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路行政管理

公路行政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路行政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路行政管理

篇1

就目前而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期间,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管理时,仍然沿袭传统的管理理念,过于重视经营成本的控制,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无法满足战略管理环境的需求。同时行政管理部门缺乏成本意识,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本指标控制体系,致使成本控制落后。在高速公路运营成本中,高速公路的养护成本所占比例较高。高速公路复杂的地形使得路面养护难度加大;车辆超载,导致路面被损,缩短氧化周期,从而加大养护成本;养护材料等再生废料回收使用较为落后,致使养护成本增加;电力能源日常支出较大。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管理制度的落后,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导致运营成本的增加。

(二)成本控制难度大

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导致高速公路收费管理较为混乱。此外,地域的不同,高速公路管理部分也不同,导致收费标准不统一,出现全线管理与属地管理的矛盾。一般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分散的形式,这样不利于资源的共享以及优化配置,出现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现象,增加运营成本。同时高速公路相对建设,往往是以大量资金的投入为前提,致使其具有较大的资金成本以及较高的债务比率,从而增加了运营压力以及还债负担。

二、高速公路运营期间行政管理的成本控制原则

(一)全员参与控制原则

企业成本控制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如果仅仅只有企业高层对其加以重视,将会导致成本控制方法无法有效实施。成本控制的关键就是让全体员工具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将企业投入与员工的利益相挂钩,这样能够实现最大化的利益。员工在进行实际工作时,有效转变思维方式,对工作方法加以改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样才能有效落实成本控制。一般成本控制对员工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对成本控制的结果加以关注,能够具有成本意识,节约成本;具备合作精神,理解成本控制的相关概念,共同努力确保成本的有效控制;对成本控制信息加以正确分析和利用,并以此为依据,有效降低成本,改进工作。

(二)经济效益原则

一般经济效益原则指的是在实施成本控制时,产生的成本不能超过缺少控制时缺少的收益。在对影响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时,经济效益原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经济效益能够有效减小偏差,降低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成本控制系统能够对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有效保证成本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在成本控制中应用经济效益原则时,必须要有效落实“例外管理”原则,控制正常的成本费用支出,对例外情况加以重视,有效找出成本控制管理的盲点和关键点,从而合理控制成本费用,提高管理的水平。此外,在遵循经济效益原则时,要落实重要性原则,灵活运用成本控制系统,重视重要事项的成本控制,可以忽视数额较小的费用。

(三)全过程控制原则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企业发生成本贯穿与其全程,因此成本控制也相应贯穿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必须要综合全面考虑,将降低指标以及成本计划有效分解,使其能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此外,在制定成本标准时,要以相关的规定标准为依据,对比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发生成本之间的差距,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差距,从而有效控制成本。

三、高速公路运营期间行政管理的成本控制方法分析

(一)实行定岗定员定额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高速公路在运用期间,多采用“双轨制”的用工制度,这样往往使得企业内部收入不均,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劳动生产率降低,无法适应市场经激烈的竞争。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建立制度时,要深化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有效实现定岗定员定额。此外,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及开发利用,以市场化方向为依据,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和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员工流动的合理性,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劳动组合。

(二)完善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财务部门在详细预算成本时,可以细化处理成本,将其有效落实到具置,从而形成成本管理体系,使相关部分以及人工能够对自身成本以及职责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使员工能够对岗位的价值加以正确认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效贯穿成本节约意识,确保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效益理念,积极参与到成本控制活动中,从而降低高速公路运营期间行政管理的成本,杜绝无预算及超预算支出,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以及长效化。一般而言,成本管理涉及到部门利益的权力的合理分配,因此要加强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有效规避恶性竞争现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篇2

2行政管理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的实施是保证企业完成既定成本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成本控制的实施为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防止贪污盗窃等弊端的发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行政管理成本控制的原则主要为以下几点:

①经济效益原则。

是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经济效益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只在重要领域中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而不对所有成本都进行同样周密的控制。经济效益要求成本控制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具有实用性。成本控制系统应能揭示何处发生了失误、谁应对失误负责,并能确保采取纠正措施。经济效益原则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贯彻“例外管理”原则,对正常成本费用支出可以从简控制,而格外关注各种例外情况,要找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很多成本控制关键点与以前的管理盲点,提高管理水平,控制各种成本与费用。经济效益原则还要求贯彻重要性原则。应把注意力集中于重要事项,对成本细微尾数、数额很小的费用和无关大局的事项可以从略。经济效益原则还要求成本控制系统具有灵活性。

②全员参与的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并不仅仅是企业领导的事情,而是全体职工的共同任务,如果只有领导关注成本控制,员工对成本控制不闻不问,即使是简单的成本控制方法也不能付诸实施。成本控制的重点,就是让每一个员工形成成本控制意识,让他所经手和所看到的投入,都与他的利益关联起来,尽最大可能的实现利润最大化。只有职工在实际工作中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效率,有效地降低成本,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做出成效。成本控制对员工的要求是:具有成本愿望和成本意识,养成节约成本的习惯,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具有合作精神,理解成本控制是一项集体的努力过程,不是个人活动,必须在共同目标下同心协力;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本控制信息,据以改进工作,降低成本。

③全过程的控制原则。

企业发生成本是贯穿在经营全过程的,故成本控制也要贯穿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所以成本控制要从整体、全面着眼,才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把成本计划及降低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的每个生产工作过程当中,根据6S管理制定每个过程的标准成本,以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揭示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3行政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①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强化员工成本控制意识。

财务部门在进行详细预算之后,将成本进行细化处理,落实到具置,形成一个巨大的成本管理体系,使每个部门和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成本目标,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培养全体员工的成本节约意识,正确认识每一个岗位的工作值,让节约成为一种生活和工作的习惯,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使全体员工树立成本效益观积极参与成本管理,为成本管理的实施营造群众性的良好氛围,杜绝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推进厉行节约工作长效化、常态化、制度化。成本管理涉及所有部门和员工,甚至涉及到部门之间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降低成本,避免恶意竞争状况的发生。

②推行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定岗定员定额。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企业普遍采用“双轨制”的用工制度,造成了企业内部收入的严重不公,有悖于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精神,阻碍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大势所趋。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深化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则是重要内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要把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作为核心内容,坚持市场化的方向,消除身份差别,实行民主管理,给予所有员工尊重和保护,开展竞争上岗,合理的实行人员定编、定岗,促进员工合理流动,优化劳动组合和生产要素资源配置。

篇3

1. 高速公路控制区的概念及意义

公路建筑控制区是指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在公路两侧一定的范围内禁止修建建筑物和构筑物,原有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扩建,需埋设管线、电缆及修建临时性工程设施的,应经交通主管部门批准,上述一定区域被称作公路建筑控制区。我省《山东省高速公路条例》第二十七条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对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的具体范围作了规定:“高速公路用地两侧外各五十米,立交桥匝道、高速公路连接线两侧、收费站周围各一百米范围内为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禁止在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修建任何建筑物或者地面构筑物;需要在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后,报经省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

加强高速公路控制区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防止公路街道化,充分发挥公路的效能;有利于避免沿线近距离建设施工对公路的影响,有效保护公路和公路附属设施;有利于对公路沿线的建筑进行控制,可以充分保障公路上汽车驾驶员的行车视野,促进行车安全;有利于减少公路上车辆的噪声和尾气对公路沿线居民的影响。

2. 高速公路控制区管理的难点及成因

当前,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积极加强建筑控制区的管理,但困难重重,原因诸多,主要体现在:

2.1 各级地方政府对发展地方经济和加强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认识不够,缺乏全局观念,是导致违法建筑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就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的管理和经营体制而言,均属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直接管辖,其经营效益与地方政府无直接关系,导致地方政府干部,对加强路政管理与发展经济的辨证关系认识不足,片面地强调地方利益而忽视了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和整体效益;缺乏大局意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甚至行政干预明显,极力为违法建筑业主辩护解脱,以至违法建筑查处难度大,且有增无减,从而恶化公路环境,制约高速公路对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2.2 对公路建筑红线控制区的管理是路政、国土、城建、规划等多个部门交叉管理,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和约束,形成政出多门的局面。如国土管理部门批准在“公路建筑红线控制区”内起房建屋的土地使用往往事前并不征求路政部门的意见,待形成事实后,路政部门想管就难管了,使公路建筑红线区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2.3 沿线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爱路护路意识是导致违法建筑的一个因素。“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高速公路快富”的观念以深入人心,加上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和公路法制观念淡薄。普遍认为土地虽然是国家的,但使用权是自己的,只要不直接占路,房屋可以随便修到哪里都行,出现了你管你的路,我建我的房,爱路护路和依法使用公路意识较差。另外随着农村经济和个体经济迅猛发展,农民住宅建设大幅度增加,加之其它法规的约束,宅基的调整极为困难,也是导致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违法建筑产生的重要原因。

2.4 路政部门的路政管理队伍力量单薄、精力有限,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难以从人员队伍上保证对公路建筑红线控制区进行有力的管理。公路是线形放射和延伸的,以一个路政中队9-10人为例,要管理所辖公路的建筑红线控制区,还要查处其他方面的路政案件、处理路政管理事务,客观上很难以保证对公路建筑红线控制区进行全面的强有力的监管。而部分路政人员缺乏超前管理意识,工作责任心不强,也是导致违法建筑管理不力的重要因素。

3. 加强高速公路控制区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 加大《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山东省高速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在宣传路政管理法律法规方面要舍得花钱,使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并积极参与对公路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造成一个“知法守法”、“爱路光荣,损路可耻”的社会大气候,营造一个全社会、全方位需要公路、关注公路、爱护公路、支持公路、管好公路的新局面。

3.2 实行综合治理,形成齐抓共管违法建筑的新局面。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与沿线乡镇、国土、城建及村委的横向联系,寻求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资源优势,作到信息共享;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管理,可探索与乡镇、村委、国土管理等部门签订《联保协议》的护路联防新思路,建立联合审批制度,把好行政审批关,从根本上杜绝违法建筑的产生。

3.3 加大路政执法力度,对违法建筑实行死控。根据笔者十几年路政工作经历和见解,违法建筑只有走依法强行拆除才是唯一出路。要下狠心依法制止和依法强行拆除公路两侧控制区的违法建筑,并对过去种种原因而产生的违法建筑采取得力措施,分期分批予以依法拆除和依法强行拆除。真正依法强行拆除掉的违法建筑物,当事人只是一时想不通,但他认为法确实是硬的,谁违法,谁就得吃亏,日后基本无大仇大恨和后患,反之后患无穷。怨仇最深的是以罚代拆、以罚代批、重罚变轻罚等种种原因留下来的违法和临时建筑,留下一点,影响一片一条线,实际留下了无法解答和说服人们的反宣传。当事人睹物思人,认为公路法规是软的,没有什么尺度,永远仇视办案人员。致使路政执法人员和路政管理部门束手无策。

3.4 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管理机制。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管理难度大,既是人们观察路政执法的一个窗口,又是容易引起社会舆论注意的热点。决定了路政人员必须努力提高职业道德和修养,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掌握路政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实行路政员分段管理目标责任制,落实个人责任,形成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工作有目标的良好氛围,加大考评检查力度,极大地激发路政员工作能动性和主动性,培养路政员责任意识,对违法建筑实行全天候监管,努力杜绝违法建筑。

篇4

2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特殊性分析

2.1农村公路管理体制特殊性2.1.1国家政策上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5〕4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政策上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为: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管理养护工作,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及其设施的保护工作。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拟订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负责公路路政管理和路权路产保护。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公路管理机构的,可委托省级或市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派出(直属)机构承担具体管理工作,不宜另设机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县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确定。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要积极投入力量,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同时,交通运输部还制定并出台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及时做好包括村道在内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2.1.2法律法规上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农村公路不是法律法规上的名词,在法律法规上县道、乡道和村道的管理体制:(1)县道: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县道的管理(包括路政管理和养护管理)应当由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养护实施由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实施。(2)乡道: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乡道的管理(包括路政管理和养护管理)应当由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养护法定义务主体是乡人民政府,养护实施由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实施。(3)村道: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村道的保护由乡人民政府参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乡道的管理规定实施。法律法规与政策不一致时,应当执行法律法规。2.2农村公路路政管理法律法规适用特殊性与国道、省道的路政管理相比,农村公路路政管理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国道、省道的路政管理,《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是完全适用的。(2)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适用是有特殊性的:县道、乡道是完全适用的。(3)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适用是有特殊性的:村道仅是“参照”适用。考虑到乡镇人民政府无专职人员,而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有专业人员,因此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由乡镇人民政府委托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进行路政和养护的管理,并聘任路政协管员方式实施。乡镇人民政府可与县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签订村道路政管理委托协议,以便从法律上来保证村道路政执法的专业性、权威性和有效性。2.3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主体特殊性农村公路中的县道的路政管理(包括狭义路政管理和养护行政管理)主体是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其管理是行政行为。养护实施由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负责,养护单位行为是企业行为。农村公路中的乡道的路政管理(包括狭义路政管理和养护行政管理)主体是地方公路管理机构,其管理是行政行为。养护法定义务主体是乡级人民政府,其行为属于政府招标行为。养护具体实施可以招标由具有资质的养护单位负责,养护单位行为是企业行为。农村公路中的村道的路政管理(包括狭义路政管理和养护行政管理)主体是乡级人民政府,其管理是行政行为。养护的实施没有法律法规规范。2.4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内容的特殊性(1)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与国道、省道的路政管理在内容上有特殊性: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国道不少于20m,省道不少于15m,县道不少于10m,乡道不少于5m;属于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不少于30m;公路弯道内侧、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筑控制区范围根据安全视距等要求确定的距离;村道没有法规规定。(2)公路规划控制区。新建村镇、开发区、学校和货物集散地、大型商业网点、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与公路建筑控制区边界外缘的距离为国道、省道不少于50m;县道、乡道不少于20m;村道没有法规规定。(3)公路安全保护区。国道、省道、县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100m,乡道的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50m;公路渡口和中型以上公路桥梁周围200m;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m。村道没有法规规定。

篇5

Abstract: Highway funding diversification lead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ain highway management, while the highway as public goods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of its public nature, requires motorway operators can not be limited by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benefits chasing big intooriented. Highway management agencies as highway management body in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of highway operators industry must people team. In this paper, from the necessity of the highway industry management, explore implementation covering the entire transport sector (except for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road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management problems of operating highway industry.Keywords: road administration; operating highway; industr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要求高,配套设施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来进行建设,一条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需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如此巨大的投资需求,仅靠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来解决,显然是非常困难的。近些年来,我国坚持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由最初的以交通部门投资为主、银行贷款为辅的模式,逐渐发展为国家投资、银行贷款、上市融资、社会集资、引进外资、转让收费权等多渠道筹资模式,这种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势必导致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而根据《中华人民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经营性高速公路的经营者不但拥有高速公路收费权、服务设施经营权、高速公路广告经营权等权益(以下简称高速公路经营权),还承担高速公路养护、水土保持以及收费、通信设施维护等义务,是事实上以营利为目的高速公路运营服务主体。由于其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恰恰是高速公路运营服务的主要内容,既关系高速公路使用者的权益,又是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实施行业监管的对象。本文拟从高速公路综合路政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实现有效实施对经营性高速公路的行业管理。

1加强对经营性高速公路行业管理的必要性

经营性高速公路是指由特定企业经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高速公路,它是与政府直接管理的政府还贷高速公路相对而言的。加强对经营性高速公路的行业管理,是由多种客观因素决定的,例如:高速公路的公益性,法律的规定性,多主体的矛盾性,双方权利和义务等等。

1.1 高速公路的公益性与高速公路经营者的利润最大化存在矛盾

高速公路作为国家交通主动脉,现阶段已构成我国交通运输最重要的基础环节,其主要为经济服务,为其他产业服务,为高速公路同行者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公益性特点十分突出。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享有经营权的高速公路经营主体的唯一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过分强调经营获利而忽视或者漠视所承担义务,势必造成了高速公路“不安全、不畅通、不高速”等后果。因此,通过行业管理,规范经营行为,才能将各经营主体纳入到这一轨道上来。

1,2法律的规定性与管理实际的矛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六十六条明确规定:经营性公路的养护工作,由各该公路经营企业负责,同时,又要求经营主体在经营期间应当按照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作好公路的养护工作,在转让收费权的期限或经营期限满时,公路应当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事实上获得高速公路经营权的经营主体,在利润相对固定以及国家通过各种绿色通道、节假日免费等政策,减少其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各经营主体只能通过怠于或者不履行所承担的高速公路养护、维护等义务来实现或保持例自己的利益。为达到这一目的,防止经营主体为追求个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损害公共利益,就需要对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工作有一个完整的监督、管理、制约机制,而进行行业管理是最适合的机制。

1,3 经营主体多元化与监管主体不足的矛盾

由于筹资模式的多元化,导致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主体与经营主体并存,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股份制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制企业、合作制企业、外资企业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协议,对高速公路实施着管理和经营,而很多省份,同一条高速公路上存在着两家甚至数家管理、经营主体。而根据《公路法》经营高速公路监管主体是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而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由于受体制和编制、技术的限制,事实上又不可能实施有效监管,只能委托高速公路管理家机构具体监管。大多数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多是管理与运营的综合体——既有行政管理职责,自身又具有养护、维护等运营职能,行成了即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尴尬位置。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出现相互掣肘、工作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因此,加强行业管理是必然的选择。

篇6

公共管理主要分为两种理论,一种为传统的公共管理,另一种为新公共管理。在传统的公共管理中,其理论的出发点是政治管理,重点内容则是将公共行政作为了一种职业,而管理者则是这个职业中的实践人。新公共管理转变了传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它追求的目标多以经济效益和效率为主,注重的是对市场价值的深入开发并利用,它既不是加强责任制又不主张以集权的方式来管理,它主张借鉴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将市场或者说是被管理者作为主要的导向,以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传统公共管理的工作中心在于高效地投入,它忽视了实际的工作效益;新的公共管理关注了项目的成果和效益,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也变得更加灵活,可完全适应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新的公共管理主张了严格而放松的行政制度,对制定的绩效目标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并实现了达成绩效全过程的评估,它注重了公众和私人、效益和公平的合理统一[2]。

二、当前公共管理视阈下高教行政管理的现状

(一)高教行政管理手段及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政府部门在下达行政管理政策的时候,并未考虑到实际的管理环境,例如高校当地的教育、经济、生活等现实条件对高校管理的制约。而在政策出台后,各高校为了尽早地达到政策的目标,忽视了自身实际的高教职责,这导致高教行政管理方向与实际的环境发生了偏差,这种过于遵从管理投入而不注重管理效果的行政行为存在极大弊端,使高校的管理很难真正发挥效力。除此之外,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能力也是影响管理效益的最大问题,在解决高校人事划分的工作中,分工不明、教师队伍不均衡的问题常见,如果行政管理人员在相关的工作上没有良好的决断力,就会影响到后续的工作质量,在一部分高校中,很多教师的职称划分和学历都参差不齐,高校应聘的标准并未有统一的明确规定,执教岗位人员整体素质及能力低下,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这激化了行政管理内部环境矛盾。

(二)行政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

就目前的形势来讲,我国在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上还有待完善,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行政管理职责划分的问题,很多政府机关部门在指派行政管理人员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配置,这导致部分高校中负责行政管理的人员众多,各个行政部门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不明确,针对某一件事情无法确定负责人,在发生行政管理问题时,无人处理无人管辖的情况时有发生,各个部门负责人都将责任推脱到他人身上,这既没解决到实质的问题,还增加了各部门的矛盾。另外,过多的行政管理人员增加了高校的管理成本,而在管理效果上并未有明显的提升,这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受到了制约,管理效率迟迟不能提高,此问题是目前高教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常见的问题[3]。

(三)市场作用效果比较低

伴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20世纪末,我国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教育规模都在迅速地扩大。新的时展促使了行政市场环境发生了转变:高等院校的办学主体变得更加丰富、毕业分配制度变为如今的双向选择机制、办学经费也有了多种来源渠道等。而高校行政管理并没有及时调整管理方法以适应这些转变。另外,高校的教育与人才市场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而如今的高校教育质量与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间存在较大落差。一方面是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

三、公共管理视阈下的高教行政管理思路

在公共管理的视阈下,高校教育的行政管理应该从实际出发,它既要考虑到行政管理的外部环境,又要兼顾高校内部的管理环境,管理者应从高校、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出发,综合考虑所有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出现的问题,尽量从根本上找出影响行政管理的问题,然后利用新公共管理的标准完成高教的行政管理。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管理体系

完善高教行政管理制度的关键在政府职能的转变。受传统公共管理观念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对自身的管理职能认识不足,政府并未认识到新公共管理的意义。新的公共管理需要政府在当前的环境中改变传统集权管理的状态,促使行政管理工作向灵活多变的方向转变。具体地说,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就是实现宏观的行政管理,所谓宏观的行政管理即是在政府和高校间建立协调机构,招募社会管理精英负责高教的管理工作,这既能完成政策的下达,还能实现高教的社会化行政管理,它可以有效地削弱政府直接干预而存在的管理弊端。政府还要协调好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各个部门的关系。行政人员的选拔应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有效地控制人力资

源的整体素质及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另外,高校内部的环境管理要从实际出发,对高校教师的资格和学历进行统一整合,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从而实现行政管理的最大效益[4]。 (二)明确划分行政管理职责

在政府职能转型期间,学校管理层应该将现有的行政人员进行全面的整合,将多余的行政管理人员派遣到其他职位,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尽可能地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行政管理价值。同时,学校管理层应对每个职位上的管理者或行政人员的工作内容做出统一的整改,从集中化集权管理转变成以社会、政府、学校统一结合的管理模式,避免因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弊端。行政管理职责的划分应明确,学校管理层应将责任划分到每个部门,并明确到具体负责的人员身上,并制定管理者的行为准则,规定每个部门所负责的管理区域,加大高教行政管理的执行力,实现执政和管理的双项监督,确保在发生行政问题的时候能找到专门的负责人。只有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出行政管理的作用[5]。

(三)通过市场环境的调节促使高教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

篇7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管理部门,其市场监管、政策执行的能力及水平将决定其是否能够有效地维护市场秩序,也将决定其是否能够真正地实现对整个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平稳、快速地发展。因而,加强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建设将对我国市场经济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的特点

(一)监管具有综合性

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涉及市场主体的准入、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竞争行为的监管及市场主体退出的全过程。从内容上来说,包括了市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方式和各个领域,因此决定了市场监管的综合性。只有保证了监管的综合性、全方面监管,才能涵盖市场运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从而起到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

(二)监管具有广泛性

在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范围内,“市场”的概念并不只有广义上商品交换的内容,而是包括狭义上的商品交换场所,即真正的市场。因此,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范围相对较广,既包括管理对象,又包括管理目标。正是由于监管的这种广泛性,才真正能够实现市场的全面发展和稳定。

(三)监管具有系统性

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经营主体、市场消费客体、交换的商品或服务及市场交易行为等。工商行政管理监管的目的就是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规范和限制,从而维护市场秩序。同样,市场监管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登记、市场客体利益的维护、交换商品或服务的检查、市场交易行为的规范等手段系统全面地实施工作,真正将整个市场纳入系统管理之中。

二、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执行能力低

由于管理职能的下放,很多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拥有一定的权力,然而就是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发生了原则性的偏差。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获取“政绩”,对工商管理进行干预和指令,造成工商管理部门对市场违规操作行为不管不问,也就使政策的执行出现了偏差,从而无法真正起到限制和管理作用,执法效果不佳。

(二)政策不完善,执法困难

首先,社会市场的多变性和随机性并不完全受相关法律的控制,有时工商行政部门也无法进行有效管理,这也就造成了市场混乱,甚至出现不正当竞争。虽然我国出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但是现有法律却仍然不能满足市场要求,法律规定过于笼统,没有明确的权责和条款限制,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利用法律漏洞进行违规违法操作。而面对这些情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无可奈何,造成监管不力。其次,处罚力度过轻、无惩戒意义,也是影响执法的重要因素。虽然法律有规定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然而惩罚的金额往往不足获取利益的1%,这也就导致了很多企业顶风而上,也造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督困难。最后,由于体系的不健全,行政调查取证手段不足,很多时候虽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想要进行责任追究,往往因缺乏相关证据而造成了执法漏洞,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商部门的执行力,同时也削弱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权威。

(三)资源不足,打击力度不够

一是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查处手段有限,打击力度不够。目前,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将行政、法律等强制手段授予基层工商管理部门,有时执法人员进行违章查处时只是进行保存登记,然后再交由当事人保管,这就给违法者留下了漏洞,纵容了违法行为。二是基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体制不健全、基础建设不完善。这既体现在人员数量不足,又体现在人员素质不高。很多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时由于缺少必要的装备,很容易受到损伤,造成执法困难。而且,近年来,“暴力执法”的出现也给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监督检查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政策执行思路

(一)转变执政观念,从根本上改变执政状态

作为执法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想真正实现有效执法、合理执法,必须要针对市场主体制定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容忽视的是明确执法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从而解决市场竞争、交易中存在的问题,维护市场稳定安全。首先,工商管理部门要树立依法规范的执政理念。在整个执法过程中,执法部门应首先端正自己的执法态度,由原来的“强制”执法转变为“服务”执法,在法制化社会的背景下进行工作的审视、分析和处理,严格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办事,使整个监管过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增强监管的约束力。其次,要使执法人员树立公平公正的理念。市场监管政策的真正落实还是要靠执法人员的落实。在执法过程中,工商管理人员树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理念,在执法过程中摆脱本位主义,为人民服务、为市场服务。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市场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要求监管具有高效性,跟上市场的步伐。监管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发展要求适时进行工作思路的转变,从而及时解决市场中出现的问题,体现执法的高效性。

(二)完善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政策的实施效率

监管政策的执行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稳定,实现市场合理、健康、有序发展。因此,要不断完善监管体制,提高政策执行效率。首先,工商行政部门应理顺市场关系,将权力适时下放,这并不是说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作为,而是将管理职能适当放宽,提高地方执法部门的权力,从而使地方和中央形成系统的监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上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也要进行一定的内部监督,确保执法到位、执法规范。要发挥国家总局与省局领导的带头作用,制定好政策方向、监察目标并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从而保证监察的整体方向是正确的,再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地方情况制定合理监督政策和方法,双方配合,提高执政效率。其次,要明确部门人员结构与分工,防止人员冗余,造成资源浪费。从当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人员结构体系来看,还存在着职责分工模糊、权责不明的问题。因此,要改变现有人员编制,坚持“以事定岗、以岗定人、以人定责”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配置要求进行人员调整,使整个系统运行有序、权责明确,从而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有效问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认识到执法的严肃性,从而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高效利用,提高执法监管的有效性。

(三)加强基层工商管理队伍建设

政策的执行依赖于人员的落实,合理的政策规章制度必定要有高效的人员队伍进行落实,以保证实施效果。因此,要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执行效率,必须要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坚定、执法严格、业务素质硬的复合型人才队伍。首先,要广泛吸收优秀人才。目前看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过程中之所以受到阻碍和非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执法人员的行为使人们产生误解。因此,要通过严格招考,招收大量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充实到工商管理队伍之中,再通过这些人才的带动,提高整个工商管理队伍的素质。其次,要完善选拔用人机制。要想提高行政队伍的素质,必定要有先进的领导团体进行指导和带动。因此,要改变现有用人机制,竞争上岗、公开选拔,让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一方面提高新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老公务人员的危急意识,促进老公务人员不断学习进步,从而真正保障工商队伍健康、稳定发展。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业务能力培训,包括对财务、管理、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只有执法人员了解市场现状、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更好地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执法,从而提高执法效率,使政策落实更加有效。

四、结语

工商行政管理政策的执行和监管既包括外部管理监督,又包括内部制度加强。目前,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政策执行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工商部门不断进行政策调整、制度完善、人员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执法效率,真正维护市场稳定,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我局以“企业服务年”为载体,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跻身全国两百强”为目标,刷新举措,强化服务,助动个私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月,全市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户,累计全市有个私企业户,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完成销售总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与去年相比,个私经济发展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外贸出口挑大梁。到月底止,全市外贸出口额达万美元,在家出口额超过万美元的企业中,私营企业就占了家,其中的领军人物是××沃克出口有限公司和××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外贸出口额分别达到万美元和万美元。二是“六六产业”异军突起。纺织、服装、机电、竹木加工、电光源、消防器材、羽毛球等六大产业,今年—月累计完成产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其中,消防器材产业在“六大”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同比增长达。三是获得省级荣誉称号的企业多。年内我市私营企业浙江贝林集团有限公司和个体工商户马肖宏、周志云等家个私企业,分别被省委宣传部、省工商局、省个私协会授予××年度“诚信民营企业”、“诚信工商户”荣誉称号;浙江天蓬畜业有限公司被省知名商号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为“××年度浙江省知名商号”。个私经济发展之所以亮点纷呈,就工商部门而言,主要是开展了“全员联企,全员帮办”活动,以大服务促大发展,效果明显。

(一)全员联企,建立“五个一”联系企业制度。一是每名党员干部至少联系家以上规模企业和户以上个体工商户;二是在企业年检、个体户验照时开展零距离服务,上门为个私企业提供方便;三是结合工商职能,对联系企业在商标注册、品牌战略、合同订立、信用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份有针对性的工商行政建议书;四是年内至少为联系企业和个体户办一件实事好事;五是每名党员干部都要记好一本走访企业日记。一年来,我局党员干部与余家重点个私企业建立了比较密切的联系,先后将多份年检报告书送达企业并指导填写,上门为多户个体工商户验照贴花,并向他们发放《工商联系卡》、《红盾联企卡》和《办事指南》,先后向联系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工商行政建议书余份。

(二)全员帮办,重点开展“四项”活动。一是注册登记提速帮办。深化完善“审核合一”制度,进一步扩大“审核合一”范围,充分授权到位,提高注册登记即办率。利用网络优势,为经济主体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利用“××工商红盾网”,提供注册登记材料网上下载;试行网上审批程序,在网上实现名称预先核准登记。并采取了“上挂轮训”举措,把各工商所的注册登记干部调集到窗口接受训练,以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登记质量,受到经济主体普遍好评,我局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成为多个窗口单位中连续荣获“五星级”的唯一窗口。二是重点企业重点帮办。对需冠浙江省名、衢州市名名称的企业和申办中外合作、合资企业的,一概派专人陪同到省局、衢州市局,实行全程陪同协助办理服务,至今已陪同协办多家。对招商引资万元以上的项目,派专人予以联络,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在抓好法律法规等各项培训的同时,对重点企业进行创业素质重点培训。今年通过市委党校“科技创新、企业文化、企业法律、党建知识”等四门课程培训,使名企业家拿到了党校培训合格证书;并先后组织了三批重点个私企业的老板到国内外考察,拓宽了业主视野。由于在培训等方面成绩突出,市个私协会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协会”。三是企业融资即时帮办。一方面,我局以动产抵押物登记为手段,急企业之所急,帮企业之所需,及时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物登记手续,为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保障。至月底止,已为浙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办理了动产抵押登记手续起,抵押物价值达万元,帮助企业融资万元。另一方面,我局从调查研究入手,在全市多家中小企业中筛选出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乐观,社会信誉度高,无不良信用记录的浙江千红蜂产品有限公司等家企业,作为首批推荐的信用企业,提供给全市各金融单位,供其在发放贷款时予以优先考虑,获得了银企双方的好评。同时,先后两次牵头召开银企合作座谈会,为加强银企双方的合作,帮助解决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款难贷,提供了交流和沟通平台。四是市场发展倾力帮办。首先,倾力促成××商贸中心、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等大型项目的立项。我局超前谋划市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设想,在全面分析××及毗邻地区市场建设的基础上,对筹建××商贸中心、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想和建议,并着手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目前,××商贸中心已通过杭州市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的可行性研究,近期将向政府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通过我局的努力,在杭州陶都家园投资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完成了市场规划建设总体平面图和建设方案,已提交土地管理、城建规划等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近期内即可向政府提供书面论证材料。其次,尽力帮助××农贸城和浙西竹木市场做大做强。我局先后多次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帮助市场举办主体解决市场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造提升意见。通过努力,浙西竹木市场于今年月经省工商局批准直冠省名,更名提升为“浙江贺村木业市场”,同时该市场在全国同类市场排名中,也从第五位跃居第三位。浙西竹木市场的提升与做大,对我市竹木产业的做大做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再次,为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城区菜市场建设是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但目前我市城区菜市场建设相对滞后,面积偏小、档次不高、“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与日益发展的城市越来越不相适应。为此,我局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加快城区菜市场规划建设建议的报告”,在客观评价市场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同时,就近期市场建设和中长期规划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意见和建议,为城区农贸市场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商标品牌战略有效实施。

围绕“品牌建设年”,我局充分发挥商标监管职能,引导企业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进一步促进和服务××经济发展,于年初制订了《××市加快实施品牌战略规划》,明确“四个一”目标,即:建立一个省级蜂产品商标品牌基地,帮助引导一批企业注册商标,规划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商标;培育一批省、衢州市著名商标。力争三年内为我市培育出全国驰名商标件,新培育省著名商标件、衢州市著名商标件、商标品牌基地个。围绕上述目标,我局采取了“五大实招”。

篇9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060-01

国民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公路交通行业已经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我们不仅关注效率,更加重视思想工作。对于目前公路管理部门来说,在思想工作的方向上已经呈现出多样特征,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如何提神自身素养这个问题,同时也要与时代共进,让政工思想在原有准则和基础上不断的提高。

一、有关于公路管理部门政工思想的准确定义

对于公路交通行业来说,公路管理部门政工思想的树立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把握政工思想的准确性,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准确定义。政工思想的定义在于:通过政工干部及相关人员的努力,把政治思想工作放在主要核心之中,以教育、引导、发展、求实为目的,树新风、秉正气,让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发挥思想引导作用,真正的实现思想的升华与素养的塑造。

笔者认为政工思想的准确把握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部门的整体素质与个人的基本素养,同时也象征着素养需要后天的改造与对自己要求的提高。第二,正确的思想观念,把握政工思想要点,为部门树立好的风气,让团队精神充分发挥,把思想引导当成部门教育。第三,公路管理部门的榜样作用,如何发挥管理职责,为单位树立政工思想榜样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结合政工思想的定义并把握这三个要点才能够真正的做到明确的定位与指引。

二、如何发挥公路管理部门政工思想的准确性

(一)对思想工作的全面理解

正确的观念是建立在准确无误的理解上,因此对于政工工作来说,思想的定位非常重要,身为公路管理的职责部门,第一步需要做到的是对思想工作的全面理解及思想工作的展开具备哪些意义。就此而论,思想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教育,对于公路管理部门来说,我们不能够仅以工作效率去评估个人及部门能力,要时时刻刻把思想与教育放在第一位。思想工作其中包括对员工心态的了解、正确理念的树立、错误观念的纠正等等,它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它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建立正确的精神核心与正面思想而努力。因此把握思想工作的全面性就在于观察力、执行力与理解能力是第一步,也就是需要在思想工作的定义与目的上去了解,深刻体会思想教育意义的所在,只有先学习,才能够巩固部门的管理方向,并以此作为教育引导。

(二)树立公路管理部门的榜样作用

我们不可否认,自古以来榜样的作用都是不可以量化衡量的,它是一种精神的传播,同时也为社会、单位、国家带来正面能量。由此可知,如果在政工思想工作上,我们把榜样放在第一位,那么它所带来的实际效果肯定是超出想象的,在每年,我国都会评定出国市级、省级乃至国家模范榜样,它的作用不仅仅对自身岗位发挥出色的人才给予褒奖,同时也为社会带来正面模范作用,而这个模范作用才是我国强调榜样作用的意义所在。它主要体现在:榜样作用能够稳定人心,让团队合作更加和谐,一位具有优秀品德与道德情操的领导者是可以将整个团队凝聚在一起的。政工干部的模范作用同时表现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无私奉献、正直公平,把握政工工作要点,时刻以思想教导、模范树立、建立和谐风气为根本。因此对于公路管理部门来说,榜样的树立是为整个单位带来正确的师范与引导,对整个公路行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把政工思想真正的融入到管理当中

在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当中,思想工作同样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习惯于去量化工作而忘记了工作当中的精神部分,比如员工的心态、情绪以及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等等,这都是身为管理者需要关心的地方。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工作不仅仅是实际的成果,同时也是培养自己素质的教育之地,因此我们在发挥政工工作效率的同时,要懂得去观察员工的心理障碍,而不是仅仅把工作停留在表面而不去实践。在管理的任何环节里面,都以培育人才为基础,而人才的定位也包括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及道德标准。因此将政工思想当成管理的一部分不仅仅可以减少单位人员的心理压力,也能够为单位带来和谐气氛,是一举多得的行为,在管理的过程里面,要将其艺术化,而不是单纯的为了管理而管理,融入思想性的关键在于把握其中的管理问题,以人格素养作为工作的评价标准之一,从而提高整个单位的思想层次。

三、结语

总的来说,把握公路管理部门政工思想的准确性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我们在管理的同时,不单要关注自身的行为,也要树立部门榜样作用,让政工思想全面贯彻到公路管理当中,把握政工工作的核心,将思想引导与管理观察到底,以此提升每个人的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篇10

公共管理主要分为两种理论,一种为传统的公共管理,另一种为新公共管理。在传统的公共管理中,其理论的出发点是政治管理,重点内容则是将公共行政作为了一种职业,而管理者则是这个职业中的实践人。新公共管理转变了传统理论的基本思想,它追求的目标多以经济效益和效率为主,注重的是对市场价值的深入开发并利用,它既不是加强责任制又不主张以集权的方式来管理,它主张借鉴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将市场或者说是被管理者作为主要的导向,以提升行政管理的效率。 

传统公共管理的工作中心在于高效地投入,它忽视了实际的工作效益;新的公共管理关注了项目的成果和效益,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也变得更加灵活,可完全适应外部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与此同时,新的公共管理主张了严格而放松的行政制度,对制定的绩效目标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并实现了达成绩效全过程的评估,它注重了公众和私人、效益和公平的合理统一[2]。 

二、当前公共管理视阈下高教行政管理的现状 

(一)高教行政管理手段及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政府部门在下达行政管理政策的时候,并未考虑到实际的管理环境,例如高校当地的教育、经济、生活等现实条件对高校管理的制约。而在政策出台后,各高校为了尽早地达到政策的目标,忽视了自身实际的高教职责,这导致高教行政管理方向与实际的环境发生了偏差,这种过于遵从管理投入而不注重管理效果的行政行为存在极大弊端,使高校的管理很难真正发挥效力。除此之外,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能力也是影响管理效益的最大问题,在解决高校人事划分的工作中,分工不明、教师队伍不均衡的问题常见,如果行政管理人员在相关的工作上没有良好的决断力,就会影响到后续的工作质量,在一部分高校中,很多教师的职称划分和学历都参差不齐,高校应聘的标准并未有统一的明确规定,执教岗位人员整体素质及能力低下,并长时间得不到改善,这激化了行政管理内部环境矛盾。 

(二)行政管理职责划分不明确 

就目前的形势来讲,我国在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上还有待完善,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行政管理职责划分的问题,很多政府机关部门在指派行政管理人员的时候,并没有明确的规划和配置,这导致部分高校中负责行政管理的人员众多,各个行政部门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不明确,针对某一件事情无法确定负责人,在发生行政管理问题时,无人处理无人管辖的情况时有发生,各个部门负责人都将责任推脱到他人身上,这既没解决到实质的问题,还增加了各部门的矛盾。另外,过多的行政管理人员增加了高校的管理成本,而在管理效果上并未有明显的提升,这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更受到了制约,管理效率迟迟不能提高,此问题是目前高教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最常见的问题[3]。 

(三)市场作用效果比较低 

伴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在20世纪末,我国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教育规模都在迅速地扩大。新的时展促使了行政市场环境发生了转变:高等院校的办学主体变得更加丰富、毕业分配制度变为如今的双向选择机制、办学经费也有了多种来源渠道等。而高校行政管理并没有及时调整管理方法以适应这些转变。另外,高校的教育与人才市场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而如今的高校教育质量与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间存在较大落差。一方面是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方面是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严重缺乏。 

三、公共管理视阈下的高教行政管理思路 

在公共管理的视阈下,高校教育的行政管理应该从实际出发,它既要考虑到行政管理的外部环境,又要兼顾高校内部的管理环境,管理者应从高校、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出发,综合考虑所有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出现的问题,尽量从根本上找出影响行政管理的问题,然后利用新公共管理的标准完成高教的行政管理。 

(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管理体系 

完善高教行政管理制度的关键在政府职能的转变。受传统公共管理观念的影响,许多地方政府对自身的管理职能认识不足,政府并未认识到新公共管理的意义。新的公共管理需要政府在当前的环境中改变传统集权管理的状态,促使行政管理工作向灵活多变的方向转变。具体地说,政府职能的转变也就是实现宏观的行政管理,所谓宏观的行政管理即是在政府和高校间建立协调机构,招募社会管理精英负责高教的管理工作,这既能完成政策的下达,还能实现高教的社会化行政管理,它可以有效地削弱政府直接干预而存在的管理弊端。 

政府还要协调好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各个部门的关系。行政人员的选拔应严格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有效地控制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及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另外,高校内部的环境管理要从实际出发,对高校教师的资格和学历进行统一整合,建立高水平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从而实现行政管理的最大效益[4]。

(二)明确划分行政管理职责 

在政府职能转型期间,学校管理层应该将现有的行政人员进行全面的整合,将多余的行政管理人员派遣到其他职位,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尽可能地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行政管理价值。同时,学校管理层应对每个职位上的管理者或行政人员的工作内容做出统一的整改,从集中化集权管理转变成以社会、政府、学校统一结合的管理模式,避免因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弊端。 

行政管理职责的划分应明确,学校管理层应将责任划分到每个部门,并明确到具体负责的人员身上,并制定管理者的行为准则,规定每个部门所负责的管理区域,加大高教行政管理的执行力,实现执政和管理的双项监督,确保在发生行政问题的时候能找到专门的负责人。只有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出行政管理的作用[5]。 

(三)通过市场环境的调节促使高教行政管理质量的提升 

应用竞争机制做好政府的公共管理,鼓励社会中的私有企业参与到公共服务的行业中,以打破政府垄断管理的模式。多种服务主体能有效地降低政府公共管理的压力,在有效的时间中,集中化的管理可以创造出管理效率的最大化。从办学方面来讲,政府可采用融资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学校的资金投入;在依法办学理念的基础上,保证其教学的质量以及师资团队的质量建设。另外,政府还要引导各个高等学校建设属于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使高校教育最大限度地运用创新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使教育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师、服务于社会,以实现高等院校的长久发展。高等院校的管理者要明确学校发展的方向和规划,使其向多元发展的方向迈进[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共管理视阈下,我国的高教行政管理论文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在这样的环境中,政府应该正确面对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找不足,在认真贯彻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高校应转变传统的集权管理模式,加快社会化管理机制的建立。高校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既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建设,又关系到全校学生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在面对此问题时,要尽早做好准备,以便提升高教行政管理的质量。 

篇11

Abstract: According to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often appears in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all departments and each link to coordinate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management expounds. From every Angl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coordinated management in road construc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construction;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and method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多。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部分。那么,怎样才能让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得到保证,主要是要对协调性管理进行加强。在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如果就各个专业的施工,例如道路规划、结构模式、使用功能以及合理布置、安全性能等设计和施工都是由专业人员完成的,质量都可以得到良好的保证。但是要做好每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工作却有一定的难度。等到工程快完工的时候,在进行交接和验收时,经常要进行返工。这就给项目工程带来了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很大的浪费,甚至还会影响到工期和工程的质量。因此,项目负责管理人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也要协调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如有发现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为道路工程质量提供有力的保证,让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一.目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和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和协调工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工程的设计、项目监理、施工以及业主等方面的问题到多个专业、多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总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技术方面的问题

随着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对交通设施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技术要求和特定位置空间,而且还要和各个环节互相协调、合理安排。因此,在技术上要全面考虑,尤其是一些交叉位置容易忽视的地方更要注意。另外,因为市政工程涉及到了很多单位和专业,每个项目都是一件特殊产品,而且每一条的管线均有各自的要求,很少有雷同,所以技术难度大大增加,也造成了每个专业之间问题和矛盾增多。而且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更新,施工人员掌握起来也有一定难度。

2.管理方面的问题

很多施工企业都是实行分包制度,因此管理起来比较有难度。有些单位为了谋取利益,互相推诿责任,让协调管理工作操作起来更加复杂化。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责任不够明确,工程之间的衔接不融洽,而且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也难以协调,管理人员很少深入施工现场,不了解施工状况,就不能很好地安排工作。另外,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高低不一,也是协调各个专业存在的问题之一。

3.环境比较复杂,监理工作做得不到位

城市建设步伐非常地迅速,对设计方案和文件都没办法仔细研究和完善。监理人员责任不够明确,一般监理人员主要负责三管、三控以及一协调这三方面的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监理工程师都是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导致整体协调管理也受到影响。

二.市政道路工程协调性管理的重要性

1.进行协调性管理可以推进施工进程

因为标段的衔接比较多,每个施工作业都是相互交叉的,而且标段和协调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如果采取协调性管理就能对材料供应、施工设计方案等加以协调,从而让施工进程速度大大提高。另外,协调管理工作可以让政府的每个管理部门和不同标段的负责人员共同协调,对拆迁拆除、疏通交通、管线改移、水电安装以及临时道路使用、临时用水用电等工作都可以有效协调,合理安排,让各个部门和各个单位工作得到协调,施工效率也大大提高。

2.进行协调管理可以保证道路工程建设质量

通过协调管理工作可以加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能力,一起研究出最好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并共同商量出最有效的整改方案进一步加以落实。因此,协调管理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能力,让工程建设圆满完成。

3.协调管理可以让合同管理更加规范

通过召开协调会议,可以对工程的具体设计方案、设计技术进行交底,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和商量,对于施工图纸中不明白或者不正确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改并不断完善。然后对于工程变更项目可以更加明确和有效协调,以免引起争议。

三.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协调管理措施

1.要深刻认识到协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从事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本着对用户、业主以及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要坚决执行自己的义务,慎重对待协调管理的问题。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可以提高自己的施工管理水平,只有怀着正确的态度对待协调管理工作,才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2.要不断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新模式

要在原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些问题,不仅要从人事制度上加强体制管理,还要从科学技术上建立一套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要明确分工,划分责任,从各个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协调管理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1)从技术方面进行协调

要了解并掌握设计图纸,避免由于技术方面的错误引发协调问题。设计图纸和各个专业之间的协调都有直接的关系,从事设计的专业人员通常对自己设计的内容保持完整性和严密性,但是和其他专业的工作就比较难达成共识。具体还要从设计图纸上找原因进一步加以确认和落实。另外,在进行图纸会审和交底的时候也要十分注意,它也是技术协调的关键环节。在进行图纸会审过程中,要把每个专业的交叉工作和协调管理放在首要位置。要深入找出设计中的不足,在图纸上进行解决。技术交底主要是让施工专业人员了解并掌握施工的每个具体环节,才能按照施工程序进行,避免发生交叉协调问题。

(2)从管理方面进行协调

管理问题也是协调中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协调工作不但要做好技术方面的协调,还要不断加强管理,要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只有加强管理工作,才能让施工中的每个专业合理分配,要成立由项目经理、甲方等统一带头人进行指挥。由他们对每个专业的施工程序和设计要求加以了解和掌握,才能处理好各个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才能对每个专业的施工统一管理,让每一道施工程序有序进行。还要建立责任制,由高层管理部门到各个班组逐层负责,具体明确责任。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奖罚制度,从而把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另外,还要建立一套严格的中间验收制度和隐蔽验收制度。中间验收和隐蔽验收也是协调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之一。施工开始后,每个专业之间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会更加形象和具体体现出来。因此,存在的问题就会更容易暴露出来,处理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3)从组织方面进行协调

有必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会议协调制度。不管是进行会签、会审或者是中间验收和隐蔽验收,制定制度都不能做表面功夫,要从实际出发,要办实事,每个主管人员和技术人员都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到底。因此,有必要在领导者的统一指挥下,设立合理的奖罚措施,并逐层落实,明确责任。

4.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一个工程质量如何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不但要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还要对相关作业人员的技术和素质加以提高,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对于新的技术产品要让他们尽快了解并掌握。而且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从而为工程质量提供保证。

5.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只有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工作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进一步加以改进。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每个牵扯到的单位、个人和道路工程之间的协调工作都要做好,让他们友好配合我们的工作,才能保证工程施工合理安排、井然有序地进行,让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都能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要保证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圆满完成,协调管理工作在整个工程实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协调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又非常广泛,要运用到多种学科的知识,执行起来非常复杂。项目主管不但要承担基本义务,还要扮演好每个角色,要说到做到,得到人们的信任。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遇到问题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沟通解决,从而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护驾保航。

参考文献:

[1]苏宏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隋小东.做好市政工程管理工作的几个难点和对策[J]. 建筑管理. 2009年第2期.

篇12

一、办公室行政管理的现实意义

行政管理部门是企业中的一个综合性管理部门,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做好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工作,是现代化企业更好迎接市场挑战的必要条件,对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积极作用。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就必须打破常规,摒弃旧思想,不断地改革和完善综合行政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地给企业带来发展新活力,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办公室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综合办事机构,日常工作中,发挥着办文、办会、办事、协调沟通等职能,因此,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能使各部门工作衔接更加顺畅,提高办事效率,助推企事业单位更好发展。

二、办公室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组织、企业、事业单位都设有办公室这一机构,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大同小异,但是目前来看,对其进行行政管理方面仍表现出普遍的不足。

1.制度不健全,机构运作吃力

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规章制度不健全,使得办公室工作开展效率低下,经营中一旦缺少制度约束,则会使工作偏离企业实际,从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办公室的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公司的正常运转,综合办的工作开展出现问题或者遇到障碍,就会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

2.缺少对强企业文化的贯彻

行政部门的工作繁杂,也因为这一点,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常常会着重处理日常内业、后勤等工作,对于企业文化的宣传和贯彻不够,长此以往,导致员工队伍缺乏向心力和就凝聚力,不利于公司和员工个人的长远发展。

3.企业内部员工综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企业的员工个人综合素质和岗位业务能力不高,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岗位工作,缺少创新性,不能够高效保质的完成综合管理工作,由于办公室的行政工作是见诸于细节,所以企业在日常细节中就会漏洞百出,出现运转不畅等问题。

三、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

1.强化制度管理

正如古语所言: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企业得以运转的基本前提,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可以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同时,加强自我约束。以事业单位为例,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相对固定,但也容易因此导致人员工作散漫,遇事推诿,形成慵懒的工作氛围,这样的企事业运转起来就很吃力。事业单位管理层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流程化制度标准,建立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单位各项行政工作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并随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形势和任务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落实公司规章制度,重在执行与坚持,对于难以贯彻的制度必须坚持原则,加强各项工作的督促和检查,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报。

2.加强企业文化宣贯力度

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制定的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与自身并不相符,至于后期的宣贯工作更是没有执行。这种环境下的员工对企业而言是没有灵魂、没有凝聚力,必然不利于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精髓,企业的宣传传递出企业的形象,所以企业文化的建设宣贯工作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企业的宣传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首先应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认同感,定期举办企业文化考试,并且把成绩纳入到员工绩效考核当中,开展企业文化培训会,实行员工文化考核常态化,对各部门自身的企业文化执行情况随机抽查,目的就是加强员工纪律性和团队凝聚力。

3.细化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

办公室作为企业的枢纽,它起到承上启下、沟通左右、联系八方的作用,它是一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基于它的特殊性,精细化就成为了办公室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以综合办公室为例,办公室的管理工作包含了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企业文化、对外接待、媒体宣传等内容,是公认的工作繁琐的部门。但就目前来看,办公室岗位设置普遍存在随机性和任意性,造成各部门工作内容横向的重叠和纵向衔接的不顺畅,不但浪费了人力成本,如果出现问题,因为各部门分工不明确,很难追究某个岗位的责任。因此,办公室在设置岗位职责时一定要考虑横向和纵向的需求,细化岗位职责,明确分工,指派专人负责和衔接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协同配合的热情。

4.提高人员职业素养,树立服务意识

办公室工作看似琐碎、复杂,但是一旦实现精细化管理后,各部门的工作分工将非常明确,每个岗位都有着明确的工作对象,而负责特定岗位工作的办公室人员也要具有特定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办公室工作的顺利衔接。因此,这就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思想素质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真正提高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执行能力。另一方面,办公室工作每天与各种人员接触,其行政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服务性工作,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必要的还要设置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在搞好各项办公室工作的同时,也实现了办公室人员的个人价值,是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一种人性化体现。

四、结语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内容纷繁复杂,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办公室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根据企业办公室的工作特点,要求其必须走规范化、科学化以及精细化道路。同时在建立企业精细化管理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培养员工的工作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篇13

一、精细化管理在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必要性

高校办公室作为高校行政部门的综合管理机构,在高校系统中往往担负着为全校师生服务、保证全校信息的传达和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职责。目前,众多高校继续扩招,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也需要更加精细地开展。只有尽可能地减少行政管理中不必要的资源和成本,用开创性的理念提高高校的经营绩效,才能配合时代需要,提高高校的教育品质,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对此,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是高校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从目前来看,许多高校办公室缺乏完整的办公制度,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不够明确,从而造成管理比较混乱,导致效率低下,办公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非常低。第二,工作人员不求上进,墨守成规,一味照搬原有的工作模式,缺乏创新意识,工作自然变得乏味、缺少挑战性。第三,高校办公室的行政工作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安排,工作人员职能交叉,很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高校办公室当下面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因此,高校办公室有必要应用开创性的观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日趋繁杂的高校事务中,应用精细化的管理理论,建立规范的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体制,从而让高校办公室的行政工作更加高效,尽可能避免失误。

二、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首先,要明晰办公室工作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保证各个岗位的人员分工明确,避免工作人员互相推诿责任,导致办公室行政效率低下。同时,引进激励机制,建立明确的岗位职责,实行工作标准制。其次,要制定完善的办公室考核机制。在每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确认之后,还需要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从而对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考评。考评内容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进行考量,包括出勤状况、工作完成情况、与团队的配合程度、协调与组织的能力等。每个月进行一次考评,考评的结果直接体现在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奖金当中。通过这样的定期考核模式,可以提高办公室行政工作的质量,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激发对于行政工作的热情,进而促进办公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办公室工作的科学管理。高校办公室工作看似十分容易,实际上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各部门工作人员的配合。因此,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需要对彼此工作职责有明确了解,既要做到明确工作内容,做到每一项任务都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职工身上,同事之间还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每个人在完成各自职责的同时还能够根据工作的需要,随时与其他同事进行衔接和配合,共同提高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加强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办公人员综合素质能力。办公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精湛的业务能力,强烈的责任意识,精细化的管理水平,积极的学习能力等。只有办公室人员真正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办公室工作的精细化。自身综合素质较强,更容易接受新的工作内容和挑战,也可以更好地在实践中提高办公室的精细化水平。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入信息化系统管理。坚持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的同时,以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各单位、各部门的沟通渠道,建立精细化的管理组织结构,形成分级监管、网络监控的有效模式。这种方法不同于以往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管理模式,而是更加突出人在管理过程当中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出和谐的办公氛围。在对待工作人员方面,首先要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性和信任度,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多总结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其次,要给予工作人员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对于好的成果也予以展示,这一举措能够进一步挖掘工作人员的办公积极性,激发出工作潜能,使工作真正地服务于人。此外,在高校办公室中还要尽可能营造轻松和谐的办公氛围,通过细致的组织计划、人员配置和岗位规划进一步增强办公人员对于团队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在21世纪,信息技术是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支撑,因此,高校应重视引入信息化系统管理模式,将先前的人工管理模式转变为信息化网络系统管理模式,同时,办公室工作人员要不断适应办公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更新,以变化的眼观来看待办公自动化应用技术,通过自发学习以及参加培训等途径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和最先进的技术,并通过实践应用加强自身的行政管理技能。

三、结语

推进高校办公室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办公室行政工作水平的必经之路。我国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土壤,应该认识到办公室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努力加强与完善高校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水平,从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