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性的心理学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人性的心理学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人性的心理学

篇1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30-02

在心理咨询治疗中,人性观是一切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对人性概念的六个维度进行阐述,然后以此为框架,从这六个方面分析比较精神分析、斯金纳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

一、人性概念的维度

1.自由选择论与决定论

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不由我们自身控制。我们能否选择我们愿意做的一切?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有部分自由,同时又有部分被决定呢?决定对自由这个维度与其说是一种科学事实,毋宁说是一种哲学方向的问题。然而理论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左右他们对人的看法,使他们的人性观具有了不同的色彩。

2.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

人们注定要过着忧愁、充满矛盾和烦恼的生活呢,还是他们可以改变,成为心理健康、幸福、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呢?

3.目的论与因果论

因果论认为行为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目的论则是根据未来目标或目的来解释行为。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他过去经历的结果呢,还是由于他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期望所导致的呢?

4.无意识决定与意识决定因素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难道真的能够意识到吗?或者是无意识的力量在冲撞着他们,驱使他们去行动,然而他们对这种潜在的力量却全然不觉吗?

5.社会因素与生物学因素

人们主要是受生物遗传学的影响吗吗?或他们的人格主要由他们的社会关系塑造的吗?该问题最具体的议题是遗传对环境;也就是说,个人的特征主要是遗传的结果呢,还是有环境决定的呢?

6.相似性与独特性

人们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他们的共性还是他们的个性呢?人格的研究应该集中于使人们相似的特质,还是应该考察那些使人们相异的特质呢?

二、精神分析的人性观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自然是倾向决定论的。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受过去经验和事件的影响,而不是由他们设定的目标制约着他们。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不受自身所控制的,因为这些行为根植于潜意识追求当中,是无法意识到的。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自己能够掌握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弗洛伊德认为,实际上,人们对于塑造她们人格的各种力量是无法控制的。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们生存的环境是充满矛盾的,生与死的力量从相对立的方向作用于人们[1]。先天的死的愿望驱使人们不断地趋向自我毁灭或趋向于攻击性,而生的本能则促使人们盲目追求快乐。自我一直经历着多种矛盾状态,它一方面尝试平衡本我和超我间的矛盾需求,另一方面它还需要对外部世界做出让步。在文明的薄板下,人们都是一些具有剥夺他人以求得性满足和破坏满足的自然倾向的禽兽。基于这些原因,可以说精神分析理论基本上是悲观的。

大体上,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现在的行为主要是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不是被人们未来目标的左右。人们并不是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相反,他们被困于本能和死本能和本能的斗争中,不能自拔。而这种本能在本质上是保守的,这使得人们不断地重复原始行为模式[2]。成人的行为乃是一长串的反应。因此,我们评价弗洛伊德的因果论维度是“高”的。

在潜意识与意识这个维度上,精神分析很明显是注重人的潜意识的,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口误,甚至到宗教经验,这一切都是植根于人们的性本能或攻击本能的满足欲望之中的。这些动机使人们成为自己潜意识的奴隶。人们有时虽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但是弗洛伊德认为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深藏于潜意识当中,它们与人们所想象的样子往往差距很大。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经受过严格的医学训练,这使得他倾向于从生物学的角度审视人性。但是,弗洛伊德经常思考个体早期经验的结果和有关史前一些社会单位的重要地位。因为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许多焦虑、幻觉是幼稚的,这些都植根于生物学,所以在社会影响维度上,是低分。

在独特性对相似性的问题上,精神分析理论持中间立场。往日人类的进化使人与人之间有了许多相似性。然而,个体经验,尤其是早期童年经验以一些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人们,同时也是导致人格之间众多差异的原因。

三、行为主义的人性观

毫无疑问,斯金纳对人性持一种决定论的观点,斯金纳认为人不是自由的,是为环境所控制的。人们看起来似乎受内部原因所驱使,而实际上,追本溯源我们发现它们来自有机体的外部环境[3]。自我控制最终还是依赖于环境变量而不是什么内部力量。当人们控制自己的生活时,他们是凭借对环境的操纵而实现对生活的控制,这些环境反过来又塑造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只需要研究环境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推论任何像意志力或责任感这类假设感念。如果已知所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那么人类的行为是完全可以预测的。

乍一想,我们会觉得决定论的态度必定是悲观的。然而,斯金纳的人性观却是高度乐观的。由于人类行为是由强化原理塑造的,所以这个物种具有相当强的适应性。在所有行为中,最能满足人们需要的行为往往发生的频率高。因此,人们学习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存。物种的演变朝着不断加强对环境变量控制的方向前进,其结果扩大了行为目录的内容,行为不再仅局限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范围。

在因果论与目的论的维度上,斯金纳的理论具有极强的因果论色彩。行为起因于个人的强化经历和该物种的生存偶联及文化演变。虽然在人们思考未来时,他们所表现的行为是内隐的,但是所有这些思想都是由过去经验决定的。决定这些思想以及所有其他行为的环境偶联的复杂性已超出了人们的意识。人们对所有遗传和环境变量与他们自己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从这个方面说,斯金纳在人格的无意识维度上的评分应该是很高的。

虽然斯金纳认为遗传在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他认为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塑造而成的[4]。由于其他人是这种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斯金纳的人性概念更倾向于行为的社会决定因素而不是生物决定因素。作为一种物种,人类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应归因于他们所经验的特殊环境因素。

个人的历史决定其行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强化偶联经历,所以相对来说行为与人格也是独特的。遗传差异也可以解释人们之间的独特性。生物学上的差异和经历上的差别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5]。斯金纳强调更多的是人们的独特性而不是他们的相似性。

四、人本主义的人性观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罗杰斯的人性概念在他与斯金纳的著名辩论中已得到清晰的阐述。这也许是美国心理学史上的最著名的辩论,罗杰斯与斯金纳就自由和控制的问题展开了三次面对面的交锋。斯金纳争辩说,人们一直被控制着,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人们多被一些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或计划的偶然事件控制,所以他们经常有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是自由的。然而罗杰斯坚决主张人们有某种程度的自由选择和某些自我指导的能力。虽然罗杰斯承认人类的部分行为是被控制的,可预测和有规律的,但是他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和决策却是在个人控制范围之内的[6]。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罗杰斯认识到了人类“恶”是一面,但是他的人性观实际上是乐观主义的。他相信人类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条件适宜,人们将向着自我实现发展。人们基本上是值得信赖的,合群和具有建设性的。他们自己通常知道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只要其他心理健康的人尊重和理解他们,他们就会努力去完成他们认为最好的事情。然而,罗杰斯也认识到人们可能相当的残忍、卑鄙和神经质。

就目的论而言,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理论得分高,因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总是有目的地追求自己确立的目标。在适宜的治疗条件下,人们有意识地追求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对自己的经验更加开放,更能接受自我和他人。

罗杰斯强调的是个体差异和独特性,而不是人们之间的相似性。植物都具有生长的个别潜能,更别说人了,他们具有更大的独特性和个别性。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人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在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成长。尽管我们从这个过程分析研究中抽取出一些共同的因素,但是随着这种成长过程的继续,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独特,自身越来越完整。

虽然罗杰斯并没有否认无意识过程的重要性,但他却特别强调人们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行动进程的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通常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理解这样做的原因。

在生物和社会影响维度上,罗杰斯倾向于后者。心理成长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为了向自我实现迈进,人们必须经验一个真诚或协调一致的人对自己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罗杰斯坚定地主张,尽管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但他们自身有选择和自我指导的能力[7]。人们不但具有选择的能力,而且在良好教养条件下,“选择的方向似乎总是朝着更大的社会化和更好地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孙昌龄.精神分析心理学[J].青少年心理健康,2008,(1).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J].张霁明,卓如飞,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4-45.

[3]陈秋燕.三大心理学派人性观之探索与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4][美]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1-82.

篇2

一、当前社会中人的本性探析

众所周知:自从人类在远古时代产生意识之初,人们就开始以自己为认识社会、自然以及一切生物的对象,人们将自己定身为凌驾一切生物之上的物种,并将自己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因此,自从人类开始具有意识之后,每个人都便注定具有自己独有的人性特点。儒家代表人物孟轲主张“人性善”,认为所有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善良的,而在其日后的生长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不同,而导致了人们逐渐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化,从而使得社会中的每个人的人性都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化。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相信人性本恶,其主要代表就是我国的荀况的性恶论。荀况认为,人一旦出生,就欠了上辈子的债,这辈子将用一生去弥补上世自己所犯的一切过错,因此,人的一生就应该用来做善事。除此之外,还有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杨雄的性善恶相混论、董仲舒和韩愈的性三品说等等。但是无论哪种认识,都是从侧面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因此,在当前社会中,进一步探讨人性的问题,就成了目前各个国家相关人士所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教育心理学:要想在本质上彻底弄清“人性”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彻底的弄清“人性”与“人的本质”到底存在哪些不同,二者虽然有着一些相关性,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区别是值得人们去关注的。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不同主要在于“人性” 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 不涉及其他的“类”。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它必须涉及其他“类”,只在能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

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分类探析

1.教育心理学中的行为派人性观分析

在1950年之前,行为主义思想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心理学相关人士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行为主义思想中的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一生都具备一定的倾向性,周围环境与自身行为的发展都对将来这个人的发展与人性塑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自身表现出来的生物进化论与物种衍生发展不仅了人类的意识,还使得行为主义变得越发缺少现实意义。虽说行为主义不是完全的人性的正确反映,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与人性塑造的。

在整个行为主义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完全说行为主义是反人性的,但是它也具有非人性的一面。这是由于在当时的行为主义中,把动物学习行为与其他方面的各种行为研究,应用到了人类的人性研究中,这种片面性的研究迁徙不仅忽视了人为的潜在意识影响,还忽视了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社会性等等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研究。

2.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派的人性观分析

作为整个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派,其主导思想是诞生在行为主义将动物试验应用到人类身上并且严重忽视了人类社会心理与众多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形成的,因而该学派认为:人类的社会活动、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活动都是人类理性的行为,是有尊严的,不能单纯的将动物的思想行为实验应用到人类的人性分析中。认知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人性认识从长期的行为主义认知的束缚中拯救出来,带给了人们新的研究希望。

从认知派的人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所有人为活动以及社会活动都是人类理性的活动,都是合理的,即使有些人可能当时做出了非理性与非合理性的行为,都可以追源溯根的,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而单纯的将动物的行为主义应用到人类行为主义中,不但会使得人类的尊严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与损失,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科学研究。除此之外,认知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是没有“主体间性”的,这种主体间性主要就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与社会交往的一个过程。认知学派这种孤独不完整的人性观分析,使得它在未来的发展中,遭到了人本主义的攻击与反对。

3.教育心理学中人本学派人性观分析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其主要的思想研究是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讲究万事均以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为主,主张教育心理学在研究人性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为活动的特点,并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人性观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研究人类的活动经验、价值以及各种人类精神文明。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人性观思想的提出,使得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强烈反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主要强调的是人类心理世界的另一个方面,即人的情感、勇气、自尊、自信等方面。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顺利提出不仅使得教育心理学的所有研究回归到对人类的心理活动以及社会活动,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再加上,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家对儿童天然性本质的重视,更加使得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人性观点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然而,人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虽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由于其自身过分强调人类以及个人存在的价值,使得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极易走入极端――不加反省地将个人主义的全部当成了人类声明的全部,使得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由于过于注重发展自身的价值,而失去了“自我”与社会必然的真实联系,使得人的生命“ 本真” 完整地显露。

三、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的取向探析

1.教育心理学在进行人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整体性,让人真正“成为人”

我们从上面教育心理学的各类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时代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工作与一个国家国民的人性观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若一个国家教育工作者能够足够重视发展国民的智慧、身体以及道德,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性的发展,不仅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自身国家的国民力量,还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市场经济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当前的个别民族教育中的一些学校教学中,由于过于注重人的某一个方面的教育工作,使得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导致在发展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缺陷,使自身的人性观发生了偏离。因此,教育心理学在进行人为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整体性,让学生在知识、科技以及技术得以最大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精神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从而在本质上使学生都具有一个特有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整体,使得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能够具备更完善的人性观。真正的教育活动应让人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被分解的零件, 让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能够正确的自我认识, 真正“ 成为人” 。

2.教育心理学在培养学生人性观的过程中要使广大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观与特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的教育过程,不仅要最大程度符合教育的本质,还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一个特定的教育模式,从而在本质上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让其在社会中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社会活动与社会交际能力,从而在本质上提升人与自然的“法律”。另外,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工作也要逐渐适应“自然教育” 工作,即遵循人作为自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进行积极的适应, 发展人的天性与身心,并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此同时,在人类生活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还要积极面对人生,真正在现实的活动中学习人与人的交际经验,从而使得自己的身心都能够得以最大程度地发展。

3.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要求人们必须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本质

一个真正健康、现实的人,在现实的生活中都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具备更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此类人群不但具备良好的心智能力,还具有一个相对健康的人格特征。但是由于每一个人所能够接受的教育与日常生活均是不同的,使得社会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个体,虽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其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使得这类人群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还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其未来发展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当前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生活中“找回自己”,只有这样不断发展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为自己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还要充分探索与调动受教育者的心理积极性,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 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 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四、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发展方向探析

教育心理学工作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其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学理论,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社会思想潮流、经济以及科技知识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一些主流教育心理学家也逐渐发现,在各个高校以及其他部门顺利开展教育心理学工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顺利提升学生以及各方面人才的心理健康,还能让其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性观,使其能够向着更为健康的人生发展。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还呈现出以下基本趋势:理论观点的多元融合;研究设计的质量结合;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研究视角的多样化;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了解以上趋势,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和教育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结 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不仅对一个人的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还可以充分调动出一个人心理内在的潜在的自我心理,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人性观。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而言,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研究整个人群的分类,它是信息的加工者,不但能够最大程度探索与培养一类人群的“人性”,还能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惠. 时代背景:理解主体性教育的一把钥匙[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

[2]赵 艳. 论主体性教育的时代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

[3]窦 坤,刘新科. 人性假设与教育理论建构[J]. 宁夏社会科学, 2010(02) .

[4]韩栋娟. 人性关怀与学生的个性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7) .

[5]霍海洪. 主体教育理论:现实挑战与因应之道[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 .

篇3

一、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作用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心理学认识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并进而研究人们如何学习、构成、存储和使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决策。这也是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所经历的心理活动过程,所以在产品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用户分析其心理思维过程。

认知的主要器官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心理现象的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和意识活动也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人的认知分为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渠道,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感觉的类型包括视觉、听觉、化学感觉(嗅觉和味觉)、皮肤感觉、本体感觉等。知觉是在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知觉过程带有意志成分,人的知识、经验、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直接影响知觉的过程。

另外由于人的认知本身存在缺陷,例如容易遗忘,注意力资源有限无法长时间集中于任务,瞬时记忆一次只能记住少于五个符号的信息,遇到操作问题喜欢根据固有经验去解决,视觉识别能力有限……因此在产品使用中容易出现各种错误。

二、用户思维模型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在产品设计中,为了了解用户在实际使用操作中遇到的人机关系问题,我们在建立用户模型时应当全面考虑“人-产品一环境”三者的相互作用。设计师可以从两方面描述使用对象来建立用户模型:用户的思维模型和用户的任务模型。前者是用户如何理解和认知产品,后者是如何把用户的需求转化为机器容易处理的命令。为了在设计中有效制定用户任务模型,我们首先要通过各种研究方法,调查了解用户的思维模型。

1、调查了解用户知觉特性

“用户思维模型又叫用户心理模型。建立用户思维模型的目的就是调查了解用户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知觉特性和认知特性。了解这些需求的目的是为了设计符合用户需要的信息”,其基本内容包括:

(1)人的五官知觉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核心是揭示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在用户知觉特性中要了解人的视、听、嗅、味、触等五官知觉,在人机界面设计中应考虑提供多媒体信息,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能力,增加信息的识别性。

(2)人的生态知觉

根据吉布森的生态知觉理论,观察者通过环境的移动会产生一个连续变化的视觉排列,这也是他对形式、大小、距离、深度和运动知觉解释的中心。同理,用户在操作时处于产品的某个方位,不一定能觉察到设计所提供的各个角度的信息,因而会造成信息传达不畅,产品功能浪费等问题。因此设计师需要了解用户与产品的相对位置,分析在哪些操作中、依靠什么知觉系统、关注什么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3)人的审美知觉

审美知觉包括用户对产品的形状、颜色、协调性等要素的综合把握,在建立用户模型时也应考虑美观性对用户的吸引力。用户审美知觉受到年龄、职业、文化修养和时代潮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2、调查用户认知特性的方法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调查方法,一般采用以下三种调查方法,其各有优缺点:

(1)口述法:让用户在操作中同时口述自己的思维内容,这种方法可以反映真实的操作感知,但有时会影响用户的正常操作,例如减慢速度或者出错。

(2)回忆法:在整个操作结束后,再让用户写出操作的思维过程,缺点是有些知觉感受容易遗忘,导致调查内容无法反映真实操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

(3)观察法:好的设计应该操作流畅,同时眼睛的注视方向往往表现了用户的思维动机意图和兴趣所在,所以在用户的操作过程中观察他的动作连贯性和眼睛注视的方向,可以从中发现设计问题。必要时可以使用眼动仪进行观察。

三、用户思维模型的研究框架

根据对认知理论和用户操作过程的研究,本文将用户知觉特性的内容细分为三个阶段:在操作前所涉及的内容有任务理解、操作期待;在操作中涉及的内容有:反馈信息、帮助信息、选择和决策、记忆-提示;在操作后涉及的内容有误操作和修正等。

1、任务理解

指用户在执行任务前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不同而对产品操作的思维认知模式有较大差别,他们对操作装置的形状与操作含义之间的匹配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我们首先要调查用户期望中的操控装置是什么形状,如何操作?符合用户操作心理的产品界面应该如何设置操作指令、图标和菜单等要素。

2、操作期待

指在操作过程中期待产品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反应。例如,信息是否符合用户的知觉期待?用户是否能直接理解设计的信息?是否存在冗余信息?产品界面是否存在不易注意到的视觉盲区?

3、反馈信息

指产品能否给用户操作提供反馈,以便让人理解产品的运行状态。反馈信息最好能够弥补用户的知觉缺陷。

4、帮助信息

指当遇到操作问题时,用户怎样尝试不同的操作方式?期待得到什么帮助信息?例如老年人使用电脑时因为无法及时找到帮助信息,因此担心搞坏电脑不敢进行操作。

5、选择和决策

指当出现多个选择操作时,用户如何进行选择和决策。选择决策次数过多会造成烦躁不安的情绪反应。好的设计应该减少用户的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或者提供明确的指示。

6、记忆-提示

在操作中尽量减少用户记忆操作命令的数量,最好能够根据操作步骤提供说明,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针对用户在操作中容易忘记什么,设计相应的提示信息,减少有意注意,减少过多的信息干扰。

7、误操作-修正

由于容易犯错误是人的天性,因此要考虑操作出错后,怎样纠正错误,并减少误操作所引起的不良后果。特别是对不按常规方式使用产品的儿童,更要在产品上加人容错设计,通过采用双手按钮操作,将重要结构隐藏,增加开合的难度等方式减少儿童误操作。同时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四、用户思维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具体调查中,本文结合观察法和口述法,按照上述研究框架将产品操作任务分解,分别从用户操作的每个步骤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详细的用户思维模型。在不同具体产品设计中建立用户思维模型各有侧重,本文主要探讨一般情况下的模型建立框架,为建立其他类型的思维模型起到借鉴作用。例如本研究通过对银行取款机的调查,建立用户思维模型,试图发现其不良的设计,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步骤:

首先,建立几个操作任务:任务1取款,任务2查询余额,任务3转帐……其次,以任务1取款为例,分析其操作的前后步骤,分别通过用户调查记录各个步骤的认知心理状况,应当同时考虑非正常心理因素、非正常环境因素、非正常操作状态等。

再次,分别总结不同步骤下操作失败的原因,进行用户认知心理分析,并研究每个步骤中对应的知觉内容,并分析其知觉属性(例如形状知觉、运动知觉、状态知觉、过程知觉、结构知觉等),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得出较为完整的用户思维模型。最后,借鉴诺曼提出的设计心理学原理将用户思维模型转换成产品可以读懂的用户任务模型,设计对应的解决方案。

篇4

笔者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室最需要的就是营造出这种人性化的环境氛围――一种以人为本,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对人性的理解、尊重和关怀的环境氛围。这种人性化的咨询室与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设置在教学区的空置小房间内只有一张桌子几个凳子的心理咨询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咨询室选址、装修、摆布中的热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以及光环境质量,乃至贴图技巧、色彩配置等方面都贯穿了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它带给来访者的就是这种令人流连忘返的人文氛围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罗杰斯认为: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理解行为者所知觉的世界,即要知道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具体来说,学校心理咨询室环境氛围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咨询室选址的人性化

设计:“安全方便、独立私密”

心理咨询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非常重要,很难想像人在一个缺少安全感的环境内,可以探讨和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安全方便、独立私密”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咨询室要方便来访者出入,不要设在偏僻不安全的地方,让来访者感觉有潜在危险,身心受到威胁;二是指咨询室的位置是较隐蔽的,不会让来访者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出咨询室。咨询室的结构和间隔是独立的,与学校的其他活动功能室有一定的距离,能保障来访者咨询时与其他人分隔开,避免被他人观察到,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心理学研究显示,“安全方便、独立私密”的心理咨询氛围有以下的心理治疗功能:自治、情感释放、自我评价。自治可以使个体自由支配个人的行为和周围环境,从而获得个人感;情感释放可以使个体宣泄情绪,充分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自我评价是使个人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设计、自我表露的空间。

为了保证心理咨询室环境氛围的“安全私密、方便独立”,首先,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具体选址最好避免与音乐室、体育场所较近的地方,也不应与校长室、教研室过近,最好选择学生经常出入的图书资料室附近。其次,咨询室要在门口张贴《来访者注意事项》,将保密承诺和咨询细则告知来访者,让来访者了解和放心。再次,来访者的座位应避免朝门窗方向,不应让学生与突然来访的外人照面,以增强私密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设前门和后门,以备有来访者在人多时从后门安静离开。

二、 咨询室摆设的人性化

设计:“宁静和谐、心物交融”

心理咨询室给来访者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宁静和谐、心物交融”的环境氛围可以使来访者流连忘返。它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心理咨询室需要营造平静祥和的环境氛围,毫无杂念、心绪安宁、宁静幽雅,宛如世外桃源。宁静的环境可以使思维集中,凝神结想,有利于潜意识的参与其间,而不至于被外界的干扰所中断。二是指咨询室内的摆设要合理、实用、美观,既要注重美感与气氛,又要十分关注来访者的心理感受。在空间布局、摆设、物品外形、用料、颜色搭配、特殊功效物品的配置(如摆放有松弛功效的香薰、播放五行音乐)等方面,都着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心理咨询实践告诉我们,“宁静和谐、心物交融”的心理咨询氛围有以下的心理治疗功能:感应、心理暗示。感应是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的感应和交流,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这其实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心物交融的动人画卷。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暗示的成败与人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只有置身于某种特殊的心理氛围时,人才容易接受暗示。这种与来访者的身心相融的环境氛围,可以渗透到被访者的价值、文化体系中,使心理暗示变得毫无阻挡。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摆设布局要努力营造“宁静和谐、心物交融”的环境氛围,首先,室内布局要讲究。面谈室、接待室整体氛围要幽雅,但面谈室不宜过大,不应布置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物件。采光和通风条件要好,冬要保暖,夏要凉爽,给人以明朗、愉快的感觉。也可适当地用鲜花、图画装饰环境,给学生以休息、安定的感觉。 咨询室的座椅应该柔软、舒适,尽量避免使用一般教室中的座椅作为咨询室的座椅,来访者和咨询老师的座椅之间要有一定角度,避免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对面,以防来访者产生冷漠、紧张等防御心理。其次,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各种设施可根据校情适当配备,但基本应备有资料柜、电话、电视、录音设备,以及面谈时的桌椅。有条件的地方还应设置电脑、衣柜以及茶具、饮料台,也可以设图书架等方便学生阅读。再次,咨询室使用的各类记录和文件资料要妥善保管。如咨询室日记、咨询记录簿、学生登记卡、收发公文单、会议记录本、事例集、活动计划方案、各项检查记录单、资料目录、咨询申请书等,要妥善保管好,以免引起来访者不安。来访者的个人资料应放在教师便于取放的地方,避免在交谈的过程中教师移动过多、动作幅度过大而造成对来访者的干扰。

三、咨询室色光的人性化

设计:“自然开阔、柔和舒适”

篇5

近年来,接受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病情极为严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常出现放弃的念头。病人消极的心理,对治疗带来极大的不利,要提高患者依从性,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心理护理干预是关键。该研究对2012年2月―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有60例患者。研究组60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6~80岁,平均(65.81±10.43)岁;对照组60例患者,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6~78岁,平均(65.66±10.2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即未出现意识障碍及无精神病病史,智力正常,在医院接受治疗,均进行时常3个月以上的血液透析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每周进行透析两次或者是三次,所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均未出现出血以及感染等现象,在知情的情况下参与该次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常规护理治疗,既包括日常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护理、保持病房舒适环境护理、给患者清除分泌物护理等。在此基础上给予60例对照组患者心理护理治疗,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对患者进行心理测评 开展心理护理,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心理学测评,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此时使用SCL-90自评量表,每一个患者都会得到一份自评问卷,由患者自己独立完成问卷的填写工作,测评中有抑郁、恐怖、焦虑、强迫症、精神病以及人际关系敏感等项目组合而成,对阳性项目、阳性均分进行分析,从而对总体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在测量之前,患者需要查看问卷上的说明,在现场完成问卷工作,填写完毕之后,立马回收,医护人远对患者的问卷做综合分析[1]。

1.2.2 与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 现如今,在护理工作中常常出现病患纠纷现象,对护理工作与病人的治疗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需要护士与病人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护理工作才可顺利开展。因此,护士每天要主动与患者聊天,倾听患者的心声,至少交流2次/d,谈话的时间至少为20 min/次,在聊天过程中,注意语言要亲切和蔼,对患者起到鼓励开导的作用,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在交谈的过程中,让患者了解到自己的病情并非自己所想的那样,无法治疗,积极配合医生,按时进行透析治疗,就可以缓解症状,生存下去。可以列举成功案例的方式来鼓励患者,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其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尽量安排护理技术精湛的护理人员来负责工作,因为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病情十分严重,护士常常陪伴病人走完生命中最后一段路程,技术精湛的护士进行护理,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的信赖,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护士优质的护理而有所提高。

1.2.3 和病人家属建立起友谊的桥梁 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关系,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巨大,不但要面对了患者随时离开自己的可能,还要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严重,治疗时需要巨额的医疗费,对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而患者自身也感觉到愧疚,若是家属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家属不给予精神上的支持,患者很难坚持下去[2]。此时,护理人员和与患者家属保持好联系,让家属了解家属的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大部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多是家属所造成,因此,在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不但要重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还需要重视与患者的关系。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家属保持良好的关系,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在交谈过程中,注意语气,采用热情的态度进行交谈,对存在经济困难的家庭,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家属的倾诉,学会换位思考,对家属表示理解,在交谈过程中安慰患者的家属,说话语言不可对家属造成刺激,赢得患者家属的信任,这样才可让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对家属存在的困难表示理解与同情,家属信任护理人员之后,会主动积极参与护理工作,听从护理人员的指导,与护理人员共同对患者进行护理[3]。在护理中,家属与护理人员共同为患者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人性化护理,例如,在患者的病房中安装温馨的窗帘,营造温暖的感觉,在病房中安装饮水机、微波炉等,方便使用,让患者感觉像在家里一样。

1.2.4 不同心理问题患者的护理方法 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常常存在各种负面心理,例如焦虑,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严重,患者需要在透析治疗中维持自己的生命,不仅感受到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还存在恐惧感,焦虑心理必然存在,当患者产生焦虑心理时,护理人员可向患者讲述治疗的方法,并通过讲述成功案例的方式来树立患者的信心,消除患者心中的恐惧[4]。其次,患者还产生抑郁心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长期处于治疗的过程中,与外界接触比较少,甚至是已经远离了亲朋好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参予任何社交活动,时间一长则会出现抑郁。此时,护理人员要与家属相互合作,与患者聊天、沟通,家属鼓励身边的亲朋好友来医院探望患者,避免患者产生被抛弃的心理,在治疗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情况,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参与一些户外活动与户外康复锻炼,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消除患者的抑郁心理。另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还会出现依赖心理,主要原因是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行动不方便,大部分时间是由护理人员或者是家属照顾,时间一长,患者便习惯于别人照顾,存在自己无法生活自理的错误思想,从而产生依赖心理。此时,护理人员要开导患者,让患者积极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鼓励患者不要对治疗失去信心,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对疾病有帮助,或者是在家属的协助下去完成一些生活琐事,例如吃饭、梳头、穿衣服等,患者可以自己完成这些事之后,感觉自己可以减少家人的负担,对生活由充满了希望。

1.3 观察指标

使用症状自评表即SCL-90对患者的心理情况作测评,此表有90个症状,对每一个症状进行分级,分为5级,计算出总分,总分的高低表示患者病情的轻重,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均在患者入院前与护理之后进行测评,分析问卷数据。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7.0为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

2 结果

经过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消极的情绪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负性心理均得有一定的改善。在SCL-90评分上,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篇6

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当今是社会迅速变化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生活,大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总会面临包括学习、生活和竞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心理问题非常容易出现。比如:环境、角色变化引发的心理冲突;学习压力造成的焦虑心理;人际关系不良导致的情绪障碍;感情引起的心境困扰;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等等[1]。心理韧性差的学生缺乏主动适应和自我调整能力,往往产生自卑、抑郁、焦虑、人格障碍等多种心理健康问题。而心理韧性强的学生则能够积极地获取各种社会支持,灵活地处理各种压力。大学生心理韧性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正确理解其内涵,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发展与提升,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2.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

心理韧性,国内也翻译为“心理弹性”、“复原力”或“ 抗逆力”。 早在20 世纪50 年代,Werner及其同事就对夏威夷Kauai 岛上的200 名高危儿童进行长达32 年的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尽管这些儿童在2 岁以前经历了诸如母亲围产期、压力、贫困、家庭组织涣散和父母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等不利因素,仍然有72 名儿童发展良好,至少没有出现心理疾患和行为问题[2]。这一心理弹性发展现象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虽然研究尚不完善,但是其发展已经延伸到大学生、老年人、灾后心理重建等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心理韧性是能够在压力情景与生理疾病或心理困扰之间起缓冲作用的个体特质或能力,意味着个人在生活压力与挫折经历中的一种反弹能力,其结果是克服困境、恢复良好适应的功能或行为结果。

实践和研究均表明,心理韧性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个体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和发展以提高自己的心理韧性水平[3]。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有助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的适应系统,从而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在支持体系。

3.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策略

3.1促进个体内在积极心理素质的提高 积极的心理素质与高心理韧性密切相关,关注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感、自我效能感、内部控制倾向、积极归因等都将直接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一方面应积极参加诸如参与式学习、社团等有意义活动,发展自己良好的沟通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另一方面应寻找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获取高的学业成绩,这两方面都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心理韧性水平,让大学生看到自身力量的强大,从而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3.2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影响着孩子得到的支持和关注的程度,在大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温暖的家庭氛围、融洽的家庭关系、父母的关爱和支持等均是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高亲密性的家庭、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沟通的家庭,能为孩子营造出一种和谐安全的家庭氛围,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信任感与安全感,形成了孩子的高心理韧性素质,使孩子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能更好的战胜压力、走出逆境。

3.3学校应提供积极的外部支持 外部支持是心理弹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是其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积极向上的、包容支持的校园文化及安全的、相互关爱的学校氛围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 可以缓解大学生面临的种种压力,对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战略性的作用。学校应提供更广阔的活动场所和多元化的活动形式,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加强人际交流,提高自我效能感,提升心理韧性水平。学校还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学校心理咨询部门的素质水平,及时有效地为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3.4构建完善的立体社会支持体系 研究表明,健全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关注大学生社会关系的健康发展,构建大学生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面对不利情境的适应性。

总之,大学生在进入新的环境尤其是踏入社会后,各种困难和挫折会接踵而来,而良好的家庭氛围、亲密的同伴友谊、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这些来自于不同方面的社会支持体系的积极关注,都会促进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高。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关系健康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构建大学生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促进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提高,让这个群体能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参考文献:

[1]宋娟,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13-14).

[2]曾守锤,吴华清.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宁波大学学报,2007,(2).

[3]许渭生,心理弹性结构及其要素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

篇7

如何来凝聚人心,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的信心,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目标管理引导人。即学校通过目标管理来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驱力。在制定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学校要对周边环境和教育发展形势、学校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多方面听取不同层面的不同意见,从而形成有特色、适合学校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围绕学校的总体规划,又要分解转化成学校的学年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计划和教职工的个人计划。各层面的目标要具体全面,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制度建设规范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学校必须依靠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学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既要有整体的规范、部门的要求、质量的标准、考核的办法、奖励的依据,还要有个体的职责、小组的评价等等。大到学校的日常工作规范,小到教师语言(普通话)的管理,都应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制度的建立要充分相信和依靠教师,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成为制度的建立者、实施者和维护者。

3、学校文化凝聚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最高精神境界。它是经过管理者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认同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支撑学校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反映着学校的信念和追求,也是学校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优秀的学校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士气、振奋员工的精神,引领学校快速超常规的发展。

二、尊重人是人心经营的核心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学校管理者如果不尊重下级、不礼贤下士,就一定得不到人才。因此,优秀的管理者都懂得尊重下级,对自己的下级谦虚有礼、平等相待,从而赢得人心。

1、尊重下级的人格。美国著名企业家法兰西斯曾说过:“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但你不能用钱买到他对工作的热情、主动、忠诚和奉献。”他的这番话充分证明了作为管理者只有尊重、爱护自己的下级,维护其自尊心,激发其上进心,与他们平等相待、心心相印,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起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下级才可能密切配合上级的管理,逐渐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

2、尊重下级的首创精神。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一要善于尊重、保护下级的首创精神,二要善于听取民意,吸收民智,充分相信和依靠教职员工,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尊重群众的意见,把员工蕴藏的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使得人人能够开动脑筋、个个勇于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意识。

3、关心信任下级。对于有才之士,最好的尊重就是在政治上信任、在工作中大胆任用、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切忌用其人而不信其人、任其职而不给其权、使其能而不解其难。信任下级,就要放手让下级大胆工作,为下级创造条件,使下级能胜任工作,发挥其才能。

三、激励人是人心经营的关键

教职工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人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从而增强自觉努力工作的责任感。

篇8

0前言

人、车、路、环境是构成道路交通的4大要素,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在人的因素中除机动车驾驶员外,还有行人、乘客、骑自行车者。目前国内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文献,大部分焦点均着重于探讨驾驶人道路交通行为和交通事故现场的肇事原因分析,对于行人交通行为的研究很少。

由交通事故的分析可知,由于行人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大。例如某市2005年共发生涉及到行人的重大交通事故有20起,因行人过错导致的交通事故有巧起。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研究的数据也表明国内80%的人员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本身违规争道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行人“挺而走险”、“奋不顾身”的呢?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思路,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来分析行人交通失范行为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解受访者对于行人违规行为的看法,本研究结合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统计结果,利用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调查表,调查行人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与违规行为的情况。调查在几个生活小区随机进行,共调查人数100个,其中男性42人,女性58人,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61岁。问卷调查表采用7分制,以1分表示非常不可能,4分表示一般,7分表示非常可能。若受访者得分介于5一7之间,表示对于行人违规行为有较高的倾向;若得分为4,则为普通;若得分介于1一3之间,则表示对于行人违规行为有较低的倾向。

1 .1态度

由结果信念b与结果评价。构成,即

态度调查表见表1,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其中间值的比例也有35.1%;而在安全、舒服、好的感受方面,大部分持较负面的看法,平均值也在4以下,尤其有7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不安全的。

结果信念与结果评价见表2。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的情况依次是:比较方便(5.45)、节省时间(5.17)、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5.07),而对于会妨碍驾驶人、会制造交通问题、会对自身造成危险认识不足。受访者结果信念中“会遇到警察的”的分值为4.76,说明我国交通部门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力度,而结果评价中“会遇到警察的”分值为2.95,说明群众存在侥幸心理。

1.2主观规范

由规范信念(nb)与顺从动机(mc)构成,即

表3为主观规范调查表。结果显示,对受访者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有65.0%不赞同受访者行使违规行为,而也有56.2%的受访者会顺从或是认同这些重要个人或团体的意见。两个问项平均值也在中间值4以下,也就代表了受访者认为在大部分的社会规范中,行使违规行为会被认为是不应该的。

表4为规范信念与顺从动机指标统计表。从规范信念来看,除了朋友(同学)以外的重要个人或团体,皆不认同行人违规行为,其中交通罚责、警察、学校教育(老师)、父母最不能认同。从顺从动机来看,受访者愿意顺从警察与交通罚责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父母和男女朋友。有趣的是,虽然朋友(同学)较不会约束违规行为的发生,但受访者对于是否要从事违规行为,还是会听从朋友的意见(4.56),其比例甚至高于学校教育(4.48)。

1.3认知行为控制

由控制信念(cb)与知觉强度(PP)构成,即

表5为认知行为控制调查表。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80.8% ,67.2%的人认为自身很容易与很可能会从事违规行为,有45.0%认为促使其行使违规行为的因素很多,但是有56%的受访者表示控制自己不违规是不困难的,说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的。

表6为控制信念与知觉强度指标结果。由控制信念指标平均值来说,非常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为了赶时间(5.89)、附近无来车(5.68)、停等红灯时间太长(5.39)、其他行人违规(4.66)、自己情绪不佳(4.43)。而非常不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附近有警察(2.01)、伴随孩童同行(2.56)、自身行动缓慢(2.82)、光线昏暗(3.10)、车流量相当高(3.21)、道路湿滑(3.25)、下雨(3.35)。

由知觉强度指标的平均值看,对违规行为有促进性或阻碍性的控制信念,其对受访者的影响也是呈现相当高的状态。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附近有警察(5.75)、为了赶时间(5.48)、附近无来车(4.98),车流量相当高(4.87)、停等红灯时间太长(4.84)。

1.4违规行为意向与违规行为

行为意向问项结果见表7。由表中可以得知,有超过5成的受访者表示在以后的行人行为中,会有可能尝试从事违规行为,而有40.2%表示若违规行为有可能实现,会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受访者表示实际有需要行使违规行为的比例超过5成,说明我国目前的行人交通设施存在着不完善与不合理的地方。

违规行为调查结果见表8。结果显示受访者自我失误导致的违规行为是:穿越道路时与其他行人交谈(4.15)、设有人行道的,不在人行道行走(3.01),穿越道路前不会先停于人行道边线(2.67)、横穿马路并未注意左右来车(2.26)、在道路上嬉戏、奔跑(2.17),这说明民众对步行交通的风险意识不足,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民众认为机动车不敢撞行人,因此可以通过交通安全与风险意识教育,减少上述失误行为的发生。而“路口设有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道,但穿越时并未使用这些设施(3.71)、在未划定人行道的道路上不靠边行走(3.65)、在禁止穿越时(如行人信号为红色、在缓慢移动的机动车之间),穿越道路(2.45)、不依规定,擅自穿越车道(2.36)”等违规行为说明城市行人交通设施的布局不完善和不合理。

2模式建构与模式验证

2.1模式建构

在本文中,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为“因”,即为解释变量,而行为意向与行为则为“果”,即潜在变量。ABl一AB4为态度的观察变量;SN1,SN2为主观规范的观察变量;PBC1一PBC4为认知行为控制的观察变量;BI1一BI3为行为意向的观察变量,vbl一vb7为违规行为的观察变量。违规行为意向模式如图1所示,圆形代表潜在变量,方形代表观察变量,箭头则表示因果关系。结构模式图中代表潜在自变量i(解释变量)与潜在自变量J的关系; 代表潜在自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相依变量)的关系;民代表潜在应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的关系; 代表观察自变量i与潜在自变量J的关系; 代表观察应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的关系。通过线性结构关系模式LISREL联立结构方程式与衡量方程式,利用LISREL , AMOS等软件求出各个参数。

2.2模式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通过LISREL软件计算上述参数,按照潜在变量的组成信度、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估计参数的显著水平、卡方自由度比等评估指标对模型进行验证。经过计算和模型的逐步验证,最后得到的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如图2。其中AB2,PBC2,PBC3,vb3,vb6,vb7几项的残差值较大,对模型的解释能力弱,予以去除。

由图2得到下列结论:(1>态度、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着显著影响且为正相关;(2)主观规范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显著影响但为负相关;(3)违规行为意向对行人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著影响且为正相关;(4)认知行为控制不仅能影响违规行为意向,也对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著影响且为正相关。从结构模式可以发现,认知行为控制为影响违规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子,其路径系数为0.60,态度影响力仅为0.16,主观规范对于违规行为意向上为负相关,也就是主观规范是唯一能制约行为降低其违规意向的价值观。

3结论

(1)加强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大力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提倡良好的交通文化,改善群众对违规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

篇9

    2护理

    2.1 焦虑型,多数病人年龄在60岁以下,由于生活工作紧张,突然发病,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生活的突然改变,出现紧张、担心、疑虑、求医心切。我们采取主动介绍医院环境,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征求病人的需求,帮助病人联系各项检查,使病人焦虑情绪放松安心住院。根据病人接受能力与之探讨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使病人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征求病人意见,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失语的病人出现的焦急,要帮助其适应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如笔录,手势,询问等方法,护士要主动并且细心耐心,态度和蔼,满足病人生活要求,降低焦虑程度,帮助病人制定语言康复计划,定时进行练习,鼓励病人大胆发言,读报,树立信心。

    2.2 抑郁型:女性较多,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对生活失去信心,压抑自己的情感,产生被生活遗弃的心理,出现喜怒无常。我们针对其特点,首先要树立自信心。曾有一位女病人脑血栓后出现偏瘫失语,整日泪流满面,家属对她很关心,但病人情绪低落,我们一面开导病人,一边讲解疾病护理的知识,教其恢复肢体功能的方法。让患相同疾病的正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现身说法,病人看到了希望很快振作起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练使肌力恢复较快。另一女病人不慎出现了尿床,觉得尴尬痛苦的哭了,我们立即为她更换了床单并且安慰病人不要难过,并用屏风遮挡满足病人的自尊心的需要,避免使用容易产生刺激性的语言,病人情绪很快稳定,对于内心抑郁的病人,感情不能控制时,我们不是一味的劝解,而是守在病人床边采取倾听,病人提供生活护理。保护其安全,不勉强其作事,让其发泄心中的苦闷,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情绪稳定后征得病人的同意后再做各项治疗护理,重视家属的作用,在病人情绪不稳定时适当放宽探视要求,允许家属陪护,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感情交流,可使病人获得慰藉,减轻孤独感。增加安全感受利于疾病的恢复。

    2.3 乐观型:60岁以上病人偏多,部分病人能认识自身疾病,只需医护人员给予一定的指导,病情会得到好转和控制。另一部分盲目乐观者,没有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给疾病治疗和护理带来影响。在急性期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护士除密切观察病情外,要把脑血管病的危害性和危险因素向病人及家属讲明,引起病人重视从而改变对疾病的认识,听从医生和护士的安排,积极配合治疗,遵照医护人员指导,进行功能锻练,达到早治疗早恢复的目的。

篇10

Acute arachnoidea the cavity will bleed the pati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ng feng Yuan Yonghui

Abstract:Under the arachnoidea the cavity hemorrhage is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cute disease,its morbidity acute disease sentiment changes quickly,in hospital time is long,the morbidity age is somewhat low,because should get sick the particularity,its prognosis situation is ill humans mood,the thought takes psychological factor influences and so on the degree to be very big.Because the clinical very many patients in the thought despise,does not comply with medical personnels instruction,has caused the serious consequence.Therefore,in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patients psychological nursing.

Keywords:Under acute arachnoidea cavity hemorrhage Psychology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85-02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神经科急症,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住院时间长,发病年龄偏低,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其预后情况受病人的情绪、思想重视程度等心理因素影响很大。临床中很多病人由于思想上轻视,不遵从医务人员的指导,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56例,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均为本科首次住院病人,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男26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岁。最长住院时间60天,最短30天。5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

2 心理护理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多以急诊入院,护理人员应体谅患者及家属的焦急心情,对他们的心态、情绪要充分理解,不急不躁。对他们的疑问要耐心、仔细地给予解释。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以娴熟的技术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感,保障药物能够及时准确地应用于病人,达到治疗目的。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足。使病人及家属产生信任感,从而建立起最理想的指导-合作或参与型的护患关系。

2.2 帮助病人完成角色转换。该病发病突然,有些意识状态改变不明显,头痛、呕吐等症状也不明显,这就容易造成病人不易接受病人这个角色,从思想上引不起重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病人行为角色缺如。作为护理人员,对新入患者做详细入院宣教,消除其陌生感,一定程度上取得病人信任,然后针对病情,向病人从医学的角度讲明该病的注意事项,特别说明情绪变化及剧烈活动等因素对该病的不利影响,必要时讲一些临床真实事例,以便引起病人及家属的重视。当然,不能只渲染该病的严重性,向其讲明只要配合治疗,按医务人员的指导去做,不会出现严重后果,以防病人背上过去沉重的思想包袱。

篇1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14-0009-04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同时,中小学生日益呈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促使教育部门逐步设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甘肃省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相对南方发达地区较为落后,但甘肃省教育厅非常重视并投入大量经费建设中小学心理咨询室,配套硬件设施,同时组织师资进行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已达到一定规模。如何甄选和培养更优秀的心理健康教师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只有建立标准化任职条件和甄选标准才能解决此问题,因此,构建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模型迫在眉睫。

美国心理学家McClelland于1973年提出胜任力(Competency)的概念,正式标志胜任力研究的开启。胜任力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1]。胜任力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指担任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需要具备的胜任特征的总和,它是针对特定职位表现要求组合起来的一组胜任特征。这些胜任特征是具有层级、能被测量和评估的。胜任力模型可以评判测评对象的素质要求与岗位要求之间的距离,预测判断测评对象的未来发展潜力,可以作为人才甄选和培训的得力助手[2]。

目前使用广泛的研究建构的胜任力模型基本包含两大胜任力:基准胜任力和鉴别胜任力。基准胜任力是最基本要求,是职业能力底线,是完全可以通过培训促进发展成熟的知识和技能。而鉴别胜任力是指那些表现卓越的在岗者的知识、技能及态度等素质要求,这些特征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是取得高绩效的必须条件,是高目标要求。

本研究着眼于探究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胜任力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胜任力模型,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科学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实证依据与标准。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及核检表法建立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模型,共分为五个步骤。

(一)编制胜任力词典

本研究组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研究专家小组,进行深度讨论,参考已有文献资料和胜任力基本词典,编制出“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词典”“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访谈提纲”和“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核检表”。根据胜任特征的影响层级或表现范围等标准,将每个胜任特征划分为五个关键维度,并按照效果的重要性排列。第五行为等级是最高水平,表现为最佳绩效;第三等级是中等水平,描述平均的绩效表现;第一等级是基线水平,描述较低的绩效表现[3]。

(二)选择被试

本研究专家小组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位具体要求、职位内容和期望优秀心理教师胜任特征行为及其工作绩效,确定访谈样本的甄选标准如下:

(1)具备国家人力资源部认证的心理咨询师二级或三级证书;

(2)学校对其心理咨询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认可程度,包括学生的反馈和同僚对其的评估;

(3)接受心理咨询方向的专业培训教育的频率与热情。

在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天水市、酒泉市等地县选取30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满2年及以上者)作为行为事件访谈的对象,绩优组和绩平组分别15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24人;平均任职时间为26个月。

(三)实施行为事件访谈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麦克利兰结合关键事件法和主题统觉法提出来的,思路是检测在具体情境中完成高效任务或低效任务时被试的行为表现和素质状况。具体执行流程是让研究被试回顾阐述在其过往工作经历中的关键事件,包括自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各三至四项,并详细描述当时的思路、方法以及具体执行力。然后研究者依据访谈内容确定高绩效行为和基准行为,对比卓越与表现平平组的行为表现,确定建立胜任力特征及模型[4]。

本研究按照BEI研究思路和流程,首先组织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专家小组深度讨论,然后编制“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访谈提纲”,先选择5名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关键行为事件预防谈。在此基础进行正式研究访谈,并采用双盲设计。录制有效录音共30份。

(四)核检表调查

经本研究中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专家小组的深度讨论和资料文献整理,最终确定胜任力核检表,包括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最需要的20项行为特征和20种人格特征,然后要求访谈对象根据个人的实际工作经历和思考选择同时进行排序。

(五)访谈文本编码

组织研究参与者整理被试的录音资料,然后转换成文字材料,最终形成30份文本资料,字数共计为21539。

(六)分析数据建立胜任力模型

研究者认真分析整理访谈文本中的数据,使用SPSS19.0对中小学心理教师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的访谈内容长度、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特征出现的频次、平均等级分数和最高等级分数进行统计分析,甄别出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的鉴别胜任力和基准胜任力,并结合资料文献建立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模型。

三、结果与分析

(一)访谈长度和字数的比较分析

对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不同绩效组的访谈长度进行t检验,数据如表1所示。

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高绩效组平均访谈长度为1064字,1581.30秒;绩效平常组平均访谈长度为975字,1351.2秒。通过对两组的访谈长度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高绩效组与绩效平常组在此两项比较内容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差异检验比较分析

1.频次差异检验

表2中显示胜任特征的总频次在绩优组和绩平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经统计只有共情能力和责任意识二项能力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两组未出现统计学意义差异的其他胜任特征略),因此使用频次指标并不能很好的区分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的胜任力表现。

2. 平均等级分数差异检验

平均等级分数是指编码中胜任特征等级分数总和与总频次的平均值[3]。比如根据“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词典”,某一样本在“面质能力”上的具体得分是在第1等级出现2次,在第2等级出现3次,在第3等级出现1次,在第4等级出现3次,在第5等级出现1次,这一胜任特征出现的总频次就为10次,平均等级分数则为(1×2+3×2+1×3+3×4+1×5)/(2+1+3+3+1)=2.8分。不同绩效组胜任特征平均等级分数的t检验见下表3。

如表3所示,对平均等级分数进行t检验,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在责任意识、共情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面质能力、价值中立、真诚亲切、敏锐觉察8项胜任特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3.最高等级分数的差异检验

对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文档资料中各项胜任特征的最高等级分数进行t检验,共有 8项胜任特征具有显著差异。

(三)核检表统计结果

使用经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专家小组讨论而编制的“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调查了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60名,让他(她)们从20项行为特征和20项人格特征中选出10种高绩效胜任力特征,并排序。按照胜任特征出现频次及其百分比进行统计见表5。

统计结果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前18项胜任特征中除了在绩优组和绩平组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8项胜任特征外,还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身心和谐、情绪把控力、说服力等10项被认为最重要,出现频次较高。将上述10项胜任特征作为中小学心理教师的共有胜任特征,即基准胜任力模型。

四、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建立

根据对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访谈数据分析所得的结果,筛选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的胜任力特征,统计结果共有八项特征作为鉴别胜任力模型,其中包括责任意识、共情能力、表达能力、倾听能力、面质能力、价值中立、真诚亲切和敏锐觉察。基准胜任力模型由核检表统计结果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十项胜任特征构成,其中包括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身心和谐、情绪把控力、说服力、成就动机、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自省能力、创新能力。最终建立八项鉴别胜任力和十项基准胜任力在内的甘肃省中小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模型。如图1所示。

五、讨论

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是建立在“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胜任力词典”基础之上,一切被认为对高绩效组和绩效平常组的心理健康教师具有鉴别意义的胜任特征都来源于胜任力词典。专家小组结合了甘肃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责和实际工作需要等要素,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确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工作中所需的胜任力特征,形成了“中小学心理教师工作胜任力词典”。并最终确定“西北地区中学心理教师胜任力模型”,为以后甄选和培养优秀心理健康教师建立良好标准,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注:本研究得到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项目(GS[2015]GHBZ033)支持。

参考文献

[1]冯明,尹明鑫. 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229-230.

[2]王家奇,汤舒俊,记凌开. 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J]. 湖南社会科学,2009(5):118-119.

[3]张光鹏,任苒,陈哲娟,等.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岗位胜任力构建与应用[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6):52-56.

篇12

拥抱互联网,紧跟大数据。

2. 做时间的管理人

——“学习与行动”心得体会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珍贵的、稀缺的资源,它不能再生,也不能被储存下来东西,因此必须利用好每一天的时间,利用每天有限的时间完成足量的工作任务。时间管理好的人,是时间的主人,否则就是时间的奴隶。时间管理好的人,应该是一个忙而有序、忙而有效的人。所以自己通过培训和学习,明白了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一定要做一个时间的管理人,能够自由掌控和把握时间,做到得心应手,而不做时间的奴隶,被时间所束缚。

篇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挑战,校园案件也层出不穷。那么学校教育究竟该如何进行已经日益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社会带来的多重挫折与压力下,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在逐渐恶化。但同时还有一个积极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出现了心理问题,相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并没有受到过多的负面影响,他们不仅心理健康,而且综合实力更是出色。也就是说,如果教育者能够从更为科学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专业的指导,那么就有可能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研究目的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过程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学业、发展、交往、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更容易诱发各种心理危机和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且学生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学习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而心理韧性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在面对负性情景时候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本文主要对学校教育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因素。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丰富原有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以此为相关职能部门帮助大学生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韧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建设性意见,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大学生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心理韧性及其作用

心理韧性,起源于物理学的一种概念,原指物体在受到外力的挤压时产生的回弹现象。而后有学者指出生命体具有自我调节与主动适应的能力,而这与物理材料等受到外力后会恢复是不同的作用路径。本研究把心理韧性定义为是人们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情景时的心理耐受力和复原力,是个体面对消极情景时能否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一种能力。它对于大学生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心理韧性能通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间接的预测作用。其次,心理韧性能影响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程度。朱美侠,蔡丹等人研究发现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对未来的期望越乐观。再次,心理韧性的提高可以达到预防心理危机的效果。心理韧性能够降低网络依赖、缓解就业焦虑和学业压力,减少生活事件对个体造成的负性影响。最后,还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大学生遇到困难时越能够激发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寻求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保持积极心态,从而降低挫折心理水平。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学校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查阅学校教育和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明确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概念,了解学校教育中可能会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试图找出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变量,从而为本研究的进一步调查和分析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二)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商丘市的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商丘市某三所高等学校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本量表包含两个方向:个人力方向和支持力方向。其中个人力指大个人应对压力与危险情景的能力,该方向包含三个维度: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而支持力指外界环境为大提供的应对压力与危险的支持,该方向包含两个维度: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该量表共27道题,采用五点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的水平越高。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成功回收28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60份,有效回收率是87%。经检验,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访谈法

从学校的课程结构、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管理方法、作息规律和校园环境等方面对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方式,试图从以上因素着手为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各维度的测量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6.678,p0.05)。且在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个人力方向及其各维度的差异与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在支持力方向的家庭支持维度上,各院校学生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乐观的,处于中等偏上的程度。但是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水平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存在显著差异。且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可以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问卷的结果录入过程中还发现,有少部分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偏低,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教育才能够达到健康水平。

(二)关于学校教育与心理韧性的访谈结果

本研究对各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分别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的学校教育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差异性及规律性。其顺序性体现在大心理韧性的总体水平按照年级呈上升趋势,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韧性最高,低年级的学生最低。其差异性体现在相同年龄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水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尤其是高等学校A和C(F=3.271,p0.05)的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方向出现显著差异。其规律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学校的课程结构越复杂,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其次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越人性化,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最后是校园环境越适宜,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好。

六、讨论与建议

(一)为大学生提供适宜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条件。适宜的校园物质环境对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形成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都是极其有益的。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丰富的教具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成为了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学校应当为学生设置必要的实践场所,如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馆、心理咨询室及体育场。实验室和计算机室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科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学习上的积极认知;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讯,让学生遇到压力和困难的时候可以在书中寻求帮助和共鸣;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安全且安心的心灵成长的环境;舒适的操场和体育馆为大学生提供了适宜的运动场所使大学生在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通过竞技比赛项目促进其心理韧性的发展与提升。精神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一个学校的校训、教风和学风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心理韧性的两个方向———个人力和支持力方向上。好的学风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学习态度,从而对其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学生之间有利于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风气,对学生的支持力也会有积极影响。而好的教风使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及时的科学的引导,为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添加助力。

(二)设置丰富且合理的课程结构,使用新型教学方式

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相同阶段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学生看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课程结构的设置有很大不同。如某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竞争与合作获得了心理韧性的发展。而另一所高级中学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体育课程的作用,体育课常被理论课教师霸占,即便要上也仅限于跑步和做操,体育课程形同虚设。因此建议学校调整课程结构,除了设置必要的专业课程、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外,增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掌握更多科学的信息与方法,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心理韧性的提高。除了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学校还应当鼓励教师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小组研讨汇报———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结果,结果最科学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而结果最不理想的小组需要受到“惩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学生通过竞争和团结协作,获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为大学生提供雄厚的师资,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