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社交礼仪的认识

对社交礼仪的认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对社交礼仪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对社交礼仪的认识

篇1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这一背景下兴起。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在理论上迅速与世界接轨,但在实践中还比较滞后。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便是更加注重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全面、科学的发展。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而教师人力资源位列所有人力资源之首,为社会再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而超出诸如石油等其他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教师自身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将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均衡与科学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意义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把我们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需要一个踏踏实实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得到真切的尊重,即实现“人本位”而不是“官本位”,这就需要政府作出痛苦的抉择,接受外部的批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由“官本位”转变为“人本位”。否则的话,目前大量的人才与资金外流的状况就不会改变。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不断增长,一些体育、影视等明星纷纷取得外国国籍,官员的家属与子弟的移民,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这些人并不看好中国的发展,怀疑它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人力资源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战略,对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怎样依靠人民、如何为了人民、如何由人民共享这些具体实施与操作层面的问题,必须有人来做详细的分解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进,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和口号。而这些都是要由人来做,由有知识、有才能、有道德的人来担此重任。所以,要给予这些人位置、待遇与发展的平等机遇,要有一种环境和制度,以保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中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名。人口巨大的中国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但是我们一直号称的和平崛起却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出现与和平不协调的声音和行动。一方面,的多边化与国际化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错失了很多机遇,这也说明我们在这方面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人才在泱泱大国没能有机会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种悲哀,其实我们有能力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创新模式。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这是我国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强国之路的重要特征。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对社会的独特作用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作用是通过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来体现的。最初象牙塔式的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舞台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日益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加开放的大学校园难免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日益行政化的高校管理很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有学生,又有教师。“官本位”依然会是主流的追求,学术权威往往会屈从于行政的权威。法国的狄德罗曾说过:“除去真理和美德,我们还能为什么所感到?”——那是一个单纯而美好的年代,大学是神圣的,曾寄托了多少圣洁的理想与期待。今天,当人们开始抱怨大学的世俗化的同时,也说明我们教师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大学作为先进的组织,其运行机制与文化氛围应该成为所有其他组织效仿的对象,这就是大学的文化引领与文明的选择与传承功能的发挥。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并至今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高等教育三大职能随着社会变革的需求在不断调整其内涵与外延。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性的合作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比如,美国的硅谷就是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培训力量)、科研为依托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和加速器。而且,因此高校所形成和向社会传播的“文化生产力”氛围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注入更深的底蕴。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依赖于教师人力资源的言传身教,教师对社会的贡献不单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量化指标,而在于教师是如何把孩子们引领上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热爱生命、关心他人等拥有良好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幸福人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缓慢进行这样一个状态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的传播、道德的示范、创造力与心智的开启,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要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前提条件是要让教师在学校得到尊重,让知识在学校得到尊重,学术的事情由学术的专家来决定,而不是屈从于行政权力,改变目前高等教育过度的行政化倾向。

今天,我们慨叹社会发展了,很多人富了起来,有了大房子,有了车,一天忙忙碌碌,但是幸福感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宽阔的大街上车辆的愈来愈多,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污浊;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或逃逸或者更加令人发指的行为;毒奶粉与地沟油,加上各种激素、化肥的蔬菜水果,哪里还有安全的东西,人们无处藏身;道德的沦丧、学位的贬值……所有这些,有人把它归结为教育的失败,这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体制背景下,教育承担不了这么多的职能,仅靠教育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我们把官员的廉政寄托在官员自身的道德品质上一样是不靠谱的。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本身作用的同时,他们是在育人,教师身上的任何瑕疵都会作用于学生的身上,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工作呢?教师人力资源不断地再造与重塑社会人力资源从而塑造民族的未来。同时,教师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她能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选择与传承优秀的人类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而为社会和谐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郑立新,副院长,副教授,从事教育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天翔.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

篇2

 

关键词:教师人力资源 均衡发展 战略资源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纵观企业管理的全部历史,大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这一背景下兴起。中国改革开放后,对人力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在理论上迅速与世界接轨,但在实践中还比较滞后。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便是更加注重个体的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的全面、科学的发展。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而教师人力资源位列所有人力资源之首,为社会再造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而超出诸如石油等其他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教师自身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将为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现实的生产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均衡与科学的发展。 

一、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意义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把我们巨大的人口资源优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需要一个踏踏实实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得到真切的尊重,即实现“人本位”而不是“官本位”,这就需要政府作出痛苦的抉择,接受外部的批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由“官本位”转变为“人本位”。否则的话,目前大量的人才与资金外流的状况就不会改变。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不断增长,一些体育、影视等明星纷纷取得外国国籍,官员的家属与子弟的移民,所有这些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明这些人并不看好中国的发展,怀疑它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人力资源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发展战略,对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重要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怎样依靠人民、如何为了人民、如何由人民共享这些具体实施与操作层面的问题,必须有人来做详细的分解方案,扎扎实实地推进,否则只能流于形式和口号。而这些都是要由人来做,由有知识、有才能、有道德的人来担此重任。所以,要给予这些人位置、待遇与发展的平等机遇,要有一种环境和制度,以保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中国今天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全球第二名。人口巨大的中国自身的发展与进步就是对世界的一个贡献,但是我们一直号称的和平崛起却使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出现与和平不协调的声音和行动。一方面,的多边化与国际化已经成为无法挽回的事实,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错失了很多机遇,这也说明我们在这方面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人才在泱泱大国没能有机会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是一种悲哀,其实我们有能力为人类和平发展提供创新模式。 

人力资源强国思想将人力资源理论与强国思想相结合,创造了一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自身资源与能力开发谋求和平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在我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人口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目的在于解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这是我国有别于传统资本主义国家强国之路的重要特征。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将成为我国寻求和平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对社会的独特作用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作用是通过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综合作用来体现的。最初象牙塔式的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进社会舞台的核心位置,高等教育日益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加开放的大学校园难免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日益行政化的高校管理很难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有学生,又有教师。“官本位”依然会是主流的追求,学术权威往往会屈从于行政的权威。法国的狄德罗曾说过:“除去真理和美德,我们还能为什么所感到?”——那是一个单纯而美好的年代,大学是神圣的,曾寄托了多少圣洁的理想与期待。今天,当人们开始抱怨大学的世俗

编辑整理本文。

化的同时,也说明我们教师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没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大学作为先进的组织,其运行机制与文化氛围应该成为所有其他组织效仿的对象,这就是大学的文化引领与文明的选择与传承功能的发挥。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特别是19世纪洪堡创立柏林大学以来,教学、科研与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并至今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高等教育三大职能随着社会变革的需求在不断调整其内涵与外延。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质性的合作形成良性的互动,这已经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所证实。比如,美国的硅谷就是以斯坦福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培训力量)、科研为依托形成了令世人瞩目的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一个增长点和加速器。而且,因此高校所形成和向社会传播的“文化生产力”氛围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科学的发展注入更深的底蕴。这些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依赖于教师人力资源的言传身教,教师对社会的贡献不单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量化指标,而在于教师是如何把孩子们引领上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热爱生命、关心他人等拥有良好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幸福人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缓慢进行这样一个状态下,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的传播、道德的示范、创造力与心智的开启,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要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前提条件是要让教师在学校得到尊重,让知识在学校得到尊重,学术的事情由学术的专家来决定,而不是屈从于行政权力,改变目前高等教育过度的行政化倾向。 

今天,我们慨叹社会发展了,很多人富了起来,有了大房子,有了车,一天忙忙碌碌,但是幸福感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增长而增长。如今我们面对的是:宽阔的大街上车辆的愈来愈多,我们呼吸的空气越来越污浊;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或逃逸或者更加令人发指的行为;毒奶粉与地沟油,加上各种激素、化肥的蔬菜水果,哪里还有安全的东西,人们无处藏身;道德的沦丧、学位的贬值……所有这些,有人把它归结为教育的失败,这是不公平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体制背景下,教育承担不了这么多的职能,仅靠教育解决这些问题,就像我们把官员的廉政寄托在官员自身的道德品质上一样是不靠谱的。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在发挥人力资源本身作用的同时,他们是在育人,教师身上的任何瑕疵都会作用于学生的身上,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工作呢?教师人力资源不断地再造与重塑社会人力资源从而塑造民族的未来。同时,教师人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她能引领社会的先进文化、选择与传承优秀的人类文明,从而区别于其他生产要素而为社会和谐与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简介:郑立新,副院长,副教授,从事教育文化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天翔.激励机制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 

[2] 吴彩星,杜学元.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意义的再认识[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 

篇3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中第一项评估内容就是职业价值、态度和行为,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是医学生最重要、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品质, 也是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1]。当前医患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正朝着合作式、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转换,因此医院和医务人员作为人文关怀的实施场所和实施者,必然的成为人文教育和人文建设的关键因素。以下将以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为例介绍意大利的医学生人文教育和医院人文建设情况,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1 意大利人文医学教育

医学是人的医学,在行医过程中以人文精神为首要因素,尊重和弘扬人的价值,倡导人文精神。人文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指引。人文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影响着人文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创建于1204年,是世界上建校最早的四所大学之一。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医学院校一样[2],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在医学人文课程设置方面,采用医学课程和文学、艺术、社科等通识教育学科相融合的边缘学科课程模式,开设了诸如情商教育、心理学、法学、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行为医学等涵盖哲学、 文学、艺术、法律、伦理、宗教多方面的学科群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的课程比重较小。进入实践阶段还有关于如何了解你的患者、全面身心护理、如何告诉患者坏消息、临终关怀等类似的选修课程,注重交流技巧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对医学人文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和全程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医学知识,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或让学生阅读并做写作训练,或采取小组讨论,或进行角色示范等。教师的课堂理论讲解比重少,考核形式也不仅拘泥于理论笔试,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学校会安排较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幼儿园、养老院等增加学生对职业的热爱和自豪感。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里活动者一群特殊的学生志愿者被称为"小丑医生",他们装扮成小丑的样子陪伴患者中的儿童、老人,给他们送去欢乐,减轻心灵的痛楚。学生通过参加小丑医生、住院患者生活护理、接送患者等各种无偿志愿活动,让医学生充分的接触患者、与患者沟通,使其切身感受到社会和患者的要求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热爱患者、理解患者、帮助患者的理念和奉献精神。这既是医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也是医德品质和医生素质的培养过程, 将为学生成为住院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意大利人文医院建设

2.1精益管理模式 精益理论最初源于日本的丰田公司,用于解决公司内出现的各种运营危机,创立了以避免浪费、增加效益和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并形成企业文化将其传授给每位员工[3]。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将这种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到医疗管理中,目前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实行的急救分诊管理模式、肿瘤患者就诊路径、药剂仓储管理等都是精益理论实践转化的结果。其核心就是:①尊重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服务品质和服务价值;②避免浪费与重复,包括仓储浪费、工作流程和路径中的人员、时间浪费,患者在非医疗服务上的时间、体力、精力浪费等;③从患者角度讲价值,了解患者的真正需求,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时间、场所、价格和服务品质。其灵魂就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疗规范,而支撑这一灵魂的根源是员工的意识和团队合作。通过使用精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能够帮助医疗机构改进流程、降低成本和增加患者、医护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2.2医院环境建设和就医流程 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由7栋不同色彩的主楼组成,坐落于一座小山丘上。各个临床科室分布于不同的楼区,每栋楼之间相互关联,但又分别设有候诊门诊、住院部、检查室、手术室等,方便患者就诊。为了方便患者出入及辨认,医院大厅除了设有咨询台外,还在大厅的地板走廊上画有7条不同色彩的地标线条,引导患者通往各个楼区及相关科室,简单醒目易于辨认,即便是你第一次来到该医院,只要按线条的颜色和指示方向,就可以轻松的到达目的地。医院的整体环境非常整洁明亮舒适,无论是在候诊大厅、门诊还是在住院病房的各个角落,几乎见不到嘈杂和拥挤。充分体现了对患者人性化及细致化管理。

很多疾病诊疗都有其诊疗路径,并必须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进行操作。比如一位乳腺癌患者,从发现、确诊到治疗,涉及到包括检验、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心理、病理、放疗、整形、康复甚至临终关怀等多个学科,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定期将各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组织起来,制定该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监督实施,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诊疗路径管理,不仅医疗行为得到规范,医疗纠纷也明显减少。临床路径作为全新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其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从急症工作到常规护理工作,从成人到新生儿,其实施病例范围也逐渐扩大,病种已经不再局限于外科手术患者,而是从急性病向慢性病、从外科向内科、从院内医疗服务向社区医疗服务扩展。科学的路径既保证医疗安全质量,也可以降低风险,同时还能极大降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质疑。

意大利医疗保健服务活动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体现在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上,同时也不乏对医护人员的人性化关怀。急诊科设有心理咨询师,他们负责帮助、安抚每位痛苦焦虑的患者和家属,同时也负责缓解急诊医务人员的高度紧张精神状态。对于儿童患者,医院还设有儿童职业体验角,小患者候诊时,可以在这里当医生、护士,玩具娃娃充当患者,玩耍中扮演角色,减少患儿的心理恐惧,以便在诊疗中能主动自愿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操作,同时也减少了医生的非专业服务时间。另外儿科医护人员卡通图案的工作衣也减轻了孩子们与工作人员交流沟通的障碍。

3 对我们的启示

近年来,人文医学在国内逐渐兴起,人文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的学科群,属于医学的一个部门分支,是与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相对应的学科人文医学[4]。医学人文学具有独立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关系和学术科研方法等,立足于生命本体论 注重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5]。

人文医学作为新的学科群出现是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现代意义的医学人文教育主要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而到80年代欧美等西方各国逐渐把医学生职业人文教育融入医学教育体系当中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种主流趋势[6]意大利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特点主要表现为重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方式更侧重当前医学领域的社会问题、伦理和临床问题,课程设置具有从学校到临床的延续性,注重将人文教育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学校教育阶段就注重通过各种模拟课堂和志愿活动,授予交流技巧,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尊重患者和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学校和医院无缝对接,医学生从学习开始的初级阶段到临床阶段的全过程中都会以不同形式接触到患者。近年来,我国医学人文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各类医学院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开设了各种人文选秀课程 ,如文学 、艺术、法学、医学史 、医学伦理学 、医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思想政治课仍属于医学生的必修课。教学也以理论授课、笔试考核为主,教学形式死板不灵活,学生在技能运用方面收益甚小。此外,目前国内各大医院的标本运送、住院患者护理、院内导医、电梯等服务于患者的低技术含量工作,大都承包于社会服务公司,这不仅浪费了医患交流的机会,还容易产生职业歧视,使得医学生也不耻于做这些小事,为将来的医患关系紧张埋下伏笔。

医学涉及人的生、老、病、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锡耶纳大学医院的精益管理模式实际就是人文医学在医院中的体现与实践。21世纪医学走向的轮廓是: 从 "疾病医学"到"健康医学"、从重治疗到重预防、从群体治疗到个体治疗、从生物治疗到身心综合治疗、从强调医生作用到重患者的自我保健作用……这些转向都在提示新医学模式呼唤医师从"只懂病,不懂人"向"既懂病,又懂人"转变,现代医学需要有更高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意大利医疗保健服务活动中的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上,同时也不乏对医护人员的人性化关怀,其核心价值就是将医学从对"病"的关注转向到对"人"的关照。但时至今日,中国医师协会的调查显示, 90%以上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导致[7]。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与患者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这一技能,与专业技术一样, 应该视作是无能力的表现。

人文医院建设既要以患者为中心,又要兼顾激发员工的人文道德关爱,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基于提高医师人文精神和医患沟通技巧的继续教育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刘丽娟, 许劲松, 王悦.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及其评价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1):37-38.

[2]王国祯,龙艺.中外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比较及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6,5(7):631-633.

[3]朱宏,廖四照,王晋豫,等.精益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5):292-294.

[4]叶子辉,王兆良.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之概念比较和价值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11A):30-32.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25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国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德育学说。它脱胎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在其心理学的研究中结合道德教育实践阐发的一系列教育见解。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重视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以及价值的心理学研究,代表人物有卡尔・罗杰斯,戈登・奥尔波特,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德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很有启迪意义。

1 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健康人格的价值追求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注重人的内在价值,主张人性向善,尊重人的生命价值,注重人性潜能的发掘。“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最核心概念。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原为哲学和伦理学中的概念。在哲学上主要指实现人自己的本质;在伦理学上则主要指人的德行在个人行为中的实现,以达到“内在的我”与外在事物的完美统一。最早自我实现概念是由德国医生哥尔德斯坦在他的《机体论》中提出的。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各自都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自我实现心理学是由人性观(性善论)、价值观(潜能论)和动力观(动机论)三大理论支柱。性善论说明人性是积极的、有建设性的、乐观的;潜能论说明人的价值是内在的、固有的、有倾向的;动机论则说明人的活动是有追求的、有动因的并有内驱力的。三者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的直接基础是他的动机理论。他把人类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指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要;一类是成长需要,指由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他认为如果人的生理需要基本满足之后,更高一级需要将会起主导作用,作为主要动机支配人的行为。马斯洛为了揭示这种自我实现的机制,把人的需要自下而上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又增加了认知和审美两种需要,将这两种需要安插在尊重需要之后,自我实现需要之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许多情况下不仅某些需要的先后顺序会出现逆转,几种需要会同时起作用。自我实现在马斯洛看来就是完满人性的充分实现。罗杰斯提出了人类有机体最基本的动机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的观点。他认为自我实现倾向不仅是人类所具有的本性,在更具普遍性的意义上,是一切生物都具备的基本倾向,是最能体现生命本质的生物特性,人的各种不同需要的满足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部分满足。每个人都以独特的方式知觉世界,自我概念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个体直接的机体经验,另一方面取决于别人的评价,所以说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直觉、态度等实际上是一个人自己的集体经验和别人对他的行为评价相结合的产物。自我概念直接影响个人对世界和自己行为的认知。一个人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越接近,他就越感到幸福与满足,这是人格健康发展的标志之一。罗杰斯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完整的人”,即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会一体的人,也就是知情合一的人。这种“完整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价值”,它是存在于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及其变化与主体需要相一致、相适应的性质和程度。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需要,同一主体在不同的阶段和状态下也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价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客体固有的属性对价值起着客观的决定作用之外,主体的需要往往影响其对客体价值的判断。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对客体价值的认识、态度和观点,它支配和影响着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决策过程和行为选择。在高校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多完善,如果把教育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价值影响的过程,所灌输的价值内容和方法缺失人性的本质内涵,把价值观教育的“理解”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识”过程,忽视了德育“它还要经由人的自我意识建构才得以凝聚形成个体的德性”,那么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流于形式。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既不能把它单纯地看做外在的施加影响的过程,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仅仅是内在的需求而引发的动机而致,应该把它放在人性的维度或者说人的发展角度去理解。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理论启示我们,重视个人的需求、满足合理的需求、引导高级的需求是价值观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方法。“高层次需要是教育对象在社会实践、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中形成的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需要系统,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持久性、不变性,不断地向上向前发展。”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我们在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有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纵向有机整体,也需要从横向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的高级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要把个人的需要和利益融入到社会要求和利益中,在满足社会要求的过程中满足个人需要,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 主张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就是把外在的价值观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再由个体内在的价值观认识转化为个体外在的行为,然后再作用于社会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在价值观的内化形成过程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主体的认知因素,二是主体的情绪因素。认知因素强调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接受能力,而情绪因素则是主体对价值观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这种需要直接关系到主体对价值观接受的意愿程度及行为取向,因此是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否有效的关键和难点。价值观教育要促使个体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不仅要重视其理性层面的提高,更应加强其情感层面的认同,唤起其情感的需要。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首先从感情上关心或者关注某一事物,才有可能运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衡量和判断,进而才能把价值判断变为自己的行动。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增强实效性,就必须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倡导的正是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发展出人本主义的课程,主张开设“并行课程”,包括:一是学术性课程,是指理解和掌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知识的课程。二是情感课程,是指健康、伦理及游戏这一类旨在发展人的非认知能力的课程。三是体验课程,是指通过人事与情感的统一旨在唤起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以实现整体人格发展的课程。主张认知学习必须与情意、情感相结合,心智发展必须同情绪发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态度、品德、价值观念等。同时在教育中建立一种接受气氛,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体验中表达自我情感,教育者接受并理解各种情感。然后,组织受教育者鉴别和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实践中实现情感参与和渗透。最后,受教育者主动探索自己所爱的事物,并做出选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要把握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辩证关系,对于割裂或忽视某一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一方面,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把握大学生的情感的特点与表现,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大学生愉快、信任、感激、热情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将这些积极的情感体验融入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中,意识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行事,能为自己成长成才起到指引和推动作用时,大学生才会在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起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并将正确的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因此,我们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才能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才可能启动其情感,才可能强化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自身政治认知和道德认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并升华为相应的政治信念和道德信念,同时外化为政治行动和道德行为,避免出现因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导致出现认知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情绪抵制的现象。

3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促进作用

人本主义德育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教育者的促进作用。罗杰斯认为学生都具有内在的学习动力,教育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压抑,就好比给予求知的种子以自由舒展的土壤、阳光和空气,一旦条件具备,就会自主地发芽生长,而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营造这种促进学习的气氛。教师不是专家,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促进者”。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不取决于教师“教”的水平,也不取决于教学的客观条件,而取决于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态度特征,其中最核心的几条态度就是真诚、关注和同理心。真诚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间的以诚相待,对方都应将其真实的思想、情感坦率地显露出来,促使学生获得真正的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即对他人的理解)。关注意味着教师必须对学生有根本的信任和认可,教师对“作为具有他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的学生的完整性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同理心意味着教师不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性作判断,不对学生作定性评价,而只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在创造这种新型的气氛和人际关系中,还要有一套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是:第一,主动倾听。对学生表达思想或情感作出积极的反馈,使学生觉得教师正在倾听、关心、理解着他的感受。第二,理解和把握教育过程。教师必须设法保持教育过程的自然性,从而使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为仿佛是碰巧发生的事,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作出过分的指导和过分地作出概括、总结和结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有着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如果直接照搬这种“非指导性”的教育主张,缺失了价值内容,必将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那么这种模式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意义何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更重要的影响体现在关于人的行为、教育目的、学习过程、师生作用、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新观念中。罗杰斯曾指出,“非指导性”教育“不是一种方法或教学技巧”,它代表的是一些普遍原则,是“一些并不那么容易获得的价值观念。它强调个人尊严、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意义和创造的乐趣。它是建立在民主和个人权力基础上的哲学”。因此,人本主义德育对于我们的启示在于要积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知识信息爆炸、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学生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知识,主体性在日益增强,教育者的权威感正在日益受到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该与这种民主平等的时代特征要求相呼应,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需要教育者成为“促进者”而不是“道德执法官”,建立一种真诚、关注、理解的人际关系。罗杰斯认为,在教育中坚持这样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但教师如果坚持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襟怀坦白,真诚相待,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珍贵难忘的心灵交融。教师借情感的基础,以完整的人格、整体的精神,参与到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之中。这样,教育的力量才能真正地作用到学生精神的整体发展上,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到发挥,有助于完整的人的培养。

4 结束语

当然,对于人本主义德育理论的探讨和研究并不是主张对其理论的回归和追随,而是在可操作的范围内,汲取营养以发展当下的教育。因此我们在对人本主义德育的借鉴中也要认清它理论流派的不足之处,如它以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作为理论依据,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过分强调个体,难免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自由化的教育,忽视计划性和领导性,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等。因此,我们在价值观教育中借鉴西方教育模式应该要有选择性。

参考文献:

[1]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论评[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53.

[2]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224.

[3]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7).

[5]许平.当代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2).

篇5

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人文、艺术、科技、经济等诸多领域,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才培养在实践应用技能的全面性上需要有更强的体现。因此,立足于社会发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诉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已经成为目前高等学校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正视与思考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通过探讨包豪斯的成功教学理念,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模式,以期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一、包豪斯的教学理念

包豪斯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它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贡献是巨大的。总结起来,包豪斯在教育理念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整合、实用和创造三个方面。

(一)整合观

包豪斯打破了将“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截然分割的教育观念,提出了“集体创作”的新教育思想。包豪斯建立之初,第一任校长格罗皮乌斯就明确指出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为此创建了“作坊式”的教学模式——将建筑师、艺术家、手工匠人集合到一起,共同指导和支持学生完成设计任务。包豪斯这种围绕设计任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学方式直接而又深刻地切入了设计教育的本质,成为今天工作室或实验室制教学理念的源头之一。

(二)实用观

围绕着“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包豪斯除了在学校内设置作坊、车间外,还积极倡导学生参加与专业学习有关的社会活动,尝试建立与企业、社会的联系。格罗皮乌斯曾经讲到,包豪斯所有的课程设置均显示出以现实问题为依托的教育价值观,激励学生去克服内部和外部的一切矛盾,也正是基于此,包豪斯会极力保证其实际的委托任务。这样做的结果是,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把他们的工作付诸在实际的项目中。这种教育模式的探索为后来的设计教育开辟了崭新的思路。

(三)创新观

包豪斯的倡导者始终坚持“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教学思想,为现代设计教育树立了良好的示范。从包豪斯的课程体系中,我们不难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包豪斯坚决反对把风格变成僵死的教条,认为设计只有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倡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

二、包豪斯教学理念对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包豪斯作为设计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虽然已经过去了90多年,但其对新教育理念的开创和坚守,时至今日,对于设计教育仍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应当借鉴包豪斯探索性的教育精神,辩证地继承和发展,寻找适应自己的教育之路。下面,笔者针对目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谈“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从做中学”,来弥补现有的教学模式的不足,完善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

(一)理论教学体系注重与校内工作室的结合

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把设计思想和理念变成现实,把抽象的理论物化为具体的形象的能力。因此,学生除了能熟练地进行工程图、模型等表达设计外,还应该参与到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包豪斯宣言:“学校必须被重新吸纳进作坊里来。”从包豪斯的课程设置上,我们能看出其非常注重学与做的结合,“作坊式”的教学模式就是其教育理念的一大重要成就。这提示我们,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充分利用校内工作室,多层次地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首先用于校内工作室或实验室的工艺实践,证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后,才能算是设计任务的完成。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形而上的“乌托邦”结合到学以致用的“庖丁解牛”。从做中学,以理论认识实践、以实践推动理论的互动教学过程必将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与校外企业的结合

学生应用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实践性课程的学习与重视。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安排实题实做的课题是最合理的选择,以项目驱动教学的方法往往能够极大地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内涵。尤其是专题设计课程和毕业设计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参与设计活动的全部过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无疑是全方位的。学生通过实际体察,接受市场的考验,这样大大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真正实现教育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同时,学校还可以针对学生实际能力和企业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与企业共同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携手合作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今天的我们和当年的包豪斯一样,面临着一个教育体系变革的年代,包豪斯找到了适合时展的解决方案——工艺技术与艺术结合并举的方式。而我们所处时代的复杂程度要远远超越包豪斯的年代,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目标的提出是出于当今社会对艺术设计教育诉求的正视与思考。包豪斯的余音启示我们在教学体系改革中“从做中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实现的道路必然曲折,但是笔者认为,只有深刻理解和运用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开创精神,才能真正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要求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25―04

一 引言

厄内斯特•凡•格拉塞斯菲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以下简称“格氏”)是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为建构主义理论确立了基本原则并使建构主义得以迅速崛起[1]。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影响较大,许多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评述和研究[2]。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关于知识的本质、获得途径以及学习本质等一系列观点与传统客观主义认识论大相径庭,国内学者对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持有不同的观点[3][4]。同时,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的严重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浓厚相对主义色彩促使我们有必要对其认识论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格氏的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关于知识和学习的基本观点

格氏认为,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建构是通过新知识与以往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认知的机能是“适应”并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认知不是发现本体论意义之外的现实。格氏认为,应该用“生存力(Viability)”代替真理标准,强调知识应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或能够提供有关经验世界的一致性解释[5]。格氏关于知识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1)知识的本质是主观的;(2)知识的内容代表着经验世界;(3)知识获取途径是认知主体的积极建构;(4)知识的形态是动态变化的;(5)知识的功用是为了生存。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不否认外部真实世界的存在,但它强调人们是通过理解这个世界而建够自己的真实世界。认为知识建构是一个人的先前经验、认知结构和具体的真实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格氏认为,学习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是结构决定的自组织循环过程,是新知识与旧经验的冲突,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同化与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格氏同时认为,学习者本人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是认知主体自我控制和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两个并行过程。学习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应用的能力,保证学习者作为自生产系统去应付生活” [6]。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1)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或外显行为的改变,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主动且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信息,建构事物意义。(3)学习不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学习是为了保证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是提高适应生活的“生存力”。

三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论特征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是人们对人类知识内容、获得的途径等方面的看法和观点。人类的认识论立场分为预成论和渐成论两种。其中,预成论包括主观主义先验论(知识预成内)和客观主义经验论(知识预成外)。主观主义先验论认为客观世界是人脑的产物,是“我思故我在”。客观主义经验论认为客观世界不依赖人的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机械的反映。渐成论是一种介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第三种认识论,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虽然流派纷呈,但他们都认为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的。

1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虽然与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但其不是主观主义认识论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包括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不是客观主义这是公认的。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明确地提出反对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及其各种变式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并以此为自身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关键的理论基础[7]。然而,对于建构主义特别是格氏激进建构主义是否等同于(或是一种)主观主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等同于主观主义,那么研究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失去意义。笔者想说明和论证的是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虽然具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不是主观主义。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是通过划分“实在”和“现实”的概念来区分认识主体的认识和构建的范围[8]。格氏关于“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了世界”的观点,实质上是指人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了对世界的认识,或者说人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了对世界的描述,即他们所指的“实在”部分。“实在”是认识主体所经验到的,是已知;“现实”是认识主体尚未经验到的,是未知。然而应该看到,随着认识的发展,“实在”的边界在拓展,“现实”中的部分将逐渐进入“实在”,为认识主体所认识和建构。对认识主体来说,虽然“实在”不能完全穷尽“现实”,但随着认识的发展和深入,“实在”的范围在扩大,“现实”中部分会进入“实在”中来,这样,“现实”(部分)将由未知变为已知,如图2 所示。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并不否定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现实的存在,但它只关注经验现实(即“实在”)。因此,只要理解“实在”与“现实”的本质关系,就能够知道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关于“客观实在是不可及的”观点不是不可知论,客观现实(主体未经验的部分)也将能够被认识。

格氏强调他不是一个唯我论者,“主观性决不与任何一种唯我论的变式相同,他的认识论的主观性仅仅涉及到经验获得而不涉及到‘实在’的产生”[9]。对此,格氏说:“我从没有否认过绝对现实的存在,我只是如同不可知论者一样,想说明我们没有一种认识现实的适当方式”[10]。由此可见,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只是不涉及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众所周知,主观唯心主义是“心外无物”,是否定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因此,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的“不涉及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不等同主观唯心主义的否定客观实在,其“不可知论”不等同于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因此,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不是主观主义。

2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具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具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这既是许多学者将其等同于主观主义的原因,也是我们在应用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时需要谨记的。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具有强烈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1)在“主体和客体对知识建构中的作用”问题上,格氏特别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性;(2)在“知识是如何建构的”问题上,格氏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知识具有情境性,个体性和主观性[11];(3)在“主体建构的知识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构造客观世界”的问题上,格氏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建构的知识既不是反映客观世界,也不是构造客观世界,而是构造主体的内心世界;(4)在真理问题上,格式激进建构主义不关心知识与客观世界是否一致,是否“真”,而是把知识看成是经验世界而非本体论世界的体现,看成是适应的结果,不追求“真理”,只能评价知识的一致性和生存力,它否定真理或科学知识的永恒性[12]。格氏同时认为激进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而在认识论中,客观主义的对立面是主观主义。因此,格氏的激进建构主义带有强烈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正如前面所论述的,格氏建构主义观点虽然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不能认为他的观点就是主观主义,因为主观主义认为知识源自人的心灵,否认知识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3 格拉塞斯菲尔德激进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论是一种渐成论

由格氏关于知识和学习的基本观点可知,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不是预成论,而是一种渐成论和建构论。将格氏所持观点与认识论分类相比较发现,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极端建构主义理论(extreme constructivism),是最靠近主观主义的建构主义。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在认识论连续体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

四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认识论视阈下,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两方面。

1 丰富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二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其中学习理论主要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虽然偶尔也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但并没有把它作为核心指导理论。第三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以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和系统论。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和结构不良领域的教学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3],促进“以学为主”的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

2对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各环节实施的影响

教学设计模式就是在教学设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传统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要素,每个要素中包含各自子要素。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对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中各要素的影响和改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有助于教学目标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格氏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知识的自主建构,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理解。他认为学习一般无法预先设立学习目标,如需设置,应设置多样、灵活的教学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修改和完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标。

(2)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有助于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真实性。对于学习内容分析,格氏认为要明确学习知识的内容和类型,设计任务时要根据知识的内容和类型不同将学习内容嵌入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不同要素中去。为学习者提供难度适当的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学生自我维持的过程,有目的地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

(3)重视学习主体个性特征,注重分析学习中个别差异,有助于加强对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分析。格氏认为,学习者个体差异与每个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有关。人们能否正确建构某一材料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有没有能用来同化这些材料的相应观念。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习主体个性特征分析,注重分析学习中个别差异。格氏在教学(设计)中强调主体(学生)对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在分析学习者特征时虽然要涉及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但他更强调与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

(4)加强学习情境设计、重视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格氏认为,教学活动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即新旧经验)主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加强学习情境设计,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应主要考虑学习情境的背景、学习情境的呈现和模拟、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以及学习任务与学习情境相融合问题;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知识内部的相互联系、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过程的完成。重视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积极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所学知识相会印证;设计归因策略,维持学习者的兴趣、动机和毅力,发展学生自我控制的技能。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5)为评价方式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传统教学设计的评价是以学习目标作为评价的标准,强调评价的客观性。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对教学评价的影响主要在确定评价的目标方面,由于学习是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他认为学习者是对自己知识建构的最好评价者,应该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要较多使用自我分析。重视评价方式多样性,积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小组间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

五 应用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上还只是一种反省工具,而不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激进建构主义本身并无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它只是一种认知和学习的理念。特别是其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浓厚,因此在应用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容易忽视知识的客观性,我们在以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目标,避免将教学目标虚化,同时使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可变化性和整体性,充分考虑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评价时,应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手段,在评价实践中避免陷入无标准的虚无主义。

2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更强调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很少考虑知识的客观性。在教学设计中几乎不考虑具体可操作因素,学习过程充满了不可把握和不可知的因素。因此,应该坚持客观的、确定的、相对稳定性的知识观,在设计学习策略时,在充分考虑学习者能动性的同时,尽可能使教学策略具体化,并提供多种设计方案,加强协作学习策略设计,使学习者个体知识与社会知识相一致,促进社会知识内化和个体知识社会化。

3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既可以从主观主义立场和视角去理解,也可以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去解析。而只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去理解和应用激进建构主义,才能使我们汲取激进建构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在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不会滑向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不会走向唯我论;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会出现极端的做法或走向误区[14]。

六 结语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是一种渐成论,但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对传统教学设计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模式等方面,对第三代教学设计有较重要指导意义。由于他的观点强调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这有助于教学设计模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模式的转变,对我国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影响。然而必须看到,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在教学设计中过分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容易忽略认知对象(客体)对学习的制约作用,这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避免。

参考文献

[1] Schmit. S. J. The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New Paradigm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Discourse[A]. In S. J. Schmidt (Ed.), The Discourse of Radical Constructivism[C]. Frankfurt, Germany: Suhrkamp,1987:11-88.

[2] 龚道明. 激进建构主义教学观评析[D]. 西南大学, 2008:10-29.

[3][4] 张桂春.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影响 [J].教育科学,2010,(6):15-18.

[5][6] Glasersfeld, E. V.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 [M]. London: Falmer Press, 1995.

[7] Glasersfeld, E. von. Key Works in Radical Constructivism[M].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2009.

[8][9] Glasersfeld, E. von.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deas, results, problems[M]. Frankfurt, Germany: Suhrkamp, 1998.

[10] Glasersfeld. E. v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eaching[J]. Synthesis, 1998, (80): 124-131.

[11] Glasersfeld, E. von. Limits of understanding [M]. Bern (Switzerland): Benteli Verlag. 1996.

[12] Phillips, D. C..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tivism[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5, 24(7):5-12.

[13] David H. Jonassen.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Outcome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1)65-94.

[14] 何彤宇,蔡立媛.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以建构主义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反思[J].教育探索, 2008, (9): 57-58.

Analysis of the Epist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 von Glasersfel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s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TAN Jing-d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20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E. von Glasersfel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s basic perspectives about knowledge and learning, we analyze and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stemology of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viewpoints.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is neither subjectivism nor objectivism, it’s an epistemology existing between subjectivism and objectivism, and its epistemology is a kind of epigene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stemology of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have a strong color of subjective idealism and relativism. The influences of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abbr. ID) lie in the ID’s theoretical basis and its procedure model.

篇7

一、强化高职院校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水平

礼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是一种行为规范,可将其列入道德范畴。礼仪简而言之就是“恭敬辞让”,其本质就是尊重别人。也就是说礼仪是现代社会道德观念的化身,是道德的具体体现。[1]高职院校的学生接受的教育较多,对道德有着自己的认识,但是传统教育一直弱化了道德教育,尤其是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教育,使得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良好的道德习惯。因此,怎样使得抽象的道德能够具体化,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礼仪的内涵,将其付诸于实践,成为了当今社交礼仪课程的关键所在。

(二)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存交往能力

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制约着现代生活,而人们的日常社交就是通过礼仪来进行规范的。开展礼仪教育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交能力。礼仪对个人在社交中的行为提出了“举止不出格,谈吐不失礼,交往不失态”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能够提升一个人的外在气质,也能够使其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精神气质,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从而营造出和谐共处、彼此信任、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2]

(三)有助于塑造高职院校学生的良好形象

高职院校除了要关注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程度,也应重视学生的文明程度,将其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处于同一水平上。利益作为外向的表征,能够表现一个人的内在的素养、情感,并通过行为、服饰、语言、姿态、表情等最终具象化为直观的礼仪。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向高职院校学生传授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促进他们的全方位的健康成长。

二、高职院校社交礼仪课程整体设计的构思与改革措施

(一)讲好第一堂课,调整教学内容

礼仪是沟通技巧、行为规范的一种外在表现,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教学要从学生心理出发,深挖其内涵,使其能够主动地融入到课堂中来。社交礼仪课程的第一课非常重要,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笔者认为,第一堂课可以总结概括为八个字:“慎独、二勿、三省、四非”。这八字箴言能够强化学生自律自重的观念。除了要尊重他人,更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只有强调尊重的相互性,才能真正与他人和谐相处。这八个字容易记忆,通俗易懂,接受性强。虽表述简单,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

(二)调整课程设置,提高礼仪课程的教学地位

首先,高校应该开设专门的社交礼仪课程。第一,对于文科院的学生应该将其纳入公共基础课。在所有专业学生的范围内开展社交礼仪教育,使得全校师生都对道德礼仪有着充分的重视;第二,增加社交礼仪公共选修课的人数容量,能够让更多的学生选择这门公共课,使得道德礼仪规范在每个人心中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和通识;第三,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宣扬社交礼仪的重要性。可以开展礼仪知识讲座,观看礼仪录像、表演,小品,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影响。礼仪的重点不应该放在教育上,而是在渗透上,学生将认知内化为自身的感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践。

篇8

社交礼仪的内容很广泛,很深刻,它直指着我们文明修养,蕴涵着我们的文化素养,解读着我们的人格和心态,标显着我们的人生品味。

人类礼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礼之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仪便产生和发展起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源于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

社交礼仪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相互交往的规范,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载体。在社会生活中,社交礼仪有其重要的功能。

(一)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交流、传递是时代的特点。交际过程中,是信息双向交流、传递、互动的过程。社交礼仪作为人们内在涵养、素质、意向、心态的外在显现,无不传递这样或那样的信息,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利用,成为互相了解、认识的一种手段。社交礼仪首先传递出交往个体自身形象的信息。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初交,形成最初印象的因素主要是认知交际对象的外部线索和资料,这通常经由语言和非语言的途径获得,并且以非语言为主。而所有这些信息,大多数可通过社交礼仪传递出来。而秘书在交往中的信息传递作用尤为重要,他既要负责纵向的上下级的信息传递,又要有横向的公司间的信息传递。社交礼仪也能传递出对彼此关系、合作和利益的暗示或承诺的信息。

(二)感情交流的功能。感情是维系人们相互关系的黏合剂。在社会交往的大多数场合,施礼并非纯粹的礼仪之举,而是借以表情达意的方式。交往中,人们也常常有意无意地由他人对社交礼仪的遵照履行以及自己所受到的礼遇,来分析和判定这其中折射出的对方的心态、情感和意向,而后便会产生一定的情绪体验。

(三)行为调节的功能。社交礼仪侧重反映人们的外在行为规则,对交际行为具有规范、调节的功能。在社交礼仪形成、演变过程中,任何礼仪的出现都是以现实社会中最符合当时价值标准的模范行为为原型,以此加以衍化,从而发展成为一套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程式;任何形式化了的礼仪,又反过来规范、约束人的行为,从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文明人。可见,行为调节是社交礼仪的重要功能。

社交礼仪不仅在信息传递、感情交流、行为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而a且在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过程中,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对个人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社交礼仪是道德的示范。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社会道德都体现了当时人们判别是非、好坏、善恶、荣辱、褒贬、尊卑的标准,它通过社会舆论、教育宣传等手段,形成一种无形的确是强大的力量,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使人际的社会交往活动更加规范化。社交礼仪正式伴随着人类频繁的社交活动而产生,属于这个庞大的道德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交礼仪是行为的准则。社交礼仪是人们社会交往中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它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去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在社会交往中,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知道这个人的道德品质,正所谓反映道德,行为代表礼仪,礼仪自然是行为的准则了。因此,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熟悉和掌握社交礼仪,严格用各种符合多数人意愿的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在交往对象心目中保持良好的形象,赢得尽可能完美的社会信誉。

社交礼仪是交往的枢纽。社交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剂,是沟通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社会交际是人们相互接触、加深了解、沟通意见的一种最普遍、最常见的行为方式。社会交际十分重视人际交往效应,社会心理学用人际心距来研究人际交往程度,认为人际心距增减的因素有交往的有效性、交往品质、交往的需要度,这三者,无一不联系着人际交往的礼仪。人与人进行交往,双方第一个见面礼是握手问好,面带温和笑容,彼此从眼神中传递、流露出诚意,此即为构成人际交往的首要礼仪条件。

社交礼仪是文明标志。社交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和环境,遵守社交礼仪的状态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人格,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之一。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施行礼仪,是以对他人的尊重为前提,以自重、自尊、自强为基础,以满流知识与信息、寻求友谊和理解的需要为目的。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文明的生活态度,坚持最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重视社交礼仪,讲求文明礼貌,培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风范,蕴成举止得体、谈吐优雅的仪态、从而有益于保持人际关系的纯洁性,有助于人类的文明进步。

篇9

社交焦虑是一种因社交需要得不到满足而越来越严重的心理疾病,它表现为大多数儿童都会有的一种危险的体验———孤独感。孤独感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要小或是比预期的不满意而引起的一种情绪体验。孤独感会造成儿童相当大的痛苦,使儿童找不到社会归属感,从而导致自尊下降等后果[4]。而礼仪教育的互动性可以很好地舒缓这种情绪体验。文化知识是一个人自身去吸取而习得的,而礼仪知识是面向其他人应用学习、与他人互动的知识。在礼仪教育中,教师鼓励儿童尝试在人群中反复练习各种礼仪用语、礼仪行为,更多的是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练习,面对模拟的各种性格的人、各种特殊或常见的情景,练习如何稳定自如地进行应对。在这些互动合作中,会强制性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思考应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他人,并且与他人交往,从而大大减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礼仪教育同样会指导学生为人处事的规则和道理,让学生理解与人交往的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社交的成功率以及收获更多善意。成功的交往则会进一步对儿童后续的主动与人交流或接受他人发起的交往起到促进作用。社交焦虑往往是在有一定缺陷的生理基础上慢慢形成,或在外界刺激下逐渐形成的,如果在儿童最初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加以干预,还未成形的社交焦虑就会减缓甚至消失。但是寻找这种微弱的焦虑太过困难,所以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一个有着良好礼仪习惯的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以礼待人,用善意的心态去与他人交往,这样的人会在无意中充当干预的角色。缓解一个具有高度可塑性的儿童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置身于一个温馨且充满善意的环境,使其得到感动和满足。

二、疏导:引导学习,形成习惯

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分支,所以在教育理念上和道德教育相似。礼仪教育讲“明礼”而后“循礼”。也就是说礼仪教育要将“礼”变成“习惯”,学生们先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的指导,熟悉并理解各种基础知识,然后进一步掌握和遵循,最后将礼仪教育转换到日常生活中来,让学生的一言一行都自动自觉地遵守相应的礼仪,从而改掉一些生成自卑感的行为习惯。早期创伤性事件会导致个体心理发育障碍,是社交焦虑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障碍多表现为自卑、容易紧张、害怕、回避等。而这些障碍表现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一般有这样表现的儿童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度的不自信,很难集中注意力去接收信息。但是区别于一般的知识教育,礼仪教育具有趣味性和渗透性,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礼仪知识,唤起其学习礼仪的自觉性。而礼仪教育的案例导入法便于学生理解以及课堂内容联系实际,集中精力去接受信息,学会接受而非逃避。礼仪教育是实践课与理论课并行的课程,所以需要进行特殊的考核。例如将学生分组,进行剧本的编写、排练及表演的训练和考核[5]。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很多场景性的知识,有利于引起儿童的兴趣并激活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儿童有意愿去了解和学习。而礼仪教育的渗透性则会有意识地疏导儿童,使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教育中逐渐变成一种在礼仪约束下的自动行为,以养成习惯性的礼貌、习惯性的高尚道德。渗透性不是强迫性地去灌输一些深奥晦涩的知识去命令儿童遵守,所以不会因为儿童的抵制心理而产生负面作用。而渗透所养成的这些习惯会帮助儿童克服自卑和紧张,引导儿童与他人交往,更会吸引其他人与之交往。优秀的礼仪习惯会使交往的双方感到愉快和尊重,产生愉快的情绪,并在潜意识中留下趋向性,在接下来的交往中儿童能够感受到身边的人与环境带给他的善意,从而走出创伤性事件的阴影。

三、塑造:阅读经典,提升素养

解释偏差是个体对言语或非言语的歧义信息作出正性或负性解释的偏好,大量的研究证明解释偏差是社交焦虑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6]。而这些歧义信息大多来自于生活中的常识而非教育规定学习的文化知识。要正确解释和处理这些模糊的信息,就要教导儿童对于他人思维的理解和把握。社交焦虑的儿童较正常儿童敏感多疑,容易被激怒。礼仪教育会对儿童灌输中国传统礼仪,而中国的传统礼仪多为互助、仁爱、团结、同情、孝慈、自律等,这是对儿童“根本”的塑造培养,其对儿童的积极思维的形成是非常有意义的。礼仪教育指导学生阅读经典,提升基础素养。这些经典知识的灌输会让儿童理所当然地去遵守这些传统美德,并一步步地塑造孩子,使其拥有平和善良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和心境能让儿童学会理智地思考和比较,而非被激怒或过分沮丧。并且礼仪教育会指导学生在各种场所面对不同的人处理各具特色的事件,也就是引导学生去思考他人的想法和所要表达的意图,正确解读他人的行为和话语(模糊的歧义信息),更要学习用正确的态度回复他人,学会留给他人好的印象。解释偏差一类的问题很难被人们从心理医学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但它们严重时引起的社交焦虑会带来攻击等严重后果。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并呈低龄化、恶性化发展,如果不从根本上纠正儿童看待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容易给他们日后的心理和生理发育造成极大的伤害。社交焦虑在儿童中非常常见,与其用药物,各种生理、心理手段去治疗,不如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渗透。礼仪教育是预防、疏导,并塑造儿童社交的根本。因此,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应该重视礼仪教育。

作者:张文霞 赵灼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篇10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181-01

从总体发展角度上来说,现阶段职业中学在礼仪教育方面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集中表现为规范性和普及性不够这两方面。尽管职业中学对于礼仪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但现阶段职业中学所开展的礼仪教育仅局限在号召与宣传方面,礼仪教育开展的形式比较单一与空洞,能够进行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在这种教育方式作用之下,礼仪教育自身所具备的科学性、系统性以及目的性特点无法得到充分体现,与学生生活学习之间联系较少也就导致了礼仪教育流于形式,教育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一、职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分析

现阶段各职业中学开展的礼仪教育并未形成统一性标准与规范,学校往往依照自身教学任务的安排计划,将礼仪教育作为穿插性和临时性课程,作为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下的“调味瓶”。职业中学对于礼仪教育重要性的缺失是导致现阶段职业中学礼仪教育质量总体较低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问题。而对于职业中学学生而言,负担较重的课业学习要求礼仪教育对教育教学内容加以精选,力求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充分提高学生对礼仪的认知与掌握。具体而言,职业中学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应当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中学礼仪教育应当体现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融合、民族礼仪与世界礼仪的融合

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赋予了我国诸多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与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国际性礼仪在整个礼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对于职业中学所开展的礼仪教育而言,不仅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西方国家称谓中的礼仪,同时也应当掌握国内称谓中的礼仪。在礼仪教学过程当中绝不能一味地摒弃传统民族文化,而应当在此过程中借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充分激发职业中学学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与此同时,对外来文化及礼仪也应当抱有恰当的认同与尊重感。

(二)职业中学礼仪教育应当进一步体现社交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职业中学学生所涉及到的社会交往行为也逐渐增多,这无形之中促使着职中学生要掌握社交礼仪知识,以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现阶段职业中学所开展的社交礼仪教育还不够全面,职业中学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交礼仪大多来自于生活实践或是包括电视、网络在内的公共传播媒介,经由这些途径所获取的社交礼仪无法完全保障其是正确且规范的。从这个角度说,将社交礼仪教育融入礼仪教育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将仪容仪表、会面礼仪、语言谈吐、公共场所礼仪以及举止仪态等融入职业中学礼仪教育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能够系统且全面地掌握社交礼仪常识,从而促进其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完善。

二、职中学生礼仪教育的措施分析

结合上文有关现阶段职业中学在开展礼仪教育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分析,笔者认为,职业中学要想面向学生搞好礼仪教育课程,发挥礼仪教育的教学价值,就应当以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为前提,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为核心,以良好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为保障,在此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认识礼仪、感受礼仪、了解礼仪,从而学好礼仪。具体而言,应当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职中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规范性的课堂教学为前提

对于职业中学而言,要想发挥礼仪教育应有的教学功效与价值,从根本上来说应当首先明确礼仪教育在整个职业中学教育教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所发挥的意义。必须明确的一个方面在于:礼仪教育绝不能脱离于课堂教学而存在。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在于将礼仪教育纳入职业中学日常教学体系当中,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在规范性的礼仪教育教材以及礼仪教育教师支持之下,面向职业中学学生提供系统且完善的礼仪教育。

(二)职中学生礼仪教育应当以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为核心

篇11

1与医务礼仪有密切关系的社交礼仪要素

社交礼仪是在社会人际交往中约定成俗的规则,是保证社会秩序、人们互相尊重、以礼相待、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礼仪礼节,是社会文明及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医务礼仪的基础[1]。医疗服务行为具有高度专业性、不确定性和侵袭性。医疗服务对象均为身体健康缺失的特殊群体,因此医疗礼仪是以基本社交礼仪为基础,依据医疗服务对象的特点,所开展的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安抚及人文关怀,是以提升病人就医感受为目标的服务规则及礼仪规范。社交礼仪涵盖人际交往礼仪、特殊场合礼仪、人际沟通礼仪、商务礼仪、职场礼仪、书信礼仪、网络礼仪等,以下只举与医疗服务有密切关系的社交礼仪要素知识:(1)与医疗服务具相关性的形象礼仪。着装整洁、服饰不夸张、装束有修养、表情和态度友善。(2)交流中的语言礼仪。礼貌热情、语言文明、语气友善、口齿清晰、语调适中、有知识内涵、称呼敬人、眼神表情自然交流。(3)人际交流中的举止行为礼仪。仪态自信大方、风度适宜、举止有度、动作有礼。(4)人际交往动作礼仪。鞠躬礼、握手礼、交换名片礼、询问信息礼等要遵守尊重、礼貌、热情原则,根据场合、地点、职位、年龄采取合适礼节,鞠躬依据场合及人采取45°、30°、15°礼。(5)社交礼仪原则。尊重对方、自信有礼、考虑场合地点、主动不过度、热情不张扬、谦虚谨言、多考虑对方感受、善于倾听、善于赞扬。

2与医疗服务具有相关性的特殊场合礼仪要素

(1)特殊场合相遇礼仪。在一些特殊场合人与人之间相聚一米之内时,适度点头礼或主动问您好。到任何办公、购物、餐厅等场合,主动以“您好”向对方打招呼,然后说明要办的事物,以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2)乘车礼仪。在乘坐轿车及商务车从前至后顺序:司机、接待人员、主客、副客等。家庭乘车:开车为主人、另一位主人、孩子、老人等。(3)电梯礼仪。入梯顺序为接待者指引、主客、副客、领导、陪同等;出梯顺序为主客、副客、领导、接待者、陪同者。普通乘梯入电梯顺序为青年人先入指引、老人、儿童依次进入,出电梯顺序为老人、儿童、青年人。(4)就餐礼仪。商务就餐入座顺序为主客在主人左侧、副客在主人右侧、接待者在主人对面、其他依次。待主人安排座次后就坐,同时注意男士主动为女士让座,年轻者主动为年长者让座。客人或主人宣布结束时离席,离席原则为主人先离座、主客、副客、陪同依次。(5)就餐礼仪原则。礼貌、文明、就餐无响声、餐具及桌面整洁、就近取食、忌多次少量去夹菜、忌给他人夹菜、忌双臂趴在桌面,说话以主人及主客为主。(6)西餐及自助餐礼仪要点。礼貌文雅、处理好手机、说话不影响他人、掌握西餐就餐要领、按功能使用餐具、适量取食并摆放美观、餐盘不反复使用、掌握红酒饮服规则、善于赞美、餐间不干杯、桌面清洁。

3与提高病人就医感受有密切关系的医务礼仪要素[2]

(1)医疗服务者形象礼仪。工装合体整洁、内衣下装色彩协调,避免黑色。女裙工装长至膝下1cm,内裙不长于工装,男士工装在膝上2cm或膝下1cm(不宜过长)、男士不穿短裤,不穿露脚趾鞋(最好着皮鞋,不宜旅游鞋)。(2)医疗意识与表情礼仪。尊重每位服务对象、态度和蔼友善、服务主动热情、常带微笑、自信大方、接诊及查看病人有眼神交流;对病痛病人、抢救病人、死亡病人报以同情及安慰。(3)医疗服务中语言礼仪。习惯首先问候接待服务对象,习惯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抱歉、谢谢”等;请病人入座,称呼病人名字及姓氏,介绍自己的名字或职务,询问对方需求及问题,认真倾听病人及家属的诉说,并适时进行应答。对病人提出及介绍的不适及症状进行总结,将重要及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复述,取得病人的认同感;与病人一起讨论治疗及护理措施,给病人制定治疗及护理方案或措施。在诊疗或操作结束时,安抚病人并指引下个科室位置。(4)医疗服务中行为举止礼仪。医务人员的行为举止应遵循基本社交礼仪。对待新病人可以站起迎接、对待老病人可以有关怀的握手或拍拍肩,在为病人服务中注意处理好手机,排除干扰,让病人感受到“他很重要”,(5)行为举止规范要求。端坐时身体适度前倾,双手不支下颌,双手不交叉抱肩,双腿不抖动,不在病人面前翘二郎腿,与病人座位成45°角,医患交流中尽量采取双方均坐位,距离保持在0.6~0.8m之间。

4走出医务礼仪培训误区

在各级医院对提高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衍生了很多没有医疗服务阅历的礼仪老师及仅以星级酒店及空中服务人员礼仪为医务人员礼仪培训内容,其培训结果必然引来如下误区:(1)将专业的医疗服务等同于酒店或航空业。虽然医疗服务的部分管理应当向酒店、航空的微笑及细微服务学习,但更需仔细思考医疗服务业与其他服务业的重大区别,即病痛之人的痛苦与健康人的享受,他们对服务需求的差别。(2)将医院护士服务等同于礼仪司仪。如将培训礼仪人员的套路搬到培训护士上,护士的站、坐、行、举止训练得如同样品模特,完全整齐划一,不考虑护士工作的实际情况,不考虑病人希望看到的护士形象,只注重表象行为的规范统一,这样做对培养护士理解病人、爱护病人、在需要时以各种方法帮助病人解决病痛的服务理念没有多少意义。(3)不能对病人诊疗全过程的服务规范进行指导。由于培训老师不了解医疗服务全过程,不了解医务人员与病人诊疗过程中会发生哪些问题,所以培训缺乏针对性,无法涉及到医患服务及交流的具体细节中,其结果是误导和淡化医务人员的职业爱心,使得医务人员认为礼仪培训对医务人员价值很小,误解礼仪与医务礼仪是没有区别的。(4)培训范围局限,礼仪培训只限于医护人员。对后勤、窗口、保安、保洁、医技、影像服务环节缺乏针对性,培训后护士变化明显,其他专业收获较小,导致优质服务只是护士的事,不能营造一个全员优质服务的氛围。

医学是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职业,医学是为健康需求者提供治疗与信息咨询的职业,医学也是一类特殊的服务行业。让接受服务者获得高超的治疗技术与获得良好的就医感受同样重要,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能思考、有社会身份、有身心困扰的人。因此医务礼仪培训只有在医疗服务各环节及细节基础上着手,同时融和丰富的礼仪知识,将社交礼仪完美融入到医务礼仪及医疗服务具体环节中,并将理论培训与诊疗全过程紧密结合中进行现场演练示范,方能达到医务礼仪培训效果。

5医务礼仪培训与提高医疗质量的关系

在一个人们越来越重视感知的时代,医疗服务不仅是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病人的就医感受。影响病人就医感受的维度包括:技术水平33%、服务态度26.8%、医疗设施18.4%、医疗费用11.5%、后勤保障6.8%、医院形象及环境3.4%[3]。我们培训医务礼仪就是在培训服务意识及服务能力,因为职业形象、素质、服务意识均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服务状态。(1)服务状态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疾病康复与情绪、环境、行为有直接关系,但很多病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多种药物代谢灭活加快。医务人员必须对病人认真仔细管理交流,掌握病人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变化,使治疗方法个体化,才能取得更好疗效,而只有好的服务意识及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才能做到治疗与病人紧密结合。(2)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改善服务态度。医院是以医疗科学技术为主要手段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的社会窗口,医务人员处于病人要求治好病及医院满足病人就医需求的矛盾中,医师不能治好所有的病,但可以给病人最好的照顾和安抚。病人到医院不只是治病还需要基本的生活条件,医院的各种设备仪器与医务人员的技术是物质基础,但如何运用并发挥最大作用则取决于人的素质态度。态度可影响技术将其发挥到最大化,以及不认真给病人带来的身心伤害,所以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改善服务态度。(3)礼貌用语与人际礼仪影响医疗质量。在医务人员服务态度中语言文明、礼貌、关怀、安抚能起到“良言一句三分暖、冷言送人六月寒”的作用。所有的医疗活动都是以语言表达的,所以希波克拉底说“语言与技术一样是医生的能力”,如果只说技术,不说语言优美,无法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情感支持。一个人没有心理的支持,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定会影响到疗效。

6提升医务礼仪修养,助力医疗服务质量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全面进入服务经济时代的新形势下,面对服务对象的高需求,医务人员能否适应现代病人是其执业能力的重要课题。满足病人就医感受,提高就医满意度成为评价医疗服务的主要依据。因此对医务人员进行社交礼仪复习,强化开展医务礼仪服务,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措施。在培训医务人员中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设计指导:(1)首先对员工进行基本社交礼仪的复习及强化培训,提升员工基本素质,树立本院医务人员高素质的职业形象。(2)提升服务经济时代的服务意识,认识到病人高需求与社会发展、医院服务接近酒店、航空服务的大趋势,使员工及管理者认识到提高服务水平是社会发展及医院生存的需要。(3)设计培训方案,全员各岗位均需具体培训,避免认为服务是某个专业团队的事,避免轻视非临床岗位,医院任何一个岗位的服务都会影响到病人的感知。(4)培训要紧密结合岗位工作,建立岗位服务理念、服务规范,重要的环节可以书写接待病人具体剧本,以精细化的服务管理,创造卓越服务。(5)构建优美、温馨、精细化的环境管理,使员工的服务素质再次提升医院的人文环境,使有修养、有礼貌、主动热情服务的医者工作在一个合适的诊疗环境,病人就医感受从开始到结束都在一个温馨美好的医患关系中,医院的医疗质量与病人满意度一定不断上升。

总之,医疗服务是特殊的服务行业,需要医者有一颗为病人解除痛苦的职业爱心,提高疗效不但要用技术和药物,还要有人文的关怀与心灵的安抚,精湛的技术需要通过关怀和修养在人际交流中表达出来。医务礼仪培养就是提升医务人员修养的极好机会,做医疗服务专业性的深度修养培养,使医者能以最美好的职业形象展现社会精英对人们健康与心灵的关爱与呵护,使医者在实现职业价值的同时,更适应现代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高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付出。

参考文献

[1]钱志芳.走出企业礼仪培训的误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86-87.

[2]李叶英.医务礼仪服务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9):1188-1189.

篇12

关键词:概述      根源      必要性      礼仪知识      现实意义

 

一、社交礼仪概述

 

所谓‘”社交礼仪”,最初是指在较大隆重场合,为表示对宾客的尊敬和友好,根据某些惯例而举行的礼宾仪式。后来根据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需要,逐步发展为广义的礼仪,即在社会生活中由风俗习惯形成的并为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礼仪仪式、规章制度等。

 

现代社交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礼仪又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创造幸福生活的“通行证”。所以说:知礼懂礼,注重文明礼仪,是每个立足社会的基本前提之一,是人们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条件。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社交能力就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与人交往。当我们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可以说,礼仪是一张人际交往的名片,文明礼仪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言谈举止,学会待人接物;塑造良好形象,赢得社会尊重;架设友谊桥梁,通向成功之路。”

 

二、礼仪的根源和必要性

 

人类礼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际来往规模的扩大,人们审美看法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礼之发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自从有了人,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来往,礼仪便发生和发展起来。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运动;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礼仪源于人类协调主客观矛盾的需要。礼仪,简朴的就就是在社交的历程中文明得体,让对方真诚的接受你,从而真正到达相同交流的目的,让整个历程协调而优美的顺遂的举行。现代社交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来往运动历程中形成的应配合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详细体现为礼仪、礼貌、仪式、仪表等。我以为自己在学习的历程中发展了许多。首先相识到,由于地域的差异,文明礼仪有了它局限性的界说。我们要掌握好文明礼仪的尺度,明白文明礼仪也有局限性的一面,也就是晤面礼仪中要求我们要做到称谓合乎通例、入乡随俗……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如今的中国社会已经算得上是知识分子,也是中国明日发展的引领者、顶梁柱,在道德水准上,在礼仪修养方面应当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个性是当代年轻人的特点,在追求突出个性过程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把丑陋当成了个性。许多不文明、不礼貌,甚至丑陋、陈腐、粗俗的东西都被当做了“新潮”、“潇洒”,在现在的大学校园里面,经常可以看到衣冠不整者、行为不端者、张口骂人者、随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讲礼不懂仪的现象亦不鲜见,如关门之时声震如雷、打电话从不自我介绍、不再礼让教师、端着饭盒边走边吃等等。这些不良现象已经不再是个别,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趋势。

 

因此,学好礼仪,延承文化,已蓄势待发、迫不及待。

三、相关礼仪知识[②]

 

我们所学的《社交礼仪》涉及各个方面:其中包括个人礼仪,公共礼仪,交往礼仪,通联礼仪,应酬礼仪,聚会礼仪,餐饮礼仪等等。通过这些礼仪方面的学习,我了解了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必须遵守的一种惯例,是一种习惯形式,即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一种习惯做法。

 

礼仪可以分为好几个部分,个人礼仪、交往礼仪、餐饮礼仪等等。

 

个人礼仪,包括自身的仪容、举止、服装等。我们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个人礼仪,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举止行为,不但事关对方对自己个人形象的印象好坏,而且也是个人教养与素质的最形象的展示。

 

餐饮礼仪,顾名思义,就是在用餐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座次的安排、敬酒礼仪、用餐时的规范等都是在社交场合经常能用到的。如果能按照礼仪规范做到了,他人都会觉得你是个非常懂礼仪的人,反之,则会觉得你不懂礼貌,甚至会影响你的学习、事业。

 

公共礼仪,具体讲指的就是人们置身于公共场合时,所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它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社交礼仪的内容很普遍,很深刻,它直指着我们文明修养,蕴涵着我们的文化素养,解读着我们的人格和心态,标显着我们的人生品味。{其他具体的礼仪细节在此不做阐述}

 

四、现实意义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学习社交礼仪,就要知行合一,谈吐做言,落落得体。自信是社交场合中一份很名贵的心理本质。一个有充分自信念的人,才能在来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碰到强人不自惭,碰到艰难不泄气,碰到欺凌敢于挺身反击,碰到弱者会伸出增援之手;一个短少自信的人,就会处处碰鼻,致使屁滚尿流。自信但不克不及自信,自认为了不起、一贯自信的人,每每就会走向自信的极度,凡事自命不凡,不尊重别人,致使强人所难。

 

讲究礼仪,遵从礼仪规范,可以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与魅力,更好地体现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和尊重程度,从而使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适度、恰当的礼仪不仅能给公众以可亲可敬、可合作、可交往的信任和欲望,而且会使与公众的合作过程充满和谐与成功。

 

我觉得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心健康。而且使我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多重要的原则要遵守的。社节虽是生活小节,但在某些场合却代表着个人、单位甚至民族、国家的形象,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它也是衡量人们的教养和道德水准的尺度。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一向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应该仪态大方、彬彬有礼、举止庄重、不卑不亢 ,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礼仪行为。以前没学社交礼仪的时候,对社交基本上不懂,总以为做那些是多此一举的事情,但是学过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社交礼仪还是挺重要的,就象前面所说的那样小则代表个人,大则代表国家代表民族,所以社交礼仪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个人是国家的形象。

 

作为一个刚刚学习过社交礼仪的大学生,我觉得受益匪浅。学习了社交礼仪让我知道了真诚尊重是礼仪的首要原则,只有真诚待人才是尊重他人,只有真诚尊重,方能创造和谐愉快的人际关系,真诚和尊重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长存。

 

结语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该是现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当你在社会交往中用礼貌的语言与人交谈,用文明的举止与人交往,用得体的文书与人交流,人们一定会感触到你彬彬有礼的气度,落落大方的气质,文明道德的修养,都会平生出几分敬意。优雅合理的谈吐,亲切整体的仪容,会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风吹来一股热情洋溢周身。学会礼仪,驾驭礼仪,才会成为一个交际高手。享受礼仪,品味礼仪,才会成为一个有内涵有品味人士!让礼仪充满每个角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我们身上继续延伸。

 

参考文献:

1:《现代商务礼仪》  作者:于忠艳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2:《政务礼仪》   作者:金正昆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现代实用社交礼仪》  作者:陈光谊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13

《社交礼仪》课程的目标,不仅是进一步普及基本常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模拟训练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符合未来职业人的礼仪规范。而这一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最终独立完成任务,同时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就是在具体项目中,学生完成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等任务,并从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在教学中,学生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学习和完成,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因而,在社交礼仪课程的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强化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成果。

二、“项目教学法”在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实施策略

1.确定项目内容。根据学生的礼仪现状及未来工作对社交礼仪的具体要求,在遵循“最需要、最有效、一切以培养表达能力为目的”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本课程对所用教材进行了精心挑选、整合、优化,共设计了五大模块、项目、若干任务的课程内容体系。

“五大模块”指个人进阶(礼仪概述)、个人礼仪、交际礼仪、职场礼仪、礼仪展示(考核评价)。“项目”是仪表礼仪、仪态礼仪、交往礼仪、通联礼仪、馈赠礼仪、商务礼仪、餐饮礼仪、求职礼仪八个方面的内容。每个项目由若干个工作任务,即礼仪活动训练组成,每项任务就是一次礼仪活动训练,由“知识讲坛”、“案例展示”和“模拟训练”三部分构成。

2.实施项目途径。(1)告知项目范畴,明确项目要求。(2)划分团队。邀请八位同学成为本课程的团队队长,再由各队长自行招募本团队队员,确定团队口号。面对每个项目,各小组制订实施计划,包括信息收集、人员分工、训练地点、完成时间、成果标准等。(3)教师监督指导,客观评价。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指正、监督、评价等方面。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就是指导者,指导及组织安排教学工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训练实践空间,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主“学”,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3.评价项目方法。课程考核的目的是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考核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实践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社交礼仪课程中的实施实例。

项目实例:求职礼仪

1.项目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求职面试时应该具备的礼仪行为。能力目标:运用礼仪技巧,在求职面试中沉着应对。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成功和失败的人生态度。

2.项目的实施过程。教师和各组预先准备面试真题数道,首先教师提问,八组同学派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观察。其次,由学生组织一场模拟招聘会,各组分别派代表担任面试官对其他组的求职者进行提问,其他学生进行记录、互相评价。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以面试官、咨询员等角色出现在学生中,学生成为这一实施过程的行为主体。通过这种真实有趣的学习,学生对求职时个人仪容、仪表、仪态及与他人交流、握手等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由注重“教法”转变为注重“学法”,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训练项目相结合,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项目检查。教师根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学习态度、记录完整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打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