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新能源经济专业

新能源经济专业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02 17:36:5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新能源经济专业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新能源经济专业

篇1

1 飞思卡尔大赛简介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6年开始举办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而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该竞赛是以智能汽车为竞赛平台的多学科专业交叉的创意性科技竞赛,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其指导思想是“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是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的协办方,从2006年首届举办以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不仅得到了各方领导的支持,如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张尧学司长及理工处领导、飞思卡尔公司领导等,也得到了各高校师生的高度评价,已发展成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余所高校广泛参与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2008年第三届被教育部批准列入国家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中9个科技人文竞赛之一,2009年第四届被邀申请列入国家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2010年第四届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列为2010年大学生竞赛资助项目。

 

该竞赛与已举办的教育部4大专业竞赛不同,是以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科技创意性比赛,比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对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培养本科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硕士生从事科学、技术研究能力,培养博士生知识、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竞赛由秘书处为各参赛队提供/购置规定范围内的标准硬、软件平台,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设计、实际制作、整车调试、现场比赛等环节,要求学生组成团队,协同工作,初步体会一个工程性的研究开发项目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

 

竞赛在教育部高教司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的领导下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八届,得到了全国绝大多数设有自动化类、仪器仪表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等专业高校的积极响应,2011年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中,全国共有1900余支队伍参赛,学生超过5700人,而全国因为该项赛事受益的学生超过30000人。

 

在近年来,民办院校对于智能车竞赛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师生通过此项赛事锻炼、学习,并为学院取得了优异成绩,进而提高了民办院校的声誉。

 

2 民办院校师生参与智能车竞赛的优点

 

①学生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涉猎综合多个专业的一个实际应用系统,开阔学习视野,加深对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体会和认识,获得新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学生构建一专多能的平台;②通过理论与实践培训,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和团队合作意识,并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进而缩短研究生阶段的科研适应期;③学生通过参加智能车竞赛的锻炼,可在继续深造和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得到提高;④可以促进民办院校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让民办院校师生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动手操作,应用技能强;⑤在参与此项赛事的过程中,可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3 基于智能车大赛推动民办院校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的具体实施方案

 

在民办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基础验证型实验多、综合设计型实验少的局面,以及各种实验指标教师设计多、学生主动创新及分工合作少,大型实验与课程设计限定条件多、学生自主发挥独立思维余地少的问题。

 

综上所述,经过笔者总结近年来带队参赛的经验和教训,给出基于智能车大赛推动民办院校电类专业教学改革和科技创新的方案。

 

3.1 推进电类专业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紧密融合 在电类专业教学方面: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专业课教学中注重与实践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在电类专业实践方面:适当减少基础理论验证型实验,增加计算机仿真、综合设计型实验,合理配置实验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各种综合课程设计中,增加学生设计实验指标和计算的机会,以该项赛事为依托,提高电类专业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

 

3.2 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利用智能车等大学生竞赛,提高民办院校科技创新活动水平和学生的参与度。可利用科技创新申报一些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项目,通过自行研制适合开设设计性、创新性的综合实验,作为实践活动的设备。让学生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技能,为后续实践、竞赛活动奠定基础。通过这些,可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并结合实践项目跨学科和专业的特点,使学生获得了一专多能的培养的机会,即实现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个性化培养。

 

3.3 通过智能车等大学生竞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依托智能车竞赛以及其他大学生竞赛,面向电类等相关专业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次构建:第一层,面向学院学生开设选修课和讲座,介绍当前科技前沿,培养科技兴趣;第二层,依托学校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选拔学生(已电类专业为主)参加创新训练以及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第三层,主要通过智能小车的研发、制作和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4 组织培训,鼓励学生参加竞赛 在今后可通过整体系统的培训,让学生深入了解竞赛的背景,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去参加竞赛,通过半年的智能车制作、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并获得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机会,最终在竞赛中检验自己的实践成果,寻找差距。

 

4 结语

 

篇2

本文为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项目:立足环保节能建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服务湖南“两型社会”的研究,批准号:2013BZZ173成果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2007年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正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建设“两型社会”出发,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湖南汽车产业的重心。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保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竞争焦点和战略制高点。

1 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设置与“两型社会”发展间存在的问题

随着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导致了高职教育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反映相对滞后。通过调查研究,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方面暴露出如下问题,(1)培养的部分人才滞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2)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3)在专业设置上与区域经济转型脱节。(4)传统的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要求不适应。(5)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技术结构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不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给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要调整优化办学思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紧密对接"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不断促进自身的科学发展,为"两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技能人才缺失的问题逐渐凸显,各地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数量稀少,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得不到重视。因此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及路径,对推动湖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建设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服务湖南“两型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湖南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技能人才的缺失问题,,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产业于2012年增设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也是湖南地区第一家开始此专业的高职院校,学校采取各种措施建设该专业力求最大程度的服务湖南“两型社会”的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高技能人才。

2.1 争取政府支持,优化办学环境

学院将积极争取湖南省政府及省教育厅对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支持,通过政府部门的指导、沟通与协调,调动相关资源优势在发展规划、产业结构、人才需求、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我们指导和政策倾斜,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应用性。同时积极争取对新专业加大财政投入,争取投入每年不少于100万元,重点用于新能源汽车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打造一流的新能源教学实习基地。通过政府协调沟通湖南省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服务企业与我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培育良好的校企合作企业。

2.2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搭建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平台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现有的基础上再重点签约新能源生产、服务企业6—10个,采用理事会制度或董事会制度,实现校中厂、厂中校,实现学校和企业高度融合,将企业岗位需求与岗位标准直接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与企业签订定单培养或定向培养协议书,争取每年实现新能源汽车服务型人才定单培养人数不少于50人。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将生产车间和培训中心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场所。校企共同安排实践教学计划,特别是由企业安排其工程技术人员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由专业技能的培养到就业岗位的过渡,努力缩短课堂与岗位、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更好地达到定向培养目标。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团队

依托汽车学院成立新能源汽车教研室重点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三年内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电器电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新能源汽车商务等专任教师队伍6—8人,。对于新引进的教师要着重体现“三看”原则,一看第一学历专业,二看是否有企业工作经历,三看是否具备“双师”教师资格。做到严格把关,宁缺勿滥,保证人才培养工程质量。同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有来自企业的高级技师,技术总监,有来自行业的高级工程师,高级管理者,企业和行业知名专家。保证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核心课程不少于核心课程总时数的50%。通过努力,力争三年内在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打造新能源汽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4 建设生产性实训中心

加强校内实训中心产业化的步伐,做到生产和实践一体化,将企业的管理的经营理念引入学校,将生产的任务引入课堂,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前校后厂”的实训中心建设模式。真正实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

2.5 积极推进课程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认真分析工作岗位和学习领域,以工作任务、工作项目、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工作流程等作为情景载体,倡导多模式,多途径的课程达成模式的改革,打造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核心课程。

积极推进和鼓励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如采用“模块化教学”、“任务项目趋动法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等教学模式。采用“问题法”、“实践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操作再现法”等等学习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将培养学生素质和高技能应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的新模式,增加顶岗实习和灵活安排顶岗实习,不断改变实习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假期增加到企业锻炼的时间和接触生产一线的机会,同时针对不同的学习时段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增加实习的针对性,使教学真正体现“工学结合”。

2.6 瞄准就业市场需求,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本着就业优先服务于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采用定单培养或定向培养的模式,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着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争取每年定单培养的学生不少于50名。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学生学习期间,将根据市场发展的情况,大力开展就业和创业指导教育,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新能源汽车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思考和积极探索自主创业之路,学院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积极帮助和扶持,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内涵。

鉴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将迎来大的发展,一批新兴的服务企业会不断涌现,我们将在保证重点,服务核心的前提下,积极为人才需求企业实行定向培养的方式,供企业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拓宽就业渠道,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服务,确保学生专业对口就来率在98%以上。

2.7 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之路,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系

学院将在校企合作模式和机制上大胆创新和突破,与企业共同建立董事会,成立校企合作的理事会,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工程和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校中企”、“企中校”。将与企业深度合作当作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同时也应该使企业感受到,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学院的努力给企业带来效益和发展的现实,推进校企合作不断深入,保证人才培养有强大的市场和生命力。学院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鼓励更多的教师走进企业,也鼓励更多的企业走进学校。充实产学研合作教学内容,提升实训教学的档次,改进教学手段,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质量。做好以下几个对接:

1)制度对接 企业先于高职院校接受市场的挑战和检验,优秀企业制度的规范性、有效性、优越性已经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认同。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中必然要进行教学、行政事务管理,也必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其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性,较普通高校更接近市场、更接近企业。因此,我院积极引入企业制度与自身的制度加以揉合和改造,创新制度管理理念,创造出既符合教育规律又适应市场竞争机制的管理制度体系。

2)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和岗位对接 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课程,是学校具体实施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因此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可以通过课程这个教育主要载体和途径来实现与企业对接。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在目前看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深入企业,了解一线企业对课程的需求,进行更为合理的专业设置。

3)校企人员互动对接 教师入企业锻炼。鼓励教师定期深入企业第一线,将下企业锻炼与老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绩效挂钩。选派专业带头人到相关企业进行较长时间顶岗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应用状况,了解企业人才标准,感受企业文化,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学校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的理论指导,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 结语

湖南“两型社会”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做为汽车行业的战略新兴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较快增长态势,高职教育将进入发展模式转变、质量提升和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新阶段。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兴起,不仅有利于解决新能源领域人才匮乏的严重问题,而且对于缓解当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薪酬低的状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以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和提高质量为主题,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引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为主线,以改革和创新体制制度为动力,强化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高职教育的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高职教育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国海,王涓.区域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的机制与策略[J].贵州社会科学,2007.

[2] 郭伟.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下的高职教育[J]. 中国报业,2011.2.

[3] 马树超,范唯高.等职业教育十年发展:为区域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篇3

对于我国图书发行业面临经营方式的改变,新华书店作为我国图书业的代表,首先进行了基层业务员职能的转变。连锁经营不仅需要一流的信息系统与配送系统,而且对公司组织的文化程度,协调能力以及控制手段要求也相对于普通公司较高。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唯有业务员对工作职能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新的经营模式。

一、由组织货源向组织策划市场营销转换

为了能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业务员必须要改变销售方法,传统的组织货源形式并不能带来更多的消费者,而组织策划市场营销更能适应图书市场的发展。所以,业务员的工作职能应从组织货源转变到组织策划市场营销。经过如此一番的变革,选择多了,消费者的消费渠道便会加宽,商家的利润才会提高。

二、由了解市场动态向反馈市场信息转换

了解市场动态做的仅仅是调查产品的走向,而不能长期了解市场的需要,业务员想要掌握市场的发展动态,就要做一个市场信息的反馈,这样才能预知下一季度图书的销售方向。连锁经营前,要求业务人员准确地掌握本地市场特性,熟悉本地区所拥有的恒定的读者群,系统地了解本地区图书市场销售动态,按需订进,销售的好坏取决于业务人员的市场判断能力。连锁经营后,信息系统的高效运用,增强了前、后台以及总部与各连锁店之间的信息互动,提升了总部满足各连锁店需求和主配的能力。业务人员由了解市场动态转换到反馈市场信息的工作中来。其一是结合自身的产业特色和地区差异,为总部主动提供及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其二是要根据总部主配图书的销售情况和库存,及时提供二次补充配货数量和主动添货的品种数量。其三是按读者提供的预订品种数量,及时地向总部上传要货计划,让销售计划能够如期进行,给消费者一个满意的服务。

三、由进货工作向参与管理工作转换

以前,基层业务员往往只是工作人员,而非管理人员,他们负责书店的进货事项。而现在,营销模式的转变使得基层业务人员需要更高的业务能力。连锁经营前,各店的业务员基本上都属于内部科室人员,有一定的管理职能,但不直接参与门市销售管理,这点很可能会使有管理能力的基层业务员不得发挥其自身优势,进而对这项工作不能做到应有的效率,对书店的销售有很大的影响。连锁经营后,传统业务科的进货功能随之取消,业务员也将转变工作职能,开始着手管理各个方面的事物,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点。由于业务员熟悉图书业务流程,对图书的进、销、存、调、退各项工作有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这就要求业务人员由进货工作转换到参与管理的工作中来,借鉴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大对各个业务流程科学化管理的力度;运用先进的管理设备,对连锁店的销售状况、库存结构、销售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为连锁店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发挥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优势,处理好连锁经营机制转换后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业务矛盾,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营销积极性,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从业务员过渡到管理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素质,全面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为连锁经营服务。基层业务员转变工作职能后,地位得到了提高,工作热情也随之上升,工作的效率自然得到提高,这不仅有利于业务员本身,更对书店的营业额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利人而又利己。

经过工作职能的转变,基层业务员的销售业绩得到很大的提升,新华书店的连锁经营才能有效地实行下去。新华书店从传统的营销模式走向新的营销模式,过程有时并不能畅通无阻,这就需要店内的各级员工齐心协力,认真贯彻职能转变的政策,方能使新华书店在图书行业里站稳脚跟,迈向更光明的未来。

参 考 文 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202-02

一、我国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产生的背景

2011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各高校申报设立的140个本科新专业名单。这140个新设置专业全部为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从2011年开始招生。这些新增专业着重培养物联网、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其中一个。该专业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根据联合国与国际能源组织预计,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把常规能源、新能源、节能减排等能源类领域的发展放在优先位置,能源已成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2000年至2020年是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20年之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目标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解决偏远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推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建成水电3亿千瓦、风电3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实现沼气年利用44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形成年替代1000万吨石油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20年,我国需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投资大约2万亿元,从现在到2020年的投资大约1.5万亿元。按照相关部门使用的投资拉动就业推算公式,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对就业的拉动量保持在297~706人之间,均值为474人/亿元来计算,则1.5万亿元可拉动就业岗位711万个。因此“十二五”期间,这一领域的人才需求将呈现大幅上升的势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2011年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是一个以培养新能源合理开发、高效清洁利用为目标的能源类专业,肩负着培养国家能源类紧缺人才的重任[2,3]。

二、天津市高校开设“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目前,天津市从事能源类的企业达到300多家,如天津市风电整机、关键部件和配套企业达到50家,总投资126.45亿元,从业人员24760人,在全国风电行业形成了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据统计,目前,天津市整机生产能力达到5600兆瓦,叶片生产能力为14000支,按三叶片整机计算,可满足4900台整机需要;齿轮箱5400台以上;发电机1500台;控制系统3200台;以树脂为主的叶片材料5.5万吨,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风电成套设备生产制造基地。

天津滨海新区日前也出台了《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在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风电、光伏、绿色二次电池和LED四大产业,计划每年从新区促进经济发展各专项资金中集中8000万元到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各相关功能区结合各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也将集中12亿元,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天津市西青区也计划在张家窝投资25亿元建立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园区。预计天津市在“十二五”期间投资在新能源产业上的资金超过50亿元。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可拉动就业岗位2.37万个,也就是年平均5925个。天津市19所高校中有天津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开设能源动力类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每年的毕业生不足1000人。因此,仅从天津市这一局部区域来说,能源类人才培养和储备严重不足。

三、专业建设的整体目标与思路

在对国内外新能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基于新能源产业特点及企业和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同时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确定了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方案,主要包括建设目标的确立及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可行的教学计划的制订等[4]。

1.建设目标。围绕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类人才的需求,引进先进的教育思想(如认知灵活性理论等),以“3.4.5.6”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本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地开展本专业建设工作。首先是在以“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体系”为专业教学轴心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其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同时优化该专业结构,提升本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加强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联盟和协作机制,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该专业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优势和特色,实现“教育思想先进、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改革领先、师资队伍优化、教学成果优秀”的目标。

2.建设思路与实施方案。①以服务天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围绕天津市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设施农业提升工程,构建具有都市型农业特色的“大农业”(郊区农业+市区绿化环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和绿色能源在“大农业”生产中高效利用工程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互利共赢、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培养适合天津农业和工业领域人才需求的能源类创新性复合型人才。②以“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性复合型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也是培养能源类卓越工程师的前提。为此,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构建以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主体,全科模拟岗位实训贯穿其中,实现专业交叉,融入艺术教育的新型教学体系,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③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为手段。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致用求创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思路,打通基础教学、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瓶颈,构建有机的教学体系和师资交流平台。首先,在重视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教学的知识积累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思路、方向、方法论基础和把握全局者的综合性基础”素质的培养,使基础教学成为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和好奇心的“催化剂”。其次,大力实施“全科模拟工作岗位实训计划”、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无缝隙合作工程,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手段,实现分层次人才培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主要措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岗位的“催熟剂”。

四、总结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高等院校战略性新兴本科专业,其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定必须紧跟新能源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以动态跟踪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创新培养模式,建立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要依据社会和企业需求,专业联系产业,学科对接产业,专业对接职业,积极培养新能源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瑞,王胜辉,高微,王帅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太阳能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初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3):400-402.

[2]任东明.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创新[J].中外能源,2011,(1).

[3]陈学俊.对能源科学与工程发展的若干建议[J].院士与学部,2005,20(6):451-455.

篇5

中图分类号:F127;F2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S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使用也在不断升级,从原始的薪柴,到煤炭、油气等化石能源,再到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始终是人类社会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助推力。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近年来显现出来的传统化石能源随着人类过度使用急剧减少、化石能源的开采、燃烧及冶炼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等负面问题已经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亟待破解的课题。

一、我国新时期新能源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比例达到15%、2030年达到20%。

一是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有丰富的资源量。其中:水电技术开发量为6.6亿千瓦,到“十二五”末只开发了30%;风电技术开发量102亿千瓦,目前已开发量为1.5亿千瓦;截至2016年太阳能发电量662亿千瓦时,占储量的万分之0.16。从数据显示,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低,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是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水电方面,我国对于水电的整体布局,主要是西部地区对于水电新能源的利用较高,水电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带来较大影响,有力的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到2016年,全国水电装机3.3亿千瓦,位居世界首位;风电方面,风力发电是新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及沿海地区风资源都非常丰富,国家九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大多分布在这些地区,2016年我国风电并网装机1.19亿千瓦,我国风电已经连续7年领跑全球;在光伏发电方面,中国已经拥有较为完全的光伏设备制造及光伏发电产业链,整个产业链中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开发系统与光伏组件等设备系统,该条产业链已经占领世界光伏市场。

三是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日趋成熟。水电方面,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300米及以上混凝土双曲拱坝。风电领域,1.2-5兆瓦风机已实现批量生产。在光伏领域,正在依托国家光伏领跑者基地,推动光伏产品先进性指标提升。由此看,我国水电、风电、光伏产业制造能力已经位居世界首位,成为制造强国。

二、对于新时期下我国新能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能源经济产业发展的不够规范

基于产业发展不规范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企业较容易一哄而起,新能源的进入门槛较低,加之我国政府的鼓励政策多,这使得大批量的企业开始积极涌入新能源领域中,这其中掺杂着许多滥竽充数的企业,在市场中难免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或是低价竞争的现象,这使产品的质量被降低,影响到我国企业的自身形象。

(二)对于新能源经济产业的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新能源经济发展方面管理制度上的缺失,严重阻碍着经济产业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电网建设与新能源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现象,不能够对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增加的成本进行及时的传导工作,以及对于电网企业没有较为强制性的要求与监管,正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在新能源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发电设备被闲置的现象。加之风电具有的不稳定性,电源结构不佳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新能源的浪费。

(三)新能源技术基础过于薄弱

对于新能源的发展而言,国内还未能全面掌握核心技术,部分装备的重点的构件还需要进口国外的构件,对于新能源的技术还不能够进行创新,导致这种情况的实际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首先,对于中国而言,把新能源科研力量主要分布在大学或是科研院所,缺乏专业的创新平台做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其次,中国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没有相适应的研发能力,加之没有大型设备供应商,对于有经济规模的企业而言,他们的研究开发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的研究开发不能够相提并论。

三、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促进新能源经济建设

(一)对于新能源经济发展进行制度创新,并完善保障机制

为促进新能源经济建设需要为新能源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制定与之协调的制度体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财政补贴制度进行完善,主要包括用户补贴,投资补贴等,缓解新能源经济产业中投资成本较高的情况,对于新能源经济发展的投资融资制度进行完善,积极争取风险投资资金对于新能源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完善新能源的保障机制,促进其发展。

(二)对于新能源经济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统筹工作

我国需要大力对新能源资源进行评估调研,在做好统筹规划的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地方特色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目标,合理分配好中国的能源,积极促进经济发展的新能源需要明确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思路。

(三)重视新能源的研发工作,创新新技术

首先中国需要加大对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工作,使新能源技术能够为大规模生产提供支持;其次,积极引进先进的国外设备技术,基于引进的基础上经济做好创新工作,使其成为属于中国新能源技术;最后,在社会上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以积极促进新能源科技成果的发展。

四、结语

发展新能源经济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的发展,在资源与经济发展的方面而言,中国已进入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成熟阶段,尽管在目前中国与国外之间新能源技术差距较大,但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新能源经济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字:新能源产业 经济发展 保定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能源日渐短缺,发展新能源经济、走低碳化道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共识。而产业建设作为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织形式,势必受到新能源经济的重要影响。

一、保定新能源建设的现状

2006年,保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发展目标,打造以光伏、风力发电、节能设备等为重点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制造业集群。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社会发展方面,保定全面推进“太阳能之城”建设。2007年,市政府出台了《保定市关于建设“太阳能之城”的实施意见》。通过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居住社区改造等7个方面应用太阳能产品,每年可节电1900万度,有效地减少了碳排放。2008和2009年,保定市被国家科技部分别命名为“国家太阳能综合应用科技示范城市”和“十城万盏”试点城市。而现阶段,保定又制定低碳城市和产业的发展道路,这是在现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新能源产业的再一次深入和发掘。

二、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可行性评估

1、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的优势评估

第一,经济发展政策和相关资金的保驾护航

政策和资金主要来自国际上对于清洁生产的倡导而形成的相关法案和保定市政府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植和大量资金投入。保定市以“中国电谷”为首的新能源产业建设符合和这两点。从2008年被国家发改委授予“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开始,随着省、市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实施,资金投入的持续增加,这些都将成为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

第二,相关经济基础雄厚和技术创新潜力充足。

保定高新区产业集群优势已经显现,这为保定市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创造了巨大优势。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电谷拥有5家国家级、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研院所140 个,取得新能源及相关国家行业标准80 项、科研成果300 多项、专利450 项。目前太阳能、风能及输变电、储能设备制造骨干企业170多家,其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约有36家左右,比例约占全部企业的1/6,这是一个产业能够进行良性发展的黄金比例。

第三,社会和民众的支持

保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在社会范围内运行低碳经济已经得到了社会和民众的支持。保定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清洁生产和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保定民众的共识和共同愿望,这是具备普遍社会基础的前提。

2、保定建设新能源基地的难点解析

第一,区位劣势。

保定市地处京、津、冀三角地带,目前还仅是一个中小城市,其空中和海上交通的便利性很大程度上借助于京、津其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也不如二城市高,市内的公共基础设施也不及二者完备。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在京津冀等地区的投资会当首选京津两地,并且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都被吸收到以上两个地区,制约了我市自身的发展。

第二,技术壁垒。

保定市新能源产业建设,虽然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在新能源技术革命和低碳技术领域内的垄断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低碳产业成本上升、市场发育受阻,已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

第三,专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

在人才资源上,保定市虽拥有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在内的十几所高等院校,但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类型的侧重点而言,大都专业都是文史性质、农业生物和其他理工类学科,这种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远不足以为新能源产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专业技术人才保障。

三、从保定实际出发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保定模式”

保定要想发展自己的经济,就要建立保定独特的发展模式即“保定模式”。“保定模式”就是保定依靠自身的新能源产业为动力推动其他工业做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寻找和发展自己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确保社会良性运行,达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保定模式”的发展之路即走新能源之路,符合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作为新能源产业,依托模式的良好的外部性从而达到带动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革命的目的,是与当下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一致的。

2、建设新能源产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用以转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经济结构的大幅提升。而保定作为中小城市,必须首先与世界经济形势保持一致,与中国经济发展共脉。

3、对保定市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设的展望。

第一,加强政策调节,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支持产业新能源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台一些扶持性财税政策和要素保障政策,支持新型能源项目和产品;同时,也要出台一些限制性政策来制约“高碳”行为,健全奖罚政策,强化激励和约束共同作用。

篇7

1 新疆能源经济的优势

1.1 新疆作为国家能源基地和西进战略桥头堡地理位置优越

新疆煤炭、石油等能量资源丰富,是国家的能源生产基地;同时,新疆地处西北,与中亚、南亚多国接壤,是国家对外能源合作和贸易交易的桥头堡。已建、在建和规划中的能源生产、加工基地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煤电、煤化工、风电、光伏发电等能源基地,能源通道有“西气东输”管道,石油输送管道,“西电东送”电力输送通道,规划中的“巴基斯坦―新疆”铁路运输通道等国家能源运输大动脉。目前,新疆已成为集能源“生产、中转、运输”于一体的国家能源基地。

1.2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统计,新疆地区共有石油远景资源量234 亿吨 、天然气远景资源量13 万亿立方米、煤炭预测资源量2.19 万亿吨 ,分别占全国资源总量的21.5%、23.3% 和38%,均在全国位居第一位[1]。同时,“疆电外送”特高压能源通道的建成,“西气东输”管道、石油运输管道的开通,兰新铁路的改造和二线建设为新疆能源产品向外运输提供了保障[2]。

(1)石油天然气产业。新疆拥有内陆沉积盆地49个,总面积约为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上沉积盆地面积的21%。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哈密盆地;此外,柴窝堡、伊宁、三塘湖、焉耆、库木车里等五个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也非常可观[1]。其中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总量为229亿吨,准噶尔盆地的油气资源总量为106.9亿吨,吐哈盆地的油气资源总量为15.36亿吨。新疆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3]。

(2)煤炭开采及深加工产业。新疆煤炭资源具有煤质好、煤层多、厚度大、埋藏浅、大型及特大型煤田多的特点。全区可划分为三大含煤区,分别是准葛尔―北天山含煤区,西南天山含煤区和塔里木含煤区,含煤区内又分12个煤田和53个煤产地,其中资源量大,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的主要煤田有准东、吐哈、伊犁和库拜煤田[4],这几大煤田煤炭资源占全疆总量95%以上。根据规划,2015年新疆煤炭产能将超过4亿吨,其中外运5000万吨[5]。

同时,以伊犁、准东煤炭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产业链。预计至2015年底,形成煤制尿素260万吨、煤制二甲醚80万吨、煤制天然气600亿立方米、煤制油360万吨、煤制烯烃100万吨、煤制乙二醇100万吨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5]。

(3)电力产业。近年来,新疆电力工业发展迅速,是全国少有的集煤电、风电、光伏发电、电工制造、高压电网建设等优势于一体的区域。电力工业已成为新疆的重点发展领域,电力产业在新疆能源经济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电源基地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疆内新增装机4900万千瓦,2015年总装机规模达到6500万千瓦。电网建设方面,建成覆盖110千伏、220千伏、750千伏电压等级的全疆电网,与西北主电网联网送电的750千伏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已打通,成功实现了新疆电网与全国电网的畅通链接。哈密至郑州的±800千伏项目已于2014年建成运行;准东至重庆,准东至华东的特高压电能输送通道建设也已提上日程。

依靠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电,构建“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愿景。同时兼顾新能源建设,带动风电、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形成煤电、风电、光电共同发展,打包输送的局面,从而快速推进“疆电外送”工程。

2 能源计量需求分析

能源计量工作是加强能耗监测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地能源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技术保障。因此,在新疆能源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能源计量工作也应满足发展的需要。

2.1 石油天然气方面

计量工作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油气集输储运、油气加工以及成品油气销售的全过程。提高计量工作的准确性、稳定性、可靠性对石油天然气产业非常重要。

(1)油气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相关的设备仪器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2)油气资源在集输储过程中,管道、容器及相关监测设备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3)油气资源的加工过程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4)油气资源及其加工产品的贸易交易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

2.2 煤炭开采及加工方面

(1)煤炭开采过程中相关的仪器设备需要计量技术支持;(2)燃煤发电过程中,大量的仪器设备、现场试验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3)煤化工产品的生产和交易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

2.3 电力工业方面

(1)电厂的建设及运行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2)电网的建设及运行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3)电工制造业的发展需要计量技术的支持。

2.4 高耗能行业

能源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如:高耗能行业里的矿产、冶金;基础设施里的公路、铁路、机场、通信等;配套产业里的新材料、新能源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相关专业的计量技术服务需求。

3 结语

能源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计量工作的支持,能源计量工作的有效支持能促进能源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在新疆能源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同步提高计量技术机构在技术服务方面的能力,加强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用一流的能源计量服务支持当地能源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见义,彭苏萍,李建忠等.新疆能源产业发展战略与思考[J].中国能源,2012,34(01).

[2]刘建军.新疆煤炭外运通道规划思路[J].综合运输,2009(10).

[3]康玉柱.新疆油气资源的开发前景分析[J].石油学报,2007(04).

篇8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过去,世界的发展依赖有限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等。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和石油价格的上涨,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求解决方案。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及环境之间的矛盾,新能源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它将成为破解中国乃至世界难题的关键,引领世界跨入强劲增长的新能源经济时代。故而,新能源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基于国家节能减排的压力和新能源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双重驱动下,我国央企电力巨头纷纷加快了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整合的步伐。央企电力巨头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向新能源领域延伸的同时,人们强烈的意识到,推动新能源行业前进的人力资源却捉襟见肘。整个新能源行业,无论是核电、风电、太阳能行业,还是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专业人才的大量缺乏已成为制约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屏障之一。

专题回顾:2007年,华北电力大学成立了国内首个可再生能源学院,但仅开设了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风能与动力工程三个专业。2010年7月,经教育部审批,浙江大学、中南大学、江苏大学等11所高校首次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1年和2012年教育部又先后批准了23所大学开办该专业。截止2012年,经审批国内共有34所大学开设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面对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中具备培养新能源高新技术人才能力的院校却是凤毛麟角,新能源产业的人才储备远落后于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

为推进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提升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与质量,2013年5月19日,“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校本部召开。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济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青岛大学、深圳大学等22所开设了该专业的高校和部分新能源企业,围绕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材建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建设等展开了深入研讨。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就各自在新能源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的实践经验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篇9

传统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能源。传统能源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石油是传统能源国际贸易比重最大的能源之一。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动力,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量大,我国对原油的依赖度超过60%,这就意味着国际石油贸易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拓展石油对外贸易合作,多渠道、多角度的开发石油贸易通道,保证国内石油供应量。

(二)新能源行业国际贸易特点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与传统能源相比,生产规模较小,使用范围狭窄。但随着传统能源消耗日益增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新能源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并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各个国家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和投入,在国际贸易中也进行大量补贴,并且将新能源产业作为“再工业化”的发力点,试图通过新能源国际贸易加快本国新能源战略布局,提高本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

(三)可再生能源行业国际贸易特点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特点是在自然界可以循环再生。据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是目前世界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由于可再生能源对于环境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加大对本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积极的进行国际间的贸易,从而弥补传统能源贸易中的弱势,加速向绿色经济转型。

二、电子商务给我国能源行业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国际贸易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化工、钢铁、石油等重要的能源行业,已经开始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业整合,实现国际贸易往来,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操作平台。电子商务对我国能源行业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了我国能源贸易方式

我国传统的能源贸易方式是以书面文件等形式为主要依据进行贸易方式交流与合作,通过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使我国的能源贸易方式打破了传统的贸易形式。基于网络技术为依托,以虚拟的网络操作平台为贸易交流方式,提高了贸易经济合作效率,加快了我国能源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了我国能源国际贸易管理方式

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技术为依托,为能源贸易提供了丰富准确的信息资源,为我国能源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有力的信息资源,使国际贸易市场变得更加公平健康。另外,通过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可以加强我国能源行业的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使我国的国际贸易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不断的向国家化迈进。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国家开始不断研究和创新贸易方式,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能源行业管理模式的转变,使我国加强对能源出入境管理和税收制度的改革,加大海关对货物稽查的力度,促进我国各项制度健全完善。

(三)为我国能源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业环境下,使得我国传统的贸易手段逐渐被电子商业化所代替,加快了全球化进程,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通过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我国对国际经济、政治、能源等信息的了解,提高了对国际能源贸易环境的预测和评估的科学性,提高了我国能源经济贸易活动的经济利益,为我国的能源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提升我国能源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水平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电子商务,提高能源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全球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我国能源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但由于我国电子商务开展的时间较短,很多企业在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技术水平较低,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因此,应该加大政府对电子商务应用的扶持,定期组织电子商务技术培训和学习,培养一批专业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提高能源行业的人才结构,提高我国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能源行业的国际地位。

(二)加快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因此,必须加大对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对网络资源建设,提高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同时,由于电子商务中的资金流转都是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对跨区域、跨银行的资金划拨、交易等活动的便捷和安全,满足不同区域、不同企业对于金融交易的需求,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金融转账服务。另外,必须加强我国金融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相关的预警机制,保证我国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我国能源行业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三)加快电子商务技术的创新发展

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国际间竞争激烈,想要在国际竞争中突出我国能源行业的优势,提高国际地位,必须加强电子商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的更新换代。根据时展要求,提高我国电子商务技术的先进性,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国际贸易活动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另外,基于电子商务的环境下,由于商业活动一般是通过虚拟网络进行,缺乏对客户的登门拜访,因此,要加强对客户的维护,将行业发展动态及时介绍给客户,让客户了解我国能源行业的最新研发动向。加强对门户网站的建设,及时更新行业新闻和相关的动态,提高我国能源企业的知名度。

篇10

“这些大型能源企业对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投入,它们是目前新能源经济重要的投资主体,也是未来温室气体排放量交易的重要参与者。央企优势资源的发挥,对引入新能源投融资主体,打造中关村雍和园低碳示范园,实现绿色金融的聚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城区区长杨艺文在2009年中关村论坛表示。

利用总部企业聚集、低碳能源央企及投资机构汇聚、产业金融发展迅猛等优势,东城区将打造低碳金融产业功能区,建设低碳经济总部基地。2009年年底东城区政府在“区能源和低碳产业研讨会”也表达了同样的结论。

据悉,东城“绿色行动计划”2010年将完成编订,东城区将推出“区域碳排放标准”,建设“低碳城区”。地处东城的雍和园无疑是最大的受益方。

东城区两会期间,杨艺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低碳城区”概念,东城将推行企业绿色准入标准,以建筑节能为先导,探索合作能源管理等模式,利用跨国合作模式实施低碳示范区项目。

区情决定 布局低碳经济

东城区地处北京中心城区,区内没有工业、农业。区情特点决定了不能发展相关的制造业,这就决定了雍和园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结构优势,但适合聚集支持低碳产业的投融资机构和节能环保高端服务业。截至2008年末,东城区第三产业已占到经济总量的94.7%,位居全市第一。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为其四大主导产业,金融服务业发展尤其迅速。

杨艺文说,雍和园新能源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业呈聚集态势。以国华投资等为代表的100家新能源投资,节能环保服务业已汇聚东城,产业聚集态势初显。

东城区有170多栋商业楼宇。主要污染排放源就是区内越来越密集的办公写字楼宇。东城区金融办负责人介绍,未来东城区将要打造成低碳城区,首先要对楼宇碳排放进行监管,未来将对区内所有写字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统一测算,在此基础上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碳排放较高的楼宇可向低排放企业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一方面鼓励写字楼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同时也将是北京首个碳交易试点城区,对废气资源进行再利用。

杨艺文说,目前我们也正在进行一些市场调查,包括最近我们去了发改委推荐的节能环保服务的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如西门子、法国电力、Intel,来研究寻找实施区域的节能减排的合作伙伴。

搭建平台 聚集低碳产业

“引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我们还尝试要通过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这样的方式,来形成政府、金融机构、节能环保企业和楼宇业主共同投资、共同负责、共同受益的楼宇节能减排的运行和激励机制,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雍和园低碳经济示范园的建设奠定基础。”

杨艺文强调:一是,要发挥央企的资源优势,聚集低碳相关的产业。能源央企总部是东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依托,我们将抓住这个能源央企大规模投资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来引导新能源投资基金的建立、新能源企业总部的引进,来深入了解能源央企对节能减排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需求,采取积极的措施,搭建平台,吸引围绕着央企能源总部的新能源投资和节能环保的发展,来形成相关的低碳产业的聚集。

二是,搭建绿色市场平台,促进要素资源交易。目前我们考虑要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来逐步建设专业的交易平台,这里边主要是要聚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投融资市场交易、技术集成和人力资源市场要素的聚集,为我们低碳经济相关的产品、产权和技术项目的交易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积极引入各类人才及专业研究机构,提供智力资源保障。在整个研究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深深的认识到,人才是我们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支撑,因此当前我们要重点的帮助企业引入低碳城区建设领域的高端科技人才,别是从事碳金融交易的核心人才,从事碳中介的高端市场人才,以及从事碳排放评估和认证的高端人才。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东城区在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过程当中,重点研究把发展低碳经济、绿色金融作为一个总体的目标,研究作这个区域历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布局,研究出台一些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具体的措施,进一步来明确整个区域低碳发展战略。同时要引进高水平的发展机构,推进雍和园的建设,包括监测的标准、分布组织实施。

雍和园将建“碳金融”基地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在创造节能减排环境、建设能源和低碳产业金融功能区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目前,除传统的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业态,产业金融发展非常迅速。这些大型能源企业对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投入。挖掘这些产业资源优势,对于扩大新能源投资力量,提高产业融资功能,建立新能源聚集地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东城区已将东二环金融区定位为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金融产业基地,除了启动区内楼宇碳交易外,东城区将抓住能源央企大举进入低碳产业的有利时机,在东二环沿线形成高端新能源、节能减排产业的聚集效应。通过建设低碳城区营造产业环境,在东城聚集碳金融产业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雍和园低碳金融产业功能区。

截至2008年末,东城区驻区金融机构379家,1997年到2008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增长了八倍,2008年实现增加值113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7.4%。同比增长30.6%,已经成为东城区第一大产业。

“东城的金融业发展要找到自己独特的地位,就是错位发展。西城是总部金融聚集地,海淀是科技金融、朝阳是外资金融。东城区第一是产业金融比较聚集,所以我们要着重发展产业金融,把央企的金融板块聚集到这个地方。”

目前,央企的新能源投资、碳交易的机构都在逐步地往区域聚集,区里面有超过100家节能环保和碳交易方面的企业,为未来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机会,会形成一个产业聚集区。

能源央企恰恰是低碳经济的主要投资人和交易者。雍和园也在传统金融和产业金融的基础上向着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服务业的绿色金融。

篇1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1-0090-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经济发展仍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约束、环境保护的挑战。 “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体摆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碳依赖,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一、低碳产业的内涵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伴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振兴与崛起,形成的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产业发展体系,有其独有的特征。

1.低碳经济特征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通过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等手段,优化或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使经济发展既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又不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低碳产业具有低碳或无碳的特征。

2.节能减排特征

低碳产业是能实现低碳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产业。这些产业既能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高效的生产和生活空间。“低碳经济”的核心任务是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等,其中“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一环。

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特征

低碳产业是低污染或无污染产业,生产过程和所生产的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没有负面影响,拥有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和少污染、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是人类倡导的绿色生产方式。[1](P82)

4.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特征

低碳产业是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工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随着国家鼓励低碳产业发展,诸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产业、自然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等,将能够成为一个地区的未来经济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大和长远影响,在地区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地位。

5.技术的创新性和先导性特征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低碳产业只有技术的创新突破,才能催生、支撑低碳产业的发展。低碳技术的突破将是低碳产业能否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2](P14)低碳时代能源效率的提高,低碳新能源的开发,化石能源的低碳化都需要高技术领域具有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的支撑。

二、红河州低碳产业构建的资源利益分析

红河州作为云南省重要的重化工工业基地,长期以来重化工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环境恶化加速。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约束,环境重建将成为红河州经济最大的负外部性,给红河州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制约。

1三次产业能源消费

能源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素之一,其消费增长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和依存关系。2005―2011年红河州GDP以年均119%的增长率高速发展,同时也拉动了能源需求的不断走高。2011年红河州能源消费总量为11193万吨标煤,其中第一产业能源消费152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14%;第二产业能源消费9288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83%;第三产业能源消费766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68%;居民消费987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88%。[5]2011年红河州能源消费构成中,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比重高达83%,第一和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合计为82%,生活能源消费为88%。第二产业占整个红河州能源消费量的八成以上,而创造的GDP仅为54%,说明红河州工业产业资源依赖性强,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节能减排任务仍然艰巨。

2单位GDP能耗

国民经济能耗强度,即单位GDP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体现了经济增长对能源的消耗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从红河州2005―2010年能源消费情况分析,全州能耗强度总体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从2005年的237吨标准煤下降到197吨标准煤以下,总计下降17%,年均下降37%。2006年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08%; 2007年下降了392%; 2008年下降了4011%; 2009年下降了392%; 2010年下降了35%。2005年至2010年累计完成GDP能耗下降率1846%,完成云南省下达的“十一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节能目标任务。[5]然而,从2005―2010年各年份能耗的绝对数看,红河州仍高于云南省约07个百分点,如果从废水排放总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指标看,红河州较全省其他州仍属于高排放的地区。

3能源经济效益

能源经济效益是评价能源投入产出的另一项重要指标,它不仅反映了能源投入产出的综合效益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产业发展结构经济性的取向。2011年,红河州每消耗千克标煤产出GDP 54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05年提高281%,能源经济效益从2005年至2011年年均提高422个百分点,但同一时期全社会能耗的年均增幅却达到了736个百分点。[5]

4重点行业能耗分析

红河州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7个重点行业,有色冶炼、化工、黑色金属冶炼行业是能源消费量最大的三个行业,这3个行业的能耗强度(即单位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州能耗平均水平,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工行业的能耗强度甚至达到了全州平均水平的337%和203%,在其他4个重点行业中,建材、炼焦行业的能耗强度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5]重工业化导致的高能耗,使未来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巨大挑战。

三、红河州低碳产业构建的资源优势

1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

红河州首先是矿产资源一是种类多,资源配套程度高,综合利用价值和就地配套程度较高;二是资源分布广泛且相对集中,矿产资源在全州13个县、市都有分布,红河以北地区是锡、铀、铅、稀有金属以及煤的集中区;红河以南主要是铜、镍、铁以及非金属类矿产的集中区;三是主要矿产在全国、全省资源优势明显,个旧矿业经济区有色金属储量居全省第一,其中锡储量占云南的827%、全国的391%以及世界的25%;金平县的镍是全国第一镍矿; 锡、镍、铜、锌、钨、煤、霞石以及金、银、铁、锰、石棉、石膏等在云南省占有重要地位。

2丰富的能源资源

红河州煤炭储量的潜在价值超过5000亿元,现已查明的小龙潭煤矿就有12亿吨的储量,开采条件较好,适合露天开采;全州水能蕴藏量达500万千瓦,其中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左右。水资源有红河、腾条江、李仙江、南盘江4大水系,水能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85条,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3丰富的生物资源

红河州是云南及中国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全州已知的珍稀保护树种有116种,主要有桫椤(树蕨)、金花茶、小叶船板木、水松、秃杉、毛坡垒、鹅掌楸、董棕等;名贵药材有灯盏花、大黄藤、黄连、青叶胆、板蓝根、草果、砂仁、杜仲、肉桂、薯蓣、露水草、重楼等;名贵野生食用菌有鸡枞、干巴菌、松茸、美味牛肝菌等;还有各种生物资源。[6]

4丰富的旅游资源

红河州地域辽阔,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灿烂,造就了众多奇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及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红河州喀斯特地貌丰富,植被保存完好、生物多样性的原始森林资源,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资源,有“边陲大观园”之称的建水朱家花园。被誉为“云南第一洞”的沪西阿庐古洞,第二大孔庙建水文庙,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哈尼梯田,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使红河州具备建设和发展不同类型旅游产业的条件。

四、红河州构建低碳产业体系的构想

1煤化工产业

发展新型煤化工业体系,延伸煤电产业链,推进煤电多联产和煤气一体化,加快褐煤提质、煤基烯烃、二甲醚、甲醇等重大产业的实施,推进泥炭产业开发,使煤化工产业进入高端层次。

2新材料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

开发锡基、锡材、锡化工、镍等新材料,深度开发锰系列产品,扩大铅、锌、铝等有色金属为主的冶炼及深加工、金属粉末材料等产业,促进冶金工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7]

3生物产业

培植烟草、畜牧业、绿色食品、现代医药、特色林业、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化工、天然橡胶及丝麻、花卉园艺生物产业。围绕生物药业、生物农业、经济林产业、生物能源等丰富的生物资源,把生物资源产业培植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红河州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清洁能源、再生能源等新能源产业

深化水能开发,优化火电开发,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开发,实现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5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大工业投资力度,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烟草、冶金、化工、能源、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巩固发展以生物资源加工为重点的轻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落后产能进行改造。

6发展新型服务业

高度重视生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科技、会计、咨询、电子商务、租赁、外包等生产业。重点围绕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重要行业,规划建设以仓储、配送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化。

7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转变旅游发展方式,加快旅游“二次创业”和产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文化进一步结合,形成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一体化新格局,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旅游区,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核心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1]李健等.低碳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2).

[2]王海霞.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3).

[3]吴晓青.环保产业将保持年均15%~20%的增速.2012-06-26.http://.

[4]盛夏.浅谈基于绿色制造的新型机械制造工艺[J].硅谷,2010,(6).

篇12

1.在人们认识低碳经济问题上,有以下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澄清。

误区一,低碳就是贫困。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所以贫困不是低碳经济,低碳不等于贫困;

误区二,低碳就是摒弃所有的高能耗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限制所有的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即使是高能耗,也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

误区三,低碳就一定是高成本。低碳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

误区四,低碳是未来的事,不一定非要今天就去做。低碳经济并不是未来才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

误区五,碳低是国家的事,和我们个人无关。发展低碳经济是关系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系到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

发展低碳能源经济可以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时代不可逆转,它将与经济全球化、新信息技术的普及一样,成为重新规划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2.低碳经济也可称为低碳能源经济,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

(1)低碳能源的生产。目前中国正处于发展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不会也不可能在节能减排方面“唱高调”,首先,应强调节能优先,从节能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来强调低排放发展。其次,是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即在产品设计、生产、消费的整个过程中寻求节能途径,推广节能技术。

(2)低碳能源的消费。低碳消费就是要提倡与鼓励人们从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树立“低碳生活”的节能环保意识,控制或者减少每个人及和人生活相关设备的碳排放量。具体说来,可以在生活中树立“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的观念,这就是节约能源,这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理念;尽可能地减少或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在选择住房方面,购买节约建筑材料、节能节电、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大户型的小户型住房;在出行方面,购买与使用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出行;最大限度的地减少用车量,多使用电话、电子邮件、MSN等现代化的即时通讯工具,尽可能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外出和休息时关闭各种电源。

3.低碳经济对发展中的中国能源行业的挑战主要有四个方面。

(1)目前的中国处于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时期,正处在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阶段,长期的、大规模基础的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改变长期贫穷落后的面貌,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改善和提高全体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都会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

(2)中国是一个“富煤、少气、缺油”的国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只能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非常有限。

(3)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不均衡,决定了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部门,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尚比较落后,这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4)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瓶颈,是整体科技水平的落后,技术研发能力低下。

无论如何,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树立正确的低碳观念,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工作习惯,使用新型低碳节能设备等,就是对可持续发展最好的行动支持。

总之,低碳经济最终的发展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科技探索与技术创新,研发出崭新的无碳能源及其相关装备,创造无碳经济,从而彻底摆脱化石能源潜在的危机,消除二氧化碳气体对环境的巨大危害,开拓人类文明新纪元。

二、低碳经济环境下能源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低碳经济大大激活了能源行业创新的内在动力,给能源行业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必须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是碳排放产生的主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要从着力提高一次性能源的使用效率入手。当前已经有许多低碳技术可供选择,如煤炭液化、煤和天然气的净化燃烧、碳捕捉、碳封存等技术,但由于这些技术使用的成本过高,使得企业缺乏技术推广的动力,因此最终要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减排,而不能单纯通过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或强制行为来达到减排目标,还需要通过财税、金融等非技术手段促进低碳技术的研发及利用,从而进一步促进低碳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另外,还可以利用低碳市场化机制来引导更多的资本投向低碳行业,如大力发展碳交易机制。

1.在发展低碳金融、低碳市场的过程中,给能源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能源行业可以充分利用低碳行业发展所产生的巨大金融需求。

(2)能源行业可以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构建,占领低碳领域制高点。

(3)能源行业可以配合适时推出与低碳相关的金融产品。

(4)能源行业可以通过自身“碳中性”实践不断进行管理体系创新。

2.尽管能源行业在参与拓展碳交易业务等过程中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在当前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还面临着以下的挑战:

(1)能源企业对于对低碳经济认识不充分。低碳经济的概念早已不再陌生,但能源行业本身对于低碳经济和碳交易对企业发展的优势认识还不够,尤其是对于技术、成本、利润和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还缺乏科学的认识。

(2)缺乏低碳领域的专业机构及人才。

(3)宏观上看,整个社会缺乏低碳法律环境及低碳激励机制的支持。在欧洲,欧盟颁布了《欧盟排放交易指令》和《链接指令》,构筑了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法律基础,并且搭建了欧盟排放交易机制与京都机制和其他国家排放交易的桥梁;而中国国内还缺乏相应的低碳法律制度体系,使得中国在构建统一碳交易、碳排放市场体系存在法律缺失,也使得能源企业没有从碳交易市场要素相关联的各个方面得到法律支持的保障。

从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层面来看,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在制度层面上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建立低碳金融、低碳市场、碳交易理念,来达到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

三、低碳经济下能源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发展低碳能源经济,能源行业的创新机遇和制度挑战都使能源行业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是能源行业的资金供给存在间接融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雷声大雨点小、股票市场遥遥无期、债券市场可望而不可及、政府资助资金有限等问题。建立和选择合理的融资模式,解决资金供给紧张问题,是各个能源企业刻不容缓的问题。

在当前低碳经济大背景下,国内常见的能源企业融资方式有:

1.商业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目前国内企业最常见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它是指能源企业根据自身业务和项目向国内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来解决能源企业业务发展或开展项目资金问题。

2.能源企业信用担保贷款

能源企业信用担保贷款是由能源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通过为能源企业提供信用担保,由能源企业向相关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的融资方式。一般来说,担保机构大多为公共服务性、行业自律性质的非营利性组织,并且,大多是采用会员制管理方式。担保基金的来源,可以由当地政府财政拨款、担保机构会员自愿交纳的会员基金、向社会组织或个人募集的资金、商业银行的专项资金等组成。具有担保会员资格的能源企业在向银行申请借款时,可由担保机构予以担保。另外,能源企业还可以向专门开展中介服务的担保公司寻求担保服务。相比较银行而言,专业担保公司对企业提供的抵押品的要求更为灵活。但是,担保公司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往往会要求能源企业提供反担保措施,甚至还会派工作人员进驻企业,监控资金流动情况。

3.能源项目信用担保贷款

相对一些融资能力较差的能源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或是筹建中的能源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在银行缺乏资信记录,难以取得业务发展所需的贷款。全球环境基金和世界银行为了支持能源企业的发展,在中国国内特设了“能源企业贷款担保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能源企业的节能减排项目。实施节能减排项目的能源企业可充分利用该信用担保渠道。

4.能源项目向外国银行贷款

是能源企业为发展项目筹措资金而向国外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外国银行贷款的利率比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高,所以这种融资方式的成本较高。该种融资方式主要是采用“买方信贷”方式进行。买方信贷是指由出口国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银行提供的信贷。当能源企业需要就某些设备或原料进行国际招标和采购时,即可向出口国银行申请买方信贷。

5.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一些符合政策或条件的能源项目,还可以向国际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国际金融机构可分为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和地区性国际金融机构,前者主要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金融机构;后者主要指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国际投资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近一段时期,我国国内企业主要利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能源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所从事的业务和项目有利于全球环境保护,能够符合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的条件和政策,是有机会去争取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6.大型能源设备的融资租赁

这种融资方式是指不带维修条件的,集融物和融资为一身的设备租赁业务。该融资业务与分期付款购入设备相类似,其实质是由承租者向设备租赁公司(出租人)承诺按约定租金租赁设备,期限届满取得所有权,但在租赁期内设备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新型融资方式。

7.能源企业的商业信用

所谓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间因延期付款、预收预付等方式而产生的直接信用方式,这种信用形式包括:应付账款、商业汇票、票据贴现、预收账款等,如采用分期付款等。对于能源企业来说,对于一些关联企业或长期合作的企业,可以适度合理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达到既不影响公司现有的资金结构,又可适当地解决短期资金紧张的目的。

8.能源企业应收账款票据贴现

应收账款票据贴现就是企业将未到期的应收账款票据按一定的比例折价转让给银行,从而获得相应的贷款资金,该贷款在一定的期限内可用收回的账款来偿还的融资方式。这是一种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新兴的综合性融资方式。对能源企业来说,此种融资方式的实质是将项目合同期内应分享的节能效益向银行进行贴现,达到提前收回资金,再投向其它项目的目的。该种融资方式不受贷款额度等因素的影响,还可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便于企业以后直接向银行申请项目贷款。

篇13

一、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也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安全高效开发煤炭和常规油气资源,加强页岩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积极有序发展水电和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能源十二五规划还提出,推动能源的高效清洁转化,推进煤炭洗选和深加工,集约化发展炼油加工产业,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也是重点任务。

辽宁是重化工业大省,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负荷很大,每年有超过消费总量一半以上的能源需从省外调入。尤其是工业能源消费,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供需矛盾日益尖锐。随着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更加促使对能源的需求,能源对外过度依赖问题越来越突出。辽宁能源消费结构单一,原煤、原油资源消费占主导地位,多年来,原煤、原油占能源消耗量的90%以上,这种能源消费格局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相对大。而辽宁现有的能源情况是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辽东湾,石油储量约有7.5亿吨,天然气约有100亿m3。抚顺煤矿是我国著名煤矿,但因多年开探,煤资源大量减少,其它几大主力煤矿也面临资源枯竭的严峻局面。辽宁海洋能源较丰富,海洋能源储藏量约700万千瓦,其中开发利用价值较大的潮汐能约193.6万千瓦,理论装机容量在500万千瓦以上。辽宁水资源总量约为363亿m3,已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工程,目前大中小型水库930余座,总库容量325亿m3。辽宁水利资源理论储藏量175.2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163.3万千瓦。如何摆脱传统能源束缚,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以此促进经济快速高效可持续增长,成为摆在辽宁发展的头等大事。因此,要实现辽宁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走节能、降耗之路,更需要大力发展高效、环保的新能源,提升循环经济层次,摆脱长期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避免发生传统能源供应匮乏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辽宁应从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向“新能源型城市”转变。

二、辽宁发展新能源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海洋能)与传统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相比的最大特征是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且长期供应量稳定,但其直接利用率极低,资源供应周期性波动强,不易运输,不易存储。所以,非经转换为其他能源形式的新能源很难达到商业化推广和大规模开发的要求,不能够满足我们日常用能的要求。

1.研发经费不足

新能源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资是普通产业投资的几倍甚至是十一倍。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旦成功,便能够凭借技术、市场的垄断性以及生产工艺的先进性获取超额收益,其投资收益率将大大超过传统产业的收益率。但高新技术产业化也是一种高风险的经济市场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新能源的开发主要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发展新能源经费受限。

2.技术因素加剧

满足于设备制造国产化,缺乏技术储备,不掌握核心技术。如,在太阳能光伏电池和风能设备制造领域,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风能设备和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国产化,但因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我国国产设备和装置的能源转化率较低,辽宁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技术瓶颈显著。

3.缺少自主创新能力

辽宁已经进入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科技创新力度,充分释放科技创新的爆发力,走质量型、内涵式发展道路。只有这样,辽宁才能更合理的利用新能源促进经济发展,推动辽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辽宁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建议

1.成立辽宁省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中心

成立研究中心的目的是解决相关课题周期较长及承担代为分散不易沟通的问题,该中心是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及时解决辽宁省新能源发展中的战略、规划和政策问题,包括提出外贸争端的解决方案,预测世界未来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建议辽宁省新能源发电行业的环境要求、发展方向等。研究中心还要根据新能源的种类设置相应的研究所。

2.建立公共研发平台

根据新能源的种类,建立相应的公共平台。应提供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各种试验平台,包括仪器设施的公用、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的共享。建设平台的资金一般由政府负责,也可以吸纳国内外的其他资本参与。公共平台对省内企业实行优惠的有偿服务以部分弥补其资金的不足。

3.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新能源产业或项目标准的建设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标准的前瞻性、标准的本省化与国际化、兼顾多方目标或利益、建立检测和认证体系。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难题中,许多技术都涉及一些共性的研究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合作,共同研发,通过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企业的自主设计、自主创新的能力

4.加强人才培养和公众教育

政府相关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应认真研究,领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及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并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此外,还应加强公众的教育,增强其对新能源中要想的认识,提升配合度。

四、辽宁省发展新能源的经济增长与转型的重要机遇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长期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率,而辽宁省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后也同样快速健康发展。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一阶段的飞速增长是建立在巨大的结构性失衡的基础上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只有投资和出口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拉动作用,省内消费贡献明显不足。

新能源产业在未来前景巨大,必将成为全球各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对辽宁省而言,新能源产业在未来可以提供长期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机会;推动新能源技术和服务的普及将对我省形成巨大的新能源市场,拉动全国乃至全球的新一轮投资;同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辽宁省内市场的形成和扩大,也可以促进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产品在全球的出口。

辽宁省目前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口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大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辽宁省的能源消费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增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压力在未来很可能成为我省经济转型的动力,而新能源产业将成为我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发展新能源产业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推动我省经济的结构性转型。同时,由于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较沿海江浙一带略晚,在巩固传统行业优势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还有助于辽宁省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同时,辽宁省欠发达地区利用新能源实现缩短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赶超。充分利用好辽宁省各地区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能源储备,发展适合本地区优势的新能源开发模式,缩短地区差距,实现辽宁经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凯.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12(2)

[2]随少蕾.辽宁省新能源产业技术进步评价[D].辽宁大学,2013

[3]韩城.辽宁省新能源产业现状及政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

[4]孟浩.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能源发展能力综合评价[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5]姚梦媛.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6]刘婷.新经济形势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法律保障[J].特区经济,2010(6)

[7]王怀相.新能源的产业融合之路[J].中国石油企业,2010(5)

友情链接