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4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篇1

中图分类号 B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12)04—0030—0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平等作为一种核心价值在世界范围内逐步深入人心。进入现代民主社会以后,古代专制社会的种种特权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普遍平等的公民权,政治上的平等可以说基本实现。与此同时,它也使在这样的社会中依然存在的经济不平等显得格外刺眼。从对政治平等的追求过渡到对经济平等的追求,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和趋势。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一个向平等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为此,我们有必要发掘和说明平等的价值,尤其是它的内在价值

一、平等作为规范

尽管“人生而平等”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哲学命题,在现代社会可以说是尽人皆知,而且基本上都对它表示认同,但“平等”的含义却令人困惑。人究竟在什么方面是平等的呢?在现实生活中,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人们在很多方面是不平等的,如身高、体重、外貌、智力、财富、地位、权力、声望和家庭背景等方面。当然,有人会说人们在正常的身体构造的某些方面是平等的,在正常的生理机制的某些方面是平等的,这种看法触及问题的某个方面,但是还没有充分揭示出“人生而平等”所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还有人可能会说,这句话指的是人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者用法律的话语来说就是,人们在作为人的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两种说法看似合理,其实却并不符合事实,因为在历史和现实中人们的人格或具有的权利并不平等。

其实,当人们说“人生而平等”这句话指的是人们在人格或权利上的平等时,已经暗示了平等的两层意思,即平等既可以指一种事实,也可以指一种规范。尽管事实上人与人在人格或权利上可能是不平等的,但在这方面他们应该是平等的。我们上面提到的人与人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事实上的平等。而平等在作为伦理词被使用的时候,所涉及的往往是它的规范意义。因此,“人生而平等”这句话同时暗含着平等的两层意思,它既指人们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又指人们应该具有平等的人格或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后一层意思可能更为侧重。此外,这两层意思之间还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后一层意思是从前一层意思中派生出来的。在阿兰·格沃斯(Al—an Gewirth)看来,任何人的权利主张,如果想要基于理性而不是非理性(如欲望、偏好等)而得到辩护的话,那么权利主张的内容必须摆脱任意性和独断性,必须只能基于与权利主张的标的(subject—matter)——行动——具有普遍必然的联系的事物,而这种事物就是作为具有他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的未来的行动者(prospective agent)。也就是说,任何人都不能基于与作为行动者的人无关的特殊性如肤色、种族、姓氏等,而必须基于人的一种根本的普遍性即人们都是未来的行动者,才能在理性上为他的权利主张提供辩护。行动者的本质特征是能够自愿且有目的地行动。既然任何人的权利主张都必须基于人作为行动者之上,那么这一特征就要求任何人在作为行动者而行动的时候都不能妨碍其他人作为行动者的行动。这个要求实际上表明了人人都具有两种平等的权利,即自由行动的权利和追求自己的目的(善)的权利。相应地,人人都有两种平等的义务,即不妨碍他人自由行动的义务和不妨碍他人追求自己目的(善)的义务。

因此,如果我们从规范意义上来理解“人生而平等”这句话,那么它的真实含义应该表述为:人生来就应该是平等的。当今世界,不平等的最典型表现莫过于经济上的贫富悬殊。所以,平等作为一种重要规范,在其中将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个规范概念的“平等”成为了现代政治和社会争论的重点。

二、平等的外在价值

篇2

内皮祖细胞;椎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再狭窄

作者单位:54500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约占80%。脑血管狭窄是诱发该疾病最重要的病因,而椎动脉的狭窄在脑血管狭窄中比例很高。据报道[1],约20%的后循环脑卒中是由其狭窄引起。由于椎动脉的解剖形态学已经发生药物不能扭转的显著变化,加上很多部位的椎动脉狭窄外科手术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所以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就成了不错的选择。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并不低,可达10%~43%。然而,再狭窄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指出[2],动脉内膜损伤后修复过程中各环节失衡是其主要原因。而内皮祖细胞已被证实能参与缺血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减轻血管修复时内膜的增厚[3]。但其与椎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尚缺乏相关研究。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复查脑血管造影的椎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狭窄患者需满足如下条件:①既往在本院行椎体动脉支架植入术。②复查全脑血管造影提示支架植入部位血管狭窄>50%;采用NASCET测量标准评价狭窄程度:狭窄率%=(狭窄远端动脉直径一最狭窄处直径)/狭窄远端动脉直径×100%[4]。共纳入68例患者,男39例,女28例,平均年龄(6253±819)岁;另将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59例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男34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68±84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支架植入时间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及观察指标

于上午8时左右取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约6 ml,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总的单个核细胞,再接种到包被有入纤维连接蛋白的24孔培养板,7 d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最微镜测定贴壁细胞摄取DiIacLDL及结合FITCUEAI的能力,双染色阳性的细胞为正在分化的内皮祖细胞。同时用MTT比色法鉴定内皮祖细胞的增长能力,用划痕试验鉴定其迁移能力。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活性的变化情况

本研究结果表明,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组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为(499±1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1±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再狭窄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再狭窄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与狭窄程度成明显的负相关(γ=087,P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常常病情重、进展快,且致残致死率高,预后差,而从病理生理角度上来看,椎动脉的狭窄在促进疾病进展上扮演着重要作用。自从Storey等人于1996年首次尝试应用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动脉狭窄后,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开始广泛应用于椎动脉狭窄的治疗。尽管目前该类手术的成功率高、并发症也逐渐减少,但是术后血管再发狭窄的比例也居高不下。一项基于363例行支架植入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指出,动脉管径45 mm的动脉术后再狭窄率为12%[5]。而对于引起再狭窄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无同一的认识。

目前普遍认为,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发生再狭窄的主要机制在于手术过程中损伤血管后,导致血栓形成、内皮细胞愈合不良及内膜过度增生[2]。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支架植入术后发生再次狭窄的初始因素,愈合不良是潜在因素。然而,血管内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极其重要,有研究认为,内皮祖细胞对血管受损部位的修复和再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我们的研究指出,再狭窄组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与狭窄的程度呈负相关,同时其增长和迁移能力较对照组也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作者推测,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及活性与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内皮祖细胞的活性下降后,导致抵达受损部位的内皮祖细胞数量不足,无法满足血管内皮修复对其的正常需求,加上活性的不足,使得修复过程中内皮增生不够或者过度增生,引发血管发生再次狭窄。这和雷成力等人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次狭窄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

综述所述,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在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次狭窄发生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Chukanova EI, Arakelian RK Efficacy of vestibo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Zh Nevrol Psikhiatr Im S S Korsakova,2012,112(4):5356.

[2]赵慧玭,李慎茂,张广平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病因及防治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12):10001003.

[3]Jujo K, Ii M, Losordo DW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neovascularization of infarcted myocardium J Mol Cell Cardiol,2008,45(4):530544.

篇3

 

贫困生资助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贫困生成长需要的客观属性,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资助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理想期待,体现社会对贫困生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与性质的设想和规定,是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探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问题,对于促进贫困生资助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体现贫困生资助内涵的、代表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贫困生资助价值是以“贫困生”为中介,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来体现。要对贫困生资助的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全面审视贫困生资助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主体既包括受助主体,也包括施助主体。贫困生资助既要满足受助主体即贫困生个体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助主体即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贫困生个体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使贫困生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要求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提高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既要体现出个体价值,又要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基本价值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体总是包含在整体之中,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就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来看,贫困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他们除了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必须以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应当关注社会对贫困生成长的要求,还应当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关注资助本身内在的促进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以促进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协调统一。注重贫困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但确立了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了贫困生资助的人文情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根本体现,这必将极大地提升贫困生资助的效果。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贫困生资助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价值而存在。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对其他价值才能显示的价值,这种价值本身不具有外显性,只有依附于其他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贫困生生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贫困生发展质量、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外在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显,影响内在价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外轻内”倾向,即以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来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存在,仅仅注意到它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于是,贫困生资助变成了单纯地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了。这种倾向常常导致贫困生资助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与育人方向的偏离甚至背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贫困生资助,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的专业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作用来看,其价值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目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对贫困生的直接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本身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满足实现目的需要,即实现一个价值活动的手段或工具。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会成为人追求的目标或活动的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核心,还是以施助主体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生资助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贫困生资助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工具理性所应发挥的作用,也是这项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贫困生资助更本质的是资助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通过改善贫困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贫困生既是资助的目的,又是资助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可使贫困生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贫困生把各种帮助和关注转化成为个体德性形成、心灵塑造、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目的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了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贫困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贫困生资助的本质意义来说,贫困生资助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仅应当包括贫困生现实的生存状态,还应包括其最终的成长目标;不仅应当关注物质层面的贫乏,还应当关注贫困生主体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其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 

二、建构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的对策 

强调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手段价值,而是要重视挖掘其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将人文关怀价值渗透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中,努力促进他们内在的有机统一,彰显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人文精神。 

1.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尽可能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贫困生资助与一般的社会慈善活动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经彰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中,不能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排斥与矛盾,而应将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的贫困生资助价值观念体系中,并注意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以彰显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 

那么,如何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首先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维护其发展的合理诉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当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务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综合需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个体的主观需要,还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行为选择等客观需要;不仅要服务于其生存的基础性需要,还应服务于他们精神层面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正确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设计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帮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的关爱,充分发挥各种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在资助实践中,还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施助者,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来回报社会。最后,要努力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和唯社会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实有效的核心价值标准。 

2.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贫困生个体的人格塑造、能力发展及其融入社会的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贫困生个体对现实可能性的预见和选择,它产生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反映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贫困生固然需要来自社会的物质资助,但更具价值的却是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护。这就是说贫困生资助要立足于贫困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着眼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发展趋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贫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规律,不能总是把贫困生的个性掩盖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视甚至无视其个性的存在。所以,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是分离的,而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关注贫困生个体的生活现实,并格外关注其个性的发展需求,进而将其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人的立体化发展网络,以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的理想目标。 

篇4

一、法律扩张的时代背景及所面临的问题所在

中国致力于法治建设数十年,于如今已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诸多法律已覆盖社会政治、经济等相关方面并不断发展扩张。法治进程依然坚定前行,各项法律从制定到实施不断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发展已然进入到一个法律扩张的时代下。法律扩张是应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经之途,同时也是国家法治建设成果的积极反应。法律扩张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的两个方面。有形的法律扩张指法律不断地被制定和实施,同时随法治进程之坚定前行,法律在数量上依然会呈现向上发展的态势。无形的法律扩张指法律意识在社会中的不断传播,即“依法而有所为,依法而有所不为”的意识逐渐在社会中扩展和深化。

然而,我们必须直面我国的法治建设正处在发展而非完善的事实。冷静的思考我们所处之法律扩张的时代,不难发现这个时代下有两个问题我们必须要面对。其一,即有形的法律扩张下,法律被多数体现在数量上而非体现在质量上。其二,即无形的法律扩张下,法律更多的被体现在“用”上而非法律及其价值本身。

(一)有形的法律扩张所存在的问题

中国法治建设之初,基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法被真正的亟需。法律首先在创制数量上和施行速度上被要求,以期及时填补法律在社会中的空白,确保有法可依。这种思维和模式于当下依然在延续,然而“法治之法”并非仅仅只需要数量上的法律。而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建立,数量上的法律已经并非建设上的主要追求。当今中国法律上的主要追求应当是在契合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实质精神上,即中国特色化、科学化和民主化。或许是原有机制的惯性,我国目前多数的法律仍然是体现在以数量来弥补具体适用上的空白而非体现在“法治之法”的本质精神上。这样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现有法律难以较为持续的适应中国实际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而不得不重新出台新一轮的适用性法律以适应需要。同时当一旦出现新的变化而短期适用性法律又难以适应时,新的一轮循环又不得不紧迫开始。如此难以体现“法治之法”的本质精神而仅追求数量上之法律的循环往复,最终造成的结果可能是中国法治的停滞。

(二)无形的法律扩张所存在的问题

社会中常会出现诸如以下舆论,如一旦当利用法律手段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预期解决利益上的纠纷时则呼法律无用或法律无能。又如一旦社会上出现某些问题则动辄强调法应加强或苛以重法。还如一旦当某些具体性而非普遍性问题不能被及时解决则要求此应立法,彼亦应立法。等等诸如以上相似舆论时常性的出现,笔者常会思考,难道我国现有体系内的法律真的就如此价值微微?诚然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仍处于建设阶段而远未达至完善,一些方面存在着法律或法律相关制度不健全的现象,但是这些难道就是问题全部原因之所在吗?

然而当笔者难以自我全面合理解释而反观产生如上法律意识的人其本身时,笔者豁然发现,是否产生如此法律意识的人其本身存在着一部分原因呢?法治建设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原有的价值观念相应的也需要随之出现转折性的重建。然而价值观念上的重建却难以像机制上重建那样迅速,滞后则必然出现。随改革开放的进展,各种社会思潮涌现,同时又对原本滞后的价值观念进行了冲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混乱。当人们无所适从时,随法治建设的深入,人们首先在对法治和法律适用上的作用价值注入了高度的期望。同时随之数量上的法律施行及扩张,更加偏离人们对法律应有价值的理解。然而这种数量上的法律诸如上文所述其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上对“法治之法”的价值上的缺失,因此其不能从根本上树立人们对法律完整的价值认识。而且法律本身亦有其局限性,当法律没有如期扩张到其本身所不能达到的地方或扩张到其本身所不应到达的地方时,法律根本不能在这些地方发生良好的作用,甚至会发生反作用。如果对法律价值上的理解不完整即把法律仅仅局限在“用”上,而当这种意义上的“用”难以实现时,人们难免对法律抱以失望或无用的态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法律扩张中所存在的问题,其根源都是对“法治之法”应有价值的缺失。因此,探寻法律的价值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法律的内在和外在价值分析

价值一词其本身就具有多元性,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析会得出不同的解释。概括的说,价值就是事物所具有的属性、能力、规定和组成部分。如果我们探讨某一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一方面是探讨这个事物相对其本身之外是否具有作用上的意义,另一方面则是探讨这个事物其独立的自身上的意义。事物相对上的意义就是其外在价值,事物自身上的意义就是事物的内在价值。

就事物的外在价值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外在价值所依赖的是其所能实现某种目标作用上的意义。即如果另一事物能够更好的实现可欲的目标,那么该事物的价值就会下降,甚至会被替代而失去价值。其次,外在价值所依赖的是在其所能实现另一事物的目标上,所以外在价值的大小或有无是决定在依此事物去作用目标的人的主观选择上。再次,如果某一事物只具备外在价值,那么其重要性就不在来自于本身,因此我们在面对单纯具有外在价值的事物时,就不能在强调它的外在价值属性的同时说它的重要性还来自于其自身;即使有这样的判断,但是这将无法避免的成为一个逻辑上的悖论。

所以当我们讨论一个事物的价值时不能仅局限在此事物的外在价值上,完整的发现其价值必须同时寻找其内在价值。内在价值是事物价值的根本,与外在价值不同,拥有内在价值的事物是可以主张其所能够实现的目标的;换言之,拥有内在价值的事物,并不妨碍它能够被视为服务于可欲目标的工具。但是外在价值的多少、大小,并不影响内在价值在证明该事物之重要性上所有的核心地位。也可以这样说,当我们要想强调某一事物的重要性时,如果它拥有内在价值,只需要成功说明该种价值,那么该事物的重要性就不可动摇,这种重要性并不因其外在价值而有所改变。内在价值是事物固有的、特定的和不依赖它物来证明自身意义上的存在。

因此具体探讨法律的价值时,在关注法律的外在价值时还应发现其更为重要的内在价值。无论是依赖数量上的法律来弥补社会管理上的法律依据空缺,还是社会公民法律意识中对法律“用”的意义上的理解,其所体现的都是法律的外在价值。如果只关注法律的外在价值,那么其就沦为了简单的工具,它存在的意义也就是可有可无的了。然而,这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向是相背离的。

法律所承载最为根本的不应是其工具意义上的利用价值,而应当是对法治在精神上的表达和贯彻,只有法律的内在价值才能真正体现“法治之法”的本质精神。法的内在价值是对法治的诠释,法治通过法来具体化到现实中的各个方面。法的内在价值是对民主的坚持,民主上所需要的各种诉求通过法来表达和维护。法的内在价值是对公民权益的保障,公民权益是法的来源,而法也不仅仅具有工具作用上的意义。法的内在价值是是法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法不因其在具体适用上的能或不能而有所改变,亦或可有可无。

三、法律扩张时代下的法律实现其内在价值的途径

法律扩张时期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的关键又是对法律质量的提升,而法律质量的关键又在于对法律的内在价值的体现,因此必须充实我国法律的内在价值。

首先,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应当更多的体现其内在价值。法律体系初步建立前,法律制定和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具有构架上的重要作用。而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建立后,法律应当着重从体系内的根本价值上进行构建。这种价值所承载的是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的内核精神,而不是政府管理手段上的作用意义。所以法律的制定应当从以数量上的具体适用为出发点上而转移到从质量上体现法律的内在价值为出发点上,进而使法律所承载的不仅是其规制手段上的意义,而同时更加充分的包涵法治和民主的精神。同时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对法律的目的和具体内在价值进行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依法律机械的执行,更不因该将法律视作在具体政策上推行和管理手段上的工具。

篇5

关键词:儒家  道德文化  现代意义

千百年来,儒家道德文化与社会礼俗相结合,共同造就了中国人温柔敦厚、和平礼让的东方古典主义的人文品格,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资源。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现代化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即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篇6

要研究电影的价值,就必须从什么是价值开始。当今中国哲学界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多种价值的说法,主要的有:价值“需要说”“意义说”“属性说”“劳动说”“关系说”“效应说”。其中价值“效应说”是以对价值的存在的分析为基础的,认为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这里的效应是各种效应的总和,泛指客体对主体的一切功效,一切作用与影响。因而价值效应说能够涵盖一切领域的价值,能较好地揭示哲学价值的科学内涵。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电影的价值就是电影(客体)对观众(主体)的效应,这里的效应指的是电影对社会主体一切作用和影响。

(二)电影的价值本质

根据价值“效应说”,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主要是对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从根本上说是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客体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人类社会发展、完善,更加美好,上升到更高的境界。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电影的价值本质就是电影对社会主体发展、完善的效应。其真正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

二、电影技术价值论

电影作为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是科学技术的一种,因而可以从技术价值论的角度研究电影的价值。

(一)技术价值

当前哲学领域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部分来进行研究技术价值。技术的内在价值是发明者、设计者根据科学原理,目的是使自然的物质、能量或属性通过人的能动的创造设计,通过运行过程可以产生人们需要的结果。技术的功能是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技术内在价值的主要方面。

技术的外在价值是指通过技术的开发和生成、应用和普及,由技术的社会属性显示出来的价值。因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所以根据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作用,将技术的外在价值分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等。技术的外在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更加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

技术价值是技术主体与技术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的产物。考察技术价值的表现形式,不仅要从主体的角度去认识,还必须看到技术客体自身的属性对人的影响。只有从这两个角度去认识,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技术价值丰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二)电影技术价值

根据上述论述,电影技术价值可以从电影的本质属性和其在不同领域能发挥的作用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1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

电影创作者在运用电影技术创作电影作品时,必然会把自己理念、审美、价值观等付诸于影像上。因此,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是电影技术共同体在电影创作活动中与电影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逐渐形成的凝聚在电影中的价值,是电影创作共同体自身的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电影的各种要素之中所形成的,是以人的目的、意向、愿望和文化理想为基础,

2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始终存在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多种需求,这种需求同电影的应用结合起来后,就表现出丰富多彩的电影外在技术价值(即电影的价值) 。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主要有经济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等表现形式。电影的经济价值是指在人们经济生活领域或活动中,电影所显示出的价值。电影的政治价值指的是在人们政治领域活动中,电影所能创造的成果及价值。电影的文化价值是指电影在文化的发展与创造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电影的精神价值是指电影在精神文明发展中,所能体现出的价值。

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不仅包含了社会外在的需求也包含了人的内在的需求,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创作共同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其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方向性和指导性。因此,研究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电影价值的建构

根据上述论述可以得出:电影的真正价值在于促进社会主体的发展,使人类社会更加完善,更加美好;电影技术价值要从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两个角度去认识,但电影的内在技术价值凝聚在主体对外在价值的认识之中,是主体自身价值观念和本质力量内化于外在价值之中所形成的。因此,以下将根据电影的外在技术价值,结合电影特殊性及其在社会各领域内的影响,对电影的价值进行详细论述。

(一)电影的商业价值

电影的商业价值是指电影在生产、消费、交易中的经济价值,表现在其创造的巨大经济效益及电影产业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电影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工业化和商业文明的产物,如果没有技术革新,就不会有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同时由于电影在商业相当发达的背景下诞生,就更多地打上了商业文明的烙印,天生地具有产品的属性。

商业价值是电影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电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电影的商业价值也成为大多数电影投资、制作者关注的问题,而“票房”作为商业价值的外在表现更是关注的焦点,部分电影为追求票房,迎合部分人的口味,过分炫耀、甚至滥用技术,弱化了电影的文化教育内涵,引起了诸多批判。如何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之间寻找平衡点,是电影制作者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电影的审美价值

电影的审美价值是指电影给观众视觉、听觉的审美享受,满足观众审美需要,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培养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的作用。电影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综合了戏剧、舞蹈、绘画阿乐、建筑等艺术特长,给人以最直观的视听觉审美享受,它在审美功能上比其他艺术更有潜质。运用电影技术创造的唯美的画面、经典的对白、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旋律、震撼的音响效果,给人的审美享受。许多电影中还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做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使欣赏者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修养。因此,电影给观众带来的这种审美体验具有独特的属性与价值,是不能忽略的。

(三)电影的娱乐价值

电影的娱乐价值是指电影带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缓解疲劳、减轻压力和修身养性的作用。电影能给观众带来愉快体验,能减轻压力依然是观众选择电影的重要原因。但电影不能为娱乐而娱乐,更不能为娱乐而漠视或抛弃其引导功能。美国一些好的娱乐电影,对正义、对真善美有着鲜明的追求,他们斥巨资拍商业片,还是要说清一些道理,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迪。

(四)电影的道德价值

电影的道德价值是指电影中反映出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对改变社会风气及道德养成的作用。电影以“文以载道”“娱乐寓教”的方式传播社会伦理规范,通过舆论惩恶扬善,促进社会道德和谐。一些影视作品揭示的人生哲学道理和和社会伦理道德,不仅是电影文化上的意义,也是电影应该具有的特定价值,银屏人物常常会成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模仿对象。因此,电影中应更多表现“与人合作”“尊老爱幼”“热爱自然”“帮助别人”等良好社会道德,让观众在声画世界里自然地接受良好道德的熏陶。

(五)电影的文化价值

篇7

    [文章编号]1001—4799(1999)06—0089—0092

    一、关于德育功能

    功能是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结构有机构成的系统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是表示系 统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范畴,它体现了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的交换关系。功能侧重表 示系统对环境产生的作用,但功能又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它是在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如果离 开了一定的环境及环境与系统的相互关系,抽象地谈论功能,那么,这种谈论没有意义。功能不仅包括系统对 环境的作用,而且包括环境对系统的作用。这种功能是系统与边界之外的环境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我们把 这种功能称为外部功能。

    系统与环境的区分是相对的,在特定的系统域界内,一个系统可以分为A、B、C等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 对于大系统来说, 是其组成的要素;而就各个子系统来说,则各有其功能。就A系统来说,它以B系统、C系统 为环境,并与它们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一定的功能。 我们把特定边界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结果,称之为内部功能。

    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 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内部功能。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目的、德 育内容和方法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的总和即为德育内部功能,其中主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所产 生的结果。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受教育者严格遵守、积极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享 用观念的形成,即表现为适应功能、认同功能和享用功能。德育的适应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严格遵 守外在的道德规范;德育的认同功能是指,德育能够使受教育者内化和认同外在的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良心。 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从中体验到满足、 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乐”(注: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第213页。 )。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表现为教育者师德的形成和提高、教育方法的改进 和教育内容的丰富等等。

    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结果,称为德育的外部功能。德育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界、政治、 经济、文化等因素。德育外部功能包括系统对自然界、政治、经济、文化所产生的作用和自然界、政治、经济 、文化等外在环境对德育系统所产生的作用。德育系统对环境的作用所导致的功能,主要有自然性功能、政治 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等等。德育环境对其系统的作用所带来的功能表现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对学校德 育的控制作用,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学校德育的最终决定作用,文化对学校德育的渗透作用,自然环境 对学校德育的熏陶作用等等。最终促使德育目标被修订、德育内容不断丰富、德育方法不断改进、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的德性不断完善。

    以上仅指出了德育的正面功能。其实,德育还具有负面功能。德育既具有使个体遵守、认同外在的道德规 范的功能,同时又具有使个体抗拒、否认外在的道德规范的功能;德育既可以使个体觉得德性追求是一种享受 ,又可能使个体把道德生活看作是一种限制、一种痛苦;德育既能够通过控制,引导学生的言行,从而维护现 存政治制度的稳定,同时又能够为摧毁现存政治制度准备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德育既可以保存、发展现有文 化,又可能使现有的文化发展链条中断。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的功能均有正负之分。

    由上可知,德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德育环境有多少因素,就有多少功能;德育系统内有多少因素 ,就有多少功能。把德育功能简单化的作法(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 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 )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 檀传宝: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 与实验》,1995(4)。),是方法论上的失误。

    二、关于德育价值

    有论者把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直接等同起来(注: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北京:教育科学 出版社,1993,第193页。),因而也就把德育功能和德育价值等同起来。这是笔者不赞同的。我们在研究德育 功能时,应结合德育价值进行研究,但必须将二者区分开来。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与主体需要之间的现实关系,价值既不单纯是客 体的属性或功能,也不单纯是主体的需要,但又离不开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它表示客体的属性或功能在 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是作为客体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作为德育价值主体的社会、个人 的德性需要的满足与否、促进与否的关系。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性、功能与德育价值主体的需 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的。

    德育价值主体是指系统内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各类群体(包括民族、国家等等)。 德育价值客体是指德育活动及其功能。

    个人的德性需要是指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个人通过道德教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来提 高自己的道德境界,以完善自己的德性结构。德育活动及其功能对个人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个人价值, 具体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中的个人等价值主体德性的完善。社会的德性需要应通过具有优良德 性的人才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在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来满足,社会的德性需要 ,不能由各种德育活动及其内部功能来直接满足。但任何社会都十分重视德育,其目的是希望培育各种优良德 性的人才,这种人才对社会的德性需要的满足即为德育的社会价值。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德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尽管要考虑如何满足社会的、教育者的、社会环境中的个 人的德性需要,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境界,完善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满足受教育者的 德性需要。因为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和社会的德性需要能否满足,不是德育系统内部主体所能给予的,而是受到 社会环境中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严格说来,把受教育者在德育系统之 外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价值都归功于德育,不仅不科学,反而会造成社会各界对德育的期望过高 ,在达不到期望时,人们就会对德育的价值产生失望和怀疑。所以,我们必须将德育在系统内实现的培养人的 德性的价值和德育通过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而在德育系统之外间接实现的各种社会价值,严格区分开来,并研 究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德育在系统内直接实现的价值,是德育价值主体通过德育活动所带 来的德性的完善,这种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内在价值或直接价值;德育通过受教育者的活动这一中介在德育系 统之外创造的价值,可以称为德育的外在价值或间接价值,这种价值能否顺利实现,不完全受德育系统内价值 主体的控制。

    三、德育功能与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德育功能主要反映的是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系统和子系统的属性(培养人的 德性的活动)来决定。功能具有客观性,功能不一定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德育价值主要反映的是德育活动的属 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社会、个人对德性的需要来决定,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为我性。功能关系反 映德育系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系统内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客观的因果性联系。价值关系虽然 离不开因果联系,但主要表现为德育价值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合目的性关系。德育功能关系的改变,是系统与环 境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系统与环境的变化,包括德育系统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 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德育价值关系的完善是个人和社会德性需 要的满足。所以,德育活动应该是价值主体(社会、个人)在其德性需要的驱动下,用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机制 去改变现存的德育功能关系,使之适应和满足其德性发展需要,形成一种新的价值关系的过程。德育活动的结 果不仅应是合规律性的,而且应是合目的性的。德育,作为一种创造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因果性活动, 也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因果性和目的性的区别并不排除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不仅表现在它们共同存在于德育活动之中,相互作用 并影响活动的结果,而且表现在,对于德育活动来说,目的乃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力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 动因或原因,即“目的因”。作为一种原因,它促使德育价值主体开展各种活动以满足其德性需要。它不同于 一般原因的地方在于,这种原因就是活动直接要达到的结果。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德育功能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德育功能是德育价值得以实现的手段。德育价值的实现即个人和社会德性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开 展各种德育活动,使德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德育功能,作为系统与环境以及系统内诸要素相互作用的 客观结果,是满足社会和个人德性需要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各种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 要就无法满足,德育价值也就无法实现。

    其次,德育价值是德育功能的目的。人们开展各种德育活动,总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德性需要。在德 育活动中,各种德育功能的发挥是为了实现某种德育价值。离开德育价值,各种功能的存在是无意义的;离开 德育价值的规范和引导,德育活动可能导致各种负功能的产生,或者导致德育工作的低效率。

    再次,德育的内部功能和内在价值,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对系统内价值主体的需要的 满足;德育外部功能和外在价值,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德育培养的具有德性的人才对社会德性需 求的满足。

    四、德育目的与价值、德育目的与功能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德育目的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在活动之前,人们在观念中提出和设定目的,在实践中实现和达到目的。德 育目的是活动的内在动因,它调动主体的全部热情和力量,为实现某一目的而奋斗。德育活动是由许多因素、 许多环节构成的,目的是诸因素、诸环节的中心,正是围绕这一中心,它们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协同作用。 所以,我们研究德育功能和价值,应结合德育目的进行研究。但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学者却把德育功能和 德育目的混淆起来,把德育功能说成是育德(注:鲁洁:《教育研究》,1992(8)、1993(5)、1994(6)、 1995(6)有关文章,《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2)有关文章;刘尧:《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4);檀 传宝:《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1); 李道仁:《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4);吴亚林:《教育研究与 实验》,1995(4)。),实际上,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

    目的是主体的一种设计、期望,是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人在活动之前思想上设计的活动结果。所以, 目的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其主观性。

    目的反映主体的需要,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是人对于自己的需要的自我意识。人是根据需要提出目的 的,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更主要的是自身需要的满足。

    德育目的所概括和表达的不是现实中的价值关系,而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人的一种德性追求。所以, 德育目的是主观的。德育目的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在其德性需要不断发展和对需要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殊 的精神追求,是他们对未来德性的一种憧憬、预测和构想。

    德育目的与德育价值是相互联系的,德育目的是有待实现的德育价值,二者通过德育活动相互转化,德育 目的通过德育活动得以实现向现实价值的转化,从而改变原来的价值关系;而对新出现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又会 产生新的德性需要,经过德育系统内价值主体的思维加工和选择后提出新的目的,又实现价值向目的的转化。

    但是,德育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者与德育目的之间相互转化的机制是不同的。德育目的与内 在价值之间的相互转化,虽然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 系统内价值主体能够控制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是系统内价值主体德性需要的 满足,所以,德育目的与内在价值之间具有同一性,德育目的就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

    德育目的与德育的外在价值能否相互转化,不完全取决于系统内价值主体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制于社会环 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所以,德育目的与外在价值不能直接转化。如果我们把德育目的规定为对外在 价值的追求,最终就会使德育目的落空,使人们对德育产生失望。德育工作的重点是促使内在价值充分实现。 对其外在价值能否实现的问题,必须依赖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至此,我们对德育目的就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德育目的是对内在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内在价值包括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德性的完善,而德育工作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所以,德育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德性,或者说是 “育德”,包括受教育者道德境界的提高和受教育者德性结构的完善。人的德性可以分为三种境界:他律道德 境界、自律道德境界和自由道德境界。德育的目的就是促使受教育者沿着他律——自律——自由的路线发展。 个体德性不仅包括境界层次,而且包括结构层次,个体的德性结构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包括德性的形 式维、德性的内容维及其能力维,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的德性结构不断完善。

    在研究德育功能时,有的论者把德育功能和德育目的混淆起来,这是方法论失误的另一种表现。德育目的 不同于德育功能,德育目的反映的是理想中的价值关系,是理想中的德性状况,德育功能是系统与环境以及系 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目的具有主观性、价值取向性,功能则是客观的、中立的。

篇8

关键词:客户价值 价值取向 客户价值取向 营销资源 客户战略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消费者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由此造成目标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在此背景下,企业单纯采用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或集中一点战略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的需要。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后发现,“采用多种竞争优势形式的企业比采用单一竞争优势形式的企业更为成功”(迈克尔•A•希特等著、吕巍等译,2009)。

在客户管理实践中,快速的判断客户需求并施以针对性的服务是获得客户满意的关键,但客户由于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经历(对个人客户而言)和企业使命、企业文化(对企业客户而言)等的不同,会造成其价值取向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需求。因此,企业在选择客户战略时,必须根据不同客户的价值取向针对性地选取合适的战略。传统的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或集中一点战略只能满足客户共性的需求,因而无法让客户真正满意。而要获得客户满意,必须根据不同价值取向客户的需求特点,相应调整客户战略,以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陈子秋,2005)。

客户价值与客户价值取向

(一)价值与客户价值

价值是标志着人与外界事物关系的一个范畴,它是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外界事物的客观属性对人所发生的效应和作用以及人对之的评价。所以,任何一种事物的价值,从广义上说应包含着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事物的存在对人的作用或意义;二是人对事物有用性的评价。

根据前述价值的定义,对于客户价值,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企业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二是客户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对于客户价值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有:

载瑟摩尔和罗沃尔德的客户感知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为客户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以客户为导向,把客户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客户价值是由客户而不是供应企业决定的,客户价值实际上是客户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载瑟摩尔指出,感知价值是主观的,随客户的不同而不同。类似地,罗沃尔德(Ravald)在1996年也作出了这样的论述:“不同客户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需求、偏好和财务资源,而这些资源显然影响着客户的感知价值”(蔡瑞林、徐德力,2009)。

劳特朋的4C理论。4C理论是由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Lauteborn)教授于1990年提出的,他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重新设定了市场营销组合的四个基本要素,即消费者需求与欲望(Consumer needs and wants)、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4C理论认为:第一,企业不要卖自己所能制造的产品,而要卖那些消费者想购买的产品,真正重视消费者(Consumer)。第二,暂不要考虑定价策略,而要去了解消费者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愿意付出的代价―即顾客成本(Cost)。第三,暂不要考虑销售渠道策略,而应当首先考虑如何给消费者提供购得商品的便利条件(Convenience)。第四,暂不要考虑怎样促销,而应当首先考虑与消费者沟通(Communications)的手段和方式(袁晓莉、雷银生,2007)。

菲利普•科特勒的客户让渡价值理论。按照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 Delivered Value,CDV)是指总顾客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TCV)与总顾客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TCC)之差。总顾客价值是指顾客期望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利益的总和,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总顾客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和使用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而付出的代价的总和,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汝和等译,2001)。

格隆罗斯的客户价值过程理论。格隆罗斯是从关系营销的角度阐述客户价值的,他认为,价值过程是关系营销的起点和终点,关系营销应该为客户和其他各方创造出比单纯交易营销更大的价值,并且必须让客户感知到持续关系中所创造的价值。

(二)价值取向与客户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在此,笔者认为客户价值取向是客户基于自身的价值观、需求、偏好和财务资源,在面对或处理与供应商各种矛盾、冲突和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

基于价值取向的客户类型划分

不同的客户由于价值观、需求、偏好和财务资源不同,抑或是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在采购或购买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根据客户的基本价值取向,本文将其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内在价值型客户。内在价值型客户也称交易或产品价值型客户。对于内在价值型客户来说,购买的价值来自产品本身,他们最注重价值中的成本因素,希望以最低的价格、最便利的方式和最快的速度获得产品或服务,而对产品或服务之外的东西不感兴趣。“不要派你们的销售人员来,把你们的报价发过来就可以了。如果你们想赢得订单,最好报出最有竞争力的价格,因为我们手里还有好几家公司的报价……”,这是内在价值型客户最典型的用语。

外在价值型客户。外在价值型客户也称附加价值型客户。外在价值型客户不仅关注产品本身,还对产品的附加价值或增值利益非常感兴趣,如良好的人员沟通、量身定做的服务和有区别的对待。“我们要的不仅仅是一套软件,我们非常关注售后服务如人员培训、系统维护和升级等……”,这是外在价值型客户的典型用语。

战略价值型客户。战略价值型客户也叫战略伙伴型客户。这些客户往往要求非同一般的价值创造,而非产品、服务或建议这么简单。“我们需要的是战略性的合作伙伴,他们不但能为我们提供量身定做的产品或服务,而且还能将其经营计划融入我们的战略规划……”,这是战略价值型客户最典型的用语。

客户价值取向视角下的客户战略选择

(一)根据客户价值取向配置营销资源

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战略营销概念以来,基于客户导向的战略营销管理过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戴维•W•克雷文斯、弗兰克•布拉德里、罗伯特•J•多兰等学者将战略营销管理过程描述为:创造客户价值―获取客户价值―传递客户价值―保持客户价值的系统管理过程,强调内部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营销实践表明,根据客户价值取向配置营销资源是企业实现客户价值和自身价值,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营销资源呢?格让特认为,资源是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能力指完成一定任务或活动的一组资源具有的能量。从资源与能力的一般性关系,可以将营销资源界定为组织控制和利用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切经营要素的总和(冯鹏义,2006)。与客户价值取向相匹配的营销资源配置情况见图1。

图1显示,区域一为企业营销资源投入过度的情况,造成资源的浪费;区域三显示的情况是企业营销资源投入不足,客户不满意;只有在区域二的范围内实现了企业营销资源与客户价值取向(或期望)的匹配。

(二)根据客户价值取向调整客户战略

如图1所示,在客户战略的选择上,不是企业在客户身上投入越多客户满意度就越高,而是要根据客户价值取向,合理配置企业的营销资源,以免出现过度投入和投入不足的情况。根据不同价值取向的三类客户,我们应该在战略选择上有所侧重,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单一的战略。基于客户价值取向的客户战略选择如表1所示。

结论

随着客户价值观的多元化,其需求差异化是必然趋势,企业营销战略或客户战略必然要结合客户价值取向,以使有限的营销资源得到最高效率的配置。基于此种假设或结论,本文将客户按照价值取向分为内在价值型客户、外在价值型客户和战略价值型客户,并采取相对应的客户战略。但由于目前理论和实践界对客户价值取向及客户战略的研究基础薄弱,本文仅在有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基于客户价值取向的客户战略选择这样一个现实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事实上,对客户价值取向的界定、客户价值取向划分标准及类型、客户战略定义及内容的界定等问题,都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A•希特(Michael A.Hitt),R•杜安•爱尔兰(R.Duane Ireland),罗伯特•E•霍斯基森(Robert E.Hoskisson),吕巍等译.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原书第8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陈子秋.客户经理培训方案精选[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蔡瑞林,徐德力.客户关系管理实务[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4.袁晓莉,雷银生.国际市场营销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等译.营销管理(新千年版•第十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9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6-0036-04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07年全国将有495万高校毕业生。〔1〕从2005年起,国家建立了以教师资格认证为标志的职业资格制度,师范毕业生将同其他毕业生一样,面临用人单位严格的筛选。这些变化给师范毕业生,尤其是女生的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许多研究者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期望值高,但信心不足,不愿承担风险,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特定专业还会由于专业特点而存在不同的就业障碍,如:师范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会面临管理体制限制及学校的培养和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等问题。除此之外,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还遇到了就业率低、性别歧视、就业层次低、用人单位不愿承担女性“四期”(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费用等难题。

笔者认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阻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就业期望有密切关联。就业期望是指个人对某种职业的渴求或向往,它既是个人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又是决定个人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2〕显然,就业期望是个体择业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它影响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因此,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就业期望,对他们应对择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研究主要探讨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以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06级、05级、04级三个年级的女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51份,回收问卷146份,回收率为96.7%,其中有效问卷为142份。生源地为沪籍102人,非沪籍36人,另有4人不详。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华东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就业期望的调查,涉及三个方面:

(1)声望地位和稳定感期望(如个人对工作后取得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期望)。(2)外在价值期望(如工作后对单位提供晋升机会的期望)。(3)内在价值期望(如自我实现的期望)。

第二部分为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为自我因素(包括个人实力与人际关系)与环境因素。

第三部分为两道开放式问题,旨在让被试直接表达对就业期望的意见与看法。

问卷采用利克特5点评分法,以各项得分总和的均值作为衡量指标。就业期望的评定有五个等级,分别是:“很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具体评分标准为“很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太重要”4分,“不重要”5分。就业期望总分均值越低说明就业期望越高。个人能力评估的评分标准亦相同,即:“非常好”1分,“比较好”2分,“一般”3分,“不太好”4分,“极度不好”5分。个人能力评估总分均值越低说明个人评估越高。

研究者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得出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19,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三)数据整理与分析

研究者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探究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就业期望

研究者针对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三个方面,即声望地位和稳定感期望、外在价值期望和内在价值期望,分别进行了分析(见表1、表2、表3)。

上述统计数据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三方面的重要性指数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对声望地位和稳定感的期望、内在价值的期望、外在价值的期望。各指标的加权分数介于1.5~2.1之间,重要性指数介于40.01~55.54之间,其中重要性指数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提供医疗、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工作稳定性较好和单位在大中型城市。

(二)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

1.自我因素

(1)个人评价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研究者对个人评价与就业期望及其各部分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得到肯德尔相关系数(见表4)。

表4数据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个人评价与其就业期望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具体表现为:个人评价与内在价值期望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与声望地位和稳定感期望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在价值期望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

(2)生源地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研究者对不同生源地女生就业期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沪籍女生的就业期望 x=2.027,σ=0.3949;非沪籍女生的就业期望x=2.065,σ=0.3310。对两者进行t检验,得t=0.265,p=0.608。此结果表明,非沪籍女生的就业期望略高于沪籍,且集中程度较高,但两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即沪籍和非沪籍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基本一致。

(3)年级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研究者通过F检验,对不同年级女生的就业期望进行方差分析,得:F=3.939,p=0.022。此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不存在显著差异。

2.环境因素

(1)对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

通过分析各年级女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研究者发现,她们总体上对当前就业形势持积极态度(见图1)。

图1显示,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女生大多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一般,一部分认为比较乐观,仅有极少部分认为悲观。

(2)对求职过程中性别因素的看法

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普遍认为求职过程中性别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大多数认为女生处于劣势(见图2)。

图2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各年级女生中的大多数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男生优于女生。

(3)家庭月收入与月消费水平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相关分析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与家庭月收入和月消费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具体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与家庭月收入和月消费水平存在负相关,但不显著。

(4)家庭和重要朋友对就业期望的影响

通过相关分析,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与家庭和重要朋友的影响之间的相关系数rw=0.031。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

四、讨论

(一)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普遍偏高,各指标重要性指数介于40.01~55.54之间,这一范围较2002年的大学生总体就业期望水平高出将近一倍。〔3〕其中她们对职业的声望地位和稳定感的期望最高,其次是内在价值期望,最后是外在价值期望。这种高就业期望主要表现为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寻求大中城市中福利高、社会保障健全、稳定性好的职业。

从就业期望的影响因素来看,个人评价的影响尤其显著。其中,内在价值期望与个人评价最为相关。

研究结果还反映出,该校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男生优于女生”,但是她们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却比较积极。这反映了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在渴望成就事业,积极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性别弱势观念的影响。

(二)个人、学校、社会共同干预,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

根据本研究显示的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就业期望的特点 ,笔者认为应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干预,促使她们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

从研究结果来看,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对自身进行评价时,多以生理条件和学习成绩为准绳,对就业形势、职业要求等因素考虑较少。首先,不少女生并没有意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她们尚存在“天之骄子”等观念,对自身评价偏离实际情况。其次,学前教育工作性质决定了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拥有娴熟的教学技能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大多数女生对这一职业要求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仍局限于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衡量,忽视对实际教学能力的评价。〔4,5〕片面的自我评价也是她们高就业期望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转变观念,结合就业形势、职业要求等因素,对自身进行理性评价是确立合理就业期望的关键。

Clem Adelma认为,师范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对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师范院校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专业支持。〔6〕但是,目前国内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陈旧,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儿童发展的需求,对教学组织、问题解决以及实际运用教育理论等能力的培养并未给予足够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培养的学前教育师资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难以胜任有效的教学工作。〔7〕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女生职业观念落后,缺乏必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客观上给她们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带来了阻力。因此,改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模式对学前教育专业女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论

(1)该校学前教育专业女生的就业期望普遍偏高。(2)就业期望受个人评价影响显著。(3)大多数女生认为在求职过程中“男生优于女生”,但仍对当前就业形势表现出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7〕13号〔S〕.2007.

〔2〕吴谅谅,李宝仙.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3):18.

〔3〕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J〕.青年研究,2002.

〔4〕〔7〕LORNA KSCHAN, ELIZABELTHJMELLOR.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early childhood services〔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2002:253,62-63.

〔5〕〔6〕GAJENDRA K VERMA.Inequality and teacher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3:1,101.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n Career Expectancy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 Female Undergraduat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Wang Ling, Shen Jiao

篇10

千百年来,儒家道德文化与社会礼俗相结合,共同造就了中国人温柔敦厚、和平礼让的东方古典主义的人文品格,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资源。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现代化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即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道德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具体表现,首先是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需求中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他甚至认为,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只有抱有一种高尚的追求,仍然可以生活得乐观愉快、奋发有为。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进一步将这种人格理想具体化为“大丈夫”的人格楷模。他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完善人格的道路上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现代人将从这种重气节、重操守的道德观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其次,仁爱品德的养成。孔子强调仁爱,指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或道德觉悟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爱人”。“爱人”主要体现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吾不欲人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在这里,孔子把仁爱看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而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再次,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道德力量。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生态度,强调“日新”、“革新”,如《礼记·大学》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天天有进步,日日有创新。《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像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力求进步,改革创新。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的精神和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品质以及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决心。

儒家道德文化的外在价值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主体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群体、同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这种整体主义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这种“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培育了人们对社会、民族的义务感、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其次,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区分小人与君子中,孔子提出“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超脱功利,追求道德仁义。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他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到孟子那里,发展成为“舍生取义”的精神,即当物质利益(乃至生命)与道德正义不能兼顾时,宁愿舍去物质利益(甚至生命)也要维护道德正义。孟子提倡的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为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国家的尊严,为了坚持真理,奋不顾身,大义凛然。再次,普遍和谐的社会理想。《语论·学而》说:“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在家庭中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实现家庭和谐;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上,要“和长幼”、和邻里、和朋友,实现人我和谐;在人与社会群体之间,提倡“舍个人而就群体”、“舍小家而顾大家”,实现群己和谐;在民族国家关系中,提倡“四海一家”、“和谐天下”,推崇和平外交,反对不义之战,以实现民族国家的和谐。达到这种普遍和谐的境界后,人便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实现与道和、与人和、与天地和,使社会成为理想社会,使世界成为完美的世界。二、我国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

2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我国的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重金钱,轻做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些人短期内变得富有,对金钱特别看重。他们衡量人是以金钱为主,不是以智慧和人格为主。这种“重金钱、轻人格”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比如,在学校里求学的学生竞相购买名牌货,互相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更可悲的是,在金钱挂帅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把自己当成雇主,把同学当成雇员,出钱雇同学写作业,刻苦攻读的精神已荡然无存。而儒家道德文化十分注重人禽之别和做人的道德准则。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公孙丑下》)以此为出发点,进而提出做人的问题,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只限于“食色”本能的物质生活欲望的满足,仅限于此,则与禽兽无异;要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就要学会做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人格。显然儒家道德文化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指南。

篇11

中图分类号:D911.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209-02

中国古人的自然价值观念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思想相当吻合。道家主张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儒家观念中,人与自然界就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亲和的关系。佛教禅学更是包括了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集中体现为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

西方关于自然的价值观念,都跟神学价值观念的传统密切相关。基督教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对于虔信上帝的西方中世纪人来说上帝才是绝对主体,而人只是上帝的创造物。但“上帝死了”之后,人起立而入于他的本质的主体性中。启蒙的或现代性的自然价值观念的前提,是人与自然界的对立,人作为“主体”而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在这种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置中,自然之有价值,在于能满足人的需要,即能被人认识、改造、征服、利用。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自然的工具价值(外在价值)问题上并无太大分歧,生态伦理学派提出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这一哲学命题,成为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理论焦点。

一、内在价值的涵义

传统的对内在价值的理解认为内在价值为人类所特有并包含在人的本性之中。康德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理性为人创立的道德法则,人的无限价值也就在于此。人首先为自己立法,成为自己的主人,然后为自然立法,成为自然的主人。人作为自在目的具有绝对的价值和尊严,它是一切工具使用的最高界限。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所谓内在价值就是人内在固有的渴望潜能得以实现、创造力得以发挥、自我得以完成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在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或可能产生出来的更高、更好的价值取向,又称超越性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英国伦理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在1903 年出版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如果说一个事物具有内在价值就是指这个事物就其自身而言是善的,即内在价值只能是一种目的善。

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一书中指出,对价值概念的准确定义是正确认识自然价值以及自然“内在价值”问题的前提和关键。在《哲学走向荒野》这本书中,罗尔斯顿把自然价值概括为三部分:工具价值,内在价值,系统价值。罗尔斯顿认为,工具价值就是指某些被用来当作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的事物;内在价值指那些能在自身中发现价值而无须借助某些参照物的事物。

罗尔斯顿不同意传统的对于内在价值的看法,他认为自然不仅具有工具价值,而且具有客观的内在价值。他认为自然的内在价值呈现于人类的经验之中,它们不需要其他的工具性的参考,而是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享受。罗尔斯顿还认为,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是紧密联系的,内在价值只有植入工具价值中才能存在。没有任何生物体仅仅是一个工具,因为每一个生物体都有其完整的内在价值。

二、自然内在价值的论证

自然界的外在价值问题,是自然价值的性质和结构的一种客观描述,主要又是一种实践论证,因而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是它的内在价值问题,虽然也包含自然价值的性质和结构的一种客观描述,但更主要的是一种主观的哲学论证。

(一)罗尔斯顿的论证

罗尔斯顿一直主张自然拥有客观的内在价值,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首先,罗尔斯顿认为自然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即自然具有先在性。自然是创造万物,创造价值的母体。人类是在自然的进化过程中被自然创造出来的,他不仅有工具价值,而且也有内在价值。那么创造人类的母体――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其次,罗尔斯顿认为,任何物种的存在都有自身的目的,都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无须借助于外物的力量。罗尔斯顿把自然的主体性规定为自然的自我目的性。生物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泰勒就认为,生物都拥有平等的内在价值。罗尔斯顿承认对于有生命的物种来说,它们的内在价值可以用目的论的方法来证明,但是对于无生命的物种来说,要论证它们的内在价值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山川、河流、土地等等。为此罗尔斯顿没有从个体的角度来论证,而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论证。他也认为说一块泥土有内在价值是没有说服力的,而说整个地球是有内在价值的则比较容易接受。

(二)其他论证

1.主体性。在人类中心主义者看来,只有主体才有内在价值,一切没有主体性的存在物都不可能有内在价值。但人类中心主义者还认为只有人才具有主体性,一切非人存在物皆没有主体性,这一点就大可质疑了。

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是相对的,主体性是可以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而且人并不是惟一的主体,也不是最高的主体;作为“存在之大全”的自然才是最高的主体,甚至是绝对的主体;非人存在物也具有不同程度的主体性,从而亦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和权利。

“主体”这个概念最早由亚里士多德在逻辑意义上使用,他认为主体是命题的主语,与谓词相对,主语表示的是存在于世界中的实体,是某种特性和状态的承担者。而“主体性”这个概念则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初步涉及。此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多有变化,康德认为,主体是思维能动的综合作用,主体性是认识的能动性;黑格尔认为,主体是一种精神实体,主体性是一种纯粹精神运动;只是到了马克思那里主体才成为人,主体性才专指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但是现代西方有些学者则反对主客两分,把主体性理解为人和世界结合起来。这种意义上的主体及相对应的客体被有的学者称为“广义的主体和客体”,而传统意义上的主客体称为“狭义的主客体”,并且认为:“广义的主客体关系包含着狭义的主客体关系,狭义的主客体关系是广义的主客体关系中由于人的活动而凸显的特殊部分”。黑格尔说:“人实质上不同于主体。因为主体只是人格的可能性,……人是意识到这种主体性的主体”。在逻辑上说人是主体,没有问题,但说主体是人,在严格意义上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

2.目的性。按照传统哲学,主体只能是人,其他事物的价值是由人决定的,由人的功利决定的,并由人的目的来定义的。这里,人是目的,而且只有人是目的,人的目的具有唯一性,人的目的具有绝对的价值。如康德著名的“目的和手段”的划分,人是目的,而人以外的存在物是手段。人只对作为“目的”的人负有责任,而对于“手段”没有义务,因为作为手段的非人存在物是不具有自我意识的。

其实,不仅人类具有目的性,非人存在物同样存在目的性。现代科学揭示了世界不同层次的内在目的性。维纳等人所著《行为,目的和目的论》一书,把目的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人的目的性。它是人类自觉的和有计划的追求和行为。这是有意识的,是最高层次的目的性;二是动物和植物的目的性。它是生物有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利用环境资源以维护自己的生存和繁衍后代,这是一种本能。这是低一个层次的目的性;三是无机自然界的目的性。这是在反馈机制作用下或协和力作用下,维持或趋向一种特定的稳定状态,以保持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相协调的特性。也就是说,这是物质本身作为主体,保持它自身运动、自组织、自维持的性质。这是第三个层次的目的性。

三、对内在价值的质疑与思辨

不论是罗尔斯顿自然先在性的论证还是其他学者自然主体性的论证均受到质疑,反对者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家对自然内在价值的确证,走的是两条路线:一条是价值客观主义的确证路线;另一条是泛主体论的确证路线。

在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家中,罗尔斯顿是个最具代表性的价值客观主义论者,他论证自然的内在价值是从“在我们发现价值之前,价值就存在于大自然之中很久了,它们的存在先于我们对它们的认识”这一角度进行的,但反对者质疑:不与人联系谈价值,迟早会陷入无法自证的困境。

篇12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2-0065-06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市值与市值管理已成为众多上市公司特别关注的问题。2006年,宝钢股份成为首家正式将市值纳入股权激励计划的央企上市公司。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完全进入全流通时代,市值逐渐成为衡量上市公司股东财富、管理层绩效的新标杆,市值管理成为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和关键(施光耀等,2008;企业家天地编者,2008)。如何进行市值管理,首先应该明确市值内涵、市值管理实质及其目标。然而,目前虽然有关市值及市值管理的相关文献比较多(张济建等,2010;翁世淳,2010),但所有这些研究和讨论更多地侧重于市值管理方法、结果及评价等方面,对于市值的内涵和市值管理的实质、目标及模式很少做系统而深入的阐释。如果对市值的内涵、市值管理的实质和市值管理的目标把握不准确,根本就谈不上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值管理,所谓的市值管理措施与途径也只是主观推断和臆想,市值管理的实际效果必将与预期相差甚远。本文重点剖析市值的内涵与市值管理的实质,详细论述市值管理目标和模式定位,以期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践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借鉴。

一、上市公司市值的内涵

要回答上市公司市值这个问题,首先必须理解和明确上市公司价值的三种表现形式,即净资产重置价值、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

(一)公司的净资产重置价值

净资产是股东对企业资产的剩余诉求权,也就是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净值。净资产价值有账面价值和市场重置价值之分。净资产的账面价值是股东权益的账面反映,是指按现行会计准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净资产价值;净资产的市场重置价值是指对公司全部资产(包括所有有形资产和已确认的无形资产)按重置成本计价、付息债务按照市场价值计量而计算的净资产价值。由于计量属性的不同,账面价值与重置价值是不同的,但在新准则广泛使用公允价值的条件下,账面价值与重置价值的差异会越来越小。在讨论公司价值的时候,对净资产价值我们更多地倾向于市场重置价值的理解,可以理解为公司目前化整为零后所有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减去负债价值后的余额,是公司静态、历史价值的反映。

(二)公司的内在价值

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指一个公司在未来经营期中可以产生的全部现金流的现值之和,也可理解为目前公司净资产价值加上以后经营期内所有可能回报的现值之和。公司内在价值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内在价值反映的是公司未来、动态价值,是对公司未来经营绩效的评估;第二,内在价值是公司价值的一种客观存在,正如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提出的:“一般来说,内在价值是指一种有事实――比如资产、收益、股息、明确的前景等――作为根据的价值,它有别于受到人为操纵和心理因素干扰的市场价格”;第三,内在价值是投资决策的最根本依据,汤姆・科普兰(2002)指出:“从实质上看,投资者所购买的,是他们认为公司在未来可能取得的绩效,而不是过去的成果,也当然不可能是公司的净资产。”

(三)公司的市场价值

顾名思义,公司的市场价值就是公司的“市值”,是公司内在价值的市场表现,亦即一个公司在未来经营期中可以产生的全部现金流的现值之和的市场表现(夏鑫等,2013)。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弱有效性,使得公司内在价值的市场表现并不是很充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市值可以分为名义市值和实质市值。上市公司的名义市值等于股票市值乘以股份数量,而上市公司股票市值是一个随股票价格的波动而增减的变量;实质市值则等于公司内在价值加上股票外在价值(顾纪生等,2007),并不是简单的表面意义上的股票价格乘以股票数量。这里实质上明确了三个问题:第一,市值通过股票价格与股票数量的乘积来反映;第二,市值与公司价格是不同概念,市值属于价值范畴,可以通过价格来反映;第三,影响市值的因素除了内在价值外,还与外在表现有关。所以,上市公司的市值应不仅包括公司的内在价值,还应包括其外在价值(顾纪生等,2007)。内在价值是上市公司市值的基础,也是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外在价值是市场对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发现和认同度,是影响公司市值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市场对公司未来的预期和信心。认同度越高,内在价值的市场表现越充分,市值越接近内在价值;反之,则市值与内在价值发生偏离。

(四)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净资产价值的关系辨析

在完全有效的成熟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市值等于股票价格与股份数量的乘积,而股票价格是围绕内在价值而波动的,所以上市公司的市值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如图1中的V2和V1,V1表示上市公司内在价值,V2表示上市公司市值,V0表示净资产重置价值,P表示上市公司价格曲线)。所以,股票价格(P)的波动,实质上是围绕上市公司的市值(V2)进行的。由于净资产价值是公司历史经营业绩的静态反映,一般来讲,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要高于净资产重置价值(V0),因此净资产重置价值是上市公司股票波动的底线,也是市值的底线。在成熟的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条件下,上市公司市值、内在价值、净资产重置价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对于中国非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公司的内在价值(V1)不能通过市场得到完全反映,而是与其市场预期即市值(V2)存在背离现象。由于内在价值的不可精确评估,股票市场中的股价是基于市场对公司内在价值的预期而确定的,实质上是围绕内在价值的市场预期即市值(V2)进行波动的,并不是依据企业内在价值进行波动。所以,当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市场预期高估时,上市公司市值就会虚高,与内在价值产生较大背离(如图2中的V2远高于V1),围绕市值而波动的股票价格也会整体升高,产生价值泡沫;当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市场预期低估时,上市公司市值就会虚低,围绕市值而波动的股票价格也会整体降低,贬低公司价值。

二、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

在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市值与内在价值存在背离比较常见(施光耀等,2008),于是才产生了不同于内在价值的市值概念,也就进而有了市值管理的概念。顾名思义,市值管理是对上市公司市值的管理,应从股东、股价和股本三个方面入手,以促进上市公司市值的持续和稳定增长(施光耀,2005)。市值管理应以公司价值最大化并提升估值水平为目标,同时强调市值管理是一种长效机制,所有影响未来公司价值的因素均应进行重点管理,根据市场环境动态调整,保持上市公司可持续价值优势。公司市值最大化实质上是指公司内在价值最大化,提高估值水平实质上是指实现最大化的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上的充分表现和反映。基于此,刘国芳等(2007)更为明确地指出“内在价值是上市公司市值的基础,而上市公司的市值是其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综合多位学者的观点,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2007)更为全面地指出“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与合规的价值经营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战略管理行为”。在强调内在价值最大化的同时,指出了价值实现最优化。也就是说,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全流通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不仅要采取一切价值管理措施追求股东内在价值的最大化,还要采取各种适合的资本营运方法,进行有效的关系管理,使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得到充分反映,并保持一个合理、稳定的溢价,使上市公司市值与其内在价值相吻合。这个溢价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最优为佳。

由此可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第一,以内在价值为基础和核心。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是对上市公司价值的管理,所以必须以其内在价值的逐步提升为基础,致力于追求内在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第二,可持续性。基于可持续经营假设和公司市值的内涵,要求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必须保持价值的长期、持续创造和提升能力,才能实现公司市值的可持续最大化。第三,动态性。一方面,市场经营环境瞬息万变,所有价值创造和提升措施与手段应该动态适应所处经济环境,以保持公司内在价值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市值信号,动态调整价值经营策略和信息披露、关系管理等价值实现措施,以提高内在价值的市场认同度。第四,关联性。在中国非成熟资本市场,市值与内在价值存在普遍偏离,市值管理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的恰当反映,实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值的高度关联和吻合(袁文娟,2012),脱离内在价值的高市值或低市值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其内在价值的持续创造和稳步增长为基础,并基于市值信号,恰当、合规运用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的方法和手段,保持与资本市场及时、动态的信息沟通和关联,实现市值最优化的战略性管理行为,主要包括价值创造、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三个环节。

(一)价值创造

价值创造是通过分析价值创造驱动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最大化的过程,是市值管理的核心。合理、有效的价值创造会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不当、无效的价值创造过程会降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夏鑫,2013)。以有效的价值创造为例,市值管理的价值创造过程如图3所示。在价值创造之前,市值(V2)与内在价值(V1)相吻合,价格(P)围绕市值(V2)和内在价值(V1)而波动,如图3(a)所示;有效的价值创造后,内在价值增长(V1V’1),市值也随之增长(V2V’2),价格围绕价值而波动,市值、内在价值及价格曲线如图3(b)所示。很显然,价值创造主要是实现内在价值的持续增长,并推动市值最大化。

(二)价值经营与价值实现

价值经营是当上市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发生背离时,主动采取并购、增持、回购、发行新股等合规的资本运作方式,向市场传递市值低估或高估的信号,以达到提升或稀释市值的目的。价值经营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持公司内在价值的持续、健康增长。价值实现是通过有效的市场沟通、充分的信息披露和全面的公司形象管理等途径,使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中得到恰当表现或反映。以市值高估为例,价值经营与价值实现过程如图4所示。市值高估时,市值(V2)远高于内在价值(V1),价格(P)围绕市值(V2)波动,此时价格(P)会严重背离内在价值(V1),如图4(a)所示;上市公司恰当、合规运用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方法、手段后,市值(V2)会趋近内在价值(V1),此时价格(P)围绕市值(V2)波动的结果,实质上就是围绕内在价值(V1)波动,价格能恰当地反映公司价值,如图4(b)所示。

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目标

有关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目标的表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争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值最大化还是内在价值最大化

因为市值反映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表现,亦即体现了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价值预期,所以上市公司市值的大小体现了上市公司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越高市值的上市公司,一方面体现了上市公司的较高价值创造能力和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往往更容易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可以获得更多潜在投资者的青睐,可以利用配股、增发等手段筹集到公司发展所需资金,有利于上市公司未来扩张和发展;最后,在股权分置后的全流通市场,越高市值的上市公司可以有效抵御被收购风险。可见,上市公司的高市值可以推动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逐步提升,追求市值最大化应该是市值管理的最理想目标。

然而,市值的高低取决于内在价值的大小,过度偏离内在价值的高市值,只能是“空中楼阁”,或者是“昙花一现”(夏鑫,2013),这种高市值实际上是一种价值泡沫,当市场环境发生细微变化,资金链条某个环节可能发生断裂,势必导致市值崩盘,严重损害各相关者的利益,实践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所以,追求市值最大化首先应该立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经营,实现内在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市值管理目标首先是内在价值最大化,然后才是市值最大化。

(二)纯粹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还是权衡相关者利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前已明确,市值管理是一种动态、长效机制,实现内在价值的可持续增长和稳定溢价的市场认同。然而,从价值创造和价值经营的角度看,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都是完全从股东的视角考虑,不可能真正实现内在价值动态、可持续的长期创造和稳定增长。众所周知,利润最大化除了没有考虑时间和风险价值外,其最大缺陷是容易导致经营的短期行为;纯粹的股东财富最大化虽然考虑了时间和风险价值,但仅考虑股东财富的增加,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保障,也不可能实现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夏鑫,2013)。很明显,当诸如薪酬、休假、工作环境等员工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时,可能会引起员工辞职、怠工甚至罢工,效率低下,势必影响公司未来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增长。从价值实现角度看,只强调股东利益的投资者关系管理,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不可能在资本市场得到充分的认同,也势必导致其内在价值与市值的过度偏离,容易导致市值跳水,影响股东财富。由此可见,纯粹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并不能实现上市公司价值创造的持续、稳定增长。

企业是一个由很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系统(弗里曼,1984),上市公司不仅要重视股东回报,还要关注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有关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公司财务管理的影响和应用,我国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上市公司应该均衡各相关者的利益,充分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进行共同公司治理(袁振兴,2004;陈宏辉等,2005;汤景辉,2008),突破“股东至上”,实施“利益相关者合作”的财务管理模式(张兆国等,2009)。基于此,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能否成为衡量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目标呢?笔者认为,这也并不恰当,理由有三:第一,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本身表述就存在问题,因为利益相关者不是一个主体,而是涉及很多个利益主体,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就是一个多目标最大化求解问题,而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同一个系统中实现多目标最大化是无解的、不可能的;第二,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冲突是一种客观存在,如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等,这些冲突虽可以协调和缓和,但不可能完全消除,也就是说,受其他相关者的利益约束,股东不可能追求到价值最大化,经营者也不可能追求到价值最大化,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样不可能追求到价值最大化(袁振兴,2004);第三,简单地把企业视为利益相关者相互达成的平等组合是不贴切的,因为各利益相关者契约缔结存在先后顺序,而且地位和贡献也有所不同,因此企业中各利益相关者享有的收益和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其利益的保障程度势必也有所不同,在企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相关者利益均实现最大化是不可能操作的(陈波,2001)。

所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所追求的内在价值最大化,并不是单一基于股东视角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也不可能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最大化,而应该是基于所有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权衡相关者利益条件下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傅元略,2007)。

(三)市值最大化还是市值最优化

在成熟、完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市值与其内在价值应该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单独市值管理的说法,市值管理实质上就是价值管理(芦阳,2012)。然而,在中国新兴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市值与其内在价值普遍存在偏离,偏离过大,会导致市值泡沫,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所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又一目标就是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实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上的恰当反映(姚电等,2011)。什么是恰当反映呢?恰当反映就是使公司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上得到充分反映,并有一个稳定、合理的溢价。这个溢价不是越高越好,而应该有一个度。所以,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市值最大化,而应该是追求内在价值得到完全反映并有稳定溢价的市值最优化。

综上所述,市值管理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权衡相关者利益条件下追求股东财富持续、稳定增长和最大化,并以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为方法与途径,使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得到恰当反映,实现内在价值与市值的动态关联,实现市值最优化。概括地讲,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目标可以深层次表述为:权衡相关者利益的股东财富可持续最大化增长并实现恰当关联的市值最优化。

四、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可持续市值管理

明确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内涵和目标,那么如何进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呢?或者说,如何确定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可持续创造模式,以及如何选择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的方法、手段与途径呢?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应该有了答案,只有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才能实现内在价值的动态、持续、稳定增长的市值最优化目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可持续市值管理,如图5所示。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权衡相关者利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考虑,价值创造的目标应该是权衡相关者利益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上市公司当前经济价值或价值创造最大化。基于此目标,从生产技术、成本控制、经营模式、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等深入分析价值驱动因素,并进行相应的价值创造途径和方法(如创新商业模式、拓宽市场渠道、深度开发核心技术、科学的激励考核、成本协同控制等)的选择。在进行价值创造方法选择时,一定基于利益相关者整体考虑,譬如依据成本控制驱动因素选择成本控制模式或方法来实现价值创造时,可以选择利益相关者成本协同控制模式。

(二)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上市公司的价值经营:相关者利益同步增长的可持续价值创造

价值经营可以说是利用资本市场对创造价值的再运用和再决策(投资、筹资、分配)过程,其目标实质上是在详细分析利益相关者效用驱动因素的基础上采取一定途径和方法实现价值创造能力可持续增长。利益相关者效用是指利益相关者理性需求的实现程度,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上市公司价值经营应该以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效用满意度为前提的相关者利益同步增长的可持续价值创造为目标,实现上市公司潜在价值的最大化。价值经营必须顺应市场环境,充分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综合权衡股东效用、客户效用、供应商效用、员工效用、政府效用和社会效用为驱动,选择适当的分配政策、灵活的再融资、增减持、并购重组、股权激励、资产注入、定向增发等手段(魏建国等,2013)。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利益相关者关系可持续改善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上市公司价值实现的目标,实质上是在充分分析价值偏离的所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途径和方法,以使上市公司的市值反映其内在价值的变化并保持稳定溢价。在目前弱有效的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是价值实现的关键途径,追求利益相关者关系持续改善是价值实现的核心目标。此外,信息披露质量、应急处理能力和媒介关系管理技巧等也是提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关联度的主要途径。

(四)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市值管理绩效评价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市值管理绩效评价,首先应该评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其次应该评价内在价值是否得到市场的恰当反映。(1)评估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应该基于利益相关者选择适当的评估模型和方法。例如,可以选择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诉求后的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或经济增加值(EVA)折现模型,并根据具体的价值经营方式、价值实现途径等调整相关参数,以评估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2)评价内在价值是否得到市场的恰当反映,应该基于利益相关者构建市值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市值管理中价值创造、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的各种影响因素,构建上市公司可持续市值管理绩效动态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既包括定量指标,也应包括定性指标;既包括结果指标,还必须包括过程指标。其次,根据评估的内在价值,综合考虑资本市场有效性和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利用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评判相结合的评价模型。

【参考文献】

[1] 施光耀,刘国芳,梁彦军.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研究[J].管理学报,2008(1):78-87.

[2] 企业家天地编者.市值管理:企业管理新标杆[J].企业家天地,2008(6):23-24.

[3] 张济建,苗晴.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10(4):82-86.

[4] 翁世淳.从价值创造到市值管理:价值管理理论变迁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2010(4):74-81.

[5] 汤姆・科普兰,蒂姆・科勒,杰克・默林.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与管理(第3版)[M].郝绍伦,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6] 夏鑫,傅元略,常叶青.上市公司可持续市值管理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当代会计评论,2013(2):15-21.

[7] 顾纪生,郭林艳,陈洁.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内涵辨析与外延构成[J].理论探讨,2007(6):128-129.

[8] 刘国芳,梁彦军,孙超.构建科学的市值管理绩效评价体系[J].董事会,2007(11):54-55.

[9] 袁文娟.公司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0] 汤景辉.基于价值视角的财务治理――兼论股东价值与利益相关者价值[J].会计之友,2008(11):13-14.

[11] 陈宏辉,贾生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公司治理的平衡原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5(8):114-121.

[12] 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9(3):54-69.

[13] 袁振兴.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J].会计研究,2004(11):38-42.

[14] 陈波.“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质疑[J].四川会计,2001(9):51-52.

[15] 傅元略.财务管理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

篇13

素质教育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方法,在高校中推行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关键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思想集中表现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上。由于思想是人们行动的先导,所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育实践。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应试教育”的教育思想有质的不同。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指导的原则,因为目标制约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育媒体的选择和教育评价。(2)整体优化原则,要从素质教育这个系统的整体出发,努力探求各要素功能的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3)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进行素质教育。(4)内启动原则,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启动学生的内因,激发他们的内在因素,使其主动接受外因的积极影响,并转化生成为自己的“营养”,成为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5)群体合作原则,在“教育社会化”的大教育观念指引下,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础功能和社区教育的依托功能,构筑教育社会化体制,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价值取向

1.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是高等教育文化价值的两个方面,它们对应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是一种求真精神,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是科学的内在;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最高展现,它引导人们以真善美为旨趣,在自我完善和为人类而献身的过程中,逐渐逼近真善美的理想境界。近代以来,在各种急功近利思想的驱使下,人们逐渐忘却了科学技术对“生活世界”的终极关怀功能,人类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在冷战期间,世界性的高等教育对科学技术的过分重视导致对人文精神的冷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问题的产生,而生态失衡、信仰危机、犯罪率上升等社会弊病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或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取向失衡的具体表现。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杨叔子曾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国家,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

内在价值是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高等教育通过专门高深知识的教与学活动培养高级人才,表现为教育的育人功能;外在价值是通过高等教育间接产生的价值,即工具价值,表现为教育的社会功能。在高等教育实践中,尤其在高等教育决策时,我们很难准确把握两者的有机统一,容易形成价值取向的矛盾。市场是严重偏向“物的依赖关系”的经济体制,高等教育的外在价值会被过分拔高,从而与重视人的价值和主体性的时代精神相冲突。在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时经常出现强调外在价值而忽视内在价值的现象,一味要求教育发挥出即时的、显性的功能,这在处理培养人才与社会服务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与创收的关系时,表现尤为明显。高等教育目标要与社会相契合,但并非一味迎合社会而丧失或降低其育人和社会批判的功能,对这一矛盾的协调与整合将是长期的。

3.理论研究价值与应用研究价值

这是高等教育在对待科学研究问题上的一组价值取向矛盾。理论研究强调对真理本身的追求,注重对学术问题本身的探索,而不管研究结果在当前的应用前景,体现的是一种受研究者自身的好奇心驱使的、追求一种精神价值的学术自由精神。应用研究则以实用性为目的,注重对现实需要的满足,追求实用技术对现实物质、精神生活的影响,这其实也就是一种带有现实功利倾向的学术价值观。在功利主义充斥大学校园的情况下,一些学者热衷于选择满足市场需要的研究项目,为自身带来物质上的实惠,功利主义色彩浓厚。两种价值取向的冲突及其产生的极度反差,导致并反映了学术研究发展趋势的不健康性。

二、高校教育中的主要矛盾之一

(一)就业压力

就业压力使升学人数增多,研究生报考方向缺乏理性分析。对于大部分面临就业的学生而言,升学可以说是在高强度就业压力下缓冲就业压力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所以,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形势不利的情况下纷纷选择了考研。就业压力下,毕业班的日常教学与就业矛盾突出,严重影响大学生本科教育的质量。在就业压力下日益凸显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日常教学与就业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在毕业班的学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虽然就业形势严峻,虽然考研、就业很重要,但无论是考研或者就业首先应以顺利完成本科阶段的教育为前提。倘若本科生的教育尚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又何谈研究生教育?在毕业设计阶段,这一情况更是混乱,那些没有签约的学生天天以找工作为由请假,不去上课;已签约的学生则被要求到签约单位实习,这些都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大学生本科阶段的教育和学习,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方针对策

合理设置高校专业,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使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专业培养必须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早期预测和宏观调控加以解决。政府主管部门要提前做好专业整体预测和设置规划,对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应重视专业审批问题,建立起有效合理的专业设置评估体系和规范的专业审批制度,加强专业设置审批管理,依据专业设置评估体系。政府也要鼓励学校在自身条件允许情况下发展有市场潜力的专业,加强对新专业的引导。各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应该考虑地方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以此作为学校创办和培养规模、学科专业设置的依据。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科学规划高等教育层次配置。从国家的角度看,人才培养结构是国家对于各级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梯度关系。应调研国外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衔接方式,理清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梯级关系,扭转整个社会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不正常现象,不要使考研成为第二次高考,把广大年轻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使他们在本科毕业后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同时,加强、提高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使职业高中、职业大学、本科、硕士、博士能够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同时,设计多种出口和流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自由流动。依靠市场资源支持高校扩招和市场机制调节高校毕业生的供求关系,不应再采用由政府财政投入支持高校扩招的政策,而应督促高校搞好这几年数量快速扩张中的资源消化、吸收和提高利用率工作,并鼓励高校利用市场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从而使我国有限的公共资源用在更加需要的地方,获得更优的效用,也有利于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

三、高校教育中矛盾之解决

(一)目标导向:超前预设,为生成导航

只有确立了正确而有效的目标,才能有正确而有效的实践。教学目标是一定时空下教学的质量规格与标准。教育者要充分认识目标导向的重大意义,并用它去统帅教学主体的思想,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我们要力求在保持“三个基本不变”(教学内容基本不变、教学任务基本不变、教学重点基本不变)的情形下同样实现教学的精彩纷呈。新课程提出“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是新课程下教学活动的目标导向,也是教学中最大最根本的效益。不管教学如何生成,也不管提出何种标准,我们都必须牢记教学是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的,除此,教学没有更高目标和更大利益。

(二)兼容兼顾:精心预设,为生成启航

所谓“精心预设”,就是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关键是为生成去寻求富有弹性的预设。这是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走向有效生成的起点。一个好的教学预设要符合三个标准:一是要有正确的方向性,有了正确价值为基础的预设才能制定出好的预设;二是要实事求是,既不虚夸也不保守,活动和效益有效衔接;三是要简便易行,措施有力,能随时检验执行的情况。

(三)互为补充:不拘预设,为生成保航

课堂要开放,开放后得到的意料、意外的惊喜和收获,这就是典型的生成。科学合理的生成,就是有效利用时间,对教学开放实施预先控制,讲究预设策略———全面完整,兼顾各方,有所重点,善于“弹钢琴”。课堂的随机因素很多,预设实施中总会遇到意外:或者是超越学生知识基础,学生力不从心;或者是未曾顾及学生认识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或者是滞后学生实际水平,教学缺乏张力……创造一个有效的生成性课堂,师生就会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

(四)收放有度:弹性预设,为生成护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