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幼儿托管服务

幼儿托管服务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幼儿托管服务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幼儿托管服务

篇1

幼儿哮喘是婴幼儿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大多在3岁以内起病,在儿童哮喘发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婴幼儿哮喘与一般儿童哮喘相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从而影响有针对性的治疗,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周口市中心医院自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收治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给予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妥溴铵压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支气管哮喘患儿共计8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吸氧、静脉滴注抗病毒、镇静、止咳、解痉、平喘及等综合治疗,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0.5~1 mg和复方异丙妥溴胺1.25~2.5 ml,4~12 h/次,2次/d,治疗5 d后进行临床观察。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患儿咳嗽、喘息、气促消失、心率正常,肺部哮鸣音和湿音消失;有效:患儿咳嗽、喘息、气促明显减轻,肺部哮鸣音和湿音减少,心率减慢;无效:治疗5 d后上述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的比较 观察组在喘息、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3 讨论

婴幼儿喘息是婴幼儿罹患下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症状,是由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气道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大多数婴幼儿喘息的发作和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最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以及副流感病毒等。喘息的病理基础是由于细支气管的炎症,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黏液栓塞使气道狭窄所致,由于婴幼儿排痰困难,因此在患下呼吸道疾病时,咳嗽与喘息常同时存在。由于哮喘症状的反复发作,可干扰患儿睡眠和白天的正常活动,给家庭带来极大的困扰。据统计,5岁以下儿童受累者估计有1300万,因喘息或哮喘而住院者达164,000人次,已成为众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是一种强力、有效防治哮喘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结合力,局部抗炎作用强,用1%~5%溶液雾化吸入即可到达全肺,可抑制气道高反应,减少腺体分泌,减少喘息的发作次数与减轻发作的程度[3]。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主要成分为异丙托溴铵及硫酸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能药物,主要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毒蕈碱受体,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促进大、中、气道扩张并使气道黏液分泌减少。硫酸沙丁胺醇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作用于从主支气管至终端肺泡的所有平滑肌,增加细胞内cAMP,使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增加,平滑肌松驰,气管通透性降低,肺通气功能改善。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吸入疗法因作用强、起效快、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优点,已在国内广泛使用。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年龄小,难以掌握使用技巧,无法采用定量吸入器(MDI)治疗,但压缩雾化器可通过高速气流对药剂表面的强力剪切作用,将其变成直径1~5μm的颗粒,只需潮气量呼吸即可直接进入中小气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药理作用[4,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喘憋、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使用方便,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且给药途径方便,安全有效,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故吸入用布地奈德溶液和复发异丙托溴铵溶液可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规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7 -750.

[2] 张正霞,罗运春,蔡晓红.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临床儿科杂志, 1997,17(2):83.

篇2

【摘要】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氧动力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40例,常规采用吸氧、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平喘等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氧动力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治疗组咳嗽、喘憋、湿音、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布地奈德; 复方异丙托溴铵; 氧动力驱动雾化吸入

婴幼儿哮喘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本院2009年3月~2010年2月运用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氧动力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40例婴幼儿哮喘,效果良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2例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中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采用吸氧、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氧动力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0.5~1 mg和复方异丙托溴铵1.25~2.5 ml治疗,2次/d,10~15 min/次,氧流为5~6 L/min,5 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3 d内咳、喘、憋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缺氧纠正,哮鸣音、湿音明显减少或消失;有效:治疗5 d上述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治疗5 d后上述指标逐渐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1.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临床表现改善及住院时间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表现改善及住院时间(d)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近几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日趋小龄化,尤其是婴幼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2]。治疗的关键必须快速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和消除气道黏膜水肿、炎症、内分泌物,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保证通气和换气功能。

2005年WHO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诊治指南明确指出[2],吸入治疗方法是目前哮喘治疗的最好方法,应当大力提倡。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控制药物,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美国FDA唯一批准用于0.5~12岁哮喘儿童的吸入激素[3]。布地奈德的主要成分为丁地去炎松,可使微小血管收缩,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阻止过敏介质的释放和降低各种过敏介质的活性,增强气道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反应性,清除气道炎症,抑制过敏原,改善支气管痉挛收缩,降低哮喘的支气管反应性,抗炎作用强[4]。

复方异丙托溴铵主要成分为异丙托溴铵及硫酸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的毒蕈碱受体,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促进气道扩张,减少气道黏液分泌。硫酸沙丁胺醇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增加细胞内cAMP,使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增加,平滑肌松弛,气管通透性降低,肺通气功能改善。两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可将药液微粒控制在3~6 μm大小,利于药物在呼吸道黏膜局部沉积,直达肺部病变,起效快,有足够的氧气吸入,改善肺功能。药物剂量小,毒副作用少,对低氧血症、严重气促、无法深吸气的患儿尤为适用。

本研究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改善咳嗽、喘憋、湿音、哮鸣音及住院天数优于对照组,使用方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7-750.

[2] 薛春霞,王亚琴,李荣荣,等.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和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40.

篇3

欧盟将“课后托管”界定为在义务教育范围外,针对学龄儿童的、儿童定期使用的任何相关安排,以便他们的家长或看护者能够参与就业、培训或其他活动。课后托管开始于上学结束,结束于家长或看护者接走儿童,包括对身体的照顾,社会化活动,玩耍及教育活动,也包括假期的托管。课外托管包括学校组织的托管或由机构,组织、服务团体或注册为保育员或儿童照顾者的个体提供的活动,或者以其他形式定期提供的托管。课外托管通常但不总是以学校设施或青年中心为基础,并提供娱乐活动或辅导家庭作业。

二、欧洲国家重视“课后托管服务”的原因

托儿服务是欧洲的一项重要政策目标。对于托儿服务,欧洲国家的政策关注点逐渐从幼儿(尤其是不到义务教育年龄的儿童)转向“上学儿童”的“课后托管服务”。

原因之一是因为支付得起的、优质的“课后托管服务”可以帮助家长在工作时间与孩子的上学时间之间找到更好平衡,因此有助于促进劳动力参与。例如在欧盟,提高劳动参与率(2020年欧洲75%的20~64岁人群参与劳动力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政策目标,因为提高劳动力参与可以消除贫困。其次,投资于优质的“课后托管服务”可以促进儿童发展。除了为儿童提供一个能够放松的安全场所外,课外托管服务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及教育发展。因此,课后托管服务对于存在学习困难或来自处境不利家庭的儿童尤其有益。

三、欧洲国家扩大“课后托管服务”的政策举措

欧洲国家正通过不同方式扩大针对上学儿童的课后托管服务。

1.首先通过立法和相关政策计划增加课外托管服务供给

例如荷兰,随着2005年《儿童保育法》的出台,上学儿童的课后托管服务学位数量增长迅速。儿童保育部门融资结构从资助供给转向资助需求。在2007-2008学年,应家长要求,荷兰政府规定小学必须为学生提供上学前和放学后托管服务。因此,课后托管服务的学位数量在2004-2009年翻了一番,平均儿童覆盖率达到22%。

在卢森堡,课后托管服务在过去几年增长迅速。尤其增长迅速的是一种被称作“活动中心”的特殊托管服务形式。这种托管形式是2005年回应日益增长的儿童保育需求而产生,主要为18岁以下儿童提供托管服务。根据法律规定,“活动中心”必须每年提供至少200天,共500小时的托管服务。另外,为了延长这些托管机构的开放时间,教育部还鼓励这些托管机构延长开放时间,以涵盖以下时间段:从周一到周六,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在 2005至2010年间,这类托管机构提供的学位数量从8000个增长到超过23700个,大部分学位都是由上学儿童占用。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芬兰年幼学龄儿童漫长的下午时间变成一个热点问题。自那时起,参与课后托管服务的儿童数量不断提高。在一年级学生中,参与比例从40.7% 提高到2011年48%,二年级学生参与比例从22.5%提高到 27.3%。未来比例还将继续提高。政府还制定了“面向儿童、年轻人和家庭福利的政策计划”,强调出台措施,确保为所有年幼学龄儿童上学前放学后提供托管服务。

2.延长学校开放时间,重新组织目前存在的课后托管服务

欧洲国家扩大课后托管服务的另外一条重要政策线是重组目前的托管服务。在大多数国家,学校上学是部分时间。延长学校开放时间,实行“全天上学”在一些国家已经进入政策议程。

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表示,政府将帮助公立学校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像私立学校那样延长到九、十个小时。这些延长的时间可以帮助那些成绩下滑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有人监督的写作业场所,尤其要确保每个学生能很好掌握数学、英语、科学、语言、历史和地理这些核心学科的知识。除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安排戏剧、体育、管弦乐、辩论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品格、自信与活力。

而为了实现机会均等及支持具有特殊背景的家庭,德国政府积极促成“全日学校”的建立,该类学校属于公立性质,就是在一般的教学时间之外,让学生在学校里受到照应的一种辅导措施,尤其是针对小学生而言。德国目前正积极促进全日学校的规划与正规学校密切结合,以期发挥最佳的辅导功能。

以柏林为例,小学的正规上学时间为7:30 - 13:30,若有特殊需求,家长可以在早上6点就先将孩子送到学校,或是放学之后让孩子继续留在学校。留在学校的学生不一定就是接受额外的课业辅导,更多时候是进行一些特殊的活动。

在希腊,“全日学校”自1998-199年起开始实施,开放时间从早上7:00至下午17:00。延长的时间安排包括强制时间和可选择的早餐、午后时段。可选时段供学生选择在教师监督下做作业。教师也可能提供额外课程,如文学,外语,计算机,体育,舞蹈和实用美术及音乐等。具体日程安排取决于参与的儿童数量, 例如,可选早晨时段(7:00-8:00),规定至少有5名儿童参与。2009-2010,有近80% 小学提供延长学校时间服务。

在葡萄牙,2006年起针对6~10岁儿童建立“全日学校”。所有小学现在必须在下午15:30至17:30时间段提供“课程提高活动”, 作为新模式部分,学校应该也为所有儿童提供午餐。

爱沙尼亚教育与研究部2007年启动一项试验项目,支持在54所学校建立“全日学校”,开放时间持续到下午18:00或19:00,旨在支持家长将工作与家庭结合 。该项目非常成功,学校参与兴趣大(申请学校达到所有学校的23%)。

3.统筹各类课后托管服务

在西班牙,几个市正共同努力协调由教育中心提供的课外托管服务和其他政府机构(如公共体育中心或公共艺术机构)提供课外活动。 尽管这些服务不是新的,但重新思考如何与教育中心协调这些的服务使用是一个新的命题。即使在大多数地方该努力还处于试验阶段,但似乎是一个促进儿童发展与社会融入的新战略。

在保加利亚,由教育部提出一项建立“个人发展和创造中心”的计划,旨在为儿童提供保育服务。在这些中心,为了制定跨部门的儿童保育政策,地方,地区和学区的努力都应该被统筹。政府要求目前的课外服务机构都转为这样的中心。

在列支敦士登,自2009年以来,“日托联盟”(由私人创立)在5个市(共11市)为学前和小学儿童提供白天托管 (结合教学与日托服务)。参与小学和幼儿园与“日托联盟”合作,由日托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上学前清晨的儿童托管、午餐托管,及下午托管(包括辅导作业)。目标是创造一个与学校形成补充日托机构体系,为4岁到中学开始年龄段的儿童提供托管服务。

四、欧洲国家“课外托管服务”政策关注重点

除了扩大课后托管服务的供给外,这些服务的质量与可支付性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政策关注重点。

1.质量

课后托管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质量。高质量的托儿服务可能有助于儿童的社会、情感及认知发展。

课外托管服务的质量可能指不同方面,如卫生与安全,托管规模,儿童―工作人员,提供的活动及家长参与程度等。通常包括组织质量与过程质量两个方面。过程质量指儿童玩耍、学习的托儿环境与体验到的师生互动质量;组织质量指可以由地方政府管理的托儿机构特征,包括儿童工作人员比例,一个班最大托管规模,课程管理,安全方面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人员学历资格和服务时间长短等。

欧洲国家课后托管服务的质量目前还缺少明确的标准和相关信息。为了评价欧洲各国课后托管服务质量现状,基于三个方面制定了质量评估标准――儿童工作人员比,一个班最大托管规模和工作人员的学历资格。评价结果显示:欧洲各国课后托管服务质量呈现多样化,这与托儿服务的公众形象、整个教育体系及社会政策的财政约束等有关。部分国家这三个指标方面的具体情况如下。

法国。儿童工作人员比为14∶1,没有规定一个班的最多托管人数,活动组织者通常拥有相应执照和文凭。

英国。法律只规定了7岁以上儿童的托管要求(3~7岁儿童与工作人员比为13∶1),对于8岁以上儿童的托管立法规定儿童工作人员比,但是政府鼓励托管服务提供者要确保最少有2名工作人员值班,建议儿童与工作人员比为10∶1;没有规定一个班的最大托管规模;《国家托儿服务标准》规定了工作人员的最低学历资格水平为中级(相当于接受过一年的基于现场系列模块培训)和高级(要求接受过两年这样的培训)。

德国。儿童工作人员比平均为10.5∶1,一个班最大托管规模为23.6人,大多数工作人员都接受过职业培训。

瑞典。儿童工作人员比为6~8岁儿童9∶1,9~11岁儿童21∶1,对于一个班的最大托管规模没有相关规定,但平均一个班的托管人数为37人,工作人员获得大学教育学学位的占60%,其他教育程度(高中学历)占40%。

荷兰。《儿童托管法》规定儿童与工作人员比例为10∶1,一个班最大托管规模为4~8岁年龄组20人,8~12岁年龄组30人,工作人员都接受过中级职业教育。

芬兰。儿童与工作人员比平均为9.2∶1,没有规定一个班的最大托管规模,工作人员有大学学历或中等后职业教育文凭。

比利时(法语地区)。儿童工作人员比为14∶1,没有规定一个班的最多托管人数,工作人员都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

葡萄牙。儿童与教师助手的20∶1,儿童与教师的比为40∶1,一个班最大托管规模25人,如果儿童有特殊需求,则最大托管规模为20人,教师助手的学历资格是接受过中等教育,而教师通常接受过四年硕士学历教育,此外教学人员还获得其他相关培训。

保加利亚。儿童工作人员比为22∶1,一个班最多托管人数为30名儿童,规定工作人员的学历为接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拉脱维亚,儿童工作人员比为23∶1,一个班最多托管23人,工作人员是受过高等教学教育的专业人士。

克罗地亚。儿童工作人员比介于20~25:1之间,一个班最多托管人数为28,工作人员要求为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

斯洛伐克。儿童工作人员比为25:1,一个班最大托管规模平均为23:1,工作人员学历要求为中等教育学专业或高等教育。

斯洛文尼亚。儿童工作人员比没有相关规定,平均为16:1,最大托管规模为28人,工作人员学历资格,其中教师接受过高等教育或大学学历的占50%,辅助人员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50%。

2.可支付性

在大多数欧洲国家,课后托管后服务都获得某种形式的政府补贴。但是各国的实际财政计划存在巨大差异。在一些国家,如爱沙尼亚、立陶宛和希腊,课外托管服务费用不贵,因为这些服务是作为公立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提供。而在其他国家,这些服务被视为私人责任,价格对于工薪家长而言非常高,最明显的案例就是爱尔兰和英国。

具体而言,欧洲国家课外托管服务收费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1)免费或低收费

在爱沙尼亚,学校通过“日托小组”提供课外服务。大多“数日托小组”是免费的,只有第二顿餐的成本由家长支付。在立陶宛,由公立学校提供的课外托管服务,尽管机会相当有限,每周只开放2~3小时,但是是免费的。在希腊,全日制公立小学的选修课程都是免费的,大约90%的课外托管服务是在被称为“创造性儿童职业中心”进行。这些中心收费较低,每月20~60欧不等。在丹麦,低收入群体可能免于付费。在芬兰,家长可以申请低收费或免费;在挪威,部分课外服务免费。丹麦的课外托管服务价格相当昂贵,因为每天只涵盖几小时。但贫困家庭或需要额外社会政治需求的家庭可以获得免费的托管服务。

匈牙利托儿成本主要由三个渠道进行资助: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用户付费。绝大多数课外托管服务是由地方政府提供,免收费用。家长只需支付餐费。这些成本不能高于家庭收入的20%,大多数儿童都有资格获得某种形式的补贴。此外,私人提供的课外托管服务比例正日益提供,费用昂贵。

在波兰基于学校的托管服务是免费的,除了一些辅助课程活动,短途旅行和用餐涉及的费用。在许多学校,家长委员会会捐赠部分经费(每学年从3至50欧元不等) 。

(2)由家长付费,但是费用根据家长收入浮动或进行价格控制

在德国,大多数城市根据家长收入对儿童托管进行补贴,但是差异很大。德国的“全日学校”可分为“开放式”与“条件式”两种性质。“开放式”是在正规学校开放时间(7:30-13:30)之外由家长视情况让孩子提前或延迟在校,前提是学生具有特殊的社会、家庭及教育背景,费用根据家长收入而定;“条件式”则是在一周内至少有四天8:00 - 16:00的正规上学时段,报名者有参加的义务,除了餐费之外,免付其他费用。若有提前或延后的需求,则视家长收入另加费用。

在法国,课后托管服务成本由地方政府规定,通常根据家庭规模和收入按比例增减 。在荷兰,家庭收入最低的家长只需支付8%实际托管成本,最高收入群体则需支付40%的实际托管成本。在葡萄牙,家庭支付的服务费用与收入挂钩。比利时2006年将托儿成本税收折扣扩大到3~12岁儿童。

还有一些国家试图通过设定收费上限对服务价格进行控制。2002年1月瑞典规定了针对学龄儿童的托管服务的最高收费限额。在捷克,立法规定了“学校俱乐部、娱乐性俱乐部以及艺术学校服务”的最高收费额度。因此,尽管收费不是与收入挂钩,但价格非常低。另外,在斯洛伐克,为儿童提供托管服务的“学校俱乐部”是由市政府和公共机构建立,每月收费最多不超过儿童最低生活标准的15%。

(3)发放教育券

在卢森堡,2008年设计,2009年3月1日引入“教育券”。教育券发给0~12岁的所有儿童,不管其家长的收入状况如何,每周为这些儿童至少提供3小时的家庭支持(可以在托儿所、日托中心等进行)。其他时间按照不同的价格收费。21小时托管服务可以获得折扣价格(最多每小时3欧元)。超过21小时的托管服务每小时收费最多7.5欧元。每周超过60小时的托管服务,家长负全部费用。

德国2011年1月了实施了“教育补贴一揽子计划”,目的是促进来自低收入家庭儿童的社会融入。这些家庭能够获得一张教育卡,用于不同的补贴项目,包括上学、日托和在学校或日托中心的午餐等。卡上没有钱,只注明享受的服务种类。该计划由地方当局负责实施。

(4)费用较高,同时没有对价格进行限制

在波兰,由私人运营的课外托管服务为家长提供大量收费选择,可以按小时收费,按天、按月或年交费。对于最低工资收入者,每月参与私人提供的托管服务的成本负担不起,占到有一个孩子家庭的毛收入的30%~50% 。对于一名平均工资收入者,私人托管服务更容易负担,占有一个孩子家庭毛收入的12%~22% ,因此,家长收入及家庭需要托管的儿童数量影响私人提供的课外托管服务的可支付程度。

在保加利亚,学校是提供课外托管服务的机构之一。他们由州及市政府预算资助。其他托儿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的服务价格不同;私立课外托管服务价格高于由学校或市政府提供的托管服务。课外托管服务形式的可支付性对于低收入家庭和有很多孩子的家庭是一个问题。

意大利要求家长支付上学时间之外的服务费用。在2009-2010学年,由家庭支付的课外托管服务平均成本为每年346欧元,北部地区家庭收费最高,每年372欧元,南部地区家庭收费最低,每年291欧元。

拉脱维亚没有对课外托管服务价格进行规定。每所学校或其他提供托管服务的机构自行制定价格(获得全额补贴的服务除外)。价格根据学校财务状况、托管规模及放学后活动持续时间以及提供的服务类型,差异很大。

奥地利根据居住地补贴课外托管服务成本各异。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比中等收入家庭(79欧元)花费更多,分别为126欧元和131欧元。因此,从绝对数和相对数来看,低收入家庭都支付了较高的成本。家长支付部分占到公立托儿机构成本的10%。

篇4

留守儿童托管服务行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行业,其主要功能是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餐饮和课余教育辅导,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为了解白河县留守儿童托管情况,5月中旬,笔者先后深入到白河县城关、冷水、构扒、凉水等留守儿童托管机构进行调研,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托管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解决了留守儿童的看护和教育问题。

一、基本情况

白河县每年劳务输出约6万余人,导致约7000余人成为留守儿童。据统计,白河县父母双方外出的小学留守儿童人数占小学生人数的23%,初中留守儿童占中学生人数的32%,高中留守少年占高中生的39%。其中进入民办幼儿园、托管中心、家庭式托管所的留守少年儿童达到近2000人,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3%。这些留守少年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可以说,留守少年儿童成为外出务工人员心中最大之忧。白河县部分私人利用私宅自办留守儿童托管处所,解决这些留守儿童的住宿、餐饮以及课余教育辅导问题。于是,留守儿童托管机构也就应运而生,并成为外出务工无暇照顾子女家庭的主要选择。据统计,目前白河县留守儿童托管机构约30个,其中托管人数20人以上的18家,如冷水镇“爱之家”托管中心,有1000余平方的专门场地,有单独的学生宿舍、餐厅、学习区和室内活动区。10-20人的12家,如构扒镇、凉水村等民办幼儿园。还有很多10人以下的亲属邻居集中托管点。全县托管机构条件较好的占总数的25%,条件较差的占75%。托管工作主要为上学时间以外的食、宿两个方面,采取包吃住、包接送,包课外辅导等方式。托管费用一般每人每月750-800元左右。托管中心采用家长委托制管理,入托时与家长签定委托合同书与安全责任书,部分托管中心入托时办理了保险业务。乡镇民办幼儿园也涵盖有周托、月托甚至年托的留守儿童托管业务。城关镇及部分其它镇还有不同规模的家庭式托管所,以经营者家庭住房为经营场所,托管人数不等。

二、存在问题

1、综合管理弱,监管漏洞多

由于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白河县各类托管机构均未取得经营资质许可。一旦出现意外,后果十分严重。部分镇的托管机构和民办幼儿园日常食品安全和托管处所安全由当地政府临时监管,情况相对好一些。但家庭式托管所因无任何部门监管,成为监管盲区,食品卫生及安全隐患就较大。由于没有明确的责任监管主体,这些经营户多数都未办理公共卫生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许可证等有效合法经营证件,教育、民政、物价、公安、食药监、工商等部门也没有法律依据及相关政策的许可进行监管,经营户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和管理,导致留守儿童的人身、食品卫生、生活等安全无法得到保证。

2、生活条件差,安全隐患大

目前白河县留守儿童托管中心都是由经营户利用私人住房或者出租房进行经营,有绝大多数托管所条件简陋,住房拥挤,无消防安全通道,多名儿童合住十来平米的房间,有的甚至一张床位两人同住,空间狭小,房内空气流通不畅,也未办理卫生、餐饮、健康等证件,存在食品安全、疾病传染等隐患。同时,由于无室内外活动场地或受活动场地面积限制,入托儿童无法开展体育锻炼、游戏等活动,少年儿童活泼爱动的天性受到抑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3、教育内容少,服务层次低

白河县留守儿童托管机构经营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不高,有的只是短期接受过师范类教育和当过民办教师,既要照顾入托儿童的生活起居,又要进行家庭作业辅导,精力和能力有限,除了管好吃住之外,没有能力对入托儿童进行德育美育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进行更深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大部分家长将孩子委托给托管机构照料,半年甚至一年才与孩子见面,有的孩子在家庭式托管所生活十年以上。由于成长过程中没有父母的陪伴,临时监护人无法完全代替父母,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等方面的保护都严重缺乏,身心成长、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咨询等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与正常孩子有所偏差。据托管中心负责人了解,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落后,对父母有抵触情绪。

三、几点建议

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亲情失落、安全失保,成为留守儿童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管理无序、安全隐患问题,要加强整治,规范管理。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管理工作

近年来,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在协助家长管理学生生活、学习教育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面对白河县7000留守儿童的现状,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托管机构希望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指导,取得合法经营手续,但因没有相关政策依据,一直未得到解决。在没有法律明确禁止的前提下,各托管机构能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自发逐步发展,并确实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就说明它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留守儿童托管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既是社会需求,也是社会责任。政府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尽快就如何规范管理制定出一套合理可行的监管方案,各部门齐抓共管,对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建立和运行进行全程的监督和规范,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适当的扶持和支持,使白河县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工作逐步完善、不断提高。

2、明确职责,落实部门齐抓共管

留守儿童托管工作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镇属地管理原则进行日常监管。所在镇要按照县政府统一设定的准入标准,根据所在镇的实际需要对申报人进行初审,并落实专人对托管机构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由于托管服务对象都是在校就读学生,教育主管部门也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教体局要掌握白河县留守儿童校外托管状况,对托管中心开办地点、规模、人数、教育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和监督,对已建成正在运营的托管中心,按照标准要求提高或改进,对拟建、新建和改建的托管中心,按照政府统一设定的准入标准进行验收,同时还应对在校生活老师和留守儿童托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其做好管护工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指导督促托管机构办理公共卫生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许可证,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公示等相关管理制度,对餐饮服务进行业务指导、验收和监管,确保留守儿童食品安全。公安、消防部门要定期对托管中心治安、交通、周边环境和消防安全进行检查,督促其配齐配足消防器材设施,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托管中心员工和学生的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和培训。从客观上讲,留守儿童托管是一项带有公益性质的事业,有着相当大程度的社会需求,也解决了部分从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从主观上讲,托管中心也带有营利性。建议工商部门比照民办幼儿园完成各项前置审批的基础上给予工商行政许可。县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应主动介入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和政府关爱留守儿童民生工程,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感人事迹,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在发展情况较好的托管机构建立联系点,为社会爱心人士搭建关爱帮扶平台,激发全社会重视和关爱留守儿童的热情。

3、家校联动,加强德育美育教育

托管机构设立应靠近学校,便于加强相互联系。外出家长应提高对托管儿童的安全保护意识,选择设施条件好、营业许可证件齐全、责任心强的托管机构委托管理。学校要及时登记和更新在校留守儿童档案,与校外托管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沟通,了解学生校外生活和学习情况,和留守儿童家长不定期电话联系,指导外出家长与留守儿童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沟通,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发展,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同时,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增设寄宿制学校生活指导老师,多方面指导关心寄宿生、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篇5

另外,今年还要启动“关爱农村娃”――农村合作助教行动计划。健全城市和农村幼儿园对口支援的制度,组织城市骨干教师讲师团送教下乡。今后城市幼儿教师晋升高级以上职称,必须先到农村任教服务。农村中心幼儿园园长也将分期、分批到示范幼儿园挂职锻炼。市教委还将与有关部门协调,建立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机制,对在职幼儿教师进行培训。

福州培训机构多渠道涉足托管市场

由于传统托管机构只负责“管吃、管睡”,对孩子素质的提高没什么帮助,目前一些培训机构瞅准家长心理,推出了“艺术培训+托管”的安亲班。

福州首个采用“安亲”模式的托管服务机构,是近日新开设安亲班的鼓楼彩艺堂培训中心。该中心林校长介绍说,之前听到不少朋友常抱怨工作忙,孩子只能交给托管班,于是她萌发了创办安亲班的想法。

林校长介绍说,安亲班除了可提供学生接送,日常午间、晚间、周末及假期的托管服务,安排课业指导、提供营养膳食等外,孩子在完成课业后还可按自己的意愿,参加由专业教师指导的各种才艺培训。如钢琴是一对一情景式教学,绘画班有线描、儿童画以及双手绘画等。老师都是大专以上的师范类学生,以便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陕西幼儿园长上岗须持安全合格证

最近,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学员,他们是来自碑林区60所幼儿园中的82名园长及保卫干事,在这里经过安全知识专项培训后,将通过考试、研讨等方式,合格者被授予安全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将取消其上岗资格。

据该进修学校的副校长刘振西介绍,这种专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在该校属首次,现在家庭大多都是“421”(即4名老人,2名家长,1名孩子)形式,家长对孩子的安全问题特别关注。这次通过让驻校民警、律师、安检工程师等,对园长及保卫干事进行幼儿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单位负责人安全事故责任、常发事故的种类和预防办法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培训,然后再经过考试、研讨,发放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园的安全意识,防止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发生。

沈阳将叫停“幼教成人化”

1月31日,沈阳市政府法制办就《沈阳市学前教育管理规定(草案)》(下称“规定”)征求社会意见。这部规定的出台,将取代13年前颁布的《沈阳市托幼工作管理规定,“规定”提出,学前教育机构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实行保教结合,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中。对于教育内容和方法违背学前教育规律,妨害或威胁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幼儿园,由教育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或暂扣、吊销办园许可证。

为保证学前教育质量和安全,“规定”对幼儿教师的身体和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教育、医务和其他工作人员不得患有传染病、精神病,并每年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规定”还对幼儿园的英语教师、保健医生、保育员等任职资格做了限定。

为防止城市发展挤占幼儿园用地,“规定”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侵占、出租、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已出售的要限期收回。城乡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空余校舍要优先用于举办幼儿园。

城市规划实施统一改造地区,应保证学前教育机构用地面积和房产总量不减少。新建规模住宅区要按规定配套并同步建设幼儿园,建成后交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可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办法举办幼儿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用途,也不得收取国家规定以外的费用。

台湾将取缔全英语教学幼儿园

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近日表示,8月起将全面取缔全英语教学的幼儿园,并禁止幼儿园聘任专职外籍教师。坊间幼教业者及家长对此毁誉参半。

主管者称,台湾幼儿园原则上不能全天全时段教英语或双语,不能单设英语科课程,也不能聘请专职外语老师教英语,严重违规者将被停止招生。但幼儿园还是可以采用“融入式”教学,在游戏、活动等课程中依教学需要融入部分英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