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4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招标风险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1低价中标的风险分析
在进行实际招标的过程中,招标单位往往选择合适的中标单位是比较困难的。在招标过程中常常会考虑选择合理的低价中标还是考虑最低的价格中标,由于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论选择哪种中标方式,其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然而合理中标是能够满足招标要求的情况下的合理价格但不是最低价,由于我国目前各方面机制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不能正确遏制社会上的不正当恶性竞争,因此合理低价中标的概率并没有最低价中标的概率大。[1]但是对于最低价中标来说,评委会可能过于高估每位竞标者,认为每位竞标者提供的内容和保证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在这其中不乏存在着恶意降价降低质量的做法,因此,在选择最低价中标的过程中,无疑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主要是来自容易使一些总体水平不达标,公司服务质量和实力较差、管理方法较为混乱的公司中标,从而降低服务质量。[2]最低报价容易成为竞标过程中的主要优选条件,从而忽略了公司的实际服务质量,有些公司甚至会故意压低价格,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删减部分服务指标,从而吸引评委的眼球,最终竞标成功,但是这种最低价中标,容易使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出现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不能保证所提供的服务质量。[3]高校学生正处于智力和身体高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万万不能因为竞标失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竞标过程中,最低价中标的问题也是整个高校物资招标采购的主要风险之一。
12低价中标的防范措施
在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既想选择最低价中标,同时,又无法保证最低价中标的可行性结果。[4]从最低价中标的风险分析来看,进行低价中标的防范是刻不容缓的。对此,建议在低价中标中要注意以下的防范措施。首先,一定要要充分认识到,最低报价并不是最终中标的唯一标准。并且,要充分考虑到参与竞标者的各个方面综合素质以及所能提供服务的性价比。在特定的一些工程方面要注意产品的成熟和稳定性,充分了解市场占有率,商家信誉最终的售后服务等各方面服务质量。因为后期的维护在整个过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尽量筛选出整体素质较高,质量、技术以及信誉都比较好的品牌或是公司进行中标,避免恶性竞争。其次,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制度,杜绝陪标行为,使投标的价格更加具有真实性,排除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5]此外,要对低价中标的厂家审核合同以及赔偿制度,避免日后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最后在实际工作中,招标单位应当结合各方面因素对中标单位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确保招标的安全性。
2招标文件编制的风险与防范
招标文件的标准技术指标是整个招标文件的核心内容,招标的技术指标如果不全面或是不准确会对整个厂商的报价产生很大差别,会导致整个招标的服务质量造成影响,给评委的评审工作带来很大影响。[6]在高校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由于工作习惯以及业务接触面比较小等一些个人因素带来一定的倾向性。这种带有偏见或是倾向的招标评判对于公平竞争的影响很大,导致招标过程不能公平公正,使得一些公司失去信心,招标的竞争力减弱因而会影响最终的中标结果。因此,对于招标文件的风险与防范提出了以下三点措施:
21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招标单位的工作人员直接决定了最终招标结果的质量,因此,招标工作人员必须以身作则,一切把高校学生和学校的利益作为首位,避免因个人原因造成的结果偏差。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众说纷纭中找到最适合的投标单位,为学校的物资招标提供良好的基础和保障。此外,还要在正式招标之前仔细研究各个产品以及单位之间的特点,考虑到各方面综合因素,针对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招标单位,尽量加强招标文件的技术性,以提高各个竞标者的竞争意识,达到充分竞争,有利于进行选择。
22加强前期调研工作
在高校物资竞标之前,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调查好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好招标文件,制定最合适的招标标准,结合所需产品的特点以及各个单位的能力表现对于整个招标工作进行权衡。在调研过程中就可以充分了解所需产品要求,有助于在最?K招标中找到合适的中标单位。一般来说,前期调研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招标单位不至于在众多的投标中盲目,可以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进行所需要的选择,对最终的选择结果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23做好审核工作
一、招标采购风险成因
招标采购可以通俗的定义为采购人提出采购需求,邀请供应商参加竞标,然后由采购人择优选交易对象的一种采购方式,一般由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阶段组成。风险是指某一特定环境和时间段内,某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风险可量化的情况下,可以将风险定义为危害发生的几率。一般情况下,风险可以看作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偏离。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三个要素组成。风险因素是指能够引起风险事故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的因素;风险事故是指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直接偶然事件;风险损失是指由于风险事故导致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风险因素分为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前者是一种实质性风险因素,例如恶劣气候导致的招标采购成本的上升,这种因素导致的风险一般是很难避免的。无形风险因素包括道德因素和心理因素,道德因素是指由于人的不诚实、不正直或有不轨企图,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招标采购过程中,故意制定不合法的招标程序、人为设置不合理的条件排斥或倾向某一投标人、故意向潜在投标人提供不对称的信息、评标时人为倾向或排斥某一投标人等一般属于道德风险因素的范畴。心理因素是指由于人们疏忽或过失等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损失严重程度增大的因素。心理因素强调人的无恶意的疏忽或过失,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与道德因素相同,招标采购过程中,由于采购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高、法制意识淡薄等因素导致的随意改变招标方式、缩短招标周期、任意指定中标人等问题一般属于心理风险因素的范畴。无形风险因素是一种人为风险因素,这种风险因素最终可能会导致围标、串标、行贿受贿、偷工减料、工程事故等风险事故的发生,进而导致采购成本上升、质量不合格、被监管部门查处、人员伤亡等风险损失的发生,但人为风险因素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一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本文重点分析高校招标采购过程中无形风险因素导致的风险。
二、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
(一)招标采购流程不规范
招标采购流程设计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招标信息公开不足、招标过程随意性较大、招标周期过短等方面。高校采购资金来源广泛且数量庞大,但由于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学科研,采购工作往往不受重视,国内只有中山大学等极少数高校成立了专门的采购机构,大部分高校的采购工作一般由相关职能部门兼职,例如工程建设项目采购由基建部门或后勤部门兼职,仪器设备采购由设备管理部门兼职。在没有专门采购机构和采购人员的情况下,招标采购工作容易变成“走过场”。有些高校没有在公共媒体或校园网招标公告,这样不利于引进竞争、节约成本,失去了公开招标的意义,给围标、串标等行为以可乘之机。由于招标公告不到位,导致潜在投标人较少,公开招标的项目变为邀请招标,邀请招标的项目变为竞争性谈判甚至单一来源采购,往往造成采购成本上升。招标过程不公开,往往为暗箱操作、内定供应商提供了可乘之机,带来廉政风险,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也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招标过程中给投标人准备的时间过短,投标人对招标文件理解不到位,投标准备不充分,导致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降低了高校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招标文件编制不合理
招标文件是招标采购工作的核心要素之一。高校采购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与学科建设相关联等特点,对采购人员的业务水平要求较高。采购人员既要熟悉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知识,又要具备仪器设备、工程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采购人员专业化水平不到位,在整合招标文件通用要求与专用要求时,容易造成信息的遗失或缺漏,导致招标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在相关技术指标、专业性能描述方面容易单纯听信使用人的一面之词,如果出现使用人跟投标人串通的情况,一般很难控制,使用人提供带有倾向性的指标和要求,采购人员往往无法辨别。带有倾向性的指标严重影响招标采购的公平性,客观上会影响招标质量。使用人与投标人串通投标,也容易造成采购成本上升和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资格审查不到位
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是招标采购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有效的资格审查一方面可以避免一些不良供应商混进投标队伍,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供应商之间相互串通投标。我国高校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对资格审查认识不足、资格审查落实不到位、缺少资格审查专家等问题。很多采购人员片面的认为只要投标人超过三家,招标就是有效的。对投标人把关不严,一方面容易导致没有承担项目能力的供应商中标后将项目非法转包或分包,给项目的质量、安全等带来很大的风险;另一方面供应商之间协议投标、串通投标等哄抬投标价格行为,往往增加了高校的采购成本,使招标采购工作失去本来的意义。
(四)评标专业化不足
高校的招标采购工作一般由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招标采购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财务、审计、资产、后勤、基建等部门组成,评标工作一般由各部门代表组成的招标小组完成,各部门代表往往不是相关行业专家,这给评标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造成了很大影响。以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为例,评标小组成员在评标过程中对工程技术指标、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成本等把握不到位,评标往往单纯以价格论英雄,给一些不良供应商恶意压低价格骗取中标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供应商在中标后,往往故意拖延工期、降低工程质量。高校的工程建设项目一般具有较强的紧迫性,例如为迎接新生入学实施的宿舍装修改造工程,工期原则上不能拖延,否则学生入校没有地方住宿,造成诸多不和谐因素,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与中标供应商妥协,通过追加合同金额或者签订工程洽商的形式促使中标供应商按时完工。另一方面恶意压低价格骗取中标的供应商可能还会通过偷工减料的形式节省工程成本,这往往给学校的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等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部门代表组成的评标小组往往没有保密性可言,所有招标采购活动的评标人员都是同一组人,这就给试图影响评标人员评标意向的投标人提供了机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招标采购活动的廉政风险。
(五)招标采购监管缺失
一些高校的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的监督只限于评标过程,而对于开标之前的工作和评标结果的处理都不知情。招标公告的、招标文件的发出、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审查、踏勘现场的过程、中标结果的公示等环节都缺乏强有力的监管。如果采购人员廉政意识不够强,通过串通供应商谋取私利,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很难得到有效防治,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往往滋生腐败和酿成严重的违法犯罪活动。
三、高校招标采购风险控制措施
(一)设立采购专门机构、规范招标采购流程
设立采购专门机构,统一归口管理学校的招标采购工作。采购部门应该为学校的招标采购工作提供规则和服务平台,例如设计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招标采购制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招标文件范本、依法组织开标评标,做到采购形式合法、采购过程透明。
(二)加强采购队伍专业化建设
采购人员过硬的业务能力,是确保招标采购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招标采购人员应该具备创新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信息收集能力、良好的知识储备以及分析、判断、沟通等能力的素质。招标采购人员通过编制规范的招标文件范本、准确描述招标项目的技术细节与商务要求、全面掌握招标采购法律法规知识等有效防止由于招标流程不规范、招标文件相关性能指标描述不准确造成招标结果不能实现的风险;防止招标文件相关规则性条款缺失引起的法律纠纷风险;防止招标文件存在排斥或倾向潜在投标人的条款造成影响招标采购公平性的风险。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应该参照采购内容与数量决定采购人员的结构与编制,定期组织集中培训,鼓励采购人员参加“招标师”等职业水平考试。
(三)建立合格供应商库
通过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可以有效解决资格审查难的问题。合格供应商库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用户反馈、市场调研等方式对供应商进行实时考察,及时淘汰不合格供应商,广泛吸收信誉良好、产品质量过硬、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招标采购过程中对合格供应商库内的供应商不再投入过多精力进行资格审查,更多精力投入到新的供应商身上,有针对性的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提高资格审查的效率。
(四)建立评标专家库
合格的评审专家和完备的专家库是进行科学、公平评标的保证。高校应该从招标采购实际出发,分类建立工程、货物和服务的评标专家库。对评标专家的要求应该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规定的标准,对于短时间内建立评标专家库有困难的高校,应该适当引进招标机构,通过共享招标机构的专家库进行科学评标工作。但要将评标专家库的建设作为招标采购工作的重点之一,广泛吸收校内外相关行业专家。同时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评标专家抽取制度,严格在学校监察部门的监督下随机抽取评标专家,并做好保密措施,确保评标的科学性和保密性。
(五)加强招标采购监管
高校监察部门作为一个校级监督监察部门,招标采购工作只是其监督监察的工作之一,受监察部门人员配备和专业背景的限制,完全依靠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监察,可能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应该在招标采购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监督办公室配合学校监察部门对招标采购活动进行监督监察。监督办公室人员应该具有招标采购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熟悉招标采购每个环节的风险点,实际工作中应该参与到招标采购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制止和上报招标采购各环节中的不规范行为,避免不良影响和损失的扩大。
四、结语
虽然招标采购本身就是一种降低资金使用风险的采购方式,但我国高校招标采购工作起步较晚,制度建设尚不完善。实际工作中风险点还有很多,人为因素是造成招标采购风险的主要因素。各高校应该按照采购实际,通过进一步梳理招标采购流程、加强采购队伍建设、加强采购过程监督、严格把控供应商进出等措施,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招标采购工作途径,确保采购工作和谐、有序、公平、公正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中华.项目招标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0.
[2]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关于高校招标采购监管工作的调查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4]尹立苹,李彦启,陈荣海.加强高校采购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探索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 (04).
[5]刘瑾琦,侯文海.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5).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069-01
石油企业涉及到油气资源的开发、运输以及炼制销售等,其业务范围广泛,而且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相应的对于物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石油工程的物资招标过程中,部分企业的物质招标没有按照相关的招标部分进行,不能满足精细化的采购需要,给物资的采购带来了比较大的风险。在石油工程的建设中,所需要的物资种类和数量十分广阔。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每年石油物资的采购规模和数量都非常的大。为了降低石油工程在建设中的物资供应成本,应当加强对物种采购招标中的风险控制。
1.招标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分析
1.1 招标机构风险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油田招标机构与招标机构的委托合作日益增多。但是,有的招投标机构搞恶性竞争,或唯建设单位领导意见是从。有的人为设计市场准入门槛,本地的交易市场只对本地企业开放,外地企业进入相当困难,造成市场分割,不利于公开、公平竞争。还有种种不规范的收费行为,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还为减免或少缴费用存在严重的营私舞弊行为,滋生行业腐败。
1.2 标流程风险分析
招标工作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从而决定了它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流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石油类物质种类繁多、情况各异,从而对其可能突发的情况很难全面预计。加之石油物资的特殊性和专有性,中级环节多,招标过程少则一个月,长则数月,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出现组织不完善、废标或结果被投诉等情况,要是处理不当轻则对石油生产建设或石油工程进度产生很大影响,重则违法、违规,风险极大。
1.3 招标文件中的技术风险分析
招标文件是整个招投标过程乃至石油项目物资供应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招标文件中的技术参数稍有疏漏,势必在实施中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争议。石油物资技术复杂且特殊性强,易出现物资统一规定与实际使用效果不相称,使各装置通用设备不配套、供货时缺件或没有按所需安装顺序供货,形成采购风险。
1.4 投标人行为风险分析
面对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一些投标人在竞标中,为谋取中标,以虚假方式、虚假材料参与投标活动,投标件时提供虚假资质,伪造、变造的销售业绩,提供虚假财务报表、检验报告,甚至伪造投标保函等等。或者大幅度降低投标报价,甚至低于成本价竞标,而低价中标的背后却隐藏着获取“不正当”利润的阴谋,投标人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往往降低自身材料采购成本去弥补竞标中的亏损,造成了石油物资质量隐患,给招标管理带来较大风险。
1.5 评标过程风险分析
评标是对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评价比较和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投标人的过程,是招标投标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评标专家是评标过程的主要依托者,应本着为招标人负责的态度评标,但不排除一些评标专家借此机会,违规评标或与投标人串通。另外,由于评标专家评标水平参差不齐和知识结构差异,评标时不能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评审过于草率,或者评标时间过于仓促,不能保障到评标工作质量和深度等,都会影响招标质量,形成风险。
2.招标工作中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2.1 谨慎选择招标机构,减少招标风险
油田委托招标公司招标,要选择信誉好、责任心强、人员业务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公司来完成,争取做到招标过程严谨缜密,各个招标环节都严格合法合规。健全完善对招标机构的惩处激励机制,建立信用档案,加强协作的清出力度,对招标发生严重事故的机构,要严肃处理。招标单位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估计,对预期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制定特定的应急预案,及时将各种信息与招标方和管理单位进行沟通,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控制措施,确保服务的时效性和公正性。
2.2 提高石油物资招标工作人员责任心,杜绝流程风险
由于招标工作事项繁琐、细节多的工作,需要招标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顺利完成。因此,全面提高石油物资招标从业人员责任心,是杜绝流程风险重要手段。招标工作者需认真、仔细做好招标事前准备工作,努力规范招标流程各个环节,妥善处理招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况,避免造成废标、违法、违规等。同时,应尽量缩短招标周期,保障石油物资的及时供应以确保生产进度。
2.3 规范编写招标文件,避免技术风险
招标文件的编制逐字逐句都应严谨缜密,每一条款都要清晰明了,更要掌握石油物资具体技术参数,并细心检查核对以免张冠李戴,本着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对待每个潜在投标单位,将各项条件和要求充分体现在招标文件中,在各项条款中充分考虑潜在风险,避免出现物资统一规定与基础设计不相符,各条款互不协调等情况,以致在今后的实施中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争议。
2.4 组建石油物资市场信息体系,防范投标人行为风险
投标人为获取中标,不择手段,伪造资质、财务状况和业绩等,给石油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招标管理风险。要想杜绝这种风险,可以组建石油物资供应环境的市场信息体系,对供应商建立重要石油物资供应商信息的数据库和建立同类物资的价格目录,掌握供应商及其产品或服务的规格性能等可靠信息,随时进行比较和选择,合理制定招标价格。另外,把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项目招标管理的一部分,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对供应商“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从而有效的保障石油物资供应质量,减轻招标的质量风险。
2.5 严格选择评标专家,防范评标过程风险
对于评标定标,评标专家的责任心及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评标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是否能认真严谨的进行分析评审,是否能客观公正地做出判断,都直接影响到整个招标的质量。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全面优良的素质,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根据改革进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努力改善自己的素质构成,才能使评标工作具有深厚、扎实的根基,才无愧于评标专家的光荣称号。
3.结论与认识
随着我国项目招标的普遍化,招标管理的风险因素也将与日俱增,招标的风险管理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石油行业的项目招标工作者更应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在招标过程中时刻注意招标风险防范,将招标风险管理有效地融入油田各种项目招标工作中,不断提高石油企业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
对于石油工程的物资招标来说,由于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大,所占的资金量也比较大,所以应当加强招标过程中的管理,尽可能的保证招标的质量,降低招标的风险。要从招标的各个程序和环节上进行把握,对于物资的质量和规格等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规范招标文件,做好资格预审工作,建立相应的专家库,强化专家在评标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026-01
1 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的主要来源
1.1 对市场调研的不足
电力工程具有资源占用量大、市场回报滞后、工程周期较长等特点,因此,在电力工程实施之前,必须进行项目前期的市场调研,这也是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中非常重视的环节。只有了解市场的变化,才能确保电力工程招投标的可靠性、有效性、时效性[1]。然而,就当前对市场调研的情况来分析,整体调研工作做得不好,市场调研缺乏全面性,甚至忽视了市场调研对电力工程招投标的重要性,造成一些项目立项不准、错误的问题,致使资源浪费、亏损的现象发生。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发现,电力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对市场调研不足而造成电力结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利于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
1.2 招投标市场缺乏规范性
众所周知,电力工程招投标活动应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是一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竞争的行为[2]。从某个角度来讲,这种竞争行为更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然而,就当前我国电力工程招投标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处在垄断的地位,使得企业的法律意识淡薄,其中的串标、陪标等不良问题时有发生,不仅违背了电力工程招投标市场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同时也扰乱了招投标市场的竞争秩序,不利于电力工程招投标的顺利实施。
2 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的特点分析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电力工程招投标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而引发这些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如何有效避免这些风险因素是当前电力企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3]。由于招投标工作环节多、流程繁杂,导致电力工程招投标面临多方面风险。为保证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实施,应积极做好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对招投标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点。
(1)全过程的特点,电力工程本身具有周期长、经营活动长等特点,而在任何一个经营活动的环节都有可能引发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也将给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应从招标准备、投标、开评标阶段的控制来规范招标采购的质量,严格按招投标法律法规履行对提出招标采购项目的需求计划申请、逐级审核需求计划、批复计划、以及对项目招标准备阶段(招标需求计划、招标方案、招标文件、投标资格等)的管理。做好风险的预防、发现、揭示、解决等工作,切实有效地解决风险因素对工程的影响。
(2)众所周知,电力工程招投标的风险大多是人为因素所引发的,会给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造成一定的风险,致使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另外,工作人员是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控制管理的主角。因此,要避免工作人员的原因而引发工程风险的问题,培养全员风险管理理念。作为一名风险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出自身管理风险、规避风险的作用,根据招投标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的业务指导书,成立专门的招标及监督机构,统一管理项目招标采购,规范项目招标采购工作。也可以通过定期抽查和交叉检查等形式,加强对项目招标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实现项目招标采购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3 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分析和管理
3.1 合同风险分析和管理
合同是电力工程招投标实施的主要依据,合同的拟定也可以说是法律文件的依据,也是整个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在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需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尤其是在起草合同文件的过程中,需要站在风险管理的角度上对每一条合同条款进行详细斟酌,避免合同风险的发生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4]。对合同的风险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草拟合同必须采用严谨的语言。从某个角度上看,合同是索赔的依据,合同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索赔的效率,因此,通过完善的合同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合同中存在的争议、疏漏、歧义等问题。因此,在草拟合同时需要用严谨的语言来对合同进行表达,由项目管理部门起草标准合同文本并定期修订,经法律等部门审核后印发使用。根据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就合同中未尽事宜进行修改和补充,切实有效地确保合同草拟的准确性、有效性。
(2)合理选择合同的计价形式。在选择电力工程招投标合同计价形式方面,应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内容以及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计价形式和计价类型,有效降低合同风险,提高合同实施的有效性。例如,固定价合同方式主要应用于工程量变化不大、施工条件较好、施工工艺成熟、风险量较小的电力工程项目中,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对风险的合理分配。在以往电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风险因素,尤其是在合同拟定的过程中,合同拟定的不合理条款经常会引发一些纠纷,不利于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5]。因此,作者认为,在电力工程招投标合同风险分析和管理的过程中,应合理分配风险。电力工程合同中任何一种风险,都应由最优能力或是最适宜承担该风险损失的一方来承担,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合理转移,有效避免风险给电力工程招投标带来的影响,确保电力工程的有效实施。
3.2 施工技术风险分析和管理
在电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还涉及到施工技术风险,而且施工技术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电力工程的后期施工质量,是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分析和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6]。以往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缺乏对整体工程的考虑,而且,所选择的施工技术过于传统,缺乏对施工技术的创新,造成电力工程的索赔风险、工程变更风险增加,不利于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另外,在现阶段由于业主对电力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极为重视,对施工方案的分析论证也会更加严格,这样才能达到施工质量的要求。因此,在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管理中,应注意施工技术的风险管理,主要对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了解业主对工程质量的需求,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更适合该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效避免因工程施工技术的不合理而出现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将施工技术风险降至最低,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大量实践证明,通过合理应用施工技术能够保障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3.3 设计技术风险分析和管理
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开展前需要对工程进行设计,并且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设计技术则是电力工程招投标风险分析和管理的关键,设计的质量、内容和深度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因此,设计技术是开展招投标工作的先天条件,在电力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应注重设计技术的风险分析和管理。在设计电力工程施工方案的过程中,应明确电力工程招投标中的各项因素,再根据各项因素对电力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剖析。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的设计避开这些风险因素,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有效避免设计技术风险的发生,同时,对确保电力工程的质量也有着极大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电力工程招投标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分析招投标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风险管理,才能有效提升电力工程的实施效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U7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程招投标事业逐渐地步入正轨,招投标的管理也逐渐地趋向正常化。但在实际的工程招投标管理中,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与不可确定性,给企业的工程招投标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必须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招投标风险分析与管理体系,在招投标的管理过程中,及时地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找出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招投标的风险分析
1. 招投标风险识别分析技术
(1)运用专家经验法
通过组建专家小组来进行招投标的风险识别,并对风险进行评价和量化。专家实地考察后,提供建设项目的信息和工程状况,讨论项目招投标风险的因素,如技术、工期、成本,并对此进行风险量化的评价意见。
(2)制作风险来源表
招投标人员将招投标工作风险进行全面罗列,这样就可以涵盖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的程度,如风险来源,发生的时间和次数估计,以及风险的后果程度。这样就能够使工作人员对风险有详细的了解。之后就是对风险进行归类,便于对风险进行管理。
2.招标机构面临的风险
对于招标机构来讲,其面临着外部操作风险和内部管理风险。在外边操作风险方面,主要包括招标人的不法行为潜在的风险,如商务条件、技术能力不具备,而隐瞒客观情况进行的招标业务,这样就给招投标操作带来风险。另外,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招投标的市场规则不统一,招投标管理和操作程序上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样也给招投标工作带来风险。对于招投标机构的内部管理风险方面来说,首先,存在着招标业务操作风险,如招标业务流程不严谨,技术审核过于粗糙,招标公告时间和报名时间缩短,设置过高的技术要求等,这样就出现了流标现象。其次,存在着招投标的财务管理风险,如投标保证金数额比较大,面临着财务风险问题。最后,招标工作中的职业道德风险。招标人员容易受到利益引诱,出现受贿问题,如泄露商业秘密的违法行为,会出现质疑和投诉问题。
3.建筑施工企业的招投标风险分析
建筑承包商在进入某地区市场,进行承揽该项目进行招投标工作要面临以下风险:如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失真和失误风险、业主买标风险、联合保标风险以及报价失误风险等。对于国际工程项目来说,存在着招投标程序审批与国内接轨的困难,造成的拖延导致招投标工作效率比较低。而国内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来说,存在着地方保护的问题,涉及到审批环节和手续的繁杂,信息的不畅通的问题。特别是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编制的不规范,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具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很难投标。
三、工程招投标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1.认真学习相关文件,找出措施规避风险
要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就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文件,找出相应的措施规避风险。首先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招投标报价方法,当前主要的招投标报价方法包括:多方案报价法、合理确定招投标企业的定额标准、不平衡报价及替代方案报价法等;其次要合理地进行风险的分散与转移,风险的分散是指将招投标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分散给工程分包商、工程建设的合伙人及建筑设备的供应商等,风险的转移主要是指招投标单位向保险公司投保险,将其可能要承担风险的绝大部分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三是要制定科学地风险规避措施,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建立符合实际的风险预测控制机制的同时,运用先进的风险预测管理理念对风险进行分析、控制、评估及评价工作,最后要坚持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做到全面控制,提升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与水平。
2.采取措施优化工程招投标的决策
在工程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对于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就要优化工程招投标的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招投标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发展前景。首先要提升投标企业的中标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企业投标书的设计、编制及制作要把握其中的细节问题,努力提升企业的形象;制定高品质的服务方案与施工方案;做好企业之间的公关工作,进而密切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其次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招投标决策,企业可以采取的决策有:竞争型、生存型、盈利型、报价型决策等。
四.加强招投标操作的规范和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招投标的业务管理
企业要设立招投标工作的监督机制,要建立单独的负责管理部门,加强监管的力度。进行招投标的工作人员要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加强学习,并且与业主要进行有效沟通,获得业主的认可,才能确保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要完善招投标的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来降低和控制风险,建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制度和风险防控应急处理方案,建立“招标项目投诉质疑案例分析制度”,相互借鉴防范,以及完善流程的审批程序。
2.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
企业要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加强对员工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和培养,充实员工的技术含量。提高员工的道德风险意识和业务风险意识,加强员工的招标项目操作经验的交流和总结,对员工要进行道德信用监督。同时,企业内部的各部门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便于招投标项目团队和员工的操作优势,共同对招投标的风险进行分析讨论,从事招投标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操作流程,加强对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实施。
3.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企业要对投标的保证金进行专人管理,按项目分别列支核算收支,设立投标保证金专户。加强发票和现金管理,标书销售人员必须领用由财务部门开具的专用发票,避免在销售招标文件环节业务人员直接接触现金。与此同时,企业应采取先进的招投标方式,通过网络进行电子招标投标,这样能够为企业招投标工作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网络进行的开标、评标,规避了人为风险。
4.做好招投标风险预测
所谓风险预测,就是指在工作之前对工作过程中以及工作结果可能出现的事物异常进行预测,制定对策以预防事故发生的一种措施。它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风险规避的基础,因此需要对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进行预测,要综合考虑一些随机的、不稳定的因素可能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五.结束语
通过对招投标的风险控制机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在招投标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工作风险,要加大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防控。企业要建立健全招投标风险防控体系和制度,要加强在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方面的水平,提高招投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运用先进的招投标技术和方法,将招投标工作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促使企业的招投标工作进展顺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军.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投标中的风险预测与决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2).
[2]王勤.浅析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J].广东建材,2008(5).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ize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project increases day by day, the risk loss caused by also will also increase, even become crucial to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So the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isk analysis of project bidd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
Key word: bidding risk analysis risk management
一、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周期长、投资多、技术要求高、内部复杂、外部联系广泛的生产过程。在该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并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建筑利益。
二、工程投标风险管理的意义
工程投标风险指的是在投标过程中或以后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期望发生的事件的客观不确定性。以往承包商不惜一切代价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情况随着招投标工作的日趋严谨愈发不可能。而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逐步推进和完善,在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招投标规范化,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和不确定性,使有效防范工程项目的投标风险,保证中标并获得合理的利润,成为施工投标企业项目目前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工程投标项目风险分析
工程项目投标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影响它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对于工程投标项目风险的分析,具体可以归纳为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人为因素。
内部因素风险的存在主要是由承包商在投标战略决策过程中的问题,可以说,承包商内部各个方面工作和条件的具备情况,往往决定着工程投标过程中风险存在可能性的大小,是承包商在进行工程项目投标风险分析过程中应重点研究的对象。而外部因素主要由承包商在投标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决定的,一般有竞争风险,材料风险,合同风险以及其他的环境风险等等。
(一)内部因素
1、战略风险
在很大的程度上,承包商的投标战略决定了项目的成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由企业制定的整体战略来决定,投标战略是承包商进行投标活动的准则,决定了企业在投标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以及企业领导对投标项目的支持与关注程度,针对不同的地域、时期和项目,企业的投标战略可能都会有所不同,战略的制定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投资重点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考虑,出发点高,指导性强,建立在对整个国家政策、行业发展、市场前景、市场竞争、企业实力、企业目标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投标的战略决定了投标中将有可能采取的各种策略,在筹备阶段,根据各种信息渠道,对拟投标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投标战略,掌握投标项目资料越多,越有利于企业制定投标战略,中标的可能性也越大。由于在投标前期掌握资料的局限性,未对项目的背景进行准确分析,可能指定的投标战略不一定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因此,战略决策上的不准确,不全面,不完善等等都会对承包商在投标过程中造成一定的风险,带来损失。
2、报价风险
针对目前国内的招标制度和办法,投标报价风险成为企业能否中标的最大风险,报价在招标中占得的分数权重在40%~60%之间,对能否中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投标报价的准确与否是制约企业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标报价风险是指在总承包承发包过程中,投标者的报价过大幅度的偏离完成工程实际所需费用,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偏离,都将有一方遭受损失,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这类风险的引发因素主要有三个原因:
(1)承包商的能力。承包商管理能力不足,对工程风险认识和估计不足,机构的设置、专业人员的配备等不到位,承包商的适应能力难免有短暂的欠缺状态,如果自身条件都达不到中标条件,盲目投标,很有可能引发投标风险。
(2)承包商目的性。通常表现在承包商故意抬高报价,故意压低报价这两种承包商的有意识行为中。当业主在可供选择的且能完成合同的承包商唯一的情况下,承包商可能采取提高报价的形式;也有可能采取人为压低报价、以获得中标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可能引发投标报价风险。
(3)承发包体制因素。它包括业主招标时提供的信息不足,工程变更,投标初期双方无图纸约定,业主的任何设计变更都可以被业主解释为是符合工程预期目的的修缮和优化,这导致承包范围和合同变更的确定,对已包死的合同价格的突破。这些都为承包商的报价埋下极大的不确定性。
3、技术风险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业主往往在施工、设计、管理、质量、安全等方面都对投标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风险主要来自于投标企业没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对先进的施工技术了解不足,这在投标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影响到投标报价的准确性,甚至出现施工建筑质量安全不合格等重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信誉风险
承包商的信誉风险主要是企业已完工程的施工信誉。没有类似工程业绩或者业绩不符合,承包商就没有市场准入证,更别谈占领市场。已完工程获得各种荣誉和奖项是现阶段投标市场中的一个强制性指标,经常有些承包商经营与生产相脱节,经营人员不参与生产,生产人员又不参与经营,这样就很容易使经营不能够持续进行,造成信誉风险。管理、质量、进度、协调、人员、资金、设备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施工工程。
5、财务风险
承包商必须满足财务能力指标,才能通过资格预审,取得参加投标的资格。在投标过程中,要求投标人提供投标担保,银行信贷证明,以及投标人向其开户银行出具的业主可查证授权书等,如若中标,更要提供银行履约担保。若承包商资金不足,无法及时提供相关担保证明,阻碍承包商投标进程,降低中标概率。
(二)外部因素
1、竞争风险
投标活动竞争激烈,在资格预审阶段针对同一个项目,参加的单位有可能多达一二百家,对业主组织招标和评标也增加了难度。投标过程中的竞争风险主要来自于投标的单位和数量。业主布设标底,不设投标报价的上下限,由承包人的平均投标报价作为基准,下浮一定的比例作为投标报价的最高得分,是的投标中竞争风险十分突出。如果没有事前掌握投标的对手名单,对投标竞争充分了解和分析,掌握投标竞争对手以往的报价资料,特别是该企业在投标地区的报价资料,那么中标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偶然因素,投标的风险很大。
2、材料风险
材料风险主要分为两部分,当地材料的风险和其他材料的变化。当地材料可能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材料价格会出现波动,影响施工成本。其他材料的订货情况可能受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影响,材料供给受到阻碍,将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给承包商造成一定的损失。
3、环境风险
建设工程项目都是在一定的地点,限定的时间内充分组织相关的资源完成的任务。建设项目的施工情况常常会受到建设地点的地质、水文、气象、资源、材料、运输、劳动力、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若承包商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情况研究不够详细,资料收集不充足,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并且,如何充分利用所在位置的地质人文条件,劳动力材料供给条件,对于投标的报价对会有一定的影响。
四、总结
随着政府采购法和招标法的制定实施,招标采购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招标工作也有了相应的法律保障,实施招标采购可以有效地减少采购方的采购成本,提升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通过提升采购工作的透明度,竞争对手可以在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招标环境中获得较为正当的竞争,从而减少腐败行为。但是,由于招标工作并不是尽善尽美,其中的人为因素也较大,如果操作不当,在招标采购中也有相应的一些风险,从而对招标造成负面的影响。笔者结合最近几年招标工作的实践,探讨招标采购中容易出现的风险和规避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的单位有所帮助。
一、招标采购风险的种类及内容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都会导致招标采购的实际结果和预期有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招标采购中的风险。根据笔者的实践,笔者将主要的风险概括为招标采购前的风险、评标过程中的风险和中标后的风险。
(一)招标采购前的风险主要是计划风险和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大多数的招标工作都是招标部门自己负责组织或者由招标机构进行,各种不同产品的招标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招标方需要自行进行采购计划的编制,这就容易导致计划风险。这个风险主要是指招标方的采购计划不够明确或者不够科学,主要是体现在采购标准、采购种类、采购的数量、采购的技术要求、交货期等制定不合理,这不利于采购和合同的管理工作,也同时不利于招投标方对采购进行控制和管理。实践中容易出现的计划风险主要是对招标程序所需要的时间估计不足、对采购的交货期考虑欠佳等。另外,在招标之前也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由于招标方在信息技术和专业水平等方面和供应商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对市场的信息掌握程度也不如供应商全面,这种专业受限容易导致招标方在采购过程中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无法顺利达成有利于招标方的谈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这种信息劣势还会导致招标方无法及时发现供应商虚报价格、以次充好的问题。
(二)评标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是围标、串标和腐败风险
由于招标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招标工作并不够完善,很多的招标方也没有足够的经验,在招标的标准选择上也没有进行实际考量,容易造成招标标准不符合的问题,同时一些招标工作并没有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招标的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也不够,这就容易给一些不法分子可趁之机。在评标过程中就表现为围标、串标和腐败行为。在招标过程中,有些投标者私下进行了约定,通过一致行为以故意抬高和压低报价,同时通过不正当竞争排挤其他的投标方,最终达到某个特定的投标方中标,这些违法的投标方就可以从中谋取利益。另外,有些投标方为了获取中标而互相串通,利用和发标人、机构相互串通,损害招标方和其他参与者的利益,这种也就是串标行为。当前的招标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投标方铤而走险,通过串通招标主体或者其他投标方,甚至以多个身份进行投标,以低价获得标的,对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有些招标方内部也出现了泄漏标底的现象,其中肯定涉及到腐败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当竞争。
(三)中标后采购中的质量风险、合同欺诈风险、到货率风险
根据财政部的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同时结合实践的特点,招标方在科学选择评审方法的时候,一般会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优先考虑价低原则,这也是政府和其他招标方保护采购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同时提升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个方法本身无可厚非,在实际审核中由于投标方其他的因素难以考量,因此一般都是会采用价格优先的评标方法。但是在中标后,很多的投标方都会出现了合同履约的风险。投标方经常会出现延迟交货、到货率无法满足招标方要求等违约行为,而在合同中虽然会还有相应的处罚条款,但是很多的招标方缺乏对违约行为的处理经验,或者没有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处理,影响了合同的正常履行和采购的顺利进行。投标方为了保证其较高的利润,只能通过选择质量较次的产品进行供货,将一些无利润的产品进行压单或退单,从而影响了招标方的工作进展,对招标方的社会形象和声誉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招标采购风险的应对措施和策略
招标采购工作的风险监控需要从招标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让招标方自觉控制招标采购中的风险,招标方一方面需要对招标工作本身的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另外还需要重点关注采购过程中的配套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提升招标计划的有序性和科学性,降低招标采购中的计划风险
招标方需要认真贯彻落实招投标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规定等,结合自身的特点,提前规划好产品的采购招标工作。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招标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预算特点,因为这些单位经费是年初拨款,而且这些款项需要当年使用完毕,因此可供采购进行招标的时间并不多,需要相关的单位事前做好完整的规划,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单位在进行招标的工作前需要结合自身的计划进行统一管理,提升招标的有序性和科学性。在招标前,招标方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发展需要,结合自己的经费范围确定采购的金额和采购的类目,根据资金使用的期限和到账的时间确定合适的供货期,及时编制采购的计划。在完成招标计划工作后,要严格按照需求计划表,在保证供应商有合理的采购和加工周期前提下,保证产品的质量,让供应商可以按时保质完成采购的计划。
(二)制定合理科学的评标方法,加大对供应商服务、声誉等因素的评审
招标方一般都是采用综合评标法,这套评价方法主要是会根据供应商的资质、服务和报价等进行综合考虑制定最终的分数,从理论而言,这套系统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评标的过程中,招标方难以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查,限于信息收集的成本,招标方无法获得准确完整的信息,在所有因素均无法分辨出差别后,投标方的主要对比因素也主要是报价。这样的因素造成综合评标法形同虚设,无法达到净化招投标市场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减少恶意中标的现象,在招标过程中要着重思考供应商的服务和信誉。在实际工作中,招标方需要增加评标标准中的服务分等的权重,降低价格分的权重,同时需要制定合理科学的价格分计算方法,减少恶意低价中标的情况。每个招标方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科学的评标标准,保证效果。同时,招标方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本次招标的对象和产品等,对考核指标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利用公开收集信息和与特定对象的沟通,完善考评体系。
(三)制定合适的供应商选择和考核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规范
对一些重要的产品进行招标的时候应该在评标前做好供应商的考察和评价工作,通过现场考察、专业人员审核和同行评价等方法,掌握投标方的真实信息,这些信息也应该在评标系统占较大的权重。在中标后,对供应商的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及时对产品的供应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供应商在供应环节和制作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开展对供应商的考评,及时处理供应商在供应等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例如,要积极收集并对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供货率、合作态度、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量化相应的指标,对供应商的质量进行备案记录,以供后期的招标参考。同时,对当期供应商出现的重大违约问题,要积极利用法律的手段,寻求替代方案,减少对某个供应商的依赖。
(四)加强对招标人员的培训,加强招标过程的规范性
招标采购工作的专业性较强,不能够仅仅依靠一些职能部门兼职从事该事项,这样无法保证招标的质量。对于一些重要的产品招标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些专业的招标采购机构,配置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对这些人员需要实行招标师的职业水平考试,以达到持证上岗,同时,后期要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展开多种相关专业的招标规定的宣传教育,不断提升这些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法制意识。如果单位实在没有相应的招标能力,可以委托机构进行服务,提升招标程序的科学性。同时,为了要达到权责利的明确,招标人员需要编制科学合法的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要达到内容齐全,对于程序性条款、技术条款和商务条款等内容要明确具体,将合同文件的内容量化,减少后期不必要的纠纷,保证双方的利益。
(五)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检查,做好产品的验收工作
招标工作的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为招标方提供合适的产品,提升产品的质量。如果招标单位在招标的过程中,过分注重价格就会导致一些优良的产品无法得到运用,供应商是有利必图,如果无法保证必要的利润供应商将会提供较差质量的产品,因此招标方需要协调好双方的利益,对供应商的产品种类和质量要着重检查。采购人员是招标采购工作中的重要防线,他们主要负责产品的质量,他们需要及时对产品进行查验和核对,并拥有退货的权力等。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的验收是保证采购质量的重要一环,它的有效执行将会提升产品的质量,减少采购风险。因此,招标方需要加强对自身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的教育,提升他们对产品的熟悉及判断能力,同时通过考核和培训的方式,加强对采购人员和纪律人员的纪律廉政检查,减少采购人员的腐败行为导致质量较差的产品得以顺利入库,对一些放任质量差的产品入库的人员加以惩戒,提升相关人员的违规机会成本,减少职务犯罪。
在现在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招标采购活动将会越来越盛行,目前的招标采购还有非常多的问题,招标工作整体上非常混乱,这就会导致招标采购风险日益增加。我们需要不断认真面对现实,采用合适的方法用以防范风险,减少招标采购的问题,积极推动招标采购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瑾琦,侯文海. 高校招标采购风险分析及其对策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年5期.
[2] 李瑞波. 高校图书馆图书招标采购工作策略研究[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年5期.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中,施工投招标是举足轻重的。投招标有其特定过程,包括招标准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到签订合同等,涉及众多部门与人员,主要有业主、承包商、评标专家、咨询单位和招标监管等,其过程的复杂性和涉及部门人员之多导致了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往往潜在各类风险,给承发包双方都带来威胁。然而,我国当前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工程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理论指导欠缺,管理方法单一化,承包商缺乏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对于风险的鉴别、防范缺乏足够认识,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因此,十分有必要分析工程项目招标的风险因素,并予以控制,这将有利于承包商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我国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1、风险因素分析
在现行的招投标制度下,影响企业能否中标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投标报价风险,在招标中,报价占据了40%-60%的分数权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中标的可能性,准确的进行投标报价是企业中标的关键性因素,而一旦投标报价出现与工程实际所需费用不相符的情况,不论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带来经济损失,只是损失的对象有所不同而已,但总体上都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以风险分析模型为依据,有效控制风险因素就是有效分摊风险,而引发风险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1总承包商本身的能力方面
在承包模式逐渐由传统型想总承包模式转换过程中,机构设置尚不健全,人员配备工作有待进一步发展,承包商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承包模式的转变,于是在自身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投标,极易出现盲目投标,造成投标风险。
1.2总承包商的有意识行为方面
当控制信息较为全面的前提下,提高或降低报价就是总承包商最为主要的有意识的行为。如果业主能够选择的承包商只有一个的时候,承包商会将报价相应的提高;而如果承包商之间面临竞争,业主有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承包商往往会降低报价。这两种情况也会引发投标风险。由于总承包具有较大的工作量,报价也会根据不同的施工水平产生差异,不同的报价差异属于正常的竞争,也存在风险因素;更为严重的是不少钓鱼投标者也会参与投标,当他们中标后,会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升施工费用,并以停工要挟工程师通过其要求;虽然工程师可以惩罚钓鱼投标者或撤销合同,然而若钓鱼投标者因为罚款而无力在进行施工,工程竣工时间必然延迟,给业主带来损失。
1.3总承包这种模式本身方面
根据基本程序,传统承发包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构造招标和功能招标。在确定了施工图方案后开展的招标活动为构造招标。根据初步设计,招标单位或委托单位会编制译本表述,工程设计方案包含在其中,当标书被投标单位购买后,投标书为以设计方案为依据进行编制。将相应的工程量和报价列举出来,在社会劳动生产率固定的情况下,这类投标者出现的出入往往不会太大。而功能招标是指图纸没有制定出来之前而根据一些功能描述来进行的招标活动。工程总承包设计多个方面,比如投资概算、产品方案的制定、物资供应方式、工艺技术经济指标等,这些都是表明了工程总承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在实际工程招标过程中,往往缉忽视对工程量的充分考量,无法明确有谁来承担工程量增加的相应费用,而这也是造成工程总承包产生纠纷和风险的原因。
2、规范我国工程招投标工作,预防或减少招投标各方风险的建议
2.1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的职能
相关政府部门切实强化职能,建立健全工程投招标工作规程,规范工程投招标的具体内容,让各个阶段都能够有章可依。在这方面,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不少工作,制定并编制了相关的投招标规范,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使得投招标工作有了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然而各个地区之间的做法存在差异,缺乏常态化、规范化的执行,难以保证投招标活动的顺利开展。(2)对于投招标监管部门的人员应当加强行为约束与规范。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将德、能、勤、绩全面纳入考核范围,严格考核其行政能力和道德素质;并及时将考核结果上报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或当地的纪委监察部门,可以设立监督电话、信箱等渠道实现,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共同监督;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可撤掉换岗。当前有些地区的管理部门采用岗位轮换制度,三年为一个岗位期限,三年一到就要调换岗位,这并不能是招标管理人员的行政能力和道德素养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和改善。
2.2完善业主和承包商的诚信评价体系
各个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强化职责,将项目业主的诚信监督制度建立健全起来,让国有、私有业主都要严格遵照制度开展投招标活动。在投招标过程中,国有或私有资金项目都要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严格操作规范,保证投招标工作能够公正公平的进行,切实使各方的利益得到维护。(2)加大力度推进承包商诚信体系管理制度的完善,实现全国范围内联网考评承包商的市场行为,作出诚信等级评定。如果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进行投招标活动,对其不诚信行为进行记录,并予以媒体曝光,进行重金处罚;建立扣分制度,如果企业投招标活动中出现违规现象,给予扣分处理,如果扣分达到过多,超过预定标准,在给予其一定时期内不得进入投标市场进行投招标活动。
2.3加强评标管理,建设公开、透明的评标环境
各个地区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推进评标专家库的建立,并保证标准统一、人员充足和专业齐全。严格把关并考核入库评标专家的道德修养、政策水平和专业技能。建立健全培训教育制,定期组织专家学习投招标的政策法规,可以采取网络教学、网络考核的方式,以妥善处理专家人数较多,难以协调的问题;考核专家的日常的诚信情况和专业技能,如果专家的业务水平、道德修养无法达到相应标准,应当及时使其退出专家库。(2)建设开标、评标室,并保证其规范化、标准化,能够公开、公正、公平的进行开评标活动。如果开标、评标室是独立封闭的专用房间,要严禁除去评标专家的其他人员进入,而且评标人员不能携带通讯工具;而其他参与投招标的人员可以通过评标室内的高精度摄像头观察了解开标、招标活动的进展情况,从而确保其公平、公正性。此外,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电子评标系统的研发和推广,使得评标活动能够实现规范、统一,简单易操作。
结语
在承包过程中,投标活动有着十分重意义,关系到工程中标问题,而合理准确的报价是实现中标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想合理准确报价,就必须分析工程项目招标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从而增加中标的可能性。通过控制投标风险因素,企业能够有效增强发展活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茜.试论工程投标的策略[J].西北水力发电,2005(S2)
[2]谭燕玲.谈投标报价的策略和技巧[J].广东建材,2010(06)
[3]姚立新,常伟峰,姚琳娉.投标报价技巧[J].人民黄河,2009(10)
经济风险是指如果建设项目风险事件一旦发生,项目风险的直接或间接后果将造成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提高。引起经济风险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四个方面:
(1)项目所需资源的单价上涨。如施工过程中材料单价的上涨和人工单价的上涨等等。
(2)工程设计的不完整、不详细、不清楚,给施工和投标报价带来的风险。
(3)工程承包范围是否清楚,承包内容是否明白无误。不要因为工程承包范围不清楚造成互相扯皮,增加项目的风险。
(4)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并根据该方案定出准确的报价,如果到施工时才发现原先制定的施工方案不合理要重新制定,则很有可能造起造价的提高风险。
2、工程量风险
(1)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不符的风险
工程量清单规定招标单位给出工程量清单,对其偏差负责,在结算时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招标单位为了规避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风险,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多少范围内比如正负百分之三,不得调整;或者规定有投标单位复核工程量,负责校正,如果在投标阶段不提出,则视为没有偏差,结算时也不调整。这样招标人就把工程量编制的责任和风险又全部推给了投标人。如果施工企业不能摆脱清单责任,业主就可以随时以投标人报价里包含的所有工程风险为由来打压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将不得不额外承担不应由自己来担的工程量风险。
(2)工程量清单缺项的风险
虽然在计价规范中规定:“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企业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但承包企业提出的漏项项目往往在投标时就应在投标书中有所体现才易为业主接受和有利于与业主在价格上协商。如果承包企业在审核工程量清单时,没有及时发现漏项或发现漏项却没有向业主提出异议,施工过程中想通过索赔来获得相应的工程款是很困难的,如果想得到一个有利的价格则更难。
(3)合同风险
业主聘请有经验的法律专家和工程咨询顾问起草合同,使合同质量很高,其中隐含了大量的不利于承包商的风险责任条款和业主的反索赔条款。再加上承包商很难权力对等参与合同谈判,往往受制于业主,这样就很容易被业主牵着鼻子走,自然就增加了履行合同的风险性,承包商十分轻信业主在合同以外的妥协和承诺,轻率的签定了既没有法律约束力,又无法兑现的“君子协定”,承包商对签定合同的前期准备工作明显不足,对业主的资信和合同的公正性缺乏严格的分析,承包商对合同缺乏识别力,为合同条款不全,不完备,不具体,缺乏对业主的权利限制性条款和对承包商保护条款时,没有辐射能去修改完善它,不自觉地接受了合同中大量隐含风险,最终在合同施工导致了承包商的损失。因承包撒欢能够对合同审查不严引起的合同漏洞,缺陷造成了不应有的合同风险,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二、防范措施
1、施工企业应有及时正确获得材料的价格,价格的变动趋势及供货渠道的能力。
2、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以避免施工方案更改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施工企业应尽快根据企业本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制定施工企业定额。这样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就可以确定成本价,明确中标后是否获利多少,这样就可以避免为中标而盲目压低投标价,最后才发现工程亏本的现象。
4、采用风险分析法制定工程造价预算。风险分析是一个将工程项目的不确定的事项全列出来,并把这些项目的金额量化的风险估算方法,估算出来的风险金额会加进投标报价中,工程项目常见的风险包括业主更改其对工程的量或质的要求,市场价格的变动,宏观经济状况及投标气氛,工程设计更改等。
5、合同是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就处于非常不合理的地位,势必造成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因此承包商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就应该严格的审查把关。
6、策略投标报价
许多承包商采用一些报价策略以降低,避免或转移风险,例如:
(1)开口升级报价:将工程中一些风险大,花钱多的分项工程或工作抛开,仅在报价单中注明,由双方再度商讨决定,这样大大降低了总报价,以最低价吸引业主,取得与业主商讨的机会,而在议价谈判和合同谈判中逐渐提高报价。
(2)多方案报价:在报价单中注明,如果业主修改某些苛刻的,对承包商不利的,风险大的条款,则可以降低报价。按不同的情况,分别提出多个报价供业主选择,这在合同谈判标后谈判中用的更多。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我国建设行业制定了各项的相关法规,从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制度,到对工程建设中的腐败问题都加大了政策力度。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建设施工单位还不能适应现如今形势的发展。建设工程中规避招标、假招标,以行贿受贿的方式取得承包工程权的案件层出不穷,这些行为不但严重违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而且影响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建设市场竞投秩序。
一、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常见形式
对于公开性招标来说,它包括三种类型:
(一)公开招标。它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招标的过程中采用告示途径对外进行宣传,让一些不特定或其他机构的法人参与公开招标,具有一定的竞争性,招标企业也能够择优选择最好的承建单位。
(二)邀约招标。它的形势是招标主办方通过邀约的方式对外宣传,让一些特定机构参与竞标,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由于邀约机构数量有限,针对性比较强,不过选择范围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局限性比较大。
(三)商议招标。也就是所谓的非竞争性招标,招标主办方发相应的项目委托给制定的机构,进而双方进行沟通协议,这个过程其实也属于商业谈判的一种。
二、招标风险的主要内容
项目投标是否能够中标,受到很多风险因素的影响,而所谓“风险”指的就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即在给定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间的差异。投标风险就是在投标报价过程中投标人发现的一些对其不利的客观因素,并且这些因素是项目本身及环境独有的,在某种情况下就会转变为风险。投标人对投标风险的承受能力会受到收益大小、投入多少和项目活动的主体地位等因素的影响。结合目前国内工程项目投标的情况,我国在招投标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经济风险、技术风险、人员风险、设备风险,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济风险。在项目招投标和后续的实施过程中,投标人可能会由于资金筹措方式不合理或资金不足等原因面临经济风险。事实上,金融动荡、通货膨胀、材料价格上涨等宏观经济因素也会给招投标人带来风险。
(二)报价风险
针对目前国内的招标制度和办法,投标报价风险成为企业能否中标的最大风险,报价在招标中占得的分数权重在40%~60%之间,对能否中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投标报价的准确与否是制约企业能否中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标报价风险是指在总承包承发包过程中,投标者的报价过大幅度的偏离完成工程实际所需费用,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偏离,都将有一方遭受损失,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这类风险的引发因素主要有三个原因:承包商的能力。承包商管理能力不足,对工程风险认识和估计不足,机构的设置、专业人员的配备等不到位,承包商的适应能力难免有短暂的欠缺状态,如果自身条件都达不到中标条件,盲目投标,很有可能引发投标风险。承包商目的性。通常表现在承包商故意抬高报价,故意压低报价这两种承包商的有意识行为中。当业主在可供选择的且能完成合同的承包商唯一的情况下,承包商可能采取提高报价的形式;也有可能采取人为压低报价、以获得中标的行为,这两种行为都可能引发投标报价风险。
承发包体制因素。它包括业主招标时提供的信息不足,工程变更,投标初期双方无图纸约定,业主的任何设计变更都可以被业主解释为是符合工程预期目的的修缮和优化,这导致承包范围和合同变更的确定,对已包死的合同价格的突破。这些都为承包商的报价埋下极大的不确定性。
(三)技术风险。投标人对工程项目进行投标时,若对项目工程考虑甚少或是不全面,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则会面临技术风险,导致项目的工期延期或失败。而投标人的设计存在严重缺陷或者设计技术方案不合理,更会给招标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人员风险。招投标过程中关键工作人员的离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不足;管理机制不合理; 合同条款表达不清楚、存在漏洞而引起纠纷都是人员风险的表现。
二、建设工程招投标各环节的风险识别
(一)招标环节产生的风险问题
1.标环节当中可能会自行指派施工单位。
2.作假招标,弄虚作假。比如在选择施工方的时候会先进行内定,之后装模作样地进行公开招标,这样可以安排与自身有利益关系的施工单位成功投标。
3.借助“化整为零”的手段,让相关的竞标企业无法满足施工项目的要求,进而无法进行公开招标,最后被迫变为邀约招标或直接指派施工方;也有可能把必须公开招标的工程放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进行竞标。
4.招标方的资质受质疑。例如,一些招标方编写的文件格式不规范,内容不详细或评标要求不合理,导致招标流程不完善,施工材料的选购标准模糊,直接影响施工任务的安排;而且,一些招标方因为受到招标企业的影响,在招标各个环节中可能会出现暗箱操作或为特殊竞标方开后门的情况。
(二)评标环节产生的风险问题
1.招标过程中,评标人员要明确、稳定,如果评标人员不合格或弄虚作假的话,会导致违规操作。例如,委托方私下授意或收买评标人员“作弊”,从而影响竞标结果,导致招标过程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
2.有些委托方在进行公开招标之前,可能会与招标方达成一致协议。招标方在编制招标流程的过程中,对相应的招标要求或方法根据“意向”竞标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设定,从而影响竞标结果。
3.个别招标方在制定招标环节的时候无法做到自我监控,为违规的行为熟视无睹,就会出现招标与投标者作弊的现象。
4.招标评标整个过程和施工环节存在冲突。个别施工机构没有责任感,以低价中标,后期高价提升成本的方式扰乱竞标秩序;也有可能是中标之后将项目进行装让,从中吃回扣等。
(三)定标环节产生的风险问题
1.假如招标企业中意的竞标机构没有中标的话,有可能与中标机构签订协议的时候有意为难对方,对其进行排斥打压。
2.招标企业会对有意为难中标机构,例如要求中标机构垫资施工,强迫对方降低施工成本,克扣材料费用等等,甚至威胁中标机构签署“不平等合约”等。
3.招标企业也会威逼中标机构将项目工程转移给自己中意的施工方,也有可能将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施工方挂靠在中标机构的名下,进而出现步步转让的情况。
三、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一)要重视资格预审
资格预审是项目招投标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业主在选择投标单位时要深入了解投标单位的机械装备、技术力量、投标单位管理水平等情况,以及在社会上的信誉度的情况,要对投标单位近几年的工作业绩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法人资格等。投入本工程的履约情况、主要财务指标、主要设备、关键人员等资格条件。
(二)招标负责人要实行终身负责制,以便解决陪、串标现象
负责招标的人如果得到了种种好处,也就不可能对造价、工程质量问题有足够的认识,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已经“内定”下来的工程进行项目招投标,出现“陪标”现象。
(三)要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
招标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当指出投标单位编制标书应分为商务标和技术标。技术标包括项目经理、近几年承担工程业绩、财务状况、投标人资质以及施工班子从事类似工程业绩,投入本工程的安全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机械设备等,商务标主要包括资格预审资料、承包商的报价。技术标按项目经理、近几年承担工程业绩、财务状况、投标人资质以及施工班子从事类似工程业绩等,按比例设置分值,由资格预审小组依据文件进行评分。
(四)要加强对招标机构的发展和培育
要创造各种机会,加强对机构工作人员的执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要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行为,防止招标人设立背离三公原则,对招标文件的重要条款要严加掌握,要加强对过程和项目招投标程序的监督。要发挥监督部门的监督职能的作用,规范国有投资,减少对招标的干扰,进一步约束和规范业主的行为,促进招标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
(五)加强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督执法力度
项目法人依法制定招标工作,招标自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政府部门不得干预或者直接参与具体的项目招投标活动。及时向社会项目招投标相关信息,加强对项目招投标活动的监督检查,做到公正监督执法。要加强对项目招投标活动的全程监督,相关监督部门要做好职责分工。在保证可靠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网上进行项目招投标和评标工作。
(六)实行技术标暗标评估
为增强技术标评估的科学性、合理性,要实行暗标评估的方法。在评标之前,要对每个投保文案进行标记,确保投标文案看不出投标者的身份,整个过程要由监管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暗标”评估整个环节的合理性、公正性,避免他人有作弊行为。评标结束后,要先封住结果,然后再对外公布。
(七)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项目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项目招投标方式订立合同,认真总结招标标法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制定出台配套行政法规,将法律规定进一步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充实完善有关规定,进一步筑牢工程建设和其他公共采购领域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屏障,维护招投标活动的正常秩序,是必要的。
结束语
尽管在国内建设工程的招标过程存在一些漏洞,不过只要重视监督与管理,也能够推动建设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想要确保项目在施工前能够顺利开展,也要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同时也要注意对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进行监管,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经济效益。为确保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要不断进行经验积累,了解各种建设工程的投保制度,并总结相关的处理措施,确保建设工程的招标与投标环节能够更公正、更合理,进而引导我国建设行业逐步提升行业标准,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贺苗.基于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招标方的风险均衡理论分析[D].西华大学,2013.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1](以下简称《规范》)的实施,加快了定额计价模式向清单计价转换的进程,越来越与市场定价的计价初衷相接近。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特性影响,计价在向真正由市场定价转变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有诸多方面仍需要探索和完善。
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即建设招标投标中,招标人按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量,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并按照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由此可见,施工企业作为工程活动中的一方主体,主要任务是确定综合单价,承担因报价而带来的风险。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存在的清单报价下的风险进行认真研究与分析,制定出规避风险的策略,以求较好的综合效益,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在招投标阶段,施工企业面临的风险是错综复杂的,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1.业主方带来的影响
1.1.业主的资信等级条件
资信等级表明企业资金往来信用方面的评价等级,是对企业素质、管理水平、经济实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的综合评定。施工企业选择一个具有着良好资信等级的业主,能降低后期承受的债务偿还风险。
1.2招标过程中,业主采用的方法手段的影响
为了节约时间,在招标程序中对于投标企业采用资格后审,使得施工企业承受失标后带来的比资格预审更多的经济损失。
1.3招标文件中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不足
工程招标时,由于图纸设计深度不够,设计不全面、不详细,甚至出现设计错误,根据这种图纸编制的工程量清单必然产生错误和漏项,直接影响到量单的准确性,从而在工程结算中引起各种争议与纠纷。也有业主为了赶工期,往往在工程设计之初就开始了招标工作,即通常所说的“三边”工程,这也会造成工程量估算不准,给施工企业带来风险。
《规范》规定:采用工程量清单方式招标,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竣工结算的工程量按发、承包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予以计量且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确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招标单位为了规避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风险,在招标文件中规定一定范围内(例如正负百分之三)不得调整,或者规定投标单位复核工程量,负责校正,若在投标阶段不提出,则视为没有偏差,结算时也不调整。这样一来,工程量编制的责任和风险又全部推给了投标人。如果施工企业不能摆脱清单责任,业主就可以随时以投标人报价里包含的所有工程风险为由来打压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将不得不额外承担不应由自己来承担的工程量风险。1.4目前我国工程量清单计价体制尚未完全成熟,再加之编制清单人员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存在许多清单与实际工程量不符、清单缺项、对清单项目描述不明确等,这些都增大施工单位的风险。
2.施工企业自身方面的影响
2.1 企业基础资料的匮乏
清单计价下,要求企业自主报价,这就需要企业根据本身的综合实力、企业定额、价格信息库并结合市场实际进行投标报价,由于我国建筑市场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施工企业没能很好的进行工程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理;造成施工企业的企业定额滞后,目前施工企业大多缺乏成熟 的企业定额及价格信息系统,总习惯于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技巧,以相关部门颁发的计价定额或下降一定的幅度为基础,参考造价管理部门的材料信息指导价进行报价。施工企业与业主所获得信息的不对等、基础资料的缺乏、对清单报价认识的不足成为施工单位的又一风险。
2.2招标文件未吃透,投标报价不合理
在投标前期,对现场勘测及与招标文件的核实不仔细,对招标文件中招标范围、招标内容及合同条款等内容未作深入研究,为了中标,盲目进行不平衡报价或错误的降价;易因为工程量的变化引起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清单报价中,要求根据业主提供的清单进行组价,确定综合单价。若编制人员对相关的工程实际不够熟悉,则可能带来因组价的内容遗漏而产生经济损失。例如:某项目招标文件中提供的水泥砂浆地面工程量清单如下表,假如该卫生间地面净尺寸为();
若编制人员对工程实际施工工艺、流程不熟悉,只根据清单项目特征描述进行简单组价,则得到该分项综合单价为58.67元/m2。
而具有实践经验,对施工过程熟悉的人员,在编制过程中会结合相关的建筑构造要求,在组价中,会将防水层上翻250mm的工程量综合考虑进去。则 AG0411换的工程量为,得到该分项的综合单价为62.35元/m2:
二者综合单价相差3.68元。
2.3对潜在变化因素认识不够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建立,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市场波动频繁,对建材价格、人工工资的变化影响大。 施工企业是一个微利行业,没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而在投标标价中,既要根据自身技术、管理水平计算工程成本,也要预测未来市场的变化情况,在投标报价中予以体现,减少自己承受的风险压力。而现实情况中,往往施工企业对物资供应风、险物资涨价风险潜在变化认识不足,对人、材、机价格预测缺乏科学性,以至影响整个工程的成本。
2.4 对措施项目的理解不清楚
《规范》要求构成工程中的实体项目与措施性项目分离,分别计价。将工程造价方面的焦点,转移到措施费、管理费和利润上面来。措施项目清单分为不可竞争部分(安全文明施工费)和可竞争部分,对于这部分措施费用是工程量清单组成中唯一允许投标人进行项目增补的,投标人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程措施方案的特点采取措施费用增补。投标人要对拟建工程中可能发生的措施项目的措施费用作全面考虑。假如投标的清单中没有计列相应的措施项目费,而在将来的施工中又发生了该措施项目,业主有权认为,其费用已经综合包括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综合单价中,投标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出索赔与调整。
客观环境方面的影响
金融市场的存贷款利率变动、货币贬值等都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国家对工资、税种和税率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也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风险;以及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对施工企业造成的影响。
针对以上所述风险,施工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1.编制投标文件前期
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了解技术要求、评标方法和投标报价的要求。在仔细阅读图纸和踏勘现场的基础上,认真领会答疑精神,认真复核工程量,制定好适合自身企业的组织计划,做到不要丢项、漏项。
2.编制投标文件
首先,施工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询价体系,及时掌握最新的材料价格信息,工程生产要素市场价格信息等;利用企业优势,累积已完工程施工造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测算,根据适时信息,预测各种资源价格变化趋势,对预期价格作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在投标报价中合理考虑价格风险。取得足够的资料后,施工企业应该编制属于自己的企业定额,为自身的投标决策服务。
针对因材料涨价带来的风险,可以在考虑在合同中明确建筑主材价格的涨幅范围,超出范围做签证;明确材料供应商的材料单价,以固定单价、总量承包形式发包给材料供应商,以转移风险;市场有涨价趋势下,应尽早采购材料,施工单位也可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材料涨价的风险。
其次,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一个有效的设计,既能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又能充分利用机械设备和劳动力资源,对于施工企业根据自身工程措施方案的特点而产生的竞争空间较大的、投标人自主报价的几项措施费用,报价要合理,有针对性。切不可为了中标而盲目压价。
合理确定投标报价
综合单价的风险控制主要体现在材料费,管理费和利润的报价中。在确定综合单价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管理技术水平,结合企业定额,确定投标报价策略,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主导作用,使整个施工企业的报价水平得到提高。在工程量清单报价中,采用适当的报价技巧,也是获得利润的有效途径。在总造价不变的前提下,针对工程中各个分部的特点进行分析,采用不平衡报价,以期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目的,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发展,清单计价运用会越来越广泛,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初期,施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这就迫切地需要了解工程建设过程中风险状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有效规避风险,合理减少风险带来的各种损失,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健康安全发展。早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清单计价。
参考文献:
[1]GB 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S].
关键词:招投标;风险;工程项目
Key words: bidding;risk;project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2-0080-01
0引言
我国自80年代引进建设工程国际招标以来,经历了由认识招标、了解招标到实施招标、完善招标的过程。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是项目从无形转换为有形的关键环节,这阶段的很多不确定性和风险会显现出来。通过对招投标进行阶段分析,评价招标过程、招标形式和招标文件存在的风险,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运用风险应对的方法,探讨招投标风险应对措施,降低招投标风险,达到事前控制,趋利避害的目的。
1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
我国的招投标发展目的是为了促进了工程项目实施市场化,自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招投标技术和方法日趋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具体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签订合同的过程。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由于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还不是很成熟,各项规章制度还不是十分健全,招、评标体系不规范,行政干预较多,受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招投标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其是工程项目的起步阶段,其风险将在施工过程中被进一步放大,因此对招投标本身的风险问题分析十分必要。
2风险的介绍
风险是项目方案本身存在多种可能而不确定的结果,由此而导致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产生偏差。造成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信息不充分,由于没有得到全面的信息而导致的预期结果的偏差。造成风险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风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我们主动的认识风险,积极的管理风险,有效的控制风险,把风险降到最低。工程项目由于对招投标的风险认识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造成的很多项目没有达到招投标的预期。在招投标阶段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分析、控制,从而对项目进行事前控制,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提高项目成功实施概率。
3工程招投标阶段的风险
招投标发生在工程项目实施的开始,属于前期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客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招投标的实施存在极多的风险,对招标方而言最大的风险莫过于付出高于项目正常造价很多的费用,得到非期望甚至是质量低劣的交付物。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然而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如果风险识别出现偏差,会对后来的规避和防范造成很大的困难。在整个招投标阶段将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道德风险在招投标过程中道德风险最常见,建设主管部门、审计机构、设计单位、中介机构都在参与,很多招标人自身没有编制招标文件的能力,而且不熟悉招标流程,而招标公司长期从事招投标工作,对招投标程序及编制招标文件较为熟悉,因此招标公司的道德风险就会存在。在招标人一方,私人投资项目还是国家投资项目,资格预审环节确定入围投标人,都是由招标人自行确定。“围标”的情况也就时常见到。所以在整个招投标阶段,投标人和招标人的道德风险是主要风险。
3.2 技术及环境风险技术风险是指招标人,由于信息掌握的不全面,深化设计不到位而产生的风险。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标底都都会对招标的效果和项目的成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招投标过程中也存在着政治、经济、通货膨胀及自然灾害等风险。
3.3 契约风险投标人的中标者和招标人要签署合同,包括相关的中标通知、投标书及其附件,合同专用条款,这些文件具有优先解决的规定,合同同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因此合同的重要性和风险性不言而喻。
4工程招投标阶段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遇到的风险,采取一定的措施,缩小损失,扩大效益。首先,要识别估计风险,了解有无风险,风险发生的原因,出现的具体环节,发生可能性,造成的影响有多大,才能针对估计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办法。具体的措施有:①风险规避:它是一种最彻底地消除风险影响的方法,也是招投标阶段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虽然风险是不可能全部消除的,但是借助风险规避的方法,对某些不可利用的风险,在它发生之前消除其发生的机会或造成的损失,还是很有可能的。②风险转移:它是设法将某种风险的结果连同应对风险的权力和责任转移给他方。风险转移的实质是自身不受风险损失的影响,这种转移往往是通过文件的条款设置和订立合同实现的,是正当合法的方式。工程担保或履约保函、合同设置、甲方指定分包等都是比较好的转移工程招投标阶段风险的办法。③风险缓解:其措施主要包括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风险损失、分散风险和采取一定的后备措施等,增加风险的承担者,可以分散部分风险,但是也可能分散部分收益。④风险自留:它是对风险的损失有充分的估计,其损失不能超过招标人所能承受的损失限度,敢于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可以采用。⑤风险利用:它源于风险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消极的成分,也有充分利用的成分。招标人通过招投标实现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就使得所有的投标人,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引进新的工艺和技术,降低实施成本,压缩自己的盈利空间,实现中标。也就是说投标人投标也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的,而投标的风险正好被招标人所利用,实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招投标就是招标人风险利用的过程。风险利用的好坏决定了是双赢,还是两败俱伤。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所谓风险,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与时间内,所产生可能出现的变动。风险所造成的影响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整体来说对于不同的对象来说是相对的。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针对于所承接项目进行市场的分析与预测、方案的分析、设计分析、技术分析、社会评价与论证之后,对于工程的风险进行分析与判断,进而提出有关的规避风险的策略,保障企业的自身效益,这是风险处置的重要原则。
一、 建筑工程招投标风险的主要内容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招投标工作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由其自身风险与招投标风险两部分组成。建筑企业承包商自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在承包施工过程中,承包商会面对外部环境风险、责任风险、缔约和履约风险、招投标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与此同时,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规模,整体工程投资较高,工程的功能需求也不断的提高。现代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对于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如果承包商自身不具备足够的技术水平、施工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在招投标与工程实施中,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对于招投标风险来说,承包商在进入市场中,对于项目的承接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承包商需要对于此类风险进行决策与分析。在承包商所面临的风险中,信息失真、信息取舍失误、、中介、业主买标、联合保标、报价失误等多种风险都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承包企业予以严格的重视。在建筑企业对于招投标风险的识别中,主要通过风险来源表与分类的方式,对于风险的结果进行识别。通过风险来源表的编制,对于招投标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收益以及损失等进行列出,对于不同的风险要标明其风险来源以及预期时间、效果进行明确的阐述。与此同时,通过对于风险的分类与分组,可以更好的对风险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管理,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融资、运营等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 风险分析方法
1.敏感性分析。
在开展项目中,风险管理人员对于项目中的变数以及项目在发生变化时期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于项目变化范围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得出项目敏感性程度,进而针对于项目的风险给予合理的风险范围。通过对于工程项目的敏感性分析,进而有效的对于工程中的隐藏风险以及变数进行评估。
2.事故树分析。
事故树分析是工程事故分析的重要方式,也是风险分析方法中有效的一种形式。通过事故树分析,可以对于工程中风险因素的前因后果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通过合理的计算方式,可以得出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进而为制定风险控制因素提供有效的依据。事故树的分析方式主要是由定性与定量两种分析方式来进行分析,并且对事故的相关因果关系用连线与节点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事故树的分析模式,可以提高风险分析的逻辑性,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工程项目。
3.核对表。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分析人员对于工程中的风险进行罗列,形成核对表,可以使得管理人员清晰的分析工程中的潜在风险。核对表中风险内容可以包括工程中的所有风险内容,通过对风险的罗列,提高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对于风险分析的全面性。
4.工作分解结构。
由于风险自身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复杂的工程项目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点分析,利用分解的方式,进行工程风险分析,可以有效的提高风险分析的实际性,并且将风险与工程环境的联系进行识别。项目管理的范围较多,例如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通过分解的分析方式,可以提高风险分析效率与分析效果。
5.专家经验分析。
专家经验法是一种风险评价与识别的重要方式,也是以专家为基础的分析方式。专家分析方式中,主要以专家为风险分析的带头人,并且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分析工作。不同的专家通过召开风险评估会议,对于风险进行界定与分析,并且与项目人员进行项目信息的交流,通过实地考察,提高对于项目风险分析的准确性。不同的专家对于风险分析与评估的结果有所不同,在进行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交流与沟通,将工程中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在风险分析过程中,专家通过利用丰厚的风险分析经验,对于风险进行深入的评估,进而有效的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对于风险项目的管理与掌控的能力,最终达到风险分析工作开展的最终目的。
三 、建筑企业的处置风险措施
1.风险控制措施。
在进行风险控制当中,招投标管理者需要对风险因素进行深刻的认识,并且通过了解项目风险的相关条件,有效的对于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回避,将潜在与不确定风险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风险回避的对策相对来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风险应对策略,但是对于项目本身来说,新项目所带来的新风险就会提高,如果回避新项目,就会造成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总体来说,风险回避的这种策略需要项目管理人员进行谨慎使用,并且结合实际工程的特点来开展。风险损失控制也是一种对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其开展过程主要针对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通过减少风险发生机会以及降低风险损失严重性来开展控制工作。风险损失控制与风险回避的对象相同,都是为了对于工程承包的风险进行研究。一般来说,风险损失控制的方案有很多,主要是通过预防计划的制定、挽救方案的制定等方式,对于潜在损失进行预测,并且提前做好损失控制预防,力争在发生损失时,减少损失严重性。
2.风险自留措施。
风险自留措施是企业应对风险的一项主要措施,也是相对常见的风险处置措施。一般来说,风险自留措施主要是分为非计划性与计划性两种风险自留。在风险评估管理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风险或者缺乏对风险的处理准备时,风险自留计划则相对被动,并且不具有计划性。任何大型的工程其风险数量都较多,并且风险种类十分复杂,风险管理人员难以面面俱到的对于所有风险进行分析与认识。非计划性的风险自留是一项重要的处理策略,是项目管理中所常见的测量。但是,风险管理人员自身要以正常、客观的心态面对非计划性风险自留,并且力图最大限度的侦测到工程风险,进而减少工程决策失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计划性风险自留与非计划性的风险自留相比,其风险内容经过管理者的分析,并且管理者通过有意识的转移与决策,从而实现对风险的计划性控制。
3.风险转移措施。
风险转移是一种重要的处理对策,其转移的概念主要是针对于非保险或合同与保险合同两种转移方式。非保险或合同转移方式主要是通过签订协议与协商的方式,对于项目风险进行转移,转移的目标为非保险方。而工程保险的转移方式则是通过保险公司,在发生意外灾害等风险时,通过保险协议的方式,获得相关的风险补偿。这种风险转移的方式主要是以低投入成本,高回报为特点,是增加承建单位对于风险处置的重要内容。
四、结束语
建筑企业在自身发展中,招投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招投标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提高企业应对与处置风险能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进行招投标工作中,要积极的利用风险分析工作,对于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策略,最终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马志国,戴剑锋.基于物元分析模型的工程招投标风险评价[J].经济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