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公路养护作业规范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日趋发展,其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和管理不仅可以确保公路运营安全,增强交通服务功能,而且也能够提高公路运营单位效益。
一、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内容
1、做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日常工作,具体包括对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作业时间、内容,上路巡查着装,作业材料要求以及操作规范进行系统地统一,特别是要注重国省干线公路小修保养方面的质量控制,详细规定路基路面、桥涵构造物以及公路沿线交通设施日常管护标准,同时,负责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应根据公路设施的不同部位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步骤和管理措施,相关部门也要完善公路养护人员考核机制,制定奖惩机制。
2、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巡查规范化。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巡查,发现公路质量问题,可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养护措施。国省干线公路巡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局部检查:在养护管理责任内的重点路段存在的隐患和病害进行针对性的巡查;全面检查:评定公路养护质量综合值,检测并分析可以提现公路路面使用质量的一系列指标,诸如平整度、弯沉值以及路面破损率等等,从而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公路整体使用性能状况,进而采取有效的养护和管理措施,确保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畅通。
3、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实施程序规范化。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有其特殊性,需要在各环节制定详细的操作程序,根据相关规定规范落实公路养护标准,对养护管理经费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推进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此外,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化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二、当前国省干线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养护机构设置不合理。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国省干线养护管理中,由于养护体制的“政、事、企”不同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强,导致各地养护机构重复设置,许多国省干线按照“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原则设置养护处、养护科、养护工区等,造成机构臃肿、人员偏多,铁饭碗大锅饭思想严重,职工积极性不高。
2、养护机械化水平低。养护机械化能够显著提高公路养护质量和生产效率。但是,目前我国的养护机械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品种、数量、质量都难以满足我国高等级公路维修养护作业的需要,部分类型的公路养护机械国内还不能自主生产。再加上养护机械投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许多养护企业为了节约养护成本,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养护作业。
3、管养不分,缺乏专业化养护队伍。许多国省干线养护公司仍然套用事业型养护管理体制,“管养一体”,职责不明、责任不清,养护经费采用拔款形式,所有养护作业由内部单位行政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缺乏较强的专业性。
4、重建设,轻养护。我国目前道路建设任务很重,各级部门对于国省干线的养护问题,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更重要的发展”的真正内涵。
三、加强国省干线养护管理的措施探究
1、加强政府行业监管力度
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整个交通行业监管。随着部分省份国省干线管理公司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事业单位正逐步向企业化转制。为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也陆续有部分国省干线通过转让经营权的方式交由投资公司收费经营,或融资建设、验收、投入使用的国省干线,没有按行业规定纳入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序管理。由于规范不全、监管不力,有部分养护公司片面追求眼前的收益回报,人为减少养护投人,降低服务标准,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有必要理顺和加强政府对国省干线的行政管理。
2、逐步实现管养分离
逐步实现管养分离,即经营管理机构的养护管理与养护作业分离,将养护作业包括养护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逐步推向市场。对养护作业实施企业化管理,把养护法人实体推向市场,参与竞争,逐步推行国省干线养护专业化、市场化。这就有利于提高养护水平,降低养护投入,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国省干线养护管理的快速持续发展。
3、加强养护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国省干线养护队伍人员配备要精干、技术要全面、一人多能、训练有素,机械配备要齐全、配套,安全措施要完备、到位。只有这样的专业化养护队伍,才能完成国省干线的日常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才能保证国省干线养护高质量的服务水平。
4、加强养护管理的机械化程度
国省干线车速快、交通量大,养护作业机械化逐步取代人工作业,不仅能改善养护工人的作业条件,降低劳动强度,而且能提高国省干线养护作业的质量、速度和效率,从而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显现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因如此,国内国省干线养护全面步入“机械化时代”实为大势所趋。
5、实现养护工程决策由经验决策型向专家系统决策型转变
目前公路的养护维修方案的确定,基本上还是养护技术人员根据现场目测调查的病害类型,针对其损坏范围和严重程度,考虑损坏部位对道路运行影响的轻重缓急,凭实际经验判断制定出相对的养护维修方案。这种维修方案确定方式受资金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多,尤其是个人的经验往往容易片面,对于同一种病害状况,不同的人常常会做出不一致的评价,从而影响工程的正确决策。在养护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更能体现养护专家决策的重要性,它能科学安排养护工程的方案、合理安排养护工程的工期。如何有效合理地使用好有限的养护资金,使道路保持尽可能好的使用性能和服务水平,是各级道路养护部门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养护专家决策系统是在大量基础数据上进行的综合评价系统,如路面管理系统和桥梁管理系统,目前江苏等省份已经开始使用。这些管理系统首先要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输入,然后运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功能、评价决策方法和管理学理论,对道路、桥梁等状况作出评价分析,把各处受损情况、修补方案、所需费用以不同的情况表现出来,供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以便有效地使用有限的资源,最终达到降低整个社会的交通运输成本,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6、加强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的安全措施研究
第一,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管理需要对养护作业车辆进行管理,根据相关规定在其明显部位设置作业标志,特别是对于在中央分隔带实施作业的养护车辆,布置或者在车辆尾端设置发光标志牌,并且养护作业车辆要持证(通行证)施工。
第二,要做好养护施工作业的准入工作。在普通省干线公路上实施养护作业之前,需要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以及地方有关制度办理临时占道封闭作业手续,同时要接受路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与协助。倘若公路养护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规定办理相关作业手续,应禁止其实施养护作业;倘若在公路养护作业在施工封闭期限内还没有完工的情况下,则需要重新办理临时占道封闭作业手续。
第三,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主要负责人员以及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使其充分意识到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公路养护人员安全意识以及技术素质。对于公路养护作业人员必须穿专门施工作业外套,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养护作业,同时要注意公路车辆的通行情况,穿行道路时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公路养护作业过程中倘若遇到极端恶劣天气,例如:暴雨、雷电等,应立即停止路面养护作业,并将养护机械设备停放在路边安全位置,确保人身安全。
第四,合理布置公路养护施工控制区。对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作业而言,如果养护作业能在当天同一位置完工,例如:边沟维修、护栏板更换以及交通标志维修和更换等,则根据临时定点养护作业的要求进行作业控制区的布置;如果养护作业会随作业地点产生变化,例如绿化浇水、路面清扫和检测以及路面灌缝等,则要根据移动养护维修作业的要求进行作业控制区的布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阿赫做好国省干线的养护管理,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面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践证明,只有科学、严谨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国省干线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武卓锋.浅谈国省干线养护管理工作[J].交通建设,2012(27):66-69.
(二)建立健全养护工作安全管理制度
养护施工规范化是养护工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根据不同养护工作内容、工作性质,确定合理的安全作业机制,通过制度来严格管理养护作业。二是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奖惩机制,及时纠正养护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完善相关的安全操作机制。对于违反操作规范的行为来进行严厉惩处,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三是要建立起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制度,对养护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养护安全培训,提高养护员工的安全意识。四是要建立养护作业安全责任制。公路管理部门负有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的首要管理责任,完善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对养护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奖惩。五是要建立日常巡查安全管理制度。日常巡查是发现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及时排除道路通行障碍的重要手段。在日常巡查中,要规范巡查车辆的停放,避免对其他通行车辆造成影响,同时要安装警示标志牌,提醒其它车辆驾驶人员注意行车速度,及时避让。
(三)完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标志与设施,规范放置安全标志
养护工作中使用的安全作业标志主要有:1)临时固定安全标志。在养护作业区放置安全标志的作用主要是起到施工预告、提示以及疏导车辆通行。临时固定安全标志主要分为:前方施工标志。在距离养护作业区域前方1000米至300米的公路路肩设置;车辆缓行标志,指示车辆行驶注意,对车速提出缓行要求;局部封闭标志。提示车辆施工具体区域,车辆应该绕道通行;车辆行驶引导标志。通过箭头指示车辆安全行驶。2)移动养护施工标志。在进行路面机械清扫、路面绿化浇水以及机械除雪施工时,一般要使用到移动性的安全标志。例如:车牌式警示标志。用于警告后方车辆驾驶人员,前方道路养护施工,车辆请减速慢性,主动避让;车载式黄色闪光警示灯。安装在作业车上部,对通行车辆进行警示;专门作业警示车辆。在进行大型养护机械施工时,要配置安装有警示灯或话筒的专门警示车辆跟随在作业车后,提醒旁边通行注意安全;作业标志服及装备。路面一线作业人员在进行养护施工时必须穿着作业标志服以及佩戴安全帽。在公路养护工作中,要严格执行交通部的《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规范放置和摆放安全标志。特别是小修养护施工,更要注意安全管理。小修养护施工工程量小时,作业人员容易产生怠慢心理,标志放置往往很随意,甚至不摆放,形成安全隐患;而工程量较大时,由于摆放的标志范围较大,如果放置的不合理、规范,就会对车辆通行形成障碍,出现超车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养护设备的安全管理
公路养护工作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养护单位的养护设备管理、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作人员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资格资质证书,熟悉机械造作技能。养护施工车辆必须严格遵循施工管理规定,不准随意掉头或逆向行驶。养护单位要建立起机械设备养护制度,定期保养维护,保障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性能。
(五)公路突发安全事故处理
公路紧急突发事故处理是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公路紧急灾害事件主要包括:1)自然灾害。例如洪水灾害、地质灾害、恶劣气候灾害等;2)事故灾难。主要指的是各类交通事故、养护施工安全事故、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以及公共设施、设备事故等。在养护工作的日常安全管理培训中,要注意加强对突发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例如伤员的紧急抢救、报警处理、现场保护、制止事故扩大等。
Abstract: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general highway maintenance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than standard high, strict management, and highway under high traffic load, road condition changes, the maintenance work varied and complex technology, management mode must be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go wa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pressway cur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expressway curing and management.
Keywords: highways;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公路养护是为了保持公路状况处于完好状态, 防止使用质量下降 ,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 而公路养护管理是公路建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 ,公路养护管理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公路的使用功能 ,并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比一般公路养护管理要求标准高、管理严, 且高速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 路况不断变化, 其养护作业多样且技术复杂, 管理模式必须走科学化、规范化之路。
一、高速公路养护的特点
1、养护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由于我国高速公路既是国家基础设施又具有收费的特性,因此必须经常保持高速公路的完整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保证行车安全、畅通、舒适,以提高运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养护工作的任何懈怠和疏忽,不仅对道路及其设施本身造成潜在的危害,也会对高速行车的驾乘人员构成严重生命威胁。
2、高速公路行车密度大、车速快,养护工作有较大的危险性。
3、养护对象的广泛性。高速公路的养护对象除道路、桥涵、隧道及其沿线附属设施之外,还应当包括交通工程设施,监控、通信、照明设施,绿化、环保、园林设施,棚亭建筑设施,以及各种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些设施的养护和管理几乎涵盖了道桥、建筑、园林、机电、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多种专业,形成了一个内容广泛、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综合养护体系。
4、养护的高成本性、复杂性和科技性。高速公路养护标准较高、机械规模及使用比例较大,成本较高。同时施工工序复杂,并应不断探索和推行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内容
1、决策支持。对公路养护业务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目的是能够根据一些规律生成一套可行的养护策略。公路养护管理系统的决策分析方案可采用公式计算和经验值积累形式对此功能进行详细的设计。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在积累历史养护经验的基础上要提出新的养护评价、预测、决策模型,模型在随着历史数据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自身做出优化调整。
2、社会化服务。软件技术的发展不但能够使系统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能影响到管理的模式。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不但要最终满足行驶质量要求,还要对社会提供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保证随时随地可以查询各路段路况信息、天气情况和收费情况等相关功能。
3、公路数据库。目前已经由交通部出版了规范的《公路数据采集手册》,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在结合已经出版的该规范的基础上,应提出适应高速公路部分的数据库设计,并且容纳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需要的社会服务数据、电子政务数据,使数据库的设计融为一体,将公路数据库的设计提高到一个全信息化的层次。
4、养护数据的采集 。公路养护工作涉及的数据种类繁多,数据的采集是一项重要内容。系统在数据采集部分应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充分的验证。在数据采集设备方面主要依靠当前比较先进的公路检测设备,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提供部分自动化设备接口的数据规范(为了使数据的采集与数据库的设计联系更加紧密),使数据的采集尽量全部自动化。
5、图形化查询。根据公路自身的地理位置连续分布的特点,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在查询方式上不但要求有完整的条件筛选机制,还需要提供更直观的图形化查询功能。用户只需要利用鼠标点击即可查看该点对应的相关信息。在图形化查询中要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GIS地理信息系统,保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
6、数据统计和打印。公路养护管理系统要提供丰富完善的报表打印功能,使用户可以根据情况定制需要的报表样式,根据条件选择需要的表格内容。在数据统计方面切实结合社会需要、养护投资需要、养护管理需要、养护经验积累需要,提供翔实可靠的统计结果信息,展现养护管理的成绩和不足,从中分析提取下一个阶段养护工作的重点。
7、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对日常管理行政事务进行分析,提出一套具有公路行业特色的电子政务系统解决方案,通过因特网及公路信息网络,充分共享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使得电子政务与养护管理的工作系统一体化,以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措施
1、高速公路养护的技术政策措施
公路养护工作原则是:规范化管理、科学养护、全面养护、预防性养护、机械化养护为主,防止中断交通。在实际养护工作中,应遵循如下技术政策:
(1)公路养护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积累的技术经济资料和当地具体情况,通过科学分析,预作防范,消除导致公路损毁的因素,增强公路设施的耐久性和抗灾能力,特别要做好雨季的防护工作,以减少水毁损失。
(2)重视综合治理,保护生态平衡、路旁景观和文物古迹 ;防止环境污染;注意少占农田。
(3)推广应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改善养护生产手段,提高养护技术水平。
(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选用当地天然材料和工业废渣 ; 充分利用原有工程材料和原有工程设施,以降低养护成本。
(5)加强对交通工程设施(包括标志、标线、通讯、监控等)、收费设施、服务管理设施等的设置、维护、更新工作,保障公路应有的服务水平。
(6)改革养护生产组织形式,管好、用好现有的养护机具设备,积极引进、改造、研制养护机械,逐步实现养护机械装备标准化、系列化,以保障养护工程质量,提高养护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
2、高速公路养护安全政策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的增加以及路面使用年限的增长,高速公路维修的数量也将逐年增长,因此养护作业诱发事故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为保证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安全通行,养护管理人员要进行公路的路况调查、检测和维修。由于路面上的车辆行驶速度较快,在不封闭或不完全封闭交通的情况下,在路面上从事调查、检测和维修工作都会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危险,显然,危险对过往车辆的司乘人员和公路维修的作业人员两方面同时构成威胁。这种危险来自于高速行驶的车辆,因此有必要规范作业现场及车辆通行。对于高速公路,由于其具有全封闭、专供汽车行驶、高速度、大流量等区别于一般公路的特性,其日常养护作业都需要在交通不间断、不影响车辆正常通行的情况下进行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尤其是人工上路养护作业,如中央隔离带、路边拾杂,人工清障除杂,路面导流开口人工清扫、 桥梁排水疏通等。另外,高速公路灾害、异常气候养护也是高速公路养护的重要内容。如大雾天气,冬季降雪天气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 而且多为恶性事故,但这样的天气情况下养护人员还需上路进行清障、洒盐除雪等养护作业。这些情况下的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都有较高的风险性,同时也就需要有较高的安全作业要求和规范来指导。
3、高速公路养护机械化政策机械化养护与高速公路其他养护方式共同构成了高速公路完整的养护体系,并充分保证了养护措施的落实。机械化养护在提高养护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养护的总体水平。因此,养护机械化是公路养护走向专业化、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是公路养护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合理地利用养护机械设备,才能降低维护费用,有效提高利用率,更好地为高速公路养护生产服务,为早日实现真正意义的养护机械化打下基础。设备使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合理作业。养护机械应根据养护内容的不同和任务量的多少进行合理作业。合理作业可以保证设备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保质保量地完成养护任务,同时还可以减少浪费, 节约开支。 例如:在进行路面铣刨时,应根据不同路面选择铣刨刀头和铣刨深度,如对水泥路面进行作业,应选择水泥刀头,铣刨深度适当减小,因为水泥路面硬度高,若深度太大,一方面会造成刀头磨损严重,另一方面设备长期高负荷运转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2)注意运行情况。除了要做好一日三检外,在设备使用过程还应随时注意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发生机械事故。在检查工作装置时,一定要关闭发动机,以免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工作环境。设备在作业前应注意工作环境是否适宜作业,恶劣的环境不仅会影响作业效果,对设备造成不良的影响, 使设备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甚至还可能出现机械事故或人员伤亡。例如:压路机不能在坡度较大的路面上进行作业,不能攀爬坡度较大的堤坡,以免造成倾翻;铲雪车不能在雪量较小的路面上作业,以免造成铲刀的过度磨损;桥梁检测车不能在风速较大的天气下作业,以免造成设备机件损坏或人员伤亡等等。
高速公路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与日常养护有关, 通过及时良好的养护可有效的减缓路面破损状况, 延长路面的寿命。实现系统完整的高速公路管理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需依靠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合理的养护组织和技术, 以加快养护管理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rural highway career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we must with the tide of market economy in.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and the 2011 rural highway management maintenance activities and shandong province in rural highway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otice spirit, is the rural highway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market reform 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reader reference.
Keywords: rural highway; System reform; Maintenance market
中图分类号: U418,F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T2012-03(03)9024
1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现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山东省农村公路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县(市、区)人民政府授权,负责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服务工作,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组织实施。据笔者所知,现阶段山东省境内农村公路的管理与养护还都有公路管理机构地道站或县乡公路管理处负责,一般都存在着管理与养护合一的情况,既负责农村公路的管理监督,又从事县道、乡道、村道的具体养护作业,事企不分,管理与养护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资金浪费严重,缺乏竞争性。
2改革管理与养护体制的必要性
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建养并重、建即有养、养即到位”,构建责任明确、运转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本着“层级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分清事权,实行分级管理,理顺层次关系。针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特点,加强作业的过程控制管理,细化养护工作目标和措施,建立责任明确、目标清晰的养护制度,同时进行一步完善养护作业模式,因地制宜地实行市场化养护。
3建立管理与养护运行机制的措施
为积极培育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切实提升农村路网整体服务水平,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管理与养护分离
实现“管理与养护分离”即各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将所属的从事养护路作业的单位分离出去,使之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事企分开、 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养护企业。通过“管理与养护分离”的改革可使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和养护作业部门职责得以明确,效率更加突出。
各级政府分别制订《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法》,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的职责和扶持政策措施。规定农村公路的管理部门和养护单位的责任,要求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相
分离,以合约形式确定各自的责、权、利。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可专门成立或委托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如农村公路管理处和地道站,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按照事企分开、管理与养护分离、精简高效原则,原隶属县级农村公路管理站的养护中心和养护道班改制为养护企业负责养护工作。
3.2引入竞争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招投标,按照“建养并重,以养为主”的原则,改革养护管理体制。要打破自支自养的封闭的内部运行体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机制。
按照“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进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建立健全各类养护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目标合同管理制度, 养护监理制度。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小修、大中修及改善工程可采取招投标与合同化管理的方式,择优选定有资质的养护作业 施工企业,在保证养护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养护成本。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别困难并难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进行养护作业的乡村公路,可以通过聘用、委托、承包、劳务分包等方式由个人( 农户) 分段采用合同化管理方式进行养护作业。
农村公路养护企业通过招投标参与市场的竞争,有助于自身条件的完善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同时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合同化管理和公开招投标的实施,进―步培育养护市场主体。使农村公路原管理单位与养护单位的行政事业隶属关系转变为经济合同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转变为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为养护市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完善市场准人制度
养护单位成为真正意义的企业是农村公路养护实现市场化的前提,养护企业成为健康的企业是养护市场有序运行的保证。养护企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养护市场的健康和有序。2003年交通部颁布的《 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准人暂行规定》 初步规范了养护市场主体即养护企业进入养护市场的资格,明确养护企业进入市场的条件,建立健全公路养护资质登记制度,积极稳妥地培育和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实现养护施工企业能够按照市场规则规范运作,有序竞争,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专业化和机械化。
3.4推行养护工程计量支付
打破传统的养护包干的做法,参照公路工程清单计量模式推行养护工程计量支付。养护包干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往往造成养护工作“ 千多干少一个样,只要考核能过关”的大锅饭现象, 养护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工作误区,无法提高工作积极性,难于做到养好公路、时刻保畅通的基本要求。养护工程计量支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以路况情况、工程数量为依据,以工程项目的人工、机械和材料所需量来确定工程项目单价,计算养护工程造价。这样就能保证养护费得到合理使用,确保公路路况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将按包干计划下达养护经费的方式,逐步转变为按合同计量支付方式,保证专款专用,提高养护作业资金使用效率。
4结语
通过以上所述,只要管理与养护运营机制的改革措施和各地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到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构一定能培育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村公路养护市场,从而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逐步建立起管理与养护分开、事企分离、权责明确、监管有力的管理养护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沈鸿雁.公路工程标准文件 .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2004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公路里程增迅速,为了搞好配套服务,公路养护工作就越来越重要。双车道二级公路为开放式公路,车辆类型混杂,人畜出没不定,是道路安全畅通的重大隐患,为了保证道路安全畅通,不光要公路管理部门加大养护管理力度和交通警察检查处罚力度,还需要沿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配合,养好公路、保障畅通,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操作规程》的要求认真设立各种安全作业标志,确保不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一、认真学习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要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养护好公路,才能保障安全畅通,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及时清除路面的杂物和路障,保证路面整洁、顺畅;其次,要及时处理路面的各类病害,尤其要及时修理路面坑槽;再次,及时维护道路的安全标志和标线,确保标志标线完整清晰。当然,养好公路只是保障道路安全的一部分,为了全面搞好道路安全工作还必须注重养护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认真学习养护技术规范,了解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为了搞好安全养护工作,必须熟悉和了解二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有关注意事项,根据《公路养护安全作业操作规程》的要求,不同的养护作业性质和养护作业范围所要求摆放的施工作业标志牌不一样。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所设置的交通
管理区域,分为警告、上游过渡、缓冲、工作、下游过渡和终止等六个区域。警告区最小长度 S=1000m,上游过渡区最小长度Ls=10m,缓冲区最小长度 H=50m,下游过渡区最小长度Lx=30m,终止区最小长度Z=30m,工作区长度G根据需要来确定,路段双车道一个车道封闭的养护维修作业摆放形式详见图1。由于道路养护作业战线长,为了保证各类养护作业的全面开展,每种类型的养护施工作业标志牌必须要备足5 套,另外,还要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以备足锥形交通路标、警示灯、指挥旗和安全作业巡查车等安全设施。
图1路段双车道一个车道封闭的养护维修作业图
二、努力实现公路养护施工规范化
由于日常性养护需要时不时经常性进行,而有些作业突发性强的。所以,科学而规范地做到公路日常养护与维修作业也是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实现科学而规范的公路日常养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依据公路养护中各工种的作业性质,以此来确定合理的安全作业机制,从而运用制度来约束作业。二是要建立起长效的检查体制。应当进行细致地检查,从而能够及时地纠正养护作业当中所存在着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并且及时地补充与完善公路养护的安全操作规程。三是要建立起一个长期的安全教育机制,定期地对各个工种的作业人员实施必要的安全教育,从而让其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安全养护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从而切实提高员工群体的安全意识。要通过用制度来规范养护作业,用检查来促进养护作业,用教育来保障养护作业机制,从而实现减少以至于杜绝安全事故发 生之目的。
三、建立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小组,实行安全责任制
安全生产大于天,要想把生产安全层层落实下去,必须建立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小组,必须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在作业点指挥作业车辆的停放和进出,监督施工人员不要乱放、乱扔杂物,负责指挥施工作业标志牌的摆放和维护,加强在无人施工的情况下对施工标志牌的看管,尤其要注重夜晚的工地值班和巡查,对没有反光的或缺损的标志要及时补上,正确引导过往车辆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确保在占道施工的情况下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行。各级领导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考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对因管理不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相关责任人要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做到安全责任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四、全力推广先进的安全生产养护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数的大幅增加,实施先进的快速养护法已是大势所趋。这一养护方法的主要宗旨是应用高效率与较高技术含量的机械化养护设备来提升公路养护过程中的施工效率以及质量,并能提高公路的使用年限。在此基础上,应当尽量减少在公路上进行施工的员工,并且压缩养护生产的时间长度,从而尽量控制发生事故之概率。在公路进行大修养护之时,大型沥青路面热再生机械以及稀浆封层车等先进设备的施工效率十分高,一部分热再生设备的工作宽度能够达到 3—4.8m,工作的速度则能达到每分钟2.5—9m,而施工人员只要8~10人,十分适合于公路路面结构强度大的路面大修,不仅具有显著的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而且非常有利于维护交通安全。目前,应当着重加强现有公路养护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让设备自始至终均能处于良性运行状态之下,并能利用好目前的各项设备资源,从而提升公路路面的维修效率以及工程的质量,确保公路交通的安全。
五、搞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和教育, 实行社会综合治理和监督
首先,要对施工一线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指导, 要求每一位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施工作业标志牌的摆放,作业现场必须穿戴安全标志服和标志帽,养护作业车辆必须有明显的标识与过往车辆区分开来,要求施工人员和机械必须按照规定作业,不得将作业机具和材料乱扔乱放以免干扰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其次,公路养护施工单位应当全面建立起一支较为稳定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安全员队伍,并让这支队伍在具体的安全生产工作当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因为公路养护施工具有点多、线长,而且流动、分散等特点,环境显得十分特殊。
为了能够满足公路养护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之所需,一定要及时地纠正施工现场所出现违章与违规现象。公路养护单位不仅要认真实施对养护施工现场所的安全流动检查,还应当在公路养护施工现场安排多名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程性的跟踪安全管理与监督。一般来说,养护班组负责人以及养护施工车辆驾驶员均为兼职安全监督管理员。这样一来,他们不但是公路养护生产工作的具体操作者,而且又是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同时还是公路养护工作中的安全生产监督者。为此,公路养护班组长以及施工车辆驾驶员应当对全体当班工作的员工面对面实施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从而确保在特殊环境之下的安全管理问题能够得到妥善处理,这样就能为公路养护过程之中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监督。
六、注重公路养护施工车辆管理
公路养护中的施工车辆一定要符合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车辆必须是农用车以上,而且是正常驾驶速度在70km/h 以上的自卸车,所拉运的材料应当做到相对固定;要禁止那些无牌与无证车辆上路,所有施工车辆均应年检合格,而且车况保持良好,做到灯光齐全;施工车辆的驾驶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过硬的驾驶技术,优良的思想素质。在具备了以上三大条件的基础上,施工车辆还必须要有养护施工车辆许可证,并且将相应的标志牌悬挂于本车的明显部位,从而确保能够通过相关管理部门随时进行的检查。同时,养护施工车辆在公路行驶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匀速,不占道,在倒车时不得强行超车,不得逆行,不得紧急停 车,不得随意地调头或者横向装卸相关材料。归纳起来,就是一定要服从于养护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并且遵守各项规定,按照程序进行操作,从而保证能够进行养护安全生产,并且避免出现交通事故。
七、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和演练,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救援预案
每年养护工程正式施工前,业主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的培训,并针对不同的养护形式和路段在公路上进行现场演练,使其能真正掌握安全作业标志牌的摆放和安全注意事项。为了使安全生产能真正落实和执行,必须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其按照制度来正常开展工作。为了能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救援和处理, 必须制定安全生产救援预案,让人们在遇到特发事故时能按照预先制定的救援方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
总而言之,公路养护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是公路养护中的重中之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养护技术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安全养护技术知识以及个人素质,继续健全完善各项养护安全生产制度,通过各个工作细节的完善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真正保障公路运行的畅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