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0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篇1

一、“挫折——抑郁——挫折”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弥漫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影响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大学生刚经过激烈的高考阶段,满怀希望地进入大学生活,幻想着大学生活的一片蓝天。然而,大学学习的转换,大学里要面临恋爱择业等问题的巨大的压力和忧虑。社会的剧烈变化,使大学生无法应对。对于复杂的世界由于被迫要做出太多的选择而又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很多大学生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去面对,以此来减少与人的接触,生活在完全自我的“个体圈”里,由此以致个人能力无法提高,在生活中又会再受打击,陷入孤独与忧虑抑郁中,从而产生一个“挫折(压力)——抑郁——挫折(失败)”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情绪的混乱,其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许多抑郁的人可能丧失食欲而使体重下降,睡眠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抑郁的人睡得较多,甚至多睡几个小时,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很容易入睡,但睡得很早,而且一醒后再也难以入睡。随着饮食和睡眠的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跨掉的感觉。”①许多大学生陷入抑郁状态时也会选择睡觉,玩游戏,疯狂购物,等(特别是女孩子)方式逃避现实。

抑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觉得存在的无价值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曾言:“忧虑最大的坏处就是摧毁我们集中精神的能力,一旦忧虑产生,我们的思想就会处于混乱状态,从而丧失做出决定的能力。”②大学生处于抑郁忧虑的状态时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去完成一些要求注意力长时间集中的任务,而恰恰大学生(特别是文科学习)需要较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集中思维,但抑郁的限制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烦恼,从而导致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又一次挫折失败。

二、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解释

对于越轨行为的生物学因素有各种理论和实践研究。社会生物学认为:“(1)侵犯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本能;(2)侵犯是人类生活必有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必须定期发泄;(3)侵犯会以能量的形式聚积,遇有刺激会有发泄;没有刺激,但聚积过满也会发泄;(4)能量可以用开发替代竞技等富于侵犯性的方式进行引导。”③在剧烈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无法适应,往往会产生忧虑、痛苦、抑郁等心理问题。著名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痛苦往往引起愤怒,痛苦的刺激导致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引起人们倾向于产生侵犯行为。”④很多大学生产生侵犯行为也是由于心中的不满与愤怒。这些不满与愤怒很多来自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学校的管理措施、大学生个人之间的攀比、以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担忧等等方面。当这些不满与愤怒以“能量”的形式聚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宣泄的需要,遇到有刺激或是聚积过满的时候就会以侵犯越轨行为的形式发泄出来。

越轨社会学家还认为“匿名性与越轨有关”。“人们越是彼此缺乏联系,隐姓埋名,社会解组的程度就越高;社会解组的程度越高,越轨行为就越多。”大学生的半社会化,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多新鲜事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拉大了学生之间的距离。甚言之,大学学校的不断扩招,致使在空间有限的校园里“挤”进更多的学生,在拥挤的环境中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由此带来众多的不满;而在这众多人中擦身而过的距离却似有千里之遥的生疏。匿名性的问题,不仅仅是社会的特有表现,在大学生活里也存在,因此很多抑郁或是其他心理问题的学生,在一个并无多大的“知名度”的环境中,怀着一种“即使我越轨也无人认识我无人会揭发我”的心理,会做出许多侵犯行为。

大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处在社会的中高层,远离生计奔波的劳苦、远离沧桑社会的压力。他们有时间去为自己设计美好的蓝图。但是在顺利和挫折之间、在共性与个性之间,处于心理变化激烈时期的大学生不知该如何平衡。融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的大力关注和支持等等,对于充满激情而又迷茫彷徨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催化剂。象牙塔里,人前人后,没有人是社会永远的存在。也许,多一些磨砺、少一些幻想;多一些关注、少一些压力,抑郁与侵犯会少一些吧。

参考文献:

①.引自《压力与健康》 [美] Phillipl.Rice 著 石林、古丽娜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篇2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十年来,由于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镇,有力促进了城镇化建设,这也产生了大量弱势留守人员――留守儿童,尤其是学前留守儿童。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界定及研究这一群体心理行为问题的意义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界定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0-6岁的幼儿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工作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父母或亲友代行使监护权的儿童。他们是一群本应恣意享受父母之爱、尽情撒娇的孩子,却要面临亲子分离之痛。他们本应天真烂漫的笑脸却露出焦虑与无助,本应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却表现出懦弱、内向。他们是一群在人生刚开始起步时就缺少父母呵护的孩子。

(二)研究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意义

1.现实的警钟,期待关注。小梦茹,一个1岁8个月大的留守小女孩,从出生不久就由奶奶独自照顾。因为奶奶在家中突然暴毙,无人看管、照顾,独自陪伴奶奶的尸体达七天之久,等到最后被发现时已经昏厥在奶奶的臂弯里,浑身爬满了蛆虫……

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事件背后存在着这样一个事实――学前留守。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基本上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更不用说应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了。在一些情况下,学前留守对孩子来说面临着生存的挑战,更不用说心理上的创伤了。小梦茹的生命在最后关头被挽救了,而她心灵创伤的愈合却需要更长的时间。这一现象也需要我们整个社会的警惕与关注。

2.庞大的规模,亟待关注。《人民日报》报道我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80%以上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全国妇联2006年对12个省市的调查结果也显示,0-6岁的儿童占总数的8.9%。而在湖北省135.3万留守儿童中,0-6岁留守儿童占留守儿童总人数的29.6%。从这些调查中可知,目前我国处于学前阶段的留守儿童大约有520万,这其中还不包括许多因其身处偏远地区而尚未统计在内、没及时上户口的幼儿和许多超生黑户儿童。如此庞大的数据告诉我们,学前留守儿童也是亟需我们更多关注的留守群体。在我国几千万留守儿童之中,又有多少像小梦茹一样,在自己还没有咿呀学语时就要承受亲子分离、关爱缺失等伤痛?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转型期的一大痛点,而学前留守儿童问题更是痛中之痛,更应受到社会的关注。

3.个体的学前期是人生发展的起航期、关键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许多早教机构都在宣传:“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场的比赛,那么人生的赛事从一出生就开始了。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起跑线,至于谁先达到终点,这与其在起跑线的前后位置、后天的教育和自身的努力有关。而在这三个因素中,后天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速度和高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期留守儿童来说,早期人文关怀和教育的缺失无疑会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方向和发展高度有很大的影响。对一个国家来说,我们经常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即他们应该是健康、乐观并拥有许多美好品质的人,国家才有少年强则国强的希望。而这一切美好品质的拥有,都有赖于早期的教育与引导。因而,对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关注不仅关系到幼儿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二、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多认为,留守会造成儿童心理行为上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焦虑、敏感与易冲动等,主要表现如下:

(一)认知上的不足与偏差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80%由祖父母或亲友代替监护。在监护中,许多人只注重养而忽视了教,而学前留守儿童正处于认知的敏感期,忽视对他们教育的教育,就会限制个体认知的发展。同时,农村祖父母自身的教育观念落后、文化水平低下及其精力所限也阻碍了学前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而在亲友监护中,由于与学前留守儿童在亲情联系上相对微弱,加上自身工作也很忙,其也很难做到耐心、系统与有技巧地去进行教育引导,从而影响学前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而认知又会直接影响其上学以后的智育水平。同时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智力总体水平低于同龄非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此外,有许多留守儿童存在自己是父母的负担、累赘等方面的消极认知,这容易使他们有被遗弃感,并产生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情感上的脆弱、敏感

监护教育上的缺失导致学前留守儿童认知上的不足和一些片面的偏差认知(我是爸爸妈妈的累赘、我被遗弃了),而周围人的逗乐话语“你爸爸妈妈呢,爸爸妈妈不要你了”等都会使处于学前留守期儿童的心理受到伤害,使其变得敏感、脆弱。

(三)意志行为上的偏差

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会影响个体的意志和行为。因而学前留守儿童认知的不足与偏差、情感的脆弱和敏感往往导致他们产生一些不适当的自我防御反应,如攻击行为和退缩懦弱。

(四)农村学期留守儿童个性发展缺陷

中国人口宣教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存在个性发展上的缺陷,如学习焦虑、交往焦虑、处事敏感与容易冲动,即留守容易导致神经质个性的形成。因此,学前留守儿童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上的不良倾向最终有可能造成学前留守儿童焦虑、敏感与易冲动的神经质个性。

1.师幼关系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幼儿教师对师幼关系的建立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要想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儿教师首先要有足够的爱心,能爱幼儿教育事业和每个孩子。只有幼儿教师用爱心去对待每个孩子,使每个孩子在她们身上寻找到妈妈的爱和感觉,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从爱老师上升到爱幼儿园,从而逐渐削弱以前的不良心理反应和行为,重塑积极的心理特质。其次,幼儿教师要秉持公平原则对待每个孩子,公平体现在态度和机会的提供上。在态度上,教师不歧视任何孩子,对每个孩子态度要一致,幼儿教师不一致的态度会挫伤受忽视孩子尤其是学前留守儿童的敏感心灵。在机会上,给每个孩子尽量提供同等的锻炼机会。通过教师公平对待每个孩子,孩子们才能切实感知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是无差别的,逐渐从内心深处接纳老师,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从而逐渐削弱以前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重塑积极的心理特质。

2.同伴关系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幼儿园中的同伴关系对幼儿心理、行为也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反之则不利于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已有研究发现,幼儿都具备很强的模仿性,尤其喜欢模仿和追随他喜欢的同伴的行为。因此,老师和家长应协助孩子在幼儿园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尤其要帮助每个孩子找到好朋友,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自己在幼儿园不是孤独无助的。这种心理上的支持与信念会让孩子建立自信,变得勇敢、坚强。然而,对于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来说,留守已经给他们留下了阴影,想要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可能存在更大的困难,这就更加需要老师从中协助,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他们逐渐从以前的阴影中走出来。

综上所述,亲子分离导致的一系列营养不良、安全没有保障、监管缺失、家庭教育缺失、亲情缺失及幼儿园人际关系等的局限是影响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因素,这使学前留守儿童儿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发展的关键期得不到正常的呵护和引导,造成其心理发展上的诸多创伤与缺陷。

参考文献:

[1] 王小波,谭琳,王英.农村大龄留守儿童问题与政策分析[J].南方论坛,2009(1).

[2] 凌辉,张建人,易艳,周立健,洪婉妍,文晶.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5).

[3] 胡月,胡勇. 对留守儿童心理干预切入口的探究――依恋理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专题研讨[J].教育与教学论坛,2012(29).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40-01

通常对“问题学生”的界定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从小的方面说,直接关系到一个班集体、一所学校工作的好坏,关系到良好班风、校风的建设;从大的方面说,关系着一个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

“问题学生”并非永远都是“问题学生”,他们有着巨大的可塑性,这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失学率大大增长,而这其中有绝大部分为“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很可能流落社会,危害社会,我们工读学校就是专门收纳、教育转化这类学生的专门学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受教育的权力,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了给社会带来更多安定的因素,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研究显得就极其必要与重要。

很多人对工读学校有偏见,人们容易把它与少管所和监狱联系起来,总认为工读教育是惩罚性的教育,其实不然,工读学校是基础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以矫治问题学生为特色的教育基地,工读学校肩负着教育和教学的双重任务,可以说责任重大,在社会负面舆论和重大教育责任的双重压力下,工读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心理分析入手,对工读学生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教育。

由于工读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所以在进校之后,都会为学生建立学生档案,记录学生来我校之前的情况、来我校的原因及其家庭情况等,所以我们通过查阅档案和班主任谈话的方式,就可以掌握学生的所有情况。通过对七、八、九三个年级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学校的“问题学生”来自于洛阳市市区、县区和乡镇。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律性较差。他们的父母在固定单位上班的不多,部分父母个体经营,还有部分家长打零工。父母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子女接触的时间少,交流不多。对子女的教育更少。所以好多学生表现为:语言低级、粗俗, 礼貌缺失;满口土语、俗语;行为蛮横、粗野;遇事缺乏思考、喜欢动手动脚、甚至拳打脚踢;不尊敬老师;同时撒谎、不诚实、欺负弱小现象也时有发生。从父母的文化程度可以看出:父母的文化水平相应都比较低。虽然他们都比较关心自己子女情况,但仅仅是问一下子女,很少主动与学校的老师联系。当然他们也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有更大的发展。“问题学生”大多自卑、缺乏自信心,自卑导致他们特别介意别人的说话,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变成了挖苦、讽刺。从而导致打架、斗殴。在学习方面,“问题学生”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不稳定,而且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在教育的管理体制、教科书的选择使用、教师的教学方法等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势必造成他们在知识的衔接、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与人的相处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缺失。一部分“问题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主科上新旧知识断档情况非常严重,以上种种导致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

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情况,我们指定了专门的调查问卷,从调查数据来看,“问题学生”上网成瘾或者沉迷的人数已经占了60%~70%,他们上网的目的就是娱乐,包括游戏,电影音乐,网络聊天等等,从而来麻痹自己。我认为可以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

主观上: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首先是自控能力欠缺,求知欲旺盛,他们对于外界的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对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事物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他们在好奇心的促使下,抱着试一试、看一看的心理接触网络。但中学生正处于心理、行为上的变动期,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尚未定型,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

其次,认知能力有限,中国青少年从小接受的是正面教育,在涉及国家命运和民族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虚拟网络毕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资讯”。对于身处社会边缘、分辨能力有限的中学生来说,面对网上新奇、刺激的信息极易受其诱惑。

最后,是自我意识强烈,中学时期是人生中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最强烈的时期,

中学生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和成人化倾向,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

客观上:从对学生的档案了解中可以看出,“问题学生”的背后基本上都有一个问题家庭,这些家庭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问题。要么是离异家庭,要么是家长过于忙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要么是家长文化程度低,不懂得教育孩子,不会与孩子沟通,孩子因此产生严重的自卑或者自负心理,就把在生活中得不到的关爱去网络中寻找,或者把自己的郁闷与不满情绪在网络上派遣。所以说,网络就成了这些孩子们的精神寄托,他们痴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我想他们的网络成瘾问题就不攻自破了。

问题学生的群体依然很大,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也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者要抱着满腔热忱,善于观察琢磨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让问题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吴慧燕.浅析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成瘾症[J].

[2] 薛云珍,卢莉.网络成瘾的形成、表现及机制的探讨[J].

[3] 黄 答.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J].

篇4

网络游戏成瘾可以界定为:通过重复地使用网络游戏所形成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迷恋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愿望;同时产生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现象,对网络游戏所带来的会一直有生理和心理上的依赖。

一、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网络游戏本身的优势

1.网络游戏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成就动机和心理感官刺激。网络游戏的升级设计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成就动机,使得玩者的“成就感”越来越强,玩游戏的心理动机也就越强。集文字、声音和图像于一体的立体传播形态制造了良好的身临其境的效果,加上砍杀、枪战等火爆的内容,给人以很好的感官刺激,容易使人获得心理上的,渐渐就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固的条件反射,使得玩家更加沉迷。

2.网络游戏中人际交往的隐蔽性、自由性、广泛性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互动超越了年龄、性别、文化和时空的限制,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意义上的人际交往模式,只要打开电脑,连接上网络,就可以与网上的数以十万计的同道中人共同享受游戏的乐趣,更能满足青年大学生的需要。

3.网络游戏的便捷性方便了大学生们的使用。网络游戏的进入门槛低,只要一台电脑就能满足需要,而目前电脑在高校当中已经较大程度的普及,加上受利益驱动而遍布学校周围的网吧,使得大学生们接触网络游戏,较少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网络游戏的成瘾。

(二)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1.学习压力及学业成绩不佳。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学习成绩总归会有高下之别,尤其是工科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大。而无论从现今的教育体制还是社会文化传统,或者家长的观念来说,学业成绩都是评判学生优劣的极为重要的因素。这种学习上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容易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寻求解脱与满足,通过网络游戏世界里的升级来摆脱现实世界带来的自卑感,满足对优越感的追求,然而更快地升级意味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更加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业,这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2.人际交往的困惑。现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人的宠爱,加上成长环境比较单一封闭,容易养成倔强、任性、自私等性格弱点,这些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而社会贫富分化和区域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更加使得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困惑不断增多。现实中人际交往的困惑在虚拟的网络游戏环境中更容易得到满足。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在现实中具有孤独、抑郁、焦虑的人格特征,在网上却表现得更加积极开放。

3.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使得戒瘾能力欠缺。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动期,其自制性和自律能力都还不强,遇事容易冲动和消极应对。因而容易被光怪陆离层出不穷的新游戏吸引,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又不足以抵抗其诱惑,所以一旦染上网络游戏的瘾,一般难以有效戒除。

(三)家庭、学校及其他社会原因

1.家庭原因。有人曾对上海市8所大学近4千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进行调查,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关系满意度明显低于网络未成瘾者,“非常不满意”和“较不满意”的比例未成瘾者的近4倍。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的价值取向和情趣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态度和行为。

2.大学教育和管理模式。大学时期采用教育和管理的模式大多是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给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发展空间,和大学以前的教育模式差异较大,衔接工作做得不够好,使得部分大学生不但没有能够较好的自我发展,反而沉迷于网络游戏。这也是有人将大学一年级阶段作为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关键阶段的重要原因。

3.其他社会原因。目前仍没有形成网络游戏管理方面的法律,使得网络游戏得不到应有的规范。网络游戏商们不注重行业自律,遍布学校周围的网吧业主们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些都对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矫治对策探析

综合对于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药物治疗、家庭治疗、社会支持疗法、团体心理辅导。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矫治来说,应该针对不同个体、成瘾的不同程度,综合考虑,加以选择。

(一)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以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为基础,坚持效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人的行为和外在的环境视为考察对象。

就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来说,要自我观察、自己把握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转变不合适的看法、观念,形成有效的自我控制和应对问题的方法,并且及时对自己予以正强化和负强化,使得瘾症自然消退,从而真正起到戒除瘾症的效果。具体来说,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行为的错误,设定一个从易到难的目标,从减少上网时间尤其是网络游戏时间开始,并制定学习计划,使自己的生活充实,并且努力坚持,时时加以强化,再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和计划进行调整,逐步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二)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美国学者贝克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该疗法认为心理紊乱是由患者错误或不合理的信念和看法引起的,通过现实的评价,并矫正其歪曲的或功能障碍的想法,可以达到情绪和行为上的改善。

就对于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来说,认知疗法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网络游戏成瘾本身,父母或老师与成瘾者进行谈话沟通,探讨网络游戏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网络游戏本身的负面作用,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网络。二是针对隐藏在网络游戏瘾症背后的问题,也就是成瘾者为何会玩网络游戏成瘾,比如说是因为学习压力带来的自卑,还是人际交往问题带来的困惑,或者是其他的什么问题。只有了解到了瘾症产生的真正原因,才能与其共同面对和探讨解决方案。

(三)药物治疗

宁波戒毒研究中心的杨国栋、刘悦和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等人认为,网络成瘾不只是一种心理疾病,而需要通过有效的药物进行干预,结合心理治疗,效果明显。

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来说,笔者认为,对于部分由于瘾症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神经失调症的重度成瘾者可以适当采取药物疗法,其他大部分网络游戏成瘾者没有必要采取这种疗法,因为药物疗法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副作用,加上大学生群体毕竟综合素质较高,可以先行通过其他方法予以治疗。

(四)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建立在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心理场理论的基础之上。在网络成瘾者中,他们对网络有着共同的心理体验和认知,也对存在地问题容易产生共鸣,这样,在心理辅导时就容易产生“向心力”和心理场。

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来说,应用团体心理辅导,就要组成成瘾者团体,采取认知+行为的模式,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团体成员就网络游戏依赖的问题进行主体交流和讨论,了解各自的状况,看到存在的问题,并共同寻找产生的原因,进而根据自己的依赖程度确定矫治目标,制订计划,实行行为纠正。

(五)家庭治疗

陶然、李邦合提出了家庭治疗方法,他们认为医学治疗不是治本之策,家庭教育更重要。其理论依据是网络成瘾症可能是家庭功能失调的表现。因此,就需要修正、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改变网络成瘾症产生的家庭动力机制,使症状消失。

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来说,应用家庭治疗重点是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孩子的网络游戏成瘾的问题,能够肯定网络的正面作用,而不能只是一味地责备和限制,以免引起逆反心理。二是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用合理的方式引导其协调学习和上网的关系,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网络游戏。同时家长也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协调好家庭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成员的感情融洽,使融洽的亲情成为鼓励孩子不断取得好的进步的动力。

(六)社会支持疗法

社会支持疗法,指的是治疗网络成瘾症需要社会、学校等各个环节共同努力,缺一不可。

就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来说,社会支持疗法,就需要社会不断优化网络游戏环境,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学校的学生工作者注意创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建立起有效的“网络成瘾”预警和矫治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其他的爱好,以此转移对于网络游戏的依赖等等。

参考文献

[1]张宏如.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2]www1.cga.com.cn/hfsite/business.html.

[3]江楠楠,顾海根.大学生上网行为、态度与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

篇5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073-03

一、引言

网络这一高科技成果的融入,给现实社会带来了深刻影响。当网络成为大学生成长的有效工具时,网络游戏也随之浸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他们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也对有的学生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出现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状况,分析网络游戏成瘾形成的特征,研究成瘾大学生的认知与情绪、人格品质存在的相关性,期待能够在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探索预防网络成瘾对策等方面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一)主要概念界定

网络游戏成瘾:美国学者格尔伯格从上世纪末开始关注过度使用网络这一现象,1995年首次提出网络成瘾――也称网络不适应的概念。后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里菲斯将网络游戏成瘾从网络成瘾中分离出两类网络游戏成瘾,一类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带来的兴奋和,希望在虚拟的社会中得到回报,或渴望展现自己的实力而导致成瘾。第二类是成瘾者在现实生活中承受太大的压力,急需一种有效的发泄方式,通过网络游戏逃避现实,沉浸其中以满足心理上的需求。

本项研究认为网络游戏成瘾是指个体因过度接触网络游戏,而逐渐形成依赖心理与失控行为,并伴随游戏停止后的机体不适与情w、交往障碍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一般认为非适应性认知涵盖了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世界的认知两个维度。对自我的非适应性认知主要是指自我情绪体验与人格特质等自我概念的失衡。非适应性认知与自我情绪体验、人格特质有着内在的联系,相互影响。对世界的非适应认知是指个体认为网络能够给予他一切,但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如愿。本研究认为非适应性认知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形成的基础,同时受情绪、人格的影响,反过来又强化其网游行为。

(二)样本描述与资料来源

本调查于2014年8月在成都几所大学进行,以本科生班级为单位,随机抽样,发放问卷共计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85份,有效率达到95%,被调查男生173名,女生112名;大一学生115名,大二91名,大三43名,大四36名。

(三)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选择四个信效度较高的量表:大学生网游认知―成瘾量表、“大五”人格问卷、正负性情绪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以此调查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状态,了解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情绪体验、人格特质与网游成瘾及非适应性认知的相关性。

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各量表得分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及T检验,并对成瘾行为和非适应性认知与人格、情绪、生活满意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游戏成瘾调查的基本现状

在本次调查的285名有效被试中,其中网游成瘾的有40名,占比达到了14%。

大量国内外研究认为,非适应性认知是指个体与他人和客观环境关系的错误认知,是造成网络成瘾的重要认知基础。非适应性认知固化了“网络万能”这一核心观念,导致各种错误的自动思维以及中间信念的出现,在缺失元认知的监控时,致使成瘾的网络行为产生。本次调查中成瘾组与非成瘾组非适应性认知的差异性见表1。

表1显示成瘾组与非成瘾组之间在对网络游戏过高的评价、心理慰藉、人际关系的实现和逃避学习压力的四个非适应认知因素以及总分上的差异皆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0

作为成瘾者的心理基础,非适应性认知充当了其进行网游行为的强化物,凸显出成瘾组与非成瘾组的行为差异性(见表2)。

结果表明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控制冲动的能力、戒断症状和相关品行问题三个因素和成瘾行为总分上都显现出极显著差异。非成瘾组控制冲动的能力显著高于成瘾组,而戒断症状和相关品行问题显著低于成瘾组。

(二)网游成瘾者的认知与人格、情绪、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假设,网络游戏成瘾行为与大学生具有的人格特质、情绪体验、生活满意度等具相关性。因此,在数据的处理上,从人格特质、情绪、生活满意度三个方面与成瘾行为及非适应性认知进行相关性分析。

1.人格特质与网络游戏成瘾的相关分析(见表3、表4)。表3显示网游成瘾行为及非适应认知风格与人格特质中的适应性、利他性维度达到了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

2.情绪与网络游戏成瘾的相关分析(见表5、表6)。表5显示正性情绪与非适应认知因子与成瘾行为因子均呈负相关性,负性情绪与非适应认知因子、成瘾行为因子间均呈正相关性,表明网络游戏成瘾行为及非适应认知因子分越高,则负性情绪越高,正性情绪越低。表6表明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负性的情绪体验明显比非成瘾大学生多,正性的情绪体验明显比非成瘾大学生少。

3.生活满意度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见表7、表8)。表7表明主观满意度、客观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与非适应认知因子、成瘾行为因子间均呈显著负相关性。网游成瘾行为及非适应认知因子的得分愈高,显示生活满意度的得分愈低。表8显示网游成瘾的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显著低于非成瘾的大学生。

四、结论和讨论

基于成都高校的抽样调查,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非适应性认知基础及相关因素进行有价值的讨论。

1.调查揭示成瘾者非适应性认知的特征极明显,总体对网络游戏认知评价较高,自认能从游戏中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实现人际沟通,觉得在网络游戏中更安全,舒服,可以摆脱现实中不如意的学习生活环境,并期望在游戏中实现自我。网络游戏的虚幻经验使他们产生错误的观念与信念,形成消极逃避退缩的认知,从而强化成瘾的意识和行为。

2.通过分析“大学生网游认知―成瘾量表”与“‘大五’人格问卷”数据的差异及相关性,表明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游成瘾密切相关,人格特质中的各维度(除开放性维度)均与网游成瘾行为及非适应认知风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

根据表3、表4分析得出,成a的大学生相比非成瘾的大学生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对外界环境警觉性高,容易紧张。在社交性方面,不善于人际交往,难打交道,人际关系不和谐。成瘾大学生利他性低,对别人缺乏信任感,容易与人产生冲突,性格相对固执,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只顾及自己的利益。成瘾大学生还表现出低道德感,经常处于自发的、无组织的状态,通宵玩游戏,白天逃课补觉,生活没有规律。

3.研究发现,网游成瘾者的非适应认知与情绪密切相关。正性情绪与非适应认知呈现显著负相关性,负性情绪与非适应认知呈现正相关性。网络游戏成瘾学生较非成瘾学生负性情绪高,正性情绪低。

分析表5和表6得出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获得情感和价值需求的正常满足,对体验到的诸如不安、心烦、惊吓和焦虑等负性情绪,缺乏成熟的情绪管理能力,紧张的情绪压力无法得到及时疏解,负性情绪的体验不断升级,无处宣泄和疏导的负性情绪最终将可能被转移到网络游戏上,借助网络游戏这一虚拟世界,宣泄自己在现实中难以调适释放的情绪。

4.研究发现大学生的主观满意度、客观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与网络游戏成瘾的非适应认知呈显著的负相关。成瘾者的生活满意度是显著低于非成瘾者的。

表7数据显示生活满意度在自我形象、人际关系、经济状况等方面与非适应认知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表8数据表明成瘾学生与非成瘾学生在生活满意度方面呈现极显著差异。成瘾大学生无论是在主观上还是客观上生活满意度都比较低,这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促使他们在网络游戏中追求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并产生依赖,最终导致网络游戏成瘾;另一方面,由于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过长而形成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又导致生活满意度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通过本文调查研究分析,更深入地认识了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行为的非适应性认知基础,研究结果提示要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需要从认知方式、人格培养、情绪调适和提高生活满意度等方面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干预,调整大学生认知偏差,培养新的、有适应性的认知方式,提升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积极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

参考文献:

[1]朱丹.网络成瘾者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11-12.

[2]张卫东等.正、负性情绪的跨文化心理测量:PANAS维度结构检验[J].心理科学,2004,1(51).

[3]李宁,李东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认知基础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21).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llege Students' Addiction to Online Games

ZHANG Yao-yuan,HE Xing-jie

篇6

成瘾(addictive behavior)是一种复杂、令人费解而又广泛存在的人类行为。很多消费行为可能演变为一种成瘾,典型的例子包括吸烟、饮酒、赌博等等。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迅速流行,网络游戏成瘾现象正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但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学领域。本文试图以经济学中的成瘾理论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网络游戏成瘾现象

随着宽带网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急剧增加,网络游戏这种新型的娱乐方式正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根据DFC intellegence2003年6月的报告,2002年世界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了7300万,预计在2008年将达到1.98亿;而《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研究报告》称,2002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807.4万,预计在2006年将达到4490.6万。在网络游戏(以下简称“网游”)越来越流行的同时,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玩网游容易使人“上瘾”。韩国一项对网游用户的调查显示,69%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有一点中毒”,而认为自己“完全不能摆脱”的占了16%。(Iresearch,2003) 而在另外两项针对北美网游玩家的调查中,均有60%左右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网游“上瘾”。和其他成瘾相似,网游成瘾者常常表现出以下特征:冲突:内心或是外在行为出现自相矛盾,上瘾者常常表现出悔恨的情绪;戒断效应:戒除网游时会产生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复发:试图戒除者常常不能成功,但反复多次后有可能最终戒除成功。

经济学中的成瘾理论

涉足于成瘾这个研究领域的并非只有心理学家。近年来,国外有不少经济学家试图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成瘾,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这为我们用经济学方法分析网游成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理性成瘾理论

经济学中最广为人知的成瘾理论当属贝克尔等人创立的理性成瘾理论。他们认为:“成瘾,即使其程度很深,从包括稳定偏好的有预见性的最大化行为的意义上讲,通常也都是理性的行为。”而这里所说的理性“意味着随着时间的变化,个体在事先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前后一致。”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偏好是保持稳定的。从这个前提出发,他们提出了著名的Becker-Murphy模型。在这个两商品的模型中,理性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消费资本函数和对商品价格的预期计算出最优的消费路径,决定自己在各期对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当且仅当商品C具有邻近互补性时,增加当前对C的消费量会增加其未来对C的消费量,此时称该消费者对商品C是潜在上瘾的。而某个具有潜在上瘾倾向的消费者最终是否上瘾,取决于他的初始资本存量及其需求曲线的位置。

理性成瘾理论的关键特征在于其沿用了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及其分析框架,并做出了偏好稳定的假设。理性成瘾理论对成瘾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是其缺陷也是比较明显的。在Becker-Murphy模型中,理性的消费者通过计算最优消费路径来确定各期的消费量,从而使自身效用达到最大化,与消费者在决策中的实际思考方式是大相径庭的。事实上,个体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计算出一生的最优消费路径,甚至很难得出近似“最优”的消费路径。可以说,贝克尔等人在引进经济人假设的同时也引进了其致命缺陷。其次,理性成瘾理论对成瘾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比如,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中,常常会出现消费者将自己送进诊所以戒断成瘾的现象。伯恩海姆等人指出,消费者如果具有贝克尔意义上的“理性”,那么他们即使不想再对成瘾性物品进行消费,也绝对不会将自己送进诊所,因为这只会减少消费者选择的范围。另外,对于戒除后的高复发率、上瘾者表现出的悔恨和感觉到的自我失控等现象,理性成瘾理论都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格鲁贝尔等人对成瘾性物品所作的一些实证研究证实了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也得到了一些与理性成瘾理论不符的结果。菲尔等人运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具有跨时期影响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拒绝了理性成瘾理论。

对理性成瘾理论的改进

尽管理性成瘾理论在对成瘾的解释上遇到了不少困难,它还是对成瘾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法尼德斯等人对理性成瘾理论做了一定的改进。他们假设对于某种商品,潜在的消费者事先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可上瘾型”,只能通过实际的消费经历来判断。如果一个可上瘾型的消费者选择了消费该商品,却在上瘾之后才发现自己属于可上瘾型,他将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悔恨,但已经难以自拔。苏拉诺维奇等人从另一个角度对理性成瘾理论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他们提出的模型的特点在于:对理性成瘾理论中的理性人假设做了一些修正,即假设消费者会考虑现在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在未来的影响,但不会去计算复杂的最优消费路径,而只决定当期的消费量。强调了成瘾的一个重要特征:戒断效应,即上瘾者在试图中止或者减少对成瘾性物品的消费时,往往会在心理上出现强烈的负面情绪,有时还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他们提出了戒断成本的概念,并且把戒断成本函数做为效用函数中独立的一部分。

现时偏向型偏好理论

与贝克尔等人坚持的偏好稳定假设相反,许多经济学家试图通过偏好的变化来解释成瘾。奥多诺格和拉宾提出的现时偏向型偏好(present-biased preference)理论是这一类理论中的代表。他们引入了准双曲线型贴现率以代替不变的贴现率,这使得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动态不稳定性,而且表现出一种现时偏向,即在任一决策时期t,t和t+1期之间的贴现率比t+k和t+k+1期之间的贴现率要高。这种现时偏向性使得消费者出现了自我控制上的问题,事先做出的决策常常因为执行时间的临近而发生变化。奥多诺格和拉宾指出,大量的证据表明,准双曲线型贴现率假设较稳定贴现率假设更贴近实际,而由此引起的自我控制上的问题在成瘾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诱发性认知理论

伯恩海姆和兰格尔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诱发性认知(cue-conditioned cognition)理论。他们指出,神经科学中的一些研究表明,成瘾性物品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认知机制,使个体在做消费选择时的注意力集中在成瘾性物品之上,这一点在“瘾君子”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从上述研究结果出发,他们假设个体在决定是否消费成瘾性物品时,可能会进入一种“热认知模式”,此时大脑的认知机制处于失灵状态,导致个体不顾自己的内在偏好,总是选择消费成瘾性物品。而个体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受环境因素和过去的消费选择的影响。反之,如果个体进入的是“冷认知模式”,那么他将考虑到潜在的所有选择,并比较所有结果,包括现在的消费选择对未来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的影响。由此出发,伯恩海姆和兰格尔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随机过程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个体在每期决定是否消费成瘾性物品之前可以先选择三种生活方式:放任(exposure),这种情况下,个体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最大;避免(avoidance),即个体有意识地去避开可能引发热认知模式的环境因素,从而减少了进入热认知模式的可能性;纠正(rehabilitation),即个体求助于专业诊所,以彻底断绝自己进行消费的可能性。在上述随机过程中,个体可能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模式。

在网游成瘾现象中的应用

在列举了经济学中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成瘾理论之后,我们尝试着将它们运用于对网游成瘾现象的分析。如前所述,贝克尔等人的理性成瘾理论在基本假设上存在较大的缺陷,对成瘾难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奥法尼德斯等人的理论突出了消费者之间的差异性,但是将成瘾的成因完全归于外生的“可上瘾型”特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显然是缺少说服力的。诱发性认知理论依赖于神经科学中对有形成瘾性物品如的一些研究成果,现在还不能应用于分析对网游这种无形产品的成瘾。苏拉诺维奇等人的理论对理性人假设做了一些相对合理的修正,突出了成瘾中的戒断效应,但是该理论没有充分考虑各期消费之间的相关性,忽略了成瘾包括网游成瘾中常常出现的增强效应。

网游成瘾的经济学分析

在这一节里,我们将提出一个适用于分析网游成瘾现象的简单模型。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仅仅提出模型的基本架构,而对一些较为直观的结论,本文将省略其具体推导过程。

网游成瘾模型的基本假设

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每个时期都将其空闲时间用于网络游戏或人力资本投资,其目标是使当期的效用函数取得最大值。为了简化模型,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每一期只有两个选择:消费网游;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我们用xt表示消费者在第t期的消费选择:xt=1代表消费者消费网游; xt=0代表消费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消费者在第t期的效用函数为:

我们称at为正成瘾资本,wt为负成瘾资本,λ,θ分别表示其贬值率。

E(at)表示消费者从网游中获得的乐趣。我们假设当at0,当at>k时,E’(at)

C (wt) 表示消费者的戒断成本,其形式为一个分段函数:当wt≤j 时,C =0,当wt>j 时,C=f (wt ),f (wt )>0,f’(wt )>0。这反映了消费者的负成瘾资本累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停止消费会产生戒断效应,且戒断效应的强烈程度和负成瘾资本的数量是正相关的。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假设消费者在没有经历戒断效应之前,对其并不了解,其效用函数中没有C (wt) 这一项。

B (σt)表示消费者对人力资本投资在未来所产生的收益流的期望效用,σt表示消费者在当期对未来效用的贴现率。显然,B和σt是正相关的,即B’ (σt )>0。安斯列曾指出,在遭遇不快乐后贴现率暂时下降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我们假设当消费者在经受戒断效应之后,下一期的贴现率会暂时下降。我们称之为挫折效应。

设Vt=B (σt)-C (wt) -E (at)显然,当Vt0时,消费者选择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对网游成瘾的分阶段分析

开始成瘾。消费者初期对戒断成本缺乏了解,其效用函数中没有C (wt)这一项。当B (σt)0,E (at) 将逐期上升。

戒断效应的出现。如果在第m期,由于某种外来冲击,B (σm)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使得B (σm)>E (am),消费者在该期将停止消费网游。于是,如果此时负成瘾资本已经超过j,消费者将体验到戒断效应所带来的负效用,并开始意识到戒断成本的存在,消费者第m+1期的效用函数中将增加戒断成本这一项;不仅如此,由于刚经历过戒断效应,其对未来效用的贴现率也会暂时下降。如果Vm+1=B (σm+1)-C (wm+1) -E (am+1)

反复戒除。当at>k时,消费者开始对网游感到厌倦,E’(at)0那么此时消费者将再次停止对网游的消费;但是由于挫折效应的存在,消费者在下一期的贴现率再次下降,使得Vn+1

篇7

所谓手机上网成瘾行为是指无法利用手机上网时体验到的强烈渴求感从而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以至于出现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的现象。其典型症状为:手机上网时容光焕发、精力充沛,用手机上网的时间长,更换电池的频率加快甚至长时间使用手机充电器边充边看;离开手机上网后就很茫然、精神疲惫、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眼光呆滞、表情木讷,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给人们带来多元化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即网络成瘾现象。随着校园“手机一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手机无形中在青年学生的心里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一旦手机没带或一段时间无信息就会引起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脾气暴躁不安,严重者可能会形成“手机焦虑症”。了解手机上网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开展教育;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多,具体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和人格偏差导致,而外因则包括社会媒体、家庭教育模式、学校学生群体氛围等等。了解具体原因,制定可行性教育措施。

1.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大连市某高校550名2012级和2013级同学,其中2012级260人,2013级290人,收回有效被试510人,有效率为93%,其中男生158人,女生352人。

1.2 研究工具

自编手机上网调查问卷,问卷共九道题,包括手机使用频率、时间、流量以及上网的目的和地点等等。

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PEI)是用来评定自我评价的一个方面——自信。一般认为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的能力主观评价。它对自信心范畴的大多数问题都可进行估测。6个最常提到的维度作为其分量表:学业表现、体育运动、外表、爱情关系、社会相互作用及同人们交谈。除了这些分量表外,还有一些条目是评定总体自信水平和有可能影响自信判断的心境状态。

肖水源于1986年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共有十个条目,用于测量个体的社会支持度。

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该问卷测试个体的现实中的社交孤立和情绪孤独情况。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手机上网成瘾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研究结果

2.1 手机上网时间与个人评价、社会支持评定及情绪—孤独特质关系(结果见表1)

根据表1调查结果显示,手机上网时间的长短与个人评价的各维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手机上网时间越长的学生,他们在社交焦虑、恋爱自信、体育自信、交友自信、学业自信以及外表自信维度上的自我评价要低于手机上网时间短的学生,这说明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越长,他们在各方面的自我评价则较低。此外,社会支持评定方面,在上网时间的长短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情绪孤独维度上,上网时间越长的学生,反而情绪孤独水平越低,而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使用手机上网0.5-1.5小时的被试,他们的情绪孤独水平最低,而使用手机上网0.5小时以下的被试的情绪孤独水平最高,这表明手机上网对大学生情绪宣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应该合理引导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使用。

2.2 不使用手机上网与个人评价、社会支持评定及情绪——孤独特质关系(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不使用手机上网对个人是否有影响在社交焦虑、一般自信水平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认为手机上网对自己非常有影响的学生,他们的社交焦虑程度要高,同时一般自信水平显著较低,而且社交孤立程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认为手机上网非常重要的学生,他们的社交孤立程度较高。

3.讨论

随着手机上网的日益普及,手机上网成瘾成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新动向。手机上网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功能、身心健康、经济承受力等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中的实际情绪体验的某种程度上也会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本研究结果发现,手机上网时间越长的学生,他们的自我评价水平越低,同时也可以说明越自卑的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越长,越容易成瘾。因为自卑是一种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自卑的人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如其他人。部分原因可能与他们喜欢用非现实的标准来衡量自己有关。自卑的人会隐藏或掩盖自己的想法或不足,担心自己的不足被他人发现或评论,所以自我评价较低的人,他们往往具有退缩或回避的行为表现。他们往往担心与人接触,所以把“人与人的交往”转移到“人与手机的交往”,从而使自卑的学生更加不愿意从手机网络中走出,久而久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网络匿名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大学生释放心中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当代大学生情感的异化和迷失,让他们感到孤独和迷茫,所以他们往往回到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才能重新找到自我,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的放开自我。在网络可以扮演任何自己喜欢的角色,可以和不相识的人倾诉心事,手机上网的快速化,让他们随时通过微博、微信、QQ以及人人等网络媒介,及时发表自己的情绪状态和感想,这对他们的不良情绪有一定的疏导作用。同时,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也相对紧张,因为他们要面对学习压力大、就业压力、人际关系以及情感压力等等,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这导致大学生处于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苦恼期,这种精神长期受压抑,需要一条途径加以宣泄,而上网无疑是较为理想的途径。所以手机上网也成为大学生最喜欢倾吐内心的一种方式。

4.结论

4.1 自我评价较低的学生更愿意长时间沉溺于手机网络中,同时他们对沉溺于手机网络的态度更加强烈。

4.2 手机上网成瘾行为对大学生存在消极影响的同时,对大学生的情绪宣泄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盛红勇.大学生手机上网与坚韧人格及学业情绪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

[2]盛红勇.大学生手机上网与网络成瘾及学习倦怠的综合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

[3]王伟东.浅谈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04).

[4]刘晔.博客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23).

[5]李斌,刘晶晶,张震.网络失信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成因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8).

篇8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22-02

0引言

学校心理教育,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将基础心理学提供的理论转化为技术,以求解决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我国大中小学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有多种提法,如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做法上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治疗、心理诊断等多种。所有这些提法与做法,其内容、目标和方法都基本一致,都可以用心理教育一词来概括,其核心都在于“心理”,最终落脚于“教育”,其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

1中国学校心理学的内涵

我国1987年版《辞海》对学校心理学所下的定义是: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类成员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家长在内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提供心理服务,帮助成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各成员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以下就其内涵做进一步的说明:

1.1 应用性是学校心理学的本质特征。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学校心理学的名词构成来看,心理学决定了它的特殊性,而不是其它什么教育理论或管理理论;学校决定了心理学理论所应用的范围,但不是物理环境上的学校范围,而是与学校相联系的人际范围。

1.2 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有所不同。学校心理学比教育心理学服务面更广、实践性更强、应用价值更直接。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管理、课程设置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心理学问题,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核心,并与之联系的所有心理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一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规律。

1.3 学校心理学服务对象主体是学生,同时要照顾到教师、家长和管理者。学校心理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5~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学校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由各种假设整合而成的思维方式,这些假设常常用来指导、理解和矫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教育世界。

1.4 学校心理学理论丰厚,方法技术多种多样。学校心理学集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包括普通、社会、发展、临床、测量、咨询等理论,与心理诊断、咨询、测量技术等为学校成员提供心理服务,帮助成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各成员的身心和谐发展。

1.5 学校心理学服务范围主要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及评价、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和培训等。

2学校心理学面临的几个变化

2.1 服务对象呈现扩大化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对象在逐步扩大,从学生扩展到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者。

学生一直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首要对象,而且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其服务对象年龄范围在不断扩大,最早的服务对象就是年龄范围在6~18岁的中小学生。随后其年龄扩展到3~22岁的学生,这就加入了处于幼儿期的幼儿园孩子和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

教师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必然对象。但是,在实践中学校心理学服务于教师是极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学自身发展规律来讲,都在不断的加强对教师心理的关注与服务。学校心理学服务于教师,是完善学校心理学理论体系,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必然过程。

家长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辐射对象。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学生的父母,有可能由于缺乏教育知识与技能等,不能够对孩子施加好的影响,往往在教育孩子时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与服务,并间接的影响到学生,也是我们搞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作的明智之举。

学校管理者也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对象。学校心理学在学校管理、课程设计中的心理学问题、协助学校职能部门优化育人环境等问题时,可以对学校教学、管理和科研等方面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2.2 服务重心凸显发展性我国现行的学校心理学还遵从着传统的服务模式,就是对个别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评价、咨询或治疗。当今的学校心理学服务要求将重点转移到全体学生,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因此,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观念应从传统的临床取向转向关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其服务的重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采取早期预防、积极干预,以发展社会性为主,综合治疗的策略。

2.3 研究取向重视应用性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学校心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石。学校心理学家不仅需要有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应用理论的实践经历。当今的美国心理学更加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取向。我国的学校心理学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离异家庭儿童、自杀的大学生等人群,他们急切需要大量的学校心理学家提供的服务,这便要求我们的学校心理学研究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

3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前景

进入21世纪,从国外的资料和国内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以下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六种角色:

篇9

一个人的品行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植根于家庭教育,但不少家长家庭教育观念陈旧,不能与学校密切配合,当然不能取得良好的家教效果。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转型,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多元的社会里,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氛围对正处于认识和探索环境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昌邑市夏店小学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努力把学校、家庭和社会来自三个方向的教育力量凝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向心力”,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他们在和煦的春风中欣欣向荣地成长,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万紫千红的心灵乐园。

二、基本做法

1.在农村小学形成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中心,班主任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问题学生分类管理,跟踪教育。

近年来,不少先进的中小学校,已经注意并开始了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落实远远没有做到从小孩子抓起,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矫治与疏导处于“高原地带”。我校是一所很普通的学校,共有十个教学班,校舍朴素、简单,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区小学。但是,我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度重视,从2011年8月新学期开始,在师资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在昌邑市率先配备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间周一节心理健康活动课。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弄清楚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管理,跟踪教育,切实做到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孩子抓起。我校老师们深深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颗灵魂去感染另一颗灵魂。教师们结合自己转化和矫治问题行为的实际情况写出问题学生研究日志、容错教育反思和随笔并装订成册,取名为:“静听花开”和“星光闪烁”。拿出自己的尊重、热情、真诚和关注把问题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我校心理健康的全面育人工作是心与心的碰撞与沟通,是情与情的倾诉与交流。

2.以心理健康课堂为载体,突出对学生问题行为的疏导与矫治。心理健康课堂主要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突出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诱导。采用认知改变、行为矫正、情绪调控、积极暗示等办法。并且依据校本课程的地方特色结合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排出许多课堂情景剧:“教室里的情绪”“谁的脾气大”“学校召开家长会”,等等。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人课合一、师生合一的境界。利用情景剧进行教学,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特色。

3.把家庭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注重家校和谐沟通,从而形成家校沟通的强有力的凝聚力。以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行其道、各尽其职,好像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家庭教育可能包含一些传统、习俗的东西,也有一些家庭规则。这些规则反映双亲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是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受苦的永远是下一代。家庭塑造人的力量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如果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家长的教育观念经常不同,就会导致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我们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经常进行家访,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谐沟通,强有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快乐地成长。

4.多方举措齐动手,为学生营造绿色教育环境。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转型,在这个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多元的社会里,不良的社会教育状况、社会治安秩序和不良的社会氛围对正处于认识和探索环境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不少学生沉迷于网络,甚至网络成瘾,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并损坏身心健康。环境的改变必须是社会整体的努力,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努力减少学生与不良环境的接触,鼓励孩子结交有上进心的朋友,鼓励他们欣赏社会正面文化和精神道德。

三、主要成效及推广价值

1.学生的问题行为得到良好的矫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的主要问题行为,冷静对待逆反心理,努力破解高年级学生青春期烦恼,疏导和消除网瘾现象,深度透析厌学问题。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习特别优秀、家庭条件特别优秀的学生不再骄傲、虚荣、目空一切,使之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学习特别困难与家庭条件特别困难学生的厌学、自暴自弃、殆慢、懒惰、嫉妒、说谎、不求上进等情况得到缓解。个别单亲以及留守儿童的网络成瘾、逆反、旷课、逃学、任性、冲动、偷窃、侵犯等行为得到明显改善,父母双亡学生心理创伤的应对与干预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社会适应不良减轻;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基本消除自卑、学业得到提升,等等。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问题学生的成长:“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篇10

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患者最痛苦的感受[1]。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癌症目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抑郁、急躁、恐惧、固执等心理障碍,以焦虑、抑郁最突出,其中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可达25.0%~72.6%[2],患者很容易紧张、恐惧,这些不良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因疾病长期折磨,患者身心疲惫,部分患者甚至变得沉默寡言、抑郁,拒绝治疗[4],鉴于癌症较难治愈,很难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因此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成为医学领域评价的一个指标[5],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如何让他们高质量地度过余生可能更有实际意义,因此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引起了普遍的关注[6]。而疼痛是造成癌症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初诊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约25%,晚期癌症患者约60%~80%[7],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目前减轻癌痛以药物治疗为主,可痛觉属于个人主观知觉体验,大部分情况下与患者的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及错误认知有关。情绪的行为表现由躯体运动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下丘脑的分泌所控制,情绪的产生大脑皮层起了关键作用[8]。本实验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对镇痛疗效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癌痛患者72例,年龄35~81岁,男57例,女15例,其中肺癌17例,结肠癌10例,前列腺癌9例,肝癌8例,口咽癌5例,胆管癌4例,肉瘤2例,乳腺癌2例,舌癌2例,肾癌2例,食管癌2例,喉癌2例,肛管癌、宫颈癌、淋巴瘤、胃癌、牙龈癌、胰腺癌、右髂窝转移性鳞癌各1例(见图1)。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为重度疼痛或NRS≥7分,均按规范进行癌痛规范化治疗,其中观察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疗法。

1.2 方法

1.2.1 癌痛程度分类 轻度疼痛:1~3分,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中度疼痛:4~6分,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重度疼痛:7~10分,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

1.2.2 实验法 两组患者均按癌痛规范化治疗予以镇痛药物,观察组同时实施认知行为疗法。以认知疗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为指导思想。其理论关注的是求助者的自我言语表达的改变是行为改变的一个先决条件。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审查,在治疗肿瘤、治疗癌痛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势,从而无条件地接纳自己。讲解认知行为疗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定期举办有癌(爱)相伴是缘、我很坚强、爱惜自己、请癌走开等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活动以工休座谈会的形式进行。

1.2.3 认知行为干预方法应用,分为四个阶段。

1.2.3.1 概念、心理诊断阶段 与癌痛患者建立一种工作关系,明确癌痛患者的ABC,即疼痛加剧反应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种反应相对应的原因(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分析,寻找最根本的原因。与癌痛患者一起进行原因分析:(1)生物因素:肿瘤。(2)社会因素:手术,化疗,放疗。治疗时间较长,医疗费用昂贵,家庭负担重。(3)心理因素:认为癌症是绝症,没有办法治好;止痛药吗啡等是,用了要成瘾。帮助理解他(他们)是如何应对压力(癌症)做出反应的,通过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的呈现、苏格拉底式询问和有引导的自我发现过程来完成。制定干预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①帮助患者接受自己得了癌症和癌痛的事实,降低情绪和行为反应,改善睡眠;②帮助患者理清思路,正确处理生活与生病后生活质量的关系;(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降低或缓解癌痛程度,让患者学会包容生病后自己的不足,并不再苛求自己,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护患关系,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症状和主要症状的发生发展,注重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掌握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布置家庭作业,让患者和家属记录每天癌痛症状出现的时间、伴随的症状、“不自主想法”及情绪反应等问题。同时与患者和家属共同分析,认识到癌痛不但与癌症有关系,而且与自己对癌痛的认知和情绪、行为反应有更密切的联系。帮助患者学会并掌握如何识别错误信念,树立正确认知。

1.2.3.2 技能获得、领悟和复述阶段 教给患者各种行为和认知应对技术以应用于癌痛情境,通过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以减缓癌痛,以及学习躯体和心理放松方法。复述我怎样才能战胜癌痛?用什么方法能够解决癌痛?眼下我可以做什么?我怎样才能把癌痛保持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帮助患者认识到引起癌痛加剧的原因不完全是癌症本身这个病,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身对癌症这个疾病的看法、态度等认知内容,是不合理信念引起的不良情绪,所以只有改变认知,改变现存的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癌痛程度。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找出存在的不合理的认知,应用其他患者疼痛控制成功的现身说法对患者进行引导,学习和应用合理的新观念,建立正确认知。

1.2.3.3 应用和完成、修通和再教育阶段 应用以辨证为主的方法转变患者的不良认知,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帮助患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通过自信、放松、力所能及的技能等训练,强化合理的新信念,从而减轻患者在癌痛治疗期间出现的情绪症状和不良行为,组织《爱(癌)友会》让患者相互进行交流和讨论,让患者知道有许多症状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才有,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对癌痛的认识和对疼痛控制的信心,进而减轻其癌痛程度。

1.3 判断方法 达到疼痛控制的3-3标准为有效:NRS小于3分或达到0分,24 h疼痛危象次数小于3次,24 h需要解救药物次数小于3次,阿片类药物滴定时间最好在2~3 d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癌痛程度经规范化治疗后均有所效缓解,观察组1 d达标率为23.81%,对照组为6.67%;2 d达标率为45.24%,对照组为26.67%;3 d达标率为11.91%,对照组为16.67%。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癌痛治疗3 d内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 vs 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字2=12.659,P

3 讨论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并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 [9]。这种方法旨在改善患者的不合理信念,从主观上改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疼痛的认知,配合镇痛药物的使用,可以更快而有效地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临床癌痛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肿瘤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在躯体承受巨大不适的同时常常伴有心理的痛苦。癌痛规范化治疗新观念认为: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不再是患者的四大生命体征,而是六大生命体征即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疼痛和心理。郭念峰主编认为让求助者以一种主动的角色,承担更多的责任,强调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同时注意吸收多种认知和行为策略来达到改变的目的。认知行为理论认为,只要认知得到矫正,不良情绪和行为就能得到改善,认知行为疗法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的求助者。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疼痛一直是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10]。但疼痛无法由他人感知,完全是患者出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医护人员要以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充分相信患者的主诉。疼痛的程度与患者自身的认识、意志、情绪有关,患者说有多痛就有多痛。在治疗期间,负性情绪是患者的主要心理反应,92%患者表示害怕,98%患者认为缺乏与治疗相关的信息,包括对不良反应的防治以及如何正确治疗癌痛的知识[11],许小青等[12]认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乳腺癌病人的负性自我概念。刘琳[13]研究发现,认知行为干预后,乳腺癌化疗阶段患者运用积极性应对方式显著增加,运用消极性应对方式降低。马云等[14]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性应对方式有显著积极影响,对维持和消极应对方式无显著影响。人类行为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维持、改变或消退,发现患者的认知障碍和错误行为,帮助患者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重新建立起正确、积极的对应方式[15]。改变患者对疼痛的错误认知是控制疼痛的重要环节。“癌症”的诊断,会构成严重的心理应激事件,恶性肿瘤作为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可直接影响疾病的疗效和康复进程[16],通过教育使患者了解无痛理念和疼痛控制的措施,消除“恐瘾”心理[17],同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要让患者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8],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本实验采取了认知行为干预,应用医护一体化对就诊患者进行病情及疼痛评估,同时纠正既往“忍耐疼痛”和担心止痛药物成瘾的错误认知,鼓励患者说出疼痛的感受和教会患者用数字评分法(NRS)及主诉评估法(VRS)对自己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19]。结果显示,处于同样程度的癌痛患者,在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后,疼痛程度可以更快而有效的减轻,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所以,对于癌痛,不单是治疗癌症疾病本身,更重要的是结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来改变患者对疾病和癌痛这个事件的态度、看法等认知,采取个性化的心理疏导,进而改变其情绪困扰,让患者从心里不畏惧疾病和癌痛,可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建立和谐的医护患关系,有助于更进一步增强癌症患者的心理维护效果[20],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心理,使其能接受现实,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21],提高了药物镇痛效果,从而减轻癌痛程度,达到无痛生活,改善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然,治疗方式、止痛药物、教育程度、年龄、性别、性格等也可能是影响疼痛治疗的重要因素,由于本院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时间尚短,病例收集有限,笔者将进一步充实数据,不断验证丰富此结论。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9.

[2]孟丽,徐艳,王复字.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5(259):69-70.

[3]倪红波.妇科卵巢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4):78-79.

[4]陈春眉.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9(25):85-86.

[5]万崇华.生命质量测定与评价方法[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1-73,74-90,224-227.

[6] Frick E,Panzer M.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and going radiation therapy: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outpatient center[J].European Journal Cancer,2007,12(456):4521-4526.

[7]郑晓珍,陈芬芬,吕珍,等.癌痛护理操作流程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中的实施[J].浙江临床医学,2013,12(15):1943-1944.

[8]吕惠君.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29.

[9]郭念峰.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9-96.

[10]林英权,陈素红.癌痛患者的无痛化护理[J].临床护理,2012,50(30):92-93.

[11]钟金霞,邓淑冰,彭艳婷,等.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常见主诉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1):1250-1252.

[12]许小青,李连君.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手术病人负性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3):692-693.

[13]刘琳.认知行为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和情绪的影响[D].长沙:中南大学,2010.

[14]马云,李占江,郭志华,等.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非理性信念、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11.

[15]刘倩.心理护理改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1(33):80-81.

[16]赵香兰,黄笑燕,虞春华.我国癌症患者心理护理现状及展望[J].中国医学创,2014,11(28):140-142.

[17]梁君.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关节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27-28.

[18]张建秀.慢性盆腔炎疼痛与焦虑状况相关性分析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0):145-146.

[19]李东玲,杜蕾.疼痛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5):2314-2315.

篇1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发展非常迅速。1913年,全美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115人,1950年有1000人,1970年上升到5000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数迅速突破20000人。到2000年,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大约有22000至25000人。与此同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率总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增长的。1934年,这一比率为1∶60000,1950年为1∶36000,1986年增加到1∶2100,2000年大约1∶2000,2002年大约为1∶1800。此外,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呈现女性化趋势。在过去三十年时间里,女性的比例上升了30%,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1]。1971年,在全美学校心理学家中,女性占59%;1991年占65%;2002年已经达到70%[2]。这或许与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在校生中女生比例上升有关,有研究表明美国学习心理学在校生中女生的比例高达80.5%[3]。

(二)课程体系全面系统

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以“科学家―实践者”模式为主,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申请者要进入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SP)和美国心理学会(APA)认可的学校心理学专业学习。学校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五个方面:心理学基础课程、教育学基础课程、心理诊断与干预、心理学统计与研究方法、职业心理课程等。其中心理学基础课程包括人类学习理论、行为的生物学因素、行为的社会及文化因素、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基础课程包括特殊学生的教育、学习辅导技术、学校管理与运作等;心理诊断与干预包括心理教育测量、行为矫正技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青少年性格测量、咨询会诊、神经心理测量等;心理学统计与研究方法包括研究方法、统计学、心理测量学、项目评估等;职业心理课程包括心理学史、学校心理学家的任务和职责、职业道德与服务标准等,从而构成了全面而系统的课程体系。

(三)专业训练要求严格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除了设置完备的课程体系外,还对专业训练和实践非常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达到专家(是经过硕士学位以后的学习,但得不到博士学位的一种称呼)水平,最少需要54个小时的受督导实习、一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见习期”。要达到博士水平最少需要78个小时的受督导实习、一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见习期”[4]。事实上,在硕士、博士学位的课程中也都要求包括有督导的实习期。在规定的实习期内,学生们由实习单位的职业学校心理学家给予指导,每周要求工作20~40小时,实习期为10~12个月[5]。还有些州和地区有更严格的标准,强调获得资格认证需要2年督导下的实习经验(3000小时),其中至少有1500小时是在博士后进行的[6]。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完善

(一)内容丰富全面

美国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实质内涵是重在健康而非仅指心理,只有包括身体、精神、心理、生活态度以及环境适应等各方面在内都是健康的,才是真正的、完整的心理健康。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主要由心理健康的实质决定的,其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生活指导、磋商等。心理健康咨询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咨询;为每个学生建立详细而系统的累积性档案,以记录其智力、兴趣、性向、人格特征和测量结果、学业成绩、嗜好、健康状况、家庭历史背景、经济状况、社会实践经历等内容。生活指导着眼于个性、个别差异和个体需要,是正规教学的补充手段。它几乎涉及学生和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如职业、学习、健康、人格、道德、心理、交际等,还有提高性、补救性、开拓性以及考试和质疑的指导等[7]。磋商主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家庭和学校联系及合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家长(监护人)面对面工作,解决学生在学习和学校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冲突和问题,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心理咨询服务、社会技能训练和行为管理策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还要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危机情境,如父母分居、离异、失去亲人和自杀事件等[8]。

(二)服务领域广泛

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美国心理健康的服务领域也越来越广泛。1945年,学校心理学会成立后,服务对象开始转向公立和私立学校,并以公立学校为主;服务领域从过去的中等学校扩展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教育阶段。服务对象从以学生为主,扩展到家长、教师和学生监护人等。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传统的任务是对“问题”学生进行能力和学业成绩测验,然后把他们“归类”到不同性质的特殊教育班。随着学校心理学科的不断完善并根据社会各个时期的不同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作用也逐步拓宽到为学生、教师、家长及整个教育管理系统提供综合性的服务――心理教育测量、心理咨询、学习辅导、与教师或家长之间的咨询会诊、项目评估和学术研究等。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丰富

(一)实施途径多样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渠道丰富多样。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运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通过学校青年服务中心、校园生活渗透、社会服务和健康图书馆等途径。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主要在健康与体育课程、德育课程中渗透。美国学校没有为全体学生开设专门的心理学课程,但一些学校在社会学科的选修课中开设了心理学课,如心理学入门、文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这些课程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增进对人类行为的理解以及提供更好地应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必要技能;为学生今后可能从事行为科学的职业或专业的工作而提供知识储备;使学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解决有关学习、压力及情感问题[9]。心理健康中心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帮助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危机能力。一般建立多功能活动场所,有游戏室、阅览室、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家教、个别与团体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能培训等服务,并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还针对社会问题、药物滥用、酗酒家庭儿童和天才儿童成立专门的应对小组。青年服务中心主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咨询、辅导等服务,但更注重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干预。也经常组织学生为社区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通过与社区的合作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10]。

通过校园生活渗透健康教育意识,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开办各类学术活动,倡导学校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第二,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美国学校有许多学生文体活动协会和俱乐部以及各类兴趣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自立、自信、开朗的人格品质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第三,全校性活动,即通过校庆、国庆等节日庆典和入学、毕业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精神。社会服务就是让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多种形式的义务服务,提供与社会联系的机会,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慈善工作等活动,增加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使学生对劳动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更加具体化,弥补校园教育的不足。美国大学大多设有健康图书馆或者健康资料中心。其目的是拓展心理健康服务途径,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提供最新、准确的知识,帮助学生作出正确、健康的选择[11]。此外,学校诊所也能提供心理健康测评、心理咨询等服务,还有些社区和学校联合组织提供补救性学习计划、家长教育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心理援助活动。

(二)方法独特有效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形式除了运用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外,还有些比较独特的方式。例如,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教育,是指学校学生相互之间对需要心理健康指导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帮助或服务,从而最终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调适,从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中间联系者”是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教育主要形式之一。“中间联系者”是从不同群体的学生中选取的学生代表,让他们每年参加训练课程研讨活动,接受各种心理健康相关的培训。他们通过提供个人帮助和组织校内开展广泛的活动来帮助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朋辈心理互助”也是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教育主要形式之一。“朋辈心理互助”包括朋辈心理咨询、朋辈调解、朋辈伴读等。朋辈心理咨询是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或其他帮助。例如,哈佛大学就成立了“13号室”、“反应”、“回响热线”、“共同热线”等学生心理咨询组织。朋辈调解是学校从学生中选拔出的朋辈调解员,依靠沟通和调节技巧为有冲突的学生双方提供第三方的介入和帮助,有效地解决问题。朋辈伴读是从高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挑选出来的学生志愿者,受到一定的培训和督导后,为低年级、学习能力弱或身体残疾等特殊困难的学生提供学习技能、生活技巧和心理问题等方面的朋辈辅导[12]。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迅速

(一)学术组织不断增多

1945年,学校心理学成为美国心理学会(APA)第16分支,标志着美国学校心理学分会(APA-16)正式成立。1969年,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NASP)正式成立。这两个学会组织都是全国性学术管理机构,其职能主要为全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服务。1978年APA和NASP两个组织在APA会议上首次进行主席会晤讨论合作问题,在1980年的春山会议上讨论学校心理学家的从业领域及其作用,并在1981年的奥林匹亚会议上共同讨论学校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学校心理学的学术组织机构也日臻完善[13]。1992年美国中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成立了自己的组织――中学心理教师协会(TOPSS)。此外,还出现了不少相关学术组织,如美国人事与辅导协会(APGA),该协会在1953年吸收美国学校咨询协会的基础上,于1993年更名为美国咨询与发展协会(AACD)。

(二)学术期刊不断创办

1963年,全美第一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期刊《学校心理学杂志》创刊,1964年创办《学校中的心理学》,随后一系列刊物陆续诞生,如《学校心理学文摘》(1972年,现名为《学校心理学评论》)、《国际学校心理学》(1979年)、《专业学校心理学》(1986年,现名为《学校心理学季刊》)。另外,还出现了其他相关专业杂志,如《特殊儿童》、《学习困难杂志》、《心理教育评价杂志》等。美国国家和各州学会都有自己主办的学术期刊,每年定期举办专题研讨会和各种培训班[14]。1992年美国咨询与发展协会发表了《孩子是我们的未来,2000年的学校咨询》发展规划,成为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1996年,中学心理教师协会创办美国第一份专门研究中学生心理的杂志《惠特曼心理学杂志》。

(三)政府投入不断增长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政府投入也在不断增长。1936年,政府提供大约250万美元给各州作发展心理辅导的经费,1958年通过的国防教育法案第五条第一项规定,每年提供1500万美元作为地方学校加强心理辅导工作之用;第五条第二项还规定,每年提供近700万美元用于各大学培训辅导人员。从1959~1969年联邦政府支持各州及地方发展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经费约达18700万美元。在美国,资金最雄厚的就是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这个机构成为心理学研究最多、最大的资助机构,资助数额巨大,有些项目资助金额达几百万,个别的连续资助项目甚至达到上千万美元[15]。1999年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财政预算是8亿5千9百万美元。其中83%用于国内的院外研究(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是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的25个机构中的一个),13%用于院内研究,4%用于管理[16]。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格认证规范

(一)认证标准严格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认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专业化的必由之路。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包括培养机构资质的认证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两个层次。培养机构资质需要得到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SP)和美国心理学会(APA)认证。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协会(NASP)召开的塞耶大会是一次对学校心理学专业训练规范化最有影响的大会。当时只有28所大学设有学校心理学专业,其中仅10所大学有资格授予博士学位。在1960~1980年间,学校心理学专业大量增加。到1999年,全美国已有218所研究生院设有学校心理学专业,其中五分之一的学校心理学专业能授予博士学位,其余有权授予硕士学位和学校心理学专家资格证书[17] 。美国心理学会(APA)坚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获得博士学位,并要通过资格认证考试,才能获得APA认可的资格。而美国学校心理学会(NASP)的资格认定相对宽一些,除博士外,非博士也可以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非博士学位包括硕士与专业工作者两类,专业工作者通常指在完成大学本科教育后再接受5~6年教育训练的人员。

(二)认证体系完善

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资格认证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州强制的资格认证,一类是国家水平的自愿的资格认证[18]。州的资格认证由州政府的教育部和心理学审查委员会分别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审查和执照颁发。每个州的资格认证标准差异很大,但一般都要满足教育、考试和督导下的实践经验等三个方面的要求。教育要求主要是指要求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心理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并获得执照的可以在督导的指导下开业。考试要求是州政府组织的EPPP(Examination for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Psychology)考试,有些州还会加试法学、伦理学等。此外,资格证书和执照都有不同档次的,有全国通行的,有州内通行的,这主要根据申请人学位水平、经验和各州的规定来确定。国家水平的资格认证是由国家咨询员认定委员会负责,有职业、老人学、心理健康、学校和成瘾五种专业资格,申请者须提交包括知识、训练、督导、经验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档案资料及其真实性证明[1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最低标准是获得心理学或相关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有两年研究生毕业后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包括在督导指导下的实践经验),通过国家咨询员考试,并且还要求继续教育和遵守有关的伦理标准。

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监督管理严格

(一)评估作用日益突出

美国特别重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对辅导方法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和鉴定,以便验证学生辅导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自身的不断完善[20]。1957年美国联邦政府就颁布《国防教育法》,指定学校要推行辅导及评估计划。随后由于经济条件缩减了预算,效能责任的要求也被推到突出的地位,凡使用了经费的辅导项目,都要用一定的标准去评诂,以测量出该项目完成的效果。虽然目前对辅导工作的评估有一些不好把握的因素,如在定量评估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是很难作精确计算的,除了正规的工作时间,他们还得利用下班之后以及晚间、周末和假日的时间工作。在定性评估方面,无论是进行个案辅导或是小组辅导,都较难确定多长时间才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尽管如此,美国仍然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工作评估,并建立了完整的工作评估模式[21]。

(二)伦理规范逐步完善

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问题由1947年成立制定伦理标准的委员会而正式开展。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了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伦理学法典,后经过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最后于1953年定稿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标准”。1990年,再次讨论把伦理学标准修改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为规范”,它包括介绍、前言及总的原则。具体内容包括能力、正直、专业及科学的责任、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关注他人的利益以及社会责任,期望指导心理学工作者达到的最理想的专业水平[22]。美国心理咨询协会制定的伦理规范提出了避免伤害、表明专业能力、避免非法利用、表示尊重、保守秘密、知情同意、社会公平和公正七条基本原则[23]。美国还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来规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1946年颁布的《国民心理卫生法》,1997年美国学校咨询标准协会颁布了《国家学校咨询标准》[24]。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想道德建设视野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05BZX064)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为姚本先教授)

注释及参考文献:

[1]Reschly, D. J. The present and future status of school psych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000,29: 507~522.

[2]佟月华.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职业特点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5,(8):57~61.

[3]Cuetis, M. J., Grier, J. & Hunley, S. A. The changing Face of School Psychology: Trends in Data and Projections for the Future.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004,33(1):49~67.

[4]王宏方.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过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9):24~26.

[5]于鲁文.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1,(3):71~73.

[6]Jorm AF. Specific reading returdation and working memory: A review.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3,74: 311~342.

[7]彭正军.美国大学生生涯辅导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3):45~48.

[8]边保旗.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历程及启示.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12):5~7.

[9]禹瑛.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1~39.

[10]肖F婵.在整合中发展――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化趋势评析.外国教育研究,2005,32(5):32~35.

[11]李明忠.美国一流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色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6,(1):34~38.

[12]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13]殷建华.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及启示.铁道师院学报,2001,18(1):47~52.

[14]景怀斌.美国心理学的若干发展趋势及思考.国外社会科学,2001,(3):25~28.

[15]Reschly, D. J. , Ysseldyke, J. E. Paradigm shift: The past is not the future. In A. Thomas & J. Grimes(Eds) Best practices in school psychology. Bethesda, M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2002,3~20.

[16]罗跃嘉,买晓琴.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介绍.心理学动态,2001,9(1):88~94.

[17]周正.美国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基础教育参考,2003,(1):24~27.

[18]江光荣,夏勉.美国心理咨询的资格认证制度.中国临床心理学,2005,13(1):114~117.

[19]Catherine B, Darlene AB. Visual Processing of verbal and nonverbal stimuli in adolescents with read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1999,32:58~71.

[20]陈华卫.中日美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 ,(12) :37~41.

[21]孙少平.国外学校心理辅导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述略.现代教育论丛,1994,(5):36~40.

[22]赵静波,季建林.美国心理治疗和咨询的伦理学规范及其管理.中国心理卫生,2003,17(4):236~237.

[23]张爱莲,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调查及与美国相关调查的比较.中国心理卫生,2007,21(1): 55~61.

篇12

一、大学生电脑用途的现状

本现状是基于我身边的同学,以及南京等部分院校的学生中的调查。

在身边,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电脑,每到周末,每个人坐在自己的电脑前,开始自己的工作,有的打游戏,在游戏的世界中尽情享受着游戏带来的乐趣,在魔兽世界、cs中进行的厮杀,他们仿佛是在释放自己的愤怒。有的同学在看电影,在现实世界中,也许他们并不能真的实现电影中的感觉,在电影的世界中他们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激情,可以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有的大学生沉浸在这些游戏和电影中,有的甚至看不良电影,难以自拔,似乎他们忘记了上大学的真正目的。

为了能够了解到其他高校同学的电脑使用现状,我在qq上面加上很多南京部分院校中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调查现在大学生的使用电脑主要用途和方式。

接受调查的南京同学有40位,其中有22位男生和18位女生,分布大学的三个年级,大二到大四,从他们以及我身边同学使用电脑的情况,总结出大学生使用电脑的状况。

在调查的学生中,大二学生使用电脑打游戏的占绝大部分,他们整天在游戏的世界中实现他们认为的自我,很多人因此逃课、整天呆在宿舍、不去食堂吃饭就是为了能够节省时间来打游戏,他们也忘记了上大学之前那雄伟的抱负。

在受调查的同学中还有一部分就是花费很大的时间来看电影的,他们到处去找好的电影,在电影的世界中尽情的享受电影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他们评论电影中演员的演技,演员的长相,但是他们从不真正客观的评价一下他们自己,他们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用来看电影,对电影里面的人,电影里面的环节都能叙述的非常好,但是当他们走出电影的世界之后,他们经常把世界和电影里面的环节联系起来,完全没有把真实的世界认识清楚,他们以为真实的世界和电影中的差不多,他们有时候把世界想象的很简单,有时候又会很极端。

除去那些看电影和打游戏的受调查学生外,他们能够控制自己不打游戏,不怎么看电影,他们想利用网络来学习,在网络中他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很多难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免费资源来学习。他们以最大的努力,最大的热情去在外网络上需找知识,但是有时候当他们面对如此多的资源的时候,他们也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在这么多的信息中去找他们所需要的那些知识,因为没有人来指导他们,没有专门的老师系统的叫他们如何在网络上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这也就造成了在他们当中有些人被网络中的信息所骗,有的人甚至被骗去搞传销,有的更是走上犯罪的道路,虽然这都是少数,但是还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大学生的身上。他们是要求进步,要求学习的,但是有部分却被骗,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所骗,这是我们不愿意但是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周围的。

二、对策研究

根据上面调查分析出来的大学生使用电脑的现状,我们必须有好的对策去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使用电脑,正确的去分析电脑中的好坏信息,加强学生各个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电脑,正确的使用电脑来帮助他们学习,使得他们能够在大学期间加强自己各方面的锻炼。

1.学生自己加强自身控制力锻炼

首先,学生必须加强其自身的控制力,一个人如果想成功,想在以后有很高的建树,那么他必须要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如果没有自控能力,那么就不能很好的完成目标。

学生们必须努力通过阅读书籍,加强锻炼自己,这样首先使自己有坚强的体魄,坚强的毅力,这是有好的自控能力的基础,多积极地参加活动,不要经常动不动的就开电脑,在网上漫无目的的乱逛,也不要看那些无聊的信息,这对一个人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2.家长加强说服教育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建议能够使我们改变很多东西,我们的习惯,我们的很多都能够被父母的言行改变,因此,当学生开始使用电脑的时候就应该正确的引导他们,利用电脑和网络来帮助他们自己学习,当学生渐渐被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吸引的时候,父母这个时候就该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学生慢慢的脱离那些不良信息,使得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这样他们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学更多的本领来适应以后激烈的竞争。

3.学校加强引导

大学生绝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他们在学校里面学习、生活、娱乐,做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学校这个小的范围内完成的,所以学校在正确引导学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也有很多的资源来帮助正确的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而不是简单的大网络游戏,看电影,他们应该做一点更重要的事情,作为学校就要正确的引导,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讲座,介绍怎么样在网络上学习、在网络上提升自己的知识、利用网络提升自己的价值、怎么样利用网络来使自己的知识更加的广泛、使自己的见识也更加的广泛。

由于学校控制着学生的网络的链接,所以学校可以在网络进入大学的接口安装类似于绿坝软件之内的软件过滤不良的信息,使学生不被不良信息所侵蚀。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网络技能大赛,既然学生们不知道怎么在网络上学习,那么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主题不同的网络技能大赛,这样能激励学生去学习,学习学校引导的部分,这样使他们更加容易的去学习,去很有方向的去学技能,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在网络上闲逛。

学校丰富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是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到乐趣,而不是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找不切实际的乐趣,培养每个学生的爱好,正确的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兴趣,是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这样来转移他们对电脑和网络的依赖,这样他们才能更健康的成长和学习,以后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参考文献:

[1]张宏如.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学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Soci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fluence on College Students

LI Jian

(College of Media Sciences,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ternet is changing from technical network to social network, and entering into the new social network on the basis of reality world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s a result, soci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popular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on the other hand, college 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ve abilities with the help of social network which enables them to become socialized ;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has the potential danger of a breach of privacy as well as network addiction.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network communication; influence

以人人网、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网络被大学生积极接受并广泛使用,由此形成的社会化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往方式之一。本文根据大学生社会化网络交往的行为分析,认为社会化网络交往有效的提升了大学生的交往能力,有助于推进个人社会化,又存在泄露隐私、网络交往成瘾的隐患。

1 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①根据经典社会化理论,社会化过程包括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大学生活动空间相对固定,社会教化主要由学校、家庭和大众媒体完成。社会化网络属于大众传媒范畴,而且更具开放性,因此社会化网络交往有助于大学生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内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能动地对外部刺激信息即教育内容进行选择、吸纳和积累的过程。”②社会化网络给大学生互动提供了多种选择,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性格特点选择进行自由交往,大学生的交往范围相对固定,交往对象具有相似的爱好,根据社会心理学的“从众效应”,他们对分享的信息容易内化认可。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在与同龄群体进行网络交往中,能动地完成了个人内化过程。

(2)有助于增强自我认同。在社会学概念中,认同包括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现实社会中,社会认同通常与性别、年龄、阶层、知识等相关。自我认同则需要主体在社会交往中不断与他人互动形成自我意识。“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体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③交往有助于人们自我认同,在校园社会化网络中,由于交往情境的真实化回归,社会属性的还原,网络成为了真实社会的延伸,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呈现的是“自我”,更加符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形象。

(3)有助于增强交往能力。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是以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把受众看做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媒介使用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从而使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④大学生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日渐成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有强烈的自我展示和社会交往的愿望,社会化网络满足了大学生这一需求。互联网的超时空性扩大了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大学生是社会化网络交往的主要用户,他们利用网络可与身在各地的同学取得联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化网络普遍交往成为可能,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好友状态。

2 社会化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容易泄露个人隐私。戈夫曼的“拟剧论”认为,“每个人都是表演者,在特定的情景不同的舞台认识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期待以及我们对他人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期待,不断根据自己身处的舞台以及交往对象调整自己的行为。”⑤表演分为“后台”和“前台”,“前台”就是现实社会中的外在表现,“后台”则属于个人领域,具有隐私性。在社会化网络交往环境中,“后台”信息逐步前移,容易使个人隐私暴露。社会化网络要求用户实名注册,鼓励填写个人详细资料,这有助于用户建立交往关系,同时也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可能。从使用者角度,大学生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建立真实的网络交往,为了让更多人搜索,会将个人信息降低可见约束程度,这无形中泄露了个人隐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的表现欲和偷窥欲。从社会化网络角度,当前我国的网络隐私制度不健全,大学生也缺少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用户在用真实信息注册了社会化网络以后,如何保障这些信息不外泄,是所有人关心的问题。

(2)过度使用影响正常生活。社会化网络延伸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密切了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减少他们的社交疏离感,提高了网络交往的效率,但应避免过度使用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社会化网络是网络交往工具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媒介特征。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具有麻醉功能,“如果过度沉溺于大众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降低积极参与现实社会实践的热情。”⑥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大学生有充裕的个人支配时间,而社会化网络能够实现信息传播和娱乐功能,按照上述理论,如果大学生自控力差,很容易产生网络社交的依赖。此外,社会化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交往方式,很多大学生渴望被别人关注,为了吸引交往对象,他们会经常性地上传照片展示个性,频繁更新自己的状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大学生将自身目前的位置在社会化网中频繁体现,必然会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3)易造成大学生主体性迷失。交往是人的交往,人在交往中发挥主导作用,具有能动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了人的交往扩张能力同时弱化了现实交往能力的积累,容易造成主体的迷失。首先,弱化了现实交往的技巧。不同的交往工具需要不同的交往技巧,比如在现实交往中,大学生不仅通过语言沟通,还会利用分析当时的语境,通过对方的眼神、表情等肢体来理解对方的态度和心理,从而把握交往的程度。尽管社会化网络还原了人际关系的真实性,但无法还原现实交往客观环境的真实性,大学生之间仍然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强化了网络交往能力的同时,却迷失了现实交往的能力。长时间网络交往,使他们很难养成通过对方的肢体语言和交往氛围来推断彼此间交往程度的能力。另外,交往信息过量会不利于锻炼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社会化网络将现实的人际圈扩大到网络中,每个用户都是信息源,采用“一对多”广播式信息传播,像一台高速运转的信息生产机器实时产生大量信息。由于信息流动的“不对称法则”,大学生面对众多信息来不及消化理解,就被新产生的信息所覆盖,容易弱化大学生的交往信息筛选辨别能力,产生信息抵触情绪。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网络交往成为大学生主要的交往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社会化网络交往给大学生成长发展产生的影响,趋利避害,全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本文系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科研项目(项目编号:10SZ033)

注释

①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②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③ 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