步发展实施科技计划,大力培养地区龙头企业,构建各类宏观工程,建设科技园区、形成强有力的地方生产基地。

篇9

二、加快合作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近年来,赤峰市各旗县区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产品、产业,抓政策扶持、抓机制建设、抓培育规范、抓典型带动,推动了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提高了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截至2010年末,全市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2661家;农畜产品销售额达到37?郾6亿元,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年人均纯收入比一般农牧户高出20%以上。这些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及种、养、加、销和技术服务各个领域,通过自主联合开展生产合作,架起了农牧户与市场的桥梁。林西县统部镇双赢农机合作社采取土地入股、农机入股和代耕代管三种经营方式,开展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农机租赁、农作物种植和销售、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等业务。克什克腾旗草原金峰畜牧集团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组建了“羊联体”,推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防疫检疫、统一产品回收”的管理模式,并积极为养殖户提供种源、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实现了企业和养殖户的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提高了现代物质装备农牧业、科技支撑农牧业水平,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在引领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整合农村牧区生产要素、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牧业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加快节水农业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赤峰市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全市人均和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严重不足。针对严峻的缺水形势,赤峰市和各旗县区坚持把节水放在首要位置,充分整合抗旱经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以工代赈、标准良田等项目资金,同时加大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节水农牧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建成万亩以上灌区61处,建设大中小型水库85座;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8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476万亩,其中渠道防渗119万亩,管道灌溉303万亩,喷灌45万亩,微灌9万亩。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发展节水农牧业,可达到“省水、省力、省钱,增产、增收、增效”的效果。

四、加快设施农业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农牧业发展后劲。赤峰市从2004年大规模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以来,全市设施农业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快速发展,到2010年已累计达到66万亩,建设规模居全区首位。全市设施农业建设呈现出建设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销售网络广的特点。实践证明,设施农业作为避灾、节水、高效农业,可以有效规避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途径。

五、加快龙头企业培育,进一步提升了产业化经营水平。近几年,赤峰市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坚持引大扶强,通过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和引进外来强势企业相结合,积极构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大中小互补、产加销配套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促进了农畜产品转化增值和农牧民增收,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10年底,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产业化加工企业达到726家,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流通企业达到15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3家,市级龙头企业53家,基本形成了辐射农、林、牧、副、渔等各个产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龙头企业群体。农牧民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例达到67%。2010年,全市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441亿元,农牧民从事产业化经营的收入达到325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64?郾8%。

六、加快产业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集约化发展水平。近年来,按照“调结构、强产业、上规模”的思路,各旗县区坚持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肉乳菜草四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数镇一业、区域发展的产业化格局。2010年,全市出栏肉牛80万头、肉羊675?郾7万只、生猪220万口,奶牛存栏16万头;设施农业面积66万亩,优质杂粮面积310万亩,人工种草120万亩等等,这些已成为赤峰市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原料保障。另外,喀喇沁旗的中药材、翁牛特旗的有机水稻、巴林左旗的笤帚苗等,在基地建设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全市初步形成了肉、乳、菜、草四个优势主导产业,绿色、有机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有32个产品使用了绿色食品标志,68个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草原兴发、塞飞亚荣获全国驰名商标,健元鹿业、蒙都、独伊佳等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目前,赤峰市农村牧区工作中还存在牧区发展相对滞后,土地流转规模小、层次低,农牧业生产方式仍显落后,农牧业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节水农牧业发展缓慢,农牧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牧民新农村新牧区主体意识不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要分析当前的有利形势。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央、自治区在加大强农惠牧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为农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只要我们善于抢抓机遇,敢于攻坚克难,勇于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新的起点上开创赤峰市农牧业发展新局面。

一、解放思想,推进农牧业发展思路创新。以工业化理念指导农牧业发展的思路,是做好今后农牧区经济工作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借鉴工业企业的组织形式,引进和培育加工型、市场型、科技型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购销企业,培育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市场中介组织和专门为农牧户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企业,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二是移植工业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延伸蔬菜、肉牛、肉羊等产业链条,扩大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规模,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着力构建农业特色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增加值。三是引入工业营销策略搞好农产品流通,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加强农产品的营销网络建设,提高农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增加农牧业经济效益。四是学习工业招商引资的成功做法,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组织有关人员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农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组织召开农博会或积极参加各地的展销会、洽谈会,开展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搞好农牧业招商引资工作,综合开发全市农牧业资源,为农牧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二、着眼实际,推进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赤峰市农牧业特色十分明显,各旗县区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不仅有地方特色,又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实现赤峰市农牧业的大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一定要立足实际,切实抓好农牧业结构调整,把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调强、调大,使其真正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坚强支撑。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充分挖掘菜果、烤烟、沙棘、笤帚苗、杂粮杂豆、中药材等特色资源优势,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促进种植业增值增效。二是以提质增效为中心,突出肉牛、肉羊、细毛羊等优势畜种,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以奶牛、猪禽以及肉牛、肉羊育肥为重点,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以牲畜改良为重点,继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畜群结构,提高良种和改良种牲畜及基础母畜在畜群中的比重,推进畜牧业尽快向产量、质量、效益与生态安全并重的方向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科技密集型、加工增值型、生态友好型的现代畜牧业。三是依托资源和优势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提高农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培育,促进农牧业提质增效。四是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发展机制,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做优龙头,培育载体,打造品牌,强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向纵深发展。

三、抓住关键,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一是通过对肉牛、肉羊、生猪、奶牛、玉米马铃薯加工等核心竞争力强、发展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予以集中扶持,做大做强塞飞亚、东方万旗、博天糖业、蒙都羊业、京都淀粉等龙头企业,增强其产业带动力。二是积极调整优势农畜产品布局,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带、重点生产区域。三是积极引导农牧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牧区能人、龙头企业、嘎查村“两委”、苏木乡镇站所、基层供销社等领办合作组织,引导农牧民、合作组织以土地经营权、产品、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参股龙头企业,鼓励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兴办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农户+合作组织+企业”等一体化组织形式,进一步密切龙头企业与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以产权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

四、多措并举,推进节水农牧业发展。一是统筹考虑水源、地貌、土质、经济发展等状况,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谋划制定好节水灌溉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好节水灌溉发展的目标任务,精心设计好节水灌溉实施步骤,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作物布局和畜类饲养结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二是坚持以高效节水为重点,以灌区骨干工程、田间配套工程、旱作节水农业工程为抓手,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开辟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融资渠道,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节水灌溉资金,使节水灌溉走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轨道。三是进一步完善推动节水灌溉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节水灌溉政策的研究,健全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配、水价格激励约束等政策,积极推行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节水灌溉健康发展。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向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宣传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特别要引导人们重新认识缺水地区是否还要种植水稻、栽植杨树等高耗水品种等现实问题,用新的思维和思路谋划节水工作,推动节水工作持续、稳定向前推进。

篇10

(一)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

1.来自于农牧业的家庭经营收入难以稳定增长

半农半牧区农牧民收入多数从农牧业中获得,农牧互补性强,家庭收入一般由农业和畜牧业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农业收入每年的变化不大,相对比较稳定。畜牧业收入是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尤其遇到手头缺钱、孩子上学、看病等棘手问题时出售几头牛或几十只羊就能解决大问题。而近期实施的禁牧政策,给农牧户发展牲畜带来诸多不便和损失,来自于农牧业的家庭经营收入受到影响。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前些年农业的补贴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相对于牧业好,再加上干旱、采取季节性休牧等政策措施的导向下经营畜牧业的数量下降,而开垦草牧场的现象时有发生。如翁牛特旗乌兰扎大盖嘎查原来以牧为主,近年来变为以农为主户达80%,养畜规模骤然萎缩,牧户只留少量冬季食用的牛羊。据老牧民讲,上世纪八十年代本嘎查是较富裕的牧区嘎查,以牧为主,耕地才八亩地,后来以开发饲料地为由大量开垦草牧场,如今开垦所剩不多。还有,翁牛特旗乌丹镇巴音汉嘎查、科右前旗额尔格图镇巴音浩特嘎查也存在开垦草牧场为种地的现象。农牧民反映,半农半牧区一定要农牧结合,只有农牧结合才能发挥地区优势,农牧民才能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2.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仍很低

工资性收入高的地区主要是较贫困地区、嘎查村内经营企业的地区、近郊或旗镇周围地区。如:通辽市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毛登艾丽嘎查100多户,人均收入4000元,有40多户在外打工,其中短期打工者占一半(一般种地后出去打工,收割时返回);通辽市科左后旗海留图镇白斯古楞嘎查,2000多人口,其中2/3为贫困户,1/3的人口在外打工,科左中旗努日木镇乌兰嘎查共计103户,451人,嘎查内有个砖厂,当地村民可在砖厂打工,年均收入近1-2万元;兴安盟科右前旗额尔格图镇巴音浩特嘎查300户、1300人,蒙古族占75%,镇所在地在本村,就地打工者近300人,外出打工者40多人,打工收入相对多,人均达5000元,另有人均10亩耕地(种玉米)、14亩草场,养奶牛户占总户数的一半。

3.农牧民转移性收入种类和额度待增加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有目共睹。粮食直补、农机补贴、种子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基础设施项目补贴等直接和间接补贴使得农牧民收益。调研中得知,半农半牧区各类补贴合计人均在1000—2400元之间。不过,调研地多数嘎查村干部和农牧民都不太清楚补贴的种类和应发放的金额,只是从卡上取出来用而已。有些地区的补贴款不能足额发放到户的现象也存在。补贴在地区间不平衡,种类额度差异较大,还不能够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需尽快解决的问题。如半农半牧区育肥牛羊的户或合作意图的人很多,但却难以得到棚圈、水电基础设施、购进牲畜、饲草料等与农牧户生产息息相关的项目补贴。

(二)绝对贫困主要集中在东部半农半牧区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半农半牧区生产生活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仍有一部分群众生活处在贫困线以下。新的贫困线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600元以下、牧民年人均纯收入3100元以下。目前全区仍有266.6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兴安盟、乌兰察布市、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西南部、大青山(阴山南北麓)地区和三个人口较少民族自治旗。据通辽市委统战部提供的资料,截至2012年,该市仍有44.6万农牧民贫困人口,占全市农牧民的25.97%,其中蒙古族贫困人口21.8万人,占贫困人口的48.88%。如:科左中旗(蒙古族人口近40万人)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区域性连片特殊贫困地区,贫困嘎查村人均纯收入仅为3100元;兴安盟科右前旗阿里德尔苏木某翁胡拉嘎查在当地属于中等生活水平的嘎查,其人均纯收入仅为2000元。从实地调研看: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音花镇东沙布太嘎查30%为贫困户;通辽市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毛登艾丽嘎查30%为贫困户;兴安盟科右前旗阿里德尔苏木翁胡拉嘎查40%为贫困户。这些地区人均耕地(草牧场)面积小,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三)农牧民生活负担重

1.教育负担重

一是教育资源整合后,对于幼儿及小学生的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不便。最直接的表现是学生上学费用成倍增长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学生父母或祖父母中的一两个或者亲戚在旗镇苏木所在地租用廉价房照顾年幼的幼儿或小学生生活,居住生活条件普遍较差,一个学生一年少则花费5-6千元,多则花费上万元,这种现象较普遍;二是供大中专生的家庭负担重,因供孩子上学而借贷款的家庭不少,其中供两个学生的家庭负担更重,一年少则花费2-3万元,多则5-6万元,这也是导致贫困的原因之一。

2.撤乡并镇带来诸多不便

一是管理难。方圆几十至几百公里范围内的区域服务难以到位,不容易争取到项目等。二是干群关系疏远。由于相距远,农牧民都不认识自己镇苏木的领导、干部,互相沟通难。三是办事不便利。因分散居住,相距苏木镇较远,办理一件事就要来回跑多次,赶几十至几百里地才能办成。

3.因病致贫的户居多

农牧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据调查,半农半牧区较贫困的嘎查村内一半以上户是因病致贫的,还有些慢性病人在家持续吃药,无法报销医疗费,医疗负担重。基层苏木乡镇医疗条件差,缺乏设备医生药物,农牧民看病只好到旗县、盟市或外地去。

4.借贷款户多,赊账买卖较普遍

半农半牧区借贷非常普遍。有些嘎查村80%的家庭有借贷款,少则3-5万元,多则达8-10万元。因手头缺钱,赊账买卖也很盛行。不少家庭仍以当年的收入补前一年的赊账,再赊账买下一年的化肥农药或生活用品,难以摆脱赊帐还账的恶性循环状态。

(四)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之间的矛盾突出

禁牧补贴难以弥补减少的养畜数量损失,生活陷入困境。从总体情况看,农牧民收入仍很单一,支出种类繁多,因生态环境的保护政策而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维持收支平衡或入不敷出户居多。半农半牧区的耕地分得比较细,草场基本都在自然屯内一个围栏内,若不利用,就白白浪费掉了。但因实施全年禁牧而无法合理利用草牧场,饲草劳力支出倍增,不利于发展畜牧业。调研中发现,近两年半农半牧区农民大批量的处理牲畜,理由多是全年禁牧后饲草费用高,无法承担原有数量的牛羊的饲养成本,只好先卖了再想办法。兴安盟科右中旗代钦塔拉苏木代钦塔拉嘎查366户、1700人口,9个自然屯,草牧场14万亩,牲畜头数2万多头只。其中1000多头牛、约2万只羊。从2012年开始实施全年禁牧政策以来,人心波动大,怕养不起原有数量的牛羊而出售的占很大比例。其中部分人觉得没有牲畜就生计陷入困境而打算留一些,而部分人打算全部卖掉。赤峰市翁牛特旗乌兰扎大盖嘎查老牧民原来有100多头牛,前几年1300亩草场被划分到公益林后不能放牧了(公益林补贴6.7元/亩),无奈处理掉全部大畜,买回30几只羊,备冬季食用。

二、对策建议

(一)千方百计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

1.引导鼓励激发农牧民生产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多数地区农牧民得到多种补贴,这对于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带来较好的补偿。但以补贴来增收或是维持生计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农牧民收入中的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收入增减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发展与否的晴雨表。因此不仅依靠增加农牧业补贴收入,还要重视引导持续增加家庭经营收入方面的政策措施。一是针对农牧业,采取因地制宜的经营方式,尽量延伸畜牧业产业链条,加快周转,带动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增收。把重点放在优化第一产业,加速发展农牧业基础上延伸的加工、服务等二三产业,如重点发展农畜产品粗深加工、特色旅游业等。二是直接扶持农牧户生产基础建设。如棚圈建设、购买牲畜、饲草料及水电等方面的补贴扶持。三是完善农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牧业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功能;建立健全农畜产品储备制度,遏制市场波动;增加生态补贴奖励等政策性补贴。四是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地方党委政府要重视抓基层工作,以嘎查(村)为单位,选拔奖励先进生产者,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还要惩罚教育懒惰者,鞭策其发展。

2.采取超常规政策措施,脱贫致富

一要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继续采取开发式扶贫与救济式扶贫相结合。深入开展开发式扶贫,加大整村推进力度,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产业化扶贫和移民扶贫。继续搞好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二要有因地制宜的脱贫规划及明确的脱贫目标。其中,有些嘎查村需要移民扶贫。更重要的是采取整村推进和重点户扶持相结合的扶贫攻坚战。国家和自治区盟市旗县财力、项目应投入到改善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方面倾斜,逐步培育“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三要充分利用农牧结合的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

(二)政策应兼顾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计双赢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给予的生态保护政策是非常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当地政府采取的措施过于简单而出现诸多问题,给当地农牧民甚至农牧业健康发展带来无可挽回的经济和精神损失。一些政策措施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导致从宏观上看有益的政策,从微观上看违背了农牧民群众的意愿,生产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如禁牧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导致不能够合理利用草场,处理掉大量牲畜、畜牧业规模萎缩,有些地区乘机开垦,把草牧场变为耕地等问题。

内蒙古地域广阔,东西距离长,地理气候雨水冷暖等自然条件相差较大。因此,客观上要承认地域自然条件差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贴近实际制定政策措施是非常关键。对于赤峰通辽兴安盟等半农半牧区蒙古族聚居区政策应差别对待,采取特殊办法,给予一揽子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应着重在农牧结合方面做工作。只有发挥地区优势,农牧有效结合才能产生更好的效益。灵活掌握政策,保护生态的同时合理利用草牧场降低农牧民生产成本,还可借鉴“一村一品”做法,探索启动优良农畜产品农(牧)超对接模式,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发展第一产业以外的延伸产业,如特色农畜产品加工和手工艺产品、特色旅游业、特色产业开发等。

(三)拓展农村牧区金融服务领域,尽快解决借贷难问题

1.扩大服务范围,积极向农牧业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篇11

河北省草地资源丰富,草原类型和植被类型众多,草原总面积较大、覆盖范围较广,各类草原总面积为5.01×106hm2,占到了全省总面积的26.7%,非常适合发展草地农牧业和畜牧业。但是在长期过度开发过程中,自然草原发生严重退化,打破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导致大风、沙尘暴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以及草地农牧业的良好发展,加强河北省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1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

近些年,北方地区沙尘暴现象变得日益严重,尤其是北京、天津等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内蒙古、河北等地草原退化,很难起到防风固土的作用,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河北省作为京津地区的绿色屏障,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草原的生态功能,有效减少京津地区的沙尘暴现象,提高环境质量,确保京津地区水源的充足与安全。同时,保证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可以减少草原鼠虫、火灾等灾害发生频率,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为当地草地农牧业的良好、稳定提供基础保障,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并且,还可以对草原的开发力度加以控制,加强草原管理,在充分发挥草原利用价值的同时,保证草原生态平衡,保证人与草原的和平共处,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关系[1]。

2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

从当前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大量自然草原经长期过度开发之后,物种类型及数量锐减,导致草原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大大降低,严重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省退化、碱化、沙化草原面积高达2.17×106hm2,占到了草原总面积的42%左右。另外,生物物种和数量的大量减少,破坏了草原物种生物链和生物网中的平衡关系,加剧了草原鼠虫病害现象,据统计,近些年河北省受鼠虫病害威胁的草原面积大约有9.93×106hm2[2]。这些都是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当前河北省草地生态农牧业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技术保障,农民和牧民的的生态意识薄弱,人工草地植被品种以及家畜品种有待改良,草原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畜群数量超出草原承载能力比较常见,河北草地农牧业发展水平落后。

3 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策略

为了改善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现状,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草原管理,保证草原开发的合理性,实现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的协同性。

3.1 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

提高思想认识和重视力度,是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良好发展的基础。河北省各级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民众了解草原生态稳定的重要性,提高民众的生态意识。同时,应该加大对河北省草原资源的调查力度,了解不同地区草原资源类型及草原分布特点,树立起发挥草原多项服务功能的科学发展观,推行休牧还草的生态保育工程[3]。

3.2 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

在开发利用草原资源的时候,应该控制好开发力度,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现象,结合当地草原资源情况及农牧业发展特点,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国家法律、法规为指导,限制放牧数量和放牧频率,在维护牧户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避免因过度放牧对草原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同时,应该加强对退化草原的治理力度,针对退化现象严重的草原采取封育管理,丰富草原物种类型,提高草原自我恢复能力,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同时,还可以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对草原资源更新信息的动态监控。

3.3 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

要想提高草原资源的利用率,保证草原生态健康与安全,就需要对传统草地农牧业生产方式进行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首先,应该改良人工草地牧草品种以及家畜品种,建设农牧业生产示范基地,实现种养结合,实现利用当地龙头企业和农牧大户,带动农牧业良好发展。其次,应实现牧区与农牧交错区优势互补,实行系统耦合,构建集约化、产业化的新型农牧业生产体系。

4 结束语

加强河北草原生态安全建设,促进草地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针对当前河北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对草原生态安全的认识,保证草原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构建新型草地农牧产业体系等策略加以改善,维护草原生态平衡,实现草原与草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钟龄.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J].草原与草业,2014,(1):7-16.

篇12

(一)解决了农畜产品卖难的问题,实现了农畜产品增值、增效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加大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引进了国内外较大的加工企业,使之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链条明显延长,解决了农畜产品卖难问题。2008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达到90亿元。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综合加工率达到65%。在加工能力对原料需求不断扩张的拉动下,农畜产品原料价格不断提高。2008年。花葵价格达到7.6元/公斤,同比增长35%:小麦达到2.45元/公斤,同比增长22%:番茄亩收益平均在2000元以上,同比增长43%;牛、羊肉价格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2008年农牧民纯收入达到6603元,同比增长期24.1%。

(二)推动了农畜产品加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优势特色产业的明显进步,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08年,农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为6816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32%,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加工体系。部分农畜产品加工的规模、水平在国内名列前茅。巴彦淖尔市已成为全国番茄制品生产的第二大基地,羊绒加工居国际领先地位,羊肉加工业居全国之首。特色产业已成为巴彦淖尔市的一大亮点。

(三)促进了农村牧区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产业化经营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农牧业,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按照高起点、强带动的原则,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提高了农业的整体素质。各地围绕龙头企业组织生产,种植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使生产更有针对性,优质、高产、安全、专用品种在种植业中的比重达62%,而且优化了产业、产品结构,‘推进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通过扶持大企业,带动和建设了大基地,构建了大产业,形成了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培育壮大了主导产业,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提高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巴彦淖尔市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参与各种专业合作组织的农牧户不多,这种状况,增加了农畜产品的交易成本,成为农牧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瓶颈。近几年,由于巴彦淖尔市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各地认真落实有关鼓励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构建服务平台,推广典型示范,为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8年全市已组建脱水菜、绒毛、炒货、粮油、蜜瓜、枸杞、奶牛及农畜产品流通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720个,拥有会员15万人,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提供了就业机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构建了产业支撑体系。

(五)提升了农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促进了农牧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发展,加快了农牧业科技进步,提高了农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一是龙头企业成为组织标准化生产的重要载体。巴彦淖尔市的龙头企业有些通过了国家或国际有关组织的质量、环保、安全卫生的管理体系认证,有的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组织和带动农牧民按标准化进行生产。二是龙头企业成为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者。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农牧业科技水平。三是龙头企业成为品牌战略的实施主体。龙头企业努力创立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具有特色的名牌产品,河套白酒、金川啤酒、维信羊绒、河套雪花粉等知名品牌享誉全国。

二、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措施

(一)不断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

紧紧围绕粮食、花油葵、酱用番茄、脱水菜、甜菜、肉类、牛奶、绒毛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产品结构,推进种植业由普通大路产品向优质高效方向转变,推进大农业由种植业主导向畜牧业主导转变,走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生产之路。重点抓乳液基地建设、肉羊基地建设、番茄基地建设、粮油基地建设,逐步打造河套绿色农畜产品品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牧业产业体系。

(二)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

篇13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105-02

1 循环经济理念

传统的“大量开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生产进程,维持的是“资源―产品―废弃”单向线性运行进程,其结果是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

循环经济是研究如何通过资源减量,再利用和循环,实现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友好。循环经济推进战略的总体思路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绿色制造理论为指导,以产品、企业、区域、社会四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以循环再用和生态产业链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它研究在农业等大类产业领域中推进循环经济的理论思路和实践方式,从中推导出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战略措施;从生态视角建立农牧业经济中的循环经济,本着尊重生态规律,通过建立循环型的生态农业的方式,发展大农业的生产与消费体系。

青海农牧业的循环战略研究要站在可持续农牧业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高度,在对青海现有各种生态农牧业模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大规模生态农牧业建设和可持续经济管理方面,对青海农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和全方位研究,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战略是我省在未来几十年里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业生态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必需手段。

具体来讲,生态农业必须能够实现包括能量在内的自我维持的系统,该系统与生态系统具有协调一致的特征;为了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获得最大的生物量,应该采用多产品综合生产模式和多种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动物与植物的构成比例必须恰当,首先是种植业用地和畜牧业用地比例恰当。为了使生产农业能够自我维持,畜牧业除生产畜产品以外,还应当为种植业提供足够的有机肥料,以维持土地肥力;生态农业的规模通常应该小一些,要一改大规模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为小规模的集约性生产模式,以便经营简便,获得高产而有利于投资和农牧民就业;生产农业单位面积的净资产值要高于其他农业模式,以保证生态农业因经济的可行性而带来自我维持的能力;农牧业生产分工要细化和深化。精细化带来的是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生态农业不仅能够生产农畜产品,并且能够加工农畜产品,还使农业生态产业链得以延伸和扩展,减少种植养殖―加工―消费的环节。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和保证产品品质,增加企业机会,以经济效益的实现推动生产效益;不断维护生态环境,保证畜禽类健康成长。总之,未来青海农牧业发展的是规模化经营的农牧业,是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农牧业,是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农牧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牧业,具有农牧业技术的先导性,农牧业要素的集约性,农牧业功能的多元性,农牧业生产的一体性,农牧业效益的综合性,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等特征。

2 青海农牧业生产方式改变战略措施

青海农村目前的现状是生态、土质脆弱,草场退化,生态“瓶颈”的制约明显,表现为“两化三害”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落后,生产经营方式依然粗放。粗放型的畜牧业经营方式过度追求牲畜数量,导致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全省草地畜牧业在发展和生态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同时资源转化率低和草畜矛盾日益紧张;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畜牧业发展缓慢,表现为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就业出路受限,牧民增收困难。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的关键是生产方式的转变,要创出高原特色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循环经济理念,对目前生态农牧业中存在的制度缺失、技术落后、生态创新不足等问题,提出建立一套“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层次,多功能,综合性,能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的农牧业生产体系。

(1)建立生态经济的循环经济模式。根据不同生物的生长特征,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时空差和处于不同生态位置生物种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的特征,从多方面对自然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将其改变成为高级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其在一定面积上,用较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如我省昼夜温差大,夏季凉爽,病虫害少等特征,可种植反季节蔬菜。

模拟生态系统所建立起的农业领域实施的循环经济模式,系统中的生产环节的产出变成另一生产环节的投入,使系统中的资源和能量在多次循环利用中实现更大效率,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物质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较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青海综合评价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及潜力,充分考虑差异性和相似性,按照有利于统筹协调,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可将全省划分为东部地区、柴达木地区、环青海湖地区、三江源地区和沿黄河发展带、沿隍水发展带及兰青青藏铁路发展轴线即“四区两带一线”经济发展区域。基本建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制度框架,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初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形成“四区两带一线”分工合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建立科学的生态畜牧业体系。通过组织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促进草畜平衡、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减少农牧业人口、减少草原载畜数量,增加畜牧业产值、增加农牧民收入。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以市场引导生产、用成本核算效益,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以建立健全效益增长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为关键,依靠经济利益关系进行生产和经营,提高牧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经营集约化程度;以减人、减畜和科学放牧为要务,建立实现草畜平衡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草场资源永续利用;以优化改良畜种、畜群结构为重点,加快畜产品周转率,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加大畜牧业建设投入,结合各项生态治理工程实施,合力推进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