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考历史笔记整理

高考历史笔记整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考历史笔记整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考历史笔记整理

篇1

政治:

一、看书要看透。选择题与课本知识密切相关。看课本要结合课本所举的例子和下面一段知识点解说,从例子中慢慢理解知识点,而不是单一地“混眼熟”。尤其是经济生活和哲学这两本书,课本和例子看得多了,你就会慢慢体会到其中的奥妙,选择题的准确率自然会慢慢提高。

二、学会整理知识框架。这一点是学好文综的必备武器。针对每本书列出一个大致的体系,结合单元前面的知识体系以及老师给大家整理的思路,比如哲学生活总体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又分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辩证唯物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则包括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等知识点。老师给的知识框架固然不错,但大家在记录的同时也要学会变通,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容易记下来的,才是最好的。

三、题型归纳。这项工作基本是在总复习的时候开始进行,高二还是打基础。综合题按单元、按知识分类归纳。我觉得这点大家跟随老师的引导,把握好节奏是没有问题的。

历史:

一、看透课本。想必大家也听过老师无数次强调历史要回归课本,有的省份高考历史科目个别选择题会考得特别细,例如浙江省2011年历史高考给了一幅中国地图,问你定窑在哪个省。因此看书要全方面扫荡,看了一课内容之后可以结合课堂笔记,理解主要知识点,这对综合题的解答帮助很大。

二、掌握答题技巧。做历史的综合题,首先要明确材料所给出的背景,然后回想这个时期国内国外各个方面的重大史实。当然啦,这个一般在二轮复习过后老师会给大家指导的。

另外,我不建议大家把第一轮笔记做得非常非常细(即基本等于照抄课本),个人经验——高二的时候我基本是在抄课本,因此看书的时间特别少。高二到高三两年下来,历史课本完完整整都没有看完三遍。高四的时候因为有笔记的铺垫,历史课本倒是看了个六七遍。2010年高考我的历史选择题错了六个,只要考得细一点的题目几乎都错了,而2011年高考选择题做得很好,这充分说明看书的重要性。

从高一到高四,我的地理成绩一直不是特别好,提起地理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平时不懂多问问老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没有特别值得分享的经验,我就不多赘述了。

其实学习方法有很多种,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同时,如何结合自身实际,从而为自己的高考加分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在这里预祝大家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篇2

三轮复习法中把高三的复习时间大致分三段,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在大约九个月的时间里,科学安排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六个月进行一轮基础复习,以三本必修和一本选修内容为主,包括教材标题、具体内容,做到事无大小轻重,均一一过目,理清各标题之间的关系。目录是知识的框架,只要把握了历史框架,才能将零碎、无序的具体知识点归属清楚,最终实现理清重、难点,夯实基础。同时,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掌握基本的答题方法和技巧。第二阶段约二个月进行二轮专题复习,以归纳同类知识进行学科内综合复习,理清历史线索,并进行知识拓展为重点,辅助于适量专题训练,进一步提高答题方法与技巧,以实现对一轮知识的巩固与拔高。第三轮约一个月进行综合冲刺复习,以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注意跨学科综合、热点问题为重点。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检验复习效果是否理想的主要手段。

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这一阶段的核心是“回归课本”。要全面阅读课本,做到事无巨细,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盲点和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章节训练,提高应用知识能力和解题方法与技巧。具体就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我们强调以下三点:

1.少量多次不间断的学习

必须保持每天持续不断的学习,不可一曝十寒,许多天不学习历史,将大量的学习内容集中在一两天突击完成。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遗忘速度最快的是学习的最初二十四小时之内,一半以上的学习内容会在这一时间内遗忘,而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因此,坚持每天不断的学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方法。每天学习一门课程的时间不要太长,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的效益。

2.加强熟读与记忆,夯实基础知识

第一轮的复习应强化对历史教材的熟读,并牢记其中的主干内容。熟读是记忆的前提,理解是加强记忆的秘诀,反复琢磨是加深记忆的方法。传统的理念认为复述是记忆的好办法,我们不这样认为,什么是记忆的最高境界?脱离教材、自由表述、自由运用才是记忆的最高境界,照本复述只是低层次的!高考不考复述,考的是复述基础之上的,对基础知识的重新整合和运用能力!复述是按照别人的思路讲,自由表述运用是按照自己的思路说,本质不一样。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历史部分就充分的体现了这一命题思路,从传统的“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向“内容源于书本,答案在于理解”的命题新思路转变。达到这个境界确实很难,这就需要我们多练习、多总结、多琢磨。传统理念认为文科生只要上课听懂了,下课记住了,考试时想起来了就可以了,这样轻松得高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3.进行适量的单元训练

练习每个阶段都要做,因为光看课本不做练习是无法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不足的。尤其是好的检测题,间接甚至直接反映出历史学科的发展方向和高考信息!那种只埋首于课本,不看资料和不做检测题的复习方法是无法提高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无法培养答题方法与技巧,是跟不上高考步伐的。

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主要通过专题复习来实现巩固提高,复习中要明确重、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专题练习和检测,以提高应试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必要进行关于真实的整合、迁移和运用的训练。关于知识的整合和迁移可以用以下方法:①总结重要的历史专题,加强历史学科内的综合练习,这是取得历史高分的关键。②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进一步明确历史学科的主题内容,构建历史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定位基础知识点,在同步解决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基础上,生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把握热点与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注意具有显示借鉴意义和历史反思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的教学。理解“知识服从和服务于命题立意”的深刻内涵,对有针对性的知识应该狠练和深挖。④注意其他省份新课程的编写体例。关于专题训练和测试,应针对高考题型变化,能力要求提高的趋势,在具备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解题能力和技巧的训练,通过剪报、阅读、摘记、写概要等方法扩大知识面,拓宽视野,开阔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第三轮复习

进入第三轮复习,要实现冲刺高考、决胜高考的目标。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应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应该:

1.越是临近高考越要抓牢基础知识,将“应该拿的分”都拿到。每年都会有一些考生在高考结束后为丢了“应该拿的分”而捶胸顿足。这些应得分题,依据考生的实际水平,完全有可能答对。但若考生对其中的基础性知识识记欠准确,也极有可能丢分。因此,冲刺阶段仍然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多做一些基础知识的梳理工作,将掌握的内容记准记牢。

2.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做强化训练,一定要讲求实效。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加强针对性训练,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让自己在各方面趋向完善,如答题方法、技巧、格式和表述等。在这一阶段,做几套冲刺模拟卷,会有良好效果。

篇3

“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学习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正确的方法,才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交给学生的应当是一把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针对高考要求,历史学科尤其应侧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内容的规律性把握以及高考解题的引导。

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历史事件本身都有其发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在自己善于把握规律的同时,应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规律分析历史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将讲授的侧重点从以历史过程为中心转向以历史发展的逻辑关系为中心。很多教师对教材相当熟悉,每到高考复习时把线索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在下面不知所云。其实历史教科书上占篇幅最大的是一件件具体的历史事件。这些就高中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而言,完全可以通过阅读得到解决。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应把重点放在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以及事件发生后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问题上。即透过历史事件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本质联系,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

高考解题方法的引导,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非同小可。历史题型分选择、材料和问答三种,各大题型内部又分为若干题型。有关历史题型的解法比比皆是。但考试下来,很多学生仍答得不得要领,其主要原因在于答法与题目脱节。运用“讲练结合”讲授法,可轻松解决这一难题。“讲”要精神,“练”要活练。在讲授历史事件的同时,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涉及相关知识点的历年高考试题糅合其中,以讲带练,以练带讲,趁热打铁,当堂巩固。至于表达能力,首先要学生理清思路;其次要文字通顺,表达简洁;再次要史论结合,以理服人,观点鲜明,逻辑严密。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历史学科博大精深,针对高考能力要求,高三学生独立学习时应具备以下良好习惯:①读与释疑习惯:阅读课文并善于从字里行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寻找问题答案。②记习惯:包括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③写提纲习惯:即理清线索和课本知识结构。④理习惯:将每次试卷、每本笔记、每张卡片、每份表格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尤其是建立错题库。

上列习惯中较难培养的是阅读释疑和编写提纲。阅读释疑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形成精读、分析、钻研的习惯。教材不光蕴含着丰富史实,而且也是史与论结合的最好的范例。根据课本史实,探究历史问题,得出历史结论并对之进行研究,这是对高三学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编写提纲是整理教材结构,将课本由厚变薄的过程。历史知识包罗古今中外、纷繁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课本各个具体历史时期的编写一般分纵横向两个方面。将线索一开始复习时便教给学生,让其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学会自己纵横归纳,做到胸有丘壑。

学生难以把握的往往是具体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此,教师应进一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将教材化难为易。逻辑推理分为:对应推理、因果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迁移推理、线索推理、规律推理、分解推理、顺向推理、逆向推理等十种方法。教师可将各类知识进行归类之后,再让学生举一反三。

三、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4

我一直坚持学文综要多动笔,不论是上课记笔记还是做作业。特别是做作业的时候,必须耐下心来誊抄。

刚开始复习文综的时候,我左手题目右手零食,看完题目就开始冥想答案,一二三点,想不出就算了,去翻翻答案,大致知道是哪些内容,然后告诉自己,等复习完了就会背了,考试的时候写出来就好了。许多文综大题就这么被我“含糊”过去了。后来我发现这个方法不对。平时做题和考试根本就是两种状态。状态不同,心态也不同,想到的答案自然也不一样。不是危言耸听哦,做题不动笔,你压根儿理不清自己脑子里究竟想到了哪些点、多少点,模模糊糊地,以为自己都记住了、记全了,结果考试时,写着写着就漏了某一个很重要的点。这就是平时懒得动笔造成的恶果。

数学:追求不动笔的境界

与文综相反,数学我追求不动笔的境界。身边很多同学做数学题会拼命算,想到一个解题方向就开始动笔,不去考虑下一步。等到草稿纸打满了,差不多也钻进死胡同了。耐心点的同学会觉得,费点时间也就算了,重新想吧,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啊啊啊啊”不想做了,数学这个“家伙”真是讨厌啊!

数学这玩意,刚开始接触一个定理或公式的时候,的确需要通过在草稿纸上演算才能扎实地掌握。但真正想学好数学,就得靠想,想出解题思路是最重要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不停地做题,努力做到越做想得越多、写得越少。做题时看着题目,尽你所能地先想解题方向而不要立马去计算,比如由已知A、B、C可推导出结论D,由A和D可推导出E,由E、B、C可推导出……思考得多了,到后来,很多题目一看条件就能迅速理出正确思路:“哈哈,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

树状图,攻克背书难题

上课前,我会预习课本,每次一章,在脑中画出每一个章节的结构图。我喜欢用树状图,闭上眼睛想象每一个章节甚至每一本书的树状图,复习时先背大标题、小标题、副标题等主干,再顺着枝杈慢慢背细碎的知识点。比如历史,背到第二单元第一个小标题,就停下来想想这个小标题下面有几个知识点,这几个知识点下面又有什么。

我不建议把复习资料整理成电子稿打印出来,费时费力,效果并不好。有些tips倒是可以打印,比如历史书上所有的时间对应的事件(历史年鉴),或者政治地理的大题思路框架。真正复习起来还是看着书背吧,右脑的图像记忆功能非常强大,结合书本上的图片记忆,比背纯文本的笔记效果要好得多。

选教参,我有“独门秘笈”

选教参最好自己去书店慢慢挑。我从初中开始,教参都是自己挑的,有一些标准可供借鉴。

(1)答案要详细,选择题也要有答案解析,尤其是英语。

(2)题目不求精只求多,以高考真题为主,模拟题为辅。做题目面广了,心里才踏实。

(3)选有一定难度的教参。平时做点难题没坏处,遇到很“坑”的题目别跳过,看看也好。

附我高三时候用的教辅书,希望能帮到大家。

语文: 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知识大全》。此外还可以再准备一本基础知识《小题狂练》、一本现代文阅读训练、一本文言文训练、一本作文素材积累。

数学: 《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B版)。模拟题可以用《天利38套》或《金考卷45套》。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试试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高考奥赛对接训练》和北大出版社关于自主招生的《北大考典》。

英语: 《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作文分册。

文综: 做题可以用《五年高考 三年模拟》和《世纪金榜》的总复习。知识点整理的话,地理可以看《金星教育・基础知识手册》,政治建议自己整合单元专题,历史可以看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历史知识大全》。

身高这种东西,大家都是一米多有什么好问的;体重这种东西,大家都是两百斤以下有什么好问的;照片这种东西,大家都长人样有什么好问的;成绩这种东西,大家都是正数有什么好问的……

篇5

1.教授理念

有好的理念指导,使复习有章可循、头脑清晰。高三历史复习首先要树立“从宏观到微观”的理念。其次,针对学生提出遗忘率高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白,要记住知识,必须遵循“及时巩固、多次反复”的生物学规律。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在测试中不敢作答主观题的情况,要让学生知道“历史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答案”,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自圆其说。

2.教授知识

知识教授的依据是高考考纲、课程标准。此外还要关注高考动向、史学动态,按照文综模式下的历史高考题进行分析,把握广东历史高考的特点、考试内容和试题难度。作为高考改革先锋的广东省,历史高考以能力立意、突出主干为主,创设新情景,引用新材料,大胆引入各种史学范式,贯通古今、联系中外,内容多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在0.55左右。基于上述分析,首先要教授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是指在教材的知识知识体系中最能反映出历

史趋势和本质特征,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件、大制度等。其次,教授主要专题。复习时应将大专题细化为小专题,将小专题进一步细化为一个个问题,这样操作性才强,学生才容易接受,复习效果才好。专题复习时,先由学生将教材中或教材后大事年度中有关专题的大事,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罗列,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再次,教授主要的史学范式。对于各种史观复习应该融会于平时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让学生不经意间掌握。

3.教授方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某个具体知识点更为重要。方法包括很多:阅读方法、记忆方法、做笔记的方法、分析方法、答题方法等。方法教授要经常性,知识与方法并重。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传授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方法,因材施教,使他们各有进步。

二、学生自学

只有学生通过自觉学习掌握的知识、技能,才能记得更牢,才能灵活运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自学什么?就要看高考考什么,考纲范围也就是自学的范围。历史高考复习通常安排三轮,不同阶段对学生自学的要求不同:第一轮复习要求“全”;第二轮复习要求“通”;第三轮复习要求“联”。

第一轮复习时间最长,复习主要是扎实基础,学生自学主要依据教材。教材按单元—课题—子目编排,系统而全面。

第二轮为通史复习,由于现行教材按专题编写,同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分散于各册教材之中,导致了知识相对割裂,导致学生学习历史普遍缺乏“通感”。为此,教师要编排通史资料以供学生自学。

第三轮复习是考前20天左右,教师指导学生关注一些高考常考热点,如,民生问题、社会转型问题、近现代史问题等。另外就是回归教材,特别是教材的目录、大事年表。看到目录、大事年表把一、二轮所复习知识通过联想的方式回忆出来,如果不能顺利地回忆,则要有针对性地回复问题,最终通过联想达到“纵贯古今、横联中外”的要求。

三、教学测评

检测是高三复习的必须环节,有利于反思教与学。进入高三,月考、周测、限时测验、摸底考、模拟考等各级各类考试成为常态。试题质量、试卷批注、讲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提高,直接影响了高考备考质量。

批注试卷,事半功倍。在测试中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暴露出不同的问题,仅仅统一讲评显然不合实际,教师要针对性地进行具体点评、批注。这样让学生很快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何处,以后如何克服、避免类似错误重犯。批注试卷看似多花了时间,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既亲和了学生,又提高了效率。

试卷讲评。测后的试题一定要进行讲评,而且要有针对性,主要讲方法、思路。首先选择题无非由题干与选项构成,做选择题要遵循“三看三思”。题干要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被选项要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其次,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流程可以概括为四部曲,即“读”“审”“列”“答”。读材料和设问,这是解题的前提。审设问,这是解题的关键。列出大体提纲,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在最后的整理答案阶段。遵循原则为精心审题,联系所学;逐问作答,看分给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形式上“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答案内容要“面全”“点齐”“话简”“规范”。

历史经验多次证明:教师只有认真落实教、学、测常规环节,才可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篇6

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考更加强调考核能力,高三历史的复习方法也应由偏重传授知识转向强化能力培养。如果我们不注重观念的更新和教法的改进,就既不能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也跟不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步伐。下面,浅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其一,指导学生把握历史考纲,吃透历史教材,摸清复习范围。

首先要掌握近几年来高考大纲引导学生搞清复习范围,制定正确复习的计划步骤和策略。

其次要明了哪些是必须掌握的东西,从目录到课本内容,从正文到图表,甚至解释的内容。只有在牢固掌握史实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理清线索。

在复习阶段,学生容易忽略的就是记忆,应指导学生安下心来,耐着性子,老老实实地认真背、仔细背、反复背,在背的过程中注意理解,注意横向、纵向联系,注意比较,注意总结。这样反复两三遍下来,就会得到回报。在记忆的过程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把隐含的知识挖掘出来,加深认识。这样,问题层出不穷。问的越多,解答得越多,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入透彻,思路就越清晰。

其二,补充重要史实、史料、基本历史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知识,构建历史整体知实体系。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必要的史实。如,讲秦统一六国时就有必要将秦的“远交近攻”策略给学生适当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史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如讲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时可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有关文字来说明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至武帝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史料的补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它们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掌握和运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其三,指导学生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

其四,指导学生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

强调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考查,不但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也是近年高考命题改革的一个突出成就。因此,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强化基本理论的贯彻,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把历史知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以上说的主要是具体智力因素,下面再从几个大的方面谈几点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一、指导学生分析近三年来高考历史试题及有关研究文章

近三年来的高考,每年都有新的变化,而命题中新出现的改革趋向和命题特点,不会刚出现就消失,在指导高三复习时,就要引导学生重视这些特点,以适应高考命题的变化。特别是应届毕业生,让他们熟悉高考,研究高考,做到心中有底,高考时才不会惊慌失措。

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有份量的研究高考的文章;各地的会考、高考模拟题;有关部门召开的复习研讨会的会议资料、信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历史剧,有关历史的新闻等,可以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讨论,从中捕捉信息,启发灵感。对台湾地区的高考历史试题、高考试点地区的历史试题,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研究。这些试题的特点是领导新潮流,是历史命题的方向。

二、指导学生建立高考历史错题题库

学生在考试时,会出现一道题一错再错的现象,避免这一现象的最好办法是建立错题题库。学生在复习中重视这一环节,及时总结得失,对学习效果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大量的练习,题海浩瀚,如果想把所有做过的练习全部复习一遍,一则时间不允许,二则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不着重点。如果学生建立了错题题库,复习时主要看曾经做错的练习,针对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再进行认真分析,弄清原因,就会加深印象,考试时就能避免再出现错误。

三、指导学生重视历史教材中的重、难、冷点,以及易混、忘、漏的知识点

在进入综合训练阶段,各种训练题、模拟题铺天盖地而来,学生应接不暇,穷于应付,大有被题海淹没之势。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试题进行分类整理,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处理,重视知识的重、难、冷点,明察易混、忘、漏的知识点,同时指导学生通过做题来熟悉教材、笔记,将自己认为没有掌握或者不好掌握的知识制作成卡片,随时随地反复强化,越到后期,记忆、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越来越强,书真正是越念越薄了,高考自信心也就足了。

篇7

高考学生复习计划一

第一轮是全面撒网式的复习。把高中课本按顺序过一遍(语文除外)。该背的东西在这一轮复习要基本搞定,数学要把不同的章节中的基础知识巩固一遍,能把内容跨度较小的题目基本解决(如果你的要求比较高的话),英语要把高一到高三的知识点重过一遍,这个过程应该有一套比较好的题量比较大的资料。文综跟着老师的复习过程走就可以,重点还是要把基础知识巩固背熟。语文要多注意积累,字音、字形等方面需要注意,该背的古文等要背熟。这一时期大概从高二暑假到高三上学期结束(不同的地方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可能不同),文科生应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语数外上。

第二阶段是属于专题性质的复习。这一阶段在跟着老师的步骤走之外,自己再找一些适合自己的专题性质的资料。语文除了前面的基础知识之外,要对阅读题和作文加以适当注意。具体方法是多做一些试卷。可以是历年的考题综合,也可以是最新的高考快递题目等。数学要集中力量解决后面的综合型题目和一些难题,对于要运用的原理不要有疏漏。英语应该保持大量做题,碰到新的题目要注意总结,要注意听力和阅读。文综应该市场上有很多专题复习的资料,可以选择一些。比如说政治需要看一些时事材料,可以对这些材料中可能牵涉的问题加以总结。历史可以分成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加以复习。地理主要是把书上易考的重点当专题来复习,还要注意三科结合的题目。这一段时间大概要到高考前一两个月,重点是多做题,多总结。要适当加强对文综科目的重视。

第三阶段是冲刺阶段。主要是做综合试卷和模拟题。虽然不一定在高考中能碰到,但做一些综合试卷是对高考的一种模拟。无论从内容还是心理上。记住做完卷子之后要注意归纳自己做这套卷子的收获。在做卷子之余可以把以前背过的文综基础知识翻一翻,熟悉熟悉。

高考学生复习计划二

1.多看积累知识

高考前的中词复习计划及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看一些平常积累的知识点。在平日里,老师在讲解了一些知识后,还有自己平日里积累的知识点都是可以作为高考时候冲刺复习的方法,所以进入高中之后就要对所有科目的知识点进行累积,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死角,要相信,平时的一个小小知识点都可能是在高考中被作为一盒考点,成为一个分数提高的方面。这对与高考的人来说很有帮助。

2.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都说人生不打无胜的仗,对于在高考冲刺复习计划及方法的制定,那么既要制定详细而且非常周全的复习计划。每日计划或者每周计划,再或者是每月计划等都需要很好详细的做好计划,而不是走到哪里算哪里,在很多人看来,根据计划有计划的进行,对于高考来说才能顺利的进行。假如自己的每天的生活过得很混乱,那么也不要想着能够在高考中考出很好的成绩,因此计划很重要。所以高三网小编建议有一个周全的高考冲刺复习,是一件不可缺的事情,希望大家认真对待高考这件事。

3.攻弱点强化难点

高考冲刺复习计划及方法中,还有一件事情千万不能忘记,那就是把自己你的弱点给攻下来,什么为高考弱点?那就是在自己的弱势题型上做好功课准备,让自己的弱势题型进一步的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对于难点则更需要加强强化,而不是把难点放在一边不管,这样的做法很明显是不正确的。在高考中需要全方面的了解自己现有的状态,而不是只看到小小的一面而已。

学霸:高考中,文综相当能拉分,尤其对于比较拔尖的同学,此时提高成绩文综是突破口,即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的综合复习很关键。

历史:想拿高分就一个窍门:背课本(仅从高考应试的角度来说)。另外对重要的知识点要准确记忆,比如欧洲启蒙运动中各个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应该老老实实尊重课本去记去背。

在看历史书时要细心,时间地点人物要记准确,书上的小字部分也不应该放过。

政治:政治想拿高分,还是要讲究一些策略。比如选择题,做题不要钻牛角尖,一般的技巧是先排除两个,剩下两个后,再看看哪个更扣题,哪个更显而易见,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哲学部分,复习时,可以拿出完整一天的时间,把两本书认真看一遍,边看边把书上提及的原理和方-摘抄下来。其实,两本厚厚的书也就是6面A4的纸,复习哲学时只要看这些笔记,会发现条理很清晰,记得牢,答题时很好调动思路。

政治出题比较依赖热点,所以后期复习至少要选一份比较完整的热点资料来看。好好研究一下它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些热点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时政术语的表达。

地理:要想拿高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这个基本功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定位,一个是牢记地理规律和区域特点。

准确定位就要求非常熟悉地图,可通过画图来加深记忆。还有就是区域特点,以世界地理为例,13个分区,每个区把它分成自然和人文两个部分。自然部分再分面积、气候、植被、水文、矿产等,人文部分还可分成人口、语言、区域文化、旅游、工业、农业等等。这样经过整理的知识点会比较清晰,方便记忆复习。

高考学生复习计划三

夯实基础

高三学生将原来的物理基础知识结构、基本概念规律强化温习、理顺成纲.原来在高一和高二期间的学习是对零碎知识的堆积,现在是把头脑中零碎的堆积转化为图书馆藏书式的条目结构,即第一轮复习要达到的目的.一轮复习要对教材进一步地熟悉,对基本内容进一步加深认识,只有熟记于心,才能熟能生巧.

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对物理基础好的同学而言这是一个加强和加深的过程,对物理基础弱的同学则是一个迎头赶上的良好机会.可以说,这一阶段是高三学生的黄金时段,这一阶段是弥补以前学习中知识上的缺陷和能力中的不足的机会.

注意养成良好、有效的思维习惯

篇8

你们好!我先来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扬州大学的学生,现在在高邮中学跟着张老师实习,张老师因为市里组织去衡水考察,所以今天就由我来给各位家长介绍一下我们三班的情况。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在一起开这个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长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加强你们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

那么下面我来说一下希望同学们能够养成的两个良好习惯,一是常规习惯,学校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这一点我们班的同学都做的很好,在这里,我再给各位家长说一下我们的作息安排,要接送孩子的家长可以记一下,我们要求同学们在早上6:40之前要到班并且做完值日,需要做值日的同学就需要来得更早一点,然后中午是11:30下课吃饭并且有个午睡,下午2:15到班上课,一直上课到6:10分吃晚饭,然后在6:40到班进行晚读和晚自习,晚自习到9:50结束。有的同学是骑车到学校的,在进出校门的时候要推行,因为人比较多,如果骑车的话容易碰到,到时候擦破点皮什么的,肯定会对你们孩子的学习有影响。还有骑到学校的车需要按规定整齐的停放到我们班指定的地方。学生到学校以后,胸卡需要全天都佩戴在身上,我们学校是不允许你们孩子染发的,女生不能把头发披下来,男生不能留长头发。

第二个习惯就是学习习惯,有4点,1是要有好的做作业习惯,要求你们的孩子都能按时、独立、高质量的完成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做作业的时候书写要规范,格式要正确等。2是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要求你们的孩子能够遵守课堂纪律,要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参与思考老师的问题,多发言,多记笔记等。3是要做好资料整理的习惯。要按学科、按顺序,并且分类有序的整理好我们的学习资料、学案等,这样,在复习迎考的时候将会很方便。4是要养成整理一周知识点的习惯,一周学了什么,一周掌握了多少,还存在多少问题以及如何去处理这些问题,都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思考。

接下来是确立目标,其实,我们早就让你们家孩子制定过目标,长期、短期的都有,包括人生目标、高考目标、高中每一学年的阶段目标以及行动目标。但是,仅仅确立一个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和我们共同督促孩子们朝着制定的目标奋斗。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现在江苏现在的高考模式,现在江苏高考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具体模式如下:

(1)“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2)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包括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七门。

考生可以报考文科类、理科类、体育类、艺术类四类,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

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必须从7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选择除技术以外的两门作为选修科目,剩下的5门作为必修科目。文科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除须选择历史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一门。理科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除须选择物理科目外,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一门。剩下的5门就是作为必修科目。

体育类、艺术类考生除须参加全部七门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外,还须参加体育或艺术专业测试。如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应按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的相关要求确定学业水平测试科目。 必修科目的考试时间是在高二时候的三月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高考。选修科目是和3门一起在高三的6月考。

3门课最后是计算总分,语文、数学160分,英语120分,如果你们的孩子选了文科,最后会有40分的语文附加分,选修理科的同学则有40分的数学附加分,总分是480。

4门必修科目是按成绩划ABCD四个等级,90分以上为A,75-89分为B,60-74为C,59分以下就是D了,必修科目为D的需要在第二年补考,否则不能参加高考,4门科目里有一门得A的,将在最后的高考总分里加上一分,如果四门都是A的,则加上5分。技术课则只分合格与不合格,学生只要考到合格就行,这个在高考里是没有加分的。

两门选修课总分120分,但是不算在最后的高考总分里,是按照分数在全江苏省按比例划等级。全省前5%是A+,5%-10%是A,10%-50%是B,在B里的前5%是B+,50%-90%是C,最后是D。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不同的学校会要求不同的等级,只有符合那个学校的等级要求,那么你才能填那个学校的志愿。越是好的学校越是要求的等级高,而且有些学校对于A或者A+的同学,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会在总分上加一定的分数然后再参与专业的划分,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考上一个好的学校,并且有一个好的专业的话,那么就要求他不能太偏科,要每门课都好。3门算分的课重要,4门必修和2门选修课也同样重要。现在高一学习的内容很重要,除了因为现在学的内容很多是以后难的知识点的基础外,还因为大一所学的内容大约占了高考总内容的60%。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们三班任课老师的情况,我们班的任课老师都是很好的老师,很多都有多年教高三的经验。像我们的语文老师罗主任,是我们学校招生办的主任,政治老师刘进同时也是六班的班主任,教了多年的高三,历史老师郭老师是历史教研室的主任,生物老师陈老师是南师大的毕业生。我已经让同学把任课老师的联系方式写在了黑板上,各位家长可以记录一下,你们的孩子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或问题,不方便直接跟老师说的,各位家长知道了可以直接联系老师,我们共同来想办法,让您的孩子更好的发展。

篇9

非常荣幸作为青年教师代表在此发言,与大家分享这喜悦而又神圣的时刻。首先,热烈欢迎2017级新同学的到来,恭喜你们经过12载寒窗苦读,今日步入大学校门。但是大学不是结束,恰好相反,他正是一个新的开始。今天,看到风华正茂的你们迎接人生新的一页,让我想起自己曾走过的路。在此,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经验。

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让我越来越赞同这句话。给大家说说我的个人经历:我是2008年参加高考,成绩是599分。但是当时家里觉得女生嘛,不要走太远,就报考了我们当地的一所普通院校。经过四年的学习,我考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重大城科工作两年,期间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还是选择继续深造,现在在重庆大学读博士。所以,我想用自身的经历告诉大家,人生有着无限的可能:我本科学机械,硕士学航天,而现在在土木学院工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却在西南地区定居;从普通院校,到985、211,以后还可以出国做学问。任何梦想都有可能实现,只要你敢想,只要你肯做。

说到这,就要谈一谈该如何度过这宝贵的四年时光。不同的选择,可以有不一样的精彩。认真准备每一场考试,以掌握知识为追求;学习一种乐器,以愉悦身心为企盼;参加一次社团,以结交各界良朋为目的;谈一场恋爱,以共同成长、白头偕老为终点。不管怎样的选择,珍惜时间,莫要虚度光阴。

大学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每个学科专业都设置了40多门课程。在大一大二,你们会接触到与高中稍有衔接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也是你们将来选择继续深造、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必考课程。在英语学习上,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背单词的?是不是翻开一本单词书,从第一个词abandon开始,抛弃、放弃,反复默念几遍,好啦,记住啦。然后一个月之后呢,还是a,一年之后呢,还是a……所以,我个人从来不专门背单词,而是把平时课本、习题、卷子中遇到的生词全部查出来,记到卷子空白处,之后还要专门整理到笔记本上,每隔几天翻出来背一遍。这需要大量的时间,我每天吃过晚饭后,找没课的教室自己上自习,整理一天的功课。学习是一个人的修行,与他人无关。大学与高中相比,丝毫不曾懈怠。暑假时候家里搬家,整理出来初中以来的英语笔记本就装了满满一纸箱。而事实也证明,这个方法还是可以,我高考英语141分(满分150),四级596,六级612。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家在大学四年期间必须经历并且一定要通过的,这关系到各位未来的就业。这是独家秘笈,已经传授给大家了。更多的四六级备考方法,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聊,我办公室在土木山庄115,大家可以来找我。其实归纳起来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把这套做笔记的方法推广到其他学科,效果也很不错:读研究生的时候要经济独立,做家教带过一个艺术生,短短半年,她的文化课成绩从月考的200多分,提高到了高考时的500分。作为一名力学教师,我每学期的第一堂课都要告诉大家,学好这门课,要准备两个本两只笔,一个作业本,一个课堂笔记本;一只黑笔边听边记,一只红笔圈重点改错误。当然不同的课程测重点不同,具体的学习方法还要大家自己多探索总结。

最后要说的一点,就是希望大家及早规划未来的就业方向,找工作、创业、考研都可以,学院领导和老师都会大力的支持并提供帮助。我个人最鼓励继续深造,读研究生。对于现今社会而言,读书并不意味着毕业证书是否闪亮、专业是否光鲜,而是要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这能力包括但不止于:

1)清楚的思维、谈吐、写作的能力

2)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独立思考的能力

4)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5)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道德的、法律的、历史的、科学的、美学的)

6)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

7)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我始终记得刚来城科时,我们系主任肖明葵老师送给我的八个字: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今天我想借花献佛把这八字送给各位同学。大学是一个大熔炉,它能把襁褓中的孩子铸造成钢铁侠,也能把钢铁侠化为一堆废铁。这里没有了父母的唠叨,没有了班主任的批评,一切都要靠自己掌舵。同时,大学也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是你们,活力奔放!

是你们,才情洋溢!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70106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多年执教高三,目睹每一届高三学生为圆大学梦而奋力拼搏,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应该教学生学会学习,以什么心态去学。

一、高三学生学习历史科的现状及研究目的

高三学生在历史科备考的过程中懂学习的不多,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顾此失彼,做笔记和听课不可兼得;复习史实流于形式;解题无规律可循;学习心态和考试心态不端正等。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五位教师共同开展市级(云浮市)课题研究――《高三历史科备考的学法指导及学生学法的适应性》(课题编号YF13-039)。希望通过研究,总结多种有效的备考方法,供学生选择和运用。我们期待着学生能适应自己所选择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在学习中实现大学梦。更期待着他们不仅仅为了高考,而是能够充分发挥历史人文学科的优势,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素养。还希望研究出的成果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既可用于本学科,也可跨学科使用。

二、调查过程

1.调查对象:高三全部文科学生。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个别谈话法。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该课题研究中,我们分工合作,从不同的角度调查学生备考的方法,发出调查问卷450份,共收回410份,其中男生70份,女生340份。以下是本人调查的8项内容与数据分析,分为学习方法的摸底和心理健康两类。

第一类:关于学习方法的调查

1.教师分析基础知识: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不喜欢独立思考。“建议老师拓展考点的每一个角度”的占66.5% ,其中在340名女生中,有71%选了该项;“老师最好满堂灌,我懒得动脑”的占2.1%;“建议老师教规律,自己动脑归纳”的占29%;“喜欢老师少讲,多让学生思考”的占1.6%。前面两项内容都是填鸭式教学,选择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大,说明他们在获取知识方面对教师的依赖性强,在备考中注重面面俱到,特别是女生。后面两项内容都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教师所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比例只占约30%,而且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怕动脑思考问题。

2.记忆史实的方法:基本上都认识到记忆史实的重要性,多倾向于理解性记忆史实。主张“按照课本或笔记读一遍记忆史实”的占12.6%;喜欢默记史实的占22%;“朗读式回忆性地记忆史实”的占18.3%;“笔记结合课本理解性地记忆史实”的占46.6%。第一项属于浅表性的记忆,选择的学生较少。后三项属于回忆性地、理解性地记忆史实,选择的学生共占86.9%,说明学生已经实现由初中学习思维向高中学习思维的转换。A同学认为:她不喜欢开口朗读,不能做到边朗读边记忆史实,她热衷于默记史实。B同学说: 朗读史实可使印象深刻。C同学说:笔记结合课本能很好理解史实,比死记硬背有效。选择哪一种记忆史实的方法,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决定。

3.理解史实的方法:理解史实方法保守,从众意识强。有22.2%的学生喜欢“想象历史事件当时的状况”;选择“听老师讲,自己在笔记中注明”的占60.5%;“不知怎样理解史实”的占16.5%;“理解史实费时间,没时间奉陪”的占2.6%。调查发现,喜欢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学生不多,但在70名男生中有42.8%愿意发挥想象力,而340名女生却只有17.8%,说明男学生的思维活跃一些;不过更多的学生热衷于记录下教师的所写所言,并相互借鉴,这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学习方法。

4.关键词对解题的帮助:传授找关键词的方法和运用关键词的技巧成为众望所归。希望教师帮学生画出关键词的占3.6%,选择这项的学生很少,说明学生在审题时有自己的独立性。希望教师教给学生找关键词方法的占36.9%;教师取舍关键词后应区别知识点的占52.9%。题意读不明白不会找关键词的占5.8%。从这些数据看出,希望教师传授方法和区别知识点的共占89.8%,这说明学生意识到了找关键词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如何去找关键词和如何运用已经找出来的关键词,这将成为我们今后课题研究中要攻克的难题。

第二类:关于学习和考试心态的调查

1.学生考试的心态:理性答题和作答时心神不定的学生各占一半。第一项“有所取舍,保证答题准确性”的占48.5%;第二项“不顾答题准确性,答满试卷万岁”的占14.4%;第三项“纠缠难题,舍不得放弃”的占6.1%(纠缠的不是难题,而是排除剩下的两个备选项,二选一时举棋不定而浪费了答题时间。);第四项“遇到难题心慌意乱,简单题变为难题”的占30.5%,其中在340名女生中有33%选择该项。从上面数据分析得出,约一半的学生选择第一项,说明他们答题较为理性。选择后三项的学生共占51%,说明其答题带有盲目性或对难题“难以割舍”,女生较为普遍。例如D同学说:答完所有试题,虽然不知道准确性,但会有一种满足感。E同学说:遇到难题会紧张,先放下不答,但也很难集中精力答下一题。

2.模拟考后的时间安排:模拟考后的备考随意性强,部分学生觉得迷惘,前途渺茫。认为应该“为下一次模拟考做准备”的占44.1%;“赶快找老师分析试卷”的占8.7%;“完成作业和喜欢哪一科就复习哪一科”的占14.3%;“觉得迷惘,不知道该干什么”的占32%。这就表明,有计划复习的学生不够一半,其余学生要么是漫无目的,要么是模棱两可。

3.讲评试卷:在对待讲评试卷的方式和态度上,学生的观点基本一致。主张“全部讲评试题”的占29.3%;“选择性讲评试题”的占47.1%;“讲评试题也应分析学生成绩”的占21.7%;“对屡错不改的同学点名批评”的占1.47%。从所占比例看出,主张选择性讲评试题的学生较多,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但主张全部讲评试题的学生也不少,他们认为,有些题目是猜对的,具体怎么理解并不懂。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几乎都不主张老师点名批评,理由是自己很爱面子,这说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有限。

4.考试后的心理辅导:认为考试后找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但比较被动。第一项中“很有必要但我不主动找老师”的占26.8%;第二项“即使老师说我蠢,我也会找老师”的占4.1%;第三项“最好老师纠错的同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给他正确的思路”的占67.8%;第四项“老师很凶,不敢找老师”的占1.2%。由此看来,胜出的是第三项,说明学生认识到因材施教的好处。但他们几乎都认为心理辅导应该是教师主动来找学生谈心,而不是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怎样调动学生向教师倾诉其所思所虑的积极性,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勤学多思,精学巧用

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堂,也有少部分来源于课外书籍或历史题材影视剧,他们获取的历史知识是断断续续的。为了应付高考,学生希望教师把什么都教给他们,特别是考点的每一个角度,这是不可能的。高考试题是灵活的,没人能预先知道高考考什么。例如是高考的重要考点,可供考查的角度很多,比如的过程、影响、革命后国民心态和社会风俗的变化、与的关系,这些角度在往年的高考试题中都考查过了,至于今后考哪个角度,没人把握得准。为了高考而去揣测考查的角度,这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

知识规律包括整理史实的规律和解题规律。在章节线索和第二轮复习中,按照一定的规律梳理史实会有较好的复习效果。例如在春秋战国这段历史的第二轮复习中,可以把重要史实作梳理。政治: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诸侯争霸。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思想文化:百家争鸣;《诗经》;楚辞。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也会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规律去整理史实。而解题规律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采用不同的解答方法。解题规律只是一种框架,一种思路,对学生的充分发挥没有束缚。例如解答单项选择题,应立足于排除史实;如果是非选择题应立足于材料找信息点……掌握了知识规律,学生灵活运用,可以轻松应对不同的题型和题目。

(二)记忆史实勿随大众,理解史实忌照搬照抄

在备考的过程中,经常看到全班学生齐读历史课本的现象,表面上书声琅琅,但读完了啥也不知道,这种随大众的记忆史实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为矫正这种错误的学习方法,我们一般建议学生采用默记、朗读式记忆史实、笔记结合课本理解性记忆史实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学生可选择一种或两三种结合使用。记忆史实和理解史实联系密切,史实只有经过理解才会记忆深刻。照搬照抄教师的所写所言,不利于培养灵活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从以下两方面提高学生理解史实的能力:一是发挥学生想象历史事件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虽然有时候学生想象出来的状况与当时的实际相差甚远,但如果把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相信功夫是不负有心人的。例如讲1958年化运动中“吃大锅饭”这一历史现象,我尝试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他们想象为:劳动结束后,大家集中到公共食堂吃饭,可放开肚皮拼命吃。这种想象基本上是不符合事实的。集中到公共食堂吃饭只是昙花一现,“吃大锅饭”主要是指分配领域的平均主义。经过这样学习之后,学生能在正误对比中找差距。二是补充原始材料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这两种方式可以结合使用。

(三)理解题意需从关键词开始

对题意的理解能力跟语文科的学习能力有关,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审题能力。学生这些能力欠缺,指导他们如何审题也是我们分内的事。审题应该从读一句话或一文段的关键词开始。高三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找不出关键词,找漏关键词或不会运用关键词。他们期待教师指导这方面的方法,例如F同学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设想在今后的课堂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找关键词的方法,找限定词例如时间、地点、特定称谓;压缩语段(主谓宾);多阅读多感悟;准确理解文段后筛选核心信息。运用关键词的技巧有:使关键词对应史实;尝试取舍关键词后比较前后题意的区别;根据上下文判断关键词的用途。这些方法只是我教学经验的总结,在推行的过程中学生能否适应,还有待下一阶段的研究。

(四)有的放矢,轻松应对;控制情绪,放眼未来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115

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其定位是“过关性”考试,它与高考选拔性的考试功能明显不同,“小高考”的基础性特点决定了其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区别于高考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多年进行探索,力求“用最简单的方法,做最高效的应对”,在“小高考”历史复习课课堂模式上,形成了以活动单为载体、“自主学习―题型训练―成果展示―合作探究―自我完善―点评提升”为基本活动流程的课堂模式。

一、活动单的课前精心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要实现有效教学,最佳的途径就是根据最新版本的《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重编”教材,形成活动单,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看书的无针对性低效行为和课堂只注重做课堂笔记不注重思考、理解的行为。这种对教材的“二次编写”,针对性强,重难点突出,学生学习有的放矢、效率高。活动单的内容由知识单和习题单两部分组成,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知识单需一目了然。知识单以课时为单位,一般以表格形式呈现,左格为最新版本的《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考点,右格为对应考点的知识解读,其中考点知识解读要精准,排版要精美,不给学生带来读记障碍。知识解读中“近三年已考过知识”需用另外的字体、字号

等形式区别于“未考知识”,让学生对考点“已考知识、未考知识”有所了解,便于选择性复习。(如下图)

2.“习题单”需针对性强。习题的选择针对本节课的考点,力求考点“习题化、全覆盖、情境新颖”。习题单的设计很关键,它能给知识赋予生命力,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小高考”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因此选择题为课堂主要训练题型,但不能成为唯一训练题型。要根据复习知识块在《考试说明》中的地位,适当兼顾其他题型,确保“小高考”全部题型均得到训练。每一类题型要用方框的形式凸显做题要求;大题每个小设问后面必须要有分值,便于模拟实战,让学生训练后心中有数。(如下图)

3.页眉页码需编流水号。为了便于学生整理和今后复习,每张活动单的页眉必须有“流水号”,一单一个编号,前后编号要连续。每张活动单的页脚必须有页码,可一个个活动单单独编页码,也可前后页码连续编写。作为历史学科组,一般安排熟悉电脑排版的教师在同一模板下合成、编排所有活动单,有利于活动单的字体、字号、编号、页码、排版格式前后一致。

二、以自主学习活动为支点是有效课堂的基本路径

“小高考”的应对策略是狠抓基础知识,狠抓应试训练,狠抓薄弱弥补,要达成这些目标,自主学习是“小高考”历史复习课的基本模式,它是在活动单的指导下,对照活动单进行自学,其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点。

1.自主复习。历史课前3分钟为知识复习环节,学生自觉对上一课的知识进行复习,进入状态,完成“承上启下”。

2.自主识记。教师发放本课活动单,明确本课复习目标,学生围绕活动单中的“知识单”内容,读记本课考点知识。教师关注冲A保C学生的读书状况,及时提醒和帮助。(注:冲A学生是指在省级学业水平测试中期望拿到90分以上即A级的学生。保C学生指期望在上述测试中拿到60分以上即C级的学生)

3.自主训练。学生完成“习题单”前,教师提出明确分类目标要求,限时训练,学生独立完成。

4.展示成果。有针对性地挑选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展训练,与其他学生的“自主训练”同步进行。

5.自我完善。学生对照板展答案自查自纠。纠错要找到错根,要把错题价值放大,是“知识类” 的错误要回归“知识单”进行标注,做上记号,便于今后有针对性地强化复习;“能力类”的错误要在错题处认真订正,必须做到“做题不轻易出错,有错必深究,决不第二次做错”。

6.合作探究。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自己无法独立突破的困难,通过学习小组互补互助,组内互相交流学习成果来弄懂,也就是“兵教兵”。合作探究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也更高效。教师在合作探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各组合作探究的情况,收集突出问题。

篇12

录取院校:香港中文大学商科

高三时光在日复一日不知疲倦的奋斗中转瞬即逝。回首时才发现这也是我最快乐最充实的一年。十八年来,第一回真正为自己的梦想而拼尽全力,感觉十分微妙。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其实现实也很丰满。我的备考心得是:一是心态很重要。热爱学习一定会是成绩的正向催化剂。二是方法要科学。系统规划,巧做笔记,扎实努力是我备考的“吉祥三宝”。

一、调整心态,坐拥成绩提升的助推器

我考得出乎意料地好的原因,除了真的很努力之外,是我真心地喜欢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很快乐。就像刚提到的查字典,查着一个感兴趣的词,就顺便浏览这一页中有趣的东西。有时阅读一些练习里的文章,会被深深地感动。我一直觉得,学习不是爱情,你爱上学习,它真的会爱你的。学习跟爱情也有相似,就是越了解,越难以自拔。这一次我的数学考到了校内第一名143分,并非我多么聪明,而是我非常喜欢数学。一道看起来简单的题,却有无数的解法。一道用通法去解会很复杂的题,从另外一个角度解就快很多。一个看似简单的定理,却能衍生出那么多美妙的推论,数学和人的思维真的很奇妙。当你爱上学习,就会发现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一件痛快的事情,痛并快乐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当你为着兴趣和热爱,而不是为着名列前茅去学习的时候,才能真的快乐地去享受高三,去享受探究知识过程中酣畅淋漓的。抛开功利的心态,真诚地学习,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二、讲究方法,抓牢“吉祥三宝”

1. 系统规划,制定系统而又具备灵活性、注重可操作性的自主复习备考计划。

高二暑假开始,我就做好了一整年的复习备考计划。要做好学习计划,首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资源。列出手头上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版块和运用,尤其是教材,真的非常重要。学校发的资料其实已经足够,把这些资料、试卷和教材结合起来吃透,自己整理笔记,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辅导书并非完全没用,但是根据经验多数没有时间看。

接下来,就要知道自己要计划什么。例如笔记要整些什么,要怎么整,什么时候整什么,都是计划的一部分。计划要尽量细致,甚至细致到什么样的本子适合做哪科的笔记都要计划。

最后,计划要跟着学校的步伐而变化。学校不可能一次把全部的资料都发给我们,所以不断修改计划,调整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2. 巧做笔记,充分重视知识的重整与归纳。

关于笔记的整理很关键。课本和资料书上的知识都是印在纸上的,并不在我们的脑子里。整理笔记的好处很多,加深印象方便背诵是其中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每个人的学习进度都不一样,整理笔记,就是把课本和资料书上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笔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将不适合自己的知识重新编排,转变成适合自己的顺序。一边整理,一边理解,加一些有趣的批注,会让你情不自禁地爱上笔记。在笔记的整理的过程中,会不期然地发现知识之间的一些新的联系,会引导我们在梳理的同时,注意到一些我们忽略了的东西。

就语文来说,我觉得需要积累的东西,是语音,成语,病句类型,虚词用法与例句,诗鉴做题技巧,作文素材等等。英语我会分成词汇,语法,短语,好句和美文五个版块来积累。

数学的笔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题目永远做不完,但是定理和公理并不多。我的笔记只有每一个版块的定理公理和一些经典解法。我最薄弱的是数列、函数和解析几何。我会把它们的经典解法自己分析,再按自己的理解简单地写下来。熟悉的知识,可以简单记录,不熟悉的解法,就联系一道例题,详细地去分析怎样去运用。老师偶尔会拓展一些看起来很高深很有趣的定理,不要觉得没用,记下来分析。通常这些定理都记不住,但是在整理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思维。分析得多,思路就宽了。

3. 扎实努力,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行动派。

如果空有计划不去努力,是不可能考好的。暑假,我就天天在图书馆超过7个小时,高三开学后,从周一早上开始,一直到周日下午都在学校。平时吃饭,我基本是前三个回到教室的。高三并不可怕,但绝不会是轻松的。也许努力的成果不会很快出现,但是请相信天道酬勤。我曾有几次考进年级前十名,但却从没未想过在高考居然考到了第一名。大家也许会觉得,运气很重要。确实如此。但就像买彩票一样,买得越多,越容易中奖。学习也是如此,越努力,运气眷顾你的机会就越大。

我是数学科代,其实我很享受天天跑办公室,并不是要问很多问题,而是经常跟老师交流一些心得和自己的想法,对老师的教学调整,自己的进步都有很大好处。平时同学请教问题,吝啬时间,不愿与人交流都是不大明智的决定。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一定完全掌握了这些问题,常常只是自以为掌握,一旦要我们完整转述一次,未必能做到。解答别人不但能帮助我们彻底地去搞清楚一个知识点,而且常常能够带来很多新的思路。

要做学习上的行动派,也要做生活中的行动派。体育课我也会很积极地去运动,各种活动我都会很积极去参加。在我的同学之间,唱歌减压也很普遍。晚上回家的时候,跟几个同窗一起哼歌,聊天,是非常美好的回忆。我一直觉得,努力虽然意味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但不等同于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读书写字背书,而是要在学习的时候一心一意,在放松的时候也尽情放松。在生活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现在回想起来对我的成绩提升真的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高三确实是学习历程里最辛苦的一年,但也会是收获最多的一年。天道酬勤,做一个有心人,真诚、踏实地去努力,一定能收获成功。

责任编校 徐国坚

微博妙语

1. 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了,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会忘。

2. 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前进。

3. 你会流泪,并不代表真的慈悲;我会微笑,并不代表一切都好。

4. 结局其实一早就注定了,我们不过是按照命运的剧本生活。

5. 世上没有未完的事,只有未死的心。

6. 不见得我比别人更坚强些,只不过我沉默得比别人更彻底些。不见得你比别人更痛苦些,只不过你表达得更精彩些。

7. 我们有着不同的假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不同的经历,却有着相同的悲哀。

8.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9.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

10. 第一句话错误,整个假设失败。

11. 敬告各位家长:请不要骂自己的孩子是“小兔崽子”,因为从遗传学的角度讲,这对你们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12. 让我们心理上受苦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和围绕着这个事情所编造的故事。

13.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14. 可以不认同,但要学会尊重。

15. 历史,只有人名是真的;小说,只有人名是假的。

篇13

许多人都是起三更睡半夜仍然觉得时间不够用。而我个人不太建议太晚休息,因为缺少睡眠不仅会耽误第二天的课程,更会影响头脑运转。相比熬夜换来的一点点时间,实在是得不偿失。而想用有限时间最有效率地完成事情,我的方法就是――记录。不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不仅仅是说说就可以的,必须长期坚持方能见效。

我是文科生,语外地历政没有一样是不需要背诵的,就连数学也免不了要背诵些定律。每天教室里都能听到各种朗读背诵的声音,但往往效果并不佳,常常背了后面忘前面。我自认不是记忆天才,只好拾起笨办法――写。不想此方法甚妙,成为我高考得利的一大功臣。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下我的“烂笔头”心得。

语文

语文是我的优势科目,平常测验基本都保持在120分到130多分之间。很多语文不太好的同学经常抱怨语文难学,其实语文是最好学的学科,只要找到方法得高分不难。

语文试卷中必有找错别字或者不同读音的题目,以前这种类型题目我经常失分,因为很多字词都感觉似是而非。后来我把每次测验和平常学习中拿不准的词语全部找出正确答案,抄录到笔记本中,然后经常复习,后来这类题再也没有失分过。

试卷中必有的诗词默写,我也是将所学的诗词全部默写过多遍,这比背诵的效果更深刻。另外还有古诗词鉴赏,我把常用的字的含义也都记录在本上。

作文在语文中占分比重很大,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总成绩。我对作文一向比较拿手,更是数次得过满分。原因之一是我本身比较爱好写作,有些天赋,再则是我喜欢摘抄。凡是在作文集锦或者杂志上看到喜欢的段落句子,我都会记在本子上。甚至有些特别的作文写作构思也会简略记录。这并不是让同学们抄袭,而是了解更多写作手法和运用。比如某句富有韵味的句子用在你的文章里就会让人眼前一亮,而多样的构思也可以为你开拓思路。

英语

英语可以说是最需要记忆背诵的科目,如果不靠记忆基本上两眼一黑。建议所有基础不好又想提高英语成绩的同学,都把课本上的单词和其含义每个写十遍再说。只有单词弄懂了才能谈其他。无论是听力、阅读还是写作,都是以单词为依托的。做好这点,至少可以保证成绩在中等水平。

另外英语也有写作,这个我比语文更强烈建议摘抄。因为语文作为母语自己可以发挥想象,写作水平较强的同学自己就可以做好。而英语我们绝大部分人只会最简单的句式,想要了解更多只有看原版和解析。我建议可以多抄一下英句中的格言名句,例如“Cease to struggle and you cease to live”(生命不止,奋斗不息)。将合适的句子用一两句在写作中,可以提高文章的深度,更易得高分。

数学

千万别以为数学不需要记录。如果你没有一颗天才的头脑,那么还是乖乖记录吧,至少它会让你和那些天才差距不那么远。

我的数学真心只是一般,逻辑和思维能力在这科上表现平平。140甚至是满分我不奢望,但通过自己努力达到110分或120分并不难。

首先,所有数学定律要牢记。我把所有定律都记在本子上每天必看,务必印象深刻。

其次,错题集在这科上发挥出的效果远超我的想象。每次测验或者平常练习中我不会做或者非粗心造成的错误,我全部记录在笔记本上,并时时拿出来观看和重做,确保绝不会重犯同样的错误。有些类似的题型我还会汇集在一起反复练习,以求达到举一反三。

此方法适用一两个月后,我的测试成绩明显有提升。因为身在题海中的我们,各个类型的题目都会接触到,我的错题集里基本上涵盖了各个类型的题目。试卷再难,也逃不出那些题型,我又何怕之有。

而且高考试卷大部分都是基础题,只有少数较难的拉分题。只要我们稳扎稳打,相信一定可以攻克数学这座难关。

文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