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关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人际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投射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投射效应告诉人们,人心各不同,莫以己心度人,莫过度赞扬和吹捧自己喜爱之人,莫严厉地指责甚至肆意诽谤自己所厌恶之人,应该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准确投射,才更易说服别人。我们要“站在病人的立场上”,学会换位思考。
一、投射释义
1、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又称为否认投射),这种投射发生在潜意识。心理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于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
2、儿童发展心理学
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儿童常认为他人的感觉与自己是一样的,即同化投射,在自我中心时期过渡不良的人常会出现同化投射。同化投射可能产生在潜意识层,也可能产生在意识层。类似的同化投射现象在成人中也会发生,它是同理心与同情心的反面,人们不由他人角度而是由自身角度认识并推测他人与自己有同感。
3、分析心理学
投射是一种我们看不到的、存在于我们自身中的事物,它们在外部现实中寻找一个与它们相似的事物,然后它们把自己投射到这个合适的吸引物中去。投射不是我们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的,投射的发起者是具有自主性的无意识心理内容,这些心理内容具有自发地反映自己、进入意识的自主功能。投射的功能起到了潜意识表达的作用,潜意识通过这种办法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沟通,为对立物的整合提供“容器”。
二、投射效应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1、投射效应的涵义
投射效应是一种“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等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爱好、特性等,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自己。罗杰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他们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了其他人身上。
2、投射效应的表现形式
投射效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射,即认为别人的好恶与自己相同,进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试图影响他人;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
具体讲,投射效应有以下三种表现:
第一种是相同投射:与陌生人交往时,由于彼此不了解,相同投射效应很容易发生,通常在不知不觉中从自我出发做出判断。自己感到热,以为客人也闷热难耐,不问客人的意愿就大放冷气空调;有的老师讲课时对某些知识点不加说明,以为这是十分简单的道理,应该不用多讲,但是,在老师看来很简单的知识,在学生看来则未必。这种投射的发生在于忽视自己与对方的差别,在意识中没有把自我和对象区别开来,而是混为一谈。
第二种是愿望投射:即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对方的投射现象。比如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希望并相信老师对他的作业一定会给以好评,结果他就把老师一般性的评语理解成赞赏的评价。
第三种是情感投射:一般人们对自己喜欢的人越看越觉得优点很多;以此相反,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则越看越讨厌,越来越觉得他有很多缺点。于是人们过度地吹捧、赞扬自己喜爱之人,严厉指责、肆意诽谤自己厌恶之人。这种现象在爱情生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人们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三、投射效应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交往的特点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关于交往的功能,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各种不同的提法。苏联学者洛莫夫认为交往的功能分为三类:即信息沟通;思想沟通;情绪沟通。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一般认为有两种功能,即传达情报和满足个人精神需要。我们概括为以下几点:
1、信息交流功能
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交往可以使人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首先在群体内部的交往,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情报,促进师生之间、同事、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团结和友谊。对领导来说,通过交往可以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态度与干劲;以及个人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有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和目标、制度的制定。其次,与群体外的交往可以获得大量外界信息,上至政府政策法令,下至市场行情,这是个体对外界适应、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在今天信息社会条件下,信息不灵,就会被竞争所淘汰。
2、情绪互动功能
人们需要交往,需要人际温暖如同生物体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一样。这种交往与集群的需要在人的需要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果阻断同一切人交往的可能性,人就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到似乎被这个世界所遗弃,非常痛苦。
3、人际协调功能
为了使群体内部各个体之间行动上的协调和默契,行动步伐和节奏的统一,为了使群体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保持协调,取得活动的效益,都需要依靠人际交往这一手段来不断取得外界环境变化的情报。
4、人际交往功能是在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节工具
群体内部的人际交往则是形成群体的舆论、士气、风气、凝聚力,是各个体之间协同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充分的人际交往,能使群体关系中、上下、左右和前后之间结合紧密,把各方面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成为统一的力量。反之,群体内部的人际交往不充分,在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破坏群体气氛,各人的目标不统一,行动不协调,引起群体涣散。
四、结语
在当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除了学历、才干等等,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以上分析可知,投射效应是决定一个人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重要要素之一,我们要认识到投射效应的害处并改之,懂得换位思考,建构起自己和谐、良性的人际关系网,在生活、学习及工作中自由驰骋。
【参考文献】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的概念: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特点及出现的原因
1.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特点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成为大学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中心型。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有优越的家庭环境,在与别人交往时,习惯于“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的处境和利益。
从我们调查的数据看出,男生和女生都认为最容易引起宿舍矛盾的原因是个人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说明不为他人着想,只考虑一己私利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自我封闭型。如今,有些大学生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从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他人的评价是非常在乎的,但还是有很少一部分的学生几乎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想法,不为他人考虑,久而久之,别人就会和他们疏远,形成无法逾越的交流鸿沟,严重影响人际关系的改善。
(3)社会功利型。任何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过交往得到提高、进步的愿望,这都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交往中的个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和达成,就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腐蚀拉拢,使个人交往带上及其浓厚的功利色彩。
(4)猜疑妒忌型。猜疑心理在交往中一般表现为,以一种假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考,对别人缺乏信任。在我们大学生平时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进步不予承认甚至贬低,同时又焦虑不安,对他人过分提防。大学生都是通过高考这拥挤的羊肠小道的幸运者,优越感便自然而然的滋生。但进入大学校园后,有的学生不能够保持优秀,学业上优越的地位,很容易产生忌妒心理。轻者出现内向、躲避,重者出现精神妄想、自杀甚至犯罪等。
2.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出现的原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功利思想的膨胀,这种思想意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方式。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拜金主义思想逐渐侵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的大学生以求财的目的与他人结交,这种裸的金钱关系并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一旦这些利益关系瓦解,这种虚伪的人际关系也会立即崩溃。
(2)素质教育的匮乏。我国目前的教育仍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一些家长、学生、老师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却忽视了无法用分数衡量的内在素质的培养。这其中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这是作为社会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和渗透性,从日常生活中、细枝末节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严重问题,为大学生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3)家庭教育的原因。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里父母总是怕孩子吃亏,慢慢的就养成孩子自私的心理。并且有些家长本身人际关系就不好,由于长期的渲染,致使孩子也反感与人交往。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很多事情孩子都是从他们那里学来的。所以有时候,做家长的应当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教育和吃亏教育,这样才会让他们真正地学会自己去了解社会、感知社会,真正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
三、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对策
1.从自身出发,注重人际交往技巧
(1)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地位。人与人的交往,是思想、能力与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因此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的个性培养,不断拓展自己的内涵,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
(2)培养主动真诚交往的态度。大学生对外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已接近成熟,但对内在自我的反省能力却有待发展。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觉得别人不关心自己,或不尊重自己,却很少反省自身。这种单向性思维容易导致交往中一厢情愿的倾向,并容易对挫折做出错误的归因。大学生要从反省自我开端,从具体行动起步,学会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有人曾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2.从外部环境出发,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认知
(1)社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也受到西方思潮的影响,逐渐养成社会功利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力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端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大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更乐意与他人积极沟通,及时解决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改善自身人际关系。
(2)家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尤为重要。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家长要摒弃溺爱孩子的教育观,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再者,在如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和平年代,家长应适当创设一些挫折教育,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和处理、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
(3)学校:加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素质教育在大学生间已经普及,但是并未能深入改善大学生夫人心理状态。因此,学校应加强素质教育,从心理上改变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和信心。
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向大学生系统传授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知识,让学生明确影响人际交往的各种因素,明确交往中的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等多种认知偏差,帮助学生消除一些非理性的交往观念,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除此之外,学校还应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组织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团队、勤工俭学等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各种社团、科技活动、协会等实践活动;并且建立和完善心理辅导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对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或咨询,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解开交往症结。
四、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意义
此课题研究对于大学生了解自己、提高自己的交际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寻找更加合理积极且适合当代大学生的交往方式,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1.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专家丁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大学生恶性报复事件,无一不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例如: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令各大学的学生感到震惊和惶恐;多年前清华铊中毒事件,那名受害的女大学生成了一名智障人士,令人惋惜遗憾;南京某大学生捅死室友事件,令人心寒。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大学生正常、舒心、充实的校园集体生活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的有利因素。
2.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确立自我价值感
人是一种理性的动物。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生一种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自我价值感。人的自我价值感一旦得到确立,生活就会富有意义,使人充满生活的热情。一个人必须不断地通过社会比较获得充分信息,使自己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才能保持其稳定的自我价值评判。
3.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据我们调查,许多大学生都喜欢独自完成任务,并不喜欢集体合作,总是认为自己独自完成更有效率,实际上却适得其反,并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团队意识十分重要。人际交往就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最佳途径,能帮助大学生在大学氛围中逐渐提高在集体中的处事能力,为走向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P129~141
[2] 罗增强.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和艺术,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2月,Vol 18
[3] 王晓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3 期,2003年9 月,P65~67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83-01
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最大的差异就是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宿舍度过,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8小时,在大学生活中居于首位。对于初次远离家乡,独自踏上求学旅途的大一新生来说,如何与人交往,如何融入宿舍这个大家庭,成为困扰他们的首要难题。因此,研究大一新宿舍交往的现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非常有必要。国内有很多关于大学生宿舍交往的研究,也有很多关于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的研究,而对于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对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的研究,探讨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 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的现状
根据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得到的资料来看,大一新生宿舍交往普遍存在以下现象:
(一) “小团体”盛行。大一新生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强烈的群需要,比任何生命的发展阶段都渴望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由于地域的差异和言语的不同使这种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不能顺利进行,这就导致了大一新生倾向于与宿舍内与自己地域差异不大、言语相同的人交往的现象。因此,大一新生宿舍内就会出现一个一个的小团体,小团体内的成员只在自己所在的小团体内活动,很少与小团体外的人交往。
(二)相互不接纳。由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根大的转变,人们不再推崇大一统的勤劳勇敢、勤俭节约,而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特别是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较强的90后,不论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还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消费观,而且他们都不愿意与自己价值观和消费观不同的人交往,认为相互之间没有共同语言。他们相互之间不能接纳,认为对方的价值观、消费观是不可取的。
(三)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有些大一新生没有寄宿生活的经历,他们刚刚由一个依赖父母老师的中学生变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技巧,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没有集体意识,不参加集体劳动,他们不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总觉得自己是对的,是别人不理解自己。这样一来,宿舍成员之间会产生许多矛盾,而且矛盾都不易解决。
二、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支持的缺失。大一新生宿舍内部“小团体”盛行主要是由于大一新生社会支持的缺失。社会支持即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属于低层次的需要,是其他较高层次的需要满足的基础。大一新生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了父母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失去了亲人和朋友的赞美,他们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都不能满足。于是他们迫切地渴望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而与和自己言语不同、地域差异较大的人交往不能使这种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慰藉顺利的进行,所以,他们都倾向于与自己言语相同、地域差异不大的人交往。
(二)首因效应和自我中心。大一新生宿舍内部出现互相不接纳现象主要是由于首因效应和大一新生的自我中心倾向。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判断。90后由于家庭教育和社会的影响自我中心倾向严重,他们特别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特别相信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所以首因效应对他们的影响更大,更持久。90后的大一新生习惯于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消费观来评价别人,他们用自己的观念根据自己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为别人下一个定义,并据此决定对这个人的态度。由于相似性可以增进人际吸引,他们选择和自己价值观和消费观相似的人交往,而拒绝和其他的人交往。
(三)缺乏移情能力。大一新生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主要是由于移情能力的缺乏。移情的能力即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很多大一新生在上大学之前生活养尊处优,父母对他们关怀备至,宠爱有加,除了学习从来不要求他们做什么,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所以他们也没有集体意识,不愿意参与集体劳动,只希望直接享受成果。而且,现在的父母很少教育孩子要懂得忍让和理解,要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使他们养成了不顾别人感受,为所欲为的习惯。于是就产生了大一新生宿舍交往中的种种矛盾。
三、改变大一新生宿舍交往现状的策略
(一)学校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提高大一新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强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宿舍人际交往能力。
(二)班主任,辅导员应该加强自身工作,培养大一新生的优良品质。作为教育者,班主任和辅导员应该采取有效的教育形式与学生紧密沟通、交流,利用有利时机与大一新生谈心,教育他们懂得宿舍同学之间友谊的宝贵,指导学生加强交往知识的积累,把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以讹传讹、不欺辱、不嫉妒他人;经常换位思考,多关心体谅理解他人,最后达到自我内在素质的完善。班主任还可以组织以互帮互助,角色互换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来提高大一新生的移情能力。
(三)大一新生应该积极主动的加强自身修养,养成积极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大一新生可以通过借阅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自身修养的书籍,主动地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听有关人际交往和提高自身修养的讲座等方式提高自身修养。学会客观地分析问题,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学会宽容、尊重、理解、信任、和赏识他人,消除偏见、自私、敏感、嫉妒等不健康心理。
参考文献
对于如何管理班级、如何引导学生,个人认为在教育系统中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班主任所承担的更多的应该是“育人”工作。俗话说:“栽树栽跟,育人育心。”作为“灵魂塑造者”的班主任,应当懂得“育人先育心”的重要性。大学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迫于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的压力,再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多多少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引导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宏观把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汶川大地震现场报道、三大解放战役、当幸福来敲门等)、阅读文字材料(无悔人生、人生的价值何在等)、组织主题班会(感恩、培养良好的习惯、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等),让学生明确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观看汶川大地震现场报道时,悲惨的画面、凄惨的哭叫、惨不忍睹的血肉之躯、以及勇敢的抗震救灾英雄他们或忍着痛失亲人的悲伤,或忍着亲人离散的忧苦,或忍着连续奋战的疲劳,或忍着幼子挨饿的心痛,舍己救人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同学,大家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他们临危不惧、自强不息、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的高尚精神是全社会学习的楷模。同学们一次次被感动,一次次落泪。泪水滂沱中,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观后学生们表示:作为大学生的他们一定要向抗震救灾英雄学习,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一个乐观、正直、勇敢、无私奉献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开学的第一天,就让学生将自己的爱好、特长、兴趣、崇拜的偶像、自己的目标等以书面的形式上交给自己,继而先后学习了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的四封信:从诚信谈起;从优秀到卓越;成功、自信、快乐;大学生活应该这么度过,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三年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之后,结合所了解的情况以及与学生的深入交谈,对部分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了调整,避免由于自己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比如,班里一位女同学,她的英语和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一直不好,高考也很不理想,但在她制定学习的目标中,要求自己通过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鉴于此,老师建议她把自己的学习目标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集中自己的精力把英语好好补一下,争取通过英语三级四级考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数学成绩良好的优势,认真学习会计相关的知识,把会计从业资格证拿下来,毕业后可以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
三、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控制问题、感情纠纷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出现大家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亦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1)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使得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作为班主任,他仔细观察学生,及时加以耐心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以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新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人际环境,既客观认识自己,又客观认识他人,教育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用真诚去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获得真诚的友谊。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在编织人际关系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认同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它既是走进别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又是与人和谐融通的纽带。可是,民族文化的高认同又会导致文化壁垒的出现,这样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
1.2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西方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①一是人际交往理论;二是人际特质理论;三是人际激励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T组理论等。符号相互作用论也叫象征往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在人际交往中重视语言符号的作用,语言中所含有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都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载体。这一理论关乎族群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因素错综复杂,但在这诸多因素当中,文化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因素无疑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一个民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抑或是一种文明的形成。而文化群体一旦形成了就又通过族群的认同去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人际关系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辩证联系。
2 人际关系建构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溯源
人类的文明演化近万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逐渐走上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是多人积聚在一起,进行共同的生产和生活,遵守由习惯形成的生产和生活规则。人际关系中有几对重要的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熟人关系。面对这诸多关系,我们要应用不同的心理战术,但他们有着诸多的共性,绝对有规律可探寻。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征远不同于西方,这源于其独特的民族心理特质。众多的学者在这方面均做了相应的研究,也发现了众多有价值的理论问题。黄光国提出了华人社会人际交往理论模型,②认为中国人际关系可分为三类:情感性关系,用以满足关心、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工具性关系是强调物质利益的关系;混合性关系主要是由亲戚、邻居、同学、师生等组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
历史上的人际关系建构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过程中,我国各个民族之所以能形成各自的民族文化就源于他们族群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磨合,最终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符号。而随着这种文化符号得到广泛的认同,又会在这个族群的内部促成他们人际关系的和谐融通。而民族高等院校是一个民族文化光彩夺目的地方。虽然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校园内部有着广泛的交流;但在各个民族的内部,依然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圈子。这种人际关系的高度集聚就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这种文化认同感的指引下,各个民族被困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小圈子。这样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的广度,反而对人际交往会产生一种不利的影响。
3 人际关系建构与民族高等院校的文化认同的关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但文化认同也是必然涉及其中的知识。现在由于社会关系趋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建构也有一定的难度。
其一,在民族高等院校,构建人际关系首(下转第149页)(上接第84页)先分析对方乃至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征。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均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按号入座。然后为自己向对方发出交往信号找一个兴奋点。在深交往的过程中,更要深入了解对方族群的性格。我们还要学着去尊重民族文化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既存的生存机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③所以我们要承认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性格也是捉摸不透的,故我们在人际关系建构中对民族性格的深入研究,尊重主体性。
其二,在民族高等院校内,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理应合理定位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社会运行有其自身的逻辑,那就是社会地位,个人背景相近的才有交往的可能性和预期性。故与人交往过程中,理应运用这社会心理现象。
4 民族高等院校人际关系建构过程合理运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至关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发生关系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人类学文化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人际关系的构建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族感情的研究有助于寻觅到人际交往的剂。生活是务实的,人的感情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发展过程。④人是感情的动物。要想交上知己,建立真正的友情,就需要用真情换真心。需要我们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时,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其次,民族人格特征的研究更加有助于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完全可以细心地观察对方或者一个群体的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映射了一个人由于民族成长和个人教育背景不同而形成的因子。在民族高等院校,通晓了某一个人的民族人格特质,也就打通了通向其他不同民族内心世界的脉络。
再次,民族文化特质的探索同样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构建。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那它自然也包括环境的影响。⑤那么,民族文化的认同自然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双方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特质,就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80-01
我们都知道,大雁是一种候鸟,它们在秋季迁徙的时候,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变化为“一”字形,好多文人墨客写过优美的文句赞美过大雁的这种行为。但有时,我们也会发现有个别掉队,落单的大雁,显得非常的孤单和悲凉。那么落单的大雁会有什么后果呢?科学上对此有解释:大雁南迁是要靠很多大雁共同产生的上升气流才能有足够的能量南迁,光靠一只大雁是很难的。所以落单的大雁很容易在半路冻死,根本到达不了温暖的南方。
人类是一种群居的动物,人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友谊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友谊可以满足一个人爱和尊重的需要。纯真的友谊是学习和生活的调味剂。每个人都有归属的需要,你会将自己归属到某一个团体,如一个宿舍、一个班级或一所学校。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你会觉得心情愉悦,情绪稳定,能够保持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是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你也可以很容易找到值得信任的人诉说。
有心理学人士做过调查显示,在一个班集体中,一般都会有1-3名落单的人,他们比较难融入班集体中,显得形单影只,抑郁寡欢,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那么如何帮助高职生中的落单的“雁”呢?下面我通过一个案例,把有关这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案例基本情况
戴同学是我班的一名比较低调的女生,学习态度认真,在班级言语较少,为人实在,与本班其他女生相比,有比较明确的是否观念,正义感较强,尊敬师长。有一天,她情绪很激动的跑来我的办公室,哭诉道:老师,我不上学啦,她们都对我不好,都不理我,我不想上学了……。我没有批评她,而是很耐心的稳住她的情绪。细心的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我很想帮助这个在人际交往方面出问题的孩子,让她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健康快乐的生活和学习。
二、帮教过程
1、从各方面了解情况:
(1)从母亲那了解到的信息:她母亲说她在家也很少与她主动交谈,初中时她朋友也不多,而且交往也不深。从小到大,家里人对她很宠爱,她也比较听话,家里人也从不违背她的意愿,有时比较任性。
(2)从同班同学那了解到的信息:该同学比较特立独行,与人交往方面不主动,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于主动与人交流,对同宿舍同学的事情不关心,行为上与同宿舍同学的一致性较少,所以在同宿舍中,没有要好的朋友,班级中也很少有人与她说话。她比较压抑自己,有时思想比较极端,行为上有些冲动。
2、帮教具体过程
(1)与家长联系和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情况,争取家长的配合,家校共同教育和帮助她。
针对其与父母交流少的情况,希望其父母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她,在家主动多与她交谈,尽量倾听孩子的心声,以此来了解孩子的思想,多参加一些家庭外事活动,交与她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与外人多交流。
(2)争取来自同龄人的力量与帮助。
与该同学同宿舍的同学谈话,并且希望大家主动与她交往,在生活与学习方面多关心和帮助她,对于她的缺点与错误希望大家多宽容些,以适当的方式告诉她和教育她。教室里,我安排一名性格与品行均较好的班干部与她同坐,并希望她各方面多帮助和关心她。对此,我还特意开了一次关于人际交往的主题班会,同学们也从这次班会中,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
(3)对她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指导。
我定期和不定期的找她聊天,谈话,鼓励他多与同学交流,从自己的内心走出来,对同学们关心和感兴趣的事,适当参与,关心同学的感受。对于她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与她一起分析,找出原因,转变她原来的一些思想,对她进行人际交往技巧的指导。让她明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多看别人的长处,待人热情诚恳,乐于助人,但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遇到问题要善于沟通,懂得谦让等,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做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等等。我还要求她主动参加一些宿舍和班集体的活动,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一些与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真正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
三、帮教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该女生各方面进步很大,与宿舍舍友和班级同学相处融洽,做事情和与人交往变得越来越乐观,脸上经常洋溢着微笑,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今年还主动要求参加学校运动会1500米和800米的比赛,而且获得了好成绩,她在比赛期间,同学们都为她加油呐喊,到终点有几个同学还为他递水,搀扶他,问寒问暖,场面很感人。
四、案例思考
1、要重视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20-03
团体辅导(Group Psychotherapy),是相对于个体心理治疗而言,将心理治疗原理运用于具有共同的发展性问题或类似心理困扰的群体中,个体之间通过互动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式。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的负性情绪体验,可由多种因素造成。已有研究者就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抑郁干预的应用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但尚未有研究对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基于此,综述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干预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研究趋势,对于探明团体辅导的影响作用机制,充分发挥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抑郁的相关理论
为了对抑郁进行描述、解释、控制和预测,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有关理论,每种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体系,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关于抑郁的心理学理论有心理动力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人格理论等。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在早期的心理动力学理论中,认为抑郁由攻击本能转化而来,是失去关爱的客体的结果,这种失去可以是具体化的,例如亲人的离去,也可以是抽象化的,例如失恋,其中主体对这个客体的爱是矛盾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家认为,个体童年时期的遭遇,使其没有形成积极的、有力的、理性的自我意识,导致个体在与他人的关系当中,寻求认同与安全感,担心分离与被抛弃,允许他人利用甚至虐待自己,却不愿去抗议而导致关系破裂(Arieti & Bemporad,1980)。为了受到他人的喜欢或尊重,这些个体不断地追求极致,尽管自己的表现优异也缺乏自信或安全踏实感觉,最终如果个体没有达到所期望的极致、关系破裂或遇到障碍的时候,就可能引发抑郁。
(二)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者强调学习、环境结果、技能和缺陷在抑郁引发和持续过程中的重要性。Lewinsohn(1974)认为抑郁和反应与伴随性正强化(respone-contingent positive reinforcenent)有联系,抑郁症状常常是那些对造成压力的负性事件的反应,这些事件包括失业、患病、关系的破裂、爱人的失去等。有65%的非忧郁型抑郁症患者都认为他们自己在抑郁症引发的前6个月中遭遇了负性应激事件,相对于非抑郁症个体,在生活中抑郁个体更可能长期遇到应激事件,常常面对各种压力,特别是来自重要的人或事情失去的压力(Kessler,Davis & Kendler,1997)。
(三)认知理论。Hammen(1992)指出,认知理论更强调和关注负性思维与情绪之间的关联,认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的世界保持何种态度和看法,会影响个体自己所体验到的情绪与引发的行为,该理论强调与抑郁症状相关联的消极的知觉模式、归因模式和信念的抑郁性认知(depressogenic cognitions)。心理学家贝克(1967)提出了认知模式,认为抑郁个体使用了消极的、有偏差的信念作为过滤器对生活事件进行了解释。贝克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激活的适应不良的认知图式,是个体觉知、解释和记忆的内容,并导致抑郁状态的引发和持续。贝克理论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抑郁症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
(四)人格理论。人格障碍与抑郁之间有很复杂的关系。研究者对外倾性、完美主义、神经质、自律自责、社会依赖等人格特质与抑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高阶人格因素与抑郁有密切的联系。神经质(neuroticism)属于人格类型的一种,是情绪不稳定性、焦虑、易怒、冲动、易变、易激动等一类特质的综合,是一个很主要的高阶人格维度。高神经质个体更倾向于体验负性的情绪状态,外倾性(extraversion)是一个可遗传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稳定的人格因素与内倾性相对应。外倾性与人格两者之间有非常重要的关系。低阶人格因素与抑郁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众多心理学家认为自律自责、社会依赖性和完美主义等人格特质,都是引发抑郁的重要因素。
二、抑郁干预的团体辅导类型
(一)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由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于20世纪末发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认为心理学不应该仅仅限于关注个体的心理创伤和疾病治疗,还需要更加关注乐观、希望和满足等积极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理论思潮的影响下,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基于个体的人格特点和美德,通过团体活动,体验积极情绪、优化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让个体在体验中学习和纠正之前消极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养成发现自身优势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习惯,最终达到自我疗愈的效果。王丽萍、徐伟、张婷婷(2015)通过量表筛选36名具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其中仅对实验组实施积极团体辅导,用scl90和SDS量表进行前测、后测,结果发现通过积极团体辅导干预后,实验组的成员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抑郁水平下降。有研究者以八位轻中度抑郁的高校学生为被试,给予被试体验时间达6周,以小组分享、主体活动和作业为形式,每周两小时的积极团体辅导,结果发现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可以有效地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水平,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控制感,且这种积极的效果在三个月之后依然存在。斯上雯和林潇骁等(2015)认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避免接受干预的学生被贴标签、污名化、特殊化和去个性化,有效地保护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更加适合精神状况正常的,又需要心理辅导的具有个体差异的目标群体。
(二)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是国外新兴的一种心理咨询方法,有别于传统心理治疗的刨根问底,而是跳出思考的黑盒子,强调当事人发挥解决目前抱怨的问题的能力比发挥领悟更加重要,不刻意去分析问题的原因,不以领悟作为咨询的目标;运用当事人自身资源,帮助当事人达到改善的目标;不以抵抗改善的观点看待当事人,强调尊重当事人具有能力的重要性。席明静(2011)运用实验研究和追踪研究的方法,通过设计焦点解决取向的团体方案,以调节抑郁情绪为主要内容、以团体动力为主线、以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论为理念,激发体验者的改变,结果表明,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治疗大学生抑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导策略。有研究者以20名具有抑郁症状的高职新生为被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高职新生普遍存在的人际、学习、自我和时间管理等适应困扰,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焦点解决团体辅导方案,对被试进行为期7次的焦点解决团体辅导,结果发现,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能有效缓解高职新生抑郁情绪,并认为其有效治疗因素包括:重新建构和一般化,提升自我支持;明确目标,激发动力;发掘资源,提升信心;一小步改变,学会问题解决之道。这些研究通过实证的方式,验证了团体辅导是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团体辅导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使抑郁个体达到更好的心理治疗效果。
(三)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人际关系是个体之间为了满足各自的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相互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障碍和严重精神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樊富珉教授认为,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是指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和改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形式。李凤兰(2005)以50名高抑郁体验和低自我概念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前后测实验研究的方法,发现参加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的被试的抑郁水平和自我概念总分的变化量与控制组有显著差异,因此得出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于降低大学生抑郁体验水平都是有作用的。张海音、孙洲(2010)等研究者采用成长性、结构性和封闭性的人际关系团体辅导,发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大学生在“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抑郁的心理障碍”三个维度上效果提升较为明显,并把原因归结为团体辅导的独特优势: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能为团体成员提供情绪放松的环境,能为团体成员提供学习交往经验的平台,能为被试者提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矫正自我的机会。
(四)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的理论基础为团体动力学理论(Group Dynamics Theory)、理性情绪治疗理论(Rational Emotion Behavior Therapy Theory)、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 Counseling Theory)和人本主义理论(Humanistic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即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基于团体的气氛和内聚力,使成员获得社会支持和信任,真诚分享,共同成长;帮助个体用理性认知代替非理性认知,消除不合理认知导致的负性自动思维和悲观体验,改善应对方式;提供个体社会团体学习平台,学习适应行为,达到集体的改变和带动;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设计自我成长历程,去除成长中的不合理信念,激发潜能,达到自我实现。郭秀丽(2010)对高职新生进行研究,针对抑郁情绪的学生进行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发现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可以改善高职生的自尊、自动思维、应付方式以及社会支持,对于改善高职生抑郁情绪有效。也有魏义梅、张明(2010)等研究者对12名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进行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总主题是“理智应对、快乐成长”,共分8次,每次活动都有明确的主题,每次2个小时,每周1次,约120分钟,设计实验组和控制组,通过量表进行前侧后侧发现实验组被试在团体辅导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负性自动思维量表得分都显著下降,意味着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在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方面具有效果。
(五)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在临床心理学中,认为个体抑郁的深层原因是不接纳现实自我,大学生处于自我统一的形成阶段,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有助于构建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机制,避免引发抑郁,因此有研究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接纳团体辅导训练,可以有效地、快速地、低阻抗、多对象地缓解、消除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刘敏和赵富才(2013)以24名自我接纳较低、抑郁女大学生为被试,进行七次自我接纳团体辅导:“你我相识”、“我的自画像”、“情绪知多少回到过去”、“我的短板”、“我其实很棒”、“悦纳自我”、“笑迎未来”,研究发现,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于增强抑郁状态下高校女生的自我接纳以及降低其抑郁体验有显著效果,并认为自我接纳团体辅导要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有机结合团体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自我接纳提升的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的辅导方案,注重综合训练;二是注重营造安全、信任、积极和理解的团体氛围,激发个体固有的心理潜能。
三、抑郁干预的团体辅导研究趋势
纵观现有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焦点解决团体辅导、认知行为团体辅导、自我接纳团体辅导等对抑郁干预的研究,采用前侧后侧的实验研究设计,借助问卷量表进行抑郁水平的测量,运用数量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均发现团体辅导的干预效果显著。但是现有研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和值得改进与深入的方面:一是研究中的被试人数较少,样本代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在今后相关的团体辅导对抑郁干预的实验研究中,可以增加被试人数,提高研究的信度;二是实验研究干预时间不长,大多数集中在2-3月,同时对研究对象未有追踪研究,因此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是否具有长期效果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三是目前研究者在运用团体辅导干预抑郁大学生时,团体辅导形式单一(如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或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尝试集中团体辅导方法的融合是否对抑郁的干预更有效,也是未来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焦点。四是在目前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研究主要是运用实验研究范式探讨干预效果是否显著,对于团体辅导是通过哪些因素、何种机制来改善抑郁状况的效果还处于未涉及领域,探明团体辅导对干预抑郁的影响机制、对于提高团体辅导的作用和改善抑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伟.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抑郁干预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2015(13)
[2]童辉杰.常见心理障碍评估与治疗手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6
[3]赵亚鹤.沉思和分心反应方式对抑郁者在情绪词汇上再认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4]斯上雯,林潇骁,刘娟,等.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对小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J].心理科学,2015(4)
[5]廖冉,孙静.积极心理团体辅导在抑郁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教育,2015(5)
[6]王丽萍,徐伟,张婷婷.积极团体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的干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5)
[7]汪明春.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实践探索[J].成人教育,2009(2)
[8]席明静.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治疗大学生抑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2)
[9]叶红萍.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对高职新生抑郁的干预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15(12)
[10]李凤兰.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变大学生抑郁状况的作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1]张海音,孙洲.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J].温州大学学院自然科学版,2010(4)
[12]郭秀丽.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改善高职新生抑郁情绪的实验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0
[13]魏义梅,张明.认知应对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
[14]杜福杰.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抑郁倾向青少年的干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5)
[15]刘敏,赵富才.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干预高校女生抑郁状态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70-03
原理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出生之日起,人就通过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建立关系,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美国学者卡耐基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只有15%靠他自身的能力,而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如何进行有效得体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很多现代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研究和探求的焦点。在众多实践和研究的成果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再次受到推崇,其中《弟子规》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企,将它作为员工培训的手册,以构建和谐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弟子规》源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的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全文360句,共1080字,对孩子的言语、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原著由清代学者李毓秀所撰,后由学者贾存仁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把书名改为《弟子规》。
现代人际交往是否有规可循,有范可依,如何才能提高现代人人际交往的水平,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弟子规》能给我们现代人际交往怎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近年来关于《弟子规》和人际交往两方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欲从先人的智慧中寻找现代人际交往的规范。
一、《弟子规》研究
(一)《弟子规》解析
随着《弟子规》日渐受欢迎,市面上各种解读本成为畅销书。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钟茂森的《细读弟子规》、蔡礼旭的《细讲弟子规》,还有各种儿童读本数十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将《弟子规》搬上央视百家讲坛,其讲解内容已编著成书《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该书以《弟子规》原文为基础,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穿插上百则故事和案例,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阐述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对于现代人的作用,针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道德危机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之道。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以追求人生的幸福为起点,以社会现实为案例,讲解如何在现实当中进行明智的选择,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自理自立,修身立德,从而建立自己内心的和谐,得到幸福的人生。而以钟茂森博士的最新演讲整理而成的《细读弟子规》,结合自身经历逐字逐句讲解落实《弟子规》中的效用,强调个人道德品行是根基,修身修心,“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提倡“人皆可以为尧舜”。
(二)《弟子规》的当代意义
《弟子规》是汇集了儒家思想当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精髓提炼出来的做人行为规范,是儒家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重拾中华文化,学习儒家经典,用《弟子规》中“孝悌”“谨信”“泛爱众”的做人规范指导当今人们的生活,能够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规可循,树立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行,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弟子规》受到广泛追捧,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企,将它作为员工培训手册,举办了很多大型讲座论坛,成为广为学习和交流的典范。综合现有研究文献、一些人的学习感悟或者亲身实践,《弟子规》的现实意义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个人成长、成功的价值。《弟子规》中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学文等思想融入其中,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和实践《弟子规》,不仅能够洗涤心灵,修身立德,树立个人崇尚孝顺、仁爱、谦逊的内在品质,从行为方面,培养个人良好的人际交往规范,即如何对待父母、尊长、领导、朋友等等处世之道,成为个人立足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取人生幸福观的最佳读本。
第二,对当代教育的价值。良好品德的培养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其一,在家庭教育中,《弟子规》认为父母要教育子女尽孝悌之道,就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这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其二,父母要教育子女施仁爱之心,只有学会关心别人,才能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也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温馨与和谐;其三,要培养子女诚实守信,见贤思齐,谨言向善。这些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今天的青少年仍有极好的教育意义,对改正当前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大有裨益。学者张慧玲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学习和效仿。很多学者一致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应遵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先训,加强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浅谈与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指出,当今我们在落实国家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方针时,往往以智育为先,忽视了对学生“德”的教育。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忽视了对孩子怎样做人的教育。大学生之前的学习绝大部分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德(即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的学习比较欠缺。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充分利用大学阶段的学习,为他们补上这一课是有必要的。《弟子规》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是要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当中加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尊重教育。
第三,对企业管理的价值。《弟子规》不但走进了校园,同时走进了企业。不少企业内部推行《弟子规》的学习和践行,用《弟子规》进行现代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探索,如广东正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通汇利公司、浙江春晖集团等都从《弟子规》中得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弟子规》的孝悌、忠信等教育,能够使员工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建立友好和睦的关系,有利于团结互助、执行和谐的企业文化;《弟子规》中的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力学文等思想指导员工的日常行为,不但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员工,而且以此标准为客户服务,处理企业外部关系,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结合现代管理学、儒学,从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伦理与社会责任、激励管理、管理沟通与组织冲突解决、核心竞争力五方面,提出“在企业中落实家道”的观点。认为,《弟子规》是基于对中国人人性的深入理解,构建的基于中国人心理行为的管理模式、工具和方法,这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弟子规》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治国安邦、兴家旺兴,弥补西方管理理论制度化、模式化的不足之处,并将较为抽象的中国儒商管理理论具体化。
第四,《弟子规》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弟子规》包含了为人子弟在家、在外、待人、处事应遵循的一切道德规范,通过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实现个人幸福、家庭和睦、兄友弟恭、朋谊友信,人人都秉承“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的思想,人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那么和谐社会就在眼前。刘碧珠认为德治的效用在于动员人的道德情感,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使社会成为友爱和谐的社会。人和、家和、国和是国家兴旺的前提与基础。所以,法治在于安邦,德治则在于兴邦。《弟子规》从人本管理入手,即自我管理,通过主体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和自我努力来实现对自身的身体、心灵、精神、情感、智慧水平的改善,最大程度地克服个人私欲,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弟子规》教育是治国安邦之根本。
第五,对研究当代人际交往规范有重要的启示。在现有关于落实《弟子规》行为规范的资料中,有各地方政府部门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汇报团在全国巡回演讲五十多场的光盘和声屏之友,如《家和万事兴》《家庭百科》《道德的力量》等书刊,即实践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或者讲述的学习《弟子规》后自身改变及家庭和谐的心得,很多事例催人泪下,很多故事令人反省。这些实践的案例对于研究当代人际交往规范有重要的启示。
二、人际交往研究
(一)人际交往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词条“人际”释为“人与人之间”,词条“交往”释为“互相来往”。人们普遍认为“人际交往”属于心理学范畴,注重交往的心理状态和建立的心理联系。
邓卓明认为,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包括动态和静态的两种含义。动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和非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人际交往;静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薛振田认为,“人际交往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看,吴远认为,“人际交往就是交往主体在一定的情境和条件下,通过某些交往行为,作用于交往对象,从而达到人际交往的效果。其中包含了人际交往的五个要素:交往主体、交往条件、交往情境、交往行为和交往对象。”
综合以往研究者对人际交往的界定,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一种信息沟通方式;是一种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是人的一种外在行为表现。
(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
21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社会的特点是不仅变化速度快,而且呈现市场化、服务的专业化,社会的巨大变革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现代人,行为交往方式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也就是说,人际交往是否有规可循,有范可依?在学界此答案是肯定的。张向东博士认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规范和礼俗,沿袭多年,经久不衰。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到来,人际交往日趋频繁,它已不限于本民族和社区之内,在空间和地域上有极大超越。我们迫切要求建立世界通用人际交往规范,以促进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好往来。”张向东博士结合中国传统礼仪,总结出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有以下四点:1.热情、礼貌;2.诚实、信用,即中国古代伦理道德规范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中的信;3.尊重和理性;4.利他和团结,它们既决定着交往的动机,也直接影响其结局。而贾士祥认为,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温、良、恭、俭、让。温,即和厚,指为人性情温和而敦厚;良,易直也,指要做一个和易、正直的人;恭,庄静也,即庄重而不轻浮,敬重而不傲慢;俭,节制也,意为约束、限制、节制,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感情和欲望加以约束,限制和节制,而不是事事以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傲慢无度。刘桂凤认为:正确、规范的人际交往就应该奉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正、服务群众、贡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论墨子伦理思想的人际交往原则》一文讲述了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人际交往原则:一是平等相爱原则;二是互利互惠原则;三是宽容大量原则;四是守信重诺原则。周向军在《人际关系学》一书中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十一条,一是择善原则,二是调衡原则,三是积极原则,四是真诚原则,五是理解原则,六是守信原则,七为人道原则,八是平等原则,九是互利原则,十是相容原则,十一是文明原则。
此外,很多讲述人际交往艺术、技巧的文章和书籍里也涉及一些现代人际交往规范,比如在熊宗谊的《与人共舞》中讲求爱是相处的艺术。凡事有度;《卡耐基处世的艺术》中所讲真诚、尊重、赞美、爱等其实也都涉及现代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规范。但这些资料书籍中所讲仅在技巧层面,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层面。
三、《弟子规》为现代人际交往规范提供借鉴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其一,近几年,虽然社会上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人们日渐认识到《弟子规》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但是对《弟子规》的研究文献当中,感性的文章比较多,如学习感言、社会观察随笔、采访文章等,学理性的研究寥寥可数,所以《弟子规》有哪些现实意义和价值,如何发扬和运用《弟子规》中的精髓有待学术界做更深层次的研究讨论。
其次,关于人际交往规范的文献,虽然古代早有学者论述,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进入科技迅猛发展的变革时代,对于当代人际交往规范的研究文献不仅比较少,而且阐述比较笼统和零散,没有具体说明人在所处的五伦关系中,每一个角色应如何扮演,其行为依据什么规范才能承担起该角色的职责;更没有详细叙述人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应如何交流与沟通,即双方交往时遵守什么规则可使双方的关系更和谐、更融洽。这些问题不仅关系着人自身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总之,人际交往实质上是一种人际传播与沟通的过程,简言之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者非语言系统进行接触、表达、沟通、交流、情感抒发,从而建立相应人际关系的过程。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人际交往的规范,并以《弟子规》中描述的为人子在家、在外、待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为例,进一步探索现代人际友好交往的法则,不仅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而且对推进文化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毓秀(著),贾存仁(修订).《训蒙文》改名为《弟子规》[M].清朝.
[2]张慧玲.《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36卷,第3期.
[3]党瑞清,赵晓明.浅谈《弟子规》与大学生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2010.11.
[4]吴珊珊.《弟子规》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J].人文论坛.
[5]王承进.从《弟子规》看企业道德管理[J].HR经理人,2009.07.
[6]刘碧珠.从汇通汇利公司的实践看《弟子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9.
[7]邓卓明.涌浪中的理性审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8]薛振田.管理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9]吴远.组织行为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10]桑伟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J].2010年3月.
[11]张向东.人际交往基本规范[J].
[12]贾士祥.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温、良、恭、俭、让[J].学理论.
[13]刘桂凤.要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道德规范教育[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11月,第24卷,第4期.
[14]钟小红.论墨子伦理思想的人际交往原则[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8卷,第1期.
[15]周向军.人际关系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16]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8月.
[17]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家和万事兴-道德特刊[J].声屏之友报社,2010年4月.
[18]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家庭百科报-幸福特刊[J].2010年8月,总第501期.
[19]莫劲奔.《弟子规》的当代意义[J].读书,2009年第8期.
[20]杜维超,蔡志良.《弟子规》的儿童人际交往品质培养思想及其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0月,第12卷,第10期.
[21]黄晓华.《弟子规》《三字经》不能丢[J].海南日报,2009年3月.
[22]杨万霖.《弟子规》:一般很重要,一般很糟糕[J].黑龙江史志,2010年8月,总第225期.
[23]郑秀芬.《弟子规》中的儒家文化传统及现代价值[J].新闻爱好者,2010.7(下半月刊).
[24]李靖.“释商”胡小林:生意场上,何必焦虑?[J].中外管理,2009年9月.
[25]王蒙.从热读《弟子规》说起[J].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12日,第001版.
[26]赵红卫.论《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管理观察,2008年11月.
[27]毕琳,任欣.儒家思想对人际传播活动的规范[J].青年记者,2010年12月中.
[28]刘集贤.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J].新闻导刊,2006年4月.
[29]王维坡.一本《弟子规》引领德育路――西乌旗信用联社企业文化侧记[J].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7月14日:第004版.
[30]梅岩.人际交往的社会学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1]李宁.现代人际交往与和谐社会构建[J].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7月,第29卷,第4期.
[32]金正昆.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J].刊授党校,2006年9月.
[33]罗素.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34]王长飞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10月.
[35]卓成霞.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4月.
[36]陈慧.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集刊,2009年第4期.
[37]李炳海.本能•规范•原则――人际交往话层次[J].现代交际:P25.
一、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
宿舍是大学生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成的正式群体。在大学生宿舍这个群体中,生生之间有较多的人际交往,并且有比较稳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关系,大学生会有一种群体归属感。一个宿舍的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性格爱好、言谈举止、思想观念等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导致宿舍成为矛盾频发的“高危地带”,譬如:口角、拳斗、械斗、仇斗、冷战、孤立等冲突形式。“很少有不闹矛盾的宿舍”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宿舍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优劣。
一般来说,刚入学的新生基本上没有什么矛盾,同学之间都有新鲜感,呈现出“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状态;一个学期过后,慢慢矛盾、隔阂会显露出来,有的对骂甚至打架;快要毕业的大学生一来忙于毕业,二来通过一年的实习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大的提高,相处较为和谐。
笔者所带过的班级,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女学生,性格内向,不大爱说话,性情温和。她的宿舍有6个人,宿舍长个性比较强,性格急躁,喜欢指使别人。在大一上半学期即将结束时,这位女生来找我说:她和宿舍长关系不好,认为宿舍长经常对她颐指气使、大吼大叫,这让她感到很不舒服,甚至有种恐惧感。而宿室长对其他几个人挺好(也许是有意拉拢她人),还不许别的人对她好,把她孤立起来。这让她不想回宿舍,觉得宿舍像冰窖一样冷,连睡觉都有压力,也影响白天的学习。所以,她想让我帮忙,解决其宿舍问题。
一开始我认为她们是性格相差太大的原因,我和这位女学生谈了两个小时左右。我告诉她:“大学犹如一个‘小型社会’,要让自己学着适应环境,而非总是想让环境适应自己。你和宿舍长的性格,一个内向温和,一个外向急躁,再加上你们成长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经历的不同,因而可以慢慢地磨合,努力跟对方沟通,找一个只有你俩人的场合,让你的宿舍长明白她的言语行为使你觉得很不舒服,希望她能有话好好说,而不是指使你,对你大喊大叫。你在这个宿舍再住两周,适应一下环境,看看如何,不然的话贸然调宿舍会对你的宿舍甚至班级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分析、解释和对她情绪上的安慰,这个女生终于同意回去再住一段时间。
两个星期后,她又来找我,还没等我问她情况如何,她先开口说:“老师,我真的尽力去改变适应了,可是,我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没什么改变。”我笑着问,我说的当面沟通方法你试了吗,她点头。她说;“老师,你还是给我调个宿舍吧。”我考虑了一下,心想让她调也行,但以后她就不能再换了。我说:“那你要想清楚啊,老师同意你的想法,给你调换个宿舍,可今后不许再换了,要学习和她人相处。”她连连点头,很高兴地走了。此后,她没再来找我。有次在路上遇见她,问她现在好不好,她说,谢谢老师,在这个宿舍和室友相处得挺好。我对她放心了。
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产生的原因
探讨我国高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原因,以寻找合理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沟通模式,避免不良事件甚至恶性事件的发生,帮助他们与室友及身边的人愉快相处,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宿舍人际关系冲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原生家庭文化
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原生家庭文化是指各人原来生长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等。
首先,地域、城乡的贫富差距。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的地域、家庭经济程度相同或接近,就越容易成为朋友。“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就说明了地域相同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切感。
其次,父母亲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及其成长背景会给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的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极大影响。这是宿舍人际关系冲突的根本原因,在宿舍中无形地便成了人际关系的交流阻碍。譬如一个学生的父亲为人宽容大度,一般来说这个学生也会乐于宽容他人;相反,一个人的父亲心胸狭隘,那么这个学生可能容易斤斤计较。
(二)心理障碍
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特别是处在同一个宿舍,接触最多,更易产生矛盾。大学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自傲、嫉妒等不成熟的一面,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第一,虚荣心理。这是一种被扭曲的自尊心,是自私心理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的外在表现,常对人际关系带来不良的影响,如盲目攀比吃喝、穿名牌、用时尚手机、平板电脑等。这样的炫耀、追求外表的虚荣心理是不健康的,既不利于自身的心理卫生,妨碍自己进步,又不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第二,自卑心理。表面上是别人看不起自己,但深层次地探讨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大学生交往的自卑心理一般会具体表现为害羞(或羞怯)、猜疑甚至恐惧等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缺乏社交生活的锻炼、对于家人的依赖心理等导致暂时的不适应乃至自卑。
第三,自负心理。自负是一种“自命不凡”,超出自信的扭曲心态,过高估计自己,只关心自己的感受,目中无人。这类学生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片面地产生自我优越感,在宿舍唯我独尊,就会使室友之间和睦相处较为困难。
第四,嫉妒心理。培根说:“嫉妒是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的毁掉人间美好的东西。”嫉妒心理是一种自尊心的异常表现,是一种不服、不悦、自愧、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复杂情感。大学生之间相同条件很多,由于各方面的竞争,使得一部分人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三)沟通障碍
第一,沟通态度。人在沟通时常见的三种态度:家长式、儿童式、平等式。家长式沟通,看人的眼光是向下的、命令式的,这样的沟通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儿童式沟通是任性的、无自控能力的,这样的人际关系是不理智的。平等式沟通是民主的、畅所欲言的,能帮助双方成长。大学生中存在的家长式或儿童式的沟通模式,是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主要障碍。
第二,语言差异、语言表达不明引起歧义甚至有粗言脏话、不合礼仪。语言往往是误解的来源,因为说话不合适导致同学之间产生误会、矛盾甚至谁也不理谁;还有的学生有不雅口头禅,没有礼貌等,容易引起交往不快,导致同学关系僵化甚至大打出手。
第三,网络虚拟交往的增多,使得大学生宿舍内交往的减少。有的大学生上网成瘾,缺少对宿舍的归属感,这是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的一个诱因。
三、建立友好宿舍关系的对策
什么是人际关系呢?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沟通与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再简单、单纯了,这需要学校大力重视和引导学生学习交往、辅导员及时帮助与跟进有较大矛盾的学生、大学生自身用心琢磨彼此应该如何交往。因此,笔者针对建立友好的宿舍关系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加强心理知识的普及、宣传
首先,大学生要学会包容、理解。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大学生要使自己拥有豁达的胸怀和健全的人格。豁达是一种人生态度,乐观积极,勇于承认事实,迅速去做该做的事情。其次,学校可以多开些人际关系方面的辅导讲座,辅导员可以多开人际交往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人际关系原则,如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人际关系技巧如策略等。大学四年是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人际关系的基础需要彼此间的相互重视与支持,从宿舍生活开始,彼此尊重,让自己与室友更加自由、幸福。
(二)树立人性化管理、沟通式服务的理念
学生管理部门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学生着想,经常深入学生工作第一线,要特别重视宿舍的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和做好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工作。
首先,辅导员要重视对班干部、宿舍长的甄选与培养。要先让班干部、宿舍长学会如何很好地处理自己与同学的关系,进而带动并促进同学之间、室友之间友爱互助、建立深厚的情谊,成为一个团结的集体、和睦的“家”。因此,辅导员要加大力度,抓好对班委、宿舍长关于宿舍人际关系应急处理及如何应对人际关系危机的培训;同时,要求班委、宿舍长做得好,积极负责,让他们树立沟通意识,学会沟通、善于沟通,能上通下达,与同学间搞好关系。并且让他们在同学当中发挥促进和谐、调解同学矛盾的作用,尽最大能力稳定局势,努力将宿舍矛盾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构建一个舒适温馨、清洁高雅、充满朝气的宿舍。
其次,当宿舍矛盾出现时,辅导员要及时做好宿舍成员的疏导、安抚工作。辅导员可以安排适宜的时间、环境让当事人见面,同时掌握好调解的方向和节奏,帮助他们理清矛盾的根本原因。同时,在具体相互沟通时,辅导员要让他们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体会对方的感受,以便解决问题,促进宿舍人际关系恢复正常。
最后,在调解不了的情况下,辅导员要电话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宿舍人员。另外,老师可以将宿舍人际关系矛盾与学生的量化分、奖学金、评优评先相结合,以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高校宿舍关系的和睦融洽与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苗.浅析高校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矛盾问题.职业圈[J],2007,2.
[2]杜勇,靳西祥.论学生公寓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大学教育科学[J],2003.4:33-35.
[3]顾建亚.大学生寝室现状调查报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J],2001,VOL20,4:43-45.
[4]燕炯.浅谈当代医科学生的理想与信仰.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01,VOL13,9:107-109.
[5]张锦华,陈承.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文教资料[J],2010,10.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据报载山东大学社会学系选取在济南举办的两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现场发送1500份问卷,对今年高校毕业生供需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大学生的能力则成为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知道轰动全国的云南大学"2.23 凶杀案",主犯马加爵,由于与同学产生了一些小矛盾,而走上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特点以及交往的原则的认识与理解,可以从中领悟到交往的一些知识。结合这些特点与原则,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我们自身的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简介
1. 人际交往能力的含义: 社会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2. 人际交往能力的种类:
(1)表达理解能力 表达理解能力意味着一个人是否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思想表现出来,还要让他人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想法,其次就是理解他人的表达。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也能直接地证明其社会适应的程度。
(2)人际融合能力 表明了一个人是否能够体验到人的可信以及可爱,它和人的个性(如内外向等)有极大的关系,但又不完全由它决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意味。
(3)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独生子女的一大弱点是依赖性强,独立性解决问题能力差,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弊端,因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三、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我以为,我们在校学习期间,就要培养自己与同学、与教师、与领导、与职工打交道的能力。与同学交谈,可以论争不同的学术观点,可以谈对社会现象的不同认识,在论辩中提高自己的思辩能力;与老师交谈,可以交流读书心得,理清不同的思想认识,可以从中受到启迪;与领导交谈,可以充分交流自己对问题的不同见解,也许可以锻炼自己在领导面前不怯场;与职工打交道,你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状况和不同的心态。善于与人交际,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1.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积极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饱满,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大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理想、人生,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2) 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人际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对自己认识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反之,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大学生社交能力普遍偏弱
在近日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一些企业负责人表示,员工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看重求职者的"情商"。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日前一项针对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调查显示,有41.98%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是"找工作时对自己特别有帮助的教育内容",大大超过了专业能力训练(14.9%)、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17.5%)和心理素质教育(17.5%)等其他知识能力。而在回答"通过择业你感到自己特别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选择人际交往能力的比例最高达34.8%,同样排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8.8%)、操作技能(25.9%)、基础知识(4.6%)等之前,位列首位。
对自己负责的这个调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任贾晓波教授认为,调查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已经成为求职路上的"拦路虎"。据贾教授介绍,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系统训练才能习得。而目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教育教学内容中的薄弱环节。
贾教授认为,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校后,学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很多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而这些正是时下企业招聘时最为看重的能力素质,因此,给大学生补上这节课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了解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内容见附录。
统计结果:其中有15.5%的总分低于70分,有32.6%的总分在70-90分之间,有41.3%的总分在91-120分之间,还有10.6%的总分大于120分.其得分示意图如下:
(缺)
我们对于以上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同时可以看出一般人在新环境中比较拘束,适应较慢.在异性和非同龄人面前会有所紧张,不够大胆,不主动交往,甚至有少数同学有自闭心理.人际交往能力和方法的欠缺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因之一。不少大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从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交友的愿望强烈,然而总感到没有机会。交往中想表现自己却不能如愿,内心想表示温柔,言语却是硬邦邦的,这些情况阻碍了他们和他人交往的顺利进行。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社交能力的重要性,想有所提高.
四、如何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人际交往的核心部分,一是合作,二是沟通。培养交往能力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日常交往活动中,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要消极回避,要敢于接触,尤其是要敢于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而且还要不怕出身、相貌、经历,不要因来自边远的地区、相貌不好看或者经历不如别人而封闭自己,其次要从小做起,注意社交礼仪,积少成多;再次要善于去做,大胆走出校门,消除恐惧,加强交往方面的知识积累,在实际的交往生活中去体会,把握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另外,要认识到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打动人的是真诚,以诚交友,以诚办事,真诚才能换来与别人的合作和沟通,真诚永远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之一。
1.人际交往的原则
(1) 平等的原则:社会主义社会人际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无论是公务还是私交,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要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切忌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经济条件差而自卑,也不要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年轻、美貌而趾高气扬。这些心态都影响人际关系的顺利发展。
(2) 相容的原则: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容纳、包含、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相反的人,、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的完善自己。
(3) 互利的原则:指交往双方的互惠互利。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故有"来而不往、非理也"之说,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4) 信用的原则:交往离不开信用。信用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以诚实为本的原则,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朋友之间,言必信、行必果、不卑不亢、端庄而不过于矜持,谦虚而不矫饰诈伪,不俯仰讨好位尊者,不藐视位卑者显示自己的自信心,取得别人的信赖。
(5) 宽容的原则: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宽容大度。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大学生个性较强,接触又密切,不可必免产生矛盾。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要斤斤计较,而要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的态度、不计较对方的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吵,你不吵;他凶,你不凶;他骂,你不骂。只要我们胸怀宽广,容纳他人,发火的一方也会自觉无趣。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剂,能"化干戈为玉帛",赢得更多的朋友。
2.人际交往的技巧
(1 )记住别人的姓或名,主动与人打招呼,称呼要得当,让别人觉得礼貌相 待、倍受重视,给人以平易近人的印象。
(2)举止大方、坦然自若,使别人感到轻松、自在,激发交往动机。
(3)培养开朗、活泼的个性,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是愉快的。
(4)培养幽默风趣的言行,幽默而不失分寸,风趣而不显轻浮,给人以美的享受。与人交往要谦虚,待人要和气,尊重他人,否则事与愿违。
(5)做到心平气和、不乱发牢骚,这样不仅自己快乐、涵养性高,别人也会心情愉悦。
(6)要注意语言的魅力:安慰受创伤的人,鼓励失败的人。恭维真正取得成就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7)处事果断、富有主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人容易激发别人的交往动机,博得别人的信认,产生使人乐意交往的魅力。
3.细致分析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交经验的关系如此密切,如果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也会得到改善。人们不单可以减少与别人发生冲突,亦可以令自己和别人有更愉快的交往经验。
有些人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特质或属性。譬如,一个社交能力高的人天生较外向、善于交际。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人际交往能力实比移山更为艰难。多数的心理学家并不赞同这种看法。反之,他们认为只要能辨认出可以预测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便可以设计一些课程来培训这种能力。
要有效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循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二是提高对其他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1)对环境的辨析能力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要有效地达到社交目标,便要因应情势而作出相应的行为。社交环境瞬息万变,交往的对象亦有不同的特质,要适应不同社交环境、人物,便非要有精锐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不可。
对环境的辨析能力是社交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情境间的细微不同之处加以区分,往往更能掌握社交环境的变化而做出合宜的行为,以适应不同性质、千变万化的环境。
这种"因时制宜"的说法,并非只是近代西方心理学所提倡。其实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亦常被提到。例如《中庸》说:"国有道,共言足以兴国;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这便说明了进谏及保持缄默都是合宜的处事方法,但朝臣采取哪种方法才可产生较理想的后果,却取决于他们身处的国家是有道还是无道之国。又以本章开头提及的杨修为例,他是个机智的才子,但他所服侍的主公曹操是个性格多疑的人。杨修自恃聪明而多次道破曹操的心意,故招来杀身之祸。若他的主公是个宽宏大量,知人善用的人,杨修不但不会被杀,反而会被委以重任。虽然有人会慨叹杨修生不逢时,但若以"因时制宜"的说法,杨修似乎只顾一时言语之快,却忽略对方(曹操)的思想性格,因而说出一些合乎事实但不合对方心意的话,白白地把性命断送了。由此可见,要成功地达成社交目标,便要审裁客观情势的变化,因时变通,以适应各种各类的社交情境。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些虚构的处境,然后问受测者在这些处境中会有什么反应。其中两个处境是:
(一)你很怕见牙医,但现在却要到牙医那里修补牙齿。
(二)你被一群持械的恐怖分子胁持在一所公共大楼内。
人们在这两种情境中,均可以选择细心地观察周遭的危险讯号。譬如,在第二个处境中,可以留心恐怖分子有什么武器。他们也可以尽量分散注意力,不去注意一些会令自己紧张的危险信号。当然,在见牙医的处境中,主动地监察危险信号只会令自己更紧张,肌肉收得更紧,痛苦愈多。但在被胁持的处境中,留心危险信号可以提高逃生的机会。接受测试的人当中,有些人较能辨析两种情境的不同,在见牙医的处境中选择分散注意力,在被胁持的处境中选择观察环境。有些人的辨析能力则明显较低,在不同的情境中也选择观察环境。
我们的研究也显示:辨析能力愈高的人,社交能力也愈高。他们在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时,较能完成交往目标,并较能改进双方的交情。 亦有证据显示,辨析能力高的人,他们会遇上较多愉快的交生经验,而他们也较少出现抑郁的情绪。需要强调的是,"因时制宜"并非指盲目跟随形势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亦不是指盲目顺应对方的旨意。
辨析能力高的人不一定是社交变色龙,只懂得盲目附和。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而这些目标也可以是一些利他的目标(例如替某医院筹款)。辨析能力高的人,在追求这些目标时,懂得审时度势,既能够完成自己起初不愿捐款的人解囊相助,并让他们觉得捐款后心情愉快,这便是辨析才能的应用目标了。
(2) 对别人心理状态的洞察力
洞察别人的心理状态也是社交能力重要的一环。一些人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不尝试去了解对方做事时的处境和感受,便马上从别人的行为去判断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重判断而轻了解的取向,是社交能力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我们的研究中,曾向受测者描述一个人的行为,然后请他们将这个人的资料转述给另一位受测者听。在转述过程中,有些人自发地加入了一些对故事人物的性格和道德判断(例如"他是一个贱人"),而有些人则主动地对故事人的的内心世界加入剖析(例如"因为他想取得律师资格,所以对有权势的人所做的坏事视若无睹")。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也测量了受测者与父母、师长、朋友和不喜欢的人交往的成果,发现越倾向性格道德判断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便越差。反之,越倾向作内心剖析的人,他们的社交能力也就越高。
转贴于
既然主动地作性格判断和道德评价对社交能力的发展有碍,而尝试了解虽人的内心感受对社交能力有利,那么如何可以降低前一种倾向而加强后一种倾向呢?
我们的研究指出,一个人对性格和道德的看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有些人觉得性格和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个人素质,相信每个人也有固定不变的道德水平和性格。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他们的注意力便集中于从别人的言行举止,来推断对方具备哪种性格。也有些人相信性格和道德都是变数,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和性格是可以改变的。因此,这些人在社交场合中,并不急于判断别人的性格和道德水平。反之,他们会较留心于一些可变的因素和行为的关系。譬如,他们会较留心环境因素的改变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的改变,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问受测者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譬如,"甲旅行时给同事买了些纪念品,那很可能是因为--"。或"乙将一盒橙汁倒在同学的图画上,那很可能是因为--"。那些相信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是一个善良的人,而乙则是一个无赖"等解释。反之,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较多提出"甲想取悦他的同事,而乙则嫉妒他的同学"等解释。
由此可见,相信性格不可改变的人较重视评估别人的性格和道德,而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则较留心别人的行为动机和做事的情绪状态。
也有研究显示,和相信性格可以改变的人相比,觉得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比较喜欢评鉴别人的行为。他们看到别人做了一件事情后,便有较大的倾向马上评价这行为是好还是坏。由于他们专注于评估行为本身的好与坏,便较容易忽略行为发生的背景和行事者的心理状态了。
这种倾向判断行为的好坏和别人的道德性格的人,不但容易忽略别人的心理状态,也较容易因为对人多作以偏概全的评价而产生偏执和成见。已有研究证据证明,在美国相信性格是不可改变的人,比相信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人对社会上的少数族群成见较深。在香港地区,我们也发现相信道德是不可改变的人,和相信道德是可以改变的人相比,较歧视内地人士。譬如,他们会觉得内地的人有较多负面特征,较少正面特征,他们也觉得内地的人在香港犯了法,应该受到较严厉的处分。
由此可见,对性格道德的看法,不单与社交能力有关,它也关系到社会上族群能否得到公平平等的待遇。
总括而言,要增进个人的社交能力,一方面要提高对自己及别人的需要、思想、感受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亦要细心观察不同的情境和人物,分辨其中不同之处并加以理解分析,以加强对千变万化的社交环境的掌握。虽然心理学家认为社交能力是可以训练提高的,但要真正的提高社交能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成功与否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动机、决心、努力与恒心。
4.从社交包括的三个方面各个击破
(1)良好表达能力的培养
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人,一定是掌握社交口才技巧的人。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表现在适时、适量、适度三个方面。
一要适时。说在该说时,止在该止处,这才叫适时。可有的人在社交场上该说时不说,他们见面时不及时问候;分手时不及时告别;失礼时不及时道歉;对请教不及时解答;对求助不及时答复……反之,有的人该止时不止。他们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唠唠叨叨诉说自己的不幸;在别人悲伤忧愁时嘻嘻哈哈开玩笑;在主人心绪不安时仍滔滔不绝发表宏论;在长辈家里乐不可支地详谈"马路新闻"。请设想一下,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见了上面这种人,你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印象呢?
二要适量。适量的社交口才还包括声音大小适量。大庭广众之中说话音量宜大一点,私人拜访交谈音量宜适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间交谈,小声则可以表现亲密无间、情意绵绵的特殊关系,给人一种亲切感。这些都是在社交场合与人交谈应该掌握的技巧。
三要社交口才适度。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对象把握言谈的深浅度,根据不同场合把握言谈的得体度,根据自己的身分把握言谈的分寸度。其次,体态语也要恰到好处。
口若悬河的本领从哪里来呢?是天生的吗?有的人从小就注意培养,所以表达能力会显得比人强。但大多数人的口才,都是在成人后自觉地苦练得来的。
古希腊卓越的雄辩家德摩斯梯尼,年轻时有口吃毛病。为了纠正口吃,清晰地发音,他把小石子含在嘴里朗诵,迎着大风讲话。他还经常朗诵诗歌、神话、悲喜剧,经过苦练,他终于成为一位闻名于世的雄辩家。
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演讲、对话和辩论活动。珍惜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见解的锻炼机会,临场经验多了,口才也自然会好起来。另外,同学们在课堂讨论或分组讨论的活动中,应踊跃发言,不要放弃锻炼的机会,只要持之以恒,刻苦训练,你的口头表达能力一定会增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走上社会也是一种竞争力。当然,你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强,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多学习各类知识。
(2)人际融合能力的培养
融合于社会,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勇敢地面对世界、接纳世界。当然接纳世界并不是要你消极等待和向困难屈服,更不是要你没有任何原则地去苟同消极落后的东西,甚至同流合污。而是要你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接纳现实,并有勇气和决心去消除生活中的消极现象,弘扬主旋律,尽一份当代大学生应尽的责任。
当然人际融合能力并不只是简单地体现在能否接纳世界、认同世界方面,它还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反映。人际融合能力的强弱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活动能力、创造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以及健康状况等密切相连的。一般来说,一个素质比较高、各方面能力比较强、身心健康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后,能够很快适应环境、适应工作,即使是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和比较差的环境中,也能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人际融合,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一种艺术。美国俄亥俄州的RMI公司,一度生产滑坡,工作效率低,员工面临失业,情绪不稳。受总公司委派前来担任总经理的大吉姆·丹尼尔面临着与大家融合、并带领大家改变面貌的严峻考验。他在公司中处处张贴这样的标语:"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没有笑容,请把你的笑容分些给他","任何事情只有做起来,兴致勃勃,才能取得成功"。大吉姆还把工厂的厂徽改成一张笑脸,贴在工厂的大门上、办公用品上、员工的安全帽上。亲切感产生信任感、归属感,在没有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了80%。
由是观之,与人融合,并非深不可测。一句真诚的话语,一次放松的谈心,一个会意的笑容或眼神,都可以换来健康、乐观、平和的心境,营造出宽松和谐的人际空间。关键是,你有没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这方面能力的意识。
(3)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处理日常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但是,当问题接踵而来,而且复杂度不断升高的同时,如何有系统地找出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解决问题,就是考验我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时候了。
关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不妨借鉴一下IBM培养职工的方法,IBM对此能力的培养有五大步骤:
一要定义并理清问题:先收集资料并分析,确定问题确实存在之后,将问题写下来,成为每个人都可以了解的陈述,将问题具体化,使相关人员明了。
二要分析问题:可以利用管理学的技巧辅助,如鱼骨图等。或是与部属举行讨论会议,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并且列出解决的优先顺序。
三要订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邀请同仁脑力激荡,最重要的是把这些结果用有系统的方式整理出来,依照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是否能获得管理阶层支持,以及是否可付诸实行等原则排出顺序。
四要选出解决方案订出行动计划:选择影响力最大、推动起来最容易的方案,立即拟定行动计划。
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情绪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也受到越来越多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重视。积极情绪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使其能以健康、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富有理想、朝气蓬勃,他们的成长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这一代大学生的身上又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多元文化的渗透,造就了这一代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如何培养他们的积极情绪,帮助他们在大学生活中获得更加良好的积极体验,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解析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与以前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的人际交往更加广泛,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化,思想也成熟得更早。这一系列特征使得当代大学生对人、对事更有主见,不轻易盲从,喜欢展示自己的才能,探索真理,追求个性,向往实现人生价值。但是这种看似成熟的做事风格并不能代表他们的心理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不再需要外界的干预和调节。与之相反,当代大学生的一些行为和想法其实恰恰是幼稚的、是不成熟的,他们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往往把现实想象得过于理想和美好,缺乏落实行动。当残酷的现实与美好的理想形成强烈反差时,他们的心理变得不堪一击,各种心理问题开始逐渐涌现。
另一方面,以90后为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同伴群体的陪伴与交往,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性较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意识,不善于换位思考。再加上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择业等多重压力。每个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和难以解决的困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不良情绪逐渐积压,最终会形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成长成材。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都在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社会各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健康并不是非此即彼,它的发展经历的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变化过程。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和划分标准,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由“正常”走向“异常”是量变到质变积累的结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从长远入手,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恰当地选择情绪调节策略,充分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积极情绪的作用和意义
在探讨积极情绪的培养对当代大学生的作用和意义之前,我们首先要厘清什么是积极情绪。关于积极情绪的定义,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是对个人有意义的事情所做出的独特即时反应,是一种暂时的愉悦,并指出各种具体的积极情绪,如高兴、兴趣、满足感、自豪感和爱等,表面看来各不相同,但都有拓宽人们瞬间知行能力、建构和增强个人资源、提升主观幸福感等功能[1]。孟昭兰(1989)认为,“积极情绪是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2]。任俊等(2006)认为,积极情绪是指能激发人产生接近或行为倾向的一种情绪,所谓接近或行为倾向,就是指产生情绪的主体对情绪的对象能够出现接近的行为或行为趋向[3]。虽然不同学者对积极情绪的解释不同,但是这些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认为积极情绪是个体与外界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积极的、正面的情感体验,对人的心理发展有促进作用。
从其内涵可以看出,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积极情绪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扩展个体资源,为实现个人成功打下基础。研究表明,消极情绪会影响大脑的记忆和信息储存,影响到个体对周围事物的知觉。而积极情绪则有利于个体唤起美好的记忆,保持对外界良好的反应4。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是大学生活的首要任务,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增加个体的注意广度和记忆强度,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对问题的思考更加清晰,激发创造性思维。大学时期是个体实现知识飞跃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思维灵活,精力旺盛,积极情绪的培养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扩展智力资源。当然,除了智力资源之外,大学生身体资源和心理资源的扩展也应当受到重视。身心健康是影响个体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实现个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情绪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愉悦性,帮助个体以正确的心态更好地应对困难。积极情绪是在和谐的环境和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它有利于人们放下焦躁情绪,享受周围的生活。在积极情绪下,个体更容易审视自身的缺点,同时更加宽容地接纳他人的个性和错误,提高人际交往的成功率,提升内心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保持心理状态的愉悦更加重要。在大学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不可避免地遇到来自学习、恋爱和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及挫折,积极情绪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乐观地面对压力,较快地从消极情绪的影响下恢复过来,调整自身状态以适应环境和生活的变化,以坚毅不拔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斗志面对困难,挑战挫折。
(三)积极情绪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搭建和谐的人际交往网络。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人生活在独立的空间里。积极情绪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个体人际交往的成功率,扩展人际交往的广泛度,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正确、有效的方法应对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受欢迎的学生通常能够采用情感表露和情绪表达等积极的方法与人交往,而被忽视或被拒绝的学生常采用压抑或逃避的方式,不能正面迎接人际交往中的困难。同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大学生往往也不能得到他人的信赖,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为个体争取更多的社会帮助,为取得个人成功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高的平台。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积极情绪的策略和方法
由此可见,积极情绪的培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大学生在成长成材的过程中,如果能将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变成一种生活的常态,使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生活方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个体自身价值的实现和成功。
(一)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或情绪培养课程,让其认识到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并尽快适应新环境。大学生刚刚从学业繁重的高中生活过渡到大学,陌生的环境和群体往往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在大学开始之初,可以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一些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尽快融入新的环境和集体生活,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建立对彼此的信任感,为日后的交流和相处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开设以“积极情绪培养”为主题的选修课程,从理论知识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积极情绪以及积极情绪对日常生活和实现个人成功的重要性。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积极情绪时,外界力量的推动作用始终是有限的,最根本的还是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对自身的情绪情感进行自我调节,正确认识问题情境和自身的关系,主动创设能够产生积极情绪的环境条件,学会如何避免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压力,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比赛,让其不断体验到各种成功。在大学生活中,有意义的学校活动和比赛可以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其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人的积极情绪离不开成功,成功可以为个体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个体产生喜悦、幸福、满足、自豪等积极情绪。学校和老师应当组织更多有意义的活动和比赛,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展或参加社团活动,一方面促进学生的人际交往,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学生的兴趣需求。个体的兴趣和爱好一旦获得满足,就会促进主观愉悦感和幸福感的产生,从而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组织的活动要涉及更广的范围和群体,活动形式要多样,力求照顾到不同大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有机会体验在同辈群体中获得的成功。大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也可以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挖掘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从而帮助大学生取得更多的成功。
(三)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其在各种社会性接触中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角色扮演是帮助大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多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且进入大学之前基本上都在中小学接受教育,社会经历较少,人际关系网络较单一。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亲身体验所扮演角色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体会平时在学校生活中难以体验到的情感。除了角色扮演的常规形式外,对大学生更有帮助的角色扮演方法是融入社会。学校可以创设机会,以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体验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感受不同角色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激发内心的积极情感,塑造自身的积极行为。除此之外,大学生融入社会的过程也是搭建人际关系网络的过程,学生在社会参与中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用宽容、乐观的心态接纳他人、完善自己,从而为大学毕业后实现由学生角色向社会角色的成功转换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笑,林波萍.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探索90后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1,12:151.
(一)认知调整
对于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与反应,这是因为,人的情绪不是取决于其所遇到的是什么,而是取决于怎么去理解所遇到的事。因此,有人说态度决定命运,这是很有道理的,要从根本上去改变一个人,首先得改变他的思想观念。中学生很多人际关系问题,都是源自于认知上的偏差。比如,很多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比较追求完美,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有某些自己看不惯的行为细节而不再乐意交往下去,不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有的学生比较内向被动,总觉得老师偏心,对有的同学热情友好,有说有笑,而对自己则不闻不问,就像自己是透明的一样,由此产生反感,对该老师的课都不愿意听,成绩一落千丈,不明白人际交往是相互的、双向的,需要自己主动地投入、沟通与开放,而不是坐等天下掉下来个林妹妹;而有的学生,又往往把某个异性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或者是出于好心的帮助当成是对自己情有独钟而陷入单相思的漩涡,弄得饭茶不思,精力分散,误把青春期的正常萌动当成是爱情的来临。所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知识与技巧,纠正认识上的偏差,是让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为此,我们通过心理辅导课、专题讲座、编辑心理辅导报、开辟心理专栏与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启发、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的原则与方法,使学生能够明白什么样的人是受人欢迎的、为什么会受人欢迎,从而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实践指明方向。
(二)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凡事斤斤计较、固执己见、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反省自己的人,我们很难想象他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人们在谈及自己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失败时,也往往会归结于双方的性格不合。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如何,不仅是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女生,她在小学、初中时都是成绩全校第一的优秀生,一直深得老师的宠爱与同学的崇拜,为此养成了高傲自负的性格。进入高中之后,因为班主任在编排座位时没有理会她的要求而对她特别照顾,引起她强烈不满,居然以上课睡觉、迟到早退等违纪行为来报复老师,而这样做的结果便是学习成绩一路下滑,而等她意识到问题严重,想要努力赶上去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了,脑子里总是充满着对老师的怨恨。成绩不突出,在班上相当于一个透明人,没人注意到她的存在。习惯了众星捧月的她,实在很难接受这种落差,面对成绩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她既嫉妒又不服气,而对比自己差的同学,她又瞧不起,弄得自己整天孤家寡人的,所有的苦闷都压抑在心,没有一个可以倾诉的人,最后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一到教室头就痛,对老师的提问十分恐惧,就算答案很清楚,却一句话都说不出。因为她的偏执个性,使她一直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她总是认为造成她今天这种局面,都是别人的错,因此心理治疗进展缓慢。这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在这一方面,我们首先通过《自画像》《找知音》《我所喜欢的人》《假如我是招聘主考官》《如果我是领导》《我希望我的朋友是这样的人》等心理活动课收集学生对自己的了解程度,讨论总结最受人喜欢的个性品质以及当代社会需要什么样品质的人才等,然后通过气质与性格的测量,让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点有个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完善自己。
(三)共情能力培养
共情是指一种能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与意图的一种人格特质。共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作为态度,它表现为一种对他人的关切、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为一种能力,它表现为能充分理解别人的心事,并把这种理解以关切、温暖、尊重的方式表达出来。从操作角度看,共情可以分解为: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意图,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具备共情特质的人能切身感受到别人的需要与苦恼,并能在必要时以得体和尊重的方式向他人提供支持与帮助,因此,非常有助于健康人际关系的建立。日常生活中,有共情习惯的人很少与别人发生冲突,因为他总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并以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即使与他人产生矛盾,具备共情能力的人也能平和地以建设性的方式去处理。而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伤害了别人而不自知。比如说,爱拿同学的缺陷来取笑,休息时间旁若无人地聊天说笑、煲电话粥,同学病了或是遇到突然变故情绪低落非但不会主动问候一声反而在一旁兴高采烈,这都是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常见原因。
有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班上的男生都不喜欢他,活动分组时没有一个组愿意接纳他。这令他十分的郁闷,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后来班主任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才知道他的一些行为没有顾及到其他同学的感受,比如,他习惯在同学们睡觉的时候洗澡、洗衣服,哗哗的水声使得大家没法入睡;换下来的脏衣服经常搭在床头上好几天不洗,弄得整个寝室都是他的衣服发出的酸臭味与霉味;漱口的时候不用水杯,直接用嘴对着水笼头接水等。面对同学的抗议,他不以为然,仍旧我行我素。通过学校开设的心理辅导课,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加以改进,融进了集体之中。
因此,提高学生的共情能力,是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我们主要通过五个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共情能力:
1.会关注周围的人。
2.培养对他人需要的敏感。
3.学习观察并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4.通过观察非言语信息增加对他人的了解。
5.增强对他人的理解能力,学会倾听与换位思考。
(四)行为训练
传统教育上的知行脱节,使得很多学生虽然也懂得不少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或者也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弱点,但由于缺少行动,往往难以成为自己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部分。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就像身体素质的提高一样,光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行动是不行的。针对人际关系的直接性、实践性和一些性格内向害羞学生的退缩性,面对学生的共情缺失,我们通过角色扮演、情境分析、心理游戏活动、专项培训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处理与建立人际关系的训练,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让学生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受学生的欢迎。
三、基本成效
几年来,我们从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开展了构建高中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如04级的一位学生,他不仅走出了情绪低落、常发无名之火,不敢与人交往的怪圈,还积极参加班级集体活动和竞选上了班干,积极为同学服务,2007年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06级的一位学生由从来不愿与人交谈、自我封闭到主动要求担任英语科代表,担任学习互助小组组长,以积极的态度笑对人生的磨难与挑战。
通过几年的努力,在苍梧一中,师生构建起了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团队精神。宽容、体谅、感恩、友爱、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使学生心情舒畅,学习劲头更足;使我们这一所新办的普通高中,在生源较差的情况下,从第一届学生毕业参加高考开始,升学率在梧州市同类学校里一直都名列前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高中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提出
人生在世,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幸福快乐,但怎么样才能得到幸福快乐,或者说幸福快乐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什么?日常生活中,金钱、地位、名誉、成功等似乎与个人的生活质量关系较大,因此许多人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这些要素的基础上的。但心理学家却否认了这种观点。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夫妻、亲密朋友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而人际关系的核心之一就是塑造共情。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群体的一员,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与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学校群体,并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中学生还处在思想品格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因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的成熟,依赖于学校良好人际关系的影响。在我校开展心理咨询几年来的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严重心理障碍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所导致。
可以说,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优劣与否,成了影响学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成了学校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入手,通过认知调整、塑造良好个性、共情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等方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提高学生人际关系品质的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高中生如何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相关文章:
1.如何构建高中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2.高校学生怎样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高职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而言,在高职新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由于害怕失败或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导致对自己不满和否定的心理状态。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遇事就心虚胆怯、逃避、退缩,甚至拒绝接纳自我。有的人不但不接纳自己,反而拒绝自己,甚至摧残自己,处处与自己为敌。所以说,自卑是一种低劣的心理素质和消极的心态,是一个人的“心理软骨病”。部分高职新生轻视自己,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自己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他们的目光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如有的新生自认为身材不足、长相不如人而自卑;或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缺乏如音乐、舞蹈、社交等方面的特长而自卑;也有的新生由于遇到挫折和失败,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贬低自己。
(二)孤独心理
孤独心理是一种封闭内心的性格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封闭内心。一个人如长期不与他人交流,而使自己处于社交孤立状态,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增加与他人与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则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而久之,则会导致人格失常。作为新生,初入新的环境,内心充满了远离父母和中学好友的失落感,心理上容易产生一种孤独感,所以说他们内心是非常愿意与别人诚挚地交往的。但又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有的新生不相信他人,不敢轻易与他人交往;有的自己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却等着别人伸出友谊之手;有的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要求和期望较高。这些表现长此下去,易使他们更加孤独。
(三)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从而在行动上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一般表现是:不分正确与错误、精华与糟粕一概排斥,其情绪成分很大,方式只是简单的拒绝和对抗,有时只是为了反抗而反抗。高职新生因为对消极情感体验得多而更具有敏感性,更易产生抵触情绪。而激烈的抵触情绪既是逆反心理的稳定因素,又是它的启动器,所以,高职新生的逆反心理比一般普通高校的学生更为强烈。他们往往像条件反射一样地对来自教育者、同学的教育和帮助抱有一种神经质的偏见,总有一种内在的反感,即使别人言之有理,他们也拒绝接受。结果是导致对教育者的怀疑和偏见,影响人际关系,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四)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个人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其特点是紧张不安、忧虑、烦恼、害怕和恐惧。威胁机体康宁的任何情境,都可引起焦虑。例如:对身体有害的威胁,对个人自尊的威胁,做那些超过个人能力限度的工作之压力以及各种冲突和挫折情境,都可以引起焦虑。许多新生在刚入学几个月以后,有时甚至更短,就开始出现焦虑心理,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情绪烦躁,易激动,但又无奈;吃饭无味,睡不着觉,对任何事情都是被动接受,兴趣不高。这些情况的存在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教育者对这些现象引不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可能会使学生的正常学习都难以进行下去。
二、高职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的压力
高职新生一进校就会感觉面临着学习压力,教师的授课速度很快,同时,高职课程相对于中学课程在难度上又提高了一层,而且课程的设置与一般专科又有很大的差别,包括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突出“应用性”,淡化“系统性”,许多新生无法适应这些转变,觉得学习负担加重,感到压力很大,随之出现了失眠、焦虑的症状。
(二)自我评价失调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高职新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脱离父母的呵护,开始了独立生活,因而成人感、独立感骤然增强,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高职新生往往由于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导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距离太大,在经过努力仍无法实现理想自我后,就容易急躁、失去自信,从而产生否定自我、自卑的心理;或过分高估“现实自我”,将虚假的“理想自我”替代了“现实自我”的位置,丧失自知之明而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与所追求的“完人”的差距太大时,往往从自信的高峰跌入自卑的低谷,导致对现实自我的强烈否定。
(三)对校名、专业、学历认识不足
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高职学生普遍对自己所受教育的特点与目的还不十分清楚,有的学生对上高职有自卑心理,认为高职学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低一等,是“二等公民”,因而自己看不起自己。而且,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格局中,高职毕业生明显处于劣势。因此,高职新生在入学前,就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往往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四)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据某咨询中心统计,青年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中,人际交往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直接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新生入校后,想和别人交往,却又不知道该怎样交往。有的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既充满了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甚至回避参与,妨碍了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 转贴于 (五)教育者的教育手段、方法的不适当
教育者对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对新生实际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只凭主观臆测就作这样或那样的处理处理问题不当,极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或一些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也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三、高职新生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帮助新生正确地认识高职。
作为教育者有责任跟学生分析透彻关于高职教育的相关问题,才能让新生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减轻心理压力,增强信心。如国家对高职的认识、定位和相关政策,以及高职教育“高”在何处,与本科生和职高生的区别,有什么优势、劣势等问题。而且,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看,高职学校毕业生的毕业分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已经呈现出优势。
(二)帮助新生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高职新生对自我的认识,往往只是通过对他人的认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对自我的认识仅仅停留于表层。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自我认识越客观越好,过高或过低地作自我评价均是不合适、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的。所以对高职新生的教育管理,要以启发和引导他们通过多角度全面认识自我为切入点。同时,要让每个新生都“接纳”自己。教育者要引导他们面对自我现实,平静而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宽容地对待得与失。要让他们明了自己的优点与成功是宝贵的自我财富,缺点是可以克服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久的失败。至于长相、外貌、出身,这些无法由自己主宰的因素则不去计较它。这样,才能让他们树立信心。
(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高职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技术性人才,应用性人才,所以高职新生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他们可以增长见识,也能调适心理,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如可以通过调研、观摩、实习等方式,让新生走上社会,把所学的和将学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他们能发现在一定的岗位上,他们有他们的职业优势,从而树立学好专业的自信心,增进对高职教育的了解。在校内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鼓励新生主动参与各项活动,如负责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等。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对新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