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境卫生服务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静脉输液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疾病治疗的一项主要手段,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人员、环境局限等因素给患者带来输液安全隐患,如何减少卫生站静脉输液的不安全因素,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值得社区服务中心及卫生服务站管理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辖区内卫生站的现场调查考核中发现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现报告如下:
1.安全隐患
1.1药物配置环境不合理。由于社区卫生站条件所限,一部分卫生站均为改造而成,存在治疗室结构不合理,治疗室与污染区相距较近,部分卫生站在治疗室管理上松懈,有菌物品与无菌物品放置混乱,工作人员不穿工作服、不戴帽子口罩进治疗室操作,导致治疗室空气质量差,从而造成药物污染,带来输液反应的发生。
1.2药物配置的配伍问题。近年来临床新药越来越多,对新药的配伍禁忌在《280种注射液的药物配伍表》上不能找到,外加联合用药的增多等因素都增加了操作者的困惑。
1.3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造成操作过程污染,如:操作前不洗手;液体瓶口消毒不正确;加药时手污染注射器轴心导致药液污染;止血带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皮肤消毒不规范。
1.4忽视静脉输液微粒的存在。玻璃安瓶切割掰开时不消毒造成玻璃微粒的脱落;加入粉剂药物时反复使用同一针头抽药造成胶塞脱屑。有报道,输液准备时输液带入的微粒与进针的针头号与次数有关[1];配药时有药品结晶未溶颗粒,联合用药的微粒污染,有人对输液配伍微粒累加的研究结果提示,配伍药物越多,微粒越多,微粒增加越明显[2]。
1.5查对、巡视制度落实不够。卫生站由于人员不足,通常是接诊、配药、输液一人完成,未能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输液室内巡视不够,不能及时观察病人的输液速度、有无液体渗漏和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
1.6外带药物问题。社区卫生站为满足群众的需求往往承担代注任务,但是由于这些患者病种复杂,而卫生站工作人员对上级医院带回的药物性能不熟悉,给输液安全带来了隐患。
1.7人员业务知识缺乏。目前卫生站承担静脉输液的大都为乡村医生,缺少静脉输液的专业知识培训。
2.对策
2.1规范卫生站的建设,加强治疗室及输液室的管理。新建或正改建的卫生站在建筑设计上充分考虑治疗室及输液室的分布。加强对治疗室的规范管理,物品放置有序,有菌物品与无菌物品分别放置,治疗室与输液室开窗通风每日2次,紫外线消毒1小时。各卫生站建立输液反应应急流程,配备常用抢救药品与物品。患者输液注意事项上墙。
2.2合理用药避免药物配伍禁忌。控制输液内药物总数,配置前熟悉药物药理作用,尤其是对于新药或不熟悉的药物要阅读药物说明书,在没有资料证实可以混合静脉用药时,严禁随意配伍。任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
2.3建立静脉输液规范流程。通过规范的建立,强调重点环节的注意事项,如:操作者在执行操作前后规定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在开启安瓶前要求消毒瓶颈,严禁敲击;避免反复多次穿刺瓶塞,减少微粒的产生;规范握持注射器的方法等。
2.4制定外带药物管理制度。外带药物必须提供发票及药品说明书;要求必须在上级医院注射一次后接受代注;用药后30分钟加强巡视,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5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卫生站人员定期到医院轮训,规范静脉输液操作,确保人人过关;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内容包括:抗菌素的合理使用、输液技术进展、医院感染控制知识以及医患沟通艺术等。
3.结论
各卫生站通过加强静脉输液的防范措施以来,工作人员在静脉输液操作中,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有效提高了静脉输液的质量与安全,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关键词】森林临沧 WebGIS技术 智慧城市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激增大大刺激了环卫设施的需求量,随着城市功能向外扩展,“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垃圾的收支处理模式已被广泛推行。全国8成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庞大的人口决定了环卫设施的需求量,但二三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却呈现较为落后的局面,临翔区也不例外。经调查,云南省临翔区存在着三大环境问题,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差、破损严重,建筑施工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
针对目前我国边疆城镇对环境卫生设施信息的管理比较落后,大多停留在卡片、图纸及表格等原始资料的人工管理阶段,存在着数据信息在存储、管理上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分类、检索困难,定量、定位分析薄弱,正确性、实时性差等问题。本文以临翔区为例,应用WebGIS技术建立“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这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个新的技术支撑平台,投入环保部门及环境卫生相关责任部门使用,达到人人监督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打造一个“森林临沧”。
1 临翔区环境卫生现状
为进一步推进临翔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特别是街道城乡的环境卫生,对临翔区进行了环境卫生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其主要存在如下环境问题:
1.1 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差、破损严重
首先,表现为商业区、汽车站、菜市场等人口密度大、流动多的地方,果皮、烟头、口痰、宣传单等随处可见;夜晚露天烧烤、路边小吃等占道经营带来了严重的城市环境卫生问题,同时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术大的影响;一些小型饭店、旅店及城乡结合部的公共厕所脏乱不堪。其次,各类公共设施破损严重,路面坑洼不平,路灯、垃圾桶等破损,各类花草树木层次不齐,次外,清扫保洁不到位,居民区、绿化带都不同程度存在生活垃圾,公厕管理也不到位。
1.2 建筑施工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经调查,临翔区因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环境卫生污染及乱堆乱放造成的占道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居民区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挂、车辆乱停现象突出,建筑材料、沙石堆放突出,且散乱不整洁。
1.3 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
外来务工大量涌入,本地居民出租房屋不严格把关导致辖区收购废旧物品、医疗废物、冷加工、家畜家禽导致环境污染。很多租住在城乡结合部,致使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随意堆放,长期滞留,成为苍蝇、蚊虫、老鼠等滋生繁衍的温床。
针对调研结果中环境卫生地下脏、地上差、地面乱和市民环保意识差的实际,应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制定措施,科学整改。本文提出基于WebGIS的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使市民能在线实时地举报环境卫生问题,使环境卫生举报信息根据问题类型用不同的图标在地图上实时显示、直观明了,并让处理结果地图实时反馈显示、高效互动。
2 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背景意义
2.1 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地理信息需求的增加, 基于Internet地理信息数据, 供全球用户查询、检索并提供GIS 服务的WebGIS系统已成为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基于WebGIS技术也已如火如荼地进入到城市规划应用中,例如城市土地利用信息系统、公交导航服务系统、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系统、城市信息一体化平台等的开发研究已有很多,但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特别是针对边疆小城镇的应用为数不多。在国内,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平台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多数是基于传统GIS的,而且投入实际使用的也不多。本文拟通过建立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利用社会公众通过地图举报卫生环境问题,相关责任单位实时处理和在地图上实施反馈处理结果信息,达到全市民参与环境卫生管理并对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成为处理城市突出的环境卫生问题的新的技术手段。
2.2 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发展趋势
继数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人们又提出信息化城市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这必然是未来城市发展研究的发展趋势。智慧城市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充分利用Internet和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以人为本,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的城市形态,并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企业提供优质发展空间,为市民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不可否认地,WebGIS技术将长久地推动中国的城市化进城,进而成为发达国家,但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3 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实际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边疆小城镇所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诸如城市化质量差,具体表现在:基础设施差,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滞后,适应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环境差,城市绿地少,水土流失严重,大气污染严重,水环境质量差和“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管理差,管理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管理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力,离城市现代化管理要求相差较远。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WebGIS技术,首先打造一个“数字临沧”,然后开发出能在Web上分析临翔区的环境卫生信息数据,为市民公众提供空间数据浏览、查询和分析服务的临沧市区环境卫生曝光台,并能实现市民发现环境卫生问题,可拍照上传,相关处理部门可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及时处理,并把处理结果上传,使市容环境卫生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整顿城市环境卫生,配备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理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创建“美丽临沧”。
2.4 基于WebGIS技术的环境卫生研究的理论意义
针对目前我国边疆城镇对环境卫生设施信息的管理比较落后,大多停留在卡片、图纸及表格等原始资料的人工管理阶段,存在着数据信息在存储、管理上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分类、检索困难,定量、定位分析薄弱,正确性、实时性差等问题。本文以临翔区为例,应用WebGIS技术建立《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这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个新的技术支撑平台,投入环保部门及环境卫生相关责任部门使用,达到人人监督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希望这一研究可以为边疆小城镇的环境卫生管理提供参考,也可为GIS开发应用领域的其他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为同行提供决策指导。
3 环境卫生GIS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基于城市环境卫生信息化管理和保护对科学技术手段的急切需求和对智能化、规范化、精细化监控的需要,“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通过调用百度地图,利用WebGIS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让全民实时监控临翔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及时处理环境卫生问题,从“传统被动响应”变为“科学主动处理”,让城市环境问题变为“实时感知、及时处理,动态预测”,保障临翔区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健康运行。
3.1 公众用户权限
公众使用公众举报模块可以直接在地图上标注出实际的违章地址,填写举报信息,上传违章照片。公众用户可进行基本的地图操作,卫生环境举报点的地图定位、地图全图、地图漫游、距离量测、面积量测、地图打印、矢量和影像图切换等。
3.2 环境卫生问题处理责任部门权限
支持以多种彩色图标区分违章类别实时生成违章点分布图,使用地图框选、属性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快速定位违章位置。支持管理部门,在线实时查看和审核举报信息,根据电子地图的实际违章地点,确定责任单位,违章信息。让处理结果地图实时反馈显示、高效互动。
3.3 数据操作
数据查询:可根据查询条件查询相关举报信息,并以列表形式进行显示,点击某个结果则在地图上定位。
报表输出:利用条件查询,可把符合查询条件的结果信息导出Excel等文件。
数据审核:相关负责部门登录系统后可对负责片区内的举报信息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可实时在前端进行显示并对公众进行公示。
3.4 系统运维管理
主要有用户管理、系统日志管理、权限管理等。用户管理主要有用户添加、编辑、删除、查询及密码重置等功能;系统日志管理主要有用户操作日志查询、删除等功能;权限管理主要有用户权限添加、删除、编辑等功能。
用户角色分为责任单位用户、管理员,权限如下:
责任单位用户:查看可处理其负责片区内的举报信息。
管理员:用户管理、用户权限配置、数据库还原、备份、系统日志管理等。
4 系统开发技术路线
(1)系统中地图操作,如违建点定位、地图的矢量或影像图切换等功能利用ArcGIS JS API或百度地图API相关功能实现。
(2)举报点信息和系统运维信息利用SQL Server2008R2 进行存储,违建图片等数据利用文件系统进行存储。
(3)地图底图利用ArcGIS JS API或百度地图API调用“百度地图”地图服务实现。
(4)前端开发采用html+css+javascript+jquery+easyui等,增加用户体验。
(5)整个系统开发平台采用微软VS2012。
(6)系统逻辑设计和网络结构图。
总体采用B/S三层结构架构设计,每一层相对独立,能够有效的实现安全性、可移植性、扩展性。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
根据实际情况服务器可采用Web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合在一起共用和为了提高数据安全性, Web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分开的方式。 根据系统实际和规模,本文采用前者,网络结构图如图2所示。
5 结语
伴随着城市化进城的发展需求,城市环境卫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城市环境卫生信息化、智慧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为了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的治理,基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和3S技术的城市环境卫生的研究孕育而生。本文运用WebGIS技术建立“临翔区环境卫生曝光台GIS系统”,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个新的技术支撑平台,投入环保部门及环境卫生相关责任部门使用,达到人人监督城市环境卫生问题,促进城市文明建设。本着以民为本、服务边疆,提高环境卫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为落后家乡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柴洪文.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J].科技创新导报,2007(35).
[2]陈鹏翔.基于WebGIS的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新疆:新疆农业大学,2009.
[3]张继承.生活垃圾回收市场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马晓霞.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现状与趋势[J].科技传播,2012(12):82-83.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169-02
一、国内外城市环境卫生体制现状
1.国外现状。环境卫生事业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趋势是构建统一的服务市场,实行公共服务作业民营化。英国、法国、瑞士,其环卫运行模式都打破了行业垄断,采取环卫部门民营化或部分民营化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德国的环卫事业是由政府参股的股份制企业进行经营。加拿大环卫事业则是由政府协调,允许国内的部分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卫标准的私人企业共同参与。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机构,尽可能的将环境卫生事业由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行为,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并为企业提供了商业机会。新加坡是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也是城市管理成功典例之一,新加坡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采用私营化、招投标、产业化、公开化等一系列市场化运作方式[1]。日本的环境卫生也是亚洲国家中做的比较好的发达国家之一,日本的环卫事业是以政府组织为主,允许部分私营企业参与作为补充。
2.国内现状。城市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基本底线,寻求适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环境卫生运行模式,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对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的讨论从未间断。牛冬杰、赵由才(2007)分析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发达国家城市在市容环卫管理方面的异同点。徐品(2005)就新加坡制定前瞻性的垃圾处理战略、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并重、坚持重罚和重教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五点先进经验的总结。毛华俊(2008)阐述了南京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成立环卫保洁总公司,下设以街道为作业辖区的分公司,模拟股份制企业运行方式,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环卫事业中的作用。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根据城市建设中的需要,城市部分区域实施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试运行,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太原、深圳、杭州等地。但这些改革试运行的地区是环卫设施基础较好的地区,环境卫生的改革方式不能起到推广运行的作用,没有解决环境卫生运行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2~6]。
二、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前的问题
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改革前是政事合一的运行体制,环卫部门组织环境卫生工作兼具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这种体制必然会导致对自身难以履行有效的监督,形成政企不分、统包统管,形成行业垄断难以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环卫市场,致使环卫部门的经费单一由政府提供,常常因经费不足许多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环卫工人的需求增多,而环卫工的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降低了工人参与环卫工作的积极性,环卫工人出现短缺;环卫设施更新时间长、老化问题、机械化程度低。老旧小区、居民楼院因无物业而无人管理;市政界至城市出入口的公路和绿地等地域虽然被划入交通部门负责,但实际工作中清扫保洁工作存在责任推诿现象。这种环境卫生体制的运行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方式极不相适应,大大降低了环境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大连市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的成果
大连市2011年3月以沙河口区为试点,开始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卫体制,实现政企分离。大连市沙河口区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按照企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体制方面,建立区、街二级管理体制,撤销区环卫处、城肥管理处建制,组建新的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和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站;作业机制方面,全面开放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变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为社会化经营,保留了沙河口区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将企业性质的清扫保洁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转交企业完成,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使环境卫生事业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干分离,此次改革扩大了清扫保洁范围,并彻底解决了由于所属部门不同导致的责任推诿现象。
2.优化财政政策,健全环境卫生经费制度,实现环卫工作创新。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建立了“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环卫作业经费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并由市财政局根据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考核结果按合同直接拨付给中标企业,加强了财政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并通过财政政策引导推动了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将中标企业的环卫资金有效的融入了环卫事业中,企业的先进环卫设施和技术得到了推广,环卫队伍的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有效的通过企业的加入让环卫工作获得创新。
3.完善人员安置制度,提高员工待遇,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根据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卫处人员结构的具体情况,以“保留身份、不降待遇,多种安置、自愿选择,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多策并举、保持稳定”为基本原则,工人身份工作人员分配到中标企业工作,工资不低于原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基层的环卫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资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原环卫处超编的干部人员,采用“超编运行,自然减员”的办法解决。
四、对大连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现状的建议
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若要环境卫生事业做到完善并健康发展,针对此次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提高环卫干部和工人的业务素质。现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使我们的生活无不与其相联系。环卫事业科技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种新型环卫工具和设施的使用,对环卫工人的业务素质提也出了更高要求,而环卫工作的管理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卫干部。所以,对环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应作为对员工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在职员工的教育亦是环卫工作的重点 [7]。例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可以针对在职员工进行分类、分层培训,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形成环卫系统技术、统计调查、行政执法和群众工作四支职业化队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沙河口区的环卫工作,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2.积极创新,加快城市环境卫生事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的建设是城市发达程度的表现,城市的环境卫生事业作为衡量城市发展速度的标准之一,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环卫工作管理的各种要素和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例如,建立资料库收集所有环卫事件相关信息,公众可以直接通过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信息系统报告非法丢弃垃圾事件;建立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有利于参与环卫工作的各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杜绝责任推诿,同时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管理工作压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公众也可以随时关注并参与环卫工作的评价。环卫工作信息化的建设,可以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信息、通讯、在线电子服务和公共服务,拓宽市民参与城市环卫管理工作的渠道,从而加快城市环卫事业现代化的进程 [8]。
3.积极联合高等院校创新环卫设施,加大环境卫生工作科技含量。城市环卫工作高科技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大连市聚集了许多科技开发研究所以及众多高等院校,这些有利的条件都为环卫工作科技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政府、企业都应与这些部门积极联合,研发垃圾清扫、收集、处理新技术、新设备,不但提升本地环卫作业水平,还对外输出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环卫工作效率的新产品,例如,节能垃圾清扫、清运车,新式密闭垃圾收运车,多功能智能清洁车,防腐蚀的涂层材料等,加大环卫工作科技投入的比例,真正实现环卫工作的科技创新。
4.扩大公众参与渠道,促进公众参与管理与监督。城市居民是城市中的主体,环卫事业涉及到生活在城市中的每一个成员,应在市民及商业、企业等群体中开展各种活动,加强环卫事业与群众的互动和交流。公民可以通过政府网站、12345热线、投诉等多种渠道参与环卫工作的监督,强化自身的环境意识和节约意识,每个公民也有责任和义务配合环卫管理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垃圾投放等工作,让每个公民都积极的参与到环境保护的队伍中,每个公民都充分发挥主人公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关注,共同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 曲华林,翁桂兰,柴彦威.新加坡城市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6):61-64.
[2] 雷生贤.关于太原市环卫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1):96-98.
[3] 池朝兴.广州市市容环卫改革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8,(5):64-65.
[4] 梁学金.关于推进环境卫生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2):50-53.
[5] 黄文芳,林大元,贺钰杰.上海市环卫保洁企业改制及其发展现状调查[J].环境卫生工程,2010,(2):26-31.
一、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特点
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主要包括:部门预算、基本建设预算、城市维护费预算、收费收入预算等。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是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主要是满足社会的精神文化需要,以追求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这种性质的不同也决定了其财务预算管理的要求不同。
第一,经济业务活动的内容不同。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城市环境卫生的保洁工作,其中也有部分有偿服务的收费收入,但其资金也是上缴财政统一使用,所需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因此,财务预算编制的要求高,必须包括多种专门针对从事社会公益活动的预算,重点不仅是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预算绩效管理,还要保证实现社会效益,为社会发展尽责尽力。
第二,经营行为目的的不同。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是从事城市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和监督的社会活动,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管理和服务,其目标着眼于社会效益。因此在社会效益的目标导向下,其财务预算从编制到执行以及日后的绩效考评都有不同的标准尺度,更多关注的是社会效益,需要从业人员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术素质。
因此如何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二、我国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现状分析
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完善的过程,正逐步走向规范化,财务管理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但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一,预算意识不强、预算管理观念落后。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机构设置相对简单,没有配备足够人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单位预算意识不强,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对其了解甚少,缺乏对预算管理进行全面统盘的考虑,预算管理空有其表,导致预算资金管理工作不符合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从而很难经受住新形势下的财政、审计、人大等各方考验。
第二,预算缺乏依据,编制方法不科学。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没有给予财务预算应有的地位,财务预算编制时间不足,从事预算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配备不到位,使编制部门不能够对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预算编制准备极不充分,降低了预算编制的质量基础。而且由财务部门代为负责预算管理,没有明确的授权地位,往往采用上年基数增量法来进行编制,预算体制改革推进的“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得不到贯彻。
第三,预算执行的分析与考核缺乏,预算管理成效甚微。预算执行的后期分析和考核缺乏,最终影响到预算管理效果的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经营环境的影响。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作为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它的经费是财政全额拨款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属性使其制定建设和运营关注的重点不同,往往忽略了建立一套完善的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制度。二是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预算结果未与经济责任人的经济责任挂钩,优劣得不到该有的奖励和惩罚,员工积极性降低,预算管理名不符实。
第四,内控监督缺失,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常以吃“皇粮”自居。没有设置内部审计监督部门,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和财务安全意识淡薄。这些内控监督的缺失,导致预算单位风险预警功能的丧失,从而加大了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完善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对策
为真正落实财务预算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建设。要搞好财务预算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提升财务预算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要提高财务预算人员业务能力。其次,要增强财务预算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有,财务预算人员要了解新形势下国家财政的方针政策,根据上级领导部门对预算资金的各项管理要求,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全面推进零基预算。首先应保证预算编制依据的正确性,规划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时间,留足预算编制的准备时间,加强事前调查、取证,综合考虑单位内外部因素、历史和未来因素,科学预测本单位业务发展,还应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此为基础进行财务预算。其次逐渐替换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采用“零基预算”,提高预算与实际的密切程度,彻底转变财政预算资金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由过去被动核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管理,更新预算管理理念。
2.国内现状。城市的环境卫生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基本底线,寻求适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环境卫生运行模式,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政府对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的讨论从未间断。牛冬杰、赵由才(2007)分析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发达国家城市在市容环卫管理方面的异同点。徐品(2005)就新加坡制定前瞻性的垃圾处理战略、高度重视城市规划设计、坚持软件和硬件建设并重、坚持重罚和重教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卫事业五点先进经验的总结。毛华俊(2008)阐述了南京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进程,成立环卫保洁总公司,下设以街道为作业辖区的分公司,模拟股份制企业运行方式,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环卫事业中的作用。国内一些发达的城市根据城市建设中的需要,城市部分区域实施环境卫生体制改革的试运行,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太原、深圳、杭州等地。但这些改革试运行的地区是环卫设施基础较好的地区,环境卫生的改革方式不能起到推广运行的作用,没有解决环境卫生运行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2~6]。
二、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前的问题
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改革前是政事合一的运行体制,环卫部门组织环境卫生工作兼具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这种体制必然会导致对自身难以履行有效的监督,形成政企不分、统包统管,形成行业垄断难以让社会资本、民营资本进入环卫市场,致使环卫部门的经费单一由政府提供,常常因经费不足许多工作无法继续进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对环卫工人的需求增多,而环卫工的福利待遇得不到提高,降低了工人参与环卫工作的积极性,环卫工人出现短缺;环卫设施更新时间长、老化问题、机械化程度低。老旧小区、居民楼院因无物业而无人管理;市政界至城市出入口的公路和绿地等地域虽然被划入交通部门负责,但实际工作中清扫保洁工作存在责任推诿现象。这种环境卫生体制的运行与现代化城市管理方式极不相适应,大大降低了环境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大连市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的成果大连市2011年3月以沙河口区为试点,开始实施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卫体制,实现政企分离。大连市沙河口区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按照企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进行。体制方面,建立区、街二级管理体制,撤销区环卫处、城肥管理处建制,组建新的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和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站;作业机制方面,全面开放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变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为社会化经营,保留了沙河口区环境卫生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将企业性质的清扫保洁工作通过招投标方式转交企业完成,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后使环境卫生事业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干分离,此次改革扩大了清扫保洁范围,并彻底解决了由于所属部门不同导致的责任推诿现象。
2.优化财政政策,健全环境卫生经费制度,实现环卫工作创新。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建立了“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环卫作业经费由市财政局统一管理,并由市财政局根据环境卫生管理部门的考核结果按合同直接拨付给中标企业,加强了财政部门对经费使用的监管,并通过财政政策引导推动了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同时将中标企业的环卫资金有效的融入了环卫事业中,企业的先进环卫设施和技术得到了推广,环卫队伍的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有效的通过企业的加入让环卫工作获得创新。
3.完善人员安置制度,提高员工待遇,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根据大连市沙河口区环卫处人员结构的具体情况,以“保留身份、不降待遇,多种安置、自愿选择,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多策并举、保持稳定”为基本原则,工人身份工作人员分配到中标企业工作,工资不低于原事业单位工资水平。环境卫生事业改革后,基层的环卫工人每月的基本工资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对解决基层工人短缺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原环卫处超编的干部人员,采用“超编运行,自然减员”的办法解决。
四、对大连市环境卫生事业改革现状的建议
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若要环境卫生事业做到完善并健康发展,针对此次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环境卫生体制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断提高环卫干部和工人的业务素质。现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使我们的生活无不与其相联系。环卫事业科技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各种新型环卫工具和设施的使用,对环卫工人的业务素质提也出了更高要求,而环卫工作的管理也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卫干部。所以,对环卫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应作为对员工工作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在职员工的教育亦是环卫工作的重点[7]。例如,沙河口区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可以针对在职员工进行分类、分层培训,以职业教育为基础,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教育制度,形成环卫系统技术、统计调查、行政执法和群众工作四支职业化队伍,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沙河口区的环卫工作,运用科技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9-0050-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9.023
纵观当今社会,可以看出环境卫生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良好的环境卫生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进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环境卫生管理中引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环境卫生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1 数字化管理技术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市场的发展步伐,各行各业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只有不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随着人们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化管理技术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
2 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2.1 数字化管理可以对环境卫生作业进行实时监控
数字化管理可以对环境卫生作业进行实时监控,简单来说,就是在检查城市的环境卫生时,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进而可以全面把握城市环境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可以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在清扫车上,这样就可以在发现环境卫生问题之后,第一时间定位到附近的清扫车,方便最近的清扫车进行清扫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处理环境卫生问题,保证环境卫生质量,还可以降低成本。
2.2 数字化管理可以对车辆交通进行实时监控
可以在车辆上安装数字化设备来对城市作业车辆进行实时定位,以方便科学管理。这样一来就可以完全掌握车辆的动向,对其行驶轨迹了如指掌,进而方便对车辆进行有效的调度。这就要求在作业之前,制定和设计急性的预定轨道,设置好相关的数字化设备。通过数字化管理,就能自车辆偏离行驶轨道或者出现错乱时及时发出警报,在第一时间提醒驾驶员,并且记录下车辆的实际交通情况。
2.3 数字化管理可以做好车辆的信息管理工作
数字化管理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及时全面地掌握城市的卫生环境情况以及车辆的各类信息及行驶情况。数字化管理可以通过建立全面完整的数据信息库,将车辆的车型、数量、车况等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展示,之后交由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除此之外,通过使用数字化管理方法还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调度和配置。
2.4 数字化管理模式便于驾驶员进行调度管理
数字化管理中的“钥匙盘”功能可以随时查找车辆驾驶员的考勤情况以及自然情况等信息。可以通过语音短信群发功能或者对讲功能来临时调度驾驶员。通过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使得驾驶员全面掌握各项工作,在进行环卫工作时一旦出现突发状况,驾驶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向指挥中心进行汇报。当出现特殊情况时,驾驶员还可以通过数字化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人员和车辆的调度,进而提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2.5 数字化管理有助于统计报表管理以及数据信息分析
纵观环境卫生工作的全局,数字化管理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环卫管理信息的处理。通过采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在进行环境卫生管理过程中也可以高效地处理各类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为其他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2.6 数字化管理有助于降低环境卫生管理的成本
数字化管理技术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处理和汇总,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车辆和人员的配置及调度,大幅度提高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程度和便捷程度,并降低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使用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环境卫生管理的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3 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措施
3.1 逐步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卫生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部门也提高了对环境卫生工作的管理标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在进行工作时的时效较长,单人作业模式较为普遍,质量管理难度较大。传统的环境卫生管理模式很少采用高科技手段,管理存在一定的死角,无法形成全面无死角的管理,使得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很难大幅度提高。通过分析总结环境卫生管理经验,总结当前环境卫生建设的新局面,不断改革创新、改变思路、深化改革,逐步引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进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2 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部门应逐步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中数字化技术设施建设。并通过合理进行资金投入比例,不断贯彻国家相关政策,使得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实现环卫工作的数字化管理。刚开始筹建环境卫生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时,领导、管理者以及项目的具体负责人都要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并加强数字化管理技术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提高重视程度,加大资金投入。通过与具有相应数字化技术支撑系统的开发公司通力合作,来构建总体的系统建设框架,并撰写前期规划。为确保数字化系统的顺利建成以及运行质量,中心应成立专门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办公室,为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3.3 做好规划工作,逐步推进数字化管理
当完成环境卫生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之后,数字化管理尚需进行深入探索。这就需要做好规划管理工作,并逐步推进数字化管理。首先,应该进行硬件设施的完善,之后在新环卫设施上安装系统;其次,需要确保前期规划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为垃圾收集、公厕保洁、道路清洁以及安全生产等工作的进一步发展预留出空间和多个对外接口,因此在进行规划工作时应考虑到长期的发展,在满足现有功能的前提下为未来的开发利用预留空间。
3.4 注重应用并逐步完善
在系统试运行阶段,可能会出现科技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带来的不稳定性、不准确性、不适应性等问题,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改进。比如,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载系统可能会受到噪音的影响,导致声音模糊不清;在系统登录时出现的不稳定状态导致各分中心都不能正常登录系统或者是地图的显示不清晰或不显示;油耗显示的数据与实际耗油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一定的不准确性;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车载电瓶的耗电量过大;车辆上所安装的设备线路不够合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中心以及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中心通过不断努力已经解决了部分难题,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尚需进一步完善。
3.5 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对于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应加强对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掌握更多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数字化管理的最大效能。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活动来提高环境卫生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数字化管理的相关知识技能。通过专业的培训以及举办经验交流会来提高环境卫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应对数字化管理的工作流程、相关的理论知识、技术手段等进行培训。除此之外,应该建立健全人员管理体系,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数字化管理工作,并通过设置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划分工作职责,确保该制度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让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动态,才能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
4 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数字化管理
4.1 逐步强化应用系统实施管理意识
为提高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应该进行观念的转变,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对应用型系统的重视程度,营造良好的数字化管理学习氛围,大力开展数字化管理相关的宣传活动,推动各级领导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实现系统管理,逐步提高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质量。
4.2 建立健全数字化管理系统保障机制
应根据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运用实际情况,广泛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及建议,对《环境卫生监控管理指挥调度系统管理规定》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并按照《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建立指挥中心以及各分中心的软硬件设施维修保养制度以及系统管理的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与此同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并不断完善系统的开发应用,对于在使用数字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推动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5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环境卫生有了更高的要求,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环境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对于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有助于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提高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节约了管理成本和运行成本,促进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江滨.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运用[J].黑
龙江科技信息,2012,(26).
[2] 张林,徐勇勇,刘运成,葛毅,孟群,胡建平.卫生
信息管理视角下的数字化医疗研究热点分析[J].中国
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6).
[3] 高丽娜.兰州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与
策略选择[D].兰州大学,2013.
[4] 左兰萍.数字化管理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运用[J].城
市管理与科技,2011,(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317-02
0 引言
预防医学是一项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宏观、微观技术手段,对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作用规律,来分析外界环境因素和人群健康的关系,进一步延长人群寿命[1],提高生命质量的学科。为探讨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运用效果。本文调查2001年-2005年和2006年-2010年两个阶段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地区5个大型社区,所有社区在2001年前均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集2001年—2010年间所调查社区内,家庭食物中毒发生案件和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2]的掌握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的相关资料。
1.2 方法 将该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分成两个阶段,将尚未引入预防医学人才和概念应用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2001年-2005年设为第一阶段,将引入预防医学人才和概念应用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2006年—2010年设为第二阶段,对两个阶段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情况进行比较。
1.2.1 环境卫生 提高社区群众对于环境卫生影响健康的意识,了解吸烟、油烟、装潢材料等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
1.2.2 食品卫生 通过健康教育讲座等宣传教育方式,提高社区居民对农药残留、有毒物质、食物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的意识程度,定期对社区居民通报食品中毒信息。
1.2.3 劳动卫生 针对居民的职业进行劳动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并加强劳动污染对居民生活环境影响的监测。
1.2.4 心理卫生 了解居民的心理、精神状态,对于存在心理不良问题的居民进行积极心理引导,树立居民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帮助居民处理家庭、社会、邻里之间的关系,避免疾病的发生。
1.2.5 流行病学研究 定期观察流行病发生、发展情况,在流行病高发季节提前进行预防,避免出现大流行的发生。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做正态检验,计量数据采用(χ±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均数t检验,以P
1.4 观察项目调研方法 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调研,由调研小组设计相关知识问答卷,调查该地区居民对有关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问答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的调研,由调研小组设计满意度评价调查表,让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越满意。
2 结果
第一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67.32±12.23)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76.43±3.67)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78.87±3.54)分;第二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89.32±16.21)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28.78±1.78)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2.34±7.76)分,可见第二阶段的居民相关知识掌握、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加强预防医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提高预防医学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举办讲座,在社区醒目位置张贴宣传海报,定期更换板报等形式对居民进行教育,提高居民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劳动卫生、心理卫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大力消除影响居民健康的因素,提高居民的生活、学习质量,加强社区疾病预防工作网络建设,提高社区对流行性疾病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最大程度降低各种因素对居民身体健康的伤害。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67.32±12.23)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76.43±3.67)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78.87±3.54)分;第二阶段,该地区居民相关知识掌握为(89.32±16.21)分,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为(28.78±1.78)起,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为(92.34±7.76)分,可见第二阶段的居民相关知识掌握、年家庭食物中毒发生例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第一阶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参考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逐步推行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也开始了包括环卫保洁在内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1992年,国务院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条例》,这标志着环卫市场化改革的开始。实施环卫市场化改革以来,我国在城市环境卫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卫市场化改革引发的如政府责任缺失、监督机制缺失、效率失衡等诸多问题,引起了政府和人们的关注。
一、目前我国城市坏境卫生市场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市场化的改革,要实行环卫作业私营化,根据西方经济学原理,由私人部分通过市场提供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免费搭车者”,从而导致休谟所指出的“公共的悲剧”,难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也就引起了城市环卫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环卫改革市场化中政府责任缺失
我国环卫市场化改革的背景是主要是政府财政压力过重,改革主要是为了减轻政府负担,这造成了政府责任的市场化,有些政府甚至把市场化当作是政府“甩包袱”的时机,把“掌舵”的任务也推向是市场。
(二)环卫改革市场化中监督机制缺失
我国的法制化还不健全,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备严密的监督机制以及相应的监管措施,监督机制的缺失会带来腐败、成本上涨、服务质量下降等各种问题。
(三)环卫改革市场化中的社会参与意识缺失
城市的环境卫生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城市坏境卫生质量的好坏需要市民来参与评论与监督。
(四)环卫改革市场化中的效率失衡
政府引入环卫市场化的本意是提高服务效率,节省服务成本,然而市场的趋利性使私营企业只有在满足了自己足够利润的情况下才会对顾客负责,如果达不到预期的利润,企业很容易产生服务质量下降、降低雇员人数和待遇等事情。
二、以竞争机制为核心进行市场化深化改革
市场化改革,不应仅仅是分担政府的负担,更应该充分引用市场机制来提高坏境卫生的质量和效率。竞争机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其他机制和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我国城市环境卫生市场化改革出现的弊端在于政府没有加大竞争力度,市场化改革,并不只意味着将公共任务转变为私有化,这并没有带来相应的竞争,只能说是初步的市场化改革,只有引入“真正的”竞争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做到政府和私人企业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双方共赢。
三、深化改革的保障机制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从而使市场机制难以在一切领域达到“帕累托最优”,此外,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私人不能有效提供也会造成其供给不足,这就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出面弥补这种“市场缺陷”,提供保障机制。
(一) 营造良好竞争环境,确保环卫市场化的公平竞争
城市环境卫生市场化改革要求服务的提供和生产由政府单一主体发展为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私人机构以及个人在内的多元化、竞争性的主体体系。这需要培育各种社会组织,确保环卫市场化的参与、合作。每个主体都应当享有平等的竞争规则和制度。这需要政府制定明确的、公平的规章制度。
(二) 加强市场化监管,成立监管中心
为了防止服务不公平和腐败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做好自己的监督职责,对投标过程和承包者的质量、数量、价格进行严格监督,防止“信息不对称”现象发生。成立监管中心,保证公众表达,实现政府监督与公众监督互相结合。
(三) 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立法先行
至今为止,在环保市场化改革方面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法律和法规,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实际上是解决环卫市场化过程中的规范性和规则性问题。一个良好的法律规则环境,能够使市场化改革过程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创造一个公平,有效竞争的外部环境。
四、结论
城市环境卫生市场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在环卫市场化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要民营化,更要市场化,这就需要政府的有效介入。所以,城市环境卫生市场化改革,要根据国情、市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机制,让城市环卫市场化朝着成熟的阶段发展,让城市环境卫生与城市现代化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杨礼琼.中美公共服务市场化比较及其启示[J]. 中国行政管理,2011,(07).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在线预订成为新潮,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人们对星级酒店日益高涨的消费需求。西安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较好,星级酒店数量众多,对西安市星级酒店客房价格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更能为酒店选址和定价提供参考。
目前,学术界对星级酒店的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空间分布、经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在星级酒店客房价格方面,目前的研究多是酒店与大型交通设施、景点和CBD的距离以及酒店星级等对酒店客房价格的影响。此外,张燕总结了市场导向、成本导向、成本与市场导向三种主要的酒店客房定价方式;刘妍等从网络营销视角探讨了互联网对酒店客房定价的影响;颜幸福从博弈论视角研究星级酒店客房价格,认为其受酒店等级、市场供求关系、投资成本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纵观上述研究,均未考虑所属商圈以及酒店的内部设施和环境质量等对星级酒店客房价格的影响,并且以往的研究多使用年鉴价格或酒店挂牌价格,数据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有待商榷。
因此,本文利用时下较流行的酒店预订网站――“去哪儿网”上公布的西安市钟楼商圈和曲江大雁塔商圈内的所有3~5星级酒店数据为样本,研究导致西安市高星级酒店客房价格差异的影响因素,充实星级酒店客房价格方面的研究。
一、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收集与说明
本文所需数据均取自“去哪儿网”,该网站详细给出了不同酒店不同客房的公开报价、客房面积、设施设备、服务质量、环境卫生等各项评分以及酒店总体评分、交通情况、附近的酒店数量、酒店星级等信息,使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要筛选出满意的酒店。
根据地价相近、用途相似等特点[11],本文选取西安市钟楼商圈和曲江大雁塔商圈作为研究范围,即在去哪儿网以“钟楼商圈”和“曲江大雁塔商圈”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两商圈内星级酒店数量众多,所有的3~5星级以及同等水平酒店共计236家,剔除已停业和信息不全的酒店,共150家酒店进入样本。本文主要探讨距距商圈标志距离、设施设备、环境卫生、客房面积、酒店星级对西安市星级酒店客房价格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首先,运用SPSS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各因素与西安市两商圈内高星级酒店客房价格的相关程度;其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各因素对西安市高星级酒店客房价格的影响程度。
二、结果分析
(一)因子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软件中的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所选取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西安市钟楼商圈和曲江大雁塔商圈内的高星级酒店客房价格与设施设备、环境卫生、客房面积、酒店星级的相关性在0.01水平下显著,且相关系数均为正,说明西安市高星级酒店客房价格与设施设备、环境卫生、客房面积、酒店星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其中,与酒店星级的相关系数为0.728,说明西安市高星级酒店客房价格与酒店星级之间为中度相关,与其它因素之间相关性较弱。
(二)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西安市高星级酒店客房价格的影响,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酒店星级最先引入,其次是环境卫生,然后是客房面积,最后是距商圈标志距离,四个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D-W值为1.525,表明各因素之间不存在自相关。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模型4的R、R2、调整的R2均最大,所以模型4为最优回归模型,入选的四个自变量可解释因变量的64.5%。由表2可知,模型4的四个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分别在0.01、0.01、0.01和0.05水平上显著。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本文所选取的西安市高星级酒店客房价格影响因素中,酒店星级是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环境卫生,客房面积和距商圈标志距离仅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X3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各个城市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积极探索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实行生活固废处理、餐厨垃圾收运、“三乱”清除、道路清扫保洁等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广实施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制度;开展文明示范路段创建;不断深化行政执法机制创新,推进行政执法综治化,提高城管执法效率;逐步形成职责明确、协作配合的长效机制,在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中,既要清理、拆除不符合规定的建筑和设施,又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解决好群众买菜难、吃早餐难、垃圾处理难等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将创建过程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提供了保障。
一、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边缘地区及部分市区内都存在死角、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薄弱的现象,环境卫生市场化运作机制没有建立,没有完善考核评估机制,环卫经费不足等问题。在城市人员流动频繁的地方,乱丢垃圾现象较为普遍;同时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环卫工人人员编制缺少、招工难、队伍老龄化、工作环境差、经费压力大、管理机制创新不够。市区停车秩序、犬类管理等等都是目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
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R126.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城市卫生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综合实力、发展水平、城市品质,也是人们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程度、文明程度、卫生健康水平的综合体现,更是衡量城市进步程度的基本条件和内容。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城市无形资产和城市形象品牌。
一、城市卫生的含义及要素
城市卫生是城市范围内个人及群体的生活卫生、生产卫生及环境卫生的总称,其根本就是人民的健康。个人的卫生状况总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到群体的卫生,因而城市卫生有个人和群体的划分。城市卫生的要素有很多,主要的有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和生活卫生。环境卫生指大气、水、土壤、城乡规划建设和生活居住条件等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劳动卫生亦称生产卫生,指生产劳动场所和活动过程中诸因素对生产劳动者的健康的影响,及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和预防职业病所采取的各种卫生措施。生活卫生指家庭、社会活动公共场所和日常生活中诸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
二、城市卫生工作的目标
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环境卫生工作中。突出抓工作中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同时做好宣传教育,营造环境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展好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清除卫生死角、清理积存垃圾,对地面墙面、路灯广告牌等处张贴喷涂的小广告进行彻底清除。加大监管、完善机制、加强落实、查漏补缺、突出重点、合力推进、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查。对环境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改善城区人们的居住环境;为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应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全民参与;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集中力量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扎实推进城市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三、城市卫生建设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市政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管理是城市管理最基础的工作,直接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要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就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抓,一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市规划部门要积极与环卫部门配合,保证环卫设施建设的水平与城市建设的总体水平协调一致,互相配套。二要坚持高标准建设。要分期分批逐年加大投入,按照设施齐全、配套完备、以人为本、方便使用、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原则,高标准配建各类环卫设施。三要坚持高水平管理。要适应城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逐步推进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环境卫生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市容卫生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市容与环境卫生及市场秩序管理力度。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居民的行为。改善城市街道卫生条件,实行单位和居民卫生“门前三包”,规范经营秩序,严禁乱摆乱放,提升城市档次,所有店面及流动商贩一律不得占道经营,不得摆上街道上面,下大力维持城市交通畅通,保持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环境保护。天蓝碧水、绿树青山,是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硬件;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是每个老百姓最民生的要求。城市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一座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应采取措施加大环境保护的整治力度,开展整治机动车鸣笛、餐饮油烟、文化娱乐噪声等专项行动。牢牢把握改善环境质量这一中心,不断强化机制建立和资金投入两个保障,扎实做好总量减排、工业污染防治、环境安全保障三项重点,按照重过程、重实效、重特色、重民生的总体要求,以规划实施为龙头,以工程建设和运行为基础,以指标达标为核心,深入实施环保优化发展、空气质量达标、水环境质量达标、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环保达标、创模能力建设、城乡环境整治、公众满意度提升等系列工程。实现发展水平上台阶,环境质量上台阶的目标。
(四)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旅馆、理发业经营单位和公共浴室(含桑拿浴室)及游泳池、歌舞厅等公共场所,均持有效卫生许可证进行经营;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五病”调离率达100%;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解决办法:实行城乡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各街道和村(居)按照密度要求建设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摆放垃圾箱(桶),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建设小型中转站,交由环卫部门统一运输和处理。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处置,逐步把城乡结合部农村环境卫生纳入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加大对垃圾收集点建设和垃圾容器购置投资力度,村村设置垃圾箱或小型中转站,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着眼长远,最大限度地减少乱扔乱倒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为后代造福。
二、城市环境卫生多头管理,结果造成管理真空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设立开发区、高新区等相继出现,各区域对环境卫生的管理标准不统一,环境卫生管理状况、管理效果也参差不齐。另外有房管部门、小区物业、农贸市场、夜市、广场、停车场、洗车场、绿地,河道等多部门、多头管理环境卫生现象。有的责任单位放任自流、管理不到位或不尽人意,有的对辖区卫生根本不管、不顾,造成部分区域垃圾遍地,塑料袋满天飞等脏乱现象,给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城市文明建设和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解决办法:由政府出面,理顺环境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和监察网络,化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城市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和下发相关文件,按规定吸收相关单位的环卫保洁资金,统一由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实行无缝隙保洁,责任清,任务明,减少漏洞,提高保洁管理水平,力促城市清洁卫生。
三、城市繁华地段的卫生保洁问题
现在许多城市都是白天保洁,夜间卫生无人问津,每个城区都有商业区、繁华路段和人员密集区。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晚间超市、夜市的购物人流甚至比白天还大,购物者利用晚上闲暇选择自己的商品,相应产生的垃圾杂物也在增加,若没人保洁,势必造成垃圾堆积和塑料袋随风飘移,只好等到第二天才能清扫保洁,直接影响城市环境卫生的面貌。
解决办法:对于城市商业区、人流密集地段试行两班倒的保洁方法,白天有人管,晚上有人扫,这就需要增加保洁资金投入,增加保洁员数量。通过加大保洁时间和密度,最终达到清洁城市的目的。
四、垃圾容器陈旧破损影响市容环境问题
城市各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环卫事业的资金投入也不同。有的区环卫设施新颖完好,有的区垃圾容器陈旧、破损严重,数量不足,甚至产生清运不及时、箱外垃圾长期堆积的现象,造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极易影响市容环境和百姓生活,影响招商引资和政治、经济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解决办法:垃圾容器属于单位内部并由单位、物业部门管理的,自行出资到环卫指定经销单位购买;属于环卫部门自身管理的,及时更换、更新或维修,对于使用的铁制容器及时油漆冲刷,使垃圾设施及收集点面貌一新,建立巡回保洁清洗队伍,使垃圾容器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对于垃圾容器数量不足的,及时增设垃圾容器,确保覆盖率,保证日产日清。
五、运输粘带和撒漏问题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运输撒漏是城市道路污染的重要问题。造成道路污染的原因有: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超载、封闭不严或设备破旧造成撒漏;建筑工地出入口因车轮碾压形成粘带等等。另外,夏季垃圾运输车辆的污水撒漏,雨污混合,污水增多,再加上积压车操作压缩后污水排放不及时,运输途中刹车造成大量污水晃出,臭气熏天,造成城区环境二次污染。
解决办法:建立健全建筑垃圾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从严执法,对超载运输和封盖不严加强管理,特别是冬季煤炭运输、散装建筑垃圾等要采用封闭的车辆运输,对污染的路面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清理,直至恢复原貌。加强对工地出入口监督管理,要求出入口硬化,并及时水洗车胎和冲刷带出的黄泥,确保出入口清洁,减少粘带的发生。加强对夏季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的管理,要求所有满载车辆就近排放污水后再行运输,把垃圾污水消灭在运输起步之前,最大限度地确保城市道路路面不受污水撒漏的污染。
六、加大环境卫生监察管理力度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保洁的不平衡,乱扔乱倒形成的卫生死角,运输的撒漏等方面城市环卫问题时常可见,为了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各级领导对城市环境卫生都要十分重视。城市环卫管理必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这就要求组织专业的环卫监察队伍,对城区进行日查、周查和月查,并及时提交检查汇总报告。
解决办法:环卫监督检查的内容要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标准、作业规范和考核办法,对城区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考核。每周对城区环卫考核情况进行汇总反馈,督促整改和提高。每月对城区考核情况汇总报环卫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中还根据工作实际和大市区的发展要求,提出各城区加强环卫管理的局部意见和建议,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考核中,监察队伍与城区环卫单位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互动关系,对发现的阶段性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能够及时下发,得到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本着为市民服务、不断净化美化城市环境的原则,根据不同季节,重点加强对不同内容的监管,冬季对清理积雪、煤灰污染,夏季加强对建筑垃圾运输撒漏、垃圾箱(桶)污染、垃圾车污水撒漏、雨季流黄等方面的监管,对污水撒漏和垃圾死角、野垃圾场等环境问题及时拍下影像资料,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七、冬季迅速清理积雪,恢复道路交通问题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本条例所称城市垃圾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个人在建设和修缮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它废弃物。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垃圾的清扫、收集、贮存、运输、处理及其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城市垃圾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主管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垃圾的监督管理工作。镇人民政府在上一级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垃圾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城市垃圾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城市垃圾产生和处理的全过程实行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
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改进燃料结构,发展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推行净菜进城,限制消费品的过度包装,开展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塑料、废电池、废电器等的回收利用。
第二章治理规划和设施建设
第七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垃圾的管理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城市垃圾的管理及有关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第八条市、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国土资源、计划、环保、卫生等部门,根据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城市垃圾治理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九条城市垃圾治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收运及处理现状与评价;
(二)产生量的预测与特性分析;
(三)治理目标和指导原则;
(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主要措施;
(五)清扫、收集、贮存、运输、处理的方式;
(六)处理场(厂)、废物综合利用场所、垃圾转运站等设施的布点、规模,垃圾运输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的停放及修造场所,环卫工作网点的布局及其占地面积;
(七)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布点规划。
第十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地区城市垃圾治理规划和国家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与标准,设置生活垃圾存放容器、转运站、分拣回收和处理场等设施。
单位内部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由各单位负责。
第十一条城市新区开发、旧城改造以及新建住宅小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生活垃圾存放容器、转运站等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规模适度。城市生活垃圾可以采用卫生填埋、焚烧处理、生物处理,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综合处理方式。
第十三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分拣回收利用设施的布局及规模,按照垃圾治理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密集的地区,鼓励相邻城镇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区域性大型生活垃圾处理场(厂)和分拣回收利用中心,集中分拣、处理生活垃圾,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
建筑垃圾消纳场的布局和规模,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根据治理规划统一确定。建筑垃圾排放前,应当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废弃部分应当尽量用于所在建筑工地回填。
第十四条严格限制建设日处理量低于三百吨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已建成投入运行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应当配套建设废气净化处理设施,所排放的废气要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五条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跨市域的生活垃圾填埋和堆肥等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立项前应当就其选址、规模、处理技术等征求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其他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立项前应当就其选址、规模、处理技术等征求地级以上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未按照前款规定征求意见的,发展计划部门不予立项。
第十六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应当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等技术标准。禁止建设没有防渗隔离层和渗滤液收集和处理系统的简易填埋场。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竣工验收,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内外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和经营城市垃圾处理设施。
第三章运营和管理
第十九条城市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应当逐步实行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管理。
设立城市垃圾经营服务单位,应当经所在地市、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二十条城市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的经营权,可以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拥有先进技术、服务质量好的单位经营。
第二十一条城市垃圾运输车辆由所在地市、县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验后,发给准运证,方可营运。
第二十二条城市垃圾的贮存和处理设施必须保持完好,外观整洁,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二十三条从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的政策、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污染控制标准,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废渣、粉尘等要按照规定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第二十四条从事城市垃圾经营服务的单位接受委托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城市垃圾,实行有偿服务。有偿服务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四章收集和清运
第二十五条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保、卫生、经贸等部门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推广压缩式收集和运输方式,禁止敞开式收集和运输方式。
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并实行先建后拆的原则,费用由拆除单位承担。关闭的垃圾处理场限期恢复植被。
第二十七条城市居民、单位必须按照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排放生活垃圾,并积极配合进行分类收集。
科研机构、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不得混入城市垃圾,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倾倒建筑垃圾,应当委托经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单位或者个人清运。
第二十九条受纳建筑垃圾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受纳前向所在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受纳建筑垃圾,并接受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从事城市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服务的单位,必须将城市垃圾运往经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生活垃圾转运站、处理场(厂)和建筑垃圾消纳场,不得任意倾倒。
第三十一条城市垃圾运输车辆必须做到密闭、整洁、完好,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扬撒、遗漏垃圾。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下列行为,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十一条规定,未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生活垃圾存放容器、转运站等设施的,责令其设置并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经核准从事城市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等服务的,责令其停止经营行为,没收清运工具,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未领取准运证运输城市垃圾的,对车主处以每车次二千元罚款。
(四)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场所的,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居民、单位不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排放生活垃圾的,对居民处以每次五十元罚款,对单位处以每立方米五百元罚款,不足一立方米的按一立方米计算。
(六)违反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将科研机构、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废弃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混入城市垃圾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第二十八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擅自倾倒建筑垃圾的,责令其承担清运费用,并处以每立方米五百元罚款,不足一立方米的按一立方米计算,但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五万元;委托未经核准的单位或者个人清运建筑垃圾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第二十九条规定,未经批准受纳建筑垃圾的,责令其补办手续,并处以受纳建筑垃圾每立方米五十元罚款,但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五万元。
(九)违反第三十条规定,任意倾倒城市垃圾的,责令其清扫干净,并处以每立方米五百元罚款,不足一立方米的按一立方米计算,但罚款总额最高不得超过五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