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的结合

中西文化的结合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中西文化的结合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西文化的结合

篇1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篇2

群众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史;作为一种文化结构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作为一种生活内容涉及到人类的所有生活方式。本文试图从文化现象层面对群众文化进行社会功能分析,从文化建设角度探讨其文化价值。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群众文化是一个广义、不确定的概念,又是内涵非常丰富的社会范畴。

(一)文化现象方面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能够适应群众文化。除了自身职业意外,人们会主动去参与一些活动,娱乐自己的同时,也达到了开发自己的目的。社会由人、自然环境、文化组成,群众文化是最多人类参与的文化类别,所以也是最重要的。群众文化涉及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对于时代、民族、地域来说,群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二)文化建设方面

群众文化是不可替代的文化类别,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是我国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有自己的文化事业、文化活动、文化管理方法与内容和最重要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文化建设领域中,它与精英文化同步,与文化建设产业和民族的民间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联。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

(一)社会功能

文化是国家为了满足人类生活各种需求的风俗和工具。如果我们认为某种文化要素是正确的,那么它一定是活动的,并且能够发挥有效作用的。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要求人类一定要对文化的功能进行探究。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包括群众文化活动,活动是指艺术活动和游戏,人们需要通过活动的方式来减少生活上的压力,从而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到其他生活工作中。然而群众文化的功能远不仅如此,下面具体分析群众文化的功能。

1.娱乐与交流功能。随着经济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与此同时社会竞争也日益增强,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忙碌,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缺少了很多的业余时间。很多人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学习专业技能,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日渐减少,群众的娱乐生活变得乏味无趣,幸福感也在忙碌中逐渐减少。物质生活无法带给人们真正的幸福感,我们需要充实我们的文化生活,就要多与人沟通交流,多参与娱乐活动。

群众文化对于艺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属于集体活动。如今社会,同样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可以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无论处于什么年代,人们都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

2.仪式与团结功能。中国是礼仪大国,从一个人出生、婚礼、寿宴到去世都有相关的仪式。人类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礼仪的类型,各个地区的礼仪规矩也存在差异,但都会根据当地的习俗举行相关的仪式。群众文化活动将会在仪式中有所体现,人类通过参加仪式使得人生经历变得丰富,仪式的参与者都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团队,通过这样的仪式,能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3.符号与象征功能。群众文化最能反映民族文化和当地风俗。当今社会,人类非常重视文化给城市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群众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能直接体现一个城市的生活氛围。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化拥有一个良好的形象呢?城市只有从群众文化入手才能给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为了城市能够更好的发展,需要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在保留优秀群众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二)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具备重要的文化价值。

1.群众文化和主导文化。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作为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社会的主导文化需要能够支配文化、领导文化并且发挥主导文化的领导作用。我们应该以巩固和维护社会共同思想为基础,用文化的手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2.群众文化和文化产业。文化建设是由文化产业建设和文化事业建设组成的。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主的,文化事业大部分是由国家提供以公益目的为主。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文化市场的存在,而文化市场则依靠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的消费能力和对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也在提高。对于文化艺术的鉴赏能力势必有所改善,消费能力也一定会有所提高,因此文化产业的市场会不断扩大,当没办法产生最好决策问题时,就会采取民主决策。

篇3

赛珍珠(1892―1973),美国作家,因描写“中国生活”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作家,被尼克松誉为“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她一生致力于理解并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异同,生命中有一半时间在中国度过,积极鼓励人们为异质文化之间最终的融合而相互学习。

《东风・西风》(1930)是赛珍珠的第一部小说。唐长儒在评这部小说时指出:“《马可・波罗游记》鼓励了西洋人的东方贸易,发展了东西洋交通,可是东西洋人类心灵上的交通却要等五百年后的白克夫人。”中美文化的矛盾、冲突、碰撞和融合的思想是《东风・西风》这部小说反映的主题。这部小说由两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故事构成,作为主角之一的中国女子桂兰以独白的形式向她的一位久居中国、了解中国民风习俗的外国女友讲述了她本人和她哥哥的婚姻故事,从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这样的社会生活入手来反映中美文化的交流与冲撞。这种交流与冲撞不仅发生在中美文化之间,而且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因为赛珍珠笔下的现代中国人多是留美归来的学生(桂兰的丈夫、哥哥都是留学学生)。桂兰在襁褓之中被许配给大户人家,从小接受了母亲向她灌输的三从四德的封建思想。她认同男尊女卑的观念,认为女人天生低人一等,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女人的天职,顺从,取悦公婆、丈夫是女人的义务,所以出现了“不露齿的自由微笑,珠翠饰了的艺术,涂唇染指的本领,玉体熏香的方法,小脚上精巧的绣鞋……”。在婚前,桂兰的母亲给她讲解了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取悦丈夫。而当新婚之夜丈夫对她说要平等,要做朋友,不强迫她做她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从小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桂兰一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

丈夫要求夫妻平等而不是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这是因为丈夫留美几年,饱受美国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希望利用这些思想来改造妻子。夫妻之间在观念上发生了冲突,是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也是中美文化之间的间接冲突。她按照丈夫的要求同意和他平等,是因为丈夫要求她这样,只要能博得丈夫的欢心干什么都行。桂兰的丈夫认为小脚不美,坚持要她放脚,桂兰就去放脚。在丈夫的指导下,桂兰开始学习科学知识,学习美国文化,夫妻之间逐渐增进了解,彼此间不断交流,在潜移默化之中产生了真正的感情,认识到了夫妻之间感情的重要性和爱的不可或缺。作为一个在现代浪潮中挣扎的年轻中国女子,桂兰证明了自己是一个有尊严、有原则、有良好判断力的人,认识到了美国文化在婚姻家庭方面所具有的价值。

当然,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也由于西方文化与桂兰自小就接受的文化浑然不同,桂兰在以自己的文化标准和思维方式接受外来文化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解。例如,小说中桂兰认为西方人的习惯――把有痰的手绢放入口袋――真脏;外国人洗澡过频,所以把皮肤洗得过白,缺乏自然肤色。尤其是桂兰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时的吃惊与害怕:“我知道他是一个男人,因为他穿衣服和我丈夫一样,但比我丈夫高得多,而且,让我害怕的是,他脑袋上不像别人那样长着又黑又直的头发,而是长着长茸茸的红毛,他的眼睛是蓝的,他的鼻子在脸中间像座山那样挺起来,哦,看起来吓死人的东西,比庙里的冥王还可怕。”桂兰的妈妈平时向她灌输外国人就是远古时代的恶魔,所以桂兰第一次见到外国人时的惊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她以自己的中国人的外貌特征作为唯一的参考来看待外国人。不过她觉得屋里的白种女人似乎没那么可怕,但是她的头发不幸发黄,她的脚有“打各链”的尺寸。除了生理缺陷外,桂兰还发现他们教养上的不足:他们在招待她丈夫之前先招待她,还直接对她说赞誉之词,他们给孩子们穿戴孝的白衣服。这一切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多么平常,但在那个时代的桂兰看来是多么的不可理解。这是中国人与美国人的直接碰撞,也是中美文化的直接冲突。桂兰在丈夫的帮助下认识到外国并非都是野蛮国家,不但学会了理解西方的文明,而且从中汲取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并将其与自己的中式理念协调起来。桂兰怀孕后去看望一位受过西方教育的刘太太时,发现她家宝宝的内衣都是洁净的白色,但上面盖着鲜艳的红花布。桂兰和刘太太她们能够去和异质文化交流、沟通,没有像父辈那样一味地排斥,而是学会了吸纳。

《东风・西风》第二部分描写了桂兰的哥哥偕同他的美国妻子玛丽回国后与家庭发生的种种矛盾与冲突,最终导致家庭的破裂。桂兰的父母强迫儿子打发玛丽回国,逼他与出国前就已订婚的李家小姐完婚。深受美国婚姻自主思想影响的哥哥为了爱情,向封建传统家庭观念发起挑战,毅然断绝与父母的关系,执意从家谱中去掉自己的名字,从而与祖宗一刀两断。和他并肩作战的是他的妻子玛丽,同样是为了爱,玛丽和丈夫来到中国传统旧家庭却遭到排斥。桂兰在新与旧的冲突面前虽然告别了旧观念接受了新的思维方式,但这种转变并不彻底。一直到后来,桂兰发现洋嫂嫂和哥哥十分相爱,且洋嫂嫂十分疼爱桂兰的儿子,她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在她听到父亲的小妾们对洋嫂嫂的嘲讽:“谁让她长得这么滑稽可笑,根本不像人,谁见了都会盯住她看,当然也要嘲笑她!”时,桂兰已经能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来理解外国人及外国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她禁不住驳斥她们:“她(玛丽)也是人,也有着像我们一样的情感。”

桂兰对美国文化、美国人的理解更趋于合理了,对玛丽也由反感转为接受,而桂兰父母对玛丽的态度一直敌对。他们把外国人一律视为异端,认为他们开办的医院是在玩西方魔术。桂兰的父母与桂兰哥嫂的冲突是东西文化的直接冲突,是传统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较量。不难看出,桂兰父母与桂兰哥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关键在于中美之间不同的婚姻观念。中国人的择偶方式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美国人则是自由恋爱;中美人的择偶标准也不同,中国历来讲究“门当户对”,而美国人看重的是两情相悦。由此来分析,桂兰父母与桂兰哥嫂之间的对立冲突,在于双方互相排斥而不去努力尝试沟通,都顽固地坚持各自的理念,忽略了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注意取长补短,才能走向互补和融合。

在《东风・西风》中,异族通婚是异质文化交流沟通的最有效方式。在故事的结尾,赛珍珠以桂兰哥嫂爱的产儿的降临来象征中西文化融合,通过异族通婚来实现她中西文化融合的理想。桂兰和玛丽都希望这个婴儿能集东西方于一身,桂兰把婴儿抱给玛丽看时说:“看看你的杰作,嫂嫂,你在这个小东西身上把两个世界连在一起了。”是啊,中美文化的融和还有比孩子更完美的形式吗?还有比这孩子将来更能理解中西文化的吗?赛珍珠献身于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希望在两者之间铺路架桥,她的最终目标就是使人们超越种族文化的界限,进入“天下一家”的境界。冲突与融合是相辅相成的,只要学会理解,主动去交流沟通,冲突最终将走向融合。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主体作用。尤其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更多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主学习有效改变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在和谐自主的环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和思维的开端,教师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质疑。在学习《常见的金属材料》一课时,化学教师就通过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金属材料,如铜、铁、铅、铝等,主要观察上述金属材料的密度大小、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颜色以及和酸融合在一起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由此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如为何不能用铝或铜做导线,酸为何不能用金属器皿盛饭,为什么金属暴露在空气中要对其刷漆等。再以“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课为例,教师就在教学之前设计以下教学问题情境:“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为何煤炉里煤层上方会看到蓝色火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境?那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煤气中毒?它的气体究竟是什么?为何会让人中毒?”教师从和学生日常生活十分贴近的问题着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并主动构建新知。在此过程中完全凸显学生主体作用,而教师则引导学生发挥内在潜能,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创设实验问题情境,锻炼学生能力

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原则,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工作,让学生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及参与教学活动中。以《燃烧和灭火》一课为例,将学生分成五人小M,引导他们在组内以汽油、酒精等材料进行多种燃烧实验,然后依次记录什么样的条件下物质可以燃烧、什么样的条件下燃料不能燃烧,然后将记录结果整理成报告形式,在班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览、评比。评委由教师与学生推荐的三名学生担任。将学生实验过程的合理性、科学性、记录的详细度、报告的规范度等为评价依据。实践表明,对荣誉感很强的初中生来讲,这种比赛游戏教学法不仅大大激发了他们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而且在探究与实验中他们都较好地掌握了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并且在小组协作中还能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相互借鉴,从而充分发挥团队智慧,进而让原本枯燥、乏味的化学课堂活动变得富有趣味性与生动性,最终不断优化教学实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大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探索问题,用内在潜能寻求知识目标和突破知识重难点。借助化学实验探究实施趣味性教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的核心点。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化学教师有必要针对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推断题、操作题、计算题等开设实验课程,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

三、引用生活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篇5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血脉,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在信息化时代,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不断通过日益开放的校园文化渠道入侵大学生的行为意识,高校亟须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培育来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目前各大高校普遍意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上的价值与意义,并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育人功能。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设计出高质量、品牌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是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例,在大学生中进行了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10份,回收405份,问卷回收率98.7%,有效率100%,调查对象男女比例均衡,年级、专业分布合理,以调查数据为基础,探析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质量的路径与方法。

一、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现状

1.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基本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95.8%的学生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其中有42.22%学生表示十分感兴趣,仅有4.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同时在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动机调查中有72.35%的学生表示参与活动是由于对活动感兴趣。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承具备了最大的动力需求――学生兴趣。

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度却不乐观,只有15.06%学生表示非常了解,9.8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75.06%的学生表示不是很了解。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知识的普及在校园中十分必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承的需求度调查中,只有10.8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需要在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89.12%的学生表示需要在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其中35.06%的学生表示非常需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意义认知调查中,开阔眼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被认为是参与相关活动的最大意义,锻炼提升个人能力、拓展交际、加深与同学的交流接触、增加团队默契等意义也被学生认可。这说明在一般校园文化活动意义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类活动有其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2.大学生对本校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满意度

在调查中,只有11.11%的学生对本校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表示非常满意,表示基本满意的占46.91%,而不满意的占比高达35.56%,还有6.42%的学生表示不关心。其中,表示不满意的原因集中在此类活动数量太少、宣传力度不够这两个选项上。这说明,目前的校园传统文化活动质量还有待提升。

二、当前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

1.活动数量不足

调查中有52.59%的学生将对学校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不满意的原因归于活动数量太少,目前,学校共有17个学院,只有个别学院有固定的传统文化类活动与传统文化类社团,学校层面也没有专门的传统文化节。以当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度来说,活动数量还有待增加。

大多数的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由学院支持社团举办,活动的主题、宣传、参与奖励、内容等各方面都处于较简陋的水平。首先,活动类型单一,大都是书画竞赛、诗词歌咏类,需要参加者具备一定的技能与知识积 累,将大批传统文化爱好者拒之门外;其次,活动范围较小,除个别校级活动外,大部分的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局限在学院、低年级范围内;最后,活动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活动场地、参与奖励、服装道具等都有待完善。

2.活动品牌化意识欠缺

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是校园文化成果化建设、品牌化培育的产物,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意义,是一种影响较大、 深受师生喜爱和广泛认同的标志性、示范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它以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普及度区别于一般校园文化活动。调查显示,60.49%的学生建议学校增加更有吸引力的品牌活动,侧面反映出当前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意识不足,没有打造出被学生广泛知晓、认可的高质量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活动。

三、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提升路径、方法

本次调查设计了两个开放式问题:“你所知道的我校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有哪些?”“如果让你组织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类的活动,你会怎样设计活动去吸引同学们参加?”第一个问题直观反映出当前学校各传统文化类活动的知名度、普及度,除汉字听写大赛、经典诵读大赛、曲艺专场等个别活动知名度较高外,被调查者列出的其他活动均为所在学院的院级或社团活动。被调查者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可直接借鉴到传统文化活动的提升路径研究中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创新活动设计

明确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活动目的;扩大活动对象,不仅局限于个别专业、年级、学院,以整个校园为对象来设计活动,增加活动参与率;丰富活动内容,可参照表1的调查结果,来选取活动内容;灵活设置活动方式,线上线下相互结合,可参照表2调查结果,多种方式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固定时间与随意时间相结合,形成固定的活动时间,如设置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月,提前征集各学院各社团的优质的、内容各异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方案在活动月集中开展,形成浓厚的传统文化活动氛围;其他时间同样鼓励各学院、社团自主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做好活动的费用预算、意外防范和效果预估,更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反思,为下一次开展活动提供实践经验。

2.增加活动频率

根据调查,有52.59%的学生表示传统文化类校园活动的数量太少或宣传力度不够,因此应适当增加此类活动的数量与频率。首先,应鼓励扶持中国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成立,并支持已有的社团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其次,每个学院应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并保持每学期1~2次的举办频率;最后,学校有关部门(校团委、学工处)可设立固定的传统文化活动月,并发掘优质的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每学期或每学年定期在全校开办大型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3.形成品牌活动

传统文化校园活动的品牌化是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活动结合的关键点,泛泛的传统文化校园活动参与率低、影响力不足,不仅起不到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作用,还会浪费物力、财力和学生精力。传统文化校园活动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学校至少要形成1~2个品牌活动,成为传统文化活动月的标志性活动。目前,山东农业大学的博雅文化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月中已经设置了传统文化活动版块,也征集了汉字听写大赛等一批优质的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每年寒假的学生社会实践安排中也设置了寻根民俗风主题活动,活动参与门槛低,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结合,考评合理,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但还没有做好品牌活动的打造。品牌活动打造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一是要选好活动内容,可参照表1调查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度选择;二是要创新活动形式,根据表2的调查结果,打造比较常见的歌舞娱乐类传统文化活动,同时发掘社会实践型的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寻根民俗风、非物质文化保护行之类;三是要形成固定时间,品牌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次两次活动就能树立起来的;四是加强活动的经费支持,选择品牌项目重点支持,在活动的宣传、设备材料、道具、参与者纪念品与奖励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活动质感。

4.注重宣传和总结提升

活动的宣传直接决定了活动的参与率,因此要注重活动的宣传,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类校园文化活动不满意原因,“宣传力度不够”高达60.49%,常常是活动举办了,只有个别学院、社团学生知道,因此降低了活动参与率。目前,山东农业大学有本部、南校区、东校区三个校区,对活动的宣传以及学生的活动参与带来困难,但只要有足够的活动经费与人力、时间支持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在活动的宣传发动阶段不仅要注意宣传范围,更要提升宣传的质量,新颖别致的海报设计、简洁明了的方案展示、活动参与的奖励展示、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推送都可以迅速地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活动参与兴趣。另外,对传统文化校园文化活动要及时考查活动效果,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根据活动现场效果及后期的参与者体验回访,及时调整活动的方案设计,对活动进行提升完善。

篇6

一、在教学中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

1.从日常对话的入手,让学生熟悉英语国家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习俗、礼仪和礼节等文化。英语中的口语从称呼、问候与告别、介绍、称赞与应答、打电话、致谢到应答、道歉与应答、邀请与应答、请求、请客送礼、表达禁忌等到谈论各种话题与中文表达是有很大不同的。教师不仅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而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表达,而这样表达所反映的文化。有一个例子,一个中国人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外国女士,她看看他后笑着说:“you have matches?”中国人一楞,回答说:“i’m sorry, i quitted smoking 15 years ago,so i have no matches.”她立刻会意到中国人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的说: “it’s a joke.”然后,他们就相互尴尬的笑了笑,走开了。其实you have matches?是个美国人非常普通的玩笑,这是外国女士看中国人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他要火柴,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他需不需要帮忙。所以由于文化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难以领悟西方人的幽默,而了解它们对我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是有必要和有帮助的。

2.在对于词汇,句子的语义讲授中,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掌握它们的其它涵义,并使学生掌握英语中常用的习语、本文由收集整理成语、俚语及典故的用法。比如说,在英语中当我们说一个人在“talk horse”是什么意思呢?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而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说他“吹牛”。那么“吹牛”翻译成英语应该怎么说呢?应该是“talk horse”(吹马)。英国文化是一种“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talk horse”就是英语中的口语习语。英语正如汉语一样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成语及典故等,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来讲解这些习语,成语, 俚语,及口语形式的习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语言在异质文化中的真实使用,从而能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3.尝试从文化的角度,讲解英文实用文体的写作。例如,东方人看了西方人的求职信, 会觉得难以接受或觉得其人狂妄自大。就是因为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行为方式。西方人在求职信中力求命中要害突出优势,近乎咄咄逼人的程度,同时,西方人毫不讳言以前的不足,以此烘托出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能力。西方人求职之中比较善于逆向思维,用老板/经理的立场去看待该职位,虚拟语气的——if i were……而东方人写求职信时,礼貌先行,必然含有很大的谦让成分,东方人善于暗示自己过往的成就,以此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东方人求职的时候,着眼于自己能够胜任该职位。通常是属于主动语气的——i can / could do .东方人的语言和思维结构里面,没有虚拟语气。所以说中西方在写作文体的不同与文化间的差异是有必然联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要有跨文化教育这根弦,把它贯穿于长期的教学各个环节中。

二、如何进行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教育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交际法、结构主义教学法等教学策略,既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的等知识文化的传授,又重视语言的使用技巧等语用文化的传授,并且对融入教学各环节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西方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的内容)多加以归纳整理,注重加强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帮助学生超越本土文化,从异质文化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自己探索思考,总结异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用英语思维语言的能力。在练习口语时设计出有意义的和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交际场景让学生练习口语;在单词、词组、语言点的教授中多提提其与其相关的常用的口语习语、谚语、成语、名言名句、典故这些内容

转贴于

篇7

近年来,劳动力市场迅速转向为卖方市场,中职生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势。令人堪忧的是,在就业率一路高攀的同时就业巩固率却一路下滑。我校在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中发现,一年后依旧在原公司就职的学生不及四成,留下的四成学生中,学生的就业质量也不容乐观,三年内得到职务提升或者向技术岗位转移的尚不及两成。造成这种局面和结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是,由于校企文化的差异,学生从学校环境来到企业环境十分地不适应,学生在校学习时所处的情境与进入企业后的工作场景存在巨大反差,从而导致对企业文化缺乏认同。企业也反映,学生与员工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企业对于中职毕业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满意度远远低于对其知识技能的满意度,尤其在组织纪律、团队意识、责任心等方面。自2010年开始,我校开展了关于校企文化对接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通性与差异性

校园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师生共同追求、价值理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生活方式的总和,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人文精神的综合体现。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大多数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对外企业形象体现的总和。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两者有相通之处:都属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组织文化,都能在学校和企业内部起到导向、规范和凝聚的作用,其核心价值是在各自的范畴内培养社会或企业的可用之才。[2]中职教育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文化内核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与融合。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表现为:校园文化的目标是培育人、塑造人;企业文化的目标是激励、凝聚员工不断创新,激情进取,创造最高的效率和效益;校园文化倡导宽松、民主、平等、自由、个性的文化环境,而企业文化则更重视竞争、业绩、服务,更强调规范和纪律。[3]校企文化在目的和风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两者不能相互代替。

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如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都是这一区域长期积淀下来的传统或形成的一种取向。学校或企业经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办学或经营,形成了这所学校或这个企业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学校行为还是企业行为,一旦积淀成文化,就可作为运行力存在,作用和影响其成员活动的行为趋向和行为效果。但文化的本质不是既成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变的过程。这种流变,能够带动其内部成分的互动和变迁。因而,校园文化对接企业文化,可以促进校园文化的流变,进而带动学校成员和行为的变迁。

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的内涵及途径

校企文化对接的实质是在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引入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实现校园文化向有利于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文化是一种外在的制约要素,要使企业文化在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中职教育的整体规划,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因而,校企文化的“对接”蕴涵了三层含义:一是中职学校对企业文化应主体主动性面向,而非任其自然发展;二是中职学校对企业文化应选择性吸纳和融合,而非两种文化简单叠加;三是中职学校对企业文化应以开放性姿态,多层次、全方位吸纳和融合,而非零敲碎打。

文化从结构上分析,具有物质、精神、行为和制度四层面。校企文化对接是以四层面为对接切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吸纳与融合。其中精神文化为两种文化的对接重点,吸收、融合企业的价值、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为对接支撑;物质文化为对接基础,突出职业特色,营造逼真的职业氛围。

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以活动为载体建设与传播,校企文化的对接,基于教学活动、班级管理活动和社团活动全面开展。

1.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帮助学生建立“现代职业人”的自我身份认知

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的基本途径,以课堂教学为阵地,通过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元素,开展职业理念塑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现代职业人”的自我身份认知。

(1)嵌入企业文化课程。

与订单企业共同设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企业课程模块。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订单班――“真维斯销售精英班”嵌入的企业课程包括七个模块:“真维斯”文化;心理素质;布料服装;销售技巧;店面设置;团队精神及逻辑思维,将企业文化课程的内容纳入整个中职教育的过程,使学生从参与订单式培养的那一天起,就接触订单企业的整体概念,就开始了解、认识、学习订单企业的经营理念、目的、方针、行为和形象、价值观念、社会责任、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他们在学习期间就建立对于目标行业和目标岗位的价值认同。

(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

企业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以及群体意识的凝聚,形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德育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学会做人”和开展职业指导为重心,从职业理想、职业荣誉、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作风、职业纪律以及职业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德育课每学期安排四五个价值观教育模块,在部分专题教学设计中,也适时适当地嵌入价值观教育内容,如,“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培养责任感”,“做文明人”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增强职业意识,为“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做好准备。通过就业双选会、走访企业等多途径获取鲜活的案例和信息,对收集的案例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育形式,使德育课程教学更好地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

(3)改革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模拟工作实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尽量使教学实施过程与企业组织生产过程对接,学生不断地接受强化,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企业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企业资源,让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实践,体验企业的生产过程。企业的雕塑、标语、光荣榜、环境布置等都是企业文化的缩影。企业员工忙碌而不知疲倦的身影也是爱岗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样可以使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更深切的体悟。

2.班级管理中模拟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学生“职业化”行为的训练和模拟

加强对于学生“职业化”行为的训练和模拟,使他们能够熟练过渡到企业生存环境之中,无疑是学生适应企业文化的重要举措。学校在对中职学生管理教育的同时,注重吸纳和融合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涵,强化诸如守纪、敬业、合作等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在学生管理中引入企业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并将其精髓运用到班级管理之中,形成班级文化的新元素,可进一步规范学生做人的原则和做事的作风。

例如,我校电子技术专业订单班――“乐金显示南京班”,建班之初便根据韩国乐金显示公司的企业文化的主旨,凝练了“进取,责任,参与,创新”的班级精神,要求班级每位成员都要有责任意识和进取心,要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要具有创新精神。

班级管理中,根据乐金显示公司对员工的要求,要求学生的发型、衣着和举止。组织学生学习乐金显示公司的人事制度和管理模式,建立了既符合班级实际,又与企业相关联的管理模式,并根据企业的考核方法制定和完善班级考核细则。通过模拟企业管理,学生切身体验到企业员工和负责人的角色感受,真正领悟到企业的严格管理和企业的文化内涵,养成协助管理、服务他人的习惯,为毕业时实现“零距离”适应企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模拟企业招聘面试和管理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招聘面试的注意事项”,“假如你是企业的人事经理你会招收什么样的员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等,通过转换角色和身份的思考与体验,强化学生职业行为意识,并以“准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

3.社团活动中仿真企业经营运作,历练学生形成目标岗位的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

社团活动是中职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最活跃因子,改变传统社团的管理形式和活动内容,社团活动中仿真企业经营运作,可以充分发挥它在学生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培养方面的作用。

社团活动仿真企业经营运作,即通过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和发展理念,使社团拥有相对传统社团管理模式的独立领事权力,具有的高度自主性、民主性,并能按照自身的理念和目标运行,包括社团经费,管理模式、人文建设、人事任免等相关事项都在所属单位的监督下按照社团自身的能力和要求去运行。社团除了可以获得学校社团建设经费,还可通过运营自己的商业获得利润作为社团发展的经费并通过竞争激励机制,使社团具有更为实际的价值导向,更为明确的运作目的。

(1)设立企业化社团组织管理结构。

企业化模式的组织管理机构,目的是使社团经营更加规范,责任更加明确。如我校蝶艺坊手工制作公司下设五个部门,各部长通过面试招聘相应成员。①插花部。负责学校礼仪用花的制作和修护,组织社团成员的插花创作实践,主办插花艺术交流与展览等工作。②财务部。负责会费收缴和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管理。③销售部。负责校内、外销售企划及网上售卖相关事宜。④后勤部。主要负责活动期间的后勤服务等。⑤人力资源部。发展会员,建立对外关系,包括协调与学校教师之间的关系。

(2)确立优胜劣汰的晋升制度。

参照企业通过工资、福利等方式加强对员工管理的模式,建立社团星级成员制。每学期末组织对每位成员开展考评,确定成员的星级是升还是降,不同星级成员享有不同的待遇,这里的待遇主要指学校在评奖评优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在社团发展中贡献突出的成员享有与学生干部一样的待遇,反之,在其位不谋其事的成员则会被开除会籍。如果成员确实由于个人发展原因需要离开社团,则需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离开社团。

(3)绩效考核,经济兑现。

每年年末对各社团进行星级评估,评比等级划分为一星级至五星级。考评结果作为学校管理经费投入的重要依据,考评优秀的社团将在来年加大对它的资金注入以资奖励,而考评为不合格的社团则缩减经费投入甚至不再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对社团成员的考核也参照企业管理模式,靠拢企业的价值取向。将学生劳动考核的百分制折算成薪金制,获取酬劳决定于对企业的贡献。劳动纪律、产品质量等问题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虽然只是个模拟的奖金发放,但酬劳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心理上将过失放大,扣10元和扣1分在成绩考评上是相同的,但对人的心理作用却是不同的。这一形式对劳动纪律约束和提高质量意识有明显的效果。

社团活动经营运作虽仿真于企业,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效率管理理念等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历练学生形成目标岗位的职业素养和品质特性。

关于中职校企文化对接的思考

教育的一个任务就是促成受教育者社会化,校企合作,吸纳企业文化慢慢地融合到校园文化中来,这种交融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在此环境下,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很好地纠正了中职学生社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但在中职校企文化的对接中,学校还应注意对外来文化的管理和本土文化属性的保持。

1.校企文化对接中要吸纳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

总体而言,企业文化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客观存在一些负面的元素,如,过于强调服从、安守和淘汰等等。这些文化元素与学校的育人文化是相悖的。因此,学校应对外来文化进行管理,选择性吸纳,适度的融合,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篇8

青花瓷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瓷面洁白晶莹,青花幽雅苍翠,色泽清新,其装饰纹样也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有缠枝花纹、卷枝纹、莲瓣纹、回纹等多达几十种,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尽管只有一青一白两种颜色,却将美发挥到极致。

歌德曾说:“美丽属于韵律。”韵律和节奏都是来自音乐的概念,正如沃尔特.佩特所言:“所有的艺术都在向着音乐的境界努力。”

节奏是均衡的重复,是在不断重复中产生频率节奏的变化。与节奏的表面形式性相比,韵律具有内在性,它是由节奏所表示的精神旋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比节奏更高一级的律动。借助于有规律的“反复”与“突变”而加以表现,反映了秩序与协调的美,使人感到轻松和愉快。

在青花瓷纹饰中的节奏表现为图案中的连续。许多青花瓷纹饰的韵律感具体表现为纹饰形状的重复、尺寸的重复以及不同形的重复线的变化等形式。以不同形态、不同方式展现在作品中的最基本节奏元素:轻重、强弱、高低、浓淡、快慢、长短、缓急、起伏、动静、舒顿、疏密、渐变、大小、高低等,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使得青花瓷存在着音乐一般的精神气质和力量。

1、青花瓷纹饰的装饰构图,体现其节奏和韵律

青花瓷纹饰主要分为主体纹饰、主体配合纹饰、辅助纹饰三类。

主体纹饰是整个画面的中心纹饰,也是主题纹饰,是整个器皿纹饰中主要描绘的的对象,占整个画面主要空间的纹饰。主体配合纹饰是辅助主体纹饰完成画面的纹饰,可单独装饰形成装饰条带,或纹饰层。

辅助纹饰是协调各层主体纹饰和配合纹饰之间关系的纹饰,用以增加美感的纹饰。辅助纹饰是各纹饰层之间的分割线、边角、和点缀点。青花瓷纹饰在装饰构图方面追求秩序的美感,按照形式美法则有规律的组织排列图形。不是自然界的真实写照,而是有意识的把物象提炼抽象、秩序化,使造型更加完整、更具有形式美感。这三类纹饰互相配合,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

通常在瓶、罐、盘、碗的装饰上,考虑到脚、肩部与器型主体身部的关系,在这些部位适当地装饰各种辅助纹样,以作主景的衬托,使主体更加突出而完整。如姜芽海水、火焰宝珠、佛手、芭蕉、如意、回纹、色子、云头、珍珠、锦纹等。在主体上又以开光、散点、折枝、缠枝、通景、满花等格式加以布局装饰,使整体达到呼应而有节奏。

高安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青花龙凤纹带盖梅瓶,器身只绘有三层纹饰。它巧妙的运用了两层不加任何描绘的空白区域层,既一种特殊的“辅助纹饰”,来隔开描绘极为繁密的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带,使得整个纹饰疏朗大方,简单而不单调,丰富而不繁缛,既强调了梅瓶形体的线条美感,主题纹饰又得到了最好的展现,而且画面的节奏感非常强烈,龙凤图案更显得的韵味十足。

2、青花瓷纹饰的构成,体现节奏和韵律美

2.1 连续式构成纹样的运用

青花瓷中的纹样大多通过减弱细节的变化,同时保留或强调具有特征的部分,来突出造型整体的节奏感、秩序感,更具典型性、更有创造性的表现客观事物。通常运用一个单位纹样(由一个或几个装饰元素组成)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反复的排列,形成一定的样式。在缠枝纹别能体现这种韵律。

缠枝纹,循环往复,变化多端且婉转流畅,节奏明快。它的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结合,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形成波卷缠绵的基本样式,再在切圆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点以叶子,便形成枝茎缠绕,花繁叶茂的纹样形式。如“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四季花”、“缠枝灵芝”等,其中花朵和果实为表现主题,而枝茎和叶片则为陪衬骨骼,舒展、清丽、婉转。

缠枝纹的枝茎大多是以波浪形、回转形或涡旋形等样式进行扭转缠绕,使骨骼呈现出有规律的曲线形或圆形分布形式。在一些边饰中,其枝茎常以波浪形曲线以二方连续形式重复组合,使叶片和花果得以错落有致地分布。这种此起彼伏而又规律的重复特征,使得缠枝纹在边饰这条状的有限的空间内,形成了生动活泼而又富有变化的韵律效果。

缠枝纹的枝茎和叶片的组合形态占到很大的画面比例,也是最能突出表现缠枝纹具有节奏和韵律的特征的构成部分。植物叶片在枝茎上互生、对生或轮生的排列方式、植物叶片间距的有序分布以及枝茎粗细均匀等等。

如图1为青花瓷瓶上所装饰的缠枝花纹,其中叶序呈互生状两两相呼应,叶片在空间上的间距基本一致,花瓣呈均匀的排列结构,这些花朵在自然形态上所具有的秩序性特征都在画面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尽管图1中的花朵叶片和花形都不尽相同,但是花心是相同的,所以从其花朵组合的规律来看,依然是秩序井然的。

2.2 适合式构成纹样的运用

在青花瓷中采用一定的外形轮廓内,根据不同的内容在轮廓内表现形象,使之适合,服从于这个外形的纹样也很常见。适合的外形轮廓有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内容的组织形式分为直立式、放射式、转换式、螺旋式、边缘式、填充式等等。这种纹样在有限的空间内均匀分布、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其中宝相花纹的秩序美在传统的青花瓷中独具魅力,自唐代以来随处可见。

宝相花纹是牡丹、莲花结合的产物,造型丰满、稳定、变化有序。在设色方法上吸收了佛教艺术的退晕方法,以浅套深逐层变化,造型则用多面对称放射状的格式,把盛开、半开、含苞欲放的花和蓓蕾、花叶等组合,形成比自然形象的花更美、更富丽的理想的纹样。如图2所示。

3、青花瓷纹饰中的线描绘画方法

用线来表现事物的形象,是中国画的艺术特征。青花瓷纹饰离不开线,线的变化使画面产生节奏韵律之感。面是线运动的轨迹,大小不一,浓淡不同的面,能使纹饰更加精神饱满,既有强烈的节奏,又有统一的色调与和谐优美的韵律。点是生活里具体形象中抽象出来的又一造型手段,它可以丰富线面变化的装饰美,使作品增添生机。青花瓷作品《秋菊》,就是巧妙的运用点、线、面的构图形式,利用线的变化分割平面,将写意的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器皿上,利用点的变化来点缀空间布局,整个装饰水路均匀,在规整中求变化,使作品产生一种连续,旋转的整体效果和韵律美。

4、青白配置和对比上具有节奏的韵律美

青花瓷注重青花纹样与白地之间的青白对比。青白对比,水路的穿插是青花构图中的重要规律。(水路是指青花纹样上所留下的白地空间,白地空间的疏密大小,也就是相对地由纹样的疏密大小所造成的,这是青花与白地在视觉形象上的辩证统一关系。)青花纹饰和造型是一个整体,它附着于器形这上,是从属于造形的一种装饰。均衡、灵巧的色斑分布,易于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而不致于破坏造型形体。以白划分、能区别形象和层次不同的蓝色,达到鲜明生动地表现对象的目的。

德化窑产品质地洁白,以白见长,以白底青花的数量居多。青花大都质朴洗炼,保留较大的白地空间,显示白瓷的魅力。花纹与白地均衡地彼此穿插,青白虚实配置疏密有致。在少数青地白花的装饰上,则注意花的纹饰轮廓形象的刻画,达到清晰、明朗而不繁杂。通过大小疏密的块面,使青白配置和对比上具有节奏的韵律美,青白相间,辉映成趣。

节奏是艺术的生命,国画中的节奏语言是通过笔墨的深浅、位置的经营、造型的大小、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来体现的。“密不透风”“疏能走马”是中国画中表现节奏的传统技法。韵律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感染力,开阔艺术的表现力。“美术与音乐虽有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区别,表面上似乎很难说有什么联系,然而由于美术与音乐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有相通之处,所以美术家可以从音乐中得到启发,音乐可以用绘画作品为题材……”。

青花瓷纹饰以钴料的蓝色代替水墨在白色素胎上施展水墨技法来表现艺术的节奏、韵律和意境的,它更具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感。一件件青花瓷器就是一首蓝色的美妙乐曲具有无穷的灵动、跳跃与生机。

参考文献

[1]吴卫,王静.《明代缠枝纹视觉艺术形式特征探析》.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2009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明代缠枝纹视觉艺术形式语言研究》.

[2]赵竟,尹章伟.《版式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3]刘莹颖,徐琼,尹燕.《装饰图案设计基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年9月.

篇9

一、注意中英文词汇的意蕴差异

汉语和英语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各自文化语境中有些词汇表面的意思是能对译过来,但是内在的意蕴却可能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掌握各自的内在意蕴,才能在交流中不出现问题。比如,英语的“red”,对应汉语的“红,红色的”意思,但是内在的意蕴却不一样。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红火、热闹、顺利等有关。比如,相关的词组:红火、红包、红光满面,等等,结婚过年等喜庆事情都是以红色为主打色。但是红色在英语文化中,却是表达愤怒、暴力等,如“see red”(怒不可遏),“red rag”(可激发愤怒之物)等。再如,Dog(狗),在中国骂人的话经常用狗作为比喻,“狗汉奸”“狗腿子”“狗仗人势”,等等,狗的形象是非常糟糕的,被鄙视的。但西方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狗具有勇敢、忠诚等品质,把人比作狗还是出于对对方昵称。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连我们那句“爱屋及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成了“Love me, love my dog.”这种情况是不同词语在中英语境中不同的意思。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与我们汉文化一样,某些事物在英语中同样有深刻的联想意义,但这种联想意义和我们汉语中却又不同。比如,中国被誉为“四君子”之首的竹子,就是高洁、坚定性格的人格化,历代文人、艺术家都借助竹子的形象来表达内心的高尚志趣和独立纯粹的人格。但与竹对应的英语词“bamboo”却没有类似的联想意义,而仅仅是一种植物,这个词也仅仅是个符号。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在具体的语言教学和运用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在诸如介绍、称呼、问候、赞扬等诸多方面,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表达差异非常明显,是外语教育和学习必须重视的方面。

二、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语教育策略

针对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创设和运用情景化教学,领会掌握英语交际习惯。语言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和发展。死板地进行词汇、句型、语法教学和习题训练,不是英语教学的正途。因此,一定要通过创设和运用情景教学,提升学生理解、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如此才能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表达差异。

2.区别语言的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学习意识。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代表着文化的本质内涵。英语作为成熟的西方文化的主要记录语言,代表的是英语文化的独特性。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有准备、有针对、有比较地对语言文化差异性进行区别、讲解、解释、举例,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的意识。西方文化中称呼、致谢、赞美、慰问、思维等方面都与汉文化不同,这些就必须让学生领会并掌握。比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吃了么?”而西方人去不是这样的。因此,只有了解了英语文化,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3.培养学生兴趣,打造学习氛围。任何知识的学习,如果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必然能够事半功倍。所以,外语教学,必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积极引导和教学艺术,展现英语文化独特的魅力,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化差异却是语言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根源,体会学习英语带来的快乐,从而克服文化差异对学习外语的影响。

4.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多方面展示英语魅力。现在教学条件提高了,各种教学设施齐全了,不论是听说训练,还是阅读训练,教学设备都能为我们提供多种选择。利用多媒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来展现英语魅力,体会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比如,电影片段、音乐、诗歌散文朗诵,等等,音画都是展示外语的辅助条件。让学生不断从具体的外语情景中获得听说读写的训练。鼓励学生日常用语也能用外语交流,体会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这是增强理解的有效方式。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

翻译作品要求“信、达、雅”,这就是说中西文化沟通必须建立在准确地理解的基础上,因为“信”和“达”都强调的是准确性。因此,英语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面对中西文化差异能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首先,从语言交流的差异出发,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语言形式和语言使用规则都来自文化固有的一些特点,不同语言之间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不同,交际规则也不同。因此,必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传统、风尚、习惯、交际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学习、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充分掌握对英语本意、引申义、比喻义等了解和领会,从而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做到准确和合适。

篇10

对于英语的学习,传统看法是只要学会语音、语法和词汇,就算掌握了这门语言。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交际。有的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够讲出一口语音标准、语法结构正确的英语,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语用意义,听不懂对方话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或看不懂文字层面背后的东西,以致在语言交流中产生误解。究其原因,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文化素养的作用或对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和社会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意味着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对他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中英文化差异,使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词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我国很不相同,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词语,它的产生、发展、丰富和词义的演变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对词汇的理解就涉及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理解时就会出现文化错误。

比如说,“dog”和“狗”这两个词,在语言意义上两者是相同的,表示一种动物。由于文化差异,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含有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有厌恶、鄙视狗这种动物的心理,所以常常用狗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在汉语中用狗指人就是骂人,如狗腿子、走狗、狗头军师、落水狗等。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非常喜欢狗,并且认为狗是人类忠诚可靠的朋友,常常把人比作dog,却没有丝毫的贬义。英语中dog一词很受欢迎,并且往往含有褒义。例如:lucky dog表示“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表示“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表示“人人皆有得意日”。

2.英汉结构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汉表达的结构差异体现在排列信息内容的顺序、表达中各环节间的关系、话语发展的趋势等方面。比如,英语中的时间、方位、地点表达的排列顺序往往是由小到大的,而汉语则相反。例:

英:at two o’clock on the afternoon of the 28th of May in 1998

汉:1998年5月28日下午2点钟

另外,英语的修饰要求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的开头,即“中心词”往往放在首位,然后围绕“中心词”逐步发展,形成先正后偏的现象。而汉语的表达习惯则是由表及里,先交代旁枝末节,最后点明主题。英语的定语和状语往往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后面,汉语则反之。

英:This is the book that she gave me.

汉:这就是她送给我的书。

二、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当然,词序与汉语大体一致的句子在英语中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好理解,无需比较。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如下。

1.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观念上的和心理上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如英美人交谈忌谈年龄、收入、信仰等有关的话题,他们认为那是个人隐私,不容侵犯。而中国人见面则问对方:“你多大了?”“你收入多少?”等。

2.不同文化的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如英语国家对家庭及亲属关系的概念较笼统,但汉语中非常明确具体。如英语中的uncle在汉语中分别表示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而cousin则涵盖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姑表兄、姑表弟、姑表姐(妹)、姨表兄(弟)、姨表姐(妹)等12种亲属关系。

三、中西文化的教授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在平时应多向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差异,如习俗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体态文化,这样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中西文化差异的掌握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篇11

    一、该书对梁启超文化观的前后转换及其内在的一致性进行了系统考察

    中西文化问题是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并且,对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是不同学者展开自己学术工作的思想基础。就梁启超来说,这表现得尤其突出。但是,梁启超对于中西文化问题的回答,前后期颇有所不同。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学者的观点是“从‘离异’到‘回归’”,当然这是从梁启超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来说的,即:梁启超前期激烈的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大力学习、引进西方进步文化,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疏离;后期则对西方文化颇有微词,认为“西洋文明破产”,呼吁用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化救治西方文化。这种观点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与梁启超本人的文化思想稍有出入。对一生都倡导中西文化融合的梁启超来说,他前期并非全盘地否定传统,后期也不是完全地回归传统。只是前期的中心工作是号召学习西方文化,后期的中心工作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用“从‘拿来主义’到‘送去主义’”更为恰当。由是,作者引述了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言论“: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并高度评价了中西文明“结婚”以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思想。作者认为,梁启超中西文明结婚的思想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明并重思想;二是文化建设的民族主体性思想。这与他后期中西文明“化合”的思想是一以贯之了。后期的中西文明“化合”思想深化了早期的“结婚”思想,进一步强调了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原则和文化交流、融合创新观念。正是在对梁启超文化观充分认知、解读的基础上,本书才有力地凸显出梁氏中国哲学研究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二、该书着重强调了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上的意义

    在同时代的学者们当中,梁启超特别注重学术研究的方法。因而作者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特色方面。这也是该书的一项重要学术建树。对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上的贡献,作者概括为四大方面:(一)颇具学术史特色的撰述视角(;二)近乎历史主义的态度立场(;三)结合中西优长的研究理路(;四)注重多角度的切入方式。除此之外,作者还将梁启超在各具体领域中方法特色,条分缕析,一一进行了总结。比如作者将梁启超先秦诸子哲学研究的方法论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多层次的比较研究(;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三)更趋深入、完善的考源镜流法;(四)学术研判中的客观态度和辩证意识;(五)学术研究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整体取向。又如作者对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研究特色的概括(:一)全方位论列各派学术思想,双向度寻求学术发展根据,具有全面性(;二)以忠实态度研究学术史,具有客观性(;三)联系当时的思想实际,具有现实性(;四)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具有前瞻性;(五)对重要学术问题和人物勇于做出论断,具有可读性。这些概括,不仅符合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实际,而且对于今后深入开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亦不无启示意义。作者从多层次对梁启超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特色的概括,既充分彰显了梁氏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入程度与丰富性,更重要的是明确地展现出梁氏在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作者看来,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作为中国哲学史学科诞生的标志性着作,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以“以西释中”的“西方化”范式代替了传统的“以中释中”的“本土化”范式,虽具有革命性进步意义,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西方化”范式“主要着眼于中西哲学的共同性,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哲学的特殊性”(《评述》“引言”第13页)。而梁启超在这一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他既在当时就对“西方化”范式提出的有力的批评和质疑,同时又以自己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实践,在方法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正如作者所说,“这为此后冯友兰、张岱年创立‘中西结合’范式提供了学术基础。”(《评述》“引言”第13页)就是说,由“西方化”范式转换为“中西结合”范式,梁启超是启其端绪者。作者同时指出,梁启超在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贡献,并不宜简单理解为方法上的变换与进展,而应该理解为当时学人在苦苦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以自己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作为底色努力探索的表现。无疑,在这里梁启超文化观念的前后转换正是这种研究范式转换的有力思想支撑。

篇12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传承下来,并且影响着人类的衣、食、住、行和意识形态。这种传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模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取舍,继承中的扬弃,即批判地吸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具体体现。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对人们现实的一切活动发挥着影响,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有的被我们感知,有的潜移默化甚至达到我们感觉不到的程度。

1、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历史背景的不同等客观因素,必然使中西文化形成截然不同的文化特征。

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多源一体的发展格局,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综汇百家优长、兼容八方智慧的显著特点;西方文化由于其自身产生的地理因素使然,是以宗教为核心、以神学为精神支柱并渐融为一体的文化,并且是一种具有扩张性和渗透性的文化。

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思维比较抽象,西方人比较具体:在生活态度上,中国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注重实用。表现在绘画艺术中,传统中国画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泼墨写意,强调绘画与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而西方人不理解我们的抽象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在西方的经典宗教题材画作中,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

2、中西文化差异对艺术设计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

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念。尊重文化可以理解为尊重传统、尊重民族、尊重一个地域的文脉。这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也是人的精神体现,其深层含义就是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艺术设计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它代表人们所选择生活方式的设计,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以及潜含在其中的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所创造的决不仅仅是功能、即我们所看见的物质本身,还有精神因素、价值尺度、意识形态的导向。要想在未来的艺术设计领域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必须在艺术设计教育各学科中融入这种理念。

中西文化最基本的东西,就是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依照学术界的观点来说,一种叫伦理文化,注重内在的道德修养,一种叫宗教文化,注重人和上帝之间的超越关系。

3、面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展望艺术设计教育的未来

篇13

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某事物整体把握之后作出的心理评价。西方人的价值观主要重视个人,主要倾向于英雄主义。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英雄救国或者是英雄在逆境中孤军奋战的作品特别受欢迎,譬如佐罗、蝙蝠侠等都是美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中国人最重视集体主义的构建,中国的文化主流便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作品则是以雷锋、焦裕禄等为原型的红。但这些作品在欧美国家则不受欢迎。因此,对于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价值观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2.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

风俗文化是各民族内在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社会习俗。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全世界具有很多的民族,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很多不同的民族风俗文化,这使得翻译不同风俗文化的文学作品时存在很大的困难。

中西文化风俗文化的差异,使得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譬如中西方语言中同一文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在进行翻译时,单纯对词语进行翻译,会使文章存在偏差。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风俗文化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3.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其表现的重要依据便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物质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最主要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从文化来讲,极小的思维差别便可能存在较大的文化差异。实际上,思维模式对文化影响极大,由思维模式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忽略。在西方文化中,更多重视逻辑思维,更多侧重于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自己的见解,然后对这一见解进行反复试验验证。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表现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更多侧重于中庸之道。在中国文化中,万物都被认为有可取之处,因而中国文化属于中性共性优化决策理论。对于中西方来讲,其思维模式已融入骨髓,因此其创作的文化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对英美文学作品汉译的工作者来讲,必须重视由于思维模式差异所引起的翻译差异。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1.西方文化作用下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既受到基督教思维的影响,又受到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所以对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者来讲,要对西方文化背景有相关了解。只有了解了相关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才可以更透彻地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在古希腊以及古罗马的传说中,存在很多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期望以及说明善恶有报的哲理。受这些文化熏陶,英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很多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都有很深厚的情感表达。譬如,英美主要文学作品《维纳斯与阿多尼斯》,作为莎士比亚的长诗的主要代表作,便是基于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题材进行创作的。

《圣经》作为基督教的巨作,对英美文学作品影响巨大。英美文学作品很多都取材于《圣经》,譬如《失乐园》,弥尔顿的代表作以及拜伦的《该隐》均来自于《圣经》的《创世纪》。特别是《圣经》中的一些名词,比如所罗门、犹大之吻等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如果对其不了解,翻译人员便很难对其翻译。

因此,翻译者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要充分了解古罗马古希腊文化,要充分了解基督教,了解《圣经》。

2.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

在所用语言中,英语作为一门世界通用语言,地位最重要。与此同时,英美文学作品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英美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西方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讲,属于文化传递。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主要是为了明确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意境,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时,由于影响因素多,如果不充分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内涵,不了解西方文化特点,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并不能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表达。现今,很多翻译人员采用单字或者是单个词语的翻译模式,对于词语的意境描述不足,无法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境。这样翻译出的文学作品缺乏生气、文字也比较枯燥。这将降低翻译的质量,影响英美文学作品的价值,也降低了读者对该文学的认知度。

现今,基于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有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也就是意译和直译两种模式。但这两种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模式也不存在独立性,在具体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都是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行英美作品翻译的。

譬如,张谷若先生在翻译《德伯家的苔丝》的时候,便采用了异化与归化互为补充的模式。比如对这句话的翻译:The May-day dance for instance, was to be discerned on the afernoon under notice, in the disguise of the club revel or“ club-walking” as it was there called.(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译文为:譬如现在所讲的那个下午里,就可以看出五朔节舞的旧风以联欢会(或者像本地的叫法,游行会)的形式出现。

同时张谷若先生还对五朔节舞作了注释,即五朔节舞是一种英国风俗,在五月一日的时候,吹奏乐器,吹响号角,并用树枝和野花进行门面装饰,还在草地上竖立五朔柱,人们为五朔柱舞蹈,然后选取最好的舞者作为五朔后。

(1)归化翻译。归化翻译指的是将源语本土化,将目标语或者是译文的读者视作归宿,翻译的语言模式采用目标读者惯用的表达方式,也即是说,让作者向读者靠拢,从而提高译文可读性,又助于读者了解译文。

归化翻译主要有省译、解释以及替换等方式。在“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pleasant king”中,郭沫若便将其翻译成“春,甘美之春,一年之中的尧舜”。其中king一词本来不存在特殊含义,尧舜意义深远,郭沫若先生通过尧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这便是归化翻译。

(2)异化翻译。所谓异化翻译指的是读者向作者靠拢的模式,也就是说读者对外来语进行迁就,接受其表达模式的翻译方式。异化翻译的特点在于:能够保留异域的民族文化,译文的异国情调更加浓郁。异化的翻译模式有音译、注释以及直译等。

譬如对“Blue Toyota Camry, it’s all I saw”的翻译。在这句话中,Toyota Camry代表的是丰田公司的凯美瑞品牌,如果采用归化模式进行翻译,则译文变成为“我只看见辆丰田凯美瑞款的蓝色汽车”,很繁琐,但采用异化翻译策略,译文便成为“我只看见辆蓝色丰田凯美瑞”就很简洁。

结 论

由于中西方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以及思维模式等,因此中西文化存在差异。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特别是英美文学作品时,如果不考虑中西文化差异,译文意思可能造成极大反差。所以,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汉译时,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差异。本文首先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其次对中西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美文学作品汉译进行思考分析,指出两种翻译模式,即异化和归化。

参考文献:

[1]姚璋:《刍议中西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英语广场(下旬刊)》2012年第11期,第52-53页。

[2]李萍:《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华章》2013年第27期,第156-157页。

[3]李金涛、孙艳洁:《归化与异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