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精神学与心理学

精神学与心理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4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精神学与心理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精神学与心理学

篇1

审计心理学主要针对的是“人”,是将心理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理论构架运用于审计实务中。在掌握和遵循审计当事心理规律及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审计人员及被审计者在审计过程中的心理,适当调整审计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2],并且能够建立一个优良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社会的和谐。

同时,人际关系也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模块,它提供给我们建议与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恰当处理各种关系,而这种能力也是审计人员所必须的。除此之外,审计心理学在审计中还具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为审计工作的取证,以及审计案件的分析提供充足的心理学依据和方法[3]。

二、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心理剖析

审计心理学主要包括了两方面:审计主体心理学和审计客体心理学。

(一)审计主体心理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主体心理主要是审计人员的心理。因为个体的差异,所以不同审计主体的心理特质是不同的。有一些学者对审计主体心理做了研究,将审计主体的心理分为三个方面:审计人员的知觉和个性、审计人员的动机、审计人员的态度。

审计人员的知觉代表了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的反映程度,这种反映会影响到最终的审计监督。审计人员的个性是在生活中由于环境等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稳定、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表现,所以不同的人员个性会对审计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审计人员的动机,是推动审计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因素,当需求和目标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审计人员的动机。所以,要保持好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将审计人员的需求和目标有机结合,使审计动机得到最好的发挥。而审计人员态度表现为对审计事件的自身内在感受及情感,是长期形成的个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决定了审计人员的行为和方式,关系着审计的成败。

(二)审计客体心理

审计客体心理也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以往的研究将审计客体心理主要分为下面几类:积极心理、应付心理、防范心理、厌烦心理、侥幸心理、畏惧心理[4]。不同心理状态也会导致审计客体产生迥异的态度。

积极心理表现为接受经济责任审计者在审计中积极配合及热情支持审计人员工作。这种心理表现主要是由于被审计者内心的坦荡,并充分理解审计工作。应付心理表现为被审计者不配合也不阻止审计工作,这种心理表现主要是因为被审者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并无大的纰漏,同时对审计工作没有起到重视。防范心理是被审计者对审计工作的不理解,以及对自己工作的不自信,对经济责任审计活动在主观上产生敌意,害怕自己被查出些什么。厌烦心理主要表现在离任审计中,表现出对审计工作没有耐心,催促化繁为简,能无则无。怀有侥幸心理的被审者,普遍以为拒绝提供对自己不利的资料就可以逃避问题,在表面上配合,却在私下企图蒙混过关[5]。畏惧心理主要是单位人员由于对领导的畏惧,在意见的表述,以及资料的提供方面都不愿意无保留。

三、基于审计心理分析的经济责任审计建议

(一)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经济责任审计所面对的审计对象主要是领导干部,在审计过程中很可能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对审计的责任感、自身的事业心、基本道德与法制观念、完备的审计业务知识、问题的处理、交流与沟通能力......审计人员作为审计的执行、承担者,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心理活动支配并影响着审计工作的完成情况。这也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审计工作中有效支配自己的行为完成任务。所以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审计人员心理素质的考核十分重要,只有选择了具备良好心理条件的审计人员才能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优质地完成任务。

(二)不同心理审计客体的应对

篇2

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同志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审美教育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1 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

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

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1.2 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原素。

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

篇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实力竞争的基础工程——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才能达到壮大民族,富强国家的宏伟目标。这是时代赋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因此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为此作为一名青年历史教师,我认为历史教学 要敢于站在时代的前沿,不断调整自己努力的方向,适应形势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在就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几点体会。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谓非智力因素对广大学生而言,指学习的兴趣、动机、情绪、意志等。这是一种内驱力,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正如美国教育家索里所说:“当一个人有了要达到所提出的那些目的的真正欲望时,当存在真实的、内在的动机时,尽管学习者对于有效学习的较为精典内容一无所知,以及并不具备许多其他促进学习速度的条件,也能获得卓越的成果。”而创新精神真好属于这一意识范畴,它是人产生一切创造的直接动力。假使没有创造精神即使有了创造能力,也不会产生创造成果的,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究竟如何去做呢?

1.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求知欲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理智感的一种。对于科学知识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都是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浓了。首先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即创设意境、创设悬念等。这种问题的设计,一定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其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情境的设定最好采用逆向思维的、发散思维的内容。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能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他们由被动接受倾向主动探索,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则退居“二线”负责引导。例如:第一堂历史课,我给学生讲地球文明起源的几种说法,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欲望。然后讲了四大文明古国,后随即提出既然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在亚非,那么为什么现在最发达地区却集中在欧美呢?又如分析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使中国成为强国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获得了成功,这时就可以这样问学生:“假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也同日本一样搞改革,会不会成功?”“假如你是当时清朝官员,你将会怎样做?”问题一出,既使学生思考多种答案,又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之都有跃跃欲试的心态。

2.端正和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发动机靠空洞的说教不行,依靠诱发兴趣也难以持久生效;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自我需要感,”这也正是发挥了历史学科的特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历史史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请学生举出世界上典型的重视教育的国家,并提问该国重视教育的结果怎样?过去的战争往往一打就好几年,成千上万人流血牺牲,失去生命。今后的战争则可能需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可把一个国家多年积累的财富全部搞空。学生自然得出结论:国力强弱取决于科技,国家间竞争要靠人才,21世纪中国正需要具有创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 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营造和谐活跃的学习气氛是发掘孩子的学习潜力,培养他们的敏捷思维促进其主动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精心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相当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教学设计过于精细,一堂课有哪几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设计哪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改用什么样的方法提问都预先为学生设计的非常周密,甚至是学生改用什么样的句式,用哪个词语,各知识点之间的前后顺序都预先为学生准备好了,预案简直称的上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变成教师自己演示自己的教案,学生则被牵着鼻子走,只是被动的接受,不敢有一点逾越,答案必将是否定的,为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孩子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

1.大胆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可让学生探寻历史上的名人、名师、科学家,大都是从对前人的质疑中创造性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做法。古人云:“疑,思之始,学之端”。疑,就是为了新的发现,有所创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质疑。教师、学生可同时开展质疑竞赛。通过这种鼓励性措施,促进学生畅所欲言,不断提出新的疑点,这样既让他们学到了知识又能激发创新的兴趣,长此以往,不断的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定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鼓励质疑,还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

篇4

二、积极搭建互动平台,对学生渗透心理教育

当代学生具有好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他们创造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有利于同学们互相发现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使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紧扣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

言为心声。作文是学生思想的真实写照,老师可以通过它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立足于健康心理的教育观,指导学生收集那些能激发学生美好情感,增长知识,有丰富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的素材。要留给学生思考命题,筛选信息,酝酿感情的充足时间,让学生真正去思索,去感悟。在学生动笔前创设一定的条件或情景,让学生“情动于中”,而后“辞以情发”,情到浓时,理到深处,文章自然就会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同时,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时刻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反映出来的思想问题,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四、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与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自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多开展一些语文趣味活动(如朗读比赛、书法比赛、智力游戏、演课本剧、研究性学习活动、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如办刊、演出、讨论、调查、采访、参观、宣传等)。这些活动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更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的形成过程。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就意味着对他人意见或研究成果的充分尊重,学生对于自己的成果,总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尊重,在这个过程中,就必然有一个尊重和关注他人成果的心理转换过程。从而唤起学生关注生活、关爱他人的心理意识。

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篇5

体育活动是以自身为对象进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这种对人的改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意义的生命运动,而且还包括人生态度和思想意识的内容。体育的竞赛性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与失败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在赛前做好动员鼓动工作,使学生树立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进行认真讲评,使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运用各种竞赛法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性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远大理想,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抗衡中,可以获得对自己能力的实际估价,从而增强自信心。只有竞争才能激发动力、增强活力,竞争还可以使集体生活变得更富有生机,避免和减轻上课的单调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二、渗透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加强相互交流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励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如个人为了获取优异成绩与他人展开竞争,一个团体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其他团体展开竞争,通过竞争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合作,则是一种集体齐心协作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这种合作是为了使这个集体能更好地与其他集体展开竞争或为达到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交流。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竞争性,或是交替引起合作与竞争。如同一小组的成员在为了一个共同目的,或为了能显示个人之间差别的小组目标而努力时,相互之间可能会发生竞争;几个小组在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目标时,也可能会彼此发生竞争,而小组内成员之间则可能出现高度的合作。因此体育教学中竞争与合作两者相互包含,都意味着在同一团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集体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开展这类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长跑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就可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比培养竞争意识更重要,体现在团队活动中的协作能力。体育活动显然是最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合作性活动,也是培养团队精神最自然也是最简便的方式,我们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团队协作基础上的竞争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是基本能力,而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长处和短处则是有效合作的基本前提,当然,合作性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这涉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需要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独特个性。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生存的,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要求人与人之间灵活协调,互帮互助,学会组织与管理,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关心。长期的协作意识的培养,会使人学会真正融入集体,发挥自己的价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参与合作、多维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的个性在合作中得以发展,兴趣得以诱发,灵感得以唤起。团结就是力量,联合就有优势。愿人们更明智地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积极竞争的同时,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四、提高合作中的竞争,有效引导合作

篇6

中图分类号:B8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41-02

引言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络也是交流,资源共享的通道,比如借助软件工具让人以极其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它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网上可以直接实现虚拟产品的交易,如文字、音影的购买、发送、传输、接收。但实物哪怕芝麻大点的东西也必须依靠人来送达。这就是网络发展的极限。它可以在虚拟和感觉方面超越人,但永远不会在实体感受方面取代人。

一、创新能力是一门学科的生命力

认真分析和深人研究科学史可以发现,任何一门科学要想成为独立的学科,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建立自己的规律范畴体系,形成自己的特色方法,具有自己的特定功能,都必须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创新能力。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过程实质上都是创新的过程,例如,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典型的创新过程:不仅通过知识创新创立了一系列自然科学概念、自然科学理论,而且通过方法创新创立了以科学实验与数学方法相结合为代表的实证方法。自然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以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一门特色鲜明的、成熟的科学,就是由于其强大的创新能力和丰硕的创新成果;再如,系统科学的发展过程也是典型的创新过程:系统论包含了系统、要素、环境、结构、功能等一系列崭新概念和系统分析方法,丰硕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使系统科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遍的承认。系统科学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树立了榜样,做出了表率,自然辩证法应当从系统科学的发展中汲取营养、获得经验、受到启迪。

没有创新,就无法恰当选择研究对象、准确把握研究方向、及时抓住研究热点,反而把一个个机遇都失去了。一门科学的生命力就是其创新能力,任何一门科学,只要没有创新能力就走投无路,只要有了创新能力就海阔天空。

二、为什么要提出网络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现实根源,它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社会所特有的交往行为就是网络行为。同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相比较,网络行为具有特殊的含义,其特殊性表现在:

第一,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即处在一种虚拟的现实中。这种虚拟的现实是通过计算机、远程通讯技术等构成的网络空间所实现的。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存在着虚拟的一切:不仅有虚拟人、虚拟共同体、虚拟共社会,而且还有虚拟文化。虚拟的环境产生了虚拟的情感,进而有虚拟的伦理道德。当然,这种虚拟的东西并非虚无,只是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罢了;虚拟的规范也不是凭空设想,而是实实在在的约束。这种“二元性”的特殊环境和行为决定了由此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必然具有同传统伦理学不同的特征。

第二,交往的方式特殊,即交往具有“虚拟性”和“数字化”两方面的特点。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符号为媒介,使得在现实中的直接接触减少,简化为人机交流与人网交流。此时人的存在以虚拟的“网络人”的面目出现。这种“匿名性”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无限扩大,交往风险大大降低,交往更具有随机性,进而交往中的伦理道德冲突也更加明显。同以前相比,网络交往方式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更少一些。传统伦理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它无法直接判定网络交往方式是否合乎传统的道德规范,例如它无法判定网络攻击的正当性。这表明传统伦理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网络社会的交往实际。因而,建立一门适合现代网络化生存的伦理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第三,交往所遵循的道德规范有待解决。网络的匿名性导致了随意性,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版权、隐私权等权利的侵犯。未获授权之前就、登载信息资源,随意下载别人的作品等,无疑违背了法律和道义的精神。在互联网缺乏监督手段的情况下,人们只有依靠法律和伦理的宣传,依靠个人内心的道德法则来制约这种现象的发生。尽管如此,这些手段收效甚微。很显然,进行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比限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积极意义。

不可否认,在网络虚拟社会中的虚拟交往行为必将对古老的伦理学产生新的冲击。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巨大的道德反差,引发许多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理解网络行为的道德意义,从而推动这门学科的成长。这一切表明,建立一门以研究网络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伦理学已经提上日程。

三、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第一原则:资源共享原则。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源于信息共享,包括软件、程序源代码等。凡是使用过网络搜索引擎的人都知道,搜索的过程,就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搜索结果就是大量免费的资源。而在一般的网络浏览过程中,资源共享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只要上网,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资源,这也许是网络社会中最大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源共享遵循的是“免费原则”。当然,这种免费具有约定性,它使用的是网络提供的默认值。网络社会中的免费搜索、免费服务、免费信息等所体现的原则,不同于商品社会中的资源配置原则。后者体现的是利益最优原则,而前者是以信息的最大化为出发点。作为网络社会所特有的资源共享,理应成为网络伦理学的首要的原则。

2.第二原则:一致同意性原则。一致同意原则强调网络行为应遵循一般的道义性,它必须是诚实的、公正的和真实的。网络交往的双方都被理想化为具有上述优点的人,因而值得信赖。一致同意性被当作网络行为的前提而存在于网络人的意识当中。虽然这种认识不具有客观性,但是并不妨碍它成为网络伦理学的原则,这也是网络伦理学在当前遇到的最具争议性的原则。通过网络交往的人都希望对方所描述的是真实的,但是由于缺乏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网络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是按照大家希望的规则那样行动。这就给这一原则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侵权等等。

3.第三原则:自律性原则。自律性是伦理学的目的。在网络社会中,由于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缺少约束,要达成一致同意,或完全享有整个资源,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每个网络人都遵循自觉性,遵守一般道义原则,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自律性原则可以看作一种最终的道德诉求而和其他原则共同构成网络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如果说,普通网络伦理学中也强调这一原则的话,那么,网络伦理学无非是更加突出这一特点罢了。自律性的另一个意义是,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只在网络中获取应当获取的资源,而不越权去访问或者试图获取那些不应该获得的资源,否则就会被取消授权。因此,自律性为网络伦理学的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

结语

网络伦理学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事业;不仅要把网络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更要把网络伦理学作为一项事业去发展。学科建设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事业发展是学科建设的继续和深入,无论是在学科建设中还是在事业发展中都心当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如何才能提高原始性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呢?这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实践问题,需要多角度、全方位、长期地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以下有几点建议:(1)意识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坚定创新信心,提高创新勇气,从思想观念上扫清创新的障碍。对创新由兴趣上升到追求,勇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2)深化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和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很强创新意识和很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拔尖人才。例如,在高等学校中开设创造学课和创造性思维训练课,增强大学生、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启动创新工程,引入创新的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4)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坚持以我为主、扬我所长、学坚我所需,为我所用,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例如,尽快改革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由重视论文数量转变为重视论文质量,由重视评介研究转变为重视原始性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2).

[2] 孔昭君.网络文化管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

[3] 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2).

[4] 王志萍.网络伦理:虚拟与现实[J].人文杂志,2000,(3).

[5] 张安柱.信息时代的网络伦理问题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2).

篇7

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大步前进,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正在研究和探究的重要课题。在如今信息技术环境下,优化我们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经过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及几次课外活动的成功开展,笔者认为有些课节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受课程教学大纲的限制,要求教师的教学富有伸缩性、灵活性,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强调学生的自主、自动学习;以课堂教学为基础,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拓展其它各种能力基础。达到培养较高素质的全面人才,此外,通过灵活教学形式还可以发现人才,造就人才,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以下是本人一点教学所获,供大家参考。

一、口授笔录不如实践演练,开展形式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欲望和能力。树立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点、兴趣点和闪光点。当然,我们的其他形式的教学要能帮助理解课堂知识、有助于开阔视野、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多媒体双向教学系统,多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组织好一些竞赛,充分实现电化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自身的教学规律、教学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学活动中,应为有才华、有能力的学生创造机会,提倡以实践为主,做到例题精选,保证广阔的探索“前景”,精讲多练。尽量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景,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导演要得法,启发得当,学生真情投入,争当主角,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在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尤其注重研究方法的渗透、创新思维的点拨、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课外活动实践中,让学生始终处于较高的思维水平状态,这样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课程设计应从生活走向课本,使学生较快进入兴奋的思维状态,设计中尤其注重让学生体验与经历创新和实践的过程,领悟创新和实践的思路,并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探索,信息技术教育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硬件组装,参观相应工厂的流水线工作,或者是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思路,创作完成,当然对待学生作品要给予鼓励和正确引导。其他课程在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或创新思维培养时,应注意在完成一个题后,再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增减条件或改变设问方式,还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回家,给学生进一步探究创新留下拓展的空间。回来后,教师再揭示解决技巧和思维方法,不仅能起到一题多练,一题多得,触类旁通的作用,还容易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优化思维品质。对问题的理解,如果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就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使学生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从感官上加强学生的认知,课外活动在无形中完成教材内容时,一定要发挥教材典型例子的潜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才能起到优化思维的作用。这样处理教材内容,能使他们的思路更加活跃、开阔。同时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变换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只要他们深入问题,善于反思和总结,只要有所发现,而且是经过自己独立探索得到的就是创新思维,我们要予以鼓励和正确引导,并长期地、自觉地培养这种探究、创新思维习惯。对学有余力并有着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的学生,我们就得因材施教,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上光上色,让他们的“笔”力透纸背。

二、特色课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许多学校开展特色教学及课外活动时,没能根据课程自身教学特点而设。有的学校主管部门缺乏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对特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从不关心,组织机构上也没有专人负责落实,常常出现活动的开展只是走过场,敷衍了事等。

2、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还没彻底改变,很多学生认为那些课外活动或竞赛之类,对他们考试成绩没有帮助,导致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我们要加以引导。对好的成绩和作品要加大宣传,造就一个良好的活动氛围和足够的发展空间。

篇8

1.1针对精神分裂患者,在进行娱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并进行一些适当的辅的治疗,例如认知康复、家庭治疗等,在使患者获得一些认知行为的同时,逐渐减轻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1.2采用心理教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教育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同时加强人际关系和家庭的治疗,有效的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采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利培酮和奥氮平,一日两次,一次0.35mg。这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的症状有着非常好的疗效,且镇静作用较弱,椎体外系反应较少。

1.3放松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放松治疗有着积极作用。精神病患者的精神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稍微出现一点差错对患者的健康会产生巨大影响。放松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舒缓患者的情绪。具体操作为让精神病患者以轻松的方式坐下来,同时将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手上,通过这种方式来减轻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进行深呼吸训练,上手平伸,每天进行10分钟的深呼吸训练,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身边进行积极的引导,让患者在这样反复的训练下自然的形成一种放松的心理,从而舒缓患者的情绪。

1.4心理疗法。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本院精神病患者中,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程度不一样,有轻度的,有中度的,有重型的,因此在进行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全面整体的心理教育,使患者对医嘱可严格遵守,配合相应治疗,按量、按时服药。心理治疗可采用专门的治疗方法及技术,对患者行随时的、经常性的教育,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5统计学分析: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我们采用的是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疗法在患者的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9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现今的人们都沉沦在物欲横流的利益社会中,一切以金钱为目的,致使人们的人文素养严重的缺失。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学同样成为了形同虚设的存在。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从学校、教师、家长到学生,几乎所有的活动参与者都将人文教育抛在脑后了,教学的主要时间和目的都停留在了职业、工作上面。人文精神是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石,如何在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创新高职语文教学,改变教学现状成为教师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人文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人文精神教学是高职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人文情怀,为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是推动和谐社会的强劲动力。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人文精神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部分物质基础得到满足的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内容。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具备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企业的岗位竞争中才能占有一席之地。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学生长足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升职、创业的重要保障。在现今的企业面试中,HR更看重的是人品方面的素质,对求职者的诚信、坚韧、谦恭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道德层面有着更高的需求。因此,人文精神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1.2人文精神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需品

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在长远的历史河流中必将被淘汰。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的民族,在人文精神方面有着非常深厚的沉淀,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部分人被金钱和权力蒙蔽了双眼,只顾物质的享受,殊不知这种即时的享受使其成为了一副空空如也的皮囊。谦和、礼让这些基本的人文精神缺乏,使得人们因一点点小事和摩擦而大大出手,极大的破坏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升人们的精神品质,对人文精神的教学重要性也就凸显了出来。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教学现状

在高职学校的教学环境影响下以及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及时的情况下,目前的高职学校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2.1教学观念的偏差,忽视人文精神教学

在大部分的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出发点是服务职业教学,缺乏自主的人文精神教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多的形式化的走走过场,在师资投入方面以及课表安排方面都较为轻视。在较短的教学时间中,即使有心教学人文精神的教师也只能无奈一叹。高职语文的教学,从本质上就忽视了人文精神的教学,缺乏人文精神教学的深层认识。

2.2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生硬

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关系原因,使得在教学中仅仅教学一些应付考试的内容,对文字、词句以及写作的简单教学,是造精神教学缺失的一大原因。与此同时,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还是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对教学不够投入,没有精心准备课程。而由于高职学校的生源问题,大部分的学生对这些生硬的教学方法提不起兴趣,上课睡觉、看小说、发呆的人大有人在。最终导致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落在了空处。

三、突出人文精神,创新高职语文教学的方法

为改变目前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教学缺失的现状,重视人文精神的教学,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职语文教学的质量,让高职语文发挥其重要的人文教育意义,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重视人文精神教学,才能拓展语文人文教学内容

在提高人文精神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采取的措施就是加大对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视。在高职的教学中安排合理的语文教学时间,同时严格管理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保证高职语文教学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而作为学校一方,应不断的改善软硬件设施,更新学校的墙壁标语,加强学校底蕴的沉淀工作,增加图书馆的课外读物数量,提高高职语文的教学评价层级,配置优势教师资源,为提升人文精神教学打下坚实的底子。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以看经典影视剧的形式来学习人文精神,或是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对人文事件进行探讨。

而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应打开思维,认真备课,积极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前或是课间时间可以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哪,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搜索一些经典的或是时兴的教学内容。在拓展的教学内容时,既要满足趣味性的特点,还要保证内容的健康以人文性。除了在以上提高的活动教学法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情景教学法,设置合理的人文剧情,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来体验和感受人文精神,为丰富人文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

3.2积极开展人文精神课外教学活动

在高职的教学活动中,实践一直是各个学科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职学校的特色之一。而通过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是结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更加能够激起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活动的同时获得人文精神的渲染,让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掌握人文精神。例如,高职语文教师可以参考央视的《成语大赛》的模式来组织一场学生间的成语大赛。在这个趣味性较强的活动中,可以鼓励学生去主动的学习成语,了解成为,从而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人文精神进行学习和掌握。而在比赛的过程中,作为观众的学生也能够学到一些自己刚兴趣的、映像深刻的内容。

高职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的人文活动,例如,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养老院进行帮扶活动,到养老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扫卫生,或是与老人聊天等等。让学生在关爱老人的活动中提升尊老爱幼的品质教学,提高学生的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到红绿灯路口做义工活动,在学生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让学生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阻止一些闯红灯的现象。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来审视一些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在提升行人文明礼让精神的同时,让学生得到质的飞越。在人文精神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做好活动总结,而总结的内容可以不局限于固定格式,可以是其体会到的一句或是几句话,也可以是让其联想到的名言、故事。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精神是支撑学生感悟生活、感恩生命的重要因素,是高职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高职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只有重视人文精神的教学,才是对学生未来成为负责的教学行为。

而要打破目前不堪的人文精神教学现状,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从根本上意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自发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应保持与时俱进,在摸清学生脉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学。

参 考 文 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c)-0208-02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源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在不断地变革,革新在不断地进行。教育应较少的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追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面对这种新的发展态势,许多国家的大学都进行了改革实践,突出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1 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

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基于SCANS标准的中国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需求模型,最终将35项基本工作能力划分为五大类,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除了五大类别的能力,高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包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1-2]。

创新性思维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独创性、多维性和实践性。创新思维的根本意义在于“新”,它打破传统思维的方式,具有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的特点,多从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具有联想性和批判性的特征。变换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向,多方面多角度观察,比较分析利弊,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选择出最好的解决方案。实践性是指其能否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对实践是否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实践性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检验标准。

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层面的缺陷分析

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偏重于智力教育,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学习方式死板。目前大学生教育也就形成了基本统一的僵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忽视了个人的自立、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环节。很不利于创新思维的独特性与新颖性发展,造成学生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较差。大多数本科教育发展中,在校内外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创新实践活动,但由于受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影响,对实践教学活动不能进行有效引导,实践教学还没有实现独立体系,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要求过低,而且缺乏信息收集、管理和反馈机制,其质量得不到保障,很容易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3]。

3 对我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调研

我校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整合学院优势教学资源;加强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在校生的创新、创业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3.1 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竞赛

将学生创新品质培养渗透到常规教学中,设计全校性选修课、开展学科竞赛、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开放专业实验室、创建创新中心,评选出机械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自动化学院创新实践基地、计算机创新实践基地、经管创新实践基地等4个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开发节能车一升油能跑800 km,“捷能车队”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Honda汽车节能比赛,连续几年获得最佳技术奖。计算机学院在Intel(中国)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屡屡获奖。我校机器人“Water”足球队,参加第18届在巴西诺昂佩索阿举行的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比赛,经过激烈比拼,勇夺中型组足球机器人世界杯亚军、规定项目冠军、自选项目季军,取得历史新突破。其中中型组技术挑战赛规定项目冠军是我国自参加该项目以来取得的首个冠军,同时也是中国队伍首次在同一组别的世界杯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我校承办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共有51所高校参赛,其中包括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参赛队伍多达537个。得到了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和RoboCup中型组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与帮助。

3.2 创建创业指导中心

创新思维有了,还要把创新成果转化出来投放到市场中去实现。我校加强校院两级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奖励激励政策,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引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驻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占地600 m2。学生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将在这里得到“孵化”。为学生提供创业计划书写作指南;免费提供基本办公设备;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创业指导和培训;并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协助其进行孵化及创办创业公司(企业)。

3.3 特殊人才,制定特殊培养方案

第28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日前揭晓,我校2011级本科生季逸超同学作为首都大学生科研创业精英顺利当选。作为《福布斯》中文版封面人物猛犸手机浏览器创始人,季逸超的中国梦是把猛犸浏览器做成一家公司,并取名为巅峰实验室,他分享了“90后的新型学习方式”。学院领导得知季逸超因为创业影响学业后,花了半年时间和多个学院沟通,为这位大学生CEO制定了一份特殊人才培养方案。想学什么学科,可以单独申请,学校会安排相应教授上课。而且他所上的每门学科都由3人组成,领头教师为教授级别,以保证上课质量。他的考试也跟一般学生不一样,公共课是开放式问答题,专业课实行答辩制。除上课外,其他时间他都可在校外度过。季逸超说,他的成功和学校量身定制的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密不可分。卓越人才的培养和环境的支持密不可分。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制,在综合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可替代实践环节。学校今年在招生专业上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实行大类招生。“特殊人才培养方案”将成为一种模式保留下来。以后遇到合适的学生,学校还会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培养。

3.4 加强校企间合作

与企业合作是大学教育实施专门化知识教育的必要环节和有效途径,近日召开的“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启动会上,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宣布,“实培计划”等3个子项目是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新举措。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培养需要,为北京市属高校学生到在京中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拓宽渠道。学校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生分会成立,学会将联合学校举办多项竞赛、定期的项目化活动和培训,组织本校学生会员参加国内各项科技创新大赛,为我校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平台。与黄城根教育集团签订就业实习协议,为我校外国语学院学生教育实践和就业实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与云南机器三厂、长春理工大学、北京雪迪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将在教学实习实践、就业实习促进、科研课题合作和员工在职学习培训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有效提升我校信息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水平[4]。

4 结语

创新能力是人们后天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能力,是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的结果,创新教育不能采用常规优胜劣汰的评价方式,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创新教育中自由成长。这就要求学校发现学生各具特色的特长,引导其创新学习。为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生动和丰富的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在此环境中的创新乐趣,实现创新教育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梁丽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社科纵横,2012(12):67-68.

篇11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以悬念激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

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可以在新课教学后,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敢于质疑、释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再次发现,如让学生对学过的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续写等。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我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篇12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22-01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家陈景润因为爱好数学而发明“哥德巴赫猜想”;高斯由于对数列产生兴趣而发明“求和公式”-----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情况下所取得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的手段吸引思考和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打破教材的条条框框,努力创新,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集声、像于一体的教学场面,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获取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新的发现,进而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萌动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利率》一课时,综合练习由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自行设计,学生有的设计为:奶奶在2001年2月给的200元压岁钱,存在银行,由于购买学习用品于2002年三月取出,能获得本息多少元?此题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还要到银行去进行社会调查,知道年利率是多少,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

想象如同创造的翅膀,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插上创造的翅膀,打破常规,冲破现有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给学生几种不同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凭自己的想象,来判断盛满液体后体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想象进行实际操作。这一教学设计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可靠保证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是相辅相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来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行面积”一节时,由学生自己准备两个完全相等的三角形,通过小组或自己的实践活动,通过旋转、平移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共识,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关。这种通过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数学思想,通过实践解决了具体问题。

四、鼓励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而不思则罔”。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在上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和教学大纲,巧设疑问。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让学生有一种“众里寻它千百度”的思考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这样,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就得到了发展和培养。一堂好课也需要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撞击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灵感的目的。思维从疑问中来,学习中只有不断地提出疑问,才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要靠平时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创造问题情景,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转变为主动的探索。

五、加强师生情感的沟通,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键

篇13

素质教育的灵魂――创新教育是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已经成为时代的浪潮,汹涌澎湃,激荡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也是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职业学校里历史课的创新教育是历史课摆脱目前困境,进而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实现其新时代人文教育目标的关键。在职业学校里历史课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创新能力的素质,即通过创造性地挖掘和使用历史材料、资源,受教育者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素质能够得以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早在1982年,日本就提出“创造力是同向21世纪的保证”[1]。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2]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而目前我校的中职生素质普遍较低,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关注精神世界、改进历史创新教育,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机遇。

一、历史课创新教育的内涵

(一)历史课创新教育是着眼于人的精神世界和强调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历史观、人文观、民族责任感的教育。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人文学科,既对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又能在此精神的指导下,以创新的态度参与并适应社会,推动时代的发展。历史留给我们现代人的启示不仅仅在于要不要创新和如何创新,更在于应该清醒认识人类历史发展需要怎样的创新,从而实现个体创新与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同步。历史课作为一种历史教育的直接表现形式,应以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的传承及人格养成为其人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样,这也是创新教育的首要内容。中国古籍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记载,这既是一种自古至今的永恒和向上的人文精神,又是一种博大、宽容的人文胸怀。这种精神的传承和人格养成对人们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发展和谐同步的创新能力和精神有着积极意义。

(二)历史课创新教育应把握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主题。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历史进步的本质含义就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思想文化创新等诸多领域。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社会创新史。创新是对落后因素的否定和对先进因素的追求,是一个不断批判与创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作用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人类进步的进程。判断个人的社会价值的标准就在于其对社会发展创新进步的作用,就在于对继承历史传统、把握时代脉搏的大前提下有多大程度的突破与创新。

(三)历史课创新教育是人的现代性的教育。

现代性是当代社会发展与创新的现实主题,它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理性和以现代进步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的目的论及文化价值观为内容,突出表现为以法和法治为主体的个体独立性,其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注重现在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精神。这种现代性在历史教育中的反映就是着眼于那些有用于个人的社会自觉、有助于价值判断、能够激发人文情怀涵养人性的知识,帮助受教育者学会质疑、尝试、实证、反思、判断和创造,实现人的人性化发展道路和开发人的创造性潜能,培养人的独立意识、责任感和自我选择的能力。我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因而历史教育担当着培养现代人的重任。历史虽是已经消逝的过去,但学习历史却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即叙述的对象是历史的,读史的感悟却是现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课则以展现人类历史现代化的进程,揭示人在现代化中的作用而为人提供走向现代化的现实可能及路径的选择。

二、历史课创新教育的实施

既然历史课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个性和社会性的和谐发展、提升人格健康发展方面有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那么历史课的创新教育就更应该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围绕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组织教学,深化教材内容。

有创造的人具有人文精神,表现为对人终极生命及价值的关怀。历史上人类文明的每一个脚步都是人文价值的体现,那么在选取并组织这些材料时,就应该以极大的责任感去认知、挖掘和充分地阐释,从中汲取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智慧。

如对待世界史则应充分体现:在世界历史进程中,人类改造世界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批判中发展的科学体系,是人类创新和文明的标志,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原始状态向现代工业和信息时代的进军,形成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与科学技术相适应,对人的价值、尊严的思考,对生命的关爱,日益朝着自由、平等、民主的理性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并由此产生法的规则及相呼应的制度及文化。

对待中国历史则应体现: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明是以仁爱、和平、自强、进取为核心的,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向善,在这种文化核心中既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又孕育了独特的与现世寻求天人合一的世界文化共同趋向的东方文化,而这一文化是人类文化日益走向独特融合的今天,共同追求人的平等、自由、公正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共同创造、追求、奋斗的结果。这是人类创新、人文精神的关键。

(二)创设适宜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

创新是一种意识、一种素质,甚至是一种文化,因而需要一种环境来促成它的生成与发展。就历史课来讲,创设适宜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

1.课堂教学中学生心理的解放。

首先要创设民主的、宽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充分分享历史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以批判的态度继承与发展人类的历史经验。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形成创新潜质及自主学习、自主交流的能力;在阅读史料和对各种历史信息做出甄别的基础上,参与调查、讨论,提出和解决历史问题;与他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创新,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品质并不是教师直接培养或给予的,而是在适宜的教学环境下自主发展的结果。为此,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树立民主的、科学的教育思想,给学生营造一种个性化的、民主化的学习氛围是创新教育的保障。

(1)开拓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历史学习个性化主要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创新的精神。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历史独创性。即在思维中有不同寻常的独特见解。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不因循守旧,能敏感地发现事物之间可能存在的新关系,提出非凡的、新颖的观点,具有超常、超群、超前等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②历史变通性。即思维发散的范围大、维度多、思路灵活,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③历史流畅性。即表现为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连贯性强,在单位时间里能表达出较多的思想。

从教学过程的特点来看,历史学科存在着“主体介入”的空间,这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从历史认知的角度看,史书上记载的历史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人们对历史存在进行观察、筛选、整理后的产物,其中包含记录史实的史家的历史观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提倡主体介入,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参与对历史的评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这样不仅仅能强化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形成他们对历史的独立见解,养成他们批判思维的习惯,而批判思维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因素。历史教学界有学者提出以“谈古论今”的方式进行历史教学,即通过师生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对历史的感受和见解。这种主张很适合我校综合高中学生创新教育的需要,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拨有方,历史教学就能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其特有的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科优势。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个性的良好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个性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具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性特质。也就是说,个性是发展的,作为教师,应该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推销自我、敢想敢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传统的师生关系强调“师道尊严”,这种定位确立了老师的正确性和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与服从性,这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成了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确立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师生之间不能在民主、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连健康的人格也难以得到正常发展。学生心灵受到压抑,难以迸发出思维火花。

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其次,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直言,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精心保护学生的奇异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萌发创新动机;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有利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与交流。在历史教学中,我经常鼓励我校学生对我的教学进行大胆评价,哪些讲得精彩?哪些尚有欠缺?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摈弃?让学生充分讨论,师生民主、平等地对话,形成共识,对言之有理、独到创新的建议或意见给予充分肯定,甚至大加赞赏,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焕发出活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会发现,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时常闪烁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学生会在这样的学习中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对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到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从而产生骄傲。”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是推动学生创新学习的良好动力。

总之,民主、平等、和谐、宽松和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是创新思维品质成长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养料与气候,绝对不可轻忽。

2.思维的解放――敢于挑战权威。

历史是验证思想推论的“实验室”。它既向学生展示人类的伟大经历,又向学生揭示个人和社会为了适应所面临问题而进行的各种调查并揭示历史上各种选择的后果。因而对历史结果的思考应是多方位的、发展变化的,而不是惟一的。与欧美国家的学校相比,我国传统教学风格是程式化、刻板化的。强调教师教学要“以本为本”、“忠于教材”,学生要“亲其师,信其道”。久之,学生养成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总是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思维去想问题,按照通常的方式去办事情。对于称作科学的定理、公理、定义、规则、结论等,更是奉若神明,不敢越雷池一步。教材几乎成了“圣旨”,教师成了宣读圣旨的“钦差”,学生甘为俯首听命的“臣民”。结果造成,人们相信任何问题都有唯一的答案,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最好的处理方法,教育的功能就在于使人们习得和模仿被经验证明为唯一正确的答案和最好的处理方式。

但是,任何科学都是人类认识的结果,都要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而发展;任何规则都是人们根据认识的结果指定出来的,因而也都要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改变。“日心说”代替“地心说”,“进化论”代替“物种不变论”,都是如此。牛顿的力学定律曾经是物理学的绝对真理,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却告诉人们,离开了地球的特定引力条件,牛顿力学定律就不再是真理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向牛顿经典物理学挑战的产物。1+1=2似乎是人类最基本的常识了,可是它只适用于十进制,而0,1,0,1的二进制却更有力地改变着世界,引领人们走进“数学地球”。从这样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掌握规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突破规则。向规则挑战,向权威挑战,批判地对待人类的认识成果,形成面向未来的态度,这正是创新思维的特质,也是创新思维的最集中的表现。

鼓励学生突破教师和教材的束缚,敢于和能够独立思考,运用历史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心理和思维品质在一种创新教学的环境下得到熏陶、培养;同时在历史丰富的形象、情感体验中孕育创新的意识。在历史教学中,除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客观唯一的外,其余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不是唯一答案。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尽信书等于无书”;敢于突发奇想,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评价每一历史事件,这在教育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作发散思维。例如,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提出设问“假如没有,的进程会怎样?”“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一定就是只有破坏性吗?”“圈地运动除了血腥味还有什么?”等等。学生多一些这样的思考、质疑,少一些惟书、惟师,历史教学就能更加客观地反映人类社会的演进进程。

现代化的发展,现代信息革命的发生,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以往对世界特征和世界变化的看法,单一性结论、规则被多元化取代,缓慢的变化被急剧的浪潮取代。经典与权威,教师与学生,长者和年轻人,通常面对着同样的新问题,同样是没有“最好的方法”和“唯一的答案”的情境。着力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精神,敢于创新的品质,是时代教育的方向,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三、历史课创新教育的核心

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发散性思维是构成创新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联想力和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从一点向四面八方、从一个角度向不同侧面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进而寻求获得问题解决的全部可能。历史教育传授给学生的是人类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和问题解决的方案及结果。换句话说,历史课给学生提供了最好的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可能性,问题解决的条件、途径和可能导致的新问题。提出了新的问题,因而去分析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方案,引导学生将现有的知识、经验、思考方案与人类历史问题解决方案相比较并进行新的选择。这种新的选择就是促使学生批判性意识的苏醒,培养学生创新的训练和实践。通过这种训练和实践,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长足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我们历史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品质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应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要相信孩子”,学生是聪明的,质疑的氛围一旦形成,思路一旦打开,他们就会像鱼儿在寻找食物一样去追求知识,他们不只是满足于课堂上去质疑、解疑,还会根据自己的疑问,把问题带到课外去解决。美国亚历桑那大学琼・梅克教授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经过15年的实验,创立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问题体系”。这个体系以“问题”为中心,以“答案”为结果,称为“问题体系”。梅克教授创立的问题体系,突出了“问题解决”对开发学生潜能、形成问题的作用。许多科学大师对此有深刻的论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国历代教育家也曾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4]。“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5]。肯尼思・H・胡佛说:“整个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只有当学生对所学问题产生疑问时,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历史教学中,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提问,二是学生的发问。

(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历史教师的提问,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同时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联想、探究,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发现历史的本质,进而明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例如:在讲“美国霸权政策”一节内容时,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将其设计成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2)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3)“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不断深化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甚至得出不同结论。这样,学生从中得到的是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阔,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诱导、启发学生发问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手段。

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美国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教学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声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6)孔子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学中,教师应非常注重激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沙锅问到底,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进行求异思维,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在讲“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时,启迪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发问,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都能从刘备求贤爱才的角度去认识思考,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但有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老师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并诱导说:“这种看法有道理。假如没有徐庶回马荐诸葛,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孔明岂不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因为时代不同了,当今社会我们面临许多成才和发展的机遇,理应抓住机遇,推销自己,施展才能,千万不能坐失良机,误了前程!”这样一段发问与对话,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兴趣。无怪依・尼查叶夫说:“世界上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的新物质。”

总之,历史课创新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在现代生活中做出见多识广的决策。在聆听历史智慧、汲取历史教训的同时,作出对当今现代人所面临的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科学技术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问题的理解和抉择,从而促使他们在问题的理解中创新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2]孟繁祥,周笑梅.思考者论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7,第一版:13.

[3]北京教育,1999,(2):3.

[4]孔子.论语・述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