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印刷工艺讲解

印刷工艺讲解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1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印刷工艺讲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印刷工艺讲解

篇1

印刷工艺课程因为牵涉到许多技术原理,理论讲授必不可少,但很多教材照搬印刷工程专业的理论知识,老师的讲解也照本宣科,文科类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无法也没必要理解过于艰深的印刷原理,这只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缺乏个案实践教学

真实案例的讲解以及软件的实操能让学生眼见为实的学习如何选择印刷材料和工艺,如何进行印前输出设定,这是课程最为关键的一步。许多专业教师因为很少参与设计实践,对印刷工艺也是一知半解,缺乏案例教学的能力,导致这一教学环节严重缺失。

3.忽视学生作品的完整度

印刷工艺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对于课程作业,没有持续鼓励和深入指导学生努力完成最终印刷成品。学生作业最后往往以简单的彩色打印稿交付了之,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4.主干课程横向打通不够

印刷工艺结课后,书籍装帧、包装设计、VI设计等专业主干课程也会陆续展开,但这些课程的专业教师往往只注重谈设计创意,很少在相应的主题设计中指导学生结合印刷工艺来进行设计实践,这也影响了印刷工艺课程的后续效果。教学硬件设备和实训基地的缺失对绝大多数院校而言,为视觉传达专业配置动则几百万的印刷设备来进行教学实践不太现实。但是,印刷实训基地比较容易实现,现在很多院校也有长期联系的印刷厂供学生考察,但仅限于参观而已,对于印刷工艺流程的了解走马观花。

二、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明确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

印刷工艺课程在不同的院校有着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印刷材料与工艺》《印刷原理与工艺》《印刷工艺基础》《印刷品设计与工艺》等,叫法颇多。课程名称各异,也从某个侧面体现了各院校对印刷工艺的课程目标有着不同的理解。在笔者看来,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的课程目标可以明确为:学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印刷品的设计、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流程,从而掌握印刷设计的基本技能,为毕业即能迅速进入设计师状态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因此,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的课程内容不能脱离实践来谈理论,也不能脱离设计来谈工艺。而过于注重印刷理论和工艺技术的讲授、忽视设计实践与设计创意的引导正是目前印刷工艺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教师应该积极提炼出视觉传达专业学生所须掌握的知识点,注重结合设计创意来谈印刷工艺,加大印刷设计实践教学的比重,才能切切实实提升教学效果。

2.改变教学策略,注重范例教学

教学策略决定了把课程内容转换成何种形式传授给学生。印刷工艺教学如果仅仅遵循教材的编写顺序,使用罗列大量文字和图片的PPT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会导致教学过程枯燥而拖沓,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转化课程内容最典型的教学策略当属苏联学者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示法。“纲要信号”是指在上课时用一种直观图表,把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用文字、符号或代码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记忆和联想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笔者通过数年教学实践,结合“纲要信号”图示法,建构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范例教学为中心,所有理论和技术讲解都围绕范例展开,利用图表归纳简化理论,结合印刷成品展示、印刷输出文件分解演示、分色菲林打样实物讲解,印刷材料工艺成本实物核算等形式来展开案例剖析,抽丝剥茧,有的放矢。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充满趣味的案例和教学上的互动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印刷工艺,学生往往也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印刷品设计作业的实践中去。

3.细化印前输出指导,完善上机实践

印前输出指导和上机实践是印刷工艺课程教学非常关键的一步,但往往因为专业教师综合能力的问题而把这一课程内容人为简化了。教师亲自上机操作印前输出,同时结合学生印前电子文件进行指导,这是印刷工艺知识落地式实践的重要步骤。笔者把印前细化输出指导分为三个层面,在具体教学中层层递进,相互穿插。第一个层面是细化各类印刷工艺印前输出指导。包括专色印刷、特种材料印刷、印后加工的烫金、UV、模切等工艺在软件里的具体设置,都逐一实操演示。第二个层面是细化各类印刷品印前输出指导。如包装、书籍、报纸、海报等印刷品类型。这一层面强调解决各类型文件如何设置出血位和扣刀位,如何拼版,如何处理陷印和挂网等方面的问题,也须用软件具体操作演示。第三个层面是细化主流设计软件印前输出指导。这一层面强调对主流设计软件的优劣和异同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设计实践中能根据不同设计要求来挑选软件。笔者通常也会介绍一两款适合学生自学的拼版软件或插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课外学习,作为技术层面的补充。

4.强调实验性,印制和手工结合完成作品

印刷的整个过程就是把原稿(一般为电子文件)制成印版,以油墨为着色物质,把印版上的图文大量地转移到承印物表面的过程。印刷的最终产品称为印刷品。2也就是说,印刷工艺课程的教学应该包含设定印前电子输出稿到印刷出成品的整个过程。很多院校没有印刷打样设备,而印刷达不到一定数量印刷厂一般又不给开机,即使允许开机打样,费用也过高。于是,很多学生的作业形式往往就是一套没有任何特色的彩喷稿,印前输出电子稿也没有作为作业的一部分上交。严格来说,这其实没有完成印刷工艺课程教学的整个流程。针对这种困境,笔者对印刷作业提出了“强调实验性,印制和手工结合完成作品”的指导方针。一方面,强调用实验性观念做指导,以设计创意为中心,对印刷材料和工艺做极致性的探索和实践。在作业的具体要求上,笔者往往提供两个主题,要求在设计中采用两种以上的承印材料和特殊工艺,学生任选一个主题,尽情发挥,设计一本富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小册子。另一方面,强调印制和手工结合,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用各种手段,尽力实现创作初衷,完成印刷成品。在笔者的详细指导和持续激励下,整个设计和印制过程,学生展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在承印物的选择上,学生积极寻找各类特种纸,甚至使用布料、皮革、木材、金属等与纸张混搭;在印刷方式的选择上,学生广泛采用数码快印和艺术微喷等接近印刷效果的方式来模拟印刷,找创意礼品店用热转印烫画机在布料、金属、木材等特殊承印物上实现印制等等;在特种工艺的实现上,学生更是集思广益,用指甲油模仿UV光油效果,用金粉和银粉手工上色模拟金银专色,找店家用烫金机进行烫印加工,用刻刀实现镂空效果等等。整个设计和印制过程,学生充满激情,印刷成品的效果非常不错。通过这样行之有效的实践,学生充分认识了设计、材料、工艺三者间的关系,明白了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既要有高超的设计创意能力,又要能深入了解和掌握印刷技术的工艺特点和加工流程,把设计和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篇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印刷技术在中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印刷媒体设计与印刷行业机构、企业、从业队伍人数众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印刷媒体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从业队伍的整体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还有一定差距。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印刷设计的发展也遭到了一定的质疑,在数字媒体时代,印刷媒体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事实证明,市场及消费者观念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中成熟,并走向个性化与后工业化的时代,印刷媒体设计仍将成为人性化、情感化的重要载体而持续存在。中国品牌塑造,从制造到创造、知识产权意识在迅速觉醒,中国产业转型迫切需要印刷媒体设计、制造、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平面艺术设计在商业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促销的主要手段,它通过图案、文字、色彩等来表达作品的内容与创意。平面艺术设计通过印刷过程而制作的设计又被称为印刷设计。我国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设计理论家王受之先生对平面设计的定义表述为“平面设计是设计范畴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平面上的活动这个涵义之外,还具有与印刷密切相关的意义。平面设计是把平面上的几个基本元素,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等以符合传达目的的方式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批量生产的印刷,使之具有进行准确的视觉传达的功能,同时给观众以设计需要达到的视觉心理满足”[1]。对于以印刷媒体为载体的平面设计师来说,必须熟悉了解和掌握印刷流程。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印刷工艺知识,掌握印刷的基本常识,了解印刷制作技术,了解印刷材料、印刷字体、印刷前后工艺、印刷色序等等。从而在设计作品时全面考虑其后续的印刷制作过程以及使用的技术手段,使其设计符合印刷技术的特点。

2印刷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市场调查显示,虽然电子网络、数字媒体等行业迅猛发展,但平面设计行业仍然长盛不衰,对平面设计的人才需求很大,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许多设计公司常常抱怨招到的人才不能即时发挥效用,抱怨他们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大学教育里缺失,招到的毕业生不能马上适应工作要求。他们必须将每年新入职的员工派往印刷厂学习印刷知识,了解印刷流程和工艺。这种现象应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的重视。纵观我们的课程设置,近几年来在平面设计专业几乎所有院校都增设了印刷设计工艺,这充分表明了我们的平面设计专业培养与社会实际要求开始接轨。不过毕业后不能为企业所用的状况还在延续。造成印刷设计工艺教学缺失的原因很多,一方面部分学生对专业理解不深,以为设计就是创意,或是对平面设计软件的操作,平面设计的图案处理技巧,对素材的组合以及常识性的罗列。比如,如何突出主题,如何设定颜色的主色调,如何将各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合理地安排在有限的结构范围内等,但是对相关课程不重视;客观上,很多学校教学资源缺乏,无法提供一些实践教学平台。另外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2.1师资队伍。高职高专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双师素质,但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短缺,缺乏商业设计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市场敏感性;从企业找的技能型人才又由于学历、职称等条件限制,无法被学校所录用,造成双师型人才缺乏,而印刷设计是十分强调实际工作经验积累和技能的。因此,导致课程的教学流于理论讲授,对其实际运用茫然,授课效果显微。

2.2行业了解不深,不能适应印刷行业的变化,教学内容更新慢

2.3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重,一方面工作量大,多数学校规定每周12课时以上,但受很多因素影响,大部分教师工作量达到每周16课时,甚至有个别院校达到每周30课时;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同一专业班级少,因此教师上课课头多,备课压力大。本科院校一般规定每学期教师课头不能多于2科,而在高职高专,教师课头普遍偏多,甚者超过4个。鉴于这些原因,使教师疲于应付课程教学,缺少社会实践和交流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对行业动态发展、先进技术和材料的应用等缺乏认识,教学内容、教学体系不能得到及时更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印刷技术中来,新的印刷材料和载体也不断的涌现。比如我国印刷工业经过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印刷工艺和人才储备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数字印刷技术方面更是突飞猛进。但我们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即时更新,教学过程中也难以对这些新兴技术进行深入讲解。由于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教师的科研也普遍都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对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产生,新材料的使用,新手段的出现不能及时地了解,更不能及时地融入在教学的课程中。这就造成了理论与现实的脱节。

3印刷设计实践教学的实施

为适应市场发展,培养优秀的印刷媒体设计实用型技能人才,提高专业设计与制造人员的印刷媒体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与服务意识。首先要对人才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探索与改革,对印刷媒体设计类课程的界定与分析,确定改革课程与方向,分解理论、剖析案例、融入实训。实施同一实践课程多平台、系统化实践教学、同一实践课程多阶段、多教师、校企结合开展教学。首先,要加强教师社会实践的机会,为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要组织教师定期出外学习,并适当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让教师们下工厂,进企业,了解行业的最新趋势和动态,掌握最新术材料和技术手段;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主动地走访设计企业和制版印刷单位,了解印刷技术的新变化,对印刷媒体设计的新要求,使印刷工艺课程内容真正为平面艺术设计的表现手段服务。其次,应加强印刷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比例。在课程教学中,按照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教高[2004]1号),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

3.1变传统的理论讲授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观摩考察。首先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引用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掌握有关印刷的一些专用名词,减少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如:标准文档、色彩模式、三原色、印刷四原色、专色、加色法、减色法、分辨率、公制、英制、线条版、层次版、网点、网线、网角、平网、渐变网、撞龟、裁切线、套版线、色标、光电点、压印、图案规格、成品规格、出血、反白、托白、字体、套印、承印物、后期加工等。介绍、讲解制版、印刷种类及原理和主要特点,其中又以平版胶印和数字印刷为主要内容,了解印刷色彩知识,色彩模式、印刷材料及特性、印刷流程及其相关工艺要求等[2]。结合一些生产现场的视频资料,将印刷理论知识深入浅出、生动直观地传授给学生,避免理论学习的枯燥与乏味。在理论知识讲解基本完成后可组织学生深入到印刷现场参观,了解从原稿电子分色、制版到印刷半成品、后期加工的印刷工作流程全过程,指导教师适时根据各工序的特点与工艺要求告知学生各项注意事项与技术标准,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课堂、企业、实训室的理论与技能实操一体化教学。同时邀请制版、印刷师傅现场讲解各工序的技术特点与工艺要求,使这些知识成为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这样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习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让印刷知识更容易理解与掌握。另外,鼓励学生走进材料市场,了解印刷材料的种类和发展;走近一些专业市场,如纸品年货市场、烟酒市场、化妆品市场等等,了解印刷设计工艺的最新发展。这样不仅能准确地让学生了解到印刷工艺的应用范围,又能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课堂知识的同时开拓了眼界,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也为今后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了认识。

篇3

在国内艺术设计教学中,总会在一个章节讲到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另一个章节会讲到印刷科技的进步及新材料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少会有学校会把印刷工艺和设计教学相结合,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缺乏印刷工艺的相关知识,在材料选择、设计理念、细节呈现上会有很多艺术表达上的缺陷。只有少数专业艺术院校会把丝网印刷与设计教学结合,但相对于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等国还远远不够,拿日本、韩国来说,版画教学已经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之一,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学习者对肌理、材质、色彩、黑白灰、印刷手段及逆向思维的训练和认知有很大的帮助和启迪,甚至专门研发了针对小学、中学、成人不同使用人群的版画工具和教程。众所周知,印刷术、造纸术都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他们的出现为版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值得我们自豪的是,国际上公认现存最早的版画是我国唐代“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直观的说,文字印刷是印刷术的开端,图像印刷是版画的起源,版画从诞生之日起就和其装饰性、图像性是密不可分的。

一、版画技术对艺术设计教学的影响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有三大块与版画技术结合紧密,一是海报招贴设计,二是书籍装帧设计,三是包装设计,另外在标志设计及构成训练时也常常有木版画和丝网版画的训练。其优势主要是:

1、版画技术教学讲究工艺美、材料美和肌理美,在木版印刷工艺中,从板材的选择到纸张的选择都有很多讲究,不同的板材有不同的属性,三夹板较松疏,容易上手,木版的自然纹路也能很好的还原,木味较强。硬木质地紧密,适合制作精细的作品。纸张及印刷材料的选择的可能性更强,宣纸、竹纸可以印出细腻、水墨的质感,水彩纸、手工纸可以印刷出凹凸强烈的感觉,在视觉上有立体感。在设计教学中,加入这些课程以后,学生的设计就不会仅仅停留在创意和软件应用阶段,他们会从实际操作中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作品呈现出多种可能性。

2、在设计方案选择上,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反馈会带来更多的启发,会更好的筛选方案、材质,在招贴设计中,丝网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我们看到美国、日本的大师作品原作时会发现很多都是丝网作品,原始设计完成后,经过丝网印刷后,纸张的质感、颜色之间的叠压关系不同大小形状网点的选择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相当于作品的二次创作,效果上是加分不少的,从这一点上说,是非常接近包豪斯“从干中学”的理念的。另外,设计时会有针对性的去创作,例如很多高档户外滚动式的广告设计就是丝网印刷,国内许多专业学生、教师都不是特别了解其制版及印刷原理。

3、风格化的影响及引导,当下设计中应用最多的是丝网版画技术,真正意义上的丝网技术早在20世纪初就已出现,在艺术上具有广泛影响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波普艺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波普艺术本身得益于美国物质文明和实用主义精神,崇尚大胆进取、开放自由的天壤土壤,新工艺、新技术的发明造就了新的艺术形式,新的艺术形式也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进程及技术革新。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戴尔顿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艺术。波普艺术来源于流行文化、商业美术,同时又引领着时尚的潮流,并且对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灵感。丝网技术介入艺术和设计,其特殊的风格也同时影响着艺术与设计,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常常把明星肖像,政治人物肖像或者超市中名牌产品的图像进行机械的复制,艺术性、绘画性被削弱的同时也呈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和视觉冲击力,对20世纪的艺术界影响深远。《玛丽莲・梦露》、《可口可乐瓶子》等众多丝网印刷作品的设计风格也一直影响到现在。由于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把丝网技术引入版画艺术教学,又牵扯到设备、印刷材料、场地、技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国内的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相对滞后。

二、版画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单纯把版画纳入教学环节的可能只有少数的公办艺术专业院校才能做到,那些针对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的学生的版画教学,在学科上属于绘画艺术范畴,全盘照搬并不适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作为上海的民办高校,不但要努力解决好经费、设备、场地、师资、技术能力等实际问题及限制,同时,艺术设计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也受到诸多制约,也包括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书写教学大纲等。还要面对学生绘画基础相对薄弱,艺术理论严重缺乏的现实情况。在这点上,要发挥我们艺术设计教学重创意的优势,降低绘画的难度和深度,从而增强带有设计性、装饰性的版式训练及版画技法训练,又能贴切设计教学的专业课程,例如:设计基础、字体设计、色彩训练及三大构成等专业课程训练,目的主要是要增强他们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及自信心。

版画技术介入教学我们分为三步进行实施。

第一步是筹备阶段,首先在2008年成立版画社团,招收范围涵盖全校以艺术设计学院为主体,各学院各专业不同年级都可参加,由2名版画专业教师负责教学,招收固定学员20名,采取学分制教学,每周四课时的版画课程学习,由于没有场地最初的教学基本上都是在教室里完成的,版种都是单色手工刻制印刷木版画,形式是平面构成和藏书票设计,由于木版画便于操作,印制后视觉效果强烈,这种实验性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们同时邀请沪上知名版画家、学者举办讲座并进行现场技法演示等学术活动,使学生在艺术理论上得到增强与提高,对版画艺术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第二步是专业化发展阶段,学院依托社团于2010年成立版画印刷工艺工作室,工作室暂开放60多平米,拥有木版、丝网、铜版、综合版等版种教学实践能力及各类印刷设备,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首先将”木刻版画”有机的导入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设计基础课程,课程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为主.同时学会一些基础的,入门级的版画基本技法.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1、讲授什么是版画, 介绍主要的四种版画种类;凸版、凹板、平板和孔版。2、讲授版画的历史、版画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3、怎样欣赏版画艺术.4、版画制作的实验环节, 每位学生必须动手实践,指导老师将一对一的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进一步提高版画技法. 该课程是理论和技能培养,相互结合,同时通过大量创作实践、达到基本具备版画参展的创作能力。

第三步是艺术设计教学应用阶段,首先在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开设版画课程。在教学课程设计中,考虑到教学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我们把新课程更名为《印刷工艺与设计》,名称的更改有去绘画性利设计性的考虑。教学中版画印刷课程围绕课程建设、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排课安排的研究展开,目的是把艺术设计教学与版画印刷技术相结合,以版画印刷工艺辅助设计教学中的海报招贴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以及相关设计的完成与拓展,并加以材料特征属性和印刷原理知识的讲解,将学生的设计方案更有效的进行后期分析和调整,同时把实训工作及时融入教学,而不是像以往把实训和一般教学分开进行,让教学有更好的延续性。

三、版画技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探索

国内艺术设计教学强调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的学习,当我们学习招贴设计、包装设计的时候,大概分为创意设计阶段,之后是印前的数字化处理阶段,最后是正式印刷阶段。

在创意设计阶段课程前,我们已经给学学生上过木版手工印刷课程,课程名称和改进前是一样的,都叫平面构成,只不过让学生以刀,学习平面构成的同时,对版材的性能和质感有所认识,另外,相对于以前简单的肌理课程,此次的课程让同学们对痕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油墨的厚度、凹凸的变化、印刷的力量等经历体验,这点非常重要,在现代艺术或现代设计中可触审美越来越多的被提及,一种古老又先进的艺术理念被重新呈现。

第二阶段数字化处理阶段,课程适合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二年级学生,要求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及相关电脑设计软件的操作技能。(照相制版会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应用软件来处理图像),在讲授软件的同时,会把丝网版画制作的课程同时跟进,我们把同学们利用软件或手绘完成的图像进行分色,分色分为两种,一种是四分色,就是四色还原图像或图片,另外一种是多版分色及套色,也就是说你的设计中有多少个颜色就分出多少个版来。这两种都是要出菲林的,和我们在商店看到的商品的工艺、原理是一样的。

第三阶段是印刷阶段,和以往相比相对应的课程是工业印刷原理及工艺,其中主要讲解的印刷原理和版画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都是机械化、自动化的操作,重点是胶印印刷。由于价格昂贵,学生一般都是去打印店打印完成作业,对自己作品中的色彩、质感、层次都没有更清晰的概念。我们把制版也放进课程,每个班分为几个小组在版画工作室进行制版,学习调感光胶、涂布感光胶、曝光、冲洗等制版方法。在印刷阶段和制版阶段一样,也是小组作业,主要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有效利用工作室。印刷中,不同纸张的质感、颜色都不相同,对油墨的反应也不同,例如宣纸比较薄,容易将油墨化开,印刷力度掌握不好图像就容易模糊。水彩纸相对比较粗糙,纸张有凹凸变化,印刷的时候力量就要加大等。同学们在进行丝网印刷的时候,由于印刷材料的不同,呈现的效果会有很大不同,比如说有的颜料比较粘稠,覆盖力较强,有的颜料较稀薄,印刷出的效果就比较透明,容易产生复色,掌握了诸多不同,大家会更好的利用这些偶然性。

印刷工艺课程主要讲授的四种印刷方式;凸版、凹板、平板和孔版及它们的印刷原理及四种印刷方式的各自特点与印刷品设计的逻辑关系,这些新课程从理论上和原理上让学生了解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印刷方式,逐步地理解和基本掌握各种不同的印刷方式和方法,最终能达到正确地利用印刷工艺来完成印刷品设计并将设计表现为最佳视觉效果。

除国内个别印刷专科学校有《印刷工艺与设计》课程外,大部分艺术院校则是把版画印刷课程作为选修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没有专门安排课程将版画课程融入课题设计中,这方面没有太多可借鉴之处,笔者在近几年教学探索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认为该课题对于高等艺术设计类院系教学改革体系的完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国外相关专业的做法是将版画印刷课作为工作室制进行教学,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工作室来拿学分,专业教师负责教授设计,工作室教师负责引导学生选择更适合设计方案的版种及印刷方法并完成印制,在这里,我们需要大量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改革,提升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通过版画的技术性、艺术性、趣味性引导并紧密结合设计专业课程,尤其是完善视觉传达专业平面设计课程的教改与创新。

参考文献:

篇4

我校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设置于2000年,经过了十多年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了系内热门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在刚刚成立的时候,其课程体系深受传统的专科艺术院校平面广告艺术设计课程设置的影响,其课程设置上基本上都是生搬硬套的把一般院校原有的课程罗列出来,学习一些常用基础软件,并没有实际解决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不断实践教学研究。深化调整,我校引进印刷工艺等项目资源。我们在不断的调研和调整专业课程。其中相关的印刷课程课程已有了较好的改进,这大大促进了本专业学生就业及择业。

一、首先确定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人才的标准

我们首先要培养人才的标准是以行业认证为标准,以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专业技能大比武、项目教学、工学交替为教学手段和措施,实现课程体系调整、教学质量提升,加强岗位实训、强化技能训练的教学目标。其行业技能目标是:

学生要取得Adobe产品认证专家,高新技术图形图像高级操作员、方正印刷系统操作师等资证。其中我们是以培养平面设计与印刷行业基础技术人才为目标,并大力推进改革设计与印刷课程的教学。

二、平面设计与印刷课程现状分析

在如今社会发展趋势下,平面设计与印刷课程已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全面革新。

课程改革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其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方向,强调以学生为主动学习的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虚拟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转变过程。

三、平面设计与印刷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我系专业课教师在多年的平面设计与印刷课程教学中课程改革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在数字化印刷发展的大趋势下,学校的专业培养一直缺少针对我们这类学生与之相应的教材。因此,我系教师根据课程实训编写了《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实训教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内容一:印前技术。内容包括数字化图像选取、印前图文处理:即Photoshop软件的图像处理;Illsturator等矢量软件的运用及印刷输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图文编排、文字处理、拼版知识、文件格式、电子制版等知识内容。

内容二:印中和印刷基本知识。其中有印刷原理和印刷工艺、印刷材料等知识内容,印刷数字控制与流程、新的印刷材料。

内容三:印刷后期工艺。即印刷后期的覆膜、UV、烫金、装订工艺等相关要求。

内容四:直接制版系统。我们这类课程教学要具备本行业发展的前瞻性,CTP技术所关于平面设计的知识作为授课内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当今印刷业已经不断发展并形成“大印刷”的概念。其打样、数码喷绘、数码写真都成为新的印刷形式,同时也因这部分新媒介在广泛的应用并成为设计职业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

因此在教学中应全面而具体的把握与教授。现代数字技术发展使平面设计的输出形式多种多样,电子刊物、互动媒体、网页设计等媒介出现丰富了平面设计的内容,同时新的媒介所具有的数字技术也对平面设计有着诸多相关知识与技能要求,这些也同样应成为平面设计与印刷课程教学中的扩展性内容。

从上面四部分内容来看,其课程教学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我们也注意到许多新的教学内容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印刷范畴,这些新生媒介在未来的平面设计中将拥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的课程教学不要淡视这些新媒介的崛起与应用。由于印刷时至今日仍是平面设计中最主要的输出形式,也是课程教学最为重要的内容,所以我们还是把印刷课程列为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

(2)以项目课题为中心进行实践教学。平面设计与印刷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了突出实践教学。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课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与课程要求,确立可执行的设计印刷项目,围绕项目进行教学,进一步整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可将企业环境引入课堂,摹仿企业真实的生产运作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要求学生从印前设计到印刷生产再到印后工艺直至成品完成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过程。

把任务作业带到假设的企业实践中,从项目的设计、工艺的编制甚至设备的布置都让学生尽早熟悉,如信息化对接处理,色彩的控制、专板、印前设置等。由于课程的课时一般都在二至三周,课时的限制对于新媒介知识的学习可以进行部分重点的介绍。我们也在学校构建的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模拟设计、上传,尝试较为真实的练习效果,这大大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新媒介运用的基本知识。

篇5

实际上,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实践性、综合性。如何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教学,培养更适合时展需要、适合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端包装设计技能型人才将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定位

1.1以人才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在课程培养目标确定上,应对旅游产品包装设计领域所涵盖的专业技术岗位群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区域岗位人才必备技能素质要求,通过具体的包装容器、结构、装潢设计及工艺等技能教学训练,确定教学以包装设计、制作、材料应用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教学工作任务。

1.2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包装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岗位一般为:包装材料及设备销售人员、包装设计师、包装印刷生产人员、包装工艺技术人员、包装质量检测人员等。目前在包装行业最缺乏的就是包装综合设计人才,既懂包装装潢设计,又精通包装工艺、结构、生产的高端人才。此类人才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需求量较大,所以,在课程教学上,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包装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包装创新设计、包装印刷、包装质量检测、包装技术与工艺的能力,才能够符合包装职业岗位群工作能力要求。同时,根据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本系跨学科专业学习的改革理念,包装设计还应使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相关的跨学科综合性知识,包括消费者心理学、设计心理学、包装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包装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与包装设计相关的各类知识,可以快速进入包装设计公司、印刷公司等,进行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2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可分为两段式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型教学的比重,具体如下:第一阶段:包装应用型教学。课程讲述包括:包装的基础理论知识、包装的历史、包装的市场调研与定位(包括消费者心理学、设计心理学)、包装造型设计(容器造型设计与纸盒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材料、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印刷工艺(包括包装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包装的法律法规)及包装设计实践。了解与包装设计有关的各项知识及工艺技术对尺寸、结构等方面的具体限制和要求,培养学生在各种规则与限制中完成设计工作的能力。本阶段加强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教学,综合软件课程知识,旅游产品设计的学生,通过CAD、3D将容器造型制作为设计稿,并进行容器造型的渲染,标注出材料及工艺,形成完整的、可投入生产的容器造型。第二阶段:包装创新型教学。本阶段课程是对包装设计理念、结构、材料等进行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以项目驱动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探索性、实验性课题,通过不同类别的项目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课题类型与来源可以包括:概念包装设计、绿色包装设计、环保包装设计、手工创意包装设计或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进行传统文化、地方民俗与包装融合的包装设计训练。目前授课课题类型针对学院特色,以酒店与旅游景区为基础,进行旅游产品或纪念品的创新包装设计,将本地传统文化、地方民俗与包装设计融合,进行新型包装的创新设计。突出包装制作工艺、材料、结构的创新,形成一定的教学成果,并努力实现教学成果转化,使学生实践结果能真正投入市场。同时,课题还可以是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将其制定为专题设计,训练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通过包装新理念的探索、包装形式的创新与突破,使学生的学习从模仿性设计转变为创造性设计,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后存在的不足

通过一阶段的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上产生了一定的成果,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包装创新教学,使学生创造了许多原创优秀作品,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3.1印刷工艺上掌握不足在包装印刷工艺上,由于缺乏印刷厂实地参观调研,只有理论学习,学生在该方面知识的掌握上略显不足,只停留在理论阶段。今后应安排相应课时,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了解、认识包装机械种类与功用,争取实现包装切模制版、各种印刷工艺的上机操作,加深学生对印刷工艺知识的体会。

3.2课时安排问题由于要加重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及创新设计课程实践比重,在课程安排上,包装其余知识讲解相对减弱,练习时间减少,特别是包装纸盒造型设计上,学生练习不足,在后期作品制作上,进程较慢。所以,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还应深入调整,整合相关知识,必要时增加相应课时,使课程安排更加合理。

3.3教学成果转化问题在今后的包装设计课程安排中,还应深入思考教学成果转化的问题,在课程实践中,使学生的实践成果能成为商品或者投入市场,将实践与市场接轨得更加紧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6

“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对于艺术

篇7

北人集团公司卷筒纸制造分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表示:“北人卷筒纸报纸印刷机培训班已经举办了18年,已打出了品牌。培训班旨在为广大用户搭建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希望学员们在本次培训班上能够对北人集团公司多提宝贵意见,以使北人集团公司的产品能够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篇8

中图分类号:TS8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数字印刷作为一种独立的印刷输出方式由实验室走向市场,印刷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印刷市场正在走向多元化。数码印刷是数字印刷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数字印刷实际岗位群要求逐渐提高,使得数码印刷课程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衔接,保证学生学有所用,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实现学校与企业零对接。

一、数码印刷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不仅数字印刷技术水平与国外的数字印刷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数字印刷的人才培养也基本处于空白。数码印刷作为数字印刷的核心课程,在国内很多印刷类专业院校中并没有设置该门课程,或只是作为印刷工艺课程中的一个章节简单介绍。也有部分印刷院校考虑到数码印刷课程的重要性,开设了该门课程,但是课程设置上往往偏向于理论而不注重实践教学。针对当前的现状,开展数码印刷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探讨对于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数字印刷人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数码印刷教学改革探讨

1.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现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很多,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来选择。在讲授抽象或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如不同类型的数码印刷原理,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动画等结合直观表达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使教学内容生动,便于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授数码印刷操作工艺流程的内容时,结合操作视频与虚拟动画,使讲解更生动、更贴近生产实际,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较大帮助。

另外,为了使增强学生的业余自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件、电子图书和相关专业网站链接,如必胜网等,供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了解数码印刷的发展前景、工艺技术、人才需求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启发和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需要以下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穿插使用。

(1)对比教学法。传统印刷与数码印刷从产品特点、应用范围、印刷原理、印刷流程等多方面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系统性掌握到传统印刷与数码印刷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更深刻认识到数码印刷的优势及未来发展的潜力,提高学生对数码印刷的重视。

(2)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在该课程中主要用于实践教学,对于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中引入真实生产项目,由学生根据具体要求,对项目进行设计及生产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学习能力。

(3)交互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避免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灌输。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本门课程的难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3.调节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数码印刷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情况是实践课时比例偏少。要想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就业,那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配比。考虑到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控制在50%以内,实践课时比例可适当加大。

4.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数码印刷教学以理论为主,且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与理论教学衔接不好,没有针对性,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所以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步骤。实践教学的设计应该注重与企业生产的对接,使培养的学生能符合企业人才需求。针对数码印刷产品生产的特点及工艺,可以将企业中数码产品生产的一些真实项目引入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实施完整的生产项目,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在实践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监督学生,项目具体的设计与实施过程由学生自行完成。所以,通过完成这样的一个实践项目,学生对于数码印刷的课程理论知识有系统、深刻的理解,而且项目完成之后,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交流等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束语

根据印刷技术的发展,数码印刷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相应的进行,通过上述对数码印刷课程的改革,教学效果较为突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对数码印刷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且在数码印刷相关实验实训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更为出色。但是该课程的教学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学生素质、教学条件、产业区域发展情况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会找到适合当前数码印刷教学的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操作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海,刘春山,李亚芹,焦仁宝.包装印刷课程实践环节改革研究[J].黑龙江经济信息,2011(14):185-185.

[2]南静生.印刷人才培养全新模式[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1(03):20-21.

篇9

一、市场调查及社会背景

谈到印刷术不得不提到文字,它是印刷术的载体。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种使用了数千年,而且至今仍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它是中华文明最大的一个符号系统,同时也是中国人思维智慧的根基。《活艺》多媒体作品存在有其自身的市场背景和存在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代青少年对于中国古代科技知识极度缺失,需要使用青少年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达知识;新科技急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发展起来,多媒体展示方式从多媒体课件,到多媒体互动展厅、多媒体博物馆等,再到现如今在移动设备终端领域的占领等更多方式,无―不体现出多媒体展示方式市场一片良好前景。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流行,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为知识传播提供载体,Android系统和ios系统为知识提供平台,多媒体作品的未来市场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中国经济迅速的增长保证了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来支撑移动终端软件的下载;当代青少年也是数字产品消费的最大市场之一,恰到好处的适应了数字媒体产品的消费;各个博物馆也是不容忽视的市场,随着各地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多媒体作品的需要更加迫切。

多媒体作品的最大优点在于其交互性和娱乐性,受众可以轻松的借助移动终端就可以学到印刷知识。通过自由点击go来g0去,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知识,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古代印刷科技在当代已经没有实用价值,所以古代印刷到底是什么样的形式,我们已经不能在现实当中把握和体验,多媒体作品《活艺》恰恰有虚拟现实的优势,借助三维和二维的表现形式再现古代的印刷场景,直观地将古代印刷技术知识传递给受众。受众甚至可以观看相关的动画、视频以及通过小游戏来增加深刻的记忆,形成学习高效率与娱乐性并存,自由交互与逻辑思维相互交织的学习模式。

二、传统的活字印刷术工艺

中国古代的书籍文字主要是通过雕版印刷的方式传播的。以块雕版的制成主要经过选版、誊写和雕版这三步完成。而活字印刷术诞生于北宋时期,活字印刷术尤其是活字字模做工材料基本上为木质,虽然相对于先前的雕版印刷术而言无论在印刷成本还是印刷效率上都有所提高,但鉴于材料的局限性,书籍的大规模生产与传播仍然很难实现。在毕升活字印刷思想的基础上更具开创性的发展是由15世纪德国的一位名为古登堡的工匠完成的。他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进而开启了文化的大众传播时代。

三、相比传统媒介的优势

寻访中国印刷博物馆开启了古代印刷文化的宝藏,在博物馆内了解到很多古人留下来的奇珍异宝,对古代印刷技术的演变历程有了一定的梳理。展区以翔实的图文展版和一排排铜、木仿泥活字;一幅幅中国年画,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中,诉说着中国古代印刷术的辉煌成就展示了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历史成就,抒写着古代印刷文明的优美长卷。但是观看过程中,看到的仅仅是一些琳琅满目的现实模型,无法从中了解到先人是如何制作活字并印刷文字的,多媒体作品的虚拟现实完全再现古代印刷场景,使观众一目了然。如果将此多媒体作品放在印刷博物馆中可以大大缩短观众的游览时间,短时间内就可以了解到印刷的相关内容。再结合博物馆中的现实模型和印刷工作道具,观众根据所学亲身体验制作活字并印刷文字,大大提高了观众的学习效率。相对于仅仅几个模型摆在博物馆而言,在博物馆放置多媒体作品《活艺》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相比较传统的视频传播文化的方式而言,多媒体交互性强、引导性强,融入了人的情感和兴趣,比单一的视频更多的灵活味性。作为多媒体展示的一个重要部分,移动终端上的多媒体交互设计迅速博得了用户群体的喜爱。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成熟,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带给你不单单是视觉的和听觉的享受,而且是对你综合感官的立体“按摩”。上班族们主要通过电视获得知识,学生大都怀抱书本苦心“修行”。这俩种形式都是单方向的获取知识,受众没有自由选择想看哪方面的知识。电视播放到那里我们就看到哪里,播放过去的内容再想回看不被允许。书本的枯燥更不言而喻,无论是知识如何系统,学生不爱学习也仅仅是―堆废纸。多媒体作品《活艺》在传达印刷知识时便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作品的交互自由完全解决了电视不能反复观看的问题。其娱乐性解决了书本的枯燥无味,我们不仅对知识传播负责,也要对我们的受众负责。

四、作品的界面设计

通过在整理分析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展历程及相关资料后,就开始投入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了。在多媒体作品《活艺》电片头我们想体现出文字的演变形成的多彩变化过程。同时采用展开古卷页内各个文字的偏旁部首逐步的从书页上脱落并飞舞漂浮到空中,给人活力动感充满惊奇的感觉,带领观者视觉上和听觉上有震撼的感觉,随之画面中并拼贴出“活艺”的主题字,引出与印刷文字工艺主题相关的信息界面,简洁清楚明了淡然的灰白色让你有进―步想去探究的兴趣,并逐渐的进入初始界面。如图1、2

在初始界面中屏幕下方出现上下左右键,用户在点击的同时也可以选择键盘进行查看和选择,这一交互行为,在美观统一画面的同时,增加用户使用和操作的灵活性和方便性。如图3、4

《活艺》主要讲述铜字印刷中铜活字的发明和使用方法,是线性结构,一级一级的进行查看,主要分为三大板块,铸造-排版-印刷。在介绍铜活字之前,也大概的介绍了在其之前的泥活字,木活字,锡活字,画面到了铜活字,如图5,点击下健按钮,进入铜活字的详细介绍。进入铸造版面如图6,画面中部通过一个循环的流动卷轴展示了铸造的步骤,分为两大方面,篆刻工艺和铸造工艺。每点击图片进行放大与缩小的查看如图7,查看图片的同时,并配有相应的音频解说,这样的交互简洁轻松灵活易懂。

如图8进入排版界面,排版界面主要分为,贮字,排字,固版。贮字页面如图8,通过点击右边的小字找到相应的柜子贮字,配有相应的解说,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了解过程。进入排字页面,如图9在书上闪烁文字,吸引用户点击,点击后配有音频讲解,如图10排字进行过程展示。进入固版页面,固版主要分为木楔法,垫板法,穿线法,顶木法。进入下级界面,印刷版面,如图12。印刷版面分为刷印技术,装订技术。

点击刷印技术,分为视频展示和模拟体验。如图13配有视频讲解。图14,配有相应的模拟体验。通过提示来进一步了解印刷的过程。更加形象的让用户了解古代印刷的―种模式。返回到印刷版面,进入装订的页面。如图15,介绍八种不同的装订法。用户通过左右翻页进行查看了解。最后是退出版面,如图16,用以印刷,刻章的表现手法,与整个界面的重灰色底图形成呼直,展现出古代印刷文化的古老和古朴气息特色。

篇10

1.印刷模拟器简介

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三维仿真技术的完美结合使情景的虚拟模拟成为现实,并在许多有需求的行业催生出了各类模拟器,例如培养飞行员的飞行模拟器,它的出现使准飞行员在地面上就可以获得宝贵的“飞行经验”,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飞行员的培训安全性和降低了培训成本。在包装印刷行业同样也出现了类似的设备,称为印刷模拟器,其中的佼佼者是来自法国Sinapse公司的印刷机模拟系统产品。

Sinapse公司的印刷机模拟系统产品是历经15年在欧盟帮助下集合业内专家共同开发的,其中参与研发的有Alden Press、K+E(BASF)、Day International、manroland等著名公司。系统的构成主要是由一套计算机软件,外加一个印刷机操控台(可选件,因而可以真实模拟一台真正印刷机的操控,使操作者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系统中一般至少有两个屏幕,一个称为印刷机控制显示器,用于显示印刷机生产的各个场景、各部分的工作状态以及调整控制(包括对纸张输入、速度、张力、水墨平衡、印版滚筒和干燥温度的控制等),一个称为印张显示器,学员可以利用几种方式查看作业结果,他们可以同时检查几个页面,或者将“印刷品”与“样张”并列显示比较。使用放大镜工具可以检查网点,核对折页的状况及销钉打孔的状况。在“印刷品”上同样有控制条,学员可以利用放大镜或密度计等工具检查定位套准、灰平衡、网点扩大、糊版、印刷反差、各色密度及其均匀性、陷印等印刷技术指标。

Sinapse公司的印刷机模拟系统作为全球最佳的辅助培训工具,已普及欧美等印刷大国,多年来获到了印刷界的高度认可为印刷行业提供了一套经济、直观、高效的教育培训模式!对于印刷院校和致力于提高质量的印刷企业来说,它很好地解决了目前国内外普遍存在的印刷实习、教学场所紧张和培训费用昂贵等问题,为学员全面经济地提高印刷机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提供了一套理想的解决方案。其优越性是传统上机培训所无法达到的。以SHOTS为例,它有约300道的专业习题(其中包含GATF标准培训课程的200余道题),真正达到国际培训的水准。

适合培训的学员专业水平可以从最低的印刷机学徒、印刷客户,到印刷机二手、机长,再到印刷及相关企业技术人员,最后到最高等级的技术总监、印刷培训师等等都可以满足其培训需求,关键的问题在于培训内容难易程度的组织和相应培训模块的开发,这些培训模块可以组织成快速、渐进式的培训进程,并建立内置的学员学习评估体系。

2.使用印刷模拟器进行人才的专业培养

通过印刷机模拟系统,可以实现如下的培训目的:

(1)系统化地学习和掌握印刷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技能。

(2)利用印刷模拟器巩固和加深学员在培训或日常工作中所遇见的印刷知识。

(3)实现印刷机所有零部件的感观化,揭密印刷机的结构。

(4)充分直观了解纸张质量因素对印刷过程及印品质量的影响。

(5)培养和加强学员针对与纸张相关印刷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6)利用印刷模拟器了解印刷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

(7)培养学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增强时间成本意识。

印刷模拟器一般有两种工作模式:

其一是标准模式(或称学习模式),印刷机事先处于一切正常的状态,只有学员的不当操作才有可能造成问题。学员可以通过调节印刷机的各组件和参数实时直观地感受到改变所带来的变化,掌握参数改变后会出现哪些情况,有助于学员理解印刷过程的工作原理、条件和状况。

其二是解决问题模式(或称挑战模式),培训师事先运用强大的场景生成器按照一定目的预先设置好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印刷故障),使学员面对一些意外发生的情况,学员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方法,并通过调整印刷模拟机排除故障。使学员可以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获得提高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用知识。在此模式下,学员在解决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任意点击印刷机中的任何部分,查看其工作状态,并和标准值(或参考值)进行比较,观察是否有问题存在,学员的每个控制动作都会产生附加的成本。在找到问题后,学员可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问题的修正,修正后再次“印刷”出成品,如果印刷的成品质量符合要求(故障得到完美解决),系统会发出“成功”的指示信号。学员在其间的任何动作以及对印刷机进行的任意调节修改,系统都会留下记录,这些操作的时间和耗材成本都会按照事先定义好的标准记录下来,作为培训师进行集中讲解、情景回放以及对学员综合评估的重要依据。

使用印刷模拟器进行培训,为了达到比较好的学习效果,一般是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进行(3-5人,或8-10人),如果是在校学生授课,则是分成小组进行。在培训实操过程中注重每个人的实际参与,大多数情况下,在解决问题模式分小组进行训练,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而小组内部学生之间则注重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培训师(或老师)大部分的时间是花费在培训(或实操)前的准备工作上,包括对学员的专业水平的评估、组织和开发符合学员水平的习题、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组织多媒体材料并内嵌入印刷模拟器软件中、完成印刷成本的编辑和印刷工艺参考数值的编辑工作,制定和完善评估、评价体系,在学员(或学生)在实操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或老师)则更多扮演观察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在实操培训结束后,培训师(或老师)的角色回归到评判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对学员们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和点评,使学生们通过实操实训获得解决真实印刷工艺问题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印刷模拟培训系统的优点和作用是相当明显的。成本低、实用性强、培训周期短,这些无疑都是印刷企业或大专院校培训培养印刷人才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在未来的几年内,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和印刷专业大专院校选择印刷模拟培训系统,其使用领域也必将越来越广,必将给印刷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机长的培养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同时,印刷模拟培训系统在公平公正地鉴定印刷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等级和制定印刷技能标准方面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科]

【参考文献】

篇11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工类高校开始着手探索新的实验实践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印刷行业[1]。印刷工程和包装工程专业都属于应用叉学科,学科属性的特点决定了本科层次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适应于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因此,在印刷包装专业教育过程中,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低于理论教学,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印刷包装专业教育不断规范,质量逐步提高,印刷包装实验实践教学也在逐渐完善。但是,针对大型印刷设备的实验实践教学一直都没有合理、合适、有效的教学手段。虚拟仿真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因此,虚拟仿真技术是对传统实验实践教学有效补充[3]。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印刷包装实验教学中,可以让每一位学生无成本体验印刷设备的操作,掌握设备相关参数的设置和故障解决方法,将大幅提高印刷包装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目前印刷包装实验教学现状

印刷工程和包装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一直都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实验教学为理论知识的运用提供了方式方法,并且在新工科的教育背景下,印刷包装实验教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仍面临着一些不足。

1.1小型印刷适性仪实验教学

目前对印刷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的实验教学基本依赖于小型印刷适性仪,印刷适性仪体积小、占地小、价格便宜,高校实验室可以购买多台套,以满足较多学生的需要。但是印刷适性仪与真实的印刷机在实操上差别较大,学生仅能对设备理论进行一定的实验验证,不能真实体验印刷设备的实操和故障分析。

1.2大型印刷机实验教学

印刷设备体积大、占地大、价格昂贵,购买的高校不多,即使有实力购买,也仅1台套,因此也存在一些问题:1)人机比太高。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而印刷设备仅1台套,人机比太高,在额定的实验学时里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系统性学习设备操作,对于印刷故障分析更是无法较好地完成,进而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下降和效率低下。2)实验材料消耗大。印刷设备开机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电力及财力资源,相关耗材主要有:印版、承印物、油墨、润版液、清洗剂等,一旦开机后设备为连续工作状态,材料消耗量大,成本高。学生在初期学习时,操作不熟练会造成设备损坏,同时还会影响设备的精度,设备的折旧率较大,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3)设备操作复杂。大型印刷设备操作环节复杂,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熟练程度,学生在初期学习时,尤其是女生在面对这个“庞然大物”时会有胆怯,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任何贸然操作都会有一定的事故风险。另外,实验学时也满足不了积累经验的长时需要。

2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印刷包装实验教学优势

2.1虚拟实验的理念

虚拟实验室(VirtualLaboratory)概念是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威廉ꞏ沃尔夫(WilliamWolf)教授于1989年首先提出的,它描述了一个基于网络通信技术和多媒体仿真技术的虚拟实验室环境[4]。虚拟仿真技术可生成一个三维可视化虚拟环境,借助人机交互设备和位置跟踪设备,把人的控制信息和现实中的相关空间信息传递到虚拟现实环境,从而把人、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结合起来,融为一体[5,6]。虚拟仿真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学科引入,尤其是在大型、危险系数高的设备实操上,比如航天领域、化工领域、消防领域、各种车辆领域等。

2.2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印刷包装实验教学优势

1)虚拟场景的真实化。印刷设备的虚拟场景以真实印刷车间为背景,较好地还原了印刷车间内部场景,这使学生在操作时更熟悉真实印刷车间,为后期实习和工作提供了适应期。虚拟印刷车间里除了有印刷设备,还有温湿度调节、看样台等,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纸库、印版打孔和清洁平台等。学生不仅可以进行印刷设备的操作,还可以进行上机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和印刷后的质量测控等操作,体验感更加真实。2)虚拟印刷机操作流程的可反复性。大型印刷机体积大,操作复杂,教师在实验学时中仅能讲解一遍设备操作流程,留给学生实操的学时较少,即使有一定的操作时间,也仅能让学生体验危险系数较低的操作环节。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需要进行讲授和操作,还需注意学生操作的安全性,实验负担较重,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和看,实操时间少,最后的实验教学效果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通过该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印刷设备的操作和故障解决。虚拟印刷机可保证每位同学一台套操作系统,与教师讲解同时进行操作学习,在后续的实验环节,可独自反复进行印刷设备操作,没有任何印刷耗材的成本,这种虚拟教学环境可大幅提高学生掌握印刷设备操作的效率。3)设备故障分析和解决的可操作性。对于印刷包装专业学生,掌握印刷设备操作流程仅是第一步,更关键也是更难的学习环节在于印刷设备故障的分析和解决,这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实操经验后才能真正掌握。通过对印刷设备故障进行分析,可以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更冷静地面对实际印刷设备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故障。但小型印刷适性仪由于结构与印刷设备差别较大,不能体现出完整的印刷故障种类;大型印刷设备在实验教学中无法实现让学生学习多种印刷故障。虚拟印刷机拥有故障题库,基本包括了所有在实际印刷设备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故障,学生可通过反复、大量的故障分析操作,快速积累实操经验,为后期大型印刷机实操打下良好的基础。

3柔印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

印刷工程和包装工程专业学生的柔印实验曾使用过柔印适性仪,但是满足不了印刷机实操的要求;也曾使用过柔性版印刷机,但是其体积大、操作复杂,在实验学时里无法让每一位同学进行实操,教学效果不理想。实验室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后,可以真实再现印刷机工作场景,也提供了印刷机反复实操的机会,学生通过虚拟印刷机的操作,可快速掌握印刷机操作流程,通过故障题库积累解决印刷机故障问题的经验。

3.1柔印虚拟仿真综合性实验

柔印虚拟仿真综合性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印刷样张评价、故障练习四个方面。1)实验设计。柔性版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参数有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套准精度、墨量变化等方面,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三个参数进行实验设计,比如:印刷压力的增大或减小、印刷速度增大或减小、某一颜色墨量减小或增大。2)实验操作。在本次实验中实验操作分两步,一是根据老师讲解学校虚拟印刷机的操作,二是根据实验设计进行虚拟印刷机的操作。掌握柔性版印刷机实操是本次实验项目的教学目的之一,虚拟印刷机形象地展示了柔性版印刷机的每一个细节,包括输纸结构、印刷单元、干燥单元、印后加工单元。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讲解下学习印刷机的操作步骤,再进行反复操作,这个过程没有任何印刷耗材的成本。掌握印刷机的实操后,可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印刷参数的设置操作。3)印刷样张评价。印刷样张是体现印刷参数变化的载体,虚拟印刷机除了提供印刷机操作界面,还有可显示印刷样张的界面,每一步操作后都可获取一张新的印刷样张。同时也提供了可以进行印刷样张虚拟测量的仪器,可以测量密度、网点扩大、叠印率等质控指标。在印刷参数改变后可以获取新样张,通过虚拟测量仪器测试样张上各色的密度、网点扩大和叠印率,进而分析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和墨量变化对质控指标的影响。4)故障练习。为了提高印刷机操作的熟练度,虚拟印刷机提供了大量故障练习题,学生可以随意选择练习题进行实操,通过故障分析和解决的反复、大量操作,学生可快速积累一定的实操经验,为后期实习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虚拟印刷机以印刷机操作时间和印刷耗材成本为基准,对每一道故障练习题进行成本核算。学生在进行故障练习题的操作时,只有时间短、操作准确、不浪费耗材才能获得较低成本,这也促使学生反复进行故障练习题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印刷机操作的熟练度,还可以积累一定的故障分析和解决经验。

3.2实验考核

本实验考核分为三个部分:实验设计和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故障练习成本。1)实验设计和操作。实验设计和操作部分主要考核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实验设计是否能够体现出柔性版印刷机的重要印刷参数;虚拟印刷机操作的正确性,比如印刷参数设置的正确性;印刷样张获取和测量的准确性,样张变化与印刷参数的变化一致,虚拟测量仪器测量准确。2)实验数据分析。学生能够记录测量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出随着印刷参数的变化,质控指标的相应变化情况。数据记录完整,数据分析合情合理。3)故障练习成本。每一道故障练习题都会显示总成本,教师在服务器上就可以清晰看到每一位同学的印刷成本,以此作为实验考核的指标之一。

3.3实验完善

虚拟印刷机在印刷样张质控指标的测量方面有待完善,可以改善测量仪器显示真实度,测量数据模拟的多样性,增强学生的测量真实感。

4结语

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改变了固有的印刷包装实验教学模式,解决了教师教学困扰和学生实验学习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完整地讲解印刷机操作的细节,也有时间解决每一位同学的实验问题;而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体验印刷机的操作,还可以反复、大量进行操作,这些都是以往的印刷机实验教学所不能实现的。未来,可以将更多的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实验教学环节中,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构建高水平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仿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教学资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还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更快地实现培养和锻炼创新型、复合型应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京渝,彭丽,蔡振华.新工科下虚拟仿真技术平台在电气类专业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21,10:111—113.

[2]焦利勇.印刷工程专业三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轻工科技,2013(3):139—140.

[3]陈润,孙界平,琚生根,等.构建计算机虚拟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8(34):107—110.

[4]曾芬芳.虚拟现实技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10—13.

篇12

“印刷设备”课程职业性和实践性强,对印刷技术专业关键知识学习、核心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重要支撑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印刷设备操作岗位系统化职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使之成为印刷企业用得上、用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则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印刷机的使用与调节。因此,为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及企业对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必须对“印刷设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二、基于工作岗位核心技能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印刷设备”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是要针对专业个性的不同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和优化筛选。“印刷设备”教学内容要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以印刷设备工作流程为主线,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印刷设备”各具体知识点在实际印刷实践中的应用。“印刷设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印刷机的各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调节两部分。因此,对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单张纸胶印机各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以用较多的学时来详细讲解,因为卷筒纸胶印机和单张纸胶印机印刷装置、润湿装置及输墨装置等结构相似,可以不讲或少讲,重点讲解两种设备的不同之处。其他类型的印刷机因为结构相对简单,部分结构与胶印机相似,且其他课程也有涉及这部分教学内容,故这部分内容可以略讲。在知识点讲解中,要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学生较难理解且实用性不强的知识可进行删减。同时,增加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印刷行业前沿动态,将最新的印刷技术融入教学内容中,突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实用性。最后,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参考《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平版印刷工(中、高级)》标准要求,使学生能够对照标准,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有利于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由此可见,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出发调整教学内容,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三、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改革。依据岗位能力和教学目标,按照印刷设备的工作流程,将教学内容分为印刷机认知与启动、输纸装置使用与调节、定位及递纸装置使用与调节、印刷装置使用与调节、输墨和润湿装置的使用与调节、收纸装置的使用与调节、印刷机维护与保养等七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任务由简单到复杂。每个教学任务设计工作包括任务要求、任务知识准备、任务实施、任务工单等工作环节。

篇13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1.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学校在“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实施过程中,注重培养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如引进了黑龙江省伊春市林都山特产有限责任公司的“林都”食用菌压缩系列包装设计项目,学生设计了野生猴头蘑、野生榛蘑、野生黑木耳等产品的系列包装设计作品,获得了企业的好评,部分作品被企业采纳。引进了牡丹江小蜜蜂集团的小蜜蜂花粉片系列包装设计项目,企业采纳了部分学生的设计作品,并参与了教学全过程,提供了市场调研场所、设计资料并参与了课程考评,课程考评过程中,在被采纳的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由企业提供奖金和奖品,企业专家亲自颁奖,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了学生的职业素质。2.校企深度融合,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包装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校内建立了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印刷实训室等实训基地,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目前,已建成哈尔滨鑫文阳印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孜闻传视企业形象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大鳄广告有限公司、哈尔滨格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哈尔滨传承和谐品牌设计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与示范,使学生深入包装设计印刷的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