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房屋设计思想

房屋设计思想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1:2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房屋设计思想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房屋设计思想

篇1

建筑设计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居住、生活和活动的场所,还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人的需求通常会随着环境的刺激而逐渐改变,房屋建筑设计应满足人们对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的需求。因此,人本思想的设计理念成为建筑设计中不可忽略的方面。人本思想理念的建筑设计更趋于人性化,它以人为核心,在考虑客观环境的基础上设计满足人们需求的房屋建筑。

1 人本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概述

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在建筑设计中满足人类的需求,人本思想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满足大众利益需求

“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要求以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充分考虑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如居住人群的工资水平(贫困阶层或高阶层人士)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考虑、分析,谋划设计风格,从根本上考虑如何使用建筑材料,满足能源消耗、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

1.2 注重细节和人性化

房屋建筑设计中细节决定成败,所有细节都将在房屋建筑中体现,同时细节的处理也是向人性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比如挑选能源消耗小的建筑材料,实现节能;考虑不同地域风格与房屋建筑设计的融合,满足人们心里需求等。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房屋设计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结合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及人们对细节的需求,打造出适宜人们居住的建筑。

2 人本思想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

2.1 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和交通条件

室内居住环境的安全包括适宜的居住面积、日照、通风、隔热/冷、建筑物之间距离、绿化问题、隔音效果等;室外居住环境的安全包括房屋周围的空气质量、湿度、土壤、树木种植等方面的问题,室外的绿化还可起到隔音、遮挡、降低噪音等功能。这些都可以通过房屋建筑设计来实现。此外,通过考虑交通状况,在设计房屋建筑时可通过合理的公交站、停车场、步行街的设置等,为居住人群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还可通过绿化带隔离行人和车辆提高交通安全性。

2.2 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

根据人们生活需要,可在住宅区建立一些配套系统,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生活:比如建立后勤系统、物业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居委会、快件收发、收费中心(电费、水费、手机费等)、银行、学校、交易市场等。此外,还可建立文化娱乐场所,包括适宜老年人的活动场所、适宜儿童的活动场所、健身中心等,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3 扩大交往空间

公共场所作为人们生活、交往的重要地点,是房屋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公共场所包括步行街、庭院、广场活动区、公园等。建立这些场所,可以为人们提供聚集地点,扩大人们的交往空间。

2.4 体现建筑艺术

建筑通常反映着当地的风格、文化。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生态环境、技术水平、生活和生产方式有直接关系。不仅如此,建筑还反映了对历史建筑的继承性,在设计中应能够满足当地人们对建筑风格的需求。

3 房屋建筑设计中人本思想的体现和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人本思想的运用需要有效地融合自然条件、人的需求和建筑风格,以人的意识为中心,能够让人充分抒发自身的情感,进而改善居住环境。在实现人本思想的房屋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3.1 设计过程中要讲究客观性

人本思想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运用的前提是与生态自然环境融合,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资源,实现节能。因此,材料的选用、照明设计、内部结构协调性、内部装潢等,都需要从自然环境出发,并充分考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目前,随着对环保重视程度的加大,要求在房屋设计时选用绿色建材,并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

3.2 以可持续发展为设计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要做到:(1)以人为本,采用人性化的设计手段,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建筑;(2)充分考虑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使文化场所符合当地的文化;(3)尽可能使用可再生建材,以节能、低碳为建筑设计的目标之一,减少污染;(4)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合理的设计方案。

3.3 符合自然的生态环境的需求

“生态系统”的学说概念强调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其中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人文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所以人本思想理念的房屋建筑设计必然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建筑的实施过程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建筑时应合理利用资源,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营造出符合自然生态环境需求的设计。

4 人本思想理念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在现代房屋建筑设计中,人本思想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作为社会生活发展的中心,满足其需求有着重要意义。包括:

4.1 人本思想理念的住宅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居住环境需求越来越高,通常要求住宅舒适并能提供便利的生活。但是,在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施工的过程中常常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住宅设计中也需要权衡自然与建筑的关系。目前,自然生态的住宅设计已经逐渐成为建筑设计的趋势。例如,淇澳生态住宅设计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考虑对自然的影响,将自然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在建造私人空间的同时,使人们时刻处于自然之中。该住宅的设计满足了人们对私人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双方面需求。

4.2 人本思想理念的医院设计

医院是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场所,良好的医院环境可以使患者身心愉悦,帮助身体恢复。因此,医院建筑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出发,进行人性化设计。在设计中,可考虑在病房内添置置物柜,卫生间,提供晾晒衣服的设施等,还可以提高户外的绿化程度,使病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观察到怡人的风景,有益于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情,减少病人对医院的抗拒感。

5 总结

当今时代,人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提高,使得对建筑设计有更高的需求。人本思想融入建筑设计中是对人本价值和人文精神的体现,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居住、生活和环境一体化的目的。

篇2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个组成部分的多元化

进入到21世纪,舞美构成的主要元素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中的布景、道具、灯光效果。而是把上诉部分作为基础,在此之上涵盖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实用美术乃至建筑、园林、音乐等各种艺术因素。其呈现出来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鲜明。

(二)舞台风格的多元化

现在的舞台美术,在过去舞台美术的实主义与写意主义两大风格的基础之上,还包括了许多诸如西方印象派、抽象派等艺术风格。其风格的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

二、舞台功能的高科技发展方向

舞台造型作为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呈现出向多维空间发展的趋势。很多世界级的舞美作品都加强了动态功能,努力拓展了舞台的时空感。这些都大大的加强了舞台的表现力。纵观世界舞美,我们可以看见其明显的向科技化发展的趋势。很多的高新科技都已经进入到了这个领域,例如水幕布景、投影布景、激光布景甚至喷泉等,都早已走进我们的舞台。是它们把舞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使世界舞台美术真正形成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

三、以人为本

在21世纪,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很好的融入到世界舞美的发展中。这种健康的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舞美设计师的作用

社会要对舞美设计这个行业更加重视和认可,使舞美设计师有更广范的发展空间,这样才能让他们更积极的投入到社会建设中来、发挥出他们艺术创造价值。舞台艺术也是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反过来这对社会的繁荣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新人的培养

国家的艺术类院校或戏剧院校,都应该开办这个专业,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让中国的舞美行业在国际的交流和竞争中始终处于前沿。

此外现场观众作为每一场节目的现场组成部分也是很主要的。好的晚会不会忽略观众的存在,如果能在互动中给每个观众发荧光棒等道具,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对整个舞台的气氛渲染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今,舞台艺术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以艺术的形式存在。它在艺术的世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不无关紧要的辅艺术门类,而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存在的艺术学科。每个成功的作品都是设计师根据所处文化背景及节目内涵的艺术创造和升华,最主要的是它的创造灵感也要来源于生活这个源泉。要把舞台的主题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给观众,就一定要直接在生活中取材,这样的作品在经过整理和加工后才不会脱离社会,才能把要表达的信息完美的呈现到观众面前。总之,一个成功的舞台设计应该是“从观众见到它的第一眼开始,就要用它的一切,包括空间、色彩、图案、声、光、电等等把它的主题鲜明的表达出来。” 无论我们是用朴素的造型形式表现深刻的内涵,还是用华丽的形象构成奇特的景观!我们都坚信舞台美术就是一门艺术。舞台就是我们呈现出来的作品,我们通过色彩、图案、结构等的综合效果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之上。这两者既是独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不矛盾。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篇3

3.认识平面图,在平面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重点】1.认识辨认东西南北四方向。

2.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方向。

【教学难点】在生活中能辨认方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向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首先,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说一说你的好朋友在哪里,我们猜一猜他是谁,说的时候用上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

生:我的好朋友在……

师:说得非常好,这几个方位词都用到了。除了这几个表示方位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方位的词语?

生:东西南北。

师:听说过吗?(贴在黑板上)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

(1)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师: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判断东南西北的方法吗?

生:指南针、北极星、太阳、大树、年轮……

师:同学们的知识真是太渊博了,除了这些,方向还有很多知识等待我们去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方向”,板书课题《认识方向》。

(2)儿歌帮助记忆

师:为了让大家更快更好地认识方向,老师给大家介绍一首儿歌,一起来看看。(投影出示《方向歌》)

早上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3)动作演示,巩固方向。

师:听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生:只要找到东方,其他三个方向就能找到。

师:你真聪明。在我们的教室里,你能找到东吗?

指一指,贴在上面。

师:你还能找到其他的方向吗?

学生找到贴到墙上,并说一说依据。

师:现在请同学们伸出双手,一手指东,一手指西。

师:哎,在指东和西的时候,你发现东和西有什么关系幔

生:相反的。

师:对,这两个方向是相反的,也可以说是相对的。除了这两个,还有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生:南和北。

师:也就是说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有几个方向是相对的?

(移动纸片说明,板书相对)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起立,现在我们面向哪个方向?然后向右转,现在又面向哪个方向?为什么不是东了?

生:方向不会动。

继续转下去,回到原来的位置,体验一下。

师:孩子们真能干!观察得真仔细!不管我们怎样转动身子,东、西、南、北的顺序是不会动的。 (板书固定)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四名同学站在我说的位置。

A站在我的南面,B站在我的北面,C站在我的东面,D站在我的西面。

师:问A:你能说说老师在你的哪个方向吗?

然后让B、C、D也说一说。

师:老师纳闷了,老师一直没动啊,怎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呢?

师:真聪明,观察的位置不同,物体就会有不同的方向,这也体现了方向的相对性。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个小游戏,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闭上眼睛,转上几圈,请同学们告诉他现在面向哪个方向,自己说出其余三个方向。

这个游戏下课后我们到操场上再去玩一玩。

师:好,现在同学们想一下,如果我穿过北面这面墙是哪个方向?继续穿呢?我们学校的最北面是什么呢?

(大门)再说说其他方向。

(2)根据方向找教室中的物品。

师:我们的教室里东、西、南、北都有什么物品呢?

生:教室的东面有墙、窗户、黑板、空调。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画在本子上,告诉没来过这里的同学,这间教室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好不好?

展示一位同学的作品,问一问一样的有多少。

师:如果我把这幅图拿给没来过的同学看,他能知道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吗?怎样才能让他们知道是哪个方向呢?

师:为了我们看地图方便,通常地图都规定上面是北(板书:北),下面是南(板书:南),左边是西(板书:西),右边是东(板书:东)。

生跟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为了使地图上的方向更清楚,往往在地图的右上角画上指向标。(板书:北)

重新画图。

三、解决问题

1.他们的家各在哪里?

2.小小设计师

给几幅图片,设计心中的学校。(升旗台、操场、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

先建好某一处,然后说某某在它的哪一面……

四、小结

篇4

[作者简介] 廖灿均,广西梧州市防洪排涝工程管理处,研究方向:堤防建设及运行管理,广西 梧州,543002

[中图分类号] TV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5)01-0025-0002

梧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城市环境优美,区域优势明显,享有“百年商埠”之美誉。梧州市区地处珠江流域西江、浔江和桂江交汇处。据统计,梧州水文站集雨面积为327006km2,广西壮族自治区85%以上的水量流经梧州,水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94.245亿m3 。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梧州市城区水患严重,洪水多发,20世纪80年代,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防洪城市之一,自此,梧州市决心建设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到2005年,城区主要堤防河东、河西防洪堤工程相续建成,经过近十年的运行,大大减少人民因洪灾造成的损失,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但防洪工程岸坡一直处于简单的工程处理措施状态,河道防洪堤岸坡景观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基本处于天然状态。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水生态环境越发关注,提出了亲水、戏水、乐水的人水和谐新要求。本文通过归纳城市防洪工程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设计多种方案,对防洪堤岸坡水景观提升的设计处理措施进行整理分析,探讨梧州市城市防洪工程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可为下一步设计具体实施方案以及其他类似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一、梧州市城市防洪工程景观及岸坡现状

梧州市城市防洪堤全长12.33km,分为河东防洪堤和河西防洪堤工程,防洪堤岸坡平均宽度达50m,大部分处于天然状态,目前,梧州市城市防洪工程景观主要分成四个景观区域:河东防洪堤西江段鸳江丽港特色商业步行街、河东防洪堤桂江段梧州历史文化长廊、河西防洪堤富民堤段堤顶休闲观景带、河西防洪堤西江段西堤公园健身绿道。

河西防洪堤全长8.73km,分为浔江左岸龙新小学至白鹤观段,长6.88km,桂江右岸富民段1.85km。河西防洪堤工程于2003年全部建成至今,发挥了极大的防洪效益。目前,防洪堤内侧经过绿化美化,已成为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供人们休闲健身的西堤公园,但河西防洪堤岸坡由于技术以及资金等原因一直得不到有效维护和美化亮化,存在不同程度岸坡石龙压脚,部分没有硬化的岸坡,表面坑坑洼洼,杂草丛生,一些护岸还遗留一些旧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不利于河道行洪和岸坡稳定。

河东防洪堤全长3.6km,分为桂江段和河西段,其中桂江段长1.7km,西江段长1.9km。河东防洪堤2003年5月主体全部建成后,2005年通过竣工验收,对促进梧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老城区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经过2005年特大洪水和2008年大洪水的侵袭,堤防护岸现已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原抛填的塑料石笼护坡大多被洪水冲毁,部分露天的石笼已老化断裂,岸坡土体,给岸坡安全稳定带来了严重影响,岸坡景观与河东鸳江丽港特色商业氛围不相协调。

二、岸坡处理与景观提升设计思路

(一)水文特征

根据广西梧州水文站水位资料统计,2005年至2014年西江梧州站常年在5m高程(含5m)以下水位占48.88%,5~10m高程(含10m)水位占33.72%,10~15m(含15m)高程水位占12.18%, 15m高程以上水位占5.22%。由此可见,不同高程段的岸坡受淹概率明显不同,岸坡处理及景观设计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采用不同工程措施并增设相应的景观设计,既保证岸坡防洪安全,又能满足人们对亲水、乐水的观景要求。

(二)岸坡处理及河道景观结合思路

城市防洪工程岸坡处理首先要体现城市河道功能,包括河道的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河流是天然的生态廊道,河流与河滩、河岸植被一起,控制水和矿物质体的流动,同时河流又须满足人的需求,岸坡处理及河道景观相结合正是体现城市河流功能的重要措施。

1.岸坡处理工程方案布置

梧州市河东、河西防洪堤工程均为沿江平顺布置,岸坡在防洪堤迎水面一侧,参考已成防洪堤背水面城市园林绿化的成功实践,如河西堤的西堤公园,河东堤历史文化长廊,防洪堤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应注重城市园林绿化功能。迎水面的岸坡与河道水面相连,是陆域与水域结合的纽带,同时也处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等条件随河道水位变化而复杂多变,在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设计方案构想时,既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广西壮族自治区河道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水利行业规程规范标准进行谋划,又要满足城市规划特别是建设部有关建筑标准规范。

2.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设计方案

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设计方案根据不同水位采用多梯级护岸稳定处理措施和生态措施提升岸坡景观,同时达到岸坡处理与景观提升的目的。

(1)5m高程以下岸坡压脚处理。堤防迎水面河道流量较大,常年低水位下岸坡受水流冲刷严重,岸坡处理应考虑不同形状的大块石或石龙压脚,减少水流冲刷和岸坡崩塌,保持河势相对稳定,结合现有岸坡压脚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下河码头,方便人们下河游泳戏水,达到亲水乐水之目的。

(2)5―10m高程段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方案。该高程岸坡河道水文变动频繁,岸坡处理应合理考虑混凝土硬化面积,减少岸坡因水位变动造成的坍塌、滑动等破坏现象,同时也要考虑有利于运行维护管理,比如洪水退后方便冲洗等。可采用梯级护岸与斜坡式护岸相结合的形式,梯级护岸有生态混凝土挡墙与亲水平台以阶梯形式布置,根据岸坡断面情况,设置1~4级挡墙和亲水平台,挡墙宽度1~0.8米为宜,挡墙高度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施工。斜坡式护岸按1∶2.5以下进行修坡后铺设生态混凝土,种植草皮或矮小耐水浸泡的树木,坡脚处设置不高于1.5m挡墙,保证护坡稳定。

(3)10~15m高段程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方案。该高程为防洪堤岸坡景观主要拓展区域,岸坡上部链接防洪堤堤脚,在本区域应主要考虑设计人行便道及休闲平台,人行便道采用适当高低起伏设计,路面铺设彩色混凝土或者卵石,设计路缘石和栏杆,栏杆结构形式主要从景观提升考虑,分段采用不同的结构,尽量与防洪堤以及河道相辉映,独立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带;在防洪堤交通闸口上下游附近,考虑建设休闲平台,并辅以运动设施,方便人们休闲健身。

3.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结合设计思路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充分考虑与当地历史文化相结合。主要是突破传统水利工程建设粗大、厚重的特点,特别是混凝土堤迎水面壁的景观设计,应考虑将梧州市2100多年的人文和治水历史进行浓缩,取其精华,采用雕塑、名人柱、碑记、大型石刻在岸坡进行布置,同时配以绿化、灯光、休闲、健身等设施,使岸坡景观与岸坡处理工程同步进行,为人们提供一个集防洪、休闲、运动、娱乐于一体的城市防洪工程岸坡亲水观景场所。

(2)加强与城市功能的结合。城市防洪工程作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洪堤及岸坡作为城市的重要建筑,防洪堤岸坡处理应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旅游、环境等规划,设计适合城市功能的景观内容,使岸坡景观成为集防洪、旅游、环境、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设施。

(3)充分考虑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城市防洪工程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的设计实施,一般为水利部门负责建设,在岸坡处理方面,水利行业主管部门经验丰富,保障岸坡安全稳定的要求容易达到,但在景观设施的管理方面,就需要多部门配合,比如市政、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历史文化管理等部门共同参与,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很重要,建议在方案设计时成立临时协调工作组,综合参考各部门的意见,设计合理方案。

三、结 语

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成绩。梧州市作为全国重点的防洪城市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防洪工程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出新要求。本文通过以上综合分析,简述梧州市防洪工程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的设计思路,对城市防洪工程岸坡整治与景观提升工程有效结合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一些探讨,可对其他类似岸坡处理及景观提升设计思路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33-02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教师指导为辅,使学生在团队协作下主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共同制定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笔者在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中尝试了项目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1.1 课程与项目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中动物饲料配方设计。

1.2 教学目标

学生在了解动物常用饲料特性和动物营养需要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饲料配方设计,熟悉动物饲养标准及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试差法设计饲料配方的方法步骤,培养小组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项目设计

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出比较合理的饲料配方。要求:遵循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所选用的饲料符合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设计步骤完整;配方的主要营养指标与饲养标准的偏差在±5%以内;配方的成本合理。

1.4 项目实施过程

1.4.1 明确任务。以3~5个学生为1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1个主题,明确任务。例如:设计蛋鸡饲料配方、设计生长肥育猪的配方、设计奶牛饲料配方等。

1.4.2 制订计划。学生根据所选择的主题进行整体规划,并进行小组内分工,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明确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任务,制订完成项目的实施计划。教师根据各小组展示的项目计划是否合理、可行,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

1.4.3 项目实施。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养殖生产调查、营养需要量的确定、饲料原料的选择、配方的设计与调整等过程,教师进行指导。

1.4.4 项目评估。通过学生设计的配方的展示、教师的提问、小组的自评和互评,师生共同评估项目的完成情况。

1.4.5 项目总结。经过各小组成员的实践活动,每组都设计出了饲料配方,但与饲养标准的相符程度不一。据此,对配方设计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归纳,对设计不合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配方的进一步优化。这样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配方设计的技术要点。

2 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任务的实践过程。在饲料配方设计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具有很大优势,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是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过程。学生通过项目的完成,通过对技术问题的探究,激发了创造的欲望,享受到创造的乐趣。在小组学习讨论中,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化的;答案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答案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强调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学生在配方设计过程中,通过独立查阅资料、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独立实施项目方案等步骤,学生的技术设计以及利用所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

2.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教学法强调小组活动,由3~5个学生为1个小组,各成员既要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又要主动与其他成员讨论,共同完成小组的项目。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项目教学法面临的挑战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其核心不再是把教师掌握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即不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去寻找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其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因此,项目教学法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源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着诸多问题。

3.1 教师的工作量加大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教师在课前不再是简单的备课和编写教案,而是要花费很大精力去精心设计项目,为项目作准备,确保项目的正确选择和设计的合理。为此,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且教师要精心设计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细心和耐心地指导,对学生要有信心和爱心,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2 教材需要改革

传统教材片面注重理论的系统性,往往内容比较深奥,理论脱离实际,不利于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给项目教学带来困难。因此,应对教材进行改革,内容尽可能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体例尽可能项目化、任务化,并与生产过程相衔接,便于实施项目教学法。

3.3 学生人数与实验设备台套数不匹配

目前高职学生班级人数普遍在40~50人,有的甚至更多,而实验室仪器设备台套数往往较少,不能满足项目教学法的需要,有的甚至只能分2批实验,教学时数和质量难以保证。

3.4 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偏低,自学能力较差,给项目任务的完成带来一定的难度。

4 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4.1 项目设计应注意实用性

项目的确立是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教师要在项目设计上动脑筋。设计项目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实践,完成项目所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应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尽可能与生产实际接轨,学生有独立进行工作的能力。

4.2 项目的难度要与学生的水平相当

项目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就要求项目的难度把握一个“度”。如果太易,容易造成学生的浮躁情绪;如果太难,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项目的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

4.3 教师的指导要恰当

项目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但应注意指导方法,一般应采用启发式的、非正面的提示性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4 项目评估和总结必不可少

在项目完成后,应加强评估和总结,通过小组评议、组间评议、教师评议等方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总结还有利于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学生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该知识去解决。

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对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具有重要价值。但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5 参考文献

[1] 张仁西.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J].镇江高专学报,2008(10):86-88.

[2] 石洋.认清形势贯彻项目教学法[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08(12):36-37.

[3] 李娜.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2):111-112.

[4] 张骏.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探索[J].中国培训,2009(1):58-59.

篇6

一、绿色建筑概念及特征

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指的不是通常意义的绿化,而是一种概念和象征,是指在建筑可以满足居民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不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而且对人体健康无害。

1、绿色建筑概念。所谓的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建筑寿命周期里,尽可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空间,和自然和谐共存的建筑。绿色建筑对环境没有破坏性,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2、绿色建筑特征。绿色建筑遵循当地的自然、人文和气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所以在建筑时没有明确的规则、模式。绿色建筑对自然进行充分地利用,比如阳光、空气、绿地,有效地联通内部和外部,布局十分开放,这跟传统封建式建筑布局是有很大差别的。与传统的建筑相比较,绿色建筑本身的耗能大大减少了。在建设绿色建筑过程之中要时刻注重环保。(1)节约环保。节约环保指的是人们在建造、使用建筑的时候,尽可能地节省资源利用,保护周围环境,呵护生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把由于人类对建筑建造与使用活动造成的对环境和资源的负荷与影响减到最小程度和生态再创造能力的范围内。(2)健康舒适。建立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是人们建造、使用建筑的基本要求。要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空间。(3)自然和谐。自然和谐就是人们在建造、使用建筑的过程里,爱护、亲近所处的自然环境,使人、自然、建筑三者和谐共存。只有如此才可以兼顾协调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可以实现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国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节约能源原则。目前我国人口还在不断增长,能源需求日益增长,所以建造房屋的时候,需要十分重视能源使用情况。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给建筑节能方面提出了更严格要求,既会运用新型材料,还会建立新节能体系,增强建筑的综合性能,防止能源的浪费。

2、保护环境原则。保护环境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原则,这点对绿色建筑产业来说意义重大。在建筑房屋以前,设计人士必须对施工场地进行大规模数据勘查,然后整理出详尽的信息,再制定环保方案,由材料、结构和外观等大方面分析整体建筑绿色设计理念,以免有害建筑的出现。

3、消除污染原则。对污染进行消除是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里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方面,在房屋建筑中,提出与应用消除污染的观点意义十分重大。在建筑的内部装设除污系统,除去烟尘污染,保证空气能够正常流通,与此同时在施工的时候要采取各种方法,降低噪音污染,以保护生态环境。

4、低消耗原则。影响房屋建筑的内部环境因素之一就是热能损耗,特别明显地体现在传统工业设计之中,找不到很好的办法进行处理。绿色建筑遵循低耗能原则,良好地控制建筑内外的热能,维护工业生产的良好环境。

三、传统房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房建过程中污染问题。如今我国提出节能减排的理念,房屋建设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以优化改造房建行业。在传统设计中会产生很多污染,严重情况下会对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设计者没有考虑绿色设计理念的运用,忽略了防污处理措施,因此加重了生态环境负担,对附近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房屋质量问题。建筑设计中首要问题就是质量问题,在房建设计阶段要进行评估、考量,保障建筑的质量。在传统房屋设计中,忽略了质量问题,为以后的重建、返工留下了伏笔,不仅加大了房建成本,还会加重污染与资源浪费。

3、房建的成本问题。所有企业都想赢利,都会关注成本方面问题,房建行业也如此,而且房建的项目要投入大量资金,若不控制成本,可能会血本无归,对项目经济效益造成影响。房建初始阶段就影响到成本问题,设计者需要有很强的成本控制意识,对项目进行详细考量、规划,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但是,当前很多设计者没有合理分配材料,没有合理设计房屋的结构,导致工程返修,造成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四、在房屋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体现

房屋设计为迎合时展的要求,根据房建中的问题将绿色的设计理念导入房屋设计之中,给整体建筑发挥其良好性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这一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

1、改造房屋设计工艺。在绿色设计理念的指引下,设计方要优化改进房屋建筑的建造工艺,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后期建设与建筑设计要求相符,还可以提升建筑的现代气息。其中最常见到的改造手段是简化工艺,即确保建筑设计质量前提下,调整那些比较粗陋的工艺,使房屋建设可以与节能降耗的要求相符合,与此同时还可以在短期之内完成预定工作量。

2、改良房屋建设所使用的原料。只有对房屋建设使用原料进行不断地更新,才能与建筑业对环保的要求相符合,使用、普及大量绿色材料,实现了建筑节能,也体现出现代建筑的特点、风格。在房建时改造混凝土材料,除满足基本建设需求,设计人员还添加了绿色设计,让它们成本更低、材质更好、性能更强。

3、在房屋设计中安装除污系统。在房屋设计中除了要进行环保节能设计以外,还应安设除污系统,结合居民使用实际情况和出现的污染问题,安装专业除污控制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污水正常排放。有时房屋建设也会用在工业方面,这就需要安装专业的给排水系统和排烟系统,确保生产过程里空气和水质量良好,及时地处理、净化,避免产生严重的污染。

4、优化房屋设计结构。从目前的房建来看,建筑的结构主要有单层建筑与多层建筑两种,如果引入绿色设计的理念,能全面优化每种形式的建筑,既确保满足建筑性能需求,同时还能升级整体结构形式。特别是居民住宅,设计者更要重视结构空间使用,把层高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不要影响居民视线和居住舒适度,还要在规定范围高度上合理设置房屋层数,降低结构的承载,强化结构构件,加强房屋抗震能力和抗病害能力。

五、结束语:

总之,在房屋设计中,越来越重视应用新的材料与技术,建造耗材少、几何外形美观的建筑物,展现建筑的时代气息。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也随之深入到城市建设中,同时这个理念也被广泛应用到了房屋的设计中,如今很多产业基地在设计项目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应用了这样的理念,特别是强调了除污环保和节能低耗的设计思想。

参考文献:

篇7

1.起源与内涵

儒家、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对中国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起源于儒道美学,大多来自艺术创造过程中的欣赏与总结,注重内在的表现形式。几千年来,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建筑学家、艺术家在这一领域进行持续深刻的研究,由此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美学体系,其中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使国民从思想到行为都受到了根深蒂固的影响。

2.表现形式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方面表现得庄重典雅、震撼人心;另一方面突出的是潇洒飘逸、清新脱俗的韵味。传统美学追求视觉上的震撼与心灵上的慰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倡回归自然、回归淳朴,注重内在生命的自由和大彻大悟的体验,因此对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精神高度重视。

二、传统美学中“和”的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影响国民最深远的便是“和”。西方美学中突出的重点是“个体”,强调具象化,以实为主。而中国传统美学体系更强调整体意识,追求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和谐,追求的是意境美。“和”的思想使得在室内设计时人们偏爱淳朴、自然的色彩,如青砖黑瓦、白墙褐窗。中国传统室内设计取材也大多来自天然,因此古代室内设计以木材为主,高级木料素有属于自己的香味,且气味不温不火,沁人心脾,故有“古色古香”之称。中庸思想用“适度”一词来概括恰到好处。如室内设计,若无任何装饰便会觉得寒酸,没有气质;若装饰太多又会显得俗气。恰到好处的装饰不仅使人身心愉悦,又能衬托出屋主的内在精神追求。

三、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

1.前期发展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各国文化开始交汇,其中也包含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与国外相比较,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起步较晚,且20世纪90年代的室内设计在当时只能算是装修和建筑上的概念,还未跟上人们生活发展的步伐。

2.近期发展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室内设计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购置房屋时更加重视室内装修设计,一般会请专业的室内设计师为自己的房屋进行室内设计。而室内设计也不再局限于满足居住,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观赏性的艺术作品。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也演变为前景光明、人才辈出的热门行业。在这期间,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迅猛发展并独树一帜,设计师在各种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3.未来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室内设计这一行业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设计所用材料越来越注重绿色、健康和环保。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各国文化互相交融,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也不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显得越发重要,凭借这一特征才能在国外文化的影响下保持自我、独树一帜。

四、室内设计蓬勃发展的原因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物质需求,更加注重精神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人们不再只要求能够御风防雨,而是更多地追求视觉上的美感,对房屋舒适度的要求也日益上升。同时,不同的室内设计风格可以显示出房主不同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审美格调。室内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还能让人们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留有一块净土。在一天劳累的工作结束之后,谁都想回到一个温馨、美观的家中。此时,室内设计甚至已经超越装饰本身,可以提供给人别样的审美乐趣和心灵寄托。房屋不再只是一个居住的地方,更是人们内心的归属,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

五、中国现代室内设计对传统美学的借鉴

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大量值得我们借鉴的内容。我们需要取其精华,继承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内容,摒弃与时代脱节的思想。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思想精华对中国现代室内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对道家思想的借鉴

道家文化是中国主流文化之一。老子认为“道法自然”,一切要顺其自然,提倡不留痕迹,化有形为无形,凭借有形的修饰达到无形的效果,营造独特的意境。就空间而言,老子倡导空间的实体和虚无、设计与功能之间辩证而又统一的关系,认为建筑之内的空间中重要的是人们能有效利用的空间,而墙壁、门窗、装饰等都是次要的,是为了便于人们居住,因为人们使用的只是没有任何实物摆放的那部分空间。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对建筑的艺术设计、人性化设计都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当代中国设计师、艺术家甚至西方艺术家都对他们的哲学思想充满崇敬之情。

2.对儒家思想的借鉴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可见儒家学说的影响极为深远。儒家思想强调天、地、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统一,有“天人合一”之说。与大自然的协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设计思想如今仍影响着现代室内设计,是其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之一。中国建筑中的木质结构就和这种理念相契合,创造了大量与大自然融合无间的居住环境。

3.对禅宗思想的借鉴

禅宗的设计风格在众多室内设计风格中是别具一格的。禅宗提倡个人的知觉感受和处处留白的思维方式,以通过思考实现心理上的洒脱与自由。在禅宗看来,规模小反而更能扩展人们的想象力。其构成元素以沉静的色彩为主,也以接近自然材质的色彩为主。禅宗喜静,设计风格也如此,以简约为主;家具设计上提倡干净利落,不使用繁琐的线条,让空间显得简洁大方。

六、借鉴传统美学的方法借鉴

传统美学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简述为对传统类型的积累与传承、传统风格的简化与变化、传统元素的整合与修正、传统形式的创新与分离以及传统意境的创造,逐渐将传统美学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中国传统美学中,室内设计的审美意境也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但主要集中体现为自然美、形式美两个方面,其中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诗情画意是其着重描绘的内在表现形式之一。

篇8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的巨匠,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系统理论,其思想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影响巨大,孟子赞誉墨子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墨子反对穷奢极欲的行为,其多种主张超越时空具有普遍适应性。《节用篇》中提及的注重“致用”、主张“利人”,反对过度装饰的工艺美术思想,预言了现代设计哲学的发展方向。

1《墨子・节用篇》产生的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贵族侈糜腐化。统治者为了扩张疆土,征战不断。墨子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曰“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饱死者,不可胜数也”。墨子严厉批判这种腐朽的社会现实,认为战争是最大的浪费。墨子在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所谓“强本”,即重视农业、手工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节用”,即节约开支,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实用和符合民意的。墨子从天下百姓的立场提出“节用”的经济观,也是墨子提倡“兼相爱”以谋求“国家人民之大利”主张的体现。

2《墨子・节用篇》的思想剖析

“圣人为政一国,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墨子・节用上》)。即一个好统治者只有从内部实行节约开支用度,才能实现国家财富的增长,而不是从外面掠夺而来的。“节用”观是墨子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

墨子的“节用”观主张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消费需经济实用,反对过度消费并提出了相应的准则。在服饰设计上,墨子主张衣着“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墨子・辞过》)。其他的装饰“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在饮食原则上,“增气充虚,强体养腹”即可,不穷极五味,不招致远国珍贵奇怪的食物。在建筑设计上,墨子认为营造宫室的目的只是为御寒避暑、别男女之礼。此外凡属劳民伤财,“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墨子・节用 上》)。在交通工具设计上,主张遵循“车为负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的设计原则。“节葬”是墨子针对统治者耗费物资丧葬而提出的节约主张,提倡用“节葬短丧”代替之前的“厚葬久丧”。

墨子提倡的以“节用”为准则的经济思想,主要是针对贵族和统治者而言的,是在保证人民基本生活需求下的“节用”。墨子的节用观是建立在区分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基础上的。他认为只有合乎“法”或“义”的消费才是正当的消费。通过禁止一部分人的过度欲望以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其具体标准是“物以致用”,“致用”是指衣食住行能满足人民基本的生活需求。“节用”的出发点实际上就是“利民”。

3墨子“节用”思想中设计原则的论述

墨子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提出“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的节用观,提倡设计只需能做到对人民有利、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的功能就可以“止”。墨子的设计美学思想判断事物的利弊人民的现实生活是否从实际效用出发,“利人”在当时物资不丰富的时代是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现在艺术设计理论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基准点。从这个基准点出发,墨子提出的设计美学原则:产品设计的实用性、建筑设计的功能性艺术审美活动的利人性思维早已包含在古代工艺设计和工艺制作的基本原则之中。

墨子在服饰设计的选料和色彩上认为,“冬则轻暖,夏则轻清,皆已具矣。”墨子“节用”观倡导的服饰设计法则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简约化都属于时代环境下的产物,但亘古不变都是以追求舒适、合体为设计服饰的最根本原则,必须保障产品功能与用途的充分体现,关于这点的论述是墨子对服饰设计具有前瞻性的思考,也是墨子核心设计思想“功能第一”的观点的体现。这与现代设计中包豪斯提出的“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相一致。

墨子的建筑观详细阐述了房屋功能性的设计原则,“高足以辟湿润,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墨子・辞过》)。由此看出墨子对房屋功能性的要求与现代设计中对功能性的关注如出一辙。房屋设计要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在当时社会设计的形式是次要的。威尔得在《为艺术清除障碍》一书中强调:“根据理性法则和合理结构所创造出来的符合功能的作品,乃是求得美的第一个条件”,这是现代设计倡导者对于墨子设计美学思想的诠释。

“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墨子・节用上》)。交通工具的设计要为其功能服务,这是设计最基本最切实的目标。当时的统治者完全背离了舟车便民的初衷,“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墨子・辞过》),增加繁复的工艺样式以取悦统治者奢靡的心理诉求,这对于当时的社会是不利的。墨子的“芊眠,不加者去之”与现代设计中功能主义倡导者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异曲同工。

4墨子“节用”思想的现实意义

墨子设计美学的“节用”观和现代设计中的功能主义都是对一个时期之内社会现状与经济发展不相符的客观性思考。他们都批评过度装饰所造成的浪费,但他们并不是决然地反对装饰,只是提出艺术设计应当重视设计主体的功用性。墨子从匡正时弊、安邦定国的角度出发,以限制统治者的挥霍浪费为主旨思想,以满足人民的日常需要为重要原则,是平民哲学家对社会现状的期许。

当今现代社会,在倡导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墨子的“节用”观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在艺术设计市场中也存在的产品包装过度、装修设计繁琐等问题,要求我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职业素养和责任感。从中借鉴墨子的设计美学思想对于纠正艺术设计中过度设计,以及对于构建合理的现代消费观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2:17:15:168.

[2] 孙诒让.诸子集成・墨子闲诂[M].上海:上海书局.101:99.

篇9

1引言: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造成14704人遇难 ,10969人失踪;福岛核电站1、2、3、4 机组核泄露。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地震的危害性如此之大,由地震造成对建筑物的损坏,占地震灾害的绝大部分。地震中很多次生灾害如人员伤亡、火灾等多数也是由于建筑物倒塌引。目前我国抗震设计的目标是“小震不坏,大震不倒”。即当地震烈度小于设防烈度时,房屋应基本完好;当地震烈度大于设防烈度时,房屋建筑即使产生较大破坏,也应保证不出现即时的垮塌,以使人员能够有逃生的时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80年代以前的建筑大量存在,这些建筑大多未考虑抗震或抗震能力较差。有些房屋虽经过抗震加固,整体抗震性能依然较差。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在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交通运输能力较差的地区,使用较易就地取材的砖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砌体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大量存在,而作为低层公共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也将大量存在。因此,如何从设计上提高高设防烈度地区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在罕遇的强震作用下的防倒塌能力,应是今后工程抗震研究的重点。

2建筑物抗震的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甚至新的设计思想得到大量的应用,大大丰富了提高建筑抗震能力的手段。如使用更高强度的建筑材料,能够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并降低结构自重。而与之相比,新技术、新设计思想的应用,能够更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其中,隔震和消能减震就是两种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新技术。

1.隔震技术

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隔震技术是国际上热门的工程抗震新技术。它通过把隔震消能装置(如橡胶隔震垫)安放在结构物底部和基础(或底部柱顶)之间,把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这样,改变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作用,明显地减轻结构物的地震反应,达到“以柔克刚”的效果。国内外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隔震体系一般可使结构水平地震加速度反应下降60%左右,从而消除或有效减轻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的安全性。隔震体系具有很大的垂直承载力(50T-2000T)及很大的垂直压缩刚度,而其水平变形刚度较小(0.25kN/mm~l_8kN/mm),水平极限变位值较大(i0―50cm),它具有足够大的初始刚度,以抵抗风荷载和轻微地震,当强地震发生时,又能自由柔性滑动,而变形过大时,刚度回升,具有保护和限位作用,钢板夹层橡胶隔震垫具有较大的复位能力,在多次地震中自动瞬时复位。同时,它耐久性能好,一般使用寿命可在70年以上,远远超过一般民用建筑物50年使用寿命的要求。l994年1月l7日,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该市相距不远的两个医院,一个是隔震的,地震时医师护士照常工作;另一个是不隔震的,损坏厉害,一直无法恢复工作。l995年1月17日,日本神户大地震,该市的西部邮政大楼和松村研究所大楼等隔震房屋经受了地震的考验,房屋结构安全完好,仪器、设备、装修等丝毫无损。根据其特性,一般来说隔震技术主要适用于较重要的低层和多层建筑,如医院、学校、商场、科研机构以及重要的指挥职能单位。

2.消能减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的方法是指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以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目前在日本、美国已有了一定数量的应用,并在震害中有较好的表现。

我国从九十年代开始,也以试点的方式在一些工程中应用了这些技术并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新的抗震设计规范已给出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工程应用的指导性意见,标志着这些新技术已进入实用性阶段。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虽能够大幅度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但目前其建造成本较高,且其技术从设计到构造,施工均较复杂,合理地掌握和实施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新技术距离大规模推广和应用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准备。

3以合理的设计提高安全性能

篇10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 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篇11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风格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风格元素在世界上与其他国家的风格元素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在现代室内设计里运用中国风格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内涵息息相关,这就是中国风格元素与世界上其他风格元素的区别所在。

一、室内设计领域里传统文化的中国风格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儒家、佛教、道家思想在相互斗争、融合中逐渐形成各自独有的文化内涵体系。一直以来,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中国风格元素在世界现代室内设计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中国风格元素的室内设计可以追溯至唐朝,当时的室内设计已经蓬勃发展;明代达到顶峰位置,而且影响巨大,相同时期的外国设计领域里都有中国元素。可见,中国风格元素在古今中外室内设计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是因为它融合庄重、优雅的重要品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元素。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因为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作奠基。现代室内设计师喜欢将中国风格元素运用到具体的室内设计作品当中,那些中国风格元素与传统符号通过现代手法与材料变得随处可见。为此,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中国风格元素,如何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中国的传统艺术,并将之很好地融入到室内设计,一直是室内设计师们热衷于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设计领域里中国风格元素的表现与运用

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代表东方潮流的中国风格元素与西方欧美风格元素的交流与碰撞是必然的。中国风格元素的设计形式作为国际众多室内设计风格的一种,它拥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种中国元素的设计风格同我国传统的儒、佛、道文化思想有很大联系。室内设计领域里的中国风格元素应该重新探索我国文化的精脉,毕竟这也是代表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那么现代室内设计里中国风格元素怎么体现?

(一)设计理念的运用

中国风格元素的设计理念传达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居住环境方面的一种物质表现与精神追求。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形成以下几种设计思想。

1、“宜设而设,精在体宜”。“宜”的设计思想包含“因地因人制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琢”的意思。这种“宜”的思想,在明清时期一直被当作室内设计的核心标准、核心概念。“宜”的设计思想是根据室内空间及个人的喜好进行个性化设计,设计时还提倡简单,剔除繁杂的风格,注重追求自然,不刻意去追求所谓的精雕细琢的工序。例如,传统的中国民居以厅堂、卧室、书房三个大区域的合院整体布局,通过房子长、宽、高的某种比例关系寻求能否冬暖夏凉;在单体空间布局上,遵循五行八卦学说中阴阳平衡、古代风水学等思想。在室内设计中,卧室中床、桌子、柜子的摆设就要体现“宜”的思想。

2、“删繁去奢,绘事后素”。“删繁”与“去奢”,都是指删去那些过于纷繁复杂的装饰与没有必要摆设的各种样式的奢侈品。“绘事后素”是孔子所提倡的关于美的一种思想,见于《论语・八佾》。绘事是装扮出来的美丽效果,“素”是自然、气质美,体现出一种“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文化追求,这也是中国士大夫所提倡的文化追求。中国传统民居注重简单、朴素,通过民居室内设计体现居住者向往的“朴素平淡”的生活理念。

中国在农耕文明所处的时间相对较长,中国的先民大多数是农民,即劳苦大众们,较少是大官显贵、地主老财等,因此平民思想突显。对于士大夫,正如《陋室铭》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士大夫体现的人生意义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民居的设计思想上也有此体现。室内设计不需要奢侈的家具,只求清新、自然、简朴,一个书画案、一副茶具等,简约而不缺乏,这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简约生活态度,体现了房屋主人那高洁傲岸的情操。

3、“因景互借”。因景互借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整体观。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喜欢将居室、住宅、庭院与大小环境一起综合来考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艺术化的生活环境,如阳宅阴宅等都讲究堪舆。“因景互借”追求一种整体和谐,即大家相互共赢的思想,追求室内设计局部整体一致。

在传统民居的四合院中,室内装修、家具的摆设、家具的品质、室内装饰都要相互借景,达到整体和谐;在色彩、图案选择上与室内的墙壁、室外的景色相搭配。我们现代家庭室内装修,仍然保留着这一份传统设计的思想。一般而言,中国先民将房屋设计同周边环境考虑在一起,其目的是为了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某种新环境。

(二)家具的运用

仔细鉴赏那些具有中国风格元素的家具,不难理解这些家具都具有某种生命力。虽然或许只是整个空间的一个小小的细节,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的气质。毕竟经过几千年传承沿袭下来的中国风格元素的家具,大浪淘沙后可以说是具有极高的融合性与代表性。家具的运用在室内设计中可谓别具一格,主要体现在“案、桌、椅、床”四大家具类的运用。桌子在居民家中根据用途主要有长桌、方桌、书桌、餐桌等。例如,一般居民家中的方桌被当作是主人的“社交”桌,因此,无论从材质到做工都是要代表着主人的脸面,“社交”桌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面貌。

我们在关注中国风格元素家具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的是家具设计所蕴含的中国劳动人民在家居中的智慧。例如,中国民居中的“案”一般分为供案、画案、书案。案原本是出现在神圣的场合,即供案,随着时代的发展,才出现画案、书案等符合居家的生活化的演变。现代家庭中,我们仍旧能看到那些质朴的原材料做成的家具,例如编织的竹桌椅等都没有刷漆,这些家具主要作为茶几,在喝茶聊天之时,更显出悠闲自乐的情趣。自古竹子就与中国先民有着自然和谐的关系,所以用竹子做成的家具一般不会上漆,这是中国人追求自然、朴实、亲切的一面。另外,利用家具来注重细节,可突现出效果。在现代结构的住宅中,如屏风、帷幔、翘头案等家具被设计师作为局部装饰,能达到移步换景的装饰效果。

(三)装饰的运用

现代室内设计的中国传统装饰也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因为它融合庄重和优雅的双重品质,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元素。在中国风格元素中,常应用于室内设计的一般表现符号有,雕花纹饰、家具、织绣、窗格门扇、绘画、书法、印染、中国瓷器饰品等。

篇12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 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篇13

到了1943年,美国的Biot教授提出了弹性反应谱的概念,反应谱是指按地震波作用在单质点体系上时,求得的位移、速度或加速度等反应的最大值与单质点体系自振周期间的关系。反应谱理论考虑了自振周期、振型和阻尼等动力特性以及共振效应,考虑到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至今它仍然是各国规范设计地震作用取值的基础。动力法把地震作为一个时间过程,将建筑物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选择能反映地震和场地环境以及结构特点要求的地震加速度时程作为地震动输人,计算出每一时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鉴于其优点,我国抗震规范[lj规定在计算结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时可采用此方法。

新的抗震理论是基于对现有地震资料的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的。1989年美国发生的I碑omaPrieta地震和台湾的集集地震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灾难。这促使理论界和工程界对现行理论进行了反思。上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学者闭率先提出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最早应用于桥梁设计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后,美国加州工程师协会等机构以报告的形式提出了PBSI)的设计思想和相关的建议。我国学者对基于功能的设计理论也进行了深人研究。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学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5,们,为PBSD的推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PBSD的特点

目前,世界各国主要采用两水准或是三水准设防的设计思想,不同的是各国在对结构弹塑性的考虑上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对弹性反应谱的折减有所不同。

3甚于结构性能的抗越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确定地震设防水准、结构性能水准、结构抗震性能目标、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方法等方面。

3.1地震设防水准

地震设防水准是指工程设计中如何根据客观的设防环境和已定的设防目标,并考虑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来确定采用多大的设防参数。我国现行规范采用“三水准”的地震设防水准。它的问题在于虽然考虑了基于性能理论中的多级设防水准,但是由于第一和第二水准的重现期和超越概率相差很大,那么在处于二者中间的重现期和超越概率的房屋设计就变得不经济或者是不安全。美国加州结构工程师协会的放眼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建议采用新的地震设防水准[2〕。

3.2结构性能水准

结构性能水准是指结构在特定的某一级地震设防水准下预期损伤的最大程度。2004年,我国研究机构和学者在积累总结以往世界各国的大震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了相关外国文献,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性态通则(试用)广〕。《通则》对结构性能水准提出了新的建议,这表明我国在考虑结构性能水准上从原来的定性考虑逐渐向定量考虑过渡,其发展的方向将逐渐与国际接轨。但是,该《通则》所建议采用的结构性能水准仍然没有对结构或者构件的具体力学指标以及具体设备的运行情况给出明确的说明,只给出了一般性的建议。按照美国联邦紧急救援署提供的资料建议,基于性能的抗震研究可以采用四个性能水准:水准1基本完好:无永久侧移;结构基本保持原有强度和刚度;结构构件以及非结构构件基本不损坏。所有重要设备仍正常工作。水准2,轻微破坏:无永久侧移;结构基本保持原有强度和刚度;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有轻微破坏。电梯能够重新启动,防火措施得力。水准3,生命安全:所有楼层都有残留强度和刚度;承受重力荷载的构件仍起作用;不发生墙体平面外失效或女儿墙倒塌;有永久侧移。隔墙破坏,建筑修复费用可能很高。水准4,不倒塌:几乎没有残留刚度和强度;但承受荷载的柱子和墙体仍起作用;有大的永久侧移。每个性能水准都对应了具体的控制指标,如:结构的侧移、刚度、强度,结构和非结构构件的损伤情况,设备的运行情况[4J。

3.3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结构性能目标是针对某一级地震设防水准而期望建筑物能够达到的性能水准或等级。性能目标的建立需要综合考虑人员居住情况、场地效应、结构功能与重要性、投资与效益、震后损失与恢复重建、潜在的历史或文化价值、社会效益,社会公众的反应以及业主的承受能力。它是抗震设防水准与结构性能水准的综合反应。加州工程师协会的VisionZo00报告建议将结构性能目标划分为3个等级(基本目标、重要目标、最高目标)[2〕。

3.4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自提出以来,在国内外都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但是怎样把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合理并且简单有效地应用到实际设计中,目前尚无统一方法和标准。目前,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有承载力设计方法、基于位移的抗展设计方法、能量设计法。

当前,基于承载力的设计方法被世界各国规范所采用。以我国为例,它的设计思想是:第一阶段:对于一般结构在中、小地震作用下采用弹性计算方法,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采用底部剪力法或者是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地展力,并与其他荷载通过分项系数法进行组合,计算截面的承载力和构件的配筋,对于较高的建筑物还要控制其侧向变形。第二阶段: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结构采用弹塑性计算方法。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法或者是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验算其基本烈度相对应的罕遇烈度地展作用下结构的弹塑性层间变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防止机构由于薄弱部位产生的弹塑性变形,导致结构构件破坏甚至引起房屋倒塌。

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是基于性能设计理论推荐的配套设计方法。它以位移为设计起点,以层间位移或者其他变形作为抗震设计的控制因素,进行结构的截面设计和配筋,这与传统的基于承载力的设计方法在设计顺序和控制因素的选取上有很大的区别,这也说明了该方法的出发点更接近于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实际运行状态。能量法最初是由Housner于上世纪50年代末提出。它的基本假设是:结构的总体破坏是由于地展输人的总能量造成的,结构及内部设施的破坏程度是由地展输人的能量和结构消耗的能量共同决定的。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直接估计结构的破损状态,但是由于在参数的选取、能量的计算方法等方面没有一个确定的、合理的标准,所以这种方法还有待深人的研究。

4结束语

PBSD的出现是世界抗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真正达到了多级设防目标并考虑了具体量化的设防水准,其设计方法更加贴近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真实表现,可以满足社会、业主等不同需求,为理论界和工程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和设计理念。当前,各国研究机构和学者对PBSD的研究都没有完全脱离现有规范而单纯做PBSD的研究,这是因为:

(1)现有理论本身考虑了基于性能的设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