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网络的调研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2、确定调研对象。
3、查询相关调研对象。
4、确定适用的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61-01
一、背景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网络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信息交流等各类型软件及网站。传统教育体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包括基础网络教育、高等网络教育、网络职业培训认证以及网络教育服务在内的互联网教育发展方向,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进行着有益的补充,帮助学生、在职进修生等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
二、研究概要
网络教育大体可分类为职业认证为培训目的的网校、企业培训、经国家批准以提供学历为目的的网络教育学院、不提供学历的辅质的网络教育。
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下,学校为教委主管,家长注重的更多是孩子将来会考上哪所学校,而非现在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内容,导致学校的职能明显而且过于简单,提高升学率,并以此为吸引学生及家长的资本。与传统的学校教育不同,网络基础教育商业性质更加浓厚,更加要求以学员为中心,无法持续吸引学员的网站或软件便会失去生存的基础。因此此类基础教育网站内容灵活多变,免费或收费相对低廉,教育对象广泛,已为广大网民所接受。
三、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分别邀请同学会、某幼儿园学前班家长、某语言学校培训班学员QQ群,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四、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集中推荐的网站及软件包括各种计算机类学习软件、幼儿识字软件,以及QQ应用等。
幼儿识字软件在学前幼儿中使用频率较高,其特点是学习进度可以任意调整,画面及音乐比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符合孩子特性,学习内容较为全面,有语文、数学及英语。
五、网络学习效果的评价及分析
(一)网络中资料很多,但想真正找到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内容却非常困难
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无论是针对儿童还是成年人的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轻易地找到,但能否有效地利用找到的信息,则成为了学员与教育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二)网站很吸引人,但自己不知道该学些什么,怎么学
网络学习软件为了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和点击率,不得不快速地进行内容更新。“高度自主性”的网络学习,对学员的要求不是放松,而是“高度自律”。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下,学员的学习进度往往时刻处于教师的掌控与督促中,而网络学习则脱离了教师的监督,这就要求学员自身不断地设立阶段性教育目标,不断进行自我检测,从而完成有效率的网络学习。
(三)学习效果不明显
不同年龄段的学员,反馈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即“学习效果差强人意”。网络教育发挥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学员也设立了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但学习效果却不甚理想。通过调查反馈,发现某些软件设计过于花哨,以及大多数学员在网络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网络和计算机,是导致学习效果不良的主要原因。
从反馈的调查表中反映的另一个现象是,大多数学员在进行网络学习的过程中,都忽略了“笔记”的作用,过分依赖于计算机的存储功能。也是造成学习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之一。
一、__、__两地急救网络建设情况
委员们一致认为,__、__两地急救网络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具有很好地借鉴作用。
1、政府重视,合理规划,建设起点高,具有示范作用。__、__急救网络是由一个中心、多个分站、多条绿色通道组成。分站为急救中心派出机构,与医院急诊科共同组成区域救护中心和绿色通道。急救中心、分站、绿色通道密切配合,保证急诊抢救各个环节畅通无阻。急救半径小于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政府投入与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相结合,少花钱、多办事。在基建方面,__市政府批准急救中心扩建征地5亩,投入资金20__万元,建设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综合楼;__市政府投资2200万元,征地16.5亩,新建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综合楼。在车辆配备方面,两市能按照国家卫生部规定的5万人口配备一辆救护车的要求,配备高档进口救护车各30辆。车载设备有无线通讯、GPS卫星定位发射电台、起搏除颤器、心电图机、心肺复苏器、气管插管、胸穿、供氧等。通讯设备方面,两市均装备了800兆集群通讯指挥系统(美国摩托罗拉产品),该系统实现“120”有线专线计算机联网数据化,并通过卫星完成监控、定位、大屏幕显示,形成以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分站、急救车辆和医院急诊科为网点,覆盖全市的指挥调度系统。在市内设有3个发射基站,信号覆盖率达98以上。急救中心在对分散执行急救任务车辆实施不间断监控指挥的同时,又保持与政府有关部门、各医院间信息传递的畅达。遇有大型事故,可实现通频同播,做到一呼百应。
急救分站建设,两市在设立分站时,都采取依托医院急诊科,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投入并补充一定设备的办法实现。__市六个分站只增加20__万元设备投入,就盘活了上亿元资产。六个分站都形成了自己的抢救、监护、手术、辅助检查体系;只增加10万元通讯设备投入,就与13个医院急诊科保持24小时联系,协调指挥400名急诊工作人员参与急救工作。
3、院外与院内分开管理,急救流程一体化。__市将急救中心工作范围界定为院外急救,将各医院急诊科工作范围界定为院内急救。虽然急救分站设在各医院,但院外急救归属于急救中心管理,根据伤病员的病情,由急救中心统一指挥调度就近抢救,并结合各医院的专科特点,合理运送伤病员。医院在接诊、辅助检查、抢救各个环节畅通无阻,避免了相互扯皮的现象,也扼制了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发挥了各自的工作优势。
4、政府政策倾斜,稳定急救队伍。因急救中心替政府承担了一部分社会救援职能,不是纯医疗机构,所以,__、__两市把急救中心都核定为全额事业单位。__定编80人,__定编120人。医护人员中,有三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占60。凡从事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在职称晋升上给予特殊政策照顾,放宽条件。准予发放急诊补贴:副高300元/月、中级200元/月、初级100元/月。这样,对稳定急救人员队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当前我市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市区只有一所救护站(即“120”),承担全市的急救工作。多年来,市救护站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卫生局的领导下,较好地担负起了院前急救、社会急救、伤病员转运以及重大灾害抢救等任务,为挽救急症患者的生命,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市救护站1963年建站,为科级差额事业单位,现办公地点设在市卫生局一楼,有9间办公及业务用房,6间车库,建筑面积270平方米。现有人员编制4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0人,且学历、技术职称较低,最高学历为大专,最高技术职称为中级;有国产救护车10辆,心电图机3台,简易呼吸机3台,车载氧气瓶10个,2部普通型急救电话。日常实行3台车24小时值班,急救半径平均20公里,反应时间:市区平均10分钟以上,三环路以外平均20分钟左右。1994年4月,与“110”联动,共同组成服务社会化体系。
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多数设有急诊科,医院内基本都能形成急诊小区。急诊工作有组织领导,有相对固定的医护人员。从医疗用房、医疗设备及床位设置来看,三级医院基本上能满足接收大批急诊抢救病人的需要,有的二级医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接收大批急诊抢救病人的能力较差。各医院均配备急诊救护车,但与“120”救护站,医院之间没有形成统一指挥调度网络。大多数医院救护车基本上作为办公用车使用,有的也用于本院病人接送,出车率不足10,造成人员、车辆闲置。
目前我市遇有突发事故需要急救时,主要由市卫生局临时调度市区“120”救护站和各医院急诊科紧急出动,快速反应能力和现场通讯指挥能力不强。
鉴于我市急救工作的现状,委员们认为:我市急救工作发展缓慢,与同等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见附表),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急救需要,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特大城市的要求极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设施落后。市救护站建站已有37年的历史,至今还没有独立的办公用房,而我省其他城市都相继建设了独立的急救中心综合楼。抢救设备陈旧落后,救护车配备与卫生部规定的每5万人口1辆差距较大。通讯设备没有形成指挥网络。
2、急救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市救护站医护人员紧缺,现有编制已不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人员经常超负荷运转。医护人员仅10人,年龄偏大,平均年龄46岁,50岁以上的就有5人,学历、职称偏低(最高学历为大专,最高职称为中级)。
3、没有形成有效的急救网络体系。目前我市急救工作主要依靠救护站,由于急救服务半径太大,反应时间太长,虽然多家医院都有急诊科和救护车,但由于没有统一急救调度指挥 系统,直接影响社会救援伤病员和院前急救的快速应急反应。
4、投入不足,急救经费困难。急救中心应由政府投资建设,但我市一直未能列入市政府财政预算为差额拨款单位。__、__和其他同等城市政府对急救中心都拨出专项建设资金,每年还向急救中心投入200—300万元。由于我市救护站是差额补贴单位,每年的财政拨款和业务收入只能维护一般运转,基本建设、更新车辆、增添设备困难重重。1999年市卫生局向救护站拨事业费51万元,向市财政申请到用于更新车辆、设备的专项拨款48万元,全年拨款总计99万元。
5、“目前,徐州市交通事故抢救中心”设在某一所医院,不符合就近急救的原则,也不利于伤员的及时抢救。
三、建议
市卫生局根据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对我市急救网络提出了规划目标,具体规定了建立有区域特点的市、县、乡三级急救网络和面向淮海经济区的急救网络。在加强急救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急救车辆、急救通讯联络系统方面也提出了总体规化。委员们认为,市卫生局的规划目标和总体思路基本上是可行的。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同时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特提出具体建议如下:
1、建立健全全市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形成以急救中心为核心、急救分站为枢纽、网络医院为基础的急救服务网络体系。以市救护站为主体,迁址组建徐州市急救中心,急救中心应为直属市卫生局领导的独立机构,不宜挂靠在某一所医院。为有效缩短急救半径,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根据市行政区域划分,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分别在市区东、南、西、北、中几个方位设立急救分站。急救分站应选择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为依托,科学定点,合理布局,减少开资。各分站应为急救中心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和运行。我市的厅直、市属、区属、企业医院,以及驻徐部队医院都应纳入急救网络,急救网络医院要突出专科特色。三级医院应为急救网络的主体,指导并直接参与下一级网络医院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网络医院内应形成急诊小区,开通绿色通道。组建县(市)急救站和急救分站,县急救站应设在县(市)人民医院,县急救分站应设在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卫生局应对急救分站、急救网络医院进行评估和资格认定,以保证急救医疗技术水平和质量。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市卫生局规化在市第四人民医院正在建设的门诊大楼西南部分楼层,建4000平方米的急救中心办公楼,并在门诊大楼顶层建直升飞机停机坪。委员们认为,市卫生局的整体规划是可行的,在整体设计时,要有超前意识,急救中心应形成相对独立的单元,并将行政办公、值班、调度指挥、通讯设备、急救培训用房,以及车库、仓库、汽车修理车间一并考虑,使其形成功能完善的急救中心综合楼。
3、完善急救通讯联络系统。建立全市急救微机联网程控系统,市区设急救“120”专线电话并入市话网,装备800兆以上无线网络集群化系统和GPS卫星定位发射电台,此项资金缺口较大,可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在各分站和救护车上设基地台和车载台,形成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急救分站、救护车和网络医院为网点,覆盖全市的通讯指挥系统。
0 引言
县级政府作为基层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不可或缺的层级,在我国五级政府体制中上承地市、下启乡镇,在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据统计,中国内地有2800多个县(县级市)以及38000多个乡(镇),如此庞大的规模决定了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成败与政府信息化乃至整个社会信息化建设。而电子政务建设运行情况的好坏,不仅关乎政府形象的建设,还影响着政府职能的履行和工作效率。
1 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开始实施“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累计投入电子政务建设资金数亿元,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全省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就县乡级电子政务而言,已经逐步更换或充实了县、乡(镇)电子政务建设的软硬件设施,全县各乡(镇)、机关计算机普及和网络覆盖率达100%,计算机在城镇普及率达75%、在农村的普及率达15%,村级电子政务建设也取得长足进展,75%以上的县都建立了远程教育平台、远教站等。[1]
1.1 政务外网的建设
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包括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外网又叫政府门户网站,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公众的服务业务。2008年2月,辽宁省电子政务外网综合网络平台正式开通,标志着我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初步形成,省内已有59个市政府各委办局、16个区县(市)政府、28个公共企事业单位和一大批省直机关相继建立了政府网站,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全覆盖。政府外网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网站内容日渐充实,功能逐步完善,已初步具有政策信息、视频浏览、文件下载、电子邮箱、网上论坛、便民服务等功能,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联系的又一条方便便捷的渠道。
1.2 政务内网的建设
作为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之一的政务内网,主要是指政务机关的办公业务网、民事网。自2002年底,全省网络电子政务内网已经基本建成,形成了由省市两级横向和纵向区域性网络平台的整体布局。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县级政务内网已经完成与上级党政内网连同,像金融、工商、公安、质监等单位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联网,在信息传递与共享以及服务三农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便民效果,初步实现了业务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计算机化。
2 县级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我省县级市达26个,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存在着严重的信息,基础结构不平衡。绝大多数县级电子政务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服务能力与应用水平很低,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由于受县级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县级电子政务的建设难以吸引具有精通计算机与电子政务知识的人才,又缺乏大量从事网络维护、信息处理的专业技术人员,更缺乏既懂技术又懂政务和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县内从事电子政务人才为数甚少,大多数人不愿意选择报考县级公务员,而更愿意去大城市发展,通常处于“既招不到人,又养不起”的尴尬境地。[2]群众整体信息化和知识技术程度不高,极大地制约了县级电子政务水平的提高。
2.2 资金投入有限
地方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在硬件基础设施的购入、软件系统开发、日常系统的维护以及技术人才的吸收,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而这笔资金单靠县级财政的拨款,几乎是“捉襟见肘”,无法给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2.3 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县级政府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得到根本上的重视,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把建立电子政府信息平台当作一种时髦和摆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或者认为这是技术人员的工作,又或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认为把一些政策法规搬到网上就是电子化政务。一方面是不投入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则是人力物力的投入付之东流,没有充分发挥出政府网站的效能,导致“轻应用”、“空摆设”的局面。
3 完善县级电子政务的对策
3.1 进行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
针对当前县级政府信息化无序和混乱的状况,可以组建专业的县级信息化办公室主管全县的电子政务发展规划工作,对全县的电子政务基础工程进行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明确发展目标。除了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一律公布,突破数据共享的瓶颈,逐步形成“一数一源、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共享局面。
3.2 开拓投资渠道
在县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建设资金款项的来源较为单一,而电子政务又是一项投资周期长、见效时间慢的公益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政府对资金来源的渠道进行扩宽。首先可以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投入为辅的多渠道、多项式的资金投入体系,[3]可以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既可减轻政府部门的预算压力,确保维持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来源,IT企业也可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从而使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其次,还可以大力吸收民间投资,通过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制定有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投融资政策,形成有多种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投资主体和多类投资政策构成的新的投融资体制。
3.3 引进专业人才,加强培训
针对县级政府电子意识薄弱和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首先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电子政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创造条件切实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个人待遇和生活质量,敢于重用,充分调动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应该由省级政府对电子政务的建设每年进行专项拨款并组织县级公务员参加省级电子政务教育培训课程,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级政务部门工作人员电子政务应用能力,结合实际需要建立教育培训知识、教材、课件体系和网上在线学习环境,推行应用技能测试。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行业培训教育机构承担公务员电子政务教育培训的具体工作,将电子政务培训教育内容纳入公务员继续教育的主干课程,做好操作演练和技能测试工作。
【参考文献】
一 传统的调研方法及其优缺点
1.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
第一,二手资料的收集。根据获取资料的性质可以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分为两种,其一是一手资料的收集,其二是二手资料的收集,每种又有不同的具体调研方法。获取二手资料的传统方法有:报刊剪贴法、文献资料法,这些方法实施的主要地点在报刊社、图书馆、统计机构等。
第二,一手资料的收集。市场调研方法主要用于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这也能反映出市场调研方法的优点。用于第一手资料收集的传统调研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
观察法是指调查人员不与被调查者正面接触,而是在旁边进行观察。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被调查者的表现会相对自然,没有压力束缚,所以就效果而言也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传统调研方法。观察法有三种应用方式:直接观察法、实际痕迹法、行为记录法。
询问法,是被应用最多的传统调研方法。询问法包括问卷调查、电话询问、直接提问等,是通过不同形式的问答对被调查者有一直观了解。观察法与询问法主要用于定性的市场调研中。
实验法,是指将调查的范围缩小,通过实验来取得想要获得的结果,然后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出总体发展结果的可能趋势。
2.优缺点
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在中国的数据收集中有相当高的使用率,对需要评估的对象提供定性与定量的数据,供决策者进行参考。但是由于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生硬等特点,导致其存在很多缺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市场调研中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信度低。运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中的观察法时,观察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这些表面现象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正想法、动机等心理层面的问题。所以观察的结果只是对表层现象的记录,并没有真正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的调研,信度很低。
运用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中询问法时,由于当代大学生是接触新鲜事物的一代,对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也很熟知,所以在心理上对市场调研并没有采取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只是敷衍了事。这对准确地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十分不利,传统市场调查统计的结果往往是无用的数据,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实情况的掌握没有起到辅助的作用,失去了市场调研应有的作用。
运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中的实验法时,也有信度较低的这一缺点,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长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受着各种文化的影响,个性张扬、独立,走属于自己的路,所以实验法所选取的样本不能代表大众。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个体,具有独特性,用实验样本来对整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判断是不正确的,从实验法得出的数据也是没有可靠的信度的。
第二,效度低。效度指的是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的效率,无论是观察法、询问法、实验法等所获得的一手信息与二手信息都需要大量时间、人力、财力来进行。对一个问题的调研所需要的周期很长,而且在用传统市场调研方法进行调研的过程中,受不可控制的因素影响很大,被调查者的个人问题、调查者的个人问题以及天气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调查的进度,导致调研的效度低。
第三,广度低。广度是指范围,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只能实现小范围内的调查,面对大学生这样一个大广度的被调查对象,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是达不到全面调查的,所以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使用传统市场调查方法,普遍存在着广度低的现状。
二 网络时代下调研方法的优缺点
1.优点
第一,信息的广泛性。用网络来进行信息的收集是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相比较受不可控制因素影响较大的传统市场调查方法来说,对信息收集的广度性是很突出的优点。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查是全班性的、全校性的,甚至是全国性的,这种大容量的信息收集只有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通过网络来实现。
第二,信息的及时性。传统的市场调查方法所调查的是发生过的事情,且只有发生过的事情才有调查的可行性,在时代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今天,昨天的问题今天再去讨论在很多情况下已失去了意义,所以传统市场调查的延时性对现代数字化的社会是不适用的。而利用网络来进行市场调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信息的传递是实时的、准确的。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市场调研需要及时性与准确性,这样才会得到进行市场调查的有效数据,实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完善。
第三,调研的经济性。在用网络进行调研时,无论是调查者,还是被调查者,一台电子计算机或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在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中,如果是采用观察法,要有数位观察人员,耗费很长的时间进行观察可能还没有结果;如果是问卷调查,需要印制数张的问卷,调查者手拿纸笔对被调查者进行逐一访问。所以,用互联网来进行市场调研收集信息相对来说是便捷性的、经济性的。另外,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用网络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研是可行的选择。
第四,结果的准确性。用网络对被调查者进行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信度高,产生信度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调查过程不必与被调查者接触,所以避免了主观因素的影响;二是配合度较高,不会产生在传统调研过程中发生屡屡被拒的现象。
2.缺点
第一,网络的虚拟性。由于网络固有的弊端,导致网络调研也会有弊端存在,网络的安全性与虚拟性一直是作为网络优点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对大学生的网络调研,会出现冒名的破坏者,或者无限循环者,这将严重影响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网络调研技术有待完善。目前中国的网络调研处于发展的阶段,相关的技术也处于探索中,对网络调研技术、网络调研流程、网络调研规范都没有准确的范本。另外,网络调研人员的调研水平整体不高。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方法创新
在网络时代,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调研方法进行创新,需要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调研方法的创新并不代表着全盘否定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也不是将网络调研方法作为所有问题的唯一调研方法。我们要做的只是对传统的市场调研选择性地运用,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科学合理地运用在新时代的网络市场调研方法之中,取各自所长,去各自所短,将两者进行有机地融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取得准确、有效的调研结果需要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分析多种不同的结果,进而得到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调研结果,这才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研究的根本目的。
1.网络访谈小组法
网络访谈小组,是指利用网络媒介,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讨论。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网络调研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访谈小组的方式,借助实时的聊天工具彼此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调研环境轻松、愉悦,大学生在这样的平台上,会相对真实地展现自我的态度和想法,在沟通的过程中,调查者有机会记录大学生在被调查过程中的真实感受。
2.网络投票法
传统的调研方法中,对被调查者往往提出了很多问题,对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是不相适宜的。此方法通过网站设置针对性的一两个问题,来获取学生相关方面的态度。因为这种方法占用学生的时间较短且打破了传统的调研形式,学生不会轻易出现抵制心理或消极应对,能较准确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想法。
3.网络问卷法
网络问卷法不同于传统调研中的问卷法,网络问卷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采用学生在网络使用中的惯性因素,比如网络用语的使用、美图的编辑优化、网络热点的探讨,通过对问卷进行再设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调研的主题蕴藏在其中,让学生能用网络的心态去回答相应的问题。
4.网络邮件法
网络邮件的方法实质是替代了传统调研方法中的询问法。通过给大学生发邮件、收邮件来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给大学生思考的空间,适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中相对较为深刻的问题的探究,通过邮件进行交流可得到真实可靠的问题答案,且交流的平台是自由的网络,大学生不会感觉受到陌生人的骚扰。
5.网络观察法
据CNNIC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0.3%,较2014年底提升了2.4个百分点,整体网民规模增速继续放缓。并且网上购物人数高达4.13亿。从网民的构成情况看,约有 81.3%的网上个人用户的年龄在35岁以下,而大学生群体更是其中的首要主体。互联网无时间、空间限制,解决了产品服务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时间与距离上的障碍,为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提供了无限可能。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之间的矛盾使得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呈现特殊性,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集中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趋向,乃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的调查和网络消费心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研究对象及工具
(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肇庆市及周边城市大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测试,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0份,有效问卷452份。其中,男生197人,女生255人;大一110人,大二119人,大三123人,大四100人。这样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易于从年级、性别等不同的维度上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研究工具。1.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调查问卷。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与部分大学生访谈,并在文雪老师的指导下编制了更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该问卷共由15题单选组成,涉及对消费方式的选择、经济来源、网络消费的金额、对象、时间、性别差异、资金来源、支付方式及选择网络消费的心理等方面。2.采访、座谈会调查。通过远程视频、实地调研的方法,利用采访、座谈会的方式对网络消费次数过低或过高的大学生极端人群进行调查,了解其排斥或沉迷于网络消费的原因及心理特征。3.实施过程和处理。问卷在肇庆市及周边城市的高校进行派发,问卷填写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的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10和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根据心理学的知识,对采访、座谈会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消费的主体及其阶段性。1.网络消费的主要人群。通过调查研究以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77.7%的大学生更热衷于选择网络消费的方式。随着年级的递进,大学生选择网络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网络消费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网络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在了解和掌握互联网知识方面的困难就越低,也就越容易接受网络购物的观念和方式,网络购物的频率也就越高。2.网络消费的动机及耗费时间。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过程中,有目的地浏览占了53.1%,无聊随便逛逛的占了46.9%。其中,男大学生选择有目的地浏览比例为76.6%,远高于女大学生34.9%的比例。同时,在对大学生平均每周花在浏览购物网站的时间的调查数据中,少于2小时的占41.4%,约2-5小时的占34.7%,约5-10小时占20.4%,10小时以上的占3.5%。由此可见,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过程中漫无目的地浏览网络商品的人数不在少数,其中以女大学生人数最为典型,我们也可以得出大学生网络消费时的无计划性,导致其在网络购物中浪费的时间过多。
(二)网络消费的支出及其特殊性。1.网络消费的支出来源。研究数据表明,在调查研究的样本中,大学生网络消费的支出来源65.04%为家庭提供,19.03%为家庭提供及自身勤工俭学,即大学生作为较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个性上实现了独立,拥有一定的购买欲望,而经济无法实现完全的独立,这使得大学生消费欲望与消费能力产生矛盾,而网络消费则是一种调和方式。2.网络消费的支出金额。根据研究数据,大学生每个月的网络消费金额在100―200元间的比例为47.1%,在100元以下的比例为26.1%,在200―500元的比例为21%,500元以上的为5.8%。由此可见,大学生虽热衷于网络消费,但其消费金额占生活费的比重仍能控制在合适的量内。3.网络消费的支付手段。由于网络消费的支付手段普遍地呈现为货币虚拟化的隐形消费,网络消费的整个过程完全是虚拟化的。48.7%的大学生选择现金支付比网上支付更具现实性,金钱意识更加深刻。比起当面交易,大学生更舍得支付存于电子账户的货币而不是直接给现金。因此,货币的虚拟化是致使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欲望增强的影响因素。
(三)网络消费的对象及其可用性。1.网络消费对象。问卷数据分析得出,男大学生在网络上消费的对象多为日常用品、电子数码产品及虚拟商品,选择虚拟商品的高达21.3%,根据采访得出,大部分男大学生在网络购买的虚拟商品多为游戏金币,女大学生在网络上消费的对象主要是服饰。由此可见,性别是影响网络消费对象的重要因素。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网络消费对象多为服饰、日常用品。2.网络商品的关注点。价格是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关注度最高的。其中,男女性在关注商品的特点时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男大学生比较注重商品的价格、质量与功能,女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商品的外观是否美观别致,以及商品的品牌。因此,女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更具不合理性,过分追求商品的外观及品牌,忽视了商品的质量与价格。3.网络商品的可用性。问卷数据得出,大学生通过网络消费购买的物品,认为很实用的人数占总体的27.9%,认为可用性一般的人数占总体的46.9%,认为可用性较低的占总体的22.8%,其中不曾使用过的人占总体的2.4%。这些数据表明,74.8%的人表示在网络上购买的商品具有实用性,即表明其消费带着一定目的性,而不是盲目地消费。
(四)网络消费的发展倾向。1.手机逐渐成为网络消费的中间媒介。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大学生对手机的占有率基本为100%,说明大学生通过手机进行网络购物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以及可能性。通过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的抽取访谈,大学生热衷于以手机等移动客户端为媒介进行网络消费,以手机为媒介的消费模式显然比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为媒介的消费方式更加地方便快捷。2.网络消费呈现阶段爆发性。在进行网络消费的大学生群体中,保持着持续性购物行为的占43%,阶段性的占57%,而阶段性爆发可分为个体性和群体性的消费。(1)个体性网络消费的阶段爆发性。网络购物行为的阶段性爆发的导火索一般为初次体验到收快递的幸福感,而此个体性问题存在着男女性别上的差异。男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行为后对快递的运送、物流变化普遍关注度不高。而在对女大学生访谈过程中,“期待”是被调查女大学生经常提及的字眼,在拆快递时更是兴奋度增大,获得了实体店购买所不能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而产生这种差异主要在于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在对待网络购物的态度差异。男大学生网络消费观念普遍较为理性化,网络消费的对象一般为生活必需品以及比较常规的物品。而女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购买冲动,消费对象的选择比较随意,缺乏针对性。(2)群体性网络消费的阶段爆发性。网络购物行为的阶段性爆发的主要原因为打折促销季即网络电商的营销策略所带动的网络消费热潮。当各种购物打折广告铺天席卷而来时,大量低价销售的商品以及附送价值导致消费者的自制能力变差,产生消费欲望甚至是“不买吃亏”的意识,加上网络消费的便捷性,因此完成网络消费是一个一气呵成的过程。3.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趋理性化。《消费社会》一书的作者鲍德里亚指出,消费主义指消费目的不是为了实际需要的满足,而是在不断追求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无论是基本的生活消费,还是学习方面的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尽管攀比性消费影响着校园消费,但是大多数大学生还是以理性消费为主。因此,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既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的误区,需要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五)促进大学生网络消费理性化的策略。1.社会对网络消费观的宣扬。中国消费者协会2002年开展了“科学消费”年主题活动,发出以“树立科学消费观念、倡导科学消费行为”为内容的倡议。这份倡议书提出“在全社会提倡科学、合理、发展型消费,反对愚昧、颓废、短视型消费”。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群体,社会化程度以及水平并未达到完全社会化,但是接受社会化的能力却很高,对社会舆论关注度高,能主动接受社会对着自己的影响。从这一方面出发,全社会应营造科学消费的氛围,特别是针对网络消费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或者有意识地主动熏陶自己。社会文化通过走进高校宣传的方式让大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社会文化、感受社会氛围,从而达到价值观上的引导。2.高校对网络消费文化的教育。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与社会消费文化同样丰富多彩。消费文化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以及反映在物质产品上的文化层次和文化趋向”。人们往往把消费等同于经济问题,但消费中暴露出来的奢侈浪费与享乐主义侵袭等问题,这已经涉及到文化层面,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大学生网络消费观的引导教育:(1)开设消费观教育的课程。一门专门普及消费观教育知识的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现实的指导意义。(2)在线教育。在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教育已经影响大学生的方方面面,通过网站的在线学习、互动交流等方式途径提高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引导教育。(3)综合实践活动教育。高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结合的消费观教育活动,更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对网络消费方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网络理性消费观的树立。3.家庭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1)父母的消费榜样作用。家庭消费具有遗传性的明显特征。不同的家庭由于某一民族文化的差异,并受一定经济条件、职业性质及教育程度的影响,由此形成具有家庭自身消费特征的消费特色。而这些具有家庭特色的消费习惯和观念,会在日常消费中传给下一代,给孩子带来深远持久的影响。当大学生脱离家庭进入大学独立生活时,他们的消费行为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来家庭消费特征的烙印。随着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逐渐以网络消费作为自己的消费方式,而之前形成的消费心理也将投射在其网络消费行为之上。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而孩子有着敏捷的悟性和极强的模仿力,这就要求父母在日常消费中给孩子树立科学合理消费的榜样。(2)子女生活费用的适度原则。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父母对孩子普遍比较溺爱。主要表现在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给予孩子充足的经济支持。这种做法长此以往不加以纠正,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失理性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教育在孩子大学阶段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因为大学是孩子开始独立生活的关键时刻,如果在这期间家庭不能引导他们形成理性的消费习惯,对他们的未来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家长应警醒的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与消费收入增多并不一定成正相关的关系,要注重生活费提供上的适度原则,既要满足孩子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又要避免他们乱花钱,使孩子真正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三、结语
为了促进大学生网络消费理性化,社会应营造科学消费的氛围,通过社会文化走进高校宣传的方式,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影响或有意识地主动学习;高校可开设消费观教育的课程、在线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父母则应在日常消费中给孩子树立科学合理消费的榜样,并注重生活费提供上的适度原则。(指导老师:文雪)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5-15].
[2]易菊香,肖海鸥.大学生消费心理调查研究――以吉首大学学生消费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1):64-67.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27-03
2011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中国网民的规模达到了4.57亿,而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言:“互联网正在改变日常生活的形态,也就是说模糊了全球性和地方性之间的界限,为沟通和互动提供了新的途径,并且使越来越多的日常工作可以在网上完成。虽然‘信息时代’尚处于早期阶段,但仍有许多社会学家开始讨论互联网在现代社会后期所具有的复杂意义。”同样,教育研究方法也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传统的调研形式已很难适应当前教育研究的需要,存在调研费用偏高、调研周期太长、调研环节繁杂等一系列问题,再加上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调研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 网络调查法的意蕴解读
任何理论的构建都需要有基本概念的界定,同样要对网络调查进行研究也需要首先厘清网络调查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广义的网络调查应该具有两类不同的含义:一种是以互联网络为手段进行的调查;一种是测量互联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本文所讲的教育研究中的网络调查主要是第一类含义,这种网络调查是指借助联机网络、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在电脑网络上广泛涉及教育问题的问卷,在一定时间内征询应答者的回答,然后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对应答者的意见进行回收和统计,以实现教育研究人员研究目的的一种调查方法。迄今为止,已有的网络调查方法可以分为网络定性调查研究和网络定量调查研究,每一分类又涵盖各自具体的方法。
1.网络定性调查研究
第一,网上一对一访谈。一般采用非结构式或半结构式的访谈方式,主要运用即时通讯软件,如MSN、QQ等软件,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进行访问。使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还可以进行网上调查,语音、视频同步交流,使调查更加形象生动。
第二,网上小组座谈。强调小组内成员间的互动,通过互动以了解参加者针对相关教育问题想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想,从而使研究者了解到参加者的观点、态度和意见等。
第三,网上观察。调查者通过网络观察来研究人们所体现和反映的社会意义。对被调查者行为的信息可以直接地记录下来;研究人员有可能从平常、熟悉的环境或行为中看到不寻常的东西或特点;如果长期观察还可能找到一些模式或规律,并有可能得到一些通常难以接触到的人的信息。
第四,网络文献资料分析。从研究对象的一些电子文档资料中,补充和加深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或现象的理解。这些资料主要包括:记录每天活动或时间的日记或日志、个人的传记、自传、博客等。收集这些资料的方法有两种:请示式的和非请示式的文献资料征集。
2.网络定量调查研究
第一,电子邮件法。这种调查方法是将电子邮件作为传输媒介,附带涉及教育问题的电子版问卷,将问卷直接发送到被访者的电子邮件信箱中,引起被访者的注意和兴趣,主动填答并将问卷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传回。
第二,主动浏览法。这种方法又称为网站(页)问卷调查,是指教育研究人员在网页上设置需要调查的相关教育问题,吸引被调查者主动浏览网站并根据自己对调查内容的兴趣选择回答。为了提高调查的填答率,设计网页时应结合网页设计技巧,将图片、表格、配色应用进来以达到吸引人的目的。
第三,网上固定样本调查法。此方法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调查技术相结合,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如电话或入户访问),征募目标总体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固定样本,样本可能是网民,也可能不是网民。对不是网民的样本户提供电脑和上网的条件(对已有电脑的上网者可考虑不再提供电脑)。
二 网络调查与传统调查方法的差异分析
传统教育研究中使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面谈法、小组座谈法、电话调查法、邮寄调查法、文案调查法等,而网络调查基本上是通过网页或电子邮件进行的。笔者将两者的差异归纳为下表,从调查方法需要考虑的多个维度对网络调查和传统调查进行了比较。
1.网络调查的优越性
第一,调研时效性强。由于网络调查是基于Internet技术的调查,它可以迅捷地实施调查方案,如电子邮件调查法,E-mail的传输只需几秒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邮寄调查方式,其时效性大大提高。
第二,调研范围广泛。网络调查不仅不受地域限制,而且不受时差影响,能在国际范围内开展调研活动,这是传统调查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23-01
一、网络传播为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方便快捷、影响力大等优势特点,也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随着众多武术网站的建立,网络传播与武术传播逐步实现并轨发展。在网络传播模式的作用下,武术文化也呈现出了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中国武术在武术论坛的传播下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彰显出发展的活力。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武术传播对网络的依赖度也将会继续加深,作为武术发展的重要载体,网络技术定将成为促进武术传播以及武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武术文化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一)武术文化资源库的问题
随着武术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发展内涵以及方式也在日益丰富,如何才能够使武术爱好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寻求的内容,并合理利用他们是当今武术文化网络传播的重点问题。如果建立一座完善武术资源库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武术资源库如同一座武术文化的资料库,不仅包含了武术的教学指导、理论研究以及各种拳种流派的相关信息,同时还包括文学、影像以及视频、音频等影像资料和信息,武术爱好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寻找到自己的寻找目标。
(二)高校武术科研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作为中华民族宝贵遗产的中国武术,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属于多学科交叉、全方位立体化的体育项目,高校中拥有雄厚的科研力量以及物质条件,在武术历史的文化、理论以及教学训练方面都具有极强的优势,所以可以实时增强高校武术网站的建设,将众多教授、科研成果、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课件整合起来,建立出综合大型的武术资源库,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还可以为建立武术资源库贡献出素材。
三、武术文化网络传播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武术文化传播者的信息技术
武术文化的网络传播是建立在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之上的,是依赖信息技术的基础而发展的,所以,无论是武术文化信息的制作还是武术网络信息的传递,都对传播者的电子计算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熟练掌握并有所研究。例如,信息处理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的应用,以及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要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够熟练应用。同时,武术文化的传播者要树立牢固的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将武术文化传播的中心转移到武术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上来,武术文化的传播者需要具备武术信息服务的观念和态度,熟练掌握网络用户利用武术信息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二)建立科学的武术文化网站
1.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在数以万计的武术网站之中,武术文化信息的数量浩如烟海,但是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武术信息是重复的,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也给阅读者带来很多的负面情绪。为此要整合好武术文化的相关信息,做好质量把关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武术文化综合资源库,真正意义上地为各层次、各地区的武术爱好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和不道德行为,树立良好的武术文化传播形象。
2.积极树立品牌武术文化网站
武术网站能否长久发展,获得发展优势,不光要明确自身网站的定位以及内容质量,同时也要促使更多的武术爱好者及研究人员认同自身的品牌。但品牌的树立更多的是要凭借网站的质量高低,网站的建设可以与传统媒体进行合作,增强网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武术爱好者以及民众了解网站,形成自己的品牌。武术网站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使更多人关心武术网站的发展,参与到网站的建设中来。
四、结语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对于国人人格的塑造、民族向心力的凝聚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等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发展意义,其传播与发展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我国武术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从最开始搏击格斗发展到如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国术”。网络这种新型传播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对武术发展的限制,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武术传授方式,也使得武术理论的发展达到了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薛文忠,李蕾.论网络媒体与武术传播[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
[2]芦堍.网络技术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11(09).
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 A
一、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的评估
电力通信的可靠性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具有最直接的关联,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密切的关系到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整个电网安全的水平。电力调度通信网络对大大小小的电力部门都有着连接和沟通的作用,是电网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人们对其的安全可靠性作了深刻的研究分析。
二、电力通信网可靠性影响因素
电力通信网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通信系统,影响其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从网络本身的角度可以将可靠性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指通信设备和网络周围的环境,外部因素又能够进一步分为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可控制因素是指通信设备周边的自然条件,比如温度、湿度、防震和防尘等;不可控制因素是指通信设备周边的突发外部事件,比如自然灾害、人为故障和突发事件等。内部因素是指通信设备可靠性、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的组织和维护管理等,内部因素主要受通信技术发展的影响,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地会有新设备和新技术投入使用,从而对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产生影响。一方面,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可以提高网络运行和管理维护的效率,对电力通信网可靠性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新设备和新技术会提高网络的复杂度,随着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必定会给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一旦发生故障,造成的后果会非常严重。
从网络运行的角度可以将可靠性影响因素分为固有因素和性能因素。固有因素主要取决于通信设备可靠性和网络拓扑可靠性,不论网络本身多么复杂,网络单元(节点和链路)发生故障是造成电力通信网性能下降的根本原因,网络单元故障往往是因为设备本身老化(偶发故障)和设备运行环境的变化(异常故障),设备寿命的概率分布可以通过根据统计学原理研究得到,设备由于运行环境变化导致的故障往往原因复杂,缺乏基础数据,难以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一般采用定性描述;网络拓扑结构也是影响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当网络拓扑可靠性足够高时,通信网络中任意2点通信的可靠性才能够高于通信设备可靠性决定的单链路通信可靠性,比如网状或者环形的拓扑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整体的可靠性。性能因素主要体现在网络维护有效性和用户需求2个方面,高效的网络维护管理体系可以减少网络故障发生次数和故障持续时间,提高网络运行的效率,从而满足用户对于通信业务的需求。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一个高可靠性的电力通信网需要有符合技术标准的通信设备、光缆线路和电源系统,要有合理的、具有自愈能力的网络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全面完善的网络维护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只单纯提高通信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可靠性,难以保证网络可靠运行,还需要对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进行定期的故障检测和排查,在网络出现故障后,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定位和修复,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水平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进而实现电力通信网的建设以及运行目标。
三、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工程的研究
1、要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从细致分析来说,通信网络可以分成基础网络、业务网络和支持网络,如果要从更加的等级上来划分,还可以分为长途网和本地网。面向大众用户的应用层面是最基本的业务网,大众用户通过对业务网的使用情况,最后可以总结反映出通信网的可靠性以及服务质量的好坏,所以,将业务网为中心进行研究,可以对基础网和支撑网的可靠性有较大的帮助,可以对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展开全面深刻的研究。
2、要对通信网络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总结。通常,通信网的破坏性作用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分别是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例如像设备出现正常的使用故障,这种情况称之为正常状态。而异常状态指的是人为的或者是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因素所造成的设备故障。我们应该深入的研究通信网的可靠性,提高其运行和质量水平。
四、保障电力通信网络可靠性的方法
1、控制好电力通信网周围的环境,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虽然说很难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以预测到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暴雨、台风。我们可以在这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就做好预防工作,做好防护工作,这样电力通信网就不会R到在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了。至于人为的影响影响因素,可以通过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的安全保扫来解决。对于是工作人员的失误造成的影响,可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减少工作失误的情况。对于人为的蓄意破坏,则需要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保护,加强人员在电力通信网周围巡逻,避免出现人为的蓄意破坏电力通信网络。
2、注重管理和维护电力通信网的通信设备,引进先进的设备。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络的通信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可以保持通信设备的性能和延长通信设备的工作年限。电力通信网络的通信设备的性能的维持才能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心术,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地运行。随着电力通信网络的扩大,电力通信网络对通信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电力通信网络的通信设备要及时更新,确保能够跟上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系数。
3、提高电力通信网的通信技术。现阶段,电力通信网络处于发展阶段,电力通信网络在壮大和发展,这样电力通信网络对于通信技术的要求也会相刊提高。提高通信技术的途径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国家针对国家的电力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研发f}合自己国家的电力通信网络的发展情况的通信技术;另一个就是向其他的国家引进通信技术。不管是自己国家研发还是向国外引进,通信技术都要符合我们国家的电力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保障好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案数。
4、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他们的技能水平。电力通信网络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高低对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系数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因此,保障电力通信网络的可靠性系数就必须要加强通信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加强对通信工作人员的培训,是一个很有效的提高通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的方法。
5、加强对电力通信网的网络维护,进行定期维护。电力通信网络的网络维护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维护可以降低电力通信网络在运营的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进行定期的网络维护,可以及时更新电力通信网络的信息,不仅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还可以在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就能很好有效地进行维修。因此,在进行定期维护的时候要附上记录本,这样电力通信网络的信息才能更好地保存,也方便以后的故障维修和责任承担。
结束语
电力调度通信网络的可靠性是当今社会所要研究的重点,伴随着当今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可靠性的问题也将更加的突出,我们要更加完善的整理出一套管理、运行的体系,才能更好的维护和发展电力通信网络,才能更好的为我们自己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剑涛.全国电力通信网络综合监控管理系统的建立[J].电力系统通信,2002(8).
网络的使用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中学生特别是职校的学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依赖,上网成瘾,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受不良影响。网络成瘾即网络成瘾综合症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1)在心理上对网络有一种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2)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与满足,下网后烦躁不安;(3)在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及与他人交往,以网上虚拟空间来逃避现实环境。网络成瘾的原因可以认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生理上,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高度兴奋而不能自拔,在网络上可以找到成就感;在心理上,网络被当作一种逃避困难、挫折,应付消极、不安和恐惧等情绪的策略;社会上的人际关系复杂和激烈的竞争带来难以克服的压力都有可能让人逃离到虚渺的网络世界,有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中孤独和社交场合中害羞与网络成瘾有关,因为网络可以减轻面对面交往时的害羞。以上这些行为逐渐造成了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久而久之就成了网络成瘾者。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症”的高发人群。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至少有14%的在校学生符合网络成瘾的标准;而在中国大陆,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有数据表明,北京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者约有13万多人,占总数的14.8%。
本文主要调查和研究职校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状况,通过职校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以及与中学生对比,找到网络成瘾学生的特点及促进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接受调查的是我校信息学部和机电学部的05级和04级的学生,共有十二个班级,学生总数为606名。共发出问卷606份,回收580份,其中572份问卷都完整回答了所有问题,回收有效率为94.4%。572份中男生为390人,女生182人,其中符合标准的网络成瘾人数为100人,男生78人,女生22人。他们构成了网络成瘾组,男生成瘾比例为20.0%,女生成瘾比例为12.1%。非成瘾组人数为472人,作为对照组。
调查工具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通过心理教师和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制定了职校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学生的基本情况只需写年龄、性别、每周上网时间,不必写上真实姓名,从而使学生在填写时更积极、更真实。在回答问题时只回答“是”或“否”即可。问卷的具体内容为:(1)一心只想上网;(2)需要增加更多的上网时间以获得满足感;(3)多次努力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不能成功;(4)在努力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抑郁或易怒;(5)上网时间比计划的要长;(6)因为上网,妨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或失去受教育的机会;(7)对家人、朋友、教师或他人说谎,隐瞒上网程度;(8)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根据心理教师和精神科医生制定的标准,以上八条如果前五条全部满足,并且同时满足后三条中的至少一条,就可以断定为网络成瘾。
调查方式本次调查问卷是自评方式,由于被调查的都是本校学生,学生问卷由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发放给学生,并由班主任讲解填写要求和回收标准,并全部在课堂上完成。
数据处理除去无效问卷,共有572份调查数据有效,其中男生390名,上网成瘾人数为78名,成瘾比例为20.0%,女生182名,上网成瘾人数为22名,成瘾比例为12.1%。上网成瘾总人数为100名,成瘾比例为17.5%。
结果
北京市对中学生进行网络成瘾的调查,中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为14.8%,而本调查结果职高学生上网成瘾比例为17.5%,明显高于中学生的比例。从上面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可以看出男生上网成瘾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上网成瘾组与非成瘾组相比较:学生情绪普遍低落,极少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导致性格孤僻内向,学习成绩差,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对调查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
本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学生,其可能的解释是:其一,职高虽然和高中的学历是相同的,学生年龄相当,但是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所以职高的成瘾率明显高于中学生。其二,在生活中,网络越来越普及。职校学生大部分不用上晚自习,且在调查人群中很多学生家长会满足学生购买电脑和网络设备的要求,而同时许多家长不会使用网络,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这是造成职校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网络成瘾构成上看,男生成瘾比例大于女生,且程度严重,与有关研究相一致。可能原因是男生动手能力强,而且相对女生,性格较为孤独内向,从而形成了对网络的依赖。本研究调查了网络成瘾学生的情绪状况及其与网络成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成瘾者的情绪问题明显高于非成瘾者。网络成瘾与学生情绪问题有直接的关系,在学业上存在困难以及一些有情绪问题的学生转向网络寻求解脱,从中找到成功与快乐。网络成瘾组有以下常见特点:性格较为内向,为人处事缺乏自信;对学习没有兴趣,课堂上无精打采;遭受情感挫折,与父母缺乏沟通与相互理解;社交上的孤独,对现实不满;想在网络上找到成功的感觉,更喜欢在网络上交朋友甚至网恋;很多学生经常逃课在家,每天的生活以上网为中心,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睡眠,久而久之性格更加孤僻,成绩下降,与社会隔离,更进一步加重情绪问题,甚至出现付出生命代价的案例。
矫治网络成瘾的对策
作为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网络成瘾的特点及原因,深入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矫治网络成瘾的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学校教育学校在开设网络课程的同时,必须关注网络成瘾现象,为了减少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教导处应组织政治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组织心理教师宣传普及健康上网知识,让学生了解“网络成瘾综合症”的形成病因及危害并开设“网络成瘾综合症”的热线咨询电话,实施正确的上网教育,让职校学生活跃在网络生活中,而不是沉溺在网络生活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关注学生上网的情况,引导学生把互联网作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工具,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要通过大量事实和主题班会课让学生认识到沉溺于网络的危害性,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课余文化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把学生引导到现实生活中来,引导到课堂中来。作为教师还要转变观念,正确对待上网成瘾的学生,对他们一定要加倍爱护,把爱作为教育的基础,绝不挖苦、讽刺。要想尽办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成功的感觉。
中图分类号:TN9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6-0065-02
网络业务的多样化,移动通信技术从3 G发展到4GLTE甚至是现在提出的5 G,云计算也在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这些都导致数据业务在飞速增长,并且伴随着用户的不断增长,从而对现有的承载网络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可以看到目前网络也在不断地进行扩容和升级。IP技术因其全业务综合承载的能力在三网融合中奠定了其不可取代的核心地位。与此同时,光网络技术也由原来的WDM向OTN演进,其单波长承载能力由40 G向100 G进化。因此,IP与光网络结合方案应运而生。
1 当前的技术进展
目前的骨干网是分为两部分来分别进行运维的,一部分是由路由器或交换机组成的数据通信网络,其上运行的协议为IP或者MPLS,另一部分则是由光交换机组成的传输网,其早期经历了SDH以后,由WDM发展至OTN。大量经过相同路径的数通网络的数据连接导致要求光传输网络建立更加高带宽的隧道,因此光层则会按照要求建立这样的隧道以供IP层使用。但目前存在这样的问题,即IP数通网络并不知道光传输层的拓扑和资源信息,以及相关的网络保护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光层来说都是透明的。数通网络只能根据其自身拓扑进行选路和流量工程管理,这就导致了整理资源利用率的低下。
从另一方面来说,光传输网络也不了解数通网络的选路和流量工程信息,因此也不能快速为其提供更经济的底层通道,这会造成会浪费更多的运维费用。由电路型交换向分组型交换演变是通信网络的主要发展方向。光传送网被认为是电信网络中的主要传输方式,其承载信号也由电路型向分组型转换。IP层和光传输层技术的融合使光传输网能更好地承载数通业务。
近几年来有相关资料显示,数通网络和光传输网络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借鉴着对方的技术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并且他们共同承担着多业务综合承载和传送的角色,出现了几十太比特每秒量级的路由器集群。
另一方面,光纤的使用慢慢走入大众的视野,其FTTX中的光纤到户技术,使得我们的上网速度可以达到20 M甚至更高。随着多种业务都逐渐使用IP技术,以及网络层次的进一步的简化和压缩,IP网络和光网络的联合调度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通信设备商对此开始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对该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提炼,希望对IP网和光网络的联合组网能有所贡献。
2 IP与光网络的联合组网模式
2.1 重叠模型
重叠模型也被称作客户―服务器模型,光网络层网络充当服务器的角色,IP网络层充当客户层的角色,两者都有其独立的控制平面。光网络以固定带宽传送通路即光通道的形式为光网络的内部实体提供服务,路由器必须在光通道建立后才能进行IP层的通信,光网络之上的IP数据平面是通过重叠在光通路之上的拓扑实现的,因此,路由器可以被看作是光传送层网络的一个客户机,只和相邻的光网络传送节点直接交互信息,实际物理上的光传送路径是由光网络层决定,而和路由器并无关系。在重叠模型中,IP层和光网络层是相互独立的,如图1所示,这两个网络都会运行其符合本网络特性自身的协议,经过用户网络接口来进行数据的交互,而客户层的边缘路由器和光网络层的设备之间并不交换网络的内部信息,也就是说,各自的拓扑对于对方来说都是透明的。
2.2 对等模型
对等模型是指光网络层的控制功能由IP层来统一管理,并由IP层实施端到终端的控制。在对等模型中,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是对等的关系,每个节点都可以了解到全网的资源状况。在该模型中,路由器和光交换机的控制平面也是对等的关系。因此可以采用一个统一的控制平面来集中管理。如图2所示,在该模型中,边缘路由器可以看到光网络的拓扑,对于控制协议,边缘路由器只需与相邻的光交换机相互连接,使得控制协议能够传播到大规模的网络。光网络和IP网络形成一个集成的网络,统一控制平面维护着全局拓扑并简化了带宽指配过程,光交换机和IP路由器可以完全自由地交换信息并运行相同的信令以及路由协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全网资源,实现整体化的全局部署、流量工程以及网络优化。
但是对等模型也有其不足之处,它为了实现全网的统一控制,需要在整个网络中交换大量的协议控制信息,这样会对网络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两个层面的技术在互通上也有一定的限制;与重叠模型完全不同的是,对等模型向客户公开了运营商的内部网络信息,比如组网拓扑和共享容量,而这并不是运营商希望看到的。
2.3 增强模型
增强模型被认为是重叠模型和对等模型的一种折中的技术方案,这种技术方案认为光网络层和IP层的路由信息是可以交互的,并希望网络模型可以更加通用。在增强模型中,将重叠模型作为对等模型的子集,将对等模型中的路由信息屏蔽,但仍然保持其信令功能就可以实现。在该模型中,运营商可以对内部光网络和IP网使用对等模型,对于外部的客户层网络使用重叠模型来组建。
3 IP与光网络的联合保护策略
在IP与光网络的联合组网中,光网络层只能实现对光隧道的保护,而IP层主要实现对IP层的数据链路的保护。光网络层和IP层的相互独立的保护,显然不能充分的利用资源,因此考虑进行联合调度的方案。由于光层的底层路由的建立,IP网络通过使用转发相邻技术使得路由跳数大大的减少,从而减少了控制协议的交互信息。
光网络层配置M:N的链路保护来实现光层的保护切换,IP层配置重路由用于针对本层故障时的保护恢复。在早期没有进行联合调度时,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经常会出现保护通道长期闲置而其他工作通道带宽紧张类似的问题,从而影响网络的整体合理规划。在IP与光网络的联合调度模型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保护是一种较优的方案,该方案能充分这两层网络其自身的特点,以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并且稳定性能更好。光层的保护倒换非常的快速并且稳定性高,可以考虑在业务建立前提前配置。通过在IP网络和光网络交接的边缘设备的端口上进行相关的设置,从而使得光层保护倒换产生的瞬断不会影响到上层IP层的业务。而我们可进一步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对IP层进行有针对性的网络保护和恢复。
保护策略不仅能对网络中的业务进行保护和恢复,同时也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IP与光网络的联合调度的特性,当在使用联合调度的组网模型后,考虑到光网络会偶尔出现故障,但由其自身的保护机制,从而使得数据业务的传送仍然安全,也就是说不会影响到上层IP网络的数据安全传送。该策略使得网络的稳定性更高,并且也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冗余配置。
4 结 语
IP数通网络和光网络的联合调度可以有效减少IP网络的带宽压力,并且能提高其资源使用率,降低人力成本。从IP网络和光传输网的运维来看,有网络融合的趋势,因此采用联合调度进行管理就很有必要。运营商可以分为三个进行IP网络与光网络的融合。
第一阶段,光网络与广域网结合,提供高带宽、低成本的且易于管理的广域网骨干网络。
第二阶段,将光网络与城域网核心结合,将宽带由骨干网延伸到城域网,供给更多低成本的带宽。
第三阶段将光网络与城域网接入结合,将宽带再次延伸到城域网络边缘。传输网和承载网将相互渗透、和谐共存。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8-0051-01
网络钓鱼攻击通常是电子邮件钓鱼,然后骗取受害者点击恶意链接,最后使用恶意的漏洞Payload攻击受害者计算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员工误点击恶意链接,可能被黑客盗取账户信息,或者电脑被人种上木马,导致企业内网因此沦陷,业务数据和敏感信息也会陷入巨大风险之中。目前,反安全领域中最有效的网络钓鱼攻击就是鱼叉式网络钓鱼,该攻击可以侵入所有的防御层。据统计,约92%的数据泄露事件与社会工程学事件和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有关。
1 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
对于鱼叉式钓鱼攻击,锁定特定目标的攻击,被正式攻击效果很好,可以打败经验丰富的安全专家,因为,这些攻击都来自准备充分,对你的业务很了解的专业攻击者,他们知道你的公司业务,知道你现在所从事的项目,还有你关注的利益,和兴趣,这种攻击比简单的金融偷盗,带来的危害更严重,也更持久。
首先,攻击者会选择一个受害者,比如。然后,攻击者利用动态DNS服务和虚拟服务器来类似的网站。以下就是一个名称相似的网站,攻击是基于假设用户不会注意到URL中的细微变化。
接下来,攻击者会利用Automation Anywhere或Ion等抓取工具或数据采集工具来复制网站中的内容。现在,攻击者就拥有了一个名为的相似网站。下一步攻击者要做的就是将受害用户吸引到虚假网站,以便获取受害者输入的凭证。接下来,攻击者要做的就是利用Foca和Maltego等指纹识别工具采集尽可能多的电子邮件地址。
现在,攻击者要做的就是等待使用合法Contoso凭证的用户登录到虚假网站,以便他们进行采集,攻击者采集到凭证之后,攻击就结束了。
2 鱼叉式网络钓鱼防御措施
1)防网络钓鱼技术
作为网络安全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防网络钓鱼产品和服务在很久之前就已经面市。现在的杀毒软件通常都包括防网络钓鱼功能,而且多数浏览器都自动配备了Google Safe Browsing功能,这样的整合可以提供中等水平的网络钓鱼防护措施,但却远不能帮助企业应对复杂攻击。
防网络钓鱼解决方案可以集成到Web浏览器或以单机方式运行,这两种方法采用了相似的方法来检测网络钓鱼攻击。
2)SSL站点搜索保护
由于多数用户认为有效的SSL证书可以实现更好的安全保障,因此,利用SSL证书的网络钓鱼攻击尤其危险。有些防网络钓鱼产品能够检索超过五百万的SSL证书,以便查找伪造证书。
3)DNS搜索保护
利用这一防护方法,看似与合法网站相似的域名就可以记录到代码仓库。软件每天都会监控DNS注册,以发现特定的警报模式,也可以在通用TLD和.com、.net、.free.fr等注册点探查潜在域名。
4)域名信誉
所有的防网络钓鱼厂商都会收集有关URL黑名单的情报。他们利用信誉分析技术对域名信誉和列入黑名单的一级域名(TLDs)等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有些网站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此类信息,http:///就是其中之一。从这些服务中得到的信息也可以从邮件拦截列表和上报站点中获取。
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多数的攻击者会利用‘用后即丢弃’技术获得域名,用于恶意URL,但是时间很短。因此可以躲过URL黑名单和信息分析技术的分析检测。
5)针对注册商和托管服务供应商的网络钓鱼提示
注册商、托管服务供应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能够持续追踪IP地址、名称服务器和域名查询服务器。他们的防钓鱼软件不断更新,并根据上述信息为用户提供警报。
6)工具栏
目前,各种不同的工具栏都可以安装在当前最流行的浏览器中。这些工具栏会持续监控URL检索,并向软件发送报告,以便匹配基于规则的策略。
7)安全培训防御网络钓鱼攻击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员工安全教育,提高他们对社会工程攻击的认知。提供长期且持续的教育和培训:创建指导方针及公司策略及程序,以保护个人和公司设备上的敏感数据。定期评估内部调查团队,进行实践演练,确保用户拥有有效对抗网络威胁的必要技能。
说到底,用户是最终的安全决定者。安全的好坏最终取决于用户能否以鉴定的眼光阅读所有邮件和警报,并判断信息或链接是否安全。只要决策权在用户手中,网络钓鱼攻击的成功率就会居高不下,这也正是防网络钓鱼行业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原因。企业还将继续寻求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保持强大的安全态势:部署多层端点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加密、强大有效身份的验证和采取拥有高信誉的技术,帮助用户及时发现入侵信号并做出快速响应,增强企业团队的安全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一、自我调节学习概述
1.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产生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提出主要源自对美国三次教育改革运动的反思。由于这三次教改都强调教师、环境和学校的功能与作用,而忽视了学生本身的能动性,因此人们从重视学生能动性的角度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
2.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
对“自我调节学习”,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有不同称谓,目前绝大多数采用“self-regulated learning”一词,国内也有学者将其翻译成自主学习、自我调控学习等。本研究采用自我调节学习。对SRL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看法,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
Zimmerman(1989)首先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指学习者在一定程度上从认知、动机和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参与自己学习活动的过程。
Pintrich认为SRL是一个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
国内研究者提出:自我调节学习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分为认知,行为和动机三个维度。
总之,在定义问题上,不同的理论流派都有不同的视角,存在着不同的侧重点。然而,此理论总是在彼理论的基础之上传承和衍生出来的,理论之间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不同的定义之间并不矛盾,反而是相融相通并相互补充的。
我认为,自我调节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身的学习意志,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不断的自我调节、建构,从而优化学习绩效的过程。它可分为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调节。学习前主要是个体自我调节学习意志(学习动机,兴趣,学习目标等);学习中主要是调节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学习后调节主要是指学习绩效的自我反馈和改进。
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
网络学习行为是指个体在现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具有丰富资源和全新沟通机制的网络环境中,开展的远程自主学习行为、行为发生、发展及变化由个体自己控制。控制能力的强弱受学习者的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效的网络学习行为更多是网络主体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
较之传统学习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行为具有一些新特征: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及网络学习行为文化背景的全球化;网络学习行为情境的虚拟化、多样化;网络学习行为控制的自主化、个性化等。因此,影响网络学习行为的因素错综复杂,外部因素有:网络信息资源、学习支持系统、网络硬件环境等;内部因素有:学习者元认知水平和自我监控能力、学习动机等。
因此,为促使网络学习的真正发生,促进网络学习绩效的提升,不仅要合理整合网络学习资源,优化影响学习者的外部环境,而且要优化内部环境,即以网络学习者为中心和主体,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交流中不断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即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从而不断优化网络学习,不断改进自我的网络学习绩效。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是指身处网络的个体,对自身学习意志,所处的网络学习环境、网络学习心理、网络学习行为和网络学习结果进行不断的自我调节、建构,从而优化网络学习绩效的过程。它可分为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调节。学习前主要是个体自我调节学习意志(学习动机,兴趣,学习目标等);学习中主要是调节网络学习环境、网络学习心理、网络学习行为;学习后调节主要是指学习绩效的自我反馈和改进。由于网络学习环境不同于传统学习环境,因此,基于网络的SRL具有一定的特征。
1.高度自发性。网络环境下的SRL者更加需要激发自己的学习意志,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目标。
2.高度批判性。网络环境下的SRL者需要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越来越强大的浸没感所带来的迷失,因此,一定的批判性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3.高度的自主性。由于师生隔离,网络环境下的SRL者更需要自觉、主动、积极、独立地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4.策略性。网络环境下的SRL者讲究学习策略,自觉运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时间管理、动机管理等一系列学习策略。
5.监控性。网络环境下的SRL者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较清醒的意识,能随时监视并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根据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调节。
6.灵活性。网络环境下的SRL者更需要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时空环境,主动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求助对象,灵活处理自助和他助的关系。
四、网络环境下影响个体自我调节学习的根本性因素(从学习者角度出发)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影响个体自我调节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直接性因素和根本性因素。近年来关于自我调节学习的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研究上,也就是基本停留在直接性的影响因素上。直接因素也源于根本性因素,它是根本性因素的外在表征。因此,对根本性因素进行分析探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性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但凡根本性因素一般都会涉及能力层面。同样,网络环境下影响个体自我调节学习的根本性因素就是个体在网络环境下的自我调节能力。那么,网络环境下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又包括哪些呢?我在自己定义的基础之上作如下分析。
综上可见,处于网络环境下的SRL者需要进行的自我调节包括以下:对学习前的学习意志(学习动机,兴趣等)的调节,学习中的网络学习环境,网络学习心理,网络学习行为,以及学习后的学习结果的自我调节。其中,学习意志、学习心理过程的调节是个体对自我意识和心理层面的认知和调节(而意识和心理是基于认知的),也就是对自我认知的认知和调节(从而实现机体自身的不断建构和和优化),其根本就是个体的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学习环境的调节是指个体对其所处的网络学习环境的认知和调节,而网络学习环境拥有丰富的、共享的、多媒体化的网络学习资源,对学习者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网上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和信息组织的无序性、随机性,容易导致学习者“信息迷航”和“信息超载”,从而影响网络学习的发生;并且资源的泛滥会产生冗余效应和分散注意力效应(斯威尔的认知负荷理论),从而增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影响网络学习的绩效。因此,这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信息素养,即要求个体有一定的信息甄别和筛选能力,而这个能力的根本是个体的批判性的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另外,随着人机交互界面的越来越自然化,虚拟现实技术所营造的越来越强大的浸没感对网络个体的元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由于学习行为是一种外显的要素,受各种内隐要素(遗传,意识,心理等)的影响,是个体内隐要素的外在表征和实现,因此个体对其学习行为的调节能力更多是个体对自身内隐要素的自我实现能力,即在优化的环境下,优化的自我对其内在的自我实现能力。
学习后的学习结果调节,即学习绩效的自我反馈和改进,更多是个体自我反馈能力的体现。因此,网络学习更多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网络环境下影响个体自我调节学习的根本性因素是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个体自我调节能力又主要包括个体的元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我实现能力、自我反馈能力。
为有效开展网络学习,学习者需要从根本着手,积极主动地培养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一方面,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不断建构和优化自身的网络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元认知能力,善于发现自身的学习意志,学习心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积极、主动、自觉地调节并纠正。
此外,学习者要在从事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提升自我实现能力和自我反馈能力,如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合理组织学习资源、选择学习策略、自我评价学习效果,并不断根据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
五、网络环境下如何促进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从设计人员和教学者的角度出发)
我们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强调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其本质就是要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在网络学习环境下,设计和教学人员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平台,促进网络个体的自我调节学习。
第一,将学生视为一个具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主体。
第二,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掌握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能够掌握新的知识、发展自身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影响学生形成掌握目标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的评价。比如,有很多教师习惯于用相对评价的方式去评价学生。即在评价某个学生时,将其放在群体中与他人进行比较,如学习排在第几名,思想品质是优秀还是良好,这就造成学生形成表现目标。如果我们在评价时更重视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与成长,从而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这样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是学生自身的成败经验及其对成败原因的认知,即归因。教师应该注意让学生将行为的结果与努力的程度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第四,相对评价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也多是消极的。因为,把个体放到群体中去比较,会使大部分人感到自己是失败的。即使排在前面的成功者也会因其目标是保持自己在群体中的“先进地位”而处于高度焦虑中,这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及提高是不利的。
第五,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并使用学习策略。教师必须结合学科内容有意识地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认知策略和认知调节策略,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使用策略的条件。
第六,自我调节学习不仅表现为行为操作,而且应该引导其发展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通过自我调节学习的研究,可以提供如何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方式,使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六、网络环境下基于行为分析的自我调节学习绩效评估
网络学习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基于行为分析的网络学习评价旨在通过一系列行为分析来了解学习者内在的学习风格与偏好,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可以使网络学习者有目的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有效地控制学习进程,从而促进其后续学习。
七、结语
自我调节学习(SRL)理论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响应当今“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我国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研究性学习和主体性教学改革主张相一致,它是适合时代要求的学习理论,尤其是在网络全球化的今天,网络学习的普及、SRL理论更亟待大力提倡和深入探究。
网络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网络学习的本质是网络学习者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即身处网络的个体,对自身学习意志、所处的学习环境、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不断的自我调节、建构,从而优化网络学习绩效的过程。因此,有效的网络学习要求不断地改进基于网络环境的自我调节学习绩效。从根本来说,也就是要不断提升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而自我调节能力又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元认知能力、自我实现能力和自我反馈能力。
参考文献:
[1]Zimmerman B. J.Models of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a chievement[M].Zimmerman B.J,Schunk D.H.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New York:Springer,1989:1-25.
[2]Zimmerman B. J.Self-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the emergence of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1990,2,(2):173-201.
[3]Carver C. S,Scheier M.F.Autonomy of self-regulation [J].Psychological Inquiry,2000,11,(4):284-288.
[4]Vancouver JB.Self-regulation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a taleof two paradigms[M].BoekaertM,Pintrich PR,ZeidnerM.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SanDiego,CA:Academic,2000:303-341.
[5]Pintrich P. R.Multiple goals,multiple pathways:the role ofgoal orientation in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J].Journal ofEducationalPsychology,2000,92,(3):54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