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8 10:32: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篇1

2012年,国务院颁发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标志着我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提升到了国家长远战略发展的高度。高科技企业要健康发展,必须做好孵化培育、发展培育、成熟转型升级培育等工作,也就是说在高科技企业的不同成长周期都要为高科技企业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其中金融环境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必须做好阶段性的扶持工作,我国目前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仍处于种子阶段和初创阶段,即处于发展初期,对这一阶段企业的重点扶持关系到我国“十二五”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现。

一、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特征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种子期和初创期。种子期和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表现出不同的风险特征。

(一)种子期阶段的风险特征

种子期阶段的高科技企业其实还不是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其只不过存在着符合未来高科技企业的某些技术特征,而现阶段的技术也只是处于想法阶段,创业者只存在着技术的理论想法,而该技术能否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的统计数据来看,专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比率只有不到12%,其失败的概率很大。所以,在种子期阶段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存在的巨大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此阶段企业存在的最大风险因素。从分析具体技术风险来看,包括以下两种不确定性风险:

1.生产的不确定性风险。技术风险的第一种风险是生产的不确定性,即现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以及现有的原料质量及供应状况能否实现相应的技术效果,这些未知的生产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相关的技术无法真正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即便转化为产品可能也很难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2.时间的不确定性风险。企业的技术虽然暂时看具有超前性,然而放长远来看,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之后,能否长期保持其先进性,即该项技术能否长期经受市场的考验。当然任何技术都会被新技术所淘汰,所以判断技术是否有时间生命力的时候,必须重点关注该项技术能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改进和提升。

(二)初创期阶段的风险特征

当高科技企业从种子期发展到初创期的时候,这个时候高科技的企业技术已经转化成了现实产品。这个时候产品即将进入规模化生产,企业需要购置相应的生产设备,以扩大产品的生产量。另外企业也需要积极建立销售渠道,将产品投向市场。此阶段企业的风险发生了重大改变,突出表现为: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管理风险。

1.管理风险。此阶段高科技企业开始进行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企业出现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环节,涉及到了日常管理和重大投资管理。而从现实高科技企业创业者现状来看,创业者普遍都是在技术方面有专长的技术人员,普遍缺乏管理能力。所以,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着重大的风险。这些风险直接影响到相应产品的质量和成本,而这两个要素是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市场风险。高科技企业在这个阶段需要将产品投向市场并为市场所接受,此阶段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企业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另外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市场销售渠道,做好市场的营销工作,这都关系到未来企业能否实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等关键问题。

3.财务风险。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此阶段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研究表明,研发阶段与该阶段的资金需求量比例大致为1:10。所以,企业会产生相应的融资问题。仅依靠企业自我资金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量,企业必须寻求外部资金的支持。而企业获得外部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必然产生相应的财务负担,企业的财务风险会越来越大。

二、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风险特征,必然决定了企业在各个阶段可获的资金来源的可能途径。结合不同阶段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可以设计出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的融资路径图,如图1所示:

图1 高科技企业发展初期融资路径

(一)种子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种子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并不大。资金的主要用途是用于产品的研发,一般依靠企业创业者的初始投入资金即可满足企业资金的需求量。有些高科技项目如风电等项目可能需要的研发资金会比较多,此时企业投资者的初始投入资金无法满足资金需求。这个时候企业应当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或者争取政府补助。由于该阶段,企业还无法产生现金流入,所以现阶段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等金融结构的贷款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该阶段企业也可以积极寻求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天使投资是企业科技积极考虑的一种外部融资渠道。

(二)初创期资金需求及融资路径分析

初创期阶段,企业资金需求量很大。企业创业者自己投入的资金已无法满足发展所需,此阶段企业必须寻求外部的帮助。然而此阶段企业的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又比较大,而收益相对比较少,且不确定性很大。从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关系来看,商业银行并不乐意贷款给高科技企业,这主要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不足有关。那么现阶段企业可供选择的融资路径主要是争取政策性贷款、政府补助以及风险投资。此阶段企业的特征更容易吸引风险投资者,企业在选择相应风险投资人的时候,不可来者不拒,而应该有所选择。在选择风险投资人的时候应该考虑在引入风险投资人资金的同时,更要考虑引入的投资者能否改善公司的管理水平,能否有利于公司销售渠道的拓展等。另外,近年来我国也在大力发展企业集合债。企业集合债是一种非常适合高科技企业发行的债券,企业可以在此阶段积极参与集合债的发行。

三、 完善高科技产业发展初期融资环境的政策建议

(一)种子期阶段融资路径的完善建议

1.政策性贷款机制的政策建议。目前种子期阶段的企业能够获得政策性贷款的数量相当有限,而此阶段的企业更需要获得政策性贷款的支持。造成目前不良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与贷款机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贷款机构无法真实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造成了不具有成长性的企业由于一些特殊关系反而获得了政策性资金的支持。要改变企业与贷款机构之间的矛盾,就需要贷款机构建立一套项目选择机制,将资金投向真正有成长潜力的项目。在考核项目是否具有高成长性的时候,传统的项目评价方法显然并不适用,因为种子期阶段的企业没有财务数据值得分析和评价。所以项目的选择机制必须以其他衡量指标为主,如技术新颖性、技术可实现性、技术未来可改进性以及创业者的背景等指标。在进行项目评价过程当中,应当举行专家论证,而不是单纯由贷款机构来决定。另外对政策性贷款的发放也应该是逐步发放的过程,对于发放贷款的使用效益要跟踪分析,从而为下一步贷款的发放提供依据。

2.天使投资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我国天使投资得到了长足发展,大多数天使投资都是由民间资本构成。然而从我国民间资本的数量来看,绝大多数的民间资本仍游离于健康的市场之外。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房地产投资、地下钱庄等渠道,这主要与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有关。政府需要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天使化,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天使投资以优惠,使得民间资本能够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

(二)初创期阶段融资路径的完善建议

1.风险投资的发展建议。风险投资与天使投资的主要区别在于,风险投资是组织化的投资,其有着明显的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从我国风险投资投资于高科技企业的现状来看,同时从投资阶段企业的数量看,风险资本用于初创期的发展相比较于其他阶段要偏少,仅为10.61%。风险资本更关注的是处于扩张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成熟期企业最受投资机构的青睐,所获投资金额占投资总额的42.49%,如图2所示:

图2 我国风险投资投资阶段分布图

资料来源:2011年上半年中国风险投资行业调查报告

风险投资的特性本来应该是更为关注处于初创期和扩展期的企业,然而我国现状是成熟期成为风险投资的重要战场,这主要与我国对风险投资的引导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完善有关。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退出仍旧是以企业回购为主,而健康的退出机制是应该以企业上市退出为主。这说明我国创业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的发展仍不成熟,国家应该适当降低高科技企业创业板上市的门槛,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新三板也是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平台。该平台目前市场容量有限。国家应该大力发展地方产权交易平台,拓宽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在对风险投资引导方面,国家应当对不同阶段的风险投资收益给以差别化的优惠措施,以引导更多的风险投资投资于初创阶段。

2.企业集合债发行的建议。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采取集合债的形式实现融资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见,然而发展比较缓慢。从发展现状来看,其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融资集群的识别机制以及融资担保体系存在不足。对于融资集群的甄别应该综合考虑企业实力,重点甄别指标应围绕研发成果的行业认可度、行业定位和发展前景预期、现有内部治理结构,兼顾集群内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互补性、研发连续性、地域协作性等因素(徐鲲2012)。融资担保体系可以由多家担保公司进行联保或者保险公司、大型企业的反担保等多层担保来释放担保风险。

3.商业贷款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从国外的先进经验来看,无论是以市场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美国,还是以银行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德日,都十分重视商业银行对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尤其重视对初创期高科技企业的贷款支持。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面提供了与高科技企业风险特征相匹配的产品。如美国根据高科技企业初创期间的特点,推出了具有风险融资租赁、浮动设押、分享股权贷款等产品。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借鉴国外经验,设计出与初创期高科技企业特征匹配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无论是对于高科技企业本身还是对于商业银行业务的创新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鲲:基于协同理论的高科技中小企业集合债融资问题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1

[2] 耿方辉: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 以IT类企业为例[D].山东: 山东大学,2009.

[3] 耿凯平:初创期高科技企业股权融资策略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2.3

篇2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查克・麦迪思提出的。他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成长阶段、盛年期、老化阶段。同时,又在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将企业生命周期细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死亡期。根据我国国情,将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和其他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而风险投资对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也有不同的偏好和投资策略。

二、风险投资及其在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中的运作研究

风险投资是一种新兴的金融工业。它不同于传统的银行业务,它是由风险投资家出资(个人或募集资金),协助具有专门技术而无法筹得资金的技术专家,并承担高风险的投资机制。风险投资家采取购买企业资产,并参与管理使资产增值,最后通过出售所持有的资产从而赚取利润。从本质上来讲,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投入资本并进行有效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支持系统,它加速了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壮大了高新技术产业,催化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是它最主要的作用。从各国投资实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处于种子期的企业,从技术酝酿到走向市场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因而投资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都很突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一方面需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排除技术风险,另一方面还要制造一些产品进行市场试销。投资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也同时存在。处于扩张期的企业,一方面需要扩大生产,另一方面需要增加营销投入开拓产品市场。此时,虽然技术风险已经解决,但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加大。尽管此时企业已经有一定资金回笼,但由于对资金需求很大,加上公司原有资产规模有限,因而投资风险仍然较大。以下便是针对不同阶段企业中的风险投资运作情况。

(一)种子期。种子期是指企业正式建立之前的一段时间。在这个阶段,新思想、新发明和新技术的拥有者首先要对拟生产的产品及其市场潜力做出基本判断。这一阶段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小,这也是天使投资人热心关注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高科技企业完成产品开发并准备投向市场,这样就要求注入大笔资金以设立、装置生产设备等等。所需资本约为三十万美元左右。由于新企业毫无业绩可言,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进一步的发展,企业或许会请求银行给予贷款,但往往因为无抵押品等原因难以如愿。唯一可行的路径是由企业拟一份商业计划书,送呈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机构根据一定的标准审核,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专家取得股权之后或成为投资公司的经理人,或成为董事会成员之一。

(二)成长期。成长期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企业产品已经进入市场,企业成功的盈利模式变得清晰起来。但是,由于高科技企业的不确定性,企业销售收入、现金流入极不稳定,为了企业更大规模地扩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企业需要的资金也会增多,大约会在200万美元左右。而企业的营业状况仍不足以达到发行股票的地步,因此,能否进一步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获得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一阶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分界点,业务进展至此,企业必须开始考虑下一阶段是否由公司发行上市股票以获取业务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本。根据NVCA(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统计数据,“风险投资投资于新兴企业的比例保持不变,加大了投资成长期企业的力度,对于发展后期企业的投资减幅较大。”这说明技术更新和模式探索仍在继续,并保持平稳的发展速度。成型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成长期企业的良好前景和发展速度是吸引风险投资的主要原因。

(三)扩张期。扩张期是不断赢得顾客、扩大市场份额的阶段。同时,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大量需要资金的时期,由于正的现金流量已大量产生,企业成功的盈利模式变得更加清晰起来,并且出现绩效,显然风险投资机构对这一阶段企业会备爱有加。总之,成功的盈利模式是处于成长期和扩张期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这时的风险投资机构会面临一大抉择,即是否继续投资,若风险投资公司并无现金或流动债券对该创业企业融资,则必须通过股票的公开上市或合并来赚取超额的资本利得,再投资于其他具有希望的新投资计划。

(四)成熟期和其他阶段。这一阶段企业的组织、市场和资本联系均已稳定,此时的企业已成为成熟的高科技企业,然而,为了进行大规模投资结构调整或将企业推向公众等,有时公司还可能需要创业资本。这时的企业可以去银行申请贷款,进行适当举债经营,举债的规模也随着企业的业绩增加,达到最优的资本结构。此时,风险投资机构已经随着高科技企业的上市或股权出让而逐渐收回资金。

三、国内外风险投资业投资阶段现状

在行业不景气的形势下,国际风险投资业呈现出投资阶段后移的特点。根据NVCA(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统计数据,在2000年第一季度,美国共有1557家公司获得了227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其中,有62%的企业处于扩展阶段,而在一年之前这个比例只有44%。从投资金额来看,发展初期和扩展阶段的公司获得了61.9%的投资。

相比国际投资机构而言,国内风险投资业的投资也主要集中在中后期。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对2004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投资阶段的调查,在其所偏好的投资阶段中,成长期是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偏好最大的阶段,回答率高达76%,其次是扩张期,占66%。整体来看,2004年和2003年的投资偏好阶段相似。(表1)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2004年我国风险投资仍主要集中于成长期和扩张期,这一阶段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占新增风险投资总额的近三分之二的比例。但由于中后期阶段的投资竞争越发激烈,单笔案例的估值水平被人为地不断抬高,2004年风险投资出现向种子期等早期阶段一定程度的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风险投资环境的日益好转,风险投资机构承受风险的意愿在逐步增强。同时,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鼓励政策。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与科技部等发起募集10亿人民币的基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作为国家的母基金,它专门支持那些投资早期项目的民间创投,包括税收优惠或一些损失补偿等条件。可以相信,如果这个基金出台,将会有更多的本土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我国的早期项目。

四、我国风险投资行业投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国内缺少面向高新技术小企业的天使投资者。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不能为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提供贷款担保,创业投资不发达,运作也不规范,使得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得不到创业投资的支持。

2、风险投资不规范,随意性大。对投资对象的选择,也不是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创业初期,而是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项目,谈不上自始至终地参与风险企业的科技开发、成果转让、人才引进及其企业管理。

3、退出机制问题。一方面真正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很少,投资对象选择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国内风险投资机构的出口更是问题百出,这也造成了目前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储蓄高居不下这一矛盾现状。

此外,风险投资的发展环境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体制和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目前,我国仍缺乏对发展风险投资的有效激励措施、明确的发展计划和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同时,对高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和出口优惠政策的力度不足。

篇3

一、 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由于风险投资在培育辅导高科技企业方面的独特功能,我国政府早在1985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就已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科技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予支持。”1986年,政协“一号提案”为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和风险投资发展指明了道路。1991年,国务院在《国家高科技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中又指出:“有关部门可以在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用于风险较大的高科技产业开发。条件成熟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可以创办风险投资公司。”1995年和1996年,国务院又分别在《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和《关于九五期间策划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再次强调要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1985年9月,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获准成立。同时,通过火炬计划的实施,我国又创立了96家创业中心、近3O家大学科技园和海外留学人员科技园,它们都为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问题

篇4

设立科技银行的理论来源于人们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Stiglitz和Weiss认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Berger和Udell研究发现:大型金融机构通常不愿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而规模小、组织复杂程度低的小型金融机构更多地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贷款、国内学者林毅夫和李永军也认为大力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出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很多知名企业,如微软、苹果等都是从一个科技型小企业发展而来的;但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缺乏同定资产抵押的轻资产特性,很难利用传统方式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因此为了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国内很多学者,如王焕英、王言实、余伟达和孙代尧、房汉廷等,都提出了参照美国的硅谷银行来成立中国的科技银行(有的也称“科技发展银行”),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的建议。

在国内专家的呼吁下,从2009年起,科技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推动国内商业银行设立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目前国内已经成立了多家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支持对象的科技银行的雏形――科技支行,详见表1。

目前国内新设立的科技支行,都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进行了多种形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在内的多项服务,有效缓解了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困难,促进了企业快速成长。

建立专门的银行贷款评审指标体系

鉴于科技支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其特点与大型企业明显不同,为了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科技支行都设立了单独的审贷流程,建立了不同于传统银行贷款的专门评价体系。如,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就实行内部单独核算和单独审贷。中国农业银行无锡支行制定专门的科技信贷服务体系,为科技中小企业开辟了专门的“信贷绿色通道”,放宽了货款准入、评级、授信、担保等条件,特别降低了对企业当前资产、销售、利润等财务指标的刚性要求。

引入科技专家进入银行贷款评审委员会

为了提高对科技项目的认知和准确评价程度,科技支行郜和当地科技部门合作,引入科技专家加入评审委员会。如:杭州科技支行在成立时就引入科技专家委员会,对企业技术含量进行定性打分,权重达到50%;成都银行科技支行组建时,成都科技厅建立科技专家系统,对科技贷款项目进行审贷前技术评估,科技支行则按照独立审贷原则,对省科技厅推荐的科技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提供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主的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目前科技支行都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作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一个主要金融产品。企业利用拥有的知识产权向银行质押获得银行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为了提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质量,科技支行还提供多项融资服务。例如,杭州银行科技支行还开发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等产品。平安银行深圳科技银行还提供风险投资、上市、理财、资产管理等一站式、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创新经营模式

科技支行在开展业务时,还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银行贷款风险。如: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制定了三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即银行与政府、创投机构和担保公司合作;与创投机构采取银投连贷合作方式,创投机构投资、银行跟贷方式,企业高管授信;与担保公司尝试期权贷款,允许担保公司获得贷款企业的期权并和银行分享。平安银行深圳科技银行则与创投、担保公司、行业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国农业银行无锡支行则与政府、创投、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和科技高新区全面合作。

探索建立单独的贷款风险容忍度和风险补偿机制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快、轻资产为主、经营风险较大的特点,科技支行设定了较宽的贷款风险容忍度。如:杭州银行科技支行在发放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时,实行单独的风险容忍度,不良资产比例可以放大到3%。

美国硅谷银行的运作方式及其特点

国内学者建议设立科技银行的参考模板是美国的硅谷银行。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简记SVB)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支持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专业银行,虽然贷款支持了大量早期阶段的高科技企业,但是硅谷银行却很好地控制住了信贷风险,并从所支持过高科技企业的快速成长中获得了较高的收益,率先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10年,硅谷银行净利息收入比2009年增长9.4%;贷款增速达21.4%,不良贷款率由2008年的1.57%下降到了0.71%。硅谷银行因此也获得诸多荣誉,2010年硅谷银行跻身福布斯美国银行前5位,2008年《银行家》杂志绩效银行150强排名第三位。研究发现:硅谷银行的成功在于其创新发展了一套支持各个成长阶段、尤其是早期阶段具有高风险的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投融资服务模式。

坚持服务特定领域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模式

硅谷银行的服务对象具有鲜明的技术领域特色。硅谷银行并不是覆盖所有范围的科技型企业,而是有选择地长期支持几个特定技术领域的企业,支持对象集中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清洁技术和葡萄酒行业等领域。发放贷款以高科技企业为主,根据统计,2010年在SVB发放的贷款组合中,有55%是支持软件、硬件、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企业。通过长期服务于特定领域的企业,硅谷银行的专业化优势非常突出,可以确切掌握这些企业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市场价值,有效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银行对于企业的认知水平和服务质量。

为不同成长阶段高科技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

高科技企业从设立到发展壮大,所需要的服务不仅是融资服务,还包括咨询、信息等多种服务。硅谷银行针对科技型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点,将所支持的企业划分为三类,分别是初创期(收入在500万美元以下)、小有成绩的处于扩张期的企业(收入在500万~750万美元之间)、全球化(收入在7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硅谷银行量身定制提供SVB加速器(sVBAcceler-ator)、SVB增长(SVB Growth)、SVB企业金融(SVB Corporate Fi-nance)三种不同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阶段企业发展的融资和服务需求。

与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合作,提高项目选择和评估能力

创业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记“vc”)在美国高科技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很多非常成功的公司都曾获得过VC的支持,如思科、雅虎、微软、eBay等。而且,VC公司还具备较强的挑选项目能力,其投资过的早期科技型企业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成长前景。因此,硅谷银行致力于和全球范围内的VC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目的是提高银行甄别客户和挑选项目的能力,及时掌握投资界的最新动态和VC所投资企业的最新状况,准确估计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回报。

建立专门的专家服务团队,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提高对科技型企业的服务质量,硅谷银行建立了专门的清洁技术和生命科学行业的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价值评估和咨询服务。硅谷银行的生命科学团队在业内非常有名,具有丰富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技术和企业创业知识,现已经为全美半数以上早期阶段的生命科学公司提供过服务。硅谷银行还设立了一个专门服务初创阶段生命科学型企业的专家团队,这个团队的成员入驻到企业,与企业创业人员一起工作,利用自身掌握的创业知识,给这些初创期的客户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孵育创业企业成长。

开展适应高科技企业特点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针对早期阶段高科技企业缺乏固定资产、专利多的特点,硅谷银行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很多拥有技术专利的高科技企业由此获得了硅谷银行的贷款支持,解决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采取独特的产品设计理念和风险控制措施

硅谷银行之所以敢贷款支持处于早期阶段、风险较大、不被其他金融机构认可的高科技企业,在于其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开发设计理念和风险预防措施,包括:首先选择VC支持过的科技企业发放贷款;其次发放贷款时签订第一位受偿顺序条款;然后以企业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降低企业违约贷款的风险;最后是重点关注贷款企业的现金流。

当前国内科技银行运作方式的局限性和不足

目前国内的科技银(支)行在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效,但目前设立的科技银行都是以支行的形式出现,还不是具有法人地位的金融机构;与硅谷银行相比,国内科技银(支)行在运作模式上还存在局限性,发展方式的持久性有待进一步探索。

总体上看,当前国内的科技支行都是在政府的行政推动下设立的。各地的科技支行在设立时,都会享受当地政府的政策优惠,科技支行会强调追求政府政策支持,如要求较高的风险容忍度、要求科技贷款人员尽职免责等。更重要的是,国内科技银(支)行在运作方式上,存在明显的“业务外包和风险剥离”的现象,是一种典型的外生发展模式,与硅谷银行的市场化运作方式还有很大距离。

科技支行的贷款风险主要是由政府承担

目前科技支行发放贷款的损失主要有财政资金来承担。虽然有些科技支行也联合出资设立了贷款风险补偿金,但是比例都不超过30%。还有一些科技支行是利用担保机构或者创业投资机构来控制风险,但是这些担保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都是政府m资设立或者政府控股的公司,因此一旦银行发生了不良贷款,贷款损失实质上还是由财政资金来偿还。如杭州银行的贷款损失由财政资金、国有担保公司和银行分别承担4:4:2的贷款损失,银行只承担贷款损失的20%。

科技支行的服务对象没有明显特色

与硅谷银行的服务对象具有鲜明的技术领域特色不同,国内科技支行的服务对象并没有明显的行业和技术领域特色。目前科技支行的支持对象主要是当地高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但是并没有对支持客户进行明确的领域划分,基本上包括了本地区内所有科技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科技支行的专家团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的科技支行主要是依靠政府科技部门或者高科技园区推荐项目,或吸收科技、政策、投资等领域的专家参与联合审贷,来弥补银行在科技、投资等领域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与硅谷银行强大的专业团队相比较,国内科技支行的专家服务团队建设存在不足,尤其是缺乏服务于创业阶段高科技企业的专家团队。

科技支行的金融服务特色不明显

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和服务体系不明显,没有形成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针对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而言,科技支行在提供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和培育上的能力不足。

科技银行运作方式的探讨

目前设立的科技支行只是为最终实现成立科技银行做探索性铺垫,未来我国科技银行应该如何发展,才能消除金融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解决企业的贷款融资难问题呢?消除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缺失问题,需要重点从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价值发现、价值评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风险分担和技术变现流通上人手,只有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有效促进科技与银行的结合。

针对当前国内科技支行运行方式存在的不足,借鉴美国硅谷银行的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国内的科技银行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探索,才能真正发展成为类似硅谷银行的市场化运作的科技银行,实现贷款支持早期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目的。

建立银行本身的专家服务团队,提高银行识别企业和服务企业的能力

科技型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需要具有相对专业性更强的专家来进行识别、判断和服务,因此科技银行必须要拥有专门的专家团队,实现高科技企业的鉴别、评估和服务功能,保证科技银行拓展主营业务。

细化服务对象,发展成为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银行

高科技企业所涉及的领域有几十个,不同领域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如何把握不同行业的企业特点,挑选和判断适合科技银行贷款支持的高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科技银行是否发放贷款非常重要。硅谷银行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将支持对象集中限制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清洁技术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提高了银行挑选高科技企业的能力。因此,未来的科技银行应该细化服务对象,突出所支持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特点,成为支持特定领域的科技银行,这样不但可以充分提高科技银行认识和把握所属领域企业的能力,也有助于科技银行跨出区域的限制,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商业银行

提供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高科技企业的服务

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高科技企业从创立到发展壮大成为一家大型企业,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除了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之外,还需要其他的创业辅导等服务,因此,科技银行需要和硅谷银行一样,开发出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高科技企业的融资、创业辅导等服务功能,支持企业快速成长。

提高金融创新,增强金融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

科技银行必须改变目前依靠政府来承担银行贷款风险的短期发展模式,走依赖金融创新来减低银行贷款风险的道路,因此未来的科技银行必须提高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依靠金融创新来控制和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级社工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社区照顾理论下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对策研究》。我当初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一是因为目前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关注养老服务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我个人对养老服务的兴趣。我的学年论文就是研究老年社区照顾的,题为《从“我国老年人的恋家情结”视角看老年社区照顾的开展》,而毕业论文就是对学年论文的深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浅薄研究能够为我国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肖云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提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肖老师的精心细致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了论文的写作。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下面我就把论文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存在不足向各位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子女数量的减少,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快速老龄化的现状。在我国城市社区快速蓬勃发展,社区服务功能日益扩展和凸现的背景下,如何以社区为依托和载体,使之承担和发挥其养老服务功能,成为理论和实践上需要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较之初期的研究已逐渐走向深入,研究视角也在不断拓展。从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文献来看,多数研究集中在社区的境况、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养老工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优势视角、增能理论也开始得到了初步应有。以社区照顾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也有不少,但目前运用的深入和全面分析尚不多见。虽然这些相关研究对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例如:多数研究从社会调查的角度出发,比如对我国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状况的调查等;问题的分析多数也仅仅局限在浅层次的空洞层面,分析还不够深刻细致,让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于问题解决,太过注重养老的物质层面,而忽略内心和精神层面;在方案的提出方面,考虑不够全面,大多停留在宏观政策的层面,很多措施抽象而不具体,也难以落实,同时也缺乏可行性。

因此,我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结合当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全面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重点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工作提供建议和参考。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分别为:社区照顾理论的分析、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社区照顾理论下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对策。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社区照顾理论的来源、相关概念、内涵及特点。旨在增加对该理论的理解。

第二部分主要在大量文献的查阅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概括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总体现状。主要有: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环境日趋优化。

第三部分主要提出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所存在的问题:(1)对社区养老服务认识不足(2)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较少(3)缺乏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服务质量不高(4)社区医疗有待加强(5)政策法制不健全(6)资金缺乏且来源渠道单一。并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

最后一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策略: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高社区养老的意识2、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3、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培养,提高服务质量4、加强社区医疗水平5、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6、多渠道的筹集资金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法,

首先本文是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情况下来进行写作的。

其次,本人对重庆市部分社区进行了走访调查,调查对象注意了地域代表性。最后,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原因,并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

本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人力和时间有限,不能对各社区进行大范围的调查,改进与验证。

最后,我的论文是在肖云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谨治学的态度给了我潜移默化地影响。同时,在撰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我的陈述完毕,希望各评委老师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可行性分析: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分析多是以文献研究为主,参考我国现行的养老模式,及各模式存在的弊端,再根据老年人生命阶段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此来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探索合适的方式,以改善现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很少从社区照顾理论的观点和意识来进行深入思考。因此,本文把社区作为养老服务的一个平台,采用了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既考虑到了物质层面也兼顾了精神层面,策略涉及宏观政策也兼有微观工作,从而更具全面性,也具可行性。

在查找文献和收集数据方面,能够通过适当的查找文献方法可以较快获得各种所需资料,相信能够如期完成论文。在修改论文的过程中,本人一定会较多听取督导老师建议,在文章结构上、论点论据的充分性上、文章逻辑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修改完善。总之,考虑到四年社会学、社会工作方法的学习积淀和本人对研究问题的兴趣,相信自己一定能如期完成任务要求,实现预期目标。

本课题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的问题是:以社区为养老服务的一个平台,采用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既考虑到了物质层面也兼顾了精神层面,策略涉及宏观政策也兼有微观工作,从而更具全面性。

解决的思路是:(1)采用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等方法,首先,在综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了在现阶段,研究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2)其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在社区照顾理论的应用和深入下,从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着手,针对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发展初步提出建设性对策。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二)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是金融学专业***,非常感谢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分析》,我的指导老师是***老师。下面我就论文的相关情况向各位老师作一下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民收入连续几年获得稳定增长,农村的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当前,农村是扩大内需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农村,而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农村市场的发展。这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本课题通过分析农村消费信贷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策略,可为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提供政策建议和理论依据,使我国农村需求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村金融市场实现繁荣。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在前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农村消费信贷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相应策略。

2.定性分析法。以当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状况为切入点,定性的研究阻碍农村消费信贷发展的多方面原因。

思路:

从调研农村消费市场和消费信贷情况入手,深入分析新时期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状况,针对制约我国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因素和农村消费需求和消费信贷需求的特点,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策略。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农村消费市场的需求状况,指出目前农村消费市场缺少足够的信贷支持,从侧面说明拓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现状,提出目前农村消费信贷市场还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信贷资金投放不足、农村信贷产品创新落后于经济的变化发展以及农村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第三部分针对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同时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开拓创新,推出多样化的信贷产品;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改善农村金融的外部环境等若干对策。

与其他文章相比,本文创新的之处是对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本论文经过一二三稿并最终定稿,在这期间,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

以上就是我毕业论文答辩自述,希望各评委老师给予评价和指正。谢谢!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上午好!

我是**专升本**班的***,我的论文题目是《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篇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里,我对她表示我最真挚的感谢和敬意!下面我将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意义、结构及主要内容、存在的不足向各位老师作简要的陈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首先,我想谈谈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及这篇文章的研究意义。

我当时之所以选择《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中国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走向衰退。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我们无论从社会财富创造、国民经济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充裕就业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等哪一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都需要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以不断提升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更快的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概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涵义,之后又从企业的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企业一旦失去持续盈利的能力,根本就无法维持生命,突出了持续盈利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生存最基本的保障。我们应在企业消亡和终结前,尽可能地延长企业的寿命,使其在有限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其最大的价值。这既是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概念的补充和完善,也为下文进行深入论述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哪些因素影响了企业保持持续盈利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恶心竞争;二、战略规划缺失;三、缺乏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四、企业家浮躁的心态。

第三部分,主要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现状,并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原因分析,指出外因只是对企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真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还是在于企业内部,并且具有普遍性。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前文所提到的影响企业保持持续盈利能力的因素和现存企业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1.不断创新,回避恶性竞争;2.加强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3.建立完善的核心制度和科学管理体系;4.企业家要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良好的心态;5.塑造优秀企业文化;6.高瞻远瞩,树立远大发展意识。同时,也将论文的结构作了最后的收尾和完善,使论文整体结构完整,论述合理。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文章存在的不足。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尽可能多的收集资料,虽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自己学识浅薄,认识能力不足,在理解上有诸多偏颇和浅薄的地方;也由于理论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逻辑不畅和辞不达意的问题;加之时间紧迫和自己的粗心,与老师的期望相差甚远,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借此答辩机会,万分恳切的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多指出这篇论文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以上是我的论文答辩自述,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我是xx级人力资源管理班的xxx,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导老师是xxx。在我的论文写作期间,老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这才使得我的论文能够如期顺利完成,在此,我谨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论文的选题背景、写作基本思路以及文章中我个人的一些新的观点与理解向各位老师做以汇报: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很大程度上同我对自身所选专业的浓厚兴趣是分不开的,但更重要的是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中小企业已成为大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中小企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四,中小企业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具体来说,我的论文通过对当今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地分析,找出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找出影响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比较充分地分析,提出一些切实有用的对策建议,以对解决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整篇文章是我在查阅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权威学者著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知识和个人的理解,最终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全文写作过程中形成以下新的理解与突破:

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较深入的挖掘了影响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

针对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提出了意见

通过本次论文写作,一方面使我掌握了论文写作方面相关的技巧,另一方面也使得我在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一课题上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由于我自身所存在的知识储备方面的缺陷,使得文章中的相关观点还不够成熟,甚至可能存在错误观点的情形。对此,我热切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

谢谢!

论文答辩自述范文(五)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学院中文系XX级XX班的学生XX。我的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学术情结》,我的指导老师是宋聚轩教授。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初始原因是先生是我大学四年一直喜欢并深深羡慕的,每当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都会尽力淘本有关的书籍,以慰藉我与世格格不入的灵魂。,作为一个名词更多地出现在五四中,出现在资产阶级唯心派的行列中,其实我们从小就接受过他的思想教育,如以前的小学课本、现在的初一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便是他最早的思想拙作,这种“亡了国做了奴隶的人们,只要不忘记自己语言就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体现了在战乱年代学生学习的目的重要性,学生不是为国捐躯的尸体,更多的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学术情结》,这个题目在我的脑海中酝酿了很久,大约在大三暑假我就开始着手这方面的资料收集,但一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说那个时候,我是一名的狂热追求者,他一生获得美国35个荣誉博士称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一辈子徘徊在政治与学术的夹缝中,为民主为科学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在情感的痛苦煎熬中,又深刻展现了一个俗人的中庸心态,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恢复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本文写作第一目的。

篇6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4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06-03

2012年仍然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尽管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但科学技术的进步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知识经济的时代加速了社会生产方式和财富积累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总书记曾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毋庸置疑,风险投资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的助推器,面对高新技术产业激励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高效并规范的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具有重大意义。

一、风险投资理论

风险投资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风险投资之后的发展造就出了苹果和微软等很多优质的高科技企业,并推动了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的持续繁荣。我国的风险投资业在20世纪80年代起步。1984年,国家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在《新的科技革命与我国的对策》的研究中提出了风险投资的概念。同美国的一些高科技企业一样,在中国风险投资也创造了大批科技大型企业,比如新浪、搜狐、阿里巴巴都是通过风险投资的扶持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的。风险投资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企业发展的孵化器和催化剂。然而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风险投资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伤,一些体制性的问题也在危机的考验下迅速凸现出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风险投资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和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以风险投资的内涵和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当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索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思路。

(一)风险投资的定义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从广义来讲,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从狭义讲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各国或者是各个经济组织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有着不同的定义,例如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认为,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虽然各国或者是各个经济组织在定义上略有差异,但是总结起来风险投资就是主要指风险投资家经过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的判断,将资金投入到具有巨大潜在发展前景的科技创新项目或公司中,在该项目或者企业得到巨大的发展之后,退出以期获得高额利润回报的一种资本运作模式。

(二)风险投资的特点

1、风险投资是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投资。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潜在收益,风险和收益成反比。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条件下,高风险的项目必然会有着较高的收益,低风险的项目当然也只能够获得低收益。1957年,ARD公司对数据设备公司(DEC)投资不到7万美元,占77%的股份,14年后的股票市值达3.55亿美元,增长了5000多倍。

2、风险投资是流动性低的投资。风险投资一般是针对未上市的,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风险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控股或分红,而是通过资本和管理的整合投入,扶植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待新生的高科技企业成长为成熟的企业后退出,以获得巨额的投资回报,所以风险投资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低流动性。

3、风险投资是资本和管理共同投入的投资。风险投资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通常风险投资家会参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目标制定、行销方案、资本运作等各个方面,资本投资家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推动新生企业的发展壮大,可能这些管理方面的经验会比投入的资本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帮助。风险投资是实际资本和虚拟资本的结合,虚拟资本包括了信用资本、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

4、风险投资是与科技紧密相连的投资。风险投资的对象多为高科技的企业,大多数的风险投资都流向了高科技企业,尤其是信息、通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为成熟的产品或服务。

(三)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

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简单概括为:投资之前多分析慎选择,投资之后重参与勤管理,成功之后安全退出。

在进行投资前,必须对被投资企业进行多方位具体化的分析和讨论,分析和讨论的内容包含公司的各个细节和方面,务必做到分析全面精准,还要注重国家政策的考虑。分析的内容包括:公司规模、财务资产与负债、经营结构、管理层人员、行业发展前景、开发环境、国家政策扶持等方面。

在投资之后,风险投资家就要对投资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跟踪和管理,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于投资企业行业的把握和理解,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风险投资者不仅仅为企业提供资金,还要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协助开发产品和市场,规避风险,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监督机制。总之,是风险投资者必须全力扶植被投资的企业快速成长,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并按照投资者的意愿发展壮大。

篇7

【关键词】风险投资高技术企业成长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高科技含量、以高成长、高风险、高回报为特征的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美国硅谷大量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成功实践以及由此带来的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更是引起了人们对高技术中小企业的强烈兴趣。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以及经济转换时期特有的问题,我国的高技术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困难,资金问题已经成为束缚我国高技术中小企业成长的瓶颈。

风险投资的产生既弥补了传统融资的巨大缺口,又为高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开辟了新的方式。如果说,高技术中小企业是发展经济的动力机,那么,风险投资就是动力机的重要能源。

一、风险投资在发展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

风险投资是指把资本投向蕴含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以期获得成功后高资本收益的商业。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者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回报。”由此可见,风险投资是随着高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起着“发动机”、“催化剂”和“孵化器”的作用。

首先,风险投资为新创建的高技术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加速了新技术、新知识和发明创造转化为新商品的进程。

其次,推动和促进了全社会的技术创新,为高技术成果的规模生产培植了土壤。

第三,风险投资的择优投资原则,使有广泛市场需求的高技术或高技术产品首先投产,引导了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四,风险投资家参与高技术企业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企业风险,促进高技术企业的顺利成长。

第五,风险投资进一步改善了高技术产业的投资环境。

二、高技术企业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对于企业成长阶段的划分,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格雷纳将企业成长过程划分为创业、指导、分权、协调、合作五个阶段;而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死亡五个阶段,并更进一步地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化为10个时期: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本文根据典型的企业成长阶段理论、我国风险企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对风险企业成长阶段的常用划分方法,将高科技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

三、风险投资在高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作用

(一)种子期

种子期是高科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企业创立所需要的资金往往来自创业者个人、创业者的亲属、朋友等。如果从这些渠道获得的资金数量还不够使企业实现高科技产品的商业化生产,企业往往会寻求风险资本的支持。这一时期的风险投资成为“种子资本”。此时风险投资公司往往会运用自己的经验、知识、信息和人际关系网络,帮助高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开拓市场。

(二)导入期

导入期是高科技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试销阶段。此阶段内,企业需要制造少量产品,解决技术问题、排除技术风险;还要进行市场营销,赢得市场对产品的接受。因此,企业的经费投入显著增加。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原有风险投资机构的增加投入。这一时期投入的风险资本成为“导入资本”。

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公司除了提供资金,更要帮助创业者组建一个强势团队和组织机构,以有效规避团队风险和由于关联经济性带来的风险。通过帮助风险企业把需要的技术、管理、财务、营销专家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催化作用。

(三)成长期

成长期是高科技企业技术发展与生产扩大的阶段。这一阶段的资本需求又有所增加,资金支持是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之一。风险资本的注入会促进实现高科技产业规模经济性和速度经济性,还能帮助企业解决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如果创业者不能有效领导和控制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应果断采取措施,避免创业者能力风险。同时,还应在追加投资时应对风险企业再次评估,避免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道德风险。这一阶段,风险投资起到了使资金与管理再次融合,使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实现速度经济性的催化作用。(四)成熟期

这一阶段是指被投资的高科技企业上市前的阶段。这一阶段对资金需求不象以前那么迫切,风险投资公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企业知名度,美化公司财务报表,为公司上市做准备。严格地讲,这一阶段的资金投入从性质上已不属于风险投资。

这一阶段要实现将高科技企业由风险企业向现代公司制度组织转变。风险投资公司在此阶段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完善公司治理、包装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或把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寻找风险资金退出的途径。

综上所述,本文把决定风险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分解为品牌、网络资源、资金、团队建设、战略制定、培训、营销辅助、治理结构、技术支持等,各因素在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风险投资的介入不仅解决风险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而且用其特殊的运行机制有效结合科技、资本、管理、金融等资源,促进高科技产业按照其所具有的经济特性快速发展。

篇8

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绩效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职能管理方式,是促进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然而也是高科技中小企业职能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因为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很难适应高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性需求。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是一种高速成长的企业,其绩效测评的重心在于未来成长趋势,而不在于现在的状态,更不在于过去的成效,而传统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财务指标为核心,主要反映企业过去的成效,因而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内在本质相抵触。

平衡计分卡理论与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绩效评估存在着天然的拟合性,从而为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有效策略。“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简称BSC)的概念出现于1988年,由KPMG公司帮助Apple公司设计绩效制度时问世,后来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和诺朗顿研究院总裁戴维・P・诺顿带领下的研究小组在“衡量未来组织的业绩”的研究课题中提出的。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思想体现于卡普兰与诺顿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陆续发表的《平衡计分卡:良好绩效的测评体系》、《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和《把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等三篇文章中,从而为现代企业绩效测评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平衡计分卡理论认为,传统的财务指标绩效评价体系存在如下诸多缺陷:第一,财务数字仅能够衡量过去的决策结果,无法评估未来的绩效表现,容易误导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第二,财务指标源于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是按照有关的会计原则来编制的、无法按照经济环境和经营政策来调整有关的数据,因此导致指标值与实际经营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第三,以财务指标为中心的绩效评价体系使经营者容易过分注重短期经营结果,对企业的经营行为产生误导,并且使企业的管理人员有强烈的冲动去操纵财务数据;第四,没有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忽视企业对市场、顾客和企业职工的关注;第五,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缺乏对企业的整体社会价值的综合性判断。

平衡计分卡既是一种战略规划工具,也是一种战略部署工具,其核心思想是:企业必须不断地创新和学习,持续改善企业内部运作过程,获得最大化的客户满意,才能获取持续的财务收益。平衡计分卡理论认为,企业的财务收益是和外部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三个方面高度地关联。企业的整体战略绩效相当于一棵大树,只有“根深”(学习创新能力强)、“枝壮”(高效的内部流程)、“叶茂”(客户满意度高),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财务绩效)。

因此,在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绩效评价管理中,平衡计分卡实现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结合:财务是最终目标、顾客是关键、业务流程是基础、学习与成长是核心。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持续改善内部业务流程,更好地为顾客服务,最终实现财务目标。所以,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在实施平衡计分卡时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层面,应力图维持这四个层面的均衡,保证与战略发展的一致性。

二、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本文在综合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以上分析,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将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运营绩效体系分为财务业绩、顾客需求、内部流程与持续发展四个要素。绩效要素主要测评企业现在的财务绩效,顾客要素主要测评企业的市场运营及发展状况,内部流程要素主要测评企业内部机制的有效性,而持续发展要素主要测评企业的持续性成长能力。其中,每个要素包含三个具体的指标,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测度指标体系。具体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三、模型检验

本研究拟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测评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是结构方程的一种特殊形式,专门用来检验理论模型结构的合理性。一般而言,理论模型与现实模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基于现实的数据进行实证性检验。

本研究基于国内某投资基金公司所属的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为样本对象进行数据收集,共选择100家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作为样本总体,数据收集方法采用李克特7点量表。该基金公司所投资的对象主要为生物、医药、电子等行业,具有显著的高科技特征。样本数据均由投资基金公司提供,因而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在100份回收问卷中,本研究选择了高质量研究问卷60份,从而使样本数与指标数之比为6:1,满足结构方程验证的基本要求。

基于所获取的样本数据,本研究采用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因子负荷参数列表如表2所示:

由因子负荷列表可知,指标X6、X9与X11的因子负荷缺乏显著性。同时得因子协方差矩阵如表3所示,

由因子协方差矩阵可知,财务要素、顾客要素、内部流程要素与持续发展要素等四个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最后,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表4所示:

由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可知,各项拟合指标均达到最优值阀值的要求,因此,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

四、结论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本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所设计的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同时,根据检验结果可知,在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般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营销策略的实施过于保守,不能适应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第二、组织结构缺乏应用的灵活性,与高技术行业的特征不匹配;第三、后继性融资能力乏力,无法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因此,这三个问题是我国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需要引起风险投资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与高科技中小风险企业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同健、李迅、孔胜:《国有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6期。

[2]李迅、孔胜、张同健:《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篇9

1目前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水平正逐步提高,运作基本良好。风险投资规避了其他融资方式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是成熟期的中小企业。如果具备上市资格或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能筹资的中小企业,更可能获得其他的融资方式支持。而现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由于本身信用低且无可抵押资产,甚至是仅仅处于构思中的企业。一般金融投资由于受到风险管理要求制约,只在项目有偿还力、发展势头良好的情况下才能投资。而风险投资则相反,它主要是企业在初创时期、困难时期和需要扶持的情况下进行。

1.2中国风险投资开始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根据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风险投资金额已达19亿美元同比下降43%。投资笔数为103笔,下降38%。不过上半年投资额仍保持相对稳定,为1150万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风险投资发展最活跃的国家之一。风险资本有利于优化中小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为了风险资本的运行效益,风险投资公司会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分析,严格审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专业性的评估与论证,这会在很大程度减少投资的盲目性。资金投入企业后,风险投资公司会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利益责任约束机制以及严谨的投资操作规范,进行监管,控制资金的流向和流量,以保证企业真正地把资金应用于技术含量高、效益好的项目上去,从而有利于中小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1.3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从创新基金、风险投资、担保到上市融资,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风险投资作为一种股权投资,期限较长。不会加重中小企业的即期债务负担,很适合资金比较紧张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经营。同时,风险投资资金还会提高中小企业的效益,吸引社会资金对中小企业的再投入,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融资能力,推动中小企业全面发展,形成一种资金与发展互动的良性循环。

2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得到风险投资之后,在其研发生产过程中,其专利产品容易遭到不法企业的抄袭与模仿,使该企业和风险投资商得不到利润。

2政策不健全。将近一半的风险投资机构认为,由于国家对发展风险投资的政策不健全,影响了投资者对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3缺乏退出渠道。目前我国主板市场,无法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尤其是高技术型中小企业的需求。同时由于未建立创业板市场和柜台交易市场,法人股不能通过资本市场退出,影响了风险投资机构获得高额回报,从而制约了风险投资的进一步发展。

4税收负担过重。世界各国均对风险投资给予优惠税收政策。比如在美国风险投资额的60%免除征税,其余的40%仅课以50%的所得税。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美国风险投资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约以每年46%的幅度激增。相比之下,我国的税收政策则显得不足。有关调查显示,超过60%的风险投资机构认为税负过重。

现我国风险投资退出形式对经济的发展限制

我国的风险投资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却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且根据资料调查显示,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中,公开上市(IPO)所占风险投资退出形式比例15%,兼并收购所占比重在所有退出方式中相对较高,2003年为37.4%,而新增退出的收购的比例达到了40.4%,可见采取收购方式退出的项目比例正逐年增多。在高新技术企业中必然包含着大量的先进技术等无形资产,我国《公司法》中规定:“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价不能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这不仅大幅度的限制风开上市的模式,而政府立法部门应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资格也大大的限制了新增退出收购的风险退出模式。这不仅仅限制了风险融资的资金流,也限制了第二股票交易市场的经济发展。从而导致以下因素:

1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的市场主流。在发达国家,高科技企业的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50%,而我国企业尚未完全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经营主体,缺乏对风险投资的激励机制和承受能力,投资行为趋于短期化、稳健化。资金困乏。导致大企业独大,中小企业也出现了融资困难,风险高,资信度差的特点。

2银行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银行历来都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我国银行资产的规模已达2000多亿美元,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力量,但由于银行体制尚未理顺,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还未成,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风险很大的风险投资企业且加上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来源导致了一系列的融资困难的特点。

3利用外资不够。虽然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对外商颇具吸引力,但由于我国市场体制不健全,投资环境不理想和投资收益率不确定等情况,使很多外商望而却步。

4没有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目前,个人、保险公司、社会保障金、退休基金等民间资本基于安全性要求,在没有可靠的中介和监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不敢直接投资于风险投资业。

发展风险投资,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

企业自主创新和现代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知识产权制度的健全。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发展风险投资事业,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1改善风险投资环境法制建设滞后是影响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要大力改善风险投资环境。近期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

1.1是尽快制定颁布《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基金法》等风险投资业的核心法规,引导、规范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1.2是结合风险投资发展的需要,修订完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专利法》、《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规体系。

1.3是结合《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和颁布实施,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和具体管理办法。

2重视风险投资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结合。目前我国高科技企业在实施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知识产权纠纷问题,这说明我国现在对知识产权重视、保护不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如果不重视自主知识产权、自有核心技术的培养,高科技企业就不能吸引风险投资的进入。同样如果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那些拥有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被外来企业模仿。那么这些企业很快就会被强大的外来模仿者从市场中淘汰掉,根本谈不上高的收益。这会严重挫伤创新企业的积极性,风险投资也有去无回。因此,缺乏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会严重挫伤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这不仅会造成风险投资事业发展不起来,而且高技术产业也不能健康发展起来。所以,建立知识产权意识,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是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根本前提。同样,如果风险投资政策、法规健全完善,将有利于企业的自主创新,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充分重视风险投资的作用。世界各国的普遍经验表明,风险投资为高技术型企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效的新型的支持高科技产业的融资机制,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产物,风险投资既有科技成果筛选预测把握能力,又有灵活的孵化机制和高超的金融服务技巧,因而在激励创新和鼓励技术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严重不足,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外企在华专利14万件,是国内企业的614倍,在光学、无线传输、信息存储等专业领域上,国外申请专利占90%以上,这些都是对我们来说是巨大挑战。是广阔的发展空间。新时期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加快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4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和资本市场建设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而且越来越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培养、提升、激励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一批有创新能力、有竞争力、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企业必须抓紧建立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学会在技术项、产业化、市场开拓及保护中应用知识产权手段,引导企业将专利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专利保护战略与生产经营战略结合起来,真正确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同时要加快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共同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篇10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48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2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繁荣经济、扩大就业、推动创新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三五”以来,我国面临着复杂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国内产业格局不断发生变化,金融市场面临调整,经济格局正面临着转变。在国际经济环境中,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下滑,导致外向型出口中小企业的订单急剧减少,美元等币值的不稳定使出口贸易的风险加大,我国周边地区局势的不稳定更是增加了贸易的风险性。作为我国企业的主体,中小企业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艰难的发展。山西省作为一能源输出大省,在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不断摸索着前进。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布局,山西省的中小企业一般以能源输出和重型装备等为主要业务板块,而在我国的经济改革中,改变山西产业中固有的能源经济形态,实现山西省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变是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改革的大趋势下,山西省中小企业如何改变经营思路,转变企业构架,把现代经营理念和高科技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中已成为经营者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

1 山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转型面临的问题

山西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产业布局,其经济长期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初级产品和重型装备制造为主,中小企业在经济布局上也长期依赖山西省的传统工业产业。党的十以来,我国提出要转变山西省长期以能源产业为主的经济布局,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山西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全球经济影响和我国对能源需求的下降,山西省的传统经济结构受到了冲击,中小企业的生存成本持续上涨,利润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由于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不少中小企业“走到”了破产的边缘。目前,山西中小企业主要都是一些规模小、管理水平较低的粗放型企业。在山西省内,晋中地区由于太原的辐射优势,中小企业发展较为合理;晋北地区发展较为落后;城市内发展强劲,乡镇发展落后。面临新形势下的新情况,山西中小企业需要加快转型步伐,自我发展,加速提升。

山西中小企业在适应新经济的同时,应不断发展自身,壮大企业,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重重困难。首先,受限于山西经济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中小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往往受到各种政策法规的限制以及公共关系风险。目前,全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生存的政策法规不是很完善,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中小企业开办及转型受到各个政府部门的限制较多,审批和手续环节多,各个政府部门对企业干预多。其次,山西省中小企业没有应有的金融体系保障。目前,银行和国有金融企业一般只针对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放贷。基于中小企业严峻的生存的条件,各银行一般对中小企业是不放贷的。各个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不得已只能从民间金融机构借入高利息的贷款或使用其他手段吸引资金,造成中小企业的资金链极为不稳定,这也是目前全国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再次,虽然各级政府均有针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但是落实困难。目前,山西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只有5千万元,资金使用分散,对使用的中小企业要求高,支持领域有限。很多支持项目门槛高,技术要求高,中小企业根本无法达到,使优惠政策成了“只能看、不能用的优惠政策”。同时,由于市场准入机制受到地方政府的管制,受益于地方利益的地方政府在很多领域的准入过程中,会给中小企业设置层层门槛,使中小企业难以进入。

在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上,首先,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严酷性和我国经济政策的波动性,我国中小企业偏向于时间短,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和领域,在一些需要长时间技术投入和资本投入的领域基本见不到中小企业的身影。这样的中小企业经济格局造成了我国中小企业无法长期持续发展的情况,无法形成中小企业成长的长效机制。其次,山西省中小企业家族式发展情况居多,无法形成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家族式企业在创业初期是非常适合开展经营活动的,但是家族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企业的经营构架很难向现代化企业构架转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再次,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创新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是在山西省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力。创新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是创新力也是需要企业长期投资、见效慢的一个领域。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生存条件恶劣,无法提供足够的精力和财力去进行创新,这也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最后,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人才培养机制也是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

2 山西省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对策

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外在与内在条件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它需要政策长期稳定的执行和对中小企业长时间的扶持。在我国给予中小企业宽松的发展环境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支持,如给予其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发展机会。同时,应该保持政策的稳定执行,不可以随便修改和停止。

在政府层面,应该从省级政府层面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并保证落实。政府在引导中小企业退出传统行业的同时,应帮助中小企业向新兴产业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在技术、生产、经营上的难题,在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牵线搭桥”,引导高科技产品与中小企业融合。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对转型企业实行税费上的减免。推进政府服务体制改革创新,简化审批手续和程序,让企业集中精力发展。减少和降低各种各行业限制和准入条件,在不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允许中小企业进入各种市场。消除地方和行业保护机制,保证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有同等的竞争机会。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体系,建立为中小企业培训各种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针对山西省特殊的产业结构,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中小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由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在山西省中小企业中生产煤焦、生铁、钢材的中小企业占到山西省中小企业的七成以上。在促进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引导能源依赖型中小企业向高科技企业和绿色生态企业转变,寻找新的企业增长点,调整山西的产业结构,引导山西中小企业进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

在金融领域,积极拓宽资金引进渠道,引导国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放贷,同时放宽民间融资的限制,控制融资风险。政府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应该放宽贷款限制,使国有金融机构可以向中小企业放贷。对有风险的高科技企业,应该研究出一套包含企业、银行、保险公司等诸多金融机构的贷款机制,让国有银行敢向中小企业贷款,当贷款出现风险时,由保险公司进行担保并进行赔付。放宽民间金融机构的吸储和放贷限制,引导中小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山西本地人才的培养。山西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但是山西省存在着高素质劳动力缺乏的情况。在政府的引导下,中小企业应加强对劳动者的短期培训,使劳动者快速掌握一门或多门生产技术,为中小企业服务。各大专院校应该开设长期的培训班,为在职人员提供可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水平的场所,快速提高全省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劳动素养。

篇11

1、公开上市(首次公开上市发行,IPQ)。IPO通常是风险投资最佳的退出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风险资本家持有的不可流通的股份转变为上市公司股票实现盈利性和流动性,而且收益普遍较高;IPO是金融市场对该公司生产业绩的一种确认,而且这种方式保持了公司的独立性,还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以及保持持续的融资渠道。但公开上市难度较大。据资料显示,只有30%的风险资本选择公开上市退出。它需要有良好的资本市场条件,如Nasdaq市场、中国香港创业版市场。

2、股份转让。在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选择上,更多的风险投资家选择股份转让方式退出。一方面公开上市难度较大,时间长,即便公开上市成功,风险资本也要在发行股票后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退出。另一方面公开上市硬性规定较多,不具有灵活性。因此,股份转让成为风险投资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股份转让包括股份回购、一期并购、二期并购,其中股份回购是指风险企业或风险企业家本人买回风险投资家持有的本企业股份,这种股份回购方式在美国基本上达到38%,比公开上市还要多,也是最常采用防止股权稀释的方法之一。一期购并是指购买者是新的投资者,这种购并是企业间的收购与兼并,在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中占23%。二期购并是指购买者为另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新的风险资本进入风险企业,在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中占9%。股份转让在总量上比公开上市多得多,但收益率仅为公开上市的1/5。由于它具有简单、易行、灵活、方便、时短、费少等优点,所以股份转让仍不失为风险资本退出的良好渠道。

3、清算破产。由于高科技创新所具有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大部分的风险企业不是很成功的,相当一部分风险企业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特别是对于处在萌芽阶段的风险企业,它的失败比例非常之高。当风险企业发展不利和已没有发展前途时,风险投资家便会想方设法摆脱风险企业,使自己的风险资本最大可能的保全。因此,清算破产就成为在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且形势难以扭转时减少损失的最好办法。

二、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实选择

对于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问题,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倾向于大力发展二板市场,或者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实现中国风险资本的退出。

(一)公开上市(IPO)

1、从主板市场来看。高科技企业上市十分困难:一是受上市规模的限制,二是争相上市的企业多。现阶段我国企业普遍资金紧张,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高负债率、设备老化等问题,急需大量资金,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筹资,占用了大部分指标,使得高科技企业上市难上加难,风险资本也无法退出实现资本增值。我国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的难度很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上市标准太高,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股本总额、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企业经营业绩、无形资产比例都有较高的要求,风险企业难以逾越。二是上市指标太少,我国股票发行实行“计划控制指标”,而争相上市的企业又多,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筹资,占用了大部分指标,使得高科技企业上市难上加难,风险资本也无法退出实现资本增值。三是现有制度规定法人股、国有股不能流通和交易,只能进行场外协议收购,与风险投资通过股权转让、获取资本利得的特性相背离,因此风险投资通过主板市场退出几乎不可能。但我们仍能找到变通的办法,即风险企业可以利用现有上市公司资源进行“买壳上市”、“借壳上市”或“受壳上市”等操作,这是目前比较实际的风险投资退出方式。

2、从创业板市场来看。近年来,虽然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体系,但现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产业还没有真正建立,风险投资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远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建立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目的,是为了给具有高成长性和高科技的中小风险企业提供筹资渠道,从而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为了给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退出渠道,以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虽然接受风险投资的风险企业不一定每个都能上市,甚至不乏失败的案例,但创业板市场毕竟能为风险资金建立一种释放机制、一个出口。没有出口,无法获得高增长阶段的高利润,就无法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让资金卷入常规业务,风险投资的功能就丧失了,退化为普通资金。依靠境外创业板市场到境外上市的科技公司应得到鼓励,但不能没有自己的创业板或创业板市场,缺乏国内广大投资群众的参与,风险投资市场机制是无法建成的。

3、海外上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愈益密切。可以将风险投资退出的渠道选择在海外,即在海外创业板市场上市。要利用好二板市场,一是准备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要解决类似于H股市场存在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建立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司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二是有关部门在上市企业的选择和审批中应采取有别于H股的一些标准,尽可能按市场原则取舍,向高科技企业倾斜,放松民营和私营企业的审批。在对待国内高科技风险企业到海外上市的问题上,我们应持一种乐观支持的态度,因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在风险投资领域或在资本市场的运作方面我们都存在的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通过使少数成功的风险企业到海外的二板市场上市,不仅可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而且有利于按照国际惯例与标准规范内地风险资本的运作经营,拓宽内地相对狭窄的退出渠道。对风险投资来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实现资本退出,至于退出的市场设在哪里并不重要,而且许多国外市场对其他国家公司的上市持积极欢迎态度。目前,我国已有中华网、亚信公司、裕兴电脑、青鸟环宇、搜狐和网易等高科技风险企业在美国NASDAQ市场和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但是境外资本市场对于风险投资的企业之国际化程度、境外上市的操作经验和技巧都有较高的要求。

篇12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204-02

一、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概念及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

所谓的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的,可以概括为那些依法设立,内部组织机构简单,自主开展生产经营,在相关产品市场中不具有垄断力量,承担相应社会责任,并且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范畴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组织形式的企业[1]。针对不同的行业,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

(二)风险投资的概念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也称创业投资,是指具备资金实力的投资家对具有专门技术并具备良好市场发展前景,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创业家进行资助,帮助其实现创业梦想,并承担创业阶段投资失败风险的投资[2]。

(三)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

风险投资是一种投资和融资相结合的新型投资方式

1.它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主要的投资对象是创新型技术性产品,其投资,生产,销售等存在的风险不能提前知晓只能靠经验分析预测,对风险投资专家的依赖性较高,最终仅约10%的风险投资项目能成功退出并获得收益。

2.它是一种组合投资:为了保证风险投资的有效供给,风险投资公司不仅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资金,而且需要同时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3]。事实证明组合投资是降低风险的重要选择,即把投资风险分散在多个项目和各个阶段上,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选择性的多投几个项目,将风险降低,利用成功项目所取得的高回报来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4],避免出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情况。

3.它是一种需要投资人积极参与的专业投资:风险投资不仅提供资金,还可以提供市场分析、经营管理、生产规划、法律方面的咨询, 风险投资家丰富的管理经验弥补了一些创业家管理经验的不足;风险投资家在社会上有广泛的信息获取渠道,可以帮助企业获取第一手信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必要时甚至可以亲自接管公司,尽力帮助企业在发展中取得成功,因此风险投资要投资的好,需要有够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经验。

4.它是一种中长期投资:风险投资取得收益所需的时间比较长,资金流动性较差,一般要经过3-7年以上,且具有连续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对有成功希望的项目分期投入资金。

二、高科技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关系

高科技中小企业与风险投资的产生只相差12年,第一家科技公司在1934年的硅谷产生,风险投资在1946年的美国出现。我国的发展比较慢,直到2004年深圳中小板的创立和2009年创业板的开启才打开了风险投资的大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风险投资推动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的发展,使高科技中小企业不断地创新,解决了一些制度、法律和首当其冲的融资难问题,使企业更好的快速发展;而高科技中小企业作为风险投资的载体,具有创新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风险投资带来了高额的利润率。换句话说,高科技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的结合可以带动整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三、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

对风险投资家来讲,他投入资金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大的利益回报,企业发展的好坏决定了风险投资家的盈利和亏损[5];而对中小企业来讲, 风险投资给予了中小企业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即使失败,也不会背上债务。一般而言,企业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 :研发阶段、创建阶段、早期发展阶段、加速成长阶段。风险投资活动在不同的时期为其所投资企业的提供不同的帮助。

(一)研发阶段

第一阶段是技术的发明阶段,发明家有了新的创意,这一时期需要的资金量很少,但常常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因此就会向社会募集资金。主要来源有个人积蓄、家庭财产、朋友借款、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等,通过这种方式一般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维持产品的研究发展,但财务上属于纯亏损阶段。

(二)创建阶段

创建阶段是技术创新和产品试销阶段。发明者完成产品开发之后就要准备投入市场,因此所需资金就会逐渐增加。融资渠道就要进一步扩大,可以请求银行给予贷款,但往往因为无抵押品等原因被拒,有些幸运的企业有机会会获得金额不高的短期贷款 ,但若短期贷款越多,其债务负担就越重,这样很难获得下一笔银行贷款。如果风险投资公司觉得投资目标有发展潜力,同时在经营管理与市场开发上也可以提高效率,则会进行风险投资。

(三)早期发展阶段

从这一阶段开始,产品开始正常出入市场,公司销售额一般能达到一定满意值。若市场接受公司产品,则公司需要再次扩充来增加市场竞争力,然而这需要更多的新资本[6]。此时,由于公司的营业状况仍不足以达到发行股票的地步,其主要的资金提供者仍为风险投资公司。在风险投资公司的帮助下,企业的创业风险降低,有利于调动创业家的创业积极性。这一阶段是公司发展的重要分界点。

(四)加速成长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需引入新生产线 , 正式成立公司组织,这一阶段将决定公司是否能继续成长为大、中型企业。公司的经营记录达到预期水平之后,就要计划在公开市场筹集数额巨大的新资金,公开上市获得长期资本 ,同时改善资产负债比率,增加资本流动,获得庞大的新资本。

四、我国风险基金投资高科技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

1985年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开始起步,在短短的29年中我国的风险投资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投资思路,有基本的理论构架,即使风险投资方式与传统的投资方式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但各地希望推进风险投资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创新的风险投资指日可待。

五、风险基金投资高科技中小企业的建议

中小企业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吸引风险投资,而作为风险投资专家更需要敏锐的未来风险预测能力和洞察能力,来降低投资的失败率,提高成功率,风险投资主要参与以下四个阶段:选择阶段、协议阶段、协助阶段和退出阶段。

选择阶段:选择项目风险投资的起点,是对所有项目进行筛选,从中选择具有发展潜能的几个项目进行投资,在这一阶段,需要风险投资家有准确的超出一般的判断分析能力。

协议阶段:如果风险投资机构对该项目产生了兴趣,就要对企业做进一步的考察,进行价值评估与尽职调查。

协助阶段:投资确定后就要对企业经营管理,组织计划,法律服务等进行协助。同时风险投资可以将企业推向上市,通过股票继续筹集资金,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退出阶段:经过几年的投资发展,无论被投资企业是成功还是失败,风险投资公司都将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外部金融环境的不同,通过上市、被并购、资本重组、被企业回购等途径实现风险资金的退出[7]

六、高科技中小企业赢得风险投资的建议

风险基金的运作与管理不仅需要风险投资企业良好的选择能力,还需要高科技企业有自我完善和推荐意识,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共创未来。

(一)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核心竞争力

风险投资主要的投资对象是创新型技术性产品,因此对于拥有核心技术和独立自主产权的项目更能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普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差,核心技术缺乏的情况,国际竞争能力总的来说还很薄弱。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想要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应继续全面实施科技兴贸战略,集中科研力量大力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培育高新技术主导产业。在加强风险掌控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企业优势提高竞争力。

(二)构建统一规范的信息交流平台

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及时性对风险投资是非常重要的,信息的脱节往往会导致投资的失败,在网络快速发展的现代,对于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构建统一规范的信息交流平台,让投资者及时了解投资企业的动态信息,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的市场行情,提供更多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而创业者可以及时产品开发进程和资金缺口,这样通过在线的产品展示能更广泛地吸引外来投资,也算是一个新的融资方式,供需双方不用面对面交流就能了解彼此所需。

(三)积极宣传和推销本企业

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如今这个信息化快速更新的时代,若是发展不及时就会被市场淘汰,因此应该要做好对本企业的宣传和推销工作,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实现,例如在产权交易所挂牌、参加高交会,或者通过有影响的中介机构推荐,甚至可以直接上门等方式吸引风险投资。但前提是要做好充足的企业介绍和产品介绍,并根据风险投资机构的要求不断地补充相关资料,还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总之,作为风险投资企业要与中小企业同舟共济,要不断壮大相关的人才队伍,从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教训中吸取社会经验,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正确对待风险不确定性,理性选择投资项目,并将风险分摊到多个投资项目去,降低风险,学会选择适当的时间退出。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险投资作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推动科技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经济市场两大热点问题,高科技中小企业要牢牢把握机会。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引进风险投资人才及提供最佳退出渠道,积极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高科技中小企业能灵活地运用风险投资推动中国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包许航,郭 华.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25-26.

[2] 张景安.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 王 昊.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的企业风险投资机制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4] 夏丽清,崔 霞.中小企业风险投资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1(12):153-154.

篇13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企业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构成元素,而中小企业在企业群体中占有绝对的数量主体地位,全球企业的98%以上均为中小企业。截至2012年底,中国内资企业1,322.54万户,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测算,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超过内资企业总户数的99%,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但在现实发展进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和重大挑战,科技型中小企业陷入了成长率低、死亡率高的成长困境。

一、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数量情况分析

1、中小企业总体数量情况。截至2011年底,辽宁省中小企业户数达到181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生产型企业34.88万户。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2%以上,上缴税金占全省税收总额的40%以上。在辽宁企业申请的专利中,有70%来自中小企业。在全省认定的1,000项重点 “专精特新”产品技术中,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75%以上。

辽宁省中小企业广泛分布在工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无论是在数量、劳动力就业还是维护社会稳定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均发挥着大型企业不可比拟的作用,已经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2、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与类型。截至2011年底,统计显示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为21,883户,吸纳就业人员278.1万人,专门从事研发人员数量32.5万人。辽宁规模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86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842家。按照企业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87家,占0.9%;民营企业13,784家,占63.0%;股份合作制企业4,294家,占19.6%;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772家,占8.0%;其他1,846家,占8.4%。按经营领域分,先进制造10,722家,占49.0%;电子信息4,257家,占19.5%;新材料4,083家,占18.7%;新能源与环保节能1,080家,占4.9%;农业641家,占2.9%;生物医药462家,占2.1%;高技术服务153家,占0.7%;其他485家,占2.2%。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传统技术领域稳步发展的同时,新兴领域发展快速,企业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以高科技企业、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日益完善。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资源的投入远高于一般企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全省先后成立各类产学研技术合作联合体600多家,产学研合作模式和合作途径不断拓宽,有利地推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三)多数科技中小型企业仍处于成长阶段。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总体数量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仅为天津的40%(天津同期数据57,800家)。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规模和实力还不够强,具有领先水平的高成长性企业不多,2007年入选全国最具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强的辽宁企业仅有2家,数量远远落后于北京、天津、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等省区。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人才团队建设严重不足。调研数据显示,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相当一部分企业除核心创业者为技术骨干外,基本没有专职专业技术人员,企业技术研发创新严重缺乏后劲,直接导致企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有限,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这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现相悖。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

(一)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基础是科技创新,但由于技术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资金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由于科技型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可抵押的实物资产不多,导致银行信贷融资困难。从被调查企业的统计情况看,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融资渠道最主要来源为自筹资金(占42%),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随着企业发展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二)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创办到发展,初期多为简单化的模糊管理,除了必要的股权结构外,公司整体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多数为科技人员创办,对科技成果研发内行,对企业管理外行,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管理瓶颈,影响企业做大做强,甚至成为导致企业解体的关键因素。切实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就要实现科技创新和管理提升同步进行。

(三)企业政策利用意识不强。调研发现,相当一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国家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缺乏了解,未能充分发挥利用国家的产业扶持政策,导致一方面企业面临发展步履维艰,另一方面国家优惠政策被闲置浪费。企业缺乏畅通正确的政策信息获取渠道,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管理相对不足,管理人员配备不健全,无法实现政府的有效对接。同时,公共服务平台的滞后也成为影响企业充分了解国家政策的阻碍。

三、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随着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国家、省、市在财税支持、金融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和权益保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初步建立起辽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但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之处。表现在政策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由于制定部门不同,制定时期不同,针对问题不同,政策上存在重复、矛盾、空白,一些政策流于文件形式,缺乏可操作性,部分优惠政策的享受门槛过高。

(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缓慢。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石,以日本为例,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援体系由政府机构、金融机构、行业组织、中小企业基金和其他机构共同组成,并设立相应的技术支援中心,与其他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合作,全面提供技术咨询、商务洽谈与专家指导等服务,有效缓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信息闭塞、技术单一等难题。对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研也表明,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表示急需科技中介部门的服务,由于对公共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不了解,当企业需要某方面帮助的时候无法明确地指导该找哪个服务机构。现有的公共服务机构,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跟踪服务机制,使其服务效能大大降低,无法实现对企业的有效指导与服务,服务机构体系能力薄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和发展。

(三)多样化的企业融资体系尚未形成。对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研显示,企业中融资渠道最主要来源为自筹资金占42%,不同形式贷款占23%,政府资助占20%,创业基金占8%;其他形式占6%,风险投资仅占1%。这表明,目前辽宁多样化的企业融资体系尚未形成。为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应该进一步探索拓展融资渠道。以中小企业发展强大的德国为例,德国政府通过两种融资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一是德国国家重建银行向私营风险投资公司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由风险投资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二是由德国国家均衡银行下属子公司直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在国内,上海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出了创新型的综合金融产品,集票据、集合债、集合信托等融资产品于一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成长型企业PE、股权质押、订单融资等全方位、全流程、立体化的金融服务。

(四)亟须拓展产学研合作思路,实现人才、成果的正态流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加快优秀科研成果在企业中的转化应用,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在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推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高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人才、成果的互动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亟须拓展合作思路,采取股份合作、项目合作等模式开展跨学科、跨区域的产学研深度合作,真正把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人才技术联合起来,着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科技资源与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