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外阅读的建议

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课外阅读的建议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外阅读的建议

篇1

当今在校中学生已很少去阅读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课业负担的过重,由于当代音像文化的崛起,大多数的中学生从小没有接受过很好的书籍熏陶,已经丧失了阅读的兴趣,一有时间便沉溺于电视肥皂剧中或浸泡在电脑游戏中。要想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书籍上来,首先应该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他们明确阅读的重要性。音像作品虽好看,但它直接作用于感官,给人的感觉是平面的,而文本阅读要运用头脑去思考,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创造性和思维空间,它给人的感觉是深刻的,我们只有徜徉于文学海洋中,才能深刻体会到文字的奥秘。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把课外阅读看成是另一种类型的课业负担,才会心甘情愿地将课外时间用在阅读上。具体的激趣方法有:

1.介绍有关作者的生平、思想引发学生兴趣

例如李清照曲折的人生经历,例如苏轼儒、道、佛杂合的复杂内心思想,还有很多文学家、革命家的故事、事迹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从而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2.美文片断赏析激发学生兴趣

选取一些名篇片断,如的戏剧、徐志摩的诗歌、林语堂的小品文、沈从文的小说片等在课堂上欣赏,使学生体会作品的美妙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3.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语文教学上,教师情智并举,将感情融人课堂,用生动的充满激情的教学,引领学生走入文学殿堂,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阅读文学作品的美,从而激发其阅读兴趣。

二、注重阅读方法指引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从阅读时效上可大体归为精读、略读、快读三种。精读重在吟诵涵泳,文道兼收,强调阅读的深度;略读重在观其大意,提纲挈领,强调阅读的广度;快读重在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强调阅读的速度。不同的书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甚至同一本书的不同章节,我们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读,要做到重点突出。好书、美文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而有些书、文章只须知其梗概,就可以运用略读或快读。另外,还要指导学生拿到一本书应先看作者介绍、前序后跋,再翻看书中内容的一段或几段,初步决定读不读,以何种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再按兴趣、喜好来读。总之,“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跟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灵活运用三大阅读技法,当然还可以探索出其他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使阅读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和速度,从课内到课外,博览群书,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

三、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结合

“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一定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课外阅读顾名思义是在课外进行的,教师如果光提倡、光强调,紧接着就放任学生自由发展、自觉阅读,缺少了检查、督促的环节,势必不能使大面积学生有所获、有所提高。我们搞课外阅读无非是想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说能力的目的,而这些最终目的都没有一个量化标准,无法测试。而且即便能测试,课外阅读也不是灵丹妙药,在一个月、一个学期就能奏效。记读书笔记除了能够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外,另一方面,也是督促检查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情况的好办法。只要长期坚持课外阅读、坚持记读书笔记,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满意效果。

另外,指导记读书笔记一定要要求具体而细致。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装订精美的笔记本,并给自己的“文集”起一个特别的名字,开头先预留两页作为整理目录时所用,接下来分类为摘录和心得两部分。读书时一个未见过的词语、成语、一段名言、警句,甚至一个精彩的句子、一段优美典雅或振聋发聩的话、一个典型的事例,都可以记在笔记本的摘录部分,而读后的感想、评论或赏析,大凡有所得,不管是片断或篇章,都记在笔记本的心得部分。

让读书笔记成为自己忠实可爱而又形影不离的朋友。每次翻开课外书籍时同时打开读书笔记,当你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作品之间,读书笔记已在不知不觉中写了好几页。而重读读书笔记,时常会有所发现,产生新的思想,进而达到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系列活动,促进课外阅读

例如举行课外阅读交流会,同学们介绍各自读过的好书及读书感受,或针对一部多数同学都读过的作品各抒己见,展开讨论,从而营造一种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

再如举办课外阅读欣赏会,学生将自己喜爱的散文或诗歌以朗诵的形式介绍给大家,美文共欣赏。

篇2

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强化剂,能调动内在的潜力。所以要让学生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兴趣。如何激发兴趣?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之前,先印发名言警句,对学生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重视课外阅读。可以经常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书竞赛、读书演讲、读书评比),可整理、展示学生的读书成果(板报、手抄报、读书笔记)等。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给学生过重的阅读负担,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很多时候也可以让学生无任何书面作业的“零负担读书”以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

还可以鼓励学生选取有关书的格言作为座右铭,张贴于家中自己读书的房间,时时警策自己多读书,读好书。还应该利用初中学生对名人的崇拜心理,选取名著名篇对其动之以情。如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鲁迅的作品、朱自清的作品等,教师可首先向学生推荐。对故事性强的作品,如《水浒传》,可以介绍其中有趣的情节,如武松打虎;对语言优美的作品,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可以朗诵优美的一段。用这种方式以唤起学生非睹不可的强烈欲望,从名著名篇入手,开启学生课外阅读之旅。

加强阅读内容的引导

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是面,由点到面地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 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时,对课外阅读的作品作相应的规定。如学《理想》,可补充《与执著同行》(郭磊);学习《人生寓言》时,可以补充《蜕变》(光着脚丫)等。这些文章,或是全文,或是几段甚至几句,让学生在课内学习,甚至摘抄、仿写。这样,不仅对文本学习质量,也对课外阅读的质量有了切实的保证。

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可以设计“套餐”方案。即为学生增加喜闻乐见的古典小说,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书籍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这样,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共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伦理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为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益、培养学生用心专注、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重要的作用。

指导精读精读,就是精思熟读。读法和要求是:扫清文字障碍 弄清句段含义,领会全文中心。这就是说,精读要从部分到整体,由整体到部分,反复研读,领悟精义。

指导速读速读,就是快速阅读,整体把握。做法和要求是:筛选重点,把握重点语段,总观整篇要旨,运用直接阅读法和整体认知法,不断提高速度的能力。精读的目的是学习基本知识、基础理论,为今后工作和深造奠定基础,速读的目的是拓展视野,丰富知识。

指导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治学科研的基本功,它形式多样,需要根据阅读的目的要求,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习惯自行选择。

把阅读与摘抄和写作等结合起来

把阅读与摘抄和写作等结合起来,对学生作文中能引用自己摘抄的内容者,首先要加以表扬;引用精当者,教师或学生朗读全文或部分。同时,对这些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作文及语文成绩提高上去。也就是说,课内成为学生展示其阅读成果的美好舞台,展示其成功形象的平台,如此,可以在全班确立起积极摘抄,抄而用之的良好氛围,对课外阅读的质量提高将是很大的。

指导学生选择书籍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好事,但如果一个人对所有见到的书都来者不拒,照单全读的话,也并非什么好事。别林斯基就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更何况中学生有学业负担,课外挤时间阅读已属不易,如不加选择,只能虚度时光而没有收获。可以说,学生能否正确选择读物,关乎课外阅读的成败。处于求学阶段的学生大多不大明确自己该读什么书,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

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有益于学习的读物近年来的《中学生》《课外阅读》《少年与法》《奥秘》等类刊物均是值得向学生推荐的好书。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才“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篇3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52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1]很显然,重视课外阅读,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读书,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意旨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自觉读书,爱上读书,有效促进课外阅读呢?下面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 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首先,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外延和重要补充。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不断获取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信息,不断地拓宽自己的思维和眼界,获取丰富的知识养分,为学习课本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大量的课外阅读也为学生整个在校学习阶段的听说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语文学科中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制胜作用。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当学生由于积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时候,他们才会有驰骋千里之外的思想,灵感恣意流淌的神来之笔。

第三是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以丰富人生的阅历,经常读书也可以使一个人培养综合学习能力。经常读书,就会习惯读书。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其实使读书的人已经具备了一种独立学习的能力。活到老,学到老。只有从小让学生习惯于课外阅读,才能真正使终身学习成为现实。

2 教师和家长要带头阅读

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教师和家长带头阅读,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行为上的引导和示范,同时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提前阅读可以对学生的阅读起到很好的指导、筛选和推荐作用。美国读书协会前主席鲁斯・格雷沃斯先生说:“现在,在一些家庭中有一种怪现象:父母喜欢看书,却往往等到孩子上床入睡之后才坐下来看,结果,孩子竟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喜欢看书。真可惜!”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计论。如果经常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孩子浓厚的读书兴趣,同时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读书能力,达到教师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充实,陪伴孩子共同提高的目的。

3 教师要做好组织和指导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组织安排,在阅读的时间和形式上进行适度的帮助和引导。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2]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者。通过对名著名篇的精彩内容共同赏析,读后感的分享尽可能将学生全部调动起来,让他们都喜欢读书,对读书产生兴趣,学会欣赏,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学习内容选择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有选择地读书,不光要多读书,更重要的是读好书。

第三是教师要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如在阅读童话故事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了解大意,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通读古诗时,要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等等。

同时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学生们成为会读书、能思考、善质疑、熟读精思、理解感悟的读书人。

最后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组织,培养学生自觉的课外阅读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对学习才有更大的帮助。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

4 制定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新课标对学生课外阅读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要做好课外阅读的督促指导,必须使课外阅读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标准。通俗地讲就是对于学生要读什么样的书,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读书的效果怎么样要有一个评价衡量的标准。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结合教材和教学实际,制定出诸如朗读朗诵竞赛、读书等级评价等相应的可操作性强的课外阅读评测办法,并分段分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检测。同时,还要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到科学评价和有效促进。

5 课外阅读必须循序渐进,逐步落实

学生课外阅读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做到着眼未来,整体规划,循序渐进,分段落实。比如在小学阶段应该将课外阅读的着眼点定位于为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储备基础,在初中阶段,应该将学生课外阅读着眼于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打下必备的知识储备基础,在高中阶段学生课外阅读应着眼于学生进入大学学习或者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之后,各阶段应该根据本阶段的总体目标进行总体规划,然后逐一抓好本阶段课外阅读内容的落实和衔接,真正使学生的整个课外阅读成为一个由易到难,由单一到丰富的良性渐进过程,促进学生学业完成,真正使学生从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受益。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58-01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宗旨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迫在眉睫。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话语方式,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一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结果

1.在空闲的时间里,你喜欢阅读书籍吗?

A.非常喜欢(0) B.喜欢(80%)

C.不太喜欢(15%) D.完全不喜欢(5%)

2.你通常什么时候阅读?

A.课余时间(56%) B.双休日(20%)

C.上课时间(4%) D.其他时间(20%)

3.你最喜欢哪类书籍?

A.人文社科(27%) B.专业相关(13%)

C.娱乐休闲(37%) D.其他书籍(23%)

4.下列作家中,你比较欣赏哪些?

A.郭敬明、韩寒(56%) B.易中天、于丹(4%)

C.鲁迅、老舍(23%) D.托尔斯泰、泰戈尔(2%)

E.其他(15%)

5.在信息时代,你喜欢采取哪种途径阅读?

A.书本(40%) B.手机(40%)

C.网上(20%) D.其他(0)

6.作为一名学生,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A.顺利通过考试(6%) B.增长见识(78%)

C.打发时间(16%) D.其他(0)

从参与调查的100个学生数据样本中,可以看到他们阅读书籍的种类宽泛、阅读渠道多样、对阅读的渴求度比较高,思想政治老师如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必将事半功倍。

二 课外阅读与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研究

1.结合社团活动,占领学生课余时间的主阵地

频繁的社团生活占用大学生很多课余时间,如果能与学生社团联合,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活动,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在我院护理系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推荐的书是《因为痛,所以青春》和《护士日记》;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开展《苦难辉煌》读书报告会活动。把学生课余时间延伸为第二课堂,进行岗位引领、走近时代的教育。

2.充分发挥学院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功能

与图书馆合作,基于学院馆藏,教师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目,增加图书馆开放时间,摆放热门书目,布置书评墙及读后感留言微信平台,使学生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克服读书的功利性。社会对在校高职生的要求不仅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综合能力的人,要使大学生阅读的范围更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列的书单里既有先贤的哲学类型书目,还有《传》、《人性的弱点》等其他类型的书目。

3.完善考核制度,阅读成为成绩综合评定的指标之一

把学生写读后感、小组制作课件交流读后感、优秀作品制作成展板等方式都纳入考核评定,使学生有充分的动力和时间去阅读更好的书籍,不只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有针对性、有思想性地去读书。

4.结合授课专题分学期开展读书月活动

篇5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几乎处于一种被忽略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限于对课文的“精耕细作”,而忽略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也通常只注重教材上的那些文章,很少会主动去找寻课外读物,课外阅读量普遍偏少,这样就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不快,阅读技巧掌握得很差。在阅读中,由于学生较多地注重语言形式,过分地注意细节和依赖视觉信息,这样只会导致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由于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不甚了解,就很难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学生等待的是老师的标准答案,不会去主动寻找相关信息,这又如何能适应现代社会及中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呢?

根据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去年我教初二英语,于是就对初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并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制定相应学生的要求和目标。我一共发放了150份,回收148份。问卷采用了不记名课堂即时完成的方法,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调查数据显示表明:(1)在阅读兴趣方面,只有25.2%的学生表示了有较强的兴趣和信心,近49%的学生认为学习的动机来自于社会的要求,这说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不强。(2)有31%的学生认为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有助于提高英语阅读能力,25%的学生认为阅读大量感兴趣的文章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这说明学生已经对阅读给予了一定的认可;(3)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都来自于教师的讲授,只有12%的学生接受过阅读速度方面的训练;说明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还不强。学生的阅读方法单一,而阅读又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学生的阅读量少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本身缺乏阅读兴趣,还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对此我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在阅读教学中的见解。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四点策略

(一)分层结对,主体参与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叶圣陶先生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因为,养成了好的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因此,要使学生能力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不可少。

在课堂教学中,就阅读结果,可以让学生经常进行分组讨论,抓住这三个学习时机:复习引入时,教学遇到难点、重点时和新课结束前。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发言、参与的机会成倍地或十几倍地增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处和广处发展。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强和争强好胜的心理,可以将课后的常规阅读练习改为小型的竞赛,即可在作业环节中引入竞争机制,创设情境,提高成就动机,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个人来进行操作。为了充分调动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考虑到高水平的学生不必枯守费时,可分为不同层次的赛题,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对阅读的自主性和兴趣倍增。

另外,根据英语学科特点,让学生变换参与形式,多进行各种各样的讨论。如课内自读课文,可采取学生分组设计教学方案,每组找一主持人上台讲课,其他同学补充,教师从旁引导,点拨,这种“兵教兵”形式,不仅使他们学得轻松,教得有趣,还能增强他们主动钻研学习,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在创造与享受成功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此同时,更应注重学生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英语学习自主性差的同学,由于“落后面”较大,再加上积重难返,这时候就有必要运用一些强制手段,强迫他们同自己的“落后面”接触,正视自己的缺陷、弱点,这也将有助于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二)勤记词汇,勤读书

有句话说得好:“得词汇者得天下”。词构成句,句构成段,段构成篇,因此培养学生如何学会记单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对于他们的阅读十分重要。在和学生谈话中我了解到,很多学生对英语单词只是死记硬背,当时记牢了,过后就忘,只知其形,不知其义,更别说去运用,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更别提让他们去主动寻找阅读课外材料。根据这些情况,我暗暗对自己说,在教学中不要怕辛苦,要慢慢地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他们愉快主动地学。

如在教学一个新的模块时,生词量很大,很多是没有规律,而且也很拗口。对于学生来说,每一个单词都是陌生的,不会读怎么去记,如果要让他们一下子全部记牢,他们只能记得一塌糊涂,越来越讨厌,一看见英语单词就头疼,这样只会导致恶性循环。单词记不牢,阅读又能怎么教呢?

于是在每天上课前,我把今天所要学的生词罗列出来,同时也相应的把这个词的词性和具体的用法讲清楚。还有一些比较难记的,较长的单词,就通过编故事,讲笑话,或是拆分单词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记单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我经常灌输给学生一种理念:不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也就是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逐渐对记单词感兴趣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记忆方式,有时候学生还会找出一些更好的记忆方法,让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就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把学习当作了一件乐事 。单词记牢了,阅读也就有了基础,就可以开始点拨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技巧。

(三)激疑设疑,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在学生读书时,可以根据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要求,设计思考题帮助学生细读:哪一句是重点句?文中写什么你弄明白了吗?边读边想边画标记。经常做这样的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如在教学7B National heroes 时,

1、Ask: What did he do? (让学生看图讨论,渐渐引导学生看图说句子,以此来导入新课。)

2、Open the books, 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se words.

Zhan Tianyou is a (1) ______. He was the (2) ______of a (3) ______ in the mountains with many (4) ______ and (5) ______. The Chinese (6) ______ wanted a Chinese engineer to (7) ____ it. They didn’t want (8) ______engineers. There’s a (9) ________ about him in Badaling. It’s a very (10) ________ story.

(让学生独立思考,做题中老师可以一边走一边指导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并不时地同学生面对面地交流。)

3、看完课文后,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Do some exercise:

1. What did Zhan Tianyou do?

2. When did Zhan Tianyou die?

3. Where did the railroad start?

4. Where did it finish?

5.Why didn’t the government want foreign engineers?

6. When did Zhan Tianyou work on it? 转贴于

7. What did the Chinese do when he died?

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状态,并且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每一个学生对问题做出回答之后,不管对错,教师都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并且注意评价语言的丰富性。学生每一次的开口表达,都是师生互动的最佳时机,多鼓励和表扬,学生才有兴趣去学。在一堂课中,老师要善于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使学生在一个轻松、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得到发展与提高。其实每一个人在内心都希望被关怀,被鼓励。对于学生而言,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堂上,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勤学苦思,质疑问难

有人曾说过:“情感教育渗透在课堂的每一分,每一秒。”那么,教师就应该先从自身做起,用关怀的目光,鼓励的言语去肯定,激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教学中要有民主气氛,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才可以共同研究、探讨问题,学生才敢质疑问难,教师每节课都要为学生提供质疑的环境和机会。怕老师或同学讥笑往往是学生不敢大胆发言的原因。因此,要鼓励勇于质疑问难的学生,教育学生不要讥笑他人,哪怕提出很简单、甚至是可笑的问题也不能讥笑。提出问题总要比不提问题好,是学习动脑的表现。下面我节选了在一次考试中学生的一些错题:

Tom is the son of a farm owner. One New Year’s Day, when he was 15, his father 1_____ him to work on the farm for one year when he was free. Tom was 2_____ with his father’s idea. “That isn’t my job. I have 3_____ schoolwork to do.” Hearing this, his father said, “I promise(许诺) to give you the best present if you 4_____ finish one year’s work.” Tom thought for a while and 5_____.

(

) 1. A. asked

B. let

C. made

(

) 2. A. happy

B. unhappy C. excited

(

) 3. A. much too B. so little

C. too much

(

) 4. A. shall

B. must

C. can

(

) 5. A. said

B. answered C. agreed

完形填空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运用和阅读分析能力,也是分析性阅读教学的重要体现。如:第一题,有些学生会选择B或C,这是由于对词汇理解较少,句中有to则应选择A,而let或made 后面跟的都是动词原形。第三题,too much 和much too 学生很容易混淆,这时候可以叫他们相应的判断方法,much修饰不可数名词,而too修饰形容词,而文中homework是不可数名词,因此选择C。这些题目对于我们教师来讲,也许十分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英语知识和词汇还不够丰富,本身处于学习运用阶段,产生这些问题都十分正常,所以只要有学生提出问题,哪怕再简单,都要鼓励和表扬。

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要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可以选择性地找一些趣味性强的、时事性新的、学生感兴趣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这也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主动性的提高。

篇6

【关键词】

课外阅读 目标定位 读物选择 实施建议 评价措施

目前,课外阅读现状堪忧,图书陈旧,学生热衷于读“快餐书”;教师过于重视成绩,淡化了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学校也缺少相应的评价机制。

长期地缺失课外阅读,学生将会营养不良,得“软骨病”。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指出:“忽视课外阅读,语文课就只是半截子的。”朱永新先生曾大声呼吁:“中小学应该专门开设阅读课程,现在搞的读书活动还远远不够的,很难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阅读不走入课程,就很难在学生中扎根。”

一、目标定位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展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仅是“教学建议”,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

课外阅读目标的模糊化导致了目标的偏离,如低年级把课外阅读当识字课本,低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高年级则把课外阅读纳入考试范围,拔高了课外阅读的要求,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目标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笔者认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要达到以下目标:①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能按要求精读、略读或浏览,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达145万字;③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视野,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丰富精神生活。

二、读物选择

阅读伴随着儿童成长,为儿童的阅读打底子。教师要把握住儿童良好的阅读时机,顺应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选择阅读内容。不同学段的儿童,阅读内容应有所侧重。

第一学段,应以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显的古诗为主。低段学生天真,富有想象,多读童话、寓言、故事等想象性的作品,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喜欢“做梦”的时期,就应该允许他们“做梦”。

第二学段,开始重视叙事性作品的阅读,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中段学生喜欢阅读故事性强的作品。阅读叙事性作品有助于学生初步把握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第三学段,要扩展阅读面,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品味。高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并初步养成收集信息、概括提炼、欣赏与评价的能力。此时,扩大阅读视野,让他们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丰富精神生活,有效促进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近年来,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创建“红领巾小书院”,为各年级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如下:

推荐课外读物应考虑四方面:一是同教材中课文有联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二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三是文质兼美,能开阔学生视野,涵养学生精神;四是尊重学生的天性,鼓励他们选择喜欢的书籍,允许读一些“闲书”。

三、实施建议

(一)纳入课程设置

课时安排:教师要改变现行的阅读课现状,避免繁琐的内容分析、减少冗长的问答与机械的练习,压缩时间,专设课时用于课外阅读指导,建议低年级每两周上1节课,用于师生共读;中高年级至少每月1节课,用于导读和交流。除上课外,还要充分利用每天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让学生尽情阅读,养成晨诵、午读、暮省的好习惯。

课程计划: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年度(学期)阅读计划,包含课内外阅读,尤其要注重假期的阅读安排。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制定一份适宜的阅读计划,建立《阅读登记卡》,并督促学生每天按计划阅读,及时记录阅读情况。

篇7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2年上半年,我们对区内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目的有二:第一,通过调查,了解普陀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在区域层面上开展阅读指导工作的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调研的范围为普陀区内20所中小学,其中小学10所、初中7所、高中3所。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基本题型为选择题。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83份,有效问卷1945份。问卷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学生课外的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的原因以及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一)学生喜爱的阅读方式

(二)学生阅读的时间

(三)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

(四)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二、情况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悲观,不喜爱阅读的学生仅占10%左右。

在阅读方式方面,传统的纸质阅读依然是学生比较喜爱的阅读方式。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看纸质图书才是阅读,上网浏览文学作品、看电子书刊也应该算作阅读,它是纸质阅读的延伸。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选择上网阅读的学生逐步增加。当然,这也与小学生家长害怕上网影响孩子视力、担心小孩受到网络负面影响而不允许孩子上网有关。

在阅读时间方面,小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或报纸杂志50分钟左右,而初中、高中学生每天书面阅读平均少于40分钟。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网络浏览时间呈明显增长之势,高中生上网浏览时间与书面阅读时间相差不多。如果不是课业负担较重的因素,此数字可能还会上升。

在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方面,小学生受教师、家长、同学的影响较大,自主阅读需求并不强烈。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是最为必要与关键的,因为此时学生的可塑性最大。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外界的影响趋弱,受自主阅读需求或媒体推介的影响更趋明显。因此,此时通过媒体的推荐,效果可能更加好。

在影响学生阅读因素方面,仍以学生课业负担重为主因。但是,在初中、小学学业负担相对较轻的年段,教师、家长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与缺乏学生自己喜爱的图书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向学生推荐好书、师长鼓励学生阅读显得十分必要。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此次调查,我们发现,90%左右的学生还是喜爱阅读的,只是在阅读的方式上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在呼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并充分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促进学生阅读。

(一)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助推学生阅读

作为学生在校课外阅读主阵地的中小学图书馆,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阅读。

我们希望学校图书馆在配置图书前,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听取师生的意见。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组织师生代表一同前往书店选购图书。或者通过校园网购书意见征询单,满足学生自主选书的愿望,以此提高藏书的质量,吸引学生前来图书馆阅读。

同时,学校图书馆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欢迎学生前来阅读图书。图书馆要尽一切力量提高服务质量,以优美雅静的环境、优质充足的藏书吸引学生,以热情周到的态度服务读者,同时,适当调整开放时间,特别是延长放学后的服务时间。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学图书馆“学生上课我上班,学生放学我下班”的矛盾,也解决了某些小学取消晚托班后学生无处去的难题。

(二)通过网络平台,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建议负责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教育局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简称:图工委,下同)利用区内“教育情报网”推动、指导学生阅读,逐步转变家长、教师观念。

我们建议图工委在“教育情报网”上及时介绍新版图书的梗概,并附上教师或学生的读后感,供学生参考。同时,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要求荐书者既要介绍清楚所荐图书的版别、出版日期、定价,还要写出简明的荐书理由。区图工委经过筛选、评比、整理、加工、编辑后,通过网络及时予以介绍。通过图工委、伙伴的图书推荐,学生读者会有一种亲近感,选择阅读的可能性也会大为提高。

我们建议图工委要结合形势或教育重点工作,推荐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图工委要抓住节庆、纪念日等契机,结合时代热点,趁热打铁,大力鼓励学生阅读。同时,也让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当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态,从而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阅读指导

篇8

关键词:高校藏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一、理论概念

(一)阅读的定义

目前国内并无统一定论,本文采取《当代语文教育学》(2005)①为阅读所下的最新最全面的定义:阅读既是一种个体的社会性的活动,也是个体的心理活动过程。其本质应该包括两方面:

1、阅读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过程。

首先,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阅读的过程就是阅读的主体把外部语言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信息的过程。其次,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在阅读主体力求掌握阅读客体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主体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2、阅读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首先,阅读过程是阅读主体对客体的构建与创造。阅读主体在对客体的动态把握与构建的同时,还会以自己富于个性、时代性、创造性的理解,赋予客体全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使其意义与价值得到不断的开拓与重建。其次,就阅读主体与作者而言,阅读过程也是阅读主体以阅读客体为媒介,与潜存于客体之内的作者进行着一种心灵的交往与对话。再次,从阅读主体与人生社会活动的角度而言,阅读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消费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实现了作者的精神文化生产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阅读主体自身和社会意义的成长。最后,阅读也是阅读主体在生成与建构客体意义的同时,在客体之中重新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过程。

(二)课外阅读的定义

学生自由选择或经教师指定,在课外阅读的各种书籍、报刊(不包括教科书)。有益的课外阅读能给学生提供多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扩展视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课外阅读现状

(一)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态度与所用阅读时间

根据数据看,在所有被试学生中,有87.98%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很有帮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总体上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是很清楚的。这与笔者的预期不谋而合。

其次是认为“课外阅读不是很有帮助”学生所占比例,比例明显减少。持这一观点的仅有11.58%学生,最后是表示“课外阅读没有帮助”这一观点。在所有的被试学生中,仅有2.43%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没有帮助”。但从学生每周平均课外阅读的时间来看,情况如下所示:被试学生中平均每周进行五小时以下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高达78.17%,而每周进行大于10小时课外阅读的所占比例仅有4.57%。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知态度是非常端正的,绝大多数被试学生都认为课外阅读很重要、很喜欢。但他们在实际阅读上所花的时间长度来看大多数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都达不到一个小时,所以被试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处于“高热情,低行动”。

(二)阅读语种

根据被试学生阅读时所选择的语种情况来看,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汉语―53.32%。其次是34.17%的藏语阅读者。随后是所占比例为7.55%的英语阅读者。最后是其他语种,所占比例为4.88%。藏族大学生的母语虽是藏语,但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时更青睐于汉语。

(三)课外阅读目的

从述数据可以看到,课外阅读的目的中认同最高的是对阅读的感兴趣,所占比例为25.77%,这就说明作为大学生,他们对课外阅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居于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发展个人的特长和找与学校课程有关的资料,所占比例总和达到45.40%。这个结果说明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一定的功利性。有18.49%的学生表示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是消遣休息,放松身心。而表示进行课外阅读没有目的,随便看看和表示其他原因的仅占10%左右。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阅读时间短及建议

大多数藏族大学生认为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但他们在实际阅读上所花的时间长度来看大多数学生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都达不到一个小时,藏族大学生对课外阅读处于“高热情,低行动”。所以,藏族大学生应将对课外阅读的热情和兴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让自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母语阅读少及建议

阅读语种方面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汉语,也有少部分学生选择了英语和其他语种,这就说明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大学生们在课外阅读语种方面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开放化,这是一个值得的骄傲的情况,但是藏族学生在阅读母语书籍方面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担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发扬好、继承好具有我们民族特点的一些文化,包括语言。

(三)阅读功利性强及建议

大部分藏族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很有功利性。由此可见已经进入小小社会的藏族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定的定位和伴随着担忧。所以大部分同学的课外阅读离不开与课程有关的资料,离不开与个人发展有关的领域。笔者认为,这不能说是不好,也不能说是好的。因为大家都知道阅读本身的目的不是考试、也不是就业。阅读使人丰富、使人机智、使人豁达。阅读可以伴随我们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杜笑眯.谈英语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J].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8(5).

[2] 段自力.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调查与后摄自主课外阅读[J].外语界,2006(3)

篇9

1.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自己多读书、爱读书,学生才能多读书、爱读书。早读课期间,与学生一起读书,诵读古诗,自然会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师读书时流露出的激情、趣味和快乐,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讲述自己读书后的收获和体会,“现身说法”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 找准兴趣点,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教学中,找准兴趣点,激发阅读兴趣。如名著如今都已搬上银幕和银屏,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趁热打铁,让学生接近原著,愉快就读。介绍作品时,卖个关子,如同古代章回体小说留有悬念,让学生课外阅读欲罢不能。

3. 展开课外阅读比赛。初中生好胜心强,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在各种比赛中胜出。通过读课外书,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心得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

二、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引导

1. 读物。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推荐了学生课外读物,依据这个课外读物建议,配齐后陈列于图书室,方便学生借阅。语文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办学条件、社会环境等,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2. 阅读小组。在课外阅读中,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小组长负责召开组内的讨论会等。每天的课外阅读课时间,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明辨是非。定时展开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评比,有利于同学间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

篇10

在新课标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认识到: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文章的水平较低,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不够,思维的深度不够。课堂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在开拓思维方面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学”和“教”之间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合点。而现在的初中考试卷大量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考的是思维方法。由此看来,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丰富的阅读想象力,掌握阅读思维方法并能再次指导自己阅读分析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即阅读教学中,增强思维的有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除了学生要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教师还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下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一、课堂阅读教学要充分形成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让学生民主地参与教学: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题目是“读书的好点子”,然后提出要求:“你对本学期的阅读教学有何建议,请提出来,越多越好。”教师一一阅读,认真分析学生的建议,从中选取可行的建议,辟一墙报,命名为“大家的金点子”,并将这些点子逐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这种方法受到了学生的大力支持。这样,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参与教学实践的快乐。当学生的建议被教师采纳,学生就有了积极参与教学的动力。通过对学生“点子”的调查,教师可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学生最易接受的,哪些话题是学生最欢迎的,通过教学、教法的改进,就可以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三、大量阅读,着重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21世纪是信息时代,阅读作为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会不会将决定一个人从社会获取信息的能力?我国阅读专家曾祥芹和韩雪屏提出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同时,我国的教育正由原来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加之考试题中把考查阅读能力作为重点改革,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越来越被摆在一个突出的地位上加以关注和研究。那么,如何构建课外阅读基本教学模式呢?笔者认为:

1.分析课外阅读意义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渗透课外阅读的意义,使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对于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2.成立课外阅读小组

信息论告诉我们:学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同伴。因此,组织好阅读小组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篇11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让人忧

记者采访了分布于同一县区不同地域的两所农村小学,对近200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学生喜爱阅读,90%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在一小时之内,80%的学生阅读仅限于学校中午休息时间,90%的学生阅读书籍来源主要是在学校图书室借,阅读内容仅限于《学生天地》《少年文摘报》《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小学生作文》等,可读的书籍和杂志太少,课外阅读量小面窄,现状不容乐观。

武威市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距离凉州区城区80多里。

六年级的小娜是一位活性开朗的女孩,今年12岁,喜欢唱歌。在课间,当记者问到是否喜欢课外阅读时,她兴头十足,告诉记者说:“我喜欢读课外书,因为阅读可以扩大我的视野,增长好多的知识。”

当记者问到她从哪里获得课外书时,她回答说:“大都是从学校图书室借,爸爸妈妈也会给我买一些,现在我家里有5本书,分别是《谜语大全》《格林童话》《成语故事》《中华圣贤经》《增广贤文》。”

问到希望老师还有爸爸妈妈为她看课外书做些什么时,小娜说:“我希望学校能全天开放图书室,希望老师能够推荐好书给我们看。”

武威市中坝镇上坝小学地处凉州区城郊,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明显好于远郊农村小学。小凯元是该校一个普通的小男孩,12岁了仍读四年级,他性格有些内向,见到记者显得拘谨,问到他的爱好时却一点儿都不腼腆:“我爱看书,爱科学。”

记者所采访到的情况与问卷调查所显示的基本一致:孩子们喜欢课外阅读,课外读物对他们的诱惑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但很多学生不知道该读什么,也无书可读,这便是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亟待加强

怎样才能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和几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了交谈。

今年32岁的王老师是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谈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他说:“作为老师,要能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孩子们选择适合的书刊。”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王老师不无忧虑:“农村孩子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太乐观,其中资源短缺和内容的选择是影响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原因。”

有着23年教龄的张老师是金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老教师,他表示,现在的小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课外阅读时间少,再加上农村受经济条件制约,学生可读的课外读物少得可怜。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张老师提出:“建议国家加大农村学校图书馆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边远地区学校阅读资源建设的扶持。”

而中坝镇上坝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张老师则认为,学校每年都要有购书计划,增加藏书量,延长学生借阅图书的时间。为孩子提供阅读的条件,还可以动员村委会为孩子们开放农家书屋,方便在日常节假日时间的课外阅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师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决不仅仅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习习惯的养成,影响到自学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一方面依赖于家庭,希望得到家长大力支持,开展亲子阅读等活动;另一方面,也需要学校做更多的努力,尤其是农村学校图书馆建设等。

改变课外阅读现状,出路何在

篇12

1、自我评价。根据课外阅读情况,学生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周期不能过短,避免增加学生负担,挫伤学生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1周做一次读书活动总结,反思成效,制定下周阅读计划。

2、组员互评。将学生分成四人阅读小组,每周由组长主持互评阅读收获,副组长负责统计,在全班交流。也可以推荐本组读书笔记佳作在全班展示,共享成果。

3、教师评价。教师要提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采用激励性评价原则,全面评价学生阅读效益,指导学生课外快乐阅读。评价可采用定量评价――百分制法;也可以采用定性评价,以鼓励、督促为主。

4、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家长评价主要建立家校联系卡,让家长定期记录学生在家阅读情况,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教师。这种评价不设统一标准,只要求家长参与即可。

二、评价内容

1、阅读数量。《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阅读数量评价是课外阅读的基本评价。主要采用分段评价的方法。新教材每册书都附有课外阅读推荐篇目1-2部,基本能达到260万字的阅读总量。可以建立学生个人阅读档案卡,便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帮助学生按时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2、阅读情感。兴趣是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动力。阅读情感评价主要为了掌握学生每天自觉完成课外阅读的情况,以便教师随时调整阅读任务,使学生保持课外阅读的热情。情感评价采用自我评价、组员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采用笑脸制,阅读兴趣高涨,得三个笑脸;有阅读兴趣,得两个笑脸;阅读兴趣一般,得一个笑脸。通过阅读情感评价,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阅读,自我成长。

3、阅读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评价。

⑴阅读计划。学会制定阅读计划,按照规划完成初中课外阅读总量。教师检查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分阶段执行情况,及时提出建议,督促实施。

⑵阅读速度与效率。经过初中三年的阅读实践,学生默读现代文的速度一般达到每分钟500字。可采取逐学段检测,渐进达标的方法。默读效率的评价可采用设计阅读问题,让学生定时、定点解答检测。

⑶正确流畅的朗读。仿照普通话测试方法,根据学段、学生阅读水平选择篇目,计时阅读,按照朗读的流畅程度和读错字音、填字、漏字等情况综合评价。

⑷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活页课外读书笔记本,自行设计目录、插图;每学期末分类整理,教师检查,展示评选。

4、阅读能力。阅读能力评价主要采用定量评价。根据阅读材料类别,参照语文检测卷设计课外读物考题,让学生限时作答,以得分为主要依据检测学生阅读能力,以便教师快速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调整指导策略,促进学生课外快乐阅读。

三、评价方式

1、活动评价。活动评价就是通过开展课外语文活动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效果。每周按班级、每月按年级、每学期按学校组织一次课外语文活动,如“读书笔记展评”“好书推介会”等。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营造书香校园。

2、展示评价。展示评价就是通过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的展示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收获,引导学生快乐阅读。在学习园地开辟“阅读专栏”,设计版面、分类展示;创办班报,成立编委会,按小组轮流值周办报,展示阅读成果;利用黑板报、橱窗栏、广播站等多种载体,共享阅读收获。

3、记录袋评价。成长记录袋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方法,主要搜集能够记录学生课外阅读过程和终结性的材料,包括课外阅读计划、阅读卡片、阅读总结;获奖证书、发表文章、荣誉证书等。每学期结束,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参观展览,评选出“最佳记录袋”,借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热情,点燃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火把。

篇13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单纯按照教科书的封闭式语文教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于是,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所谓课外阅读,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适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可以说是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知识殿堂的一把金钥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在具体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并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1]

然而,目前大部分小学生虽养成了爱看课外书的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兴趣不够浓厚,且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大多数小学生课外阅读很难坚持每天的定时定量,课外读物质量难以保证。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对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现状调查,随机抽取三、四、五年级学生各10名,共3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向这30名学生发出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统计结果看:

在课外时间,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占90%以上;喜欢读文学作品的占57%,但家中文学类书籍超过20本的却很少;经常阅读(平均每周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6%,偶尔阅读(平均每周1―3小时)的学生占72%,从不阅读的学生占22%;83%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为了丰富知识;100%的学生表示喜欢学校增设阅读课,看到有意思的书会和大家分享;87%的学生有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习惯;调查读书情况有近一半的学生能写出名著的名字,但多数学生写的都是作文选,或者学校发的杂志。

在课外阅读时间上,经常阅读的学生仅占5%,偶尔阅读的学生占77%,从不阅读的学生占18%。从所阅读的书目来看:名著仅占49%,小说、杂志占40%,漫画类11%。有20%的家长不赞成孩子读课外书,明确表示不允许学生看与学习无关的书;家长放任不管的占38%;家长支持学生课外阅读的仅42%。

大部分学生有书可读,但没有读课外书的需求和习惯,阅读方法不当,部分学生阅读时只看热闹,不注重积累,学生知识面窄,语文综合能力差。

三、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师生共同参与,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他们才会努力去阅读,才会由老师规定的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教师可以给向学生讲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课余时间,午休时间,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读书会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共读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以教师情感促进阅读,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课内外结合,让课外阅读充满在学生的生活

常言说得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向学生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学了《景阳冈》后,引导学生读《水浒》……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学生的阅读不再拘限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有效延伸,这样不正符合新课标中读整本书的建议吗?

(三)搭建有效的阅读平台

组织的一系列阅读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的阅读成果,这既可以让收获者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那些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也参与到其中。可在班级中时常根据主题阅读活动进行成果展示,如读书手抄报评比、读书心得展出、读书笔记评比展览等阅读交流活动。也可以教学生设计读书卡,里面说明填写的内容:时间、书名、作者、精彩词语、优美语句摘录、收获与感悟等,兴趣阅读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进行了课外积累。通过定期检查“读书笔记本”,了解学生拓展阅读的执行情况,并督促学生完成定量的阅读任务,养成阅读习惯。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外阅读将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如何把学生引领进书的海洋中,从中汲取书的精华,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至关重要。我们要保证保证学生每天都有必要的阅读时间。如:早晨学生到校后,利用晨读阅读30分钟时间,每周安排学生上一节课阅读。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读写结合大大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注释]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3页,30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