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

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农村的产业发展

篇1

[中图分类号] G12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67-3

一、农村经济机制影响着农村文化

(一)我国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滞后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步伐

究其原因,虽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原因。它包括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机制问题,经济机制的运行会影响上层建筑的文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经济体制模式上来看,经历了天然经济、自然经济、集体经济(计划经济)等阶段。我国农村自实行承包制改革以来,经济模式逐渐转向商品经济,但是不完全,因为从农田、农业经营里的收获大都是自给自足的。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后,农村经济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农村家庭既是社会机体中的一个元素,又是一个生产单位经营实体,在外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农村却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从事经济生活。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力集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人财物得到合理配置的经济运行模式。

(二)农村经济机制制约着农村文化发展,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与城市相比有很大区别

农民的文化生态跟农耕习惯密切相联,市场经济往往会打破传统农耕习惯,这样就会给农民在节庆、祭祀、休闲期间的文化活动造成影响;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也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比如竞争意识、个性意识、利益意识等都会给传统的乡风民俗造成影响。

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需要政府引导、扶助和支持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引导、扶助和支持

引导、扶助、支持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文化意识上,“文化下乡”送去作品,活动和服务是必需的,但文化意识是直接送给农民的“造血”功能。如果兴办文化产业振兴农村文化发展的意识深入到农民的心坎里,必然会爆发出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除了文化意识之外,文化部门的引导、扶助、支持最好的途径是典型示范。农民是讲实惠的,同时农民最相信亲眼看到的东西,当农民群众目睹到文化产业既能带来经济实惠,又能使人们享受到愉悦的文化生活,就会迸发出高涨的热情,积极参与文化产业的创办。在信息、人才、物力方面,文化部门应该对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帮助选项目,立项目,想方设法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文化产业的起步、举办过程中,文化站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文化站是国家最基层的文化机构,最了解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熟悉乡情民俗,掌握文化人才的状况,能够代表政府规划具体目标和事项。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选准优势产业项目,协调政府与村民之间的关系等具体事项中尽职尽责。

(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最需要政府给予政策的宽松环境

农村文化建设本来就是政府的应有之责,它无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突出成效的举措。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应该大力提倡农村文化产业。政府的支持从很大程度讲是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农民企业家和城里的企业家在农村广阔天地兴办文化产业,鼓励农民群众自己筹资举办文化产业,同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规模小的产业、个体户减免等优惠。基层政府还应在资金、土地、房屋建筑使用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切实帮助农村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和壮大。

(三)农村社会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才标志着我们党提出的宏伟目标真正实现

全面小康社会的内涵之一是文化,农村文化建设得怎么样,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社会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工业为城市提供着生活资料,还源源不断地提供着精神文化生活养料。街头巷尾的腰鼓、秧歌、舞龙,节庆、婚庆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场面和仪式,从其本源看,都是来自农村广阔土地滋生出来的文化。我国申奥成功的宣传片许多镜头是中国的群众文化场面,其中不少是乡间民俗文化的聚焦。因此,农村搞文化产业前景大有前途。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文化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途径

农村文化产业化,既是适应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又是适应农村经济历史发展状况的一种正确的选择。农村文化产业化建设,不同于一般定义上的文化产业化。它是以产业为手段,适应目前的农村经济状态和今后发展趋势,以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目的,焕发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鉴于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孕育着机遇,也开辟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我们可以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看到农村文化蓬勃开展的景象,他们的传统文化活动不仅延续发展,还不断增添新的文化活动项目,诸如乡间舞会、趣味竞技、产品演示、农艺赛事等。那里的农民不仅有着文化生活的欢悦,还吸引着城里人感受乡村文化的乐趣。事实证明,是市场经济把农村经济引入了产业化、规模化,并从文化观念到文化活动运行模式都适合了农村经济体制。而我国农村经济同全社会的市场经济相比,还没有达到完全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从农村经济的模式程度看,还没有达到产业化、规模化。但我国农村经济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文化要发展,我们应该把眼光既放在农村经济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与原有的经济模式相互衔接融合的背景和条件下,也要放在农村经济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看农村文化如何发展。

(三)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的作品和活动

事实上,我国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展开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剪纸、年画、各类民俗文化艺术节等,都是通过产业的方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在我国的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如果我们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许多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了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生活活跃和兴旺。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非常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的潜力,我们农村文化建设应该抓住机遇,以产业的方式使我们的民俗民间文化得到弘扬。

(四)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也能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在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对城里人来说,了解农村只不过是沿途的乡村风光或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乡村景象,其实秀山秀水田园风光都在乡间的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恰切地反映了真正的农家秀美风光其实在那僻远的深山幽谷、村寨田间。农村的旅游文化前景广阔,农家游的庭院民宅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景深曲径,美食游的大铁锅煮出的饭、炒出的菜,风俗游的民风香淳奇妙天然等等。旅游是人们的天性所致,是人在工作繁忙中放松自己,去领略风光世界,去感悟大自然,与多姿多彩的世界交汇是非常恰切的文化形式。我们的农村文化为什么不充分发挥旅游文化形式,使农民的文化生活有新的亮点和突破呢!

(五)让民间艺人成为农村文化产业运作的团队

在农村有许多节庆、民间庆典仪式和民间文化仪式,这些活动大都由一些老艺人、匠人来主持,许多群众都愿意参加这类活动。如果将农村中的文化人才资源聚集起来,形成产业运作的团队,这既能使农村文化有经常性的活动组织,又方便和促进农民文化生活和谐健康的发展。农民的节令庆典,农村政府及各部门举办各种主题的庆典活动和宣传活动,农户的婚娶、生日庆典,农村企业、个体户的开业庆典等,这都需要文化团队以文艺的形式张扬声势渲染气氛。在农民群众中有不少会吹拉弹唱,能歌善舞的人,有不少善于组织、主持能写会说的人,他们热衷于文化活动,他们希望能组织、协调起来。如果把农村的文化艺人巧匠组织起来,以产业经济的方式运行,不但保证了这些人的经济收入来源,文化团队的稳定和文化活动的连续持久,还能使民间文化活动的规模扩大,农民群众自然会得到文化生活的充实。

(六)开辟文化产业项目要适应科技进步的步伐

运用科技进步是开辟农村文化产业领域的一大成功经验。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发展较快,也尝到了实惠。近几年,许多青年农民群众用数码摄像机为当地政府举办的各种主题庆典活动、文化部门举办的民间艺术活动、农户婚娶、生日庆典等。拍摄MTV、DVD、VCD片,不但深受广大群众欢迎,而且也赚了不少钱。在拍摄秧歌、腰鼓、春节社火、地方小戏中,农民群众不请自来,义务当演员,场面十分热闹。为购置拍摄设备,许多农民还自愿捐款捐器材。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得到启示: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青年一代新的文化时尚,会给农村文化带来新的视野,同时也为农村文化产业开辟了新途径。科技带给农村的不仅是经济的进步,同样也给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生机。

另外,如工艺美术厂,电影流动放映服务,文化艺术培训班或学校等,都是很好的文化产业模式。通过以上几种模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农村文化产业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重视是容易兴办发展起来的。农村文化产业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社会,能够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巩固和壮大农村社会主义阵地起到促进作用。农村文化产业必然会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历史性创举,我们应该从现在起精心培养,呵护支持,使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农村文化建设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备内容。农村文化产业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举措,适应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社会的现状和发展,能够使我国的农村文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和成绩。随着农村文化产业向农村大地兴起、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必将充满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刘吉发.文化产业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7).

篇2

一、前言

现如今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比较重视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发展不断能有效改善农村整体生活条件,同时可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产业尤为重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但可展现我国农村整体发展,同时可丰富农村人群的生活。

二、农村文化产业现状

现如今在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根本问题是农村是否具备文化产业。我国农村文化产业与其他国家相比,发展较晚、思想较为落后。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农村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重视,农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以及商品制作已经占据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以把经济发展看的尤为重要,从而忽视了生活质量。

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老百姓在过红、白喜事时,请民间乐队为其表演庆贺,是农村文化重要的突出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民间乐队逐渐在人们生活中活跃起来了,但是在民间乐队发展的过程中,不难看出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农村生活人群并不注重其发展。从而体现出两个问题,首先是农村生活人群对文化产业的不重视:其次是农村生活人群并没有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例如:在乐队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丰富自身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通过节目的形式,传播正面的精神文化力量,尤为重要的是民间乐队可为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并没有重视和发现,因此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发展较为缓慢。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单一化也是存在的重要问题。农村文化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仍不能得到创新,这种问题尤为严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政府部门大力宣传组织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农村居民融到其中,可是单一的文化产业已使多数人们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在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突破以后的文化,为农村居住人群展示出更加丰富的文化产业,提升人们对文化的兴趣,从而使更多的农村居住人群投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

三、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

农村文化产业定位应呈现多元化状态,不能单一的进行发展。农村产业应大力结合自村特点,开展文化产业市场。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与城市相结合,做到农村电影、品味、消费等。

在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建立上,应将解决剩余劳动力为前提。农村人文化产业定位中,应解决农村根本问题,那就是农村人群以种地为主要生活来源,人们应打破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功能定位问题。

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局部消费也尤为重要,我国部分农村仍处于出行、消费、购物不方便状态。针对此类现象可在加大农村的整体消费水平,在农村建立相应的消费机构、交通设施。消费机构文化产业不仅为农村整体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可有效的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村生活人群大力的投入在消费产业的发展中。

四、农村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并且将城市现有的文化产业建立在农村生活中,为人们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以及经济条件。并且文化产业在发展中要与国外先进的文化结合,从而有效的提升我国整体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农村生活居民应高度配合。从自身认识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可提升整体生活质量,为自身带来方便及好处。从而改善文化意识,与现代先进思想相融合。

篇3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3.016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3-045-03 收稿日期:2012-01-2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社会总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同时,政治文化发展对经济发展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如果没有文化发展作支撑,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和精神世界的完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也难以持续。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与文化辩证关系的原理同样适用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建设,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农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农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农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农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农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入和发展,热切呼唤从农村文化建设切入,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怎样发展农村文化? 我认为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首先要提高硬件设施。公共文化建设水平,农村普遍严重落后于城市。因此,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工夫。要从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规划布局、资源配置、政策制定、项目建设、组织领导等各个方面,把文化建设的重点逐步转向农村,逐步缩小公共文化设施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民群众为直接服务对象,积极发展文化、娱乐、健身设施和活动场所,努力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确保农民在劳动之余有所学、有所玩、有所乐。要千方百计地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一要认识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仅仅靠政府和农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入体系,实现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良性循环。二要把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文化对口支援活动搞得更好,形成长效机制。三要引导人们趋向健康有益的投资观和消费观,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文化投入才是长久的投入,文化收入才是长久的收入,文化品位才是真正的品位。

就像前文所说,依据现实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疏通文化渠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艺术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在一些乡镇调查的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乡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更加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农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农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农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农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农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农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农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农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农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化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农村文化,精心打造农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农村文化。

篇4

作为传统文化大省的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其中有太行山和白洋淀自然风光、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承德木兰围场、沧州运河文化等一系列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兼具武强木版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以及各地传统戏曲歌舞等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宝库。河北的农村文化以其丰厚的底蕴,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姿多彩的形式,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在河北大地上生活的人们,陶冶着他们的性情操行。

然而如今河北农村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却不容乐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活动的开展同城市相比差之甚远,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传承和保护在逐步消亡,原有农村民俗文化活动在萎缩甚至消失。究其原因一方面现有农村经济机制对农村文化发展制约,另一方面农村的劳作方式、休闲方式、居住环境不利于文化活动开展,加之市场经济带来的新文化意识和农民传统的文化意识发生碰撞,都给传统的乡风民俗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影响。

河北的农村文化要走出困境,就必须根据实际条件,在坚持公益性事业的前提下,努力尝试文化产业开发途径。利用河北农村的大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创新的产业开发,可以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河北省农业发展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并可为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起到助推作用。从农村的经济发展角度讲,实现完全的市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农村文化发展的角度讲,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农村经济目前还相对落后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必须从经济高速发展的前瞻性视角规划农村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

第一,以产业运作方式挖掘、搜集、整理、再现民俗民间文化作品和活动。河北省的民俗民间文化通过产业的方式开展已有了许多成功的先例,比如杂技艺术、剪纸、内画的宣传,各类民俗文化的艺术展演等,都已经通过如“吴桥杂技节”这样的平台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各种形式保持了民俗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我省农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俗民间文化的产品和活动,如果将这些产品和活动以产业的方式运作起来,不仅会给农村的文化经济带来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民俗民间文化的瑰宝得到保存和发扬广大。比如井陉的“拉花”、保定地区的“旱船”、吴桥的杂技等民间表演形式,武强民间年画、蔚县民间剪纸、衡水内画等通过一定方式的产业运作,使民间艺人和精熟的制作者得到经济收益,必然焕发出他们的艺术热情,从而带动一个村落一个乡镇的文化活跃和兴旺。

第二,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点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把农村文化活动与当地旅游文化结合进来,这不仅有利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要求。河北省的秀山秀水田园风光大都在乡间深处,“白云深处有人家”。如承德木兰围场、张家口的坝上风光旅游、邢台大峡谷、白洋淀自然风光、以及有过动人革命故事的狼牙山等等,或是峰峦叠嶂,或是深谷悠悠,处处令人叫绝。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将带来十分广阔的农村旅游文化前景,农家游的民宅庭院风土人情,生态游的山水林木曲径通幽,美食游的农家饭农家菜,风俗游的民风淳厚奇妙天然等等,都是大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和经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的,河北省的农村文化必须紧紧依托当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使农民的文化生活和经济收入有新的突破。

篇5

2008年,日本提出《农山渔村第六产业发展目标》,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在政策大纲中提及“第六产业”。2010年,对农业产供销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日本农林水产省制订《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标志着“六次产业化”战略正式实施。“六次产业化”的核心内容是促进“地产地消”,即强调在深入挖掘地域资源、发现农村核心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代替”和“引出代替”,将农业相关的工商活动内化于乡村地域系统,从而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崔振东,2010)。

梳理近年来日本政府推进以“地产地消”为核心的“六次产业化”战略,其重大举措主要包括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推进农工商协同合作、推行直销所流通模式等。

(一)强化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

第一,日本政府出台《农工商合作促进法》(2008),并将“六次产业化”纳入《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日本振兴战略》(2013)等。《粮食、农业、农村基本计划》(2010)明确提出,“通过发展农业和农村的‘第六产业’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维持村落功能和保护生态系统及包括景观在内的农村环境”。日本农林水产省相继出台《农业六次产业化》(2009)、《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法》(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实施纲要》(2010)、《农山渔村六次产业化政策工作相关补助金交付纲要》(2010)等,全面规划“六次产业化”相关事项。第二,日本政府自上而下成立“六次产业化”战略推进组织机构,如2011年水产厅成立“水产业六次产业化推进团队”,都道府县相继组建“六次产业化?地产地消推进委员会”。第三,农民或企业围绕“六次产业化”制定经营改善计划,经农林水产和经济产业大臣认定,可提高无息农业改良贷款年限和额度,获得新产品开发和新市场开拓支出补助、相关加工和销售所需设施购置支出补助等。农林水产省制定“农林水产技术基本研究计划”,加大对革新性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日本内阁会议同意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基金,通过政策补助金、“劣后”贷款(即没有优先还债义务的贷款方式)、股权投资等形式支持农民投资“六次产业化”,最高可将经营资本分别扩大到自有资本的2倍、5倍和20倍。

(二)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

橛行Ъせ钆寰济发展活力,日本“六次产业化”注重因地制宜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一是农业生产者主导型,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户为经营主体。二是社区主导型,以难以从事农业生产维持生计、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龄者为经营主体。三是企业主导型,以涉农企业为经营主体,将业务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加工、直销、宅配以及农村饮食和住宿业等。由于日本政府严格限制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直接从事农业相关产业经营的工商企业数量较少。四是自治体主导型,以农协为主导建立农产品加工设施、培育农产品地域品牌、拓展农产品市场网络等。农协在“六次产业化”中发挥着联结农户、整合资源、区域协作等作用。例如,农协联合农业生产者基于自律合作设立直销所,作为面向“地产地消”的农产品共同销售市场,实行会员准入制度并不以盈利为目的,盈余通过农协转发分红。农协还通过开展饮食文化教育、农业体验活动等,提高消费者对地域农产品、农产加工品和传统饮食文化的认同感。五是农工商连带型,由农业生产者联合食品加工及流通企业共同成为经营主体,这被认为是推进“六次产业化”最普遍和最有效的形式,但“六次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农户、农协、工商资本等经营主体利益再分配的矛盾。由于本土化农业生产者自主推进“六次产业化”存在诸多困难,需要外部植入的工商资本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农工商合作的目标是提升农业生产者参与“六次产业化”的能力并自我成长为农工商经营主体,强调农业生产者与工商企业在业务支持、知识共享和产业关联的基础上建立创新平台和经济网络,而不是让现有工商资本前向整合兼并农业。

(三)推进农工商协同合作

一是培养“协调者”。“协调者”是指既具有农业技术、又具有商品开发和销售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日本政府注重对“协调者”的培养及其活动的支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协调者”组织,以此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召开交流会。在中央层面开展全国产业集群协议会、先进事例研讨会、品牌培育研修会等,在地方层面开展农林水产商品展示会等,促进经验交流和销路对接。三是提供信息支持。在中央层面推广农工商协作的典型事例、支援措施、研修会和产地信息等,在地方层面提供以食品产业为核心的产地信息。四是提供技术指导。包括制定全国食品产业开发战略,开展区域性农业技术开发合作,召开农工商协作技术交流会,对实施地域食品品牌化战略提供技术指导等。

(四)实行直销所流通模式

为有效推进“地产地消”,日本实行以直销所为核心的流通模式(李凤荣,2014)。直销所最初主要设在城市近郊区,重点面向城市消费者,后来逐步拓展到农村和山区。如2009年日本共有近17000所直销所,其销售额占全国农产品流通总额的10.9%,成为日本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销所经营主体主要包括生产者及生产者联盟、农协、地方公共团体、第三方部门、民间企业等,运营主体多元化但都实行会员制并采取委托销售方式,经营事务由直销所负责,农户负责生产包装及农产品搬入取回,同时参加直销所举办的各种促销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交流活动。农户只需交纳少量会费就可以加入直销所,但直销所将按销售额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通常手续费的比例为15%。直销所坚持经营产品地产化,即在直销所销售的产品主要是本地生产的农产品。如2009年日本直销所全年销售额中本地化农产品销售额占73.2%,65.8%的直销所只销售当地农产品。直销所还与地域内的学校、幼儿园、保育园、医院、福利院等集中消费机构开展地域连携合作,供应当地农产品。

二、对我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一)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支持

第一,由于我国涉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职权划分不清等问题突出,借鉴日本自上而下成立“六次产业化”推进委员会的经验做法,建议在中央层面建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委员会或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制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或实施纲要,统筹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项工作。第二,由于我国现有惠农资金“撒胡椒面”现象严重,支农政策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问题突出,借鉴日本成立农林渔业成长产业化基金的经验做法,建议中央财政设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新增补贴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新型经营主体倾斜。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在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建设的推广应用,全面改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产业延伸与功能拓展相结合,培育农村内生发展新动力

第一,顺应个性化、体验化、绿色化、品牌化的农产品消费趋势,围绕“舌尖上的安全”和“舌尖上的美味”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等适销对路农业生产(,2015)。第二,针对重农业生产、轻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的普遍问题,引入产业链和价值链发展理念,促进农业产业链增值更好留在农村。优先支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电商平台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农产品产销对接等。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农村青年创业新平台和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第三,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的深度融合,结合美丽乡村创建示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以及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利用,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三)农民自主与多元主体相结合,保障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

第一,农民在r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完善多元融合主体的利益联结和风险防控机制,有效保障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借鉴日本推进农工商合作但限制工商资本股权比重的经验做法,建立工商资本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诚信公示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等风险保障金制度,推进订单农业、股份合作、联合营销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借鉴日本通过培养“协调者”推进农工商合作的经验做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鲜血液”。第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资源整合和市场开拓等方面优势突出,需要将其培养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力军。支持大中专毕业生、新型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兴办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社创建活动。借鉴日本农协推进“六次产业化”的经验做法,开展综合农协创新试点(张义博,2015)。发挥供销合作社根植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完整、流通网络发达的综合优势,拓展农业产业链全程服务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商。第三,城市工商资本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给农业农村带来现代生产要素和新兴商业模式,有利于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强化工商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与本土化农业生产者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篇6

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产业价值,还是“三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农村文化产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少、附加值高、收益多等特点,有望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是农村文化产业在解决农民就业上具有一定优势,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实现就业;三是随着人们对娱乐性、消费性文化产品需求上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满足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四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不仅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增进文化交流。

二、制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贫富差距较大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只有经济实力增强,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文化消费才有足够的增长空间,农村文化建设才能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贫富差距较大,有些农村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由于资金缺乏而无力开发。同时,由于经济贫困,许多农民还在为温饱苦苦挣扎,对文化的消费便成为奢望了。

(二)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发展氛围不浓

目前,从整体上看,农村文化产品质量普遍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大多数农村,特别是文化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大都比较封闭,交通不便;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农民整体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小农意识严重,文化精品意识淡漠。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浓厚的氛围,一些农村,农民缺少高层次、高质量的娱乐活动,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不多,健康地、高层次的文化活动未能占领文化市场的主阵地。

(三)产业基础薄弱,发展任务艰巨

纵观全国农村县、乡、镇、村目前的状况,大部分文化设施都相当落后。仅以县城来看,影剧院多属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年久失修,还有不少木制顶棚的老建筑。即使是露天场所,也远远落后于时代的需求。贫困地区连影剧院、礼堂都没有。由于发展基础薄弱,甚至一些农村还处于空白状态,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管理相对薄弱,服务还不到位

对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管理机构缺失,有的地方虽然设立的管理机构,但人员配备不足,人员素质较低,管理手段滞后,服务还不到位。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管理停留在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没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转模式加强管理,管理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文化产业法制法规还不健全。

(五)思想认识不到位,政府部门重视不够

目前,地方政府对发展城市文化产业非常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扶植和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快速,呈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对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对于促进农村文化产业,未能给予高度重视,思想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导致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措施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关键在政府,地方政府首先要高度重视,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制定发展农业文化产业的鼓励性政策,以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态度和眼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一)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也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思路,需要各级政府统筹发展城市和农村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二)制定总体布局,催生农村文化产业群

我国的农村地区广袤,文化资源丰富,风格各异,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方的文化资源现状,制定总体布局,努力催生农村文化产业群,形成整体竞争力。要有重点地扶持本地的特色文化产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提供帮助,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支柱产业群。

(三)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要

推进新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必须加强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街道、乡镇文化站、居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文化室等方面。地方政府要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加强对农村各种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抓好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其他各种文化设施建设工作;做好乡镇、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广大农民群众的功能。政府要将有限的财力向农村文化事业倾斜,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四)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发育的土壤,也是联接文化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当前,由于一些农村居住比较分散,统一的、有规模的文化市场难以形成,也给集群性、规模化的文化产业形成和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一些农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高层次、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匮乏,“黄、赌、毒”以及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农村泛滥,危害了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地方文化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确保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五)加大对农村科技投入,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

当前的农村文化产业建设,不能脱离农村实际和历史文化传统,又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依靠科学和科技建设农村文化,使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离不开人才。因此,要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鼓励农村文化工作者到城市参加学习、观摩、培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要重视农村文化骨干,特别是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对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城市文化人才到农村扎根创业。

篇7

引言

地理标志农产品,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1]。我国广阔的地域,多样的资源与地理环境,使许多以原产地名称闻名于世的传统农产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保护价值。

但由于保护开发原始资金短缺,科技人才缺乏、市场品牌影响力弱等原因,使我国绝大多数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认可度低。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地方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金融机构,在支持地方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农商行的作用,推动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现状

截至2011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公告对国内1200余个地理标志产品实施了专门保护。涉农地理标志产品占1100多件,达总件数的92%[2]。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以来,地理标志产值过亿元,农产品地理标志有力推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改善了农业的发展格局。在现代农业中,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就要重视对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与发展,但目前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整体发展较好,地区间却呈不平衡发展趋势。以重庆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例,到2012年4月止,重庆市已核准地理标志达84件,其中,丰都肉牛、石柱长毛兔、涪陵榨菜等16种地理标志产品出口国外,实现出口额13.65亿元。全市地理标志产品共带动了658.8万农村人口就业。在未来5年内,重庆市还将注册多件地理标志商标,并让长寿沙田柚、石柱黄连、酉阳青蒿、永川秀芽、武隆高山蔬菜等农业品牌商标,发展成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3]。

然而,同样注重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其他地区,地理标志农产品却出现了“注而慎用”“大标志、小市场”的尴尬处境。以山西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例,截止2012年2月,山西省已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45个,包括沁州小米、太谷饼等。但除少数品种外,其他地理标志农产品体现出较差的经济效益[4]。

2. 制约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因素

2.1农户对地理标志价值意识淡薄,地方政府关注不够

虽然被合理开发利用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值都普遍较高,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户乃至一些基层政府无法正确认识地理标志的经济价值,对其意识淡薄,以致于没有对地理标志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发展和利用,也没有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地理标志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创新和发展。

2.2地理标志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一方面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多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创立在劳动密集型的低成本优势之上,创立企业的科技基础差,没有相关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对市场商机敏感性不强,创新能力较低,无法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潜在价值。另一方面农村自身人才的流失,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许多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都流向城市,且大量人才不愿意投身于农村发展,使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先进思想与活力。

2.3不注重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培育

虽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拥有很多发展潜力高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但其产业带或产业群都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没有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发展。一方面不注重培育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导致农村低水平的集群产业中龙头企业的联系松散,信息交流少,生产结构趋同,难以融为一体[5],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缺少保护开发资金,无法对地理标志农产品提供根源上的支持,两者严重阻碍了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农村商业银行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的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变化,升级。作为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县域经济的金融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本文从农村商业银行如何有效支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角度,探析以下对策:

3.1银行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对农村地区贷款

为扶持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利用,农村商业银行应发扬其标志,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增加对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及优惠。例如有些农产品产量巨大,农户对地理标志商标的购买可能会有政府补贴,但金额小农民不愿接受。银行便可加强与本地政府沟通,一方面银行单独增设对地理标志商标购买贷款业务,以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为目的,降低农户购买成本,简化购买程序,并免费为农户提供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咨询业务,为其规划合理理财方案,让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并提高农户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潜力意识。另一方面政府下达相关指示,并积极做好地理标志的宣传工作,鼓励农业生产者购买标识,促使地理标志商标使用率增加,同时实现农户与银行互利共赢。

3.2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科技进步提供资金支持

要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就必须提高农产品标志的科技创新水加大资金、人才等投入,使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化。农村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对资金需求特性进行体制改革创新,完善地理标志农产品金融服务机制,加大对其科学技术的资金支持。只要有利于改进和提高地理标志农产品技术的合理项目和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市场潜力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项目,银行都应该通过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方式大力支持。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以不断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3.3完善地理标志农产品开发与经营的龙头企业贷款担保体系

地理标志农产品如果缺少企业合理的带动发展,整个产业结构容易涣散,市场竞争力会面临大幅下降。农村商业银行应强化对地理标志品牌建设的投资,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特点与需求,提供地理标志品牌主体相关的资金服务,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放,完善相关的贷款担保体系,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比例,为“三农”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例如农村商业银行可采取对使用地理标志的龙头企业,提供分等级的资金支持。对规模和效益水平都比较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提供一级企业金融服务,差的列为三级服务企业,以促使当地企业和农户注重自身实力的培育、自身资源的优化组合,逐步形成联合的生产环节[5],建立“政府+地理标志+龙头企业+银行+农户”的经营模式,从而加快转变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

3.4增设或加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的农业保险业务

虽然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潜力大,但由于农业自身的特性,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市场两方面的风险,因此,更好地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需要保险的支持。但基于农业的双重风险和不稳定的收益,许多商业性的保险机构不愿投保。在此,建议我国政策性保险机构加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的农业保险业务,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应发扬以振兴地方经济为己任、主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目标的宗旨,积极深化改革,扩大业务范围,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增设或加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的农业保险业务,以更好地化解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确保农业发展的根本实效性,全力配合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天津知识产权网.什么是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由谁负责?2011-04-12.

[2] 松际农网.地理标志成农产品敲门砖 权威性受市场可.2012-02-27.

[3] 严薇,田晓艳.搭地理标志顺风车 农产品变金凤凰[N].重庆商报.2012.04.19.

[4] 黄河新闻网.山西“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申请不易 使用遇冷[N].2012-02-12.

篇8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36-01

1 引言

目前而言,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过渡阶段。所谓过渡阶段,是指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阶段,主要为市场提供初级的农业产品。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业产业链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产业链非常简单,且发展布局非常不平衡,不具备长时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农业产业链条是毕竟之路,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业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能够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地区的风气改善。本文建议,应该积极推动农村地区产业链的现展,打破传统农业只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尴尬局面,实现农产品产业链条的优化发展。

2 当前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连接不紧密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依然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业,很少有农村地区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群。种植和养殖是农业生产的的中心环节,但却长期被孤立的留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农产品的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后续工作却集中在城镇地区。生产环节与后续环节的分离,造成了两方面的提出问题。一是广大农村地区仅仅占有农产品产业链的生产环节,利润十分有限;很多农产品加工企业一次性买断初级农产品,给农民收入的增加造成了阻碍。二是农产品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连接不紧密,不利于农业产品新品种和种植新技术的推广,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2 农产品产业链的发展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除了各个产业环节联系不够紧密外,还存在着产业链发展不平衡的突出问题。产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我国幅员辽阔,农业发展表现为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农业发展较为迅速,现代化水平较高;而西北地区农业发展较为封闭,仍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阶段。初次之外,不平衡性还体现在具体的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受到市场形式和产业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平衡的格局。以华北地区为例,此地区棉花种植十分广泛,崛起的产业链带有着很大的盲目性,具体表现为棉花加工企业数量过多;而在养殖业发展却长期滞后,很难形成规模,防疫工作跟不上,很多农户很难独自承担市场形势变化和动物疫病的双重风险。

3 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改进路径

3.1 延长农产品产业链

本文提出的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是指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迂回程度,具体表现为广大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延伸方向来看,可以分为农产品产业链的向前延伸、向后延伸以及增加中间环节等方法。目前而言,农产品产业链的延长多以向后延伸为主,即增加产业链的后续环节,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产业链在向后延伸的过程中,通常会追加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因素,通过加工来获取更高农产品附加值。

3.2 重视科技投入

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过程中,应该注重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加强农科联合,根据市场形势来调整农产品的具体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共享了,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在产业链条的延伸过程中,应该重视市场开拓的重要作用,开拓本地市场、国内市场甚至是国外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规模,重点生产和加工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产品。使得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紧密相连,不至于出现农产品的滞销现象。

3.3 提升农产品产业链

农产品产业链的提升,主要依靠技术、知识、资本等因素的投入。这是产业链优化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农产品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十分重要。从根本上讲,农产品产业链的优化就是提高各个环节知识含量、技术含量、附加值水平。在提升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各个环节在技术层面存在的差距,需依靠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全面提升产业链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

3.4 整合农产品产业链

应该农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资源的变化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各个产业链时间的比例关系,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此外,也应该整合物流、信息、价值等产业链形态要素整合经营主体。本文建议,应该充分重视产业链中各因素之间的合作机制,加强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合作与衔接,通过产业链的整合而提高实际效率。

参考文献

篇9

H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由H种业公司牵头组建,2012年7月成立,9月纳人首批试点之一。发展到今天,已吸纳13家专业合作社,27家家庭农场、6家种植大户,拥有各类农机装备230台(套),流转土地面积1. 6万亩,托管土地面积生万亩,小麦良种繁育面积生万亩。2015年,联合体经营的1. 6万亩小麦亩产达到575公斤、玉米亩产达到600. 5公斤,亩均年总利润1701元、净利润621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还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面积3万亩,辐射带动农户650。户,亩均增收230元。

联合体龙头—H种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年12月,注册资本518万元,现有员工50人,主要经营农作物种子(选育、生产、销售)、农药、饲料、微肥、皮棉、化肥、农副产品购销等,其前身是由本地种苗公司改制而来。

联合体纽带—农民合作社主要有H种业公司牵头成立的H农机、H种植植保合作社,吸纳加人的n农机、K农机、R水利等11家专业合作社,为联合体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全程生产服务,也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服务。

联合体基础—27家家庭农场、6家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面积大的达到230。亩,面积小的200亩左右。家庭农场普遍采用了统一的绿色增产模式,经营效益显著好于普通农户。如Y家庭农场,规模经营760亩,主要从事小麦良种繁育和高产玉米种植,拥有职工36人(固定生人、季节32人),年产值180万元,年收人20多万元。目前,Y家庭农场拥有固定资产90万元,仓储库房60。立方米,机械设备库房20。平米,晒场20。平米,联合收割机2台、大型拖拉机生台、小型农机具12套。

H联合体主动应用先进技术,加强物质装备,改善基础设施。现有办公和库棚面积2212平方米,水泥晒场10。()()多平米,库容1万吨的种子成品库,占地125。平方米的农机维修车间,日烘干能力100万斤的烘干设备,200。平方米鲜食玉米低温库,小麦田间“四情”监测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在科技创新和应用方面,与科研单位合作建立鲜食玉米育种基地、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合作建立玉米教学试验基地、建设2000亩农业灌溉示范田,还计划引进玉米秸秆青储饲料项目、高效鲜食玉米种植加工项目等。

二、案例剖析

根据前述理论阐释,联合体经营模式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在于,构建了不同经营主体之间的契约安排,降低了交易成本,达成了理性集体行动,诱致了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的形成。

(一)通过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完善的契约网,降低交易成本

在联合体内部,通过交易联结、要素联结和互助联结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契约网,将不同经营主体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形成了战略联盟或伙伴关系。首先是交易联结。联合体各方签订了生产服务合同、协议,确立了农产品、生产资料和相关服务的买卖关系,形成了三方共赢的交易联结。其次是要素联结。通过资产、资金、技术、品牌等生产要素的相互融合,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如H种业公司为家庭农场提供生产资料时,先行垫付资金,收购农产品时再行扣除,解决了家庭农场的资金难题;为家庭农场提供贷款担保,用流转土地经营权及待收获粮食提供反担保,破解农户贷款难、风险高的问题。第三,互助联结。除垫付资金、提供担保外,龙头企业还通过加价收购、免费晾晒和技术服务等,与家庭农场建立互信关系。这三种联结方式,通过合同、协议建立了清晰的市场交易关系,通过要素融合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互助互信减少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

(二)通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惠共赢

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独立经营时都不能有效应对农业的自然、市场和技术风险。农业企业面临原材料供应渠道不稳、质量控制难题;农民合作社面对分散经营的农户时,缺乏稳定、规模化的服务对象;家庭农场存在技术、资金、市场、服务等的制约。但三类经营主体也有各自的优势,如龙头企业的产业链要素组织能力和市场整合能力较强,适合发挥引领作用;农民合作社组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具有优势,可以发挥“纽带”作用;家庭农场在种养环节具有优势,可以通过精细管理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因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多元利益联结方式进行整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就可以挖掘产业链的潜在增值空间,实现合作共赢。如在H联合体内,龙头企业承担农产品经营销售、制定生产规划和标准,以优惠价格采购农资,以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农产品;农民合作社向家庭农场提供技术和作业服务,有了稳定的服务面积和集中连片作业环境,提升了作业效率,同时也在组织农资配送、产品回收中获得相应收人;家庭农场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和优惠价格,可以专注于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农业收人。这样通过各方主体取长补短、分工合作,解决了单独经营时存在的难题,形成了相互依赖又各自独立的盈利模式。

(三)通过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增强彼此信任和依赖感,达成集体理性行动

通过利益联结和分工协作,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达成合作互惠关系。但还必须解决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道德风险、逆向选择问题。联合体通过建立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如以家庭农场为核心,实行“成本+微利”的兜底价收购机制和二次利润分成机制,保证按要求生产的家庭农场既不因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而损失过重,也不因市场行情变化而丧失获利机会。联合体实行“统一品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能对家庭农场生产过程有全面了解,便于指导和监督,也有利于成本核算,确定产品标准和收购价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内部约束机制,即对不按标准生产的不合格农产品,龙头企业有权拒绝按约定价收购,由家庭农场自行处理。不符合标准的生产行为包括使用劣质化肥、农药,节省田间管理、不服从统一操作等。联合体内的家庭农场也享有经营自主权,可以自主决定将农产品卖给谁,自主选择化肥、农药,自主决定田间管理,但销售给联合体的产品必须符合质量标准。风险防范和内部约束机制起到了双向选择作用,对参与主体的信用素质进行筛选,减少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重复博弈中建立了互信关系,形成了融合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联合体可以看成是一种相容性集团,合作共赢、集体理性是内生选择。

篇10

1.1 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些人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在操作上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

1.2 不少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

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小,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2.1 加强协调,选准主导产业,建立规模基地

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在发展基地时,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正确引导,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培育适合本乡镇、本村的,有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产业;二是要发展名、特、优、稀等项目,做到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优;三是要做到推进技术创新和品种改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能力;四是要做到长期、稳定发展,主导产业一经确定,不要轻易变动,使主导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区域化发展格局。

2.2 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

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在发展这些龙头企业时,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强引导和协调,使企业与农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农民”的生产模式,做到优势互补、实现“双赢”;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制定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不半途而废,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是扩大农业的对外开放,重点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综合项目,带动产业化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

2.3 健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风险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企业与农民的风险保障行为,规范两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实行商业化风险运作,让保险公司等中介组织介入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个体投保或股份合作等办法,减轻政府压力,增大风险理赔保障,维护投保者利益,提高农户和企业生产积极性;三是成立风险保障领导机构,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让风险双方共同参与,确保风险保障机制得以公正、客观地执行。

2.4 促进土地合理流转,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篇11

【 abstract 】 from the current rural deep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analysis of two system innovation and change reason: and from the power of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 induced resistance, institutional change, way, regional structure chang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ulsory system change in six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ilar and related;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both and mutual benefit, then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rural modernization thought: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rural synchronized advancement,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 keywords 】 rural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Non-independent system change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农村县(市)城的城镇化过程,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个农业人口脱离农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并向城镇集中,从而使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产值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与大中城市的发展相比,农村城镇化主要是在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等民间力量推动下、由市场力量诱导、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是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方面,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方面。农业产业化,简而言之即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多元参与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逐步实现农业产加销环节的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业化、流通市场化和产业一体化,最终将农业由传统产业转变为现代产业的历史进程。

从表面上看,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是两个不同的经济社会范畴的概念。然而,透过概念的表象,从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机制考察,两者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方向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从实施的状况看,两者在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地域结构的演变上相互影响和推动,成为继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变迁后的更加深刻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两者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联系密切、相互推进的两个过程。

制度创新的原因:

1.1 转轨时期农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在农村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目前的农业经营状况和城乡结构存在着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表现为:

第一, 农业生产力仍然落后。长期以来农业的弱质产业特性表现:(1)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人为地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割裂,农业留下了产中环节,局限于初级产品生产,单纯的原料生产比较效益低,而增值效益高的农产品加工和运销环节则归于工商部门;同时给产加销各环节之间带来种种难以协调的矛盾。(2)农产品商品率不高,自给半自给经济仍占相当比重。(3)农户分散经营造成规模不经济,缺乏竞争能力;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使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4)由于目前相当一部分国有工商企业和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欠佳,对剩余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下降,全社会对消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支付能力的约束等状况显示:欲从外部大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难度很大。

第二, 农村就业问题巨大,劳动力转移步履艰难。农村改革给农民带来经营自的同时,也使长期滞留在农村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第三, 农村城镇化滞后于乡村非农化的进程。从理论上讲,城镇化与乡村非农化的进程客观上应当是一个相辅相成、同步推进的过程,而实际上两者运行的状况却往往因时因地而异,其偏离程度可以用城镇化偏差系数反映:Ue=IPu/PaI-1

式中:Ue城镇化偏差系数

Pu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动额

Pa农村劳动力份额的变动额

Pu/Pa城市人口变动的弹性值

将我国的城镇化偏差系数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加以比较,可以得出如下启示:(1)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城镇化加快发展进期都表现为Ue>0,说明人口城镇化进程超前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进程;其数值愈逼近于0,愈说明两者处于均衡或同步状态。(2)从我国的较长时期看,Ue<0,说明人口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农业劳动力非农化进程。(3)我国经济发达、发展较快的地区由于农业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以其数值的偏离程度更显著

1.2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转轨时期农村重大的社会经济制度创新

众所周知,实行家庭承包制使农户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民有了选择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自,但是,由于个体农户的自然地位、经济地位、组织化程度、生产生活分散的状况限制了农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民与城市居民、农村与城市的地位比较中,农业、农民、农村仍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样的矛盾激发了农民改变现有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强烈愿望和创新动力。这就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自下而上地探索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制度创新提供了基础。

一种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及其相互关系。按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创新取决于创新主体对预期的创新收益与创新成本的比较,只有当前者大于后者时,有关的创新主体才会推进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导致制度变迁,制度变迁则是制度的交接、转换和更替过程。制度变迁可以分为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两种类型。

1.3 农村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思路: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

篇12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0-2460-04

SWOT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Hebei Province

LIU Li-ying,LU Jia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071000,Hebei,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y was defined.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industries we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ly by SWOT analysis. Moreover,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developing cultural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Key words: SWOT analysis;special culture;cultural industries;countryside;Hebei province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2WT106)

文化产业又称内容产业、创意产业或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经济属性也有文化属性[1]。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依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创作和生产为主体,多采用作坊式生产模式,为社会提供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农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部分,和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村经济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对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河北省“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1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优势

1.1.1丰富的农村文化资源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丰富的文化资源又大多集中在乡镇及农村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文化资源为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源泉。着眼于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同时兼顾文化特质,可以将河北地区适合产业开发的农村文化资源分为以下五大类:特色农业资源,如顺平桃花、满城草莓、赵县雪花梨等;特色旅游资源,如张家口草原文化、承德皇家文化、保定清西陵;特色民俗艺术,包括河北梆子、评剧等21个地方剧种,井陉拉花、昌黎地秧歌等130多种地方传统舞蹈文化;民间工艺文化,包括唐山皮影、武强年画、蔚县剪纸等数十种特色民间工艺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如西柏坡革命圣地。

1.1.2优越的地理位置河北省环绕首都北京、毗邻天津,与京津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梯度差”使河北省具有接受辐射、借力发展的独特优势[2]。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在内的环渤海战略经济圈,文化产业单位上万家,涉及20多个行业,集中了我国80%的影音制作机构和人才。利用地缘经济优势和产业集聚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通过大力培育和招商引资等措施,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对农村文化产业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缩小城乡差距。

1.1.3农民收入水平提高文化产业不仅具有文化属性,也具有经济属性,农民收入水平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会对文化产业的精神需求更加强烈,促进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多地投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可带动农村文化旅游业、特色饮食业、特色手工加工业等行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河北省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由2005年的3 481.60、130.71元增长到2012年的8 449.60、365.08元,增幅分别为142.69%、179.31%,恩格尔系数也由41.02%下降到33.12%。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经济基础。

1.2劣势

1.2.1发展机制不健全首先投融资机制不完善。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小、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普遍。文化产业项目综合性强,工程量大,资金需求量大,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投入,致使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发展举步维艰[3]。文化产业是新兴行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前景预期远不如城市文化产业,投资者不愿冒风险;企业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经营风险大,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意愿,加大了企业贷款难度,农村文化企业投融资面临困境。其次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村小农意识还比较严重,偏重眼前利益,市场化程度低,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发展格局;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引起政府的重视,仍以文化事业发展形式进行,相关管理部门、机构不健全,缺乏对市场的有效监督机制和相应的法律政策。

1.2.2产业结构不合理、人才缺乏传统文化产业和产品比重偏大,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河北省三次产业的贡献率依次为12.0%、52.7%、35.3%,虽然同1994年三次产业贡献率(15.1%、55.8%、29.1%)相比,农业的贡献率下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仍为主导,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有所提高,但是增幅很小,同发达国家60%~70%的比例仍有很大差距。同时缺乏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对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够,德艺双馨的民俗艺术家、民间工艺技术缺乏继承人,导致文化人才断层;农村工作环境不及城市,大学生不愿回农村工作,造成既懂管理、又懂营销的高素质人才流失;农村文化产业经纪人短缺也是造成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重视不够,地方设立的传统文化技术学校只重视文化艺术技术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的思想教育。

1.2.3文化园区、集聚区亟待完善河北省有7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大多数集聚区缺乏完整的产业规划和管理,特色不够显著,造成文化资源浪费,最后因“有园无业”变成产品的展览园或文化博物馆。园区专业人才的缺乏,咨询机构、服务部门、金融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为文化企业进入、初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一条龙服务机构缺乏,都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文化集聚区的长期发展。集聚区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等经济优势,如果不能与区域特色文化相容,并产生文化黏性,则没有任何意义[4]。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企业在一定区域集聚,是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初始动力,要使其持续发展,园区内部管理很重要,如果管理不善、不遵循市场规律,那么,这种集聚只是一种空壳[5]。

1.2.4农村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低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要素,不仅影响着产业资源的配置方式,还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河北省文化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农村文化消费水平低于城市。2005-2011年农村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年均7.22%,小于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10.71%);全国农村及城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分别为9.57%、12.85%,河北省农村和城市文教娱乐消费支出年比重为7.22%、10.71%,均落后于全国文化消费水平。

1.3机遇

1.3.1产业政策环境优势河北省先后出台《河北省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10-2015年)》、《河北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为繁荣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完善县域特色文化产业政策规定,突出抓一批以蔚县、曲阳、武强、平泉、北戴河、丰宁、双滦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区),按照“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为产业,实施产业带动战略,树立一批县域文化发展典型。最后,河北省政府每年评选出“三个十”,即十个文化特色县、十个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以及十个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更有力地促进了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1.3.2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有经验可循河北省部分农村积极地探索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为其他农村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适合自己的特色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经验借鉴。蔚县剪纸是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典型,被称为“蔚县模式”,其2012年剪纸产值达5.1亿元,占全县GDP的6.4%,初步形成“展示-营销-基地-培训”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成为蔚县新的支柱性产业。蔚县剪纸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积极通过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化途径推动技术创新,走特色发展的道路,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业态创新。坚持由分散的小作坊逐渐走向规模化、连锁化生产经营,由店面销售走向网上营销,由单纯的实体集聚走向有着巨大潜在消费市场的无形集聚的道路。河北省推广蔚县经验,将引导各地深入挖掘当地可业开发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区,重点培育曲阳石雕、馆陶黑陶、衡水内画、蔚县剪纸等民间工艺地域性产业基地。

1.4威胁

1.4.1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均衡长期以来,由于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等因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水平较低。2011年河北省居民消费平均水平为9 551元,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4 893元,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15 331元相比差距甚远,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133∶1,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1.4.2其他文化大省的威胁河北省文化资源丰富,是名符其实的文化大省,近年来河北省政府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4-2011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0%,比全省GDP年均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但河北省文化产业起步晚于北京、上海、广州、湖南等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3%,未真正成为河北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与北京、上海、湖南、浙江等省的文化产业贡献率(6%~12%)差距还很大。

2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2.1建立“双轨制”投融资机制

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民营资本注入、引进外资”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积极利用政府和市场并行的“双轨制”投融资机制解决农民资金短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加快建立民营中小银行的步伐。商业银行从基层撤出后,广大的县域农村只剩下农村信用社这一单一的金融机构,加之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经营效益不高、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致使相关地区的中小文化企业处于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的困难境地。因此,在依托现有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应逐步创造条件并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准入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步伐。建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或城乡信用合作社联合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建立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专营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

2.2充分发挥文化产业联动作用

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联动性,可以和其他产业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产业模式。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改变农村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政府引导开发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将农业资源同文化资源相结合,利用当地特色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味饮食、民族服饰等资源,开发休闲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的产业升级;同时可以引导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服务、餐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第三产业,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特色文化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加强农民文化知识的培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培养新型农民;着力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加速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制定吸引高校人才的优惠政策和定向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河北省高校人才优势,为县域及广大农村输送文化专业人才,加大地方性文化手工艺制品技术院校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培养文化技术传承人的同时,进行中华五千年传统思想文化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内涵。

2.3完善实体集聚,打造无形集聚

完善实体集聚区的建设需要依托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发挥文化产业集聚区自身优势,建立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园区、基地,逐步形成以地域文化为依托,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业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要满足不同人的精神需求,因地制宜,依托本地独特的资源禀赋将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个性化、差异化[6]。打造园区无形集聚新模式则要求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网络的建设,实现园区集聚不仅可以是实体形式的集聚,还可以形成无形集聚,如逐步实现“网络集聚”,不仅可以简化企业入驻园区繁琐的手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文化企业的交流范围。

2.4繁荣文化市场,促进文化消费

政府应重点抓好以下三点:一是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电影院等,丰富农村文化消费,并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电子营销网络服务,拓展销售渠道。第二,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开发适合不同消费者的特色文化产品,以适应农村和城市消费水平差异和消费形式多样的特点。第三,积极引进特色文化重点项目。打造特色文化项目,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村文化形象,还能提高农村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餐饮业、民俗演艺业的发展[7]。

2.5实施文化产业“死”-“活”-“动”战略

政府应将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注重结合农村本地实际,发挥乡镇及农村文化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文化产业时应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对产业发展进行定位,积极借鉴典型示范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充分挖掘各地文化内涵,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同其他产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死”到“活”的转变。同时,加强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使各种资源能够在区域之间流动,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充分享有比较优势带来的溢出效应[8],形成一批主导产业,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真正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由“活”到“动”的转变。

3小结

河北省农村具有特色文化资源禀赋、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明显。应对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积极地探索和实践,走特色发展道路,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极大地发挥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经济两种属性。发展河北省农村特色文化产业需要政府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完善投融资机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文化同商业、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相结合,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河北省整体文化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坚持走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使河北省逐渐从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

参考文献:

[1] 张俊生.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究――以芜湖市为研究视角[J].东南传播,2011(6):73-76.

[2] 李乐明,叶彩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思路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2):41-43.

[3] 潘彩霞,高晓春,张彦国.唐山滦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研究[J].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11-16.

[4] 焦斌龙,焦志明.集聚度、根植性与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J].中国流通经济,2010(8):41-44.

[5] 姜长宝.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特区经济,2009(9):236-239.

篇13

文化,不仅是一座城市不灭的印记,更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凸显重要作用。在我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就不称其为“县”。严格的说,农村文化产业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农村居民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文化产业;第二类是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文化产业。在本文的论述中,农村文化产业就是指第二类———以农村文化为主要依托、在农村发展的、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文化产业,因为第二类农村文化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2017年,衡南县县委、县政府以“聚合优势、创新升级、挺进十强”为主线,以补齐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化、现代服务业、城镇化、发展环境五大短板为抓手,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稳中有进”。从总体上看,文化产业程度仍然偏低,基于此,衡南县把文化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文化产业发展,采取制度先行、品牌打造、项目带动等有效举措,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活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而作为神龙农耕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衡南县泉湖镇则依靠“泉湖二月八”这个衡阳农耕文化源,带动当地经济迅猛发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泉湖二月八”历经风雨,洗尽六百年历史尘埃,重新焕发了夺目光彩,成为对外宣传的新名片。

一、资源挖掘,打造品牌

“泉湖二月八”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经过六百多年的不断演绎,现已发展为集农耕、商贸、科技和传统民俗于一体的综合文化品牌。挖掘其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商贸特点。“泉湖二月八”以农耕物资交易为主,明朝时期,泉湖二月八农耕贸易集市主要产业支柱有茶、盐、瓷器和丝绸棉布。民国以后,泉湖二月八遗留传承下来的主要经济支柱有四大农贸集市:竹木器市、牛市、种苗市、草药市。交易108样农具的“竹木器市”位列首位。尽管在工业化自动化发展的今天,已经不需要这些手工化的农具,但泉湖二月八市场依然有卖;牛市位居第二,牛是农耕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牛的耕作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以致五谷丰登。过去的牛市不仅卖牛,还有骡、驴等牲畜交易。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的铁牛、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打谷机等已成为农机具交易的“新宠”;位居第三的是种苗市,品种繁多,涵盖五谷种子、林木种子、药材种子、百色花卉、各种园林绿化苗木及盆栽剪艺等;第四位是草药市,基本都来自云贵川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本土衡山草药、常宁草药、樟树脚草药和安仁草药等药号。一年一度的商贸集市,吸引了当地及周边乡镇和常宁、祁东、邵阳、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群众和客商,上世纪末流动人口突破20万,交易额突破千万。从2011年树立品牌意识以来,交易额更是节节高升,以2014年赶二月八的统计为例,商贸人口达20万,交易额超过6千万。二是民俗特色。四大民间习俗:拜庙、唱戏、走亲相亲、特色小吃。它起源于寿佛庙会,本地干旱无雨,得到寿佛爷救助,因此每年的二月八烧香感恩寿佛爷之后,还要举行求雨的仪式,祈祷寿佛爷再次显灵,年年显灵,普降恩泽。泉湖二月八的祭祀仪式是借助一出戏的表演,由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这出戏叫《满江红》。求神的“苦戏”演完之后,便是娱人的“乐戏”登场了,压台戏总归是《莲花落》,艺人大多唱的是《十二月古人》。古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庙会宣传弘扬,而现在的“泉湖二月八”,每年则由衡南县委、县政府组织县宣传部、县农业局、县文化馆等多个部门搭台,给七里八乡的乡亲们献上了一出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花鼓戏、渔鼓、皮影等戏曲曲艺表演类节目轮番上演,新时代赋予的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一首首作品中流淌,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拜年不歇客,拜到二月八。泉湖的春节拜年习俗也很特别。泉湖本地人以及他们在全州、郴州结的老亲,都会在二月八赶来拜年。走亲在二八,相亲娶亲谈恋爱也在二八。如今随着通讯时代的高速进步,微信、QQ和各种聊天软件的发展,已经再也看不到泉湖老街的馆子里那双双对对坐着前来交定情信物的年轻男女,只有那一声声青春的呼唤,还在洋溢着季节的喜悦。泉湖自古为歇马充饥带粮的官镇驿站,小吃品种丰富多样,麻园、包点、油圈、烧饼、糄粑、麻花、米豆腐、豆腐、鲜藕、湖之酒等地方特产温暖着四面八方宾客的肠胃。三是文化价值。“泉湖二月八”农耕商贸,体现了和气生财、诚信为本、公正务实的传统商业道德,延续六百余年不间断,体现了当地百姓接纳外地商贾“开放、包容、合作、共享”的古代思路人文精神。其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为:和善、祈福、感恩、笃行、务实,追求社会和谐,饱含勤政爱民、知恩图报、生产自救、民族自强等人文要素,由此延伸出的民俗民风,更是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是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拓展内涵,加强品牌

泉湖二月八有着得天独厚的农耕文化资源,为了打造极具冲击力的文化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必然要加强文化品牌的推介与研究,扩大影响、吸附资金,带动产业发展。从2011年起,泉湖二月八变民间自发为政府主导,树立文化品牌,除了农贸交易,还开展品牌升级,开展项目申报,艺术打造与宣传推广。同时在泉湖二月八节会上,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主题活动,为群众提供党的十精神宣传。文化、科技、卫计、交通旅游、农业、人社等众多县级单位,现场开展了志愿服务、政策宣讲、“春风送岗”专项招聘会,义诊服务,科技下乡等多项惠民活动,给基层老百姓送上更多实用农用资料,给群众送文化送欢乐送关怀送春风。2016年泉湖二月八集市商贾游人的人数达到30万人次。2017年泉湖二月八农耕庙会开幕当天,还请来了《中国诗词大会》亚军得主彭敏,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互动见面会。用“泉”“湖”为主题字的飞花令,也使泉湖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这种弘扬传统的媒介,提升了人们的审美,侵染了灵魂,使泉湖二月八的湖湘文化内涵进一步得到提升。

三、生态多元,深化品牌

当今世界提倡的是环保,绿色产业是大势所趋,要加快发展创意产业,形成多元文化生态创意服务产业链。在大力发展文化主导产品的同时,做长产业链,向其他产业渗透、提升相关产业竞争力。2017年,新一届泉湖镇党委政府为进一步挖掘农耕文化,先期将泉湖文化站打造为小型“泉湖二月八”展览馆,向普通民众免费开放。同时投资1.2亿,规划“泉湖二月八”农耕文化体验园,规模为“一中心四线路八区域”,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向观光、休闲、体验的旅游方向转变。推进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农产品粗加工业和旅游产业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经营。按照每年接待40万游客,旅游消费每人100元计算,年旅游收入将达到4000万元,除去各项开支,年均收入达2500万元,按此效益6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目前衡南县文体广新局、衡南县文化馆、衡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在备战“泉湖二月八”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明录。曾经赶二月八的人数不断减少,市场凋敝,2010年跌至4万人。从2011年泉湖二月八由民间自发组织改为政府主导,打特色,打品牌,2012年商贾游人超过10万人。之后不断的发展创新,摆脱了经济困境,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2013年二月八流动人口达15万,交易额突破4千万;2014年更是超过6千万;2016年泉湖二月八的商贾游人高达30万人次。“泉湖二月八”的产业化发展,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