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药电子商务知识

医药电子商务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2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药电子商务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药电子商务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276-02

一、《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及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电子商务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在国际上兴起的,由于它创造了新的商机,增加了不菲的价值,正日渐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新模式,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药行业具有技术密集程度高、投入多、效益好、风险大等特点,是中国四大重点技术创新产业之一。从规范性角度讲,医药行业是国际公认的容易发展电子商务的行业,发展医药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1]。

二、电子商务课程的特点

1.知识点关联性差:电子商务这门课程,涉及了计算机和网络基本知识、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物流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法律、数据挖掘、网站规划与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前后关联性不大。

2.综合性强:该课程包括了理论、技术和应用三大部分内容。理论部分主要介绍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技术部分,包括网络技术、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物流、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知识;应用部分主要包括网上B2B、B2C、C2C交易、网络营销、网站规划与建设等内容。这三大部分内容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需要教师兼并这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3.知识“保鲜度”低:电子商务的安全、支付技术,信用和物流体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因此,这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把教学系统和社会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理论和实践、学校和社会、学生和教师以及书本和课堂之间的系统融合的现代化教学模式[2]是针对封闭、僵化、缺乏活力的教学模式提出来的。开放式教学,渊源于科恩(R.C.Cohn)1969年创建的以题目为中心的“课堂讨论模型”和“开放课堂模型”——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型;同时,还渊源于斯皮罗(Spiro)1992年创建的“随机通达教学”和“情景性教学”——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理论模型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表征过程,教师的角色是思想的“催化剂”与“助产士”。教师不应把主要精力局限于所教的内容上,而应注意学习者的心态(即情感与动机)变化。教育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享生命历程,共创人生体验;养育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心理健康的人。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典型特点可以概括为:(1)教学理念开放;(2)教学内容开放;(3)教学形式开放。

与以往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比较,开放式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可以为学习营造轻松气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等。

四、目前封闭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教学理念的执行者是教师。目前,从事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教师主修的是医药营销专业,不能胜任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教学工作。另一部分教师主修的是电子商务,而对医药和市场营销不懂或懂的很少,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深入和实用。很少存在从药学专业调派的教师。这两部分教师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教师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在医药领域的实战经验,所以在从事医药营销专业的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很勉强,这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模糊。就国内现实情况看,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四种取向:即以经济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管理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和以物流和营销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医药市场营销专业所开设的电子商务课程是第四种取向的借鉴和延伸。目前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电子商务教学中定位不是很明确,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模糊。此外,缺乏以医药营销为主的专门教材:目前,市场上有关电子商务的教材,在内容的设置和形式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电子商务和医药市场营销的知识没有很好地融合,暂时还没有以医药营销为主的电子商务教材。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140-02

电子商务技术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医药流通、销售、服务等领域,是医药贸易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国医药电子商务从1996年就开始起步和探索,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等部门《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在药品购销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流通费用”,随后又出台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医药电子商务活动的法律法规。最近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建立规范化、集约化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药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集中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速医药信息、资金及实物的流转,解决药品流通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这些工作的推进,标志着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已进入全面发展和广泛应用的阶段[1,2]。

近年来,国内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对医药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逐年上升。医药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职业方向,已成为药学专业医药营销方向的重要职业拓展课程。目前,《医药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大多数院校现有的课程模式与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学习过医药电子商务知识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大量的医药企业又找不到具有实际应用技能的医药电子商务人才[3],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医药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

1.课程定位。目前,《医药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存在三种误区:第一,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理解存在片面性。认为医药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技术”十“医药商务知识”。教学内容照搬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实验,而医药商务知识的讲授又与电子商务脱轨。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获得的是片面、零散的知识点,对“电子商务技术”和“医药商务知识”都有所了解,却不能形成“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第二,将《医药电子商务》的教学与医药网络营销混淆,教学内容侧重医药商务和网络营销的传授,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医药电子商务理念。第三,将《医药电子商务》的教学与医药物流信息管理混淆,错误的将医药物流的电子商务管理系统作为医药电子商务的主要教学内容。以上三种模式是《医药电子商务》教学中常见的误区,以前两种最为常见[4]。

《医药电子商务》课程是培养掌握医药电子商务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在信息网络系统中开展医药商品交易和服务活动等职业能力的医药电子商务人才。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围绕信息网络环境中医药商务活动的变化展开,结合医药电子商务企业的真实案例,将医药商品交易服务各个环节中电子商务的参与形式与作用融合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再结合我国医药体制改革的需求阐述医药电子商务在改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实用技能训练。课程定位的模糊将导致教学内容的偏差,进而产生技能训练内容脱离岗位实际需求的后果。目前,《医药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训练主要是进行简单的电子商务软件模拟操作,与医药电子商务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相差甚远。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后,缺乏必要的实用技能训练。尽管近年来一些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推出了医药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教学使用的软件往往是企业使用软件的简化版或模拟版,只涉及或模拟企业软件系统的某个模块和功能,如交易模拟、物流模拟等。软件界面及菜单简化严重,缺乏整体性与真实性,绝大部分软件无法进行升级更新,已远远落后于现实商业环境。学生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操作,无法积累医药电子商物的真实体验,对以后开展医药企业电子商务的实际工作造成极大限制。因此,《医药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必须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进行基于企业真实应用环境的《医药电子商务》课程设计和教学软件开发,构建模拟企业应用环境的校内实训平台。只有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真实应用接轨,才能提升学生的医药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5]。

3.实训基地。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其实际应用环境复杂多变。因此,《医药电子商务》教学如果没有企业的实训基地为依托,其教学过程与书本教育将没有本质区别。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的设计是《医药电子商务》课程最难、最重要的教学环节[6]。一方面,企业的医药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虚拟化的平台,不同于仪器设备的操作,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的各个组成部分无法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零售、批发、仓储、物流等子系统界面只有在相应的负责部门才能看到,它们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办公过程更无法直观展现。因此,怎样在短暂的实训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企业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的系统概念是实训基地构建的关键难点。另一方面,企业的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涉及企业运营的诸多环节,操作稍有不慎,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鉴于此,进入企业实训前的相关培训,是学生在企业顺利完成实训的根本保证。将校内实训课程与企业实训基地有机结合,搭建“校内―校外”无缝连接的实训体系,可以让学生在校内熟悉企业的实训工作内容,进而提高他们在企业实训基地的适应力与应变能力,为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进行医药电子商务实践打下良好基础[7]。

最近,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将加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指导方向,再次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焦点。《医药电子商务》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职业拓展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课程的实用性与实践性,只有正确理解《医药电子商务》的课程定位,加强对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建立与企业真实环境接轨的实训基地,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医药电子商务的内涵,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医药电子商务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金鹏,刘剑,倪妮.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现状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105.

[2]曹立明.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3):71-72.

[3]白锦表.医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7(2):31-35.

[4]曾学文,刘斯敏.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建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76-277.

[5]李云伟,伊利,张黎,王伟.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电子商务》教学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3):162-163.

篇3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问题。具体来讲电子商务概论设计到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应用知识,这三大学科知识内容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些内容隔离开了,没进行有机结合,不注意其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性,顺序性,由此给学生学习其知识增加了困难,不利益从宏观上掌握其知识结构。以至于学生所学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另外,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概论中的教学案例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来讲没有针对性,在教学内容和案例方面没有突出其医药营销领域的应用特色。

(2)教学方法问题。目前很多医药高等院校在《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上都是以讲授式的理论教学为主,辅之少量的实验课。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枯燥、缺乏灵活性,学生会感到厌烦,因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样直接导致学生也就是只会复述理论内容,而没有批判性思维,不会独立思考、缺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问题。目前很多医药高校电子商务教学实践的设施不健全,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实验室管理混乱,实验软件未及时给予升级,软件设备运作困难,以及学院领导把大量的资源投放在医学专业设施设备上而对其重视力度不够等使得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4)考核方式问题。随着我国步入移动互联网经济时代,学校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但就目前医药类高校《电子商务概论》的相关情况看,学生未能达到上述要求。因此,按照传统的理论课程的考核方法难以达到电子商务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高要求,也不可能实现电子商务与医药市场营销的有效结合。

(5)教师队伍问题。在医药学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任教师缺乏,任课教师队伍自身实践经验的欠缺,导致在技能实践环节,只能利用实验室模拟软件教学进行教学,学生只会按模拟软件的固定流程走,却不懂灵活应用,面对真实环境的操作无所适从,难以满足社会用人需求。

二、《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

(一)教学内容改革探讨。对于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讲,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每个内容都深入细致的讲解是不现实的,而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教学内容有所选择和侧重。此外,营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而医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技能型”,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专业教学目标需要,尽量对理论内容进行缩减,尤其是那些概念、特点之类的内容没必要展开,将更多的时间用在实践环节上。在教材的选择上也要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选定合适的教材。只有将教材的特点与本校专业学生特点相结合,才能取得最好理想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改革研讨

在多年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实践中,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下面几种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1.实践教学法。电子商务概论是一门概论性的课程,理论知识较多,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单纯的理论讲解十分厌烦,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笔者教学实践认为采用理论教学、上机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每次理论课后,辅助一到两次的相关的上机实践课,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2.参与教学法。许多课程都存在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开课前期兴趣很高,但随着理论教学的深入和进行,学生开始厌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变被动为主动是一个保持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很好方法。如,在每次课后针对下次课的内容,安排学生查阅和整理一些资料,结合自身体验,在下次上课前留几分钟让他们说说一些相关的电子商务最新资讯、案例或者自己从事电子商务实践的经历等,并将这种发言记作平时成绩加分项目以激发主动性。

3.实例、讨论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实例的选择,它决定了讨论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和效果如何。要想学生真正能吃透理论,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需要任课教师选取最新的教学案例。发生学生身边,有真实感受的实例来配合教学,这些实例很多可以是互联网上最近发生比较轰动的事件。将这些实例拿出来根据授课内容,设置讨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最后由任课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能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探讨

对于医药高等院校来说。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是焦点话题。能否达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培养出的学生能否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真实环境实践、实验室模拟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收效不错的途径。

篇4

LBL方法是以讲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之一,LBL方法强调“以知识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授课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这与PBL方法在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LBL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医药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基础知识,能够完成教师教学预定目标[2]。它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有效掌控教学进程快慢,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利用教师专业知识系统地、有条理地讲授课程基础理论知识,保证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而且医药电子商务这门学科紧密联系国际互联网中的网络经济知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LBL教学方法的弊端也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主要采用“填鸭式”灌输教学,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教学过程经常变成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课程,而学生却感乏味,没有兴趣听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医药电子商务课程内容时效性和实用性都非常强,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已成为主流的全球网络经济模式,而且网络营销已是医药类市场营销学生必不可少的核心学习内容,课程内容本应该受到学生的欢迎,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但由于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枯燥单调,缺乏具体案例分析、处理过程的实践教学,忽视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未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学生被动学习,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热情不高,未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而很有必要对医药电子商务课程目前实施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和补充[3]。

二、PBL法在医药电子商务教学中应用的利弊分析

鉴于LBL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弊端,故引入了近年来广泛推行、效果显著的PBL教学模式。PBL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起源于1969年美国著名医学教授Barrows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突出“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由于它一开始就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中,因此PBL方法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一致公认,应用非常广泛。从目前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到,PBL方法的教学理念也非常适合医药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例如根据当前网络营销中发生的某个具体事件,教师提出问题后,把学生分成几个组,由于上课地点一般在计算机机房,机房里的机器都可以方便上网,学生可通过互联网来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一个代表来总结小组讨论结果,最后向教师汇报[5]。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分组讨论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将案例背后蕴含的学科知识充分理解和掌握,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教学效果显著。PBL教学方法也存在着一些弊端,首先,教师讲课学时比较紧张,由于教师需要留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来收集资料,分组讨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必然会挤压教学时间,给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带来一定的压力。其次,PBL教学法在问题设计方面要比LBL传统教学法复杂得多,需要在课前准备大量的教学资源作为基础,由于医药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包含许多学科的知识,如营销知识,医药学、信息技术、物流、贸易、法律学等,但教师往往是某种单一专业的教师,缺乏多种学科的知识基础,因而在解决电子商务的综合案例时会注重引导其所擅长专业知识的理解,但对其他专业知识引导不够,必然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教师必须要自我完善知识体系,进行相关培训,才能胜任教学要求[6]。其三,PBL教学法重在学生参与,教师只做引导,这样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需要学生结合案例查阅大量资料,尤其需要上网查询资料,课堂时间显然远远不够,学生要占用课余时间完成教学要求,而国内高校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如果占用太多课余时间会给学生加重学习负担,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不愿配合老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效果。第四,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和“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学生经历过中小学的教学模式,已适应了传统的教学方法,PBL教学法需要学生在理念上进行转变,要适应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全面实施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7]。第五,PBL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这需要学生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综合素质能力,才能做到思维灵活,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容易发现问题的本质,能够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PBL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素质也有一定要求,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单一使用PBL教学法未必能产生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三、两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提升教学质量

综合上述对两种教学方法应用利弊的分析可以看出,单一的教学法很难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因此要认识到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利弊之处,采取取长补短,灵活选择,综合应用的方式来补充和完善单一的教学模式,必要时还可以引入其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使医药电子商务这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能系统性、连贯性地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又能有效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医药电子商务课程在我校共设置了36个理论学时和16个实验学时,教学时间安排比较合理,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课程章节的学习内容选择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穿插应用,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电子商务商业模式这一章节中,教师采取LBL传统教学方法详细讲述了传统商业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特点与区别,还着重强调了医药电子商务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在医药电子商务方面所颁布的政策、行业规范,电子商务的几种主要模式等专业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在讲述网络营销与管理这一章节中,教师采用PBL方法首先列举了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和淘宝网等网商经典网络营销案例,提出不同企业具体开展了哪些电子商务模式和管理模式来促进网站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将营销专业学生分成5组,布置了具体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思路,团队协作,在指定时间内派出代表向老师汇报结果,教师再综合各组结果,向学生讲述问题中需要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这一章节教学之后学生们反映很好,学习积极性很高,所学知识点理解深刻,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8]。另外在网上药店经营模式以及企业从事网络医药电子商务在法律方面存在问题等课程章节中,也采用了PBL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为了避免PBL方法占据太多教学时间,一般利用这门课程的实验学时实施PBL方法教学,这样也不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并且学生可以逐渐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反映综合应用LBL和PBL两种方法教学,听课效率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点也掌握得很牢固。这是我们期待的结果。

四、两种教学方法结合应用所具备的必要条件

篇5

摘 要:发展医药电子商务是时代的大潮,它涉及到经济、民生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对于它的研究极具意义。从制度法规、物流建设、企业意识和人才培养以及消费习惯方面分析了我国医药电商发展所面临的阻力,并探讨了应对这些阻力的对策,旨在推动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 :医药电子商务;药品流通;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7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5.015

收稿日期:2015-04-04

医药电子商务指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医药产品商、网络信息提供者、消费者等作为网络成员,通过互联网以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一系列电子商务活动。它具备着一些独有优势,因此在很多国家深受青睐,并有着不错的发展。

2014年,阿里巴巴斥巨资买下慧眼医药科技的医药平台交易牌照,天猫医药馆成为我国第一个网上药品第三方交易平台;不久,八百方医药健康网购商城又成为第二家网上药品第三方交易平台试点企业。入主医药行业、抢占医药电子商务地段,已成为许多企业谋求新市场高地的战略。

1 国内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起步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0年确定了10家试点单位开展互联网药品交易,中国医药电子商务自那时起步。国内医药电商经历十余年发展,至2013年交易总额约为40亿元,其中2010~2013年,这项数据维持了250.35%的年均增速,网上药店规模从35家增长到132家,截至2013年5月,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的企业共142家,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企业4 098家。

放眼世界,欧洲药剂师协会下属的药店,90%以上开展了网上药品预订服务,美国有1 000多家网上药店,市场规模将近1 700亿美元。较之国外,中国的医药电商发展慢、规模小,做专业纵深的电子商务应用,是我国医药行业的一大契机。

2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所面临的阻力

2.1 医院管理和国家制度的冲突

我国的处方药鲜能在网上销售,一个重要原因是医院体制和国家制度的冲突。医院长期垄断药品零售终端,在传统“以药养医”的体制下,处方外流直接影响医院和医生的利益,于是一些医院在开具处方时通过种种手段阻碍处方外流。此外,医保体系未能与医药电商对接,若消费者在线上购药不能得到 “医疗保险”、“新农合”等制度的支持,便直接在医院购买可提供报销的药品。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院不得限制处方外流,同时对医生开具手写、电子处方的要求进行了规范,然而医院能够“法外”限制处方外流,说明改革未能依法办事;更有诈骗单位非法广告,售卖假、劣药,造成恶劣影响。现行的与医药电商相关的法律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法》,缺乏一部明确医药电子交易行为、监管具体依据措施的法律。

2.2 专业的医药物流配送网络不成熟

国家对药品流通的管理十分严格,能通过认证的物流企业少之又少。在新版GSP的规定下,药品采存需要的票据管理非常严格,部分药品需要冷链配送,还有些是易碎品,像“四通一达”这样的物流佼佼者都不具备药品配送资格。此外,医药物流行业呈小、散、乱分布,国药、上药、九州通这些行业领头人,其市场份额的占比却十分微弱。传统的自建物流浪费大、效率低,费用率高达10%,利润率仅为0.6%~0.7%。普通的药店没有专业的配送网络,物流覆盖能力低,很容易失去网上交易的优势,医药物流建设体系没有与有效的信息流和资金流整合起来,导致我国医药物流依然处于建设初期阶段。

2.3 药企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复合型人才

国家对药品信息限制严格,因为“无利可图”,药企在网站建设上动力不足。很多拥有网上交易和服务资格的企业不重视网站的维护,互动社区、论坛反应迟缓,客户提出的问题无法立即得到解决,导致客户的积极性受挫;大多数公司不注重公司网页版本的建设、格局的更新,电子商务系统简单,功能集中于信息。

从事医药营销的人才主要有三种:经验型营销人员缺乏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营销手段简单重复、效率低下;医药型营销人员医药知识丰富,有较强的学术推广能力,但营销能力欠缺;营销型营销人员具备营销专业知识,但缺乏医药学知识,难以完全胜任学术推广工作。自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相关政策放开后,企业“人才凋零”的问题显露无疑,电商每年的人才需求量达到200万,而毕业于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仅有8万,可想而知,能适应医药电商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更加奇缺。

2.4 消费者对传统路径的依赖

在B2C方面,很多消费者处于信息盲区。由于疾病的突发性,患者习惯性地去医院求医,相关医药产品也会从医院购买。此外我国网络信息的覆盖人群主要是高学历的中青年,大量有需求的人群处于信息盲区。图1和图2是2014年我国网民与非网民年龄结构对比及网民与非网民学历结构对比。

中青年占据网民总数70%~80%,老年人群占据非网民总数的半壁江山,然而老年人群在医药市场有着很强的购买力,这造成了第一个不平衡;与网民相比,非网民学历显著偏低,受教育程度严重的影响了他们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能力,这是第二个不平衡。

3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克服阻力的对策

3.1 规范处方外流制度、加强法制建设

第一,严格执行处方外流,促使医药电子商务对接医保制度。医院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与改革办法有着重大冲突,这就需要政府出于民生工程的目的来进行政策导向,从点到面逐渐推行处方外流模式。2014年9月,商务部等六部委的通知提出“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自此,地方政府处方外流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种局部的改革需要扩大到全国。美国政府在1998年了电子商务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系列共同的标准,以确保网上购物的消费者享有与在商店购物的消费者同等的权利,政府的支持使得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由1999年的64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3 700亿美元。

第二,完善法规,从严执法。目前较可行的方法是采用网络实名制和信用评级制度,对低信用网站进行严格监控,一旦发生不法行为,立即封闭该网站,以此来规范网络行为。

3.2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现代物流具有多种模式,最受社会推崇的无疑是第三方物流,即专业物流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合同形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普通药企专业化的结果就是主营业务与物流业务分开,属于物流的那部分最终极有可能被从中剥离出来,形成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的优势是可以统筹多个用户和多个供应者,很容易汇集成较大的流通规模,达到规模效益。此外,相关机构应出台配套的认证标准,对于药品流通中药品的名称、编码以及包装要进行统一规范,减少因标准不一而造成的货物不合格、错发少发等问题。

3.3 加强设施建设,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药企应该完善电子商务的设施建设。最好是建立起集网络信息、销售渠道以及售后保障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拓展信息渠道,加强服务营销的意识,增强供需双方沟通,提高自身的品牌价值。美国有企业将药店联网,并完善网页、手机APP等软件设备,收购若干供应商,整合药店资源,加强与相关行业合作,实现信息共享,突破了国家对药品信息管理带来的局限。

采用内外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完善公司岗位设置。医药英才网调查发现,我国80%以上的医药电商平台都没有设立产品经理和UI设计等职位,负责市场、运营以及产品的相关人才在医药电商团队中凤毛麟角。除了吸收高校人才,企业还应重视内部培养,加强企业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

3.4 做专业服务,克服“数字鸿沟”

对于医药电商B2C环节,在数字鸿沟困境下企业宜回归根本,做专业服务。第一,药店不能仅当“搬运工”,而是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对消费者进行“干预性”指导,增强体验提升患者对电商企业品牌认知,实现顾客忠诚;第二,建立会员制度,开发线上社区,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加强客户健康管理,引导并满足普通患者防病、治病、养生等健康需求。

4 结语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医药市场逐步放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健全,为医药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对于制约因素,任重道远,在国家加强引导的同时,企业要审时度势、放眼长远,医院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共同克服医药电子商务所面对的阻力。

参考文献

1 .国外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6)

2 许琪.我国网上药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3 龙萌萌.浅析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制约因素及推进措施[J].商情,2014(3)

4 曹立明.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3)

5 李沛然,刘永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医药营销人才培养[J].中国市场,2013(17)

6 孟令全,刘志刚,施伯琰,等.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房,2006(7)

7 王淑静,郭丽萍.药品网络销售现状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3(16)

篇6

医药行业直接关系到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我国现存生产、流通领域等环节的种种不合理因素,极大地导致了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混乱,药品购销中行贿、索贿、回扣等不正之风盛行,使患者背上沉重的药费负担。为了杜绝上述现象,国家曾三令五申建立行业有序竞争,规范行业管理,强化流通环节监督。可是,仅从法令法规方面规范市场行为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先进的手段,增强医药市场透明度和监管力度,大力加强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将政府、市场、消费者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医药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

医药电子商务的涵义

电子商务利用Inter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而降低商务活动的成本,由于商务活动实时在网上进行,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商务活动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商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电子商务在我国金融、商贸、旅游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探讨其在医药行业的应用,从而提出了医药电子商务。

医药电子商务主要是指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商、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第三方机构等为网络成员,通过Internet网络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开放并易于维护的医药贸易电子商务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药品流通的效率,降低药品流通的成本,对规范我国药品生产、流通、销售中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第三方的医药电子商务模式

虚拟市场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高级形态,提供了一对多、多对多的在线交易模式,是目前国外最成功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代表了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医药购销过程的虚拟市场,使得药品流通中的买方和卖方平等的面对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渠道,虚拟市场平台的运营者不应该是药品交易的双方,而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来承担,第三方不应该与药品交易的收益直接挂钩,可通过提供与交易相关的服务获取利润。

医药虚拟市场必须是一个合法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进行交易的双方也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这就要求医药虚拟市场应该独立于任何政府部门,相关政府机构对医药虚拟市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事前的资格认定和事后的监管,政府部门不应该直接参与虚拟市场的运营。这样,基于第三方的医药虚拟市场可以保证交易过程的公正、公平与公开。

发挥虚拟平台,卖方可以面向全球众多潜在买家方便地其产品、服务信息,并通过Internet与购买者进行交易,有效地提高交易过程的效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买方在虚拟市场中可以更大程度地接触不同的供应商,并通过Internet进行及时有效的比较、沟通,提高采购产品及服务的选择方式,获得更好的价格和更高的质量,简化了原本复杂的采购流程,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

在虚拟平台上,可实现商品的统一编码和自动报价管理。由于国家目前对药品没有统一的编码,加上药品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为便于商品和价格的管理,对平台上的每一个药品制定一个编码,系统会根据客户信息自动搜寻相应商品的价格及策略,然后给出报价,减少了不必要的谈判环节和不信任度,便于交易。

强大的后台数据支撑,为客户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可自动提供的促销信息、卖方的销售排行榜以及新药品展示等,为上游厂商提供自动药品流向查询和库存信息查询,为客户量身订做多种采购方式,而在这个渠道中进行的所有药品购销行为都会通过现代化的信息采集手段记录下来,并经过相应的信息处理后成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执法监督的依据。

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中的作用

整合企业内部价值链

传统的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设有很多管理层级,使得企业不仅要担负高额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且由于层级太多,容易导致信息失真和不及时,从而造成决策失误,耽误时机。通过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信息渠道大大缩短,市场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准确和及时,加深了高管人员与基层人员的交流,每个分店的销售业绩和库存情况一目了然,可以直接对配送中心和各个分店上传的各种单据进行分类汇总,人力成本大大降低。

整合医药供应商资源

通过电子商务,很容易获得所有供应商的产品信息,在对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全面衡量后,择优签订供货合同,操作公开透明,由第三方的介入可保证其公正性。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可通过招标采购而获得更大量的折扣,由于招标采购全部在网上进行交易,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整合物流资源

大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都有自己的配送中心,企业在进行跨地域扩张或运力不够时,在电子商务的帮助下,完全可以把药品配送的工作交给当地的药品供应商或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样,药店可实现零库存管理,减少资金积压,加快资金周转,从而极大地减少了运输工具和仓储设施的成本。

整合服务资源

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取医药有关的服务资源,如政策服务、产品知识问答、健康知识服务、医疗资源服务等,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与医院共享资源,可提高企业知名度,实现医药的利益共享。通过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医院很容易掌握药品的总体情况,有利于将药品价格降下来;物价管理部门,也可通过网上平台了解情况并掌握药品的价格采购以及这种药是否已中标等相关信息,这样避免了各方对信息掌握的局限性、不全面性,也给百姓带来实惠。

我国发展医药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医药虚拟市场的管理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传统医药市场管理的框架下,通过对交易双方,以及运营虚拟市场平台的第三方信息机构进行合法资格的认定,实现对交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交易结果的事后审查,达到有效管理医药流通市场,加速我国医药流通市场规范化的目的,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府、医药相关机构、IT公司、银行、第三方中介等部门的不断发展和共同合作。

法律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医药电子商务需要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树立人们对医药虚拟市场的信心,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的繁荣发展。由于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它的网上销售除了要适应一般的电子商务法规外,还需要专门的法规来进行约束,这样的法规不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而且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另外,药品网上交易数据的知识产权、客户隐私权问题也有待探讨。

篇7

医药电子商务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追求利润最大化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一种结合医药与信息技术的全新商务形式。医药电子商务的诞生,是两大朝阳行业——制药业与计算机电信行业的结合,其本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然而,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完备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发展,以保证政府能够采取有效监管措施规避医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良问题。

1对医药电子商务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1.1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监督作为保障医药电子商务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从以上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医药电子商务包含了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消费者以及保险公司等多个相互联系的参与者。虽然,在互联网上进行医药电子商务所经历的实际交易过程十分快捷、方便,交易双方甚至只用动动鼠标就能完成大宗药品的交易,然而,由于其参与者较多,保障交易顺利实施的环节较多,而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潜藏着欺诈行为,各个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药品生产企业伙同信息服务商虚假药品广告,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医疗机构也普遍存在着拖欠药款问题,往往不能按时支付货款,从而严重影响生产企业的资金周转。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那么仅靠各参与者之间的合同约束来规范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交易的各方都迫切需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督管理来确保交易过程的安全与公正,为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顺利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

1.2药品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督管理药品是特殊商品,其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督管理来确保药品在互联网交易过程及其网下配送过程中的药品质量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药品流通领域的质量安全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实施政府监管责无旁贷。

我国医药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不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强有力的监督,加之传统的购药方式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人们大多还是宁愿多花些钱、费些事到实体药店去购买药品,也不愿意轻易尝试网络购药的方便与快捷。社会对于医药电子商务的淡漠,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医药企业对政府(BTOC)模式的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切实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管以及宣传的力度,确保网上交易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使社会逐渐培养出对医药电子商务较强的认同感,以便早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1.3政府应当通过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管来杜绝网络犯罪行为虽然医药电子商务自身存在诸多优势,其快速发展确实有利于提高医药企业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医药商业贿赂及其他不良销售行为。然而,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来规范其发展。否则,这种新兴的商务形式也会给社会各方面乃至于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危害,成为网络犯罪的新渠道[1]。

据报道,澳大利亚不少吸毒和贩毒者在互联网上匿名交换信息,并进行交易。警方苦于没有法律依据对此束手无策。澳大利亚警方发言人称,网络是警方很难触及和管制的领域,警方虽然可以针对具体的信息采取行动,但如果经互联网来自海外,澳大利亚司法部门对此没有任何制裁权。在悉尼,一些年轻人经常利用互联网来购买。悉尼的一些大麻种植者也常在互联网上定购大麻种子。这种通过网上交易滥用药品的情况在欧美国家也普遍存在,令各国政府都为此十分头疼。可见医药电子商务是潘多拉魔盒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医药电子商务自身的诸多优势,同时也要加强监督管理才能保障其能够顺利、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政府监管是十分应该和必要的。

2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政府监管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四大重点技术创新产业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行业之一。为引导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发展医药电子商务确定为“十五”期间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之一。早在2000年,国家经贸委在全国医药工作会议中就指出将医药电子商务试点作为我国医药流通领域体制改革的重点。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在药品的购销活动中,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的流通费用”。近年来,SFDA考虑时机成熟,废止了2001年颁布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中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部分条款,积极推动并鼓励BtoC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国家在引导医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以规避医药电子商务推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良问题[2]。

20000626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选定了广东省、福建省、北京市、上海市等若干省、市作为试点单位,对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开展初期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为理想的作用。

20010201,开始执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首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它的颁布实施为后续的相关法规的出台奠定了基调[3]。

20040708,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签发了第9号局令《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表明了药品信息服务在互联网的松动,突显政府鼓励开展医药电子商务的信心和决心,并与后继的有关法规一同初步构成了目前关于药品互联网交易服务的法规框架。并在此之后,逐步放开了对BtoC模式的医药电子商务的种种限制,转而鼓励其快速发展。

20050930,由SFDA以局令形式颁布实施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该《规定》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在硬件设备设施方面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从解决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的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现行的一部针对医药电子商务制定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律规范。该《规定》出台不久,SFDA便审批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独立的第3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即海虹医药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政策、法规的出台对规范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出现仅有短短的10年时间,其自身发展并不成熟,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的行业管理规范。加之其模式的多种多样,使我国的医药流通领域出现了多种购销模式并存的复杂现象。就目前我国政府对其监管现状而言,也确实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3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政府监管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1监管主体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滞后医药电子商务是当代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在医药流通领域中的综合应用。因此,在客观上,就要求互联网药品交易的监管主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自身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上能够与时俱进、加大投入,以适应当今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SFDA应当有能力对互联网药品交易过程实施全面地、实时地监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有序,切实维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我国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系统内部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缓慢,电子政务系统仍未得到广泛应用,医药企业对政府(BtoG)模式的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尚未出现,势必影响监管主体的监管效果。因此,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以及相关硬件设备设施的缺乏,已经成为政府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难题[4]。

因此,建议SFDA应加大对系统内部网络化、信息化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针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电子政务系统。该系统应满足SFDA对国内目前所有应用医药电子商务的医药企业日常监管的需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能够通过该系统直接进入任一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互联网药品交易过程实施全程实时监控,形成有效的网络预警机制,一旦发现药品交易过程中存在问题,能够通过该系统及时、快速地警告交易各方,并中断交易进行,进行相关证据的提取,为日后处理提供依据。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该系统应采取有效手段切实保证监管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以免泄露有关交易双方的商业机密。此外,该系统还应具备受理医药企业有关开展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各种相关申请的功能。

SFDA应尽快创建以宣传和监督医药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网站。利用网络媒体快捷、覆盖面广等优势,向公众介绍并宣传医药电子商务的诸多优势,使公众逐渐培养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同感,从而促进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SFDA应在该网站设置专栏,定期对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有违法进行互联网药品交易行为的企业进行曝光。该网站还应具备对有关互联网药品交易的相关投诉的受理和及时回复功能,以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2监管系统内部人员培训机制存在问题医药电子商务的政府监管是新时期我国药品流通监管工作中遇到的一项新工作、新任务,也是对我国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的新的挑战。药品监管人员只有坚持不断地加强对这一新鲜事物认识、学习,才能够出色地完成对其的监督管理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内部人员培训方面问题严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建立针对医药电子商务的内部人员培训机制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尚未建立有效的人员培训机制。目前,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人员培训,全系统特别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大药监工作者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令人堪忧。大多数人员甚至对于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和运营模式都不大了解,往往将医药电子商务片面地理解为医药企业利用自身网站进行药品交易的销售行为,或局限地将医药电子商务理解为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因此,对医药电子商务片面的理解和认识必然严重制约监管人员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有效、合理监管。

建议我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识和学习,尽快在系统内部建立起有效的人员培训机制,将对医药电子商务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聘请国内医药电子商务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对负责医药电子商务监管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为保证学习质量应将考核成绩作为公务员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3.3《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存在漏洞,亟待补充和修订《暂行规定》的出台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在硬件设备设施方面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从解决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的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就其内容而言在交易规则制定、交易活动各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争端解决和监督机制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欠缺,亟待完善。

《暂行规定》第7条规定对于独立的医药电子商务企业“不得参与药品生产、经营;不得与行政机关、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隶属关系、产权关系和其他经济利益关系。”但该规定中并没有对“其他经济利益关系”如何界定做出明确规定,对实际操作和监督管理带来了困难。众所周知,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就是通过提取交易服务费盈利的。因此,其与交易的双方必然发生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经济利益显然是合法的。

因此,建议SFDA对“其他经济利益关系”应明确界定。笔者认为,独立的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规避与交易的双方有直接的或者间接的除交易服务所得之外的财务和债务关系。《暂行规定》中对此种情况应明令禁止,以免不公正交易的发生,也为政府监管带来便利。

关于信息保密方面。《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验收标准》中明确指出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应具备相应监管子系统,以保证政府主管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交易的药品、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目录等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依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对在系统中发生的交易行为进行数据查询、汇总。因此,在政府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的监管过程中势必涉及到大量交易双方的交易信息、数据等商业机密以及企业拥有的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技术与设施。一旦政府监管人员擅自将这些重要的商业信息透漏出去,势必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而《暂行规定》中在监管过程中有关信息保密方面未做明确规定[5]。

笔者认为,应建议SFDA在《暂行规定》中明确政府在对互联网交易服务商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有义务对有关交易各方的交易信息、数据等商业机密以及企业拥有的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管理技术与设施,建立严格的保密机制,对监管人员擅自透漏交易各方重要商业信息的违法行为予以严惩,切实保障监管过程中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5]。

4结语

药品互联网交易服务是药品监管工作中的新生事物,执法部门和立法机构应不断地加强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充分利用企业和行业组织的技术优势,探索出一条既能促进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又能保证药品安全的双赢之路[5]。

【参考文献】

[1]刘彩凤.医药电子商务,你知道多少[J].改革与理论,2004,132(11):35..

[2]汤振宁.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误区分析[J].上海医药,2004,25(8):348.

篇8

医药电子商务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追求利润最大化背景下,于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一种结合医药与信息技术的全新商务形式。医药电子商务的诞生,是两大朝阳行业——制药业与计算机电信行业的结合,其本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医药行业的广泛关注,目前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然而,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完备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发展,以保证政府能够采取有效监管措施规避医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良问题。

1对医药电子商务加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1.1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府监督作为保障医药电子商务是以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及保险公司为网络成员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从以上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医药电子商务包含了医疗机构、医药公司、银行、药品生产单位、医药信息服务提供商、消费者以及保险公司等多个相互联系的参与者。虽然,在互联网上进行医药电子商务所经历的实际交易过程十分快捷、方便,交易双方甚至只用动动鼠标就能完成大宗药品的交易,然而,由于其参与者较多,保障交易顺利实施的环节较多,而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潜藏着欺诈行为,各个参与者在交易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比如药品生产企业伙同信息服务商虚假药品广告,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医疗机构也普遍存在着拖欠药款问题,往往不能按时支付货款,从而严重影响生产企业的资金周转。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可能导致交易无法顺利进行,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那么仅靠各参与者之间的合同约束来规范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显然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交易的各方都迫切需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监督管理来确保交易过程的安全与公正,为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顺利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外部保障。

1.2药品的特殊性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督管理药品是特殊商品,其质量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督管理来确保药品在互联网交易过程及其网下配送过程中的药品质量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药品流通领域的质量安全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实施政府监管责无旁贷。

我国医药市场体系尚不健全、不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强有力的监督,加之传统的购药方式在人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人们大多还是宁愿多花些钱、费些事到实体药店去购买药品,也不愿意轻易尝试网络购药的方便与快捷。社会对于医药电子商务的淡漠,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医药企业对政府(BTOC)模式的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切实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管以及宣传的力度,确保网上交易过程中药品的安全性,使社会逐渐培养出对医药电子商务较强的认同感,以便早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1.3政府应当通过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监管来杜绝网络犯罪行为虽然医药电子商务自身存在诸多优势,其快速发展确实有利于提高医药企业的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机制,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医药商业贿赂及其他不良销售行为。然而,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必然需要政府的有效监管来规范其发展。否则,这种新兴的商务形式也会给社会各方面乃至于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危害,成为网络犯罪的新渠道[1]。

据报道,澳大利亚不少吸毒和贩毒者在互联网上匿名交换信息,并进行交易。警方苦于没有法律依据对此束手无策。澳大利亚警方发言人称,网络是警方很难触及和管制的领域,警方虽然可以针对具体的信息采取行动,但如果经互联网来自海外,澳大利亚司法部门对此没有任何制裁权。在悉尼,一些年轻人经常利用互联网来购买。悉尼的一些大麻种植者也常在互联网上定购大麻种子。这种通过网上交易滥用药品的情况在欧美国家也普遍存在,令各国政府都为此十分头疼。可见医药电子商务是潘多拉魔盒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医药电子商务自身的诸多优势,同时也要加强监督管理才能保障其能够顺利、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医药电子商务政府监管是十分应该和必要的。

2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政府监管现状

医药行业是我国四大重点技术创新产业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行业之一。为引导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在政策层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发展医药电子商务确定为“十五”期间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之一。早在2000年,国家经贸委在全国医药工作会议中就指出将医药电子商务试点作为我国医药流通领域体制改革的重点。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在药品的购销活动中,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的流通费用”。近年来,SFDA考虑时机成熟,废止了2001年颁布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流通管理暂行规定》中限制电子商务发展的部分条款,积极推动并鼓励BtoC医药电子商务模式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国家在引导医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制定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以规避医药电子商务推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良问题[2]。

20000626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选定了广东省、福建省、北京市、上海市等若干省、市作为试点单位,对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开展初期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为理想的作用。

20010201,开始执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首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它的颁布实施为后续的相关法规的出台奠定了基调[3]。

20040708,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签发了第9号局令《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表明了药品信息服务在互联网的松动,突显政府鼓励开展医药电子商务的信心和决心,并与后继的有关法规一同初步构成了目前关于药品互联网交易服务的法规框架。并在此之后,逐步放开了对BtoC模式的医药电子商务的种种限制,转而鼓励其快速发展。

20050930,由SFDA以局令形式颁布实施了《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该《规定》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在硬件设备设施方面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从解决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的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现行的一部针对医药电子商务制定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律规范。该《规定》出台不久,SFDA便审批通过了我国第一家独立的第3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即海虹医药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政策、法规的出台对规范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出现仅有短短的10年时间,其自身发展并不成熟,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的行业管理规范。加之其模式的多种多样,使我国的医药流通领域出现了多种购销模式并存的复杂现象。就目前我国政府对其监管现状而言,也确实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3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政府监管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3.1监管主体网络化、信息化建设滞后医药电子商务是当代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在医药流通领域中的综合应用。因此,在客观上,就要求互联网药品交易的监管主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自身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上能够与时俱进、加大投入,以适应当今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SFDA应当有能力对互联网药品交易过程实施全面地、实时地监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有序,切实维护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然而,目前我国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系统内部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缓慢,电子政务系统仍未得到广泛应用,医药企业对政府(BtoG)模式的医药电子商务在我国尚未出现,势必影响监管主体的监管效果。因此,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滞后以及相关硬件设备设施的缺乏,已经成为政府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难题[4]。

因此,建议SFDA应加大对系统内部网络化、信息化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针对医药电子商务的电子政务系统。该系统应满足SFDA对国内目前所有应用医药电子商务的医药企业日常监管的需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当能够通过该系统直接进入任一医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互联网药品交易过程实施全程实时监控,形成有效的网络预警机制,一旦发现药品交易过程中存在问题,能够通过该系统及时、快速地警告交易各方,并中断交易进行,进行相关证据的提取,为日后处理提供依据。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该系统应采取有效手段切实保证监管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以免泄露有关交易双方的商业机密。此外,该系统还应具备受理医药企业有关开展互联网药品交易的各种相关申请的功能。

SFDA应尽快创建以宣传和监督医药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网站。利用网络媒体快捷、覆盖面广等优势,向公众介绍并宣传医药电子商务的诸多优势,使公众逐渐培养出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同感,从而促进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SFDA应在该网站设置专栏,定期对在日常监管中发现的有违法进行互联网药品交易行为的企业进行曝光。该网站还应具备对有关互联网药品交易的相关投诉的受理和及时回复功能,以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2监管系统内部人员培训机制存在问题医药电子商务的政府监管是新时期我国药品流通监管工作中遇到的一项新工作、新任务,也是对我国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的新的挑战。药品监管人员只有坚持不断地加强对这一新鲜事物认识、学习,才能够出色地完成对其的监督管理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内部人员培训方面问题严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建立针对医药电子商务的内部人员培训机制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尚未建立有效的人员培训机制。目前,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人员培训,全系统特别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大药监工作者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识程度令人堪忧。大多数人员甚至对于医药电子商务的概念和运营模式都不大了解,往往将医药电子商务片面地理解为医药企业利用自身网站进行药品交易的销售行为,或局限地将医药电子商务理解为现行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行为。因此,对医药电子商务片面的理解和认识必然严重制约监管人员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的有效、合理监管。

建议我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医药电子商务的认识和学习,尽快在系统内部建立起有效的人员培训机制,将对医药电子商务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班,聘请国内医药电子商务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对负责医药电子商务监管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为保证学习质量应将考核成绩作为公务员年终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3.3《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存在漏洞,亟待补充和修订《暂行规定》的出台对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在硬件设备设施方面进行了较为严格的规定,并从解决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商的市场准入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就其内容而言在交易规则制定、交易活动各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争端解决和监督机制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欠缺,亟待完善。

《暂行规定》第7条规定对于独立的医药电子商务企业“不得参与药品生产、经营;不得与行政机关、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隶属关系、产权关系和其他经济利益关系。”但该规定中并没有对“其他经济利益关系”如何界定做出明确规定,对实际操作和监督管理带来了困难。众所周知,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就是通过提取交易服务费盈利的。因此,其与交易的双方必然发生经济利益关系,而这种经济利益显然是合法的。

因此,建议SFDA对“其他经济利益关系”应明确界定。笔者认为,独立的医药电子商务企业在交易过程中规避与交易的双方有直接的或者间接的除交易服务所得之外的财务和债务关系。《暂行规定》中对此种情况应明令禁止,以免不公正交易的发生,也为政府监管带来便利。

关于信息保密方面。《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机构验收标准》中明确指出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应具备相应监管子系统,以保证政府主管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交易的药品、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目录等相关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依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对在系统中发生的交易行为进行数据查询、汇总。因此,在政府对医药电子商务企业的监管过程中势必涉及到大量交易双方的交易信息、数据等商业机密以及企业拥有的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技术与设施。一旦政府监管人员擅自将这些重要的商业信息透漏出去,势必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而《暂行规定》中在监管过程中有关信息保密方面未做明确规定[5]。

笔者认为,应建议SFDA在《暂行规定》中明确政府在对互联网交易服务商实施监管的过程中,有义务对有关交易各方的交易信息、数据等商业机密以及企业拥有的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管理技术与设施,建立严格的保密机制,对监管人员擅自透漏交易各方重要商业信息的违法行为予以严惩,切实保障监管过程中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5]。

4结语

药品互联网交易服务是药品监管工作中的新生事物,执法部门和立法机构应不断地加强对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充分利用企业和行业组织的技术优势,探索出一条既能促进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又能保证药品安全的双赢之路[5]。

【参考文献】

[1]刘彩凤.医药电子商务,你知道多少[J].改革与理论,2004,132(11):35..

[2]汤振宁.国内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误区分析[J].上海医药,2004,25(8):348.

篇9

1.2 中医院校对培养学生电子商务意识不够

在近几十年,中医没有良好的发展,也没有改革创新,导致中医没有西医发展的迅速。尤其是在我们的中医院校,学生只是一味学习中医学方面的课程,借助外面的发展来提升自己的思想。河南中医学院意识到该问题,开始在本校的中医专业培养学生的多维思想。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如何紧跟社会发展,在教学中结合中医院校的特点向学生渗透电子商务思想,让学生结合新的知识引导中医药的发展,是中医院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2、中医学院在电子商务课程中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2.1 改革教学理念

建立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在后期的工作中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推动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四个环节,让学生达到上述要求。在学生入校初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讲座,让学生对大学五年的学习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知道想学好一个专业,系列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个工作需要从粗到细,首先“粗”介绍这个专业,从全局的角度,告诉学生整个课程体系是如何建立的,有什么样的课程在我们的教学环节中,什么是前导课程,什么是后续课程,前导课程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知识结构上的什么帮助,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有一个良好的把握。然后细到每个课程,通过对每个课程的简单介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电子商务的课程介绍就需要在该过程中渗透进去,虽然电子商务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通过什么方式,采取何种途径,内部的运行机制是怎么样的,学生并不清楚,也不能运用到学习和工中医院校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设计文/王林景 李晓康作中去。而本环节就是通过前期的“粗”说,到后期的“细”讲,让学生知道这门课是以后工作中能够用得到的知识;在教学初期,告诉学生该专业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及发展方向;在教学中期,既要向学生讲授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也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向学生讲解电子商务对本专业的辅助作用。本环节中,设计电子商务众多的发展以及模式,需要学院引进成套的实验软件,比如德意通电子商务实验室等,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或者让学生“走出去”,众多的中医学院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而医院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比较好,通过与医院的良好合作,让学生走进医院,去看看医院的变化,看看电子商务是怎么影响他们工作的。而如果这些实现不了,那就需要老师多找素材,多向学生展示;在教学后期,需要老师“走出去”,在寒暑假,走进企业,走进医院,去一些大的综合性院校看一看,跟毕业的学生多交流,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在教学初期及中期,因为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提供保证,一般都能做得到。但是作为整个教学的具体实施环节,并且是一个相对来说长期的环节,就需要教师有一个良好的知识架构,对电子商务在中医方面的发展有良好的掌握,并有自己的见解,才能为学生带来良好的知识架构中的一道有力的砖墙。在这四个环节中,往往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学生入校初期和教学后期。前者是因为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学院、教学办、学科、学生办等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该课程学习的目的,对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学习电子商务,如果没有前期的引导,容易使学生对该门课程大意。而后者实施起来困难的原因是,我们未建立教学反馈机制。老师应该能够“走出去”,到企业、医院中去。学生能够“走回来”,加强与学生的联系,知道他们的想法。

2.2 改革教学内容

“因班制宜”教学方法,中医院校有众多的学科,根据不同的学科,让教师有侧重点的讲解电子商务在该专业中的使用。比如:针灸推拿学专业,作为中医的特色专业,在向学生讲授电子商务时,除了说明针灸推拿文化需要借助电子商务进行推广,同时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针灸推拿技能,需要计算机智能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向学生讲授一些网上针灸推拿的案例,以及让学生实地参观网上诊脉的实验室等;对于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该专业的发展对电子商务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向学生讲授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甚至需要学生学习一些计算机方面的课程来辅助对电子商务知识的理解,相对来说,该专业要求的电子商务知识比较多,讲的要专业、细致;而对于市场营销(医药贸易方向)专业,就需要大量的营销知识的讲解,加大对电子商务在医药贸易方面案例的讲解。对于中医学院的其他专业,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讲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医专业都需要开展,那些和电子商务联系不是非常大的,比如:中医诊断等,只是让学生在校园的生活中感受到电子商务气息即可。

2.3 改革教学设施

提高基础设施的发展,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对社会的发展有自己的认识,而学校就需要向他们提供这样的平台。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加大电子商务的发展,建造一个优异的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不仅方便教职工以及学生的生活,而且在提高学生认识方面有显著地成效。在教学方面,本校着力开展电子商务课程的同时,也在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建立中医远程问诊诊室,使得全校的师生都有机会去接触到电子商务给我们工作带来的便利;建立学生实训基地,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后续的工作;购买各类电子商务软件,投入到教学一线上去,为了学生学习一点点知识,不惜花费更多的资源。

篇10

1.3电商行业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与传统教育模式的矛盾性电商的知识结构中,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现存知识技能全部来自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更新。电商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例如团购模式的发展、社会化电商、移动电商的尝试。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在电商人才培养中碰到很大问题,第一是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可以教授;第二是跟教授贴近实践知识结构的师资匮乏。导致传统教育体制教授的电商知识,与企业实践和需求脱节严重。

1.4实践教学环境滞后当前大部分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老师上课说,同学坐着听”的模式上,虽然很多学校的硬件设备达到了教学的要求,但是这些设备并没有真正的运用到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很多老师已经发现这种模式的弊病,也提出的许多教学改革意见,但是目前大多的教学模拟软件无法实现老师的这种诉求。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模拟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流程。例如支付环节、售前咨询服务、售后咨询服务、物流发货与退货处理流程等。

(2)淘宝等社会性电子商务平台,无法执行班级划分、班级管理,也没有教师角色,也无法按照教学需要给每个学生的店铺打分、评价等。

(3)社会性第三方平台开店受到多种限制,同一IP下注册多个店容易被查封,相同产品的店铺权重互相影响不利于网络营销优化推广,注册者的年龄要求等,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某些平台开店需要企业资质,教学上很难实现。

(4)在第三方平台开店,学生的优秀作品无法长期保存,很难作为教学经验传承为往后的学生提供示范和参考,这也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

(5)许多老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有时无法关注到最新的行业讯息和社会需求,即使得到了这些信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及时对课程做出调整,导致学生毕业的时候与社会是脱节的。

2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思考

2.1人才培养定位上关注行业应用,促进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行业应用结合电子商务已全面进入“专注行业应用,提供行业定制服务”为特征的细分化市场时代。不同的行业,其电子商务活动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其自身特点,这便产生不同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如旅游业电子商务、医疗行业电子商务等等。很显然,当前无差别化的人才培养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个人的职业发展及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定位上进一步细化。高校要结合自身行业办学特色,努力寻求人才培养定位。如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医药电子商务专业,将电子商务与医药行业结合,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具有医药网络营销、医药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医药客户关系管理、医药信息业务管理、药品招标采购等岗位群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岗位定位则面向大中型医药企业,重点从事电子商务平台规划与安全设计、网络编程等工作;电子商务网站设计、数据库建设、站点管理与技术维护等工作;从事网络品牌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经理、客户服务等工作。实现了专业与行业应用完美结合。

2.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营造真实场景,注重实战,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提出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育人思想,它是学习与工作的相互结合与渗透,即“学习中有工作,工作中有学习”,是在“校企结合”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索性提出的新模式。然而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不尽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教育意识不强,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不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多留于形式。同时,由于电子商商务专业实训涉及到企业内部商业机密,企业对学生的实训多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鉴于这种状况,迫切需要职业院校建立校内电商实训基地。基地建设要努力营造企业真实场景,注重实战,以其达到理论、实践一体化。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虽然电子商务专业刚刚设立,便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了集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与职业考证为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实训平台,平台分三个部分:创业模拟软件实训平台、校园O2O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圆通速递物流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建立有效解决了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弱,但又缺少实习实践项目难题。基地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运营需求,引导学生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搭建团队构架。组建的项目团队以公司化运作,开展创业就业实践。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参与全真的企业实训,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实现在校“顶岗实习”,零距离的进行创业实践,掌握跨入社会创业就业所需的各项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创业实践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化运作,提供勤工俭学工作岗位,开展创业就业技能竞赛,帮助学生进行校内创业实践。

篇11

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消费者、制造商、零售商、中间商、银行、税务、政府部门等从事商业活动的每一个领域。按照电子商务服务的对象范围可以分为最常见的企业对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或称B2C模式)、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或称B2B模式)、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或称C2C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还出现了诸如企业与政府间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与政府间、政府与政府间、企业与企业和消费者间的电子商务。

医药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B2B模式,是医药企业间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及信息的交换。以本企业为中心主导,把药品批发价格在自己开设的网站上供下游客户浏览,并接受客户的在线订单,收益主要来源于客户的服务费和交易中介费,如原料药生产厂家将原料卖给成品药生产厂家。这是医药电子商务的主流模式,占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5%。第二类是B2C模式,网上药店对终端消费者的交易,网上销售随着网络的出现而迅速发展,已经有了专门销售药品和保健品的网站。这种占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额的5%左右的模式就是B2C模式。

2我国医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医药行业推行电子商务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发达国家,制药企业和药品批发企业采用电子商务已是普遍现象。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的20家制药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欧洲药剂师协会下属的药店,90%以上都开展网上药品预订服务,美国有1000多家网上药店,市场规模将近1700亿美元。而在中国,由于网络药品交易刚刚放开,医药企业还处于犹豫不决阶段。2006年,中国医药B2C开始出现,北京京卫大药房第一家获得了网上药店的资格。截至2007年年底,经审核批准,可提供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全国一共有1257家,其中提供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有406家;可以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的服务网站有14家,其中针对消费者的网上药店只有7家。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尚属起步阶段,但其中也蕴藏了巨大的商机,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医药业采购市场总额为280亿美元,到2010年将会达到600亿美元。

3B2B医药交易场及技术特点

B2B医药交易场是指数字化的电子交易场,交易平台覆盖全行业的垂直交易系统。它能够将所有具备条件的买方和卖方聚集到一个虚拟的中心交易场所,以动态价格进行医药在线交易。它不同于一般的招标机构,它不从属于买方或卖方,是独立的第三方交易系统,为买方和卖方提供双向服务,并致力于维护交易各方利益的均衡。BB交易场也不同于一般的BB电子商务系统,它是网络覆盖范围极为广泛的行业电子商务系统,是一个完全开放、公开、公平、公正的虚拟医药市场,进入这个市场的买方和卖方都是B2B交易场运营商的战略合作伙伴。医药独立的第三方电子交易场是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B2B医药电子交易场技术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1)分布式系统部署:电子交易系统要求有一个全国数据中心,根据系统发展需要,逐步在一些中心城市建立同步数据中心。电子交易系统采用分布式的系统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系统的不稳定性,保证了医药这种特殊商品的商务过程快捷、安全、可靠。

(2)分层式三级数据:考虑到医药配送的效率问题,电子交易系统实行三级数据库,对入网商品数据实行限制性。

(3)无纸化商务过程:电子交易系统将会员企业提供的纸质证明文件加工成电子文件后,可以在会员企业指定的范围内,成为整个系统共享的数据。

加上各种加密数据交换和订单确认过程,电子交易系统基本可以实现医药交易的无纸化运作。

(4)可选择的多种成交模式:医药机构可以根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或本单位的采购习惯,选择采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采购成交模式进行医药采购活动。

(5)模拟现实商务活动的作业方式:电子交易系统基本保留了医药流通过程中相对合理的交易习惯,在系统中模拟了这些交易习惯的作业方式,以满足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进行医药交易的需要。

(6)方便快捷的订单处理系统:电子交易系统为购销双方提供了界面友好的订单处理系统,便于用户进行订单制作、审批和确认,同时还提供了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

(7)功能强大的客户端软件:电子交易系统配备了与系统完全兼容的离线客户端操作系统。它可以直接接入医疗机构的HIS系统和医药企业的ERP系统,通过上网与系统服务器进行同步数据转换。既节约系统资源,又能够为用户节约通讯费。

(8)便利的网上结算和物流控制。

医药电子交易场具有成熟完整的商务模式,方便灵活的技术架构,从应用角度划分,可以分为中心数据管理、地方数据管理、成交撮合、交易结算、交易监控等五大系统。按用户划分,可分为买方、卖方、政府、中介经办机构、地方数据中心和全国数据中心六大用户体系。其目标是在行业信息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全面覆盖我国医药卫生行业的电子交易市场,交易方式以B2B为主。

4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根据市场化原则,我国医药产业电子商务化模式已经在创新中开始运做,很多医疗机构与企业通过自己建设的门户网站,小范围的在尝试运作,比如网上信息、网上产品介绍、网上技术诊断、网上订购等,但是目前依靠电子商务生存与发展的企业与机构并没有出现,而是多种渠道并行发展。电子商务部分的开发与应用在整个市场与消费领域上没有完全展开,企业对于这个方面只是观望、探索与备用。

电子商务整体的复杂性与连动性也是企业不能大规模应用的主要原因,需要企业有整个产品线的完整性,产品应用品种多元化是一个基本特征,其次是需要有一个自我消化或者资源整合的一个配送中心,有强大的服务应用平台,反馈与信息处理中心等,并不是建设一个网站就能够开展对外的商务运行,其落地更是关键的环节,所以整体涉足电子商务仍然需要有相当长的里程。

篇12

目前不少医药院校当中都设有企业管理或相关专业,其定位通常为培养既懂医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建设有医药院校特色的管理类课程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课程已成为许多综合类院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在医药院校也不例外。然而,如何建设有医药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课程、尤其是这门课程中的模拟实验教学环节,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系统探讨。本文以在医药院校当中创办管理专业较早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基础,对学生需求展开调查,为建设有医药行业特色的《电子商务》课程提供依据。

1.调查方法与目的

《电子商务》课程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三上半学期的专业必修课。研究表明,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需要引入模拟实验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1]。与综合类院校的管理专业学生相比,医药院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对这一课程实验教学的需求强度和需求环节等方面可能都存在差异。本研究以探索医药院校管理专业学生对《电子商务》模拟实验教学的独特需求为目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调研。由于问卷内容涉及诸多对课程具体内容的需求与看法,因此需要选取学习过此课程的学生进行调查,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中,仅有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学习过此课程,本研究将针对这部分学生展开调研。

2.调查结果

北京中医药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大四学生共159人,剔除无效问卷,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144个,有效应答率为90.6%,说明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1对实验教学的需求程度

本次调查中,有两个问题涉及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需求程度。分别是“你认为该课程的薄弱环节是什么?”以及“你认为该课程是否有必要引入实验教学,模拟电子商务中各种实践操作流程?”。

调查显示,认为《电子商务》课程的薄弱环节出在“实践实习”方面的学生最多,有65.6%;相比之下,仅有32.3%和2.1%的学生认为目前《电子商务》课程的薄弱环节出在“前沿教学”及“基础理论”方面。这说明医药院校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认为《电子商务》课程的实践性很强,需要通过实践实习来增强他们的商业临场感,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也看到,超过90%以上的同学认为《电子商务》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性予以认可。具体来说, 分为有71.9%和21.9%认为《电子商务》开展实验教学“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认为“无所谓”和“没必要”的学生仅占5.2%和1.05%。这说明学生在学习上述课程的过程中确实存在实验教学的需求,以弥补实践实习的不足。

2.2对实验环节及软件的需求

本次调查针对学生对实验环节和实验软件的需求设置了两个问题,分别是“如果该课程建立模拟实验室,你希望在实验室中进行哪部分的学习?”和“选出你最希望使用的模拟实验教学软件?”

当问及《电子商务》这门课程哪部分最希望在实验室学习时,51.0%的学生选择“模拟B2B及B2C交易流程”,33.3%的学生选择“模拟网络公司的实际运营”,8.3%的学生选择“学习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另外还有7.3%的学生选择“学习网页制作及网站建设”。说明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对电子商务的商业运作而非技术实践更感兴趣。

当问及最喜欢哪种实验软件时,有50.5%的学生选择网络营销模拟软件,32.6%的学生选择电子商务教学模拟软件,16.9%的学生选择客户关系管理软件。说明医药院校的学生对商业运营的前台操作更感兴趣。

2.3对实验课时及考核的要求

本次调查针对《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环节的具体课时和考核方式设置了两个问题,分别是“如果引入模拟实验教学,你认为应安排多少课时?”和“如果引入模拟实验教学,你认为该部分考核应占总成绩的百分比”。

调查显示,60.4%的学生认为如果在课程中加入模拟实验环节,学时数应该为18学时,认为实验学时为时、6学时、3学时的人数分别占19.8%,18.8%及1.0%。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出被调查者所期望的平均实验学时数为13.8学时。

此外,当问到实验环节考核应占课程总成绩百分比时,39.7%的学生选择“占30%”, 30.1%的学生选择“占20%”;此外,还有16.4%和13.7%的学生分别选择“占40%”和“占10%”。经加权平均计算得出被调查者希望实验考核应占总成绩考核的比例平均为25.9%,说明学生对《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验环节予以一定程度的重视。

3.讨论与分析

目前,在《电子商务》课程中设置模拟实验环节在综合性院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在医药类院校管理专业还不多见。从理论上讲,与综合院校管理专业的学生相比,医药院校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管理类课程时时间更为稀缺,因为他们需要分出相当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医药类的相关知识。因此,照搬综合类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显然不适用。本研究通过对医药院校学生的实地调查,得出如下启示:

3.1医药学校管理专业学生确实存在对《电子商务》课程实验环节的需求。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两届学习过《电子商务》课程的学生调查发现,学生们对目前课程体系中的理论课程还是较为满意的,认为理论环节比较薄弱的仅占被调查人数的2.1%。相比之下,有65.6%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在“实践实习”方面还存在不足。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为《电子商务》课程安排实地实习确实存在困难。幸而学生对模拟实验教学的方式也是予以认可的,有超过90%以上的同学认为《电子商务》有必要开展实验教学。而且,现行模拟实验教学软件能够实现上述需求,如南京奥派公司生产的“电子商务教学模拟软件”、“网络营销模拟软件”及“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等。

3.2医药院校管理专业学生对《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环节的需求偏管理而非技术。许多综合类院校《电子商务》实验环节的设置侧重于网站建设等技术方面的内容。如获得《电子商务》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西安交通大学,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的设置中,除了会涉及模拟商业运营实践的模拟环节外,还会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后台开发及项目实施等开发环节和创业环节的技术内容。而本次调查发现,医药院校管理专业的学生更偏爱“模拟B2B及B2C交易流程”和 “模拟网络公司的实际运营”的商业应用环节(选择这两项的学生占总人数的84.3%),而非技术应用环节(仅有7.3%的学生选择“网站制作及建设”)。这一结果与医药院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相符合的。医药院校管理专业就是要培养既懂管理、又懂医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而非专业计算机技术人才。

3.3 医药院校管理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的实验课时设置应适中。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所期望的平均实验学时数为13.8学时,而目前《电子商务》课程的理论学时数为36学时,这一结果说明医药院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电子商务》课程实验环节的需求课时有一个适当的比例。据了解,沈阳药科大学的《电子商务》课程理论学时为32,实验学时为14[2],与我们的调查结果接近,说明这一比例在教学实践的探索中也得到了认可。同时,被调查者还希望实验考核应占总成绩考核的比例占2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实验环节很重要,但《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理论环节也同样重要,因此实验课时的设置应适中,与理论课时的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比较合适。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本科教育教学-专业建设项目-公共事业管理”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彭楚钧.电子商务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202-205.

篇13

    人类社会步入网络时代,电子商务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以及Internet的迅猛崛起,为了满足新工作背景下解决新问题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逐渐虚拟化,人员结构变得多元化,虚拟团队在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基础上也派生出来。

    一个有效运行的团队,有赖于成员之间相互信任,需要每个成员以一致的可预测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责任和行为,虽然信任在所有的组织和工作团队中都很重要,但是在虚拟团队中尤其重要,虚拟团队是“有一个共同目标,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跨越空间、时间和组织界限障碍,相互协作工作的一群人”(Lipnack & Stamps,1997)。O’Hara-Devereaux和Johansen指出,在全球性的虚拟工作环境中,信任象胶水一样粘结起工作情景中的关系,而信息技术不足以建立起这种关系。因为虚拟环境阻止了各种形式的社会控制,如直接的监控行为难以实现。此外,地域的接近性、背景、经历的相似性等因素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虚拟团队的合作,因此需要增强信任以促进虚拟协作。

    由于虚拟团队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信任关系的建立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一旦出现不信任,将对虚拟团队的整个工作产生严重阻碍,而建立这种信任关系,最重要的在于最初接触的处理,虚拟团队成员应该对最初发出的信息非常谨慎,Leidner指出,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来建立第一印象。事实上,最初的信息建立了成员之间互动的基调,比如领导者的自我介绍的语气所暗示的对其他成员忠诚度的信任和怀疑,在整个项目的进行过程中成员就会笼罩在这种气氛之中。

    虚拟团队的部署是一种较具吸引力的管理战略,它允许分散性组织较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专长,而不需要实质性的个体物理流动。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专家也许分布于组织的各个地区,但不需要实质性的人员流动。虚拟团队的日趋重要性可引用Hargrove(1998)的评价来阐述:“在将来,人类成功的起源并非来自非凡的个体,而是来自于人员的非凡组合。”那么虚拟团队如何在组织边界模糊的电子商务中发挥作用呢?随着组织结构虚拟化和人员结构多元化,增进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无疑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组织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虚拟组织的有效运作,很大程度上依赖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

    一、虚拟团队及电子商务的特征及医药行业中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虚拟团队基于人力资源集群,借助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以共同目标和任务为导向,跨越空间、时间和组织所形成的以核心团队为中心的虚拟结合体。其主要作用体现在:实现资源的最优整合、顺应个性化客户服务的发展趋势以及费用减少而使效率与利润提高等方面。

    电子商务,就是企业利用当代网络和电子技术来从事的一切商务活动,一方面企业通过互联网与客户实现充分的交流,实时了解客户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之间又通过网络实现高效协同,紧密合作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满足客户需求。它包括:企业内部的协调与沟通、企业之间的合作及网上交易三方面内容。即:企业——顾客(B2C)、企业内部、企业——企业(B2B)。

    1.应用现状:虽然受前几年药物降价、限价的影响,但医药业在国际上被视作“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我国医药行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年均17.5%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工业水平12.6%的增长速度,居国内各行业之首,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年递增13.8%的水平,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 网络时代电子商务最突出的应用即医药产品的B2B和B2C交易。

    我国各行业对B2B电子商务需求高峰期(预计)如下表:

    医药产品的B2B交易是指医药制造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医疗机构、医药信息提供商、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通过网络结成相互的业务联系,通过网络完成医药产品的交易业务。这种交易模式在医药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达成的交易额一般可占到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0%以上。

    石家庄制药集团是中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的典范,它是中国医药行业首家通过强强联合组建的大型制药企业,它从只有十几个人的小药厂起家,已经壮大成为近40亿元年营业收入的中国医药工业的骨干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制药技术和产品已拓展到临床用药的多个领域,拥有30余家全资和控股公司,目前该集团已经投资4000万元全面开展医药电子商务业务,一开始就追求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一方面通过与B2B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市场中的领导者——美国Commerce One公司合作,选用国际标准技术平台,直接与世界接轨;另一方面与国家行业标准部门共同起草医疗电子商务编码标准,解决电子商务交易的基础问题,避免低水平重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石药集团将在自建电子商务网络的基础上,准备与行业同仁共同合作建设医疗电子商务网共同把业务做大。

    虽然石药集团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我们不能忽视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

    (1)医药行业资源过于分散、竞争力弱。我国现有制药企业6000余家,其中独立核算的化学制药企业有2500多家,是一个制药大国,但不是制药强国。我国有16000余家药品批发企业,与美国现有的70家批发企业相比,数量占“优势”,但整体经济效益不高。我国医药批发行业的平均毛利率是12.69%,费用率是12.59%,纯利率只有0.63%;而美国的70家企业中,前10名的销售额已经占到全美的96%,平均毛利率是4.5%,费用率只有2.9%,纯利率达到1.55%。资源过于分散影响了整体实力的提高。

    (2)研发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少。我国医药行业在研究方面的投入只有0.5%~1.0%,多的不超过3%,而世界十大制药公司在研发上的平均投入超过15%。由于投入太少,导致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极为薄弱,我国近年来生产的近900种化学一类的药中,仅有65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它的800多种均为仿制品,比率高达97%,且水平不高。

    (3)医药企业流通体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等。医药产品终端消费者的病人对目前“医”、“药”不分,层层加价的做法极为不满,现有医药流通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医药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医药业整体管理水平低下,在公司改制、人才引进、营销创新等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发展趋势:国家商务部认为,未来的医药电子商务不仅应包括医药信息的共享和电子结算,还应包括合法的医药生产企业与生产企业(原料业、制剂)、流通企业及医院的网上交易,包括合法的医药流通企业与流通企业(批发、零售)及医院的网上交易,包括零售药店对消费者的网上销售。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将会向多层次、多角度、多种方式的方向发展。

    如果从整个医疗卫生行业来考虑,电子商务的应用还有其他多种形式,如:

    (1)虚拟医院。虚拟医院主要通过网络向病人、医生和医院提供广泛的医学信息,它是21世纪医学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转换”的重要标志,将使病人教育的地位空前提高,迎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医学知识大普及的。

    (2)远程诊疗。是指医疗专家通过网络实现异地对病人进行会诊、诊断,给出最佳治疗方案。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边远、贫困地区高水平医疗技术人员缺乏的困难,可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3)远程手术。网络可以帮助医生对病人进行远程的监控和管理,保证及时采取措施。既节约了病人的医疗支出,又可以对一些慢性病人进行有效的管理。

    鉴于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通过建立高效的虚拟团队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虚拟团队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整合,以解决医药行业资源过于分散、竞争力弱的问题;虚拟团队是人才潜在市场的拓展,为此可以通过组建虚拟研发团队,既节约了研发成本又可解决医药业普遍的研发能力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产品少的问题;虚拟团队使费用减少而使效率与利润提高,加强电子商务中虚拟团队的建设可降低我国医药行业的费用率,从而提高利润率,利润率的提高可缓解企业研发投入少的问题,最终增强整体竞争力。对于未来的虚拟医院、远程诊疗和远程手术,实际上每次诊疗和手术的医护人员就是一个虚拟团队,每个病人的病情和医院的资源是不确定的,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最佳团队来完成任务,发展方向是依靠虚拟团队实现目标,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二、虚拟团队在电子商务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目标的合理实现问题:即组织目标与成员目标能否合理实现。虚拟团队一般追求的是短期效益行为,不同与传统团队要追求可持续的组织与员工的长期合作与发展,所以要实现员工的目标是有一定客观难度的。因为组织目标是根据一种市场机遇通过完成一定的企业活动并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而员工的目标则是获得相应的物质回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何实现虚拟组织目标和员工个体目标的“双赢”,是虚拟团队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要问题。

    2.沟通问题:有效的团队沟通对于团队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虚拟团队的存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虽然虚拟团队利用最新的通讯工具和信息技术,但是这种沟通容易存在信息传递不到位和失真的情况。不像面对面的交流那样,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充分表达意见、观点、信息、态度并进行非正式和与工作关联不大的沟通。一旦网络出现问题,会导致沟通中断,对于医药业会产生极坏的影响,尤其是在未来的远程诊疗和远程手术中,危及病人的生命。这些都降低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弱化了创造一流业绩的可能性。

    3.文化冲突:虚拟团队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语言不同,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影响对信息的感知和在交流信息时,易使信息失真。而且文化冲突弱化了团队文化的凝聚力,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在医药业还可能出现语言障碍,我国虽然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但技术和研发能力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我国医药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将着眼于国际同行间的共同合作与发展,如果语言成为最大的沟通障碍,将影响对药品研发的关键技术的沟通,准确的把握和理解,一旦出现偏差后果不堪设想。

    4.团队成员的道德风险和信任危机的问题:电子商务的法律环境并不健全,且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网络的安全性是企业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见下表:

    同时,虚拟团队是基于个人主义基础上的协作关系,远程管理是其主要管理方式。这为成员个体充分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规避义务或责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此外,虚拟团队本身高度的柔性和重构能力意味着每个团队成员可以轻易离开所处的团队。这不仅会造成团队人才的流失,影响项目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可能造成知识、信息、技术的泄露,给组织带来严重损失。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信任,容易产生虚拟团队成员的孤立感问题。由于虚拟团队的成员很少有机会能和其他成员进行当面交流,道德风险和信任危机容易造成员工在工作中的孤独焦虑心理,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应对策略

    虚拟团队均依赖信息技术实现远程沟通,使得团队管理与协调问题更加复杂化,尤其是在组织边界模糊的电子商务中应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1.建立明确的团队目标。目标既是虚拟团队共同奋斗的理由也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的最大诱惑。虚拟团队远比其他形式的团队对目标的依赖性更强,因为团队成员组织超边界的工作,没有官僚组织中存在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作为指导,必须靠共同目标来维系成员间的合作关系。所以在团队建立之初就应该尽量让团队成员了解团队的宗旨和目标,让员工明确这些目标的达成,宗旨的实现和良好远景的预期都是其专注于自身工作的结果,并将其转换为行动方案。

    2.建立有效的沟通。一旦明确了团队目标和成员,我们就可以选择最为适用的联结方式与团队成员沟通,并完成共同的任务。面对面交流可以安排在团队建立之初,或者出现协调困难时,增加非正式沟通,如建立个人关系的沟通。需要注意的是:虚拟团队应该对最初发出的信息非常谨慎,记住,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来建立第一印象。

    有效的沟通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保持沟通连续性。由于在虚拟团队背景下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团队成员应保持一定频率的沟通,从团队领导方面不断取得反馈信息。(2)设立会面日程和预约规则。团队领导必须建立具体的约会规则,以掌握成员间的沟通时间和方式。(3)实施周期性的面对面聚会。研究显示,丰富多彩的面对面交流将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有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形成。同时,这种交流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团队成员的孤立感问题。另外,现在通讯设施是构成虚拟团队的基础,通讯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如停电、机器损坏、线路断裂、网络阻塞等,沟通就会被完全中断,从而影响团队的正常运转。所以,(1)团队要选择适合的可靠性强,效率高的一种通讯技术作为团队的主要沟通渠道,同时要交叉运用多种沟通方式,以防止某种技术手段突发故障而影响整个团队的进程。(2)要加强对技术设施的配备、技术手段的使用、更新以及开发的管理,并及时对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3)可在团队中安排一到两名专业技师,负责排除故障、技术设施的开发、安装和调试等。

    3.建立以信任机制为基础的虚拟团队文化,这是最关键的。如何提高虚拟团队的效能,如何避免虚拟团队因多元化和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了虚拟团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很多研究进展,以及大量提高虚拟团队效能的宝贵经验,例如构建虚拟团队的信任。Senge(1990)指出,21世纪的组织中,组织内部部门和成员之间的竞争甚至超过了和外部竞争对手的竞争,如果没有信任,组织将难以维持和发展。尤其对于虚拟团队而言,如果没有信任,这种松散的团队结构将变得更加松散,冲突会更加激烈,必定会阻碍团队任务的进程。

    虚拟团队是一个包含多重文化,文化差异问题将影响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这就要求虚拟团队首先要组建和维系必须充分了解和尊重各成员的文化差异,在相互沟通,理解,协调的基础上,努力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的目标一致的联盟文化。信任是维系虚拟团队的核心和运作基石。由于虚拟团队的生命周期较短,因此信任关系的建立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出现不信任,将对整个虚拟团队的工作产生严重阻碍。团队成员间信任度的提高,有助于相互间信息共享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高个体成员工作满意度,从而提高个体对团队,组织的忠诚度,有利于团队的稳定。因此,应尽力使之透明化、公开化、公平化。其次,要对组织进行重新建构,建立任务封闭式的独立工作单元,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充分发挥知识结构优势,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要注意成员必须时刻紧跟变化的步伐,形成一种不断学习的文化,避免因不能及时跟上市场、客户和技术的变化给组织造成巨大损失。

    4.要关注虚拟团队信任和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建立有效的激励与控制的授权机制。团队的运作依靠信任关系的维系之外,还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与控制的授权机制,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规避成员的道德风险。

    (1)在给予充分信任的同时,必须保证个体目标和整个团队目标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把信任和契约联系在一起,以契约的形式明确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

    (2)在把握虚拟团队成员组成特点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团队成员的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建立良好的团队环境(技术条件、学术氛围、团队文化等)、提供挑战性的工作、给予丰厚的回报、组织跨地域学习、交流,等等。众所周知,建立团队激励机制的最大困难在于难于衡量个体的业绩,这也意味着在虚拟团队管理中,往往需要把激励机制建立在团队产出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激励框架要有对团队内部协调性的刺激,通过把个人收益和团队业绩结合起来,促使各成员在创建团队绩效中更加努力。

    (3)团队之所以能有效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团队内部成员享有充分自主的决策权上,包括能够制订生产目标、自主雇佣员工、评估绩效等。但是充分的授权并不等于不需要领导和管理,所以授权应分阶段有计划有控制的进行,避免混乱。企业领导应以灵活的方式逐步放权,并不断对团队的绩效进行评估。

    虚拟团队在电子商务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团队信任机制形成,它直接影响到其他几个方面,并对企业绩效造成显着的影响。因为一个有效运作的团队,有赖于成员之间相互信任,需要每个成员以一致的可预测的方式完成自己的责任和行为,尽管信任在所有的组织和工作团队中都很重要,但是在虚拟团队中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杰西卡·利善耐克杰弗里·斯坦善斯:虚拟团队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

    [2]孙健敏:团队管理[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3]宋玲:中国企业电子商务指南[M].新华出版社,2001

    [4]颜士梅:虚拟团队及其管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5)

    [5]赵曙明赵筠:虚拟团队的十大价值研究[J].中国人才,2004(1)

    [6]邓靖松:虚拟团队的信任形成机制及其绩效关系研究[D]. 200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