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前 言
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公认的长久发展战略,对于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国家能够尽早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一味的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造成的结果虽然经济取得了进步,但代价太过惨重。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才能取得长久发展。
1.现代城市建筑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念
1.1 我国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但是真正意义上的耕地面积则相对较少,加之我国人口众多的现状,造成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处于世界落后水平。再者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价值不断降低。城市建筑用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耕地面积的保护工作。因此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城市要提高城市建筑的紧凑度。深入城市建设紧凑度是综合实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占地面积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的必然选择。
1.2 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要求现代城市建筑向着多样化特征发展。紧凑型是城市外在表现形式,多样性则是城市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表现。多样性城市建设理念主要是通过提升现代城市自身的活力,提升城市的综合价值及竞争力,解决我国现存的失业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有两层含义,其中一层就是现代城市不以剥夺后代资源来进行发展,另一层意义就是留给后代的机会要等同于当代,甚至是超过当代。构建多样性城市就是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第二层意义,城市特征的多样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文化及经济发展产业的多样性,使城市自身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2.如何利用城市建筑推动和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
2.1 结合构建紧凑型城市的思想,现代城市在建设规划中应注意构建多种功能中心。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是用区域发展代替整体发展,城市合作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注重城市经济体内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利共赢,现代城市要努力创设自身特色产业,并且依据特色产业为纽带开拓其他产业,比如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城市购物产业等。形成城市经济发展向着互补型发展模式进行。在发展潜力较大的二三线城市依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分步骤建立购物中心及生活服务中心合体的综合多功能城市中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还能减少建筑用地提高城市的紧凑度,而且便于城市管理。
2.2 发达的交通体系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多样性及紧凑型城市发展的共同要求。结合我国现有的交通网络现状,以建设紧凑型城市为目标,完善高密度居民区内的基本服务设施,减少城市中不必要的跨区交通建设,并且在各发展区域之间主要建设公共交通。城市规划者应优先规划高效又环保的交通项目。对于中小型城市可能暂时无法承担建设地铁的财政支出。但是可以发展公交线路及电动车。鼓励市民乘坐公交或者是购买电动车,政府可以推出相关购买补贴政策。这也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思想。积极优化交通结构及道路网络,城市交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用地的布局。城市交通建设要有意识的将城市密集人口向城市周边发展。此外交通沿线部分发展较其他地方较为迅速,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建设城市时要注意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加强城市交通网络的作用体现,努力实现交通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平衡发展。
2.3 基于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上,努力建设职能化城市,将现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远程控制技术融入到现代城市的建设中。智能化现代建筑是现代技术高度集成的建筑模式。比如现代自动化办公系统等,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市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实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目标。智能化城市建设是构建多样化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重要体现。
2.4 现代城市发展要紧随当今全球经济转变发展模式的大浪潮,尤其是大型城市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为集约型发展方式。集约型发展方式更注重于提高单位产品的价值及使用效率。发展目标也由粗放型的暂时的经济效益转变为长远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管理者要努力建设城市内部集约型企业,利用高科技代替传统依靠浪费资源换取经济收益的发展模式,彻底改变城市发展过于依赖自然资源的现状。
3.总结
二十一世纪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也会构建全球生态平衡的时代。现代城市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现代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时刻保持可持续发展思想,注重资源节约,努力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ory)是在1987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WECD)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报告对人类共同关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述,从生态学视角提出关于资源的管理战略。其后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范畴,并加入新的内涵,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等多个层面。EdwardB.Barbier[3]从经济学角度指出可持续发展要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3方面的协调统一,其内涵包括在发展模式上,要改变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只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旧观念;在经济驱动力上,要发挥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寻求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均衡;在结构调整上,要提高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倡导清洁生产的模式。鼓励文明消费的理念,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注重长久效益,最终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资源的不断开发、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阶段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各种类型的资源型城市不同的发展态势。《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将资源型城市分为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这4种类型。其中,成长型城市,资源开发潜力大,经济发展后劲足,整体处于上升期;成熟型城市,资源开发能力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整体趋于稳定;衰退型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民生问题突出,资源整体趋于枯竭;再生型城市,经过一轮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后,摆脱资源依赖,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是对其发展阶段进行判定,进而才能因地制宜,促进资源型城市的升级与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了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4个方面的主要评价指标(表1),为判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有关专家指出,不管哪种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处在什么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要注意什么问题,它的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应该按照什么路线和模式进行,这都要根据这个城市的资源状况和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进行评价。因此,对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核心是摸清现状、找准定位、发掘潜力,据此设计出有利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路径。
2攀枝花市的现状、定位与发展路径
2.1现状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达7434.4km2,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壳运动,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攀枝花市已发现矿种76种,其中包括能源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有和稀土金属、贵金属等,查明有一定资源储量的共39种。全市矿产地块共计490余处,其中46处为特大型与大型矿床,30处为中型矿床,具有较强的组合配套性,拥有超大量的钒钛磁铁矿等优势矿产[6]。现阶段,攀枝花已初步形成以钒钛产业为主、磷化工产业为辅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中国钒钛之都”的产业核心圈。从这个意义上看,攀枝花市正在由传统的多种类矿工业经济转向更加专业的钒钛产业经济,从传统的采矿、冶炼、粗加工为主,升级为机械、铸造、复合加工。这也是攀枝花市矿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经济发展方面,据统计,2013年攀枝花市的GDP为800.88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7.88亿元,同比增长4.5%,贡献率为1.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97.19亿元,同比增长11.7%,贡献率为83.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75.81亿元,同比增长8.0%,贡献率为15.4%。人均GDP为65001元,同比增长10.1%[7]。可见攀枝花市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第二产业,尤其是矿业、钢铁、钒钛、化工及机械制造等。民生改善方面,2013年攀枝花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838元,同比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906元,同比增长9.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7%,同比下降0.03%。资源保障方面,攀枝花市拥有四大钒铁矿区,攀枝花矿区、红格矿区、太和矿区及白马矿区。2013年攀枝花市积极推进钒钛产业园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创建,确保钒钛产业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8]。生态环境保护方面,2013年攀枝花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3%,NO2浓度同比下降7.5%,SO2浓度同比下降25.6%。空气优良率高达92.6%,污水处理率为84.25%,垃圾处理率为96.75%,绿化覆盖率为38.47%。
2.2定位及发展路径根据《可持续发展规划》涵盖的262个资源型城市资料信息显示,成长型城市共31个,成熟型城市共141个,衰退型城市共67个,再生型城市共23个。其中四川省内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县级市和县区等为资源型城市,攀枝花市是四川省10个地级行政区中的一员,处于成熟型资源城市之列(表2)。随着矿产资源的深入开发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攀枝花市的发展轨迹逐渐从成熟型资源城市迈向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城市,而一旦进入原有优势资源衰退和寻找资源再生的发展阶段,城市的发展驱动力将由资源驱动转向资本驱动,继而演替为创新驱动和知识驱动。根据《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13)中对创新型城市的界定和发展模式分析,攀枝花市的发展路径应选择工业创新驱动发展模式,通过管理创新与技术革新等方式,实现技术、人才、资源和设施等优势条件的利用,从而实现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进而促进传统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达到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效果[9]。
本文所论述的资源指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采选业。
二、单一资源性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人类在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中,首先选择了向自然资源索取财富的路子。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走过了一条资源浪费型的路子,这些国家也出现过一些地区在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地区衰退。我们在建国初期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加速中国的工业化,以工农价格剪刀差和资源产品和制造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为手段强制性地进行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在全国“一盘棋”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地区主要从事加工业的发展,一些地区专司资源性产品的开发,出现了一批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工矿城市。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由于以下原因,这些城市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其一,资源性城市的市场经济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在计划经济时期,资源性产品同其他产品一样是采取计划调拨的形式统一组织生产和供应,产品的开采和销售是分离的。我国的改革在工业内部是从轻工业开始放松指令性计划的,轻工业由于摆脱了计划的蕃篱,长期被压抑的消费需求迸发出来,造成了对能源、原材料的强劲需求,整个80年代,资源性产品一直处于供给瓶颈。80年代末期,我国首次出现了“市场疲软”,此次的需求不足是从煤炭、石油、电力的供过于求发韧的,它使我们第一次领略了市场经济的滋味,但这次的市场需求不足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从1992年起,我国又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此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大步推进,大多数产业已面向市场组织生产和销售,这些产业的经营者的市场意识大大增强了,而能源、原材料工业又再度处于供给的“瓶颈”,并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国家的计划控制依然很严,资源性产品仍属生产型。“九五”时期国家才放开对资源性产品的计划管理,让其自主经营,同一般加工业相比,从事资源开发企业进入市场至少要晚10年,在资源性企业仍处国家襁褓之中时,加工业企业驾驭市场的能力已大大提高了,资源性城市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企业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经营的意识和产业工人的市场经济意识薄弱,“等、靠、要”的思想仍很严重,面对持续的通货紧缩,种种不适应就暴露无遗。
其二,资源开采城市经济效益持续下降。资源性产品的开发同一般制造业产品生产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在于,前者受自然条件的约束更强,开采成本总体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不可再生资源埋藏在地下,而开采顺序一般是自上而下、由近而远,由于提升、运输距离增长,为资源生产准备的巷道和井筒延深,为通风和抽水的线路增长等都会增加投资和成本,这会增加人工、生产服务性成本。如曾以拥有露天矿闻名的本钢,随着可供开采量的下降,“九五”期间仅仅为保持原有能力和产量,就需要投入12亿元人民币去“扩帮”,即便如此,矿山开采前景也只有5-7年。这样,这类城市就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抛弃资源开采,城市将会消亡;继续从事开采,又无经济效益可言。而制造业产品生产一般存在规模经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呈不断下降趋势。(两类产品生产曲线,插图)
附图
图一:资源开采成本曲线
图一是资源开采成本曲线,资源开采初期,由于先期需要大量投入,开采成本很高,在Q0点达到最大C0,随后进入优势开采区(Q0-Q1),开采成本不断下降,在Q1点成本最低,在成熟期(Q1-Q2),生产条件比较平稳,开采成本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随着可供开采量日益减少,开采条件不断恶化,资源品位下降,当进入衰退期(Q2-?),开采成本持续上升,企业经济效益将会大幅下降。
制造业产品生产普遍存在规模经济,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曲线如图二中的C0,在Q0点成本最低,超过Q0点,在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单位生产成本呈上升趋势。但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曲线将会不断移动,在更高的技术水平上,生产成本曲线将依次移动到C1、C2、C3……,最低成本点C0、C1、C2、C3……的包络构成了长期成本曲线C,C是产量的递减函数。显然,资源性产品开采和制造业产品生产具有明显不同的成本变动规律,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资源开采型城市和加工制造业城市间的经济效益差距越拉越大。
其三,单一资源性城市产业空间窄,经济结构脆弱。计划经济时期,财政收入统一上缴,自身没有积累,计划控制放松时,又适逢买方市场初步形成期,错过了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必要过程,无力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面向市场调整经济结构的能力微薄,在市场竞争中愈来愈处于劣势,从而由市场变化引发了地区性的全面衰退。
附图
图二:制造业产品成本曲线
资源耗竭地区衰退是一个世界性现象和课题,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一种特有空间运动规律。我国目前有390多座单一资源性城市,其中20%处于成长期,62%处于成熟期,18%处于衰退期,近期有400多座矿山要闭坑,“十五”期间需关闭国有煤矿180多个,有色金属矿约100个,核工业、非金属、其他金属也有矿山要关闭,涉及职工300多万。研究单一资源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对目前处于资源枯竭地区摆脱经济衰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目前处于资源开采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地区进行经济结构的超前调整、避免陷入全面衰退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资源禀赋陷井”
长期以来指导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分工的理论是比较利益学说和资源禀赋学说,但从现实情况看来,为什么资源富裕的地区一般却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而经济发达的地区又大都是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首先,在一国地区经济发展中,由于资源禀赋理论的前提条件不满足,就使得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经济优势。
资源禀赋理论是赫克歇尔在1919年、俄林在1933年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国际分工标准时提出的一个基本理论,是继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后国际经济学中的又一块理论基石。其基本内容是,各国由于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经过国际贸易,各国就能获得最大福利。资源禀赋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各国供给条件和市场条件不变,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生产要素不能跨国界自由流动,就不能形成经统一的世界市场价格,同一生产要素在A国价格低于B国,用同一技术从事同一商品生产,A国就拥有绝对成本优势,如果国际市场产品是按B国生产条件定价,A国就可获得超额利润,它可以灵活定价,从而把其他国家企业挤出市场,形成垄断。这属典型的由资源禀赋不同使得某些地区形成垄断势力,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如果我们研究国内经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维护国内“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国家制定专门法律来禁止各种地区分割、市场分割行为,以保证生产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形成大致相同的市场价格。甲地区资源既可以为本地区企业使用,也可以为乙地区企业使用,特别地,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运输成本在资源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资源富裕地区的企业在使用要素投入方面并不具有明显的成本领先优势,因此也就无从以资源禀赋多寡来断定地区竞争优势大小,资源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一地区是否有竞争优势关键要看它对资源的加工、转化能力,片面强调地区资源禀赋,并把资源优势视作是市场竞争优势,以此指导地区经济发展,就会落入“资源禀赋陷井”,这里笔者把其称之为“资源禀赋陷井Ⅰ。”
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很大,而东部地区恰恰是自然资源比较贫乏地区,中、西部地区又都是自然资源比较富裕的地区,中部6省就拥有全国煤炭采掘业产值的23.9%,黑色金属采选业的22%,有色金属采选业的34.3%,非金属矿采选业的30.3%,在中西部各省区的发展战略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在突出本地区资源优势,现实中,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也是越拉越大。因此,资源富裕地区要从长期以来因循的“资源导向型”发展战略中摆脱出来,实施“市场导向型”发展战略,着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地区综合竞争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路子必定会走到尽头。
“资源禀赋陷井Ⅰ”是指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对资源的加工使用方面,资源富裕地区并不具有特别优势。那么当资源作为一种商品开发生产时,资源富裕地区是否就能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呢?
从表面上看来,由于资源的先天禀赋性,资源富裕地区可以专业化生产资源产品,创造出与资源贫乏地区不同的产品来,从而走出一条独特的财富积累途径,这也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专业化导致分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理论。大量实证研究证明,由于专业化分工,某类产业在某一地区聚集,不仅提高了单个企业在某种产品制造上的生产效率,而且由于产业聚集,还可形成外部经济,给地区内同类企业带来额外收益。这种外部经济一是由于同类企业在同一地区聚集,使区域内企业之间技术交流更容易、学习成本更低,这属技术性外部经济;一是同类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形成了巨大的辅助产业配套网,大量的专业技能人力储备,产品销售市场规模化带来的销售费用节约等,这属经济性外部经济。外部性的存在将会大大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带来地区经济的繁荣。我国浙江绍兴化纤面料以及四川泸州、宜宾的酿酒业,广东佛山的瓷砖业,湖南浏阳的花炮业等都属于典型的产业群聚区。这些地区的主导产品并不是什么高新技术产品,但同样能称雄市场,但为什么资源开采区专业化生产资源产品最终都会走向衰退呢?
资源作为商品开采,可以避免资源的乱采、滥采,可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但资源又是一种特殊商品,这种特殊性在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在一定时期内可供开采的存储量是既定的。而加工制造业产品随着技术进步、结构升级,生产过程变得越来越迂回曲折,产品品种是不可穷尽的,这样,资源产品的市场定价就应有特殊的定价原则。
假设某一地区富含某类矿产,该矿产初始可供开采的总储藏量为X0,年开采量(流量)为yt,时间t时尚留有矿产存量Xt,矿产存量Xt和开采流量yt具有如下关系:
附图
由于矿产是不可再生的,总有资源枯竭的时候,假设该地区计划在[O-T]时间段内完成对该矿产资源的开采,或者说到时间T时开采完毕,设P(yt)是外部市场对这种资源的反需求函数,P是资源的市场价格,C(yt)是开采成本函数,r是贴现率。地区资源开采的最优化决策是使该地区从一种资源蕴藏得到的收益净现值(定义为该矿产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之和)最大,即
附图
其最优化的必要条件是
P(y[,t])-c'(y[,t])-λ[,t]=0
显然,p(y[,t])=C'(y[,t])+λ[,t]
C'(y[,t])是资源开采的边际成本。我们称为影子价格。
该公式说明,资源定价原则应是边际成本加上影子价格,影子价格是资源矿区使用费或稀缺性租金。微观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一般均衡条件下,产品是按边际成本定价的,即p(yt)=C'(yt)。这样资源开采区最优化决策得出的资源价格解和资源作为一般性商品使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得出的资源价格解是不一致的,社会对资源的一般定价低于资源作为特殊商品的特殊定价,二者的差额就是影子价格。因此,虽然一般均衡下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的定价原则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但它没有包含有限存量自然增长的租金(r),即没有允分反映出资源的跨时际稀缺性,按一般均衡定价原则实际上就等于转移了资源所有者的利润,一般性商品生产者无形中侵占了资源开采者的利益,资源开采者受到的损失就是已开采资源量(X[,0]-X[,t])与影子价格(λt)的乘积,即(X[,0]-X[,t])Xλ[,t]。
加工制成品的生产是不可穷尽的,资源开采总有枯竭的时日,在资源开采期,由于市场对资源性商品定价偏低,损害了资源所有者的长期利益,资本原始积累不足,随着资源枯竭,地区再无充足的积累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会出现资源开采区的全面衰退,资源富裕地区又跌入了另一类的“资源禀赋陷井”,即资源作为特殊商品与一般性商品定价发生矛盾所导致的资源开采区的利益受损,我们称其为“资源禀赋陷井Ⅱ”。
以上分析表明,资源性产品无论是作为生产要素使用还是作为商品来生产,同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技术等)和一般加工业制成品相比,资源开采区既不具有数量上的垄断优势,也不具有价格上的比较优势,片面以资源禀赋作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并不能把既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更无从转化为竞争优势,反倒会跌入“资源禀赋陷井”,使资源开采区与加工制造区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随着资源枯竭,地区经济步入萧条,最终导致资源开采区的全面衰退。
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并不仅仅是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附加值的问题,资源开采业与资源加工业本质上分属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市场运行规律,资源富裕地区能否实现由资源开采向资源加工的跃升就如同市场经济中能否实现由产品向商品的这一惊险一跳一样,它决定了资源开采区在市场经济中的存活力、竞争力。
四、促进单一资源性城市振兴的对策
(一)、发展接替产业,走“特色经济”之路
单个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这“集中一点”就是专业化生产某种商品。但对一个城市来说,如果过于依赖某一产业,就会给城市经济带来很大的系统风险,从而引发较大的社会震荡,单一资源性城市更带有极大的市场风险。长期以来,在资源供给短缺的市场背景中和“有水快流”思想的指导下,这类城市经济结构普遍过于单一,只要还有资源可供开采,就不会再去开发新的产业,而当资源枯竭时,在市场面前就显得一筹莫展。为抵御市场风险,单一资源性城市在结构调整中必须大力发展接替产业,以弥补因资源枯竭而出现的增长空白地带,避免城市整体衰退。
任何结构调整都不可能脱离既有的基础,包括资本积累量、熟练工人储备、矿山开采技术、大型企业管理经验等。资源性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并不适宜盲目发展脱离现有基础的所谓高新技术产业,而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提高对资源的开采、深加工能力,走特色经济之路,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业结构,只要沿着资源深加工的路子走下去,就能摆脱单一资源依赖型的经济结构,形成某一类产业在该地区的集中,产业聚集带来的外部经济不仅可以提高新兴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传统产业的抗衰退能力。实际上,市场竞争中并不是只有高新技术产业才有生命力,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只要能形成有特色的产品,把这一特色产品做大、做精、做细,同样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如安徽铜陵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近年来通过提高对资源的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由电解铜延生出了电子基础材料产业,改变了城市经济结构过于依赖矿山开采的历史,摸索出了一条资源性城市结构调整的成功之路,“铜经济”已成为其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经济支柱。
本着立足实际的原则,资源性城市具体可发展以下类型的接替产业。其一,通过提高对资源的深加工能力,首先把资源开采区转型为基础材料生产区,再提升为基础材料加工区,形成某一类特殊产业的集群效应。其二,充分利用已掌握的矿山开采技术实施技术扩散,到别的地区寻找新的矿源,以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开辟新矿区,依靠自身技术在更广阔空间支配更多的矿山资源,把别处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的技术优势结合,转化为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其三,通过引进区域外资金、技术,依托外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矿山开采所需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因此,资源性城市大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直接投资兴建起来的。这种先天的投资构成和矿山开采的独特要求决定了资源性城市经济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国有经济比重普遍偏高,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整个城市如同一个庞大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挤占了产业发展空间,过于集中的国有经济对全社会经济产生了很大的“挤出效应”,导致非国有经济较难活跃和成长起来。其二,产业集中度普遍过高,中小企业发展不足。由于矿山开采需要大量大型专用矿山设备,投资量大,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矿山开采的进入、退出障碍十分巨大,该行业一旦有几家国有企业占居,其他企业就很难进入。另一方面,大型国有企业一旦涉足这一领域,由于资产专用性程度高导致的沉淀成本大,进入的企业也就很难退出,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资源性城市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单一的产业又常常仅依赖于几家大型国有企业的状况。既然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企业,资源性城市自发性结构调整就陷入了这样一种循环:如果依赖企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只能依赖大型国有矿山开采企业进行,由于城市民营经济发展严重不足、其他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中小企业发展严重不足,单一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很难在城市内向其他部门和产业转移,下岗安置十分困难,就业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会相当集中地表现出来,调整的途径只能是把原来的主业进一步做大,调整的结果只能是国有经济比重越来越高,单一的产业结构越来越倚重。因此,要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任就需要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三)、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经济
单一资源性城市大都是依矿而建,先有矿山、后有城市,城市的建设主要是为矿山开采服务,城市规模偏小,空间布局不合理,市政建设过于偏重生产型,生活型、服务型功能不健全,城市自身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马克思说:“城市工业一旦和农业分离,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因而它的产品的出售就需要有商业作为媒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单一资源性城市恰恰缺乏繁荣的商业,虽然随着矿山的开采,它们的工业发展已达到相当程度,但由于商业没有及时跟进,这时城市的发展就遇到了很大障碍。落后的商业(泛指服务业)导致城市人气不旺,缺乏商业精神,城市经济就没有活力,形成不了经济发展的氛围,就难以吸引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产业类型在该地区集中。因此,单一资源性城市必须从城市作为矿山的依附物中挣脱出来,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资源性城市建设成为服务于生产、便利于交易、适宜于生活、安心于创业的载体。
(四)、国家要对单一资源性城市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
单一资源性城市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计划经济时期城市没能留有积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进入市场最迟,又一次丧失了资本积累的机遇,针对其当前面临的种种困难及资源性产品的特殊性,为缩小地区差距,避免地区整体衰退,从而引起较大的社会震荡,国家应对这类城市实行特殊的扶持政策,以促进这类地区振兴。其一,国家应实行特殊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以帮助这类城市解决因矿山关闭导致的大量下岗、分流产业工人的安置问题。其二,国家应安排专项扶持资金,解决这类城市关闭矿山的复垦,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其三,由于长期以来大型矿山开采企业肩负着大量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国家应在若干专项补助中对这类城市给予倾斜,以帮助其顺利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工作。其四,国家在中央国债发行中,应对这类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给予一定的倾斜,以帮助其完善城市功能。其五,国家在企业债券发行额度中应安排一定的比例,以支持这类城市大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其六,国家对因资源枯竭而导致地区衰退的城市应比照西部地区,实行类似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 洪银兴,1997:《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经济研究》第6期。
2 魏后凯,2000:《西部大开发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求是》第7期。
3 廉保华,2000:《单一产业性城市的困扰和出路》,《安徽日报》,5月11日第四版。
4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版,第371页。
5 迈克尔.波特,1997:《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第10-18页。
一、土地财政的形成
按照产权经济学和法学理论,土地所有权可分解为若干具体权利: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处置权、抵押权等。地方政府从这些权利中,依靠土地运作取得财政收入。
土地财政已成为我国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被称为“第二财政”。土地财政这一强大的机制,为地方政府提供资源的同时,也为城市化建设提供资源。如今,大中城市,包括小城市在内,地方政府将卖地作为一个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有效方法,土地财政在我国有愈演愈烈之势。当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收入不可持续时,地方政府的一些支出项目将被迫中断或压缩,引发当地居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质量、数量的下降,这种可能性被称为“土地财政风险”。
地方政府获得较高的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行业税费收入的基础是较为繁荣的土地市场,特别是国有土地出让市场。然而,土地出让市场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土地出让金收入、土地出让量的市场起伏不定,时高时低,由此引发的土地财政风险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财政行为均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土地财政风险成因分析
(1)财力与事权的不对等。分税制改革采取的是中央与省级较为完善的分税制,而省以下地方政府却没有进行规范化和彻底的分税制改革,其导致的结果是市县、镇乡等基层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小、转移制度不规范。基层政府是与居民接触最多的一级政府,负债提供最广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由于分税制改革的不完善导致基层政府财力不足,不能提供一些较高层次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事权层层下移、财权层层上移,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
(2)管理机制存在弊端。征地制度的缺陷,行政执法的力度不够,使得违规操作成本很低,造成地方政府敢于冒险,进行土地违法违规操作,进而导致土地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地流转主要由政府和开发商进行直接交易,缺乏权威有效的第三方进行监督。政府既做交易者又做裁决者,因此很容易出现违规交易及腐败现象。
(3)财政支出压力大.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公共产品及服务的数量、质量要求也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任务的加重和公共管理职能的增加;基层政府机构庞大,行政运行成本过高,均为刚性支出,同时,加上“三公支出”等非生产性支出,加大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
(4)以GDP 为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我国主要是从政绩的角度政府考核官员,其中政绩的重心是当地经济总量。所以地方上高投资、规模大、成本大的项目层出不穷,这些项目对构成地方政府的经济总量意义重大。
三、破解“土地财政”的建议
要破解“土地财政”的困局,必须从完善土地制度人手,消除“土地财政”产生的内在根源。
(1)完善土地所有权制度。国有土地实行政府分级所有,明确划分中央、地方各级政府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职权,使土地产权明晰到各级政府、集体和农民个人名下,在法律上得到确认与规范。同时,允许集体土地进入市场,使得土地增值所带来的收益渗透至地方各级政府、集体及农民。
(2)完善土地征收制度。通过法律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基于“公共工程”和“紧急需要”。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土地开发均非公共利益,避免政府将“公共利益”作为大肆征地的工具与借口。对于政府的征地行为,要通过法律设定程序与步骤,进行严格规范,如征地前要召开听证会;使利益涉及者均能公平参与征地活动的全过程等。另外,要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切实保护被征用土地所有者的权益。
(3)完善土地收支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收支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弱化地方政府“以地生财”的冲动,从法律和体制层面消除“土地财政”的负外部效应。
改土地批租制为年租制,实行土地出让金逐年收取,避免在任领导通过大量卖地迅速增加财政收入、新上任者通过卖地大干快上,从而遏制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卖地行为;重新划定出让金的分成比例,减少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留成,避免地方政府非理性地抬高地价。另外,要完善土地增值分享机制,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集体和农民作为土地所有者,分享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
将土地出让金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避免地方政府无节制无标准支出,同时,提高土地出让金用于补偿农民的支出比例。
从美国土地财政的演化规律中,借鉴其成功经验。扩展地方政府财源,积极探索其财政收入渠道,设计历届政府均可常年分享的财产税,使地方政府拥有与事权相匹配的永续的收入来源。进一步解决地方财政收入难题,同时,遏制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土地收益的短期行为。
(4)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政府机构,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分离政府经营土地的职能,使其主要行使国有土地管理权;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行使监督权;成立国有土地开发公司,作为市场主体,接受政府的调控和监管,按照市场规则经营国有土地,并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改变政府多角色同饰局面,强化政府的土地监管职能。
在加强对土地宏观调控的同时,改变管理方式,强化其法律内涵,变指标管制为规划管理。加强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分级规划的要求,使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不能突破与随意修改规划。依靠规划的总量控制、中央与省政府对土地用途变更的严格审批,使土地滥征滥用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榆林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榆林现象反应社会问题
榆林贫富差距的社会现象,正是我们当代中国的缩影。事实上,我们可以把这一现象归结为榆林经济的发展。榆林区域经济发展是煤炭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煤炭业发展的最终目标之一。要同时抓好区域的经济建设、社会文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有效改善榆林的发展模式,实现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合理配置共享。例如很早提出的“先富带动后富”其实在这里并未实现,甚至反而形成了“先富致使后穷”的效果。这还是要归结于当地本身,虽然煤炭资源丰富可是因其超能力开采和不合理的开采方式等等,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地面裂缝、塌陷;水资源破坏;植被受损等一系列恶性后果,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进而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我们应当像把它作为环境治理试点一样,让它作为政策试点或者说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试验地,才能实现当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二、榆林煤炭产业发展概况
我省榆林煤炭资源储存量大且分布集中,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煤田主要分布在榆阳、神木、定边、府谷、横山、靖边等六县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强有力地拉动了榆林市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依托煤炭产业大幅度地提升了榆林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使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致使它具有国内外罕见的优质动力、液化及化工用煤。然而也因此有着的极不稳定的气候形态,例如:昼夜温差悬殊,风沙频繁,干旱少雨,这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在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破坏。
(一)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煤炭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尤其在榆林这一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地质形态的条件上,安全的生产利用更是难上加难。所以不论是理论上关于安全生产理念的贯彻,还是具体到实践中技术装备的革新和对从业人员的管理,都需要紧密相连。不然,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合理的滥挖破坏了原先的煤层地质结构,造成煤层上地表裂缝甚至塌陷、地面沉降等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
(二)区域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由于企业追求经济利润,榆林矿产资源开发不断加大,而生态环境也随之破坏严重。因为缺乏有效的环境补偿机制,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活以及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它主要表现在:1.水资源破坏首先,因其气候干燥这一特征,榆林水资源总量比较少,人均占有量更显得尤为珍贵。可很多煤炭企业开采煤矿过程中的大量开发和排污,导致河水污染日趋严重,长年得不到改善。榆林市全境的地下水位下降、天然湿地的严重萎缩、沙漠内陆湖的日渐干涸、水体有害物质超标等,都已成为严酷的现实,直接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活。2.植被受损榆林位于干旱地区,本身对植被生长影响较大,煤炭的过度开采使有限的耕地、林地、草地锐减,飞沙尘土也使榆林人民苦心经营起的农作物无法存活,给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破坏自然植被不仅致使环境自我净化能力更加低下,也促使治沙工作必须紧跟破坏的脚步。而且这种趋势也反会过来影响煤层的赋存条件,危机煤矿的安全生产。
三、榆林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通过对榆林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当前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及探究引发这些问题的缘由,思考相应的对策,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打造产业集群在发挥区位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基础上,扩大企业兼并重组,逐步关闭一批技术落后、产能低下、污染严重的小煤矿,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
(二)产业经营多元化就是通过对煤炭的加工、充分燃烧和化学转化,达到高效利用,并且建立和完善煤炭化工产业体系,增加煤炭产品的附加值,促使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融合,努力向其他产业扩展打破单一产业格局。
(三)政府的支持合理规划,加大煤炭运输线路的建设力度;建立生态环境保证金制度和土地使用赔偿制度等。
(四)走循环经济之路目前榆林最需要妥善处理的就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减轻能源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鼓励大企业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并进行试点,条件成熟后向外进行推广。
四、榆林煤炭产业带来新能源的启示
作为我国首批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榆林,新能源产业也未尝不是一个出路,例如,如果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做全面的革新,利用其所处地理位置下典型的光照充足、风力强劲等气候特征,开发风能、太阳能和植被材料等新能源产业的运用,将能改善榆林市能源产业的单一问题。然而在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首当其冲。当前榆林市的新能源产业正处于转型和调整的关键期,因此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延伸产业链、加大科教投入力度等,均是促进榆林市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李善峰.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王锐.榆林市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王安.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选择[J].中国工程科学,2011(11).
我国国民经济近些年发展迅猛。从世界的角度来看,也是少有的几个保持高速增长的国家。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重要。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载体,如何解决它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同时,大量的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也给城市。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挑战。另外,那些正在兴起的中小城市。更需要借鉴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总结来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
基于以上的思想,本文从分析城市发展中带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人手,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讨论分析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现状与原因
目前我国城市发展还更多地依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这就意味着要大量的消耗能源和资源。同时。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大,也吸引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这也进一步加大能源与资源的消耗量。资源需求的增加和过度开采,直接导致能源危机、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退化,并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启动离不开各种方式的投入。怎样的投入、多大的投入才是最经济的投入,这就需要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来证明。
城市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还包括大气、水、土壤的污染问题,地下水资源问题,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人口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态问题等。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目前城市的发展,也会成为将来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引起城市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能源过度利用
这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经济增长的很大部分靠的就是能源的耗费。中国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已经严重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一些拥有相对丰富资源的城市,这一状况尤为严重。众所周知,能源与资源的消耗不仅仅是单纯的能源问题,它涉及更多的是生态环境问题。大量的能源与资源的开采是不是会超出环境的承载范围。开采过程中会不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能源与资源在使用后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污染与破坏,这些都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来污染、破坏。又会制约城市的发展。
(二)人口不断膨胀
城市吸引了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激增引发了诸如就业、居住、城市交通问题以及其他由于贫富差距过大产生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加剧了地下水位下降、温室气体增加、城市污染等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政府的环境政策体系不健全
首先,政府对城市发展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预见性不强。即对重大问题的政策调控和干预能力不强。处罚和监管力度不够。其次。在对大众的环保意识培养上,没有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及相应的引导。人们过于追逐物质利益。环保意识却相当淡薄。
二、生态经济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经济的出现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出现成为可能。并进一步为解决城市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带来解决的途径和希望。
(一)生态经济的内涵与意义
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中较权威的定义是著名生态经济学家Robert Costanza给出的:生态经济学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阐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最紧迫的问题(包括可持续发展、酸雨、全球变暖、物种灭绝、财富分布)。生态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要拓展这些交叉领域,将现代经典环境经济学和受生态学影响的学科都纳入其子学科之列,同时也鼓励用新方法来考虑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联系。
生态经济融合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具体形式。包括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的循环经济。其实质和核心就是生态经济。王松霈曾提出。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并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他提出了生态经济学的三个基本理论范畴: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平衡和生态经济效益。其中生态经济系统是载体。生态经济平衡是动力,生态经济效益是目的。
(二)与生态经济相结合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
1、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或取缔城市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部门或行业。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减小第一产业比重,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力争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促使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2、建立健全的政策环境体系。首先要建立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及时的应对机制,规范整个经济发展环境并加大监管力度。在法律上规定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范围与强度。给定城市发展需要遵守的生态与经济的政策体系。不应只看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不应因噎废食放弃经济的发展。而应该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局面,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应加大宣传并全面普及,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3、加强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创新研究,更高效地利用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代替不可再生的短缺能源。能源问题是城市发展的大问题,解决好能源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另外。选择合适的清洁能源对缓解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探究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的涓滴效应,发挥其对周边中小城镇的聚集、辐射功能,对于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四化、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显得必要且迫切。西安作为西北地区和陇海―兰新线最大的中心城市,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从国家层面提出的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之一。因此,研究西安作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路径及可持续发展,对于以城市经济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演进―以西安为例
本文研究西安城市化的时间维度起始自建国以后,作为计划经济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后西安以其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成为西部地区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之一。由于地处内陆,西安的城市化不同于外资推动的外向型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不同于小城镇推动的农村城市化(如苏南地区),更不同于弱中心城市的温州模式,而是带有鲜明西部特色的城市化类型。其城市化的演进历程如下:
工业化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在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指导下,西安的城市化是以国家重点项目建设为动力推进的。早在“一五”时期,随着一批大型航空机械、电力仪表、纺织项目的落户,以及与此相关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迁入,形成了西安基本的城市产业格局,奠定了城市的工业和科教基础,形成了各具功能的五大城市片区,即东、西、南、北、中部的军工纺织区、电力仪表工业区、科教文化区、文物保护区和行政中心区,完成了一个特大城市的基本形态布局。但总体而言,由于受到宏观经济战略的影响,从1952年到1979年西安城市化水平仅从22.8%增长到33%左右,呈现出驻足不前的发展格局。
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1979~2009年)。八十年代以后,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全面激发了城市化的发展潜能,西安进入到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时期。“五区一港两基地”形成了以开发区为先导驱动区域整体城市化的西安模式。这一时期,开发区作为西安城市化发展的先导区域,逐渐成为产业优化聚集、城市功能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城市版图的拓展、人口的聚集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从1980年到2009年,西安的城市化水平从33.8%增长到68.9%,推动西安的城市化水平居于中西部领先地位。
新型城镇化时期(2010年以来)。2010年以来,西安的城市化思路发生了从量的扩张到内涵式发展的转化,进入到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阶段。经过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发展,西安的主城区作为增长极核(产业聚集及城市功能的完善)达到了较高的规模和水平,由此带来的涓滴效应日益显著,因此逐步转向传统城区的区域寻求新的发展空间。通过部分城市功能的转移,逐步构建由核心城市、组团城市、卫星城等不同层级构成以及梯度分布合理的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进而拉大城市骨架、优化资源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西安市城市化的实施路径
从国内外的主要经验来看,实现城市化的主要措施包括:工业化的推动、城市交通体系的引导、行政区划的调整、城市经济与政治中心的分离、区域的整体开发等。严格来说,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城市现象,如亦城亦乡的“灰色区域”的出现、大城市的扩展辐射与农村自身城镇化的双向运动,等等。地处西部内陆的西安具有西部城市典型的“大城市和大农村”特征,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对西安市城乡统筹的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或者说都市里的村庄,其改造将成为西部城市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对我国城市化建设健康、有序和良性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城中村改造拓展了西安的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对城市建设管理以及城市形象的提升也产生了积极作用。由于城中村改造用地性质基本上以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改造后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城中村改造还为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无建设用地,推动全市的城市道路设施、排水设施和供暖、供气、供水、绿地、公厕等多项城市功能的建立健全。
开发区建设。开发区依靠其强大的体制机制优势和技术创新力,成为各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载体,而“开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路径成为许多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道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开发区是西安的产业核心区。“五区一港两基地”的拓展,构建了西安新的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了新的以开发区带动城市发展的“西安模式”和独特的开发区文化。从城市化的角度来讲,开发区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先导区,是撬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支点。从地域空间来看,开发区则是对城市的扩大和再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原为工业飞地和孤岛的开发区逐步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向综合性新城演变的趋势十分明显。
新型城镇化与组团开发。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加快建设的历史机遇下,西安市也在以“大西安”建设带动和辐射周边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西安市1996年开始进行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体系建设方面,在西安市中心选择不同层级、具有一定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的城镇作为中心城区的延伸,承担人口疏散及产业承接等部分中心城市的功能。
对西部地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以中心城市为增长极,推动西部地区城市化。如何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这是重大的战略问题。西部地区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区域内部各省区在自然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西部各省份依据自身比较优势,选择辐射带动效应强的城市,促使其成长为所在区域的发展极核,充分利用资源的溢出效应或外部效应带动相邻地区的联动发展,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信息、技术、资本、人才等资源的互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西部区域整体发展滞后,关键在于缺乏具有显著带动效应的经济增长极。应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建设和完善具有现代经济意义的大城市和区域城市体系,并以此带动西部地区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从“孤岛”走向“市区合一”,实现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的良性互动。在不同阶段,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内容、方式和强度是不同的。在开发区发展初期,由于开发区与城市在空间上分离,在体制上割裂,开发区是城市的“孤岛”和“飞地”;而在现阶段,开发区面临二次转型和城市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开发区与城市必然步入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开发区从“孤岛”到“区市合一”的动态发展,以及与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培育、聚集产业集群发展的孵化器,以及转变发展方式、带动城市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围绕新时期开发区与城市深层次、宽领域、全方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应从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城市建设与管理等三个层面,促进所在城市的产业转型、城市空间分布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和提升、城市更新与新区建设。
以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推进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是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向。这也正是西安提出建设以中心城市―“大西安”带动小城镇战略规划的现实选择。从中心城市的城镇体系,形成梯次合理、层次分明的城镇空间结构来说,应将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与组团、卫星城建设以及周边城镇和整个区域联系起来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共同承接主城区未来外溢的人口和产业。西部地区城镇化应以整体战略规划为基础,包括产业规划和城镇功能规划、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等的协调一致。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原则,综合配置各类资源,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选择符合发展阶段与比较优势的“多元城市化道路”战略,形成中心市区、中心城镇和镇的城镇体系。
一、 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控制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是指在保证社会稳定、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以长期持续的工业增长及其结构变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特定区域的工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能力。按照系统科学的观点,它包括两个方面:工业经济系统内部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工业经济外部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业经济系统内部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由经济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所决定的经济再生产能力,是人类协调自身与自然之间关系力量的总和。它由资源支持能力和经济发展现有基础及趋势组成,前者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禀赋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后者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经济效益的高低和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
二、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内容的选择
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内容应从下面四个方面进行探讨:资源持续能力、工业经济发展态势、社会环境及生态环境。
(一) 资源持续能力指标
资源型城市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兴,其主导产业是围绕资源的采掘业及初级加工业,往往具有经济结构单一,对以资源为主的主导产业严重依赖的特点。对资源型城市而言,资源存量和人均占有量是其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因此,在设计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中,把 “矿产资源总量及分布” ,“人均可采储量” 两个指标列入首要指标群。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是保证资源型城市工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在资源禀赋的约束条件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成为资源持续能力的决定性指标。“生态工业园区废弃物循环利用率”是一个导向性指标,资源型城市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其工业乃至整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指标
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是描述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结构及发展动态变化的指标。
工业经济结构主要从“工业生产总值/GDP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资源型产业产值/工业生产总值”三个指标进行描述。工业经济发展动态变化应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考虑,所以在这里经济发展态势的动态指标包括两个部分内容:(1)量的增长速度(经济速度):包括工业产值增长率、工业产值增长率/GDP增长率等指标。(2)质量的提高(经济效益)。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是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主要包括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企业清洁生产达标率等指标。企业清洁生产达标率是评价资源型城市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质量的关键指标。
典型模式为杜邦化学公司模式。在我国,199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我国有关部门将太原市列为“清洁生产”示范市。中国第一个地方性清洁生产法规《太原市清洁生产条例》于1999年颁布。作为企业层的循环经济法规,太原市走在了前列,经过几年的清洁生产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进一步的清洁生产实施细则及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仍没有纳入法制化轨道。
(三)社会环境支持能力指标
资源型城市在科技教育、经济增长、基础设施等领域的的全面进步,可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制度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科学的城市治理机制、优秀的历史文化及稳定的社会环境等诸因素是实现区域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及社会文明,因此,这个指标群中,设置了科教支持度、城市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市民生活质量等指标。
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损失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启动该指标将使资源型城市政府更加关心经济增长的质量,为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府治理层面的政策保障。
(四)生态环境支持能力指标
这个指标对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资源型区域的工业污染,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绿色植被率、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成为制约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上,大家已有共识,不再赘述。
可持续发展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标志着人类文明新型发展道路的开辟。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要求代际公平,而且要求国际公平。从代际公平及城市价值的角度出发,资源型城市应逐步退出资源型行业领域。我们不能做发达国家转嫁污染的牺牲品,更不能以高昂的代价换取眼前微波的利益,杀鸡取卵的做法不能再继续,希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工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解荣华.关于区域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有色矿冶 2006,4.
[2]沈建国,宁登.城市指标与城市管理——联合国人居署“城市指标项目”回顾与展望,《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 第3期.
[3]王保彦.《可持续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南通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 6期.
[4]刘文明.《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可持续发展》 《山西焦煤科技》 2004年 第4期.
本届论坛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主持,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财讯传媒集团执行董事兼总裁戴小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分别致词。他们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贵在包容并蓄,这需要来自方方面面的利益攸关者充分的利益表达、冲突、沟通和妥协,需要充分的科学探索,也需要一系列广泛参与和吸纳。
本届论坛形式新颖,既有互动式的主题论坛,也有对话式的分论坛和圆桌会议,使议题在张弛有度的空间得到充分的研讨,也成为城市市长、知名企业家、资深媒体人、著名学者和重要部门官员共商城市发展大计的交流平台,其相互碰撞所激发的新思维、新构想,将有利于破解中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热点、难点问题。
一、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圈发展
本届论坛的主题论坛分两个议题,分别就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圈发展问题进行互动式对话,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地对城市主体责权利的综合功能加以阐释。
有专家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依照已有城市的结构规划的,其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会随着时代进步变成城市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因此,调适城市环境与构筑城市新貌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而功能定位的再确立则是城市化可续发展的先导。都市圈发展存在着“核”和“蛋清”的现象,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有新的功能迅速与之配合,以使城市满足多样性的需求。
在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的环首都经济圈问题”议题的对话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教授指出,都市圈发展的根基不是城市基础设施,也不是政府规划,而是“人往高处走”这个最大的微观基础,因此,在都市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做的是顺应这个规律,尊重这个基础,想办法为人和相应资源的流动减少障碍,而不是跟这个规律作斗争。
在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的都市圈现象”的议题研讨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强调,都市圈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都市圈的背后有环境保护、社会分配、公平正义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背后都是“人”。如果不“以人为本”,发展都市圈或GDP都未必是最佳选择。
二、都市圈形成中的中小城市发展
本届论坛有四个分论坛,分别就“都市圈中小城市的功能与定位”、“都市圈中小城市的投资前景和金融支持”、“都市圈城市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都市圈中小城市绿色低碳智慧可持续之路”进行了对话式讨论。其中,两个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话题尤其令人关注。
(一)中小城市的资源定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在核心城市的中小城市,其发展必须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进行包括目标、功能和形象的定位。这种定位的首要选择,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资源的支撑,因为再大的城市其所掌控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应该把资源投入到更有效的经济活动中去。具体来说,对于整个城市,要看清楚其发展中的分工与协作,看清楚城市在其中能够担当什么角色,能够提供什么产品、什么服务,然后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去满足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消费、服务。有一个基本经验,即对于大都市地区,首先要识别所在城市的空间尺度,在都市圈研究的时候,应根据其离核心城市的距离,做特做优、扬长避短、融入区域,这是中小城市定位中应予以充分考虑的。
罗兰贝格高级合伙人丁杰认为,很多城市特色产业规划难做,因为每一个地方提出的要求几乎都是把国家的几大战略融合进去,这是当前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如一些地方官员考虑产业、财务比较积极,但城市是为人的活动而建造的,因此城市最核心的要素是人,不管是当地居民还是外来游客,而地方官员往往对此考虑较少,他们都喜欢追求当下热门的产业。一个城市要发展,搞一些产业无可厚非,但必须努力使要素集聚更加综合、专业服务更加细致、高新技术更多创新,这样回归本色的城市才能真正完成升级。
(二)中小城市的生态化发展
河北省保定市副市长刘颖认为,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确实不仅是中小城市要走的路,也是全中国、全世界都要走的路,毕竟我们属于同一个地球,有些支撑我们经济发展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是会枯竭的。此外,像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现象的广泛产生,也意味着我们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走低碳之路。所以,如果仅仅是中小城市去走低碳之路,而其他地方不去走的话,我们这个低碳之路也是没有意义的。在城市可持续化主攻方向里,保定提出“低碳、高端、协调、善美”,并把低碳作为一个主要的举措,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广州市番禺区区长楼旭逵认为,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新的文明可以概括为信息文明,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应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以使城市通过智慧化开发,实现全面感知、高度整合、产业知识化三个目标。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我们要坚持面向个人、面向家庭、面向城市、面向企业,即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服务平台构建、海量数据库配置、民生档案建立,以此来提升智慧城市的整体水平。
IBM中华区副总裁周忆认为,地球上的主要经济板块是由无数城市组成的,因此,所有行业的智慧化、智能化都应该从城市开始。一个城市持续的发展、永续的发展,有很多方面,但是最基本的方面就是一个城市的应急能力,或者灾备能力。应急能力就是调动所有资源去对付灾难,这是城市最基本的能力。运用IOC(智能运行中心)系统,可以帮助城市很快地决定街道的通行能力,决定什么时间、地点可以进行游行活动等,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创新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使市长办公室形成动态的全景市图,能够在特殊事件、应急事件发生的时候,迅速地作出比较智慧的决定,并对整个事件作出安排或采取应急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1.1 可持续发展概念诠释
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很多方面,这里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1.1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保证了资源和能量的可持续利用。生物的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再生离不开完整的生态系统。人们应该积极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使地球能承受人们的生活。
1.1.2经济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强调经济质量的提高,而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污染和消耗,充分节约和利用资源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1.1.3社会的可持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它对社会公平公正、文明和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控制人口数量在地球的承受范围并且提高人口质量,消除两极分化、失业等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着重点。最终将大幅度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和人文素质水平,维护社会的安定。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的基础上的。
1.2 城市规划内涵分析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是与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都有联系的综合性学科,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规划不仅是对城市物质环境的规划,而且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很多方面的设想,是综合性的、有预见性的规划。
城市规划的意义是用来预见并指引城市发展方向,它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乃至城市的性质和规模都有一个综合的部署,使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和生活,保证城市的发展更加有序、协调。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是保证城市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
2. 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
2.1 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
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们对资源环境开发利用过度,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这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危害。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因此需要对城市的发展重新进行合理的规划。
2.2 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遗产的冲突
城市的发展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它是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载体,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当前中国一些城市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破坏了一些传统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城市的特色,这样的行为对城市来说是一种破坏。
3. 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促机制
将城市规划仅仅对城市的建设的意义提升到投向更广阔的区域。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不仅仅注重城市现实发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注重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对规划区域的配置不仅要安排合理,同时还要维持甚至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的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规划的促进。
城市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口、环境和资源协调发展问题,也就是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城市建设的规划,更是在城市工业化、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引,同时要保证我们现在对城市的开发利用不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即实现发展的连续性。在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工程中,要正确地处理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要注意现在一些城市犯的错误,不能只注重当前短期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十分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城市规划十分重要,应该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从城市总体规划来看,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城市人口的可持续性
合适的城市人口规模会对城市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要合理确定城市的人口规模,对城市的人口增长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城市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任由城市人口无控制地增长,城市的土地将远远不够人类的使用,过多的人口将导致人们无立足之地,那时将导致混乱甚至是人类的灭亡。控制人口数量在城市的承受范围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城市人口规模的预估和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3.2 城市土地使用中的可持续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城市规划的基础部分。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但必须把握一个度,不能超过土地的承载范围,既要满足当前发展的用地需求,同时又不破坏土地,子孙后代仍然能对其利用和开发。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在对土地的利用时一定要以节约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为前提,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要特别注意不能为了当前利益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垦,破坏土地是对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要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类的居住区域进行规划,保证在建设的同时不破坏生态,实现生态的可持续性。要从生态的角度对城市进行规划来保证人类居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3 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空气和阳光等能源,它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总的来说是南方雨水充沛而北方雨水稀缺,而且不同季节不同年际的降水量也不同。在很多大城市都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城市规划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
3.4 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
当前地球的污染已相当严重,人类排放废弃物和对能源开发的力度已经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地球将不堪负荷,最终将导致人类的灭亡。实现环境的良性发展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潜力将一直保持,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资源的开采而出现衰退。
4. 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解决以上问题方法和措施
4.1 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控制城市的人口数量并着力提高人口的素质,保证城市人口数量不超过城市规划的人口限度。具体方法是一要继续普及义务教育,并鼓励人民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着力改善和提高人口的素质;二要坚持计划生育的政策,对人口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宣传和推广其中的意义。提高人口的基本素质,把人口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是实现人口可持续,人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对现在城市规划的要求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内在需要。
4.2 城市用地的可持续概念延续
4.2.1 必须节约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珍惜每一寸土地。要坚持高效合理地处理土地配置的问题,解决土地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要充分体现出每一寸土地的价值。
4.2.2要保护耕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因为当前的经济效益或者业绩而对土地进行过度开垦。要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不能开发的土地坚决不能动。
4.2.3要制定法律对土地进行强制性保护。
4.3 可持续在城市人类住区中的体现
总的来说要采用生态学的方法科学规划可持续的人类住区。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是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城市是人类聚集生活的居民点,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往往是一种文明的集中体现。现在的城市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生产和消费的不可持续性,为了建造建筑而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
4.3.1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解决人类住区问题。建设城市人类住区时,要努力做到实现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建设成条件舒适,配套齐全同时不对土地造成过度开垦。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对人们住区的建设进行新的探索。
4.3.2采用生态学的方法,规划建设可持续的人类住区。要充分利用生态学的方法对住宅区进行规划建设,保证生态的可持续性,使水、能源和废物回收等都有一定的解决,体现出对环境的爱护。同时要减少交通堵塞,充分开发和利用高效清洁的能源。
4.3.3持续拉动住房建设,实现有效供给的机制。要继续加大城市住房的建设,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并且逐渐提升住房的环境和条件,保证住房的可持续性。
4.4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可持续发展思路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核心思路,在各个产业中,都需要以可持续发展思路为基础,才能够实现产业的健康成长。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样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在当今的能源使用环境下,必须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才能够让城市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并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建设概述和现状
城市规划的本质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预见性,对阻碍城市健康发展潜在因素的预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是城市规划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动力。城市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城市规划的创新源于解决现实存在或将要产生的问题,只有尽早发现和预见城市可能面临的问题,才可能不断改革与创新,使城市的发展能够适应和应对新的挑战,并为其创造出更适合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环境。低碳城市规划是基于低碳城市的概念基础上,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入手,提出土地利用、密度控制、城市交通与功能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并在低碳经济条件的控制之下提出城市规划的策略。
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提出并没有很久远的历史,低碳城市的概念也是近几年才被大众所知晓。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低碳城市还并没有完全普及。因此,目前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尚处于研究与摸索阶段,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经验。
1. 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就相继有许多组织以及相关政府开始关注起建设低碳城市的话题。目前,国外的低碳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中,或者在一些以生活居住为重心的城市中,比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利兹,日本的东京等等,都是国际上发展低碳城市的代表。这些城市中,从节约能源与减少排放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不仅使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更使城市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国外这类典型低碳城市的建设,可以为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经验。
2. 国内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基本理念,但一直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直到 2008 年,我国的上海、保定等城市才陆续地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初步构想与计划,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将城市的发展目标从经济增长转变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到目前,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在一些试点城市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湖南省的长沙、岳阳等城市为例,本身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非常良好,但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另外,由于低碳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在少数城市中进行试点,因此距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 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的理念框架
目前,建设低碳城市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城市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当今普遍存在的能源紧缺问题。因此,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时,主要从能源的角度进行考虑,将解决能源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考虑问题。在考虑能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低碳城市的相关规划,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岳阳市的城市布局现状为基础进行讨论,以低碳城市的规划理念来进行分析,该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用地布局上的节约理念
在用地布局上进行节约,是低碳城市规划的基础,决定了一座城市所能达到的低碳发展水平。首先,尽量减少城市管线的长度,删减掉不必要的管线,从而提高管线的输送效率;其次,降低交通流线的长度,减少通行效率太低的交通流线;最后,对城市道路进行统一的规划,最好能够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减少过多的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通过在用地布局上的合理规划,可以为建设低碳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从空间尺度上做好低碳城市规划文章, 第一个尺度是区域的尺度,城市区划在一些城镇化发展水平高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利用都市群、城市带、城市连绵区或者城市圈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合理减少碳排放。在区域规划时做好减碳建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第二个尺度是社区、城市的尺度。解决社区和城市尺度的节能减排,最关键还是从城市形态入手,当然也包括绿色生态安全格局的问题,发展“紧凑型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或者减少出行对汽车的依存程度,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2. 新能源的利用理念
对新能源的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核心思路,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不能被利用的能源也可以被很好地使用。目前,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所利用的新能源种类非常多,最为常见的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新型能源。随着新能源的使用,传统的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就会相应减少,对于平衡能源储备、保护生态环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合理规划城市建筑朝向,也可以方便新能源的利用。
3. 降低能源需求量的理念
“节能减排”是建设低碳城市最为核心的思想,其中“节能”便是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在城市建设中,节约能源体现在工业生产、生活需求等多个方面。从工业生产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即是加大对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减少工业生产上对能源的需求,并且转变生产理念,将经济发展理念转变为环境保护理念。从生活需求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则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住、行上面。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必须要使用空调的地方,尽量使用无氟空调。另外,鼓励人们步行出门或者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4. 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
多中心城市是在历年来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很高可行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城市中,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出现城市超负荷的情况,就是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利用多中心城市规划理念,可以在原本的主城区周围建立多个卫星城,每个卫星城具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将工业、旅游、餐饮等不同的产业分散到各个中心,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压力,让城市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且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也可以帮助城市进行能源利用安排,减少能源的浪费。
三、 结束语
通过上文所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基本理念,就可以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让低碳城市的建设真正实现。就目前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而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对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只有总结建设经验,并做出改进,才能够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不仅是解决当今能源问题的方法,更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达.城市规划视角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都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
[3]马亚君,任佳佳.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土地规划研究――以兰州为例[J].科技信息,2013.
二十一世纪是资源紧缺的世纪,我过能源消费也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资源消耗国。城市必将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如何协调发展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 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
1 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其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与此同时,在许多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水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废弃物污染、大气环境质量恶化、中心区人口过密、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交通设施严重滞后等现代城市通病,这些问题一方面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现实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城市系统的正常运转和今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如何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是未来城市规划工作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如:由于城市规划编制时目标不够完善,在分析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时缺乏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导致了有些城市规划本身的先天不足;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由于体制的原因,城市规划的法制和管理还尚待完善,实施与规划还有相当距离,城市发展上难以改变以往的盲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等。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得到全球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1994年我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此后国务院专门发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将《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和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强调要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国人口众多,许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建设过程中面临着沉重的资源环境压力。由于我国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繁重,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在城市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尤为重要。
3 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突破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及城市的资源供给力,则要求进行相应的需求管理,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控制,据此在环境指标和资源指标下得出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再与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比较,直至满足为止。这种城市规划新思路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综合需要与可能,建立一个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城市系统 ; 同时必须考虑城市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将城市的资源环境消耗确定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
根据研究目标设立了两个决策作用点:城市交通环境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即城市环境对污染承载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即城市的资源(包括土地、淡水、森林、能源等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对于任何区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的资源利用和城市的环境污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4 城市规划思路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点:
4.1 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它是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的有机整体,亦可被称为城市系统;可续发展是指在不危害子孙后代的情况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的目的就是通过规划等手段引导城市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为了适应新时代城市规划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深入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于城市规划之中,提出一些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方面的思路和措施。
1.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分析
近年来,我国正在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脚步,这就对相应的城市规划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现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在许多方面还有不足,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1城市规划模式不完善
我国目前的城市规划模式较为单一,一般都是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的。首先是收集和分析该城市社会经济方面等资料,然后确定该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并以此确定城市的规划目标,并将目标细化;然后参考前面的工作提出和分析不同的规划方案,确定总体规划方案并细化;最后制定近期规划方案并进行相关管理。一般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规划的重点关注是否有利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对经济、人和资源的和谐发展,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上关注较。下图是西方某著名城市与国内某城市的城市规划效率的对比图,其中灰色部分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完善的西方城市,白色代表城市规划模式凌乱的国内城市,1为城市规划用地的总体效率,2为城市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3为环境污染的有效面积,4则为城市规划的总体效率,从图可知采取完整的城市规划发案势必成功。 图一
1.2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城市的生态环境可以体现出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的好坏与否,不仅取决于城市的布局如何,规模大小怎样,更取决于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好坏,是否适宜人类居住。然而,现代社会对城市的规划虽然给城市带来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现代化的风貌,但是这样的规划很多时候是以破坏城市的生态坏境作为代价的。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为了扩大城市的范围和面积,很多城市大量地开垦城市周围的山林,小河等,以破坏城市周围的生态坏境为代价扩大城市的面积;第二,由于我国很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土地面积较少,所有很多城市的居住小区不断减少绿化用地,将其用于停放汽车等;第三,虽然国家法律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环境,并要求对大型建设项目及时进行相关大的环境影响评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候相关部门对其重视不够,实行不到位,没有使法律法规得到落实。
1.3城市规划缺乏连贯性
城市规划需要规划的包括城市广场,城市绿地,社区街道等,其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很多省事的城市规划没有连贯性,经常出现城市规划随意改变的现象,例如去年做好的城市规划方案,可能今年就会,然后实行新的城市规划方案。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等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4文化遗产缺乏保护
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从形成、发展直至灭亡,在这样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宝贵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然后我国现在的城市规划中,比如一些城市的旧城区改造,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导致大量宝贵的文化遭到破坏,对城市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如图所示为某城市的近十年前后的文物保护情况,它很好地说明了文化遗产极度欠缺保护的现状。
图二
文物保护情况
文物出土时间分期 城市出土文物保护率 农村出土文物保护率
10年前文物 30% 40%
近10年文物 20% 30%
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和措施
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做好常规的城市规划,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即城市发展水平和起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另外,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工作中,我们还要考虑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城市承载能力是指城市生态环境对环境污染的恢复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是指城市的资源能够给城市发展的供给能力。为了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分考虑到这两者的的能力限度,切不可过度使用。城市规划是一个不断平衡的过程,规划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平衡城市发展水平、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的过程。
2.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特点
第一,城市规划的出发点不在是单一的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目的,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资源关的系为重点,而是开始强调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城市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资源供给力之间的平衡。
第二,城市规划的内容和范围显著增加,不在仅限于城市社会的发展,还要考虑城市中居住的人、资源和环境等,平衡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探求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规划的方案从制定到实行,整个过程都会进行相关的环境影响分析,并综合考虑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
第三,城市资源城市承载力和城市资源供给力作为两项指标引入城市规划之中。一个城市的发展不能超过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会相应增加,但是其始终具有一个界限。毫无疑问,引入这样的指标,更加有利于合理的城市规划,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城市规划应用中的具体体现。
2.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城市规划的思路的具体措施
第一,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优化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城市规划必须要明确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利用本地资源和环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还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环境和资源的能力界限,不以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发展经济。
第二,生态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城市是由人、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组成的,三者互相制约,互相作用。城市的发展受制于城市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因此,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决定该城市现在活着未来的发展水平。合理规划利用城市的环境和资源,可以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不断提高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考虑:一是提倡低碳生活,不断宣传低碳生活理念,从根本上强化居民低碳生活意识,比如提倡城市居民搭乘公交车或者地铁,减少私家车出行,节能减排;二是加强对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视,增加公园绿化带等的建设;三是加强监督和管理。面对一些企业、单位或者个人破坏或者污染环境和资源的情况,相关部门应该予以严厉的处罚,坚决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城市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措施。
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发展城市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其包括人口、教育、文化、健康、价值观和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的问题,可以提出如下措施:一是加强城市规划的连贯性,应用先进的技术进行城市规划,注意城市规划的连贯性,避免出现城市规划无意义地频繁变动;二是加强城市规划的严肃性,面对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行为要进行处罚。在这里笔者以城市用地面积为例来说明该如何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使用土地便是严格地使控制用地面积与预留用地面积间达到一种平衡。
图三
结语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主题。因此,城市规划有必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资源的关系,使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