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专业

竞技体育专业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3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竞技体育专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竞技体育专业

篇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Non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Post-Athletes" Adapts

to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U Maoheng

(Department of Sports, Hu'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afety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51)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jointly charged with the task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of higher personnel training. Contemporary outstanding competitive athletes not only have outstanding expertise, but also a wealth of non-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post-athletic era based on the community. The author based Athletes and cultural qualities of different levels, through literature considered after Athlet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choose their own vocational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ultural qualiti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to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Key words competitive sports; athlete; non professional qual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0 引言

新形势下后竞技体育运动员期盼着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既能提高在运动生涯期间竞技体育人的文化素质,也培养运动生涯结束后竞技体育人的生存、发展技能(非专业素质),它对我国的整个竞技体育事业的推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开拓竞技体育领域的高等职业教育来实现。

1 “非专业素质”的内容

“非专业素质”即为跨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它是学生独自地、专业性地、完成工作任务并对其评价的能力和意愿。

(1)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个体处理社会关系及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意愿。(2)方法能力是指自主学习和工作并在其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将已有知识技能来处理学习和工作场和应用的能力。(3)情感能力指的是其在职业规划生涯、社会生活方式中判断和认清目标的能力和意愿。

2 我国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的现状

(1)学校作为培养运动员的组织结构:部分学校按照利用市场经济方式,对运动员进行教育培养。主要是一些体育运动学校对运动员进行统一管理,为国家体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运动员。(2)国家作用:是指由各地级体育行政部门设置、各级体校和专业运动队等的方式体制来培养运动员。(3)社会团体作用:是指以经济实体的形式经营、管理、培养运动员。它培养的运动员倾向于职业化,在文化教育上重视不够。

3 我国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的有关政策是看重运动员能否取得良好文化成绩。当前我国高校没有针对现役运动员的详细管理办法,有关体育管理部门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作为有效保证。(2)运动员不同于普通的在校学生,所以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普通的大中小学教学模式要区别对待,对于运动员的文化教学方法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4 加强后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1)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运动员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有利于运动员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有利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以后就业的发展。(2)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有利于运动员退役以后的就业和发展。运动员的基础文化素质不仅可以提高其的自身修养,同时也可以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和生存发展的问题。(3)加强运动员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退役文化上的劣势使他们在就业上缺乏竞争力,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影响其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国家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不足,如果发展竞技体育的根基动摇了,将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5 高等职业教育与新形势下的竞技体育的关系

(1)高职教育就是有关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它是传授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教育。我国需要各高校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和自然科学方面知识,来维护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需要培养出社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性。高等职业教育是终身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后竞技运动员从事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地变化。高职教育从增加通用性和复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长期发展而服务。(3)高职教育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所以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4)高职教育可以在运动员运动生涯期间起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在竞技运动员运动生涯后培养体育人的社会就业能力的作用、培养国际化的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作用。

6 提高后竞技运动员非专业文化素质的对策与研究

重视全面素质培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和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在强调专业素质同时也应强调非专业素质教育。强调专业素质的根本缺陷在于不能让人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忽视了以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等构成的非专业素质发展。

完善的高职教育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体系:(1)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队伍组建,使学生工作的教育与管理职能转变为以非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职能, 对大学生(竞技运动员)进行思想引导、生活辅导和心理疏导,它是高职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前提条件。(2)利用所有教育资源。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除了发挥高职素质教育基础性作用外,还要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3)制定科学的非专业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各专业学生学习的不同要求与特点,制定学生(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计划,要考虑各专业的个性,其基本内容不能局限于人文素质、人格素质、身心素质、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及创新能力等。(4)可行的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方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如:工学结合、岗位模拟、临场实践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非专业素质的理解。

建立科学有效的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在有差异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学生非专业素质作出有效的评价,并将相关评价信息反馈给学生,同时指明努力的方向。

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发展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同时又要面向社会发展需要,为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根据相应的文化基础进行各类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既能在竞技体育中拼搏,又能在退役后可以很好地融入社会。

7 结论与建议

(1)转变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应向“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转变。还要建立专门教育机构,如课程设置、培养目的、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只有循序渐进,稳步改革,只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才能达到体育经济需求与院校培养之间的平衡协调。(2)以实践强化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建立跨校的学生社团,为学生的交流提供平台,使其积极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3)优化竞技运动员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的新要求,在专业学习基础上展开的虚拟课程式的非专业综合素质实践,使非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落到实处。

8 结束语

竞技体育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是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乃至整个体育团队的水平。竞技体育必须和高职教育紧密地结合在起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较好地解决我们竞技体育领域中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及退役后的就业的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要开创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办出地方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学校体育;田径类课程;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039-04

近年来,各体育院系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多次修订,运动项目教学比例大幅度压缩,其中田径类课程的教学时间减少了约30%,并要求在一个学年内完成短跑、跨栏、跳高、跳远、铅球、标枪6个主要项目的教学任务。加之扩招后学生的田径运动技术水平普遍下降,无疑对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优化课程设计,确保田径术科尤其是复杂项目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体育院系教学所面临的共同课题。针对当前的分项教学普遍存在诸如教学目标分散、教学内容缺乏内在联系、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等一系列的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取得了较显著的教学效果。但这些大都依据某学习理论的局部特征而缺乏对该理论的整体考虑,从而导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设计上的偏差。例如在以技能迁移理论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的方法设计中,经常忽视学生认知结构对技能迁移的影响,而以结构一定向理论为基础重构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方法设计中,对动作表象在技能形成中的作用缺少必要的关注。为此,在借鉴前人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教学实验。

1 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1.1 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根据技能迁移规律设计教学内容和优化教学方法的研究,受到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过,在这些研究中对认知过程在技能迁移中的作用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与对有关技能迁移理论的理解不够全面有关。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迁移理论,较为流行的主要有3种:1)桑代克的共同要素说;2)贾德的概括化理论;3)格式塔学派的关系顿悟说。目前大多数运动技术项目教法研究主要以前2种传统学说为基础展开的。在不同的学习理论支持下,这两种学说尽管对迁移发生机制的解释各异,但都与概括密不可分的。所谓概括就是学习者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学习材料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现共同的本质的因素的思维过程。共同要素说强调客观刺激物间是否存在共同要素,而共同要素的辨认则是比较、分析、概括的结果。概括化理论则认为不同技能间的共同要素或成分仅是迁移的必要条件,而产生迁移的关键在于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这两种传统学说并没有否定概括思维在技能迁移中的重要作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进一步表明,一种学习并不是直接与另一种学习发生作用,而是通过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间接地影响另一种学习,影响的范围也就是迁移的程度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的特征,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最关键的因素。与此相应,技能教学并非是学生简单的模仿活动,而是定向建立相应动作认知结构的过程。有关教学方法研究必须关注认知结构对技能形成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恰恰是目前技能教学研究中的理论缺憾。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们提出田径类课程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方案,根据该整体方案的理论基础,对径赛项目教学内容的编排和教学策略都重新进行了相应设计。

1.2 径赛项目整体教学内容设计

运动技能的迁移有别于心智技能的迁移,往往以具体动作为特征。相似的动作结构和体能与技能要求是产生迁移的基础。从径赛项目的技术动作结构看,具有非周期性特点,即一侧下肢的着地―缓冲一蹬伸与另一侧下肢的折叠―摆动动作的交替重复;在技能要求方面,都强调步长与步频的匹配、蹬与摆的配合、跑与跨的结合、用力与放松的交替、速度与耐力的保持。而速度和快速力量则是这类项目的主要体能特征。根据这些项目动作结构、体能和技能要求的相近性,对这些项目进行重组,将短跑、中长跑教学看成是跨栏跑教学的手段和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技能迁移的规律,形成以专项练习促进专项能力增长,从而在现有教学资源的条件下,提高跨栏跑等复杂项目的教学效果。

1.3 径赛项目整体教学基本策略

1)教法上强调重构动作表象和认知结构。

根据径赛项目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在教学策略上,特别强调重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动作表象,以发挥认知和动作表象在技术学习中的重要导向作用。首先,将动态性的录像手段引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每次课都拍摄练习者自己的动作,通过常速、慢速、特写及与优秀运动员对比等现场适时播放呈现给学生,并配以教师的技术讲解、提示作为补充,使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动作表象。其次,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在每个动作学习过程中,有层次地加深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分析、理解、归纳而形成合理的逻辑组织。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将每次课的重点、难点、各项目的共同点和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展示给学生,通过讨论、提问和归纳,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理解、概括径赛项目的技术原理以及各动作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从而有效促进技能的迁移。

2)学法上注重互助合作,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在运动技术教学的中后期,鼓励学生合作互助和角色互换。根据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每一小组均有能力相对较强、能力一般和能力相对较弱的3部分学生组成。小组建立后,教师指引他们进行合作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的主要错误与需要改进的环节,鼓励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与讨论,并改正同伴错误。在合作小组中由技能最好的学生充当“教师”,指导其他成员练习,针对小组成员的技术缺欠,“教师”提示其改正提高,并督促其他成员给予练习者必要的支援。

2 整体教学实践

2.1 教学实验对象

台州学院体育科学学院04、05、06级男生各30人,共计90人。共进行了3轮教学实验,每轮教学实验前都对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相应素质进行测试,然后采用配对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等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基本情况为身高((1.75±3.03)m、(1.74±2.94)m)、体重((65.8±2.82)kg、(65.2±3.11)kg)。30m跑成绩((4.30±0.18)s、(4.40±0.21)s)、100m跑成绩((12.70±0.28)s、(12.70±0.31)s)、立定跳远成绩((2.63±9.71)m、(2.61±10.25)m)、1500 m跑成绩((356.0±23.9)s、(360.0±20.7)s)。

2.2 教学实验方法

1)实验内容与方法。

根据实验设计方案,对照组按原教学计划分项组织教学。在第1学期学习中长跑(6学时)、短跑(12学时),在第2学期学习跨栏跑(24学时),3个项目共38学时;实验组则根据整体教学设计方案,将中长跑、短跑和跨栏跑3个项目衔接起来,于第1学期分成2个阶段集中组织教学。第l阶段为整体教学阶段(24学时),每次课安排2个项目并以跨栏跑作为主教材,其组合方式为:跨栏跑+中长跑(10学时)、跨栏跑+短跑(14学时)。第2阶段为分项教学阶段(14学时),其教学顺序为中长跑(2学时)-短跑(4学时)-跨栏跑(8学时)。

在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始终采用分项教学的常规模式组织教学,其基本策略体现在教法上注重讲解、示范和纠错,学法上强调模仿与练习;实验组根据径赛项目整体教学理论,在教法上强调重构动作表象和认知结构,而在学法上注重互助合作学习。

为了能够更好地控制非实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在整个教学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且两组学生对实验过程毫不知情。

实验结束时,由3位田径专项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评分标准,分别对3个项目进行达标成绩测试和技术评定。由于技术评定属于表现性的评价,由多个评分者进行打分,影响技术评定结果信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评分者之间的不一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每轮实验结束前组织3位评分教师对田径教学大纲中的技评标准进行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每轮实验结束后对3位教师的打分情况进行肯德尔和谐系数fKendall’s w)检验。3轮实验中3位评分教师打分情况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923,0.905和0.941,3次打分隋况的Kendall’s w值均高于0.7,表明3位教师之间的评分一致性信度相当高。

2)动作表象与认知水平测试。

该测试的目的在于评价被试者对所学动作的表象和认知水平,即对动作的过程、结构、关系的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方面的清晰程度和正确性。利用视频剪辑软件制作包括3个径赛项目的正确动作和典型错误动作各25幅连续动作短片,然后将50幅短片混杂在一起,以一定时间间隔随机呈现在电脑屏幕上。要求被试者观看每一短片后立刻:1)回忆以前相应动作的表象;2)指认与以前动作表象不一致的画面。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得0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者动作表象的清晰度和认知水平越高。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组与对照组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比较

为了进一步探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同教学策略对动作学习的影响,根据运动心理学和田径类径赛项目技术特点,设计了用以检验两组学生对所学动作的表象和认知水平测验。由于教学内容顺序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不同,实验组学生对所学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测验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3.2 实验组与对照组3个项目的达标和技评成绩比较

运动成绩和技术水平是衡量教学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实验结束后,聘请3位田径专项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2组学生跨栏跑、短跑和中长跑(1500 m)项目进技术评定和达标测试(表1)。

由表1可知,实验组跨栏跑和短跑项目的达标与技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1500 m达标成绩差异不显著,但技评成绩差异非常显著。说明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资源条件下,确保复杂项目的教学质量,而且不会降低其他项目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径赛项目整体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是以技能迁移规律为基础的。首先,跨栏跑、短跑和中长跑3个项目在动作结构和技能要求上存在共性。从动作结构看,它们均属非周期性项目,都由一侧下肢的着地一缓冲一蹬伸与另一侧下肢的折叠一摆动动作的交替重复;其次,从技能要求看,都强调步长与步频的匹配、蹬与摆的结合、用力与放松的交替、速度与耐力的保持。再次,从竞技能力构成看,都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目,大都以速度和快速力量为核心,平跑速度是决定跨栏跑成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短跑又是发展速度的最重要的手段,跨栏跑练习中的跑跨结合可有效地提高短跑所必需的快速力量水平。中长跑练习则为较长时间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奠定了基础。由于这3个项目的动作结构、技能要求和竞技能力构成存在很多共同要素和互为条件的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技能的迁移。2)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思想又是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的。其教学策略不仅强调教法上要重构动作表象和认知结构,学法上更是强调互助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整体教学的中后期,当学生初步掌握相关技能后,便组建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当个体在提供或接受帮助的互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分歧等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合作学习中个体观念转变的本质触发因素,一般来说,分歧通常会增加个人结论的不确定性,导致个体更积极主动地探寻,重新形成知识和结论,对所学技能也会掌握得更好、更牢固。3)练习是技能形成的主要途径,由于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把短跑、中长跑看成是跨栏跑教学的手段和组成部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各项目的练习时间和次数却相对增加,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技能的提高。对照组采用分项教学,这3个项目在两个学期内完成,教学目标比较分散,每个项目的教学课时相对较少。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技能迁移,但由于各项目之间学习间歇时间过长,当学习新项目时,原有的技能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消退或遗忘,导致技能间的迁移作用受到削弱。基于上述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径赛项目的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与技评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实验组的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依据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的基本教学策略,能有效

地提高学生对3个项目的动作表象和认知水平;而依据径赛项目整体教学来设计教学,不仅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相对增加了各项目的练习时间和次数,而且更能发挥技能迁移的作用,致使实验组3个径赛项目的技评和达标成绩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径赛项目整体教学设计方案是在有限学时下,提高径赛项目特别是跨栏跑等复杂技术项目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2-5.

[2]时金钟.高等体育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J].体育学刊,2005,12(5):82-85.

[3]刘永东.项群归类组合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2):17.19.

[4]张天德.跳高、跳远之间运动技能和运动素质迁移的研究[J]_体育科学,2000,20(1):55-57.

[5]陈群.试论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田径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3):111.113.

[6]刘耀荣,康利则.“结构一定向”理论在标枪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叨.安徽体育科技,2007,28(1):27-29.

[7]毕长年.投掷运动技术心理定向.动作速度合成教学之研究[J]_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1):18-20.

[8]卢刚.田径课程教学及“结构一定向”模式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2.

[9]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39-264.

[10]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1]杨卫星,张梅玲.迁移研究的发展与趋势[J].心理学动态,2000(1):23-26.

[12]殷恒婵,傅雪林,刘淑芳.体育教学中运用运动技能学习迁移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66-68.

篇3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40-05

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1]。毫无疑问,宏观的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准绳,特别是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而言,其意义显的更加重大,因为这直接关乎者整个学科的存亡,因此,我们在2007年教学计划修订时,必须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计划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完善新的教学计划,本研究选取民族传统体育中设立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套路专业方向为主体,旨在对整个武术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计划制订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1 200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执行中问题凸显

1.1 培养目标所指职业与就业现实之间的脱离 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各级运动队从事教训研等工作;二是社会上还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大中小校,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专项

学生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目前在各级院校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一般院校所设教学项目主要是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作为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就有3到6年,甚至10多年的训练经历,大部分是二级以上运动员水平,在校期间他们又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使用之间反差巨大;四是目前已经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公安系统从事安保工作,但是,培养目标丝毫没有体现。

因此,就目前培养目标所设定毕业后去向与实际社会就业需求明显脱节。

1.2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毕业达到要求之间的落差 从03教学计划中明确人才规格为“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以及对“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限定,虽然我们对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也先不考虑我们招收的本科生基础条件能否在4年的学习中达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从一般意义上对“高级专门人才”的理解和目前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时数,特别是现实学生实际所达到的水平看三方面思考,是否能达到“高级”呢?以科研方面为例,目前在必修课中只有32学时的“科研方法概论”课程,再有就是在“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课”中几个学时的专项科研讲授,试想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培养出所谓“科研”、“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有关科研课程的训练,而事实上多数学生其科研素质几乎是空白,连最为基本的科研程序、论文设计、撰文规范等也不清楚,问及学生不是学习过科研课程了吗?回答常常是“没有听懂”、“早忘了”,以至于遇到学科检查毕业论文时,返工率几乎100%,当然,我们不否认科研能力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依靠一两门课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必需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还是相应的课程体系不配套,或者是招收的生源基础差造成的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相对科研方面,教学、训练方面的能力较好,但是同样存在现有课程体系难以支持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要求。

1.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的缺乏 突出专业特色是任何一门学科和其专业必须做到的,否则,将失去该学科和专业存在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更应该是如此,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体系、文化内涵、民族特性等无疑为本专业的特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然而,03计划中武术专业在所列12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真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课程大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3门课(中国文化概论也不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占所有专业必修开设课程的25%,更难以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是所谓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2门课程其实就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以套路专业方向为例(散打等其他方向是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就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体的训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仅目前的所谓专项训练类课程本身就很难反映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而且,即使现有的专项课程设置其理论与技术所安排学时比例也极其不平衡,专项训练为576学时,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仅仅为96学时,理论与技术课程学时比例是100:0.16,事实上,专项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最缺的是后者,而我们恰恰忽视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然而,大量的专项训练时间,主体是竞技项目的训练,多数学生入学前就是以竞技项目考入大学,入学后还从事大量该类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一方面,随着新规则要求大量跳跃难度动作的出现,一些学生难以完成;另一方面,现有教学训练方法与入学前相比难分高低层次,加上学生年龄渐大,训练时数、场地等条件还不如以训练为主的一些武术馆校、体校、运动队,不少同学产生厌练专项的情况,以至于出现在通级赛中竞技水平不如入校前的现象,难怪一些新入校的大学生抱着在大学期间要好好提高竞技水平理想时,他们的学长的忠告是“别退步就不错了”,顺便提一句,长期以来把运动项目当学科和专业方向的混淆概念,这就是一个显例。如果说真正要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就应该出本专业出发,站在学科的角度,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而不是过分地移植共性的体育基础学科,丧失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借鉴体育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然也是必需,但是,决不是完全的照搬,民族传统体育学自身学科建设非常薄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思想上认识的欠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从专业必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比例和专项训练内容安排、技术与理论课程比例等方面充分反映了专业必修课程体系缺乏作为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

1.4 专项训练课内容和限制选修课中有关内容选择和安排的无序 目前执行的03教学计划在专项训练课中安排了主项和副项,在以竞技武术为主的专项训练达到了一级标准后(只是本校认定的相当一级标准,我校目前没有一级运动员等级审批权,因此并没有证书等证明)即可转入副项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目前开设的副项训练有八卦、形意、查拳、伤科推拿,而在03计划的限制选修课中其实已经开设了这些课程,每种拳术大致16学时8次课,副项是96学时,结果是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了相应拳种16学时学习的学生进入副项训练时,一是所教内容设置重复,二是似乎所学过的同类课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不是遗忘就是不规范(不排除教师个人认识差异),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效果无效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明确限制选修课的专项限制,缺少充分考虑不同专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拳的选课时,出现了混乱,如散打专项在选择了该类课程时难以完成课程任务,还有针对散打专项学生所设置的长拳、南拳、刀术等限制选修课程是否合理也值得深究。

摆在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专项训练课程的内容安排、限制选修课程设置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能否搭建其本专业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所选的这些拳种对完成培养目标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中会出现这些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体育学下相对的二级学科究竟有没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是有,那又是什么呢?如何制订切实可行,即符合体育学一般规律,又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呢?

2.1 缺失从学科角度深刻把握本学科的内在特点 “构建一个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方案,必须对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总结多年来学科教学规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原理出发,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精心设计。”[1]

具体的教学计划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亦是教育评价的依据"。美国泰勒认为:确定目标要有三方面的资料(图1) 。

依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时,缺乏从学科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常常从一个运动竞赛项目为基点构建课程,忽视了项目与学科的不同,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个性,在各种教学计划改革中被动地适从大的改革指导纲要,迷失了自己,波及到各级各类的教学计划中,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受“淡化专业”的影响提出了“淡化套路”的要求,以至于出现“淡出”套路的现象,极大地抹杀了武术套路特有的文化、教育、健身等功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时,把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传统武术拳械课程也“小型”化,不仅课时大大缩水,一个内涵丰富,技术性极强的拳种只设置6~8次课,连“点到为止”的作用都难以做到,试想这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吗?设立的意义何在?首先,我们肯定一点,作为国家宏观的一些指导性纲要没有问题,我们在制订本专业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但是,也决不能不深入具体地研究本学科特点,一味地随波逐流,丧失学科特点;其次,我们必须对本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否则将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学科知识结构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些传统拳种课程不能列为“选修课”,必须作为“专业必修课”,不能“小型”,必须“大型”,非此难以建立学生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能体现民族、专业特色,这也是体现“厚基础”、“技术精、专”等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从专业实际出发的具体反映。

2.2 缺乏从国内外社会需要视角及时创建性的修订教学计划 现有的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人才就业去向与实际毕业流向已经出现了脱节,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需求。如相当一部分学生流向公安系统,据2002年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其中,公安部门占毕业生就业比例首位”,“进入公安系统占总的就业率50.9%,是整个就业率的一半”[2]。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以及各种大型国际活动的不断增多,高级安保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巨大空间,可是,我们的计划中还没有明确这一培养方向和人才去向,相应的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也还没有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方面,因为民族传统性而受到世界范围人们喜爱的武术、传统养生等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而面对这一世界性健身市场需要,具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还没有前瞻性地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这种国际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方面,面对各种大型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表演增多,动作影视的日益国际化,各种和武术表演有关的活动日益频繁,都预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新兴方向,可是,在不断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始终没有反映出较前沿的社会需求,近年来计划修订缺少创建性,大多是跟随大流和原有计划的一种“路径依赖”性修订,这不能不说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一种缺失!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需要具体的艰苦的奋斗才能把计划完全变成现实。

2.3 缺少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立计划和配套课程体系 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那么,从学科角度认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该是一种必然。尽管按照有关学科理论和标准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不够成熟、系统、完善、独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此观点构建学科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武术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妨先从武术的学科角度思考教学计划制订和课程体系,这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武术的学科有个认识,所谓学科,从窄义来讲“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3]学科的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基于这样认识,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应该排除竞技比赛项目的干扰,把武术作为一种以身体操作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来看待,即要反映武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来确立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目前的计划和课程设置缺少了这样的认识,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以竞技武术比赛内容为主体,所选择和设立的拳种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各拳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整个武术宏大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性,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武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整合、优化、提高,也就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设想

3.1 制订和修订计划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牢牢把握住制订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理论提示,一般地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自上而下的方法。2) 扩展方法。3) 混合方法。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在构建(修订)教学计划时,主要采用混合方法。在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时,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按单个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组织,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在构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扩展的方法,根据研究方向确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所以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树、能力培养途径和课堂教学环节几个部分构成。[1]

3.2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具体内容

3.2.1 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修订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养目标中:“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使专业教学过程能够完成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学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首先,面对国家提出“弘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她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杨民族精神的责任,因此,传承民族体育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专业的首要目标。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从学制角度分析,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应该区别于中专、大专的教育培养定位,因此,称做“高级”不为过,当然,就目前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级”,“高级”的标准问题还值得商榷,但是“高级”定位有它的合理性,即使不贯以这样的称谓,至少也应该突出这样一种理念,但是,针对目前实际生源情况和课程设置难度,对“科研”方面的“高级”要求适当回避更具有可行性。增加“复合”的限定是适应社会对新世纪人才要求的趋势,所以,我们建议增加“复合”的规格,同时,还存在“复合”的界定,是跨学科的大复合还是本学科不同专业的小复合呢?从学科的特性角度看,“专门”的特色绝对不可丢,否则将失去办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其各专业的必要,所以我们主张首先是本学科的复合,然后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因此,这里的复合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复合为基础,在学有所能的前提下,放宽复合范围。

综上所述,计划修订后的基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精神的,能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中从事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等(原“科研”方面建议在研究生中体现,本科教育现状似乎还不足以现实)以及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3.2.2 对课程结构体系修订的设想 根据宏观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1) 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点,“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的专、精”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的要求下,对现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本学课课程种类扩充,增加主干课程的学时夯实基础。2) 在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避免相互脱节和机械的重复的弊端,对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公共课程如运动解剖、生理等进行合并精简为人体科学概论课程。3) 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构建学科的过程,应该杜绝和防止因制订人员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而设课,也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本校传统拳种特色而设立课程,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充分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整合优化,从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出发,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期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办出学科特点,民族特色。基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下,武术专业方向的相对成熟,以武术套路专业方向为例。

从知识角度审视,武术就本质而言是以攻防知识为本体的由身体操做和思维认知的两类知识,表现为技术和理论两大部分,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机构,不妨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从武术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仅就攻防知识而言,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相应的内容,或者说都有自己的“武术”(技击),但是,中国武术以众多拳种为特征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说武术知识体系是由丰富多彩的拳种知识构成,从拳种产生过程、技法特点、锻炼功效、认知规律出发各拳种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系,由此,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武术知识体系(见图1)。按照“注意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改革制导思想,突出拳种课程化,课程分层体系化,最终完成武术的学科化是我们的基本思想。

从身体操作的技术层面试图做个尝试,按照:1) 功架类,如查拳、华拳等拳种择其一、二重点练习基本功架、基本功、基本技法、全面打好身体素质,这一类拳种适合对初学武术入门知识的掌握;2) 长击类,如劈挂、通臂、戳脚等,这类拳种突出在功架基础上的放长击远技法练习,作为入门以后的提高,突出了上肢臂背掌和下肢腿脚的技击技法,重点进一步开发人体“先求开展”的素质,特别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效;3) 短打类,如番子、八极、南拳、形意等,这类拳术在开展基础上“后求紧凑”,突出上肢拳法、肘法等技法,作为长击技法的补充使的武术技术全面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4) 象形类,如螳螂、鹰爪等,这类拳术增加学习情趣,突出特殊技法如螳螂拳对勾法的应用,鹰爪对爪的使用等;作为全面身体素质提高的有益补充;5) 圆柔类,如太极拳、八卦等,这类拳术更加注重内在文化思想的表达,内与外的统一,对思维、文化修养以及内脏功能的改善价值突出,体现出一种哲理高度的技击方法,使的中国武术技术从掌、拳、勾、爪、肩、肘、胯、膝、腿、足的部位使用与锻炼到打、拿、顶、撞、靠、踢、跌等技法的丰富与全面,从外在招势变化到内里劲意的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内外兼修兼用的全面整体性,也由此从技术层面,内在逻辑地搭起一个技术学科体系(表1),这本身就是贯彻教育教学“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某一拳种课程化时,同一拳种之间的差异如何处理,怎样取舍?比如形意拳课程,同为形意拳山西、河南、北京等地域流派风格各异,甚至是明显不同,这就需要从学科角度对各个流派的形意拳进行共性提纯,搭建最为基本的知识基础,同时,考虑其原真性、普及性、科学性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对难以纳入课程主干内容的技术,通过选修课、课外训练等方式进行补充。其中课外训练是指本科期间,根据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爱好和传统武术的特性,采取类似论文指导的导师负责制,一名导师不超出10名学生,“师徒传承”方式坚持2-3年的全面指导,不占用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利用早操、假期、课余时间系统地专深地学习某一传统项目,但是,同样作为一门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和评价体系等,其连续性、专门性,精深度超出课堂程度,以更大限度地向“专、精”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这是更加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技艺的要求和特色。

从学科角度,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即从众多拳种中高度提取和抽象出最具共性的技术内容,自下而上建立起一门公共基础技术课,作为技术体系的基础课程,称为基功课,具体方法是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腰、腿、臂、桩功入手,归纳总结形成一个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这样更加完整地形成一个学科技术体系,当然,这个大体系的具体拳种可以置换,根据各地特色和具体情况,但是,由此形成的武术学科技术体系构架相对固定,以保证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

作为理论体系,首先,要与相应技术体系相配套,既在技术课程同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拳种产生演变历史、健身修身理论、技击技法理论、教学训练理论等,其次,从下自上通过对各个拳种的抽象和归纳,提出共性的理论内容形成武术理论概论课程,这样与技术体系,共同构成武术学科的基本和主体知识体现,由此在横纵向衍生不断扩大和完善本学科体系。

3.2.3 对课程设置修订的具体建议 1) 在武术专业必修课中加大真正意义上的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特色的课程,理论课程如民族传统体育史、武术拳种史、传统武术典籍导览、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教学、训练概论、传统体育养生概论等,同时,浓缩现有人体科学和人文社会学课程并且尽可能站在本专业角度讲授。技术课程将原有的“专项训练”(改为专业训练课更为体现学科特点)按照本学科的技术体系安排相应课程,具体武术套路专业方向,按武术学科的技术体系设立拳种课程,如按表1所列内容设立一系列课程,其中,原专项也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其中,同时,根据不同拳种体系内容和难易程度安排必要的课时,总体上加大专业课时,至少保证每天1次专业技术课,“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增加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理论内容,其课时比例与技术课大致为2:1。2) 限制选修课中与专项训练重复内容部分合并到专业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开设非专业课中的其他拳种课程,特别是开设濒临失传的拳种技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武技项目以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和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中国的两翼通背、日本的武道、法国式拳击等。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专业课程互选的课时,以体现“复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跨大专业的复合。

教学计划的修订意义重大,从大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到本学科具体特点,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到学生基本素质,从计划制订和落实实施等都要做考虑,显然,我们的考虑肯定不够全面和成熟,但是,突破项目对我们学科的束缚,深刻思考本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探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杨,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应该努力的方向,衷心祝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2]廖 伟.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5(10):187-188.

[3]袁 青.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6-7.

[4]罗尧成.职业技能竞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对参赛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4(10):36-37.

[5]隆 平.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开展与校园竞技文化建设的对接[J].职教论坛,2012(11):11-12.

[6]李 文.职业技能大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发[J].职教论坛,2010(4):48-49.

篇5

体育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包括坚定的政治信念、牢固的专业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全面的教育技能与能力等几个方面。只有具备了以上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专业素养才是完整的。但是体育教师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运动技术能力不足。由于我国体育院校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对一到两种体育项目的技能掌握牢固,而对于广泛存在于中小学的其他体育项目则并不熟悉,不能很好地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2.知识面狭窄。体育的特性决定了从事这个专业的人易动不易静,他们很难坐下来静心学习,因此他们对于知识的汲取就受到很大的影响,广泛知识的汲取不足,这直接影响他们对各种问题、现象的看法。

3.自觉学习意识不足,创新认识不够。一些体育教师安于现状.对于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放任的态度,不能深人思考问题的原因,不能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具有的作用

1.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专业素养的提高使得体育教师能够更加深人地分析教材,钻研教法。切实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正确的教法,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健全课堂常规,严格考核制度,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2.提高课余训练能力,保证训练质量。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意味着教师对运动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就能根据运动项目的规律和不同运动员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

3.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体育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就要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博览群书,不但能掌握大量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把其他学科好的经验移植到体育项目上来,不断促进体育教看的快速发展。

三 提高体育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途径

如何提高体育教师对自身专业化水平的重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

学习是发展之本、进步之源。学习是教师发展进步的第一要务。教师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陶行知说得好:"要想学生学得好,必须先生好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指出了教师学习的重要性,教师更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永不间断的工作来做,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师才能有进步、有创新。教师的成长是教师发展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积极互动的发展过程。从新手教师发展为优秀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具备主动的批判反思能力,通过反思促使教师对自己、对自己的专业活动直至相关的情境有更为深人的理解,进而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当前,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人,教师要熟悉和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主动地去掌握新的知识技能,就无法胜任本职工作。教师拥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了,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所以,教师要调整应对时代变化,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

2.熟练掌握一定的的技术技能。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明确全面的专业素养对于其自身发展和对于体育教育事业进步的重要意义,从而使体育教师发自内心地去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遵循着其他学科教师成长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教学和科研两个基本要素,但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和学校体育工作的多样性,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呈现出独特性,如还应兼顾运动训练基本要素。为了有效地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搞好体育教学、运动

练和群众体育工作,体育教师应熟练掌握至少一项运动理论和技术技能,同时还要尽量多地掌握一些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的项目。因此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运动技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而且专项方面还要有较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以适应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的需要。在运动技能水平的要求上,不能简单从竞技的角度来评价,而是应该从教学的角度来评价,例如篮球的投篮技术,竞技体育主要从是否得分的角度来评价某人的技能水平,而体育教学则主要从规范、准确的角度来确定该动作技能水平。

3.重视专业知识的培训。

新课改强调学科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而教师已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尤其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全面理解新课程教学的定位,分析体育学科的基本价值和课程改革的导向,加强对新课程、新课改的学习,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要有领悟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能力,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组织的体育教师培训,定期参加体育教师各种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聆听专家的讲座,可以获得激励、提升。通过参与培训,认真地听,仔细地记,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得到更多的感慨和感触、思索和反思、热情和激情。通过培训学习,强化体育教师职业信念,提高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增强现代教育意识和观念,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掌握一定的学科专业理论和教育理论,掌握体育课堂教学技能,并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并能积极开展教学和理论研究。

4.提高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这一规律性的论断对于体育教师也不例外。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教师,不仅应是一名教育者,而且还应是一名教育研究者。许多体育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从事学校体育工作能力和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与他们积极从事科研活动有直接关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深人领会教育的实质,就不能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的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了。因此,从事科学研究能丰富和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关专项调查表明,不少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知识的掌握,不是在学校学习时掌握的,而是在工作中结合科研实际的需要,在科研过程中真正掌握的,并通过科研实践逐步加深对学校体育领域内各种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从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与业务水平,有效地促进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篇6

(一)专业设置注重短期利益,缺乏足够的发展性

许多高职院校由于受到扩招与就业两个方面压力的影响,一味的注重开设“热门专业”,而不注重基础工作,师资力量缺乏,实训场所、设施不足,在专业设置过程中不注重进行科学论证,不注意从总体上规划专业布局,从而导致专业设置没有充分的发展性,只注重眼前利益,存在严重的短视行为。

(二)专业定位与标准不一致

统计数据表明,到2012年为止,我国的专业数为1139种(教育部),410个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公布。然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师资力量与教学实训条件的影响,各专业的定位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比如,某高职院校设置有导游与旅游管理2个专业,但是两者设置的主要课程却基本上相同,相对于别的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来说,课程设置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样专业定位的不同以及标准的不同,肯定会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差别。

(三)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较低的契合度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院校,其创办旨在为社会培养职业人才,因此,其专业结构应当和社会的产业结构保持一致。然而,研究发现,我国高职存在普遍的问题:一、二产业的专业设置欠缺,特别是第二产业表现的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相对较多,存在过剩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需,办学者必须认真对待。

(四)专业设置的管理质量相对较低

现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相关机构对专业设置的管理开始从传统的审批制变成备案制,从而导致高职的专业设置存在相对较强的灵活性。如果程序满足要求,申报创办学校均能够获批。该管理模式看起来符合权力下放的思想,但对高职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阻碍,使得高职的专业设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各个地方各自为战,根本不注重协调发展,最终使管理水平降低。

二、高职专业设置与专业预警的对策研究

(一)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相应的管理机构

国家管理机构对高职专业设置的管理主要经历了以下2个时期:(1)在计划经济时代,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来进行管理,这种模式管理的较为宽泛、并且太过于苛刻。(2)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体系日益优化,相关机构开始放权,规定高职专业设置按照市场需求进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专业设置的无序性与盲目性,一味的追求热门专业,区域专业结构不平衡问题较为严重,最终使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并且使得人才培养质量逐渐降低。专业设置与预警工作的顺利进行,单纯通过高职院校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必须构建起专门的管理部门,该管理部门必须坚持政府的领导,同时还需要企业与行业的积极参与,这属于高职事业长期发展顶层设计的有机内容,这个管理部门的职能主要包括:第一,宏观调控区域专业布局,充分确保冷热专业平衡发展;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条例,开展法治化管理;第三、充分激发企业、行业的主动性,组建专业设置相应的指导委员会。

(二)提高信息化水平,使高职专业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做好顶层设计,是高职学校合理设置专业的前提条件。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构建专业设置信息共享系统,不断提高其信息化水平,使有关信息实现充分的共享,这是有效确保高职专业设置科学性的基础。这个平台的功能包括下列几点:第一,对地方政府发展规划相关信息进行,使高职在设置专业过程中有依据,降低随意性;第二,对社会用人需求进行,促使高职学校在设置专业前开展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第三,增加专业设置预填报信息功能,这可以提高该项工作的针对性。

(三)进一步完善督导评估

首先,实现督导主体多元化。拿高职院校来说,主要包括内外部督导两种类型,前者的主体主要涉及到学院领导、督导组、教务处、院系、学生5个不同的层次,而对于后者,其主体涉及到第三方督导部门、政府管理机构、行业、企业、学生家长等。两者共同组成了多元化的督导主体。其次,评价指标科学化。设置过程中,不但应当不断完善显性指标,还应当注重对各种隐形指标的评价。对于前者,包括报考率、录取率、报到率、就业率、薪酬指数等诸多方面,对于后者,包括专业发展潜力评估等方面。再次,切实加强督导后管理,即注重应用督导结果,需要构建督导后管理机制。

篇7

党的以来,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主导产业明确、产业特色突出、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乡镇经济迅速发展。这种类型的乡镇经济叫作规模经济或特色经济。镇域专业经济的实质是区域经济、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

和一般乡镇经济比较,镇域专业经济有四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占有主导地位。二是主导产业突出,专业特色鲜明。三是拥有一批名牌产品。镇域专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批驰名全国乃世界的品牌。如广东省中山市的沙溪镇是一个以休闲服装加工为主的专业镇,该镇拥有服装加工企业600多家,服装年产值达60亿元,在全国树起了“休闲服装看沙溪”的地域品牌形象。四是有较高的知名度。凡是专业经济突出的乡镇,一般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许多乡镇的主导产业不仅在技术上居全国领先地位,而且在全国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广东省南海市南庄镇着力发展建筑陶瓷工业,年生产能力达6亿平方米,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已成为中国现代陶瓷工业的代表。

二、镇域专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及实践基础[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1、镇域专业经济是区域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区域经济理论认为:区域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前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科洛索夫斯基指出:并不是任何具有地方性经济特征的地域都可以叫作经济区域。只有在某个区的产品按其产量和作用在国内总平衡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时,才能把这个地域看作是特殊的经济区。因此,经济区是地域分工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是具有全国意义的专门化的地域性生产综合体。

区域分工论认为:所谓区域分工,是指一国内各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生产,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推进区域利益。区域分工是发挥优势、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条有效途径。

2、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发展镇域专业经济提供了广泛的实践基础

先进乡镇的实践证明,镇域专业经济是有强大生命力的,他们的成功尝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广东省中山市的古镇镇位于中山市西北边缘,全镇总面积47.8平方公里,人口6.6万。他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两个“龙头”产业——灯饰和花卉苗木生产为导向,发展特色经济,20__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0元,工商税收2.4亿元,居民存款余额25.3亿元,初步形成了“灯饰电器千万种,花卉苗木全国种”的特色经济,被誉为世界灯饰生产销售的四大基地之一。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随着沿海开放带动战略的实施和产业调整步伐的加快,逐步形成了一大批主导产业突出、具有一定辐射带动功能的乡镇工业块状经济。其中122个是具有一地一品特色的省级乡镇工业园区,年创产值3646.7亿元,上缴税金71.4亿元。在我省具有人才、技术、市场优势的镇域专业经济也为数不少,如偃师市的钢制品办公家具、制鞋业,镇平县的玉雕业,长垣县的起重设备制造业、防腐建筑制造业,孟州市的皮毛加工业,长葛市的农业车生产制造业等等。改革开放以来,新密市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80万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也初步形成了一批镇域专业经济,如超化镇的耐火材料,大隗镇的造纸,曲梁乡的服务加工,尖山乡的金银花等在全国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3、超化镇打造全国耐火材料专业镇是推进乡镇经济发展的科学选择

我们超化镇位于郑州市南部40公里处,全镇24个行政村,285个村民组。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镇就已开始生产耐火材料。20__年,镇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全国耐火材料专业镇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耐火材料专业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是群体效应明显。20__年,全镇共新建、扩建、恢复工业项目92个,其中耐火材料项目达80多个,20__年前9个月,全镇新上技改工业项目150多个,其中耐火材料项目110个。目前,全镇拥有耐火材料企业200余家,隧道窑17座,年生产能力由创建前的30多万吨增长到现在的60万吨,占河南省耐火材料产量的近三分之一。二是龙头作用明显。在专业镇建设中,企业规模迅速扩大,龙头企业脱颖而出。郑州豫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投资8000万元新建了总厂和一分厂,并对二分厂、三分厂和电熔分厂进行了企业改造,又续建了四分厂、六分厂,生产能力达1.5万吨,成为同行业的领头雁。三是地域形象显著提升。专业镇建设促进了高、中档产品的发展,大部分产品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东方、豫华、京华、康华的商标己被同行业认可。

三、发展镇域专业经济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1、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位有三层含义:一是产业定位。产业定位要准,切合发展实际,符合市场需求。二是品牌定位。一方面要创造区域品牌,另一方面要打造一批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三是要及时纠正镇域专业经济发展中的偏差。

2、特新产品的研发。一是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避免产业的自然成长和低档次的企业复制,提高区域技术水平。二是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和名优产品培育力度,通过企业和科研机构,培育一大批拳头产品。三是要抓好产品质量 监测。四是要建立同行业信息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同行业的科技信息和新产品信息。五是加大财政及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六是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同国际接轨,用科学的方法管理经营企业。

3、人才战略。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积极倡导全社会人才大流动,保持人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平衡。既要推动人才流动,又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安全。二是努力塑造新的人才文化,彻底走出重引才轻用才,重外才轻内才,重硬性引进轻柔性引进的误区。三要着力培育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的人才环境。

4、区内分工和行业关系的协调。镇域专业经济的突出特点就是各个企业的产品相同、相近、相似或者相关连,必须合理地进行行业分工和合作,以避免恶性竞争。

5、撬动、整合资本。一是撬动农民手中的资金,鼓励他们创办企业;二是鼓励企业通过自我滚动发展,不断壮大;三是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重组,实现联合;四是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四、乡镇政府在镇域专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制定战略。战略是目标、是导向、是旗帜。乡镇政府在镇域专业经济发展中,要把经济发展战略作为首要问题来抓,确保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和预见性。

篇8

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已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河北省要抓住国家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机遇,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完成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既可以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又是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需要。

理论概述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大潮流。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相互协商制定经济贸易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定,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贸易联合体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向纵深发展。目前,环渤海地区,特别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凸显。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能够促进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更好更快发展,而且对周边地区的未来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发生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指出:“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承接产业转移是指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区位特点、资源条件、发展空间和人力资源等条件,积极主动进行改革,抓住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促进产业聚集,增加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质量。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后发地区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实现加快发展的最佳路径,是遵循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

京津冀产业梯度差使其在产业结构上具备了梯度转移的条件。对京津冀三省市产业机构的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三省市产业结构差异性很大,呈现出北京-天津-河北由高到低的梯度次序(数据来源:依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其梯度分析具体如下:

从三省市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省市的第一产业产值所占GDP比重呈逐渐缩小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稳步上升趋势,京津第二产业比重也在逐年缩减,而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明显。

经过30多年的产业演进,北京的产业结构类型为典型的“三、二、一”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2011年只占1%以下,第三产业占到50%以上,第二产业居于次要地位。这样的产业结构与河北省形成了互补,比如在农业方面河北与北京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为其提供农副产品等方面的服务。

河北和天津都是“二、三、一”型产业结构,但是也有很大的差异:河北在第一产业比重上远高于天津,2011年天津第一产业比重只有1.4%,而河北达到12.0%,鉴于此,河北同样可以发挥第一产业方面的优势,为天津提供农副产品服务;短期内,天津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但从长期趋势看,其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有逐步下降趋势,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差距逐渐缩小,从而由“二、三、一”型向“三、二、一”型转变;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高于第三产业比重,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第二产业仍是河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要形成“三、二、一”型产业结构需要质的飞跃。总体来说,河北省在第三产业发展上与京津地区相比尚有很大差距。

从具体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京津地区第二产业主要以技术密集型为主,河北则主要是以钢铁冶金、纺织、建材等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上,三省市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产值比重明显不同。2010年北京市以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占较大比重,天津市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导,其次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相对落后;河北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比重高达24.5%,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而金融业仅为8.6%。这说明北京市的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以及科技等所创造的产值在第三产业中比重较大,与天津市和河北省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而天津在社会服务和房地产业方面比河北更具优势。

区位优势成为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河北省与京津地区地域接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似,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正在加快实现有效对接,铁路、高速公路、计划修建的高铁将三省市紧密连接在一起。河北省自然资源、能源资源、人力资源比较丰富,已基本形成新能源、汽车、电气等优势产业,为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条件。

在政策方面,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把京津冀一体化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河北提出打造“环首都绿色经济圈”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北京、天津、河北规划部门在廊坊签订《关于建立京津冀两市一省城乡规划协调机制框架协议》,这些都为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保障。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其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面临着很多挑战,这主要有:各区域内产业配套能力较差,促进其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政策不完善,承接京津产业重复现象严重、造成同行业恶性竞争,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工业园区建设质量不高等。截止2011年,其已存在超过100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万多家,成为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建设目标不明确、基础配套设施不健全、布局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协调相结合推进产业转移。在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遵守市场经济规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三省市的比较优势,注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让企业担当产业转移的主体。同时政府应在其中发挥指导、协调、服务作用,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要积极创造产业集聚条件,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关联效应或产业带动优势的项目进入。同时,要完善地方政府间的沟通机制,防止出现恶性竞争。

明确产业定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积极主动地寻求承接产业转移的对接点进行产业定位。河北的主导产业为第二产业的冶金、化工、机械、纺织、建材等,而北京、天津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转变城市职能、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需要河北省承接此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河北省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发挥生产要素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科学主动地承接京津转移出的部分产业,为承接京津地区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促使其产业结构有“二三一”的格局逐渐演变为“二三”并重的局面。

为转入产业提供配套体系,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河北省承接来的产业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产业作为支持。应鼓励企业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大力发展产业链经济,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当前,河北省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贡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积极探索新的产业链经济,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引领企业加快绿色发展。

篇9

1.1重视体育技能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

目前,很多体育院系存在着重视体育技能课教学、轻视理论课教学的情况,无论是从教学管理的重点、教研活动的内容、课程建设的偏重,还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和课时的设置来看,理论课的比例都是偏低的。理论课教学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体育教师也可以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要有全局的、战略的眼光看到理论课教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才有广阔的出路,体育院系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1.2教材不适用

体育经济学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更多的是作为体育专业的选修课程,但现在不管是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等相关专业,还是体育技术相关专业所采用的教科书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别。据了解,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教师水平和管理水平,想通过自学掌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学习任务。这些教材理论性过强,内容过深,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试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造成的困难,容易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同时也会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和保持课程教学的完整性陷入困境。

1.3教师教学水平不高,影响教学质量

进行体育经济学教学不但需要熟悉体育科学知识,而且需要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知识的交叉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将体育科学知识与经济学分析相结合使体育活动更加符合经济原则。多数从事体育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原本都是传统体育专业出身,只是由于后来教学的需要才半路出家,并没有经过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的学习,更谈不上对这门课程的宏观把握。这样在体育学和经济学的交叉运用中,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模模糊糊,根本达不到教学的要求。再加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身知识基础薄弱,使教与学根本达不到要求。

1.4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体育院系理论课教学理念滞后于其他学科,主要是体育学科有自身的特殊性,技能学习多于理论学习,体育学科的理论课教师往往由术科教师转换居多,受自身理论知识素质的限制,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坚持死板的填鸭式满堂灌的课题讲授,学生一字不落的被动接受。即便教师采用课件教学,也只是把教学内容精简的罗列展示给学生,并没有起到提供视觉印象和更多知识信息的作用。教师整堂课一讲到底,课件一放到底,教与学没有互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极大的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传统和陈旧的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需求了。

2促进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经济学教学的策略

2.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育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体育经济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理论学科。教师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尝试以一些体育经济案例为纽带,充分展开课堂讨论,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互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必须抓住一切积极因素,鼓励学生敢于探索,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悦性。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给学生最大程度的自主选择权,创设一个优良而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2.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引进专业教学人才

教师必须既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得熟练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对于比较单薄的体育院系来说,这样的体育教学人才是极度缺乏的。必须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样培养战略来充实壮大教学对伍,积极引进一流体育院校体育经济或体育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以及有其他高校教学经历、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称职的教师。并对现有的教师,可以把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送到国内名校或国外院校进行深造学习。

2.3重视教材建设

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经济学教材选用不同于体育管理、体育产业专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接受能力,必须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教材评选,既要选出真正适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使用、教师顺手、学生易于接受的教材,同时还要保证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学科的前沿性。必须用发展的理念看待教学需要,应组织教师自编适合本单位教学的教材,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教学层次合理的基础上,教师可考虑把一些能充分体现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地方体育经济学特色的丰富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放入教材中。

2.4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应在准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创新,灵活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引入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可以把世界体坛发生过的和正在发生的故事引入课堂,用“球星为什么不自己修剪草坪”来讲解机会成本,再让学生深入讨论各种选择下的“成本和收益的关系”;用“为什么NBA超级巨星的年薪都在2000万美金左右”来讲解特殊劳动力商品的供给弹性,学生可以进一步讨论社会中各行业劳动力的差别。类如,“球场各个位置票价为什么不同”、“2011年底NBA为什么会出现长时间的停摆”等现实案例都可以引入课堂,学习源于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会激发出最大的学习潜能,最好的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此外,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处理。

2.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师应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准确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做好教学设计。目前,一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如投影仪、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都频繁地在课堂教学中被使用着,但是要做到始终正确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却并非易事,未经设计随心所欲地使用教学媒体,会让大量的或杂乱无章的迅速更替的感性体现,钝化学生原来就很脆弱的认识能力。从本质上说应用现代技术不是为了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向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使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易于接受学习内容,能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软件和媒体不再是具有“教具”的特征,而成为学生自己学习、师生共同探讨的材料和工具。

2.6增加课时数

体育经济学在体育教育专业中作为选修课出现,一般开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总课时为28—34学时,据调查很多教师难以在这样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过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已被教育部连续亮就业黄牌。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推进就业多元化是必由之路。加大选修课的课时量是增加学生内在素质,实现多元化就业的手段之一,体育院系应该尝试增加体育经济学的课时量,让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充实的教学内容奠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将来在激烈的就业中能有一席之地。

篇10

该体系涉及可包括四个基本的要素:学生、教师、教材及教学模式。

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居于主体的地位。学生是否配合老师教学与采用双语教学的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设想在双语课堂上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与配合,那么讲授的内容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若想使得双语课程教学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以及听说能力。

在双语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教师。双语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要全面了解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理论发展动态及趋势等。与此同时这些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技能。

在该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就是教材,组织教学时必须要以教材为中心。没有教材或不依赖教材的课堂,教学就会失去内涵,失去方向,质量也就没有了依据,没有了根基。

目前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二种:浸没式、过渡式和维持式。那么应该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工作呢?这就要看参与双语教学的学生类别、语言程度及教学目标而定。

除此之外,为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在双语教学体系设计中还应考虑到学校和院系间管理制度,完善双语教学的激励机制以及双语课程的评价考核制度等等。

二、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是很完善,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一)师资水平较低

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重英语重实践的专业,目前双语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高专业技能与高外语能力。目前就全国而言,很多大学的双语教师都具有很高的学历,具有较高的读写能力,但听说能力则普遍较弱。

 (二)学生接受能力较差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该专业学生英语读写能力较好。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在于学生听说能力差以及专业词汇量的缺乏,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与教师进行互动。

 (三)使用的教材的不统一

按照教育部的指示,在大学的双语教学中应当使用外语原版的教材,但由于目前双语教学尚处在起步阶段,使用原版教材讲课的可能性很小。一是因为教师获取外语原版教材的信息途径较为狭窄;二是因为外语原版教材价格比较高,学生无力承担,由于两种因素造成了当前使用教材状况参差不齐,导致了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

 (四)考核制度不健全

考核制度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但目前的考核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处于较浅的层次,因此在双语教学中,考核制度有待健全,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系统设计

(一)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目前国际贸易本科双语教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采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只有少数采用以个体探究型的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不要仅仅限于信息量的加大,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充实教学内容,可借助国内外经贸专题网站来进行拓展。

(二)讲授内容设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重英语重实践,其知识结构层次比较鲜明。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注重其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逐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前二个学期应该学习一些基础课程。在第四学期,宜开设“外贸函电”、“市场营销”等专业英语课程来完成对双语教学的过渡。在第五、六学期可以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贸易单证实务”、。在第七、八学期应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为学生能够尽早适应社会做好准备。相信依据这样的课程设计,八个学期下来学生在专业知识及专业英语的水平上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三)双语教师的培养

在双语教师的培养方面我们应采取多种方式来提高其双语教学能力。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比较注重英语与实践,因此学校招聘双语教师时,可以考虑国外的有志学者或曾经有过出国留学经历的人员来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可采取培养在校双语教师的方式,比如:国内进修访学或国外进修,来促进教师的英语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篇11

一、专利战略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性能力,它是由企业各方面能力整合而成的多元复杂系统,主要包含创新能力、应变能力、整合能力、转化能力等内容。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知识以资产的形态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资源,知识产权不仅为企业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而且从根本上影响着行业的竞争结构。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应对激烈竞争的唯一选择。专利制度可以按照价值规律和市场法则实现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和效益倍增,反映了许多社会财富的资产构成和知识要素参与交换和分配的实现形式,因而成为企业之间争夺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依靠智力成果获取财富的重要途径,是企业技术优势、知识优势和品牌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法律武器。因此,专利的拥有和应用能力成了知识经济年代衡量企业、甚至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说,谁拥有新的专利,谁就拥有更大的贸易领地。

但是,专利虽然重要,专利商业化模式同样重要。一个企业如果拥有很多专利,而没有专利战略设计,很难形成核心竞争力。目前,专利战略已成为发达国家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核心内容,成为其争夺全球市场、形成综合优势的核心战略。因此我国企业要重视专利和专利战略优势的创造与市场运用,在核心技术上有所突破,并且形成有效的专利的利润转化模式。如果企业不重视专利战略设计的研究策划和市场运用,就会造成在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项目选择上的失误或者是低水平重复研究,甚至会丧失发展的机遇。

二、企业专利战略的内涵及类型

企业专利战略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和技术积累,运用专利及专利制度的特性和功能去寻找市场竞争有利地位,从而取得专利竞争优势,有效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它具有法律性、技术性、时间性、地域性和变化性等特征。企业应重视专利战略在企业总体战略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并协调好专利战略与研发战略、市场经营战略、商业秘密、商标战略、投资战略、品牌战略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专利战略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专利开发战略和运用战略。专利开发战略的核心是人才策略,专利运用战略具体包括专利信息策略、专利申请策略、专利保护策略等内容。

专利战略有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进攻型专利战略、防御型专利战略和虚实相间型专利战略。

进攻型专利战略是企业积极、主动、及时地申请专利并取得专利权,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为企业争得更大经济利益的策略。一般而言,如果企业经济实力较雄厚,拥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能够为以研究开发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技术设备,对技术的发展趋势、市场走向有较强的预见能力,并且企业在专利产品商品化、市场化方面有较强的开拓能力,能够及时对研究、开发成果进行商品化生产或通过利用专利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就可以设计和实施进攻型战略。这种类型主要适合一些经济实力较强、技术优势较大的企业或行业,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排挤竞争对手。选择进攻型专利战略的企业经常运用的策略形式有基本专利策略、专利网策略、专利转让策略、专利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策略等。

防御型专利战略是企业为了防御其他企业专利进攻或者反抗其他企业的专利对本企业的妨碍而采取的保护本企业的一种策略。这种类型主要适合于经济实力、技术力量较弱的企业或者行业,目的是为了在与较强的竞争者进行竞争时采用防御性的技术开发路线以获得对自己经济利益的保护。选择防御型专利战略的企业通常可以采用专利取消策略、专利公开策略、专利交叉许可或专利共享策略、专利策略等形式。

虚实相间型战略是企业根据专利具有“虚实结合”的特点,申请专利时有虚有实,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例如,国外很多企业在其尚未完全开发一项技术时,就会提前申请专利,为企业构筑起了一道很强的防护圈。

从本质上来说,上述三种专利战略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竞争战略之间能否形成有效的结合,能否服务于构筑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技术能力和市场地位发生会不断发生变化,企业需要对专利战略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专利战略中的专利人才开发

专利制度是创新经济的要求,而创新经济以科技创新为依托,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企业专利人才开发是专利战略的核心。企业的专利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从企业实际出发,培养懂市场、懂技术、懂企业管理、懂专利制度的综合型人才,使市场经济、科技创新以及专利法律制度这三大专业领域在企业中得到有效的整合。企业应当建立专利创新机制,激励人才发挥创新的积极性,推动技术的发展。在技术方面,企业要通过建立专利数据库,让专利人员从各种渠道收集最新的专利及技术信息。在法律方面,企业在产品研发或者引进技术前,应利用专利文献情报充分了解相关技术的法律状况,特别是专利保护状况以避免侵权。专利人员要重点调查专利信息的有效性、技术内容、申请日或优先权日、有效期等内容。同时,专利人员还要进行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专利动态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对国内外专利文献的分析和研究、对国内外同类企业运用专利战略的剖析等方面。通过专利人员的认真调查和分析,让企业充分认识和利用无效专利这一“免费午餐”,从而以较低成本获取技术信息,进而提高产品的升级和换代能力。此外,专利人员还要跟踪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掌握其技术动向,提高本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四、企业专利战略中的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是专利策略中较为复杂的内容,不仅涉及企业是否申请专利,还包括具体申请专利的内容及时间、地域方面的考虑。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由于其经营目标、技术和经济实力不同,其专利申请策略的内容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企业,在不同阶段,其内容也各有特色。

第一,企业要认真选择是否申请专利。当企业出于以下考虑时,可以不申请专利:避免公开暴露技术方案;延长技术保密的时间;企业不打算实施该项技术。当企业出于以下考虑时,应申请专利:以自用为目的申请专利;以转让技术为目的申请专利;以削弱竞争对手优势为目的申请专利;以干扰竞争对手视线为目的申请专利。

第二,企业要恰当选择专利申请的内容。企业有时为了防止他人利用专利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内容进行仿冒,可以仅对技术的基本轮廓申请权利保护,而将技术核心内容或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作为技术秘密保留起来不予申请。如果企业中的一项技术往往需要相关技术配套才能有效发挥作用,企业在申请专利时,要就单项技术申请专利还是包含配套技术的系列技术全部申请专利做出选择。选择时考虑的因素主要是易于保密的程度及技术的重要程度。企业对于容易保密和竞争较弱的技术可以不申请专利,否则企业要进行系列申请或单项申请。如果企业的某一技术领域的基本技术或者核心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地位起决定性作用时,一般来说,这类技术应当申请专利。技术是对基本技术的局部改进或为实施技术所需要的配套技术。取得技术专利权有利于与基本技术专利形成交叉许可的局面,使不掌握基本专利的企业也能取得部分主动权。技术是对基本技术的局部改进或为实施技术所需要的配套技术。取得技术专利权有利于与基本技术专利形成交叉许可的局面,使不掌握基本专利的企业也能取得部分主动权。因此,申请与不申请专利、申请哪些专利也是一项重要的决策。若企业既掌握基本技术,又掌握技术,则要对全部申请或部分申请做出选择。如果企业要在将来拓展技术和市场领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那么企业不仅要对在用技术,即近期内将实施的技术申请专利,而且还要对将来拟采用的技术,即储备性技术申请专利。

第三,企业要把握好专利申请的时间及地域。及时申请策略是在技术开发完成后即行申请专利的策略,是企业最常用的策略。此外,按照《专利法》规定,只要具备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就可以申请专利,企业在技术并未开发完成但基本轮廓已具备时即可申请专利,企业应尽可能早地申请专利。如果企业对市场前景不明朗,且无他人申请;所申请保护的技术不成熟或者配套技术不具备;技术本身局限,保护范围较窄,过早保护会妨碍技术交流,可以延迟申请。在申请专利时,企业可以在本国申请。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拟申请保护的技术应当首先在本国申请专利,从而取得本国市场竞争地位,并为同时获得外国专利或再申请外国专利提供条件。如果企业拟将某项专利所保护的产品打入某国市场,那么就应在该国申请专利,若不打算进入某国市场,就没有必要在那些国家申请专利,以节约专利申请费用。

五、企业专利战略中的专利保护及救济

专利战略不仅是企业获取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策划和谋略,还是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避免他人侵害的护身符。企业对专利权的日常保护和救济通常是通过技术性措施来构筑专利网进行自我保护。构筑专利网是利用基本专利不能很好地保护其自身技术的特点,采取具有相同原理并围绕基本专利的许多不同专利来加强自己与基本专利权人进行对抗的力量,或者当基本专利受到压制时,在基本专利周围用自己的专利网,采取层层围堵的办法加以对抗。该策略既能有效地牵制基本专利的专利权人,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或为自己的技术创造编织一个没有缝隙的保护网。此外,如果发生侵权行为,企业还可以通过行政或者司法途径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文德.专利信息企业战略研究[J].情报学报,2004(2).

2、倪蕙文.专利战略的类型及我国企业的对策[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3).

篇12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等数学已经进入每一个领域,各种社会与自然现象、工程技术问题需要通过数学的分析计算来进行定量分析以及面向深层的定性分析,高等数学成了学习每门现代科学技术都必须掌握的通用语言,而以数学思维为代表的清晰周密的思维推断能力更是做好任何工作都必不可少的素质。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高等院校许多专业将高等数学设置为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使学生受到数学分析方法和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奠定基础。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不断普及,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步显现,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兴趣不断降低,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过程更是有心无力,因此,改变传统高等数学教学形式,探究微课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断完善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最终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加数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微课的概述及特点

微课是一种针对课程结构所设计出的独立专题或体系的新媒体教学手法,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高等数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很多知识内容是比较抽象的,借助微课这个新的载体,可以将很多知识点分解成短小的专题后以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疑难所在,自主进行选择性学习。微课重在解决细小的疑难知识点,可以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和重难点的突破,也可以是课后的习题讲解,微课的作用重在解惑。

二、体育经济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1.体育经济专业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体育经济专业是体育院校结合经济学而开设的一门特定学科,旨在培养能在体育相关行业及一般企业从事经济分析、体育经营管理、市场开发及相关学科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学校的专业性,在招收体育经济学专业学生时往往高考分数不高,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而高等数学作为必修基础课程,在学习时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一定的高中数理基础,因此体育经济学专业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课程时会表现出学习吃力,学习缺乏主动性,不仅对数学学习“望而生畏”,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会影响到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结合体育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特点,对传统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微课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形式,对于改善学生学习状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模式阻碍学生高效学习

目前的高等数学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即黑板与多媒体结合,每次课90分钟的时间,包含大量的知识点,教学内容多,师生互动少。教师基本是上课时来,上完课就走。高等数学的知识点都是环环相扣的,基础知识的累积能帮助后续知识点的学习,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即使刚开始学习时有着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问题越积越多,会逐渐影响后续过程的学习,从而会影响到高等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在体育经济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教学的应用

1.将知识点分解进行微课讲解

微课的制作呈现出“短、小、精”的特点,一般一个微课视频不超过15分钟,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不会觉得跟上课一样冗长乏味。因此结合微课特点,将高等数学中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选取重难点的部分单独制作微课视频进行讲解,学生在课后可根据自己在课堂学习情况自主选择相应微课视频进行观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将课后习题以微课形式呈现

除了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解之外,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是高等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习做题复习,但是由于时间限制,不能对每个课后习题或者教师布置的重点习题进行讲解,学生多是参考课后答案,至于过程也就一知半解。因此将课后的重点习题同样制作成微课视频供学生学习参考,能够更好的帮助学习完成从理论知识到习题应用的整个阶段。

3.在微课教学中融入师生互动环节

微课视频主要是放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视频的内容以教师根据教学经验选择为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每一届的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高低不一,因此,相同的知识点并不能完全应用于每一届甚至每一名学生身上,因此可以在学习平台上增加留言互动板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包括自己想了解微课视频中没有的哪些知识点,或者课外习题中需要老师帮助讲解的内容等,教师可以通过留言平台了解更多学生学习反馈,适时增加微课内容,这样可以更好的应用微课教学平台帮助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四、结语

微课教学形式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寻找适合于体育经济学专业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上的新形式,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反馈,以期能够不断完善高等数学的教学方式,最终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加数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邓菊丽,陈国荣.“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53-155.

篇13

1、生产规模稳步扩大 。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53 亿元,同比净增 514.3 亿元,规模接近 2006 年全年,完成全年计划目标进度的 22% 以上。月均增加值 751 亿元,比 2011 年月均值高出 171.4 亿元,其中 3 月当月完成增加值 852.2 亿元,仅次于 2011 年 12 月。实现工业产值 6970 亿元,增长 28.3% ,规模居全国第十位,位次同比前进一位。

2、 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 。 一季度,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58.8 亿元,增长 22.8% ,快于重工业增速 8 个百分点。食品、纺织、医药产业保持 25% 左右快速增长,带动消费品工业增长24.1% ;重工业完成增加值 1494.3 亿元,增长 14.8% ,增速同比放缓 6 个百分点。装备制造、原材料工业增速分别放缓至 10.6% 、20.6% 。

3、企业效益状况好于全国。 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567 亿元,增长 21.6% ,高于全国 7.5 个百分点;实现利润 262.4 亿元,下降 0.9% ,降幅低于全国 0.4 个百分点;税金 351.5 亿元,增长15.8% ,高于全国 3.7 个百分点。

4、工业投资增长提速 。 一季度,全省完成工业投资 1133.3亿元,增长 62.5% ,高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32.3 个百分点,所占比重提高到 47.1%。其中,技改投资 340.5 亿元,增长 35.6% ;制造业投资 989.8 亿元,增长 66.1% ;汽车、石油加工、食品制造、医药、金属制品等行业成倍增长。2012 年 50 个新增产值过 10 亿元增长点,总体进展良好,前期投产和扩规项目达到 37 个,13个正在建设中。

5、煤电要素保障有力。 一季度,全省累计发电 446.3 亿千瓦时,增长 4.9% ,其中火电 249.2 亿千瓦时,增长 8.3% ;全社会累计用电 365.6 亿千瓦时,增长 7.4% ,其中三产和居民用电分别增长 17.8% 、23.5% ,工业用电增长 1.79% 。轻重工业用电分别增长8.8% 、0.7% ,其中钢铁行业用电下降 22.6% ,影响全省工业用电增幅 4.3 个百分点。全省调运电煤 960 万吨,其中“海进江”电煤232 万吨,超过 2011 年全年调运量的 60%。全省电煤库存保持在较高水平,可供应正常耗量 20 天以上。

二、重点行业运行情况

1、原材料工业。 石化行业平稳增长。受益春耕备肥和国家淡季储备,农化工企业开工率较高,带动行业生产平稳增长。全省化肥、烧碱产量增长 33.3% 、7% ,原油加工量增长 11.3% ,全行业完成增加值 234.1 亿元,增长 17.3% ,其中化工行业增长22.3%。实现营业收入 781.9 亿元,增长 13.1% ;因炼油企业亏损加剧,行业利润下降 41.7%。钢铁行业经营困难。受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下游产业需求不足,加之铁矿石维持高位、废钢等原料成本上涨,主要钢企产能发挥不足,中小钢厂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行业完成增加值 179.5 亿元,增长 14.8% ;营业收入仅增长 5.3% ,利润、税金分别下降 63.1% 、39.5% 。建材行业较快增长。3 月底鄂东水泥(强度等级 32.5)价格280 元 / 吨,较年初下滑 40 元 / 吨,省内水泥企业开始限产保价,行业增速有所放缓,但在玻璃、陶瓷等子行业带动下仍保持高速增长,平板玻璃、瓷砖产量均增长 40% 以上。全行业完成增加值 119.9 亿元,增长 27% ;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 13.5% 、43.7% 。

2、消费品工业。 食品行业高位运行。多数产品和重点企业产销两旺,植物油、精制茶、水产品等产量成倍增长,饲料、速冻米面食品、罐头、软饮料等产量增幅超过 40% 。行业完成增加值283.6 亿元,增长 28% ;实现营业收入 889.3 亿元,增长 44.8% ;利润、税金分别增长 42.5% 、34.6% 。纺织行业增势强劲。棉花价格走势趋稳,2012 年稳定在 2万元 / 吨左右,企业成本压力有所缓解,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发展加快。行业完成增加值 138 亿元,增长 26.9% ,同比加快11.6 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 36.3% ,利润、税金分别增长31.2% 、42.7% 。医药行业增长加快。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处方类用药、生物医药、中成药市场需求稳中有升,化学药品、中成药产量分别增长 72.4%、29.1% 。行业完成增加值 45.3 亿元,增长24.9% ,同比加快 14.5 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增长 36.5% 、16.4% 。

3、装备制造业。 整体发展势头明显趋缓,汽车、船舶等周期性行业景气度下降,电子制造业等外向型行业出口艰难,电气机械等行业增长乏力,装备制造业在连续五年高速增长后,进入平稳增长时期。汽车行业环比回升。全省汽车产量 40.5 万辆,同比下降8% ,其中 3 月当月产量 17.01 万辆,环比增长 38.7%。分车型看,轿车产量增长 5.7% ;客车、载货车产量下降 3.8% 、15% 。行业完成增加值 294.3 亿元,增长 6.3% ,增幅环比回升 3.5 个百分点。实现营业收入 833.8 亿元,增长 0.1% ;利润 79.1 亿元,下降22.5% ;税金 44 亿元,增长 1.5%。机械行业增势趋缓。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家电企业减产,行业由前几年持续高位增长转向平稳增长。完成增加值 214.7 亿元,增长 11.3% ,同比回落 17.8 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 21.3%、18.1% ;电气机械制造业增速由同期的 27.5% 回落至 5.6% ,冰箱产量下降 30.6% ,洗衣机、空调产量仅增长 2.3%、5.5%。全行业实现收入 490.8 亿元,增长 19.1% ;利润 22.6 亿元,增长 15.2% ;税金 12.6 亿元,增长 17.3%。电子设备制造业减速。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出口市场下滑,加之原材料、用工、汇率等成本上升,电子制造环节利润微薄,行业增速放缓。计算机整机、显示器产量下降 20% 以上。行业完成增加值 70.4 亿元,增长 13.7% ,同比回落 7 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 9.8% ,利润下降 76.3% ,税金增长 28.2%。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2012 年一季度,湖北省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主要表现为:工业增速高位回调。一季度进一步回落至 17.3% ,其中 3 月当月增长 16.9% ,创 2009 年 6 月以来最低。工业用电持续下行。工业用电自 2011 年 7 月以来增速连续 8 个月增长放缓,一季度仅增长 1.79% 。主要行业分化明显。汽车产业低速增长,钢铁行业增速同比下滑 8.3 个百分点,电气机械、电子设备行业仅增长 5.6% 、13.7% ,食品、建材等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2、市场需求动力不足。 投资、消费、出口对工业增长拉动力减弱,市场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重要矛盾:周期性产业需求乏力。全省交通运输业投资下降 14.5% ,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 2.8% ,与房地产、基础设施关联度较高的钢铁、水泥行业产品库存均上升 20% 以上。出口市场疲软。全省进出口总额大幅放缓,工业出货值增长 21.2% ,同比回落 13.3 个百分点。前期消费热点降温。随着刺激政策退出和消费需求提前释放,汽车、家电产销均出现多年来少有的下降局面。一季度,全省工业产值、销售产值同比分别回落 8.8、10.9 个百分点,工业品产销率同比下滑 0.6 个百分点。

3、企业效益快速下滑 。 随着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企业原材料、用工、融资等成本持续上涨,生产成本进入上升通道。一季度,全省工业品购进价上涨 2.7% ,高于出厂价涨幅 0.8个百分点。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分别增长 42.3% 、27.8% ;工业用电成本增加 12 亿元。主营业务成本增长 21.8%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长 25% 、21.8% 。工业利润自 2009 年 10 月以来首次下降,企业亏损面达 14.4% ,同比提高 1.4 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 95.1%。工业营业利润率下滑至 3.99% ,同比下降近 1 个百分点。

4、生产要素依然偏紧 。 货币调控政策仍然偏紧,融资难正在由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特别是由于企业效益下滑,银行惜贷情绪弥漫,成为影响部分重点企业和在建项目产能发挥的突出制约因素。产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增加较快,回款难度加大且承兑汇票积压,加剧了企业资金紧张;煤电供应趋紧,受陇海线、西康线维修的影响,电煤调运仍处在紧平衡状态;用工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纺织服装、电子、食品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水平与沿海急剧缩小,但用工缺口仍然较大。

四、工业经济走势评析

一季度,湖北工业经济总体稳健、稳中趋缓,如何看待近期出现的回调和发展趋向,需要从工业发展的周期、阶段、质量、活力等层面,以更宽视角和更高层次探寻经济运行内在规律,把握经济运行走势。

1、经济波动的周期性。 经济波动和周期性调整是市场经济的一种自然状态,有利于消化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经济在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后,通常会进入一个调整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国内经济深层次矛盾尚未解决,金融危机刺激政策延长了我国经济增长周期,也使经济结构调整更为迫切。然而,在宏观经济调整减速的大环境下,湖北省难以“独善其身”,增速回调是正常的经济现象,是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所致。二季度这种调整的态势有可能延续强化,需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变化,敏锐把握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做好应对各种风险的预案,努力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势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