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土资源数据管理

国土资源数据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国土资源数据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国土资源数据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P285.2+3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土地市场的持续活跃以及《物权法》的实施,土地产权的更新活动越来越频繁,同时人们维护土地产权的意识也更加强烈。土地征收、征用,土地使用权的划拨、出让和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继承,土地产权人的更名、更址,土地用途的改变,土地租赁、抵押等业务活动都将引发土地业务数据的更新。土地资源业务数据库更新的管理已经成为土地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日常性工作,应用计算机系统快速、准确地处理数据、业务数据库更新是确保土地资源变更管理到位的必然趋势。

二、探讨内容

1.关于国土资源管理数据更新模式的探讨

(1)区域或专题划分

城市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可以按地理位置或行政区域划分为多个责任街区。当然也可以按业务有关的专题来划分。

(2)多途径数据更新

每个责任街区都有自己的国土业务数据库,他们可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最新数据,如:实测数据﹑GPS数据遥感数据·····并对自己负责区域内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实时更新。

(3)局域网下更新结果共享

在各个责任街区 (或行业部门)和主管部门之间可组建局域网,将更新后的信息动态传递到整个地区的主管部门 (主机)。主管部门 (主机)及时刷新数据库,整个地区的空间信息就得到了更新,主机再将更新后的地理信息系统及时动态地传送到各个责任街区,使数据得以统一更新,到网络上后,用户可时时得到最新信息。

2.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库更新的技术机制与方法

1)数据采集方法及技术手段

土地业务数据更新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可概括为三大类:一是现场解析测量;二是利用已有资料进行数字化;三是利用遥感等手段进行信息更新。

(1)现场解析测量

现场解析测量方法包括基于全站仪的内外业一体化的解析测量方法(电子手簿、电子平板等)、基于GPS的外业数据采集方法等。由于仍有大量的外业操作,这种技术最适合用于局部区域的信息更新、且对精度要求很高的场合。野外解析测量获得的数据精度高,但现场解析测量的工作量大,成本也高。

(2)利用已有资料进行数字化

土地信息发生变化后,可能从其他的渠道已形成了纸质载体存在的更新信息,这就需要用扫描数字化或数字化仪数字化的方法输入数据库。这种方法存在手工劳动时间长、原有资料精度低等不足。但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减少信息更新环节,节约采集成本。

(3)遥感方法

采用卫星遥感方法进行信息更新已被广泛采用,但是这种方法的内业手工采集工作量仍然较大,受分辨率的限制(卫星遥感),获取高精度、土地信息仍很困难。但随着卫星遥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这种方法的应用潜力越来越大。

2)技术更新机制

(1)数据更新的基本框架要顺利地完成城市业务数据的更新,必须建立数据更新的技术系统,图2描述了数据更新的基本工作框架。

图2 数据更新基本工作框架

图2中,现势库存储最新反映现状的数据,历史库只存储历次发生变化时被更新的历史数据。其中,历史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①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所包含的数据结构,包括目录结构以及数据库中的各种属性表。

②数据更新的时间、更新的范围和位置、数据存放的位置等信息。

③加快检索的索引结构。

(2)土地基础信息更新步骤

每次进行更新时,可按图2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

图2 信息更新步骤

由于每次更新时,被更新的数据在历史库中都有详细的描述,使得我们可以完成以下基本功能:

①根据时间、范围等条件来判断哪些数据在何时进行了更新;

篇2

而我却在任职期间对于所辖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疏于监测和监管,以至于在几年前当地的一些百姓在没有得到审批和没有办手续的情况下私自圈地建房,给当地的发展规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以及随之而来的一些麻烦。

篇3

二、大数据环境下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特征

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项为社会提供有效的国土资源档案信息服务的工作,其数字化质量管理应按照全称管理、前端管理、文档一体化等先进的文件与档案管理理论的要求,合理组织和控制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的有序流动。目前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特征主要包括:

1.促进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化进程,提升数字档案标准建设

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应以人为本,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优化国土资源档案信息服务的流程,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高用户检索效率。通过信息系统规范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业务各环节的管理,提高国土资源档案质量管理。以数据集成共享为重点,对国土资源档案数据进行加工分析,支持对各种不同类型载体的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转换,完成国土资源档案的数字化。

2.优化国土资源档案管理流程,提高档案用户服务水平

目前,国内许多国土资源档案单位已建立多种形式的国土资源档案自动化系统。其服务系统包括:国土资源档案信息采集系统、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系统、国土资源档案全文检索系统等。通过国土资源档案单位内部局域网、互联网,实现国土资源档案单位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并建立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统一展示国土资源档案的职能,营造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的社会服务窗口。

3.整合国土资源档案信息,制定国土信息资源保障机制

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有效减轻了国土资源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强度,通过整合国土资源档案资源信息,为政府部门的数据统计和领导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支持。由于数字档案文件具有容易被修改和窃取等特点,因此对国土资源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必须建立海量存储备份和灾难恢复系统,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确保网上国土资源档案信息资源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三、大数据环境下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质量管理的对策

作为国土资源档案部分的服务人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用户所需要的国土资源文档信息,还应包括优质的国土资源档案服务。因此,针对大数据环境下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质量管理,笔者认为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质量管理对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意控制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资源质量

在这里,资源的内涵主要指国土资源档案文档信息资源。为了形成较好的国土资源档案文档资源优势,国土资源档案部门应按照全程管理、前端管理、文档一体化管理要求,实现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现代化管理。与此同时,应考虑将国土资源档案文档的筛选标准嵌入相关的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以便从根本上控制国土资源档案资源库中的国土资源文档信息的质量。

2.注意增加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产品种类

目前,一些国土资源档案部门开展的根据一定工作不同阶段、不同项目、不同任务需要,将已有的国土资源文档数据加工整合成数据包、信息包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国土资源档案服务工作的质量。因而,笔者认为提供国土资源文档数据只是我们的一种初级“产品”,而根据用户需要将有关文档数据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种“知识产品”,才是我们提供给用户的高级“产品”。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质量的提高,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我们所提供的产品质量。

3.注意创造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的PDCA管理机制

篇4

一、凡持有市人事局核发的《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上述人员,均可在本市行政区内购买内、外销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批准上市的已购公房、存量房(四合院除外)。

篇5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3.004

0 引言

近年来国家不断继续加大对国产基础软件的支持,国产基础软件的技术已逐步趋于成熟,应用也逐步扩大。可以预见,在国家的资金支持、政策倾斜和企业的投入加大的大环境下,国产基础软件有逐步进入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主流核心业务中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受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支持的“国产基础软件重大示范”在国土资源领域率先推进,其首要问题即是对采用国产基础软件来构建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体架构进行顶层设计。

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1 研究目标

本文研究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架构技术,提出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应用架构、信息架构、技术架构、功能架构,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服务架构体系以及标准规范,为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实现奠定基础。

1.2 研究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主要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 技术方案设计:针对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需求,分析国产基础软件特性,进行技术选型和技术方案设计。

2) 架构体系设计:在技术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总体架构、应用架构、信息架构、技术架构、功能架构进行研究,形成国土资源信息服务架构体系。

2 技术方案设计

2.1 技术路线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采用的技术路线如下:

(1)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均采用J2EE技术体系,B/S结构。J2EE作为一个标准中间件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跨平台运行能力,能够简化和规范多层分布式企业级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而且J2EE是一个开放体系,完全有能力适应未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基于国产基础软件产品,进行技术和架构方面的整合与集成。

(3)以Web Service接口方式,实现基于internet上分布式环境下系统之间的信息通信、共享。

(4)在软件架构设计方面,遵循面向服务架构(SOA)的基本思想。

(5)在元数据目录服务方面,遵循国土资源行业相关元数据标准进行元数据采集和加工、按照国家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2部分技术要求”中有关目录服务接口要求建立并向用户提供目录服务。

采用异步数据访问技术以及图片缓存技术,实现大数据量的网上快速访问。

2.2 技术选型

在技术选型方面,以跨平台性、扩展性、集成性、技术稳定性等为技术选型标准。在基础软件方面,采用国产基础软件为支撑环境,构建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环境与应用。包括了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国产中间件、国产安全中间件,如表1所示。

3 架构体系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

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是一个综合的多层面的环境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与实施。具体涉及到分布式环境建设、应用系统研发、应用试点及示范推广。在分布式环境建设方面,包括了管理办法、流程、规范和研究报告和关键技术攻关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应用系统研发方面,包括了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的研发;在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方面,包括了非公开数据申请应用示范和推广、公开数据申请应用示范和推广。

总体技术方案从以下角度来自顶向下设计:

1)从服务用户角度看。通过internet方式,以Web站点渠道,登录非公开数据申请应用和公开数据申请应用,浏览自己关心的信息,并可以对它们无偿或有偿查询和下载。

2)从信息获取与共享角度看。国土资源信息是物理分布在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及地方国土资源厅局,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将建设成“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体系。

3)从IT基础设施角度看。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一个信息中心的综合信息服务中心、15个数据共享节点的基础设施(服务器、网络等)、约300个地方国土局申请处理终端(计算机、扫描仪、二维条码扫描设备等)及一个CA中心建设。

4)从运营管理角度看。将要建成的系统贯穿整个层面,将来可以从信息共享中获得足够的经济效益,用以维持运行、改进服务、取得收益,并吸引其他尚没有共享的数据参加到系统中来,使得系统不断扩展,价值不断提高。同时,对社会各界来说,使它在社会各个方面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和明显的效益,所以将要建成的系统包括访问控制管理子系统、结算子系统、运行监控子系统。

3.2 总体架构设计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总体架构,概括为“五层架构、三大体系”。其中,五层架构自顶向下指的是:门户层、应用层、信息共享服务层、数据层、IT基础设施层,三大体系指的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运行维护体系。是以管理机制、标准规范为保障,依托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和互联网,以土地、地质矿产、海洋、测绘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为基础,建立国土资源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土地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地质调查数据管理中心、海洋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和基础地理数据管理中心,覆盖15个省的数据共享服务节点,和覆盖300个国土局的数据申请处理终端,通过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以下分别对五层架构和三大体系进行详细描述:

1)门户层:门户层是通过一站式共享服务网站为窗口,对外统一提供信息查询与下载等无偿或有偿服务。以HTML页面和Web Service接口方式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系统之间交互操作。

2)应用层:该层是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为用户提供国土资源信息服务。应用层包括了公开数据服务子系统、非公开数据申请子系统的土地信息申请查询子系统及运营管理系统。

3)信息共享服务层:该层在整个总体架构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处于应用系统层和数据层之间。提供信息获取、共享及服务功能的实现,包括元数据共享子系统、数据共享子系统、数据加工管理工具。

4)数据层:数据层由国土资源综合信息服务中心、土地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地质调查数据管理中心、海洋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和基础地理数据管理中心及源数据库构成,源数据库主要为四大管理中心(土地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地质调查数据管理中心、海洋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和基础地理数据管理中心)提供源数据获取与更新。

5)IT基础设施层: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IT基础平台主要采用国产基础软件和相关国产硬件进行集成,为将来开发的应用系统提供支撑和联调集成测试。

6)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是通过构建CA认证系统保障统一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应用等安全。

7)标准规范体系:以上各个层面和支撑体系的建设,需要依托于现有的标准规范和针对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需要制定的应用和管理规范才可成功运行。

8)运行维护体系:通过管理机制和运维流程及制度进行维护,确保系统不间断正常运行,若有故障,能及时解决异常问题。

3.3 应用架构设计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应用架构的网络域划分为互联网、政务外网、政务内网,互联网与政务外网是逻辑隔离,政务外网与政务内网是物理隔离。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渠道可以访问对外统一服务窗口的一站式共享服务网站。登录非公开数据申请子系统或公开数据服务子系统,就可以浏览自己关心的信息。系统会自动驱动元数据目录服务子系统,通过元数据目录服务子系统对外提供数据资源的查询检索以及共享访问的入口,通过元数据目录服务子系统将互联网用户的各种数据需求进行分类与导航,最终使用户进入到相应的数据资源中,用户在进行不同类型数据的访问过程时,系统将会自动调用不同的国土资源服务系统对其进行数据共享服务。节点部门的政务内网国土资源信息的获取与更新是通过在节点安装部署一套数据共享子系统实现,然后通过人工方式把获取到的国土资源信息到政务外网上,以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为中转站,把信息传递给互联网用户。应用架构如图2所示。

3.4 信息架构设计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信息架构从数据获取、数据共享服务、数据利用与展现、数据维护与管理四个层面进行描述。在数据获取层面,数据获取主要从地质调查部门、测绘部门、土地部门、海洋部门,形成以测绘数据为基础、整合土地与地质矿产数据资源、联合海洋领域数据资源,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数据基础;在数据共享服务层面,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安全保密的具体特点,采用网络在线和离线两种服务模式,最大程度的支持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基于服务架构(SOA)的设计思想,实现“资源物理分布部署、信息逻辑集中服务”;在数据利用与展现层面,互联网用户对其数据以多种方式利用与展现,支持在线浏览、信息查询与信息下载等方式;在数据维护与管理层面,对其数据维护管理、数据访问策略、数据备份与恢复、元数据管理。信息架构如图3所示。

3.5 体系架构设计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采用多层体系架构,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建立在统一的信息资源基础之上,具体包括:

1)信息资源层:土地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地质调查数据管理中心、海洋资源数据管理中心、基础地理数据管理中心以及综合中心存储的各类国土资源数据为基础,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机制,形成以测绘数据为基础、整合土地与地质矿产数据资源、联合海洋领域数据资源,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数据基础。以数据集为单位统一进行数据服务规划,用户在访问每个数据集过程中,后台系统将采用相应的服务方式与服务技术提供共享服务功能,信息资源层所有数据均统一通过国土资源服务系统对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界面。

2)服务管理层:在信息资源层的基础上,以支撑共享服务的建立和运行为目标,按照在线网络和离线服务两种不同模式的要求,建立必要的管理工具,包括一站式信息共享服务网站、用户授权与访问控制、运行监控管理、数据加工管理工具;提供必须的共享服务支撑功能,包括对外界用户提供统一的共享服务入口、实现分类用户对共享数据的访问控制、实时监测共享服务系统的运行情况、加工整理各类共享数据。通过服务管理层的设计开发与建设,实现对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提供用户注册与权限访问控制、综合中心与各个专业数据中心的运行监控、各类数据加工与产品化工具以及一站式共享服务网站设计与后台管理功能或工具,为共享服务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转提供后台技术保障。

3)共享服务层: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安全保密的具体特点,采用网络在线和离线两种服务模式,最大程度支持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基于服务架构(SOA)的设计思想,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实现“资源物理分布部署、信息逻辑集中服务”。共享服务层主要是面向各类用户提供基于国土各类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能力,主要面向国土资源内部、政务部门、社会公众,提供元数据目录服务、基于图片的空间数据快速浏览服务、基于WebGIS技术的空间数据服务、非空间数据共享服务、数据申请审批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其中,基本服务功能部署在各数据管理中心,由综合信息服务中心进行集成,统一对外提供服务。

4)用户层:用户层主要是指访问信息资源服务系统的各类用户。信息资源服务系统通过一站式共享服务网站,由外网、政务内网等不同网络为金融机构用户、社会公众各类用户提供共享与服务能力。不同等级、不同类别以及不同权限的各类用户通过国土资源一站式共享服务网站进行注册与登录,通过系统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与访问权限控制,实现对于该用户开放的各种数据资源与共享服务功能的浏览、访问以及服务功能。共享数据存储在各数据管理中心;综合信息服务中心部署信息资源服务系统,包括元数据目录服务系统、基于图片的空间数据快速浏览服务系统、基于WebGIS技术的空间数据服务系统、非空间数据共享服务系统、非公开数据服务系统;同时部署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包括用户管理、运行监控、一站式共享服务网站等。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系统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系统体系结构涵盖了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国产基础软件及硬件平台、CA认证中心、应用及管理标准规范,其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

互联网用户通过信息资源服务系统驱动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通过调度功能完成节点部门的国土资源信息获取,把获取到的国土资源信息结果反馈给用户。

国产基础软件及硬件平台对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营管理系统起基础支撑作用,为应用系统提供支撑服务。

应用及管理标准规范对信息资源服务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运营管理系统起运行保障作用,通过遵循现有的标准规范和制定新的应用及管理规范更好地为应用系统提供运行保障服务。

CA认证中心贯穿各个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安全保障。

4 主要技术创新点

1)从采用国外软件产品向全面支撑国产基础软件的创新:近几年,我国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面,尤其在大型信息化建设中,采用国外基础软件作为支撑环境,放弃了国产基础软件的集成。国土资源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拟采用国产基础软件产品与应用系统进行集成和测试。因国内已形成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中,分别有多家具备一定规模的国产软件厂商,这些厂商不但拥有自主产权,同时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在国内市场也有一定范围的应用,本项目从采用国外软件产品向支撑国产基础软件方面的创新。

2)从集中式系统向分布式应用创新:在国内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面,大部分的系统是集中式,但对于广域范围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给IT维护部门增加了工作量,导致了人手不够的情况时有发生。国土资源分布式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将基于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拓展为一个广域互联的分布式大规模的在线信息浏览、信息查询及信息下载的应用。

3)以空间数据访问与网格技术进行集成的创新:以网格技术为支撑,研究开发高性能、高可用性的网格GIS应用服务软件平台,突破网格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分析与处理服务,分布式环境下大规模用户并发访问,多源多尺度空间数据访问与网格技术集成应用的创新。

4)基于WebGIS的空间数据共享模式的创新:WebGIS是网络技术与GIS结合的产物,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浏览WebGIS服务器中提供服务的空间数据,制作专题图,以及进行各种空间检索和空间分析。其基本思想是将桌面GIS系统的功能扩展到互联网上,让用户通过浏览器浏览并获取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和功能服务。WebGIS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不仅仅是矢量化的空间信息,还可以包含遥感影像、动态视频、文字说明等多种信息。

参考文献

[1]虞慧群,钱之琳,朱仲英,基础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微型电脑应用,2010,26(8):1-5

[2]谢谦,高林,杨建军,李海波,周平,国产基础软件标准化——与研发、测试、应用的互动,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8(6):4-8

篇6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一个宽泛概念,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则比较具体,主要是指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等综合应用于具体县级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农田保护等土地资源数据管理,可以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高效、快速的提供所需要的数据,方便统计、检查、分析等。本文笔者从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意义、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特点、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建议四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加快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做理论基础。

1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意义

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这不仅是时展要求,更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的工作要求。推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还可以帮助县级国土资源实施各项业务,提升县级国土资源利用水平[1]。这种新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规范了国土管理工作流程,增强了数据化管理的科学性及有效性,整体提升了国土资源管理水平。

2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特点

国土资源管理是一个体系,在部、省、市、县四级管理体系中,县级国土资源管理是基层管理,也是基础管理。近年来不论是国家推出的“金土工程”建设,还是“一张图”工程建设,基础数据都需要确切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而县级国土资源管理数据是基础数据的主要来源,加快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以确保数据有效性、准确性,所以,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基础性特点;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国家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求,同时要为县当地区域内国土利用、基础建设等服务,其相关数据统计、信息登记、数据查询等公共服务功能也很重要,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具有服务性特征;因为国土资源管理与经济建设有密切关系,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繁多,不仅有地方建设申请项目,还有国家审批项目、批准项目、土地资金使用等,与其他部门的交接工作多,这就使得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复杂性特征。

3 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不足之处

3.1 专业技术缺乏

转业技术缺乏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方面原因是国土资源管理内容项目多,数据类型多,这就导致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要求高;另一方面是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缺乏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国土资源管理不仅有土地管理、地质环境,还包括矿产资源管理、地形测绘、土地使用督查等,数据量大、有些数据变更快,时效性要求高,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纳入所有数据,专业技术、相关检测设备等都要求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少,缺少既具备信息化建设专业技能又熟悉本地区土地资源管理内容的人才,这也影响了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3.2 数据管理分散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明显比市级、省级的进程慢,相关技术不成熟,管理不规范,各部门数据管理软件不统一;数据库内各业务数据格式依照传统分散管理模式的数据格式,数据格式不统一;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交换不便,数据资源共享难度高。

4 改进建议

4.1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需求有目共睹,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更应该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派遣有相关技术基础的工作人员进修学习,回来后再培训部门其他人员相关技术技能,打造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为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人员准备;宣传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重要性,让工作人员重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实干性。

4.2 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

基础数据库建设是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基础部分,信息化管理建设过程中,从数据采集、处理、管理、维护分层入手,确保数据准确性、科学性的同时,完善数据库建设;更新数据管理模式,统一数据格式,方便数据查询、检索的同时,提升数据共享性,从而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4.3 注重拓宽建设渠道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目的一致,但是具体建设时要注意结合县级区域具体情况。在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力开发、实验的同时可以借助外部渠道,功能简单、内容少、开发期短的项目可以借助外在力量开发,减轻部门技术人员工作量,加快建设进程。

4.4 加大资源投入

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量大,研究开发项目多,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投入。县级政府部门在重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给予资金支持很重要,根据当地资金情况给予资金支持,减少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不足导致建设停步或进程缓慢等现象。

5结束语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内容多,不仅涉及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更是关系地区建设项目的开发,关系经济建设与发展;矿床资源管理、地形勘察管理等都与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相关[2]。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作为基础部分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加快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提升县级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拓宽服务面,尽早实现县级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

篇7

按照“一张图”数据库建设应用和管理需求,制定“一张图”数据采集和建库技术标准。对不同种类、内容、来源和用途的各类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对业务数据的转换、提取和挖掘,建立涵盖城乡范围,包括空间及非空间数据,区分基础、专题等数据种类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准确反映国土资源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为掌握国土资源“总量、结构、布局和时序”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支撑。

“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

开发建设“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数据的有序存储,通过元数据管理和目录服务对国土资源“一张图”海量数据进行集中、高效和规范管理;通过国土资源调查及“征、供、用、保、查”等应用系统对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进行及时更新,管理历史数据,保证“一张图”数据库的现势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一张图”数据应用服务系统

结合数据应用需求,实现“一张图”数据的浏览、查询和分析功能;利用3S、三维GIS、Web Service等技术,将各类数据服务嵌入到各应用系统中,为城镇地籍、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和批后实施、土地供应、土地开发整理、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储备、土地执法监察等管理系统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撑。

“一张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根据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数据需求,以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为基础进行抽取、加工和处理,开发建设“一张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利用空间数据检索、挖掘、分发等最新技术,为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供国土资源数据的浏览、查询、下载、分发等共享服务。同时,通过与合作单位的数据共享,集成城市规划、产业规划、政务专题等其他部门数据,丰富国土资源“一张图”的内容,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广泛的信息服务。

“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

“一张图”数据管理系统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对“一张图”管理所涉及的各类国土资源数据进行统一存储、管理和更新。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模块、元数据目录服务模块和数据更新模块。

(1)数据存储模块

所有数据原则上采用数据库管理平台进行集中存储,空间数据采用Oracle Spatial 和 GeoRaster方式进行矢量数据和影像数据的存储,非空间数据采用数据库表统一存储,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组织及集成管理。

(2)元数据目录服务模块

对平台所涉及的所有资源或信息进行准确的元数据定义;提供元数据增加、删除、修改等功能;提供元数据浏览、查询和统计汇总功能;能输出与打印元数据。同时,基于数据库技术,使用一个特定的数据库有序、高效、稳定、分层地存储“一张图”数据资源信息;提供一个统一的逻辑视图,允许用户访问“一张图”数据库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目录注册、目录发现、目录访问、目录查询、目录权限管理、目录应用服务和目录管理等。

(3)数据更新模块

实现对空间数据、非空间数据的更新;实现异构数据的同构,包括不同格式的空间数据提取、坐标转换、空间模型变换、属性关联、拓扑检查等;对已有数据或更新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与错误纠正,如拓扑关系维护、数据完整性维护等;支持多种尺度的数据更新,如根据需要,进行“一张图”数据库整体更新、部分替换式更新、增量更新。更新时,自动完成数据检查与校验;数据更新频率可自定义,如实时、定时(如按天、按周或按月)等;自动生成数据更新报告,可以对数据更新历史进行浏览与查询统计;管理和维护空间、非空间的历史数据。

“一张图”数据应用服务系统

“一张图”数据应用服务系统主要是利用“一张图”数据库已有的成果,根据各业务需要,为地政、矿政和地质环境等各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浏览与查询、数据展示与分析等数据支撑与服务。系统包括数据应用模块和三维展示模块。

(1)数据应用模块

通过WEB或数据共享方式把“一张图”数据库中各类数据到用户桌面,使用户能够快速浏览、查询到宗地或地块的位置以及相关情况。利用各种空间分析算法,结合业务模型,统计分析数据,为地政、矿政及地质环境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与服务。

(2)三维展示模块

基于已建成的数据中心,利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收集整理高精度DEM和遥感影像数据,利用三维场景建模,建立真实三维地理场景;基于Web方式,在真实三维地理场景上能快速、高效地浏览、查询、分析国土资源专题数据,实现二、三维联动。

“一张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一张图”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基于数据中心,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交换/共享技术等,实现授权用户对国土资源数据的查询、使用、下载等数据共享服务。该系统主要包括权限管理模块、数据浏览模块、数据模块和数据下载模块。

(1)权限管理模块

实现对具有指定权限的用户按区域、分图层浏览、查询、下载数据;实现用户信息管理,如用户名、密码、权限(数据浏览/查询/下载)、流量控制等;实现对用户的分级管理;能控制和管理用户的权限,如用户的浏览、查询、下载权限;能记录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日志,以及对日志进行相应的查询、统计分析与管理。

(2)数据浏览模块

实现对具有指定权限的用户提供基本的放大、缩小、平移、全图等基本地图浏览操作;支持多图层、多要素的叠加、动态显示,同时支持比例尺控制;实现地图样式、配置信息的元数据管理;实现对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无缝浏览;支持空间数据的动态投影;支持鹰眼图功能;支持对影像数据的无缝快速浏览。

(3)数据模块

篇8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61-01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发展,传统的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及手段已经完全无法满足现代化国土资源的发展及进步,为了合理进行国土资源规划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规划方案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取得完善的测绘材料,将测绘技术与国土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结合,使得土地使用率达到最高[1]。随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国土资源测绘成果的作用也在数据库中逐渐显现出来,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及进行。

1.国土资源测绘成果

由于我国人口较为密集且土地Y源较为紧张及匮乏,严重制约着农业、工业及技术的进步及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若不进行规划将会导致严重的土地浪费及不合理应用现象出现。因此,要做到加强政府对信息的管理,合理及科学利用每一寸土地,就应该掌握我国国土资源的空间分布及数量分布上的规律,为了更好的掌握国土资源的空间分布及数量分布规律应以基础测绘的数字化为主并逐步向着基础测绘信息化方向前进,创建基础测绘电子信息化。现阶段的测绘技术测绘成果主要包括GPS及MapGIS等[2],与相关部门进行资源共享的信息系统主要为地籍信息、建立土地资源、创造土地资源空间基础构架等,以此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工程框架。信息技术系统需要应用测绘工作进行,测绘技术电子信息化在工作中应用为国土资源信息及时准确获得数据、并对获得的信息及数据进行严密的分析,以得出一个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及开发利用提供合理及科学、技术上的依据。国土资源测绘成果图及无人机航拍国土资源规划图见图1。

2.国土资源的数据库创建方法

2.1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是一种进行资源整合的方式,随着信息系统集成的出现引起数据库逐渐被各行业重视。数据库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综合建设,将资源及数据进行合并、巩固及加强,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不一样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不同结构的资源系统中的不一样性质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操作及表现,以此达到解决各种异构数据资源互联及共享的目的及效果。

2.2 数据库中的系统功能

数据管理系统主要是对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维护及管理的行为及手段,主要包括对模型数据、元数据、交换服务目录数据及资源目录数据的维护、管理功能及数据抽取的规则配置管理功能。对数据质量进行管理及监控的系统为数据监理系统,保证数据质量的合理、有效、精确、一致及完整。数据库主要的系统为ETL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的工作为为中心建设过程中的数据宫腔集成做贡献,主要是进行数据装载、数据转换、数据清理及数据提取等工作内容。其具有自身独立的ETL规则库[3],规则库是一组能进行灵活配置且通用的ETL函数集合,主要组成部分为规范的接口,主要是通过配制库的功能进行灵活配置,选择何止的工具、规则、方式将异构数据、分散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及集成操作,最后将清洗、转换及集成后的数据加载至资源库中进行数据挖掘及共享。数据库采用的是Web服务平台,其主要是通过Web服务将单一的共享数据及数据服务功能提供给外部业务系统,数据共享机制主要由认证服务器及空间数据服务器等,将其建立在城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中央服务器中,各个部门的子系统都属于一个客户端的程序,当应用系统向各个部门的应用服务器发发哦那个数据及读取请求,当内容涉及到数据共享时,应用服务器会向中央服务器发出请求指令,中央服务器根据用户服务器为其发送的数据请求进行反馈,保证数据库的管理统一及安全指数。

2.3 数据层的应用

数据层的业务层主要是用来将原有业务系统进行汇总处理的数据,为了保证原有业务的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对现有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不做任何改动及运算操作,只是通过采用数据管理系统对原有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部分复制或完全复制形成新的业务层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定期更新及保持同步状态。共享层是实现数据层的共享,主要包括主题库及资源库两种,主题库是在资源库的基础上面对主题的、集成的、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用于进行战略型决策的数据集合;而资源库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数据集合现象,通过系统从业务层数据中将有价值的资源信息数据进行提取,形成一个系统增城国土资源信息基础库[4]。

3.结语

在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数据库的创建及国土资源测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家国土资源事业的不断发展及进步,管理工作中对于数据库的创建及国土资源测绘工作的要求明显提高,管理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测绘数据管理系统的优化及建设,达到实现日常工作信息化及生产管理规范化的目的;不断完善及实施有效的测绘工作能不断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不断前进及进步。保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促进国家国土资源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及进步。

参考文献

[1] 韩扬,姜立芳,邢宝石等.浅析国土资源测绘成果与数据库创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0(20):10062-10062.

篇9

在国土资源信息化高度增长的今天,国土信息数据的分析与挖掘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地对于国土数据资源收集的程度不一致,各地当中对于国土资源业务管理的应用程度不一致,同时对于国土空间数据的共享程度不够高,存储和挖掘、分析过程中用到的技术手段不一致等等。

数据所用的价值最大化在于应用是对政府管理提供有力的保证和支持。纵观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力量越来越突出。无论是依靠大城市的带动,还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国土数据价值的挖掘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越来越积极。并且往往伴随着云计算等新一代科技力量的注入。因此不少城市都开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开端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工作,将零散的信息汇集起来,这一做法不单奠定了城市数据建设的基础,同时也为周边城市形成更统一的数据管理提供了保障。

篇10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水平不仅对利用国土资源有较大影响,还对部门自身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快速发展的经济与社会离不开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国土资源合理的、有效的利用必须要依赖信息化管理,以弱化区域差异,平衡利用土地资源。所以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是重要课题。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党的十将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作为重要的世界发展趋势,而国土资源管理也顺势进入到重要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时期。这就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党的重要指导方针,不仅要统一领导、统一标准,还要统筹规划、共享信息,面向社会提供服务,坚持目标明确、责任落实,严格遵循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客观规律,既要开放信息服务,又要保证信息安全,以便从整体上推进信息化管理,带动国土资源管理走上科学化以及现代化的道路。信息化管理能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大大减少重复劳动,在省时省力的基础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是一种快速、便捷、高效的管理模式,是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是电子政务得以快速发展的具体内容和迫切要求,更是发展经济与信息事业的内在推动力,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且刻不容缓。

二、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促进业务主流程信息化。将土地业务流程理顺是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是在整合、重组土地业务主流程时要打破传统以部门为界限的开发方式,选择围绕信息流这一主线加强系统建设,对现有土地业务加以分析,整理土地业务办理流程,建立最优的业务模式,以便共享信息,整体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要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实际进一步明确分工,建设有关主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如可凭借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对计算机调查评价辅助系统加以开发和利用,围绕数据流这一主线构建全新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体系。又如针对国土资源管理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则可利用网络、大屏幕、光盘、电子阅览室、触摸屏等形式直观、方便、快捷地国土资源信息,促进业务的信息化。

(二)加快建O数据库的步伐。建设数据库是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因为收集、整理国土资源的基础数据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国土资源数据不仅时空性强,且规模庞大,涉及多个时间与空间尺度,而更新及时、上下一致、真实客观的国土资源数据是落实最严格国土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制度以及加强国土资源监管的重要信息基础。过去附属于各个主题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是封闭的、分散的、垄断的,无法满足即时、大规模共享国土资源数据的要求,务必要重新建立国土资源数据管理模式,通过大型的数据采集项目建立起有关国土资源的全新数据库,集中存储与测绘、土地、地矿等相关的基础数据,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建立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共享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土地及地矿数据等。另外,对过去国土资源管理所生成的数据库资料应实施标准化整理,形成能通过计算机识别的国土资源数字化资料,坚持健全国土资源管理的数据库,更有效地收集、整理基础数据资料,加快数据库建设部分,推动信息化管理进程。

(三)完善公众管理监督渠道。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在互联网上国土资源信息,以便公众能及时了解信息,同时引导公众自觉参与到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环节,加强信息反馈,大胆检举甚至是控告破坏国土资源或浪费国土资源的行为;检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失职行为、不作为行为,鼓励社会大众通过电子信件或电话等渠道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并针对公众参与行为实施一定的奖励措施,全面调动公众参与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国土资源监督的主观能动性;面向全社会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大前提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向公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依托信息化管理加深公众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了解,并争取他们的支持,最大限度发挥国土资源的公益性作用、基础性作用。

(四)须重视智能化建设工程。智能化建设工程实际上是针对专业技术实施信息化再造,特别是采取信息化手段增强专业技术能力。而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或辅助完成专业技术工作,如计算机自动测算土地的价格,或自动选定工程项目的地址,或自动对比并优选决策方案等。智能化工程建设涵盖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多种技术形态,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采用空间分析方法,辅助解决大量技术分析问题,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系统仿真技术等支持智能化工程建设,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结语

国土资源是人们生存及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迫切需要全面普及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升级信息化管理体系,而该目标的实现需要集体智慧,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从而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篇11

2建设思路

全国地质勘查资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从地质勘查资质管理工作出发,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应用成熟的信息技术,结合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建设覆盖地质勘查资质审批流程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级地质勘查资质数据库、全国地质勘查资质数据库和执业信息报备数据库,全面推进地质勘查资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如图所示。(1)由国土资源部统一业务指导,统一信息化标准,基于C/S方式统一开发地质勘查资质报盘软件和数据管理软件,支持独立运行,按业务管理领域垂直部署推广;(2)应用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的搭建功能,基于B/S方式建立部级地质勘查资质管理系统;(3)通过在国土资源主干网上建立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统一配号系统,实现对全国勘查资质数据的实时获取和备案,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4)依托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在互联网开发、部署地质勘查资质登记信息与查询系统,向社会提供资质证的证号查询与验证服务;(5)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为平台,依据《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3],实现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信息的在线填报、审查和备案以及和逻辑性方面的检查;对各级各类申请完整申报材料的打印、报盘生成等功能。3.2地质勘查资质数据管理软件面向全国各省地质勘查资质主管部门,实现管理机关对本级地质勘查资质各类申请的受理、审批和发证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建立起本省地质勘查资质数据库。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行过程中,采用下列的技术路线:(1)采用多层架构的C/S结构;(2)采用应用服务器和组件开发技术,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采用中间件技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根据不同的应用类型,采用面向对象或面上级机关对下属地勘单位行业情况的复核、审核。(6)基于“全国地质勘查资质数据库”,在国土资源部综合监督管理平台上,实现全国地质勘查资质日常统计,实现与探矿权登记信息关联统计。

3建设内容及技术路线

全国地质勘查资质管理信息系统由一系列系统软件组成,建设内容全方位涵盖地质勘查资质业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即有业务应用,又有监管服务。3.1地质勘查资质数据报盘管理软件。面向地质勘查资质申报单位,完成各类地质勘查资质申请的专用软件。可以完成地质勘查单位进行部、省两级各类申请(新设、变更、补证、延续、注销)申报信息的编辑;对申报数据在标准性、规范性向过程的方法分析和设计系统;(4)采用.NET架构的编程语言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开发;(5)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支持大型的主流关系型数据库建立信息资源数据;(6)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3.3国土资源部内网地质勘查资质审批系统。面向部级地质勘查资质主管部门,依据部行政审批许可事项规范文本,基于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实现管理机关对部级资质各类申请从政务大厅接件到内部审批、公示、公告、发证等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在国土资源部数据中心建立部级地质勘查资质数据库。在系统架构上,采用先进的、基于J2EE平台的三层分布式应用体系架构,将用户界面、业务逻辑与数据资源进行分离。在客户端的具体实现上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采用不同的技术实现策略,即:对包括系统配置、业务应用等要求部署灵活、使用简便的应用场景,采用以浏览器为主的实现方式;对与复杂业务系统创建相关的模块,采用集成到统一的、以Eclipse为集成平台的胖客户端实现方式。在系统实现上,全面结合在应用中得到验证的UniEAP(通用企业级框架)、UniFlow(工作流)、FlyQuery(报表)、UniForm(表单)、GIS、DRM(数据资源管理)等成熟组件,用组件化、参数化、模式化、集成化等先进构造思想,构建灵活、健壮、高效、稳定的电子政务平台。3.4全国地质勘查单位执业信息报备系统。在互联网上以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为平台,面向全国拥有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单位,实现对地质勘查资质单位提交年度单位执业情况报告、异地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相关信息的在线采集和管理。面向部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供监督管理相关内容的填报、审查、备案,面向部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中央行业局、地方行业局以及中央行业局驻地方单位提供地勘单位行业基本情况的复核、审核。考虑到系统的应用场景,系统采用B/S架构,应用MVC设计模式,实现Web系统的职能分工。在技术选择上,总体采用J2EE开放的、基于标准的开发和部署平台,以保障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基于角色控制权限,采用工作流控制流程;数据库软件采用Oracle10g,对外服务均采用WebService方式,以Xml文件为载体,进行内外网间的数据摆渡。另外,系统采用基于配置的设计思想,实现对人员,权限,校验规则等的可配置性,保证系统可维护,可扩展。3.5全国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统一配号系统。面向部省两级地质勘查资质主管部门,以国土资源主干网为基础,以勘查单位资质证的管理配号应用为主要业务,实现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勘查单位资质证的配号过程和数据统一的管理,以及对全国勘查资质数据的实时获取和统一备案管理。系统主要具有完成配号申请、集中审批、人员查验、查询与公告、监控分析与统计等功能。系统采用J2EE架构进行设计、开发和部署,使用工具化的许可证配号管理体系,适应配号服务发展的需要。整合已建成的地质勘查资质相关数据库,建设包含地质勘查资质配号申请数据库、全国地质勘查资质数据库和地质勘查资质监督信息数据库在内的地质勘查资质核心数据库。3.6地质勘查资质数据统计展示系统。面向部级地质勘查资质主管部门,基于国土资源部监管平台,实现全国地勘资质信息的日常统计分析功能。按照监管平台统一技术路线,采用J2EE架构,基于J2EE的B/S/S三层结构。数据库软件采用Oracle10G,应用服务器采用TomCat5,TomCat5支持Servlet2.4和JSP2.0规范,大量底层代码里的重大修改,带来性能的提升、稳定性的提升。通过OWB(OracleWarehouseBuilder)技术,实现与实时更新的业务数据同步,每天定时自动的根据数据抽取脚本进行数据抽取、转换、清洗和加载。系统底层采用UniEAPPlatform3.0+UniEAPForm搭建,报表工具使用UniEAPReport3.2。通过开发单机版程序调用VBA操作Word实现公报的自动生成。系统公报统计由生成公报功能单机版程序、公报统计后台服务的数据统计和图表生成模块组成。生成公报单机版程序通过操作WordVBA接口,根据Word模版配置,请求后台服务数据统计和图表生成接口的返回数据,自动生成系统公报结果。3.7地质勘查资质人员核查工具软件。软件用于一年四次的部省两级地质勘查资质集中受理审查,对地质勘查资质新设、延续申请技术人员进行人员核查的专用软件,核查结果作为审查的依据。软件具有对集中审批申报的地勘单位技术人员重复聘用、超龄聘用、身份证疑似等情况的检查功能。3.8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公告和查验系统系统面向社会公众,对部省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批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通过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向社会进行公告。同时,该系统向社会公众提供权威、统一的全国地质勘查资质证书查验服务。

4推广应用情况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推广,全国地质勘查资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覆盖部级和31个省级地勘资质主管部门、全国各中央和地方行业局、全国各地勘资质申请单位以及社会公众。2008年7月,“地质勘查资质数据报盘管理软件”和“地质勘查资质数据管理软件”投入运行,完成了第一批全国地质勘查资质证书重新登记发证工作。从地质勘查资质数据源头上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各省级地质勘查资质主管部门通过系统实现本级资质的审批发证,建立了省级地质勘查资质数据库,初步实现了省级地质勘查资质的信息化管理。2010年3月,“地质勘查资质内网行政审批系统”在国土资源部内网上正式运行,实现了部主管部门日常地质勘查资质申请的审批发证信息化管理。通过采集和汇总部、省两级地质勘查资质管理信息,建立了全国地质勘查资质数据库,数据存储达580GB。实现全国13403个勘查单位资质证书、16.3万高中级勘查技术人员,159万勘查设备仪器的存储和管理。2011年1月,“全国地质勘查单位执业信息报备系统”正式运行,实现地勘单位异地从事地质勘查活动,以及年度执业情况的监督信息化管理,在加强对地质勘查资质的监督管理,维护地质勘查市场秩序,保证地质勘查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系统共接收全国地勘单位报送的执业信息报告15000余份,异地备案27700余份,行业情况统计14700余份。2012年3月,“地质勘查资质证书统一配号系统”上线运行,通过该系统形成稳定的地质勘查资质登记数据动态获取渠道,实现对全国勘查资质数据的实时获取,促进全国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联动机制的建立,加强行业统一监管。截止2017年8月,通过配号系统共配发地质勘查资质证书8300余个。2012年4月,“地质勘查资质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投入运行,实现了全国地质勘查单位、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的日常统计,地勘资质与探矿权登记信息关联统计等。2012年9月,“地质勘查资质证书公告和查验系统”在部门户网站正式投入运行。部级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2008年以来审批颁发的地质勘查资质证书,通过系统向社会及时公告。

5结束语

全国地质勘查资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但规范了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发证、强化了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而且实现了地质勘查资质政务信息公开,方便了地勘单位、社会公众快捷查询和社会监督,提高了行政透明度,加强了政府诚信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很显著。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令第520号.《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

篇12

1 引言

根据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贯彻意见》(粤国土资地籍发[2011]136号)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精神,为进一步明晰农村土地产权,适应不断深化的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需要,各市、县必须把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证确认到每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即:村民小组或经济合作社,必须确保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覆盖到全部农村集体土地。

随着各市、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不断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外业调查的逐步完成,需要基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外业调查成果,建立符合各市、县实际、有一定前瞻性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管理系统,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权登记数据库的建库和管理,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图文一体化管理,并与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对接,实现数据高度共享。

2 系统设计思路

2.1 基于GIS技术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两权数据管理

系统采用国土行业优秀的GIS平台――ArcGIS,利用ArcGIS Engine的二次开发技术,ArcSDE空间数据管理引擎技术,实现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数据建库和管理,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过程的业务审批与图形发证一体化管理。

2.2 一体化的地籍空间数据库设计

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统一管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确保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集成。主要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宗地、界址点、界址线等空间数据,以及登记申请书、审批表、公示图、宗地图等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调查的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交换和增量交换;将不同尺度的空间数据综合在一起管理,实现不同投影(分带)坐标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采用相关的数据处理技术,如版本管理,实现不同时期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综合管理。

2.3 数据更新内外业一体化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地籍数据更新是系统运行以后最大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数据更新的问题,就难以发挥系统的作用及社会与经济效益。系统通过与全站仪、GPS的数据接口设计,实现测绘外业更新数据的直接提交,可以大大缩短数据变更调查作业周期。

3 系统总体框架

系统采用ArcSDE+ArcGIS Engine技术开发,基于NET4.0框架,数据库管理系统选用支持海量数据的大型关系数据Oracle,GIS平台选用ArcGIS,系统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数据的数据建库、信息管理、综合查询、统计分析、日常变更、制图输出等多方面应用, 满足窗口收件,地籍科室负责业务的审查以及注册登记工作,局领导参与业务的审核的基本工作流程。

4 系统功能设计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由图形管理子系统、登记发证子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组成。功能结构如图1。

4.1 图形管理子系统

数据入库实现shp、CAD、CASS、MDB、VCT等根式数据的导入和导出、导入导出方案定制、导入字段配置等功能。

数据检核实现对入库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数据进行数据结构检查、属性数据结构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属性一致性检查等,确保转入的图形数据本身不重复、不丢失。功能包括拓扑检查规则定义、属性检查规则定义、拓扑自动检查、属性自动检查等功能。

数据编辑是数据变更和修改的基础操作,主要功能包括图形绘制、图形编辑修改、宗地生成界址点线、属性编辑等功能。

数据查询实现属性查询、条件查询、自定义SQL查询,查询结果自动定位。

数据统计实现地类一、二级统计表、地类权属一、二级统计表、飞出(入)地情况统计表、界址成果表等。

图件输出实现宗地图、公示图、地籍区、地籍子区图的输出和打印。

4.2 登记发证子系统

登记审批功能模块严格遵照土地登记办法,根据土地登记业务审批流程,提供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等业务登记资料的录入、转出、审批表打印等功能,并可实现条形码管理。

登记资料管理功能实现对申请登记前权属界线测量纸质资料和申请登记后纸质资料的电子文档分类管理,提供对登记资料的扫描录入功能,支持普通和高速扫描仪、老数据快速挂接、批量导入数据、图片放大和缩小操作功能、打印输出功能。

信息查询功能实现对宗地登记发证情况查询、附件查询、空间图形查询和宗地登记发证历史信息查询。

打印输出功能实现标准土地登记表、卡、册、证的打印输出,如土地登记卡、归户卡、集体土地使用权证、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他项权利证明书等。

4.3 运维管理子系统

组织机构管理包括机构管理、用户管理,主要实现国土资源局部门机构、岗位人员的增加、删除。

权限管理主要包括功能角色权限管理、空间数据管理角色权限分配、业务管理角色权限分配以及用户权限分配。

数据字典实现数据字典新建、删除、修改、更新功能,用户可灵活定义系统的数据字典内容。

功能配置通过系统功能组件的增加、删除,实现新的功能的增加、删除。

日志管理功实现任意时段的操作日志记录和查询,系统能够列出操作时间、操作人员、数据变更内容等日志记录。

5 系统应用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是为全国各市、县国土资源局、外业作业单位设计开发的建库和登记发证系统。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过程中,用户可利用系统提供数据建库功能、数据管理功能、土地登记发证功能,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证书的打印输出。通过系统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进程,早日完成国土资源部下发的任务。

6 结束语

系统利用GIS技术,并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外业调查、内业建库和土地登记发证审批流程相结合,为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了直观的科技支撑,实现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调查成果数据库建设,达到了数据统一管理和内外业一体化数据更新;提高了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准确性,减少了土地权属争端;提高了业务人员的登记发证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农业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贯彻意见[Z].(粤国土资地籍发[2011]136号)

[2]白羽.浅谈地籍管理数据库技术与设计[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1.

篇13

1 建设目标

江西省萍乡市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国土资源部“金土工程”、“一张图”建设总体要求和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整合已有的信息化资源成果,构筑以科技信息手段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全业务、全流程网上运行和监管,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高萍乡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效能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使萍乡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步入全省先进行列。

2 总体框架设计

萍乡市国土资源“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是在全国和江西省“一张图”工程建设总体框架的指导下,遵照萍乡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以计算机硬件与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以信息化标准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数据中心为枢纽,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构建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国土资源业务管理、综合监管、决策支持和社会服务体系,系统总体框架图如图1。

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由覆盖萍乡市、县(市、区)的国土资源业务网作为主要业务运行网络,互联网作为面向社会服务的主要网络;通过建立基于SOA架构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业务功能模块的服务化、组件化、定制化管理;开发整合业务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全业务、全流程的联网运行和综合信息监管;通过建立萍乡市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形成萍乡市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实现国土资源的“一张图”管理,并与江西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集成、交换;通过门户网站建设和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推动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实现政务公开和社会化服务。从性质和功能上可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基础层、资源层、服务层、业务层和表现层,具体内容如下:

1.1 网络层

包括市局及直属单位的网络环境、区(县)、乡镇所等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息化基础设施、国土资源业务网、互联网。

1.2 数据层

包括市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数据、专业数据、管理数据等。

1.3 服务层

主要指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包括电子政务服务、综合监管服务、信息服务及数据管理、数据服务、数据交换、公共服务、应用服务运行框架等。

1.4 业务层

包括地政、矿政、测政基础业务管理和应急指挥、国土资源实时监测预警预报、综合事务管理、综合监管、社会化服务等系统。

1.5 门户层

指国土资源业务政务门户和外网门户。

在总体技术设计上,我们将GIS、MIS和OA技术集成于同一系统之中,存储于统一的数据库,实现GIS、MIS和OA的技术一体化,为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提供了图文一体化的基于B/S结构(同样支持C/S结构)的协同工作环境。GIS、MIS和OA的一体化集成的关键是GIS的应用上,采用服务式GIS与组件式GIS开发是实现集成的关键。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中GIS图形功能的构造按照组件化结构,不再构造大而全的图形功能模块,而是先制造图形功能“积木”,构造不同层次不同用途的图形组件,如基本的图形功能操作可以封装成一个组件,建设用地审批业务专用的图形功能可以封装成一个组件,地籍登记业务专用的图形功能也可以封装成一个组件、土地利用变更的功能封装成为一个组件等等。

2.1 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建设

萍乡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是萍乡市各类国土资源数据的加工整合中心、数据应用服务中心、数据存储与管理中心。萍乡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包括市数据中心数据库管理系统、市级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平台、市级数据中心数据库实体、数据建设标准体系以及数据交换、安全体系等数据中心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3 “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建设

按照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和现阶段信息化特征,站在国土资源管理全局的角度,重新审视国土资源各类业务与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设计国土资源信息体系框架,进行科学的信息资源规划,整合已有数据资源,形成上下一体、覆盖全市、联动更新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并构建基于统一地理空间参考的空间视图,更好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监管和社会化服务。

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数据库由基础数据、国土专题数据、国土业务数据和元数据构成,其中基础数据中心的基础地理数据、空间框架数据和三维数据由地理信息公共数据平台中心管理提供。

数据中心按照业务划分为基础层、专业层、管理层和监管层四层。

(1)基础层为基础地理数据,重点是以基础地理框架为基底的正射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地名、行政境界、地形、水系、交通等基础地理信息。正射遥感影像数据根据遥感影像接收及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其他数据在一定时限内保持稳定,数据更新频度不高。基础层是专业层、管理层和监管层数据空间定位和空间表达的基础。

(2)专业层是土地、矿产、基础地质、地质灾害和基础测绘等调查和规划产生的数据,主要为由点、线、面要素组成的空间数据图层。

(3)管理层是指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相关的各类数据的集合,土地、矿产资源及地质环境等管理过程中产生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随管理业务实时更新。土地管理业务数据主要包括土地批、供、用、补、查、权等各管理环节数据,矿产资源管理业务数据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管理各环节数据,地质环境管理业务管理数据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及灾害应急调查及保护等各环节数据。

(4)监管层数据是为了解决或研究国土资源相关难点、热点问题而开展的专题研究中形成的,多为基于基础数据和管理数据生成的综合数据集,具有周期性特征。

国土资源数据仓库是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核心,其中的各数据实体是数据中心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各类国土资源业务应用运行的信息依据。省、市级数据实体主要通过业务数据建设方式形成,根据数据资源规划及数据梳理的要求,结合业务管理过程,按照“一张图”及其核心数据库标准建设各类业务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依据数据管理目标的不同,分别按资料数据库和核心数据库方式组织数据仓库层中的数据对象。资料数据库服务于维持内容、格式、质量等方面现状的国土资源数据资料集中安全保护,基于国土资源数据多个分类要素,按层次目录进行组织;核心数据库则是面向应用共享的、使用资料数据按业务标准进行清洗加工形成的,各核心数据库按相应的业务数据库标准进行组织。

4 结束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