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路信息化管理

公路信息化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24: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路信息化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公路信息化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1、 通行收费系统现状――统一的联网收费系统基本建立

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一般以省为单位组织建设,因此在收费管理方面也形成了省结算中心、某路段结算中心和收费站的三级联网管理模式,其中收费站是收费第一线,收费站中以人工半自动收费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则会补充有ETC自动收费等不停车收费方式。在收费时,以可多次使用的IC磁卡作为车辆通行凭证,高速公路入口设置人工发卡和ETC自动发卡车道,供司乘人员领取IC磁卡,出口结算时按照车辆类别和行驶公里数作为收费依据。无论是人工发卡收费还是ETC自助取卡缴费,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上做到了在省级范围内的统一联网收费,目前正在试点省际之间的ETC联网收费,比如京沈高速、京津冀高速圈等。总之,这种在出口统一结算的联网式管理方式,极大的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节省了司乘人员的时间。

2、通信传输系统现状――通信传输专网专用

高速公路的通信传输系统一般也是以省为单位进行建设。以我省为例,河南省的高速公路通信通过我省通讯主干网来传输,由移动通信设备、紧急通讯设备、数字程控交换设备、综合业务服务、应急电源等设备组成。通过通信传输系统,可以为全省范围内的高速公路管理方提供电话话务服务、提供高速公路路况的数据与实时图像、提供省内的办公平台、电视电话会议通信通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

3、安全监控系统现状――监控调度体系基本建成

高速公路的路况、安全监控室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重中之重,高速公路的安全监控系统一般有高速公路路上的数据采集、传输、显示和设备以及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的数据采集、传输、显示和设备两套设备组成一个完整体系。通过安装在高速公路网数量众多的监控摄像设备,可以充分了解到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量、车辆行驶速度、车道使用率,这可以为高速公路的通行匝道控制提供依据,而气温、风力和路面积雪、积水和能见度等则可以为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的提供数据,摄像头等则可以实时的了解到桥梁、隧道和重要路段的通行状况和安全状况。

4、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现状――处于建立系统的起步阶段

高速公路的综合信息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新内容,主要包括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管理、路政信息的管理、路况信息的、客户呼叫服务中心的建设、道路养护系统等内容,作为新生的综合性管理系统,我国告诉公路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只是刚刚设计好了雏形,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补充。

二、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延伸、网络化发展、社会需求提高,给高速公路高效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速公路的营运管理愈来愈依赖于信息技术作支撑,以达到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联网收费、联网监控,搭建区域管理模式,提高社会信息服务水平之目的。 由建设阶段向精细化管理阶段发展。然而高速公路的信息化之路还任重道远,由于历史原因,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统一的数据集:缺乏统一字段格式、元数据集、描述语言及格式,相同数据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中无法读取、识别,造成了极大数据冗余和浪费。

2、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存在基于B/S结构、C/S结构、B/S和C/S混合结构,数据基于数据库、文本、数据流,语言有V C++、VB、XML,内部层级有集中式、分布式、层次式,耦合程度有紧耦合、松耦合等,客观上加大了信息共享的难度。

3、信息共享程度低:由于上述原因,数据在收费、监控以及养护、路政、规划发展、计划统计、财务、办公、信息服务等业务系统之间数据流转程度低。造成各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单个系统信息不全,整个系统信息冗余,无法充分发挥信息价值。信息系统对管理贡献程度低:由于没有很好把握管理需求,业务管理没有实现电子化、流程化,没有把管理流程嵌入信息系统,管理对系统依赖性不强,因而信息系统无法为营运管理发挥支撑作用。

4、缺乏随需应变的技术平台:机电系统等信息系统的设计大多依赖于行政管理体制,其通信网络、系统架构普遍缺乏灵活性,很难适应体制的调整、管理单元的重新划分以及增减,管理需求的变化,升级改造量增大,增加投资,降低信息系统的价值倍增效益。

因而,需要以全新的视觉重构系统,来实现高速公路信息系统数据集成、业务集成,实现业务的电子化、流程化,整合信息,优化业务,形成高速公路综合化的信息系统

三、推进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的对策建议

1、树立整体观念,助推高速公路信息化

通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高速公路网。这种高速路网的完整性就要求对它的管理也要统一,高效。目前我国以省为单位的高速公路建设原则,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速路网的统一管理和功能发挥,也对高速路网的指挥协调带来壁垒,同时也由于缺少统一指挥调度平台,无法实现国家层次上的高速公路路况检测预警。因此,接下来的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应该打破各省分管的路段限制,从整个高速公路路网的角度进行系统的管理体制设计,注重信息的交互共享和传递反馈,在信息全路网可视、可测和可控的基础上才能构建能满足高速公路进一步发展的蓝图。

2、夯实基础,重视基础信息保障

随着高速公路信息化的发展,高速公路管理中需要的信息越来越多,所要采集的信息也越来越细致,因此各个方面的数据提供就成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因此在推进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信息的标准化,使信息的交互分享更为便捷,从而发挥信息整体的功效。

3、以点带面,培育高速公路信息产业

高速公路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一大批的设备、技术。因此就需要我们来扶持培育一批高速公路信息建设和设计企业。今后在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发展当中,要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制订。要通过统一标准、规模应用等措施为新技术、新产品的产业化提供市场。

4、建立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

信息反馈是指及时发现计划和决策执行中的偏差,并且对组织进行有效地控制和调节,如果对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反应迟钝,在造成较大失误之后才发现,这样就会给工作带来损失。因此,组织必须把管理中的追踪检查、监督和反馈摆在重要地位,严格规定监督反馈制度,定期对各种数据、信息作深入地分析,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快速而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

5、加强人才建设,注重对外交流

高速公路信息化体系的建设、维护和使用都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只有加强高速公路系统掌握信息化技能的人才的建设,才能保障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稳中求进。另外,注重为目前高速公路管理团队提供对外交流的机会,培养高速公路管理系统团队的信息化技术的掌握水平,不但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对于提高团队整体的综合素质也十分有益。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在不断增速,高速公路管理的工作范围在不断扩大,管理的程度也在不断细化。因此,提高对高速公路管理工作的质量,使其与高速公路和社会需求的提高保持同步,是摆在高速公路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且必要的任务。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就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所以此时将数字信息化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就非常适宜。

参考文献

篇2

一、公路运输经济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信息化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完善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因为实施物流信息化后,运输车辆的空驶率能够降低,能源消耗会降低,同时还能缓解交通运输拥堵,这些都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标志。以信息化管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

2、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个基本途径

有资料统计表明,在 2012 年社会物流的总费用达到了将近十万亿元,但运输费用就占了其中一半左右。所以公路运输经济实施信息化管理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一个基本途径。

3、信息化管理是建设综合通运输体系的一个必然要求

当下信息化管理是公路运输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随着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不断的创新改革,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些基建设施逐步得到了完善,这也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去整合各种交通信息资源。所以说信息化管理是建设综合通运输体系的一个必然要求。

二、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发挥的关键作用

1、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公路运输行业的服务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服务水平的需求有了更高的期待值。所以就要求我们在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也要有相应高质量的服务。公路运输行业是服务型的行业,主要就是根据客户的要求,把客户指定的物品运输到特定的地方,然后收取一部分的费用。现在公路运输行业受当前市场竞争影响变得日益激烈,如果想让自己市场份额更多,就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实施信息化管理。

2、企业资源能通过信息化管理得到优化配置

信息化管理能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这些信息被企业掌握了以后,企业就能够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制定可行性计划,使得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企业有必要统计不同的生产周期的发展状况,这样就能分析企业不同时期的生产状况,对于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控制,以优化资源配置。

3、信息化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公路运输企业通常会面对较多的风险,譬如交通事故、道路损坏天气恶劣等,提前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对公路运输企业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才能降低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害以及可以有效规避风险,而这些运输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来进行收集,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1、制定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

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者系统。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一样,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生各种不同问题,故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科学的评估机制,同时还要对信息管理系统定期进行评估,逐渐完善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化,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2、建立关联式信息化管理网络

目前我国的很多公路运输企业都仅仅只是建立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只去重视运输业务的本身,对其他的问题以及因素不进行考虑。企业应该构建的信息网络与企业经营的战略是具有相关联性的,使得企业在做好本身运输业务的同时,对外界的信息也要编制相关的企业战略。这样才能全面的考虑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否则就不能达到经济发展的最大化效果。

3、设计科学的客户服务体系

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是一项成熟的行业经济的指标,公路运输经济如果想要得到发展,就必须需要尊重客户 ,以客户就是上帝为准则。只有在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客户得到了优质服务,才会选择公路运输。

4、人员素质的提高

要使运输管理真正走上信息化,人员素质的提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处在道路运输市场监管前沿的县区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乡镇交管站,更需要大力提高人员素质,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培养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办公的习惯。当前,虽然不少人员参加了各种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但跟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化对其工作人员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一是要做到“重”。即领导重视。要提高认识,增强信息化建设意识,对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把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培训列入重要议程。二是要做到“奖”。即鼓励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计算机使用技术和网络知识培训,为考试合格者报销学费、书费等相关费用,以激励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要做到“广”。即组织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利用工作之余到有条件的学校进行培训,或邀请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专业人员,由交通运管部门牵头租赁设备和场地进行培训;四要做到“实”。即在培训内容上,要紧密联系实际,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分类培训,详细讲解,让培训人员逐一上机操作,反复上机操作,以达到熟练掌握学以致用;五是要“优”。即首先培养那些业务能力强、事业心强的干部职工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创造性开展各项工作,要把他们充实到各个业务股室和交管站,让他们成为计算机技术的带头人,带动整个单位成员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学习和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可通过招录公务员的途径,引进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以此带动全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当中的必要性,分析了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提出几点关于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篇3

引言

公路系统的交通信息是确定公路是否具有通行能力的关键,也是对公路机电系统使用者计划出行时间和选择线路的决定因素之一,动态、准确的道路网路交通信息是识别道路交通情况、控制交通流以及处理紧急事件等问题的关键。而获得动态的交通信息是一项非常繁琐、系统的工作,在实时准确被保障的基础上,还要公路对机电系统的经济因素加以考虑。

1高速公路机电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组成

信息管理就是综合地利用科技、经济、人文、法律等方法、手段,控制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信息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的使用价值[1]。目前国内公路信息化系统的子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1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控制系统和监视系统的总称,一般来讲其组成部分为收集信息的系统、处理信息的系统、提供以及信息的系统。在其中通过使用监控软件,进一步加强监控系统的智能化、人性化,让所有的设备处于监控状态下,利用处理和分析信息的功能给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让监控的数据便于观察、易于识别,可以有效避免违规收费操作的情况。

1.2收费系统

该系统是让公路保持基本运用的重要保障。使用该系统后,可以以型号、行驶的里程数等对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进行分类收费,收取的所有费用都有账目记录,并统一记录收费的原始数据,尽可能降低财务漏洞出现的频率。收费系统由收费计算机、车道系统、监控系统、内部对讲和安全警报系统组成[2]。目前,国内公路收费系统采用封闭收费的方式,和人工收费相比,这种收费方式比较安全,但是,车辆经过收费站时需要停车进行操作,读卡器以及票据打印的速度直接关系到收费的效率。1.3通信系统实现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是通信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和其他系统进行信息的沟通,对公路的运行和管理非常重要,是使公路经济、通畅、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的关键[3]。它需要对监控系统、收费系统的数据、图形等进行及时的传输,是保障公路系统各部门进行良好沟通的基础,同时还负责公路系统和外部的联系。

2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

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公路机电系统的功能,增长其使用的寿命,不仅需要在系统使用后的运行、管理、维护、维修,从开始建设阶段就要保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保障工程的质量。

2.1规范机电工程项目招标和合同签订

在选择承包商的时候,建设方通常会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利益,甚至会出现建设方为了利益的需要,不经过工程项目招标,直接签订合同[4]。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约束力不足,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有些需要和实际情况根本不符,因此,进行招标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完整,更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根本,在工程控制过程中发挥指导性的作用,同时让工程建设有理论基础。进行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招投标的顺序,不能省略或者跳跃步骤。

2.2把工程监理引入到机电项目中

对机电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工作经验。保障系统建立和顺利使用,重要的方法是在工程中实行专业的监理制度。以国外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的经验和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项目建设单位内部需要有专业的监理人员,同时监理工程师的有无以及监理工程师职能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机电系统项目建设的质量。监理工程师需要对共享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公路机电信息化系统的规模以及施工单位实际的施工能力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尤其是针对系统实际性能的发挥上,可以帮助委托单位把握质量。

2.3加强对机电系统工程的施工以及验收的管理

PDCA循环质量管理的工作把信息管理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让工作存在于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2.3.1计划阶段(Plan)双方完成合同的签订之后,业主和承包商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对系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策划出可行性较高的施工方案;按照合同对施工计划进行总体上的制定,进一步细化、分解工期;在施工阶段为了把握工程进度,也可以出台临时的施工计划。2.3.2实施阶段(Do)委托方可以选派几名技术人员和承包商一起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这样可以对该系统进行深入的了解,学习到更多的关于系统的知识和理论,也可以积累一定的经验,这对以后公路机电系统的管理极为有利[5]。选派的技术人员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要详细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同时笔者建议最好使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样对以后的系统设备、软件维修进行很好的指导,要重点标注出现故障的地方,对出现情况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使用科学的方法给予解决。2.3.3检查阶段(Check)机电系统的检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⑴设备的验收当设备进入指定的地方或者施工单位的仓库之后,承包单位要向委托单位提出设备的验收工作,此时,监理人员、委托方必须到达现场,以合同上设备的列表,对现场的实际设备进行认真的检验工作,同时仔细做好记录[6]。对设备进行验收的内容主要有:检查设备的生产厂家、生产地址、设备的型号,同时对设备的说明书、保修卡、产品的外部包装等进行查看,验收工作要有条不紊地进行,切不可盲目大意,要遵循先验收后安装的工作顺序。⑵系统的验收公路机电系统经过调试进行试运营后,对工程整体进行评价和认可就是对系统整体工程进行验收。对系统进行验收时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必须对机电系统工程的先进性、配套性、有效性以整体的角度进行客观的评价,才能通过现场的验收工作。2.3.4处理阶段(Action)在对设备进行验收的过程中要是发现有问题,要以文件的形式向承包商传达,以便于承包商可以进行解决或者科学地进行改进,同时在文件中还需要标注最终的不合格验收期限。委托方的技术人员要全程跟踪并进行验证,这样才能保证问题可以完美、及时、妥善地解决[7]。如果一些非关键性的问题建设方实在难以解决,委托方要与承包方进行协商,并以文件的方式延长相关设备、软件的质量保证期。

3结语

在公路系统中采用信息化系统,就是技术实践中重要的体现。在公路机电系统中使用信息化技术,使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实现公路全线数据的下达、上传、修改、更新等,设备的管理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管理人员也从繁重的手工作业中解放出来,使用信息化管理的单位进行办公时基本实现了无纸化操作,为实时在线管理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要深入对系统进行研究、探索,使系统的性能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张希亮,燕宇,倪西超.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信息化管理模式[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1,2(12):26-30.

[2]陈吉阳.新时期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信息化的管理和控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2):136-137.

[3]杨晓东.内蒙古东部区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内蒙古大学,2012,4(11):123-124.

[4]王革新.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公路使用性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52.

[5]刘辉.湖南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问题研究[J].湖南大学,2012,2(21):36-39.

篇4

一、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是立足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升公路经济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的透明度与时效性,同时还能提高管理的效率,提升公路运输管理的服务质量。

在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从客户订单开始,涵盖了运输车辆的调配,车辆运输里程的统一管理,所运货物类型与相关的客户档案。信息管理的全面性还为公路运输中的售后投诉等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客户通过电话预约订单,公路运输管理通过输入客户的资源,运输货物的信息与相关的货物运输注意事项生成订单。在这个登记过程中,货物的具体内容与相关信息全部扫入信息中心。而货物在进行包装后,每个货物都将进行扫码操作并指定相关的运输负责人。根据货物的运输要求与运输时效性,对车辆进行调度,在运输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时跟踪其地理位置,及时反馈。送货之后,对于可能产生的投拆问题可以经由整个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进行原因分析与排查,可以提高今后的服务质量,找出提高服务水平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信息的共享与及时的交互对于提高整个公路运输服务质量、提高公路运输客户好评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信息化管理对于公路运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公路运输经济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一)对于资源的优化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信息化管理可以对公路运输公司的资源进行优化,帮助公司全面掌握自身的可调配资源。同时,基于信息的共享作用,公路运输公司还可以快速而全面地获取整个公路运输行业的信息,及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方式。在信息时代掌握了信息就掌握了主动权,公路运输公司可以根据得到的行业信息,如物流情况、公路交通情况、同行业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等立足于自身的发展要求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信息化管理对于公路运输公司来说,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利用信息管理中快速与全面的信息分析公司的经营管理状态。针对公司的运营情况,按阶段进行绩效分析与业绩管理,找出公司经营管理的短板,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关的改善措施。对于公路运输公司而言,及时找到公司的经营问题与管理漏洞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促进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对于经营风险的掌控作用

作为公路运输企业,其所面临的行业风险主要集中在天气与路面状况。举例来说,如我国北方冬季长时间的风雪会造成公路运输的很大不便,不仅影响到公路运输的效率,同时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南方雨水多,公路运输时对于货物的影响作用大,特别是考虑到公路维修所带来的绕路成本,不仅直接影响到运输的时间,造成交货时间延长,同时还会直接增加公路运输的成本。基于此,只有在运输时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风险因素,才能做到风险的有效管理,降低公路运输的成本,提高公路运输企业的经济效益。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收集天气与公路路面信息,同时可以对全国范围内的公路路面情况进行信息统筹。特别是在公路的维修与更新改造方面,信息化管理可以达到实时收集,快速反馈的目标,对于提高公路运输企业的风险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企业进行风险预防与掌控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持。

(三)对服务质量的提升作用

社会的不断进步不仅提高了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也加大了行业竞争的激烈度。要想做大做强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自身经营管理成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提高其公路运输的安全性、提高自身服务的性价比,才能吸引客户、留住客户,扩大自身的业务量。基于此,作为一门服务性行业,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对客户的要求进行全流程的跟踪,在订单生成后,客户与货物之间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达到实时的信息交互。客户不仅可以及时获取货物的位置,同时还可以根据信息的共享,跟踪自己的货物位置。而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与投拆情况,客户也可以经由信息管理系统,找出问题的源头,及时协调,妥善解决,提高了公路运输公路的服务质量。

三、提升公路信息化管理效率的措施

(一)建立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网络

目前,在我国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已经初见成效。而在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的建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空间。企业可以立足于建立关联式信息管理网络,把企业的经营战略相关信息与外界的实时信息进行更新,加快企业对于行业趋势的反馈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以经济最大化为管理原则,针对企业发展整体战略进行信息化管理网络的建成是非常重要的。

(二)优化客户服务体系

对于一个服务性企业来说,建立起一个针对于客户服务的信息网络体系是一个长期而不断完善的工作。只有重视客户,为每一个客户建立其相应的资料与需求档案,才能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的好评度。以客户至上为管理原则,建立与优化客户服务体系,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上,根据不同客户的运输需求与特殊要求进行针对性业务开展,才能不断提高公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质量,为自身企业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

(三)完善评估机制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根据市场与自身企业的经营状态不断去修正与完善评估机制,根据市场需求与产生的问题及时协调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化服务的提升速度,才能跟上时代,引领行业标准。而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个合理而科学的评估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根本,不断完善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自身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的公路运输行业中,信息化管理对于提高公路运输企业服务质量、推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促进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立足于信息化管理基础,以客户为重,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市场信息的反馈速度,加强对于经营管理风险的调控,才能不断提高公路运输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王丽君.公路运输与信息技术管理相关调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1).

[2]屠龙晔.浅谈公路信息化管理[J].现代商业,2011(12).

篇5

公路运输在工作范围和内容中都是比较简单的,操作也非常的灵活,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创新,并创造了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当前网络和信息化十分发达的市场环境中,公路运输管理也需要能够顺应市场的发展,所以在管理中有必要引进信息化管理。

一、公路运输经济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基本途径

在我国物流信息中,运输的费用占比是非常大的,这使很多企业都增加了很大部分的经营成本。有数据表明,有关公路费用在企业的运输成本中大部分都占有50%以上的份额。所以在当代物流发展的基本面上,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加快现代物流的成长,也能够让现代物流的信息共享在网络中,还能够利用信息管理的技术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运输的安全性,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物流的成本,所以信息管理的应用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途径[1]。

2.是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的必要条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管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国针对交通运输不断提出改革方案的同时,需要交通运输业不仅能够完善相应的设备设施,还需要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完善交通网络的目的。这样的情况下,信息管理的方式就能够帮助交通体系完成方案的改革。自信息化管理实施以来,交通体系不仅能够将信息进行远程传送,还能够监督运输中的各个环节,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所以不难看出,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能够让交通体系更加完善。

3.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运输的必要要求

所谓的节约型交通运输指的是在运输过程中,利用信息化管理减少空车运输来往的频率,这样就能够加大车辆的满负荷使用,进而减少耗能和运输成本,所以加快信息化管理建设能够推动交通运输的良性发展。再者,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这种情况就可以利用信息化管理进行监督和协调,当出现交通拥挤的时候,信息化管理就能够进行合理科学的调动车辆使用情况,规避不利的条件,以此达到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节约运输成本。所以信息化建设能够让交通运输成本有效的下降,也能够改善交通运输的现状。

二、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作用

1.信息化管理能够促使资源得到优化

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准时的将信息和运输的数据传到终端系统中,而系统操作的人员就能够及时的得到运输情况和详细的信息,这样就能够依托自身的优势和运输信息的及时性让顾客达到满意的程度,而且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能够让委托方利用电子设备即时的查询运输的路线和详情,让委托方更加放心,这样就加大了委托对相关运输企业的信任,所以信息化管理能够优化企业在运输过程中的配置,以此达到提高市场竞争力,并获得更多的利润[2]。另外,运输企业在不同时期发展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信息化管理能够收集相关发展信息,并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也能够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

2.信息化是解决管理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能够让企业的经营更加透明化、规范化,也能够及时解决运输企业的管理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的流失。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加强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便于企业内部部门及时了解运输的情况,这些都能够保障运输公司能够积极的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信息,同时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3.能够提高公路运输业的服务质量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不断深入到各行各业,让各行各业的服务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还需要让顾客了解到企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在公路运输行业中,物流企业需要按照顾客的要求将物品运输到指定的地点,并收取相应的费用,在运输的过程中,运输企业需要及时的了解货物的情况和运输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公路运输行业竞争非常的激烈,为了能够占领市场的份额,各个企业都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以达到让顾客满意的程度。而信息化管理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公路运输企业的运行速度,也能够及时的获取运输中的各种信息,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及时的处理,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各种损失。而且信息化管理也能够让顾客及时的了解到自己的货物的运行情况,这样便捷的服务也得到了广大顾客的信赖和好评。

4.能够防范企业的经营风险

在公路运输行业运行的过程中,会承担很大的运输风险,而且风险是不可预测的,特别是因为交通路况或是天气、地质方面带来的风险。除了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北方运输行业还经常会遇到风雪,而南方会遇到暴雨台风,夏秋汛期则常遭遇山体塌方、泥石流阻断交通等情况。这些自然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公路运输在遇到这样的问题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大小的事故,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加大了企业运营的风险。自信息化管理进入到运输行业之后,就需要相应的运输管理职能部门及运输企业科学地整合这些信息,并实现运输行业共享,使之能够提前查看运输路段的天气、地质变化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路运输的效率,也能够减少运输中带来的风险成本。所以信息化管理的开展,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便利服务,这样公路运输企业不仅仅提高了自身的服务质量,还提高了自身在顾客眼中的信誉度。

三、结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各行各业都在面临着严峻的竞争考验,特别是公路运输行业,因为很多顾客都需要利用公路运输来达到货物的远程传递,而信息化管理的出现,提升了运输企业的运输效率和管理效能,还能够提高对顾客的服务质量,所以信息化管理的出现能够加快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输中出现的风险。

作者:张苏学 单位:甘南公路管理局

篇6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进入了大规模发展的时期,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怎样才能合理有效的项目投资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管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高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是实现公路工程建设的有效手段。全国各省级公路的造价管理部门都开始引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展造价信息化管理,但是目前我国公路造价管理部门在进行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

一、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必要性

公路工程建设规模大、工程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涉及的材料设备品种繁多,再加上公路工程建设周期长、时间跨度大,不同的编制阶段有着不同的材料价格、物价指数、银行利率、外汇汇率等市场经济要素。想要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进行数据信息统计,进一步确定公路工程项目的投资数额。另一方面,公路工程的建设本身就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工程造价的投资、技术都和国家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造价咨询企业、政府和投资者等多个方面,跨越工程立项和可行性研究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设计预算、实施阶段的验工计价和竣工决算等不同阶段。因此,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范围广、跨度大,做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多方面的管理,根据公路造价阶段的不同进行管理。

当前我国各省级公路交通建设管理部门也都在进行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探索,我国很多省级交通建设造价管理部门都建设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对于公路工程材料价格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并信息,科学合理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此外公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还在造价信息标准化、材料价格信息管理和投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整理。

二、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趋势

(一)工程造价与信息技术结合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范围也不断的扩大,工程造价管理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对于我国公路工程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说,做好造价数据的正确处理至关重要。因此,想要全面提升工程效率、降低成本、降低错误率和提升管理质量,就需要更新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因此,伴随着近些年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技术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做好我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就目前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角度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创新,同时,现阶段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的结合程度仍显得极为不足,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重心应该在于如何利用信息领域已有的技术,结合造价管理自身的特点,使之能更加方便、科学合理的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

(二)建立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最终的目的是为造价管理服务的,而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具体形式就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因此,想要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建一个动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1、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系统

动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价格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动态价格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公路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单项价格信息。第二是工程造价的各种指数指标。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的特点,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和时效性。特别是方便了工程材料的采集环节,利用互联网的便捷能够实现工程价格的快速提交,有效地缩短了采集的周期。在价格数据的处理阶段,通过利用动态价格数据统计与处理软件,提高处理速度。在环节,也应尽量采取网上的方式。使用者同样也采用上网方式查询数据。这样的价格信息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动态的、实时变化的市场信息。

2、公路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首先对各种造价资质进行管理。如造价咨询机构的资质审批、登记、管理,以造价师为卞体的造价从业人员的登记注册、技术培训、网络教育等。例如现已投入运行的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上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系统。其次是对工程造价的过程(投资、设计、招投标、施工)进行管理,具体处理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相应的管理软件有投资评审软件、招投标软件、项日管理软件、造价指数软件等。

3、公路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

工程造价具有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经验和资料的积累非常重要,必须十分重视。该系统首先要求建立工程价格信息库。上述的动态价格历史资料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压缩打包,格式转换等,再拷入数据库保存,供各方查阅。有条件的还能够根据数据进行市场动态的分析和预测。其次就是建立一个工程资料库,通过大量汇聚的数据能够有效的反映本地或本行业建筑工程的发展水平,分项目行业、分工程类别选择确定典型的工程造价实例,经过一定的形式规范处理后,存入统一标准的工程价格信息库。最后要建立造价依据资料库,包括工程造价方而的国家定额、地方定额、专业定额、《全国统一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各地、各行业配套的定额、标准、规范等计价依据资料。

三、结语

开展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是当前建设领域造价管理改革的趋势,我国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公路工程建设标准清单管理和材料价格管理的系统,为有效控制工程投资和强化造价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二、怎样实现公路统计的信息化管理

(一)转变管理观念

加速推进公路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力改造传统的产业,促进产业的信息化,在加速信息化的进程中,以公路的信息化带动工业的发展。积极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文化产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公路统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在促进公路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引进先进的技术。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来推动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目前普遍没有解决好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多数企业对信息技术不了解不重视,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对于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并且很少企业会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经营管理,传统的公路管理经营理念、思想与日益更新的信息化处理不相适应。对于一个公路企业来说,在其加入WTO以后,要在大范围内去开拓经营市场,用以适应市场的运转显得十分重要。公路企业因为网络的日益发展,而实现对信息系统的改造,成功之处不在于公路管理所运用的技术有多先进,主要还是在于企业领导的管理理念有没有发生转变。真正实现公路企业领导观念的转变,是从一场管理模式发生变革。充分实现公路信息化管理,主要就是网络技术与经济相融合的程度。要实现这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必须要投入一定的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有资金,就无法从国际信息网络中获得相关的信息,更不要提广泛学习国际的先进技术和方法。这就需要公路管理的企业敢于注重引进资金,学习国际间的现代公路管理理念,真正提高企业的先进公路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收益。

(二)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工程

为了更好地促进公路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公路的管理与国际间的先进管理水平进行接轨,公路企业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先进的信息管理网络系统,专门用于为公路企业的决策层提供一个组织现代信息机制的体系。现代公路信息来源很广,也日益多样化起来,公路企业要实现这些信息的准确无误,就应该在网络公路管理中采用最先进的数据采集手段,用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准确率将信息及时有效地输送到不同的领域,用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对网络运行实施实时的监控,并进行有效的网络管理。同时电力有关部门也应该运用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来更好地优化管理,从而降低发电时所运用的成本,提高网络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并且在网络管理中运用数据结构分析技术,实现企业的网络共享。一些具体的方法:一是公路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达到公路网络的资源共享。二是经营管理网络化,用电脑来代替人工管理,实时地进行监督管理。三是远程办公智能化,通过网络能够及时处理公路运行期间出现的状况,及时有效地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理。现代公路信息网络管理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全改变了过去公路信息效率低的情况。充分实现公路统计信息网络,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对系统进行整合管理,实现公路数据的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社会化。一个好的公路网络,必须要具备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要准确、及时、可靠。企业根据整个网络公路的发展进程,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一个安全并且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平台。通过各部门进行网络组织,在本企业范围内综合实现信息的共享,不断地对先进技术进行创新,增强公路与公路之间、公路与市场、公路与社会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路管理信息。

(三)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公路的信息化管理程度取决于人才素质的高低,在整个信息化管理体系中,人才始终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公路管理信息化离不开网络,只要人才素质的基础好,管理水平自然就会高。目前一个公路企业的综合信息落后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路管理企业的人才数量不多、并且质量也不是很高,所以建立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当今的重要课题。公路管理要实现信息化,最主要的就是加强人才培养,并且鼓励在职人员进行创新。要充分地优化人才队伍,建立一批安全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并随之建立科学的员工培训制度,使公路企业信息化在实现的过程中更加的规范化与合理化。现代社会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急剧的变化,在对公路管理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必须要使其符合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公路的现状。公路管理的数据必须要不断地求新,公路统计人员更要开拓视野。增强前瞻性、不断提高其战略眼光,形成新的共识。把思想的高度的统一与创新理念结合起来,开辟一条新型的绿色环保生态型公路,加强资源节约型公路的建设。要求公路管理人员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运用科学的公路信息统计方法,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统计,统计要合乎客观规律,通过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才能确保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与此同时也提高了统计效率。

篇8

一、乡村公路的重要意义

乡村公路是广大乡村地区生产生活的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设施,是我国公路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公路总量不断攀升,结构持续优化,管理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附属设施不完善、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等问题。"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推进乡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对乡村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十二五"时期乡村公路建设,提高建设管理能力,既是乡村公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交通运输行业支持乡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天津“十二五”乡村公路的规划实施

天津在“十二五”期间要求全面提升乡村乡镇公路连通率,推进乡村公路提级改造,至“十二五”期末,全市乡村公路里程将达到12200公里,主要通达镇、乡公路实现三级及以上标准,村道实现四级及以上标准,中心城区与11个新城间实现除高速公路以外至少一条一级公路连通,今后郊区县乡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本市乡村公路建设由“十一五”时期的基本实现“良性循环”向“十二五”时期的“提级改造、完善设施”转变。大力提升区县级公路等级,促进区县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乡村公路提级改造工程,完善路网布局;加大乡村公路桥梁改造力度,提高设施安全水平;重点打通镇、乡、村间的“断头路”,提高乡村公路网络化水平和通行能力。

三、乡村公路信息化系统

随着乡村公路里程的逐渐增加,传统的简单人工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日常公路养护的需要,我们必须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对其进行管理。

乡村公路信息化系统主要有三种: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公路基础数据库、乡村公路计划管理系统。

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是集合主干道、县、乡、村道为一体的空间数据库,以电子地图的形式直观反映,库内涵盖了建成验收项目和规划项目,并按不同行政等级、技术等级、路面类型逐层逐色划分,用实虚线分别表示已建成线路和未建成线路,以示区分。该程序的实用性体现在GPS定位调查功能,用计算机连接GPS卫星天线测定一个路段内车辆运动的轨迹,这就是GPS的动态定位原理。与传统方式相比,GPS技术具有快速、准确、受天气和地形影响较小,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等特点。通过GPS外业采集的路线最终形成精确的乡村公路电子地图数据库。

公路基础数据库:基于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所提供的基础数据,在由GPS动态定位形成的电子地图中除包括行政区划、村庄、铁 路及水系等一般信息外,还包括乡村公路信息如: 道路编码、名称、等级、里程、起终点名称等。可由本数据库导出项目名称、项目个数、项目里程、乡镇名称、建制村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基础数据库。

乡村公路计划管理系统:乡村公路补助计划管理系统,凡是列入建设计划的项目必须录入此系统。

由于现在乡村道路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审批期手续复杂,施工期工作量大,日常养护期信息存在误差等诸多问题,就要求我们在上述三种系统的基础上,加以优化整合,形成一套更加完善的乡村公路动态管理与项目核查系统。

(1)乡村公路项目档案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具有案卷操作(包括封卷、拆卷、案卷提交和案卷接收)、综合查询(包括案卷检索和文件检索)、借阅申请等功能。在工程前期,系统为列入计划的乡村公路项目生成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可方便高效的将工程批复、资金到位证明、土地、环境评价、施工图设计批复、招投标、监督手续、施工许可等前期手续录入系统档案,并可通过该系统将相关文件传给各个科室或者县级交通主管部门。

(2)施工动态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平台的动态管理系统,它既能有效地为业主方服务,又能有效地为施工方和监理方的信息交换服务。施工过程中,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与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对整个工程周期所需要的信息共同进行采集,然后在乡村公路项目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由该系统动态的更新乡村公路计划项目信息,并加以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建立起项目施工的信息资源管理,满足施工管理的需要。

系统还能够提供每日进度上报功能,进度填写后可通过网络发送到管理部门,并由系统对各工地上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生成各县进度、全市进度,使管理者一目了然。

(3) 项目核查系统

这一系统是基于已投入使用的公路GPS数据库维护系统进行开发的。项目竣工后,使用搭载GPS卫星天线的汽车,使其在已完工的乡村公路上行驶,系统根据卫星定位出的行车路线在地图上进行二次绘图并进行基本属性录入(基本属性包括:路线起终点、里程、桩号、走向、涉及行政村、所在乡镇等),并与原公路GPS数据库中的初始路线信息进行比对,从而更加准确地确定出路线起终点、里程、桩号、走向、涉及行政村、所在乡镇等信息。

乡村公路信息化管理系统针对乡村公路工程前期、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竣工后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的强大功能,分别实现了项目档案管理、施工动态管理、项目核查管理等,从而全面解决了原始人工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大提升了乡村公路管理水平,实现了乡村公路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参考文献

篇9

当今社会,交通运输事业发展节奏加快,对公路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相应的筑路机械设备应用和管理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当前形势下,必须精准把握筑路机械的实际应用价值,宏观审视其在公路养护中的难点问题,提升公路养护工作成效。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筑路机械应用的重要价值

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提升公路养护维修成效,促进公路养护维修迈向更高层次等具有直接影响,在工程项目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传统公路养护工作中,往往对筑路机械设备的应用和管理关注不足,缺乏科学化与系统化的管理方法,无法全面凸显筑路机械的重要应用价值。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公路养护中筑路机械应用模式与管理方法的创新,在筑路机械应用模式优化,应用系统架构组织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新时期全面提升筑路机械应用成效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活力,实现了筑路机械应用质量与应用效率的改进提升[1]。同时,广大公路养护单位同样在创新筑路机械应用和管理理念,优化筑路机械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研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初步构建形成了专业性强、现代化特征突出的筑路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尽管如此,受主客观等多方面要素影响,当前公路养护中筑路机械管理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筑路机械设备故障呈现出潜在性、多样性等特征,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2筑路机械在公路养护中的管理及应用现状

2.1未能建立健全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在当前公路养护工作中,完善而科学的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于优化筑路机械设备应用成效,制定相应的应用实施方案具有保障作用。纵观当前公路养护工作实际,普遍存在着筑路机械应用管理制度缺失,既有应用管理制度缺乏约束价值等共性问题,无法全面彰显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的全方位价值[2],而科学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更是少之又少,管理方式只是停留在传统模式中。由于筑路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无法从宏观层面明确筑路机械应用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与管理责任,应用管理方式方法比较传统,无形之中增大了机械设备应用管理难度。

2.2现代信息化应用技术手段单一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公路养护工作中筑路机械的应用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筑路机械操作人员在工具与方法选择方面具备了更多选择,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实践表明,部分养护维修工程由于经费比较紧张,未能积极引进现代信息化的筑路机械应用技术,在设备应用、机械维护、价值提升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致使出现筑路机械保养维护不及时、配套功能不完善等一系列衍生问题,成为提升筑路机械设备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阻碍。

2.3筑路机械操作人员综合素养相对不足

在公路养护工作中,筑路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是执行筑路机械管理制度,落实筑路机械管理责任的直接实施者与操作者,其综合素养的高低与筑路机械设备的信息化应用成效密切相关[3]。从当前筑路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实际来看,部分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专业性的应用理论知识,对筑路机械设备应用的基本操作技能不甚熟练,盲目操作、暴力操作、违规操作等问题频发,过度依赖以往应用经验,缺乏统一规范的执行操作标准,既无法取得筑路机械设备的理想应用成果,也无法充分挖掘筑路机械设备应用的深层次价值。

3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3.1建立健全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

根据当前公路养护实际需求,建立健全可操作性强、内涵丰富、具有导向价值的筑路机械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体系,为具体应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基础性保障,确保筑路机械设备的应用始终朝着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在筑路机械应用管理制度制定落实过程中,应注重应用责任的强化落实,以体系化的方式将筑路机械应用管理的目标任务、过程要求、责任义务等固定下来,使筑路机械设备应用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杜绝应用过程中的责任缺失。对既有筑路机械应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将所有不符合公路养护工作实际,不符合现代筑路机械发展趋势与规律的制度予以修订完善,从制度化的层面杜绝导向不明问题[4]。

3.2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筑路机械设备管理系统

信息化技术在提升筑路机械应用成效方面的价值突出,是全面提升与优化筑路机械设备应用效果的关键所在,只有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筑路机械设备管理系统平台,才能为新形势下筑路机械设备价值的充分展现提供可靠平台。一方面,应将信息化理念融入筑路机械设备管理功能,将设备购置发票、使用说明、维修保养要求等进行充分整合,在系统平台中标注筑路机械的保养周期、维修记录、老化程度、报废时间等信息。另一方面,应依托于信息化技术,在公路养护单位内部实现筑路机械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互享,实现在线申请、在线审批、在线监控等功能。此外,还应在养护单位内网等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完成对筑路机械设备应用成效的全方位考核与评价。

3.3提高筑路机械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综合素养

定期由管理人员组织筑路机械操作人员参加信息化专项培训与学习,由业内专业人士为其讲解新形势下公路养护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全面提升筑路机械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5]。将筑路机械操作人员综合技能的提升作为公路养护单位的重要战略,纳入筑路机械应用实施全过程,与时俱进,将现代化、集约化、精细化的筑路机械应用理念转换为提升应用效能的关键推动力。应突出筑路机械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适时组织开展筑路机械应用大比武,挖掘其潜力潜能。

3.4构建基于5G网络的物联网监控系统

随着现代对公路养护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筑路机械设备的运行环境日趋复杂,实施必要的视频监控,实时掌握筑路机械的性能状态极为关键。5G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现筑路机械视频监控功能提供了理想载体与平台,因此有必要搭建基于5G技术的物联网监控系统,实现5G技术与筑路机械应用的深度结合。通过5G技术的应用,优化筑路机械视频画面,提高监控系统清晰度,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筑路机械的实时画面向控制单元进行传输(如图2所示)。通过分析研判筑路机械的各项数据指标,构建直观化、系统化的物联网监控系统模型,提高对各类故障问题处理的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筑路机械管理信息化程度。

4结语

综上所述,受应用模式、机械性能、体系控制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在公路养护工作中,筑路机械的应用实践依旧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阻碍着公路养护事业效能的优化提升。因此,从公路养护事业的客观实际需求出发,从建立健全筑路机械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等多个方面,探讨了筑路机械在公路养护事业中的应用策略,为提高筑路机械实用价值奠定基础,为促进现代公路养护事业迈向更高层次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贾莉.公路机械化施工动态管理信息化系统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2020,11(03):286-288.

[2]李光.大型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及其信息技术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2(05):355-356.

[3]刘畅.基于信息化管理视角下的工程施工设备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1(02):293-295.

篇10

在公路运输管理过程中融入信息化管理,能够快速有效提升公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综合能力,实现针对竞争的运营以及运输方面的信息有效收集与传播,以及实现针对信息的掌握和分析。企业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根据需求出发,明确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优化升级。这样,就能够让企业在有效的条件下,实现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最大化,并能够在这样的经营过程中赚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除此之外,公路运输当中的企业还需要依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在这种阶段调价下形成的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统计,综合分析企业的实际绩效情况,寻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综合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科学性的优化系统。真正意义上进行资源的合理优化,实现企业的综合发展。

2.信息化管理影响下的公路企业运输管理风险管控

与其他行业当中的企业相比较,公路运输行业当中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相对更大,这主要是因为输运很容易受到道路或者是恶劣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公路运输行业尤其会受到大风天气或者是大雪天气的影响。风雪造成的公路运输道路阻塞直接关系到运输的通达与安全。相对于此,南方地区则会受到雨水等季节性的因素影响。公路运输的安全性问题同样突出。除此之外,一旦道路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紧急维修或者是类似情况,车辆就必须绕行,这就会增加运输的成本。公路运输企业想要从根本上规避上述这些风险,或者降低风险因素的出现,就需要针对这样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应对。尽可能的降低出现风险因素的几率。信息化管理当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管控能够令企业更加及时的掌握相关风险因素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分析,降低风险系数,实现公路运输的安全顺畅。

3.信息化管理影响下的企业服务质量效率

现代公路运输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公路运输企业彼此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基于这种情况,企业想要在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赢得行业信誉,只有这样才能够令其自身站稳脚跟。服务质量的提升是公路运输企业服务水平的硬性标准,因此,通过实现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更加及时、安全、准确的进行运输就是关键。采用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当遇到安全问题时,客户也能够在最及时的情况下使用信息管理系统找到问题所在,并实现企业的相关补救措施。

二、实现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

1.构件公路运输管理信息化评估机制体制

在公路运输企业当中,其形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不成熟,相关经验较少,以及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公路运输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件,形成相关的信息化评估机制体制。通过技术人员定期进行系统检测,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公路运输企业当中所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根据发展的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公路运输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意图建立更加有效和完备的系统评估机制体制,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系统的进步与企业的发展,也才能够促进公路运输行业实现信息化建设。

2.构建完善信息化管理运输网络系统

如今,我国的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建立的信息化管理网络都是企业内部的,往往对运输业务本身更加重视,却没有将企业影响因素考虑在内。然而,企业经营战略与运输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公路运输企业要建立起关联性的信息化管理网络,对影响公路运输经济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从而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完善的服务体系形成

客户服务体系的完整性是衡量公路运输企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只有满足了客户的实际需求,提高服务水平,公路运输经济才能够获得真正发展。因此,公路运输企业要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和水平。

篇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流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公路运输因其灵活、操作简单等优势,在物流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取得了不断的进步、突破,其创造的经济价值十分可观。信息化管理因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了其作用,解决了公路运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效提高了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最大化利用资源。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中的有效应用,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管理的积极应用。

1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具有的优势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应用十分广泛,涉及运输车辆、负责人员、客户订单、运输里程、运输货物、投诉反馈以及客户档案,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中的有效应用对于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信息化管理,能够为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的动力。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以下三点优势:(1)优化区域内的资源配置;(2)能够有效降低公路运输经济的运营风险,例如交通风险、天气风险等;(3)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公路运输的服务质量。下面文章对此进行具体的分析。

2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应用十分广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管理为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中的有效应用,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1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公路运输的相关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收集与分析区域范围之内的竞争对手的市场信息、经营状况,从而制定自己的战略计划,集中优势资源,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主动权。此外,公路运输的相关企业可以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按照月度、季度或者是年度的周期,统计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效果以及资源的布局情况,例如实际的收益的增长、投入与产出之比等。通过收集以上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能够明确资源分配的不足,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因此,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构建良性、有序的市场竞争,积极促进企业发展。

2.2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

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公路运输,造成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比较多,如交通风险、天气风险等。具体来说,例如,在我国北方,冬季总是出现风雪交加的天气,恶劣的天气状况会影响公路的运输,导致安全风险、交通风险的产生;而在我国南方,雨季雨水较多,也会影响公路的运输,产生交通风险与安全风险。此外,公路不定期的施工、维修难以避免,绕行可能造成运输距离变长,从而降低了运输的效率,增加了公路运输的成本。综上所述,一些不良因素会影响到公路运输,给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造成一些经营风险。为了有效降低公路运输经济的运营风险,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质量水平,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运用信息化管理,有效减少或规避不良因素造成的经营风险。

2.3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质量

公路运输行业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因此,公路运输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要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水平。目前,对于公路运输的客户而言,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服务质量、安全便捷、运输速度与运输价格。因此,公路运输企业在提高自身竞争力时,服务质量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信息化管理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公路运输的服务质量,使服务质量得到保证。例如,在公路运输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客户可以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追根溯源,发现问题的根源,而且客户可以投诉,获得相应的赔偿,保障了客户的合法权益。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公路运输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为客户提供货物的实时跟踪服务,能够随时查询货物运输情况。因此,信息化管理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公路运输的服务质量。

3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应用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公路运输相关企业必须对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予以重视,审视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且需要不断优化、完善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具体的对策如下。

3.1构建关联式信息化管理网络

现如今,虽然我国许多的公路运输相关企业已具有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网络,但是其在运输业务方面没有引入关联的信息网络,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而未来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是以关联式信息化的管理网络为主导方向,因此,我国公路运输相关企业应引入经营决策需要的信息供给渠道,作为战略部署以及决策的参考,以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3.2设计科学、合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

科学、合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是影响各行各业经济效益一个重要的因素,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一个科学、合理、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因此,公路运输相关企业必须尊重客户,将信息化管理与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对接。例如,可以在设计客户服务体系时,设置一个专门的客户服务中心的界面,与客户进行接洽,并且客户能够在该界面查询信息,从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公路运输的服务质量。

3.3制定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

信息化管理评估机制的制定是完善、优化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础与前提,对促进公路运输经济不断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公路运输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科学、合理地对公路运输经济增长指标进行评估与调研,对公路运输经济增长指标与公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之间存在的联动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积累先进的专业经验,提高公路运输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解决了公路运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效提高了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实现了最大化利用资源,为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信息化管理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管理的积极应用。因此,公路运输业要紧跟现代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规避经营风险,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完善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从而推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探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信息化管理[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9):36.

篇12

一、关于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概述

在公路运输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管理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订单管理、车辆管理、人员管理、距离管理和货物管理等等。当客户传来相关信息,运输企业就要对客户的基本信息做好记录,所需运输的货物及时登记,并对配送和接受货物的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在货物包装过程中,需要进行条码扫描。订单编码以及负责人员要及时确认。在车辆运输的过程中,运输公司要实时掌握车辆相关信息,以便及时回复客户相关信息。一旦出现客户投诉的情况,运输公司需要对整个运输过程的信息记录进行详细查实,还要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案,避免相同或类似问题再次出现。正因为一个客户订单会涉及到诸多管理问题,为了优化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运营过程,在公路运输经济的各个方面的产值创造过程中,都必须拥有信息化管理的参与。

二、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

运输公司通过信息化管理的运用,可以对市场竞争和竞争对手等方面的情况实时掌握,外界信息的完整性,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在详细的外部信息支持下,运输企业可以依此制订科学的市场战略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科学的规划能让企业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并收获更加丰厚的经济回报。在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可以对不同阶段的工作状况进行分析统计,得出企业在各个周期内的业绩成效,并发现企业运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式问题,针对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总之,在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扮演着优化资源配置的角色,在企业发展中发挥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与其他企业不同,公路运输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大,包括道路状况和天气状况的影响等。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风雪天气在冬季常常出现,公路运输面对不同的风雪影响会出现相应的风险;而南方多雨,对公路运输安全同样存在考验。除了天气的客观影响之外,诸如道路维修而带来的绕路运输等,都会带来增添企业运营成本的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需要运输企业实时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对风险及时规避,或把风险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关于道路和天气等方面的突发状况,都需要信息化的管理来进行信息收集,并在这些风险出现之前进行科学防范,为企业运行营造平稳的氛围,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提升公路运输的服务能力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转型的变幻环境下,运输领域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运输企业必须时刻认清自身所具备的有点,才能在市场中收获客户的认可,为公司收获更多高质量的客户。从客户的角度来看,对于运输企业的选择标准,除了运输速度和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考量之外,企业的服务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从行业性质来讲,公路运输属于服务行业,它从事的服务是将客户的物品运输到制定地点,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客户收货更优质的服务。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客户可以从信息化管理体系中获知问题根源,并获取相应的赔偿。此外,在信息化水平更替发展越来越快的时代,客户可以从信息化管理体系中获知货物的运输过程信息,跟踪货物运输状况,这些都是提升公路运输服务能力的重要条件。

三、完善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信息化管理的建议

(一)建立信息管理网络关联系统

当前,我国多数公路运输企业内部都构建了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网络,这种变化体现了企业对于业务发展的重视,但并不能忽视问题的存在。通过对于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研究可以发现,企业建立的信息化管理网络还需要关联,战略相关联是企业在信息化网络构建过程中不能忽视的要点。企业在做好自身运输业务的同时,也要通过内外关联的信息化网络,对内部信息掌握清晰,而市场变化也要迅速适应并积极应对,这对于企业的战略发展至关重要。运输行业是一个互相关联的领域,孤军奋战的企业无法在市场经济的丛林中鹤立鸡群,也很难依靠闭门造车式的运营模式脱颖而出。全面了解运输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是促进企业发展业绩最大化的重要保证。

(二)创建客户服务系统

在服务至上的时代,客户服务系统是发展成熟企业的必要条件,唯有对客户的重视不断加深,企业才能创造出更加优质的服务,进而收获更多的客户青睐,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添砖加瓦。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格局中也是亘古不变的。因此,客户至上是公路运输企业必须秉承的原则,必须按照客户要求来科学统筹运输工作的开展。例如,企业可以在信息管理平台上设立客户专用界面,其中设置完善的客户需求信息与客户需求选项,让客户在平台中指定相关服务。只有从一而终的优质服务,客户才能对运输单位作出相应的选择。因此,创建客户服务系统,是优化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信息化管理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创建完善的评估机制

客户的服务反馈是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最好的评判来源,是完善自身的重要导向。正因为有了科学的评估机制,企业才能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各式问题,公路运输企业要深刻认识到评估体制的重要性,改变那些固步自封和夜郎自大的旧观念,依照信息化发展潮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估体制。只有对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定期评估,结合客户集中反馈的要点,联系企业在相应时段的发展状况,并依此做出不断完善的措施,企业便能够不断优化评估体制,让信息化管理系统日臻完善,为企业发展和客户服务提供更多的动力。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日渐完善的今天,信心化管理对公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推动。在市场经济不断激化的当下,运用信息化来认知市场,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完善企业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必然能够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注入更多活力。

参考文献:

篇13

Key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site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试验室的分类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室从职能角度上分为四大类:承包商工地试验室,监理工地试验室,第三方见证试验检测单位,质量监督试验检测室。承包商试验检测室我们俗称为工地试验室,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负责本标段范围内质量控制,包括各工序、分项、分部的质量验收,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查,为某些工艺提供参考依据。监理工地试验室要对本工程的质量做整体控制,对各标段的工地试验检测室进行管理、检查、指导,对重要材料、进行控制,同时对重要的配合比进行审查、验证。质量监督试验室是代表政府执法,具有强制性,负责本市或本地区的工程整体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同时对监理、工地等试验检测室有一个管理、认可、检查的作用。第三方见证见证试验检测室不直接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管,属于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主要负责对重要材料的质量进行检验,所出示的试验检测数据具有权威性。那么这四种试验检测机构的相互协作、制约构成了一个质量保证体系。试验检测机构的分级管理也映射出对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二、试验室信息化管理

1、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目的

其目的在于用计算机、网络以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提高试验室项目化管理、科学化决策的程度,减轻对管理者个人经验的依靠,科学的安排试验室各项职能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确保和工程项目管理融为一体,体现其公证性。同时提高试验室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水平、扩展试验室的业务领域以及提高试验室的知名度。

2、试验室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试验室是一个环节性的技术部门,要与其它部门进行信息共享。但往往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致使信息交流传递不畅,影响试验室职能的发挥。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工地试验室,由于缺乏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而使得母体中心试验室不能及时获得各工地试验室信息,在不同程度上减弱了对工地试验室的监控。例如,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土场的变换,拌和厂中原材的变化,钢筋加工厂中各种类钢筋的厂家、批号、吨数、进场时间的不断变化,还有一些设计变更,业主或监理文件等等都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的现象,至使试验检测部门存在漏检的隐患。

(2)信息失真、滞后

在实际的工作中,试验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证,一些试验检测室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计算模式和试验报告,不可避免的增大了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和错误。目前大部分试验检测室在试验检测任务的安排上惯用传统的顺序作业方式,不能充分利用设备、时间、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试验数据的及时性。信息的失真和滞后,对于试验室来说是完全失去了其功效。

(3)经验决策

由于试验检测室对施工的监控和指导作用离不开大量的数据分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对数据进行积累,不能够全面的进行纵横方向的趋势预测,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而往往通过一些经验进行决策。目前,工程建设已经进入项目化管理阶段,试验室作为重要环节的技术部门,必须改革试验室传统的做法。单一、片面的数据已经不能适用公路工程现代化管理的需求,动态数据分析系统在试验室中的应用势在必行。例如,对于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目前惯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是,配合比的审批,包括对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以及现场试拌试铺。在大规模的摊铺过程中,鉴于此材料的特性,往往只是现场摊铺后,对其摊铺材料进行力学和体积指标及沥青含量的检测,其实这种质量控制的程序意义并不是很大,尤其在高等级公路中。我们知道,影响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无非就是配合比,原材料以及拌和工艺。如果我们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首先控制原材料,在拌和前通过对材料的检验,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材料的质量作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应该是纵横向的,比如纵向看近期材料的稳定性,横向要注意到由于料源的自然堆放,取料时粒径的变化。对于配合比和拌和工艺,我们可以通过信息的远程时时传递,全方位的对此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制止、解决,杜绝不合格的料源出现在公路上,也要避免不合格的材料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3、试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为配合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开展,推动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标准化、信息化工作进程,交通部了交通行业标准《公路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JT/T 828-2012)(2012-09-01实施)。为保证该标准的实施效果,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要点的通知》(厅质监字[2012]200号)有关要求根据试验室的规模、主要业务范围、以及面向对象的要求等,将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室信息化管理分为两个层面,业务信息平台和监管信息平台。

(1)试验检测室业务信息平台

其主要作用在于规范和系统化试验检测任务的流程,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样品登记、数据处理、图形分析、报告、台帐、帐务、数据上传等流程,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和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等。

在样品管理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来样进行编号和排序,避免人为因素所产生的错号、乱号、重号,同时建立相关数据库,可存储调用信息,加快委托登记的速度,自动打印委托单、样品标识等。当样品接收完毕以后,需要对试验任务进行计划与安排,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系统可自动提醒具有龄期以及要求完成日期的试验项目。同时利用计算机对试验任务计划进行辅助设计,充分利用顺序、平行、流水作业的特点,进行立体式的任务计划安排,确保试验数据的及时性。当试验过程完成最原始的数据采集后,通过计算机对试验数据进行精确计算及图表分析,可最大程度的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数据失真。同时,我们可以将规范规定值,试验允许误差等预设到系统中,对数据的合理性作出正确的判断,确保试验数据的规范及合理。在撰写试验报告的过程中,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在预设好的报告模块上可以自动完成,不仅准确规范,而且缓解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利用计算机对台帐以及帐务进行管理,不仅可自动完成统计,而且快捷、准确及便于查询。

(2)试验检测室监管信息平台

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中心试验室、总监办中心试验室以及监督试验室,对于各工地试验室的管理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地域跨度较大,信息传递不能及时。管理人员较少,其力度相对于较弱,覆盖面较低,不能完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致使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技术资料和实体质量不相符合的现象普遍存在。

随着网路的发展及普及,目前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广域网,实现快捷准确的信息传递以及监管。所谓监管信息平台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网站,它极好地解决了多用户、跨时空共享信息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公司、在家、在工地甚至出差到世界各地都可通过最简单的上网条件进行工程信息管理,而且其信息管理界面与计算机和时空地域无关,管理方式类似普通上网,及其方便。根据需要,我们定期定时将业务信息平台,通过数据库连接池在英特尔网络上,与监管信息平台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数据自动传输和远程控制,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及分析,科学的作出趋势预测,全方位的掌控工程质量。监管方可以通过网页形式实现工程动态、监管动态、文件通知、新闻事件等信息公示,真正实现工程质量动态管理,做到公正高效、科学决策、求真务实。

试验室的对工程质量具有指导性、监控性以及对工程质量进行总体评价和总结。其工作能否正常运作密切关系到建设项目的进度、资金以及质量。而能否正常发挥试验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试验数据的及时性。目前试验设备从过去单一的机械化、人工化逐渐过渡到集成芯片、智能模块,并不断的在寻求发展和创新,试验检测人员的学历、业务素质也都在不断的提高和深化,为了充分发挥试验室的功能,必须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综合的、专业化的、相对独立的、严密的信息管理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