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3: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篇1

因此,对于农村公路的养护来说,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和地理进环境来考虑,绝对不允许照搬城镇公路的那套养护策略。应研制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公路养护策略来针对农村公路建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便利,方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公路管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存在“重建轻养”思想

农村公路由于建设周期短、见效快,能在短时间内充分体现当地领导干部的“政绩”,所以地方领导干部非常愿意搞建设。而管理养护是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不具备明显的生产效益,所以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地方领导干部来说,不愿意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对本区域内的道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养护,重视建设而忽轻养护的思想严重。

2养护管理主体意识不强

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意识不强,分工不够明确,养护管理力量比较薄弱,对于相关的公路管理标准或管理规范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没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小组,使当地政府或管理机构对公路的养护不够重视,对农村公路管养问题采取回避或放任态度,导致部分道路存在失养弃养现象。

3、养护资金短缺

尽管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每年都有中央政府的资金划拨,不过由于地方配套资金较少,容易造成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期不足,由于地方政府自身的财政吃紧,因此往往不愿意在此方面进行大量的财力的投入,最终造成了养护水平不高以及缺乏有序的养护管理措施的实施。

5、公路建设技术的落后

由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往往只能是被动地选择那些质量等级不能满足建设需要的材料,这样就使得公路水泥路面没有良好的质量保证。同时,资金的短缺也阻碍了先进技术的使用,再加上缺少必要的专业人员,所以,这样建设出来的公路根本没有质量保障。其技术等级也不符合实际发展的需要,一旦遇到重物或者洪水的冲击,就会使路面情况严重受损,从而给农村的交通运输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6养护水平低下

因为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条件有限,受到经济、技术的制约,农村公路的养护会受到周围农田、水源的影响,加大了养护建设难度,而且农村公路的土路和砂石路较多,很难按照公路施工标准规范进行,陡坡危桥的潜在危险一直都在,即使有过油化、硬化的路面也存在缺沟少涵无路肩等隐患,使得养护成本提高,资金不到位,养护工作很难进行,所以整体的养护水平较低。

三、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对策

1、保障投入,建立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

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效性的工程,需要后期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当下农村公路养护的落实到位。因此,需要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来源。除了依赖于政府每年的定期财政拨款之外,各级政府也应该进行合理的资金筹措,通过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的开辟,发挥地方、个人以及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的开展。比如通过冠名、权绿化权等等方式,丰富当下农村公路资金的筹集,借助于市场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现有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落实。

2、建立健全的养护体制

针对地方实际情况,应制定出一套符合自己的体制,为适应公路发展的建设需要,共同构建新农村,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建立统一管理模式,由区、乡两级来负责工作,随之管理层的减少,资金的统筹安排也容易进行,有利于区、乡政府统一落实安排养护工作的进行,逐步实行规范化、政策化,合理科学的管理与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使养护工作发挥最大效力。

3、狠抓基层管理机构的建设

各乡镇承担养护本区域内乡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乡村公路管养的好坏和基层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着直接的联系。各乡镇养护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严格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和规章制度认真开展工作,同时,加大办、所的内部建设,按照核定的养护路线、养护里程、养护内容和养护标准检查、验收、考核、评比,明确奖惩措施和完善激励机制,让基层公路管理机构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4、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随着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车流量的增多使公路养护工作变得更加重要,要解决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问题,还应加强对农村公路施工和养护队伍的建设。因此,公路养护队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提高公路养护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尽量使公路管理和养护人员固定。应组建一支专业的公路养护团队,是农村道路管理和养护逐渐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可在农村选拔合适的人员进行专

业培训,合理组织和管理队伍对公路进行专业性的养护,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农村公路发展的需要。

5、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民养护公路

政府应通过当地媒体,加强道路养护的宣传教育,让农民真正意识到修建养护道路是惠及自身的民生工程,并让农民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取得他们的支持并号召他们主动加入修路养路的队伍。同时,政府应意识到,道路养护只有在农民参与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路为民所用、路为民所有、路为民所爱,才能在修路、养路、护路、集资、出力等全过程中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拥护。在决策过程中,只有保证信息公开,真正做到让农民参与,才能尽可能多的实现农民的利益诉求,才能使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6、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农村公路相关工程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从而带动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另外,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不断加大,推行的“村村通”公路建设取得显著的成就,这都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公路在养护和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难题,严重制约农村公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应积极制定公路养护和管理体系,特别是对技术级别较低的农村公路,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维护措施,才能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真正惠利于民。

1 容县公路概述

1.1 容县的概况

容县古称容州,位于广西省东南部,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江(容县称之为绣江)中游,它是我国重要的沙田柚原产地,也是广西最大的侨乡。全县共设15个乡镇,县行政区域总面积为2257.39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人。

容县位于大容山和云开大山两大弧形山脉之间,东西南三面高,中部和东北部低。容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3℃,年平均降雨量1698.9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35天以上;气象灾害主要有洪涝、干旱、倒春寒、冰雹等;全县以花岗岩、沙页岩冲积物母质土壤为主。

1.2 容县公路概述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县区经济,为侨乡发展提供便利,容县政府借助国家加大“村村通”公路等基础性投资的力度,以“村村通工程”为导向,科学制定、合理规划县区公路网络,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后期养护的控制力度,确保公路质量和寿命,全面铺就侨乡农民致富的康庄大道。在2008年,容县政府先后投入1430多万元筑路资金,改建县区公路共49.9公里,新建15个建制村硬化公路,其中投入1138万元资金,完成市、县重点公路项目,改建10条共40.5公里的水泥公路;同时,积极开展“交通建设服务年”活动,县直补水泥536吨,硬化村道近40公里,建设县污水处理厂进厂道路0.83公里,以及垃圾处理厂进厂道路0.72公里;此外,县政府又投资182万元改建近7.5公里的大村坡和竹山间公路,投资155万元改建近5公里的县底至篁村公路。为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县政府不断加大公路投入力度,提升公路修筑等级,并加强区域高级公路的建设,构建立足当前、服务全县的公路网络。

2 容县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

2.1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的问题

2.1.1 公路维护资金紧缺

由于我国农村“村村通”建设的资金有限,融资渠道较窄,致使后期公路养护的资金少,相应的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导致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无法维持。随着我国公路养护体制进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强化了公路养护的经费来源和管理机制;但由于政府部门仅重视公路建设的投入,忽略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投入,致使县乡公路养护经费不足,公路养护管理不到位,从而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农村公路未纳入交通公路部门的管养范围,缺少固定的养护资金,加之村政府为公路建设付出巨大的投资,无力支撑公路的养护经费,导致乡村公路无养护的情况普遍存在。

2.1.2 公路技术等级偏低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已建设的农村公路大多数是四级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较低、抗灾能力差,缺少有效的防水和安全防护设施,如不能开展有效的养护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

2.1.3 养护管理难度较大

根据我国公路管理部门目前掌控的公路实际状况显示:农村公路村点多、覆盖面广、里程较长且分散性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路人员巡查和管理的力度和难度;同时,随着农村公路的延伸,对公路损害行为也逐渐增加,而以现有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根本无法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地监管。

2.1.4 公路养护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县乡政府对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加之公路养护与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公路质量和寿命不理想,并缺乏对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科学执行机制。由于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权责不清,且缺乏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加之县域公路养护与管理技术和设备落后,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很难肩负起大面积公路养护与管理重任。

2.2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措施

2.2.1 增加公路建设的资金渠道

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中,上级的公路扶助资金占主要地位,地方政府还应不断发动区域资源,增加融资渠道;积极挖掘和利用侨乡关系资源,吸引外出企业家为家乡投资,鼓励当地企业家、外商、个体户等为侨乡公路发展投资;并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科学制定群众的参与建设的途径,全面科学地筹措公路建设材料和施工力量;并加强公路建设管理,确保生产资料的合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并为后期的公路维护划定专项资金,确保公路的使用质量和寿命。

2.2.2 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

根据我国《公路法》的有关规定和“公路建设是发展,公路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公路建养思想,科学制定公路养护与管理体系,努力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工序。并在各级公路部门中树立公路建、养并重的意识,加强群众养护公路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强化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与运作,积极探索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机制,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通村公路养护总体要求:加固路肩和边坡,疏通排水设施;加强清理桥涵的淤泥,疏通涵管,保证桥涵安全运行;因地制宜做好公路绿化;强化路政巡查工作,加强对公路设施的保护。

2.2.3 成立农村公路养护队

在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科学地制定农村公路的维护机制,并建立一支有技术、高质量的公路养护队,权责明晰。针对农村公路站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的特征,科学筛选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公路养护与管理培训,目的是提高养护人员的操作和掌握处理公路各类病害的技术技能,提升公路养护的质量,确保公路的安全畅通并增加使用寿命。

2.2.4 制定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考核机制

我国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考核机制。结合国家相关公路法的政策,并结合各个区域实际,颁布相关农村公路养护标准和管理措施,为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和为考核提供可信的依据;并建立有效的养护经费拨付和激励机制,实行公路定期目标考核制度,并及时公布考核结果,根据最终考核结果进行适当的奖励,确保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的质量。

结论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国家不断加大农村基础性投资的力度,特别是对“村村通公路”工程农村公路建设更加重视。公路建设是一个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虽然农村公路的修筑级别较低,但公路建设中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施工体系和技术管理体制,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力度,拓展融资空间,提升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制度和质量,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并不断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农村交通建设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少,李彬华.农村公路的管理与养护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2] 宋彩霞.谈农村公路养护存在问题与加强对策[J].科技风,2010,(10).

篇3

为顺利推进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49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粤府办〔*〕9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阶段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养护资金渠道,强化资金使用与管理,积极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我市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力支撑。

(二)目标和阶段任务。

目标:根据省人民政府和省交通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市农村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正常使用,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正常化和规范化,真正做到“有路必养”。

阶段任务:在*年底前完成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前的宣传和农村公路养护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7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到2007年底实现“内部招标、合同管理、镇村监督”的统一管养模式。同时根据省交通厅的要求,力争到2009年实现农村公路养护正常化和规范化。

二、明确职责,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镇村配合”的原则,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职责,纳入正常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服务的范畴,正确处理好建设和养护的关系,真正把建养并重的方针落到实处,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一)明确职责。

1、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2、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是全市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主管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1)根据省交通厅的授权,负责制定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

(2)汇总上报和下达农村公路养护计划;

(3)编制、上报全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预、决算;

(4)监督检查农村公路养护计划执行情况、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使用和农村公路的养护质量;

(5)集中全市摩托车养路费并按省核定的比例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和下拨;

(6)指导、监督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县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3、县级人民政府为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或分管交通工作的县领导为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人。

4、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履行如下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

(2)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并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管;

(3)监督所属公路管理机构和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

(4)组织协调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

5、市、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履行如下职责:

(1)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

(2)负责县道公路的路产路权保护、路政管理和县道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等;

(3)负责按“五定”措施(即:定人员、定里程、定任务、定考核标准、定奖罚方法),对乡道公路进行日常养护,日常养护质量必须符合相关养护规范要求。

(4)负责乡道的路面保洁、路肩培护、边沟疏通、边坡培护、道路绿化、防护工程完善及修复、路面大修及中修、水毁抢修及修复、交通安全标志、标线的设立及管理维护等。因养护不到位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由县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负责;

(5)负责拟订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编制、上报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预算;

(6)接受上级业务部门、所在地镇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的监督;

6、镇人民政府要积极投入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并履行如下职责:

(1)配合市、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在镇人民政府编制内固定1名公路专干,负责辖区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协调和配合等相关工作;

(2)配合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解决路群关系,无偿提供农村公路养护的取料和堆放场地;

(3)负责乡道和村道公路的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

(4)负责乡道和村道的改建、危桥加固及改建、道路事故隐患路段的整治及安全保障工程的建设等。因建设不到位、改建不及时等导致的安全事故由所在地镇人民政府负责;

(5)有权利和义务及时向市、县(市、区)地方公路管理机构书面提出对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意见和建议;

(6)镇人民政府要积极发动外出乡贤筹集养护资金,组织沿线群众投工投劳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7)镇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安全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

(二)理顺农村公路管养的责任主体。

1、现由地方公路管理机构管养的省道(共294.3公里)移交同级公路局负责管养;公路局管养的县、乡道(共533.572公里)移交同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管养。移交时,双方只移交线路和原管养该线路的道班房及附属设施。道班工人不随同移交,由原道班的主管部门自行调剂解决。建设债务等由原投资主体承担,不作移交。

2、现由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和管养的乡道只将养护的职责移交县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乡道的路面保洁、路肩培护、边沟疏通、边坡培护、道路绿化、防护工程完善及修复、路面大修及中修、水毁抢修及修复、交通安全标志和标线的设立及管理维护、路政管理等由县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负责。乡道和村道的改建、危桥加固及改建、道路事故隐患路段的整治及安全保障工程的建设等职责不作移交。乡道和村道的路产路权仍属原投资建设的当地镇政府或村委会。

3、自然村村道的养护仍由村委会负责。

4、乡道是指经省交通主管部门或省公路管理机构批准、核定、登记在册的通行政村主干道。村道是指未经上级部门验收、批准、核定的通往自然村村落的线路。

(三)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1、统一在市、县(市、区)设立地方公路管理站(市设总站)(简称“地道站”)。负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管理人员需要重新定岗定员,具体定员定岗标准按国家和省的相关标准严格执行。

2、统一在各镇设立县地道站的派出机构,统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中心”,负责该镇所辖范围内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根据养护里程定员每个镇2—3人。各镇派出机构人员原则上为县级地道站现有在编人员,具体工作内容由县地道站界定。

3、地道站(总站)的人员(含镇派出机构人员)身份、经费来源等,依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三、资金使用与管理

(一)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主要由省补助资金、全市摩托车养路费和市、县(市、区)财政一般预算资金三部分组成。县级人民政府要按省的要求统筹本级财政预算,按农村公路每年每公里500元安排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二)全年拖拉机养路费、摩托车养路费的征收计划由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省交通主管部门下达的征收计划制订,并编列年度收支计划报财政部门审定,省下达的省补助资金与各县(市、区)征收计划完成情况挂钩。拖拉机养路费、摩托车养路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各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征收后统一缴交财政部门,再由市财政部门按年度计划和有关规定返拨市交通部门统筹安排,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借口平调、挪用、坐支、截留和划拨养路费。

(三)省补助的公路养路费由省交通主管部门拨付至市交通主管部门后,市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拨付至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市财政资金、拖拉机养路费、摩托车养路费由市财政部门拨付至市交通主管部门,由市交通主管部门拨付至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县(市、区)财政资金由县(市、区)财政部门拨付至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

(四)全市预留的农村公路大、中修及水毁抢修资金由市交通主管部门统一掌握和统筹使用。大、中修及水毁抢修资金在省下达的补助及省核定的摩托车养路费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中安排。使用前各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必须向市交通主管部门申报大、中修计划,计划经市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计划支出。水毁抢险资金也应编制年度预算,报市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因特殊情况需超的开支应立即补报计划。

(五)积极鼓励包括受益企事业单位在内的社会捐赠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社会捐赠资金的使用,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必须严格按国家和省、市的相关办法进行管理。

(六)各级人民政府及财政、交通、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必须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项核算。各级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的监督,定期进行审计。

四、逐步实行管养分离,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坚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运作,逐步实行管养分离,走市场化道路。

(一)在对公路管理机构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各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和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要将直接从事养护工程的人员和相关资产进行重组,将道班逐步剥离出来,道班工人按企业用工制度进行管理,通过加大投入、增强力量实现道班功能的转换,把现有的道班、大道班、养护中心迅速培育成为“镇村区域内小型养护工程的养护专业队伍”,为全面推向市场作好铺垫。

(二)逐步取消养护包干费,全面实行养护工程费制度。养护工程费由公路管理机构按照养护定额和养护工程核定,依照养护合同拨付,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三)市、县(市、区)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和质量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达到规定的养护质量标准。

(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前,县(市、区)地方公路管理机构所属的养护中心暂担当抢险队伍的作用。市场化后,市、县(市、区)地方公路管理机构不设置直属的抢险队伍,进入农村公路养护市场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无条件承担市、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下达的公路灾害抢险任务,自觉服从统一调度和指挥;抢险任务完成后,市或有关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应相应支付合理的报酬。违者将被解除养护合同,并不作任何补偿;被解除养护合同的企业、单位、个人在5年内不得参加我市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

五、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改革平稳进行

(一)加强领导、稳步推进。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按照国务院关于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各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和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要认真组织落实方案,做好职工思想,确保改革平稳顺利进行。

(二)完善配套措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市交通、财政、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研究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管理办法、完善资金管理、监督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同时,应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定期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县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完善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安全。

篇4

农村公路是道路交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源于早期的县乡公路,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步扩展和完善。不同时期的不同文件对农村公路的概念表达不同。大体经历从无明确规定到包括县道、乡道再扩展到村道。

一、关于公路养护

公路养护就是使用一定的机械和人力,对破损的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进行修理以及对公路沿线进行日常养护或工程养护作业。在我国,养护工程按养护作业范围和工作量划分,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善四类。农村公路具有公路的性质,又有特殊性,农村公路养护相对于高速和普通公路养护有特殊的背景和执行环境。

农村公路养护按照养护对象和内容可分为农村公路路基养护、农村公路路面养护、农村公路桥涵养护以及公路沿线交通安全设施养护。按照农村公路的养护范围和性质可分为县道养护、乡道养护和村道养护。按照养护的规模可分为日常维修保养、小修工程、中大修工程。在日常养护中,按照频率又可分为日常性养护、季节性养护和临时性的突击性养护。日常养护资金主要用于路面保洁,路肩、边坡培修,沿线设施维护,绿化修剪,涵洞疏通等。养护工程一般为修补路面、病害路段处理、罩面及安保等大中修工程,需专业的技术修理,一般都外包给专门的养护企业。在执行农村公路养护的过程中需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养护客体。农村公路养护客体是道路,是县道、乡道和村道。而养护管理主体是政府,涉及设备、人员、资金、模式。不同的养护客体,破损的程度和频率不同,所需的资源配置和技术水平也不同。县、乡道承担的运输职能多,易破损,技术要求高,同时在资金和人员配置上,县道、乡道获得资源更多。村道主要用于行走,获得的资源较少。针对道路不同的性质,对设备、人员、资金、模式进行配置,均衡县道、乡道与村道之间的资源使用,保证整体的养护质量,是农村公路养护需要解决的内容。第二,养护的技术难度。农村公路养护技术难度分为器械作业和非器械作业。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作业方法,对技术有一定要求的养护有路基养护、桥涵养护、沥青路面养护、水泥路面养护。除此之外的公路安全设施维护、清扫、绿化和沙石路面的维护,为非机械作业。技术设备包括日常养护机械、路面面层修复机械、压实机械和装运设备。作业方法包括沥青路面灌缝处理、沥青路面局部修补作业、大范围路面沥青维修作业,水泥路面裂缝的补修、水泥路面坑槽的补修和水泥路面板错台处理等。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包括养护工程管理、养护技术管理、沿线设施管理、公路绿化和灾害防治等内容。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包括路产路权维护、建筑红线控制、审批公路用地、超限运输管理等内容。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坚持日常养护,路而保洁,及时修复小型破损,使路基、路而、桥涵、沿线设施等经常保持完好,保障行车通畅女全。

(2)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周期性地进行预防性养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3)对道路设施缺陷逐步进行改善,提高其使用质量、服务水平和抗灾能力,及时处理雪阻、水毁等自然灾害。

(4)依法治路,治理超限超载,加强路政管理,保证路产路权不受侵犯。

(5)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保护农田、保护路边树木、花草景观,构建优美行车环境。

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设质量隐患。农村公路一般存在等级低,线形不规范,各种结构物缺乏,公路病害多,抗灾能力差。单单依靠养护管理,并不能使农村公路发生质的改变。建设质量过关的农村公路是农村公路养护的前提。

2.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不规范。养护责任不明确,养护责任没有真正的落实。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不到位,倾倒垃圾、堆放农作物秸秆、打场、晒粮、排水等现象给农村公路养护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养护体制缺乏活力,农民爱路、护路积极性不高,有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养护资金匮乏是农村公路养护的一大难题。虽然政府拨付大量养护资金,但农村公路量大面广,因此还存在大量的资金缺口。养护技术低、质量不高,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中专业养护人员配备少。

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在农村公路事业发展过程中,笔者认为,政府应履行的公共管理职能有以下五个方面:(1)法律政策制定职能。主要是制定有关农村公路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定公路建设、养护、运营、收费等方面的相关技术经济标准。(2)规划决策职能。主要是制定公路事业发展规划,公路交通路网规划,公路建、养规划等,包括近期规划及中长期规划。根据公路网的实际运行状况,制定公路建设、养护年度投资计划,并组织落实。(3)监督控制的职能。监督即检查、评估公路设计、建设、养护、收费、经营单位的运作以及公路用户的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划,检查、评估他们在执行财务政策方面的情况,以降低公路供给及使用的成本,提高公路供给及使用的效率。控制即为确保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朝着有利于提高全民福利的方向发展,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办法,力求使公路交通事业的实际发展与规划的目标相一致。

完善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缓解农村公路养护与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步实现农村公路正常化、规范化养护,已成为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实现交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把改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像抓农村公路建设一样抓好抓实,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公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篇5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它在交通运输业中日益发挥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在通村公路“以奖代补”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公路使用频率增加,路面损坏严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断、裂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使农村公路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在相当多的一些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已经是按每户人口数筹集,要再筹集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的资金就非常困难了。暴雨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管理体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乡村两级失去了养护乡村道路的财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很难对农村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基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为加强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迫在眉睫。

        2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①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②要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③要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3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建议

        农村公路逐渐成为搞活地方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相关更加密切。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质量,体现“建养并重”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参考文献:

篇6

近年来,农村公路发展逐渐成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的发展改变了农村交通落后面貌,促进了农民生活宽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但是农村公路的不断增加也给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在农村公路使用寿命期限内,随着年限的增加,农村公路在其自身使用功能不断下降的同时各种病害也会日益严重,养护任务异常艰巨。如何解决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合理和即使的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以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少养护工作的时间,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1.农村公路养护的概念与基本要求

1.1概念

所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是指按照公路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保持公路及附属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灾害性损害的预防和修复,以及为提高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大中修等作业及管理活动的专项工作。

1.2基本要求

农村公路建成投入运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累计交通的增大,使用性能会逐渐衰减,并出现病害。为了保证农村公路畅通、安全、舒适的使用功能,必须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的养护维修,使得路基、路面、桥涵、挡土墙、防护坡、绿化以及护栏、照明、标志、监控设施等处于完好状态。

2.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与现有国省干线公路存在显著差异,一是设计上按小时交通量控制,标准较低,且其实际交通量的车辆组成因各地经济特点而异,很难按现行规范执行;二是农村公路是由国家财政投资、交通部门补贴、地方政府补助及农民投工投劳建成的,建设资金非常有限,大都等级较低;三是农村公路养护机制没有形成,养护经费不确定,导致养护措施跟不上建设发展速度。农村公路投入使用后,承受车辆荷载、自然因素的侵蚀,必然造成使用功能和服务质量的下降,及时发现农村公路不同程度的损坏并有效修复这些损坏,有利于保持农村公路良好的使用状态和服务水平。因此,为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使用效能,必须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

3.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重要性认识不够。农村公路建成后,部分地方政府和沿线群众认为行路难问题解决了,可以高枕无忧了,无需浪费人力财力去养护。这种思想也就淡化了爱路护路的意识。事实上,一些农村公路建成后,由于失去管养很快遭到损害,致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大为降低。

3.2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县乡公路养护是长期的任务,目前还没有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除了上级安排的养护资金,地方财政比较薄弱,真正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非常有限,且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来源也非常少,导致养护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宽经费不足,县乡公路的养护远落后于它自身建设的水平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3.3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还有前几年建设的县乡公路,由于上级补助标准低,自筹资金困难,附属设施差,使用寿命短,基础比较薄弱,增加了养护压力。

4.农村公路工程日常养护原则

4.1坚持预防性养护原则

农村公路道路、桥梁的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道路、桥梁病害高发期即春融、雨季之前,若没有及时实施预防性养护,到了病害高发期往往很难实现及时维修,并且将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很难取得良好的维修效果。因此,必须加强日常巡查和检测,从而实现经济节约和确保养护及时的目标。

4.2定期开展路面、桥梁检测

定期开展道路桥梁检测:一是系统收集管段内桥梁技术数据,对桥梁的受损状况作安全性评估,为桥梁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了解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状况,对路面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4.3坚持路面、桥梁养护为重点

桥梁、路面的完好是保证农村公路安全畅通的首要条件。随着农村公路使用年限、交通流量增长。尤其是超限、超载车辆的严重破坏,农村公路桥梁、路面的各类病害大量出现,甚至产生安全危害,因此必须以桥梁、路面养护为重点。

4.4确保工程养护的及时性

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公路养护部门要建立一套全天候的快速反应机制,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随叫随到、随时抢修,确保高速公路畅通。

4.5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确保无责任性事故

由于养护作业多是在通行状态下实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养护人员需着装上路作业;路上施工时摆放交通安全标牌及设施等,确保施工作业的安全。

5.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县乡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与大家一起探讨。

5.1理顺关系,明确责任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规定和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县乡公路建设项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县乡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5.1.1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5.1.2 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5.2拓宽渠道筹集养护资金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养护资金保障是关键。从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建成后通车后的养护资金是一个埂分突出的问题。要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必须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如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在乡镇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设立专用账户,做到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然后根据各线养护质量考核成绩按期计量支付。

5.3完善机制,措施到位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逐级签订养护责任合同,其中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措施到位。

5.4组建队伍,确保畅通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农村公路又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管理难的特点,因此,在选择养护队伍时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独挡一面的养护能手。为了提高养护工的养护作业操作技能,提高养护质量,公路管理部门应对养护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处理公路各类病害的技术技能,通过日常的全面养护,来逐步提高县乡公路的抗灾能力。

总之,农村公路建设是基础,养护是关键,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是公路建设成果的巩固、完善和提高的延伸,是保障车辆正常通行发挥公路服务功能的重要环节。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管理,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还需大家的共同努力,做到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就一定能更好地巩固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推动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良好的轨道,使广大农民切身感受到农村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切实感受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县乡带来的新变化。

参考文献

[1] 杨振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9

[2] 陈金海《中国公路》,中国公路杂志社2005\8, P25-37

篇7

一、充分认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农村公路具有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的特点,传统的县乡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政策远远落后于新的发展形势,单纯依靠国家补贴或地方自筹都面临着养护资金、养护机制等新的矛盾。如果养护管理工作跟不上,必将导致农村公路失管失养。因此,如果不及时探索和研究农村油路的养护和管理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的养管机制问题,就严重地影响了党群、政群关系,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农村公路属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大抓特抓的事情,不应有任何的推诿和扯皮,这是关系到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的大事,非抓紧抓好不可。制定对公路养护原则、养护管理机构和养管费用筹措以及养管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定,出台一系列办法和实施细则,并在养护机制、资金、人员等方面予以认真落实。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养管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目标,采取县与乡、乡与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明确,任务明确,奖惩明确,使养护和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断、裂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使农村公路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在相当多的一些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已经是按每户人口数筹集,要再筹集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的资金就非常困难了。暴雨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管理体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乡村两级失去了养护乡村道路的财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很难对农村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基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为加强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迫在眉睫。

二、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三、加强路政管理是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篇8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广西那坡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

1、农村公路的界定

农村公路是指经交通部门竣工验收、纳入养护里程的公路,包括县道及乡道;以及不纳入交通部门养护里程的村道。农村公路的行政等级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划分标准进行认定。这里所指的乡道和村道是指经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验收投入使用的达到四级以上的乡道、村道,达等级乡村道分主要乡村道(通往乡(镇)或通往2个以上村委会,1万以上人口,10公里以上的公路)和一般乡村道(通往1个村委会,1万以下人口,10公里以下的公路)

那坡县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域差异比较大,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再加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长期缺失,使得农村公路基础都比较薄弱,总体路况偏差,在加上农村公路大部分都是四级或者没有级别的公路,道路的标志和安全设施都不够齐全。

《公路法》对县道、乡道公路的养护管理主体作了规定,但对村道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没有明确规定。由于村道公路至今未有明确定义、管理主体不明确,养护管理严重“缺位”。部分的乡村道路建好以后,乡镇认为养护工作应该是交通部门的事情,并没有将乡村公路的养护列入行政管理的工作范围内,还有部分的政府为了自己的功绩,只重视建设,轻视养护。

此外,由于村级公路一直没有被纳入交通公路部门的管养范围内,没有固定的养护经费,所以很多的村级公路都没有办法筹集到资金来养护,农村公路的养护及管理缺乏长效的机制,没有固定的养护机构和专业人员,技术和设备都非常落后,根本无法保证养护的质量。

广西那坡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是县、乡(镇)人民政府。本县内已列入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养护管理的县道(以下简称“已养公路”),由县交通主管部门下属机构县公路管理所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本县内未列入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养护管理且经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验收投入使用的达到四级以上的乡道、村道(以下简称“达等级乡村道”),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多方参与的农村公路养护及管理模式已经形成。

1、对公路养护进行大力宣传,提高群众的认识

对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教育,以保障农村公路的完好和畅通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树立建设和养护同样都是发展的思想观,真正的做到建设和管养齐重视。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群众护路的意识,使群众明白农村公路的养护关系到自身的利益,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公路的养护工作中。形成部门和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养护的局面。

2、群众参与的季节性养护

村委会经公路沿线受益村民同意制定村规民约,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对公路养护每年每户必须义务投工投劳12工日以上,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实行“五定一奖罚”责任制,即定人员、定路段、定时间、定报酬、定标准,根据管理养护质量奖罚。养护员具体负责各责任路段日常养护,及时清除杂物、杂草、修复路面病害、修整路肩边坡、清除小塌方(5M3以下),回填路基小缺口(5M3以下),确保公路完好畅通。养护员工资费用从养护资金中列支。群众参与的养护是农村公路养护中最为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利用农村居民农闲的季节集中养护公路,可以充分的发挥农村劳动力的资源,同时还可以弥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乏的状况。

3、村民承包养护

根据公路的等级、交通量以及养护的材料来测定每公里养护所需要的费用,跟村民签订承包责任书,村民承包的养护内容主要包括路基、路肩、边坡以及低等级路面的日常养护,这样的承包养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养护的成本,而且比较专业化和市场化,易于组织和管理。

4、养护资金的筹措和使用

达等级乡村道养护管理资金的筹集以乡(镇)人民政府为主,县财政部门与交通部门给予适当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标准“每年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不得超过农村公路年养护资金总额的40%;其余资金滚动积累,全部用于农村公路的大、中修及改善工程和水毁恢复工程使用。”

通过市交通主管部门验收列入公路养护里程的主要乡村道,每年每公里县财政补助1000元,全部用于小修保养;每年每公里交通部门补助500元,其中小修保养250元,中修、大修和改善工程和水毁修复250元。

对于没有通过市交通主管部门验收,没有列入公路养护里程的乡村公路,由乡镇政府、村委会及自然村自行解决,县交通运输局不予补助,县财政可酌情考虑;对于等外公路,应当计划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级的公路,尽快纳入公路养护统计里程。

对于乡村道养护资金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委会应多渠道、多方面筹措,可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筹集养护管理资金,广泛宣传发动机关干部、个体商户、外来客商及外出务工者、农村党员捐资修路。筹集到的资金由村民委员会管理使用,乡镇政府监督。乡镇政府、村委会应多动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也可以资代劳。

5、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行政”的原则。已养公路路政管理由县人民政府负责,县交通运输局路政大队具体实施;达等级乡村道路政管理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办公室具体实施。在农村公路两侧修建永久性工程设施,其建筑物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严禁在现有和正在修建的公路两侧建筑红线控制范围内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或者其它工程设施。在农村公路两侧开发和建设时,不得填埋公路路基、边坡和公路排水系统,并应设立独立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超限车辆不得任意通行农村公路;确需通行的,超限运输承运人应向县交通运输局路政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规定缴纳路产补偿费或技术保护措施费。

总结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也有了新的历史使命,应该正确的树立公路建设和养护的思想观念,落实有关措施,做到建设和养护并重,实行长效的管理和养护机制,使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工作渐渐的走上正轨,使农村公路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态。

[参考文献]

[1] 赵永平;;浅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J];山西建筑;2009年10期

[2] 季美珍;;农村公路养护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风;2008年06期

[3] 丘小婷;吕榆锋;;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问题[J];大众科技;2011年09期

篇9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一、农村公路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肥西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县交通运输局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解决农民出行难为己任,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市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先后加大投资,实施县道改造工程、乡道改建、村村通工程、村道改建工程,完成农村公路部分危桥改造工程,实现了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性突破。全县公路网络逐渐趋于完善的同时,由于受资金限制,管养意识的淡薄,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公路有些路段的管养工作处于无人养护、无人管理、水毁工程得不到及时修复,导致了只建不管,重建轻养,公路损坏严重,逐步形成了新的“行路难”局面。直接影响农村公路正常使用、行车安全和长远发展。如何最大限度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效益,确保其完好畅通和持续发展,农村公路的日常管养,将是下一步工作的主题。

二、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尚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

省、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意见虽然对县道、乡、村道公路的养护管理主体作了明确规定,但由于农村公路管养面广线长、涉及层次多、管理难度大、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而且安全管理责任也十分重大,因此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成了一个谁都不想管的“烫手山芋”,能拖则拖,能不管则不管。从目前管养推进、运行状况看,县道养护管理工作责任比较明确,县级交通局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责无旁贷,乡、村道养护责任归属乡镇,但因省补资金经费专款专用,“活动经费少”,地方配套资金又没有,乡镇养护管理“缺位”现象普遍存在,甚至部分乡镇政府认为养管工作就是交通部门的事,没有把乡、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正常的政府日常管理范畴。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交通部门推动,工作进展慢。

2、农村公路“先天不足”,遗留问题多

农村公路设计标准低,有的路段直接在原有路线上加铺结构层,路窄、坡度大、弯急、视距不良、临坡临河现象十分普遍,安全隐患大,抗灾能力弱,水毁修复资金量大;安全标志等配套设施不全,安全设施维护能力薄弱。农村公路排水沟、路肩设施处理简单,路肩宽度不够,有的根本没有路肩,使农村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有的桥梁公路防护设施没到位,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沿线村民公路晒粮、垃圾倾倒现象严重,公路通行环境卫生差,整治难度大,路产路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3、公路违章现象严重,路政执法力度薄弱

目前,村道管理主要采用以乡村为主,公路路政管理部门配合的做法,这种管理只是一种过渡性措施,要实现路政全方位管理,仅靠路政部门是力不从心的。一是路政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乡镇路政协管网络不健全,路政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面对线长、面广的乡村公路管理难度大。二是建筑红线控制难度大,少数乡镇干部对红线控制区建设把关不严,沿线个别群众未经审批随意违章建设,随意损坏公路设施。三是农村公路大多穿越乡镇、村,由于农民生活习惯造成路肩、路面堆积物,打谷晒场,公路用地范围违章堆积、 违章建筑等侵害路产路权现象严重,已经极大影响了农村公路的交通安全、畅通和可持续性发展。四是公路路肩种植物现象较多.违章占地现象普遍。五是近年来超限超载车辆的增多,使农村公路使用年限难以保障。六是乡镇管护站维护路产路权的意识不强.管理业务有待提高。

4、农村公路管护技术水平低,养护质量难以保证

对于乡镇政府来讲,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新生事物,乡镇公路管理监管员缺乏公路建、养、管工作经验和专业技术,加上乡农村公路养护工基本上都是文化低、年龄偏大、缺乏应有的养护知识的农民,由于工资待遇不高,变动频繁,且知识接受能力低,培训提高难度大等原因,养护工只能进行一些路面保洁等基本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预防性养护,直接影响了公路养管质量。

5、管养资金不足,成为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瓶颈,很大程度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

《安徽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意见》明确,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多元筹资”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但由于部分乡镇财政困难,资金筹措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政府重视程度因人而异,县乡自筹在部分乡镇有名无实,而省补资金仅仅够能满足日常保洁,无法维持正常养护,更谈不上大中修养护。同时由于养护体制实施前,县、乡、村道失养情况普遍严重,加之超限运输车辆绕逃农村公路问题严重,农村公路养护成本大为增加,更加突显了养护资金不足。

三、做好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从身边农村公路现状看,要解决农村公路养管中存在的问题,使农村公路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建立健全责任明晰、监督有力、运转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长效机制

1、管养意识要加强。

农村公路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能存在只建不养或重建轻养的理念,要灌输“建、养、管”并重的思想。依据《公路法》的规定,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明确主体,落实职责,分级负责,建养并重,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2、规范考核,加强监督.完善管理

公路养管工作的监督考核制度是交通部门通过多年实践得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举措,在规范考核、加强监督工作上应加大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农村公路的养管工作,要将其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内容;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考核制度,规范考核程序,严肃考核纪律,履行好监督考核职能;监察、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养管经费使用、收支情况进行监督,规范经费管理;乡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公路沿线村级组织的作用,履行好农村公路养管主体的职责。

3、探索创新管养模式,结合实际走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养护

近年来,统筹统养的半专业化养护模式和以养护工养管为主,村两委助养协管等模式。但随着农村公路养管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现行模式已无法满足养管工作的要求,不利于养管工作向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推动,因此,必须在探索创新管养模式上,不拘泥于形式,以养好路为目标,选择农村公路养护走道班、公司化路子,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大中修工程可通过招标、委托给专业养护企业进行,日常养护可以由镇或村组织采用日常性、集中性、季节性养护相结合进行,也可以试用市场运作模式。按照养路的好坏或达标率情况,拨付养护资金。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做好监管和技术指导,加大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真正做到:责任在乡镇,受益在群众,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承包人实干”的农村公路管养保证体系。只有这样,农村公路养管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养护工队伍才能稳定,养护水平才能显现,农村公路才能始终确保良好的路况.

(二) 理顺关系 ,明确责任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根据《公路法》 规定和交通部颁布并于二00六年三月一日开始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县境农村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1、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让农民成为农村公路的主体

长期以来,农村公路的发展一直是交通主管部门负主要责任,而农民常抱着“等、靠、要 ” 的思想观念。随着“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他们出资出力,成了建设主力军。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摆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2、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积极做好行业管理工作

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应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三)强化管理,建立一支县乡村联动的路政管理网络

I、实行属地管理,采用县、乡、村联动的三级管理模式

应将路政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延伸至农村公路,明确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县、乡、村三级职能,建立一支由路政管理员、路政协管员、路政信息员组成的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网络。实现行业主管部门与乡镇政府、村两委管理职能的有机结合,将路面洁障、违章占道等日常工作责任落实到乡镇政府和沿线村级组织,把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对村两委综合考核内容,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形成农村公路的管理合力,弥补村道路政管理的空白。

2、多方联动,提升公路管理质量

农村公路的管理,牵涉到方方面面,农村公路路政管理要通过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利用公安、工商、土管、规划等派出机构,由乡镇政府牵头,协调联动,实行综合治理,努力解决农村公路普遍存在的占路为市、集市占道,乱搭乱建等问题,保持路容路貌,维护路产路权。

3、严罚,加大治超力度

超限超载运输对农村公路的损失同公路水毁一样严重,公路管理部门和交警部门要严把关口,严罚超限超载车辆。各级党委政府要支持关心治超工作,要给管理部门创造一个良好的治超环境,确保公路完好和使用年限。

篇10

第二条本区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适用本实施办法。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经省交通主管部门认定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应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确保质量、保障畅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区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区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设在区交通局)负责具体组织领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发改、财政、交通、国土、建设、水利、公安、市容、环保、林副业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第五条各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并相应成立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公路养护人员和路政协管人员,加强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社区)应当在当地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组织农村公路沿线单位和村民支持配合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二章养护管理

第六条区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县道养护工作。街道办事处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乡道、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

第七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应当按照国家及交通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进行管理养护,使农村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八条区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应当对县道、乡道、村道的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督查。

第九条区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编制县道养护年度建议计划,报区交通主管部门审核,由区政府审定,并报备上级公路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负责编制乡道、村道养护年度建议计划,报区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审核,由区政府审定。

第十条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按照工程性质、规模大小和技术难易程度划分为日常养护、小修保养、中修和大修工程四类。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小修保养由养护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公路中修和大修工程由区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鼓励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养护作业单位,保障农村公路养护质量。

第十一条区公路管理机构、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好农村公路日常路面清扫、保洁工作。因发生自然灾害、人为损坏等造成公路损坏的,按照管理职责分工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修,采取必要措施排除险情。公路养护人员发现侵害农村公路路产路权行为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通知并协助区交通主管部门委托的区公路管理机构查处公路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区公路管理机构、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农村公路上的桥梁达不到相应技术标准要求的,养护单位应当设置限载标志,并采取措施逐步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

第十三条区公路管理机构、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绿化规划和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农村公路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组织做好农村公路绿化工作。

第三章路政管理

第十四条区交通主管部门委托的区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依法查处违反公路法律法规及本实施办法规定的行为。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社区)应当积极协助公路管理机构做好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及时制止侵害农村公路路产路权的行为。

第十五条农村公路及其用地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一)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利用公路边沟排放污物;(二)打谷晒场、漫路灌溉、作业种植、焚烧秸秆等废弃物、堆粪沤肥、撒漏污物;(三)利用农村公路桥梁进行带缆、牵拉、吊装等施工作业,设置不符合标准的高压电力线和易燃易爆的管线;(四)在农村公路桥梁孔内堆放易燃易爆物品、明火作业、搭建各类设施;(五)车辆超公路限载标准行驶农村公路的;(六)履带车辆未采取防护措施以及车辆在运输货物着地行驶农村公路的;(七)损坏、擅自移动、涂改农村公路附属设施的;(八)其他损坏、污染农村公路和影响农村公路通畅的行为。

第十六条区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巡查,发现公路损坏时,应当及时通知养护责任单位维修。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和挖掘农村农路。确需占用、挖掘、穿越农村公路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江苏省公路条例》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八条因挖掘、占用、穿越、超限行驶农村公路等行为给农村公路造成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或者修复的责任。

第十九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时,凡涉及到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征求交通主管部门意见。广电、电信、供电、通讯、自来水等相关部门及在公路路域范围内设置或埋设设施的产权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管理和日常维护,确保处于正常良好状态,不得影响公路路域安全。

第四章资金筹措与管理

第二十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按照“区街道筹集,省市补助、鼓励社会参与”的原则进行筹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来源除省、市补助外,其余由区街道财政预算内资金、“五小”车辆养路费和市场化运作资金等方面筹措解决。农村公路具体养护资金标准由区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区财政部门核定。

第二十一条区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区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制定资金使用计划,按照农村公路养护计划以及养护质量分期拨付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第二十二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户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第二十三条收取的农村公路损失补偿款实行专款专用,按照规定用于农村公路路产的恢复和路权的维护。

第二十四条区交通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的直接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区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辖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和评定。

第二十六条对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的,区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责令责任单位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区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有权指定其他单位进行管理养护,由此产生的费用由责任单位承担。

第二十七条因公路养护质量出现问题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公路养护责任部门应当承担赔偿或补偿责任。

第二十八条区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实施办法所称县道是指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与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乡镇之间,经交通主管部门认定的公共道路,包括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县与外部连接的公路。乡道是指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与行政村之间、行政村之间,经交通主管部门认定的公共道路,包括不属于国道、省道、县道的乡际间、乡与外部连接的公路。村道是指不属于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的,行政村通往村民集中居住点、自然村或者行政村与外部连接,经交通主管部门认定的公共道路。

篇11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公路是农村社会公益通基础设施,如何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陈旧而又崭新的课题。它要求我们以保障畅、洁、绿、美为宗旨,以广大车主和行人的利益为本,不断发挥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农村公路的重要性

1、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农村

经济建设、农民收入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和关键,因为只有大力的发展农村公路建设, 才能有效的实现农村投资环境以及运输条件上的改善, 提高农村生产发展效率, 实现农民就业率以及收入上的提高, 实现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上的提高。同时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对外交流和信息传播上的加快, 传统农村发展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促进其不断发展和革新。

2、农村公路建设可以保证公路沿线的农民依靠劳动力投入以及地材供应等手段来获得直接的劳动收入。同时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使农民可以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调整自身的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 促进农产品的流通, 并提高农业产品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组织化程度。此外, 利用农村公路可以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 从而在不断完善城镇功能的同时壮大区域经济,并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的就业率.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管理办法缺乏强制力和具体实施细则, 致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责任主体不明确。县级道路养护管理主要是县交通局来实施,但是乡村两级都没有把乡村道路管理养护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更没有引入考核奖惩机制,导致农村公路管养缺乏动力和活力,效率较低,效果极差。目前。各县基本建立了地方道路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县级及以下的地方道路。县级公路的养护资金由省负责拨付, 养管人员也按编制配齐。而乡、村级公路的里程约是县级公路里程的2.4 倍左右, 却无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养管。这也是乡村公路损坏严重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 建立乡村公路养管机构势在必行。各乡镇设公路管理机构, 人员不得少于2名。负责本乡镇的公路建养管工作,纳入政府编制, 业务归县交通主管部门领导。乡级公路按路段就近划分给相关村委会负责养护养护资金由乡镇公路专项基金按路段长短支付。各村由村委会聘用专人负责本村公路和划分的乡级公路的养护,村路养护费用由村委会筹措。乡村公路管理机构还应负责本辖区的公路规划、公路建养管情况的届时上报, 以便上级及时了解各乡镇公路发展及现状, 制定相应对策, 利于本地区公路事业发展。

2、资金短缺

公路养护与管理离不开充足的资金,而且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来说,对农村公路进行良好的养护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资金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经费来源主要是上级政府的帮扶与拨款,资金审批工作繁琐,而且资金数额也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由此造成了农村公路养护和维修经费无法得到充足供应,养护维修无法及时进行,从而造成了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抵抗灾害能力偏弱、容易发生塌方和损毁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质量。

3、未能实现有效管理

农村公路建设不同于城市公路建设,由于农地地区面积大、经济区域较为分散,所以农村公路也就形成了点多、面大、路线长、较分散等等自身特点。正是由于农村公路的具体现状,造成了在养护与管理过程中难度大,管理困难、维护滞后等问题,此外养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较低也造成了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难以有效进行。

三、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的策略

1、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 明确各级责任, 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 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 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 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 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 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及高效率的机械养护设施

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 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养护工队伍, 落实日常养护人员, 明确责任, 确保有路必养。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 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机制, 允许和鼓励组建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 参与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转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护企业, 推向市场。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 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 以提高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 也有利于公路管理机构从生产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对公路小修、绿化、水毁专项修复等适宜于市场竞争的养护工程,要逐步推向市场, 以促进养护工程市场的发育, 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完善排水设施及防护工程

加强路肩的养护。相当一部分农村公路沿线无排水设施, 路肩被水冲毁, 有的路段边沟及防护都不具备, 这就造成了大气降水极易进入路面,甚至是路基工作区, 降低道路的承载能力, 使路面出现各种因强度降低而导致的病害。

4、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 加强管理农村公路线形较差, 路基防护设施及交通服务设施差, 标志标线不齐备, 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也影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状态及寿命。因此, 应在陡坡急弯、与铁路交汇等危险路段设置警示等交通标志。同时, 要杜绝“三无车辆” , 加强宣传, 培养全民保护道路的素质,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5、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技术力量。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在大中专院校招聘一部分本专业的毕业生, 一方面可以提高人员素质, 另一方面也为以后农村公路养护实现自动化打下坚实基础。

6、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 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 县( 区、市) 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 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 拓宽筹资渠道, 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目前,农村公路最突出的问题是建成后的养护管理问题。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立高效、科学的农村公路管理及养护体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篇12

一、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农村公路施工分散性较大,施工队伍较多,在管理上有一定的困难,且由于公路本身的实用需求不是很高,在施工中随意性较大等情况时有发生,归根结底还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的。在现阶段进行农村公路建设时,由于公路建设成本较低,投资资金缺乏,导致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懒散,工程进度与工程质量管理缺失,这对农村公路建设是极其不利的。

2.资金投入不足、延缓工作进程。

资金是影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进程的一个首要原因,农村公路建设中所需要的资金开销都是由乡政府进行拨款,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农村,这一问题不足而提,但是相对发展较落后的农村就显得资金短缺,拿不出足够的经济去支持公路建设,严重干扰了当地经济发展进程。而且,由于农村对公路养护和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因此历年来,农村财政预算中并没有将公路相应的管理资金涵盖其内,因此就没有固定的资产供应公路建设相调配,这一区域可以说盲区很多,等到真正需要公路建设时,资金紧张,就导致了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质量不达标,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纰漏,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基本生活。

3.养护与管理的技术落后。

很多公路管理局没有道路养护专用车辆,养护工作也无专职人员,季节性调集沿线村民,采用人工玩不、人工摊铺等,机械化程度低。除此之外,由于公路养护专业人才的短缺,再加上农村工作条件的艰苦,更加剧了管理与养护人才的匮乏现象,无法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帮助,严重阻碍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工作。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完善对策

1.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针对农村公路分散性大,施工队伍管理困难等情况,地区政府或者相关建设企业必须制定详细的公路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人员组织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等进行合理控制。具体实施上,由地区政府联合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要求,建设单文根据政府给出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管理计划,根据项目的施工地理特点对人员、材料、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管理,确保施工项目稳步有序进行,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提升。

2.加大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投入。

要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投入,就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制度,要在省级政府进行补助的基础上,实行县乡机构的有效自筹,为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认真结合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寻求到合适的资金筹集方式,并制定出科学的使用办法,保障资金的投入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成效。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管理与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防治挪用资金等不法行为的出现,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提供保障。

3.提高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技术含量。

作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路的养护技术需要保证不断的发展和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往采用的公路养护技术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公路养护的各种需求,因此需要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不断地探索来开发更好、更新、实用性更强的公路养护技术,定期或不定期对养护队伍进行养护培训,科普新的养护技术,提高公路养护工作中的技术含量,进而使公路养护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得到提高,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顺利展开。

4.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队伍。

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还需要建立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为了提升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就需要充分依靠专业队伍的建设,要加大对管理养护工作人才的引进和任用,改善生活条件提升薪酬待遇,为农村公路的管理人才长期稳定的工作奠定基础。

5.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科学设置拌和站。

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必须做好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在开工前将所用主要原材料检测合格后使用。同时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论证工作,在验证配比时,务必考虑气候条件和运输时间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这就要与拌和站的设置选择问题结合在一起,在山区修建农村公路,有时因项目小,建站成本高,施工方会选择商品混凝土,在验证商品混凝土合格的前提下,必须就近选择拌和站,保证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完成施工,符合规范对混凝土的相关规定,不要因为利益和关系舍近求远选择拌和站,对于农村公路大中型项目,在周围没有合适的商品拌和站,要从几十公里外调运,但是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入搅拌运输车至卸料时的运输时间不宜大于1.5h,很难保证规定时间,需要进行试验论证延长时间,但在炎热夏季是很难保证的。所以还是建议在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建拌和站,减少运距,拌和站拌和能力要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施工中拌和料的不间断供应。总之,在原材料质量上严格控制,建设合理的施工场站储存加工原材料,科学选择设置拌和站能够从源头上有力保证工程质量。

6.明确监督职责。

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散漫往往会使得各种人为影响因素发生,比如机械操作不规范、材料用量不科学等,这些对于工程建造而言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公路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推行“政府监督施工企业、施工企业自我监督、群众监督”的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政府监督企业主要是发挥政府的权威力以及法律效应,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对于施工单位建设质量不合格造成交通事件发生的情形,公路建设单位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给建设单位提出警告,要求施工单位不断提高施工管理质量,严厉督促施工人员采取科学的施工手段,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的实际目标,农村公路建设的政府管理部门主要为县级、镇级部、乡级部门,由县级政府建立监督小组,将具体人员分布到镇级部门,再由镇级部门联合到乡级,实行层层监督管控的体系,确保公路建设按要求完成。企业自我监督主要是施工企业从自身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出发,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严格杜绝施工中不规范操作现象,明确施工人员具体责任。

三、结语

总结全文,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仍然需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首当其冲就要解决资金投入不足、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推广科学技术开展、增强执行力等几方面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宣传力度和培训强度,增强管理人员的正确认识,明确相应的职责和义务,高度重视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强化施工队伍的素质测评,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促进农村的经济水平稳步发展,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13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地理位置上说,农村公路连接了乡镇、城县和广大农村,从农产品生产来说,农村公路是农林牧副渔产品运输与传递的桥梁,从人们的生活角度来说,农村公路是学校、市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机动车行驶道路。农村公路等级较低,基础建设相对薄弱,抵御灾害能力较差。农村公路兴建完成投入使用之后,受到车辆载荷、自然环境影响问题较为严重,如果不能进行及时管理和养护,农村公路的维修频繁增加,甚至缩短公路的使用寿命,这也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最担心的问题。只有不断强化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工作,才能增加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保证公路发挥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和人民的经济损失。

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公路的运行功能,同时不断提高公路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但是公路建成投入使用之后就会受到载荷与自然因素影响而不断遭到破坏,其功能也不断退化。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工作属于保护公益资产和财富,如果公路管理工作及时到位,可以最大限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国家财政投入,对国家经济建设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分析

2.1、养护资金缺乏保障

目前除国、省、县公路有养护资金保障外,很多乡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未列入财政预算,仅依靠交通部门对已建成通客车乡村公路按每公里1500元养护资金补贴,县、街(镇)、村三级财力用于公路养护资金有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缺口大,公路养护管理资金得不到保障。

2.2、养护缺乏长效机制

目前“重建轻养”现象严重,全县境内除国、省、县和部分乡道公路交通部门专业养护外,其余乡村公路几乎处于失管失养状态。尤其是对新建成通车的乡村硬化公路,虽然县政府已出台政策,硬化乡村公路移交交通公路部门负责养护管理,但至今很多财政未纳入财政预算,建成通车通畅工程基本缺乏失养状态,大大降低了公路使用寿命。

2.3、路政法规不健全

现行《公路法》对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没有具体规定,路政只负责国、省、县公路管理,而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却是一块空白。同时,大量超限超载车辆长期碾压,加剧了公路破损。路政法规宣传不够,沿线农民一般缺乏公路法制意识,路护路意识差,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比较突出,影响了交通安全,加快了道路的破损。

2.4、养护技术水平低

乡村公路缺乏专业的养护技术队伍及高效率的养护设施,道班工人对于沥青类、水泥类路面常见病害不能及时处治,路面得不到及时维修,缩减了公路使用年限。不少乡村公路养护人员是当地农民,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应有的养护专业知识,培训难度大,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极为低下,影响了公路养护质量。

2.5、养护管理主体不明确

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分工不够明确,也没有明确的管理主体,对于相关的公路管理标准或管理规范没有按照规定执行,没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小组,使当地政府或管理机构对公路的养护不够重视,没有调动当地居民共同养护公路的积极性。大多数农村道路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设计不合理的因素,公路建设的规划不够科学,公路的建设没有进行合理化的规划,为公路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2.6、养护管理人员技术不达标

对于农村来说,公路的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专业性较差,没有组成一支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团队,并且大多数农村没有管理和养护公路的意识。对于农村来说,居民关心的仅仅是道路是否已经开通,对道路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则任其发展,没有做到真正的预防性的对公路进行养护和管理。

在农村,养护队伍主要是由偏向老年群体的人群组成,这些人的专业性较差并且工资较低,一般无法胜任公路的养护工作。一定程度来说,养护人员并不能保证公路的质量,这样更加不能有效提高公路的养护水平,从而,公路的管理和养护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公路管理和养护人员也不具有专业性,最终导致管理和养护的不足。

3、提高农村公路中乡村道路的养护管理

3.1、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制

应明确各乡(镇)交通管理办公室的职能职责、人员构成、办案设施设备、经费保障途径等。全市农村公路面广、线长,光靠县(区)路政大队的有限人力很难有效管理和保护好所有的农村公路。建议县(区)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及时委托各乡镇人民政府行使交通路政执法权,县(区)法制办及时为交通管理办公室人员办理交通管理行政执法证件,交通管理办公室人员应着交通执法服装,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行使交通综合管理职能,并按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严格执法。

3.2、加强对公路养护队伍的建设

对农村公路而言,要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不仅要加强对各个地区公路的建设,并且还要组建一支具有专业能力的养护队伍,并使其保持稳定的状态。各个地区的公路管理部门要经常养护人员进行公路养护知识培训,提高养护人员的基本素养以及操作能力,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能够逐步朝着专业化以及正规化的方向发展。

3.3、加强对公路的日常养护工作

加大养护巡查力度,强化路面保洁等日常养护管理。针对路况毁坏严重,大中修力度较小等客观原因,因路制宜,推进县道小修保养工程,重点实施农村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工作,加强对水泥路面病害修补和接缝的灌缝养护工作,对桥梁栏杆、桥头跳车、桥梁伸缩缝等要及时维护,以保障通行安全,充分利用有限的农路管养经费,逐步提高养护质量。

3.4、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是长期的任务,要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如何建立稳定、长效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资金渠道,是亟需破解的难题。从目前情况来看,县、乡财政安排的养护配套资金都难以落实,导致养护资金的来源渠道不宽、经费不足。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还没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认识,重建轻养的思想还很突出。地方政府虽为养护资金的筹集主体,但缺乏一个资金筹集的监督体系。由于管养资金的缺乏,给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的形成造成很大困难。

3.5、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

公路养护的核心是提高路况质量,保证公路的通达能力,发挥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提高公路养护标准,在突出路面养护的同时,又重点抓了路基、桥涵、边沟、边坡的全面养护。在部颁标准的基础上,从严要求,向精、细、美发展,努力建设高标准的文明路段。

3.6、强化路政管理,巩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成果

抓好公路养护的同时,还要十分重视路政管理,突出依法治路,确保公路畅通。在路政管理上,要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从而加强政府和部门对路政的管理。对乡村道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可以结合养护管理工作,采取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沿线村民保护公路的积极性。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唯一的运输方式,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对于现有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从而尽早实现农村公路护养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