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竞技体育的异化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获取资源的优化配置效应是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首要理性。关于自由贸易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以用图1加以简单说明。
图1是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局部均衡分析,假设世界有三个国家:本国(H),本国潜在的盟国(F)及代表世界其余国家的第三国。左图代表本国,Dh与Sh分别代表本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本国的价格是Th。假设国际市场价格为Pw,由于国际市场价格远远低于本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根据比较优势,本国属于该种产品的进口国。现在假设本国为保护本国生产者的利益,维持本国对该种产品的生产,征收禁止性的从量关税PwTh,征收关税后本国的价格为Th。右图代表本国潜在的盟国,Df和Sf分别代表盟国对该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盟国的价格是Tf。由于与本国一样,国际市场价格低于盟国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盟国也是属于该种产品的进口国。现在同样假设盟国为保护其生产者的利益,维持对该种产品的生产,也征收禁止性的从量关税PwTf,征收关税后盟国的价格为Th。
现在假设本国打算与F国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形式,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谋取资源优化配置的利益。假设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各自对非成员国维持的关税仍为原来的禁止性关税,只是内部取消了相互的关税。由于本国的关税水平高于盟国的关税水平,所以本国与盟国形成自由贸易区初期,本国的价格肯定高于盟国的价格,这样就会形成盟国的产品向本国流动的动力,产品的区内流动会导致本国的价格下降,但价格的下降具有界限,最低价格为Tf,原因是本国的进口来源是盟国,而盟国的最低价格为Tf。要知道本国最后的价格为多少,关键在于确定本国市场的供给。由于本国的价格间于Th与Tf之间,而且只要本国的价格高于Tf,盟国的产品就会全部供给本国市场,所以本国与盟国形成自由贸易区后,本国市场的供给实际上就是两国市场的供给之和。图中的Sh+f就是两国供给曲线的横向加总,也是本国市场的实际供给曲线。本国市场最后的价格取决于Sh+f与Dh的交点的位置,如果交点处所对应的价格高于或等于Tf,则该价格即为最后的价格,相反,如果交点处所对应的价格低于Th,则最后的价格即为Tf。在此为方便分析,假设Sh+f与Dh的交点处所对应的价格恰好是Tf。由于本国与盟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价格由Th降为Tf,消费者剩余的增加为梯形ThABTf的面积,生产者剩余的减少了梯形ThACTf的面积,由于政府原来没有关税收入,所以社会净福利增加了三角形ABC的面积,新增加福利皆来源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其中ABD为消费效应,即由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增加了一部分消费数量所引起,ADC为生产效应,即由较低成本的进口替代了一部分较高成本的国内生产所引起。对于盟国来讲,其市场价格始终为Tf,其出口并不会导致其国内价格上升,因为一旦价格高于Tf,其国内的消费者就会转而消费第三国的进口产品。在例中,盟国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相比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前均没有发生变化,但盟国的社会福利也会得到改善,原因是盟国消费者的消费全部来源于进口,消费数量为Q1,由于政府得到了为面积为TfEFPw的关税收入,此即盟国加入自由贸易区的净社会福利增加额。
以上的分析表明,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是自由贸易区两个重要效应,前者有助于改善福利,后者则会导致福利的恶化,自由贸易区能否改善成员国的福利,关键取决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创造能力,贸易创造型能力越强就越有可能改善成员国的社会福利。但现在的问题是,本国如果不是采用跟盟国结成自由贸易区的形式,而是采用方面削减关税的形式,同样能达到甚至会超过自由贸易区的收益。在图1中,如果本国将关税由Th削减至Tf,本国的净收益为增加额同样为三角形ABC的面积。这实际上就提出了一个国家在走向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为什么通常采用构建自由贸易区而不是单方面削减关税的经济理性问题。
贸易条件与发展中国家构建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性
仅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显然无法解释以上所提出的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性问题,根据经济研究通常的思路,解释这一问题的途径就是从改变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入手。在第一部分的模型中隐含着一个重要假设:本国与盟国都是小国,这意味着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前后对贸易条件没有任何影响。
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条件效应可以用图2加以分析,假设整个世界有三个国家组成:本国、本国潜在的盟国和由世界其余国家组成的第三国。本国和潜在盟国是进口X产品,出口Y产品,Oh和Of分别为本国和潜在盟国的提供曲线,为方便分析,假设初始情况下两国的贸易提供给曲线正好重合。第三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Ow为第三国的贸易提供曲线。X和Y的相对价格就由本国、盟国及第三国的贸易提供曲线共同决定,假设初始情况下,世界市场用Y产品表示的X产品的相对价格为P0(即本国的贸易条件),此时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可以用贸易无差异曲线U0代表,盟国的情况跟本国一样。现假设本国为保护本国的生产者,对X产品的进口征收某一数量的关税,征税的结果是本国的提供曲线Oh向内移动,现假设移动至Oh',贸易条件相应变为P1,对本国来说意味着贸易条件的改善。在P1贸易条件下,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由贸易无差异曲线U1所代表,显然与自由贸易相比,本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得以提高(F国的福利水平图中也得以改善)。这种提高显然纯粹来源于贸易条件的改善。现假设本国潜在的盟国跟本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也相应将关税提高至本国的水平,这样盟国的贸易提供曲线移动至Of',与本国的贸易提供曲线Oh'正好重合。此时贸易条件演变为P2,两国新的福利水平由贸易无差异曲线U2代表,相比本国单方面提高关税来说,两国的福利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这意味着获取贸易条件的改善通常会成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性。如果此时本国单方面削减关税,贸易条件将会恶化,福利水平也会相应降低。
普雷维什和辛格早在1950年首先提出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后来又有经济学家对此进行基于不同样本和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现象。辛格等在20世纪90年代重新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进行回归分析,指出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贸易条件也呈恶化趋势(Singer,1999)。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状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从在发展中国家出口中占据重要比例的初级产品的角度考察。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相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而言,呈现出长期恶化的趋势。这一点得到有关学者和机构的证实。D•沙普斯福德指出,在1900-1982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每年都下降1.2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4年的一份报告中也指出,1968-1987年间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每年都下降1.52%。1957-1982年间,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相对于发达国家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贸易条件下降了32%,这一恶化体现在四类主要的初级商品上:粮食下降了21%、饮料下降了28%、农业原料下降了45%、金属下降了28%。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相对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来说,其贸易条件同样也在恶化。汉斯•辛格指出,1954-1972年间,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单位价格每年平均下降0.73%,而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则年均下降了1.82%。联合国在2000年1月的统计材料中指出,1980-1999年第一季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25%和58%。随着大批发展中国家加入初级加工品生产领域,从1980至1999年间,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价格又下降了4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5%,非食用类农产品价格下降了30%,矿物价格下降了45%。
其次,从在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中占据同样重要比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角度考察。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世界贸易体系,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也由初级农矿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对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交换。但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并没改善,而是继续呈恶化趋势。汉斯和沙卡等人的研究为该论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他们通过对29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1965-1985年期间出口制成品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这29个国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指数年均下降0.65%。
最后,从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长期趋势考察。世界银行在《1997年世界发展指标》中指出,1980至1995年间,低收入国家的商品贸易条件(NBTT)和收入贸易条件(ITT)都呈下降趋势:如果以1987年为100,那么这两项指标分别从121和105下降为91和89。这意味着,即使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的趋势还会延续。这种延续将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与发达国家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与发达国家的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初级知识产品与发达国家的成熟知识产品之间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综合上述,我们可知,贸易条件持续恶化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基本现状,发展中国家采用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不是单方面削减贸易壁垒的形式走向自由化的经济理性,主要是基于贸易条件方面的考虑。
参考资料:
按照这两个标准,我想不难判断,中国已经出现股箭泡沫了。但是,之所以在股市泡沫问题上还有这么多的争论,根据我的观察,可能是来自于学者所持方法论的不同。如果是本土派,只和中国自己的过去比较,就会觉得非常乐观,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中国会和别人不一样。如果是国际派,看多了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就会变得忧心忡忡,担心中国会重蹈别人的覆辙。我是属于后一派的。我相信历史是人创造的,而人是一个非常愚蠢、健忘的物种,这就是为什么历史的错误常常惊人地相似。
当然,我并不是说当前股价的上涨没有基本面因素的支撑。股权分置改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来股票市场各方利益矛盾的问题。上市公司不再是大股东圈钱的工具,相反,大股东和管理层都有积极性向上市公司注资,:实现其市值的增加,但是,这种激励作用也有可能带来短期行为,刺激管理层盲目追求增长速度,而不关注长期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企业业绩的增长也有虚增的因素,比如在牛市状况下,企业持有的股权不断升值:但是这并非企业改善经营之后真金白银赚来的钱。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然是光明的,但是,股市能否反映,出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中国经济中真正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很多根本就不在股市上。比如说,外资企业可能是在中国经营得最稳健、最成熟的企业,但是外资企业无法在国内的股票市场上市。很多民营企业应该是中国最有活力,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但是它们也很难出现在股票市场上。由于这些致命的缺陷,中国的股市变成了一个投机的市场,而非一个投资的市场。
现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兴起,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得到迅速发展,如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等。近年来,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步伐加快,一方面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一体化组织中来;另一方面,一些一体化组织从松散的合作走向紧密伙伴关系。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是“对内开放,对外保护”,在一体化组织内部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相对较发达的成员国为何愿意吸收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国家?而经济处于弱势的国家又为何积极加入到一体化的大市场中去和较发达的成员国同台竞争?一体化组织对成员国福利到底会带来哪些影响?本文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经济一体化组织对成员国福利的影响,以期得出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市场规模扩大的福利效应
加入一体化组织可以获得由于市场扩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我们运用图1来说明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张给成员国长期均衡带来的影响。
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厂商的数量以及各厂商的定价由两个关系决定:一方面,市场中的厂商数量越多,则竞争越激烈,相应地行业定价就越低。这一关系由图1中价格线PP反映。另一方面,厂商数量越多,各厂商的销售数量就越少,平均成本就越高。这一关系由图1中平均成本线CC1反映。在未加入一体化组织之前,一国的经济均衡点为E,价格为p1,厂商数为n1。当加入一体化组织后,由于市场扩大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平均成本线CC1下降到CC2,新的经济均衡点为E′,厂商数由n1变为n2;价格从p1降到p2。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可以使厂商降低商品的成本,同时还可以增加厂商的数量,使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更丰富的商品,因此增加该成员国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
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于相互贸易的便利,以及由取消贸易障碍所带来的相互出口产品价格的下降,相应地成员国得自相互贸易的利益也会增加。贸易转移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并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所带来的成员国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效率较高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贸易转向将给参加国带来福利的损失。
为了能够更简单地说明问题,本文假设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原来三国家经济均独立,不存在相互的同盟。我们分析:当A、B两国成立同盟以及A、B、C三国同盟后, A国福利的变化。假设三国都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中A国生产成本最高,B国次之,C国最低。在图2中,S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表示A国的需求曲线。图中PB、Pc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其中C国成本低于B国,即Pc<PB。在A、B两国组成同盟以前,A国对来自B、C两国的产品均征收t关税,由于B国的产品价格高于C国,故A国只从C国进口。此时A国国内价格为Pc+t,国内供给量为OQ1,国内消费为OQ2,从C国进口量为Q1Q2,关税收入为c+e。
假设A、B两国结成同盟,相互之间取消关税,并制定了共同的对外关税。由于A国对来自B国的进口产品不再征收关税,而对来自C国的产品仍然征收关税,因此B国产品在A国的销售价格PB低于C国产品在A国的销售价格Pc+t,结果A国不再从C国进口,改从B国进口。由于价格的下降,A国国内的生产减缩至OQ3。Q3Q1是A国生产被B国所替代的部分,此为生产者剩余减少了a。另一方面,价格的下降引起A国消费的增加,消费由原来的OQ2上升至OQ4,消费者剩余因此增加了(a+b+c+d)。由于A国对来自B国的产品不征收关税,因此其关税收入为零,关税收入减少c+e。综合起来,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c+d)-c-(c+e)=(b+d)-e。其中(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 e则表示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因此A、B同盟对A国究竟是否有利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如果当C国也加入A、B两国的同盟即A、B、C三国同盟后,A国将从效率最高的C国以Pc价格进口Q5Q6,同理,较A国独立发展经济相比,消费者剩余则增加(a+b+c+d+z+f+g+e+h+i);生产者剩余减少(a+z);政府收入税收减少(c+e);社会福利净增加(b+d+f+g+h+i);其中:贸易创造福利效应(b+d+f+g+h+i);贸易转移福利效应为0。A、B、C三国组成同盟与A、B两国同盟相比,A国贸易创造福利效应增加(f+g+h+i);而贸易转移福利效应减少e。总之,当加入一体化的成员越多,贸易的创造福利效应就越大,贸易的转移效应就越小,福利水平越高。
国民收入扩张的传导效应
国民收入扩张的传导效应分析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当一体化成立后,成员国自发性出口增加(由于相互之间取消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及市场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对同盟内其他国家经济的影响。当一国自发性出口增加,由于贸易乘数的作用使出口国国民收入倍增,诱发贸易国的出口增加进而也会使贸易国的国民收入增加。为了弄清国民收入扩张在贸易伙伴国的传导效应,必须了解贸易乘数,如下文所述。
在开放经济中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为Y=C+I+G+X-M,由于 C= C’+cY(C’为自发消费; c为边际消费倾向)和M= M’+mY(M’为自发进口; m为边际进口倾向)。Y=(C’+cY)+I+G+X-(M’+mY)。通过整理Y=1/(1-c+m) ×(C’+I+G+X-M’) 因此可以导出:Y=1/(1-c+m) X。由于 1/(1-c+m) >1,所以出口增加X会带来收入Y 的1/(1-c+m) X增加;1/(1-c+m)即为贸易乘数。通过图3来分析当同盟国某一国家自发性出口增加后,如何在贸易乘数的作用下达到国民收入扩张性的传导。
为了能够更清晰地说明问题,我们假设A、B两国形成同盟,由于A、B两国相互之间取消贸易与非贸易壁垒及市场扩大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使A国出现自发性出口增加。由于贸易乘数的作用,A国国民收入的增加是其出口增加的1/(1-c+m)倍,见图3;A国的国民收入增加中,有一部分按照A国的边际进口倾向(m)而用于从B国的进口,导致B国诱发性出口增加,它又透过贸易乘数效应,带动B国的国民收入增加,而B国国民收入的增量中,也必然有一部分按照B国既定的边际进口倾向用于从A国进口商品,与上述过程一样,它促使A国产生诱发性的出口增加,这种出口增长又会在A国产生第二轮的乘数效应,从而造成A国国民收入再一次倍数增加(这一次增加幅度将大大小于A国第一轮自发性出口增加的乘数效应),以及A国诱发性进口的再一次发生……
经过若干次这种循环,A、B两国的扩张性收入效应逐渐趋于零,但两国国民收入增加总是大于两国出口量增加的总和,从而实现两国联盟的初衷即经济增长。
促进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是欧盟东扩的主要目标,这一目标在国民收入扩张传导效应的作用下,一定会加速实现。
其他效应
欧盟东扩后,除了能够取得以上的效应,还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成员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加国际谈判力度等。
经济一体化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国商品的排斥,非成员国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就会将生产点转移到一体化组织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生产销售,以便绕过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产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国外直接投资。另外,由于一体化组织的成员国对内开放市场,各国企业面临来自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改善生产经营,不断降低成本,增加创新力度,最终形成鲶鱼效应。市场竞争的加剧势必会促进各国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技术进步,进一步拉大与非成员国的差距。由于区域一体化组织形成由成员国组成的统一大市场,因此会增加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国际商务的谈判能力。
通过以上的经济学分析,可以发现区域一体化组织确实为成员国带来许多经济利益。因此,全球区域一体化迅猛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而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对内开放,对外保护”的政策,势必给其他非成员国带来影响,应引起其他非成员国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黄卫平,彭刚.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3―0063―05
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的相互渗透、紧密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以区域一体化为导向,努力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京津冀北地区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京津冀北生态经济发展对区域一体化的要求
水资源严重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京津冀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突出因素。其中,冀北地区在生态功能上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不可持续的开发方式、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造成冀北24县形成面积达数万km2的“环京津贫困带”,贫困人口达180多万。脱贫的强烈愿望,驱使着当地居民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从而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作为中国少有的贫困地区与生态脆弱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四重耦合区域,环京津贫困带发展的关键在于挣脱“忽视环境一导致贫困―挣扎自给一竭泽而渔”贫困循环链的束缚,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是京津冀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区域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生态系统的一体化要求相悖
京津冀北包含多个独立的行政地域单元,各地方政府对辖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使得人地系统的一体性与经济、行政区域的分割性之间的矛盾较为尖锐,生态环境等外溢性基础设施无人愿意提供和维护,形成“公共地的悲剧”。1980年以来,冀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生态治理,大多是以国家出资并组织生态建设工程的形式进行的。这些工程为净化京津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效应,显示出中央政府在提供区域公共产品方面的组织优势。然而,单纯依赖最上层的整合力量,缺乏市场力量的参与及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使得生态工程的后效不尽理想。由国家投资的工程,普遍存在重工程建设安排、轻工程管护的倾向,管护费用落实不到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难以保证绿色屏障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由于京津两个直辖市与周边的地级市在行政地位上并不平等,这在观念和政策上妨碍了平等协商的区域合作机制的形成。目前京津与冀北资源环境关系仍是靠行政调控和行政命令,水资源的非市场化分配给冀北地区带来巨大的水资源使用权损失。1980年之后,为确保京津两大城市用水,河北无偿让给京津供水指标19.6亿m3。冀北地区作为京津两市的主要水源地,需遵守严格的环保政策及产业布局规定,从而限制了其产业选择,造成巨大的发展权损失。近十年来,为保证北京市用水质量,河北省张家口市先后关闭污染企业600多家、停产治理280多家,放弃了20多个效益好而污染大的项目;在承德潮白河流域,先后禁止的工业项目达800多项,每年损失利税10多亿元。张承两市为保护资源环境做出的贡献和蒙受的损失基本未得到补偿,少有的一些补偿多属临时性的动议,补偿标准没有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行科学计算,也没有形成制度固定下来。区际生态补偿不足,使环京津贫困带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也无法调动起上游从事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生态治理的统一进行。改革开放初期,环京津24县与京津二市的远郊县基本处于同等发展水平,但今天二者形成了巨大的经济落差。2004年,冀北24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产总值、县均财政收入仅分别为京津远郊区县的1/3、1/4和1/10。财政实力的差距导致京津与冀北地区在水利建设、环境绿化等方面政府资助力度相差迥异。封山禁牧规定增加了畜牧业投入和运行成本,北京远郊山区通过由政府出资进行技术扶植、增加护林员、对养殖户进行补贴等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增收与保护还林还草成果的现实问题。而冀北地方财政捉襟见肘,无力为封受损失农民进行补偿,禁牧后农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的幅度很大,个别地方已经出现“弃草种粮”现象。张家口市单位水量产出粮食平均只有0.67kg/m3,大大低于北京市的2.0kg/m3,主要原因是灌区基本设施改造、节水灌溉的推广所需成本和风险超出了当地居民和政府的承受能力。
可以看出,冀北地区居民无论在机会选择还是结果占有上,都未能享有与京津地区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面临着生态与生计的尖锐矛盾。而京津居民既然享受了“护城河”和“后花园”生态好转所带来的利益,就有责任和义务为此付费;并且,下游受益地区具有较高的支付能力,无论是由用水户直接向水源地进行补偿,还是由财政预算支出,都不会损害其既有的福利水平。显然,张承两市生态建设所带来的正外部性,需要在经济圈之中实现内部化。只有在区域一体化基础上进行生态治理,才有望解决冀北生态功能区定位与脱贫致富之间的矛盾,以及生态服务一地供应与多地消费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机制。
(二)京津冀北生态经济一体化进程及收益
1980年官厅水库丧失饮用水源功能以及连续几年沙尘暴的肆虐,使得生态安全成为京津冀关注的热点,围绕生态建设而展开的区域合作也迅即启动。1995年和1997年,北京市两次向张家口市及赤城县捐助200万元,用于对官厅水库上游的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20M年北京市给予赤城县“调水”补偿款666万元;1995~2004年,北京市向承德市潮河流域的丰宁、滦平两县提供水源保护资金累计达2 000万元以上,2006年又宣布每年安排落实2 000万元帮助河北省治理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上游地区水环境。2006年10月签署的《北京市与河北省政府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备忘录》决定,由北京市按照每公顷30.015元(每亩450元)的标准给予密云水库上游“稻改旱”损失补偿。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扶持周边贫困地区工作设想中提出在张家口、承德两市建立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区,承德则提出“以水联利”的供水新思路,张家口、天津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可以看出,基于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 京津两市给予冀北地区的“支持”和“捐助”,虽是零碎的、非制度化的,但昭示了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路径。京津张承各市间天然形成的生态联系,使它们具有合作的可能性,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态偏好强度的提高,这一生态联系将更加牢固,共同的生
态利益将成为区域一体化强有力的“助推器”。
二、京津冀北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
京津冀北地区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和经济一体化区域,在生态环境整治、资源和资金积累及产品市场拓展方面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统筹规划,进行全方位的联合与合作,真正成为“生态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其中的突破口在于从修复和改善冀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人手,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转换成不可替代的产业优势,实现生态一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治理的成本共担
生态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确立成本共享、保护环境的观念和制度。就京津冀北地区来说,关键是建立以平等互利为基础的水资源转让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功能区凭借其提供的生态服务获得合理的收益。
1 应借“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之机,进行跨区域水权的初次分配,明确同一河流上下游区域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有效减少争议。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简单地以各市土地面积和人口为基础确定水资源配置基准比例,没有施行向水源保护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原则,这有悖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鉴于冀北二市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和为京津用水做出的牺牲和贡献,应赋予其取水优先权,使其能在二级市场上通过转让水权获得发展资金,而京津发达地市可以通过在市场上购买水权满足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2 建立准市场运作的跨区域水权市场。博弈分析表明,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地区,在没有严格约束之前,各地区任意取水和任意排污是最优战略,结果是下游来水量越来越少,水质不断下降。假定存在水权交易和排污权交易,各地区的实际取水量和排污量将充分考虑到水权价格和排污权价格等因素,实现合作均衡。因此,建立水权市场和排污权市场,通过水市场的作用来达到上下游共同投入、保证水质的目的,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水权交易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交易,主要表现在:交易双方囿于水资源分布的天然限制,处于不对等的地位;跨区域水权交易不是“大数市场”,难以形成充分竞争;同时,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是不能被剥夺或任意侵占的。因此,单纯依靠市场化的水权交易不足以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目标,可行的方案是在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流域民主协商、准市场运作和用水户参与管理的运行模式。
3 建立水源涵养保护区和调出区的政策补偿机制。水价是水资源的价值体现,如果实现了资源环境的全成本定价(包含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三项),就可使资源富集地在生态交换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环境价值。在界定了水权之后,冀北向京津“无偿调水”就要变为“有偿用水”,供水价格要达到河北从山东购买黄河水的价格,水价提高部分返还给水源涵养地和供应地。即便如此,冀北供应每吨水的成本较之南水北调的价格仍然低得多,京津用水户是可以承受的。除水市场收入外,还可从京津冀三省市财政收入中提取0.5%以建立水土保持基金,以补助在城市上游建设风沙源防护区、水资源涵养区等生态屏障建设和维护工作经费支出。
总之,对上游来水按质按量给予一定补偿,确保上游用户和政府不因节水治污行为而产生经济损失,才能确保京津冀优质水源在将来得到持续不断的供应,这是生态经济一体化的必经之路。
(二)生态型产业支撑体系的培育
贫困地区要实现生态重建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构建生态・经济双优耦合系统,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基于环京津贫困带的自然资源组合优势,其产业发展方向在于形成由节水型种植业、商品性畜牧业和防护性林果业构成的生态农业框架,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为特征的新型工业,构建以绿色商贸物流业为主体,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生态管护业为两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生态产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投入和先进的知识,而这是贫困地区内部所难以解决的。因此,要通过有力的投资诱导政策和技术扶贫政策,鼓励京津的清洁技术和生态型产业转移扩散到冀北地区并植根。对于冀北现有产业向节水、生态、环保型转变所造成的发展权损失,要由京津两市给予一定补偿。
造林绿化是生态治理的基础工程。欲将环京津贫困带打造成环京津生态圈,就必须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进行制度创新,明晰产权,吸引区内外民间资本投入,通过生态产业的集聚实现劳动就业和区域收入的提高。考虑到生态建设的公益性和外部性特征,可尝试以政府生态购买等形式,大量增加护林员名额,建立一支由国家供养的生态管护队伍,解决国家生态工程管护不力的问题。按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2001~2010年)》,到2010年张承两市生态移民将达到8万人。可结合资源开发,由京津有关企业吸收部分劳动力,或将生态移民安排为护林员或生态护库员,促使农业劳动力向生态服务业(主要是生态林草管护)转移。
农业必须改变以粮为主的传统模式,用退耕增产和退耕圈养增收来改善农牧区的生态环境,并以此为依托开发有竞争力的生态农产品。其一,为保护好已有的生态治理及退耕还林成果,当务之急是解决退牧、舍饲、退耕后当地农民经济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要由京津政府予以支持和补助,除了土地使用权损失补偿之外,还要给予充足的生态管护补偿,提供买奶牛的贷款,提供优种羊用于繁殖,以形成长效生态建设和巩固机制。其二,围绕建成“京津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加快区域农业产业化进程。冀北要在京津农副产品市场上进一步拓展份额,必须改变分散的市场供应结构,依托龙头企业把一家一户的生产纳入农业产业化链条,同时提高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开发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以供应京津高端市场。北京华都食品肉鸡产业化扶贫项目,北京三元集团与河北怀安大规模的金融扶贫合作,正在积极推进中,这表明企业已经走到了跨区域经济合作的前台,产业基地模式将在今后成为京津冀北“城乡生态互联经济”的主体。
生态旅游是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的捷径之一。北京市帮助滦平县作旅游规划,组织市民进行“饮水思源”生态游,带动了滦平旅游业发展,富裕了的农民则主动维持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是很好的模式。京津冀应该启动旅游规划联合工程,共同打造生态旅游,使旅游成为冀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
三、京津冀北生态合作的组织机制
区域一体化作为一种过程和状态,本质特征是集体或联合决策,在现行体制下必须是市场、行政和法律方式相结合的。刚性的行政壁垒构成了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体制障碍,而行政区划调整将伴生高昂的社会成本。要在现行的行政区划框架内减少“邻避”行为,实现总体利益的协调,就需要政府治理形态的嬗变――从原来的行政区行政模式转变为区域公共管理模式。行政区经济与行政区行政的治理机制是单一的科层制,权力向度是自上而下的
权威中心,管理导向指向区域内部的公共事务。而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既有代表官方的政府组织,也有非官方的民间组织和私营部门,它以分散的、多元的权威中心来进行“多中心”治理,在传统的科层制之外,通过合作、协调、谈判、伙伴关系、确立集体行动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区域公共事务的联合治理(详见表1)。
1炼焦化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1炼焦化工与我国钢铁工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炼焦化工的主要产品是焦炭,炼焦生产是现代钢铁工业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大型钢铁企业自带炼焦化工,炼焦化工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1.2炼焦化工提供了大量的化工产品和煤气
在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化学产品经过回收、加工可提取焦油、氨、萘、硫化氢、粗苯等产品,并获得净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经深度精制加工后,可以制取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等,这些产品广泛用于化学工业、医药工业、耐火材料工业和国防工业。净焦炉煤气可作为民用和工业燃料。中国炼焦化学工业已能从焦炉煤气、焦油和粗苯中制取一百多种化学产品,这对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炼焦化工提供加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炼焦工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不仅是地方政府的纳税大户,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当地人员就业,还可带动当地的运输、餐饮、服务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2炼焦化工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2.1炼焦化工会造成大气污染
①煤炭贮存、转运、备煤破碎会造成大气污染:在煤炭贮存、转运、备煤破碎过程中会造成煤尘大气污染。它一方面会污染附近的环境,使炼焦化工企业中那些贮藏、转运、破碎煤炭的空间及四周环境存有很多不洁净的煤尘,致使四周环境的能见度下降;另一方面还会使炼焦化工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增加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②焦炉加热会造成大气污染:通常我国的炼焦化工企业都有一个焦炉烟囱,它排放的是焦炉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燃烧废气,是炼焦化工主要的大气污染源。回炉煤气燃烧生成SO2、NOx、CO2、CO等,若燃烧室与炭化室串气还会因燃煤或有机物炭化生成烟尘。焦炉烟囱的排气量大,排放的有害气体种类多,这些有害气体既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又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③炼焦过程会造成大气污染:在装煤过程中由于煤与骤热的炭化室和炭化室中的热煤气骤然接触,发生一系类物理、化学反应,骤然产生气体体积剧增,使炭化室内压力突然上升,将上述产生物由逸散气体带出。产生的污染物有颗粒物、SO2、NOx、H2S、苯并芘、苯可溶物等有害物质。在煤的干馏、结焦等化学加工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焦炉煤气;在结焦的过程中通常会有荒煤气泄露,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污染物因子是苯并芘等苯系物和氰化物、硫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待出焦的过程中会使灼热的焦炭和空气相接触,进而再生成CO、CO2、NOX等。
④熄焦过程会产生大气污染:现在我国炼焦化工大部分焦化企业采用湿法熄焦,每熄一吨红焦炭就要将0.5吨含有大量酚、氰化物、硫化物及颗粒物的蒸汽抛向天空,严重地污染了大气及周围的环境。这部分污染物难以监测其浓度及排放量,且很难找到比较好的治理方法。气体污染物具有的特点是排污量大、污染物种类繁多、毒性强。生产每吨焦炭能够产生400立方米左右的煤气,在此过程中会形成很多的颗粒物、SO2、NOx、H2S、苯并芘、苯可溶物、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虽然这些煤气都被净化利用,但在净化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有部分污染物泄漏到大气中,且它们中有很多种致癌物质。
2.2炼焦化工会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
炼焦化工工业不仅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而且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水体污染。这些水体污染主要是在煤气净化、焦化产品回收等过程形成的污染物。
①炼焦熄焦过程产生水体污染:熄焦时产生的熄焦废水虽然循环使用不外排,但熄焦过程中熄焦水与红焦接触瞬间产生的酚、氰、硫化物、等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
②炼焦化工煤气净化过程产生水体污染:炼焦化工工业的煤气净化、焦化产品回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污染源。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有蒸氨废水、终冷分离水、粗苯分离水、煤气冷凝液、煤气水封水、冲洗设備地坪水等焦化净化产生的含酚、氰、苯系物废水。这些废水一方面会给人们的身体产生致命性的威胁;另一方面也会对炼焦化工工业的四周的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对周边的土壤产生深远影响,影响周边的植物生长。
因此,我们要对炼焦化工所造成的水体污染高度重视,要对它们的危害有深入的认识,进而利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改进炼焦化工工艺和设备,确保可以将各种危害降到最低。
2.3炼焦化工会产生固体废物污染
炼焦化工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焦油氨水澄清分离产生的焦油渣,脱硫液再生脱水生成的脱硫渣,剩余氨水经蒸氨后残留、沉积于塔底的沥青渣,洗油再生时残留于再生器底部的再生渣,生化处理站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传动设备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机油等。这些固体废物所含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都存在毒性大,难降解等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强化管理,降低危害。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炼焦化工工业的发展一方面使企业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因此,我们要对炼焦化工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加以高度重视,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措施,运用先进的技术逐步改进工艺和设备,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确保能够实现“低污染,高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炼焦化工工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在国际分工中,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基础,正是在国际分工的格局下,国际贸易实现了长久可持续发展,同时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也成为了其量大趋势。面对这世界经济进入了即时强关联阶段,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了显著的本质性的变化。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从总体来看,两者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利大于弊,对当今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促使区域政治联盟成立的可能。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定义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贸易开始全面发展,全球贸易经济和金融投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相互依赖性也逐步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经济合作的次数也逐步增多,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其中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由多个国家及地区经济团体为主体,在共同制定的协商原则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制定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贸易协议,加强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从而加强其贸易沟通与合作,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体世界性的贸易进步,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新的世界性贸易组织,更是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虽然目前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仍就有其弊端所在,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们的广泛争议,特别是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更多的是有利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提高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这一问题也是经济全球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所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由同一地理区域的国家由中央政府出面签署一份平等的自由贸易协议,实现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形式,从而加强对内之间的贸易合作和沟通,增强合作国家间的贸易竞争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所有缔结国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贸易组织。如国际间区域经济一体化较为著名的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等,对国际贸易中都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
当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来看,虽然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观冲突,但从大的方向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国际经济的发展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向全球化的阶梯或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系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不仅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并且也是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为全球经济发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资源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同样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各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更为激烈,为了增强本国经济实力,必须要实施经济一体化的措施,加强与区域经济合作,吸引跨国投资能力,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经济实力得以提高,提高国际贸易市场的竞争力。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走向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然而单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相对是较弱的,面对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必然会对单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带来阻碍,影响着单一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力。为此,要加强区域合作和多边合作,凝聚更多的经济竞争力,通过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都是加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从而利用国际分工,为本国的发展谋得了更大的利益,诸如这类的区域经济组织在未来发展中还会增多,经过区域各个合作国之间的联系,加速资本的互相渗透,必然会带动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2.经济全球化加强,使区域经济发展方式呈现多样性
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单一国家与临近一个国家或者是多个国家进行合作,利用彼此之间的经济优势,加强经济联系和沟通,弥补其各自经济发展中的不足之处,扬长避短使合作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提高。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跨地区和重叠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和加速向外扩展,这种多样性的合作方式更好的突破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限制,也更加提高了经济发展中所需的互补性,带动利益相同的国家合作,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的资源互补,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新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还能有效的防止地区性经济危机演变为全球经济动荡,跨地区和重叠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抵抗经济危机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3.两者的发展对改变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力加大
二战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创伤,经济发展中形成了美国垄断扩张的格局,美国成为了世界经济唯一超级大国。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欧很多国家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形成了欧共体经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经济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美国为了抵抗欧共体的经济竞争,连同临近的加拿大、墨西哥,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并由此开创了打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组建区域经济组织的先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发展中也会产生更多新的经济格局,最终形成竞争与合作的新格局。
四、结语
通过以上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分析,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世界经济仍将继续向全球化、区域化方向发展,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增多,使世界各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经济,大大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并向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了各国经济发展的联盟,同时还改变了政治经济的格局变化,其发展的趋势正是向经济彻底全球化进程过渡。现今是全球化与区域化两相交织的发展时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更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章丽娥:论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15):12-13.
[2]陈森浩: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02):23-24.
[3]耿国祥 王 娜: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J];法制与社会;2011;(25):19-20.
[摘要]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便逐步走上正轨,区域内主动经济合作与政府主导推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都在促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对于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术界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本文希望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进行总结,论证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并从根本上探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实际作用机制。
[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增长;效应;组织选择
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简析
笔者对国内外区域经济体一体化研究总结发现,其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外研究领域也称其为世界区域一体化、国际区域一体化等等。目前现有的学术研究大多缺乏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的统一描述,但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其概念和内涵在实际应用与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学术界较为统一的认识如下: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商品贸易合作实现区域内的贸易自由化,由基本的国际贸易部分要素合作为基础,实现国际生产、国际贸易的核心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实现、构成区域经济联盟,在组织内部商讨、制定有利于所有成员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经济政策。其核心要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区域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联合,其二是基于所有成员国的相关制度进行平衡的、协调式的经济政策安排。
为便于本次研究分析,笔者对经济一体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总结,如下: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界定其为国际组织形式,参与者至少应有两个国家(一般数量上会超过两个国家),同时组织成员共之间存在潜在、共同方向性的利益诉求;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要通过讨论、协商来消除内部成员共之间实现经济交往与合作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各类制度差异、政策障碍以及歧视性与非公平性政策,通过内部协商来对成员国之间的国际贸易、财政合作、金融领域合作等进行统一的协调,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执行统一的经济政策,甚至可以在协商通过的前提下成立组织内的、超越国家级别的机构,将成员国部分领域的国家主权让渡给该机构,形成一种统一性的国际性制度;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国际合作条件下的制度模式,是国际性经济合作的状态,同时也是组织内成员国之间经济运行的标准过程。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
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实现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贸易均衡性,其二是投资推动性。
在贸易均衡性效应方面。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不完全)国内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条件使得区域内部的经济福利得到均衡,进而实现净增加,其通过对稀缺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利用关税同盟、自由贸区等形式完全或部分消除组织内的贸易限制,能够实现区域内各国经济福利的有效增加。从关税同盟的层面来看,这一条件下的贸易转移效应虽然可能降低国际福利水平,但其存在生产替代性的可能性有所提升,如果同盟前后的价格比率差异相对较小,那么福利削弱效应也就相对较低,由于出口供给弹性增加、进口弹性减小会为国家带来更高获益,因此综合来看一般不会因关税同盟的成立而显著影响获益说平。从自由贸易区的层面来看,组成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之间如果不存在产品生产(类型数量)的差异性方面的优势,各个国家就能够从区域经济体花中获益,从而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在投资推动型方面。国外学术研究普遍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创造投资条件,引导投资转移,大部分研究斗争史了国家贸易规模、国家实力的过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外国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向分散和总量提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参与国家能够从区域内部更为泛化的市场中获得相对而言更加有力的准入条件,从而从中获益,在利益追求和推动下,外埠企业对内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和欲求都在增加。由于投资限制在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的削弱和消除,直接降低了外资在本国的市场开发成本,从而提升了本国对区域内其他成员国企业的吸引力,于此同时也不会挤占其他成员国外资吸引的空间,反而能够创造双方共赢、互为补充的投资效应。
正是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所构建的共赢框架和条件,提供了投资推动力,因而会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共经济的共同增长与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作用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组织内成员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经济增长渠道,为成员国间国际贸易的增长提供了推动力,同时让成员国市场规模呈现海外部分大增的优良环境,贸易创造和贸易福利作用在组织内部形成合体增效,并让国民收入的扩张形成了一定的传导作用。
在要素供给来源扩充方面。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市场不存在国家间障碍,生产要素市场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国际化供给渠道。对于单个国家而言,世界上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实现生产要素、资源的百分百自给自足,这就产生了国际性的生产要素需求供给,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的出现使得这种需求供给更容易实现,因此会扩充生产要素的供给来源。
在国际贸易总量发展推动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会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成员国内部生产企业可以获得重大的内部与外部经济利益,例如对外贸易的增加促成的生产规模扩大,国民经济发展的增加带来的内需扩大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规模经济效应最终会反哺市场,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总量增加,形成国际贸易发展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为促进与循环效应。
在市场规模扩大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形成区域性统一市场,加强了区域内商品、劳务、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提供了可能,为内部厂商实现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市场容量,扩大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推动了成员国内部贸易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有助于一体化组织在国际上贸易地位的提升,同时也对区外国家潜在加强了贸易壁垒,这使得组织内部个别国家原本存在的经济力量薄弱、国际影响力较低的问题得到显著改善,通过加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能够实现快速的经济地位提升,从而改善国家在国际范围内的贸易地位和条件,进而扩大国家经济市场规模。
在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福利合体增效方面。前文在分析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中提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形成贸易均衡性效应,这一效应在表面上是通过消除组织内部贸易障碍,以实现贸易均衡转移,而这种转移同时也弥补的需求差异问题、消除了成员国间的贸易成本,最终回味所有成员共带来贸易创造的总体提升。
在国民收入扩张与传导方面。经济一体化首先实现了经济市场扩大,带动成员国自发性出口,提升成员国进口需求增加,贸易成熟作用使得出口国国民的收入成本增加,而这一增量在组织内部呈现为普遍现象,即出口国国民收入增加会诱发贸易国的出口增加,进而带动贸易国国民收入的增加。这就是国民收入的扩张与传导效应,将这一效应拆解到行业层面来看,组织内各个成员国优势出口行业有所差异,而在消除进出口障碍和过量成本问题后,出口增加使得优势出口行业带动国民收入增加,一方面推动弱势出口行业出口增加,同时也带动贸易国出口增加,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效应,在组织内部形成持续的国民收入传导效应。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及实力的关键指标,只有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实现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河北省而言,虽然地处京津腹地,但由于京津对人才、技术、资源的空吸能力,以及政策、历史方面的原因,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容乐观,“环首都贫困带”这一概念反映出河北省保定、承德、张家口区域性的贫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质性推进,河北县域的经济发展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要不断转变思路,依托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资源合理规划,找准方向,切实提升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1.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就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河北省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河北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足;同时,河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型、高耗高污的产业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严重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质量偏低,主要特征有:第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能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产业少。第二,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如:工业比重大且多处于产业链初级,经营管理不完善;服务业规模偏小;城乡发展严重失调。第三,县域间合作共赢意识差,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资源浪费严重,加上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限制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增长。第四,县域经济偏重资源消耗型和生态破坏型的粗放发展模式,重视提高财政收入和经济数据,忽略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五,人力资源不足,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既不能很好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也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县域的资源,环境的污染、资源的高耗也无法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因此,河北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当把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产业。
2.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长期以来,京津地区有着优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资源的优势,这种优势又使得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集聚到北京、天津。这种对各种资源的“空吸”进一步地影响了河北各个县域的发展。北京、天津成为“超级城市”的同时,河北成为各种资源、人才的输出地,而不是受益地,这主要体现了京津等大城市的资源聚集能力。此时,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抑制,并造成“环京津贫困带”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
而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京津中心区域的产业转移、人口疏散、相邻城市1-2小时交通圈的建立,意味着京津等大城市开始重视并发挥资源扩散能力。在此前提下,河北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与后发优势更容易显现,各县区应当积极对接,全面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尤其是京津地区企业入驻周边县市,有利于河北省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吸收先进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以及先进文化和管理经验。对于县域经济而要合理把握定位:一方面要承接市域经济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成为市域经济的配套补充。因此,县域经济必须重视自身定位,最大限度地吸纳优势资源,推进更深层次的技术革新、产业创新,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对于河北各县域,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机遇,更凸显出不少问题:河北省县域经济大部分处于生产企业粗加工、对本地资源依赖度过高、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差、产业升级困难的状态。长期追求“短、平、快”的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高投低产、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环境与发展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对产业的顺利承接,以及承接后的后续发展能力。因此,河北各个县域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吸收先进资源,快速发展;同时,更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改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走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河北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与京津以及其他中心城市的联系,合理吸收资源借势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在经济对接、产业承接的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自身优势产业,实现产业调整升级,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实现农业产业化。在保证事关民生的农副产品生产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区位、资源优势,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的经营项目的发展如:畜牧、水产、园艺等方面开展多样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工商的一体化经营,实现种养与产销的一条龙经营模式,建立系统的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投入力度,保证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增强对农民的培训投入,用技术更新带来财富,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第二,发展配套产业体系。河北县域经济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功能定位应当着眼于承接转移产业、建立与中心城市工业相关的配套加工业、发展服务业。因此,河北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重视发展配套产品、中心城市优势产业的下游产品和其他相关产业。通过承接大中城市的产业,同时也在为中心城市提供保障与服务中发展。对此,河北各个县市,应当制定配套相关中心城市、甚至京津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首先,通过强化行政管理机制,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发挥调控职能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也要运用价格、税收、补贴等手段调节市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扶持高科技含量、效益好、资耗低、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产业,彻底淘汰旧产能。同时,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不仅要在各个乡镇个体企业、乡镇企业中,尤其是在化工、建材、采掘等行业,推进清洁生产,鼓励企业
采用新原料、新工艺,淘汰关闭落后工艺设备,实现“减污、增效”。更要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石油企业通井现状
回顾我国石油钻井通井技术的发展历程,至今已经形成调整井、定向井、水平井、深井、超深井、小井眼、分支井、大位移井等,这些各种各类的井离不开通井技术的应用,只有通井技术的辅助,作业井的顺利完成才会得到保障。可以说没有通井作业,石油的开采和油藏是无法操作的,通井在石油开采作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国石油企业的钻井通井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一直跟随国际通井技术水平,学习和追赶力争缩小和国际石油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浓度"差距,努力实现中国石油开采在国际上的地位。但是自动垂直通井、水平井通井等的技术还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通井方面的作业,一般是使用修井机进行作业。修井机的机身结构简单且紧凑,传动方便简单,但它行驶的速度较慢,位移性能低,在通井过程中不能完全消除台肩和井壁阻点,操作流程比较复杂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目前来看常规通井只能实现通井这一目的,而通井、刮削、洗井、替浆作业不能一体完成,增加了许多辅助工序,严重影响施工周期。
二、一体化通井规介绍及优点
一体化通井规是一种新型的通井工具。这种工具在石油通井作业的使用中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并且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那么一体化通井规是怎么工作呢,它的优点有哪些呢?
(一)一体化通井规的选择原理。一体化通井规的直径应小于正在施工井的井套管内径6~8mm。一体化通井规的长度为2500mm,特殊井可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而制定。
(二)一体化通井规通井的目的。通井的目的是清除井壁套管内壁上附着的固体废弃物,如钢铁废渣、管壁毛刺、固井工序之后残余下的水泥等;检查井壁套管直径的变化及变形和破损状况;完成冲砂作业,恢复油水井正常生产;调整通井内的压井液,使之符合射孔的速度和压力要求,符合人工井底深度,以确保射孔等工序安全有效进行。
(三)各类施工井对一体化通井的技术要求。普通井通井时,一体化通井中通井规的下降速度应小于0.5m/s。通井规下降到距离人工井的井底小于100m时,必须要减慢下降速度。一体化通井规下降至人工井底之后,要上提到距离井底2m处,然后用1.5倍井筒容积的洗井液反复循环洗井,以保持井内清洁,无污物。老井通井时,一体化通井规的下降速度同样应小于0.5m/s,当下降到射孔井段、变形位置或预定位置以上100m时,下降速度要减小,缓慢下至设计预定位置。其他操作方法与普通井通井相同。对于水平井、斜井通井时,一体化通井规下降至井内45°拐弯处后,通井规下放速度要小于0.3m/s,并采用连续下放的方式。一体化通井规通至井底时,施加的压力不得超过30kN,并上提完成在井底2m以上,充分反复循环洗井。
(四)使用一体化通井规的前提准备。充分有效的做好井眼准备工作,是把一体化通井规成功下到设计深度的关键。充分了解和掌握所要通井的各方各面的资料,认真分析井深深度、井眼轨迹特点,并针对通井套管的尺寸和刚性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一体化通井规结构是充分有效的做好井眼准备工作的前提条件。制定详细通井技术措施严防通井作业中卡钻。
三、 我国通井冲砂一体化
在我国石油企业发展到今天,在修井方面又有了一套既能循环冲砂又能完成通井的通井冲砂一体化工艺。在通井冲砂设备下入井的过程中,经由进程井下转换开关反循环冲砂,边冲边下,冲砂设备在石油通井中的应用,标志着油田通井技术的成熟与再发展。
(一)工具的设计。设计包括油管柱或钻杆柱等等一系列工具。根据具体通井要求对冲砂工具进行设计,依据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可连续多次冲砂打捞、一次管柱可以完成多项作业施工的特点,对冲砂工具合理设计。
(二)工序流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将一体化通井冲砂工艺管柱下至井筒的预定位置,使用动力液一部分向上运动进入负压喷射泵成为喷射泵的动力液,在喉管处产生负压;另一部分沿油管向下运动到井底,作为冲砂液冲洗井底,靠喷射泵负压作用,井内多余砂粒从油管返到地面。如此反复进行作业,直到冲到井底为止,进而达到了通井冲砂一体化的目的。
四、我国一体化通井技术的未来
一体化通井的应用前景是十分广阔的,是将来通井规的再发展和替代品,而且在环保节能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充分发挥一体化通井规的功能,就能大大提高我们通井作业的效率,减少施工工序,缩减作业周期,从而到达降本增效的目的。如此多的优点和使用价值,将大大提高我国石油通井技术的发展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在未来,一体化通井规的使用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结语
目前我国的通井技术距一体化通井还是有一定距离,结合我国石油企业的现状,应抓紧对一体化通井规的研究和应用,争取在通井这一环节上有一个新的改观。在国际先进石油通井技术里,已经有不少企业正在使用一体化通井规进行通井作业,效率可观。为提高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石油企业的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真研究一体化通井规技术理论并坚持实行利用这一新兴通井技术。加强企业管理和教育工作,使每位员工都掌握一体化通井规的使用和维修技术。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石油企业在探索的道路上积累技术经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1-0094-05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地区),以获取区域内国家间或地区间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互补效应为宗旨,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经济区域集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降低区域交易成本,有利于区域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之间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目标。区域经济一体化按照地域范围分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国际区域一体化组织共有 33 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国际区域一体化组织。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国际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也不断涌现,先后出现了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还有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京津冀城市圈、中原城市群等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后起之秀,以及各省各地方建设的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全面铺开,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毫无疑问,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突飞猛进得益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的大力推进,得益于政府超越行政区域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使得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快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区域地区之间经济融合加快。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完全依靠市场机制难以顺利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机制有“失灵”的时候,需要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协同发挥作用,才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机制
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既可以依靠市场机制也可以依靠政府机制,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情况下,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都无法单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它们都存在着失灵问题,客观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有效配合。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市场机制作用与“失灵”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尤其是发达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还是依赖市场机制实现的。在完全市场经济体中,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市场竞争驱动下进行相互之间的联合与兼并,从而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的机制,市场机制决定着生产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效率。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价格机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价格机制实现的。价格机制决定生产要素区域自由流动与配置,决定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向和规模,是主导资源配置的重要内生变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等市场主体基于个人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做出生产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追求整体目标――整个区域的社会福利最大化来看,资源配置效率是低下的。下面用图1来说明市场机制失灵问题。
在图1中,AC曲线是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MPC代表生产要素使用的边际私人成本;MSC代表的是生产要素使用的边际社会成本。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市场主体根据边际私人成本MPC和市场需求线AC相交的点E1来决定生产要素均衡数量和均衡市场价格,此时的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是P2 ,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需求数量是Q2 。但是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来看,区域经济追求的是区域整体的社会福利最大化,其考虑的不单单是个别地方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要考虑整个区域所有成员整体的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等方面的综合利益,实现整个区域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此时,地区生产要素使用要按照边际社会成本曲线MSC和市场需求曲线AC的交点E2来决定,生产要素使用的社会价格为P1,整个区域社会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是Q2,整个区域社会总福利为OAE2的面积。由此可见,在市场机制决定的产品价格P2要低于整个区域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的社会价格P1,生产要素使用的价格相对较低,市场机制决定下生产要素使用数量Q2超过了社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数量Q1 ,导致生产要素配置(Q2 -Q1)多余。在社会福利目标,要达到与市场机制决定的生产要素最佳使用量Q2,就需要把生产要素提高为P3,价格上升了(P3-P2),社会总福利净损失为E1E2F的面积。这是市场机制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机制作用与“失灵”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为了既定的地方经济发展目标,往往凭借自身的行政权力对资源流动进行干预和配置,从而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尤其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和垄断着大部分资源,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政府协调合作,通过政府机制对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进行强有力的干预和调配,从而实现区域的联合,达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政府机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共建共享区域公共基础设施、营造区域市场一体化环境、协调和平衡区域内地方之间的利益以及加强区域内部事务的公共管理等方面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政府机制能够有效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完全依赖政府机制就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本身内部也有失效的问题,过度依赖政府机制也会带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资源配置低效的问题。下面通过图2来说明政府机制失灵问题。
在图2中,同样AC曲线是生产要素使用的市场需求曲线,MPC代表生产要素使用的边际私人成本;MSC代表的是生产要素使用的边际社会成本。区域生产要素使用要按照边际社会成本曲线MSC和市场需求曲线AC的交点E2来决定,生产要素使用的社会价格为P1,Q1 代表生产要素使用的社会价格决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量。与此同时,P2代表生产要素使用的市场价格,Q2代表市场机制决定的生产要素使用的数量。如果是政府干预资源配置,它可能为追求自己的政绩目标,盲目地追求多投入生产要素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和扩大税收来源。此时企业等市场主体在生产要素配置上处于弱势地位,受政府牵制,按照政府的利益要求安排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活动,这种行为扭曲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由于地方政府盲目扩大投资和竞相使用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压低生产要素价格,使得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价格P2降为P3,扩大生产要素使得生产产量由Q2增长为Q3,此时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最低,整个区域社会总福利的损失为E1E2F的面积,对于地区生产者而言,它的直接损失为E1G1G的面积。政府机制导致资源过度的使用,甚至比市场机制失灵下多余生产能力的(Q2-Q1)还要多(Q3-Q2)。由此可见,与市场机制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损失相比,政府机制主导区域资源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更大。
3.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有效配合。经济学理论认为,单一依靠市场机制或政府机制都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作用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尽管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能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合理有序流动,但面临着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问题。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有效配合。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离不开政府机制发挥作用,如果没有政府对区域基础设施的投入,没有政府经济、法律、行政、计划等宏观调控手段的支持,没有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将受到较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机制,政府机制同样存在“失灵”的问题,难以独担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只有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有序发展。
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存在着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前面一种主要存在于发达的完全市场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区域内自由流动,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进行相互之间的联合与兼并,从而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是典型的主要通过市场力量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后面一种主要存在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主要依靠政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行为。政府机制发挥作用是通过制定方针和政策以及具体规划,搭建政府合作平台,并采取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联合。这种模式在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较为普遍。所以,各个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选择合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模式。一般而言,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应选择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而市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应选择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不管是哪一种模式,无论是完全依靠企业与市场自发力量作用的市场机制,还是完全依靠政府干预与调控的政府机制,都不能有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分工和合作,只有协同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作用,才能有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机制运行的主要障碍
我国社会主主义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市场自身固有的功能缺陷和市场制度不完善,以及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和地方政府职能不健全,成为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机制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运行的障碍。
1.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市场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瓶颈。区域市场基础设施公共物品供给不足是指区域内市场基础社会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如我国很多地方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区域交通等设施投入不足,区域之间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成,供水、供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共物品问题。区域市场基础设施大多是区域共享性公共物品。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私人”投资成本高收益小而且回收时间长,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大多不愿投资区域共享性公共物品,还想成为“免费搭车者”,导致公共物品供给失灵问题。另外,当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非盈利组织等社会自主力量发展不足,市场也不能提供满足区域发展的公共基础设施。 其次,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滞后导致“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失灵问题。信息尤其是商业信息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由于有些地方经济相对落后,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交通条件落后,导致信息不灵,成为制约区域经济联系的巨大障碍。信息不发达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交往活动,信息不畅,导致当地难以迅速捕捉到有利的商机,客商对当地信息了解不透,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投资活动。区域之间没有建立起全面覆盖、信号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成为制约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2.缺乏一体化的区域共同市场。由于市场自身固有的功能缺陷和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制度不完善以及政府过度干预经济行为,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政府行政过度干预和垄断着过多的资源,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导致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被扭曲,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一体化的区域共同市场难以形成的原因有以下方面:一是我国行政体制使区域市场分割,行政区划障碍是影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因素;二是行政区域化之间人口受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约等因素限制不能自由流动,没能形成区域统一的劳动市场;三是各地政府垄断和控制着金融资源配置领域,各地金融机构合作不紧密,没有形成完善的区域融资体系,缺乏区域共同金融市场;四是国企垄断排挤民间投资。由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国有企业控制着很大部分资源,民间投资在很多领域受到排挤。五是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阻止相对稀缺性生产要素流出,限制与地方企业产品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入,导致生产要素不能在区域内充分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3.政府机制“缺位”和“越位”问题并存。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机制存在着“缺位”和“越位”并存的问题。一方面,政府机制不能有效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职能的缺位问题。地方政府没能有效解决区域共享型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地方经济发展的外部性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区域利益分配不公平等市场失灵的问题,存在缺位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活动的干预过度,超过政府与市场的界限,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行。地方政府存在行政垄断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行为,阻碍了生产要素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还有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问题,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区域市场一体化建立,要通过推进建立区域劳动市场一体化、区域金融市场一体化、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一体化等等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来实现。但是我国很多地方市场经济不发达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大,导致这些市场不统一的问题严重。
4.区域政府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受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政绩评价机制的左右,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的局部利益,而忽视区域经济的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政府之间缺乏协调与合作,主要表现为:一是区域一体化内部成员之间行政区分明显,区域内地方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区域产业间协作分工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突出。二是区域内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和冲突,但又缺乏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区域内地方之间的利益格局失衡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之间缺乏公平的利益表达机制。地方发展强弱不同,区域经济合作由强势地区主导,容易忽视弱势地区的利益诉求,造成利益表达的机会不公平问题。还有缺乏利益分享机制,强势地区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主导着区域一体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处于弱势的地区获得利益较少甚至利益受损。还缺乏利益补偿机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有些地方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牺牲了利益而得不到补偿。这些都不利于区域政府之间的协调。三是区域内地方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加重,地方政府在政府政绩和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地招商引资,只追求地方局部利益,忽视区域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造成对资源环境的掠夺与破坏。
三、推进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快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协同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的作用,才能消除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问题,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健康发展。
1.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条件,创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好环境。创新区域基础设施合作共建机制,解决区域共享性公共物品“失灵”问题。要合理区分区域共享性公共物品与区域成员独享性公共物品,明确各方投资的责任和权力。对区域准公共物品采取政府与私人联合共建的模式,而对区域纯公共物品则主要由政府合作共建。区域内各地方政府要进行协调和合作,超越“个人利益最大”的地方追求,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合理调配区域公共资源和有效供给公共物品。同时,要创新区域公共设施合作共建机制。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商定共同出资和联合建设方案,建立公共产品建设成本分摊机制。建议按照各地方受益的大小合理分摊成本,对于单方面投资建设的区域公共产品,其他方应该给予适度的补偿。要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重点加强以下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大力推进海陆空三维立体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要实现区域市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通过加大交通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外快速便捷的联系。通过加强供水、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提供安全可靠的公共服务。第二,加强信息网路等市场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构建统一互联畅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建构建和完善以互联网、电话网、广播网、电视网等为载体的新型媒体网络体系,大力发展卫星导航、4G技术、量子通讯等新型信息网络,提升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消除地域性差异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加强合作共建区域现代化工业园区。要做好区域园区工业园区的整体规划,调整区域内工业园区布局,明确区域内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园区产业发展的配套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区域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进区域内地方合作共建,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2.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区域一体化共同市场,有利于实现区域资源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当前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行政区经济,行政区划和地方保护政策阻碍了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区域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建立要通过彻底打破生产要素流动的区划障碍、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区域统一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区域金融服务一体化市场、构建区域统一的共同商品市场等措施来实现。同时要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区域一体化的共同市场提供体制保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的改革进程,完善各类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破除生产要素市场的二元结构,破除要素市场的行政性垄断,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品种的要素市场体系。二是加快现代产权制度改革和推进市场制度的创新,保障市场秩序的有序运行;要打破市场分割和行政垄断,让市场竞争机制作用自由充分发挥;规范政府职能,完善市场运行规则,构建各层级市场的反垄断与监管体系。
3.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发挥政府机制的重要作用。要解决政府机制的失灵问题,重点是要纠正政府“越位”与“缺位”问题。要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界限,明确政府职能范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政府职能概括为: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等。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也应该围绕这几方面发挥职能作用:一是建立有效的区域宏观调控机制。区域地方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的合作,地方政府要简政放权,让市场机制在微观领域发挥充分的作用,政府主要是宏观领域调控。如共同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以及各项具体措施,包括制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区域市场一体化规划、区域产业一体化规划和区域各类共同投资建设规划等。二是加强政府公务服务职能。区域各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建区域共享性基础设施和区域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加强市场监管。区域内地方政府要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一体化市场。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自治,发挥市场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要明确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是为弥补市场失灵,促使市场机制有效运行,政府机制不是替代市场机制,而是使市场机制更有效运转。同时,还要加强公共管理和环境保护。
4.加强区域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区域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程度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区域内政府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的经济效益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一,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管理机构。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组织保障。该组织需要涵盖区域发展的决策机构、区域整体规划机构和区域管理协调机构等部门。该组织应建立和完善以下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区域统一领导决策机制。围绕区域内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和提出解决措施的决策,包括区域内共同重要基础设施的合作建设的决策、区域发展规划的决策、区域公共环境治理决策等方面。二是建立区域交流合作互动机制。通过区域高层领导互访、情况通报会、项目协调会、区域发展合作论坛等方式,加强区域内政府之间的交流互动。三是建立区域领导协调机制。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区域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对接 ,加强地方之间的合作互动。四是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的经贸合作等区域商务活动,搭建区域经济合作平台。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第二,建立区域利益协调和平衡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区域利益表达机制。区域利益表达机制要实现强势地方与弱势地方利益表达机会的公平,尤其是给弱势地区利益表达机会适当的支持和保护。通过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利益磋商机制和利益冲突的沟通协调机制,保障利益表达顺畅、利益表达权力的平衡。二是建立健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在市场调节下的利益分配可能不平衡和不公平,市场协调出现失灵时,需要政府之间通过建立利益共享的机制对利益进行合理分配。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和区域社会保障一体化改革等措施实现区域发展成果共享和利益均沾。三是建立健全区域利益补偿机制。既要给予区域一体化中处于弱势地位并受到利益损害的地方适当利益补偿,还要给予为了区域整体利益发展牺牲自身利益的地方适当补偿。补偿的方式可以通过提供政策优惠、财政补贴、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地方帮扶、人才和资源共享等方式。通过这些机制的调节,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协调与平衡。
第三,建立区域经济“外部性”共同治理机制。一是纠正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利益的动机,改变地方以GDP为纲政绩考核体制,加大生态治理指标在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的权重。二是大力推进产权改革,明晰资源产权,建立水权力和污染权交易机制。三是建立地方之间的利益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为区域生态治理做出贡献或者为区域生态治理所处牺牲的地方要给予利益补偿。建议建立区域生态共同治理的跨区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各地方按照经济规模和财政规模的大小权重,按比例拿出生态治理专项财政资金,由共同成立的区域生态治理机构负责投资和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瑞林.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李建华, 李月.市场驱动还是政府推动?――基于我国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的视角[J].江汉论坛,2013,(6).
[3] 马波,王双. 论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J]. 经济纵横,2005,(7).
[4] 任维德.问题、原因、对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3).
[5] 毕乐强.区域经济外部效应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
[6] 殷婷婷.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困境及对策选择研究[D]. 山东大学,2010.
[7] 崔晶.生态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自京津冀都市圈观察[J].改革,2013,(9).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年来,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打破固步自封的二元体结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和乡村以各自发展为主、互向割裂的局面。目前的城乡管理与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不够科学,土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城乡一体化要想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好良好的基础。城乡一体化主要实现行政区域内部之间城乡的协调与发展,但是行政区域化则更多的是侧向于跨行政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所以说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前期和基本基础。另外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与空间的一体化等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但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与实践任务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性。本文在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化经济的发展谈了一些看法。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城乡一体化从规划指出就必须树立城乡并重的观念,为实现经济的再发展就必须彻底消除规划只为城市服务的思想,在城乡一体的规划中既要充分重视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还要重视兼顾公平与平等的原则。对于城乡规划中各组成部分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平等的对待,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以前的二元制结构一方面造成了农产品难以顺利的走进市场,一方面还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剥削。在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各自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造成了经济组织对行政机构的严重依赖,其作用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经济一体化更是
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城乡规划必须循序渐进地把分裂型的管理向空间性的行政管理转变,把有“户”的管理向“人”的管理转变,注重实现上岗就业的平等,注重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综合而言,就是建立协调性、互利性的新经济模式,形成合理的市场分工体系,可见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尤为重要,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
城乡一体化就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基础之上,实现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与各种资源的流通顺畅化,配置合理化,建立起相互协调发展经济模式,达到通过城市经济来带动乡体经济,利用乡体经济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再发展的目的,形成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生态等融合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打破对立的形态,实现和谐与共荣,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现代化、生态和谐等方面的新格局。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具备的基础之上。它要具备的条件是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逐步迈向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步开始向郊区开始扩散;具有都市型风格的农业现代化已经基本成型;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把多个行政体经济进行组合建立起更加大的经济共同体。它能起到把区域作为基础来提高资源配置率的作用。达到这一条件必须要把涉及整体影响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消除掉;彻底消除掉以区域界线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歧视政策和行政行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已经形成了区域之间比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建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城乡一体化要实现在市场、交通、制度、产业和空间的一体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实践任务,其关系非常的密切。
三、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统筹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城乡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
对城乡经济进行科学的统筹,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把城乡的发展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城乡之间的今后发展和规划布局进行合理的协调。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既不能照搬照抄,又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而周密的统筹规划,打破以城乡为界限的经济运作模式,把依靠城市为中心发展的经济团体和附近的乡村乡镇的据点联系成一个整体。科学的编制在人口发展、土地的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之间空间布局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科学,以达到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不断地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促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规划发展。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现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
对城乡产业进行统筹必须要以新型的工业化作为主导,必须调解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不断地推进比较优秀的工业结构布局,把工业的整体实力进行提高。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向城市中心和集聚点转移,由此来推动产品的竞争实力和经济素质的提高。改变旧的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地使农业产业体系得到健全的发展,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使农业市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体系,把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措施逐渐向农村倾斜,推进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对各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规划,建立起城乡产业分工相对合理的发展格局,打造新的经济格局,实现配置的一体化,打造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体。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
对于城乡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必须合理对待、认真安排,尤其是要加快在县城与乡村之间的绿化、重点道路、排水、供气、供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引导城市基础建设发展向农村地带,建设成综合性比较高的交通网络,切实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地位与带动作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立,提高公共服务的同享度,能有效地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差距,通盘规划农村的服务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实现以城市为主要中心和城市带乡镇的经济体,做到城乡建设的一体化。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
把国家公共财政的范围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保证农村的服务体系和社会的保障体系更加的完善,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加快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的并轨。农民、市民必须同等对待,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等。在整体管理上农村达到城市享有的就业、文
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等社会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过程。制定科学的城乡发展战略,切实发挥中心城市之间的区域性经济纽带作用,切实缩短城乡之间的存在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随着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建立一种良好的组织平台,以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科技企业的发展以及大学学科建设新模式的组建。学科性公司制旨在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循环发展,是一种创新性组织制度。
1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1.1 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将日趋成为经济的中心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成为经济最基本的资源和最核心的要素。知识的中心化直接推动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经济时代的核心, 那么高等教育无疑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高等院校也因此被推向社会、经济的中心。
1.2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生产发展中的第一要素。与传统经济形态不同的是,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为核心, 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的经济。事实也证明, 高新科技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据美国《商业周刊》调查, 知识行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增至33%,是房地产业的两倍以上, 更把汽车业远远抛在后面。在,高新技术产业也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2004年上半年信息产业经济运行》表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发达的上海、江苏、福建等省市的增幅分别高达97.7%、70.7%、34.2%。
1.3 经济需求直接推动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人类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需求, 但最基本的还是经济需求。正是由于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才使科技从象牙塔走向经济领域和生产过程之中。如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需求水平和力度更引导和推动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不断实现着科技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可以说, 经济需求不仅制约着科技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而且引导着科技的方式和方向。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Ⅰ·马奎斯教授对500 多项技术创新的抽样调查分析,3/4的创新成果是市场需求拉动的结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科研成果都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只有那些有市场需求、科技含量高的成果才会有巨大的市场竞争力。那些不顾经济需求, 为技术而技术、为论文而论文的成果恐怕只能束之高阁直至被淘汰。
1.4 教育、科技和经济三位一体,循环发展
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原本就有着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是在过去,由于知识、信息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中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它们必须依赖资源、资本等起着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因而三者内在的互动关系没有达到一体化的理想高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信息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决定性因素,它们开始摆脱资本、资源的依赖地位,开始独立发挥主导作用,这一点对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极为重要。
21 世纪,既是经济的世纪,更是教育和科技的世纪,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经济的振兴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其中任何一个已不再是另外两者的外生变量,而是互为内在动力。教育、科技、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正日益呈现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一体化趋势。进入以知识生产、流通和消费为特征的新的世纪,大学人才培养、科学、创新创业的一体化就成为发展的必然。
2 学科性公司制是一种创新性组织制度
2.1 学科性公司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学科性公司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科性公司是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以科技成果为核心技术作价入股创建的科技型企业,学科性公司的法人代表必须为学校在编人员或是学校拥有股份的公司;二是学科性公司必须依托学科,发挥学科优势,将科技成果产品化,以开发和经营本学科相关技术产品为主要业务。
学科性公司制是基于高校的学科优势,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更有效地开展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并推动学校学科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科技新体制。
学科性公司制所形成的科技型企业(即学科性公司)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一方面,学科性公司依托学科而产生,与学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科的发展为学科性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前沿性科技成果和创新性人才;另一方面,学科性公司的发展又为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来源,加速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产出,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产权明晰。学校行政管理与关系合理以股份制组建的学科性公司,要求其具有企业制度的全部属性,必须产权明晰。股东是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者,享有股东的主权;董事会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拥有法人资产的所有权,行使法人财产权;企业经营者受董事会委托行使具体的经营权。这样在股份制企业内部,股权、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清晰,它们既分离又统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制衡机制促使企业自我加压、转换机制,又能使政企分开,理顺学校行政管理与企业的关系,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
(3)入股,保障科技人员和学校(学科)的权益。学科性公司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作价入股,并作为产权要素参与分配,即:为学科性公司提供创新思想的科技人员和学校(学科)均在公司持有无形资产股份。学校持股所获权益全部用于支持学科,形成学科性公司与学科的良性互动;科技人员在利益分配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2.2 学科性公司制的创新性组织制度
学科性公司制是立足于现代公司制基本,基于、科技、一体化战略,对创新组织重构后的一种制度安排。学科性公司制创建了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管理新模式、突出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功能的企业法人组织新模式以及自主发展的大学学科建设组织新模式。
(1)科技管理新模式———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学科性公司制旨在实现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循环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实现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化是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高校科技体制和管理模式必须顺应环境变化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科性公司制就是当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推动学科发展的有效科技管理新模式。
由于缺乏资金、场所等中试条件, 学校有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难以继续扩大研究规模而被迫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不少成果延误了发展和转化时间。“学科性公司制”通过资金的注入和学校与企业、社会合作方式与场所的拓展, 为学校研究成果的中试、扩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使学校的科技成果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成熟, 为学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支撑。此外,“学科性公司制”按照企业化、市场化机制运作, 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学科性公司科技开发的运作过程中,首先是因为有市场需求,才有面向这一需求的研究,因而研究成果一旦成熟,会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市场针对性而得到转化和,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大大提高。
(2)企业法人组织新模式———突出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功能。学科性公司制突破以往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组织模式,突出了知识产出和学科建设的功能。前面说过,学科性公司依托学科建立,它的发展又为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来源,加速创新性科技成果的产出,在两者良性循环发展过程中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学科性公司制提供了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但这不是它唯一的职能。高等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使学生有效地驾驭并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科性公司恰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场所。一般而言公司会吸收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参与项目的开发和研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课堂里难以学到的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极大地培养人才对社会的适应性。
(3)大学学科建设组织新模式———突破以往单一由政府主导的或社会资助的大学(学科)发展模式。学科性公司必须依托学科,发挥学科优势,将科技成果产品化,以开发和经营本学科相关技术产品为主要业务。反过来,学科性公司的发展又为学校(学科)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和适应市场需求的项目来源,使学科获得自主发展的动力,突破以往单一由政府主导或由社会资助的大学(学科)发展模式。
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高等学校也置身于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也有一个求生存求发展的。特别是办现代大学耗资巨大,政府拨款已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这种严峻的形势迫使学校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寻求支持。学科性公司制模式下,学校(学科)通过无形资产入股所获权益全部用于支持学科发展,为学校(学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使其获得自主发展的动力。因此可以说不断面向市场,完善学科性公司制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及其职能拓展的需要。
1
徐红燕,周亚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份制模式的意义、问题及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1(1)
2 周亚庆,许为民. 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
二、宁镇扬旅游经济一体化实行循环经济的价值分析
(一)旅游产业战略价值2014年8月国务院颁发的31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和同时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是一种尊重生态自然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经济。宁镇扬旅游经济一体化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是以资源依托型为主的旅游业保护其核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旅游产业实践价值宁镇扬旅游经济一体化实行循环经济将使旅游企业、景区、企业与景区等各环节实现高效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废弃物、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旅游企业层面上,通过实行微观循环经济,减少浪费,提高效益,同时也可加强三地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品的创新。景区实行微观循环经济,则可改善景区环境,创新生态景区的服务。宁镇扬三地从社会层面上构建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生态服务业、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的产业循环体系,实现整个生产、销售和消费、使用及废弃物回收、资源化、再利用。
(三)旅游产业环境价值宁镇扬旅游经济一体化实行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防治旅游环境污染、改善旅游企业生存环境、保持旅游生态和谐的重要途径。将宁镇扬三地旅游业看成一个可循环的系统,由政府出面共同制定旅游规划和营销方案,防止重复建设及恶性竞争,改善当前旅游企业的生存环境;制定政策法规,建立科技研发体系、教育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废弃物综合处理体系等,真正从公众、企业、政府三方面认识到循环经济的的价值,改善消费观念、防止旅游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宁镇扬旅游一体化运用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议
(一)政府统领构建宁镇扬旅游一体化循环经济体系由宁镇扬三地政府统领,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以循环经济系统为主导思想,制定旅游产业及相关旅游基础设施的各方面规划,完善旅游交通服务网络,规定三地旅游业合作内容和重点合作项目,如酒店与生态农业园区的合作,景区和酒店等企业与科技部门和环卫部门的合作等,防止各自为政、内耗严重以及过多的重复建设,规划一经审定,应具有法律效力。
(二)健全实施循环经济的保障体系区域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还需要政府制定统一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企业评估体系、经济奖罚机制等,消除三地旅游市场的制度壁垒,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加大主管机构的执法力度,加强旅游法规的完善,确保循环经济落实到旅游行业中来,提高旅游循环经济的可操作性。
(三)丰富宁镇扬旅游产品结构目前宁镇扬旅游业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辅之以度假、商务等旅游产品。要加强对生态农业、休闲养生、修学度假等旅游产品的创造,积极创新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文化内涵高、绿色养生性的休闲、度假绿色旅游产品,增加采用循环经济系统的生态景区,向游客灌输循环经济的理念,共同促进宁镇扬地区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塑造宁镇扬高品质整体旅游形象,实施宁镇扬旅游整合营销通过对区域内文化脉络的梳理与旅游资源特色的提炼,宣传宁镇扬的循环经济体系,塑造高品质的整体旅游形象。制定统一的整合营销计划,多种形式并举,开展长期的整体性联合促销。建立优质高效的宁镇扬旅游网站,提供具有信息和服务双重功能的内容,普及循环经济的知识,宣传生态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和部分潜在旅游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