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民道德知识竞赛

公民道德知识竞赛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民道德知识竞赛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民道德知识竞赛

篇1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立即组织学习文件精神,省委历来十分重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文件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意见,安排布置加强工作指导。做到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每年都有新典型,结合实际,整体推进。以来,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钱同志先后两次听取全省宣传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汇报,要求各地各级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大力宣传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用榜样的事迹和精神引领社会,扎实推进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先后到等地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基层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省委宣传部把“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作为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十大重点工程”之一,进行安排安排,加大力度推进。各地、各级宣传部、文明办高度重视,切实担负起指导、组织和协调的职责,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做到有典型、有活动,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推动了公民道德建设不时深入发展。

二、开展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

通过道德实践可以把每个道德实践的参与者,道德教育重在养成、重在实践。变为道德实践的受益者。为此,不同时期,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社会生活实际,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有关方面组织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中得到熏陶和升华。一是全省范围组织规模和影响较大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近年来,围绕人形象建设,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新世纪人形象”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参与讨论评说,形成共识,推动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整体上水平。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手机短信大赛、征文竞赛和知识竞赛系列活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极高,其中“手机短信大赛”收到短信5万余条,征文收到500多篇,知识竞赛收到答题卡77万多张,发明了此类活动参与人数最多的历史纪录。围绕和谐建设,组织开展了百名和谐之星”评选活动,把评选出的事迹突出、群众认可的100名“和谐之星”先进事迹在省内各主要媒体进行宣传,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以迎接奥运、迎接哈尔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为契机,开展“迎奥运、迎大冬、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同时,积极参与、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的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和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等项活动,有35万多人参加知识竞赛活动,130多万人参加参与道德模范的投票推选活动。二是相关部门系统结合实际工作,组织开展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了职工职业道德演讲大赛”文明礼仪伴我行”美德在家庭”等道德实践活动。团省委组织开展了荣辱细节80条”实践教育活动,从小事入手,将80条细节落实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内化为青少年自身的品质。窗口行业开展了擦亮窗口、许诺优质服务等职业道德实践活动。三是各地围绕日常行为规范,开展了文明礼仪方面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动员群众参与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力地推进了道德建设。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坚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权宜之计、基础性工程。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工作体系,不时完善工作制度和机制。从学校德育建设入手,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人事厅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意见》从政策制度上保证学校德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总结宣传了等一批师德建设先进典型,全省组织巡回演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德育工作。总结宣传了伊春市“四自五爱”工程、哈尔滨市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岸小学坚强孩子俱乐部、铁力市青少年文学社等基层工作的经验。全省开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评选活动,选出了76个主题突出、创意新颖、措施具体、特色鲜明、形式生动、真实感人的创新案例,网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评议。

组织各市、地及省直有关部门就贯彻中央8号、16号文件和李同志讲话精神,依照中央关于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回头看”工作部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自查自纠,系统梳理问题,明确整改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加强单薄环节,完善长效机制,受到中央调研组的充分肯定。

四、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思想和行为承载着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的人格化。体现着与社会发展并行不悖的人生观、价值观,引领

篇2

为让学生真正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入脑、入心,让文明体现在学生的语言、行动上,济南第三职业中专团委日前组织的“公民道德及学生一日常规”知识竞赛活动,将“文明就在我身边”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推向了。

与此同时,三职专还开展了“我文明我快乐” “立志、立德、立行”等系列主题班会;举办了黑板报、宣传栏展评活动,利用学校广播站等媒体,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道德建设的校园文化氛围;还经常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实习基地及周围社区参加各种道德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

通过这些活动,全校师生的文明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提高,“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的基本道德规范,已扎根于学生的头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尊老爱幼、保护环境等在校园中已蔚然成风。

篇3

二、工作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本着“先做人后成才”的宗旨,把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未来合格公民作为基础目标,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文明礼仪和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努力达到“三做、四爱、四遵守”的德育要求。(“三做”即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四爱”即爱校,爱家,爱祖国,爱人民。“四遵守”即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民道德,遵守国家法律。)

三、工作重点

为确保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抓出成效,该年度的德育工作重点概括为“一中心、两教育、三治理”。“一中心”即培养师生公民道德意识为中心。公民道德意识包括环境保护意识、公共设施爱护意识、公共秩序遵守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文明交际意识等。“两教育”即坚持开展“福民小学生形象”教育,坚持开展十个“一百佳”的评比教育。“三治理”即坚持在教学楼、综合楼内开展治理“追、跑、喊、叫、挤”的活动;坚持在校内外开展治理“乱丢、乱吐、乱涂、乱画、乱刻、乱踩、乱攀”的活动;坚持开展治理“不文明语言、不规范行为”的活动。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建立德育网络。通过10个一百佳的评比形成班级特色,突出班级的特色。

四、具体工作与措施

1、 充分调动教育创新中心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团结创新、高效、尽职、尽心、尽情做好学校教育工作,做到职责分明、团结合作、再上台阶。

2、 确立“民族精神代代传”为教育主题,围绕爱国篇、责任篇的内容有序地开展系列活动。

本学期我校进行“民族精神代代传”为主题教育含两部分内容:(1)爱国篇。

① 夸夸我们的老师(第2周,周三)。

② 多姿多彩迎国庆(第5周)。

③ 国情知识竞赛。

④ 国歌、队歌、校歌竞赛。

(2) 责任篇。

开展“做文明生、创规范班”活动。

①“语言美、行为美、形象美”:进行进校门与师生、同学问好,着装、路队训练。

②“爱校园、爱班级”:整治乱丢、乱扔、乱涂、乱画现象。

③“课间纪律,我遵守”:整治课间追逐打闹、高声喧哗现象。

3、坚持德育课题研究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养成教育、道德规范教育目标细化,内容具体化、序列化,开展“做文明生、创规范班”活动,进行严格的行为训练,如进校门和师生打招呼,放学路队、课间纪律、治理乱丢、乱扔现象等。

篇4

中图分类号: D648 文献标识码:A

一、道德认知的理性化教育,增加公民的接受性

道德认知即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道德认知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必然前提和基础。对道德的理性化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道德灌输”。道德灌输是一定社会或者集团为使人们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理论、道德原则等知识的活动,是一种从外部向个体内部的“注入”。

在公民的道德建设中,我们有必要运用道德灌输方式,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渠道和大众传媒对全体公民进行道德知识和理论的灌输,宣传正义、善良、诚实、守法、合法的道德行为,以正确的价值取向教育人、引导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人们逐步建立其所理解和追求的由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价值等意识和观念所构成的意义世界。但是一味地强调“美德袋”式的道德灌输,只重视道德教育和外在价值取向,而不考虑道德个体对道德的接受性,就会压抑个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其道德潜能中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因此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在进行道德灌输和外在导向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受众群体的年龄、心理和需求,注重公民个体道德接受性地培养,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例如某市在各级学校中深入开展“孝敬课”、“社会服务课”、“党团课”等各种活动是有其重要作用和意义的,能够在未成年人思想中“注入”道德知识,“种智亦种德”。

二、道德情感的情感化引导,培养公民的体验性

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和客观的社会价值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对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道德情感培养的途径有:(1)以亲情为基础,通过家庭成员与个体的相互关系培养其道德情感。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之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验处理得好就能体现到大社会中来。(2)政府通过情感化唤醒公民的良知。良知是人性光辉的底线,是对他人富有同情心和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引导“人”去体验道德生活,感受人世间的真实感情,以此促进个体稳定的道德情感的产生。(3)建立有利于道德情感确立的社会环境。道德情感的发生与个体所处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应充分发挥新闻传媒、文化、艺术的力量,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开启专题、专栏,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交流的平台,组织公益广告、宣传图片、流动宣传车、文艺演出、设立标牌、知识竞赛等方式,通过多样化、立体式的氛围营造,促进道德情感逐步发展。

三、道德需要的人本性思想,培养公民的自愿性

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进程并不顺利,道德建设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反思原因时,往往把它归结为道德建设的效果不易在短期内奏效,或者认为道德调节手段比不上政策法律调节手段的强制性而影响到它的作用等等,但是,我们很少认识到,我们进行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宣传,只是把道德当作一种调节人们之间关系或人们行为的外在约束力量,而没有把道德教育与人的切身利益和现实需要结合起来,没有把这种外在的约束力量与人的内在需要结合在一起,使外在的约束力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这就势必影响到道德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与道德建设的成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已形成个性的人,个性心理调节着具体的心理活动,其中个性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是潜在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并且以需要为核心、为基础, 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是外显部分。因此,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的核心内容,尊重和满足主体的道德需要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因此政府为公民提供正当道德需要的环境氛围和实现机制,培养公民的自愿性。

篇5

道德建设是社会和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青少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人群,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领会《纲要》精神,首先学校党政领导、党员教师、"两课"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要做学习的表率,以身作则,带头学好领会《纲要》精神。要针对师生员工的不同特点,通过开讲座、座谈会、主题班会、主题团会等多种形式,有重点、分层次地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开展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黑板报等媒体,在宣传橱窗举办以"努力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主题的大型图片展,在校园主干道两侧悬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标语牌。组织知识竞赛和读书教育活动,以"贯彻《纲要》,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征文演讲比赛,努力营造学习贯彻《纲要》的良好氛围,使《纲要》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强对《纲要》的理解,全面掌握《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抓住重点,力求实效:一是学校领导清正廉洁,发挥好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二是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要用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三是学生要以德修身,通过教育和自身的体验践行,把道德规范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和行为规则。把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培育"四有"新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把《纲要》渗透到课堂,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并延伸到社会实践活动中,统筹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按照《纲要》的要求,整体把握学校道德教育的科学体系。

2.1 要按照《纲要》的要求

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在青少年学生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增强课程的渗透性。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大学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纲要》对公民的道德建设要求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融入进去,贯穿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每位学生每周至少做一件弘扬"三德"的好事,设置"文明储蓄本"和"文明登记薄"及时记录学生所做的好事,不断积累自身的精神文明财富。继续抓好行为规范的检查和评比工作,优化值日班制度,进一步做好文明达标班级的评选活动,提高校园的文明水平,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对是非、美丑、善恶的道德判断能力,树立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2.2 要认真开展好"三月文明月"和"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用歌曲、舞蹈、小品等形式生动活泼地宣传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2.3 要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环节

把军事训练、社区服务和劳动技术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中,并不断拓展社会实践的渠道和途径。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道德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第一的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便青少年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4 要加强与社会、家庭的密切联系

篇6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2、开展“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3、重视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实现全面发展。

三、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班队工作计划

2、春天好还是夏天好(辩论会)

3、今天我当值日生(申报“讲究公共卫生星”)

三月份:

1、我为妈妈献礼

2、花草树木需要我呵护

3、护学岗送我安全过马路

4、牢记一日常规和班训

5、争戴礼貌小红花(申报“文明礼貌星”)

四月份:

1、小小设计师(班牌)

2、春天的使者(春游)

3、趣味运动会

4、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申报“遵守公共秩序星”)

五月份:

1、“我爱武昌”创新素质实践行

2、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知识竞赛)

3、灾难逃生自救演习

4、爱护班上的物品(申报“爱护公共财物星”)

六月份:

1、庆祝六一儿童节。

2、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主题队会)

3、汉字舞会

4、谁学得多、进步快

5、评选班上的小蜜蜂(申报“学习星”)

篇7

近年来,百步亭花园社区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文为美”的社区发展理念,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了社区协调发展,营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成为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全国唯一社区。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建设部、文化部四部门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百步亭社区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以居民的需求为第一信号,努力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用亲情服务人,为居民生活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社区常年开展“走千家门、说万句话”的“关爱行”活动,了解居民疾苦。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服务。成立了“关爱小组”、“温馨姐妹”等队伍,他们与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老人结成关爱对子,经常登门看望。用深情关心人,解决居民各种难题。设立了社区中心,每年接待一万多件,回访率100%,处理率99%以上,做到了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天。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巾帼家政服务站,建立了社区下岗人员和特困户档案,采取多种途径帮助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用真情尊重人,让居民当家作主。社区自治组织定期召开居民恳谈会,听取居民意见,解决关系居民切身利益问题。

坚持以德为魂,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思想觉悟和文明素质。社区依托一站(广播站)、二廊(文化科技长廊、板报长廊)、三家(党员之家、民兵之家、司机之家)、四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健身中心),开展各种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社区以创建环境优美、秩序稳定、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为目标,通过举办文明礼仪讲座,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知识竞赛,举办禁毒、消防、科普、计生知识展览等,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居民良好的文明习惯。非常注重未成年人教育,构建了社区、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平台,组建了“小小护绿队”、“卫生小卫士”、“小小宣传员”、“交通小卫士”、“小小民兵连”等青少年活动队伍,让未成年人在参与社区文明共建活动中受教育。

坚持以文为美,精心培育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用文化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作用感染居民。开展学习型社区、生态型社区和“五好”文明创建活动。建成4所幼儿园、3所小学、1所中学和1所老年大学。还通过阅览室、阅报栏、市民学校、文化长廊等载体,创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了“五好文明门栋”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吸引了广大居民积极参加,形成了“家家亲门栋”、“邻里情门栋”和“阳光姐妹门栋”。着力打造以“亭文化”为主的百步亭特色文化,现已建成的100多个亭子,成了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百步亭社区的魅力所在。社区让居民给每个亭子取亭名作亭联,形成了一亭一景,一亭一处文化。

篇8

今天能在这里和在座的各位交流工作,是我的一大荣幸,同时也是本人向大家虚心学习的好机会,发言如有不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3年来,三合村妇委会在镇党委及上级妇联的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贯彻“一手抓建设,一手抓发展”的工作方针,围绕镇妇联和镇党委的工作部署,结合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积极应对新形势,明确新任务,迎接新挑战,着重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以理论学习为导向,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年来,我村妇代会坚持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大妇女中组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教活动,广大妇女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妇女工作与时俱进,更加有效地履行新时期妇女组织的职能作用,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做出更大贡献;第二,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妇女同志进一步领会和掌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思想内涵,使《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民心;第三,学习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提高了我村妇女参政议政的自觉性,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工作的发展。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拓展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妇女组织的号召力,进一步提高了我村女同志的思想认识,为她们的健康成长铺平了道路。

二、以组织活动为载体,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1.以“四自”教育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实施“女性素质工程”。进一步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通过宣传媒体及时宣传报道“四自”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引导妇女树立自主意识和发展意识,强化学习意识,积极引导广大妇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学习成为广大妇女的发展需求和自觉行动,使妇女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提高自身素质维护妇女权益

为了引导广大妇女不断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塑造新时代女性的新形象,我们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刻苦钻研日常事务,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地摸索,每月进行一次政治学习,每星期一次事务通报会,从而提高了工作协调能力。妇代会还利用阵地组织宣传,经常地组织妇女骨干认真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妇女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知识竞赛、VCD录像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三、积极开展爱心奉献、捐资助学活动。

年初,在我村妇代会的牵头协调下,县妇联对我村的妇女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帮扶,决定每年资助我村4名贫困小学生。今年10月,县妇联了解到我村78岁的女党员鲁必珍同志因儿子车祸去世,极度伤心,于是主动到女党员鲁必珍同志家中进行慰问,送去了慰问金,使鲁必珍老人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四、积极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巾帼英雄评比活动

几年来,村委把“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与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在广大妇女中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参与“贤内助”、“家家乐”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活动。促进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为全局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2004年我们以良村创建四在农家为契机,在良村组织评选出10户五好文明家庭。为我村的妇女工作奠定了扎实良好的基础。

篇9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59-01

一、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性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是人们以自我意识认识和把握群众文化的主观实践。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中显现着以“自我”为主体的自愿、自由、自主的个体意识,也表现为“自我”的积极参与,以及自我意识欲和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参与、自我欣赏、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而且人们的欣赏口味越来越趋于随意性,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由于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人们的自我意识很强的广泛参与性活动,就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加之群众文化的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口味、年龄、阅历、知识结构、欣赏水平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要满足他们的业余文化需求,就需要在群众文化管理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虽然群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许多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正因为如此,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就应该利用群众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抄照搬。

篇10

一、 一学期工作的回顾

一、 强化德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

1、积极开展公民道德规范教育系列活动。组织教师深入开展《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活动,开展有关学习和讨论。组织全体教师及六年级学生参加区《公民道德规范》的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四、五年级的学生到采荷公园参加区少年宫“童心所盼(十)共建美好家园——公德妙语进万家”主题活动和区中小学“实践五爱要求,争做四有新人”读书教育展示活动;三年级学生举行了自编儿歌和美德宣传画的比赛;四年级学生开展设计公德妙语的活动,并制作成宣传卡片,走上街头向广大市民宣传《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和《杭州市民守则》;五年级开展“讲文明礼貌,塑美好形象”主题活动。六年级进行了编美德小报比赛,并组织学生参观,还召开了“尊老花儿红艳艳”等主题队会,成立了学雷峰小组,开展慰问烈军属和孤寡老人和与残疾人结对子等活动。同时,学校还组织参加校、区级的演讲比赛和“道德规范教育电子小报”编报比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组织学校中层干部认真学习等级评估方案,分解要求,责任到人,使学校各项工作规范化,为下学期学校上等级打好基础。

3、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修订《教师每月考核制度》,加强检查,制定落实细则,规范各项常规工作,促进学校工作的规范化。

4、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正副班主任职责,提高班主任队伍素质,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保证班主任待遇;及时总结交流班主任工作经验,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评比优秀班主任活动,学期末评出校优秀班主任8名。

5、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开展组建“星星河”系列社团的活动。成立9个一级社团,69个二级社团,引导学生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通过社团活动、社团展示、社团艺术节等形式,给每一个同学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了个性,培养了能力,展示了才能,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同时,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深化。

6、进一步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网络。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向家长发放《真诚服务卡》,紧密了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继续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本学期,召开了二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5个班级分别开了课,向家长展示我校的教学水平,学校还对家长进行了调查问卷,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7、加强学校少先队工作。大队部紧紧围绕“跨世纪雏鹰行动”,以完善少先队“十有十率”为核心,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雏鹰小队活动”为主渠道,推动各项活动的全面开展。注重活动品牌意识,“星星河” 系列活动已逐渐形成品牌,提高了学校声誉。少先队室被评为区优秀队室,大队部被评为省红旗大队。

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继续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努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一)重视思想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村民道德深入开展教育,要继续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桃树村村规民约》,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有效遏制封建迷信、聚众赌博、“__”以及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严厉禁止虚假短信诈骗行为,净化社会风气,引导青少年走合法就业之路。大力弘杨和培育民族精神,继续广泛宣传八荣八耻,增强荣辱观念,让群众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二)努力提高乡村文化。积极配合和组织有关部门来我村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借此来增进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知识,推广实用技术,医疗卫生常识,丰富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继续推动“休闲文化中心广场”的建设,利用好“休闲文化中心广场”,文化活动是农村必不可少的娱乐,它能为村民创造欢聚的机会,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增加友谊,还能净化心灵,抵御不正之风。我们要充分利用“休闲文化中心广场”这个活动场所,让百姓自娱自乐,并适时举行文艺汇演、篮球等文体活动比赛。

(三)开展争创“文明家庭”活动。利用争创“文明家庭”,增强集体凝聚力、号召力,扎实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风尚,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依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文明礼仪、公共秩序、镇村环境等方面入手,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利用举办讲座、知识竞赛和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着力解决不文明待人、不爱护环境、不规范服务、不遵守秩序等突出问题,强化广大群众的道德意识。切实抓好新村民教育,经常性组织礼仪、法律、计生、卫生知识讲座,有效提升新村民素质。

(五)深化文明创建,不断提升创建品位。

继续加大文明村创建力度。根据上级下发的文明村创建测评标准,进一步细化、落实、分解目标任务,积极争创文明村、文明单位及各类文明标兵。今年,结合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以培育新农民为重点,配合政府抓好亮化、美化、绿化、净化工程。利用横幅、倡议书、黑板报、宣传车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健康卫生知识问卷调查,组织开展文明卫生健康知识讲座,美在家庭家家评、家家学等一系列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广大村民的文明卫生意识,营造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

三、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继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加大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要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使精神文明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2、狠抓队伍,提高素质,在队伍建设上,要体现示范性。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精神文明建设者队伍。进一步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按照能力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篇12

群众文化是社会大众的文化,广泛的存在于社会和群众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群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分支,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它在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群众文化的提高,才能体现国家民族的整体素质,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进步,才能加快社会和谐的步伐。

一、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性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是人们以自我意识认识和把握群众文化的主观实践。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中显现着以“自我”为主体的自愿、自由、自主的个体意识,也表现为“自我”的积极参与,以及自我意识欲和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群众文化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活动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集中体现着他的社会性。

群众文化基本特征是通过人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群众文化的过程及其过程所产生的作用与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生活。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基本动力,它是导致人们能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因为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才能够出现人民群众广泛的自我参与。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参与、自我欣赏、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而且人们的欣赏口味越来越趋于随意性,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

二、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群众文化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劳动者创造了文化,劳动产生了艺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候,它的文艺形式从原始歌舞发展到实用艺术,文化艺术活动由自娱扩展到娱人。在奴隶社会,不仅乐舞、工艺美术及各种技艺不断发展,而且随着民间祭祀、庶民歌舞及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与统治阶级宫廷文化相对立的传统民间文化,即群众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佐证。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虽然群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许多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正因为如此,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就应该利用群众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抄照搬。

篇13

一、群众文化建设创新的意义

1.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社会主义建设价值体系构建之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于构成社会的成员的生产生活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为指导思想、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体现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创新精神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价值观。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的战略任务。

2.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和谐文化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之目标,和谐文化是社会的精神食粮。在新时代,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决策之一。同时也是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群众的利益与愿望。和谐社会是政治、文化、经济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整合与传播效能,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因而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地位举足重轻,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3.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是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精神需要。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创造力与凝聚力的源泉,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国人民的一致愿望。”群众文化的提高与时俱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表现,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推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是一个思想、观念、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先进与落后、健康与腐朽并存。因此努力增强群众文化创新建设,是巩固发展和谐社会,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手段。

二、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群众文化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劳动者创造了文化,劳动产生了艺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候,它的文艺形式从原始歌舞发展到实用艺术,文化艺术活动由自娱扩展到娱人。在奴隶社会,不仅乐舞、工艺美术及各种技艺不断发展,而且随着民间祭祀、庶民歌舞及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与统治阶级宫廷文化相对立的传统民间文化,即群众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没有任何文件,没有任何命令,端午节吃粽子祭屈原;中秋节吃月饼盼团圆:相声、京剧为很多人耳熟能详,还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佐证。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三、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落脚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群众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由文化与道德的内在关系所决定的。群众文化反映道德实践,推动道德进步,道德又为群众文化灌注生气,获得价值的依据和内容,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稳步前进。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智得到启迪,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振奋,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得到提高。

文化事业发展是文化前进的基础,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责任重大,任重道远。首先,要增加文化设施的投入,给群众文化活动创造环境,提供硬件设施;要保证社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最重要的是以街道文化站为龙头,抓好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和本街道辖区社区文化活动,把扶持社区文化活动室与创建社区文明大院结合起来。政府要将文化、科技等部门联合起来,下大力气,共同投入到社区文化阵地的建设中去,使其在社区经济建设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其次,培养群众文化专、兼职干部队伍。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必须有一支责任心强和专业技术高的专、兼职文化工作队伍。要把群文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与群众文化的四基建设(基本文化阵地、基本文化队伍、基本文化活动、基本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抓好群众文化的软件建设,使其在社区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第三,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作。文学艺术对公民道德建设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群众文化要始终以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作为群文事业发展的总任务和总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继承文学艺术创作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一定要体现先进文化,反映社会风貌和群众的喜怒哀乐,贴近社会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更多的既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又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以培训、展览、文艺演出及法律知识竞赛的形式,表现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先进的群众文化去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

四、结语

群众文化发展对于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精神层面的文化生活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府和相关公益性质的部门对于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相关知识的引导,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明,更显示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基本国家制度。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